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案

时间:2022-08-31 08:08:55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初中历史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案(合集17篇)由网友“但丁邪灵祭”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初中历史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案,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历史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案

篇1:初中历史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精选教案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现代法西斯的含义 现代法西斯专政是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行的极端专制的恐怖统治。

法西斯成了专制独裁和暴力恐怖的代名词。

法西斯主义的三大特征:1、独裁专制2、极端民族主义3、军国主义

一.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 工业下降,失业剧增,银行倒闭,外贸锐减,社会矛盾激化。

建立;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自称“国家元首”

德国纳粹政权建立的原因: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激发了社会阶级矛盾。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不满,趁势发展壮大。他们在德国陷于绝望时,不失时机地开展欺骗宣传活动,以美好的许诺,赢得了很多中下层人民的信任,获得了统治阶级和大垄断资本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大力支持,最终掌握了德国的国家政权。

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

内政:在政治上,打击共产党和其它政党,实行纳粹党的一党独裁统治,还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在思想上,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妄图毁灭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

外交:撕毁《凡尔赛和约》,疯狂扩军备战,并与意大利、日本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统治措施:1、制造“国会纵火案”,诬陷打击共产党

2、解散工会,取缔一切政党 3、强化专政机器 4、加强思想控制,焚毁进步书籍

5、迫害屠杀犹太人 6、疯狂扩军备战: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二.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意大利,国内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

建立标志:1922年10月,墨索里尼 “进军罗马”

统治措施: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对外→侵略扩张

三.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背景: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也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创,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日本统治集团迫切要求强化国家政权,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并从对外战争中寻找新的出路。

建立

少壮派发动“二二六兵变” 军部控制政府

统治措施 对内:镇压工人运动,加快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步伐

对外:积极扩大侵略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四.法西斯军事同盟形成

形成时间: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

名称: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

后果:对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构成了严重威胁;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已经不可避免。

¤德、意、日三国在法西斯过程中有何异同?

相同点:1、都与经济危机有关。2、反动本质相同,都对内独裁,对外扩张。3、都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不同点:

1、背景不同。意大利是一战后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则是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建立的。

2、标志不同。3、方式不同。德国和意大利都是通过政党夺取政权来实现法西斯专政。日本是通过军事机构----军部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中走向法西斯化。

¤美德两国摆脱危机的不同方式、原因及其影响:

①不同方式: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保留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摆脱危机。

②原因: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美国有民主传统;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承受力强,可用改革的办法来摆脱危机,德国是一战战败国,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急于用侵略扩张这种极端办法来摆脱危机。罗斯福和希特勒个人的作用。

③影响:美国经济恢复,阶级矛盾缓和,保留了民主制度,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德国则走上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了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和主要发动者,给自身和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篇2:初中历史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精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背景、时间、标志、影响 德国纳粹势力发展表现及希特勒对内独裁统治表现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培养学生归纳问题能力 认识到经济危机的爆发会引发政治危机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背景、时间、标志

意大利对内对外政策 通过教师讲解总结结论 认识到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与1929年经济危机无关,但也是经济衰退引发了政治危机 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时间、标志、影响

日本与德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不同之处 通过图片和表格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归纳问题能力 认识到要反对战争,要和平。

教学重点及难点

德、意、日建立法西斯政权时间、标志及影响。

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世界历史下册第5课内容,是第4课经济危机和第6课的桥梁,为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拉开了序幕,懂得二战爆发的背景,其实也提示了学生二战的发动者就是德、意、日三个国家,本课起承上启下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三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并初步掌握了一些问题的方法,所以通过老师的引导,视频的播放、图片的展示,学生基本能够归纳、提炼分析出问题的缘由。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时(第4课经济危机相关知识)

课堂过渡:利用表格介绍德国、日本经济危机后的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学习如下内容)

(1)建立背景-------通过教师讲解完成,并要求学生记录。

(2)德国纳粹势力发展表现、德国独裁专制表现、建立时间、标志及影响------通过阅读归纳、视频播放、图片展示、表格完成(此处是重点需强化记忆)。

(3)反犹狂潮------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完成。

2、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学习如下内容)

篇3:初中历史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精选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掌握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两个战争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它们的对内对外政策。了解德国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的简况和19世纪30年代“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二、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1、思考探究: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如何建

观察分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如何形成?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对世界和平构成什么严重威胁?

2、议论解疑综合归纳:

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方式相同吗?试比较其异同。在师生共同分析比较中深化认识,获取新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唯物史观:了解“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思考得出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从而加速了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2、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爱好和平的意识,警惕法西斯主义重新抬头。

教学重点

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学难点

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特点是什么?影响怎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而德、意、日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课课题-──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

出示《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影响简表》(课件)

指导学生阅读教师分析:

20世纪二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1932年,德国的工业生产比1929年下降了40%多,失业人数超过八百万,1930—1934年出现了1000多次工人罢工,对外贸易额在直线下跌,缩减70%,经济危机激化了政治危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5有关内容,思考、讨论: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政权为什么能建立?怎么建立起来的?建立以后如何实行恐怖独裁统治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归纳。

(1)历史背景。结合《1932~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影响简表》指出,由于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殖民地;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

(2)反动理论。指导学生阅读P25教材小字部分内容,将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的成立及反动理论归纳为: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复仇主义及妄图建立日耳曼大帝国的扩张野心。

