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君权的加强》导学案

时间:2023-07-05 08:12:2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明朝君权的加强》导学案(推荐5篇)由网友“am陈情”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明朝君权的加强》导学案,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明朝君权的加强》导学案

篇1:《明朝君权的加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记住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八股取士等措施。 2.过程与方法: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历史史实。

3. 情感与价值观: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学习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八股取士。这是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变化,是君权加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体现。 【学习方法】自主交流 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

年初, _______以 为都城,

在地方,废除 ,设立直属中央的 ,分管 、和 。 在中央:废除 ,撤销 ,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 负 责。全国的` 大权,都集中到_________手里。 ②建立特务机构:

明太祖为了对臣民的 、建立的特务机构 ,这个机构由 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③“八股取士”选拔官吏:

明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 。答卷的问题必须分成八部分,称为“

”,许多读书人为了做官不讲究实际学问,考中做官 。从而加强了皇帝对官员的思想控制。 实行 。北平的燕王 打出“

”旗号,起兵反对,史称“ 年,明成祖迁都 。目的是为了加强 。

明成祖为了巩固统治,进一步强化君权,继续执行 政策。在锦衣卫之外,增设特务机构 。由皇帝的亲信宦官统领,加强对臣民的监视。

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二、课内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活动一、明朝是怎样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经过。)

活动二、明太祖在政治上是如何加强君权的?(分别谈地方、中央管理措施)

活动三、明太祖设立什么机构对臣民监管?情况是什么?

活动四、明朝在文化上如何利用“八股文”禁锢人们思想?做到加强君权的。

活动五、什么是史上的“靖难之役”?结果是什么?

活动六、朱棣明成祖为加强君权除进行削藩政策,锦衣卫外、还增设什么?它是一种什么机构?

活动七、课堂检测(个人展示)

1.在全国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今南京)称帝的人是( ) A.铁木真 B.朱元璋 C.努尔哈赤 D.李世民 2.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是在( )

A.1271年 B.1367年 C.1368年 D.1369年

3. “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 “我朝”是指(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秦朝 4.明太祖为加强对臣民的监视、侦查,特设立了( )

A.军机处 B.东厂 C.西厂 D.锦衣卫

5.位于北京西北的明十三陵中,没有明太祖的陵墓,你认为他的陵墓应该在哪个城市郊外( ) A.南京 B.西安 C.洛阳 D.开封 6.明成祖时期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军机处 B.锦衣卫 C.东厂 D.西厂 7.下列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的是( ) A.靖难之役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8.如果你是明朝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 ( )

A.熟读四书五经 B.会写作规范的八股文

C.在考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 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9.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是( )

A.设置殿阁大学士 B.设六部分理朝政 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八股取士 10.明成祖迁都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

A.逃避南方水灾 B.逃避南方战乱 C.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D.喜欢北京 11.材料题

罢丞相不设,析(撤销)中书省改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久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很少)所参决。 请回答:

(1) 这是哪个朝代的官制变化?文中“帝”指谁?

(2)“六部”指的是?他们对谁负责?

(3)材料中“帝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4)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三、课后复习

作业 : P89、P90动脑筋

第1页(共1页)张洪中学七八年级政史备课组

1

2

第2页(共1页)张洪中学七八年级政史备课组

篇2:明朝君权的加强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的课题是“明朝君权的加强”,教材内容主要围绕明太祖、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展开,另外稍微涉及到明朝的建立、靖难之役的内容,对内阁问题只在小字部分隐约提到太祖很忙,所以设殿阁大学士,后来演变为内阁。

二、重难点确定

根据课文标题及行文重心确定本课重点为两位皇帝加强君权的措施。但是,我认为学习历史本身并不是目的,还要学会如何看待这一段历史,从而有所感悟。因此增加一个教学内容――明朝加强君权的影响。不过,对初中生来说,分析这样的问题是很不容易的,因此确定其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设计

考虑到教材当中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叙述非常生动具体,假如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话,学生的'兴趣可能不高。而且二期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我设计本课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

方式有二:1、对于明朝的建立和靖难之役,学生通过影视作品等途径应该有所了解,所以让学生自己来讲,教师适当补充,一方面可以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2、对于两位皇帝加强君权的措施,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根据课文内容讨论概括并交流成果,教师起组织总结作用,以此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培养搜集课文信息并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太祖加强君权措施之后给学生补充一则关于内阁首辅与丞相比较的材料,一方面弥补教材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君权的加强。

