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育大学与现代社会

时间:2023-09-03 08:18:2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韩国三育大学与现代社会(整理10篇)由网友“银河卡丁车”投稿提供,下面给大家分享韩国三育大学与现代社会,欢迎阅读!

韩国三育大学与现代社会

篇1:韩国三育大学与现代社会

韩国三育大学与现代社会

由基督教教会开办的大学在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远比在欧洲重要.教会,在欧洲很多名人的笔下是反动势力的代表,如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的神父就是真善美的对立面;而英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伯兰特・罗素则认为宗教与科学是对立的`,当然是现代化的阻力,并写了<宗教与科学>.在亚洲,特别是东亚人的眼中,基督教及其大学的作用繁多,但是至少有一种观点认为它推动了现代化,①在传播宗教的同时,把欧洲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带到了韩国.

作 者:李春泰  作者单位:广东梅州市嘉应大学政法系教授 刊 名:当代韩国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KOREA 年,卷(期): “”(3) 分类号: 关键词: 

篇2:自由主义与现代社会

自由主义与现代社会

一、世界解魅与现代社会

社会是一个由个体组成的统一体。每个统一体都有它的基本组织原则。现代西方社会的基本组织原则的根据是自由主义;我们可以说,自由主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哲学。如果翻阅一下历史,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指出,在古代世界中,无论是中、西,自由主义的思想体系都没有出现过。中、西古代社会的基本组织原则都不是由自由主义所提供。儒家、亚理士多德的理论以及基督教这些古代的哲学及宗教体系,不仅不是自由主义式的理论,它们在最根本的地方还与自由主义的基本论点是背道而驰的。现代世界究竟有些甚么特点,使得它需要自由主义这个崭新的哲学作为它的组织原则?

韦伯对于现代性的研究将现代化的历史过程描述为理性化(rationalization)。他把这种理性的结构以及它如何在西方现代文化的观念及建制中体现出来作了详细的说明。韦伯所说的这种理性是工具--目的理性(means-end rationality)。在他的有名的《作者导言》(Author's Introduction)中,韦伯列举了工具理性在科学、经济、法律、建筑、宗教、音乐等方面的成就以及它们所显现的特性。1 工具理性的特色是它只能提供达成某个目的的手段,对于目的来说,理性没有能力对它进行任何判断。这也就是休姆在更早的时候所提出的理性只是爱好(passion)的奴隶。在决定目的时,人所能凭借的只有爱好,当目的被选定之后,理性才能施展它选取手段的能力。2

理性之所以会工具化,是由于宇宙观的改变所引起的。这种宇宙观的改变是由亚理士多德式的目的性的宇宙观转变为现代科学所体现的机械式的宇宙观。韦伯将这个过程称之为世界的解魅(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解魅的意义也就是休姆所说的事实与价值在逻辑上的隔绝。3在目的论的宇宙观中,价值及意义是客观地存在世界中的东西,因此,它们具有客观性。价值由于是宇宙构成的一部份,人们要获得价值所采取的办法是去发现它。我们对价值的认识也就构成了知识。由于世界本身就具有价值,因此,它也就构成了一个意义的网络。要对世界有所了解,必须把捉到它的意义。解魅之后的宇宙观,把价值与意义从世界中驱赶出去,世界只是由因果律将事态(states of affairs)连接起来。对客观的认识只是对事实世界的描述及说明。由于世界中并不包含意义及价值,因此,它们的来源只能是由人类的主观所赋予。因此,价值不再是被发现的对象,我们对它也不可能有知识,它只能是人们的创造物。这种由休姆定律所显示的世界观,已经成为现代世界中的一个文化建制(cultural institution)。它已经是我们生活世界中一个被视为当然的背景。

知识是具有普遍性及客观性的东西,而理性正是人们获致这两种特性的能力。当然,理性本身也具有客观性及普遍性。我们不会说某甲与某乙的理性不同。由于价值与意义不再存在于解魅后的世界之中,它只能是个人或集体主观的决定与创造,因而,它的客观及普遍性也无从建立。理性最典型的作用是推理及计算,但是,价值及意义的根据却是选择与决定,因而,解魅后的宇宙观中,理性的作用只能是工具性的。

韦伯以解魅及理性化来描绘现代世界是极为精确及深入的洞察。从上面的论述,我们更可以看出,解魅与理性化是一个铜板的两个面。解魅就使得理性工具化,反之亦然。但这种新的宇宙观与理性观,与自由主义的兴起又有甚么关系呢?自由主义一般被视为是一种社会及政治的规范理论,它并不牵涉到宇宙观的问题。但我却认为如果只是这样看自由主义,就很难对它有较深入的了解。自由主义是现代世界中的一个环节,它与现代性的其它面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有的是直接的,有的则较为间接。它的最主要的一些论旨-中立性原则(The principle of neutrality),以及对自律(autonomy)的重视-与意义及价值的主观化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4

二、多元社会与自由主义

多元主义、多元社会、多元价值这些词语,现在已是人们成天挂在嘴上的口头禅了。它们当然也相当准确地描述了现代社会的特色。多元主义是价值主观主义的直接的后果。当我们说,现代社会的特色是多元主义时,它的意思就是,人们对于甚么是理想的人生的看法有着不同的意见,对于这些自相融贯的价值观及人生观,我们没有一个客观的判准可以评定它们之间的高下,因为它们都是人们自己选择的结果。5 由于价值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所以我们找不到一个独立于人的客观标准来对它们作评定等级的工作。每个人对于自己的选择,甚至都能提出一套自相融贯的说法。但是,在最后的选择上,他所能依凭的就只能是休姆所说的爱好了。理性在这里无法发挥它的作用。理性由于是普遍的,因此它的功能本来是应该把不同的意见统合起来,当彼此有异议时,我们期盼理性能够为我们提出一个标准,使不同的意见得以透过理性的对话,而趋于同一。但是,由于最终的抉择只能是一个沙特所说的根本的选择(radical choice),理性在这里派不上用场,因此,也就无法透过辩论以达成一致。不同看法的双方,都认为自己的看法比对方要合理,因而,在论辩及对话时,大家虽然也可能尽量把自己的立场弄得更合理,但是,由于最终目的是由根本选择所产生,不一致就始终是无法消除。拉莫(Charles Larmore)将这种不一致称为合理的分歧(reasonable disagreement)。他指出:“合乎理性,也就是,以诚信来思考与对话,并且尽己所能地应用属于每一个研究领域中的一般的理性能力,似乎已经不再是无异议的保证了。在这些极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彼此谈得越多,我们也就越分歧。”6 他指出,有时候思考得越多,我们连自己也会变得三心两意,而无法作出判断。这当然是由于理性工具化所引起致的结果。而理性工具化,如上所说,与世界的解魅乃是一个铜板的两个面。