(3)纳粹势力的发展。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以世界经济危机为契机,主要采用欺骗的手法,乘机发展势力。具体表现是:①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②获得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家大力支持。③加紧勾结军队。④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使相当一部分人落入了希特勒的圈套,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中的大党。教师充分利用有关课件加以说明。

(4)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这也是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5)希特勒恐怖独裁统治的表现:①希特勒上台后,逐渐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全并为一,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②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③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④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⑤建立德国政治警察称“盖世太保”,可以不经法律程序,肆意将进步人士投入监狱,德国的法西斯组织“冲锋队”和“党卫军”活动猖獗。制造了无数反犹太人和迫害政敌的公开暴力事件,迫害和控制人民.如杰出科学家爱因斯坦被迫出逃美国。

(6)1935年德国摧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扩到60万人。

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终于在德国形成。

二、反犹狂潮

这部分内容以教师充分课件提供材料,指导学生自学为主,学生在了解一些史实图片以后,引导学生思考德国纳粹迫害和杀害犹太人的原因,指出:这是由于①历史原因: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的宗教职责,世俗的传统势力也往往把对犹太人的宗教迫害与经济掠夺结合起来。

②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③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用课件稍做解释)对纳粹退立、姑息,使纳粹对犹太迫害不断升级。

介绍学生课后观看影片《辛德勒的名单》。

三、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1、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统治

篇4:初中历史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及内外政策,知道德国“国会纵火案”和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的史实。

2、通过对“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的思考,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法西斯势力的恐怖统治给世界和平造成的严重威胁,从而懂得和平来之不易的道理,并立志争当维护未来世界和平的使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国会纵火案和纳粹政权对犹太人的迫害。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份本课课件。

2、学生分组:把全班分成四人一个小组,组内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便于竞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学生畅谈观感。

老师过渡:是啊,这是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中国制造的暴行。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的人体试验……日本法西斯留给中华民族的伤痛是刻骨铭心的。那么,什么是法西斯?哪些国家曾经建立过法西斯政权?他们制造的暴行还有哪些?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话题: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出示课题。

学习新课

一、自主学习,完成填空:

见导学案。

二、合作探究,同伴互助。

(一)我们的问题:

2、

3、

(二)老师的问题:

1、完成表格: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见导学案)

2、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政权为什么能够建立?其建立后实施了怎样的独裁统治?

3、“轴心国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形成对世界和平产生了怎样严重的威胁?

三、教师点拨,排疑解难。

教师就前面的三个问题进行点拨:

1、完成表格。

2、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政权为什么能建立?在建立后实施了怎样的独裁统治?

教师讲解:

(一)建立原因。

(1)历史背景。通过《1932~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影响简表》进行讲述。

项目

国名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工人失业人数 工人罢工次数 德国 40% 70% 800万 1931~1934年1 000多次 日本 32.5% 50% 300万 1931年2 415次 意大利 331% 100万 老师讲解: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同时还引发政治危机。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殖民地;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

(2)反动理论。学生阅读P25教材小字部分内容,可以归纳为: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复仇主义及妄图建立日耳曼大帝国的扩张野心。

(3)纳粹势力的发展。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以世界经济危机为契机,主要采用欺骗的手法,乘机发展势力。具体表现是:①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②获得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家的大力支持。③加紧勾结军队。④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至此,相当一部分德国人落入了希特勒的圈套,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中的大党,为希特勒独揽德国大权铺平了道路。

独裁统治:

①将总统、总理合而为一,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出示图片,简介希特勒。

②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出示图片,讲述“国会纵火案”,指出这是希特勒精心策划的骗局,目的是打击德国共产党。

在国会议长戈林的住宅下面有一条地下暖气管道通往国会大厦。柏林冲锋队队长卡尔·恩斯特当天晚上带领一小队冲锋队员经过这条地下通道到达国会大厦,在那里洒了大量的汽油和易燃的化学药品,然后命人放了几把火,顷刻之间雄伟壮观的国会大厦就化为了废墟。事件发生后,戈林声嘶力竭地叫嚷:“这是共产党反对新政府的罪行!”纳粹秘密警察头子鲁道夫·狄尔斯大声说:“共产党的革命开始了!我们一分钟也不能坐等,我们要毫不留情地对付他们,共产党干部一经查获,当即格杀勿论,今天晚上就把共产党议员统统吊死。”

法西斯分子以此为借口,对德国的革命力量进行残酷镇压,他们贼喊捉贼,把纵火的罪名加到共产党人的身上,诬陷说这是共产党发动武装暴动的信号。其实,还在当天中午,柏林的全部冲锋队员就已经进入戒备状态,起火后两小时,法西斯分子便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实行了大逮捕和大屠杀。仅仅一个晚上就逮捕了1万名反法西斯战士。

③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④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出示图片,简介被毁掉的书籍,并与秦始皇焚书进行简单的比较,指出,希特勒的焚书更加全面和彻底,其目的是愚昧人民。

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遭到绝对禁止。1933年5月10日夜,希特勒煽动万名学生在柏林洪堡大学对面的广场上进行大规模焚书活动,两万册书籍被焚毁,马列著作全部遭禁毁,著名的文学著作、科技著作也被付之一炬。

