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化石吟的阅读题

时间:2023-09-13 08:10:0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初中语文化石吟的阅读题(共7篇)由网友“花锄”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化石吟的阅读题,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初中语文化石吟的阅读题

篇1:初中语文化石吟的阅读题

初中语文化石吟的阅读题

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骇骨(hái) 潜行(qián) 躯壳(ké) 一幅画(fú) B.化石吟(yín) 窥见(guī) 腐朽(x u) 葱茏(lóng)

C.猛犸(m ) 引颈(jìng) 万载(z i) 两栖(qī) D.描绘(huèi) 卓越(zhuó) 档案(d ng) 裹藏(gu )

2.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窥见(偷看) 海枯(干涸) B .葱茏(遮盖,罩住) 造物主(上帝)

C.卓越(高明,高超) 幽雅(美好,大方) D.化石吟(赞颂) 骸骨(尸骨)

3.下列诗句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B.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C.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D.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4.填空题。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__________诗。吟,是______________的一种名称,这里是___________的手法。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

5.诗歌以一连串的问句开篇,有什么好处 诗句中为什么用“你”而不用“它” “你”代表什么

6.老师读了一道数学题:“5加4乘3等于多少 ”小明的答案是27,小红的答案是17。根据小明的理解,把这道题用文字简明准确地表述出来。(包括标点,限15字之内)

总结:赞叹了大自然的神奇。而最后一段,巧妙的与第2段相呼应,是全文结构更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篇2:《化石吟》阅读题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术师,卓越的雕刻家!

1.所选这几节紧承诗的第二节中 一句展开。

2.第一节中“造物主的存在”是什么样的理论?“平凡的真理”是什么意思?

3.所选部分第二节是什么意思?

4.“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能否换成“它”吗?为什么?

5.从选文看,诗句发展到第 节时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是诗人由衷的赞叹。

6.诗中称化石为“你”有什么好处?

7.为什么“肉体虽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用课文原句回答。

8.“海枯石烂”“日转星移”本是两个成语,为什么作者在这里要写成“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9.“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一句中“仿佛”二字能去掉吗?为什么?

10.“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既包括绘画、电影、电视等场景,也包括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二、①上帝创造万物。 ②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肯定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

三、说明了化石能够体现生物进化的道理。

四、1;比喻,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化石上的花纹。

2;不能,因为用“你”是第二人称,作用:①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五、第四节;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六、运用了第二人称,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七、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八、加强语言的停顿,可以突出时间的漫长

九、不能,“仿佛”是“好像”的意思,表示猜测。因为这是不存在的,是作者的想象,是化石重现的景象。

十、电脑、文学作品

拓展阅读:《化石吟》读后感

长眠于地下亿万年的化石,如今陆续被人类挖掘出来,并利用先进的现代科技,把化石的神秘面纱一一揭开,为我们披露了若干年前鲜为人知的事物。

我们在惊讶,在叹服。科学先进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知识,那些重新被科学家复原出来的已经灭种的鸟、鱼、猛兽……都在我们眼前活跃着,仿佛它们就是现在生存着的猫、狗、麻雀—样平常。许多已经灭种的生物,是人类、是科学把他们带回这个现代的世界中,被世人重新认识,因此,我们才得知:“哦,原来世界上曾有过这样的生物物种。”

能做到这—步,简单吗?容易吗?不,一点也不。如果不是科学家们用坚韧不拔、努力不懈的钻研精神去探索、去思考,那些在我们平常人看来毫无乐趣可言的石头,只能永远是普通的石头,而不是蕴藏着大自然秘密的石头了!

如果说我们仅仅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就能够发现奇迹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没有渊博的学识,你对着—堆看来完全没用的石头,又该从何入手呢?没有广博的学识,仔细的观察力,又怎能看出藏在化石中的蛛丝马迹呢?

作为青少年,如果我们有志气、有梦想,就要好好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学识的人,也许,若干年后,你又会在某样不起眼的东西中发现出一些惊人的秘密了!

篇3:化石吟阅读题答案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术师,卓越的雕刻家!

1.所选这几节紧承诗的第二节中一句展开。

2.第一节中“造物主的存在”是什么样的理论?“平凡的真理”是什么意思?

3.所选部分第二节是什么意思?

4.“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能否换成“它”吗?为什么?

