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营销五大趋势(精选5篇)由网友“喜悦”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医药行业营销五大趋势,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医药行业营销五大趋势
,对医药行业来说,无疑是喜忧参半,
一方面,《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以及《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的公布,将促使整个医药行业面临极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商务部和工信部提出的支持、鼓励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也使得行业内面临优异的资源整合机会。业内认为,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医药行业的黄金时期,然而另一方面,206月底爆发的葛兰素史克(GSK)在中国涉嫌经济贿赂**引起了整个医药行业的动荡,事件持续发酵,并先后卷入了礼来、阿斯利康、赛诺菲等多家跨国药企,将整个医药行业卷入反商业贿赂的漩涡中。随着国务院40号文和18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推出,医药行业的政策环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年政策环境整体上呈现出年头高、中间低、年尾回升的走向。那么在这种环境下,医药行业将呈现怎么样的趋势呢?
“对于20,我们给出的判断是‘药不给力,非药将发力’。” 西安医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辉指出,一方面,行业依然处于缓慢周期,在年基药招标大年重价不重质仍是主旋律,将继续加剧竞争格局的变化。同时,在未来一直困扰市场的中成药、麻精药及原研药降价靴子也即将落地,因此,在2014年里企业利润方面的增速将面临很大挑战。另一方面从行业发展角度看,老龄化等支撑行业的刚性需求基础依然没变,因此有望发力的将是医疗服务业(政策支持、社会办医等)、医疗器械(医院扩建需求增长)以及中药大健康等领域。
央视投放广告热情锐减,新媒体成趋势
2013年11月18日,被誉为“中国经济晴雨表”、“中国市场风向标”的中央电视台2013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竞购大会在京举行。与家电、饮料、白酒等行业的争相豪赌相比,曾经“风光无限”的投标“大户”的医药企业今年却格外“低调”。在参与招标的数百家企业中,今年仅云南白药、广药集团两家药企的中标金额进入前85位。去年以1.5亿元代价买下《焦点访谈》广告时段的“感康”,在今年已经见不到了昔日豪气的身影。
一份非官方的2014年CCTV招标行业排名显示,药品行业中标不足2亿元。而在和,这一数据曾经分别为3.7亿元和7.02亿元。有统计显示,医药这一央视广告招标中曾经的霸主,已经跌落至第12位,排在家用电器、饮料、交通运输、食品、通讯、啤酒、银行、日化保健、商业零售及服务和酒之后,占全行业中标金额的比例也仅为2.13%。
对于央视现场招标OTC遇冷的情况,孙辉指出,出现这样的情况并非偶然,主要存在这几方面的因素:首先,药品价格不断调整,OTC终端增长不力,使得企业在营销战略上更为审慎;其次,药品广告从严整治大势所趋,从一度热议的OTC广告禁令可窥一斑,也一定程度促进企业营销模式的转变;另外,电视媒体百家争鸣,央视长期受到各地方台的围攻,收视率和影响力不如以往,另与医药广告审核的日益严格,电视广告效用的不断降低均有关;此外,新媒体投放大行其道,对传统广告形态有较大影响,直接造成原有广告份额的分流,
羚锐制药产品经理吴延兵在接受《广告主》杂志采访时表示,企业的广告投入趋向于新媒体,资源比例向新媒体倾斜。传统媒体在传播效果上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或者说新媒体将逐渐取代传统媒体。他进一步指出,新媒体营销是大势所趋。当前已经有很多成功案例证实了新媒体在传播上的明显效果。在他看来,新媒体适合现代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品味,特别是移动新媒体将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让目标受众无时无刻不在关注,传达率和关注度大大提升。
“2014羚锐将在新媒体上有所作为,开通微信公众账号,以及与热播大剧进行情节植入,将推动羚锐品牌在贴膏剂乃至整个行业的影响力。另外我们在微信的自行管理上,建立分部门、销售区域的微信群,将营销管理和品牌传播融为一体,建立一种便捷、及时性的管理工具。”吴延兵如是说。
孙辉指出,伴随医药广告审核日益严格,媒介成本继续走高,广告效用的不断下跌,新媒体传播的优势逐渐凸显,同时,一些药企先驱在新媒体方面的尝试积累了经验并尝到甜头,因此,新媒体营销也成为药企传播转型的一个重要选择。
医药行业兼并重组将加速