⑤建立政治警察“盖世太保”。学生简介“盖世太保”:见自由阅读卡,指出“盖世太保”和我国封建社会的特务机构——东厂类似。

⑥掀起反犹狂潮。出示图片,详述。

纽伦堡国际法庭的判决书指出,根据J·鲁宾逊的统计,在纳粹屠犹中约有582.1万犹太人死亡。其中,苏联和波兰的犹太人为456.5万人,德国犹太人为12.5万,奥地利犹太人为6.5万,捷克斯洛伐克犹太人为22.7万,匈牙利犹太人为40.2万,法国犹太人为8.3万,比利时犹太人为2.4万,卢森堡犹太人为0.007万,意大利犹太人为0.75万,尼德兰犹太人为10.6万,挪威犹太人为0.076万,罗马尼亚犹太人为26.49万,南斯拉夫犹太人为6万,希腊犹太人为6.5万。受害者人数占当时世界犹太总人口的1/3以上。

学生谈感受。

分析原因:这场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既有历史渊源,也有现实原因,还包括个人因素。

篇5:初中历史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案

.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和发展的分析和认识,培养学生通过史料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方法 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情感价值观 1.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而演变的政治危机,是其国内矛盾激化的产物。

2.英法美的绥靖政策是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两国反法西斯失败的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 1.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反犹狂潮 教学难点 1.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教学方法 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忆经济危机发生的年代、标志、特点、影响

年代:1929—1933年 ;标志:美国股票价格连续暴跌,波及金融、农、工、商业等各个部门,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影响: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由于工人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资本家却销毁商品,社会矛盾加深

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德,意,日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讲授新课】

一.“法西斯”的含义:它原先是拉丁语“一束棍棒”的读音,象征着国家的最高权力。现代法西斯专政,指的是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行极端专制的恐怖统治。

二.纳粹政权的建立

1.“纳粹”是德文“民族的”和“社会主义”的简称。这个党用“纳粹”来命名,是因为当时德国主要民族日尔曼人对一战战败而遭受宰割的屈辱普遍不满;广大人民群众正遭受经济大危机的祸害,所以普遍对现状不满而向往社会主义。

2.历史背景:经济危机导致的政治危机

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合约》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殖民地;

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

3.反动理论: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复仇主义以及妄图建立日尔曼大帝国的扩张野心。

民族主义:利用群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情绪,煽动民族复仇主义;

种族主义:处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资产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为对外侵略,占领殖民地的需要而制造的一种民族歧视的反动理论;

4.纳粹势力的发展:

1) 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 2)获得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家大力支持。

3)加紧勾结军队。 4)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

5.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的形成。

6.德国纳粹党的恐怖统治:

1)希特勒上台后,逐渐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合并为一,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

2)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3)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4)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

5)掀起反犹狂潮。

三.反犹狂潮

1.反犹狂潮的原因

历史原因: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的宗教职责。世俗的传统势力也往往把对犹太人的宗教迫害与经济掠夺结合起来。

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就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国际原因: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对纳粹的退让、姑息,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不断升级。

篇6:初中历史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它们的对内对外政策。

2、了解德国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的简况和19世纪30年代“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法西斯的反动本质;增强学生爱好和平,警惕法西斯主义重新抬头的意识,从而认识过去,反思现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特点是什么?影响怎样?

归纳:

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而德、意、日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自主学习: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

1、背景:

(1)1929—1933年的世界 危机,严重的打击了德国。

(2)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以 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普遍不满,趁势发展壮大。

2、建立:1933年, 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着手建立法西斯 统治,标志世界大战 洲策源地的形成。

3、法西斯恐怖专政:

(1)利用“ ”,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士。

(2)解散一切工会,取缔了除 党以外的所有政党。还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3)加强思想控制,焚烧大量 ,妄图毁灭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

二. 反犹狂潮:希特勒早在《 》中,就叫嚣犹太人是德国的“ ”。

希特勒执政期间,一步步加紧对 人的迫害。

三. 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和日本也先后出现了野蛮的 政权。

2、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3、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936年,军部的强硬派控制了政府。日本 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的 洲策源地的形成。

合作学习:

1、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时间、重要人物、标志性事件有何不同?

2、反犹狂潮

观看图片和录像资料后,引导学生思考希特勒迫害和杀害犹太人的原因以及这一事件给我们什么样的反思。

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也明白了,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能免受欺凌。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行径,绝对不能姑息纵容,要坚决与他们斗争。

3、“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轴心的形成。

问(1) 德、意、日三个国家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2)“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三国轴心形成的原因?

4、看世界地图:明确德、意、日三国所处地理位置,使学生认识到轴心国集团形成对世界和平所构成的严重威胁。

课后小结

为帮助记忆,用“一”“二”“三”概括

“一次”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二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篇7:历史《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它们的对内对外政策。了解德国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的简况和20世纪30年代“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对希特勒为首的德国法西斯纳粹党政权的建立,德、日进行凶残而暴虐的法西斯统治,“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等问题的思考探究,培养学生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轴心国集团的形成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战争阴云日益逼近各国人民。我们要防止法西斯主义的复活,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漫画《三头怪兽》

教师:这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创作的漫画——《三头怪兽》。图中的三头怪兽是指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其中头部是指德国元首希特勒,中间的是指意大利的首相墨索里尼,尾巴上的是指日本陆军大臣和内阁总理东条英机。

怪兽三头一体,对内恐怖统治和对外侵略扩张,发出了新的世界大战的警号,人类正面临着一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激烈搏斗。德国、意大利、日本是怎样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有哪些暴行?三国轴心是怎样形成的?今天让我们走进那段罪恶的历史,再现那段人间悲剧。

(设计意图:通过漫画导入所学内容,给学生以生动的视觉感受,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展开有效学习。)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展示:

束棒在拉丁语中读作法西斯。根据早期形成的传统,罗马的最高长官身旁有12个卫士相随。他们各人手持一束棒子,束棒中间插着一把战斧。据说,用棒子来施笞刑,用斧子来施死刑,他们是权威和暴力的象征。现在法西斯成了恐怖、独裁和战争的代名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法西斯一词的由来和发展,初步理解法西斯的含义,为下面的学习内容作铺垫。)

教师:现代法西斯专政,对内实行的极端专制的恐怖统治,对外进行扩张和征服,醉心于建立庞大帝国。

一、大国迷梦——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展示: 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简表

教师:请根据表格提示自主学习课文,完成表格内规定的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明确表格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逐步学会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方法。)

教师:最先建立法西斯政权,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是哪一个国家?

