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实行党政部门及干部帮扶企业制度的调研报告(共5篇)由网友“二两卤菜粉”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建立和实行党政部门及干部帮扶企业制度的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建立和实行党政部门及干部帮扶企业制度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民营企业在全县经济结构中占有了主导地位。目前万全县民营企业已达到5366家,其中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9家、100万元以上32家。为使这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万全县委政府建立并实行了“县级领导、县直党政部门及干部帮扶企业工作制度”,运行半年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此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起因、内容及措施
万全县建立和实行帮扶企业制度主要基于以下几种因素。一是由于全县企业改制动手早,到去年底全县已有99的国有企业完成了改制和转型,客观地讲改制后的企业急需政府的帮助和引导。二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来,全县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某种程度上讲它们的发展急需政府的扶持和规范。三是由于地域、环境、历史诸多因素的制约,大部分企业经营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没有形成“品牌”,欲使其做大做强,需要政府进一步引导扶持。四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部分企业处于一种“自我经营、自我管理”的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对上级政策及一些相关信息掌握不够;同样政府机关对政企分开后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情况缺乏深层次的了解,二者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沟通或对接。同时从培养锻炼干部的角度考虑,党政机关干部素质不低,但对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懂得不多,缺乏学习锻炼的环境和施展才能的舞台。因此建立和实行县直部门帮扶企业制度不仅是客观所需,而且也有利于引导企业更好地发展、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有利于推动全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基于上述考虑,县委政府决定建立并实行“县级领导、县直党政部门及干部帮扶企业工作制度”。
通过调查筛选,从5366家企业中将发展潜力较大的90家企业确定为重点帮扶对象,由29名县级领导和70个县直单位“结对帮扶”。重点在办实事、谋路子、解难题、跑项目、引人才、引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同时规定不论是县级领导还是单位一包三年,“一把手”负总责,帮扶工作队抓落实,直到包出成效。
为使帮扶企业制度落实到位,不走过场,县委明确提出了帮扶企业“服务无条件、帮忙不添乱”的总体思路,制定并实行了目标责任制度、到岗督查制度,年终考核制度,月报表、季调度制度,出台了《县直单位帮扶企业考核办法》,细化了引项目、办实事、提建议、定规划等17项内容的计分标准。确定由县委组织部具体负责抓落实,并建立了《帮扶企业台帐》。同时县委明确规定将帮扶企业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终考核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因而扶企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软着陆”,成为干部管理的一个“硬板凳”。
二、主要做法与效果
1、为企业融得急需资金。融资贯穿于企业起步、积累、成熟的各个阶段,是企业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由于我县民营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资信等级相对差,大部分企业在融资方面仍处于尴尬为难地位,资金短缺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在这方面,县直帮扶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县级领导通过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为粤华、凯迪、长城液压三家企业协调解决新上项目所需资金问题。针对绿野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经多方联系,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300万元。利用今年农业发展银行扩大信贷范围的政策优势,积极为穗康、垣昊、绿野三户企业办理贷款相关事宜。目前全县帮扶单位共为企业协调引进县外资金19923.7万元,同比增长120,完成县任务的88;其中引进市外资金12553万元,完成市任务的63。
2、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发挥县直部门自身优势,为企业排忧解难是这次扶企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这次活动的亮点。据统计,29名县级领导和70个县直单位共为企业办实事245件。其中协调土地方面的10件,协调项目的50件,协调资金的65件,解决群众纠风方面的20件,新上项目方面的60件,其它方面的40件。发展计划局帮助洗马林果品公司争取到了豆片、干炒、杏仁加工项目。县宾馆通过代销、举办定货会等形式,无偿地为华亨酒业有限公司作宣传广告,销售了积压多年的产品。针对中绿公司扩规模、上档次急需解决土地的问题,财政局多方协调,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企业征地60亩,保证了该企业正常扩建。国土资源局先后帮助郭磊庄农机站承揽了大量的机耕地等业务,使该站前半年就增收60余万元。站长高兴地说:“这是历年来承揽业务最多的一年,解决了农机站‘吃不饱’的问题,感谢土地局的帮助和县委政府的扶持政策”。
3、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全县大多数企业主在知识素质,产业信息,企业文化等方面略显欠缺。因而,各帮扶部门着眼于企业实际,把提高企业家素质作为帮扶企业的主攻点。一是针对实际抓培训。针对啮文膛Q殖区饲
养水平低的实际,组织了多次“饲养管理”、“防疫灭病”等知识的培训,参训人员达120人次,使饲养户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为进一步转变企业家经营理念,邀请唐山曙光集团总裁、著名企业家张春来和拓普赛德文化发展机构行政总裁、著名讲师徐尊龙到县做了为期两天的报告,使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县共组织各类培训50期,受训人员达8000余人次。二是集思广益提建议。针对京涿糠醛厂生产原料不足,设备落后,提出了“收购奖励”、“改造管道”等多项建议,得到了厂方的肯定和采纳,使糠醛产品每生产1吨由原来所需原料24吨降低为12吨,生产效益提高了一倍。针对永昌果仁食品有限责任公生产能力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资金缺乏的实际,提出了以最少的投入改造企业生产设备的建议,并帮助其实施,为企业节省费用70余万元。目前,全县帮扶部门共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383条(其中县级领导提合理化建议149条),被采纳247条。