在新医改环境中,国家希望加快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管理升级。按照新修订GMP要求,2013年所有医药高风险企业必须通过认证,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全部实施认证。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要求,否则将一律停产。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并购重组,优胜劣汰等方式进行产业链的整合,有利于解决产业集中度偏低、企业产品同质化等,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认证推行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医药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大洗牌”,2014年兼并重组或是医药行业的大趋势。
“所有的行业政策的发布、执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升行业成熟度,更有利于管理,更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切身需求,所以对于药品零售业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提升行业集中度是为了更好的规范和管理,更方便为人民群众服务,卖好药,卖疗效,卖服务。不成熟的小药店被大药店收购、或者自行淘汰,那将是必然的。”吴延兵指出。
孙辉认为,总体来讲,药品零售业面临洗牌主要来自于政策导向(以新版GSP为代表)、降价危机、成本上涨、门店饱和、电商爆发、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给出的应对策略包括,寻求合适替代产品、尝试关联性转型、关注电商发展、资本运作顺应产业发展。
篇2:为食品饮料五大营销趋势泼冷水
食品饮料占据快消品市场很大一块市场,由于它们不仅具备快消品的特征:消费周期短、品牌转换率高,顾客通常对新奇特食品饮料有尝试的欲望和兴趣;而且还比日化类产品的核心目标人群更年轻化,年轻人引导消费趋势,所以食品饮料更能代表快消品营销的大势。
根据我们长期专注中国食品营销和服务客户的经验,我们判定以下五点将成为未来中国食品企业营销的五大趋势。但我们非常不认同企业的这五点认识,今天,我们要为食品饮料五大营销趋势泼泼冷水――
一、混血产品,越有创意,市场越大
娃哈哈的混血儿营养快线,全年已经突破了90个亿,使得众多中小食品饮料企业看好混血产品。至今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将两个毫不相干的概念和品类结合在一起的嫁接产品。但,我们通常是不看好这些项目。比如:植物蛋白+动物蛋白的“双蛋白饮料”、咖啡+可乐的“咖啡可乐”、啤酒+绿茶的“啤儿茶爽”……
我们认为混血的产品,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一个品牌有一个明确的主张可以被消费者认可,但想融合两个不相干、甚至相对立的主张则岌岌可危。
那么,为什么“营养快线”和“香飘飘奶茶”能成功?营养快线――消费者认同的并非是“牛奶+果汁”,而是“最营养的饮料”,“15种营养素一步到位”是顾客购买理由。
香飘飘奶茶――并非“牛奶+茶”的成功,而是以杯装冲调饮料填补“冬天热饮”饮料的心智空缺,加上工业化生产,产生安全、放心的联想,替代了街边奶茶铺,
所以,只有在深入洞察品类机会的基础上,进行的产品创新才会有市场,而简单的1+1是创造不出一个有市场的新产品的。
二、全系列、多口味产品线,赢得更多市场青睐
全系列、多口味是中小食品企业所追求的产品线规划方法。因为它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不同口味的需求,更能满足经销商和终端对产品排面的需求。
全系列、多口味的产品线规划方法的最大问题还是:聚焦和分散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新品类的身上更能突显出来。营销学里有个判定,每增加一次消费者的选择,消费者的流失率就会上升几个百分点。
以统一鲜橙多为例:统一的鲜橙多最初和葡萄多、苹果多、蜜桃多等并列为统一低浓度果汁产品系列,不区分品项,统一推出全系列的广告。由于橙汁是最大众化的果汁,鲜橙多迅速发展,促使统一集团最终聚焦于“鲜橙多”一款产品,企业不得不只针对鲜橙多打广告“统一鲜橙多,多C多漂亮”,将其打造成了低浓度果汁的绝对领导者。现在,更是将整个低浓度果汁系列命名为“鲜橙多”系列。如果统一集团一开始意识到应该聚焦鲜橙多,就不会出现绕一个弯的现象,会为企业省不少推广费用和时间。
更为重要的是,新品类作为第一次被消费者认知,它需要一个简单而清晰的定义,多系列、多口味恰恰稀释了新品类的单纯性,不容易被消费者的大脑做一个明确而简单的定义。新品类上市应该切入主流市场,选择主流口味,定义一个典型的品项,整合传播媒介资源,聚焦发力,迅速进入心智。
篇3:啤酒行业终端营销的五大趋势
Y啤酒公司是从农村市场走出来的啤酒巨人,但近年来,随着进城运动的轰轰烈烈地开展,以及终端战役的不断打响和升级,Y啤酒企业在终端的操作越来越感到吃力和乏味,“做终端是找死,不做终端是等死”,在决胜终端的今天,Y啤酒企业的确感受到了“终端为王”的无奈:名目繁多的收费条目让人目不暇接,不断抬高的收费门槛让人望而却步,买断费、进店费、促销费、店庆费一路飙升等等,犹如一道无形的墙,让企业越来越不堪重负,终端营销之难,简直难于上青天。那么,在“经营终端”的提法甚嚣尘上的今天,Y啤酒企业应该何去何从?是从终端退出,还是迎难而上,另辟蹊径?终端运作的大旗到底应该能打多久,应该打向何方?
