暑期兼职要警惕4大陷阱(共6篇)由网友“东北大板绿豆糕”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暑期兼职要警惕4大陷阱,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暑期兼职要警惕4大陷阱
陷阱1收取中介费
一些不法中介只收钱,不介绍工作,或者捏造个虚假单位,让求职者去入职,然后以各种理由拒绝求职者,所以,对收中介费的工作,一定要真正上班了,并且了解清楚单位的业务是正当合法的业务之后,再交中介费。
陷阱2收押金等钱物
这类 通常招聘一些看起来适合大学生的、条件宽松的岗位,如文秘、打字员、助理等。经过简单的.面试就向大学生宣布:你被录用了。你心里正庆幸自己运气好, 就开始以各种理由要求收一定的押金,如上班的保证金、置装费、建档费,甚至要求交身份证和学生证。而一旦交了一次钱之后,各种名目的费用就开始了。
陷阱3上岗之前收培训费
这类骗子在面试学生后,通常要求兼职者参加公司培训与考试,交一笔钱之后,有的会进行一些培训,并发培训资料、发光盘,让背资料、考试,但考试内容却与资料无任何关系,
有的甚至根本不培训,收了钱就失踪了。
陷阱4预收货款
有些不法商家会打着招聘销售员、促销员的名义,在学校招聘,然后拿一些如洗发水、文具用品等产品给学生,要求做校园推广,并让学生先交一些货款或货物押金。然而,这些产品常常是伪劣产品,并且在交了钱之后,这些不法公司就消失了。也有不法商家要求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工艺品,如十字绣、编织包袋、手工艺花等,要求学生买半成品回去加工,然后收货公司就逃之夭夭。
小贴士
兼职受骗如何举报维权?
商报君在此提醒各位兼职者,一旦受骗应立即就近报警。同时要注意收集不法企业的信息和你上当受骗的相关证据。包括不法企业、商家公司的名字、地址、电话等相关基本信息;不法企业相关负责人信息,如名字、照片以及其他已知信息;所有你与不法企业产生联系的材料如合同、发票、学员证、网上银行转账截图等。
篇2:警惕暑期求职陷阱
进入暑假后,各高校应届毕业生正式走上社会求职,不少在校大学生也开始勤工俭学,然而,由于他们心地单纯且求职心切,一些不法机构便抓住他们的这些弱点和心理,挖好“陷阱”等人来跳。
去年6~8月,大河报新闻热线共接到72条大学生求职受骗的线索;今年进入6月份以来,本报新闻热线已接到了21个相关投诉。为避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本报特将他们的遭遇整理出来,希望大学生们在求职过程中多留些心。
陷阱一工作为饵,骗求职者服装费
【案例】6月15日,大学毕业生小刘在郑州北环一家电器贸易公司面试通过后,被要求交360元服装费,然后才能签合同、培训,再开始工作。交费后,她同该公司签了劳动合同,上面还特别注明:如因个人原因辞职或自动离职,公司不予退还,服装费由自己承担。上班后,小刘因一直未被安排工作就要求辞职并退还服装费,被对方以签有协议为由拒绝。
【特征】向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收取所谓的服装费、资料费、手续费、培训费等费用后,却迟迟不给安排工作,迫使求职者自动辞职。
【对策】郑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工作人员表示,凡应聘时,招聘单位提出收取服装费、押金,或以其他方式变相收钱的,都是非法的,很可能是个骗局,求职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另外,遭遇诈骗后要及时报案,否则不仅本人的损失难以挽回,还会让更多人上当。
陷阱二试用为名,使用廉价劳动力
【案例】“那是一家皮包公司,专骗大学生暑期给他们免费工作。”来自南阳的大二学生小邓投诉称,自6月18日开始,他在郑州一汽车用品公司推销汽车用品,结果试用期7天做满后,和他一起应聘的8名同学全部被辞退,原因是未完成任务,
而且,招聘时口头承诺的底薪800元,也没有按实际工作天数发放,只给了100元。
【特征】这些不良企业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以试工、试用为理由,试用期没完没了。试用期工资设置极低,录用后待遇诱人,不过绝不会正式录用,让大学生有苦说不出。
【对策】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晴川表示,根据《劳动法》及其相关法规规定,员工在试用期内享有报酬权,月薪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此外,对于用人单位的口头承诺,任何试用期的要求和考核应该落在书面上。
陷阱三名为招工,变相销售化妆品