4、为企业营造优良环境。帮扶制度的制定和实行,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进一步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了“企业围墙内的事,政府不干预不插手,企业围墙外的事,有困难找政府”,企业的发展既不受政府的干预干扰,又能得到政府的帮助支持。二是党政领导倾心为企业服务。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企业,协调有关职能部门为企业办了大量的实事好事。为加快骨干企业的发展,县领导及时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为完成工业园区兴建及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县级有关领导组织召开了数次的调度会、协调会和座谈会。目前工业园区首期1800亩土地已全部出让完毕,引入企业45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亿元。三是帮扶部门及同志主动上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得知旧堡金圆实业有限公司因干旱缺水影响生产并与当地群众发生冲突时,帮扶部门领导多次深入到企业,会同乡村耐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最终解决了问题,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了解到京涿糠醛厂因预交电费对流动资金产生一些影响时,质监局的同志利用双休日冒雨带领企业老板找到电力部门的同志沟通协调,使问题等到了圆满解决。企业老板感动地说:“在万全搞企业环境好、事好办,投资环境最优越”。
5、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通过对90家企业的倾心帮扶,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对财政的贡献越来越大。中绿、万华天宝等一批企业的建成提升了农业产业化层次;机械加工产业不断创得了品牌、闯开了市场,增加了效益;煤炭物流产业有序发展,逐步增大对财政的贡献;长兴燕麦、天勤农贸等一些重点粮食加工产业不断上规模、上水平,上半年入库税金58万元,比去年全年还多;化工产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上半年入库税金达1660.5万元,占到全县财政收入的27.3;凯迪、粤华逐步向“全国龙头老大”、“华北龙头老大”发展。民营企业呈现出的良好势头,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上半年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4.1亿元,占gdp比重的88.4,同比提高38.2个百分点;上缴税金4015万元,同比增长52,占到全县财政收入的66.1,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
6、为培养锻炼干部开辟场所。这次帮扶企业活动,全县70个帮扶部门共选派208名机关干部。他们在做好本部门工作的前提下,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扶企工作,不仅保证了帮扶企业工作的健康有效开展,而且他们在工作中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一是干部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司法局帮扶永固高合金厂的同志利用同学朋友关系,为该厂承揽了4万余元的加工业务、销售了积压多年的产品。不仅为企业赢得了利润、打开了长期的销路,也使干部初步掌握了市场营销知识及营销手段,提高了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干部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得到一定提高。柳沟铁矿在采矿中涉及到林地补偿事宜时与农户发生了争执,农工部同志与企业负责人一道深入农户,通过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协调各方关系等方式,帮助合理解决了13户农民的林地补偿事宜。农业局帮扶工作队与万华天宝鲜食玉米有限公司负责人多次深入基地村,通过召开村干部座谈会、进行多次宣传动员,最终落实基地面积1500亩。一系列的工作,既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干部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干部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扶企干部在实践中体会到,为企业处理实际问题,往往不是一个部门可以解决的,需要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支持和协调。县委办协调电力、土地、建设等有关职能部门为上营屯工业园区的征地和基础设施配套做了大量工作,为更多企业入住打下了基础;地税局通过与信用社多次协调,帮助正辰玛钢厂解决流动资金10万元。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不仅有力地扶持了企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干部与干部之间的工作交流,提高了干部的团结协作能力。
三、主要经验及启示
帮扶企业制度起到了“催化”作用。万全县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在企业,最大的活力在企业,最大的贡献也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首先是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万全县委政府选准这个“抓手”,大胆创新,建立帮扶企业制度,既为企业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又激发了企业的内在活力。这次所帮扶的企业虽然在数量上仅占全县民营企业的1.67,但全部是骨干企业、税收大户,是全县国民经济的支撑。事实上所帮扶的90家企业也是全县企业的“龙头”,因而对全县经济发展发挥的作用极为明显。一方面增加了周边农民的经济收入,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龙头”的辐射作用日益显现,激发了全民创业的积极性,今年以来就新增民营企业148家,更好地推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帮扶企业制度起到了“互补”作用。企业具有财富、经验、胆略等优势,而机关或干部具有知识、信息、协调等优势。将这两种优势有机地融合起来,使之互补,不仅二者各得其所,而且对社会也十分有益。扶企制度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相互沟通的一个桥梁和纽带,建立扶企制度形成了县直党政机关及干部与企业互信合作的良性机制。政府将科技知识、产业信息、政策理念无偿地贡献给企业,企业将其经营理念、创业精神、谋略胆识反哺于机关,最终实现了“企业要赚钱、政府要税收、人民要就业、社会要稳定”的多项目标,形成了政府与企业同谋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良好局面。
帮扶企业制度起到了“磨砺”作用。干部的成长不仅需要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而且也需要广泛的基层锻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更需要在经济领域方面的锻炼。帮扶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实行,为干部在经济领域中锻炼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党政干部一方面向企业家学到了开拓市场的胆识、不断创新的谋略、严谨致细的管理、节俭创业的精神,尤为重要的是进一步培养和锻炼了干部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扶企工作使干部的压力更大、担子更重,自身感到了危机感,有效地强化了责任意识。扶企锻炼使干部的知识阅历更广、工作经验更多、工作能力更强,成为了干部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帮扶企业制度起到了“醒脑”作用。企业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讲在于企业家经营理念。扶企制度的建立和实行,不仅使企业家更广泛地接触到了党政干部,学到了更多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科技信息,更重要的是使企业家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等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转变了部分企业主“小富即安”、“小本经营”的观念和思维,使他们拓宽了眼界、打破了自我,视觉逐步瞄向外市、外省、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其次是转变了经营手段,改变了过去“封闭式”、“家庭式”的管理方法,逐步向人才化、科学化、市场化的过渡;第三得到了精神上的鼓舞。企业主感到现在办企业有党政机关及干部的“撑腰”,干起来无后顾之忧、有劲头,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和能力。
