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沈从文《边城》的桃源情怀及其人生追求(锦集5篇)由网友“可欣”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解析沈从文《边城》的桃源情怀及其人生追求,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解析沈从文《边城》的桃源情怀及其人生追求
摘 要: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部“桃源诗”,他以细腻的笔墨描绘了一幅自然、和谐的景象,将人灵魂深处的真善美通过简单、质朴的故事表达出来,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人性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关键词:边城;爱情;人性美;桃源情怀;人生追求
1、《边城》概述
《边城》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作品,以其清新、自然的乡土气息,描绘出一个令人向往的边城情景。小说以质朴、甜美、悲凄的爱情为主线,描绘了主人公翠翠及两个爱慕她的好青年天保、傩送的情爱故事,其中掺杂着亲情、乡亲、友情等,使人们对自然之情、人之本心有所思考。小说的人物生活在小说所描述的一个充满原始气息的湘西村落里,这里情的产生、爱的发展不受世俗事物的牵绊,一切都顺着自然、凭着内心的感受,没有一丝俗世渲染。生、死、聚、散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翠翠,翠翠喜欢傩送,天保在失恋的苦闷中不幸落水而亡,傩送应为种种原因远走他乡,翠翠最终也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心,以最淳朴的方式,接过爷爷手中的船桨,在青山绿水中摇晃,坚定的等着心上人的归来。好似凄美的故事,却是很多人对美好的结局有更多期待。
2、《边城》的桃源情怀
《边城》的桃源情怀主要体现在自然之中,景的自然、人的自然、情的自然、生命的自然,作者歌颂一种自然之美、人性之美。翠翠小的时候,和伙伴们争着抢着学新娘子,摘野花戴在头上,体现出一种童真和快乐,使人领略到一种原始之美、自然之美,一切的发生好似美好的梦,那么自然、那么流畅。等翠翠长成大姑娘后,爷爷问他“愿意哪一个”,翠翠心中有所爱却岔开话题,表现出一个少年的羞涩与彷徨,渴望爱、又在忧郁,不知道自己期望幸福自己是否能够追得到。一个祖父为孙女的幸福忧心,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孙女心中所想,流露出一种自然的亲情、质朴的关怀。天保和傩送情窦初开,同时中意翠翠,翠翠与傩送互生情结,他们之间的爱情纠葛也很“干脆”没有名利驱使,不受身份、地位的影响,一切都出于人性本身的情和爱。天保的死给翠翠和傩送的爱情带来了很大阻碍,但这些阻碍都是来自外界的,丝毫不影响他们内心对爱情的坚贞和执着。老船夫在知道自己孙女中意的人是傩送时,明知道促成这桩婚事很渺茫,他仍不遣余力的为孙女的幸福奔波,即使弥留之际最挂心的还是翠翠的婚事。傩送在与别人论亲事的时候仍得不到翠翠的回应与暗示,伤心、为难之际选择了离家出走。爷爷病故、爱人的离去,并没有使翠翠柔软的心破碎,她选择了一条坚强的道路,勇敢地面对自己错过的一切,在摆渡中等待着爱人的归来。如同春天刚长出的嫩嫩的小草,看似脆弱,不受风雨,却能在风雨之中快乐地成长,向着自己心中所想不断的努力,即使错了,也无怨无悔,这就是一种自然之力。《边城》在质朴的亲情之中、自然的爱情之中、淳朴的兄弟情感之中将自然之美、人性之美发挥的淋漓尽致,使人对作品所描写的环境有一种向往,那里可以使人抛弃名利、抛弃世俗、抛弃鄙视和赞扬,得到完全的放松,尽情地散发自己的.情感和爱。文中对自然、人性的描写和表现,也使人自然地体会到田园之乐、田园之趣,将人的思想和情怀带入现世桃源之中。
3、《边城》作者的人生追求
在《边城》中,作者以爱情为主线展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等都有其自己的诠释和表达。“爷爷,我一定不走……”面对年迈的老人,翠翠知道父母的死对老人的影响很到,体会到老人的孤寂与恐惧,所以她坚定的对老人做出了承诺,这种陈诺来自于内心对老人的理解和爱,以及祖孙的善良和质朴。老人对孙女的爱同样深厚、浓重。例如翠翠的婚事,一方面,老人为孙女的婚事担心,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为孙女安排一门好亲事,让孙女得到幸福。另一方面,老人能顾及小姑娘内心的情感,即便这种情感还不成熟,还很稚嫩,他还是千方百计的琢磨、试探孙女心中所想,希望她的幸福有良好的感情基础。天保和傩送两兄弟的情更是真挚,没有因为同时爱上同一个女子而反目,也没有因为爱情而不顾兄弟之情。他们的竞争是公平的、不带有任何本质情愫以外的东西,翠翠选谁就是谁。天保的死给家人带来了很大打击,在经历了种种之后,翠翠的情感也趋于成熟,由别人“无意提到什么时”也会脸红到思考自己的心,并逐渐地变得勇敢、坚强,以实际的行动表达自己的爱意。作者写作之中让人体会的一种灵魂深处对亲情、爱情的感悟,引导人对世间的美好产生感恩。淡泊所有发生过的事,一切向着前看,情人之间、爱人之间、善良的人之间没有什么对错和不可原谅之事,放下心结,成全的不止是他人,还有自己。由文可看出,作者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他向往的是一种可以自然的、轻松的表达情感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谦让,这也是作者的“桃源情节”所在。生命之自然、情之自然、心之坦然,在《边城》这部作品中都有细致的表露,自然之美与自然之人性的结合构建了作者的桃源之梦、人生梦。
