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於兴中的“法治”(精选8篇)由网友“四叔的小肚腩”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读於兴中的“法治”,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读於兴中的“法治”
读於兴中的“法治三篇”
近来,我在读书中有幸读到了於兴中先生的几篇好文章,最有代表性的个人觉得是这三篇,即《作为法律文明秩序的“法治”》、《在中国实施人权公约的文化意义》和《强势文化、二元认识论与法治》(以下皆用文题首字代替全称),於先生基于对中国德治传统的深度理解和对西方法治文明的高度把握,对现代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诸多现象和问题进行了深切反思,文章多以对“法治的理论分析与反思”为主基调,融贯中西,研读起来确实是精神享受。故此想推荐同道者一读,一并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形诸于文,以期交流。一、文章的大体介绍首先我们从《作为法律文明秩序的“法治”》这一文入手,这篇文章可以大体浓缩为“一个观点、两对矛盾、三性文明、四大因素”。“一个观点”即通过对法律文明秩序的法理解析和作为“法律文明秩序”的法治的反思,提出“一个完全建立在智性和法律之上的社会,也就是一个法治的社会,它只能造就一堆现世主义的个人主义者,却孕育不出秉性健全的人来。”请大家注意这句十分憾人心魄的话语,读到这里时不知道大家有无同我一样的感觉:心灵向下猛地一沉,然后陷入沉思。
“两对矛盾”,一是智性与灵性之间的矛盾,即文章讲到的,“法律文明秩序是人的智性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同时也是对人的向善的能力的怀疑”。用哲学的话讲就是灵与肉的矛盾,当我们以一种智性的法律来规范和肯定人类社会的时候,我们同时就是在对人的原始向善能力的否定。另一对矛盾即是在文章第三部分提出的“人生的意义”与“人生的必需”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二者代表着德治与法治之间的选择上的矛盾,法治为人们追求自己的利益(即人生的必需)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规则或平台,但它做到的只是不让人使坏,不做坏事,却无法从灵魂深处促发人们去做好事,即向善,而后者才是“人生的意义”。
“三性文明”即宗教文明、道德文明和法治文明,与之相应的社会秩序便是宗教文明秩序、道德文明秩序和法治文明秩序,文章的深刻之处不在于讲出这三个文明形态,而是基于对人本性的分析与建构的基础演绎出了这三性文明,即心性、智性与灵性,三者是并存的关系,并从这并存关系理论的基础之上推演出这三个文明形态都是“人的秉性的反应”的论断。这在《在中国实施人权公约的意义》一文中作了进一步的总结,关于这一论点的伟大革命性意义我放到后面还要细讲。
“四个要素”即法律文明秩序包括法治理想为主导的权威系统、以权利和法律为足以的范畴系统、以司法制度为足以的社会制度安排以及以个人权利及法律为依归的文明秩序意识。於先生在多篇文章中都重复讲解和复述他的这一观点。
《在中国实施人权公约的文化意义》一文所要解决的是在传统的、德治的、以心性文化为主导的社会,如何建立或移植现代的、法治的、以智性文化为主流的“法治”,作者最后采取的是折中综合的办法,即文章最后归纳的“从而使中国一维的道德文明秩序走向道德--法律型的两维的文明秩序”。
《强势文化、二元认识论与法治》是我最爱看的一篇,也许因为它是对认识论问题的探讨,而这正是我的兴趣之点。文章从认识论上寻找中国法治情结的形成原因,遗憾的是,这方面的分析和讨论好象还不够深入,或者说,分析的内容让人看得还不够过瘾。文章主要谈的是中国现代出现法治情结的原因分析,为此作者先破题,讲述什么是法治,什么是法治情结,然后再解题,提出为什么在中国现在出现法治情结,如此醉心于法治的6大成因,并重点讲解了强势文化和认识论两大原因,最后以总结与反思结束全文。
二、文章的思想与结构据我个人所对文章了解和把握的程度来看,我觉得於兴中先生始终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即就是走出唯法而治,因为法治不是最终的善。但这里大家需要保持清醒认识的一个问题是,走出唯法而治不等同于走出唯律而治,也就是说,法治不只仅仅包括律治,法治这一概念它同时还包含法律意识的培育、法治文明的历史沉淀、法学教育的普及、法学大师的活跃、政治斗争的平衡乃至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等诸多因素和内涵。在这一点上,於兴中先生在《作为法律文明秩序的法治》一文中之表述显得有进一步讨论的余地,他的“四因素说”完全是在谈“律治”的因素问题,而我的观点是“律与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律是规则,是技术形式,法是精神,是内容本质。法治中包含着依律而治的技术要求,同时也包含着依德而治、公平正义的内容本质。当然文章向我们透露的走出唯法而治的观点已经是十分重要和深刻的了,至于争议或个人观点后文再述,这一点上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探讨。
这三篇文章基本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现在来看其内容与结构问题,首先内容上看,三篇文章都是“法治”,《作》文讲的是作为文明形态之一“法治”问题,《在》文讲的是中国落实人权公约过程中的法治建构问题,《强》文则是对中国法治建设的文化背景和认识论基础的批判与反思,三篇文章在结构上或关系上可以表述为“不同层面、相互递进”。具体而言,《作》文是从文明或文化层面对作为文明形态的法治进行了法理分析,而《在》文则进入了实践领域,就中国落实人权中的法德二维并治模型建构的实践探讨,最后《强》文则从哲学反思的层面和高度指出“法治不是最终的善”,并呼吁走出唯法而治的歧路,三文相互递进,层面清晰,逐步深化。
