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诗歌(共10篇)由网友“大哈”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现代主义诗歌,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西方现代主义诗歌
告诉我,阿加特,你的心有时可会高飞,
远离这污秽城市的黑暗的海洋,
飞向另一个充满光辉、碧蓝、明亮、
深沉、纯洁无瑕的大海?
告诉我,阿加特,你的心有时可会高飞?
大海,宽阔的大海,给我们带来藉慰!
由巨大的风琴,隆隆的飓风伴奏、
闷声歌唱的大海,是什么魔力
赋予你催眠曲似的崇高作用?
大海,宽阔的大海,给我们带来藉慰!
带走我吧,马车!载我去吧,快艇!
远离!远离!这里的污泥使我们流泪!
--难道这是真情?阿加特悲伤的心有
时这样说:“远离悔恨、痛苦和犯罪,”
带走我吧,马车!载我去吧,快艇!
飘香的乐园,你跟我们离得太远,
在你的碧空下到处是爱与狂欢,
人们喜爱的一切都值得爱恋,
人们的心灵沉于纯洁的享乐!
飘香的乐园,你跟我们离得太远!
可是,充满幼稚之爱的绿色乐园,
那奔跑、歌唱、亲吻、花束,
在山丘后颤动的小提琴丝弦,
在傍晚的树丛中的葡萄酒壶,
--可是,充满幼稚之爱的绿色乐园。
充满秘密欢乐的天真的乐园?
是否已远得超过印度和中国?
能否用哀声的叫喊将它召回,
能否用银铃的.声音使它复活,
充满秘密欢乐的天真的乐园?
篇2:西方现代主义诗歌
夏日蓝色的黄昏里,我将走上幽径,
不顾麦茎刺肤,漫步地踏青;
感受那沁凉渗入脚心,我梦幻……
长风啊,轻拂我的头顶。
我将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动;
无边的爱却自灵魂深处泛滥。
好像波西米亚人,我将走向大自然,
欢愉啊,恰似跟女人同在一般。
篇3:西方现代主义诗歌
夕阳倾洒着最后的霞光,
晚风轻摇着苍白的睡莲;
巨大的睡莲,在芦苇中间
在宁静的水面凄凄闪亮。
我带着创伤,沿着水塘,
独自在柳;林中漫游,
迷茫的夜雾显出一个
巨大的白色幽灵,它
死亡、哭泣、声如野鸭,
野鸭拍着翅膀
在我带着创伤
独自漫游的柳林中
浮想联翩;厚厚的浓黑
在这白浪里,淹没了夕阳
最后的霞光,淹没了芦苇间,
宁静的水面上巨大的睡莲。
篇4:西方现代主义诗歌
灰色的云霞与红色的云霞织在东方,
窗台上的花朵转身迎向黎明,
一瓣接着一瓣,等待着阳光,
新鲜的花,枯萎的花,花朵在黎明。
今晨的花盛放,昨天的花曾经盛放,
晨光熹微,房间里飘过花香阵阵,
兰色正浓的芬芳,花事阑珊的芬芳,
新鲜的花,枯萎的'花,花朵在黎明。
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代表作:纵使这世界转变
纵使这世界转变
云体一般地迅速,
一切完成的事件
归根都回到太古。
超乎转变和前进之上,
你歌曲前的歌音
更广阔更自由地飘扬,
神弹他的琴。
苦难没有认清,
爱也没有学成,
远远在死乡的事物。
没有揭开了面幕。
篇5:现代主义诗歌的分类
中国现代发展史上出现的最重要的诗歌流派有:
* 20世纪初至19代:尝试派、文学研究会(人生派)、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湖畔诗派、新格律诗派(新月派)、中国早期象征诗派
* 19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群、七月派、汉园三诗人
* 1940年代:中国新诗流派、九叶诗派
* 195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新现代主义(现代派诗群)、蓝星诗群(蓝星诗社)、创世纪诗群(创世纪诗社)
* 1970年代:朦胧派(今天派)、白洋淀诗群、中国新现实主义
* 1980年代:新边塞诗派、大学生诗派、第三代诗群(新生代诗群、新世代)、莽汉主义、整体主义、海上诗派、圆明园诗派、撒娇派、英雄写作、他们诗群、丑石诗群、非非主义(红色写作)、神性写作、新乡土诗派、知识分子写作诗群
* 1990年代:网络诗歌(网络诗人)、民间写作、第三条道路写作、中间代、信息主义、70后诗人
* 21世纪初:第三极神性写作、女子智灵性诗歌、灵性诗歌、新江西诗派、80后诗人、90后诗人、春草派诗歌[1]、边缘诗派、窗诗派、素颜派诗人、新婉约诗派。
初期浪漫主义诗派 “湖畔”诗派 象征主义诗派 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是新月派与象征派的合流。 中国诗歌会诗派 七月诗派 晋察冀诗派 九叶诗派