中共万全县委组织部
养水平低的实际,组织了多次“饲养管理”、“防疫灭病”等知识的培训,参训人员达120人次,使饲养户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为进一步转变企业家经营理念,邀请唐山曙光集团总裁、著名企业家张春来和拓普赛德文化发展机构行政总裁、著名讲师徐尊龙到县做了为期两天的报告,使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县共组织各类培训50期,受训人员达8000余人次。二是集思广益提建议。针对京涿糠醛厂生产原料不足,设备落后,提出了“收购奖励”、“改造管道”等多项建议,得到了厂方的肯定和采纳,使糠醛产品每生产1吨由原来所需原料24吨降低为12吨,生产效益提高了一倍。针对永昌果仁食品有限责任公生产能力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资金缺乏的实际,提出了以最少的投入改造企业生产设备的建议,并帮助其实施,为企业节省费用70余万元。目前,全县帮扶部门共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383条(其中县级领导提合理化建议149条),被采纳247条。
4、为企业营造优良环境。帮扶制度的制定和实行,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进一步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了“企业围墙内的事,政府不干预不插手,企业围墙外的事,有困难找政府”,企业的发展既不受政府的干预干扰,又能得到政府的帮助支持。二是党政领导倾心为企业服务。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企业,协调有关职能部门为企业办了大量的实事好事。为加快骨干企业的发展,县领导及时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为完成工业园区兴建及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县级有关领导组织召开了数次的调度会、协调会和座谈会。目前工业园区首期1800亩土地已全部出让完毕,引入企业45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亿元。三是帮扶部门及同志主动上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得知旧堡金圆实业有限公司因干旱缺水影响生产并与当地群众发生冲突时,帮扶部门领导多次深入到企业,会同乡村耐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最终解决了问题,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了解到京涿糠醛厂因预交电费对流动资金产生一些影响时,质监局的同志利用双休日冒雨带领企业老板找到电力部门的同志沟通协调,使问题等到了圆满解决。企业老板感动地说:“在万全搞企业环境好、事好办,投资环境最优越”。
5、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通过对90家企业的倾心帮扶,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对财政的贡献越来越大。中绿、万华天宝等一批企业的.建成提升了农业产业化层次;机械加工产业不断创得了品牌、闯开了市场,增加了效益;煤炭物流产业有序发展,逐步增大对财政的贡献;长兴燕麦、天勤农贸等一些重点粮食加工产业不断上规模、上水平,上半年入库税金58万元,比去年全年还多;化工产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上半年入库税金达1660.5万元,占到全县财政收入的27.3;凯迪、粤华逐步向“全国龙头老大”、“华北龙头老大”发展。民营企业呈现出的良好势头,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上半年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4.1亿元,占gdp比重的88.4,同比提高38.2个百分点;上缴税金4015万元,同比增长52,占到全县财政收入的66.1,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
6、为培养锻炼干部开辟场所。这次帮扶企业活动,全县70个帮扶部门共选派208名机关干部。他们在做好本部门工作的前提下,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扶企工作,不仅保证了帮扶企业工作的健康有效开展,而且他们在工作中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一是干部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司法局帮扶永固高合金厂的同志利用同学朋友关系,为该厂承揽了4万余元的加工业务、销售了积压多年的产品。不仅为企业赢得了利润、打开了长期的销路,也使干部初步掌握了市场营销知识及营销手段,提高了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干部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得到一定提高。柳沟铁矿在采矿中涉及到林地补偿事宜时与农户发生了争执,农工部同志与企业负责人一道深入农户,通过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协调各方关系等方式,帮助合理解决了13户农民的林地补偿事宜。农业局帮扶工作队与万华天宝鲜食玉米有限公司负责人多次深入基地村,通过召开村干部座谈会、进行多次宣传动员,最终落实基地面积1500亩。一系列的工作,既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干部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干部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扶企干部在实践中体会到,为企业处理实际问题,往往不是一个部门可以解决的,需要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支持和协调。县委办协调电力、土地、建设等有关职能部门为上营屯工业园区的征地和基础设施配套做了大量工作,为更多企业入住打下了基础;地税局通过与信用社多次协调,帮助正辰玛钢厂解决流动资金10万元。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不仅有力地扶持了企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干部与干部之间的工作交流,提高了干部的团结协作能力。
三、主要经验及启示