三、心得与反思这里我简章的想讲三点。一是批判的精神。读完三篇文章,浑身不知不觉地充满了一种震奋的力量,这种力量也许就是来自于其字里行间的批判与反思精神。而这种反思与批判精神对于我们这些接近西方法治文明价值观比较多的年青一代来说无疑是一记棒喝。从19世纪中期晚清的大规模修宪立法、学习洋务活动为起点,德法之争就从未真正间断过。当时在清末为“礼法之争”,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治派最终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日本等外国专家的配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较为“时髦”的近代法律体系,请注意,我在这里用的一个概念是“时髦”,而不是什么“科学”、“合理”、“完善”等概念,因为在当时的国际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他们所进行的立法工作是在一个没有法治文明熏陶、没有法治精神支撑、人治和专制传统十分浓厚的国度里所进行的,甚至晚清政府的国家意志是愚民的,为保全王位而走的形式主义罢了,这种“立法”与其说是立法,不如说是“定律”。也正是从这里开始,中国人观念中的“法律”概念便逐渐成了一个前偏后正、轻法重律甚至去法存律的怪胎,所以时至今日仍然有好多中国学者们认为“法律就是规则”,当然在西方也有法律是“规则治理的事业”之说乃至有纯粹法学。但试想一下,我们有了民法,但我们讲过诚信没有?我们有了刑法,但我们有过司法公正没有?一如一国有了宪法,国民就能享有真正完整意义的人权吗?!试回想一下西方法治文明建设历程,有多少不是经过法治精神的、经济危机的阵痛、政治着急的平衡与反思。所以强势文化送给我们的(或者我们从中所学习到的)只是“律”而非“法”。它是一个只有形式没有精神内容的东西,一个没有历史文化沉淀为背景的移植或叫杂交,逾淮为枳不复为橘。中国走上法治之路与其说是历史的必然,勿宁说是一个伟大而无奈的“政治决定”,一如我们的市场经济建设那样,这是一个跨世纪的悖论。
二是人本的关怀。最能体现这一关怀的便是《作》文中最后那句充满柔情却又无比震撼的转折复合句,即“一个完全建立在智性和法律之上的社会,也就是一个法治社会,只能造就一大堆现世主义的`个人主义者,却孕育不出秉性健全的人来。”他还说,法治一元的文明秩序,充其量只能给人的智性的开发提供一片乐土,但却无助于心性和灵性的培养。法治文明秩序是理性主义指导下的一种社会秩序理想,想追究其理想逻辑起点,也许我们要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那句“人是政治(社会)的动物”的断论,因为我们是社会的,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秩序化的存在形式,故而我们须是有规则制约的亦即法治的存在。但我们可以再问一句,人是政治的动物吗?或者这样问更适合于表达我的意思,即人只仅仅是政治的动物吗?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这个问题其实人类一直在追问,考虑到今天也没有停止,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追问过程中,让人类走上理性主义的道路之第一人应当算是柏拉图,但后来又把人类彻底带入理性主义对殿而迷失了、出不来了的就是康德,他把理性分成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当然康德指出的这两条路最终分别为黑格尔与马克思分别继承并各自发展到顶峰。遗憾的是,在这个“会当临绝顶”的理性主义高处,我们却迷失了自己,找不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於兴中先生在解决“人存在于各种各样关系中”这一命题时指出,人与自己的关系包括人的心性、灵性和智性三方面的发展,人与人的关系有建立在感情(感性)基础上的自然关系和准自然关系,建立在功利理性基础上的工作和交换关系,这一论说显然已走出了理性主义怪圈,再次确立了人的有感情、有灵魂同时也有理性的真实的存在,这才是真正的人本精神,这也是我在前面讲“三性文明”时所点到的。
三是综合的思维。哲学的思维是理性的、思辨的或者说是抽象的,这是因为它是哲学,它不是法学。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否也走哲学的思维模式,唯哲学是从呢,我看这是一个问题。答案是自明的,作为一门自称是独立的学科,应当走自己的路。看一下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就知道了,自然科学家虽然遵循的是哲学所强烈批评的原子论物质观,即形而上学的知性的思维方式,他们同样也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法学也应当而且必须有自己的认知方式或思维进路。哲学的任务是对知性知识的反思,解决思存关系问题,而法学的任务不仅要构勒公平正义的理想社会,还要构建文明秩序的当下社会,所以法学的认知世界的方式或思维进路就不能只是唯理性的,而必然是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并列共举,也就是於兴中先生指出的心性、智性和灵性的综合。在对法律文明、道德文明和宗教文明进行价值判断时,他说:“那么三者之间是否有高下、先进与落后之别呢?....我倾向于说三者之间同为人的秉性的反应,并无高下可言,只是侧重点不同”。当然,在这三个认知维度中,任何偏执于一方而忽视甚至否定其它认知维度存在的价值的研究理论或思路都将只是片面的,因而也无法说服对方,最显明的实例就是当今西方三大法学派的矛盾,即分析法学、实证主义和社会法学。而综合法学,以博登海默为代表的新兴一派,正成为西方法学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因此,这种综合的思维模式的现实意义是很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它不仅对法学学科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我们当下的经济发展理念、政治体制改革等都有很强的指导价值。
五、结语归根到底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法治?我们要不要法治?用於兴中先生的话就是,法治是一种文明秩序,是以法律为核心建立起来的社会框架,其基础是理性的,其基本取向则是以理性为背景的规则中心主义。我觉得,换个角度讲,法治也可以理解为是人类从原始社会、农耕小农社会再走向商业文明社会所必然选择的一种生活样式,是人类实践理性从无治到德治再发展到法治,最终走向更高的无治的辩证运动过程的必然环节,所以在辩证法意义上讲,法治其本身就孕含着德治的因素,是对德治的扬弃而不是简单的否定。故而,在中国走上法治之路的诸多原因中,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中国改革开放迎来了经济,尤其是商业文明的快速起步,在这类似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市场文明初级阶段,我们更加迫切需要的或者说是严重缺失的正是法治而不是德治;其二,中国走向法治也符合实践理性辩证法,是人治走向极端以后的否定环节,正所谓物极必反。在一边是必然走向法治,一边是对法治的批判与反思之间,我们应该做的也许不是要抛弃法治或惧怕法治,而是如何建构起一个更有人性、更加实用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治社会。