其实,类似以上Y啤酒企业遭遇的“终端冷战”的困惑,想必在很多啤酒企业都曾经历过,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啤酒行业的终端运作趋势到底应该怎么样?未来的终端营销之路到底在哪里?
1、终端拥有自主品牌。虽然厂家可以买断终端,比如酒店、卖场等,但同类的产品,在同类的销售或消费场所出现,依然让终端“如鲠在喉”,依然难以牢固地抓住利润的“腰”,因为不是独家垄断的产品,价格卖高了肯定会对消费者产生“价高”的负面或不利的影响。因此,针对这个现状,通过让终端拥有自主品牌,既可以通过贴牌加工、品类垄断、买断等从而实现独家销售的模式,可以让终端较好地控制利润,从而也相应地增加了厂家与终端谈判的筹码,减少甚至规避了买断费、进场费等费用的支出。这在换台率高、人流量大的大型餐饮酒店、生意较好的KA卖场等较为常见和适用。
2、终端成为品类经销商。随着一些大型餐饮或零售终端的快速崛起,很多的商家已不再满足于销售与别的商家相同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成为某一品类产品的代理商,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便是未来终端发展的一个趋势,它的最大的特点便是产品品类的独家经营,不仅是零售商,还是批发商甚至说是经销商、代理商,他们具有配送的职能,可以迅速覆盖诸多的终端网络。这在大型连锁餐饮或大型连锁零售终端屡见不鲜。比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零售业巨头,都拥有自己的产品品类,或者是OEM品类,通过成为厂家的品类经销商,可以实现低成本采购,从而获取更大利润的目的。
3、买断经营细分。随着终端“胃口”的越来越大,进店费用的不断提高,而效果却越来越差,难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实施买断经营细分的方式,可以降低厂家的费用投入,但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经营效果的目的。比如,从单纯的买店经营这种大手笔投入方式,转为买断在店产品品类、买断促销、买断专场等等细分方式。一家中型啤酒企业在其费用不足以支撑其买断全部店面的情况下,却想出了在餐饮终端买断促销的方式,通过促销权的买断,对竞品进行了很好的终端拦截,从而也同样起到了“曲径通幽”的售卖效果,而费用投入却降低了许多。买断经营细分,将是厂商必须要采取的控制终端营销的方式。
4、从买断到联合,
在行业“厮杀”日益激烈的今天,很多厂家都已经意识到,通过自己的诸如价格手段来打击竞品,从而独分市场一杯羹的想法和做法,是幼稚的,也是不可取的,在这种情况下,从对立走向联合是实现行业的双赢或多赢之路。表现在餐饮或零售终端,就是行业各厂家的“抱团”计划,从而将一些厂家不同品类的产品、不同层次的产品的有机组合,从而拥有各自产品层次,实施错位经营,最终达到共赢的目的。从买断到联合,是未来终端营销的一大趋势。笔者曾在一地级市场看到,在某高档酒店,青岛啤酒霸占了高端产品品类,地产品牌某厂家啤酒则占了低端产品品类,通过这种产品错位经营,达到了各自为安、和平相处的互动、共赢效果。
5、不同产品品类的协销。终端渠道的门槛抬高,催生出很多厂商在终端的协销行为,比如,某啤酒厂家联合一连锁超市,在店庆时举行消费30元,即送新推出的纯生啤酒一瓶的活动;某冰箱厂家与一知名啤酒厂家联合,推出买冰箱送啤酒的促销活动;某著名啤酒厂家做的更绝,凡消费与其合作的酒店的“招牌菜”,均送相应数量与层次的啤酒,通过与招牌菜捆绑销售的方式,丰富销售的内涵,实现产品的层次互补、优势互补。开展行业间的甚至跨行业的产品协销,是未来终端营销低成本运作的途径。
未来的终端营销,将是精细化向精益化转变的营销,但更是寡头垄断与品类联合的营销,通过拥有自主品牌,成为品类经销商,买断经营细分,实施联合营销,产品品类间的协销等等,厂商可以实现资本、渠道、资源等的互补与利用,从而最终实现终端从营销到“赢销”的转变, 使终端为王不再终端为“亡”。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系金星啤酒集团营销管理总部策划部部长、市场部部长,联系电话:13466501815,电子邮件:kuqingxingzhe@126.com
关于作者:
崔自三:崔自三,著名营销实战培训专家、经销商战略发展研究专家――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总裁班、总监班特约讲师,“营销OJT”现场实战训练模式创造者,曾在《销售与市场》、《销售与管理》、《商界》等各类媒体发表营销与管理文章200多万字,出版《八闪十二翻――超速营销突破法》、营销实战小说《挑战》,经销商专著《做一名会赚钱的赢销商》,历任多家大型企业集团企划总监、营销总监等职。查看崔自三详细介绍 浏览崔自三所有文章 进入崔自三的博客
篇4:医药行业营销三大趋势