帮扶企业制度起到了“催化”作用。万全县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在企业,最大的活力在企业,最大的贡献也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首先是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万全县委政府选准这个“抓手”,大胆创新,建立帮扶企业制度,既为企业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又激发了企业的内在活力。这次所帮扶的企业虽然在数量上仅占全县民营企业的1.67,但全部是骨干企业、税收大户,是全县国民经济的支撑。事实上所帮扶的90家企业也是全县企业的“龙头”,因而对全县经济发展发挥的作用极为明显。一方面增加了周边农民的经济收入,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龙头”的辐射作用日益显现,激发了全民创业的积极性,今年以来就新增民营企业148家,更好地推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帮扶企业制度起到了“互补”作用。企业具有财富、经验、胆略等优势,而机关或干部具有知识、信息、协调等优势。将这两种优势有机地融合起来,使之互补,不仅二者各得其所,而且对社会也十分有益。扶企制度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相互沟通的一个桥梁和纽带,建立扶企制度形成了县直党政机关及干部与企业互信合作的良性机制。政府将科技知识、产业信息、政策理念无偿地贡献给企业,企业将其经营理念、创业精神、谋略胆识反哺于机关,最终实现了“企业要赚钱、政府要税收、人民要就业、社会要稳定”的多项目标,形成了政府与企业同谋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良好局面。
帮扶企业制度起到了“磨砺”作用。干部的成长不仅需要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而且也需要广泛的基层锻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更需要在经济领域方面的锻炼。帮扶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实行,为干部在经济领域中锻炼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党政干部一方面向企业家学到了开拓市场的胆识、不断创新的谋略、严谨致细的管理、节俭创业的精神,尤为重要的是进一步培养和锻炼了干部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扶企工作使干部的压力更大、担子更重,自身感到了危机感,有效地强化了责任意识。扶企锻炼使干部的知识阅历更广、工作经验更多、工作能力更强,成为了干部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帮扶企业制度起到了“醒脑”作用。企业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讲在于企业家经营理念。扶企制度的建立和实行,不仅使企业家更广泛地接触到了党政干部,学到了更多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科技信息,更重要的是使企业家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等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转变了部分企业主“小富即安”、“小本经营”的观念和思维,使他们拓宽了眼界、打破了自我,视觉逐步瞄向外市、外省、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其次是转变了经营手段,改变了过去“封闭式”、“家庭式”的管理方法,逐步向人才化、科学化、市场化的过渡;第三得到了精神上的鼓舞。企业主感到现在办企业有党政机关及干部的“撑腰”,干起来无后顾之忧、有劲头,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和能力。
中共万全县委组织部
篇2:建立和实行党政部门及干部帮扶企业制度的调查
建立和实行党政部门及干部帮扶企业制度的调查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民营企业在全县经济结构中占有了主导地位。目前某县民营企业已达到5366家,其中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9家、100万元以上32家。为使这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某县委政府建立并实行了“县级领导、县直党政部门及干部帮扶企业工作制度”,运行半年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此进行了专题调查。一、起因、内容及措施
某县建立和实行帮扶企业制度主要基于以下几种因素。一是由于全县企业改制动手早,到去年底全县已有99的国有企业完成了改制和转型,客观地讲改制后的企业急需政府的帮助和引导。二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来,全县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某种程度上讲它们的发展急需政府的扶持和规范。三是由于地域、环境、历史诸多因素的制约,大部分企业经营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没有形成“品牌”,欲使其做大做强,需要政府进一步引导扶持。四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部分企业处于一种“自我经营、自我管理”的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对上级政策及一些相关信息掌握不够;同样政府机关对政企分开后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情况缺乏深层次的了解,二者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沟通或对接。同时从培养锻炼干部的角度考虑,党政机关干部素质不低,但对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懂得不多,缺乏学习锻炼的环境和施展才能的舞台。因此建立和实行县直部门帮扶企业制度不仅是客观所需,而且也有利于引导企业更好地发展、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有利于推动全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基于上述考虑,县委政府决定建立并实行“县级领导、县直党政部门及干部帮扶企业工作制度”。
通过调查筛选,从5366家企业中将发展潜力较大的90家企业确定为重点帮扶对象,由29名县级领导和70个县直单位“结对帮扶”。重点在办实事、谋路子、解难题、跑项目、引人才、引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同时规定不论是县级领导还是单位一包三年,“一把手”负总责,帮扶工作队抓落实,直到包出成效。
为使帮扶企业制度落实到位,不走过场,县委明确提出了帮扶企业“服务无条件、帮忙不添乱”的总体思路,制定并实行了目标责任制度、到岗督查制度,年终考核制度,月报表、季调度制度,出台了《县直单位帮扶企业考核办法》,细化了引项目、办实事、提建议、定规划等17项内容的计分标准。确定由县委组织部具体负责抓落实,并建立了《帮扶企业台帐》。同时县委明确规定将帮扶企业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终考核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因而扶企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软着陆”,成为干部管理的一个“硬板凳”。
二、主要做法与效果
1、为企业融得急需资金。融资贯穿于企业起步、积累、成熟的各个阶段,是企业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由于我县民营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资信等级相对差,大部分企业在融资方面仍处于尴尬为难地位,资金短缺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在这方面,县直帮扶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县级领导通过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为粤华、凯迪、长城液压三家企业协调解决新上项目所需资金问题。针对绿野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经多方联系,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300万元。利用今年农业发展银行扩大信贷范围的政策优势,积极为穗康、垣昊、绿野三户企业办理贷款相关事宜。目前全县帮扶单位共为企业协调引进县外资金19923.7万元,同比增长120,完成县任务的88;其中引进市外资金12553万元,完成市任务的63。
