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图标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时间:2023-02-10 07:29:40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图标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精选16篇)由网友“yny8592”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小图标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图标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篇1:小图标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小图标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关键词:小图标 诗歌教学

正文:诗歌由于主题单纯,语言简洁,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而被幼儿所喜爱,目前在幼儿园的诗歌教学中,如何让幼儿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儿歌的结构和句式是很重要的。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使用大幅图片作为引导幼儿学习诗歌的载体。制作大幅图片往往花费教师很多精力,而且单幅的大画面也不一定能很好的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儿歌的结构和句式,幼儿通常要跟念很多遍,才能学会自己朗诵诗歌。在仿编、创编诗歌时幼儿仍然会感到有困难。运用活动的多媒体课件固然好,但是一般的教师没有制作课件的专业水平,而且也很难买到称心合意的课件,所以也不可能经常运用。我就在探索如何能更好的进行幼儿诗歌教学指导,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思维能力。在探索过程中我发现:小图标是一种辅助诗歌教学、发展幼儿语言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对于大图片来说,小图标是一种凝练、抽象的记号,而相对于汉字,小图标又具有形象、会意的特质,它是介于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学习诗歌的载体。《纲要》提出:“教师要注重幼儿学习的'方法和过程,而不是以往单纯的模仿习得的结果。”当代幼儿与以往同年龄段的幼儿相比已经有新的发展特点,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容易发起主动学习,运用小图标进行诗歌教学是可行的,它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学习诗歌。

一、小图标教学的教育价值

(1)有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幼儿学习语言是一个储存、以及运用信息的过程。将图标按诗歌内容排列起来,幼儿虽然不认识文字,却从图标呈现的形式中了解了诗歌的内容,有助于他们记忆诗歌内容。

(2)有助于幼儿了解诗歌的句式、结构。

诗歌的内部结构、句式的排列规律等属于隐性因素,形象的小图标可以使这些无形、抽象的因素变得具体、生动,让幼儿容易理解。

(3)有助于幼儿有效地表达作品

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表达是诗歌学习的目标之一。

小图标可以帮助幼儿有效表达。在诗歌教学中光靠教师告诉幼儿朗读的要领,幼儿往往记不清楚,难以掌握。但如果在诗句中加入图标符号,幼儿便能自然地在朗诵时区分升降调和快慢。这样一来,小图标就成了活动中有助于语言表达的“指挥棒”。

(4)有助于幼儿主动学习

小图标不仅是教师的教具更是幼儿的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小图标。可以通过自己操作熟悉诗歌,通过和别人交谈满足自己想说的愿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有助于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

幼儿通过看小图标理解诗歌,再通过语言表达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如:在活动中出现图标:“?”幼儿首先认为只是个问号,但通过再次观察和思考,幼儿发现小图标的真正含义是“几点了”“到哪了”“喜欢什么”而不仅仅是问号。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经历了观察——思考——再观察——再思考的过程,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6)有助于幼儿创编诗歌

幼儿通常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联想,在创编诗歌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画出相关内容,或幼儿自己选出或画出联想内容,直观呈现思维的结果,使幼儿看到自己的创编成果,便于同伴间相互交流,可以更进一步丰富创编内容。

(7)有助于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了解小图标的用处后,也可学习用简单的小图标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获得了发展。同时,简明、概括的小图标与讲述的内容相对应,能有效促进幼儿分析、概括、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小图标的运用策略

1、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1)针对幼儿不同年龄的特点运用

小班幼儿的思维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认知经验不够丰富,抽象、概括水平较低。中班幼儿思维活跃,主要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常凭借自己的具体经验来理解文学作品。大班幼儿记忆的有意性有了明显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喜欢参加富有创造性的活动,理解能力不断增强,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基于以上特点,教师运用图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图标类型随年龄不同而变化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运用的小图标类型应逐渐由形象符号向抽象符号过渡。为小班幼儿制作的小图标应具体形象、颜色鲜艳,画面大而清晰;为中班幼儿制作的小图标开始向抽象过渡,可出现简笔画;为大班幼儿制作的小图标可出现简单的文字符号。如幼儿认识的一些简单的独体字:上、下、左、右、大、小等。小图标的抽象性更明显,也可以让幼儿制作。如:小班诗歌〈〈吃饼干〉〉“ 饼干圆圆,圆圆饼干。用手掰开,变成小船。你吃一口,我吃一口。啊呜~~~小船真甜!”在学习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制作具体形象、色彩鲜明、相对比较大的图标,当教师根据诗歌内容,一一将图标有顺序的排列,幼儿根据小图标就能马上理解儿歌的内容,朗诵儿歌。又如在:大班诗歌〈〈青蛙给星星打电话〉〉教学中,我们制作的图标,就提高了概括性。对于大班幼儿教师制作的图标就具有抽象性,如“?”就不是仅仅表示问号,而是表示“有些啥”在这首诗歌的小图标中还出现了汉字“太阳,白云,月亮”如此可见,为大班幼儿制作的图标更具有抽象性,甚至往代表性的图象发展。

② 图标出现时间随年龄不同而变化

在小班,图标较适宜出现在学习诗歌之前,幼儿在对图标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后,再结合作品进行学习;在中大班,图标宜出现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幼儿可运用图标理解作品的内容。如:小班诗歌〈〈小雨点〉〉在活动前教师先逐一出小图标并请幼儿说说老师画的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当幼儿全都理解小图标后再进行诗歌教学活动,这样,幼儿就能更好、更快的理解诗歌、朗诵诗歌了 ③图标操作方法随年龄不同而变化

在小班教师使用图标时可伴以表情、手势等,以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而中大班则不需要。更多的让幼儿自己去理解图标,从而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

(2)、针对不同的活动目标的运用

①新授活动,教师可配合背景图、音乐出现小图标,给幼儿完整的体验。

②复习、创编活动,则可选用简单、抽象的图标,并可以脱离背景图使用。如在儿歌《吃饼干》学习活动中,教师进行第一层次活动时图标是沿轮廓剪下的具体形象的事物图片,并配合背景图使用,此时的图标相当于教具;进行第二层次活动——复习儿歌时,教师则把图标贴在放行白纸上,供幼儿自主学习,此时的图标相当于一种标记符号。

2、在语言角中小图标教学的指导策略。

(1)投放小图标,继续探索操作

在语言角可以投放一些学过的诗歌的图标来帮助幼儿巩固、复习。幼儿非常感兴趣,常常几个小朋友一起边指着这些小图标边大声朗读诗歌。另外我们还提供了一些小图标来帮助幼儿仿编诗歌。如:在学习了诗歌《春天的色彩》后,提供了青蛙、蝌蚪等一些动物和红、黄、蓝等色彩的图标。小朋友就仿编出了:“春天是白色的,看那青蛙的白肚皮;春天是黑色的,看那一群小蝌蚪!”有了小图标的帮助幼儿仿编就简单多了。

(2)提供各种材料,自制图标

教师在区角中投放一些纸、油画棒、记号笔等,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图标,根据所画的图标创编诗歌,也可以记录自己仿编的诗歌。这种方式不但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绘画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研究活动中,我们觉得将小图标运用到幼儿园各种教学活动,如:看图讲述教学、故事教学、歌曲教学中,效果也很明显。但在具体使用中各有不同的特点,还有待我们努力探索、不断总结。

篇2:多媒体在诗歌教育中的运用论文

多媒体在诗歌教育中的运用论文

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更有活力。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学生再现更直观、形象的古诗意境,把学生带进诗情画意的情境中去理解诗歌,领悟作者的作诗技巧,让枯燥的诗歌教学变得充满情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本人认为多媒体技术用于古诗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诗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诗歌

