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与可替代性旅游研讨会会议纪要(精选10篇)由网友“cexoywwg”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可持续与可替代性旅游研讨会会议纪要,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可持续与可替代性旅游研讨会会议纪要
可持续与可替代性旅游研讨会会议纪要
1会议概况
由中山大学、国际地理联合会旅游、休闲及全球变化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市旅游局、美国北亚利桑那州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旅游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可持续与可替代性旅游”国际会议于XX年7月儿-13日在桂林阳朔成功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奥地利、挪威、伊朗、中国台湾和澳门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8位海外学者与来自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56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近200名国内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桂林市旅游局、阳朔县人民政府、北亚利桑那州大学地理规划与游憩系、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承办。
2会议开幕式与主题发言
2.1会议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由国际地理联合会旅游、休闲及全球变化专业委员会主任、美国北亚里桑那州大学alan lew教授主持。阳朔县人民政府县长谢灵忠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可持续与可替代旅游”国际会议在阳朔召开,是对阳朔旅游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将给阳朔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方向。
桂林市旅游局局长李志刚先生指出,中外学术界的精英聚集桂林,必将进一步增进各国各地区旅游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突破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推进世界旅游业繁荣发展;必将进一步提高桂林旅游在全球的影响力;必将对桂林旅游业的新发展、新繁荣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他期望通过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一重要渠道和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精英的交流和深度合作。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林娜教授指出,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研讨可持续和可替代性旅游,充分探讨应对金融危机中旅游业蕴含的发展契机,促进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拉动作用,倾斜社会资源,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引导旅游业将金融危机期作为旅游市场培育期,实施重整重振计划;促进国际间旅游合作交流,实现互助共赢。
中山大学校长助理、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保继刚教授表示,再次选择桂林作为会议地点,不仅因为“桂林是中国30年来旅游发展的缩影,阳朔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还因为“这里有很多关注旅游发展和旅游研究的朋友”。他希望学者们应用知识,帮助阳朔,希望阳朔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路越走越好。保教授还表示,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但能加强中国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增加国内学者学习国外研究成果的机会,还能让国外同行深入考察中国旅游发展的现状,加深对中国旅游研究的了解, 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中国学者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能有效改善国内学术界把解决现实问题与学术贡献混淆为一体的局面。
2.2大会主题发言
4位学者作了大会主题发言。南京大学张捷教授作了题为“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中的长尾市场特征”的报告。他通过定量的研究方法证明了旅游业中存在地理长尾分布,并指出引力模型可用于分析长尾分布的地理特征,但从电子商务属性分析地理长尾还不是典型长尾。
中山大学孙九霞副教授在多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就“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这一论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她发现在不同环境下,不同旅游开发强度的目的地社区,旅游对当地的族群认同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本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如云南迪庆的雨崩村,在低强度、深接触下的旅游作用保持了自然景观社区的族群认同;第二种如西双版纳的傣族园,在高强度、浅接触的旅游作用下,人文景观社区的族群认同得到了强化;第三种以各类主题公园化的民俗村为典型,在该类型社区中,高强度、异接触的旅游作用分化了社区的族群认同。