2、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发挥县直部门自身优势,为企业排忧解难是这次扶企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这次活动的亮点。据统计,29名县级领导和70个县直单位共为企业办实事245件。其中协调土地方面的10件,协调项目的50件,协调资金的65件,解决群众纠风方面的20件,新上项目方面的60件,其它方面的40件。发展计划局帮助洗马林果品公司争取到了豆片、干炒、杏仁加工项目。县宾馆通过代销、举办定货会等形式,无偿地为华亨酒业有限公司作宣传广告,销售了积压多年的产品。针对中绿公司扩规模、上档次急需解决土地的问题,财政局多方协调,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企业征地60亩,保证了该企业正常扩建。国土资源局先后帮助郭磊庄农机站承揽了大量的机耕地等业务,使该站前半年就增收60余万元。站长高兴地说:“这是历年来承揽业务最多的一年,解决了农机站‘吃不饱’的问题,感谢土地局的帮助和县委政府的扶持政策”。
3、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全县大多数企业主在知识素质,产业信息,企业文化等方面略显欠缺。因而,各帮扶部门着眼于企业实际,把提高企业家素质作为帮扶企业的主攻点。一是针对实际抓培训。针对啮文膛Q殖区饲养水平低的实际,组织了多次“饲养管理”、“防疫灭病”等知识的培训,参训人员达120人次,使饲养户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为进一步转变企业家经营理念,邀请唐山曙光集团总裁、著名企业家张春来和拓普赛德文化发展机构行政总裁、著名讲师徐尊龙到县做了为期两天的报告,使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县共组织各类培训50期,受训人员达8000余人次。二是集思广益提建议。针对京涿糠醛厂生产原料不足,设备落后,提出了“收购奖励”、“改造管道”等多项建议,得到了厂方的肯定和采纳,使糠醛产品每生产1吨由原来所需原料24吨降低为12吨,生产效益提高了一倍。针对永昌果仁食品有限责任公生产能力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资金缺乏的实际,提出了以最少的投入改造企业生产设备的建议,并帮助其实施,为企业节省费用70余万元。目前,全县帮扶部门共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383条(其中县级领导提合理化建议149条),被采纳247条。
4、为企业营造优良环境。帮扶制度的制定和实行,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进一步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了“企业围墙内的事,政府不干预不插手,企业围墙外的事,有困难找政府”,企业的发展既不受政府的干预干扰,又能得到政府的帮助支持。二是党政领导倾心为企业服务。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企业,协调有关职能部门为企业办了大量的实事好事。为加快骨干企业的发展,县领导及时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为完成工业园区兴建及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县级有关领导组织召开了数次的调度会、协调会和座谈会。目前工业园区首期1800亩土地已全部出让完毕,引入企业45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亿元。三是帮扶部门及同志主动上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得知旧堡金圆实业有限公司因干旱缺水影响生产并与当地群众发生冲突时,帮扶部门领导多次深入到企业,会同乡村耐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最终解决了问题,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了解到京涿糠醛厂因预交电费对流动资金产生一些影响时,质监局的同志利用双休日冒雨带领企业老板找到电力部门的'同志沟通协调,使问题等到了圆满解决。企业老板感动地说:“在某搞企业环境好、事好办,投资环境最优越”。
5、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通过对90家企业的倾心帮扶,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对财政的贡献越来越大。中绿、万华天宝等一批企业的建成提升了农业产业化层次;机械加工产业不断创得了品牌、闯开了市场,增加了效益;煤炭物流产业有序发展,逐步增大对财政的贡献;长兴燕麦、天勤农贸等一些重点粮食加工产业不断上规模、上水平,上半年入库税金58万元,比去年全年还多;化工产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上半年入库税金达1660.5万元,占到全县财政收入的27.3;凯迪、粤华逐步向“全国龙头老大”、“华北龙头老大”发展。民营企业呈现出的良好势头,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上半年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4.1亿元,占GDP比重的88.4,同比提高38.2个百分点;上缴税金4015万元,同比增长52,占到全县财政收入的66.1,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
6、为培养锻炼干部开辟场所。这次帮扶企业活动,全县70个帮扶部门共选派208名机关干部。他们在做好本部门工作的前提下,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扶企工作,不仅保证了帮扶企业工作的健康有效开展,而且他们在工作中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一是干部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司法局帮扶永固高合金厂的同志利用同学朋友关系,为该厂承揽了4万余元的加工业务、销售了积压多年的产品。不仅为企业赢得了利润、打开了长期的销路,也使干部初步掌握了市场营销知识及营销手段,提高了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干部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得到一定提高。柳沟铁矿在采矿中涉及到林地补偿事宜时与农户发生了争执,农工部同志与企业负责人一道深入农户,通过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协调各方关系等方式,帮助合理解决了13户农民的林地补偿事宜。农业局帮扶工作队与万华天宝鲜食玉米有限公司负责人多次深入基地村,通过召开村干部座谈会、进行多次宣传动员,最终落实基地面积1500亩。一系列的工作,既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干部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干部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扶企干部在实践中体会到,为企业处理实际问题,往往不是一个部门可以解决的,需要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支持和协调。县委办协调电力、土地、建设等有关职能部门为上营屯工业园区的征地和基础设施配套做了大量工作,为更多企业入住打下了基础;地税局通过与信用社多次协调,帮助正辰玛钢厂解决流动资金10万元。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不仅有力地扶持了企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干部与干部之间的工作交流,提高了干部的团结协作能力。
三、主要经验及启示