篇6:现代主义诗歌的分类
和时光作对的永远是挖土机
挖土机,伸出长长的铁臂,指甲粗钝
它试了试,一下,两下,然后深深地嵌进去
象一只野兽与另一只野兽温存
挖土机,使土壤的表层现出裂缝
马达欢腾,因为和时光作对的永远是挖土机
挖土机,饥渴的铁,要以土壤为食
路一段段嚼碎,残渣轰然间掷进运货车
挖土机,把广场上整片的足迹扬起
那沉睡已久的死者的骨片
也散落在新近的土层上,被运货车拉走
因此和时光作对的`,不是我们,是挖土机
土壤中暗含的荷尔蒙与女人的芳馨
不断刺激着挖土机铁的中枢
土壤中流淌着男人和女人亲吻时的蜜
每深入一尺,马达都叫得更为欢腾
它就这样饕餮着时光的芬芳,
由此上溯至一座遗址
挖土机,不以诗篇,而仅以颠覆的名义
篇7:现代主义美术
现代主义美术
杭师院附高 罗雪峰
目标 :使学生对二十世纪绘画的主要成就及主要画家、作品有所了解、认识。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现代派绘画作品的形式感及艺术成就。重点介绍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及表现主义艺术。
难点 :现代派艺术较为复杂,历史的评价不一,学生的理解难度较大。
准备 :课件制作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和教师活动
组织:
导入:
1、有关小组演讲问题说明。
2、学生介绍毕加索。(10)
展开:
1、立体主义介绍:
(1)出示问题:毕加索的绘画艺术风格主要分成哪几个时期?立体主义绘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谈谈你对立体主义的看法?
(2)播放介绍性影片《毕加索的奇遇》(学生带着问题看影片)(9)
(3)学生讨论回答。(6)
(4)教师总结评价。(2)
小结:
现代主义艺术涵义及特点小结。
知识性内容
组织:
导入:
展开:
1、立体主义(1)、毕加索: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1881-1973年)出生在西班牙南部港口城市马拉加,父亲是位美术教师,曾做过美术馆长。14岁的毕加索考入父亲任教的巴塞罗那美术学校高级班,16岁毕业时画的《探望病人》一画参加全国美展,具有相当写实的造型水平。以后又考取了马德里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但他更喜欢的是在美术馆和街头自由吸取艺术营养。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可以分为几个时期:第一时期是:“蓝色时期”;第二时期是:“玫瑰红时期”;第三时期是: “黑人时期”;第四时期是:“立体主义时期”,分成分解和综合两种形式;第五时期是:“古典主义时期”;第六时期是:“超现实主义时期”;最后是“抽象主义时期”。
9岁的毕加索来到巴黎,由于贫穷总生活在社会底层,这时他画了一些穷愁潦倒的友人题材的油画,画面充满着一层阴冷的蓝色调,这便是他的“蓝色时期”。194月定居巴黎贫民区,过着自由浪漫的生活,这时画了许多流浪艺人生活题材的画,色调出现温暖的粉红色,这就是他的“玫瑰红时期”。尔后由于受到塞尚艺术的影响,在塞尚的基础上对绘画结构进行探讨研究,作品显示出几何化倾向,开始将形象分解成各个平面,并重新予以组合,于19创造出划时代的作品《阿维尼翁少女》,从此他进入分析立体主义研究和创作时期。不久他又采用拼贴技巧创作,标志着他的分析立体主义的结束,逐渐走向“综合立体主义”。
32岁之后的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它们又使人想起塞尚。从此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激昂或狂躁,可亲可憎,诚挚或装假,让人喜欢又招人讨厌,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他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过.他说过:“当我们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时,有时我们所作的事会自动地倾向我们.不必过分烦恼各种事情,因为它会很自然或偶然地来到你身边,我想死也会相同吧!”