美国北亚利桑那州大学alan lew教授作了题为“持续性、环境变化与旅游:来自尼泊尔的案例”的主题发言。他表示在尼泊尔的旅游发展中总体来说是正面的(发展),但不是理想状态(改变),而可持续发展应该不仅维持旅游业的经济增长,而且维持旅游活动的可持续性。人类应该努力控制环境、适应环境并且创造与地方历史相关的地方连续性。他表示可以通过环境上的循环与补给,经济上的多样性与发展,社会方面创造优质群落与高质量生活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suosheng wang教授以“生态旅游政策比较研究:变革与机遇”为题作了主题报告,选择中国、韩国和日本的生态旅游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他认为对于中国而言,应该更好的理解生态旅游,重视关于生态旅游的教育,促进适度的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大力支持开发生态旅游的旅行社,为生态旅游发展树立范例;将生态旅游发展看做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发展进程,此外,也应强调以社区为基础的生态旅游。
3专题会议
除主题发言外,大会还安排了14场专题会议,使与会者能够就可持续旅游、可替代性旅游、社区旅游、旅游影响等主题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思想碰撞。纵观中外学者的成果,研究内容涉及可持续旅游、可替代性旅游、社区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背包旅游等方面,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多学科渗透趋势。
3.1可持续旅游专题
可持续旅游专题作为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 举行了7场关于该主题的讨论会。一方面,与会的国内外代表就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内涵和理论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华东师范大学的汪宇明教授就“旅游循环经济与可持续旅游”提出了新观点, “旅游循环经济”提出的以3r为起点的基本原则、以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为组分的系统结构、以经济效益和科技创新推进实践的思想、以企业清洁生产和区域耦合共生为代表的实践方式丰富了可持续旅游的理论内涵与操作工具;福州师范大学的林岚副教授等以上杭县紫金矿区为例表达了对矿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再认识,提出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模式、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化优势转化、加强矿业旅游品牌化培育等主题理念,以及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旅游服务机制、拓展多样化旅游市场营销、完善地方经营体制等促进上杭县紫金矿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辅助建议;中国地质大学的周玲博士和华南 师范大学的林清清博士作了题为“特殊兴趣爱好者在特殊兴趣旅游地建构中的作用研究”的报告,她们的研究从社会空间的视角来分析特殊兴趣爱好者如何生产出自身的组织空间及不同类型的爱好者在其中的作用,发现这一空间的生产虽然具有权变性,但它是基于特殊兴趣爱好者推动和维持其特定社会交往需要建构的,特殊兴趣爱好者圈子的形成与旅游地形象的确立之间具有共生同构关系。另一方面,代表们也针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以多个案例地做了探讨:江西财经大学的唐文跃博士和南京大学的张捷教授等以西递、宏村、南屏为例,分析了皖南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恋特征;中山大学的叶圣涛博士等以山东省沂源县牛郎织女核心传播地为例诗意地阐释了“故事与空间”的关系,他们认为被空间阐释的故事是一种意义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建立在简单的生产关系之上,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性赋予过程,表现为空间的自然格局与主观的意义赋予的结合。被故事阐释的空间是一种资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建立在复杂的生产关系之上,是一种经济、政治、社会过程,表现为故事的资本化与被任意改造的空间的结合,社会生产模式的转变必然导致空间生产模式的转变。国外代表也带来了关于各自国家可持续旅游的最新研究,如挪威的 thor flognfeldt教授就生态旅游中如何开发更可持续的产品做了报告,日本学者carolin funck以日本南部某岛上的旅游发展为例阐述其关于可持续性生态旅游的研究,约旦学者jihad abu-ali和shatha abu-khafajah也发表了该国旅游发展中建筑遗产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3.2可替代性旅游专题
可替代性旅游作为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首先,研究者们探讨了可替代性旅游的目标、形式及内涵,来自中山大学的硕士生王莎等梳理与回顾了过往国内外可替代性旅游研究,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从 alternative tourism(at)的起源、概念和内涵、与大众旅游的对比以及旅游影响等几个方面,对目前有关at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其次,学者们针对可替代性旅游的细分市场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多位代表分别以体验式体育旅游、志愿者旅游、背包旅游等可替代旅游的不同形式做了深入浅出的报告。此外, 学者们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对可替代性旅游与大众旅游进行了比较,来自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学者dogan gursoy就“可替代性旅游与大众旅游发展中本地居民感知研究”做了相关报告,他发现旅游产生积极经济影响的居民会支持大众旅游和替代性旅游,但对替代性旅游的支持程度更高。
3.3社区旅游专题