(未经许可谢绝)
作者信箱:homcountry@hotmail.com
联系地址:西北政法学院 研究生院7#207 王家国
读於兴中的“法治三篇”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2:钱兴中简介
钱兴中.以创新的思维运作城市
温州的名声远播海内外。作为温州的一市之长,他崇尚求真务实,追求开拓创新,以大思路、大手笔做了一篇“大文章”。
利伯维尔,非洲加蓬共和国的首都。11月,二十世纪最后一次“世界市长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300多位来自世界各个城市的市长欢聚一堂,参加了这次以 “全球市长面向21世纪之挑战” 为主题的盛会。中国应邀出席大会的市长有两位,他们分别是北京市的市长和温州市的市长。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上午,温州市市长钱兴中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发挥特色 完善功能 实现温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演讲,向全球的市长同行们介绍了中国沿海开放城市温州的情况,介绍了温州“创造自身特色,体现城市个性,使城市的建设发展在特色和个性中展示优势,显示竞争力,增强吸引力,保持生命力”的做法。他的演讲,使与会市长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官员极感兴趣,在大会引起强烈的反响。市长们盛赞:一个了不起的城市,一个了不起的市长!
“了不起的城市”——温州,是中国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地方之一。尽管她在共和国的版图上只是弹丸之地,却犹如璀璨的明珠,非常引人注目。80年代以来,这块热土以其鲜明的区域经济特色闻名海内外;特别是近年来,更以崭新的形象向世人展示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钱兴中曾经这样总结温州的成功经验说,回首不平凡的发展经历,最应该记取的是,温州始终坚持大胆创新,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力争上游而不固步自封,走的是一条发展之路、创新之路。
他是接任温州市市长的,当时,温州正处于如何迈向新台阶的重要时期。重任在肩,众望所归,钱兴中上任伊始就明确提出:创新是我们工作的灵魂,尤其在温州这片充满神奇的土地上,在温州这种独特的经济环境里,政府工作没有创新思路不行;作为政府的当家人,没有创新思维更不行。基于对温州经济的理性思考,他认为温州区域经济最有特色的是五个有机联系的方面:民营企业、市场机制、区域规模、人本经济、适度政府。打个比喻说,民营企业、市场机制是温州区域经济这辆大车的两个轮子,“温州人”是温州区域经济的拉车人,政府则担任了“建道路”、“管交通”的角色。钱兴中就是从这样的高度和清晰的思维把握温州经济发展脉络,就是从这样的形象和创新视角确定政府工作的坐标。
温州民营企业在传统体制的薄弱环节之中孕育,在改革的阵痛之中诞生,在严峻的资源约束和意识形态风险之中成长,因而也就更具有生命力。钱兴中敏锐地意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随着宏观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民营经济将迎来大发展大提高的春天。为此,他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亲自为优势企业鼓劲,为困难企业号脉。在工作思路上,立足创新,提出民营企业要在更高层次上发展,更宽领域中开拓,更平等环境中扶持,不断营造新的先发性优势,同时要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他始终把这种理性思维与政府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在技术创新方面,主要是引导民营企业积极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参与投资高风险高效益产业,市政府为此设立了“温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体现在制度创新方面,主要是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向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并鼓励大胆推行技术入股、年功入股、绩效奖励投资入股等生产要素股份化的做法。体现在管理创新方面,主要是引导家族式企业融入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公司企业做好完善提高工作,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体现在政策创新方面,主要是通过政策和法规的导向,引导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加快发展,特别是市政府确定重奖名牌政策,对获得全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奖励100万元,这些做法是积极有效的。近两年来温州拿到国家驰名商标4个,全部是民营企业所获就是一个明证,为温州市政府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作了一个很好的注脚。这里,钱兴中确实倾注了很大的热情,花费了很大的心血,也体现了他一贯提倡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思维。
