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生态林业建设对策研究(精选10篇)由网友“也无风雨也无晴”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安庆市生态林业建设对策研究,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安庆市生态林业建设对策研究
安庆市生态林业建设对策研究
依据安庆市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论述了以人为本,综合治理,以林为主,治山治水与兴林致富相结合,实施以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为主的国土保安体系建设,并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就生态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对策研究.
作 者:石怀绶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林业局,安徽,安庆,246001 刊 名:林业经济问题 PKU英文刊名:PROBLEMS OF FORESTRY ECONOMICS 年,卷(期): 24(3) 分类号:F326.20 关键词:生态林业 可持续发展 对策研究篇2: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对策论文
摘要:伴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日渐提高,林业工程建设列入了各地政府的议事日程。本文就目前我国林业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对策与途径
世界工作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较长一段时间内属于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然而在生态环境渐渐被破坏的今天,人们渐渐意识到生态问题是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并且和人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影响着工业和农业生产。对目前我国面临的情况来说,构建生态林业工程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唯一途径。
1现阶段生态林业工程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1.1建设与市场的发展存在滞后现象
人们对生态保护方面一直没有很重视,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忽略对自然环境的爱护,因此到现在我国也没有一套很好构建完善的林业市场经济体制,大部分还处于一种经济体制转型的阶段,从而造成我国林业市场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发展之间发生了滞后的现象[1]。除此之外,当前我国采用的林业经营措施仍然是过去老套的购销方案,这样的模式使很多育林人均已无法获得满意的补偿,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造成了重重的打击。
1.2林业生态环境出现了恶化现象
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资源作为后盾,然而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少部分行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自行大力开采与利用资源,将更多的林地进行砍伐来获得建筑使用的材料;还有个别私人企业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对林地资源过度开发,这种种行为将会使原有的有机土壤变成贫瘠的土地,最终造成生态林业环境变得更加恶劣,甚至会使生态环境发生严重的`失衡。
1.3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强
我国在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环境下,拟定了和生态环境有关的法律规则,但伴随着林业经济的有效发展,目前实行的法律早已不适合当前现代林业发展的真实需求,因为法律规则不太完善,规则中有效性的欠缺也导致一部分执法人员在林业生态工程构建过程中经常出现工作不严谨、玩忽职守等违法违纪的现象,这就是造成我国林业工程建设受阻的主要原因。
篇3: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对策论文
2.1建立起生态经济的思想
对于生态林业工程构建项目来说,这属于涉及到自然、社会与经济等各个方面十分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然而,在生态林业工程进行中,如果实行某一领域单面管理理念和措施对其进行管理与指导,这是永远不会成功的[2]。实践证实,唯有从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与协调性出发,追求综合效益才能不仅有效增进生态环境的改变,还能在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中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使生态经济更加协调,获得可持续发展。
2.2全民行动进行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
生态林业工程构建的成败完全取决于人民群众。因此,在工程建立过程当中,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使整个社会提高对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增强林业构建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等制定工作。积极引导各个部门人员,根据统一规划、协同共建等理念,实行“各负其责,各负其费,各受其益,限期完成”的政策,做到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与采取“护、造、育、用”相结合。基于此,坚持多林种多功能的经营方向,林工商综合经营,给经营承包者以真正实惠。
2.3加强国际合作,积极争取外援
对于生态林业工程的建立来说,并没有国界的区别。林业工程的创建具有一定的全球性和整体性特点。很多捐助国与国际组织都将保护森林资源、预防荒漠化与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与林业紧密相连的领域当成是优先领域,给予技术的援助与经济支持。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面临十分严峻的国家之一,应积极实行对科技交流与经济合作,同时积极获得国外援助与优惠贷款[3]。
3结语
总之,生态林业工程的构建和人们的生活是紧紧相连的,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物质的要求渐渐提高,人们在对物质追求的同时还期望着环境的增强。所以我们要更加积极地构建生态型的林业,做好经济和环境的双重建立,为之后的生活添加更多的调味剂,同时也为构建更好的生态环境而努力。
作者:朱江涛 徐晓清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林业总站
参考文献:
[1]潘天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对策与途径[J].科技资讯,,11:114.
[2]沈伟东.如何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发展对策分析[J].北京农业,2015,27:94-95.
[3]柳洋.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5,08:90.