4、结语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人的不断追求往往容易使人心迷惑,人性也会逐渐脱离自然之纯美变的复杂而难以捉摸。《边城》打破了让人窒息的利欲空间,让人看到了一个优美的、质朴的世外桃源,也勾起了人们对人性深处最质朴的情愫的思考和反省。使人能够剥开利欲的迷雾,逐渐看清自己的本心,也使人性的自然之美逐渐的苏醒并得到释放。
参考文献:
[1]李贡保,才让,从《边城》看沈从文田园牧歌式的文学梦[J],课外阅读:中下,(15):290-292
[2]孔维玲,透过《边城》看沈从文的浪漫主义追求[J],文学教育,(07):136-137[3] [3]丁明霞,沈从文的《边城》赏析[J],文学教育,(07):101-102
篇2:解析沈从文的边城
解析沈从文的边城
1、翠翠:
翠翠是一个天真善良、温柔清纯、聪明乖巧的少女。自幼父母双亡的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虽然有外公无微不至照顾自己,但是并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内心无比孤独。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但少女的羞涩又使她难以明确表达。面对爷爷的委婉引导,旁敲侧击的询问,虽心知肚明,却又闪烁其辞地表明态度。最后天保闯滩而死,傩送离家出走,外公为她的婚事忧愁而亡,她只能凄凉地守着渡船,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没有人能告诉她要孤独地等到什么时候。但她仍矢志不渝地等待着心上的人的归来,表现了她爱的执著。总之,翠翠是一个善良聪慧温婉多情的少女,外表的温婉羞涩与内心的炽热多情融为一体,是一个成功而又独特的人物形象。
2、爷爷
爷爷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他善良纯朴、热心好客、甘守清贫、尽职尽责。对孙女无比疼爱。为翠翠的亲事操心担忧,尽力促成翠翠爱情的实现。在生活上,对翠翠也是无比关怀,不让翠翠坐热石头,惟恐翠翠生病;在感情上尽力体谅翠翠的心思,翠翠忧伤寂寞时为她讲故事、说笑活、唱歌。外公因为女儿和女婿的悲剧,在他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翠翠害怕地痛哭让他觉得莫名其妙,他给孙女讲母亲的故事,更让孙女感触不已。对于天保兄弟的选择,他却没有直接告诉翠翠,反而让孙女“心中不免有点乱”。他对翠翠“温和悲悯地笑”,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既爱孙女,又害怕她再走母亲的老路,却不能直接说出来。节选部分以后因天保的死造成孙女的悲剧,他又无能为力,不能向任何人求助诉说,只能撒手而去。可以说他是在孤独中死去的。
3、天保兄弟
天保个性豪爽、慷慨。他是船总的大儿子,却爱上了贫苦摆渡人的孙女。他喜欢翠翠,托媒被糊里糊涂地拒绝回来,他不知道翠翠喜欢傩送傩送也喜欢翠翠,在不知情中踏入了爱情的矛盾中。后来他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两人唱歌“决斗”,他却因为自己先提了亲,“作哥哥走车路占了先”,一定要弟弟先唱“一开口”,他知道自己不是“敌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充分表现了他的手足之情,后来他外出闯滩,一是为了弟弟的幸福,也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失望和难过,“好忘却了上面的一切”,最后意外遇难,可以说是为了亲情和爱情而死。也正是他孤独的归宿。傩送也可以说孤独地追求爱情,和哥哥的“决斗”,夜半唱情歌,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最后也孤独地出走,不知道飘泊到什么地方。
作者简介: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凤凰县沱江镇人。1912月28日生。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强。6岁入私塾,12岁入模范国民学校(今文昌阁小学)。因爱逃学,小学刚毕业,就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当补充兵。15岁就离开家乡,跟随土著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那时正是中国最黑暗的'军阀统治时代,他同士兵、农民、小手工业者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底层人士生活在一起,亲身体验到他们悲惨的生活,亲眼看到军队杀害无辜的百姓。过着难以设想的痛苦怕人的生活,认识了中国一小角的好坏人事、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
