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为何效率低?

时间:2022-05-06 21:20:4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监管为何效率低?((合集6篇))由网友“梳子情人”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监管为何效率低?,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监管为何效率低?

篇1:监管为何效率低?

监管为何效率低?

□易宪容

最近,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史美伦指出,“,证券发行将以强制性信息披露为中心,从严、从快、从重查处证券发行中的作假行为;主承销商、注册会计师、律师、评估师、财务顾问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证监会将研究根据中介机构水平的差别,对其实行不同待遇。”由此看来,如何加强发行监管仍是20证监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证券发行已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应该说发行制度已走向了市场化,但其运作为何仍然弊端重重?人们已经看到,在现行的制度安排下,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掠夺中小投资者的行为成了合理合法的事,而制度寻租的机会如此之多从而让服务于公司上市的“中介机构”可大牟其利,同时承销通道也成了证券公司发财的途径。

一般而言,证券监管的核心任务就是为了保护市场中处于弱势的中小股民的利益。由于经济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证券监管的模式也不一样。有完全由行政机构来主导的“纯管制”模式;也有完全由法院来主导的“纯法院”监管模式;还有由证监会和法院同时从不同方面介入、综合并平衡各自的作用与优势的“行政与法院配合”监管模式。今天的美国和英国就是如此,行政和司法分担不同的责任,分别制定并维护市场规则。而监管模式的差异,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程度也不同,由此导致证券市场的繁荣程度也就不一样。

在目前中国,基本上采取的是一种完全由证监会主导的行政监管模式。以前采取的是权力分散、多头监管,加上公司上市配额审批制,从而导致地方政府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争抢上市名额、抢到名额后帮助本部门或当地国营企业“包装”上市的广泛“寻租”局面。19政府机构改革把证券监管的权力集于证监会一身,并试图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但是,在没有权力约束机制的状况下,证监会管制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张,包括行业准入许可、律师事务所审批、会计师事务所审批、资产评估机构审批、以及对这些机构成员进入相关业务的资格审批、对基金管理公司从业审批等,而且也享有相当独立的立法权,包括制订与证券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及掌握相当程度的司法权(证监会不仅有权对证券违规、违法立案调查,而且有权作一至五倍的行政罚款,因此它掌握相当的司法权)。这使得寻租设租的机会增加,也增加了有效监管的困难。

拿发行审核制度的安排来说,一年来新股发行方式从以往“审批制”改为国际通行的“核准制”,意味着一家公司能否上市应取决于公司本身的质量。但是,在以行政为主导的监管模式下,由于权力完全集中,监管中的任何环节,如证监会的.公司上市预审、发行部、发审会等部门,都掌握着一家公司能否上市的生杀大权。这样,许多公司就把上市希望寄托在一批围绕着证监会进行公关的外围组织或者个人身上,这批以公关为名的中介机构或个人在企业与证监会之间进行种种“灰色操作”。既然公司上市申请存在巨大的寻租空间,那么监管制度要真正实现有效运作是不可能的。

其次,在监管权力过于集中的的情况下,变相的计划运作方式不可避免。如券商的“限报家数”、控制公司上市家数和上市速度、上市公司的股价厘定等都表现计划经济的印记。有文件指出,“证券公司自行排队、限报家数”是指每家证券公司一次只能推荐一定数量的企业申请发行股票,由证券公司将拟推荐的企业逐一排队,按序推荐。这样一来,如果某券商有好的企业要推荐,但又没有推荐上市的指标,那它们只好从那些有通道而没有好企业的券商那里购买通道了。这不仅增加了拟上市公司的申请上市的成本,也会增加对这些公司监管的难度。

来源:财经周刊.4.22

篇2:加班就是效率低

有一次,听一位记者夸一位老总说:“你真敬业,总是在加班,”谁知这个老总听到这样夸奖并不高兴,连忙摇摇手说――加班就是效率低。

同一件事儿,一个人2 个小时完成,另一个人10分钟完成,这说明什么?说明前者工作效率低。而企业老板往往不这么看,也许在他的意识里谁加班多,谁就是敬业。在it业界有多少效率高者被冤枉成不敬业?又有多少效率低者被称为敬业,这个案要翻。