社区旅游作为近年来国内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此次会议上同样引起了参会者的热烈讨论,话题涉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途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等等。浙江大学的周永广副教授等做了题为“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开发模式研究”的汇报,得出在中国背景下,由于旅游开发的社会意义、利益追求、参与主动性、参与方力量对比和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以外源型发展为主的、村民参与旅游服务但不参与旅游经营决策的、从属的、被动的社区参与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应选取以内生式发展为主的、能实现地方控制与本地化、决策民主化、产业链本地化、合作共生化等的社区主导开发模式;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周丽君讲师与中山大学的保继刚教授以广东丹霞山为例探讨了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他们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这一视角出发考察社区参与旅游发展,通过对丹霞山景区发展历程以及景区内部和周边几个农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历程中的部分典型事件的重点分析,发现该案例地社区参与旅游的委托代理不很显著;河南大学的高更和教授以河南省化山村为例,分析了旅游专业村形成历程及影响因素,发现专业村是在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在能人的带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其发展历程服从“s”形曲线创新传播规律;中山大学的博士生翁时秀以楠溪江古村落群为例阐释了权力关系对古村落社区旅游发展的'影响,认为在现代中国古村落社区中,如果不能建立古村落保护的合法性,古村落的破坏将不可避免,旅游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
3.4旅游影响专题
旅游影响在国外有着众多成熟的研究,也是国际上长盛不衰的热点旅游研究话题,因此,该主题的分组讨论得到了最多国外代表的响应,来自世界不同区域的代表们各抒己见,都以严谨、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参与到旅游影响研究的讨论与交流之中。新西兰学者anue—marie d’hauteserre探讨了太平洋艺术节对于太平洋群岛的旅游发展究竟是作为本地文化表现还是推广手段;瑞典学者 saithong phommavong就旅游政策实施中的网络管制对老挝贫困程度减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伊朗学者mehdl momeni也以伊朗旅游发展中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为题和与会者进行了讨论与交流。国内学者在旅游影响研究方面也有丰硕的成果,这一点在会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山大学的张朝枝副教授等以开平自力村和马降龙村的案例研究了乡村社会的场所依赖对旅游感知的影响,认为乡村社会的变迁过程直接影响了其场所依赖的结构与维度,而这种结构与维度的差异又进一步影响了他们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与感知;中山大学的徐红罡教授总结了造成西递宏村游线固化的影响机制,指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逆向选择、既得利益群体形成强大的政治及话语权力、旅游者的外部强化、导游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古民居保护投入的差异是导致西递宏村游线固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苗学玲博士分析了“非标准化团队旅游”的行为和动机,发现这种旅行方式的确有其独特的行为特征,有别于背包客和传统的团队旅游,如他们共同制定旅游计划,全程以小团队的方式旅行等,还讨论了其重要性以及网络论坛对于这种旅行体验形成的影响。
本次研讨会的学术主题远远不止上述 4个,而是延伸到旅游研究各个角落,从市场细分、战略研究、地理分布等多个角度切入,研究方法多样,也出现许多基于不同案例地的有益的比较研究。如中山大学林清清博士以中国西双版纳和加拿大尼亚加拉地区为例,比较研究特殊兴趣旅游(special interest tourism)的分支——茶旅游与葡萄酒旅游,她认为二者有许多相似处,如都与消费品即葡萄酒或茶相关、都涉及三大产业、产地往往都处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中、都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有关,但是,茶旅游与葡萄酒旅游在政府参与度、目的地促销 、社区参与程度、供给与需求、所处地域及学界研究等方面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台湾新竹教育大学的学者chin—cheng ni分别比较了台湾与美国两地原住民对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的认识,结果显示地理景观和传统文化是两地共同的旅游资源,两地居民都 试图最小限度的改变自然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5研究生专场
为鼓励青年学者快速成长,本次会议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了6场研究生报告专常在保继刚教授、alan lew教授等国内外专家的主持与指导下,来自各大高校的研究生们也就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做了多场精彩的汇报。许多演讲的内容与时俱进,富有创新性。如南京大学研究生柯立所做的关于家庭旅游决策过程中青少年的参与程度研究;中山大学研究生魏雷所做的“旅游发展对摩梭家庭结构的影响探究 ——基于男性文化的视角”研究发现,在旅游参与程度较高的村庄,虽然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母系制大家庭所占比重依然较不开发旅游的村庄高,旅游业的发展在形式上使传统摩梭家庭结构得以巩固。他们的汇报都获得了在场老师和同学们的广泛好评。
研究生专场报告的举行既给研究生们提供了一次学术交流和锻炼、提高的机会,也对他们的学习和研究进行了一次检阅,将促进旅游学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和科研氛围,激励研究生的自主创新。
4阳朔宣言
本次会议通过了《阳朔宣言》。宣言肯定了“阳朔以其绰约的自然丰姿和浓郁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和世界的旅游胜地,更以其独特的方式和智慧成为可持续旅游的典范”,明确了“旅游的发展不是与自然的斗争,而是对于协调与统一的不断探索;旅游的发展不是与环境的截然对立,而是基于热爱并关注自然的态度;旅游的发展不是以牺牲自然为代价,而是以享受和保护自然为责任和乐趣的全
人类的共同事业”,指出了“目光长远、积极引导、大力支持、不吝投入,这是政府的职责, 也是政府的义务;心怀责任、情系生态、普及知识、以德经商,这是企业的使命,也是企业的荣耀;关注环境、热爱自然、呵护生态、不断学习,这是旅人的良心,也是社区的骄傲;胸怀天下、关爱地球、研究探讨、交流学习,这是学者的责任,也是学者的快乐”。