学生:意大利。

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教师:意大利为什么会走向法西斯道路呢?

展示:

材料一 意大利在一战中支出军费120亿美元,其他损失30亿美元,欠美、英债务44亿美元。巴黎和会分赃最少,称之为“乞丐帝国主义”。

材料二 意大利从19至1922年,政府更迭5次,最短的仅存在有7个半月。

学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

教师:这种社会现实成为滋生法西斯组织的土壤。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并于1922年向罗马进军,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建立起来。墨索里尼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扩张,梦想恢复古代罗马帝国的疆界、地位和威严。

2、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教师: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有很多相同之处?请结合下面的材料讨论找出。

展示:

材料一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日的影响简表

材料二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凡尔赛和约》

材料三 《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等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打破了日本在一战期间取得的独霸中国的局面。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德日两国都受到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引起政治危机,都对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都利用相同的时机等。

教师:虽然德日两国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原因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两国法西斯夺权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德日两国法西斯夺权方式有何不同呢?

展示:

材料一 德国纳粹国旗、德国纳粹国徽

材料二 军部是日本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的总称,独立于政府而直属于天皇。包括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以及关东军和其他军事机关。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者。liuxue86.com

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讨论得出:德国是依靠纳粹党夺权建立法西斯专政。日本通过军部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教师:是的,德国希特勒依靠纳粹党通过欺骗性宣传骗取群众的支持,并讨好军队,与垄断资产阶级勾结,势力大增,获得选举胜利进而夺取政权。而日本没有法西斯政党,它是通过军部这一特殊的国家机器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军部法西斯分子通过对内制造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对外策动侵华战争来扩大势力和影响,进而确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

教师:德、意、日法西斯建立后,对内实行极端专制的恐怖统治,对外疯狂的进行扩张和征服,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下面让我们走进本课的第二篇章:

二、疯狂之颠——法西斯政权的暴行

展示:法西斯党徒在罗马街头焚毁反对派的宣传品、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地图

教师:墨索里尼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扩张,梦想恢复古罗马帝国的辉煌和地位。为此,1935年在非洲点燃了侵略战火,意大利军队未经宣战,侵入埃塞俄比亚。

(设计意图:关于意大利的法西斯暴行,教材没有涉及,此处补充,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法西斯统治的共同之处。)

教师:德国法西斯反动统治的表现有哪些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26归纳。

学生: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教师:希特勒是一个人类的魔王……在他的纳粹体系中,第一个重点就是种族主义。他说犹太人是一个毫无生命价值的东西,必须予以除掉。他开始大规模的反犹。世界上演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人间惨剧。

展示:

材料一 水晶之夜、犹太人死难者、受害的犹太人图片

材料二 纳粹党执政期间,犹太人被杀的数字统计: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候,全世界有犹太人1500万,到战争结束的时候,仅存900万,600万的生命就这么消失了;1939年,欧洲有犹太人920万,1945年只有310万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候,德国有犹太人20万,到1945年的时候,德国的犹太人只有1.2万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学生先通过观看图片,再通过一组鲜活的数字,加深学生对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罪行的认识。)

教师: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迫害犹太人?

学生:掠夺犹太人的财富,希特勒痛恨犹太人等。

教师:拓展补充历史原因: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的宗教职责,世俗的传统势力也往往把对犹太人的宗教迫害与经济掠夺结合起来。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对纳粹忍让、姑息,使纳粹对犹太迫害不断升级。

教师:日本法西斯的暴行有哪些?

展示: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图片

学生:通过阅读图片,回顾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及在中国所犯的滔天罪行。

教师:那段黑暗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周恩来总理曾说:历史“可以原谅但是不可以忘却。”我国拟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三、狼狈为奸——法西斯政权的联合

展示:

“三个国家联合起来了,起初是欧洲轴心,现在是世界的大三角……”“准备实现它们的权力和确保它们的生死利益。”

——希特勒

教师:希特勒所说的三个国家指哪三个国家?三国勾结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三国是德意日。三国勾结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课后小结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展示:

材料一 兰特访问波兰时,在华沙向“犹太人死难纪念碑”献花圈后,突然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威利·勃自发下跪并且为在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杀害的死难者默哀。这一举动引起德国国内乃至世界各国的惊动。勃兰特这一跪胜过千言万语,德国没有回避自己的历史责任。

材料二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2月26日上午参拜了位于东京九段北的靖国神社。这是继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后,再次有在任首相前往参拜。安倍在第二次上台执政一周年之际首次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

教师:看到材料一、二后,你认为战后德、日两国领导人对法西斯暴行的态度,谁是明智的?谈谈你的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勃兰特真诚的一跪,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谅解,搏得了世人的尊敬,德国也站起来了。亚洲日本的领导人也跪了,但跪的不是受害者,而是当年肆意屠杀无辜生灵的“刽子手”,日本在危险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历史是不容篡改的,只有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将会被世界潮流所吞噬,正如德国前总统罗曼·赫尔佐克曾说那样:“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对其历史的彻底了解,它就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