效率高者还加班是管理问题

不对,有许多工作效率高者还要加班喔,这就不是效率的问题了,而是领导鞭打快牛,工作量管理分配上出问题了。工作量分配管理一有问题,很可能就不是一个环节的问题,而是连锁性的问题。结果可能是忙的忙死,闲的闲得慌。

解决管理多环节、工作量不均的问题,就是要解决管理模型的问题。信息化过程就是管理模型优化的过程。不知道用以下的例子来比拟,是不是在说外行话,每次去医院看病,取药都要排三次队:一是划价;二是交钱;三要再回到划价窗口重新排取药。每次都听到排队的人埋怨,50多年了取药排3 次队,这样的管理模式就没人管。虽然已经有医院将3 个窗口合并成了2 个,但为什么不能用计算机划价付款取药,在一个窗口解决三道工序?

管理混乱重复劳动造成加班

造成加班的另一个原因也是管理问题。

如果管理混乱,肯定会有重复劳动,一有重复劳动,8 小时内肯定无法完成工作,肯定要加班。

举纸媒体的编辑流程例子吧。甲报社每周出64个版,每周四只要加2.3 小时的班。

而同样工作量的周报乙报社,每天都弄到12点以后,如果深入到乙报社内部流程看看,肯定有重复劳动的问题。很可能在出大样之后又要改文、又要编辑,还要三校。其实这些工序应该在出大样之前就已经做过一遍了,双重的工作量使乙报社的工作量翻倍,肯定要加班。

越加班效率越低

如果一个人或者是一组人长期加班,工作效率肯定越来越低,

每个工作者都是人,不是神,是人就要保证体力和精力,要保证体力和精力就不可能总是不休息、少休息,否则第二天、第三天、第n 天精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本来几分钟就能做完的事儿,一个小时还没进入状态,他该休假去了。

说到休假,中国白领、企业家大多数人不潇洒,总说自己多忙,多么没空儿。实际上再忙也忙不过美国总统、外企中国区总裁,他们再忙也要休假,难道中国白领还能忙过美国总统不成。告诉谁谁也不信。

为什么没有效率大学

现在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五花八门,教技术的、教原理的、教mba 的、教emba的,还有教英语的,教来教去就是没有效率课,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师资力量都在空间上下功夫,失去了时间坐标的限制,就算mba 、emba是教管理的,教高级管理的,也没有开“工作效率如何缩半”之课,结果教了许多方法论,总结了许多的案例,就是没有如何“一年盈利”之类的课程。

也许本身的师资力量就不知道ceo 为什么来上课,更不知道他有一年不完成任务,就要被迫辞职的压力。

也有效率高者被逼当偷懒者

自己效率低还不算,还说效率高者在偷懒的状况也有。尽管有时不是故意的,但事实是,如果一个效率高者和两个效率低者合作,在工作流程上,效率高者夹在两个效率低者之间,就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前面的工作滞后,中间的效率高者只有静等,到了中间效率高者提前完成工作,甩给下道工序,领导们就会看到,一前一后都忙,中间者偷懒,冤啊!再加上效率高者与效率低者工作无法配合,一说此人不仅偷懒,还不好配合,罪加一等。

结束语

造成加班效率低的原因还有,信息化了,所有工作流程都加快了,但领导们开会做决定的时间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不加班才怪!共2页,当前第1页12

为什么信息化了加班还会越来越多,加班一多,不是效率低吗?信息化不是为了提高效率吗?信息化绝不是为了让效率更低。

来源:hr管理世界

篇3:提升监管效率 应对入世挑战

提升监管效率 应对入世挑战

在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发展趋势,面对现实存在的金融风险和迫在眉睫的金融发展要求,如何采取应变策略,进一步改进金融监管工作,有效控制和防范金融风险,保证金融体系经营安全、竞争公平、政策一致,避免因金融动荡而引发经济危机,危及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就成为金融监管当局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笔者以为,只有正视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差距与问题,才能有的放矢,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实现有效监管之目标,维护国家金融的安全。