帮扶企业制度起到了“催化”作用。某县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在企业,最大的活力在企业,最大的贡献也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首先是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某县委政府选准这个“抓手”,大胆创新,建立帮扶企业制度,既为企业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又激发了企业的内在活力。这次所帮扶的企业虽然在数量上仅占全县民营企业的1.67,但全部是骨干企业、税收大户,是全县国民经济的支撑。事实上所帮扶的90家企业也是全县企业的“龙头”,因而对全县经济发展发挥的作用极为明显。一方面增加了周边农民的经济收入,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龙头”的辐射作用日益显现,激发了全民创业的积极性,今年以来就新增民营企业148家,更好地推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帮扶企业制度起到了“互补”作用。企业具有财富、经验、胆略等优势,而机关或干部具有知识、信息、协调等优势。将这两种优势有机地融合起来,使之互补,不仅二者各得其所,而且对社会也十分有益。扶企制度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相互沟通的一个桥梁和纽带,建立扶企制度形成了县直党政机关及干部与企业互信合作的良性机制。政府将科技知识、产业信息、政策理念无偿地贡献给企业,企业将其经营理念、创业精神、谋略胆识反哺于机关,最终实现了“企业要赚钱、政府要税收、人民要就业、社会要稳定”的多项目标,形成了政府与企业同谋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良好局面。
帮扶企业制度起到了“磨砺”作用。干部的成长不仅需要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而且也需要广泛的基层锻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更需要在经济领域方面的锻炼。帮扶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实行,为干部在经济领域中锻炼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党政干部一方面向企业家学到了开拓市场的胆识、不断创新的谋略、严谨致细的管理、节俭创业的精神,尤为重要的是进一步培养和锻炼了干部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扶企工作使干部的压力更大、担子更重,自身感到了危机感,有效地强化了责任意识。扶企锻炼使干部的知识阅历更广、工作经验更多、工作能力更强,成为了干部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帮扶企业制度起到了“醒脑”作用。企业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讲在于企业家经营理念。扶企制度的建立和实行,不仅使企业家更广泛地接触到了党政干部,学到了更多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科技信息,更重要的是使企业家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等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转变了部分企业主“小富即安”、“小本经营”的观念和思维,使他们拓宽了眼界、打破了自我,视觉逐步瞄向外市、外省、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其次是转变了经营手段,改变了过去“封闭式”、“家庭式”的管理方法,逐步向人才化、科学化、市场化的过渡;第三得到了精神上的鼓舞。企业主感到现在办企业有党政机关及干部的“撑腰”,干起来无后顾之忧、有劲头,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和能力。
篇3:干部入企帮扶调研报告
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帮扶办的具体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双办发[20xx]2号、双办[20xx]59号文件精神,为企业真诚帮扶,优质服务,取得了企业的好评。现就帮扶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年初,局党组就开展“服务企业发展、推进项目建设”活动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出台了帮扶实施方案,明确了由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贺石泉担任联系双峰县恒大鑫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的帮扶领导,由商贸发展股长秦喜任专职帮扶队员。一年来,为了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为了推进企业承办的全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尹局长先后入企12次,并为了将企业列入全省龙头企业,先后4次上省厅协调。贺书记带领帮扶队员先后入企20多次,全面了解企业情况,跟踪项目建设进度,共同排查困难,分析原因,多次向政府领导及项目挂点县处领导汇报,制订了帮扶工作计划。
二、深入调查了解
通过深入企业调查,对企业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该企业于8月注册登记,注册资本100万元,主要从事废旧物资购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业务。该企业于20xx年成为我县唯一一家全省家电以旧换新中标回收企业,累计回收废旧家电5万多台,为我县扩内需、促消费、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xx年,娄底市被列为商务部第三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经我局推荐、市商务局申报、省商务厅核准后报商务部备案,确定该企业为全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承办企业。按照《娄底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该企业须于20xx年前在全县完成1个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包括商品交易区、分拣加工区(包括废旧钢铁、废纸、废塑料等废旧物资分拣加工区)、仓储配送区、商品展示区、配套服务区和培训中心]、65个村级(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的建设任务。
三、积极开展帮扶工作
为较快推进帮扶企业承办的项目建设,我局就全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先后2次提请政府召开县长办公会议,已成立了由邹县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县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网点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同意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用地按照工业用地基准地价出让;同意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承办企业除享受国家规定的特殊政策待遇外,可同时享受我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目前,该企业借助国藩中电水工机械场地已完成废旧钢铁分拣加工区建设,完成设备安装70%,信息综合楼已建成,回收网点正有序整合、新建。3月份,省商务厅谢建辉厅长来双峰调研,专程察看了该企业,给予了高度评价,已支持该企业100万元。向省商务厅、财政厅申报了列入全省龙头企业和20xx年度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四、认真查找问题