1973年他静静地离去,走完九十一岁的漫长生涯,他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
(2)、立体主义:
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始于法国。1908年,G.布拉克在卡恩韦勒画廊展出作品,评论家L.沃塞列斯在《吉尔・布拉斯》杂志上评论说:“布拉克先生将每件事物都还原了……成为立方体”,这种画风因此得名。立体主义的主将是P.毕加索和布拉克。
立体主义绘画方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酝酿过程。20世纪初巴黎画坛异常活跃。继后印象主义、象征主义之后,年轻的艺术家们普遍关注的是如何革新形式,来表现在迅猛变革的工业社会里人们的内在情绪和心理。新的流派在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俄国相继出现。在法国,继野兽主义崛起后,另一群文艺家常在蒙马尔特的“流动洗衣房”聚会。参加的有毕加索、布拉克、M.洛朗森、G.阿波利奈尔、A.萨尔蒙、M.雷纳尔、J.格里斯、F.莱热等。支持他们的有画商D.-H.卡恩韦勒,他在1907年在巴黎开办了画廊,这便是被人们称作的立体主义社团。荷兰画家P.蒙德里安赋予分析的立体主义以秩序和规则,从而促进了立体主义朝着更为抽象和主观的方向发展。从19开始,毕加索等又进行综合的立体主义的试验。在分析的立体主义破碎而又剔透的结构中,还保留着强烈的光线和某种空间感。画家们将不同状态及不同视点所观察到的对象,集中地表现于单一的平面上,造成一个总体经验的效果。综合的立体主义不再从解剖、分析一定的对象着手,而是利用多种不同素材的组合去创造一个新的母题,并且采用实物拼贴的手法,试图使艺术家接近生活中平凡的真实。
虽然作为立体主义分支的黄金分割社于1920、1925年继续举行展览,但作为艺术运动的立体主义早在19便失去活力。
立体主义是富有理念的艺术流派。它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它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由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不从一个视点看事物,把从不同的视点所观察和理解的,形诸于画面,从而表现出时间的持续性。这样做,显然不主要依靠视觉经验和感性认识,而主要依靠理性、观念和思维。
立体主义在反传统的口号下有浓厚的形式主义倾向。但它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又给现代工艺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等注重形式美的实用艺术领域以不小的推动作用。
2、野兽主义和表现主义:
(1)野兽主义:
19产生于法国的松散的美术社团。这个社团没有共同遵守的明确目标。没有发表过宣言和理论主张。野兽主义这个名称是偶然产生的。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中,一群青年美术家的作品参展,他们是H.马蒂斯、A.德兰、A.马尔凯、H.芒金、M.de弗拉曼克、G.鲁奥等人。在他们的作品中间,有一件展品比较写实,风格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雕塑家多纳太罗的作品。批评家L.沃塞列斯在描述该展品时,用了“在一群野兽中间的一位真正的艺术家”这样一句话,把马蒂斯等年轻画家的画比作野兽,故名。35岁的马蒂斯被这群风格并不相同的年轻画家拥戴为领袖。
野兽主义是西方20世纪前卫艺术运动中最早的一个派别。他们继续着后印象主义V.凡高、P.高更、P.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为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们吸收了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在绘画中注意创造一种有别于西方古典绘画的疏、简的意境,有明显的写意倾向。有人把野兽派看作是广义的表现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也有人认为,野兽派不是一个艺术运动,只是马蒂斯等人艺术生涯中短暂的一个阶段,一个特别注意线和色彩表现力、不受任何程式束缚的阶段。马蒂斯后来回忆说:“对我来说,野兽时期是绘画工具的试验,我必须出一种富于表现力而意味深长的方式,将蓝、红、绿并列融汇。”
野兽主义作为社团存在的时间只有二三年。参加这一社团的艺术家后来朝着不同的目标,继续作新的探索。
(2)表现主义: 20世纪初欧洲(主要在德国)的文艺运动和思潮,在美术中有鲜明的反映。德国《狂飙》杂志的编辑H.瓦尔登19首次使用表现主义来称呼柏林的前卫派作家,不久被广泛采用。实际上,美术中最早的表现主义社团从1905年即已出现。
表现主义是个复杂的文艺流派,它的成员包括不同政治倾向和思想倾向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都市文明不满,对机械文明压制人性和个性反感。对工人阶级表示同情,对保守的传统艺术表示反抗,要求艺术革新。他们从原始的农业社会、东方文明寻求精神安慰,并从东方和非洲艺术中吸收营养。表现派美术家们强调艺术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主张不机械的摹仿客观现实,而爱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其中有些人在社会的不平等和人类的灾难面前有一种强烈的改变现实的紧迫感,用画笔刻画社会生活的黑暗面,描绘弱小的、在生命线上挣扎的人;而也有人故意回避生活中的矛盾,在艺术中寻求宁静和仁慈。不少表现主义艺术家在激烈和残酷的社会对抗前,表现出悲观和动摇,在作品中流露出悲惨和伤感的情调。