从轴心时代(AXIAL AGE)到现代世界出现之前的前现代世界中,社会统一的基础是奠基在系统性的哲学及宗教之上的世界观(WORLDVIEWS)。儒家思想,亚理士多德的哲学以及基督教就是这种整全性的.世界观体系。在以这种世界观体系作为社会统一的基础的文化型态中,虽然也用论证的方式来支持自己的论点,但是,它最终依赖的却仍是实质性的原理及原则,例如上帝,天及自然等概念。哈贝马斯将这种型态的正当化(LEGITIMATION)的办法称之为诉诸终极理由或基础(ULTIMATE GROUND)的办法。7 在这种以实质性的宗教或形而上的概念作为社会统一的文化中,价值的来源可以追溯到那些最终极的基础去,因此它也就有客观性。价值客观主义统制下的世界,对于甚么构成理想的人生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这些宗教与哲学体系中找到对每个人都有效的答案,因此,多元主义也就没有立足之地。基督教及儒家对于这个问题提出了答案。基督教所说的灵魂得救以及儒家所提出的践仁知天的人生,都是这种奠基在终极基础上的理论。

在解了魅的后形上学(POST-METAPHYSICAL)及俗世化了的世界里,这些终极基础都随着机械化的宇宙观而烟消云散了。价值及意义不存在于世界中,而只是选择及创造的结果。多元主义及合理的分歧自然地就跟着而来。存在主义与逻辑实证论是两个现代西方的哲学学派。它们所关心的问题很少是相同的,它们做哲学的方式也是南辕北辙。但是,默道克(IRIS MURDOCH)却指出了它们之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相似处,这就是价值的基础是人们的选择。8论文自由主义与现代社会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 d_8#qvW=exXB` ;y3D xIk @-f , ,8g工商管理论文rAbN0Tc9F+4e,i:Fa.e Y o-/qo]

价值多元主义与合理的分歧是现代社会最大的特性。虽然有许多哲学家努力着想要重建价值的客观性,但是,似乎都没有甚么成效。多元主义与合理的分歧不仅是一个现实,而且在可见的将来,它们也还会存在着。当然,多元本身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事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得人类的文化能够放出灿烂的花朵。一元主义只会箝制人的思想。但是,当分歧太大又无法对别人容忍时,最后所能诉诸的只有武力。西方十六世纪宗教改革以来一百多年的宗教战争就是最清楚的例子。许多学者都指出了宗教战争这个历史经验与自由主义的兴起之间的关系。我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到,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一个统一体。多元与分歧所表现的是不统一甚至是对立。这就无法构成社会。前现代式的统一既然已经一去不返,那么我们就必须找寻一种新的哲学作为多元世界中的统一基础。当然,这种统一在形式上与传统式的统一已经是迥然不同的东西。自由主义哲学就是为这种多元社会提供统一的哲学理论。

三、公正与社会统一

某种形式的统一是组成社会不可或缺的条件。在传统社会中,人们认为要达到社会统一,大家相信同样的宗教及拥有相同的价值观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多元社会中,这种可能性不再存在,因为多元社会的定义就是这个社会中的人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在这种社会中宗教及奠基于形上学的价值体系不可能成为统一的基础。自由主义的任务及功能,正是要为这种新的多元社会提供一个新的哲学基础。它具有一些甚么论旨以及用甚么办法来完成这项任务?

首先,自由主义把统一社会的基础由传统的宗教及世界观转为公正(JUSTICE)。也就是说,在多元社会中,拥有不同的宗教及世界观、价值观的人,只要拥有相同的公正理念就可以组成一个共同体了。这个论旨的意思究竟是甚么?

亚理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NICHOMACHEAN ETHICS)中指出,伦理学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甚么样的人生才是一个美好的人生?”亚理士多德这种对伦理学的看法,同样地可以说是儒家、基督教等前现代的伦理与宗教体系的看法。道德所研究的就是荀子所说的“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的学问。西几维克(HENRY SIDGWICK)把这种对道德的看法称为“吸引的道德观”(ATTRACTIVE VIEW OF MORALITY),与吸引的道德观相对的现代道德观,西几维克把它叫做“命令的道德观”(IMPERATIVE VIEW OF MORALITY)9。在西方传统中,亚理士多德是前者的代表,康德则是后者的典型。在吸引的道德观的理论结构中,价值(GOOD)是首出的概念,对(RIGHT)则是在价值概念被确定之后,才能够被推导出来。命令观对这两个概念的重要性的排列则正好相反。在命令观中,对是首出的概念,价值则被从道德的领域中排除出去。吸引观的道德理论中,道德哲学的目标是厘清甚么是美好的人生,以及德性在美好人生中所占的位置为何?它的最重要的目的并非解决人际冲突的问题。根据这种道德观,一个具有德性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冲突虽然不能完全消除,但它们出现的频率会减到很低的程度,因而也就不是甚么难处理的问题。

命令观对道德的范围,功能等与吸引观都有着迥然不同的看法。由于价值的主观性,命令观认为道德的范围应该只限于对这个领域。有关价值的事是个人主观范围内的事;任何一种价值观,只要不伤害到别人,它的拥有者就有权利去实践它。这当然就是弥尔有名的伤害原则(THE HARM PRINCIPLE)。罗尔斯及哈贝玛斯都明白地把道德问题只限制在公正(JUSTICE),也就是对的范围之内。随着道德范围的缩小,道德的功能也起了相应的变化。道德的最高目标不再是有关理想人生的事情,道德哲学也不再探讨理想人生为何作为它的主要课题。道德的功用变为解决人与人之间冲突的规范及原则,而道德哲学也就以建构一套公正理论或是更抽象的后设伦理学为它的主要工作了。后设伦理学所作的是把道德观点勾划出来的工作。

篇3:现代人格与社会现代化

现代人格与社会现代化

为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必须要塑造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人格;独立性、意志性、务实性、创新性是现代人格的`主要特征,文中提出了塑造现代人格的基本途径.