篇4: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摘要】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存的森林覆盖面积正以逐年增大的速度减少,而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改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全面展开,作为生态工程建设的主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越来越被重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要求来讲,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结合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实践,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发展对策等作了些简单的论述并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见解。
篇5: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加剧了对自然物种资源的威胁,加大了贫困地区的脱贫难度,加剧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因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焦点问题。
林业作为生态工程建设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显突出,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林业发展,是历史赋予的重任。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然而,现在推行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观测,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总结。
1.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回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先后实施了十大林业生态工程,即“三北”,长江中上游沿海、平原、太行山、防沙治沙、淮河太湖、珠江、辽河、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出现了新的形势,步入了“体系建设”的新阶段。
全民的环境意识正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得到提高,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农业生产得到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之路。
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2.1生态工程规划问题
工程规划问题首先表现在缺乏前瞻性,存在短期行为。
搞生态工程只是赶时髦,为取得短期利益、应付检查搞假设计,或者边规划边设计的现象。
其次,受经济利益驱动,各地明显存在盲目增加经济林面积的倾向,政府没有根据经济林的最优适生区和供需平衡对其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和宏观调控,因而出现了果品销售难和群众忍痛砍掉果树的现象。
再有,各级规划只有工程总体目标,没有分解为各个环节,未确定各个环节的技术指标,没有将规划落实到地块上,不能进行质量和进度的有效监督,为不同规划的地域重叠和统计造林面积的数字失真提供了可能性,造成了年年造林不见林的'“植数造零”现象。
2.2林业生态工程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是林业生态工程较严重的问题。
一些地区由于短期内退耕面积过大、退耕速度过快,良种生产供应不足,导致一些品种混杂、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劣质种苗被栽种,相应的技术服务不到位,进而使得补植任务过大,既加大造林成本,又使造林质量不高,甚至出现“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的现象。
许多地区让群众上山盲目种植,由于缺乏造林技术,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就是工程建设质量问题。
它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又不能使林木发挥出其效益,所以,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
2.3林业生态工程投入问题
当前林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
搞任何一种社会公益性的事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资助。
尤其是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缺少资金,工程建设便会陷入困境。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面比较广,在治理水土流失、防沙固沙、动植物资源保护和保护农田牧场等方面都承担着繁重的任务。
因此,各地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应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有效的范围内,筹集资金,并把这有限的资金应用在关键问题上,实施专项资金制度,专款专用。
2.4林业生态工程监管问题
过去的造林工程实际上往往是由林业设计部门制定工程建设规划,由林业行政部门组织工程,然后由工程的实施或设计部门对工程进行验收,缺乏独立的林业生态工程监理队伍和切实的监理制度。
有些地区有相应的监管机构但管理水平低下。
一些地区沿用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存在着政策、技术标准、管理措施多变的弊端。
有些地区现有的管理人员多为林业技术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缺乏既精通林业专业技术又懂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
最严重的就是一些地区虚报林业生态工程成果。
3.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建议
3.1科学规划,做好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部署
与其他工程相比,林业生态工程具有长期性、高投入性、生产管理方式的特殊性以及工程建设的动态性,同时还具有相当的风险性。
在实施任何一项林业生态工程前,都必须制订好治理模式,做好规划工作。
林业生态工程的规划工作首先要遵循区域性原则,也就是要做到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区规划,最终获得合理的布局。
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要综合治理、统一规划。
生产上的统一是指农、林、牧、副等行业并举,形成多元产业结构;在措施上要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综合起来,进行配套使用;在具体的环境治理工作中,也要实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
各地都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好不同的管理规划措施。
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长期持续下去,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2提高造林质量
要提高造林质量,就要坚持选好树,选对树,选择适当树种,适当种树,不同树种具有不同的适应性,不同的土壤类型及气候特点,所选择的树种也是不同的。
还要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区域性治理要采取不同的造林、营林措施。
林地造好后还要对重点的自然灾害分子,尽享有效的防治。
例如加强对病虫害检测检疫工作的力度,主要通过营林措施的改善来解决病虫害发生严重的问题,要调整林种、树种结构,营造混交林,提高林分稳定性,增强林分的抗病虫害能力。
3.3加强森林经营和管理保护
要规范造林技术,完善造林机制,提高造林质量,充分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
造林后的管护工作要及时跟上,建立健全管护机构,组建管护队伍,购置管护设备,建立管护制度,确保管护工作落到实处。
要按项目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在工程实施中,要严格按照把质量意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机制、政策机制等。
有许多事例都说明,由于管理职能的失误,没有维护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成果,使已得到的成果失之交臂,从而使已改善的生态环境又退化了。
所以,加强管理职能、维护生态工程建设的成果,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长期发展战略所必需的。
4.结语
林业生态工程工作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制定可操作的林业生态工程规划,培育和引进优良树种,加强林业生态工程的工程建设管理,并且逐步建立以国家资金为主体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体系并对资金实行强化管理。
在监管方面,推行项目法人制、项目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推行合同管理制。
【参考文献】
[1]董治,周梅英,侯丽君.谈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因子与发展策略.防护林科技,.06.