表现主义是从后印象主义演变、发展而来,是对印象主义忠实地描绘现实的悖逆。同时,它和德国历史上的民族传统有内在的联系,它承继了中古以来德国艺术中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的特点。在造型上追求强烈的对比、扭曲和变化的美。19世纪末,德国的一些哲学家、美学家的理论,曾经对表现主义运动起了推动作用。K.菲德勒提出了在文艺中创造个性的课题,认为形式产生于内容和主题,并且和内容与主题难以区分开。他还把艺术品的产生看作是作者的内在的需要。T.利普斯把前人提出的移情说加以新的解释和发展,认为审美快感的特征在于对象受到主体的“生命灌注”,从而为表现主义奠定了美学基础。W.沃林格人为,真正的艺术在于满足各个时代人们心中所存在的心理需要。他说,“美术品可以是一种独立自由的有机体,和自然并存而在最终本质上又与自然毫不相干”;他还提出了艺术创造活动中“抽象的趋势”的学说,为抽象主义的理论寻找美学的根据。
直接对表现主义产生影响的是挪威画家E.蒙克。他的作品引起了一群年轻画家的极大兴趣。
第1个社团是桥社,1905年成立于德累斯顿。它的发起者和主要成员和 E.L.基希纳、E.黑克尔、K.施密特-罗特卢夫、O.米勒、M.佩希施泰因。这群年轻人凭着乐观主义的热情和一种改革社会和艺术的信念,试图建立一个把生活和创作融合在一起的社团。他们提出到工人区体验工人的纯朴感情,对雇请的模特儿采取平等的态度;宣传艺术不只是具有自身的独立价值,而且还有为了人生、满足生存需要的目的;主张创作者与欣赏者处于平等的地位。桥社的画家们早期主要画风景和裸体,用写生直接抒发感情。桥社虽于19因内部意见不一而解体,但对德国表现主义运动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第 2个社团是青骑士社。组织者是从慕尼黑分离派中分裂出来的、来自俄国的W.康定斯基。他于19成立了慕尼黑新美术家协会,不久又脱离该会,以与F.马尔克共同主办的刊物《青骑士》为据点,团结一批激进的青年艺术家,参加的有A.马克、H.坎彭东克、G.明特尔、P.克利和著名作曲家A.勋伯格。在青骑士社举办的展览会上陈列作品的,还有桥社的成员和法国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的画家。1913年支持表现主义运动的瓦尔登狂飙画廊,仿效法国举办了第一次德国秋季沙龙,陈列了包括青骑士成员在内的欧洲各国新流派的作品,并在北欧各国巡回展览,影响很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青骑士社中止了活动。但欧洲以至西方各国19以后的艺术变革,无不和它有一定的联系。青骑士社中最杰出的画家是康定斯基、克利和马尔克。康定斯基是抽象主义艺术的鼻祖,他在1911~1912年间推出最早的抽象绘画;瑞士画家克利采用半抽象的手法,创作了许多含有哲理性和富有稚拙趣味的作品;马尔克善于画马,试图把形的结构与色彩的`微妙变化有机地结合于形象的塑造,以加强艺术表现力。他们都宣传非理性的、超脱现实生活的纯艺术。
德国表现主义美术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据点是柏林的《狂飙》杂志社和同名画廊。参加《狂飙》活动的,除基希纳外,还有奥地利的O.科柯施卡。他的画派,在形式上以富有强烈的动感、旋转的笔触和歪曲客体的变形著称;在内容上,以善于剖析对象的心理状态、性格和情绪而引人注意。
第3个社团是新客观社,出现于1923年。严格地说,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社团,而是一个展览会的名称。参预活动的艺术家受桥社和青骑士社的影响,提倡客观现实──主张描绘战争的后果和腐朽不堪的社会,对失去人性的现实和市民的庸俗气作猛烈的抨击。他们不要求极端地分解和歪曲客体,而要求细节的真实性。代表人物是G.格罗斯、O.迪克斯、M.贝克曼。新客观社是表现主义的最后阶段,也是它的左翼。
表现主义艺术家虽然试图不重复现实,不反映现实的表面,而力求反映现实的本质和精神,但由于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和由于用人性的、人本主义的观点观察世界,决定了他们不能深入到生活的内里和本质,除少数人外,他们只能用传神的笔,画出一幅幅体现抽象观念的形式感很强的图画。表现主义的绘画,尤其是版画作品,经鲁迅介绍,对30年代的中国新木刻运动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小结:
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又称现代派。
发展状况
现代主义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法国的印象主义。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画家们提出的“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不作自然的仆从”、“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所以,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P.塞尚这位在作品中追求绘画语言的几何结构和形体美感的画家,被人们称作“现代绘画之父”。
1905年以H.马蒂斯为代表的法国野兽主义画家们的作品中出现的。1908年,另一群年轻画家以P.毕加索、G.布拉克为代表,在法国推出立体主义绘画。在德国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