一、入世对我国金融监管工作的主要影响与冲击

对于我国金融业而言,入世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入世的机遇是潜在的,而挑战却是现实存在的。这种挑战,除了加剧国内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之外,还在于给金融监管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与冲击。

(一)在监管理念上,要求逐步向国际惯例进行靠拢。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三大监管主体作为国务院下属的行政部门,自成立之日起就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目前金融监管基本上停留在政府管制和保护阶段。在国外,越来越多的国家抛弃由政府直接管理和提供隐性保证的行政管制,更多地注重金融监管的安全与竞争、成本与效率的研究,由原来监管机构对监管对象的严格监管走向二者的协调配合,由行政命令式的限制性监管走向鼓励金融创新,体现的是市场主导和自担风险这两大重心,金融监管也越来越借助于市场参与者约束、金融机构内部约束和社会外部监督约束。可以预见,5年的金融对外开放缓冲期,也正是我国金融监管理念不断更新并逐步向国际惯例进行接轨的过程。

(二)在制度安排上,要求正确处理分业与创新的矛盾。在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下的分业监管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各司其职,分别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实施监管。这一体制尽管符合我国金融发展现状,几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国外银行、保险、证券三业的界线逐渐模糊,金融创新日益多元化、综合化,外资金融机构全方位一揽子业务服务制度将对我国金融业现行的单一服务方式带来强烈冲击。在此背景下,要求金融监管当局转变观念,加强协调与合作,在现有的体制下适时调整监管方法和思路,积极寻求现有金融法律、法规的支持,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以监管创新促进金融创新,正确好处理分业与创新之间的矛盾。

(三)在手段运用上,要求朝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从国外来看,西方国家监管当局越来越注重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目前基本实现了多种监管手段的互补和统一。同时,为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和实时监控、处置风险的需要,监管当局加快了现代化的进程,建立了以网络化、电子化为特征的金融监管信息共享机制,降低了监管成本。在我国,金融监管手段单一,电子化水平不高,不能做到监管机构和监管机构之间、监管机构和监管对象之间、监管对象和监管对象之间信息的实时共享。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陆续进入和金融创新的纵深推进,监管当局面临着监管对象复杂化和监管范围扩大化两大现实问题,因此在监管手段上必须尽快向多元化、现代化目标迈进。

(四)在队伍建设上,迫切需要建立一支职业监管队伍。一方面,基层监管机构中监管人员占比过低,且现有监管人员大多没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缺乏系统的、专业的'金融理论基础,加之难以得到充分的再深造机会,对新的金融监管理论和技术普遍缺少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不能及时地把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复合型监管人才十分缺乏。另一方面,入世后,具有丰富人力资源开发经验的外资金融机构在将目光瞄准国内金融机构的同时,也会积极争取监管人才的加盟。在优厚的待遇,良好的培训机会,诱人的升职条件面前,现有监管人才的流失将不可避免。面对压力,只有走国外发达国家的精英监管、专家监管之路,培养造就一支精干、高效的职业监管队伍,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对改正我国金融监管工作的几点政策建议

(一)更新监管理念,突出风险监管。做好金融监管工作,必须要有先进的监管理念作铺垫。毕竟,理念是起引导作用的,理念决定观念,观念主导思路,思路形成对策。目前,监管当局实施的基本上是限制性监管、合规性监管,风险性监管没有实质性进展,普遍缺乏的是安全、效率观念,这就导致金融业整体运行效率不高,风险问题屡控难禁,层出不穷。因此,在入世的背景下,首先要解决的便是监管理念问题,树立起安全与竞争、效率与成本并重的思想,在确保金融稳定和安全的前提下,彻底抛弃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式的限制性监管,改进现有的合规性监管方式,进一步突出风险性监管这一重心。在制定和实施监管政策、措施的过程中,监管当局要充分考虑到其对竞争、效率和金融创新产生的影响,进而采取更加灵活的的监管政策和手段,并不断进行监管创新,创造有利于竞争和金融创新的外部环境,达到安全与效率的最佳平衡。