[2]王洪军,黄石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验与问题.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01.
[3]李大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建议.绿色科技,.12.
篇6: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策研究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策研究论文
国家在建设生态文明时,不仅要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视为出发点,还应把其视为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有必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层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一、政治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1、加强生态法治建设
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朝着制度化方向发展。修订《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产权进行明确界定,成立专门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机构,消除生态治理过程存在的利己主义现象。其次,健全环境保护执法监管机制,将各级环境监管部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经常性地组织专项执法活动,严格执法,加强对开发利用资源与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的监督执法力度。在执法监督方面,一方面要加大对各级生态环境执法机构的监督力度,防止出现行政不作为、执法不规范等现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司法部门的监督,促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能够依法展开。
2、完善生态公共政策体系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主动承担起管理生态的职责。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各地区的生态行政部门;各地方政府负责管理本地区的生态行政部门,并积极执行国家出台的生态行政管理政策。为了充分发挥全国生态管理部门的职能,可以在中央政府设立直接负责全国生态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协调全国各地的环境保护工作。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在一级政府内部成立生态行政联合管理部门,通过会议展开研讨,促进信息交流,监督各项生态管理法律政策的执行情况,维护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之间的协调性。
3、健全生态管理机制
针对环境资源保护主管部门,实行行政级别升级制度,形成该项工作部门垂直管理模式,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优化机构设置,推动环境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制定相应政策,解决监测数据部门垄断问题,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公开政府政务,制定科学决策;进一步改革现行环境管理体制,形成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机制。
二、经济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1、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创新
我们要积极开发各种资源节约技术,并推广意义重大的替代技术,探索出能够推动产业链得以延长的相关科学技术,着力创新与发展零排放、回收处理、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以及绿色再制造等技术,努力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加快低排放、低耗能源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用先进、实用的高新科技,替代传统落后的技术。在重点行业与领域以及工业园区,开展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推动经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快速发展循环经济。
2、构建生态化产业体系
生态产业是21世纪的主导产业。生态产业突破传统一、二、三产业概念,通过产业细化分工和生产环节的优化,形成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业态,实现能源资源的多次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最小最少破坏。生态产业是专门针对生态环境保护而开发的产业组合,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是指在特定空间内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以能源有机循环的原理为基础,所形成的一种产业链式的生态循环模式,可以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在合理利用能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
三、文化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1、树立全民生态文明理念
要强化公众生态思维模式。生态思维模式是建立在合理运用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的'交互关联作用基础上的,它能够反映出各种生态现象和生态发展变化,能够深入认识其中的客观规律和相互影响关系,对人们认识和解决生态问题有着重要作用。在生态文明的构建过程中,应当以生态学思维方式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分析,并指导具体实践活动,利用生态构架的整体性对事物的发展进行认识,解释事物发展的动态关系和发展趋势等,从而认识和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为可行的理论支持,从而形成更具指导性和全局意识的构架模式,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生态产业的必然趋势。
2、强化全民生态文明价值观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加强人与自然在发展中的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的作用。生态文化构建的核心理念是“互利共生”。自然界相对于人类之需要的价值是多样的,正因为自然资源的价值是由多方面构成的,所以,在进行开发的时候,既要有资源的经济价值尺度,又要有生态价值尺度;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不可忽视生态效益。另外,科学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承认自然价值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人的利益,还包括其他非人类的生命,人类与非人类生命共同依附于自然资源而生存发展,自然界所有存在形式都有继续存在下去的权利。
3、增强全民绿色消费观
在消费领域引入生态文明观念,继而构建起生态化消费模式:一是建立人本消费观念,在保障消费者身心健康的同时,促进公众消费活动和生活方式的良性转变。二是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消费观。例如绿色消费、低碳消费。三是倡导公平和谐的消费观,在满足公众消费需要的同时更要注重生态环保体系的构建。
四、社会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1、构建起生态监测的完整体系
在建立生态预警与监测网络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大力支持生态应急工作,对生态系统的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对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建立起生态保护应急机制和有效保护措施。
2、强化环境管理的体系构建
为了获得最佳治理效果,应当与当地生态治理方式相结合。政府监管部门要做到责任落实到位,科学分工,构建协调的领导组织和管理体系。各管理部门要落实追责制度,防止出现部门之间的责任推诿,实现政府监管、地方监察、下属单位联合实施的治理链条。中央政府应当对生态治理起到整体统筹作用,地方监督工作要突出重点,各实施单位要落实责任认真执行。