产品质量,在温州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过去,在一些人的眼里,“温州=假冒骗”。由此,质量问题在温州就有了特殊意义。1993年,温州建立了“质量是温州的生命,质量上,则温州上,质量下,则温州衰”的新理念,制定了一部系统的质量立市的地方性法规,组织全市各级实施质量立市的战略。19,在钱兴中亲自主持下,市政府进一步深化质量认识,赋予质量立市以新的内涵,即质量立市,名牌兴业。他们卧薪尝胆,在打假中树质量,在扶优中创名牌,在技改中上水平,经过7年的努力,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区域性、行业性的假冒骗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譬如,一度臭名远扬的温州皮鞋,今日饮誉天下。现在,温州皮鞋因质量、品牌叫响全国,倒过来被人假冒。去年,温州市在武林广场一把火,将假冒温州品牌的皮鞋付之一炬。企业质量管理基础工作明显改善,企业持标率已提高到95%以上,全市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500多家,获得质量认证或安全认证的产品970个,注册商标达14966个,拥有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企业名牌占有率明显上升,有市级名牌产品265个,省级名牌产品62个,国家级名牌产品4个。在全国十大真皮鞋王中,温州的品牌占了40%;“华士”等5个西服名牌去年代表中国西服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巴黎-中国文化周。“康奈”与“东艺”皮鞋、“正泰”与“德力西”低压电器等4个著名产品先后在去年和今年荣膺全国驰名商标称号。这标志着温州质量立市、名牌兴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今年初,温州举行了质量立市、名牌兴业万人誓师大会,制定了一部跨世纪的质量振兴计划。钱兴中再次带领人们开始新的追求,演绎质量立市新的篇章。
人们都说钱兴中工作求实、务实、踏实,这只是他“为官”的一个方面。创造性地思维,以大思路、大手笔做大文章,也是他鲜明的工作特征。 在城市建设方面,市政府有几招是很受人称道的。譬如,围绕加快形成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布局合理、生活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辐射功能强劲的现代化城市格局,本着“东移西扩、拓展空间、建改并举、提高品位”的工作思路,全面启动城市中心区建设。中心区建设面积达5.2平方公里,以五大功能为主导、六大职能中心为依托,形成“一心二轴二点四片”的规划空间结构。一心即以世纪广场为核心开放空间,以温州新的市政府为主体形成行政中心,环以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美术馆与大剧院等,形成文化中心;二轴即为中心区功能性与景观性的东西轴和城市生态景观轴(南北轴);二点即金融商贸中心和会展中心;四片即沿着中心区周边确定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四个以居住功能为主导,辅以相应配套设施的居住片区。
又如,以“理山治水”为突破口,以营造绿地、建造广场、治理河道、重塑山景为重点,积极实施“天蓝、地绿、山秀、水清”工程,努力提高城市品位。近几年来,通过绿色大行动,市区每年新增绿地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以中心区世纪广场为代表,连续建造了一批城市广场和公园,作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和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形成了生动丰富的城市景观;全面启动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工作,努力使河水变清,河岸变绿,河道变美,再现江南水乡的风采;实施大规模的动迁工程,对市区几座青山旁的破旧建筑有步骤进行拆迁,让美丽的山体再现景色,逐步重塑了温州这个山水城市“数水护城将绿绕,众山排闼送青来”的美好意境。
再如,针对城市化和产业发展新态势,配合“中国鞋都”、“穿在温州”战略的实施,新辟了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和中国鞋都产业园区,规划面积分别达30和6.5平方公里。这两个跨区域的园区不仅拓展了温州城市发展新的空间,而且成为温州跨世纪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钱兴中说:我崇尚求真务实,更追求开拓创新。温州人说:市长钱兴中的开拓敬业精神有口皆碑。
篇3:地理学家王兴中
王兴中先生
是我国著名的人文地理学家,是中国新人文地理学的倡引者与践行者之一。其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用现代新人文思想引领中国对空间对偶价值观结构的研究,创立了系统的“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学理。
王教授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现代人文地理学领域中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城市生活空间结构、城市C商娱)场所微区位以及城市社区体系规划等四大 领域的系统研究中。人文地理学大师吴传钧先生生前在王兴中先生的前三部代表性力作《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和《中国城市商娱场所微区位原理》的序言中,赞称填补了该三大领域研究的空白,为我国城市社会地理研究提供了新范式。
《城市社区体系规划原理》一书为城市空间规划提出了新思想。不仅如此,王兴中先生运用新人文思想对旅游资源景观和行为地理的研究,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王先生积极投身于我国人文地理研究,成为复兴人文地理学的生力军,通过他的具体工作,创办了我国唯一的人文地理学学术杂志《人文地理》,在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和发展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特别是—,在王先生的带领下,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教学研究会学术会议几乎年年召开,积极地促进了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王先生对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将载入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史册。
地理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和综合物理一样,头痛,总是得不到高分。许多学生在研究高中地理时会出现:一个班要理解,做错了一个问题,最后让那些对地理学科感兴趣的学生也受到了打击。在正常的学习中,你有同样的情况吗?