(设计意图:一跪一拜的对比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真正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课后习题

六、课堂检测

测验题目:

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板书

七、板书设计

篇8:历史《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案

一、大国迷梦——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二、疯狂之颠——法西斯政权的暴行

三、狼狈为奸——法西斯政权的联合

八、教学反思:

对本课的处理,我使用了大量的历史图片、文字材料等,拉近了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动力。对于本课的处理,在引导完成基本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客观公正的剖析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发展观。

篇9:历史《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它们的对内对外政策。

2、了解德国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的简况和19世纪30年代“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法西斯的反动本质;增强学生爱好和平,警惕法西斯主义重新抬头的意识,从而认识过去,反思现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特点是什么?影响怎样?

归纳:

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而德、意、日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自主学习: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

1、背景:

(1)1929—1933年的世界 危机,严重的打击了德国。

(2)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以 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普遍不满,趁势发展壮大。

2、建立:1933年, 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着手建立法西斯 统治,标志世界大战 洲策源地的形成。

3、法西斯恐怖专政:

(1)利用“ ”,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士。

(2)解散一切工会,取缔了除 党以外的所有政党。还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3)加强思想控制,焚烧大量 ,妄图毁灭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

二. 反犹狂潮:希特勒早在《 》中,就叫嚣犹太人是德国的“ ”。

希特勒执政期间,一步步加紧对 人的迫害。

三. 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和日本也先后出现了野蛮的 政权。

2、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3、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936年,军部的强硬派控制了政府。日本 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的 洲策源地的形成。

合作学习:

1、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时间、重要人物、标志性事件有何不同?

2、反犹狂潮

观看图片和录像资料后,引导学生思考希特勒迫害和杀害犹太人的原因以及这一事件给我们什么样的反思。

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也明白了,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能免受欺凌。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行径,绝对不能姑息纵容,要坚决与他们斗争。

3、“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轴心的形成。

问(1) 德、意、日三个国家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2)“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三国轴心形成的原因?

4、看世界地图:明确德、意、日三国所处地理位置,使学生认识到轴心国集团形成对世界和平所构成的严重威胁。

课后小结

为帮助记忆,用“一”“二”“三”概括

“一次”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二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三国”轴心国集团

这一切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临。

篇10:初中历史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希特勒和纳粹党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日本军部法西斯上台的基本史实;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法西斯上台的重要原因;知道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新的世界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的思考,培养学生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德、日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史实,使学生认识:严重的经济危机必然导致政治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疯狂扩军备战,给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过程和反犹暴行

教学难点:德、意、日法西斯上台的原因与特点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奥斯维辛原本只是波兰的一个安静的小镇,但它却在二战中成为比正面战场还要残忍和惨烈的“杀人工厂”。1940年4月27日,纳粹德国开始在这个作为铁路交通枢纽的小镇上建造最大的集中营。其最初的目的主要是关押波兰政治犯和消灭苏联战俘,但1942年1月20日纳粹在万湖会议上通过的“犹太人问题最终解决方案”,则使这里成为犹太人的“屠宰潮。据估计约有110万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杀,其中超过九成都是犹太人。从此,奥斯维辛成为大屠杀的代名词,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悲恸之地。

什么是法西斯?为什么德国法西斯要疯狂屠杀犹太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材料,了解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背景、过程以及内外政策。

图一图二

设问:图一反映了什么信息?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什么影响?

提示:意大利法西斯党徽。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它标志着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2.教师在学生阅读基础上,归纳总结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概况。

归纳总结:(1)背景;(2)时间;(3)建立过程和标志;(4)内外政策: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领土扩张。

【知识拓展】进军罗马是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因为不满法西斯党在19的意大利国会选举中的535席只取得105个议席而号召3万名支持者进入罗马的事件。该事件成功令当时的意大利国王伊曼纽三世任命墨索里尼为首相。它标志着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使意大利成为第一个由法西斯掌权的国家。

目标导学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阅读教材和下列图片,说说希特勒是怎样在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的。

图一图二

(1)材料中图一是哪一党的党徽臂带?

提示:纳粹党。

(2)希特勒是怎样在德国建立起法西斯政权的?

提示:学生自主回答(首先赢得群众支持;其次当选国家总理,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

【图解过程】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信息,指出纳粹政权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暴行。

篇11:初中历史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阅读书本、查阅资料清楚意、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知道德国“国会纵火案”和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的史实。

2、通过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原因”的思考,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用思考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清楚意、德、日法西斯专政如何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如何形成?培养学生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议论、解疑、综合归纳的方式,让学生比较意大利、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方式的异同。在师生共同分析比较中深化认识,获取新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唯物史观:学生通过了解“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思考得出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从而加速了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2、人文素养:学习本科内容,使学生在增强爱好和平意识的基础上,有警惕法西斯主义重新抬头的意识。

教学重点

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突破方法】教师通过课件出示相关的资料、图片,使学生知道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后对外侵略扩张无可避免,随着政权的确立,战争的策源地随之形成。

教学难点

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突破方法】通过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学生知道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而意、德、日则想通过侵略扩张的方式摆脱这一大危机,所以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回顾旧知引入法。

【学习方法】

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理解记忆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撰写教学设计、导学案;制作、完善多媒体课件;筛选相关视频和阅读材料;设计课堂训练题。