用声音图像描绘诗文,用形象的画面诠释抽象,让有声的语言替代无声的文字,把苍白的文字变得更加精彩,让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直观而深刻地理解诗意,体会感情,起到激趣生情的作用。学生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即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例如学习《我们爱你啊,中国》第二节时,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出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黄山庐山、长江黄河的景色,生动、逼真地再现了课文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风光的明媚可爱、山河的雄伟壮观。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最想到哪一景点,为什么?最后读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这样本节学习难点便在欣赏与说中迎刃而解了。学生不但理解了“清奇俊秀、浓装淡抹、云雾飘渺、波澜壮阔”等词语,而且感受到词语的准确形象。又如学习本课第四小节迷人的民族风物时,先让学生读读,提出自己不理解之处后,观赏傣家竹搂的美丽别致与佛教圣地布达拉宫的藏式风格,尝尝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听听悠远的牧羊曲与戈壁滩的驼铃。学生明白了为什么点到傣家竹搂前如水的月色,同时也感受到我国民族的多样及魅力无穷。再如学习朱熹借景喻理《观书有感》一诗时,为了突破难点,让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清澈明镜的方塘,将天光云影映现其中,纤毫毕现。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出示课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让学生较好领悟诗情、诗意、理趣。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便捷,提供诗歌的旁证与拓展材料,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诗歌,开拓诗歌内涵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将信息网络中与诗歌教学有关的.海量资源有效搜集整理融为一体,帮助学生更深层次了解和理解诗歌内涵以及诗人的创作情境。例如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时,简介安史之乱及安史之乱时诗人的痛苦经历,出示其间「三吏」、「三别」及《春望》、《月夜》等,让学生体会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及诗人在国家**中的忧虑。再学习安史之乱平定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学生明白了诗人之所以那么激动、欢喜,不仅仅是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国家从此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同时学生也明白此诗为什么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又如学习陆游《示儿》一诗后,再次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化静为动,想象陆游临终时叮嘱儿子的情景,感悟诗情,加深体会。最后有感情练习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掌握作诗技巧,提高学生的仿写能力

如学习《我们爱你啊,中国》后进行拓展练习:仿照这首诗第二至第六节写一到两节。学生想到的很多,但写得较少,语句干瘪。于是便利用多媒体展示我们宿迁名胜特产与风俗人情,学生不但感觉要说的太多了,而且都能写出其景其情。如“我们爱你———运粮河畔的湄翠柳悬,骆马湖的千顷银光,嶂山公园的瑶草奇芭,马陵山的星明灯海。”“我们爱你———乾隆贡酥的酥脆,洋河酒的醇美,泗洪大米的光洁亮丽,水晶楂糕的晶莹剔透。”“我们爱你———烟波浩淼的骆马湖,千帆逐浪的洪泽湖,鸟语花香的虞姬溪畔,笑语频传的马陵山。”“我们爱你———骆马湖的万点浪花,嶂山森林的一派涛声,运河五桥的驾雾腾云,河心岛公园的柳暗花明。”

通过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参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教师和学生欣赏到文本直观的美,享受教与学和谐交流、思考的乐趣,让枯燥的诗歌教学变得充满情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师享受教学的乐趣,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各得其乐而又师生同乐。

篇3:浅论现代信息技术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浅论现代信息技术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诗,是心灵的歌,感情的火,思想的光。诗歌教学启迪学生的智慧,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题记

诗歌,中国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的漫长过程中,诗人辈出,诗潮迭起,诗歌作品异常丰富。它以特有的声情韵律感染着千万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诗,是心灵的歌,感情的火,思想的光。诗歌教学启迪学生的智慧,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因为各种原因,学生们不喜欢诗歌,老师在诗歌赏析课上总有不如意的地方。怎样进行诗歌教学呢?怎样才能取得成效,让学生爱上诗歌呢?

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增添了活力,因其文、图、声并茂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使得各种教育信息的表达更加生动、直观和多样化,学生在多媒体营造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各种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思维活跃,更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多媒体的这种优点,特别是在诗歌教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诗歌教学的助推器。

比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律诗,传统教学“读——讲——析——背”的模式,让学生觉得枯燥和难以理解。现在的学生基本上生活在城市,活在繁忙的世界,没有几个能在春天真正去踏春、赏春,去感受白居易那份闲适。如果仅仅让学生看着课本读,看着课本想象,很难真正感受到春天的美,很难理解“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美。在上这首诗的时候,我利用了多媒体其文、图、声并茂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使得各种教育信息的表达更加生动、直观和多样化的特点,制作了集音乐、图片、视频一体的PPT。由一段春意盎然的视频:那翠绿的青山、如茵的绿草、烂熳的春花、莺歌燕舞、马蹄轻快、牧笛悠扬……导入新课,第一眼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让他们仿佛置身于春的怀抱,真真切切的看到了春的美。接着一段古筝伴奏朗读,悠扬的旋律、动情的朗读,让学生听到了春的美。此时的学生已经进入春的世界。看到春光无限、听到了春意的绵绵。再让学生跟着悠扬的古筝音乐一同诵读诗歌,自己感受春光无限。在赏析诗歌时,每句诗配上相应的图片,动听的音乐,让学生看到春天、听到春天。耳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兴趣浓厚,加深了对课文的感知,深入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学生说话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时进行朗读和说话等语文能力的训练,训练能充分到位,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兴趣盎然。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自然很高。

一幅幅漂亮的图片、一首首悠扬的乐曲、一段段精彩的视频,都能在课堂上牢牢抓住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才能让学生的心思放在课堂上、心思放在老师所教授的知识上,才能提高学习效率。现代信息技术就很好的发挥了这一作用,在我们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真实的看见了语文的美、听到了语文的美,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让语文书的文字活起来了,跳跃起来了。语文的魅力也展示出来了。特别是在古诗诗歌鉴赏方面,现代信息技术起着助推器的作用,让千百年的文字、千百年的文化、诗人的心境、诗人的情感,一一呈现在图片上、一一跳动在音符上、一一活跃在视频上,让学生的眼、耳、心一同感受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的魅力。简单的文字以丰富多彩的姿势活跃在学生们的课堂上。它以无穷的魅力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开拓了学生视野,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词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美、理解美,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古诗词教学,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化语言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我们的诗歌课堂多姿多彩。

现代信息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式、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让我们的课堂多姿多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让学生爱上课堂、爱上语文、爱上我们几千年的灿烂文化——诗歌。

诗歌教学贵在体现诗歌特征谈现代诗歌教学实施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诗歌教学的尝试

篇4:浅谈比较法在诗歌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带领学生进行鉴赏教学呢?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说易做难的问题。笔者认为,比较法是鉴赏教学中的一种具有较强直观性和启发性的教法。下面以柳永的《雨霖铃》和姜夔的《扬州慢》为例,谈谈比较法在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一、思想内容的比较

婉约词章,离不开“个人情怨”这个主题,但就具体作品而言,这个主题又各具特色。

柳永的《雨霖铃》是借“秋江伤离”的场面,描写表现“羁旅行役”者的苦痛;而姜夔的词《扬州慢》却是以初历扬州者的所见所感痛写“黍离之悲”,抒发漂泊者低沉苍凉的爱国之情。粗看两者皆是抒写个人情怨,细读则不难品出两词思想定位的高下。缘何如此呢?两位词人的生活时代和个人际遇便是最好的解说。

柳永生活在北宋中期那个所谓升平时代,但上层社会对文人墨客的要求总是苛刻的,文人墨客的遭际并不如意,登仕途者尚有“人生如梦”的慨叹,屡遭贬抑者就更不免落魄,人生际遇、仕途得失凝聚了他们的目光,也铸就了他们吟咏的主题。所以《雨霖铃》只能表现柳永对个人遭际的怨和苦。失意潦倒,本可以歌诗赠答聊慰愁怀,但自己注定是个漂泊者,与友人情再深意再切,也难免悲伤离别,自己只是个以“晓风残月”为伴的孤独旅人,几多失意几多苦痛尽在不言中。词人虽然暗示了对生活潦倒的不甘,虽然把“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勾勒得神情逼真,但这也仅是个人无奈的情怨罢了。