抽象主义的美术作品最早于1910年前后产生。俄国画家W.康定斯基。他用点、线、面的组合、构成,参照音乐的表现语言,用绘画来传达观念和情绪。俄国的画家K.C.马列维奇于1913年左右创建的至上主义,属于几何抽象的范畴。至上主义在平面构成上的努力,在探讨艺术的虚、空、无方面的尝试,应该说是有意义的。真正奠定几何抽象主义理论基础和在艺术实践上有突出贡献的是荷兰画家P.蒙德里安创建的风格派(或称新造型主义)。在整个20世纪,抽象主义基本上遵循着抒情的抽象和几何的抽象两个方面发展,只是在各个阶段有所变化而已。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瑞士苏黎世出现的达达主义社团,影响波及欧美各国。在法国、德国都有达达美术社团。达达主义反对战争,反对权威和反对传统,同时也反对艺术,反对一切,作为社团它必然要走到自我否定的境地。达达的虚无主义和反传统的精神,贯穿在整个西方现代文艺的进程之中。在平面的绘画中采用拼贴手法,把偶然性、机遇性运用在美术创作中,是达达对现代美术的贡献。
超现实主义的社团是从达达内部分化出来的。它直接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中汲取思想养料,并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作为这一艺术运动的指导思想。超现实主义的美术家们从儿童、精神病患者、梦境中汲取灵感,致力于探讨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试图突破现实观念,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以达到一种绝对的和超现实的境界。超现实主义者常常采用出其不意的偶然结合、无意识的发现、现成物的拼集等手法。写实与抽象的语言在他们的作品兼而有之。从1924年以后到30年代末,是超现实主义美术的活跃期。30年代以后,作为艺术运动,超现实主义逐渐冷寂,但许多重要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仍然活跃于欧洲和美国画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曾在美国产生的抽象表现主义(又称行动绘画或纽约画派),是集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成的流派,也是重视个性、重视风格的现代派绘画顶峰。抽象表现主义强调创作者行动的自由性、自动性和无目的性,把创作行为本身提高到重要的位置,已经孕育着以创作者的行动作为艺术传播媒介的因素。
杜尚:《干燥的便盆》
继抽象表现主义之后产生的硬边抽象、后绘画性的抽象是几何抽象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变化和发展,也说明艺术从强调主观感情到侧重于客观表现的转变。这种转变在与抽象表现主义完全相悖的波普艺术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波普艺术的兴起,说明西方的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变。
特征
既然现代主义美术是西方进入垄断主义时代以后产生的,是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它就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这个时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变革,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极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不同于现实主义的是,现代主义的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这样,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似乎是超脱社会、超脱自然的人,他们不直接描写社会和人生(少数艺术家例外),但他们的作品影射着社会和人生,采用的语言是荒诞的、寓意的或抽象的。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包括艺术家们自己)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上强烈的虚无主义。正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这些特征,使它们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历史的和审美的价值。因为它们正是西方现代社会和现代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写照。
对现代主义美术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们对待现代科学和机械文明的心理和态度是复杂的。在有些艺术家的实践(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中,试图反映社会的这一深刻变革,而在大多数美术家的作品中,对工业文明采取回避和超然的态度。他们对工业社会人性的贬值、机械的升值表示不满。但这丝毫并不意味着现代主义美术的主流与工业社会的进程相反。事实上,工业、科技文明剧烈地改变着现代社会的面貌,从精神上有力地推动了现代艺术的迅速变化。
现代主义艺术最早从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武库中汲取了养料,同时又受到现代哲学思潮,特别是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荣格、萨特等人的哲学、心理学的强烈作用。尼采的学说,不仅对德国的表现主义运动起过推动作用,也对整个现代主义的文艺运动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他否定权威,主张发挥以人的意志、本能为基础的创造力,蔑视中产阶级的文明和虚伪道德,对无意识和本能的推崇,对世界前途的悲观主义,在现代主义的各个流派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有所反映。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他的“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是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理论支柱,正是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引导下,超现实主义以及其他流派的美术家们用多种手法挖掘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层,其后果是一方面开拓新的艺术表现领域,另一方面使艺术语言趋向荒诞和怪异。自然不少作品创造了荒诞、怪异的新境界。