【学生准备】

预习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完成导学案;网上搜集、了解法西斯侵略扩张的相关知识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特点是什么?影响怎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而德、意、日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课课题──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新课讲授】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指导学生阅读P63《相关史事·意大利法西斯徽记》(课件出示)

意大利在一战中虽挤入了战胜国的行列,但在凡尔赛和会上,分脏最少,大战对意大利的经济影响很大,战争中意大利死伤110多万人,外债沉重,物价飞涨,工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目增,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群众革命运动不断高涨,近于瘫痪的意大利政府面对这种局面束手无策,无力控制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独裁统治应运而生。意大利的统治阶级采取的扶植法西斯势力镇压革命运动的政策。墨索里尼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扩张,梦想恢复古代罗马帝国的疆界、地位和威严。墨索里尼公开宣扬“世界是属于法西斯的,民族的扩张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表现”。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建立起来。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第二年吞并埃塞俄比亚。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出示《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影响简表》(课件)

指导学生阅读,教师分析:

20世纪二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1932年,德国的工业生产比1929年下降了40%多,失业人数超过八百万,1930—1934年出现了1000多次工人罢工,对外贸易额在直线下跌,缩减70%,经济危机激化了政治危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4有关内容,思考、讨论: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政权为什么能建立?怎么建立起来的?建立以后如何实行恐怖独裁统治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归纳。

(1)历史背景。结合《1932~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影响简表》指出,由于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殖民地;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

(2)反动理论。指导学生阅读P64《人物扫描.希特勒》,将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的成立及反动理论归纳为: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复仇主义及妄图建立日耳曼大帝国的扩张野心。

(3)纳粹势力的发展。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以世界经济危机为契机,主要采用欺骗的手法,乘机发展势力。具体表现是:①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②获得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家大力支持。③加紧勾结军队。④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使相当一部分人落入了希特勒的圈套,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中的大党。教师充分利用有关课件加以说明。

(4)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这也是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5)希特勒恐怖独裁统治的表现:①希特勒上台后,逐渐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全并为一,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②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③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④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⑤制造了无数反犹太人和迫害政敌的公开暴力事件,迫害和控制人民。例如,杰出科学家爱因斯坦被迫出逃美国。

(6)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例如,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庞大的军队;驻军莱茵非军事区;先后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篇12:初中历史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识记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希特勒和纳粹党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日本军部法西斯上台的基本史实;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法西斯上台的重要原因;知道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新的世界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的思考,培养学生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德、日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史实,使学生认识:严重的经济危机必然导致政治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疯狂扩军备战,给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过程和反犹暴行。

难点:德、意、日法西斯上台的原因与特点。

(一)新课导入

奥斯维辛原本只是波兰的一个安静的小镇,但它却在二战中成为比正面战场还要残忍和惨烈的“杀人工厂”。

1940年4月27日,纳粹德国开始在这个作为铁路交通枢纽的小镇上建造最大的集中营。其最初的目的主要是关押波兰政治犯和消灭苏联战俘,但1942年1月20日纳粹在万湖会议上通过的“犹太人问题最终解决方案”,则使这里成为犹太人的“屠宰场”。

据估计约有110万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杀,其中超过九成都是犹太人。从此,奥斯维辛成为大屠杀的代名词,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悲恸之地。

什么是法西斯?为什么德国法西斯要疯狂屠杀犹太人?

篇13:初中历史简短教案精选

唐朝的民族关系

课标内容: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①唐朝疆域的四至;②唐朝与东突厥的关系;

③唐太宗尊为“天可汗”;④ 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⑤文成公主入藏;⑥金城公主入藏;⑦唐蕃会盟。

1、通过对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及其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

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

2、通过对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为发展民族关

系所做出贡献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关系的了解,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2、运用阅读、讨论和联想比较法,探究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其表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唐朝疆域广大,唐政府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住空前频繁。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

2、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天可汗”。

3、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不发展唐蕃关系,促进汉藏交往做出了杰出贡献。

4、突厥、吐蕃、回纥、南诏等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二、难点: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探究

教学时间:2课时

导学程序:

导入新课:1、提问:“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情况?

2、指出:唐朝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这一时期,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得到发展。

教学纲要:一、天可汗:1、唐朝的疆域

2、边疆各族的分布

3、唐朝与突厥的关系

4、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

二、唐蕃和亲与会盟:1、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2、文成公主入藏

3、金城公主入藏

4、唐蕃会盟

课后作业

1、唐的疆域:东到( ),西达( ),东北至( )以北和( ),南及( ),是当时世界上的国家之一。

2、唐太宗派兵攻打( )突厥,俘其首领( ),对他进行了优待。

3、唐太宗( )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 ”。

4、唐朝对西域的管辖:( )在天山以南设立( )都护府,( )在天山以北设立( )都护府。这些是唐朝对西域地区的统治机构。

5、吐蕃是( )的祖先,很早就居住在( )。7世纪前期,吐蕃首领( )统一各部,建立政权,以( )( 今西藏的拉萨)为都城。

6、派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的皇帝是( )。派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的皇帝是( )。

7、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同唐朝已经“ ”了。

8、( )至今还屹立在拉萨大昭寺前,成为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象征。

9、( )年,吐蕃与唐朝会盟。盟约里说:“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教学反思:

篇14:初中历史有关北伐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过程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 认识到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实现合作,进而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是国民革命的高潮。它是中国人民正义的革命运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展示孙中山图片,提问: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伟人?