而生活在宋金对峙、战乱迭起的南宋中后期的姜夔,是个终身不曾仕进的漂泊者,在对满目疮痍破碎的祖国山河,他就不能只关注个人的.遭际,还要像陆游、辛弃疾等爱国诗人那样,时刻关注着国家民族的命运。所以他的《扬州慢》能以眼前所见寄寓所感,又以联想、想象来对比今昔,以昔日繁盛与今日破败的强烈反差,抒写山河破碎的哀痛和空城戍边、清角吹寒的忧痛。(范文网 )虽然只能面对“波荡月冷”,感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但这种“情怨”毕竟超越了“个人情怨”,表现出词人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和对战乱的无比痛恨,道出了一个漂泊者的爱国心声。

综上所述,相似的生活际遇可使不同的作家在艺术风格上趋同,而不同的时代背景又使作者对生活的关注趋异,以至词人的思想定位不同,进而促成作品选材和主题定位的差异。所以,柳词走不出个人情怨的狭小天地,而姜词《扬州慢》能突破个人情怨来表现爱国这个永恒的主题。因此,了解作者的生活时代和生活际遇,应是教师教给学生鉴赏作品思想内容的一个方法,而这个方法的传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比较。

二、结构艺术的比较

《雨霖铃》和《扬州慢》都是慢词,词体结构上都分上下片,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形式,但由于两词的主题不同,情感脉络不同,因而两词的虚实结合形式和结构层次安排又各具特色。

《雨霖铃》上下片各有三层。上片叙临别情景,起笔三句道出别离的时令与场所,以雨后苍茫暮色点染氛围,暗示浓厚的离愁,给全词定下哀切的基调。紧接四句写船家促行,别离者难舍难分,极写情感变化,将别情形象化。后二句以“念”字领起,揭出别后一幕,浩淼烟波,沉沉暮霭,衬出孤独旅人的哀怨与离愁。下片融情于景,深化离愁,头二句紧扣上片重笔写情,更浓烈地渲染“秋江伤离”的愁绪。紧接着一问一答,将离情别绪融入眼前景物,人与物化,情与景融。后四句由前层的“今宵”写及“经年”,使那情那愁更深更浓更厚,难分难解难诉。全词上片写实,下片写虚,虚实相因,以实衬虚,情感脉络忽张忽驰,情节结构大开大阖,把词人凄婉细腻的情绪倾泻得淋漓尽致,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扬州慢》上下片各二层。上片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起于想象,收于现实,条理井然,对比强烈,前五句概述了昔日扬州的繁华和眼前扬州的破败景象,构成强烈反差,落墨处顿现兴亡之恨和伤乱之感。后五句极写战乱破坏之彻底和空城戍边的严峻现实,笔到处哀不可抑。下片通过联想和现实的比较,忆昔伤今,倾泻一腔悲愤,前五句借写“豆蔻词工”的前代诗人杜牧自况心境——面对荒芜空城,逸兴尽失,欷嘘难已。后五句由前一层的联想回到现实,二十四桥波荡月冷,红药自生自灭,繁华销尽,动中见静,触目伤怀,怎不悲从中来?全词虚处起笔,实处落墨,虚实相间,层层相扣,处处对比,结构缜密,蕴含深沉。

艺术结构的安排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主题不同,即使风格流派相同,结构形式也不可能相同。正如这两首词,虽然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结构,但又各有千秋。《雨霖铃》先实后虚,虚由实生,虚又衬实,各尽其妙,相得益彰;而《扬州慢》是虚实相间,由虚至实,实又转虚,虚实对比,构成想象与现实的反差,曲尽其妙,而主题尽显,实是匠心独运。

总之,扣住主题,理清脉络,抓住特征,应是教师在鉴赏教学中教给学生的结构艺术鉴赏法,若在比较中进行传授,目的就不至落空。

三、语言艺术的比较

婉约词章的语言一般脱不了“哀婉缠绵”这四字评语,但就具体作品而言,却往往是主色中突现异彩,共性中存在个性。

《雨霖铃》落笔扣住“凄切”,奠定了凄清惨愁的基调,然后,无论是勾勒“无语凝噎”的黯然魂销场面,还是抒写“多情自古伤离别”的“秋江伤离”之情,都笼罩在“愁”的浓雾里,使全词字字都带愁色悲音;而一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把抽象的“别”字描摹得形神毕现,遣词造句真乃妙不可言;而且全词音韵平仄协调。比如“多情自古伤离别”就是平上去入四声兼用,音节响亮,顿挫抑扬;这样的炼词炼句炼音,使得词意婉转曲折,似滞实流,似断实续,意蕴无穷。正如前人所评日:曼妙婉转,缠绵悱侧。的确是婉约词的语言正宗。

而《扬州慢》起笔直书“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似拙实巧,重重地叩动读者心弦,如是扬州究竟如何?让人顿生向往。体现出白石道人炼句的老辣。紧接而来,荞麦、废池、乔木、清角、冷月等词语的使用,又烘托出词人睹物伤怀之情,点染出悲凉的气氛,更体现了他善借景物特征抒写情怀的语言风格;而音韵平仄的巧妙处理,如“过、尽、自、废、渐、杜、算、纵、二、念”等去声字的运用,又造成了高亢而悲凉的音响。全词起势临空,蓄力劲发,字字含悲,句句显恨,语短痛深,低沉苍凉。前人云:清空峭拔,悲切苍凉。真是一语中的。

语言艺术的鉴赏是个难点,但紧扣原文,把握情感则是语言鉴赏的可行之法,而在比较中认识不同作者的语言特质,了解其运用语言的技巧,进而辨析其典型的语言风格则更易让学生掌握。

综上所述,运用比较法进行鉴赏教学,不但能使学生了解不同作家作品的个性差异,而且还能使他们更直接地学到有关鉴赏的知识和方法;既有助于教师走出“贴标签”式的鉴赏教学困境,又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形成。

篇5:浅谈诗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初中地理课程主要讲述了中国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等,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如何让学生迅速地掌握好这一门学科至关重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地去学习并且愿意去学习一直是教师探索的重点。从诗歌入手讲述诗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诗歌教学;地理知识;兴趣激发;气候变化

诗歌是内容涵盖最为丰富的语言,诗歌一般朗朗上口,并且涵盖有大量的信息,以诗歌的形式去讲述地理知识,学生容易理解,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本文就初中地理知识为例,重点讲述运用诗歌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

一、诗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学习可以判断学习效果的好与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升,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地理知识涉及的方面有地形、地势、气候、地貌等,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现阶梯状的分布特点。如何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来感知,可以引用“滚滚长江东逝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江东去浪淘尽”等诗句,将这些诗句作为引子,从而得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很多河流是向东流入大海的。使用诗句进行知识的引导,可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混合学科知识的讲解,学生会感到十分的新奇,根据诗句的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也会比较牢固,诗歌引用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两者结合可以极大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效果。

二、诗歌教学可以将地理知识化难为易

地理知识有很多抽象的部分,学生只看书本不容易理解,老师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概念知识讲述给学生理解,需要老师下一番工夫。地球的形状以及公转与自转等,也就是地球的.形状以及运动的性质,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可以引用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诗句讲述地球的自转,即自转周期是24小时,公转为一年。我国的地形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如何将他们有效地区分开,需要对其进行重点分析与讲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该句诗歌讲述了山顶与平原之间地形的差异以及气候的不同,选用诗歌对该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就可以明白山上与山下不是一个景象,自然明白气候的变化与地势的关系。中国地理《西北地区》有关本地区植被特征的描述是这样的:在贺兰山以西的内蒙古西部、新疆两大盆地,由于降水越来越少,草原上的牧草也越来越矮小、稀疏,逐渐成为荒漠。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引用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来说明祁连山和河西走廊西部气候干旱,是杨柳都无法生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形与气候密切相关,诗歌可以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老师引用诗歌对其进行讲解,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与概念;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记忆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三、诗歌教学可以深化地理知识