国家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有明确的规范要求标准,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建设需用地100亩。但该项目建设最大的困难就是土地问题一直未解决,国家、省、市对该项目的验收在即,压力大,形势相当严峻。
五、20xx年帮扶计划
为帮助企业早日完成项目建设目标任务,迎接上级验收,规范我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并不断开拓市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我局20xx年帮扶计划是:
1、积极向政府汇报,早日解决项目建设土地问题。
2、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衔接,争取将承办企业列为全省重点扶持企业,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
3、为企业热情服务,精心指导企业按国家建设规范标准,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我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目标任务。
4、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做大做强。
《干部入企帮扶调研报告》
篇4:建立干部实绩考核体系的调研报告
建立干部实绩考核体系的调研报告
干部实绩是干部德才的综合反映,是评价干部德才的客观依据。实绩考核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完善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实绩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干部的政绩观和努力方向,进而渗透到干部施政全过程。实绩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直接影响着干部施政过程中能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干部实绩考核是干部工作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一、现行干部实绩考核方法的几种形式及效果
1、个别谈话法。是考核者通过和知情者及干部本人谈话来了解干部的一种最基本考核方法。具体做法为:合理确定谈话范围,谈话对象通常以上级、同级、直接下级的知情人员为主。个别谈话法方法简便,了解情况直接、具体,内容比较客观。但工作效率不高,概括性语言较多,考核结果不易量化。
2、民主测评法。是通过标准化的等级量表,对干部素质作定量测评的一种考核方法。定量测评一般分为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也可根据业务特点和不同的考核目标进行自行设计。民主测评法具有操作便捷,考核效率高,群众参与面大;评价内容表达比较直观,可比性较强;有利于干部考核方法的优化,创造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良好用人环境。但对干部实绩的具体内容难以了解,也很难做出客观的评价。它只作为一种辅助性的考核方法。
3、案卷查阅法。是考核者借助干部个人档案中的文书案卷、考核、鉴定等材料,对考核对象的过去和现在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考核的一种方法。在实绩考核中,主要查阅干部的工作总结、年度考核、个人述职及与工作有关的奖惩等各种情况,对其完成的工作数量、质量及所起作用进行核实。通过历史和现实的结合,客观、公正地来分析考核干部。该方法只是一种辅助性的考核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多与其他考核方法综合运用,考核中注重现实表现。
4、民主评议法。是通过召开述职大会或座谈会等形式,组织与考核对象有工作关系的人员对其进行述职评议,来考核了解干部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民主性强,透明度高,信息采集面广,能在较大范围内发扬民主,使群众有直接评议领导的机会;形式比较活跃,可以面对面评议,也可以无记名书面评议,可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热情。缺点是:在民主气氛不浓的情况下,可能评议者要受心理情绪的影响或干扰。
上述几种考核方法在任用考核、换届考核、届中考核时经常被综合运用。为客观、准确、公正考核干部起到了各自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干部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现行的干部实绩考核方法需要进一步修正、充实和完善。
二、现行干部实绩考核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重汇报,轻实效。在干部考察中,因时间紧、任务重等原因,只听数字汇报,注重产值、速度、利税等正面数据,忽视了投入、效率、损失等负面数据,没有深入实地调查人民生活质量有多大的改善,干部的工作效率有多大的提高,社会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多强等,造成“考核出数字,数字出政绩”的后果。
2、重眼前,轻长远。在干部考察中,只重视干部年度的实绩,忽视了经济发展是否具有连续性、长远性。导致有的干部挖空心思“突击”搞政绩;有的急功近利、寅吃卯粮;有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造成“一个人的成绩,几代人的包袱”,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而且破坏了可持续发展。
3、重显绩,轻隐绩。在干部考察中,只重视干部经济的、物质的、有产值等,认为“有据可查、有物可考”就行,而轻视了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组织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导致考核工作一手硬、一手软,实一块、虚一块。
4、重静态,轻动态。在考核方法上,偏重于查阅档案资料、听取个人汇报、个别访谈等静态形式;偏重于临时性、集中性的“快餐式”考察,缺少实地调查研究,造成考察工作流于形式。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实绩考核不规范。一是实绩考核内容没有细化,组织人事部门很难做出同一衡量的尺度。二是考核评价标准没有量的规定,对干部的实绩较难评价。三是忽视了平时考核和资料积累。
2、知事途径比较狭窄。一是组织人事部门未能参与有关重大综合性工作,使全面、深入了解干部工作情况受到制约。二是在个别谈话时,有些谈话对象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存在着不愿讲、不肯讲、讲不透的情况,使干部实绩考核受到影响。三是干部在述职过程没有围绕工作重心进行述职。
3、制度不健全。一是缺乏明确的实绩考核内容、程序、方法、要求及相关配套措施。二是没有建立经常性的有效的实绩考核制度,如组织人事部门与干部的平时工作联系制度、重大工作事项汇报登记制度、奖惩登记制度及重大工作专项调查制度等。
三、改进干部实绩考核方法的对策。
1、要提高对干部实绩考核的思想认识。
篇5:建立干部实绩考核体系的调研报告
建立干部实绩考核体系的调研报告
干部实绩是干部德才的综合反映,是评价干部德才的客观依据。实绩考核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完善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实绩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干部的政绩观和努力方向,进而渗透到干部施政全过程。实绩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直接影响着干部施政过程中能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干部实绩考核是干部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一、现行干部实绩考核方法的几种形式及效果