作 者:李洁萍  作者单位:广东湛江教育学院,广东,湛江,524037 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4) 分类号:B0 关键词:人格   现代人格   塑造  

篇4:宗教道德与现代社会

宗教道德与现代社会

世俗伦理与宗教道德是两个各具独立特色的道德规范体系。随着宗教世俗化现象的出现,两者的'关系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世俗伦理与宗教道德的相互关系的分析,来探讨宗教道德对现代社会伦理发展的影响及作用。

作 者:何劲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刊 名: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27(2) 分类号:B82-55 关键词:世俗伦理   宗教道德   现代社会  

篇5: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

佛教的伦理思想是佛教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初是在印度古代社会的某些发展形态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了古代印度部分宗教信徒对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看法。这种伦理思想开始主要是在南亚地区发生着影响。后来,随着佛教传播地域的扩大,它的影响也不断扩大。目前,它在中国等亚洲的大部分地区,甚至在亚洲外的不少地区都有影响。佛教的伦理思想是东方伦理思想的基本形态之一,在世界伦理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对这一伦理思想的基本观念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佛教伦理思想的基本观念

佛教伦理思想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其基本的原则或可涵盖大部分内容的纲要则不多。在笔者看来,可主要概括为三条,即:平等观念、克己观念和慈悲利他的观念。

(一)平等观念

佛教在印度不是产生最早的宗教,而且在印度历史上通常也不是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在印度历史上产生较早(早于佛教)的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及后来由其演变而成的印度教是印度历史上通常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婆罗门教反映了印度社会里四种姓中的婆罗门种姓阶层的意识形态。这种宗教主张:吠陀是天启的,祭祀是万能的,婆罗门种姓是至上的。在佛教产生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的思想界一直为婆罗门教所主宰。印度社会中流行的伦理思想是婆罗门教的伦理思想,它在总体上要维护种姓制度,坚持在诸种姓中婆罗门第一,下等种姓要服从上等种姓。这种状况一直到了佛教产生后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佛教在产生时主要代表了印度四种姓中属刹帝利和吠舍种姓的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政经利益和主张。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观念。认为人的高低贵贱并不是由于人的出身,而是由于人的行为。出身卑贱的人一样能成为贤人。如《别译杂阿含经》卷第五中说:“不应问生处,宜问其所行,微木能生火,卑贱生贤达。”《长阿含经・小缘经》中说:“汝今当知,今我弟子,种姓不同,所出各异,于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问:汝谁种姓,当答彼言:我是沙门释种子也。”佛教在这里明显是主张一种平等的观念。即反对婆罗门教的四种姓不平等理论。不过,客观地说,佛教反对种姓间的不平等是有一定限度的,它主要强调无论种姓高低都毫无例外地有权利加入佛教组织,修习佛法。它的种姓平等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把佛教的影响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去。佛教并不是从根本上反对种姓制,它不可能真正开展一场消除种姓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尽管如此,佛教的这种在一定范围内反对种姓不平等的观点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它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对印度正统婆罗门教视为神圣的种姓制度有所触动。

早期佛教的这种在一定范围内的平等观念确定后,对佛教总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和该教在后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佛教的许多基本理论及教规与其在伦理思想上的平等观念是一致的。

例如,在基本理论方面,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反对在事物中有一最高的实体或主宰体。这和婆罗门教是完全不同的。婆罗门教认为在一切事物中有一最高的本体或主宰体――梵,认为万物以梵为根本,梵是不变的,永恒存在的。而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则认为,不存在一个万有的主宰体,事物是缘起的,是互为因果的,互为条件的。不仅一般的事物中没有这种主宰体,而且在人或人生现象中也没有这种主宰体。如佛教把人分析为“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这五种要素在佛教(小乘佛教)中无高低主次之分。佛教的这种无主体或“无我”的理论与其在伦理思想上的平等观念显然是相呼应的:既然万有中没有主宰体或一切的主体,又怎么可能会在社会中存在一个永远高于其他种姓的最高种姓呢?

再如,在佛教的教规方面,也体现了其在伦理思想中的平等精神。佛教教规中规定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无论是杀生还是偷盗或邪淫都是对他人的侵犯,其行为都是建立在一种别人与自己不平等观念的基础之上的。如婆罗门教中的一些派别虽然也讲不杀生和不任意拿走别人的东西等,但这主要是适用于相同种姓之间,而在上等种姓对待下等种姓时,则不受此限;上等种姓在许多场合可以任意处置下等种姓或其物品,包括伤害下等种姓的生命。佛教对于这种不平等的观念是坚决反对的。

(二)克己观念

这里所谓“克己”即克制自己,特别是克制自己的欲望、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意识。“克己”是我们在此处对佛教这方面伦理观念的概括。佛教学说中与克己观念直接相联系(或作为克己观念的直接表现形态)的理论有不少。例如佛教有关“三毒”的理论、有关“三学”的理论等都包含着克己的观念。

佛教认为,人之所以陷入生死轮回的痛苦之中,与人总是为“烦恼”所缠绕有关。烦恼有多种,但其中主要的有三种,即所谓“三毒”。三毒具体指“贪”、“_”、“痴”。解释三毒的佛典很多。如《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一中说:“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而生_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是名为痴。三毒为一切烦恼根本。”不难看出,三毒的产生都与对“我”的执著有关。按照佛教的一般看法(特别是早期佛教),人生现象中是没有“我”的,但人由于无知或无明而认为“有我”。这样,对自认为世俗世界中有益于“我”的事情就贪恋并追求,对自认为世俗世界中不利于“我”或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包括与之相关的他人)就憎恨,贪和_的基础则是无知或无明,这也就是所谓“痴”。