很多诗歌中蕴含地理知识,将这些诗歌巧妙地运用到地理知识的教学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和“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杨柳未挂丝。”虽然都是描写二月,但景象却大相径庭:江南已是草木青翠、百鸟鸣唱的世界,堤岸上的杨柳正陶醉在春风博物之中,若隐若现,似仙子袅袅起舞,把人带入“春光无限好”的天堂画境;相反处于北国的五原县却春风未度依然空寂萧条。通过诗句的对比使学生掌握我国南北气候的差异,气候的分辨必须使用诗歌才能产生预想的效果,这是其他任何语言无法比拟的。诗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净化学生们的心灵,让学生心无旁骛地进行学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上突兀高峻的泰山之巅,俯瞰群山伟貌,一览无余,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学生应该有此气魄,努力学习永攀高峰,领略科学知识的无限风光。很多的地理知识贴近生活,在日常实际中用到得比较多,学习地理知识可以提升学生日常生活常识,增加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的浓厚兴趣。

诗歌朗朗上口,老师通过引用诗歌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掌握地形地势、气候与地势的关系等,这种方式可以将复杂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更加简易,可以扩大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诗歌作为学习地理知识的辅助工具,可以使地理知识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也更感兴趣,既掌握地理知识,又领略了博大的中华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2]鄢志兰.浅议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

[3]胡迪.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新方法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5).

篇6:教学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范例教学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范例教学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教学策略,将这种模式引入高中语文课堂,有助于学生对于一些典型的文学作品以及文学形式形成认知,能够对于选取的范例文本进行深入而透彻的解析,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及掌握程度。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很多选篇其实都可以归结为相同或者相似的文学形式,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素材来有效地展开范例教学,以这种方式来让学生对于某一类文本的特点、作品的写作思路以及作品背后所要反映的一些道理、价值等有所获知,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教学过程。

一、选取与描述具体范例

在范例教学展开前教师首先要在这种特定的文学形式下选取富有代表性的范例,这是教学的开端,也是后续教学能够有效进行的基础。教师首先要分析这一类文学形式的一些基本特征,以及结合这一类文本的教学需要实现的一些基本教学目标,这些因素都会成为范例选取的重要参照。教师在综合考虑后选取有代表性的范文,然而再来进一步制定针对这篇文章的教学方案。在深入剖析文本前,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对于这篇作品进行相应描述,要抓住文章的一些关键部分,如文本的故事梗概、文本塑造的人物形象、文章的表现方法与表现形式、文本对话或独白的设置方式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初读文章时要重点把握的内容,当然也是让学生对于文章有一个大致领会的自主学习过程。

同时,学生在思考与描述这些要素时其实也是在潜移默化地感知这一类文本的一些基本表现方法,这会让学生对于这一类范例形成直观认知,会为后续文本的深入剖析打下好的基础。以《雷雨》为例,在结合这一篇文本进行范例教学时,第一个步骤便是对于文本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以便让学生真正了解它的背景、意义及其所要反映的现实等,从而使学生对话剧这一戏剧剧种的特点有更清楚的认识:首先是它的舞台性,好的话剧作品最后都会被搬上舞台,如何能够让剧本在舞台上有更好的表现形式,这一点作者在创作时都要考虑到;其次是直观性,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然后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话剧是一类很有代表性的文学范畴,高中语文课本中对于这类文学题材的.选篇也比较多,《雷雨》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因而以这篇作品为范例进行教学,会让学生对于话剧这一文学形式有更透彻的认识。

二、结合范例引出一般的、抽象的道理

在学生对于文本的故事梗概、人物形象塑造等都形成了一定认知,并且对于文本的创作背景、创作意义都基本清楚后,教师可以进一步由“个”过渡到“类”,让学生逐渐对于话剧这一类作品的表达方式有所了解,真正体现范例教学的作用与价值,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要借助这个典型的范例让学生了解话剧以及戏剧这一类作品在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的一些本质上的功效。当然,教师也要让学生多留意话剧作品塑造人物以及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所采取的一些方法和手段,如对于人物语言的设置等,这样才能够以范例为根基推演出一些一般的、抽象的道理,进而真正体现出范例教学的内在价值。这一阶段是对个别事物进行归类,对许多在本质特征上相似的个别现象做出总结。

比如,通过《雷雨》的案例教学,使学生获知话剧的本质特征,然后通过归纳和推断,使学生了解一系列类似戏剧的本质特征,如莎士比亚的戏剧,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认识“类”似事物背后的规律性内容。通过由“个”到“类”的教学阶段,能够让学生对于一类特定的文学形式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和文学素养积累的过程。同时,这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阅读鉴赏板块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注重经典性的同时兼顾时代性,故适合高中语文教学和高中学生的接受水平。

三、透过范例教学丰富学生的人生经验

范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具体范例的依托下帮助学生了解与认识某一类文学著作的特质,这是一个很好的丰富学生基础知识积累以及文学素养的过程。同时,教师也要善于通过范例教学丰富学生的人生经验,要在这一类文本的讲析中让学生受到感染,体会作品背后揭露的一些社会现象及实质,这不仅是文学的一种基本功效,这也是教师在进行文学作品的教学时要充分关注的一点。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完这些典型作品后受到积极正面的感染,让学生的人生阅历得到丰富与拓展。戏剧的表现内容是复杂的,它基本上是一个时代以及一个社会的缩影,这也是戏剧能够长久流传下来,被视作是一种经典的文学形式的原因。通过对于戏剧作品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受到戏剧的感染,学生也可从中获取丰富的社会知识和人生经验,认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同时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选择《雷雨》进行范例教学,首先是因为这篇文章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是中国现代话剧的高峰,这也是这篇作品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都会出现的原因;另一方面,这部话剧对于当时的社会情态有非常深刻的揭露,对于人性也有非常深刻的剖析,读完这部话剧后往往能够带给人很多思考与体会,这些都是需要学生用心加以感受的部分,这也是学生的人生经历不断丰富的营养来源。

篇7: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展现生物课程的独特魅力。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邀请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进入生物学习的世界,帮助学生在交流、合作和探索过程中掌握生物知识,同时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主要结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际,分析问题、生活化等情境教学方式应用在课堂教学上的过程,具体如下:

1.将问题情境教学运用在生物课堂上

在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情境,能有效将学生带入问题的课堂情境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设立问题让学生回答,能促进学生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带着问题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因此,在生物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立一个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进而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走进细胞》的教学,这个章节要求学生明白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细胞的重要性,才能根据细胞的性质分清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师可以在开始讲课之前,向学生提出设问:人体和细胞是什么关系;个体和父母之间存在的遗传联系由什么连接等,教师没有按照课文知识点的顺序提出疑问,这样有助于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根据课文所罗列的知识点,学生很快认识到生物体的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形成组织再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器官,能形成生理功能的器官组合形成了系统,各个系统的相互配合形成了个体,细胞不断地发展、组成结合,最终构成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会出现越级的层次连接,教师应适当纠正;接着回到第二个问题的解答上,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想知道一个人怎么通过孕育而成,教师在这个时候引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的知识点,指出个体和父母之间的遗传联系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组成,进而解释胚胎孕育的过程。教师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适当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向,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而且能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2.将生活化情境教学运用在生物课堂上