与限制性监管、合规性监管不同的是,风险监管主要参照《巴塞尔协议》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等有关规定,关注的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各种不同类型的风险,强调的是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管理和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风险的审慎评估,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自身监管的能动性,提高其自身风险监控水平。在具体监管实践中,通过实施系统性、连续性的风险监管,使监管当局能够站在一个整体、历史的高度,对金融机构做出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在纵向和横向比较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真正体现出监管的灵活性和前瞻性,在发展中防范和化解风险,进而实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这一终极目标。

(二)强化人本管理,坚持依法监管。应对入世,关键的问题在于人才。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问题解决了,工作效率也就上去了。金融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决策到传达再到执行,监管效率的提高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复合型的监管人才。为此,监管当局必须强化人本管理理念,对现有的监管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大胆进行改革,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求稳怕乱、瞻前顾后”的思想,树立“任人唯贤、用人之长、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观念,鼓励人才脱颖而出,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规划,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建立完善人才培训网络,以吸引人才、发现人才、用好人才,迅速提高金融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建立一支以精英监管、专家监管为主导的精干、高效的职业监管队伍,适应日益复杂的金融形势,应对入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

5年缓冲期之后,我国将取消市场准入中的非审慎性的限制措施,实行透明度原则,外资金融机构充分实现国民待遇,这对监管当局依法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监管当局来讲,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组织监管人员集中学习新的监管法规和国际金融监管规则与标准等内容,增强监管人员的法治意识,牢固树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依法监管思想。另一方面,要加快金融立法。对于与国际惯例相悖的金融法律、法规文件,或者法律、法规之间相互抵触的,要毫不犹豫地清理、修订、废止;对于金融监管中的一些具体操作若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或者只是以部门行政文件来进行明确的,要抓紧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对已出台的金融法律、法规,抓紧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使其具有可操作性,解决当前金融监管中无法可依和有法难依的问题,避免出现金融监管的法律真空和法律风险。

(三)改进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率。加入WTO后,金融政策、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监管当局适应新形势,推出新举措,解决新问题,切实提升监管效率。首先,在监管手段上,由单一走向多元。即从过去的以行政手段为主过渡到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优势互补,不断丰富和创新监管手段。其次,在监管层次上,走科技监管之路。要加大对监管的科技投入,提高金融监管的网络化、电子化水平,建立金融监管信息系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实现监管机构内部之间、监管机构和监管对象之间、监管对象之间的信息共享,避免监管时滞和高成本,确保监管质量和效率。再次,在成效检验 上,建立监管指标的考评机制。要根据各金融机构的不同特点,制定银行、保险、证券业量化指标,从风险监控、效益性管理、经营业绩等多方面形成一套完善的量化指标与考评机制,并将考评结果向社会公布,提高金融业的信息披露透明度。

此外,在监管方式上,注重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的协调统一。在改进和提高现场监管的效能上,以合规性检查为前提,以风险性监管为主题,同时借助外部审计师、外部会计师、律师和外部评级机构等中介力量,对有问题的机构进行重点监管,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在完善非现场监督体系方面,既要坚持审慎性会计原则,更要做到谨慎原则与弹性原则、合规性指标与风险性指标相结合,通过对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大额单笔贷款风险、外汇风险等重要指标设置一个合理的监管指导线(最低比率),对金融机构实行并表监管、资本控制与风险处置等措施,充分发挥非现场监管的早期风险监测、识别和预警功能。

(四)加强协调合作,共同防化风险。一方面,要加强三大监管主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在现行分业监管体制下,三大监管主体除了定期召开监管联席会议,及时交换监管信息,对监管机构采取统一行动之外,还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将被监管机构的主要业务系统全部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的监管监测系统联网,实时监测被监管机构的业务发展状况、风险状况及管理水平,共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另一方面,要加强与行业自律组织、审计等部门的协调与合作。监管当局要定期与审计等部门沟通信息,指导行业自律组织规范金融行为,完善内部控制,使其和审计等部门一起,构成正常、有序运行的外部监管框架,成为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一环,实现“内控”和“外控”的有机结合。