现代主义美术比起以写实和模仿为基础的传统美术来,具有象征性、表现性和抽象性的特点。现代主义多流派标榜自己是反传统的,实际上它可能完全抛弃传统。它竭力否定和排斥的是19世纪中期以来的含有学院派特征的写实主义传统。在对待历史遗产方面,它们更重视对原始社会艺术、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美术、希腊古风时期美术、欧洲中世纪美术的研究。自印象主义之后,西方美术家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中国、日本和印度的绘画、工艺品的表现语言上,探索写意的表现手法。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的美术家们直接受益于非洲雕塑。同时,中东的伊斯兰教美术和大洋洲的艺术遗产,也是现代主义艺术家们研究的对象。上述人类历史上的美术遗产均为现代主义美术家们提供了有益的养料。
总的说来,20世纪以来西方的现代主义美术,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创造了一批可以列入人类经典文化的作品,但远非所有流派和思潮的理论都是无可非议的,更不用说其中有些作品的思想倾向颇值得研究。对于现代主义美术不加分析地一味赞扬是不可取的,而视现代主义为洪水猛兽、拒之于门外,不让人们接触和了解更是愚蠢和可悲的。中国80年代以来艺术创造和理论的繁荣、活跃,除了社会、经济的推动这些主要因素之外,与包括西方现代主义在内的外国文艺提供的可用来参考、借鉴的丰富资料不无关系。后记:现代派艺术对于高中同学来说,较难理解。改变学生传统的观察方法,是欣赏现代派艺术的重点。这样才能理解现代派的画家们为什么这样画,才能真正了解现代派艺术。课堂中我采用介绍性影片和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等方式介绍了现代派艺术中的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等画派。看影片学生兴趣较高,也较认真;回答问题,看来不是很愿意,其实都很简单,但是,就是没人想回答,看来这是一个较为头疼的问题。高中美术和音乐都有这样的问题,感觉到了,但是却很难用较好的语言表达出来。一句话,两句话就完了,没有更多更深的东西。
篇8: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现实主义于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成为风靡一时的文学主流。
现实主义的`第一个特征是它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即忠实于现实,反映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人生。
第二,就构思艺术形象的原则而言,其创作原则按照客观世界固有的面貌,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真实地、逼真的反映客观生活,描写生活中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事物。
第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表现上,较多地采用写实的方法,追求细节的真实,对生活进行精细的描写,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高度的逼真感重再现,追求客观性、真实性,具有现实精神。
到了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共同发展,现实主义吸取了现代主义的一些特色,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形成自己新的面貌。在一些优秀作品中,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可以说是互为你我,揉合一体,有的理论家甚至提出“无边的现实主义”的新概念。
篇9: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现代主义是存在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期之间的一个文学思潮,是现代西方文学中许多流派的总称,包括了象征主义、意识流小说、表现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黑色幽默等。
在思想方面,非常突出地表现为对传统的叛逆态度。在人与世界、社会的关系上,现代派作家的作品表现了人与社会的分离,外在的世界作为人的异己的、陌生的、对立的环境包围了孤独无靠的人。人与人之间的隔绝是许多现代主义作品中常见的主题。
在艺术特征上,现代主义主张表现论,反对再现论,强调主观性、自我表现。重艺术想像、强调艺术直觉,提出心理现实主义的理论把内心的想像高置于客观现实之上。注重形式的创新,在语言形式、叙述方法、结构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
现代主义文学吸取了大量新的表现手段,时空、节奏、结构、层次都迥然不同于过去的传统作品。
篇10:现代主义设计相关论文