高中生物的教学不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也要求学生学会运用课堂知识。生物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性,无论是细胞、基因还是生物科技都是生活当中所接触到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向学生展示实用的生物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学会应用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人教版必修1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和过程,以及叶绿素的提取方法。为了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认识到光合作用对生活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请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来谈一谈光合作用怎么存在,存在的意义有多大;接着教师利用课文中的例子向学生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后,学生了解到光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教师根据这个结论,结合生活实际告诉学生,根据相关科学统计,全世界的生物共同呼吸需要消耗的氧气,包括燃烧所需的氧气等,每一秒需消耗一千万吨,如果没有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新的氧气,大气中的氧气只能供全世界呼吸,教师通过这样实例告诉学生,生活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能帮助学生应用课堂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3.将多媒体情境教学运用在生物课堂上

为有效避免生物教学课堂过于沉闷的情况出现,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设施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物学科的特色。利用图片展示,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利用生物视频展示实验或科技成果,可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物科技的强大,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更能有效接收有益知识。如人教版必修3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正确认识生物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向学生展示当前转基因工程的研究成果、克隆技术的合理应用以及生物武器的危害等,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会感叹生物技术的强大,教师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思考,可以根据视频内容让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转基因食品、如果真的出现克隆人应怎么办以及生态工程的建设理念等,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想象,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媒介下,更加深入理解生物技术,从而加深学生对当前生物知识的了解。

结语

将问题设计情境、生活化情境和多媒体情境教学方法运用到生物教学课堂上,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活实际中存在的生物现象,还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物技术对现代科技的贡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篇8:浅谈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摘 要提到“足球”在我们国家可以说是渊源很深,现在足球就是因为我们战国时期蹴鞠发展来的,当今的中国足球发展并不是很好,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足球运动的开展,希望从小就抓起,实现足球体育运动的复兴,现行高校体育课本上足球教材安排量不少,从基本技术开始学起,逐步上升由几个基本技术组成的配合,进而形成基本战术,由简单到复杂,枯燥无趣味,本文章通过研究足球游戏积极学习和探索足球教学的最佳途径,通过实践,在足球运动学习中运用游戏使得学生们产生对足球运动的热爱,促使我们国家足球的培养和发展。

关键词足球游戏 教学

一、引言

早在25前,足球游戏已是我国民间一项娱乐性活动。随后足球运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转变为一项竞技运动。但它在教学中受时间、场地、器材、学生生理特点的制约,造成教与学的脱节,结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基本技术、技能的掌握。足球游戏作为高校足球教学的辅助手段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并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新课程要求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将足球游戏与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足球教学中倡导情感上主张乐学,反对苦学;意志上主张勤学,反对怠学,使学生能在游戏中学到技术和技能。

二、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首先,足球游戏是一种以足球为道具,有特定目的、任务,并在特定的规则和范围内实施的某种活动形式和方法的总称。体育课中足球游戏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体能和智力。其次,课程标准说明中学段的足球教学是在足球的实践活动中,以让学生自主地感受和体验其特征价值和乐趣为主线,不过分追求其技战术细节,这也合乎足球教学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的要求。而且采用游戏教学法可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兴奋度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快地掌握足球运动的各种技术与技能,对足球教学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运用

(一)在选择足球游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游戏的选择应具有教育意义。教学的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手段,学生学习足球技术与技能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也就是说足球游戏教学的本身是教学手段之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情感、需要、意志、信念等诸多因素,对于学生这些因素的发展形成,教师的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选择的足球游戏要有教育意义,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的精神,将自身融入集体,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懂得协调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掌握互相帮助、配合、尊重、忍耐、服从等人际交往间的心理准则与社会情感,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2.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游戏。针对女生的身心特点,教师可安排一些具有灵敏性、速度性、趣味性、娱乐性、简单易学的足球游戏,如:垫球比赛、带球绕竿比快等游戏。男生的教学可采用力量性、耐力性、竞争性的游戏教学。如:运球比快、连续击墙踢准等游戏。在设计游戏时,应考虑男女生的年龄特征、生理与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性,对不同基础、身体素质的学生,应选用适当的游戏形式和合理的生理、心理负荷。

3.根据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选择游戏。根据高校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编排的游戏应达到预期的效果。如:进行垫球教学时,可编排“多组垫球比多”的游戏。它可达到提高专项素质的目的,熟悉脚触球的感觉,练习垫球的`技术。在学习传接球技术时可开展“多组不等距离传接球”游戏;学习抢断球技术时可采用“两人争球”和“多人争球”等游戏;学习运球技术时可采用“蛇行跑”和“螺旋跑”等游戏;学习射门技术时可采用“点球比多”、“定位球踢准”等游戏。这些游戏教学,既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有效地完成体育教学的各项任务。

4.根据足球课的结构安排足球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是由开始、基本、结束三部分构成的,足球课也是体育课的一个部分,它也遵循此结构规律。首先,上好一堂足球课,开始是成功的关键。精彩的导入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也有积极的影响。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其次,在足球技术技能教学中,正确运用游戏法可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兴奋度。在变化中强化动作技能,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例如:足球教学中的“绕竿带球跑”、“射门晋级”等游戏使足球的基本技术游戏化,使教学方法灵活化,增强了练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这样更有利于掌握动作技能。

(二)足球游戏教学的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与质量。一是在组织安排游戏教学前,先向学生讲清游戏的目的、作用、要求和过程等,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游戏,使游戏教学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又增强体质健康,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二是通过游戏教学,使学生明确足球运动健身健心的积极作用,培养体育意识、价值观和终身运用足球方法健身的能力。三是可根据足球技战术组合变化和游戏教学的顺序编排等,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运用技战术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

(三)足球游戏的教学工作

足球游戏的教学包括讲解、示范和裁判工作。学生对游戏兴趣浓厚,希望在游戏中取胜,这就要求教师讲解时必须阐明游戏的方法、规则、结果和奖惩方法。讲解应尽量简明、扼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活动。

四、总结与建议

足球游戏的教学应与足球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不能将其孤立,而应将其视为足球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达到学习提高足球技术、战术的目的,使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体验到足球的乐趣;教师可根据足球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要求,选择、创编一些有针对性、适应性强的游戏,改变单调枯燥的教学条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运动技能,从而有效地完成足球教学的各项任务,使他们真正喜欢足球这一运动项目。

篇9:现代科技在解剖学的教学中运用的论文

现代科技在教育中的运用占有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教学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和多元化,解剖学教学中涉及到视听、图像和语音交流的内容多,需要运用到现代科技的形式复杂。如何有效的利用现代科技开展解剖学教学是教师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通过了解和研究现代科技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开展形式和起到的作用,将有效优化解剖学教学,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减轻教师教学工作量,做到事半功倍。

教学随时代的变迁而时刻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尤其在当代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学更是应该与时俱进。解剖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医学科目,是医学领域的基础学科,学生学好解剖学将有利于学生后期的医学教育和学习,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解剖学教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用好现代科技这个教学媒介,实现高效教学效果。

1 现代科技概念和发展趋势

要在解剖学教学中运用现代科技,首先需要了解和明白现代科技有哪些,都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现代科技全称为现代科学技术,是指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出发考虑,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以及各交叉学科所形成的新学科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20世纪50年代以来,因为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运用到生活生产突飞猛进。现代科技在现在表现出一方面高度细化深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又表现出高度的综合化,尤其是学科间的融合。这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综合紧密联系的关系,正是辩证发展中事物相互联系的观点。由于现代科技中的各个学科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综合,使学科与学科之间越来越紧密联系,各学科间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整体,现代科技与教学的关系也是如此。

篇10:现代科技在解剖学的教学中运用的论文

现代科技运用到解剖学的教学中来,目的是要提高教学质量,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拓展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学习的知识认知能力,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实践教学和分析研究,现代科技运用到解剖学教学中主要以下几方面的价值和作用。