其实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学生学习高中地理或遵循初中学习方法,死记硬背。显然,这种学习方法是错误的。
更多的需要了解实际的高中地理知识减少各种情况下,能够更好地把握。高中地理,那么,今天就和你谈论一些超级实用的学习方法。
地理学习的灵魂-地图的运用
学习高中地理,如果你不熟悉地图,甚至看不懂地图,那就有点难了。因此,高中地理学习必须能够使用地图,良好的地图。
地理学习的支柱——对教材的理解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地理是一样的。教材从目录到每一章到附录,都有其重要的作用。目录可以帮助你一目了然地理解整本书。每一章的标题是每一章的知识点。仔细看一看附录可以帮助你理解和扩展教科书的知识。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使用好的教科书。
第三,注意学习的几个环节:
不仅要学着喊口号,还要学会实际行动。为了在几个实际的学习环节中努力学习,每个学科的学习环节只不过是预习、课堂、实践、复习、地理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要注意预习、课堂、实践、复习几个环节:预习、课堂、实践、复习,特别是容易忽视准备、复习两个环节。
永远不要回到学习地理,直到你完成所有。你永远不会理解这本教科书。你会发现学地理很困难。但是,如果你理解并消化了地理学的一天,那将是另一幅景象。每次你在头脑中更清楚的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成为你的地理思维,然后学习地理将是容易的。
高考虽然是一种能力观念,但它注重基础。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理事物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空间分布。因此,我们应该多读一些书评。实践证明,有意识地学习课前和课后复习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篇4:地理学家王兴中
地理学家王兴中
王兴中先生
是我国著名的人文地理学家,是中国新人文地理学的倡引者与践行者之一。其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用现代新人文思想引领中国对空间对偶价值观结构的研究,创立了系统的“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学理。
王教授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现代人文地理学领域中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城市生活空间结构、城市C商娱)场所微区位以及城市社区体系规划等四大 领域的系统研究中。人文地理学大师吴传钧先生生前在王兴中先生的前三部代表性力作《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和《中国城市商娱场所微区位原理》的序言中,赞称填补了该三大领域研究的空白,为我国城市社会地理研究提供了新范式。
《城市社区体系规划原理》一书为城市空间规划提出了新思想。不仅如此,王兴中先生运用新人文思想对旅游资源景观和行为地理的研究,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王先生积极投身于我国人文地理研究,成为复兴人文地理学的生力军,通过他的具体工作,创办了我国唯一的人文地理学学术杂志《人文地理》,在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和发展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特别是2001—20,在王先生的带领下,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教学研究会学术会议几乎年年召开,积极地促进了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王先生对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将载入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史册。
地理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和综合物理一样,头痛,总是得不到高分。许多学生在研究高中地理时会出现:一个班要理解,做错了一个问题,最后让那些对地理学科感兴趣的学生也受到了打击。在正常的学习中,你有同样的情况吗?
其实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学生学习高中地理或遵循初中学习方法,死记硬背。显然,这种学习方法是错误的。
更多的需要了解实际的高中地理知识减少各种情况下,能够更好地把握。高中地理,那么,今天就和你谈论一些超级实用的学习方法。
地理学习的灵魂-地图的运用
学习高中地理,如果你不熟悉地图,甚至看不懂地图,那就有点难了。因此,高中地理学习必须能够使用地图,良好的地图。
地理学习的支柱——对教材的理解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地理是一样的。教材从目录到每一章到附录,都有其重要的作用。目录可以帮助你一目了然地理解整本书。每一章的标题是每一章的知识点。仔细看一看附录可以帮助你理解和扩展教科书的知识。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使用好的教科书。
第三,注意学习的几个环节:
不仅要学着喊口号,还要学会实际行动。为了在几个实际的学习环节中努力学习,每个学科的学习环节只不过是预习、课堂、实践、复习、地理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要注意预习、课堂、实践、复习几个环节:预习、课堂、实践、复习,特别是容易忽视准备、复习两个环节。
永远不要回到学习地理,直到你完成所有。你永远不会理解这本教科书。你会发现学地理很困难。但是,如果你理解并消化了地理学的一天,那将是另一幅景象。每次你在头脑中更清楚的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成为你的地理思维,然后学习地理将是容易的。
高考虽然是一种能力观念,但它注重基础。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理事物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空间分布。因此,我们应该多读一些书评。实践证明,有意识地学习课前和课后复习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篇5:法治中的权力及其控制
法治中的权力及其控制
一、权力的概念(一)权力的定义