1922年〃五四〃运动余波未息,他受到报刊影响,毅然离开湘江,只身来到陌生的北京。“开始进到一个使我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到那课永远学不尽的人生”。在北京,他想进大学读书。到北大,说他是“小学文化”,连报名费也退了回来。他很生气,又去报考燕京大学,又认为学历太浅,不够资格读大学。他决心拿起笔来写文章,依靠自己来谋生活,从而开始了人生的拼搏。后来到北大当图书馆馆员,拼命读书,拼命写作,得到郁达夫和徐志摩支持和鼓励。1922年开始以“休芸芸”的笔名,在北京《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和《小说月报》等报刊发表作品,还与胡也频等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34年,发表著名中篇小说《边城》和散文《湘行散记》,并先后编辑北平和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了“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返回湘西,居住沅陵,写散文集《湘西》。不久,赴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先后主编北平和天津《益世报》等报副刊。北京解放前夕,在我地下党帮助下,拒绝反动派拉拢,没去台湾。
建国后,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工作。研究历史文物,著有《龙凤艺术》、《中国丝绸图案》及《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7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任全国文联委员会及全国政协委员。沈从文一生中出版各种作品70多种,500多万字。《边城》、《长河》、《从文自传》是他的代表作。晚年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个空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1988年5月10日,病故于北京,享年86岁。
篇3: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湘西情怀
沈从文从小在一个宁静、古朴的湘西小镇成长,凤凰城墙外绕城而过的清澈河流有着他玩乐的足迹,她与伙伴在这里游水嬉戏,也常常在河滩上看见被处决人的尸体。着美与野蛮的奇异组合,都对沈从文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沈从文十五岁就成为了一名士兵,五年行旅生涯大部分时间辗转于湘西沅水流域。河水不但滋养了两岸的生命,也滋育了沈从文的性情,同时也培养了他对湘西那份至深的情怀。
特殊的人生经历加上湘西的自然环境、民风民俗潜移默化的感染使得沈从文对湘西的情愈深,他对湘西的那份情怀也是从不加隐讳的。《边城》题记中写到“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我生长于作品中所写到的那类小乡城,我的祖父,父亲以及兄弟,全列身军籍:死去的莫不在职务上死去,不死的也必然的将在职务上终其一生。就我所接触的世界一面,来叙述他们的爱憎与哀乐,即或这枝笔如何笨拙,或尚不至于离题太远。因为他们是正直的,诚实的,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有些方其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我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实实的写下去。”
他有一部分小说是描写都市生活的,但是他发现自己始终与都市文明有一种难以消除的隔膜。在他看来,乡下原始、淳朴、自然的人性和人生,才是民族理想的精神和人生状态。他的生命、情感,已经留在了那个给他生命、知识和智慧的湘西,他每天坐在屋中,耳朵里听到的不是都是大街的汽笛和喧嚣声,而是湘西的水声、拉船声、牛角。因此作为一个作家的他对湘西的这种感情在充满诗意的文字间尽情的'流露出来,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边城》。
《边城》 讲述了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从一出生女主人公翠翠的生活中便只有爷爷和黄狗,随着年龄的增长翠翠的心中萌生了一段朦胧的爱情,这段爱情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大老和爷爷在这段爱情之路上死去,一段没有结局的爱情给人一种淡淡的凄凉,但爱情却不是小说所要表现的全部。沈从文通过描写他们的本性,他们与自然、乡人的和谐关系及湘西的民风民俗,展现了乡村淳朴的人性和理想人生情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湘西那份至深的情怀。
一、人物性格塑造中体现的湘西情怀;
沈从文在《边城》中对湘西小镇至善至美的人物性格的刻画,给每位读者一种舒服、惬意之感,无形中感受到湘西的淳朴、和谐、宁静,也表达了他对湘西淳朴人性的赞美以及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小说尤其以对主人公翠翠、渡船老人、船总顺顺的刻画最具代表性。
翠翠同她周围的山水一样,单纯、明净、健康、善良,她就这样无知无欲、浑然天成的长成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女。“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巧,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好用自然界的动物比喻人物,他描绘翠翠的天真活泼、温柔驯良,“俨如一只小兽物”,“如山头黄麂一样”,笔间充满喜爱。