新媒体将成为营销重要方式
在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上,出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整体经济环境并不景气的情况下,此次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逆势再创来新高,以158.8亿元收官。与食品、饮料、白酒等行业的争相豪赌相比,曾经作为投标“大户”的医药企业参与央视黄金广告的热情正在逐年减退。在参与招标的251家企业中,仅云南白药、北方医药和广州药业3家药企的中标金额进入前100位。药企中标金额共计3.7亿元,较之去年的7.02亿元锐减了47.29%。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新医改推进,医药市场格局不断调整,零售终端增长乏力,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营销效果在不断下降,这使得药企在营销战略上谋变,此外受政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让药企更为谨慎。
“前段时间行业探讨OTC药品广告禁令方面的话题比较多,且不论这个“禁令”是否执行、如何执行,大家不免会对以后的营销策略和传播模式进行思考,尤其是一些多年来青睐于广告轰炸的OTC药企会考虑的更多,比如说营销策略是否会向更务实的业务层面转型,营销传播是否会向专业媒体、新媒体方向转变等等。”西安汉丰药业市场总监孙辉在接受《广告主》杂志采访时表示。
“新媒体将是未来医药行业营销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 羚锐制药市场部产品经理吴延兵认为,但也不能盲目崇拜,企业应该结合产品的属性,企业的资源等方面,来综合考量是否投放新媒体,或者说制定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互补的策略。比如说,完全是处方药的企业在新媒体的选择上就要有所慎重,或者不选择,在他看来,OTC企业选择新媒体的空间会更大一些,如对新媒体持观望态度的企业,可以尝试在继续投放传统媒体的基础上,适当留一部分预算在新媒体上,通过实践检验新媒体在传播中带来的效果。
令人欣喜的是,在新媒体上已经有不少医药企业探路者的身影,包括盘龙云海、滇虹药业、桂龙药业、葵花药业以及马应龙在内的药企都已经初尝了新媒体营销的甜头,
例如在视频营销上,马应龙药业早在两年前就尝试通过UGC内容进行病毒视频、微电影营销,盘龙云海定制优酷土豆“金牌大剧”,滇虹药业康王•娜么杰出“舞动中国”整合营销活动,陆续有越来越多的医药品牌开始尝试视频营销这一模式;在微博营销上,羚锐制药通络祛痛膏、小羚羊退热贴两个产品开通了 ,借助微博平台,两个产品微博先后开展了线上的微博活动,并与节日联系在一起,形成“传递贴心关爱”的公益性话题传播。在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端午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均开展了“传递贴心关爱”的公益性话题传播,吸引近上众多网友参与,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在快克药业总经理何天立看来,新媒体近年来之所以受到医药企业追捧,主要是由受众的变化比例所决定的,只要新媒体的受众增长,其重要性也必将增长,企业的重视程度也自然而然增长。
“新媒体营销是医药品牌传播大势所趋。”宛西制药品牌总监杨玉奇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传播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加上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在不断下降,医药企业特别是OTC企业营销传播方式正在面临新的改变:从关注到观望,从尝试到策略转型。这些改变在近两三年已经发生了而且在未来的几年里会有更大规模更实质性的改变。
关于作者:
李从选:李从选,人民大学医药行业EMBA。人民大学培训学院特约讲师;中山大学EMBA班特约讲师,国家药监局培训中心客座专家、第三终端研究室副主任、《中国药店》培训中心高级讲师、PTO高级顾问,上海流通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现任滇虹药业副总经理。联系电话:15096603830 15000736048,0871――8356410,电子邮件: licx6600@126.com查看李从选详细介绍 浏览李从选所有文章 进入李从选的博客
篇5:世界是平的:未来营销的五大趋势