3、强化环境监督条例的实施
环境治理措施应当与地方实际排污总量相适应,对于污染物治理实行分级制,排污不达标则严禁生产运行。对于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排污项目和排放超标企业,要责令其尽快整改,新上项目停止审批。对排污治理要做到限期执行,对于期限内难以达标的企业要责令停产整顿。此外,还应加大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做到“防治同步”,提升社会各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形成“经济环境两手抓”的良好氛围。
篇7: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对策与途径论文
1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1.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为持续的、稳定的、适度的、协调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加强社会的和谐与其稳定发展,实现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与使用。同时,通过加强社会管理秩序,达到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生态平衡之间的循环。此外,在伦理方面,还要严格遵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中主要包括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系统方面的和谐发展,且其主要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对环境的保护,进一步达到社会的文明与公正,推动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1.2效益一致的原则
从我国现阶段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目标发展情况来看,其主要可以使林业拥有强大的自然在生产与社会再生产能力,并且在生态效益等方面还可以实现生态的`再生产,尽可能保证林业资源的自然生长速度略大于社会发展对林业资源的利用速度。同时,还可以实现其经济效益方面的再生,这主要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生产收入要大于社会发展的支出,最终达到有效增加林业扩大再生产实力的要求。
2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现状分析
2.1林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部分行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开始不计后果的大肆利用身边的资源,并对现有的林地进行乱砍滥伐,从而获得建筑场地。此外,一些家私企业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无限度地开发利用林地资源。这样的行为造成的后果是将林地变为荒地,将原有的有机土壤变为贫瘠的废土,生态林业环境日益恶化,而如果依旧按照此种态势发展下去,最终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
2.2生态林业建设和市场发育滞后
因人们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或观念淡薄,进而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未对环境保护做投入的费用以及自然资源的退化情况建立物质与资源平衡体系,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通常都不重视自然资源所发生的变化。到目前为止,我国都还未建立有关林业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基本处于经济体制转型阶段,进而导致我国林业市场发展出现滞后问题。
2.3法制观念薄弱
随着生态环境情况的日渐恶化,我国虽然已经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定了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但随着林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现今的法律法规已无法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管理的需求。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以及缺乏时效性等缺陷,使得一些执法人员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经常出现一些执法不严、玩忽职守的违规违纪等现象,进而加大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困难。
篇8: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对策与途径论文
3.1建立生态经济思想
在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使用某一领域的单一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法,对其进行管理与指导,则一定不会成功的。通过多数实践可知,只有充分考虑到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才能实现最佳的综合效益,并推动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3.2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
依靠科学技术兴林业工程,是促进我国林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同时还是做好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保障。基于此,要想实现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工程投入方面增加科技的含量,并将实用技术推广纳入工程建设计划。
(2)建立健全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稳定科技推广队伍,并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各层次的技术培训、科技信息传递与应用方面的工作。
(3)实行优惠政策,从而激励科技人员投身生产第一线,尽全力提升科技兴林的水平。
(4)采用生态经济综合技术指标,指导工程实施并验收,考核工程建设成果。
3.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明确各级主管林业领导的职责,建立一些奖惩分明的制度,并在林业管理方面形成机制。
(2)对于各级现代林业工程建设的承包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制约其具体的行为,进而使得工程建设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同时,实行明确的管理措施,对那些还未完成的工作进行有效管理。此外,还应加强对重点工程工期进展的考查,保证各项工程可以按照规划目标准时、高效地完成。
4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建设,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许多失败的教训。因此,要想实现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应结合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找出其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1姜士平.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6)
2白进军.小议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及优化措施[J].科技资讯,(33)
篇9: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论文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论文
森林作为自然界的主要生态系统,在自然界与人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森林资源的国家,林业一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长期的木材生产使得我国生态环境日渐遭到破坏,虽然目前植树造林、天保工程与退耕还林等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相对改善了现有生态环境。但从整体来看,我国森林资源与林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继续落实并加快“以追求生态经济最佳平衡为核心目的”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建设内涵