本次会议是中山大学、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自珠海“城市旅游国际研讨会”、XX年桂林“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与管理国际研讨会”、XX年宜昌“事件旅游及旅游目的地建设管理国际研讨会”、XX年西双版纳“边境旅游与社区旅游国际研讨会”、XX年广州“遗产与旅游国际研讨会”以来的第六次盛会。每两年一次的国际研讨会完全按照国际会议模式举办,增强了国内外旅游学术界的广泛沟通,开阔了国内外学者的学术视野,加深了中西方的学术对话,推动了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发展。下届会议将在张家界举行。让我们共同期待旅游前沿学术研究的又一次盛会.
篇2:谈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谈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研究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性,旅游业对旅游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加强旅游环境的科学保护、生态保护、文化保护和美学保护,包括实行旅游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综合决策,建立并完善旅游信息网络系统,出台以各种手段保护环境的法规等,可以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作 者:王木树 作者单位:福建教育学院地理系,福建,福州,350001 刊 名: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EDUCATION INSTITUTE 年,卷(期): 2(1) 分类号:F59 关键词:旅游 旅游环境保护 可持续旅游发展篇3:可持续消费与新经济
可持续消费与新经济
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
生产与消费的过程就是资源及环境资本被消耗掉的过程。
人类的生产与消费对自然界的干预强度如果超过了自然界的自我更新能力,结果就导致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使人类面临生态危机。
因此,通过可持续生产,变现有的产生污染的生产方式为清洁生产方式,将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从而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冲突从根本上得以缓和;通过可持续消费,克服盲目的过度消费和各种愚昧消费,可以减少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减轻对生产规模盲目扩大的“引力”。
可持续生产、可持续消费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但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行为会引导生产行为,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可持续消费比可持续生产更重要。
例如,如果没有一次性物品的消费,就绝不会有一次性物品的生产。
如果每一个消费者都能自觉地抵制一次性物品的使用,那么任何一家企业就绝不会再继续生产一次性物品,整个社会就会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就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另据研究,虽然动植物生息地的破坏是全世界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但生物学家认为濒危物种名单上超过1/3的脊椎动物主要是由于贸易而被捕杀。
正是富裕消费者的需要刺激了这种猎杀,从全球变暖到物种灭绝,消费应当对于地球遭受的不幸承担巨大的责任。
由此可见,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模式,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此种生产与消费模式,是造成全球环境持续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
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由之路,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说,可持续消费是构建生态经济的必然选择 。
什么是可持续消费?所谓可持续消费,是指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
传统经济学源于使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这种方式引起了由于生产者的促销行为而产生“欲望”的有害消费。
因此,有必要用改进的模式来发展生态经济学,用需求而不是欲望来引导,把环境影响纳入经济分析的主流。
实现消费“发展性”与“可持续性”的双赢,这正是可持续消费的本质内涵所在。
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上说,消费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当代人满足消费发展需要时不能超过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限制,消费要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
它既要求实现资源的最优和永续利用,也要求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和对环境的最小污染。
毫无疑问,生态环境承载力一旦被突破,消费当然就没有“可持续性”。
由于各种高消费、炫耀消费、攀比消费等都毫无意义地增加了资源消耗、加剧了环境破坏的程度,所以都不是可持续消费。
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说,消费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公平和公正消费。
可持续消费不是介于因贫困引起的消费不足和因富裕引起的消费过度之间的一种折中调和,而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
它体现了公平与公正原则,即追求生活质量的权利对于当代全球的每一个人,对于当代与后代的每一个人应该同等地享有。
任何人都不应由于自身的消费而危及他人的生存和消费(即代内公平),当代人不应该由于本代人的消费而危及后代人的生存与消费(即代际公平)。
否则,没有相对公平、相对公正消费的社会犹如一艘航行中倾斜的轮船,同样是不可持续的。
可持续消费必须是发展的,因此,消费停滞不是可持续消费,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零增长”理论虽然看到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可能带来的危害,但人类的出路不是“零增长”,而是可持续发展。