3.1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需要现代科技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信息化社会,学生对信息的接受能力超越以前,科技设备加速了学生的人际交流,如智能手机、3D技术、APP程序运用和4G网络等都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现代科技运用到解剖学教学中也是时代的必然,如果没有现代科技的课堂,还是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就会跟不上信息化节奏,课堂学习提不起精神,感觉自己学到的知识陈旧,没有新颖性,造成学习兴趣和动机低下,不能正视学习内容,对后期的学习埋下反感作用。而课堂中运用现代科技,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极大的提升,如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对新技术的好奇,新技术能有利于讲授知识点,简化学习过程,起到学生联想思维等,这样现代科技就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3.2 现代科技优化教学情景

在解剖学的教学中,教学外部环境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深远的,外部环境的好坏和优劣能直接通过教学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学情景的设置是教学外部环境的一个重要元素,做好了教学情景的设置就能很好的开展教学。传统的教学情景设置主要是通过教师直观的造型、实物化的教室摆设、模拟情景的人物表演等形式,表现手段单一,展现形式简单,情景效果不突出,还受参与者心境影响大,达不到教学效果。运用了现代科技的教学课堂,可以很轻易的设计和模拟教学情景,如3D技术能三维化显示实物的.特征,无线连接技术简化环境设置,智能手机丰富教学情景内容,多媒体技术展现情景多元化等,这些技术的运用对丰富解剖学课堂的情景模式起到了重要重要,可以把教师的解剖实验过程展示,可以创设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治疗实景,可以展现人体的解剖学奥秘。

3.3 现代科技转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解剖学教学模式多集中在教师的讲授,利用简洁的挂图、教师的板书、教材的直观图等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手段和方法选择面有限,教师授课难度大,教师的工作压力也大。现代科技的运用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现代科技下的翻转课堂、慕课、微课和多媒体课就改变和丰富了解剖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很轻松的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更好的让学生学习上,而不是向以前要把大量精力放在黑板画图书写、挂图查找和收集等工作上,为教师节约工作时间,减轻工作量,灵活选择运用教学模式,加深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让学生课上课下都能学到解剖知识。

3.4 现代科技加速评价反馈

教学评价和反馈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解剖学知识程度的重要手段,学生学得好不好,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都需要教学评价,以前的教学评价,主要是课堂上下教师考察学生得到的主观评价,课堂中做习题和考试得到的客观评价,对学生更细致的了解和评价很难及时做到,是因为学生人数多,差异性大,教师和学生时空受限制,造成学生和老师沟通困难。现代科技很好解决这些问题,如QQ、微信、易信等APP沟通软件的运用,学生和老师可以很容易的随时进行交流,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双方情况,便于教学评价和反馈。

4 结论和建议

现代科技运用到解剖学教学中的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情景,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改善教学评价和反馈等作用,从教学技术上减轻教师教学工作量,增加教学媒介选择面,学生也能更广的信息化知识,改善学习途径等问题。但随着科技日新月异,能运用到解剖学教学领域的科技也越来越多,这需要教师时刻关注现代科技的变化,随时能把最新科技运用到解剖学教学中来。

篇11:现代科技在解剖学的教学中运用的论文

传统的解剖学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讲授,是通过教师的直观语言来影响学生,这种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时间长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效果下降。而现代科技运用到解剖学教学中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因为现代科技表现教学内容的方式方法多样,表现形式便捷多元,能把解剖学中重点、难点内容通过现代科技简便的展示出来,课堂的趣味性、形象性和互动性都能加强,运用现代科技后的解剖学教学效果也得到提升。反之,解剖学的教学需要也促使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学提供更多的实用便捷的现代科技产品。这样来说,现代科技和解剖学教学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关系。

篇12:情景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情景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一、运用动作情境教学

在英语学习过程当中,动词的学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掌握好动词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的英语成绩有很大的提高和进步。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学生对动词是否理解,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动词,教师可以根据动词相关的性质进行模仿,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模仿和猜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之下能够理解和掌握单词的用法。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学习take的时候,首先可以在讲述这个单词的之前,用动作的模仿让学生猜测教师是在干什么。这样学生对于教师的表演能够更加感兴趣,那么在教师接下来讲述这个单词的时候就会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在讲词语的时候首先拿起学生的书本让学生猜测是在干什么,然后学生在明白教师的动作之后,教师开始讲述,这样的.情景能够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也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二、营造英语语言氛围

随着国际多元化,现在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很好地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对于学生来说,英语口语一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营造恰当的英语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主动地和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流。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用英语进行相关的表达。这样的教学形式,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对于学生来说用英语回答问题比较困难,但是这样教师能够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其中。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学习内部建立英语学习的兴趣小组,在统一的环境下,让学生开展小组之内的活动,学生之间用英语进行交流,通过小组成员内部的相互监督和相互学习,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达到共同进步的学习目的。

三、运用生活情景教学

教学源于生活,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单单依靠书本上的知识,要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学习情景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就是生活中的情景,在生活当中也能学习到相应的英语知识,把英语知识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情景结合起来,就会让学生对英语知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联想。让英语知识变得更加亲切。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学习动物名称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动物的图片和学习的单词结合在一起学习,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见到动物的时候,能够相应地说出动物的英文名字,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也能够达到及时记忆的目的,让英语知识的学习不再那么枯燥和乏味,学生能够轻松地从生活当中学习英语知识。

四、兴趣情境教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英语知识产生很高的学习兴趣,他们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很好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课,很难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首先要重视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成立不同的学习兴趣小组,小组之内也可以进行一些相应的活动。比如:排练课文中学习的英语对话。在课堂之上,进行排练的学习小组教师可以给予时间让学生进行英语排练的成果展示,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能够有足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也可以注重学生对于阅读兴趣的培养。鼓励他们多多去阅读英语相关的杂志和文章,扩充学生的词汇量。结语:运用情景进行教学的方法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够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素质,保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姚秀丽.浅谈情景教学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02):140-141.

[2]吴霞芬.感悟初中英语情景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05):116-117.

[3]王杰.初中英语情景教学理论与实践[J].科教文汇(中旬刊),,(06):155.

[4]赵婷婷.谈初中英语情景教学[J].科技信息,,(25):229.

篇13: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概念图是某个概念及其有关的事物的关系图,可以组织各种知识和表征的一种工具,将这种技巧运用在教学当中,可以一定程度地增进学生对于某个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渐渐渗入学习过程中,而概念图这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渐渐地运用到教学之中了。下文笔者将对概念图如何和高中生物教学融合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概念图;教学方式

生物是一门通过对不同的概念进行学习、分析和探究的学科,概念可以在一些方面很好地解释某些生物所含有规律。概念图最先由康奈尔大学的约瑟夫提出的,运用在科学的教学活动当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效果,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加受到人的推崇。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植入,越来越展示这概念图的优点,利用多媒体等技术,及时在课堂中随着知识讲解的深入为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概念图解,更加方便学生将各自抽象的知识相互结合起来,完成对概念的统一记忆。