对渡船老人的刻画沈从文更是不惜笔墨,渡船老人他勤劳、善良、苯酚、敦厚,凡一切传统美德他都不缺少。他管理渡船,无论面风吹雨淋,寒暑春秋皆忠于自己的义务职责。“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他从不收取过渡人的钱物,不得已得来的好处总想法超量报答。他对河街上的人是那么的热情,同时也赢得了他们的尊敬,无论是船总顺顺还是卖酒的卖肉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那么的和谐自然,让读者叹息。
船总顺顺是地方上有头脸、有身份的人物,他的美德自然比渡船老人来的大气、豪迈。他慷慨大方能济人之急,喜欢结交朋友仗义疏财,公正无私。有一个妻子两个儿子,“年纪较长的如他爸爸一样,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年幼的则气质近于那个白脸黑发的母亲,不爱说话,眉眼却秀拔出群,一望即知其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感情”
《边城》中从翠翠、渡船老人、船总顺顺以及其他人身上我们看到他们是淳朴的、壮实的,真实而没有私欲,他们身上的共同特点正如批评家刘西渭所说“他们的心力全用在别人身上:成人之美”近乎完美的人格刻画让人觉得有些质疑,沈从文通过这些完美的人物塑造来美化湘西的人情,其中隐藏他说不出的湘西情。
二、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现的湘西情怀;
《边城》中的哪一方乐土安置在湘西的偏僻小镇茶峒,优美、宁静的环境对湘西淳朴人情、善良人性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茶峒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沈从文对这种环境的向往,对湘西的热爱。
首先写优美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比如翠翠名字的由来及她的脾性“为了住处两山多簧竹,美景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为这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做‘翠翠’”,“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如一只小兽物。”并且在这个世外桃源里人与自然相处融洽“近水人家多在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沾酒……位置则永远那么妥帖,且与周围环境及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印象,非常愉快”
其次着重描写这个小镇的宁静祥和,表现它令人神往之处“两省接壤处,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及其得法,并无变故发生。水路商务既不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永远不会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
三、茶峒社会风俗中的湘西情怀;
沈从文并不满足于在主人公身上堆砌美德,这种美德不是个人修养的结果,而是本地风尚习俗使然,沈从文为了强调边城民风纯朴,在当地风俗的描写上不惜笔墨。比如,端午节的热闹场景赛龙舟、捉,鸭子、放炮竹。在日头月光下长三年六个月的歌,赢得女孩子的芳心。就连失足妇女接客这种极端的事例也理想化了,在美化湘西淳朴民风中流露出他对湘西的那份情怀。
沈从文的成长及人生经历使他对湘西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情感,这种情感将他和湘西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对《边城》中人物性格的完美刻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及桃源式小镇的描绘,湘西纯朴民风的描写强调,为我们营造出一派沈从文式的理想世界,宛如清新悠远的牧歌,倾诉着他对湘西的眷恋,表达着他对湘西至深的情怀。
参考文献:
[1]沈从文:《边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刘洪涛:《沈从文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载《文学季刊》2卷1935。
篇4:解读沈从文《边城》中的忧伤情怀
《边城》是沈从文的一部经典之作,它包含的人性、人情和人生感悟令人惊叹。沈从文在书中将他对家乡的挚爱和淳朴的感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群善良的人生活在湘西优美的世外桃源中,恬静的自然风光让人感觉心旷神怡。再看书中的人物,16岁的翠翠情窦初开,她的爷爷已经年逾古稀,热情诚实的天保兄弟是那么的慷慨豪爽。这里的每个人都是善良的,身上都闪耀着人性至善的光芒。然而这一切只是表面,细细品读之下,一种挥之不去的忧伤渐渐从心底泛起,如烟雾笼罩,如细雨缥缈,若即若离,无法分辨。
一、美丽的表层