【案例】6月初,郑州某高校的女毕业生小陈到一家化妆品代理公司应聘业务主管。经初试、复试后,公司负责人称要试用3个月,叫小陈先学会推销公司代理的`化妆品,并收了她200元信誉保证金,但未给收据。一周后,小陈发现产品根本卖不掉,而她从一家大型商场得知该产品销售价格不超过100元。
【特征】一些公司诱骗大学生上岗,要求大学生交现金作为押金,而后让大学生去推销产品,并规定要卖多少产品才有提成工资。完不成任务,公司以此克扣大学生的工资、押金。
【对策】如果在填写个人信息时公司只关注一些简单信息,而对于应聘的大学生是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毕业、有过哪些工作经验都漠不关心,求职者就要加倍小心了。此外,急着收钱的多是“黑公司”,最好不要轻易交钱应聘。
陷阱四想当模特儿,得自费拍艺术照
【案例】郑州某校大二女生小刘有着身高1.70米、体重49公斤的好身材,去应聘当模特儿,公司要她到指定的影楼拍艺术照参加筛选。
小刘按照要求花360元到影楼拍了6张艺术照。半个月后,公司通知她到某商场做礼仪小姐,工作一天拿了80元的工资后,公司就没再给她安排工作了。
【特征】这类招工主要针对女大学生,通常称招模特儿或是歌舞类培训,然后要应聘者花大价钱照艺术照参选,最后再找借口说应聘者条件欠缺而予以拒绝。
【对策】碰到这样的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干。如果自己确有做模特儿的条件或当演员的天赋,也应通过正常渠道报考有关专业,尽量不要脱离现实而想走捷径。
陷阱五夸大岗位,“经理”变“推销员”
篇3:网络世界陷阱要警惕作文
网络世界陷阱要警惕作文
今天是三月的倒数了。好快啊,马上三月就要过去了。因为疫情的原因所以到到现在我还没有上学。但是已经迫不及待打算赚点外快。但是又不能出去做零工那要怎么样呢?只能做网络兼职了。但是毕竟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我没有办法确定对面的人究竟会怀着怎样的心态。是骗子还是什么的。但是吧既然决定做那就要冒险试一试。
后来看到有做淘宝浏览单子的主要是浏览淘宝商品浏览完事之后就给结账。没有成本就算是被骗了也是没有多大损失。但是我发觉现在人的防骗的智商高楼结果骗子的手段也高明了。首先让你加一个群在里面派发任务。一单任务的钱不是很多但是一个群里几百人也是够他们掏的了。有的就是刷单,一单几毛到几块不等。这是纯粹的刷单还有的什么是多单连坐做着做着结果人就跑路了。就白做了。还有就是类似于传销的拉人玩游戏。这都不算啥还有就是让你去垫付一单垫付50什么垫付越多就挣得越多。名面人都能看出来这是骗人的。但是好真就有人上这个当。这都不算什么就是接着垫付的名骗钱。当然还有更过分的。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叫网络这把双面剑。我个人是用批判的手法看待着这个网络因为凡事都是矛盾着的。他们因为存在着矛盾而存在这是最经典的矛盾论唯物史观。网络给我们带来巨大好处的时候也会带来巨大的危害。今天写这篇文章就是是希望他可以提醒人们一定要对网络有戒心毕竟那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虚拟世界是不真实的里面的话里面的人都是不能够全相信因为有真有假。真的还好没造成什么损失但是如果是假的造成损失就麻烦了。报警追查难度大而且就算是真的`追查到了也有可能不是真正的坏人反而伤害了好人。总之大家在利用网络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小心。小心被骗这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就是小心个人信息的泄露现在这个时候可以说是智能的时代。但是机器太过于智能就会泄露我们的个人信息主要是一些人对我们的个人信息感兴趣,他们想利用我们的个人信息做一些别的什么事情。所以说上网利用互联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信息以免自己的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盗取。移作他用那样你就危险了。还有什么网络搞活动的时候说注册就送什么啥的那都是骗人的。还有就是千万别去占小便宜什么赚钱的软件都是骗人的。
这个网络虚虚实实。这个网络什么人都有一定要特别特别小心。
篇4:毕业生求职要警惕 陷阱
毕业生求职要警惕 陷阱
最近,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检察院先后受理47起212人因非法 而引发的非法拘禁案件,令办案人员惊诧的是,47起案件212人中竟有三成人员为大学生,调查发现,“好工作、高收入”的诱惑是学子被拉下水的第一“帮凶”。
在当前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一些非法 活动趁机抬头,变换手法将黑手伸向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生。这一动向应当引起有关部门和高校重视。