三毒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消除三毒也就是消除烦恼。这也就是要“克己”。在三毒之中,灭除“贪”就是典型的克制自己。佛教要求信徒克制自己对外物的贪欲,克服自己对财富、权利、地位、名声等的贪欲。佛教的根本教义四谛中也涉及了“贪”的问题。如“集谛”是指认识到造成痛苦的原因是爱欲或贪欲,“灭谛”是指认识到应当消除这爱欲或贪欲。三毒之中的“_”与“贪”相关。自己的贪欲不能满足,自然就生愤恨之心,对阻碍实现自己欲望的人或事不满或憎恨。在佛教看来,必须克制或消除这种“_”。否则是不能摆脱轮回达到解脱的。三毒之中又以“痴”为根本。佛教的不少根本教

义中都涉及到“痴”。如在“十二因缘”中,最初的环节是“无明”,无明引生其他十一个环节,如果消除了这无明,则人的生死轮转(轮回)也就消灭了。因而消除“痴”对“克己”具有重要的或根本性的意义。

在佛教理论中,关于如何克己的具体方法,直接论及较多的是所谓“三学”。三学即戒、定、慧。“戒”就是佛教的戒律或戒条,是信徒必须遵守的规则,佛教以此来约束信奉者的行为。凡是虔诚的佛教徒都把戒律作为克制自己贪欲、戒除不良行为的准则。佛教的戒有多种或不同阶段,如可以分为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佛教的戒一般收在各种“律藏”之中。如较重要的《四分律》中规定了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定”也可以说是一种克己的方法,主要是抑制自己的心作用,使身心安定,止息种种意念或思虑,将精神集中于事物的实相之上。“慧”实际也包含着克己的内容,即克制自己的错误的或无知的观念,学习并达到佛教的特殊智慧。由于佛教中有不同的分支或流派,因而戒、定、慧的具体内容在不同派别中会有所区别。大乘佛教中的“六度”或“十度”中有不少成分涵盖了小乘的“三学”,但具体解释或含义有很大区别。克制自己的方式有不同。

(三)慈悲利他观念

佛教讲“平等”,讲“克己”,就自然也要讲“慈悲利他”。在“慈悲利他”中,“慈悲”是佛教一直讲的,而“利他”则主要是在大乘佛教形成后才大力强调的。

慈悲也可分开讲,“慈”指使众生快乐,给他们幸福,“悲”指去除众生的苦恼,使之摆脱痛苦。《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七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慈悲在一些佛教典籍中被分为三种:一是众生缘慈悲心,以一慈悲心视十方五道众生,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侄,常思与乐拔苦之心。这种慈悲心多在凡夫或有学人未断烦恼之时产生。二是法缘慈悲心,已断烦恼之三乘圣人,达于法空,破吾我之相、一异之相等,但怜众生不知是法空,一心欲拔苦得乐,随其意而拔苦与乐。三是无缘慈悲心,这种慈悲只在诸佛之中,诸佛之心不住于有为无为性之中,不住于过去、现在、未来世之中,知诸缘不实,颠倒虚妄,故心无所缘,但佛以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往来五道,心住诸法,取舍分别,故心无众生缘,使一切众生自然获得拔苦与乐之益。(参见《大智度论》卷第二十等;参见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4-1165页)

佛教的慈悲不仅指要对自己之外的他人慈悲,而且有时也指要对一切有生命之物慈悲佛教的不杀生等戒规就具有这方面的含义。

慈悲在佛教教义中也常被包摄在所谓“四无量心”之中。四无量心中除了慈和悲之外,还包括喜和舍。“喜”指看见他人快乐而随之欢喜。“舍”指内心保持不偏执的平衡,平等无差别(舍弃亲疏差别)地利益众生。

无论是慈悲,还是四无量中的喜舍,都包含“利他”的思想。但佛教的利他思想主要是在大乘佛教中才突出起来的。这需要联系原始和小乘佛教的有关学说或观念来论述。

小乘佛教在总体上说是重视所谓“自利”的,即主要追求自身的解脱。小乘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是证得“阿罗汉果”。阿罗汉果就是求取个人解脱,即所谓“自利”。修习的具体内容就是小乘的“三学”和“三十七道品”。而大乘佛教则一般修以“六度”(布施、持戒、忍、精进、定、智慧)为主要内容的菩萨戒,把成佛、普度众生(利他)作为最高目的。在小乘佛教看来,解脱境界(涅)与“世间”是两个不同的、有分别的境界,自己注重自身的修炼,摆脱外界的烦恼,就能达到一种脱离“世间”的解脱境界,至于别人的解脱或“世间”的苦难等,则与个人解脱没有多大关系。大乘佛教在这方面有很大变化,不仅讲“自利”,更强调“利他”。在大多数大乘佛教派别或信徒看来,解脱境界(涅)与“世间”不是绝对分离的,它们是“无分别”的。如中观派的主要典籍《中论》中就明确说:“涅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亦无少分别。”达到解脱并不是离开“世间”而去追求另一不同的境界。大乘佛教徒要“即世间即涅”。作为菩萨或成佛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利他”,菩萨或佛不是存在于“世间”之外,而是在“世间”救度众生。为了救度众生,菩萨或佛什么都能舍弃。也就是说,大乘佛教徒要真正成佛,就一定要慈悲利他。仅仅“自利”不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并不能真正达到涅。

佛教中的这种转变(由重自利到重利他)对佛教后来的发展极为重要。因为如果佛教仅仅是一个教个人如何修炼,达到个人解脱的宗教,他就没有后来佛教所具有的那种感召力,就不会产生后来那么大的社会影响。只有强调慈悲利他,只有把个人的真正解脱与“世间”的改变(别人的脱苦)联系起来,才能激发大量的佛教徒自觉地在世间利乐有情,造福众生。而这样做的结果则是佛教影响的扩大。因此,慈悲利他的观念后来成为佛教伦理思想的一个最基本的观念。

二、佛教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或作用

客观地说,佛教的伦理思想的基本观念在其主要经典中已经形成。随着佛教在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等地的传播,这种伦理思想也逐渐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发挥着影响。这种影响在现代社会中没有消失,而且在某些地区还有所发展。佛教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或作用至少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抑制现代社会中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