同样,现有消费模式任其发展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重大危害,但“零增长”绝不是可持续消费的'本意,更不用说消费倒退了。
因此,可持续消费对我们现有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反对过分节俭,只满足温饱而忽视消费的“发展性”;又要反对奢侈消费,特别是反对不加节制地只注重物质享受,忽视生态环境制约,忽视社会公正制约,即忽视消费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消费模式应遵循和体现以下三方面原则———
(一)适度消费原则
人与自然的矛盾一直存在,只是到了近代工业化以后,这一矛盾日趋复杂和尖锐,导致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所以,适度消费原则要求人类把消费需求的水平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无论对一个国家来说还是对个人来说,适度消费既要反对过度消费,也要反对过分节约。
过分节约的低消费虽然减少了消费中的物质消耗,但降低了生活水平,抑制了生活情趣,不利于身心健康与个性发展。
适度消费原则要求坚持以人的需要作为出发点,以人的健康生存作为目标,逐步减少无意义消费和对人类健康无益甚至有害的愚昧消费等。
过度消费是超出了人自身正当需要的消费,实际上也并没有提高消费水平或增进消费效果,但却消耗了更多的资源,它本质上只是满足了一些不合理的社会与心理需求。
过度的多余消费可以为企业带来滚滚利润,但相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却是弊大于利。
(二)公平消费原则
公平消费应该体现在提倡面向全体公民的消费模式,不鼓励或限制少数人的高消费、超前消费、挥霍消费及畸形消费。
(三)以人为本的消费原则
以人为本的消费原则指的是消费结构上要形成合理的比例,实现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这里特别要注意在消费结构中不断提高精神消费比重。
消费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享受型、攀比型、形式化的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过大。
例如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过分追求时尚、频繁更换汽车等高档消费品;发展中国家过分的人情消费、各种迷信等愚昧消费。
在总体消费中,增大精神文化消费比重;在物质消费中,增大绿色产品的消费比例,把对环境有害的各种消费控制在最低限度;生存资料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下降,享受资料、发展资料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上升等等。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要求,是建立未来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包括:人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生态需要得到满足,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精神消费主要通过教育类、知识类、文化类、科技类的消费,加强对社会发展的道德关怀和人文思考,确立和维护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并真切地关注社会发展的人文性、价值性,使人类个体增加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涵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满足了日常生活的物质需要之外去追求过多的奢侈品,不但降低了人的生存境界,使人变得片面和畸形发展,使人沦为物质的奴隶。
把人的毕生精力和时间用来获取消费品和寻求感官刺激,是人的最大失误,是对真理的彻底颠倒。
增加精神消费,开发这些巨大的精神潜能,将会日益丰富人类对生命意义的体验,深化人类对生存价值的认识,并且为克服全球性生态危机形成非凡的智慧。
可持续消费特别强调精神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地位,强调不断提高精神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
所以,可持续消费对于人类的全面发展,对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篇4:可持续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
可持续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
对旅游环境给予了崭新的界定,并把它作为旅游承载力和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因素,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旅游承载力分类体系,还论述了目前旅游理论界关于旅游环境承载力和旅游环境容量概念混用的.不妥等,系统地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什么说旅游承载力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及实践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作 者:张义平张文东 陈鸿雁 陈琳 ZHANG Yi-ping ZHANG Wen-dong CHEN Hong-yan CHEN Lin 作者单位:张义平,张文东,陈鸿雁,ZHANG Yi-ping,ZHANG Wen-dong,CHEN Hong-yan(云南警官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3)陈琳,CHEN Lin(云南大学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091)
刊 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6(4) 分类号:X3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旅游承载力 分类篇5:修辞格与可译性
修辞格与可译性
英语同源格与汉语同异格,是被学者所忽略的.两种修辞格.通过对这两种修辞格的分类与研究,文章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当汉语出现难译或不可译现象时,常有同异格之运用;此时,若以英语同源格译之,则效果立见,甚至变不可译为可译.