《边城》是一部描写山水风景的典型作品。沈从文通过这部小说来表达自己对美景如画的故乡――湘西的热爱之情。地处川湘黔交界处的湘西,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汉族和苗族等民族杂居区域之一。自幼生活在这里的沈从文深受家乡淳朴的民风影响,的生活使沈从文熟悉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对这些,他有一种永远无法割舍的依恋。20岁时,沈从文去北京谋生,都市生活与家乡的巨大反差让他对家乡更加怀念。然而,体现在《边城》中的那“自然、优美、健康”的生活和景象,已经开始被现代文明一点点侵蚀和吞没。当数年之后沈从文重新踏上了家乡的土地,梦中的乡情已经不再,他分明感觉到,自己内心深处那个饱含思念与怀想的希望殿堂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崩塌。他在作品中致力体现的情感与形式都是一种寄托,是他对家乡的山水人情的一种怀念和回忆,是对童年时代的故乡一种深深的留恋。作者在《边城》中所描写的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朦胧虚幻的、亦真亦幻的,让人只可以用心去感觉,却无法触摸。他所塑造的人物也如雾里看花,永远笼罩在一种神秘的朦胧之中。
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里,自然真实的美让人可触可感,心旷神怡,清新明朗;而虚构的想象之美只能是朦朦胧胧,亦真亦幻,让人满怀情殇,尽抒情感。沈从文笔下的家乡,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如坠云雾的`人间仙境,充满遐想。他用艺术的文笔造就了一件文学史上的艺术精品。边城是一个“世外桃源”,这里的人们善良淳朴,诚实可爱,他们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繁华和污浊,他们厚道而实在,拥有清澈的灵魂。纯真美丽的翠翠,在风日里自然长成,还有健壮而真诚的天保兄弟,尽职尽责、饱经风霜的老船工和慷慨豪爽的顺顺。在书中的“桃花源”,他们都有颗善良的心,有着大公无私的至善至爱,他们沉浸在青山绿水和田园风情中,在自然的恩赐中生生不息,他们的生活平淡而充实,平静而有趣。其实这就是沈从文的精神乌托邦,没有过多的奢望,只追求平淡无奇的生活,为自己创造出一个虚幻而美丽的精神梦境。在作品中,还有一个梦与作者的梦相呼应,那就是翠翠的爱情之梦,情窦初开的翠翠,对爱情向往而迷恋。然而这些都只是美丽的表层,是对人性闪光的赞美和推崇。
二、深层的忧伤
在沈从文看来,生活在都市的人不可能真正读懂他的小说,他这样评说:“他们只能看到清新自然的故事,但是却忽略了故事背后的热情;他们只能读懂我朴实的语言和文字,但是看不到在这些文字下面隐藏的悲痛和忧伤。”
老船工的忧伤是围绕着孙女翠翠展开的。年逾古稀的爷爷当了一辈子摆渡人,岁月带给他无尽的沧桑,他老年丧子,但是他用宽广的胸襟忍了下来,他从容、淡定、沉稳地面对生活带给他的不幸和挫折。他就像一棵历经风雨的老树,浑身上下印满了岁月的痕迹,他苍老而坚韧不拔地活着,任何的斧砍刀削都无法撼动他生存的力量。但是他却倒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孙女翠翠的婚事费尽了他最后的心血和生命。爷爷的一生是苦难重重而凄凉的,女儿和女婿为情而死,已经几乎将他的心切碎,所有的伤痛都由他一个人忍受。这些之后,他把所有的关怀和爱都给了和他相依为命的孙女翠翠,他把所有的希望和情感都寄托在翠翠的身上,总觉得是在完成已故女儿的悲情托付。他害怕女儿的悲剧在翠翠身上重演,但是他总感觉到翠翠又重蹈了母亲的覆辙,忧虑、担心、矛盾、害怕渐渐磨去了他生命的最后一点力量。他希望翠翠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但是他又担心这个人能不能让翠翠托付终身,为了翠翠的爱情,他殚精竭虑,操碎了心。当事情没有按照他想象的那样向前发展时,他几乎发狂,以至于办事一错再错。傩送的拒绝和顺顺的冷遇彻底击溃了老人一直坚挺的灵魂,生命的堡垒崩溃了,生活的希望破灭了,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终于撒手人寰。老人的爱惊天地泣鬼神,老人的死,山崩地裂,老人走了,白塔倒了,山洪暴发吞没了一切,也冲走了老人守了一辈子的老渡船。深深的孤独、浓浓的忧愁和无边的寂寞伴随着老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翠翠也有忧伤,不过她的忧伤来自成长的烦恼,是一种情无所依的心绪。湘西的青山秀水缔造和哺育了这个大自然的女儿。她的生活有太多的单调与寂寞,所以他想离开爷爷离家出走,希望生命因此而发生点什么,改变点什么,这些是需要我们细细品读才能读懂的忧伤和落寞。翠翠也有爱情,但是她并没有得到心爱的人的表白,甚至没有得到一个眼神或者话语的暗示,她的爱情如同雾里看花,朦胧而飘忽不定。她的爱情似乎只是一厢情愿的梦,只有在梦中她才能看到希望,才能触碰到甜蜜的爱情,一旦梦醒来,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孤独和寂寞仍然陪伴在翠翠的身边。她日复一日地继续着她的生活,傩送离家出走了,天保闯滩死了,就连与她相依为命的爷爷也因为她的婚事而忧虑而终,而翠翠对这一切浑然不知,还在继续着她的生活。在杨马兵把这一切都给她说明以后,她才有所醒悟,如梦初醒,哭了整整一个晚上。最后,孤独的翠翠守在渡船边上,静静地等待着再也不会归来的爱人。谁也不知道这凄凉的守候和孤独的等待意义何在!如果从叙事的角度看,翠翠的故事似乎已经可以结局,但是从人生的角度看,她爱情的悲剧才从这里起步,漫漫人生路,没有人可以和她一起承担这份忧伤与孤寂,没有人可以理解她的悲情与凄凉,这一切都要她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自己品味。