包括伦理思想在内的佛教各种理论的影响范围主要是在亚洲的许多国家或地区。在古代是如此,在现代,从总体上看仍是如此。佛教虽在不少亚洲外的国家或地区也有流传,但影响大的区域仍是在亚洲。亚洲受佛教影响较大的国家在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或是印度教(婆罗门教)文化系统(如印度等一些南亚国家和部分东南亚国家),或是儒家文化系统(如中国、朝鲜或韩国、日本等国家)。但发展到近现代,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

上一页  [1]

方文化的巨大影响。而现代西方文化中确实存在着某种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成分。如果说这样讲不大准确或不大符合事实的话,至少可以说不少东方国家(上述国家或地区)的人对西方国家的文化这样看或这样理解。从总体上说,西方文化在欧洲文艺复兴后,特别重视个人的利益,强调实现个人价值,维护个人尊严,追求个人幸福。但在这种强调或追求的过程中,确实有某些走入极端的情况。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应当说为这种极端倾向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受西方这种文化的影响或受对这种文化理解的影响,现代的一些东方国家中流行着利己主义或享乐主义的思想或行为。如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只要对自己有利,哪怕损害他人利益,也毫无顾忌;一味追求当前的享乐,不考虑别人的利益,甚至也不考虑自己的长远利益。

在有这种利己主义或享乐主义思想或行为的人中,一部分是文化层次较高的人,他们的利己主义或享乐主义的行为或表现是较为隐秘的或通常不易被发现的。而大多数人是文化层次不太高的人,这部分人的利己主义或享乐主义的行为或表现则较为明显。对于这两部分人来说,儒家文化对他们所起的约束作用不是很大,因为这种文化显得对他们没有多少惩戒威力。而佛教的情况则不同。如上所述,佛教讲克己,特别强调抑制自己的贪欲;佛教还讲利他。即便是小乘佛教的“自利”,与现代社会中的利己主义也有很大不同。现代社会中的享乐主义与佛教的种种戒律或戒规也是完全对立的。对于现代社会中那些文化层次不高的人来说,佛教的教义对其思想和行为有较大的约束力,因为佛教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人在极端化地追求自身利益或享乐时,时常会顾忌到佛教教义中所说的个人行为所招致的结果。

在东方一些国家中,印度教(婆罗门教)的影响在古代根深蒂固(佛教也有一定影响)。但到了近现代,随着西方势力(政治和经济力量)的进入,在民众中,特别是在年轻人之中,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步扩大,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也开始流行。佛教的教义在这些国家中对抑制这种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那些印度教曾有重要影响,而后来佛教起主导作用的国家中更是如此。在这些国家中,严格来讲,是佛教的影响和印度教的影响交织在一起,对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起着抑制作用。因为印度教发展到后来吸收了不少佛教的学说,而佛教的许多思想,包括伦理思想,也是在吸收和改造古代婆罗门教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二者(佛教和婆罗门教)在其传统的宗教教义中,对于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都是反对的,而且都主张轮回业报或因果报应的思想。这种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对部分人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能起到其他一些类型的伦理观念所不能起到的抑制作用。

总之,佛教的伦理思想在现代东方国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它促使人们自律,反对损人利己,反对奢华。对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现象,儒家等文化传统虽然也起着抑制作用,但佛教的独特作用是其他文化形态所不能取代的。

(二)鼓励人们扶危济困,造福社会

佛教的许多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较好的作用。如上述佛教的慈悲利他观念就是如此。首先要指出的是,近现代的不少佛教著名僧侣或居士,自身就严格要求自己,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如中国近代著名的圆瑛(1873-1953)法师在19左右就曾创办了“宁波佛教孤儿院”,收容无依无靠的孤儿。在代初,他还组织成立了佛教赈灾会,救济因华北五省大旱而陷入苦难的灾民。在中国近代,许多佛教组织或佛教僧侣都能较好地借鉴历史上佛教思想家或流派所提出的涅与世间关系观念。他们一般不采取印度小乘佛教中存在的那种把涅与世间绝对化地对立起来的态度,而是吸取了印度佛教中中观派和中国佛教中禅宗(南宗系统)的思想。认识到个人的解脱(涅)是离不开世间的,而且应该把个人的解脱与众生的解脱联系起来,不仅要“自利”,而且要“利他”。不再一味追求那种离群索居式的远离尘世的修持方式,而是强调以佛教的慈悲精神为怀,积极投身于有益于民众的各种慈善活动。努力利乐有情,造福社会。把作各种这类善事看成修成正果,趋向涅的重要途径。

随着佛教影响在民间的深入和扩大,不少人虽然没有出家,甚至居士也不是,但对佛教的这种慈悲利他的精神十分赞赏,自觉或不自觉地按这种精神行事。在这类人中,有一些是知识分子,甚至是高级知识分子。但大多数人是民间文化水准不高的普通百姓。这些百姓谈不上对佛教的深奥教义有多少领悟,甚至连一些佛教的基本常识也不甚了了,但佛教的慈悲利他精神却深入到了他们的心灵之中,但凡遇到自己可能服务于他人,或能给他人带来好处的事情,即便是损害自己的利益也要努力去做。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在做这些好事时,确实觉得应该去做,觉得做了这种好事对自己是一种享受,或心灵安慰。也有一些人是深信佛教的轮回解脱或因果报应的学说,认为善行一定有善报,恶行一定有恶报。总之,在现代社会中,有相当多的人能依照佛教教义积极从事许多利国利民的“善事”。

佛教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这种影响不仅在中国有,在不少亚洲国家或一些受佛教影响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中也存在。如在日本和韩国等国的一些民众中,自觉按佛教的慈悲利他精神行事的人的数量不少,他们中有许多人已把按佛教的这种精神行事看成理所当然,许多人在作这些“善事”时已不再掺杂多少为自己谋求此世或来世好处的私人利益动机。因此可以说,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这种鼓励人们扶危济困,造福社会民众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三)鼓励人们追求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维持社会安宁