1充分利用概念图的教学优势,帮助学生对新课的学习

概念图其中强大的知识结合能力,可以更容易地将各个单元和各个必修书中的知识相互的联系在一起,这样,教师可以对知识有很深的熟识程度和综合知识能力,只有教师对知识产生了深入的理解,能够充分地综合运用知识并且在课堂上将生物的知识很快速地构建出一个模板,才能让学生对学习生物产生了一定的敬意和兴趣,并且也能够学着教师将生物的知识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图,从而达成了让学生主动思考、归纳、学习的目的。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在言语上贯彻构建概念图的意识,帮助学生主动在脑海中构建出自己的知识点,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加深学生对各个概念的记忆,培养学生一个整体的生物学思维。同时,教师在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生物的学习时,就充分为学生提前构造一个概念图重要性的概念,通过提前设计课程,技巧性地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利用多媒体或者黑板的功能,让学生了解到概念图的作用和其中知识层层递进,层层相关的模式,最终体现出生物知识的整体化。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概念图时要充分注意不要简单直接地向学生说明什么是概念图,这样很容易地让学生感觉概念图麻烦、复杂、抽象,从而对概念图产生不良的学习情绪,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逐步讲解知识,一步一步构造概念图的方法来对概念图进行逐步的引入。例如,在刚开始的生物学习中,教师会引进细胞的概念,细胞内结构的不同又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来进行概念图的展开,让学生通过概念图充分地发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不同。

2及时纠正学生概念理解偏差,提升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概念图不仅对于教师来说需要掌握,学生对于概念图的掌握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定时引导学生进行概念图绘制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完成对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网络的构建,而且学生绘制概念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情况,并且对学生错误的知识连接可以及时的纠正,比如在学习染色体、蛋白质、DNA等知识时,由于很多概念相似,作用相同,容易让学生对知识感到混淆,教师可以通过叫学生绘制概念图的方法,区分出这三者的差别,了解蛋白质的构成中有什么、染色体又分为什么、DNA又分为什么。帮助学生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理清,达到学习的目标的过程。概念图如下。学习生物学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有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对于世界观有基础的定位,对于人的身体和其他生物有些基本的本质了解,对于环境和生物的关系也有基本的了解。而且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更加要求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学习到的知识,综合起来,结合学习到的科学实验理论配合实验方法和高级仪器进行实验和探究。但是实验的设计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的,起始和目标的状态有时候不能解决,但是概念图的出现可以在极大的方面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学生构造起思维的桥梁,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实验步骤和方法。

3充分结合概念图的复习优势,利用图进行正确的定位

由于生物学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在高三时期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综合使用知识的.能力和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一般会对学生进行生物学知识的总复习,而为了实现对知识的整体掌握,教师在对专题知识进行复习时,及其地需要用到概念图来帮助教师进行知识的连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专题知识网络。虽然在学生的辅导书上每单元都有关于本章知识点的概念图,但是对学生的复习针对性是比较差的,由于概念图也不是学生自身构造的,所以很难将概念图所归纳的知识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在学生进行复习时,可以在每个单元的复习结束后,布置构建单元知识的概念图,完成对知识的整体构建。如在完成光合作用的复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光合作用,绘制出光合作用所涉及能量的变化和物质的转变及发生光合作用的结构,让学生自己思考,通过自己的归纳和认识构造出概念图,完成对光合作用过程学习的巩固.通过这种作业的形式,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也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帮助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且认真改正和克服,提高自己的生物学习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在构建概念图后的一段时间来重新复习概念图,帮助学生迅速地把知识贯穿起来,完成对知识的第二次记忆,不断完善自己的生物学知识,提高自己学习的效率。总的来说,概念图的运用在高中生物的教学和学习中尤为重要。其可以在新课中帮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过程,还可以在学生进行复习时快速的完成对知识的记忆,从而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记忆。通过概念图,也可以让教师和学生都认清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下一步更好的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实现对生物知识的迁移和探究,所以在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地使用教学方法,配合概念图,适当地进行教学,切实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兰平.例析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A版,2013,(3):100-103.

[2]陶舒.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普洱学院学报,2014,(3):159.

[3]宋效纲.解析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3,(7):59-62.

篇14:探究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探究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摘要】: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提供了深邃的教育思想,丰富的教育内容,非常适应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要有效地实施探究教学,必须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加以尝试。

【关键词】:探究教学体育运用

体育课运用探究教学方法,其实质就是要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来解决问题,这一新的教学理念的运用,为体育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提供了深邃的教育思想,丰富的教育内容,非常适应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笔者经过一段时间探索,认为要有效地实施探究教学,可采用以下一些策略。

一、进行体育探究式教学要营造氛围、培养意识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很多学生胆小害羞,有问题不敢问,有困难不敢说,甚至不敢大声回答问题,还有的不懂装懂,惟命是从,而有些体育教师也把学生当作灌输体育知识的容器,不断地向学生机械地灌输体育知识和基本技能,长期这样,学生就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参与意识,求异思维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学生不能在体育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自觉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1、通过预习指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体育可以采取预习的方式,教师在学生预习中列出自学提纲,提出学生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阅读教材,学生经过查找资料,自主地获取知识,并根据体育教师提出的目标进行积极的思考。对每个问题都建立了自己的观点。通过对知识的理解、认识和探讨,形成对新知识的新认识。这样在不知不觉的认识飞跃过程中,使学生由体育知识被动地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索者。

2、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著名的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过:“思维总是通常开始于疑问,开始于惊奇,开始于矛盾。”的确,好奇是小学生最本质的特点,如何创设体育教学的问题情景,开发学生对体育教材探究的意识,全在于在体育教师的巧妙构思,精心启迪。在常规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问题的不同角度和层次探究内容,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进行探究式体育教学,体育教师要摈弃师道尊严,扮好角色。

体育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体育教师和学生双向信息交流的过程。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课堂上没有绝对的权威,既如此,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就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诱发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畅所欲言。

1、体育教师要扮演好普通学生的角色。

体育课探究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和学生是合作学习的伙伴关系,是为了完成同一个体育教学目标而共同努力的合作者。体育教师要自觉地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推向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最前沿,让学生也来承担体育教学的责任。在探究中体育教师要以普通学生的身份参与其中,放手让学生发现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不要包办代替提出问题;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体育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应放手让学生质疑和创新,千万不要让体育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所持的观点绝对化。 2、体育教师要扮演好主导角色。体育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仅仅知道自己教什么是远远不够的。更主要的是要知道该怎么教。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这一双边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主导这个角色,关键要在“导”字上下工夫。首先,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来设计新颖明确的问题;其次,设计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问题的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能诱发学生求知欲的萌动;再次,在体育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余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

三、体育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以身体活动、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的建构活动,没有师生双向的相互沟通就没有体育教学,要沟通就要构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体育教学氛围,因为只有在这种环境中,人格才得以展示,才会有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激荡。为此,要搞好体育探究教学,就要建立以下几种师生关系。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是搞好探究式体育教学的前提,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是首长,是家长;师生关系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在向自我开放的体育课堂世界里,教师不再是长辈,学生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将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

2、建立民主的对话关系。教学民主是在教学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彼此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总之,探究式体育教学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它既重视结果,又强调体育知识的获取过程,既关注意义的建构,又注重应用,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差异性和探究能力,体育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熟练地驾驭教材。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体现民主、平等、真诚、友善、宽容、理解、鼓励气氛,不妨使课堂有掌声、有笑声、有辩论声,形成探究式体育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新颖独特的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精神。

篇15:珠算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珠算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小学数学的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长期以来的习惯思维严重地阻碍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就计算能力而言,计算速度不快、结果不准的现象,在中、小学生中极为普通,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递进,学生的计算能力反呈下降的趋势,有不少考生正是由于20以内的加、减不熟练,丢掉了关键的几分,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下面我们来谈谈传统加、减教学法的一些弊端及其改进的方法。

一、传统加、减教学法的弊端

1、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过程复杂。

在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凑十法”,这就要求学生以第一加数为基础,再把第二加数分成两个数,其中一数要与第一加数凑成十,最后得出计算结果。如9+3,要想9+1=10,3可以分成1和2,所以9+3=12。以上过程,对于初学者来说,思维是相当复杂的。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现在教材中是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来进行计算的。如计算12-9,要想9+3=12,再得到12-9=3,这就使得减法与加法相比,又多了一次思维上的转折,显得更麻烦。