案件回放:
(1)求职设套请入瓮 轻信中计难自拔
夏天,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的大学生李兵正在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心急如焚。9月的一天,他在网络上看到一家经营房地产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在急招业务员,年薪不低于10万元。李兵欣喜若狂,立即把自己的求职简历投了过去。当天下午,他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公司人事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告诉李兵,他符合招聘的条件,鉴于岗位少,竞聘人员多,希望他能早点到公司进行“面试”。突如其来的喜讯让李兵喜不自胜,他来不及多想,打点行囊,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在公司接待员的带领下,李兵来到了公司的“基地”——一个偏僻的城中村民房里。一个“领导”简单地问话后,十多个被称作“帅哥”、“美女”的人祝贺他通过了“面试”,趁机拿走了他的手机和身份证,并把他严密看管起来。李兵如梦方醒,这根本不是什么房地产公司,而是一个以营销口服液为名的 窝点。而他只有在交了3900元钱购买一套所谓的产品后才能自由活动。
经过7天的软禁、7天的 ,李兵最终交了3900元钱,并被晋升为“领导”,专门负责通过网络网罗那些急于找工作的人,并大谈自己的“致富秘笈”,诱骗他们一个个掉入陷阱。月,李兵和其他成员一起因非法拘禁落入法网。经审理,李兵被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
(2)编造谎言为交费 骗来娘亲同犯罪
45岁的周玉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养有二子,大儿子在附近工地上打工,二儿子张立新心高气傲,大专毕业后发誓不找到好工作不回家。2月,周玉莲接到张立新的电话,说自己在网吧里遇到了同学张健,他俩在网上找到了好工作,打算一起去看看。
此后好几天,周玉莲一直没有儿子的消息,
正在她着急之际,一个自称是张健的人打电话过来,说张立新出了车祸,急需救治,让周玉莲赶快带钱来护理。周玉莲惊慌失措,凑了钱急忙赶往儿子的出事地。下了车,张健并没有带周玉莲去医院,而是领着她在城中村里转悠,周玉莲心生疑惑,但想见到儿子的急切心情迫使她乖乖地跟着张健走。走进一套出租房,周玉莲惊喜万分,儿子张立新竟然没事儿似的站在自己面前!但看着眼前杂乱的情形,十几个男男女女,周玉莲迷惑不已。
听了儿子的讲述,周玉莲才知道儿子和张健是被网上招工信息骗来的,为了交加盟费,张健骗来了自己的.姐姐;张立新遇车祸也是编造的,因为交不了钱,张立新就出不了这个门。而周玉莲一旦踏进了这个门,如果不再交3900元加盟费,也会像儿子一样被监禁。
在周围人的鼓动下,周玉莲狠狠心向“组织”交了自己和儿子的加盟费。为了捞回自己的钱,她和儿子一起干起了这骗人的勾当。
203月,根据群众举报,这个 窝点被端,周玉莲也和儿子一起锒铛入狱。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3)草率应聘落陷阱 惊险脱逃出牢笼
刘英丽大学毕业后原本在北京一家公司打工,因不满公司的待遇,一直想找个高薪职位。年1月,她把个人求职信息传到网上,不久即接到一个公司的电话,对方称短时间内能使她迅速致富。刘英丽简单询问了情况,就做出应聘决定。
可到了公司的“宿舍”,刘英丽看到两间民房里肮脏、杂乱,十几个年轻的男女混宿在一起。她暗想:上当了!刘英丽转身就跑,可她哪里还能跑得了啊。一个被大家叫做“老板”的人说:“实话告诉你吧,我们是做产品直销的,网上的信息都是假的, ,发展一个新成员不容易,怎么能轻易让你走呢,留你考察几天吧。”在接下来的5天里,刘英丽每天都在别人的监视下吃饭、睡觉,被胁迫“听课”,同屋的“科长”、“经理”们轮流劝说她交3800元钱恢复自由、加入组织,还不断威胁她。刘英丽对非法 很反感,誓死不从。她不停地大声哭闹,与同屋的人争吵。终于在第5天,持续大声的哭闹引起了来此调查案件的民警的注意,民警敲开了这间民房的门,刘英丽才得以脱身。
刚从非法 窝点逃出的李中洋也有着同样的经历。2009年2月,他在网上看到一家机械有限公司急招员工,就按网上留下的电话打了过去,对方告诉他刚好有一个职位和他学的专业机械一体化对口,邀他尽快前往应聘。
应聘地点在一个村庄的集资楼里,李中洋先是被搜走手机和身份证,然后被以接受考察为由限制了人身自由。李中洋拒绝交纳“加盟费”,他下定决心一定要逃出“魔窟”。2月15日深夜,在经历了一番搏斗,刺伤了两个看管人员后,李中洋惊险逃脱。