作 者:张智中 ZHANG Zhi-zhong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开封,475001;中原工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07 刊 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AN NORMAL UNIVERSITY 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EDITION 年,卷(期): 6(2) 分类号:H11 关键词:同源格 同异格 可译性篇6:可持续消费与新经济革
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
生产与消费的过程就是资源及环境资本被消耗掉的过程。人类的生产与消费对自然界的干预强度如果超过了自然界的自我更新能力,结果就导致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使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因此,通过可持续生产,变现有的产生污染的生产方式为清洁生产方式,将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从而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冲突从根本上得以缓和;通过可持续消费,克服盲目的过度消费和各种愚昧消费,可以减少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减轻对生产规模盲目扩大的“引力”。
可持续生产、可持续消费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但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行为会引导生产行为,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可持续消费比可持续生产更重要。例如,如果没有一次性物品的消费,就绝不会有一次性物品的生产。如果每一个消费者都能自觉地抵制一次性物品的使用,那么任何一家企业就绝不会再继续生产一次性物品,整个社会就会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就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另据研究,虽然动植物生息地的破坏是全世界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但生物学家认为濒危物种名单上超过1/3的脊椎动物主要是由于贸易而被捕杀。正是富裕消费者的需要刺激了这种猎杀,从全球变暖到物种灭绝,消费应当对于地球遭受的不幸承担巨大的责任。
由此可见,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模式,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此种生产与消费模式,是造成全球环境持续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
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由之路,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说,可持续消费是构建生态经济的必然选择 。
什么是可持续消费?所谓可持续消费,是指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
传统经济学源于使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这种方式引起了由于生产者的促销行为而产生“欲望”的有害消费。因此,有必要用改进的模式来发展生态经济学,用需求而不是欲望来引导,把环境影响纳入经济分析的主流。
实现消费“发展性”与“可持续性”的双赢,这正是可持续消费的本质内涵所在。
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上说,消费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当代人满足消费发展需要时不能超过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限制,消费要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它既要求实现资源的最优和永续利用,也要求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和对环境的最小污染。毫无疑问,生态环境承载力一旦被突破,消费当然就没有“可持续性”。由于各种高消费、炫耀消费、攀比消费等都毫无意义地增加了资源消耗、加剧了环境破坏的程度,所以都不是可持续消费。
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说,消费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公平和公正消费。可持续消费不是介于因贫困引起的消费不足和因富裕引起的消费过度之间的一种折中调和,而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它体现了公平与公正原则,即追求生活质量的权利对于当代全球的每一个人,对于当代与后代的每一个人应该同等地享有。任何人都不应由于自身的消费而危及他人的生存和消费(即代内公平),当代人不应该由于本代人的消费而危及后代人的生存与消费(即代际公平)。否则,没有相对公平、相对公正消费的社会犹如一艘航行中倾斜的轮船,同样是不可持续的。
[1] [2] [3]
篇7:南岳旅游产品可持续开发研究
南岳旅游产品可持续开发研究
南岳拥有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给南岳风景区旅游产品的开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南岳旅游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然而,在对南岳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及令人担忧的隐患和问题.文章针对南岳的自然和文化特点,探讨如何科学、合理、适度地开发南岳旅游资源,以期能保证南岳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南岳旅游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
作 者:刘文君 邹树梁 王铁骊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刊 名: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5(2) 分类号:F590.3 关键词:南岳 旅游产品 可持续 开发篇8:旅游业推行清洁生产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旅游业推行清洁生产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本文尝试将清洁生产的理论与方法导入旅游业,探讨了旅游业清洁生产的概念、必要性、内容和模式,进而就旅游业清洁生产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系及清洁生产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
作 者:黄震方 徐沙 吴耀宇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旅游系,江苏,南京,210097 刊 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12(4) 分类号:X38(T590.3) 关键词:旅游业 清洁生产 旅游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篇9:试论中国西部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试论中国西部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在新世纪开始,我国制定并付诸实施的西部开发战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经济发展作用.对中国经济在21世纪稳定、持续、协调发展至关重要.鉴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教训,在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中,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旅游业发展是首要的战略措施.