佛教的伦理思想在古代起着规范教徒行为的作用。在规范他们行为的同时,佛教也向教徒许诺,如果按照这种行为规范去做,将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而在这些教徒从事信教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也确实感到有所遵循,并相信遵循这些规范必定能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即起着一种鼓励教徒对宗教理想努力追求的作用。在近代和现代,佛教的伦理思想不仅依然对教徒起着这种作用,而且对不少一般的群众也起一种类似的作用。也就是说,佛教的伦理思想的影响远远不是限于佛教教团的内部,而是对许多民众有影响。这些人的情况不尽相同;有些人虽未出家,但非常信仰佛教(是居士或介于居士和出家人之间)。还有一些人既没有出家,也算不上居士

上一页  [1] [2]

,但对佛教的一些理论,特别是伦理观念十分赞赏。再有一些人,对佛教不明确表示信奉或赞赏,但在潜意识里却多少受一些佛教观念的影响。在上述不同类型的人中,佛教的伦理思想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人在从事一些活动或处理某些事情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佛教的伦理观念行事。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常常掺有佛教伦理思想的标准。在相当多的人的潜意识中,按照佛教的行为规范行事,是必定会有一种好的或理想的结果的。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佛教的伦理思想也确实起着一种激励人们去追求一种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的作用。

在当今一些国家中,不少传统意识形态的原有模式被打破。一些传统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意义被重新估价,人们的价值取向有了很大变化。在这一转变时期,有不少人茫然不知所措;有相当一部分人失去了对理想的追求,而佛教的伦理思想则对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这些人那里,佛教的理想被作为他们的人生理想,佛教的伦理观念成了他们的行为准则。这种情况当然不是也不应是政府部门或教育部门所希望出现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它却就是这样客观地存在着。然而,从另一角度看,民众中有人按佛教的行为规范去行事,有时却也能起到某种有利于安定团结的社会作用。这比那种没有任何理想、无道德、无纪律、肆意破坏社会安宁的状况要好得多。

三、佛教伦理思想对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人类的精神文明是不断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现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应当是在古代精神文明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吸收古代精神文明中有价值或有意义的成分。这样的成分有多种多样。佛教的一些伦理思想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它对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至少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在提倡为人民服务,提倡奉献精神时,佛教的伦理思想有借鉴意义

在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也有相当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在各个地区是不平衡的。而且在一些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的地区,却存在精神文明滑坡的现象。如上述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甚至损人利己等丑恶现象在不少地区抬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比较复杂,但其中较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伦理方面。究竟如何看待人生,用什么样的行为准则来规范自己,在许多人那里是不明确的。在中国,在对十年“文革”中“左”的说教批判的同时,不少人却把为人民服务的好传统也当成“左”的东西抛弃了。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只想别人对自己奉献,不想自己对别人奉献,实际上奉行着一种自私自利、一切以我为中心、一心为自己谋利的伦理思想。这使精神文明建设受到很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强正面的思想教育当然是政府或社会教育部门主要的应对之策。但也应当辅以其他的手法。如佛教的一些伦理思想就能起到一些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起不到的作用。有不少人对正面的思想教育有逆反心理,但对佛教的教理却很感兴趣,对佛教的伦理观念也很认同,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如许多信佛教之人或受佛教影响较大的人能自觉用佛教的克己精神待人,在遇到自己利益与他人利益或民众利益相矛盾时,能本着佛教的“利他”精神先人后己,为他人或为社会牺牲自己的利益。佛教的一些伦理观念所引发的一些人的行为对社会是有正面作用的,所收到的社会效果有些是政府或社会教育部门的正面教育想收到但在现实中难以收到的。这一方面说明佛教的伦理思想确有其独到之处,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应当吸收借鉴一些佛教伦理思想中的有益成分。

(二)在提倡自觉遵纪守法、严于律己时,佛教的伦理思想有借鉴意义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存在人的个人欲望或需要与社会秩序或他人利益相冲突的情况。要想社会的秩序不被破坏,人们(包括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每一个人都应该对于自己的欲望有所克制。要受一定的社会法纪管束,也要受一定的伦理观念制约。

在当代,尽管人们的文明程度有很大提高,遵纪守法的观念普遍加强,但在这方面的问题仍然很多。扰乱民众安宁、破坏社会秩序的人依旧不少。因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在这方面,佛教的伦理思想也可起一些好的作用,有一定借鉴意义。

与上述情况类似,有些人对政府或一些社会机构的法规制度并不以为然。但却对佛教的教义十分看重,对佛教的教规非常赞赏。虽然并未出家甚至居士也算不上,但在许多场合却能自觉地遵守佛教的一些教规,用佛教的伦理思想约束自己。这些人从灭除佛教说的“三毒”的立场出发,从克己的观念出发,能够对自己严格要求。而这样做所起的社会作用,应当说有好的方面。它在客观上对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起了积极的作用。另外,佛教伦理思想中的一些成分(如利他观念、克己观念等)即便在理论上也确实有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值得吸收的成分和借鉴之处。

(三)在反对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特权思想、腐败现象时,佛教的伦理思想有借鉴意义

在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在法律上都确立了公民的平等地位。人们有分工或职务的不同,但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平等的,人人都平等地享有作为人的尊严,在这方面没有等级的划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在财产、职业、职务、种族等方面具有的差异,因而在社会上所具有的影响力或社会地位是不同的。在社会中实际存在着富人歧视穷人、职位高者歧视或虐待职位低者、一些种族歧视另外一些种族的情况。许多富人凭借财产胡作非为,有些当权者凭借权利鱼肉百姓、横行霸道,有些种族优越感较强的人鄙视其他种族。这些富人、职位高者、种族优越感强者一般都认为自己有一种“特权”。这种特权思想在当今世界是阻碍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也常常是产生社会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消除这种特权思想,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而佛教的伦理思想在这方面能起一些积极的作用。

佛教在产生时就主张某种程度上的平等思想,反对种姓地位的不平等。在后来

上一页  [1] [2] [3]

的发展中,又反对歧视和虐待其他众生或生灵。当然,平等只能是相对的,绝对的平等是没有的。佛教僧团或佛教徒自身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平等。但佛教倡导这种观念,从社会作用来看,在总体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佛教的这种平等思想对现代社会中的许多信教者都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受佛教这种思想影响大的人相对来说“特权”思想就少些,涉及“腐败”的人也少些。因此,在现代的精神文明建设中,适当地吸收和借鉴佛教的这方面的思想是有益的。