2、运算的顺序与读数、写数的习惯相反。

在传统的加、减法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从低位至高位逐位计算的顺序,而这种顺序正好与我们读数、写数的习惯相反。我们从右到左进行计算,却要从左到右读出来,这就大大地增加了心算的难度。因为我们无法算一位就报一位来得出结果,而是要把最后算出来的结果先读出来,把最先算出来的结果最后读出来,这样,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心算能力。所以,现在教材中出现的口算题都比较简单,对于一些口算题,不少学生口算的速度还不如笔算,而且出错率也相当高。

3、进、退位点的使用,增加了运算的环节。

在多位数加、减的教学中,我们常常要用到进退位点,这样既增加了运算的环节,又增加了出错的机率。由于运算环节的增加,运算的节奏就被放慢了,学生对于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也就只能停留在一位一位逐位计算的低水平上了。

二、传统加、减法教学的改进

改进传统加减法的最好途径,是把珠算的方法用于笔算。与西方的笔算相比,我国的珠算有着更悠久的历史,它积累了丰富的内容和方法,如能把珠算的方法结合到笔算中去,就会对加、减法教学的'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

珠算对笔算加、减的改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的改进。

在珠算中,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是:本档减补,前档进一;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是:前档退一,本档加补。将此方法用于笔算加、减中,则20以内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为:十位为1,个位减补;20以内的是退位减法运算规律为:下位为0,个位加补。这样,我们就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成了10以内的减法,(以减代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转化成了10以内的加法(以加代减)。这种方法算理清楚、算法简洁,很容易形成各种反射,教学过程也大大简化。如4+9=13,十位:为1,个位:4-1=3(9的补数为1)。

算理可用下式来说明:

4+9=4+10-1=14-1=13(4+9比4+10少1)。

2、多位数加、减教学法的改进。

在多位数加、减法教学中,我们可采用珠算的从高位算起的顺序,对于进、退位而产生的计算上的问题,我们可根据笔算的特点,仿照珠算的方法来处理。

(1)加法法则:多位算起,逐位相加,满10进1,所进的1,串写在前位和的右下角,最后将右下角有“1”的数加1写出。

熟练后,可以脱离竖式计算:

2384+4982=612156=7356

(2)减法法则:后位算起,逐位相减,不够减从前位差上退1,并在前位差下用“-”表示,本位加10再减,最后将下面有“-”的数减1写出。

熟练后,可以直接用模式计算,如8135-2793=6442=5342。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以上的加、减运算的方法与珠算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珠算的进位与退位可以直接用拨珠来完成,我们这里是用“1”或“-”表示而已。所以,我们不妨把这种方法称之为“珠算式笔算加、减法”。

“珠算式笔算加、减法”把多位数加、减法的计算简化成了各数位上一位数加、减法的简单计算,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已不再困难,从而极大地减少了运算的难度。

综上所述,把珠算的方法用于笔算加、减法的教学改革中去,不仅使珠算这门古老的科学大放异彩,也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教改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篇16:电子白板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电子白板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电子白板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安 菊

许昌市第六中学,河南 许昌 461000

电子白板和PowerPoint相比,这两个软件有很多类似之处,无论是对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的操作,还是演示效果都很相似。传统的PowerPoint课件的播放是线性的,牵引着教师和学生一步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PPT虽然有强大的演示功能,却无法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现如今,新课程教学课堂开放了,对教师也提出了严峻的新挑战,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电子互动白板就是对新课程理想课堂的最好支持。电子白板可以使媒体与课堂更紧密结合,老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实现对媒体的控制,摆脱了媒体的牵制,从而更加有效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一、有利于教学互动

用电子白板技术制作的数字化课堂,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参与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教学互动包括老师和电子白板的互动、学生和电子白板的互动、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最基础的互动就是老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面实现所有电脑上的操作,老师不会再被困于电脑旁边,而是拿着电磁笔或者遥控笔站在电子白板旁边或学生中间去教学演示。这个变化使教师从远离集体又回到学生集体当中。避免了课堂上由于教师往返于黑板与主控台间分散学生注意力的问题。由于学生对白板关注的增多,加强了集体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无意识中达成了更多的与老师和同学情感上的交流沟通,学习兴趣也随之提高。从而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更重要的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还可以给予教学内容多方位的展示,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更好地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协作。

二、节约大量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学效能

电子白板能够整合各种多媒体技术,把文本、图形、图表、语言、音乐、静止图像、动态图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还能进行数据处理、编辑、存储、播放演示。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地把自己上课需要用到的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文字、图片、动画或课件等)保存到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以便课堂上随机调用,这样既节约了课堂时间,又扩大了课堂容量。如在教学古诗时,我利用白板上的资源,将反映古诗创作背景和古诗内容的图片在网上收集好后事先存放起来,当进行板书时,直接用图片代替文字,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而且把欣赏图片、进行板书两个环节整合为一个环节,节约了课堂上宝贵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参与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主人。

每次上课结束后,还可以将板书内容、声音视频存储下来,供下节课、下学年或在其他班级使用,或与其他教师共享。也可以电子格式或打印出来以印刷品方式分发给学生,供课后温习或作为复习资料。这样,既节省了大量擦黑板的时间,也免除了原来擦黑板时的粉尘。值得一提的是掌握并熟练运用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

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白板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环节,让学生亲身参与,亲自上台点击内容,回答问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单有趣的问题或游戏,让学生自己操作回答,并在讲台上告之其他同学,这样既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寓教于乐,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生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比较乏味枯燥的环节。教学时巧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在生字这一环节中结合了电子白板的幕布和聚光灯功能,用手指就可操作电子白板。不但可以书写勾画,还可以对书写内容执行拖拽、放大、旋转、擦除、遮罩等动作。随机出示词语,较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争着起来读生字,争着做老师。这样游戏式的教学不仅具有趣味性,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带回课堂。

利用交互电子白板,可以灵活地把自己上课需要用到的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文字、图片、动画或课件等)保存到交互电子白板的资源库或放在计算机上随机调用。(www.fwsir.coM)调用时,教师只需“点击”或“拖动”,摆脱了使用PowerPoint和课件的结构化束缚,使课堂教学恢复了“黑板+粉笔”时代的灵活。此外,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来灵活调用自己存在电子白板上的资源,不需要受PPT或课件程序的牵制。

四、巧用白板功能,彰显教学重难点

利用白板功能往往可以在教学中更加突现出重点难点,使学生能够更加关注重点、难点,从而将重点、难点逐一突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探照灯”功能、隐藏功能、拉幕功能进行重点部分的强调,这样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注意,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也会特别留意老师强调的重点内容。电子白板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利用荧光笔在原有课件上批注、写字和圈画。如教学古诗时运用批注功能,把重点字词的解释、朗读节奏的划分标示出来,这样往往可以在教学中突现出重点难点,既能对学生进行重点词句的教学指导,又能示范如何进行边读边圈画或批注,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

总之,电子白板这一新兴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拓展了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过程,更加适应语文教学,贴近学生,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了教学的和谐统一,使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论隐性环境中的常规教育

施工特点分析范文

学士学位论文排版打印格式规定

寒假阅读写作班教学说明

创业管理课程课件

教学论文排版格式

品味散文的语言教学设计

ppt教学课件制作技巧有哪些

我是独特的教学设计

论文格式排版

小图标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小图标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图标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精选16篇)】相关文章:

我最爱祖国诗歌教案设计2023-01-05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2022-05-15

论文排版2024-02-24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教学设计2023-02-14

大班语言阅读优秀教案《春天的日记》2023-10-07

小班社会教案《我的属相》2023-01-07

《说明书》的教学反思2022-04-30

浅谈多媒体课件教学论文2023-07-29

巧用电子白板教学论文2023-09-01

大班语言教案:未来的家乡真正好202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