此外,还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当前,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越来越快,影响面也越来越大,全球性统一监管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委员会关于国际金融监管的一系列“巴塞尔协议”在金融监管国际化和统一监管标准方面作了大量的尝试,为各国金融监管摆脱危机导向,提高前瞻性和预见性,以及实现监管政策的国际协调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立法依据。实践证明,要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必然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因此,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必须与相关国家开展有效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磋商,进行广泛的监管信息交流,在全面了解、认真学习、研究借鉴国际上的先进做法和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国际认可水平,实现我国金融监管与国际惯例接轨,达到防范国际间金融风险的目的。

篇4:工作散漫效率低检讨书

工作散漫效率低检讨书

尊敬的领导:

时间过的太快了,一年转眼间就过去了,无形中给了我很大的压力,使我不得不从心定位自己,想想这一年都干了些什么,碌碌无为的过了一年,白白浪费的年轻的生命,还老是怨天尤人,不知上进。

我早上贪睡,上班不守时,工作懒散,没效率,看着是些小毛病,很影响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工作还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养成挑三拣四的毛病,做事虎头蛇尾,三分钟热度,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下雨天烦打伞,不带伞又嫌淋雨。工作没目标,盲目的'前行,就像一艘没有航行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总是悲观的看自己,一点自信都没有,

总是用失败、消极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一切,二十几年了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做事懒散拖拉,没计划,盲目跟风,人云亦云,虽然脚踏实地但每天想入非非,做事都敷衍了事。

这些缺点都成了我事业和工作上的绊脚石,今年我会努力的,慢慢的改正自己的缺点,努力工作,从新看待自己。

此致

篇5:浅谈保险监管的失灵问题及其效率评价

浅谈保险监管的失灵问题及其效率评价

摘要:我国保险监管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不断克服监管失灵风险实现有效监管的过程。本文首先对保险监管失灵进行了解释,我国保险监管失灵风险依然存在;然后说明了保险监管效率的涵义并进行了监管效率的分析;最后提出了规避监管失灵、促进有效监管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保险监管;监管效率;监管失灵

一、保险监管失灵

(一)关于保险监管失灵的解释

根据契约理论的分析思路,保险监管失灵问题实质上是契约激励性的扭曲,即保险监管“契约”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信息约束,由此导致了保险公司激励性的失衡。信息不对称以及保险监管任何良好的愿望与理性都具有一定盲目性,以此为基础所采取的手段也就不能弥补市场缺陷,便产生了保险监管失灵的现象。

(二)我国的保险监管失灵风险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牢固树立了与时俱进的科学监管理念,初步确立了现代保险监管体系,但保险监管失灵的条件在我国还依然存在。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我国的保险监管失灵风险首先来自于是否遵循了保险运行的基本规律。任何片面夸大保险监管的主观能动性或者否认保险监管的主观能动性的行为,都会造成保险监管失灵;任何不遵循市场规律和监管规律的保险监管实现机制,也同样会造成保险监管失灵。其次,组织结构的缺乏弹性、保险监管工作重叠资源浪费等因素依然是我国保险监管失灵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监管效率

(一)监管效率的涵义

狭义的保险监管效率是指保险监管机构发现有问题的保险公司并合理处置这些问题的监管工作效率;广义的保险监管效率则包括保险监管机构在维持金融市场尤其是保险市场稳定中所发挥的作用。有效的保险监管必须是适度和可行的,即实现保险市场的收益与成本差额实现最大,使保险市场效率达到最优。从兼顾市场公平角度讲,有效的保险监管必须能够维护保险市场公平有序和适度竞争,实现保险监管“公平、竞争、稳定、高效率”的监管 目标。

(二)保险监管效率分析

保险监管效率分析包含两部分:监管机构本身的监管效率和监管对象即保险公司的运营效率。保险监管机构本身应具备以下特征:机构设置合理,部门之间能够协调各项工作,监管框架和监管法律、法规充分、适当和透明,不仅考虑到保险公司的利益,同时也兼顾投保人的利益和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监管者的监管效率主要表现在监管者是否能通过选取适当的指标恰当地审查各家保险公司的风险水平,采取的监管手段和运用的分析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判断和发现问题。同时针对整个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出台相应的措施,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防范。对被监管的保险机构效率评价标准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