很多学者都给权力下过定义。美国学者彼得。布劳认为,“权力是个人或群体将其意志强加于其他人的能力,尽管有反抗,这些个人或群体也可以通过威慑这样做”帕森斯则认为,“权力是一种保证集体组织系统中各单位履行有约束力的义务的普遍化能力。”其实,无论如何定义权力,我们都可以说它是指特定主体因为拥有一定的资源或者优势而得到的支配他人或者影响他人的力量。这些资源或者优势可能是经济的,也可能是政治的或者其他方面的权力,如社会文化生活等;因而权力也有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等的差别。在经济上,拥有财产或资本会不会产生权力呢?当然。财产权力或资本权力是社会权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要表现形式。马克思就认为,它是财产或资本的所有者由于对财产或资本享有所有权而获得的“支配他人劳动的权力。”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将权力分为治人之权和治物之权;传统的权力和新获得的权力。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未来的冲击》的作者)在《权力的转移》中说,“权力是一种有目的的支配他人的`力量,是由暴力、财富和知识三者构成的。最简单地体现权力的方式就是行使暴力。这是一种低质量的权力形式,它缺少灵活性,只能用于惩罚,并且风险很大。财富则不仅可用于威胁和惩罚,还可用于奖赏,比暴力灵活得多。高质量的权力则来源于知识,它既可用于惩罚和奖励,也可用于劝说。它既能扩充武力和财富,也能减少达到某个目的所需的武力和财富的数量。”可见,权力的外延已经扩展到何种程度。在政治上存在的权力,这种权力可以被称为政治权力或国家权力。我们今天所讲的权力是指政治权力或者国家权力,也就是被一些人称为的公权力或公共权力。
那么在座的各位就会问,各级机关,各级领导干部,他们的权力是什么权力?我们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是什么权力?他们和我们的权力都是国家权力的构成部分,属于政治权力或者国家权力的范畴。 (二)权力与权利
1.权利的基本含义
权力与权利,在英文中被称为power 和right.权利是指在社会中产生,并以一定社会承认作为前提的,由其享有者自主享有的权能和利益。这个定义告诉我们,权利是在人与人的相对存在的社会状态之中存在的。孤立的个人,无所谓权利。权利也总是以一定的社会承认作为前提。这种承认可能是习惯的、道德的、宗教的和法律的。根据其承认方式的不同或者被称为习惯权利、道德权利、宗教权利和法律权利。这一定义还表明,权利包含权能和利益的两个方面。权能是指权利能够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它并不要求权利的绝对实现,只是表明权利具有实现的现实可能,即“非不能为也,而实不愿为也。”利益则是权利的另一主要表现形式,是权能现实化的结果。将二者相比较,权能具有可能性,利益具有现实性。也可以说权能是可以实现但未实现的利益;利益是被实现了的权能。如继承权,在被继承人尚未死亡时,继承人所享有的继承权实际上是一种以权能状态存在的权利。一旦被继承人死亡,继承产生,继承权就由一种权能转化成为了利益。 2.权力与权利的联系
第一,权力来源于权利。在权力与权利谁来源于谁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误解。其实早在权力产生之前,权利就已经有了。在原始时代,人们已经有了原始的权利。这些遍及氏族内部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只是那时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别,也无法分别的。而权力的情形则不同,在最初是没有权力的存在的。由于人的认识发展和社会的逐步生成,就逐步产生了一些社会公共事务需要一定的人来担任和完成。当初总是由氏族首领来进行的。是全体氏族成员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委托首领来进行的。于是,根据全体氏族成员的委托和信任,他就享有了对于氏族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力量。这种力量也就是最初的权力。
第二,权力是为维护权利而产生的。在私有出现,权利义务
[1] [2] [3] [4]
篇6:法治中的权力及其控制
法治中的权力及其控制
一、权力的概念(一)权力的定义
很多学者都给权力下过定义。美国学者彼得。布劳认为,“权力是个人或群体将其意志强加于其他人的能力,尽管有反抗,这些个人或群体也可以通过威慑这样做”帕森斯则认为,“权力是一种保证集体组织系统中各单位履行有约束力的义务的普遍化能力。”其实,无论如何定义权力,我们都可以说它是指特定主体因为拥有一定的资源或者优势而得到的支配他人或者影响他人的力量。这些资源或者优势可能是经济的,也可能是政治的或者其他方面的权力,如社会文化生活等;因而权力也有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等的差别。在经济上,拥有财产或资本会不会产生权力呢?当然。财产权力或资本权力是社会权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要表现形式。马克思就认为,它是财产或资本的所有者由于对财产或资本享有所有权而获得的“支配他人劳动的权力。”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将权力分为治人之权和治物之权;传统的权力和新获得的权力。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未来的冲击》的作者)在《权力的转移》中说,“权力是一种有目的的支配他人的力量,是由暴力、财富和知识三者构成的。最简单地体现权力的方式就是行使暴力。这是一种低质量的权力形式,它缺少灵活性,只能用于惩罚,并且风险很大。财富则不仅可用于威胁和惩罚,还可用于奖赏,比暴力灵活得多。高质量的权力则来源于知识,它既可用于惩罚和奖励,也可用于劝说。它既能扩充武力和财富,也能减少达到某个目的所需的武力和财富的数量。”可见,权力的外延已经扩展到何种程度。在政治上存在的权力,这种权力可以被称为政治权力或国家权力。我们今天所讲的权力是指政治权力或者国家权力,也就是被一些人称为的公权力或公共权力。
那么在座的各位就会问,各级机关,各级领导干部,他们的权力是什么权力?我们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是什么权力?他们和我们的权力都是国家权力的构成部分,属于政治权力或者国家权力的范畴。 (二)权力与权利
1.权利的基本含义
权力与权利,在英文中被称为power 和right.权利是指在社会中产生,并以一定社会承认作为前提的,由其享有者自主享有的权能和利益。这个定义告诉我们,权利是在人与人的相对存在的社会状态之中存在的。孤立的个人,无所谓权利。权利也总是以一定的社会承认作为前提。这种承认可能是习惯的、道德的、宗教的和法律的。根据其承认方式的不同或者被称为习惯权利、道德权利、宗教权利和法律权利。这一定义还表明,权利包含权能和利益的两个方面。权能是指权利能够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它并不要求权利的绝对实现,只是表明权利具有实现的现实可能,即“非不能为也,而实不愿为也。”利益则是权利的另一主要表现形式,是权能现实化的结果。将二者相比较,权能具有可能性,利益具有现实性。也可以说权能是可以实现但未实现的利益;利益是被实现了的权能。如继承权,在被继承人尚未死亡时,继承人所享有的继承权实际上是一种以权能状态存在的权利。一旦被继承人死亡,继承产生,继承权就由一种权能转化成为了利益。 2.权力与权利的联系