对于最难的一个问题――加强君权的影响,如果直接让学生讨论的话会非常困难,所以设计了两个观点的冲突,实际上已经把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告诉了学生,学生只需要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和课文内容加以证明即可,最后由教师总结。

四、教学目标确定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朝

(2)了解两位皇帝加强君权的措施

(3)认识这些措施造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讲述史实、分组学习教材内容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补充材料的分析学会在新的历史情景中运用掌握的知识。

(3)通过讨论加强君权的影响学会辨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君权加强的措施和影响的学习认识君主专制的危害性。

篇3:《明朝君权的加强》的说课稿

《明朝君权的加强》的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明朝君权的加强》,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明朝君权的加强》是七年级下册第15课的内容。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而明朝君权的加强是明朝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这一课在明清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识记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认识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2)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表演能力;能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故事引导增加知识的趣味性,重点由学生讨论、研究、分析、归纳。同时进行纵向对比、联系。

(2)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读书指导,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4)文学作品辅助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认识八股取士,是从思想文化上加强专制统治。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3)认识明朝实行特务统治,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手段。

(4)另外激励学生从小立大志。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这是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变化,是君权加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体现。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年龄较小,生理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初期,还没有完全摆脱儿童时期的`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这些特点。另外,他们的理性思维还未完全具备,学习和理解一些事物应从直观形象入手,这样他们才能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或从他们已有知识积累或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能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三、教法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采用了讲述法、图示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等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过程

根据临沂市教研室三五X教学策略,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导入新课]部分采用“朱元璋画像”导入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落实课标]部分:(1)采用出示明确课标要求,确定所学内容,据此浏览本课知识点进行简单的知识梳理。小组之内通对答案,教师据学生问题鼓励别组学生进行释疑并评价。(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是本课的重点,采用小组讨论“换位思考:假如你是朱元璋,你会采取哪些措施让大臣~”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讨论后一一出示相应内容,最后用自制“行政结构改革示意图”进行归纳,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讲述“锦衣卫”部分内容时,采用小故事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3)“八股取士”是本课的难点部分,此部分利用视频资料来说明八股文的害处之后,学生分组讨论“当前应试教育和八股取士的本质区别,既贴合学生学习生活增强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4)“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不是本课的重点,我采用展示一带而过,仅用“开放课堂”强调明成祖继续加强君权的措施,达到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目的。

[小结]部分采用学生尝试回忆后,展示本课知识结构示意图,给学生明晰的知识结构体系。

[实战演练]部分,精选选择题和填表,用以巩固基础,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新探索]采用学案的题目对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以促进其知识技能的提高。

最后强调本节课讲完后的思想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可取之处在于:1、以朱元璋的画像直接导入本课,开门见山。2、设计的小组讨论接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3、对于重点难点问题采用结构示意图和视频资料,既增强知识的系统性,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不足之处在于:1、小组合作交流时部分同学未能投入;2、学生展示时态度不够积极,老师未能及时调动学生积极性;3、巩固练习时间较少,知新探索不够充分;4、课堂气氛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出现短暂失控,教师课堂调控能力有待改进。

改进措施:

1、给学生足够的展示时间,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2、备足学生以增强课堂调控能力;

3、多学习的制作以增强使用的熟练程度。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一些粗浅的分析认识与理解,可能还有不足之处,敬请徐老师和各位评委老师予以指正,谢谢!

篇4:《明朝君权的加强》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明朝君权的加强》是七年级下册第15课的内容。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而明朝君权的加强是明朝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这一课在明清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识记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认识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2)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表演能力;能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故事引导增加知识的趣味性,重点由学生讨论、研究、分析、归纳。同时进行纵向对比、联系。

(2)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读书指导,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4)文学作品辅助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认识八股取士,是从思想文化上加强专制统治。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3)认识明朝实行特务统治,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手段。

(4)另外激励学生从小立大志。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这是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变化,是君权加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体现。

二、说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年龄较小,生理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初期,还没有完全摆脱儿童时期的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这些特点。另外,他们的理性思维还未完全具备,学习和理解一些事物应从直观形象入手,这样他们才能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或从他们已有知识积累或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能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三、说教法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采用了讲述法、图示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等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临沂市教研室三五X教学策略,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导入新课]部分