1、对偿付能力的监管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偿还潜在的保险负债的能力。保险公司作为保单持有人资金的管理者,其资产的绝大部分是用于未来赔偿或给付的。这就需要监管部门严格监管,以保证保险公司有充足的偿付能力,最终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要求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保障被保险人利益、保证偿付能力的原则,稳健经营,确保实际偿付能力额度随时不低于应具备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

2、对经营业绩的监管

对保险公司经营业绩的监管主要体现在保险经营管理的几项重要指标是否得到有效改善和保持相对稳定,如承保能力、盈利能力等。有效的保险监管将有助于保险公司业绩改善和提升。如果业绩得到有效改善,应该可以确定保险监管是有效的。足够的承保能力是保险公司长期稳健经营的基础,是实现保险公司发展战略的前提条件。决定承保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自留风险能力和获得再保险的能力。盈利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发现经营管理环节出现的问题。

三、规避监管失灵、促进有效监管的策略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我国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建设近年来己经取得了积极进展,制度体系已经基本搭建。下一步的关键是补充、完善和落实。(1)要严格执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公开披露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切实保障保险投资人和保单持有人等相关利益者的知情权,从而规范保险公司经营行为。(2)要动态评估保险公司的风险资本,提升偿付能力的动态监测水平。积极引进现金流量测试(CFT)或动态偿付能力(DST)测试,实时评估各种风险因素对保险公司未来财务实力和偿付能力的影响,提高保险监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3)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偿付能力监管的会计和精算标准,加快保险会计和精算标准的国际化进程。

(二)加强公司治理监管

(1)优化保险公司股权结构,实现股权多元化。(2)规范保险公司股东行为,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在投资入股保险公司前,要严把入口关,确保保险公司主要股东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较强的可持续出资能力,支持保险公司改善偿付能力;在经营管理中,要健全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强化信息披露;不得利用大股东的特殊地位损害保险公司、被保险人、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3)提高高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其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董事、独立董事、监事、总精算师、合规负责人等重要岗位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同时还要完善高管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督促保险公司建立经理人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三)引入适度的监管竞争

监管法制化和规范化是保险监管机构在社会公众监督约束下的自我完善。事实上,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的不断增加,保险产业链条的不断裂变、衍生,当过去严格或者放松的监管无法进一步促进保险业的发展而风险开始积累时,原有的监管边界就不再合理有效。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为合理的方式解决监管范围和监管方式问题。从国际经验看,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就是引入监管竞争。

(四)加强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

对于保险市场来讲,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披露制度是投资者、保单持有人等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进行监督和行使权力的重要手段。(1)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明确规定保险信息披露的内容、范围、时效、程序、责任追究等。(2)加大对违规披露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3)支持有关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实施社会监督和制约。积极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建立对信息披露的社会监督和制约机制。(4)积极引入保险信用评级制度。使社会公众对保险公司的总体状况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为投保人事先的风险控制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综合经营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效率研究[J]经济师,,(6)

[2]增强保险监管的有效性[J]中国金融,,2

篇6: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何那么低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原因之一:凭空创业,无经验

很多大学生创业失败因为一点经验没有,只又一个空的想法。而且也不愿意去学习,不愿意去积累,着急忙慌的就加入创业大军。

建议: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是创业最好的准备。创业有风险,决定需谨慎,对于同学而言,充分利用大学期间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必要经验,才有可能在未来创业过程中应对激烈的竞争。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项目选择盲目

目前,大学生创业的项目选择多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和智力服务领域,如软件开发、网络服务、网页制作、家教中介等。但大学生并不了解市场,只是凭自己的兴趣和想象,甚至仅凭一时心血来潮就决定干哪一行,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

建议: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另外,大学生创业者资金实力较弱,选择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的项目,从小本经营做起比较适宜。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缺乏创业技能

很多大学生创业者既不了解相关政策法规,也没有在相关企业的工作、实践经历,缺乏能力和经验,却对创业的期望值非常高。当创业计划转变为实际操作时,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创业无异于纸上谈兵。

建议:一方面,去企业打工或实习,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创业培训,接受专业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融资渠道单一

资金难筹几乎是每一个大学生创业者都会遇到的难题。银行贷款申请难、手续复杂,如果没有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创业计划只能是一纸空谈。