关于现代主义设计相关论文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设计的需求日益突出,本该承当重任的设计教育培养出来的设计师,由于专业水平泛泛,缺少实践机会,缺乏融合能力等诸多因素,使学生毕业后面对市场需求和激烈竞争难以适应纷纷改行,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
一、日本现代设计
日本现代设计令世界刮目相看,不但用了很短的时间来研究发展设计,而且其设计水平已达到了国际水准,这种快速发展的模式和众多成功的案例已成为设计理论的研究课题。
(一)日本政府对设计发展采取的措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联合国限制了其军事力量的发展,所以日本政府把人力和物力的发展转到了民生用品上。日本政府在大力引进西方文明的同时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大力扶持企业与设计师共同合作的项目,为设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专业平台。
(二)日本高校教育对设计发展遵循的理念
日本这个国家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历史,使其经济、政治、文化都与众不同,所以日本高校教育中对设计教育遵循着:“在不放弃本民族特有的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向西方学习现代设计,在大量吸收外国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将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之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在不断尝试与完善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体系,向我们展现了很多与时俱进又不失传统风格的优秀作品,向我们很好地诠释了传统与现代两者之间并不矛盾,甚至相辅相成,这些才真的是需要我们好好地研究与学习的内容
二、我国设计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举办了许多设计大赛,从这些大赛中脱颖而出不少的优秀作品,有在校教师和学生,还有年轻新秀以及国内一些知名设计师,这是我国设计教育发展好的一面,但有些问题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一)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
参加比赛对于我国在校的设计师生来说是很好的锻炼机会,不但可以证明我们的能力,而且选手之间可以相互了解和学习,但是获奖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系统学习的构架完善方面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至少如何从中获得启发,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还是没有太多积极的作用,比赛结束后一切照旧。日本设计的发展则更注重社会发展需求,通过一些设计比赛来展示和发掘日常生活中的创意设计,如每日设计奖和G-MARK:每日设计奖是针对设计师对该行业的贡献给予肯定;G-MARK是针对原创性设计给予鼓励,并且在社会上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无论哪个奖项,其设计主要研究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然后通过人性化设计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著名设计师深泽直人的茶包、CD播放机等产品的设计就是将方便带给更多的消费者,使消费者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感受到设计对生活品质的影响。
(二)企业与学校之间真正达成合作的项目不多
我国现阶段大部分企业与学校之间真正达成合作的项目不多,国内企业与学校合作还处于尝试探索阶段。一方面有些企业不愿拿出太多的时间与资金去冒险;另一方面学校看到自己研发出来的成果,被合作的企业做得泛滥化、商业化、庸俗化后,学校与企业主动合作的意愿越来越低;还有学校设计出来的东西,企业看不上等原因,导致我国设计教育与实践操作相脱节,学生缺少相关设计流程以及制作方面的实践体验。日本设计界则与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密切,日本许多设计不光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政府还为设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健全和开放的市场环境,如创办杂志《工艺新闻》等,积极参与设计协会的活动,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企业的关注与支持下日本的设计水平快速发展,用了很短的时间便跻身世界强国。
(三)学生缺乏融合能力