三、多重矛盾
翠翠、爷爷和天保兄弟这群善良的人们生活在“边城”这个风景如画的美丽地方。这是沈从文自己构筑的“希腊小庙”,这里倾注了沈从文所有的情感与心力。多重的矛盾使小说蕴涵着浓浓忧伤,是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去品读的。 第一,无情的命运、焦虑的人生、悲凉的愁绪隐藏在矛盾之中,绵绵不绝。任何人都无法抗拒自然的威力,最终都会死亡,这就是人生无情的命运。面对死亡,饱经风雨的爷爷自然可以坦然相向。但是想到孙女翠翠,他却无法不忧虑,年逾古稀的他与翠翠相依为命,如果自己真的离开人世,那翠翠又何去何从,忧虑和恐惧一直困扰着老人。他不是害怕死亡,而是担心死亡之后的事情,深深的忧伤时刻萦绕在老人的心头,人生的无奈和绝望透过文字流露出来。老人投入了所有的生命和精力去释放他的至善至爱,但是命运却不可改变,人生总会有遗憾。老人最终撒手而去,翠翠最终一生悲苦。生与死的矛盾融入到老人的悲凉之中,生出无限的愁绪和忧伤,蕴涵在小说的字里行间,绵绵不绝。
第二,至善至爱的人性,却将满怀的忧伤隐藏在隔膜之后。在《边城》中,沈从文用至善为经,至爱为纬,编织了一张真善美的大网。爷爷、翠翠、傩送天保兄弟间那无私的关爱,纯真的情爱,热诚的挚爱,还有诚挚的兄弟之爱,充满了整个人间,与他们的至善至美的心灵融合在一起,千丝万缕又矛盾重重,让人叹为观止。
在这些善良的人们之间,爱与矛盾并存,误会和隔膜也不可避免,浓浓的忧伤之情,悲凉之意洋溢于文字之间。爷爷对翠翠无私的爱胜过自己的生命,但是心有矛盾又不能明说;翠翠对傩送的爱朦胧而凄美,想去表达却又被羞涩所掩饰;天保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却因为互相退让而终成遗憾;爷爷喜欢傩送却因为误会而重重阻隔;顺顺同情翠翠和爷爷,却因失子之痛而重创了爷爷;本想打抱不平的中寨经纪人,因为误解却恶言相向,原本善良的人性,淳朴的生命因为隔膜而充满忧伤。
第三,封闭的环境,单调的生活,使人惆怅寂寞。边城就是一个“世外桃源”,环境虽然优美却鲜与外界接触,封闭在这里的人们只能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长期的闭塞与落后让人心躁动不安。翠翠因太过孤寂而心有不甘,总想着走出去寻找点什么,改变点什么,一个情窦初开的懵懂少女,竟然想出了这么个恶作剧,想要爷爷敲锣打鼓去找她。翠翠与爷爷相依为命,住在溪边的白塔下,远离喧嚣的人群,没有一起玩耍的伙伴,没有一起说话的知己,这种平淡的生活造就了翠翠的孤独与寂寞。她通过摆渡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偷偷地观察渡船上每一个过客。没有与她聊天的密友,就连关于“碾坊陪嫁”的事情也是靠偶然“偷听”来的。年轻的懵懂少女,羡慕繁华的城市生活,向往着外面喧嚣的世界,还想偷偷地去看自己的心上人。所以,生活中最有趣的莫过于一年一度的龙舟比赛,这也就成为她走出去的借口。
在《边城》这部精美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作者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痛苦的印记深深地融入其中,浓重的忧伤流露在字里行间。作者将内心的隐痛深埋在作品的每一个文字里。从小内向,敢于幻想和挑战的沈从文喜欢自然,生命中天赋自然的灵性,在外漂泊谋生又使他拥有了冷静的思维、敏锐的目光和对生命深刻的感悟。在他的作品中,美丽的风景下,喧嚣的繁华里,深深埋藏了浓重的忧伤。《边城》的一切忧伤都来自于沈从文自己的生命感悟和内心的忧伤。这种忧伤赋予《边城》更深的蕴涵和耐人思考的意味,也使《边城》有了一种独特的凄凉和感伤。
篇5:从《边城》看沈从文的理想人生形式
沈从文出生于湘西,他对湘西有着深切的热爱,多侧面多角度地向世人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湘西世界。他以既浪漫又写实的手法,描写了边地生活和人性的牧歌情调,其中《边城》便是其艺术成就和小说风格的杰出代表。在作品中,作者以优美的文字、真挚的笔触,建构了一个美好的湘西世界,同时作者又以现代人的理性眼光、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审视、观照故乡和传统文化,透过边城人民身上的人性美,洞察了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消极等待、迷信、愚昧的缺陷,意在呼唤健康人性的复归,建构理想的人生形式。
一 审思《边城》
“《边城》的出现是在1934年回到家乡,探望母亲时,看到文明的脚步已玷污了故土,是对乡土的热爱经压抑下的圆梦创作。在《边城》题记上,曾提起一个问题,即拟将‘过去’和‘当前’对照,所谓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造,可能从什么方面着手。”为了使湘西能存真去弊,使湘西的未来更有希望,于是他写下《边城》,希望借助文字的力量,除去湘西由于贫穷、烟毒、内战带来的不良影响,再建一个美丽、平和的理想湘西。沈从文创作《边城》的意图,“不是逃避现实,也不只是思古怀旧,而是痛感于当前现实的黑暗,企图将过去生活的美对照现实的丑,让人们来鉴别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启发人们弃恶向善,舍丑求美”。
《边城》是沈从文美丽的乡土梦,反映的是湘西一个边远的小城——茶峒20世纪初叶的社会风貌,他用了环境、人物、生活构造这个乡土梦,写出了湘西淳厚朴实的人情世态、新奇幽雅的山光水色,描述了湘西特有的民风民俗,是一幅秀美别致的乡土人情画卷。作品如数家珍地道出了茶峒的乡土风情,塑造出如老船夫、顺顺、翠翠、傩送兄弟等具有典型意味的乡间人物,并用精致流畅的笔调编织了柔美纯净的爱情故事。