建议:广开渠道,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还可以借助民间借贷等筹资渠道。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害怕挫折,承受不了压力

大学生太渴望成功,所以根本就不愿因去面对失败或者是挫折,不愿意去分析自己的对错,抗压能力太差。

建议:正确对待创业过程,总结经验,以利再战。失败是成功之母,是个人成长的宝贵经验和必要历程。在实践中学习,在挫折中成长,是创业成功的必由之路。

关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何那么低?该如何提高?”的全部介绍就到这里了,作为大学生的你如果想要创业,就必须知道这些原因,并且让自己的不要犯这样的错误,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去克服创业的困难,给予更多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成功率不是一个人就能改变的,而是要全体的一个大学生创业有所改观才可以做的到,而这是每一个创业者都需要去努力的。

【拓展阅读】

对于大学生来说,可能很多人认为他们首要的任务是学习,但是目前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很多大学生并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去适应社会而学习。所以大学生创业也逐渐变得普遍了。但是大学生最难的是资金的缺乏,所以融资成为了很多大学生必选的道路。而现在市面上融资渠道复杂,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那么,大学生创业合理融资有哪些方式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第一:银行贷款,但是我个人不建议这个方法,除非你对自己的项目抱有绝对的信心,认为你将贷款的钱投入进去,一定能在贷款期限到来之前盈利,按时将贷款还上,否则不要轻易贷款,如果不能及时还上,这个窟窿会越滚越大,并且对你以后的企业以及个人的信用都会有一定影响。

第二:可以通过一些融资路演活动来寻找投资,北上深杭每天会有很多各种创业融资路演,你可以寻找一些你本行业里的活动报名去参加路演,这样也有一定几率被投资人关注。

第三:找出你所在的领域里都有哪些投资机构,然后去一个个查询他们的网站,在网站找到他们接收项目的邮箱,往他们的邮箱发BP( 融资计划书),但是这种方式的效率很低(投资机构每年会收到几万份商业计划书,能脱颖而出的几率可想而知)。

第四:融资还是熟人关系或者间接熟人关系更容易一些,可以在你的一级人脉圈里,找找有没有和你一样的朋友,了解一下他们有没有拿到融资?如果有,那就问拿了谁的投资,是否可以推荐给你认识?通常这种熟人介绍的方式比较靠谱,至少你可以有一次和投资人见面并且交流的机会。

第五:如果你目前计划的项目前景非常好,并且团队也非常优秀(当然,每个创业者都认为自己的项目非常优秀),而且准备好了(不怕竞争对手抄袭),你们可以去找各种创投媒体报道(百度一下,出来一堆,就不一一介绍),来增加你公司的曝光率,也可能会被投资人关注到。

第六:你也可以去找一些FA机构,但是找FA机构帮你融资的时间周期会很长,有可能是三四个月,有可能是半年甚至大半年都很有可能,并且大多数FA都做中后期项目,毕竟早期项目就算融资成功,佣金也很少,并且人家付出的时间和成本是一样的,但是也不排除有特例的,你也可以联系几家碰碰运气,也没准你的项目规划真的非常好,人家就跟你签了呢。

关于“大学生创业合理融资有哪些?”的全部介绍就到这里了,大学生作为新生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如果能够做好相关的融资工作,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的。

国际会计关于联营企业投资的准则

校园外卖的调查报告

美的集团的国际化分析论文

工作效率低检讨书

新世纪的会计选择问题: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 论文

北京网约车管理细则出台

纪录片《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观后感

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1000字

基层行业调查报告

有8年投资经验的创业者教你怎样应对投资人

监管为何效率低?
《监管为何效率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监管为何效率低?(合集6篇)】相关文章: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2022-05-07

基于当代金融对经济发展策略透析经济论文2022-04-29

国富论读后感2023-09-25

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2022-12-18

给公司的建议范文2022-05-02

金融的本质读后感1000字2023-02-24

环保主题研究论文2023-04-18

纪录片穹顶之下的观后感精选2022-11-15

劳动监先进事迹材料2022-05-06

们为何沦为学渣议论文2022-05-0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