第一,权力来源于权利。在权力与权利谁来源于谁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误解。其实早在权力产生之前,权利就已经有了。在原始时代,人们已经有了原始的权利。这些遍及氏族内部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只是那时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别,也无法分别的。而权力的情形则不同,在最初是没有权力的存在的。由于人的认识发展和社会的逐步生成,就逐步产生了一些社会公共事务需要一定的人来担任和完成。当初总是由氏族首领来进行的。是全体氏族成员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委托首领来进行的。于是,根据全体氏族成员的委托和信任,他就享有了对于氏族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力量。这种力量也就是最初的权力。
第二,权力是为维护权利而产生的。在私有出现,权利义务逐步分离以后,权利就不时遭到侵犯。如果完全听由受害者自由复仇,就难免会导致混乱。而且一旦遇到受害者是弱者,复仇也就会成为困难。为了防止因自主复仇导致的混乱和保护弱者,就必须要产生一种公共权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保护弱者,使人们的权利得到保障。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在保护权利中,首先保护的当然是有产者的权利。具体地说,首先是奴隶主的权利。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权力和权利的阶级性。
第三,权利优位于权力。由于权力是来源于权利的,也由于权力的.目的在于维护和实现权利,相对于权利,权力就是手段和工具,而不是目的。谁要背离了这一点,也就是对于权力的反动和对于权利的否定。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在面对权利和权力的冲突时,就不难作出正确的选择,即让权力服从于权利。我在一本书里讲到,一个深夜,一个嫌疑人犯跑到了一个村子就消失了,我们能不能让全体村民都被惊醒,而进行所谓的搜查?显然不能,因为那样就会造成公民权利的被侵犯。比如,我们能不能随意地对每一个公民的邮件进行检查,显然不能。
3.权力与权利的区别
第一,权利的主体是不特定的,而权力的主体是特定的。权利的主体十分普遍。就公民权利来说所有的公民都有权享有。对于民事经济权利来说,也可以认为,所有的公民都可以享有。但是就权力来说就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享有的,它有特定的主体限制。这种限制都是由法律来作出的。 第二,权利的内容比权力的内容广泛。权利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等。权力的内容是有限的,仅限于特定程序和方式所赋予或获得的事项。权利往往并不限于法律的规定。法律所规定的一般也只是基本的权利,而权力则是严格以法律的规定内容为限的,超出了法律的规定范围,即构成对于其他权力或者权利的侵犯。即构成违法。 第三,权利可以放弃,权力不能放弃。这是由权利的自主性所决定的,而权力,往往都是职权,它是与职责相伴随的。放弃权力则可能意味着渎职,而渎职,不仅为法律所禁止,甚至还为法律所要惩罚。因此,原则上权力也不可权力享有者随意转让,而权利,除一些最基本的权利之外,许多权利都是可以转让的。
二、权力的运行
权力运行是指权力主体为实现特定目的而运用和行使权力的过程。或者说权力运行是指权力被运用或行使的过程。
(一)权力运行的原则
权力运行的原则,各个时代有着不同的原则。在当代,权力运行的原则不外乎民主原则、法治原则、制约原则和责任原则等。
1.民主原则
民主,原意为多数人的权力,多数人的统治或者多数人决定。毛泽东所说的少数服从多数,也就是民主。民主发展到现在,逐步得以完善。其中除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基本内容之外,还包括尊重少数、保护
此文共有7页 1 2 3 4 5 6 7
篇7:激兴中定调的艺术
[作者] 李彩云
[内容]
兴趣是学习之母。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钻进去,才会学深学透。语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那么,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以为,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兴艺术。这里我谈谈激兴中定调的艺术。
懂音乐的人都知道唱歌奏曲前要选定调子,调子定得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表演的艺术效果。定调准确,既可引起听众的兴趣,也为后面的表演打好基础,教学也是如此。
(一)联系实际,引发共鸣初中语文教材,大多数题材与学生有共鸣之处,能使他们触景生情,联系自身实际,对学习产生兴趣。
例如我在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首先不说课目,合书讲到:少年时代是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跨出的第一步,对于人的一生有着长期的、深远的影响。因此,少年时代的许多事情是难以忘怀的,往往几年甚至几十年过后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同学们有没有这方面的体会?经这一问,课堂陡地热闹开了,纷纷回答。学生联系实际回忆儿时的生活情景,引起思维的兴趣,激发了共鸣。我趁机话锋一转,言归正传:正因为每个人都有有趣的童年,所以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1926年以《旧事重提》的总名写了一组回忆少年时代生活的文集,《朝花夕拾》,意即年老时才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这节课要讲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朝花夕拾》中选的。学生们会意地笑了,明白了我之所以提问的用意,一个个情绪都很高昂,后面的课堂教学一直很顺利。
(二)声东击西,展现意境优美的散文有其独特的诗的意境,并非每个学生都能想象得出,这就需要教师展现意境,启发学生去想象。如我教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首先提问前边所学的朱自清的文章是描写什么的,属哪种体裁?回答为《春》、散文。我就进一步启发他们想象春的意境,复述了几个景致,接着提问学生背诵古诗中描写春天美好景色的诗句,有杜甫的《绝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等。我讲到: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春天预示着生机。有明媚的阳光,醉人的浓绿,争妍的鲜花,难怪文人墨客着力描绘它,赞美它,那么冬天呢?冬天有什么?可爱不可爱?学生们叹到:万木凋零,一片荒凉,无可爱之处。我于是引导:既然没有,老舍为何赞美它?请看《济南的冬天》。这样,导语的声东,实质的击西,引入新课过渡巧妙,且学生思维跟得紧,教学效果很好。
篇8:关雎中用用兴的句子
关雎中用用兴的句子
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篇,关雎中用用兴的句子是那几句呢?大家清楚吗?