《边城》充分体现了沈从文朴素的叙述与幽雅田园式的抒情艺术风格,他用自然景物烘托人物,叙述方式节制凝练,故事情节浪漫凄美,心理描写简单生动,处处呈现出含蓄的情感氛围。正如沈从文自己所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二 《边城》中理想人生的寻觅
为了实现文学梦,沈从文怀着对知识和理想的渴望来到了都市。然而,纷繁的都市却让他感到疏远、寂寞,这使他对故乡充满了怀念之情,于是,早年的沈从文,以极其清新的.格调和优美的文笔,以“一种燃烧的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魅力永远的倾心,康健诚实的赞颂,以及对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描绘了他的家乡湘西那个偏远山乡的风土人情。他所描写的《边城》中的一溪一楼满街风情,到处弥漫着“小乡城”特有的文化气息。沈从文以独特的风格,深刻地把握了文化深层结构,表现出“小乡城”勃发的生机、自然的纯真,显示出毫无心机的天性,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无怨无悔地生活着。作者对“小乡城”所具备的鲜活生命形态充满了爱慕,这是他所认定的有价值的生命。
沈从文怀着构建理想人性的伟大抱负,深入到对人性、生命的探索,努力平衡各种现实的与心灵的冲突。《边城》这个故土世界是由两部分组成,即“地域故土”和“理想人生”,创作上经历了“地域故土”的失落和“理想人生”的寻求两个过程。略带甜意的回忆是作家早年亲历生活的“地域故土”,而“理想人生”则是经过作家的现实观察并进行加工而形成的理想湘西。
湘西文化哺育了沈从文,但乡村文化的落后,又使他决心来到北京追求知识,实现“理想人生”。都市文明的诱惑令他感奋,乡村文化被都市文化同化变异的比照,引起他复杂的情思。在沈从文的世界里,乡村与都市永远不能合而为一。沈从文深爱自己的故乡湘西,他反感都市文明中的浮华,相比之下,他更加怀念家乡人民的纯朴善良,但也深为他们所遭受的苦难而忧虑,这在作品中充分表现为:由对都市现代文明的失望变成对故乡人民的赞美。这种文化选择在沈从文作品中总是显示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一方面,刻骨铭心的恋乡之情让沈从文以饱满的热情去歌颂湘西故土的人性美,以诗一般的语言来描绘边地湘西的山水风情;而另一方面,随着沈从文从乡村走入城市,其文化修养随环境以及阅历不断提高,看待人生的角度也在不断地成熟,因而人生理想也在这种变化中不断升华,因而在赞美故乡人的同时,开始重新审视湘西人当前的生活状态,严肃地揭示了当前故乡人真实的生活形态和日趋麻木的心灵。虽然这种认识令他痛苦,但沈从文还是清醒、客观地在他的作品中描述了这种危机。
沈从文对故土的挚爱,使他迫切希望故土有一种理想的“生命形式”和“健康人性”,但是,面对现实的“地域故土”,沈从文深切地意识到:在他所深切怀恋、无比怜悯热爱的故乡人身上,他心中理想的人性美,在现实湘西中已经找不到或者差不多消失了,他只能通过自己的幻想来编织理想的人生。面对“地域故土”的失落,他从“乡下人”生命中含着的善良热情、勤劳质朴,以及他们表现出的纯真爱情上寻找答案,并在文学作品中构建一个“理想人生”,表现一种完美的生命形式。这种对“理想人生”的渴求,在沈从文因母亲病重重返湘西后,变得更为强烈。归乡后路途的所见所闻,那份浓重的乡土悲悯情怀浸透了沈从文的全身:“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最明显的是,即农村社会所抱有的那点正直朴素的人情美,几乎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惟实惟利的庸俗人生观……‘现代’两字已到了湘西,可是具体的东西不过是点缀都市文明的奢侈品大量输入。”沈从文回忆中的经过自己情感净化升华的“地域故土”已荡然无存,在故乡的土地上,看到的是没有文明的黑暗,看到的是愚昧和落后。原有的朴素和善良,需要他在作品中寻找和构建,他也感到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这再来的春天……我明白‘我不应当翻阅历史’。”为了这再来的春天,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寻找一个新的理想人生,唤起雄强的做人意识,沈从文坚定了寻求“理想人生”的决心。
沈从文离开故乡来到城市十年,受新思想文化的影响,他是用现代眼光去审视故土的落后与停滞的。那块土地的人们,数十年如一日,庄严自在、无比自足地生活着,这让沈从文感到无比的悲凉。这种“自在”的、原始的、尚待开发的人性,让沈从文陷入深深的思索。乡土寄予了他的理想,却与现代的发展趋势不协调。带着这种寻觅,沈从文着手写返乡前已开始了的《边城》。
在《边城》中,沈从文刻意加重了对故事发生时间的模糊处理,旨在突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这主要是为了突出表现沈从文所期望的理想人生形式。故事发生的时间有意处理得相当模糊,使人感觉到这一故事似乎发生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尽管在作品中也可以找到一些时间线索,但这些线索不具有确定性,使人不由自主地去寻觅,这正是作者的用意所在——在不确定性的时间里,寄予一种理想人生形式,使这种理想的人生形式具有某种永恒的性质。使人感觉到故事中的人物似乎生活在“过去”与“现在”之间,人们能触摸到他们的声息,但又仿佛生活在读者的想象与梦幻中;使故事传达出浓厚的牧歌情调,表达出沈从文的理想人生形式,这种理想人生形式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即传达出沈从文“共通处多差别处小”的共通人性,“生命流传,人性不易”“人性皆善”的完美生命理想。