1、个别谈话法。是考核者通过和知情者及干部本人谈话来了解干部的一种最基本考核方法。具体做法为:合理确定谈话范围,谈话对象通常以上级、同级、直接下级的知情人员为主。个别谈话法方法简便,了解情况直接、具体,内容比较客观。但效率不高,概括性语言较多,考核结果不易量化。
2、民主测评法。是通过标准化的等级量表,对干部素质作定量测评的一种考核方法。定量测评一般分为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也可根据业务特点和不同的考核目标进行自行设计。民主测评法具有操作便捷,考核效率高,群众参与面大;评价内容表达比较直观,可比性较强;有利于干部考核方法的优化,创造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良好用人环境。但对干部实绩的具体内容难以了解,也很难做出客观的评价。它只作为一种辅助性的考核方法。
3、案卷查阅法。是考核者借助干部个人档案中的文书案卷、考核、鉴定等材料,对考核对象的过去和现在的情况进行全面考核的一种方法。在实绩考核中,主要查阅干部的、年度考核、个人述职及与有关的奖惩等各种情况,对其完成的数量、质量及所起作用进行核实。通过历史和现实的结合,客观、公正地来分析考核干部。该方法只是一种辅助性的考核方法,在实际中多与其他考核方法综合运用,考核中注重现实表现。
4、民主评议法。是通过召开述职大会或座谈会等形式,组织与考核对象有关系的人员对其进行述职评议,来考核了解干部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民主性强,透明度高,信息采集面广,能在较大范围内发扬民主,使群众有直接评议领导的机会;形式比较活跃,可以面对面评议,也可以无记名书面评议,可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热情。缺点是:在民主气氛不浓的情况下,可能评议者要受心理情绪的影响或干扰。
上述几种考核方法在任用考核、换届考核、届中考核时经常被综合运用。为客观、准确、公正考核干部起到了各自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干部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现行的干部实绩考核方法需要进一步修正、充实和完善。
二、现行干部实绩考核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重汇报,轻实效。在干部考察中,因时间紧、任务重等原因,只听数字汇报,注重产值、速度、利税等正面数据,忽视了投入、效率、损失等负面数据,没有深入实地调查人民生活质量有多大的改善,干部的效率有多大的提高,社会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多强等,造成“考核出数字,数字出政绩”的后果。
2、重眼前,轻长远。在干部考察中,只重视干部年度的实绩,忽视了经济发展是否具有连续性、长远性。导致有的干部挖空心思“突击”搞政绩;有的急功近利、寅吃卯粮;有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造成“一个人的成绩,几代人的包袱”,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而且破坏了可持续发展。
3、重显绩,轻隐绩。在干部考察中,只重视干部经济的、物质的、有产值等,认为“有据可查、有物可考”就行,而轻视了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组织建设等基础性,导致考核一手硬、一手软,实一块、虚一块。
4、重静态,轻动态。在考核方法上,偏重于查阅档案资料、听取个人汇报、个别访谈等静态形式;偏重于临时性、集中性的“快餐式”考察,缺少实地调查研究,造成考察流于形式。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实绩考核不规范。一是实绩考核内容没有细化,组织人事部门很难做出同一衡量的尺度。二是考核评价标准没有量的规定,对干部的实绩较难评价。三是忽视了平时考核和资料积累。
2、知事途径比较狭窄。一是组织人事部门未能参与有关重大综合性,使全面、深入了解干部情况受到制约。二是在个别谈话时,有些谈话对象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存在着不愿讲、不肯讲、讲不透的情况,使干部实绩考核受到影响。三是干部在述职过程没有围绕重心进行述职。
3、制度不健全。一是缺乏明确的实绩考核内容、程序、方法、要求及相关配套措施。二是没有建立经常性的有效的实绩考核制度,如组织人事部门与干部的平时联系制度、重大事项汇报登记制度、奖惩登记制度及重大专项调查制度等。
三、改进干部实绩考核方法的对策。
1、要提高对干部实绩考核的思想认识。
改进干部实绩考核方法是新形势下组织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时代赋予组织人事部门的职责。我们党作为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必须拥有大量的优秀干部人才,这样才能落实好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优秀干部的选拔作用,需要如实地考核干部实绩。干部实绩是干部德才的综合体现,是评价和使用干部的客观依据,从实绩中去充分认识干部,才能正确评价干部的德与才。
2、要创新考核内容,推行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既要看其在任内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前任留下的基础和起点;既要看眼前看得见的实绩,又要看抓基础性长期性的力度;既要看平时的'能力,又要看在重要和重大事件中的决断魄力和应付能力;既要看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实绩,又要看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既要看实实在在的硬件显绩,也要分析潜在的虚的软件隐绩。同时,在考核中还要处理好领导班子实绩与个人实绩的关系。
3、要创新考核方法,推行干部实绩公议与实绩公示相结合。考核时,在实行干部实绩公议,即群众评议、领导评鉴、横向考核、组织鉴定等方法对干部实绩考核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干部实绩考核公示,即将每位干部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状中完成情况以及本年度中其它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情况以书面形式逐一列出,在公开栏中进行公示,让广大干部群众发表意见和举报问题。这项措施一方面进一步扩大了征求意见范围、落实群众在干部考核中的发言权,使考核更加公开透明;另一方面除了能直接了解到考核对象在一定阶段的实绩情况和能力外,还能了解其品德、观念、胆识、才能、态度等更多的情况和信息,同时反映出一个干部的“官品”的好坏。
4、要合理、有效地运用干部实绩考核的结果。干部考核的核心,是对考核结果的正确运用,充分发挥激励约束作用。一是把干部的实绩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条件,做到“有为就有位,无为就无位”,真正把“凭实绩取人”的原则落到实处。二是把干部实绩考核结果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公示,建立相应的反馈体系。让干部群众了解考核情况,使实绩突出的有一种成就感、荣誉感;实绩一般的有一种压力感、紧迫感;实绩较差的产生危机感。激励干部爱岗敬业,营造学赶先进、争创佳绩的良好氛围。对在实绩考核过程中干部群众不认可、不赞成的干部,组织人事部门要果断对其进行调整,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努力营造“群众说真话有用”的氛围。
★ 农村扶贫调研报告
★ 县总工会工作计划
★ 精准扶贫整改报告
【建立和实行党政部门及干部帮扶企业制度的调研报告(共5篇)】相关文章:
县总工会禁毒工作总结2022-07-20
扶贫资金使用整改报告2023-06-27
扶贫计划方案2022-05-26
对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状况的调研报告2022-04-30
经委上半年挂钩帮扶工作总结2022-12-06
村级精准扶贫规章制度2022-08-16
交通局工作心得体会2022-06-07
工信委的工作计划2022-04-30
县工商局半年的工作总结2023-01-28
双联工作自查的报告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