经曾,快速消费品公司创造出了最先进的营销、传播和销售的技术,这些技术大力地推动了中国市场营销的进步,然而,2006年的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事情让我们看不懂了:我们不明白芙蓉姐姐为什么会走红,我们不明白郭德纲的相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叫好,我们不明白为什么一下子人人都在写博客了……我们甚至连《诛仙》、二月丫头这些是什么都不知道DD但是他们却都忽然地大红大紫。
好吧,“超级女声”,总算有蒙牛这样的大腕存在,但是谁都明白是超级女声成就了蒙牛酸酸乳而不是相反。世界已经被先进的信息技术给铲平了,当今世界的营销、传播和销售的方式,都因为网络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不可逆的,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与学习市场营销的技术。在一个“平”的世界里,营销的规则甚至原理都在被大量的改写。
第一种趋势:消费者的王朝
消费者已经变得比以前更为见多识广,并且结成了一个个的社区。这在汽车、消费类电子行业显得非常明显。消费者可以轻易在网络上得到这些产品的信息,并且在各种网站、论坛和博客上获得用户使用回馈。
消费者已经彻底打破了以前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他们不仅可以获得信息,还可以随意地发布对这些产品使用的意见。这种权利不因为你在城市或者乡村、在中国或者美国而有所不同。消费者只要借助搜索引擎,就可以轻易地获得这些信息并且作出自己的判断。在网络社会,“权威”尽管还有些作用DD比如版主或者名人博客的意见领袖作用DD但是已经越来越显式微。“草根”们正在越来越获得和“权威”一样的民主权利,事实上他们未来会真正变成品牌的制造者和拥有者。因为消费者已经集合成一个强大的群体,企业充其量也仅仅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第二种趋势:好产品不需要推广,需要推广的必不是好产品
这是个让市场营销专家倍感沮丧的趋势,常规的广告宣传攻势、炒作已经越来越失去作用,
而好的产品,却往往并不需要推广,它会通过消费者主动的传播而忽然走红。
引起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传播成本的骤然降低。Google并未投入过多少广告,但却成为了互联网最常用的搜索引擎之一,而其它大做广告的一些搜索引擎,却远没有Google这样的市场份额。
互联网的特质使得口碑这一自古就有的广告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它突破了地理、时间和递减作用的影响,把口碑变成了一种快速的复制,并把用户体验以几何层级放大传播。
而所有良好口碑都来自于消费者体验。所有目前和未来会成功的产品,都十分地注重“用户体验”,这是良好口碑的前提,也是唯一的前提,也是任何“推广”所不能做到的。
关于作者:
俞雷:俞雷:曾任职于世界500强企业的玛氏中国、欧莱雅中国,现任帅康集团浙江康纳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有着10多年丰富的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工作实践经验,是中国知名的营销专家和财经作家,《销售与市场》杂志专家团成员。俞雷著有《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逃离外企》、《公司名利场》、《追寻商业中国》等书,并曾为FT中文网、《21世纪经济报道》、《销售与市场》、《浙商》等知名财经媒体撰写专栏文章。查看俞雷详细介绍 浏览俞雷所有文章 进入俞雷的博客
★ 融资中国报告发布
【医药行业营销五大趋势(精选5篇)】相关文章:
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023-07-24
商业银行的社会实践报告2022-09-12
邮政函件工作心得体会2022-12-07
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2022-07-25
饮料市场营销论文范文2024-05-17
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3-05-16
对乡镇产业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2022-12-23
优秀创业计划书写作指南2022-10-13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2023-03-16
农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