佛教的伦理思想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作用等当然不止以上所述。本文只是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希望能在这一问题上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原载《北京大学学报》3期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上一页  [1] [2] [3] [4] 

篇6: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

佛教的伦理思想是佛教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初是在印度古代社会的某些发展形态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了古代印度部分宗教信徒对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看法。这种伦理思想开始主要是在南亚地区发生着影响。后来,随着佛教传播地域的扩大,它的影响也不断扩大。目前,它在中国等亚洲的大部分地区,甚至在亚洲外的不少地区都有影响。佛教的伦理思想是东方伦理思想的基本形态之一,在世界伦理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对这一伦理思想的基本观念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佛教伦理思想的基本观念

佛教伦理思想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其基本的原则或可涵盖大部分内容的纲要则不多。在笔者看来,可主要概括为三条,即:平等观念、克己观念和慈悲利他的观念。

(一)平等观念

佛教在印度不是产生最早的宗教,而且在印度历史上通常也不是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在印度历史上产生较早(早于佛教)的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及后来由其演变而成的印度教是印度历史上通常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婆罗门教反映了印度社会里四种姓中的婆罗门种姓阶层的意识形态。这种宗教主张:吠陀是天启的,祭祀是万能的,婆罗门种姓是至上的。在佛教产生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的思想界一直为婆罗门教所主宰。印度社会中流行的伦理思想是婆罗门教的伦理思想,它在总体上要维护种姓制度,坚持在诸种姓中婆罗门第一,下等种姓要服从上等种姓。这种状况一直到了佛教产生后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佛教在产生时主要代表了印度四种姓中属刹帝利和吠舍种姓的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政经利益和主张。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观念。认为人的高低贵贱并不是由于人的出身,而是由于人的行为。出身卑贱的人一样能成为贤人。如《别译杂阿含经》卷第五中说:“不应问生处,宜问其所行,微木能生火,卑贱生贤达。”《长阿含经・小缘经》中说:“汝今当知,今我弟子,种姓不同,所出各异,于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问:汝谁种姓,当答彼言:我是沙门释种子也。”佛教在这里明显是主张一种平等的观念。即反对婆罗门教的四种姓不平等理论。不过,客观地说,佛教反对种姓间的不平等是有一定限度的,它主要强调无论种姓高低都毫无例外地有权利加入佛教组织,修习佛法。它的种姓平等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把佛教的影响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去。佛教并不是从根本上反对种姓制,它不可能真正开展一场消除种姓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尽管如此,佛教的这种在一定范围内反对种姓不平等的观点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它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对印度正统婆罗门教视为神圣的种姓制度有所触动。

早期佛教的这种在一定范围内的平等观念确定后,对佛教总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和该教在后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佛教的许多基本理论及教规与其在伦理思想上的平等观念是一致的'。

例如,在基本理论方面,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反对在事物中有一最高的实体或主宰体。这和婆罗门教是完全不同的。婆罗门教认为在一切事物中有一最高的本体或主宰体――梵,认为万物以梵为根本,梵是不变的,永恒存在的。而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则认为,不存在一个万有的主宰体,事物是缘起的,是互为因果的,互为条件的。不仅一般的事物中没有这种主宰体,而且在人或人生现象中也没有这种主宰体。如佛教把人分析为“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这五种要素在佛教(小乘佛教)中无高低主次之分。佛教的这种无主体或“无我”的理论与其在伦理思想上的平等观念显然是相呼应的:既然万有中没有主宰体或一切的主体,又怎么可能会在社会中存在一个永远高于其他种姓的最高种姓呢?

再如,在佛教的教规方面,也体现了其在伦理思想中的平等精神。佛教教规中规定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无论是杀生还是偷盗或邪淫都是对他人的侵犯,其行为都是建立在一种别人与自己不平等观念的基础之上的。如婆罗门

[1] [2] [3] [4] [5]

篇7:大学日志实习与社会

实习与社会

现在都流行准妈准爸的,我也来个准毕业生,忽悠一些这段日子。

我,一个实实在在的准毕业生,踏上了实习的光荣大道,踩在经验者的脚下,寻觅着所谓的最真实的知识。原来在象牙塔里面,不知天多高地多厚,不知孰轻孰重,不知“单身”是如何的锻炼一个学生的意志,现在我终于大彻大悟,悟得真经,在此分享,善哉善哉。

毕业,两个字,一段时间,,和许多陌生人,在同一个工作场合,做着最简单的事情,工作。我们不再是那个守在教室还心不在焉的逃课生,我们不再是那个拿着早饭慢悠慢悠地和时间赛慢的坏孩子,不再是那个和老师比着谁更牛谁更能说的小混混,我们在这里,就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必须服从别人已经习惯生活的人,一个必须既定时间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人,一个必须经历被别人指指点点从看不起到看得起过程的人。不仅如此,我们要有奉献精神,打不还口,骂不还手。忍着无敌,我们准毕业生的座右铭。

开始,我们觉得是新鲜,像刚进校的学生一样,规规矩矩的,胸怀大志,前途辉煌。新奇的感觉就像被丢在空气十分清新的森林里。信心满满,准备好了要面对的一切。秘密武器,用心听领导同事说话,低调做人,但也不高调做事,而是尽量高效率的做事。/可是一开始,别人对你的姿态可是比你想象的高多了。你的读书背景,你的言谈举止,你的工作态度,你的做事效率,别人都在给你一个定义,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指挥书本上的条条款款,一点实际经验也没有。如果你还不能和他们融合在一起,那你完了,你的每一天都是灰暗的,没有一丝阳光:如果你在大学时代学会了做人处事,那祝贺你,无论你学的怎样,在这里暂时只欢迎这样的准毕业生,即使是雨天,你的心情依旧如花绽放,绚烂无比。

学会融合一种新环境,特别是和学校完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作息时间,不同的做事态度,都是一种逐渐由生到熟的过程;