尽管非法 窝点随即被捣毁,骗子们也进了监狱,但想起这噩梦般的经历,刘英丽和李中洋都还心有余悸。
欢迎大家继续欣赏更多的求职陷阱:
暑期要提防求职陷阱多
八大求职陷阱你必须要提防
打击一个个涉世未深的骗术
八类职场岗位的求职陷阱多
篇5:中介公司多猫腻 大学生暑期兼职警惕三大陷阱
放假了,不少大学生选择在暑期里兼职,以挣点下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昨日,渝中区就业局职介专家提醒大学生,暑期兼职要警惕三大陷阱。
陷阱一:中介公司“金蝉脱壳”
小王是重庆大学大三的一名学生。前两天,他在学校公告栏里看到一则职介广告,承诺的酬劳不错。找到中介公司后,小王按其规定交了100元的中介费。此后的一个星期里,小王天天盼着他们给介绍工作,却一直没有音讯,按捺不住的他再去找该公司时,却发现已人去楼空。
专家点评:随意贴在学校广告栏的广告或那些街边小广告不可信,遇到一见面就要收费的中介公司尤其要小心;对承诺找不到工作可退中介费的,要有书面承诺,
陷阱二:光收费不介绍
重庆师范大学大一学生小琳也在沙坪坝的一家中介公司交了50元中介费。不久,中介公司就电话通知她去一家公司面试。当她冒着酷暑来到这家公司时,却被告知该公司两天前就已招满了。此后,小琳多次打电话去这家中介询问,对方均以暂时没有适合她的工作为借口搪塞。
专家点评:这是中介公司和招人单位联合布下的职介陷阱,大学生找工作最好到通过学校介绍或者到正规的职介机构去。
陷阱三:发展“下线”
大学生小李遇到的陷阱则更隐蔽。他和同学在一家中介公司交了50元的中介费,被告知当前的任务是发展下线会员,之后再为他们集体介绍工作。结果中介公司不但没有兑现事先承诺的发展下线会员的提成,也没给介绍工作。
专家点评:一些大学生迫切希望在中介公司找到好的兼职,往往让一些 钻了空子,大学生应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篇6:暑期大学生需警惕求职陷阱
暑期大学生需警惕求职陷阱
暑假期间,受职业规划影响,大学生们往往会利用暑期勤工俭学,通过学友介绍、职业中介、网络搜索招工信息等寻求打工机会,但据了解,每年暑期各地几乎都会发生大学生打工、实习期间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的事件,诸如被 忽悠、被克扣工资、超时加班、发生意外伤害得不到赔偿等问题,引起社会各方关注。每逢假期,此类因大学生打工引发的纠纷、被诈骗类警情呈上升态势。
主要原因:
1、大学生涉世未深,防范意识差
大学生暑期打工或实习,与用人单位之间往往不签订劳动合同,有时仅仅是电话约定,就上岗工作。大学生合法权益常因此遭到侵害,有的是用工单位拖欠实习工资,更为严重的`是实习期间遭遇意外伤害,用工单位推诿责任甚至不予任何赔偿。一般向劳动部门投诉时,劳动部门也无能为力。
2、中介巧舌鼓吹,抽头牟利
大学生暑期打工一般集中于选择家教、商业促销、餐饮行业等临时性工作,这也就给了一些中介以可乘之机。中介通常会利用网络、校园小广告等成本较低的渠道散布招聘消息,而招聘的工种往往门槛低、看起来收入也高、应聘条件不苛刻,很有诱惑力,
中介由此吸引大学生应聘,从中抽头牟利。
3、用工方打擦边球,剥削大学生廉价劳动
从用工方来看,不排除有工作人员疏忽或有意借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挣学生的冤枉钱。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应聘时,通常都会被要求交纳抵押金、上岗费或者扣押证件。关键还是部分大学生判断力较弱,被无良用工单位肆意剥削。
4、学校里教育缺位,易吃亏上当
由于学生暑期打工是自主行为,学校多不参与、不倡导、不组织、不反对,致使上当受骗。
警方提示:
一是要提高大学生法律维权意识
在尚未建立健全起对大学生假期打工的保护机制的现阶段,学生维权的最有效方式仍是与用工单位签订书面用工协议,协议内容应约定包括工资标准、劳动时间、工作岗位等。以便依法进行维权
二是要保持警戒心,提高甄别力
广大学生要尽量通过正规职业介绍机构找工作,在哪里打工,一定要告知家长或亲友。如果工种有危险性,要看清用人单位是否投了意外伤害险、劳工保险等。要注意常见比如 陷阱,而不是直营促销等。
★ 防偷车标语
★ 打暑期工

【暑期兼职要警惕4大陷阱(共6篇)】相关文章:
警惕暑期求职陷阱2022-09-09
学生滚着请长假条范文2022-06-04
有关于大学生兼职的调查报告2023-10-10
反恐防范宣传活动总结2022-12-14
求职高峰期准备好你的简历2023-04-26
法制副校长讲话稿2022-09-21
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2023-05-17
网络建设暑假实践总结2022-11-30
防骗标语2023-09-20
大学暑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