新时期,伴随人们物质生活要求的日渐提高,社会发展对林业需求与生态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必须基于林业资源合理摄取,逐步提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从而在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满足今后社会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求。因此,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林业生态发展的终极目标,而这不仅仅是迎合社会发展需求,同时也是迎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趋势。为此,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必须做到以下“三个坚持”:
1)坚持“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即基于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规律,从我国国情与林情出发,对生态工程建设加以统筹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因地制宜;
2)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即在实际建设中要做到建设和管理、环境保护和治理、利益获取和除害相结合,切实提高现代人生活品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3)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与产业发展生态化”,即把“增加资源总量,优化配置资源结构,提升林业发展水平与强化资源保护”作为日常工作重点,实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同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
2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策
2.1贯彻落实封山育林工作,完善动态机制
为了推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必须重视封山育林工作。首先,进一步完善当地封山育林发展规划。即基于往年封山育林作业,绘制今后工作蓝图,特别是应提高未完成规划要求地区的.工作效率,最终把封山育林工作范围、面积与方式、各项措施落实到每个山头地块。其次,强化封山育林地区的各项设施建设,如在封育区域的主要交通路口、山口与沟口等位置竖立标志牌,做好警示工作。再者,明确村规民约,逐步提升村民的自律意识,引导其积极参与封育工作,有意识地维护林区环境;并抓好护林队伍建设,确保封育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从相关主管部门角度出发,还需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结构,切实发挥出经济杠杆的作用,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建设机制,并在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利用现有信息资源与技术资源,强化对林业生态发展的技术指导,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林业生态工程的现代化与科学化建设。
2.2深化林权机制改革,革新林业生产方式
在林业生态建设中,需积极构建多样化的投入体系,大力拓展林业发展的资金来源途径,主动寻求政府扶持、社会力量支持与业务投资,逐步形成“国家、集体与农民及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支持参与的多途径、多样化资金投入体系”。同时,将林业生态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发展全局,大力落实“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方针,全面展开绿色小康村与绿色小康户的建设,从整体上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此外,还需积极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切实发挥出自然与区域优势,推动区域林业产业发展,特别是要逐步壮大当地特色林业建设,如开发山珍、中药材与地下矿藏等资源,把区域资源优势转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为村民创收。
2.3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结合当前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需在严格遵循“收益者付费,损害者赔偿”原则的基础上,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一是明确依据。因森林资源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效益,而且森林建设与维护均需一定资金投入,加之其生态效益也具有一定的外部性,故若想对其外部性进行内化处理,必然就需对森林生态加以经济补偿,以确保森林资源的有序发展。二是明确资源筹集渠道。除国家出资外,森林生态补偿资金筹措还需在遵循“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的基础上,明确其他各主体的应缴份额,以此来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社会共享”。三是明确对象与范围。即将“重点防护林、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重要森林生态资源区”纳入森林生态补偿资金的重点投资对象。四是明确资金征收准则。即根据森林自然生态要素与林区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考虑森林本身生态功能及其同人类生存的关系程度,社会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认同程度与当地居民同森林间的经济关系,国家同地方的财政情况、森林保护等级等因素,明确其补偿标准。五是明确监督检查机制。因森林生态补偿资金的专款专用性质,必须配以对应的监督检查机制,并将森林生态效益核定、资金筹措方式与补偿方式等内容涵盖进去,以此来确保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贯彻落实。
3结语
森林资源作为自然界赋予人们的宝贵财富,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对其加以建设与保护,以发挥其最大效益。为此,需本着“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落实封山育林工作、革新林业生产方式、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来推动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篇10:生态林业建设四原则
生态林业建设四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西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海拔高,气压低,日照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干旱多风,冬寒夏凉,根据这种气候特征来选择绿化树种,乔木如青海云杉、油松、祁连圆柏、青杨、新疆杨、垂柳、馒头柳、白榆、沙枣、山杏等.
作 者:韩清 作者单位:810006,西宁市城东区绿化委员会 刊 名:青海农技推广 英文刊名:QINGHAI AGRO-TECHNICAL EXTENSION 年,卷(期):2001 “”(3) 分类号:F3 关键词:【安庆市生态林业建设对策研究(精选10篇)】相关文章:
浅谈小流域水土污染与治理措施研究2022-11-29
副区长区政府扩大会议讲话素材2022-05-07
国土局工作重点汇报2022-09-06
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2022-07-25
防火发言稿2022-04-28
对乡镇产业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2022-12-23
领导春训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23-09-04
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作文2022-05-02
农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2023-08-22
工作重点 范文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