起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所以这几句都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关雎全诗赏析
《关雎》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
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⑦。
悠哉悠哉⑧,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⑨。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⑩。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雎鸠:一种水鸟。
②洲:水中的陆地。
③窈窕: 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淑:好,善。
④君子: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逑:配偶。
⑤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菜:一种多年生的水草,叶子可以食用。
⑥流:用作“求”,意思是求取,择取。
⑦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服:思念。
⑧悠:忧思的样子。
⑨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乐器。友:友好交往,亲近。
⑩芼:拔取。
赏析: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又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朱熹是从诗义方面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方面进行解释。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一种用地方声调歌唱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解释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孔子说: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但《关雎》究竟如何呢?
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现在用郑玄的分法。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流”,《毛传》训为“求”,不确。因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辞义悉协。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盖必著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意。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势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争扼要法,其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别。”姚氏对本章在全诗中的重要性分析最为精当。应当补充者,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气,而且写出了生动逼真的形象,即王士祯《渔洋诗话》所谓“《诗》三百篇真如画工之肖物”。林义光《诗经通解》说:“寐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可谓“哀而不伤”者也。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淫”。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毛传》云:“兴也。”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刘师培《论文杂记》云:“上古之时,……谣谚之音,多循天籁之自然,其所以能谐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韵,二由语句之间多用叠韵双声之字。”此诗虽非句各叶韵,但对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却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对《关雎》,我们应当从诗义和音乐两方面去理解。就诗义而言,它是“民俗歌谣”,所写的男女爱情是作为民俗反映出来的。相传古人在仲春之月有会合男女的习俗。《周礼·地官·媒氏》云:“媒氏(即媒官)掌万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不禁止奔);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关雎》所咏未必就是这段史事的记实,但这段史实却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男女相会、互相爱慕并希望成婚的心理状态和风俗习尚。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对社会风俗习尚的描写能更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使社会生活融汇于社会风习的画面中,从而就更有真实感。《关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恋情作为社会风俗习尚描写出来的。就乐调而言,全诗重章叠句都是为了合乐而形成的。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云:“凡律其辞,则谓之诗,声其诗,则谓之歌,作诗未有不歌者也。”郑樵特别强调声律的重要性。凡古代活的有生气的诗歌,往往都可以歌唱,并且重视声调的和谐。《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当然,《关雎》是把表达诗义和疾徐声调结合起来,以声调传达诗义。郑玄《诗谱序》云:“《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
★ 法制名人故事
★ 辛亥革命感想作文
【读於兴中的“法治”(精选8篇)】相关文章:
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2023-11-11
法制讲座心得体会2024-05-10
社工小组工作计划方案2022-10-13
法制教育讲座活动总结2023-10-16
法制教育主题活动总结2023-11-14
科技大学暑期三下乡活动2023-11-19
汉语拼音字母表怎么读2022-05-02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2022-04-29
苏州中考历史考题,中考历史往年试题(两套)2023-09-28
法制教育活动方案总结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