作 者:李世广 崔平 作者单位:李世广(高等院校经济类教材编委会)崔平(延安大学经管系,陕西,延安,716000)
刊 名:北方经贸 英文刊名: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 年,卷(期):2002 “”(11) 分类号:F592 关键词:旅游资源 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 旅游产业篇10:凉州区旅游景区可进入性之我见
凉州区旅游景区可进入性之我见
近年来,凉州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收入逐年递增,“九五”以来年收入,全区累计接待旅游者 万多人次,直接营业收入 万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 千万元,旅游业已成为全区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旅游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发展中出现的另一个怪现象,即旅游人数的持续增长和人均消费额的递减,究其原因,除了我区景区缺乏可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刺激性旅游项目,旅游宣传促销投入少、力度薄弱等原因以外,其中更重要的因素就是旅游景区进入性差,影响了旅游者前往旅游景区(点)参观游览的积极性。下面我就凉州旅游交通运输情况及如何改变旅游景区可进入性现状做以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旅游交通现状 凉州区主要交通设施为铁路和公路。其中铁路为兰(州)新(疆)铁路、干(塘)武(威)铁路,现已完成电气化改造;区内公路主要有一级公路国道312线、二级公路省道民(勤)武(威)公路、武(威)仙(米寺)公路等,县道凉古公路、黄哈公路、双清公路、武双公路、黄吴公路等17条,公路里程350.72公里,乡道17条,公路里程128.63公里,县乡两级公路总里程479.35公里。其中:凉古公路(凉州至古浪)目前正改造为二级标准路面,白塔寺至312国道2.5公里道路建成宽50米双行道标准路面。此外,还有自主筹建的武威至武威南宽幅公路,截止目前,我区旅游交通网基本形成,通向全区个旅游景区的道路问题基本解决。但是,由于我区县乡道路均修建于70-80年代,虽然在当时一个阶段曾一直作为全省的样板路工程,但由于资金等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年来凉州公路建设进展缓慢,基本上处于对现有公路的修修补补,在县乡公路改造提速等工作上未做大的建设,造成目前县乡旅游道路等级不高、路况较差,拉长了旅游者在交通途中花费的时间,影响了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 二、优势: 1、区位优势显著。凉州区地处甘肃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自兰州进入河西走廊的第一大站,自古以来就以“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而文明遐迩。 2、航空优势正在凸现。凉州区境内现有军用机场一个为武威航校所在地,目前,当地政府正积极与之联系,预备开放建成为一个军民两用机场。 3、旅游景点遍布旅行全程。随着生态旅游和民俗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旅游资源被转化为旅游景点,特别是“农家乐”旅游项目遍地开花,极大的充实了凉州旅游的内容,客观上缓解了旅游者在凉州旅游途中耗时长的感觉,增长了旅游者在凉州的停留时间。 三、劣势: 1、与周边地区交通设施差距拉大。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周边地区交通的发展,使凉州由一个停留站变成了一个途经站,使得凉州本来就不发达的旅游交通条件变的越来越明显,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旅游者进入凉州的旅游景区。 2、景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薄弱。