三 《边城》中理想人生与现实的冲突
为了给完美的“理想人生”作一个恰如其分的说明,沈从文在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段上,充分运用了“实景”与“梦境”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自己的理想融合到曾经存在于湘西的古朴人性中去。因此,《边城》对沈从文而言,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文化意义,它充满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诠释了作者对理想人生形式的理解。在《边城》中,沈从文用精致的文笔描绘了湘西边城世外桃源般美丽的自然风光,旨在表现现实中不存在的理想社会。小说让人物与自然和社会的背景和谐地融为一体,构成完美的“理想人生”。可以说,《边城》寄托了沈从文对理想世界的完美追求,试图以此唤醒沉睡麻木的国人,希望当时安于现状的国人能够再次崛起,这是沈从文所梦想的理想人生形式。
《边城》具有由人性美的文学理想向现实土壤回归的过渡意义,作者对理想生命形式的审美追求贯穿在整个作品中。沈从文认为:“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在《边城》中,翠翠是沈从文笔下完美的、理想化的少女形象,她集各种美好品质于一身:“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的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到陌生人对他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明白了面前的人无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边城》虽然是沈从文苦心觅求到的最完整的“理想人生”,但作品忧郁的结尾却让人体察到作者对它并不完全感到理想。在《边城》中,翠翠的爱情存在两个阻碍,即人与人之间的思想隔阂和金钱价值观念。小说发展到后来,由于天保出走溺水,造成翠翠、老船夫与顺顺、傩送之间的误会,导致了翠翠爱情的悲剧。作品中最能体现边城受文明侵蚀的就是王乡绅的那座陪嫁碾坊,它是现代物质对纯朴人性彻底改变的象征。旁人议论二老婚事时,将碾坊与渡船指代有碾坊作陪嫁的团总女儿和以摆渡为生的翠翠,以物质来衡量婚姻的好坏,给纯净的爱情增加了现实庸俗的意味。“事弄妥了,好的很呢!人家有一座崭新碾房陪嫁,比十个长年还好一些”,“二老怎么样?可乐意”,“他又不是傻小二,不要碾房,要渡船吗”。碾坊是一种财富的代表,这些对话表现出碾坊对人们的诱惑,它也是翠翠与二老爱情的破坏者。世俗的利益考验着二老的心,碾房的出现,象征着现代文明已开始浸染这块纯净的土地,同时表现出沈从文对现实的无奈——完美人性在现代价值观念面前显得脆弱无比,也表达了现代浪潮对传统社会的侵袭使沈从文深感忧虑。
总之,《边城》是一部有写实因素的作品,沈从文在其中不仅仅只写一个爱情故事,而是有着更大意义上的人生寄托,它融入了作者对湘西下层人民因不能自主把握人生命运而继续着悲凉人生的认识和自身生命遭受种种压抑的内心感慨和人生情绪。《边城》的创作为传统湘西走向世俗唱出一曲挽歌,表现出沈从文完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展示了他“生命重造”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何益民:《论沈从文的〈边城〉》,《湘潭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2]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3] 刘洪涛编:《沈从文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4] 沈从文:《龙朱集》,岳麓书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
张先锁,男,1963—,江西九江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公共语文教育,工作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张先成,男,1970—,江西九江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单位:九江职业大学信息学院。
★ 边城教案及练习
★ 《边城》节选教案
★ 边城 教案
★ 《边城》教案
★ 边城教学设计
★ 边城阅读答案
★ 《边城》学案设计
【解析沈从文《边城》的桃源情怀及其人生追求(锦集5篇)】相关文章:
高二语文必修四作文2023-03-13
沈从文草绳阅读答案2023-04-15
汪曾祺笔下的沈从文阅读答案2022-12-27
边城课文节选原文解析2022-10-15
沪教版《动物的休眠》说课稿2022-10-06
《边城》作文赏析2023-12-18
高三边城读后感2023-10-24
《边城》读书笔记感慨与体会2022-05-06
边城读后感3000字2022-12-09
必修二语文《兵车行》教案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