随着我国现代设计的快速发展,设计教育面临着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化发展相融合的'问题,学术界也因此争论不休,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也进行了调整,虽然在教学内容方面有相关设计训练,但是学生还是停留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老师讲的内容和运用方面完全是两回事,学生也不考虑如何将两者融合起来,如何更好地实践所学的内容。随着媒体多样化、信息数字化、网络互联网等科技的普及推广,学生如果不将所学内容加以融合应用,比如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然后将设计预想通过电脑等媒体形式展现出来,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相融合,传统与科技也不能和好地相融合,融合能力的缺乏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毕业后进入设计公司也很难快速上手操作。日本的设计教育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发展的冲击中,尝试“双轨制”的教育理念,传统文化不但被保留下来,并且被延续、发展下来,还与现代高科技相融合,设计中遵循传统造物的理念,通过现代科技向人们诠释传统文化的魅力,诉说着传统与现代相辅相成,两者并不矛盾。
三、日本现代设计对我国设计教育的启示
通过研究日本现代设计的历史与发展,了解了日本现代设计本土化、国际化的原因,我们不仅要学习日本的现代设计,同时还要学习日本设计师如何将自己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融合,努力探索出利于我国设计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
(一)研究探索新方法、新风格
设计方法和设计风格的研究探索是当代设计教育重点讨论的内容之一,如何有效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现在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去研究探索问题的发展趋势,尝试分析它将来是什么样子,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参加比赛不但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且可以去尝试推出一些新方法、新风格,从中比较、总结新方法、新风格的优势和缺点。
(二)政府多鼓励支持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
有愿意与学校合作的企业,政府应多多鼓励,政府给予较好的政策扶持,企业投入一部分资金,同意学校进行一些探索性尝试;政府制定有关设计管理指导的政策,在企业与学校之间搭建合作桥梁,改善学生在校没有实践操作的现状,使学生有进入企业学习的机会,如果表现好,可以与企业沟通,毕业后就可进入公司工作。
(三)鼓励师生将设计与科技相融合
作为现代高校教师,更应该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和观念,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思维模式,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定势,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探索新技术为教学所用,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将生活中常见事物与课堂讲解内容相融合,使学生顺利掌握相关知识点。设计教育中设计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在共同发展中优势互补,科学技术为设计艺术提供更多的视觉体验,多鼓励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通过电脑等科技手段不断进行尝试与创新,最终以满意的效果呈现出来。
总结
了解和研究日本设计成功的主要目的是探索适合我国设计教育发展的模式,日本设计发展的众多因素与我国还是有差别的,设计的发展是多元化、国际化的,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面对我国设计教育的现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虽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是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与调整,取得一些成绩还是令人欣喜的,我国设计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发展传统文化,延续传统并将其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是我国设计教育不断坚持与探索的道路。
★ 诗歌发展
★ 现代诗教学设计
★ 现代诗语文版:《长城谣》、《一片槐树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现代主义诗歌(共10篇)】相关文章:
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2022-09-26
浅析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2022-11-17
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嬗变特征的探讨论文2023-04-25
轻叩诗歌大门小组总结2022-10-14
长城谣一片槐树叶教案2024-02-25
能认真了吗诗歌2022-05-02
《再别康桥》说课稿参考2023-05-07
现代诗歌鉴赏--《再别康桥-徐志摩》(选修教学案例)2023-01-03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设计2023-12-05
《雨巷》的第一课时教案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