2、孙中山被国民党尊称为“国父”,他是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能不能说一说孙中山一次次失败的原因都有什么?

3、对,孙中山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并一一改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此有关的新课《北伐战争》。

二、学习新课

1、五四运动让孙中山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他看到了无产阶级的进步性,于是孙中山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1924年改组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中国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谁能说说这个时期的革命任务应该是什么?为什么?

2、孙中山认识到:在过去自己进行不懈斗争的过程中,一再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所以他希望组建一支能挽救中国的革命军。军队需要指挥人才,而培养军事人才效果最好的地方应该是军校。

3、请大家看书,谁能介绍介绍这所学校?

4、你认为军人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什么?

课件展示:黄埔军校图片

好,我们来看看黄埔军校门上的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说明学员的学习目标不是功名利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要求学员不怕牺牲,那学员正确的理想应该是什么呢?来看横批,请大家齐读。军校要培养的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孙中山希望通过黄埔军校来创建革命军,挽救民族危亡。

5、大批的军事人才从黄埔军校走出去,以他们为根本组建了革命军,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1926年,在广东国民政府的领导下,高唱着《国民革命军军歌》开始了北伐战争。

6、展示《国民革命军军歌》“打到列强,打到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提问:①为什么打列强?②为什么打军阀?③打哪些军阀?④奋斗的结果如何?我们来逐一解决。

由②看出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liuxue86.com

接下来,我们一起解决④看奋斗的结果。

7、小小军事家——我为北伐出谋划策:面对当时形式,请以课本51页地图为沙盘图,制定北伐军的作战计划。

北伐战争前形势的三个特点:A、敌众我寡: 北伐军10万人,军阀75万。B、三派军阀力量分散。C、三派军阀指挥不统一,各自为政。

8、北伐过程中,蒋介石任总司令,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在课本51页地图上找到粤汉铁路上的订泗桥、贺胜桥。吴佩孚亲自在在此布置重兵把守,可以说这儿成为其用身家性命设的一个赌注,要想攻取的难度可想而知。

北伐军尤其是叶挺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连克订泗桥、贺胜桥,敌军败退武昌。第四军由此获得“铁军”称号。

9、阅读课本51页小字,你认为共产党人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能否举几个当今社会中,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例子?中学生该怎么做?

4、你认为军人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什么?

课件展示:黄埔军校图片

好,我们来看看黄埔军校门上的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说明学员的学习目标不是功名利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要求学员不怕牺牲,那学员正确的理想应该是什么呢?来看横批,请大家齐读。军校要培养的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孙中山希望通过黄埔军校来创建革命军,挽救民族危亡。

5、大批的军事人才从黄埔军校走出去,以他们为根本组建了革命军,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1926年,在广东国民政府的领导下,高唱着《国民革命军军歌》开始了北伐战争。

6、展示《国民革命军军歌》“打到列强,打到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提问:①为什么打列强?②为什么打军阀?③打哪些军阀?④奋斗的结果如何?我们来逐一解决。

由②看出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接下来,我们一起解决④看奋斗的结果。

7、小小军事家——我为北伐出谋划策:面对当时形式,请以课本51页地图为沙盘图,制定北伐军的作战计划。

形势的三个特点:A、敌众我寡: 北伐军10万人,军阀75万。B、三派军阀力量分散。C、三派军阀指挥不统一,各自为政。

8、北伐过程中,蒋介石任总司令,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在课本51页地图上找到粤汉铁路上的订泗桥、贺胜桥。吴佩孚亲自在在此布置重兵把守,可以说这儿成为其用身家性命设的一个赌注,要想攻取的难度可想而知。

北伐军尤其是叶挺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连克订泗桥、贺胜桥,敌军败退武昌。第四军由此获得“铁军”称号。

9、阅读课本51页小字,你认为共产党人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能否举几个当今社会中,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例子?中学生该怎么做?

篇15:初中历史精选教案参考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国历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经济史内容。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课的重点。其中“行省制度”又是本课的难点。另外,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是个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

由学生介绍蒙古族的情况:生活在蒙古高原,从事游牧,住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喝奶茶。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

出示公元12世纪中国各政权形势图。

当时在中国有哪些政权:金、南宋、辽、西夏、吐蕃。

当时蒙古分为许多部落,各部落互相征伐。在《蒙古秘史》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成吉思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岁月。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看录像《成吉思汗》。

思考:铁木真面对逆境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被尊为成吉思汗?

铁木真童年时,父亲被杀,部族背弃了他,他自己也被仇敌追杀。面对这样的逆境,铁木真是怎样做的。

铁木真说过:“拼杀冲锋的时候,要像雄鹰一样;高兴的时候,要像三岁牛犊一般欢快;在明亮的白昼,要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有坚强的忍耐力。”重重的磨难没有把他-,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经过多年的征战,铁木真打败了周围的各部落,统一了蒙古草原。12,铁木真被推选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又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

出示《蒙古帝国形势图》。蒙古帝国形势图,讲解成吉思汗的扩张战争。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时间:1271年

都城:大都

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

这是文天祥的诗。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1、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世祖

从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世祖的经济政策与蒙古初入黄河流域时有何不同?

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元世祖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北方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联系前面学习的“江南经济的发展”,这时,元朝的经济重心在哪个地方?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国家主要的粮食供应来自南方,要运到北方,有哪些途径?

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1)漕运

对比隋大运河与元朝的运河,有什么不同?

元世祖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会通河、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2)海运

海运比漕运有哪些好处?