采用“朱元璋画像”导入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落实课标]部分:

(1)采用出示明确课标要求,确定所学内容,据此浏览本课知识点进行简单的知识梳理。小组之内通对答案,教师据学生问题鼓励别组学生进行释疑并评价。

(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是本课的重点,采用小组讨论“换位思考:假如你是朱元璋,你会采取哪些措施让大臣~”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讨论后一一出示相应内容,最后用自制“行政结构改革示意图”进行归纳,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讲述“锦衣卫”部分内容时,采用小故事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3)“八股取士”是本课的难点部分,此部分利用视频资料来说明八股文的害处之后,学生分组讨论“当前应试教育和八股取士的本质区别,既贴合学生学习生活增强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4)“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不是本课的重点,我采用展示一带而过,仅用“开放课堂”强调明成祖继续加强君权的措施,达到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目的。

[小结]部分

采用学生尝试回忆后,展示本课知识结构示意图,给学生明晰的知识结构体系。

[实战演练]部分

精选选择题和填表,用以巩固基础,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新探索]

采用学案的题目对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以促进其知识技能的提高。

最后强调本节课讲完后的思想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可取之处在于:

1、以朱元璋的画像直接导入本课,开门见山。

2、设计的小组讨论接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3、对于重点难点问题采用结构示意图和视频资料,既增强知识的系统性,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不足之处在于:

1、小组合作交流时部分同学未能投入;

2、学生展示时态度不够积极,老师未能及时调动学生积极性;

3、巩固练习时间较少,知新探索不够充分;

4、课堂气氛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出现短暂失控,教师课堂调控能力有待改进。

改进措施:

1、给学生足够的展示时间,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2、备足学生以增强课堂调控能力;

3、多学习的制作以增强使用的熟练程度。

篇5:《明朝君权的加强》说课稿

一、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元朝灭亡,明朝建立的情况;掌握明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通过分析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提高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一分为二看问题的理念。

二、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

加强君权措施的特点及八股取士。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教师讲述朱元璋灭元建明的故事,并提出问题:如果你是朱元璋,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巩固统治?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教师出示明太祖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措施的史料,并提出问题:明太祖从哪几个方面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学生根据史料及课本知识可以回答出来。

教师再加以总结: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在中央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六部直接归皇帝管辖。

教师接着出示历朝历代皇权与相权争斗的史实,尤其是元朝宰相左右皇帝继任的史实,并提出问题:明太祖的措施有什么好处?学生根据资料可以回答出来这些措施可以防止大权旁落,加强君主权力。

2、教师出示明朝锦衣卫监视百官及百姓的故事,并提出问题:明太祖为了加强对百姓及百官的监督,设了什么机构?该机构的职能是什么?

学生根据材料及课本知识能够轻易回答出来:明太祖建立了锦衣卫,用于监视百官、平民的生活及言行举止。

过渡:明太祖除了加强对百官及百姓生活上的监督外,还加强思想控制。

3、教师展示唐朝、宋朝、明朝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并提出问题:与唐宋相比,明朝科举考试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及材料可以回答出来:明朝是八股文,作答格式有严格的规定,只在四书五经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制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教师接着再出示八股取士的相关资料及后人对八股取士的评价,并提出问题:要怎么评价八股取士?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得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再加以总结:八股取士一方面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造成了一大批官员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但另一方面又是考试步向标准化的重要发展。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出示后人对明朝加强集权措施的评价,并提出问题:明朝加强集权措施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答案。

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总结:这些措施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但也是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

作业:收集明朝加强君主专制措施的小故事,下节课分享。

四、板书设计

(略)

高一上册历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说课稿

初中历史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部编版

高一历史说课稿精选

部编版七下历史说课稿

7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七年级历史工作计划

高一历史说课稿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说课稿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明朝君权的加强》导学案
《《明朝君权的加强》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明朝君权的加强》导学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024-01-15

历史教学反思2023-03-24

西欧封建制度2022-11-29

历史七年级教学计划2022-08-15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历史教案2023-09-17

初三历史期末复习计划2022-10-16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心得2023-09-18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教案2022-11-30

历史学案教学的反思2022-11-24

初中历史教学心得体会2023-03-0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