旅游景区由于体制、观念等原因制约,不能自主决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造成景区自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旅游发展的需求,比如景区内道路及各种指示标牌特别是中英文对照的指示标牌建设一直不为管理者注意,从一定程度影响了旅游者参观的积极性。 3、尚未形成专门的旅游交通客运体系。多年来,凉州区用于旅游客运的交通工具只是旅行社专用旅游车辆,但只用于外地前来凉州旅游或组织武威居民出外旅游,社会上再没有专门的用于旅游客运的交通车辆,只有通往各乡镇的公共交通车,但由于这种短途车辆的运载性质决定了它的卫生条件、停车地点都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四、主要措施 1、加快县乡公路的改造提速,改善通往各旅游景区的东西南北四条公路及支线的交通条件。 在县乡公路的改造建设时,要依据凉州旅游总体规划,充分考虑远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旅游景区的分布状况,对所需公路交通建设不留遗漏,确保今后旅游开发建设的顺利进行。城区以东旅游公路要以凉古公路为主线,加快双清公路、长城―吴家井段、长城―九墩段、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高沟堡古城―长城乡政府、长城乡政府―邓马营湖道路的建设;城区以南旅游公路要以312国道为主线,加快武古公路、黄哈公路、黄吴公路、高坝―南营段、黄羊―二坝―黄羊河水库、黄羊―张义、黄羊河农场―王景寨农场、沿明长城边沿便道等道路的.建设;城区以西旅游公路要以武仙公路为主线,加快丰西公路、松树―莲花山段道路的建设;城区以北旅游公路要以民武公路为主线,加快武双公路、武下公路等道路的建设。公路两侧建成绿化林带配套风景线。通过以上旅游公路的建设,使凉州的旅游景区联点成线,实现景区的可进入性。 2、尽快建成军民两用机场,缩短远程旅游者来凉州时用于交通的时间。 目前,凉州筹建军民两用机场已迫在眉睫,如果能利用前不久市、区两级领导极为重视,并积极与航校协商的有利时机,尽快确定当地和机场双方的投资额度,责成专人负责项目建议书的报批、机场改造、安检人员的培训和宣传促销等工作,则可再在最短的时间营造出凉州旅游交通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吸引远程旅游者前来凉州旅游观光。 3、发挥公路的空间优势,加强旅游资源的宣传推介。 要充分利用辖区旅游公路的空间宣传优势,在沿途各交通要道和路口见缝插针地设置附近旅游资源或旅游景区(点)中英文对照的路线导引牌、宣传指示牌等,把漫长的旅途划分为若干短小的时间段,既满足了旅游者在旅途中希望对旅游的下一个景区(点)有所初步了解的愿望,起到宣传促销旅游资源的作用,同时,还弱化了旅游者对凉州旅游景区(点)跨越间距大、耗时长的印象,从客观上增加了旅游景区(点)可进入性的机率。 4、加强旅游交通工具的管理,从措施上保障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 由区旅游局负责,拟定《凉州区旅游车辆的管理办法》,并报经区政府审批印发。对凡参与旅游交通客运的车辆采取旅游局参与管理、专项审批、给予优惠的办法,鼓励社会广泛参与旅游客运,同时,进一步规范旅游客车卫生条件、服务质量,加大非旅游客车经营旅游业务的经济处罚,保障旅游经营者和旅游消费者的权益,从而更好的为旅游者服务,使旅游者能够顺利地进入凉州地各个旅游景区观光游览,达到促进我区旅游协调发展的目的★ 参观学习调研报告
★ 公司调研方案范文
★ 硕士论文选题攻略
【可持续与可替代性旅游研讨会会议纪要(精选10篇)】相关文章:
物价全年工作计划2022-10-04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题目2022-05-06
物价局价格工作计划2022-12-08
物价系统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2022-06-28
党员要学习什么2022-08-18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2022-04-30
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尝试论文2023-08-18
净资产审计报告格式2022-11-04
媒体策划书2023-02-15
广东考察报告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