载重量大,费用便宜,所以粮食运输逐渐变成以海运为主。

3、繁华的大都

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十分频繁。

4、频繁的中外往来

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使者就是马可波罗。(出示马可波罗旅行路线图)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学生根据《元朝的疆域图》,注意以下地区:

中央:中书省、宣政院

地方:行中书省

-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

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

广州处于江西行省的管辖之下。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引导学生简要回忆汉以来,特别是三国以来我国民族融合的史实,以突出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和加强。关于民族融合的情况,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出其四种表现。

1、汉族外迁边疆

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

2、回族的形成

通过图片了解回族生活习俗(强调其是由多个民族融合而成,信仰伊斯兰教)

五、小结(略)

篇16:初中历史精选教案参考

灿烂的宋元文化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绘画及书法成就。

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地位,以及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宋元文化,而且是灿烂的宋元文化,可见宋元文化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它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又一个文化高峰。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是本课的重点子目。

本课的难点,是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回忆隋唐时期雕版印刷的发展状况以及现存的雕版印刷品等相关知识。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思考“雕版印刷的缺欠和不便之处”?

教师适当举例说明。如: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由学生通过示例归纳出结论,并切实感到改革雕版印刷术的必要。

(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观察教材中毕升的画像,阅读小字部分,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简要归纳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

对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活字印刷术发明的作用”。体会毕升的创“新”在哪里?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结合地图了解活字印刷术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进一步了解活字印刷术在以后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的状况(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以及套色印刷等)。并引导学生联想到今天,印刷业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光与电”的时代。

(3)15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

概括活字印刷术发明和推广的情况。

2、指南针的应用

(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出示《司南》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司南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根据磁石指南的原理制成的)培养学生观察、识图的能力。

(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

思考:罗盘针比司南有哪些进步?它是用什么方法制成的?这种导航仪器为什么会在北宋末年得到很快的应用?它的广泛应用对中国和世界有何作用?

(4)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火药的应用

(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4)13、14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二、史学成就

《资治通鉴》取名的由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史学上的“两司马”

史学家 年代 著作 体例 叙事范围

司马迁 西汉 《史记》 纪传体通史 黄帝到汉武帝时期

司马光 北宋 《资治通鉴》 编年体通史 战国到五代

三、宋词

出示宋词的三个代表人物的作品,鉴赏并概括其特点:

派别 词人 代表作品 风格

婉约派 李清照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清新自然。

豪放派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慷慨激昂,气势豪迈。

辛弃疾

四、元曲

(1)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2)秀的剧作家: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学生讲述《窦娥冤》的故事情节。

五、绘画

(1)宋代绘画,突出表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中。

(2)李公麟,人称“宋画第一”。

(3)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

讲述风俗画与《清明上河图》时,可指出风俗画通过表现城乡百姓的社会生活,展现具有鲜明民俗特色的时代风貌,折射出北宋经济的发展状况。《清明上河图》以浓厚的生活气息、精湛的笔墨及淳朴的艺术格调代表了宋代风俗画的突出成就。

(4)赵孟頫的画,人称“神品”

六、书法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七、小结(略)

八、作业:课后作业

篇17:初中历史精选教案参考

明朝君权的加强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实行削藩、增设东厂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措施及特点。

通过联系以往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措施与明朝的相关措施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明太祖通一系列措施加强君主集权,奠定了明朝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这些措施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如特务统治的出现、思想专制的强化等,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这是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变化,是君权加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年

都城:应天

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对比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与明朝的中央政权机构示意图,有什么变化?

——少了三省这一环节,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对比元朝的行省制度与明朝的三司,有什么不同?

——地方三司直属中央。

朱元璋为什么要取消三省,设立三司。

从中央到地方政权组织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谁的权力增强了?——皇帝

明朝时期,皇帝的权力空前加强。丞相被废除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明太祖平均每天要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忙得不可开交。

2、特务统治

朱元璋设立的特务机构:锦衣卫。

说明特务机构的功能在于监视官员、平民的活动及生活。

3、八股取士

朱元璋用什么方法选拔人才。

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股文”。

想想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他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升官发财。读书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文,不讲求实际学问。“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出示《举子看榜图》)

可以想象这些人当上官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顾炎武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外郊坑儒还要厉害。”

想想朱元璋为什么要采取这样死板的考试方式。——加强思想控制

评价: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文。这种高压专制、严格控制的奴化训练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但又是考试向标准化的重要发展。

思考:你认为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君权对当时的社会有何作用?”

经过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得出结论:“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明太祖的分封藩王

2、建文帝削藩

3、靖难之役

简要介绍靖难之役的经过。

4、明成祖强化君权

(1)1421年,迁都北京

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什么?”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得出“此举意在加强边防,是有利于明朝统治的举措,也是充满勇气的行为”的结论。

(2)削藩政策;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5、小结(略)

6、作业:课后作业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教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苏联战争历史故事

《农村调查》序言 教案教学设计

历史西方文明之源优秀教案精选总汇

苏联语录

八上历史学科教学总结

罗斯福新政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心得体会

初中历史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案
《初中历史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初中历史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案(合集17篇)】相关文章:

历史电影《东京审判》观后感1000字2023-08-31

毕业论文序言范文2022-04-29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2022-10-01

国家公祭日84周年征文2023-05-24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的历史教案2023-12-24

历史七年级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说课稿2023-06-22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总结2022-09-09

初三历史知识点人教版2022-07-29

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作文2024-04-18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