学会和两种人打交道,你的同事,你的领导。对领导怎样,是你能否呆久的主要因素,但不全是,得罪了太多同事,你恐怕被炒鱿鱼的概率就大了。不过我相信一句话,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怎样对你。刚开始我觉得那个食堂的厨师说话好重,我心伤呀,晚上差点哭起来。第二天我依旧以微笑面对他,耐心的问一些家常话,呵呵,不出所料,我在食堂不会遇到麻烦了。刚开始来那几天,我几乎没说过话,晚上也就听歌看书,感觉好压抑,有时候很闷了下了班就去到处溜达,看了不少周围的风景,还照了不少照片,同时也熟悉了当地的工作环境和人文条件,也舒缓了压抑的心情。也许是这种调节很适合我吧,现在我呆在这不会想哭,想回家,想学校了,我只知道,到了这里,我就得好好的干。

我是一个准毕业生,需要积累的东西太多了。因而我也要把那些曾经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东西一点点的移到我的工作上来。学会宽容,学会装扮,学会提问,学会礼貌,学会利用资源尽快的充实自己。我不能像一个学生般到处瞎逛,不能像一个工作人锁在工作和家里,我要认识世界,认识我们这个习以为常的社会,然后适应它。如果有可能,还能改造这个环境,哦,不对,只能说改善,我现在还没那能耐,以后吧,慢慢来呗。

我实习也没多久,或而还处在兴奋状态,难免写的乌七八糟,大伙就将就着读,俺没那水平,就这样发展缓慢,望见谅,时时来踩我空间哦!

篇8:社会语言学与大学英语教学

社会语言学与大学英语教学

社会语言学打破了语言学界历来只注重研究语言形式的传统,着重从语言与社会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语言及其运用的规律.这种研究方式对外语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通过文化和语篇进行教学等.文章首先简略论述了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然后讨论受其影响发展起来的交际教学法、文化教学法、语篇教学法及专门化教学法.

作 者:王梅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 保定,071003 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 年,卷(期): “”(10) 分类号:H3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大学英语教学   交际能力   文化  

篇9: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案三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案(三)

[课题] 3竞争与合作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争。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懂得既要竞争,又要互相合作,才能成功。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能自觉地遵守竞争规则。 [重点难点] 重点: 1、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生活中竞争无处不在,鼓励学生参与竞争。 2、让学生懂得有序的竞争可以促进人的发展。 3、让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难点:既参与竞争又积极合作。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现代社会充满竞争。学习、工作、生活中都如此。它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你知道有哪些竞争吗? 班队干部竞争 各种比赛(学习中的竞争) 企业、工厂之间的竞争(市场的竞争) 招聘人员有竞争……(工作中的竞争) 看来,生活中竞争处处可见! 二、大家都来说: 那你知道为什么需要竞争吗? 1、四人小组讨论,至少归纳三条。 2、交流: 预设:竞争能锻炼人的胆量 能催人不断地学习能让每件事做得更好…… 三、竞争的规则:  反例:  如果咱们班要和另一个班进行拔河比赛。可是,他们班出了10个人,而我们班出了5个人,你们同意这样的比赛吗? 1、学生讨论、交流。 2、你从这件事中得出个什么道理? 竞争要有一定的规则,做到有序竞争。 板书――公开公平公正 3、辨析: 这些同学的做法是对的吗? “我当班长,我让我妈和老师说说。” “咱们这么要好,到时投我一票。” “他肯定不行,选我吧!” “我们有竞争 ,但我们是好同学,让我们互相帮助。” “这次参赛的作文,我让爸爸代劳了。” 你同意这种做法吗? 四、在竞争中成长: 既然竞争对我们的成长如此重要,那,我们怎样获得成功呢?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校园文化艺术节的片段。 1、舞蹈《我的舞蹈 我的`梦》获得了一等奖 《大家来恰恰》获得了二等奖。 他们在参与竞争中获得了成功?为什么会成功的呢? 2、许许多多师生的共同合作: 排练 化装 包车 服装 舞台、灯光、空调…… 为了演出了顺利进行,多少人在共同努力,这就是竞争中的合作! 3、现在,你理解什么是合作吗? 让我们下节课进一步来认识合作。 五、总结: 1、这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下节课我们要分四人小组共同制作一张8K大的画版,内容是:迎接国庆。 四人小组怎样合作? 准备工作、材料、分工……   第二课时 一、活动前的准备: 1、迎接国庆画板制作比赛开始。 2、各组作了哪些准备? 小组交流。 3、讨论:活动前的准备非常重要。 分工 材料准备 设计 二、正式活动: 1、分组进行; 2、巡视,并表扬各组的优点。 三、展示评比: 1、小组进行展示,并说说合作过程。 2、讨论优秀作品的产出,合作重要性的体现。 人人参与 取长补短 勇于创新 3、今天的合作,你有什么遗憾? 四、作品展出: 与班级建设相结合,在展板上展出。  

篇10:现代社会的教化:难题与出路

现代社会的教化:难题与出路

在中国古典社会,由于整个社会乃是一个专制的自上而下的.控制系统,因此,教化的主体、对象以及内容均有明确安排.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以民主、自由与平等为价值取向的中国社会,凡此却均成了莫大的难题.解决此难题的出路,只能是借助民主的机制,即共同商讨,互为主体,互为对象.

作 者:曹文彪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311121 刊 名: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HANGZHOU 年,卷(期):2009 “”(6) 分类号:G02 关键词:教化   主体   对象   民主  

高中申请新加坡留学的技巧

教代会上级领导讲话材料

六一儿童节上级领导优秀的致辞

小学农村教师三育人事迹材料

小学农村教师三育人事迹优秀

三育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高中德育评语

教代会工会工作报告

溪郭一小教代会工会年度工作报告

uts是什么大学

韩国三育大学与现代社会
《韩国三育大学与现代社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韩国三育大学与现代社会(整理10篇)】相关文章:

苏黎世大学2023-09-14

述职报告:校工会述职报告参考2024-03-18

教师节表彰个人总结怎么写2023-02-20

学校工会工作报告通用2023-09-19

教学德育工作总结2022-04-30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2023-06-09

班主任三育人事迹材料2023-05-17

服务的工作计划2022-06-29

陶行知读书心得2022-08-22

关于陶行知的读书心得2023-03-1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