5.从选文看,诗句发展到第节时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是诗人由衷的赞叹。

6.诗中称化石为“你”有什么好处?

7.为什么“肉体虽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用课文原句回答。

8.“海枯石烂”“日转星移”本是两个成语,为什么作者在这里要写成“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9.“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一句中“仿佛”二字能去掉吗?为什么?

10.“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既包括绘画、电影、电视等场景,也包括________。

篇4:化石吟阅读题答案

一、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二、①上帝创造万物。②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肯定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

三、说明了化石能够体现生物进化的道理。

四、1;比喻,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化石上的花纹。

2;不能,因为用“你”是第二人称,作用:①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五、第四节;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六、运用了第二人称,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七、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八、加强语言的停顿,可以突出时间的漫长

九、不能,“仿佛”是“好像”的意思,表示猜测。因为这是不存在的,是作者的想象,是化石重现的景象。

十、电脑、文学作品

拓展阅读:《化石吟》教案

【教材简析】

1、《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本单元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而《化石吟》作为第一篇课文,应是引导学生走进科学宫殿的前奏。它以诗的形式写科学的内容,也正是许多学生所喜欢的。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

2、《化石吟》也是一首语言优美的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感情丰富。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体会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文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揣摩语言,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像。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节奏、音律之美。

2、发挥联想和想象,认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教学策略】

1、吟诵法:

诗歌教学首先应重在朗读吟诵,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节奏,诗歌的韵律,诗歌的感情;在诵读中揣摩词语的形象精炼,句子的含义隽永,在诵读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2、联想想象法:

科学的探索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依据现存的化石推测逝去的世界,依据科学的分析想象神秘的故事,在合理的联想想象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习方式】

1、自觉参与:

篇5:化石吟阅读答案题

化石吟阅读答案题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黑色的躯壳( )裹藏着生命的信息;地壳( )运动频繁的地区很容易发生地震、地陷、海啸等自然灾害。

(2)生之灵火却悄( )然潜行在地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

(3)逝去万载( )的世界又重现;这辆汽车由于严重超载( )而遭到了交警部门的严厉处罚。

答案:(1)ké;qiào(2)qiǎo;qiāo(3)zǎi;zài

(二)课内阅读。

阅读以下诗节,回答问题。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

2.化石所重现地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答: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林木葱茏、幽雅。

3.为什么说“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答:因为人们可以从化石中发现许多信息。

4.“海枯,石烂,日转,星移……”指代什么?从诗句中找出与之相适应的句子。

答:指代“事件的推移和生命的进化”;相应的句子为“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的向近代迸发”.

5.“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有什么含义?

答:人们可以从化石所表露的信息中探索历史发展的秘密,让人们去探究。

6.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答:构成反复的关系,强调化石为我们提供的信息。

(三)拓展阅读。

(一)

阅读诗节,回答问题。

人造卫星又回答:

对了,我正想告诉你,

我靠神目--遥感技术,

发现了隐藏的古城废墟--

那是在南墨西哥的密林中,

有你古代的玛雅城两座;

两座古城里既有金字塔,

又有千姿百态的石头建筑。

这永不消逝的废墟呀,

它的考古价值堪称瑰宝骊珠:

显示出公元前六百至九百年间,

古代玛雅文化的繁荣画图!

7.这是人造卫星对地球说的一番话,诗歌采用 的手法写出了人造卫星的 技术在 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答:拟人化 遥感 考古

8.从古代的遗迹来了解当时的历史,考古的价值就在这里。请你查阅资料,举出实例来证明这一点。

答:我们的史记里记载了五帝时代、夏后王朝、殷商王朝 可是早先,国外史学界不认可,认为这只是我们民族的传说而已 后来,我国史学界从出土的商代时期(C14的功劳)的甲骨中记载的文字中发现了其中记载的历代商朝君王的名称和史记里基本一致,使得史书和考古发现相互引证,真正确立了商代历史的“信史”地位。

篇6:化石吟课后阅读题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术师,卓越的雕刻家!

1.所选这几节紧承诗的第二节中 一句展开。

2.第一节中“造物主的存在”是什么样的理论?“平凡的真理”是什么意思?

3.所选部分第二节是什么意思?

4.“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能否换成“它”吗?为什么?

5.从选文看,诗句发展到第 节时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是诗人由衷的赞叹。

6.诗中称化石为“你”有什么好处?

7.为什么“肉体虽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用课文原句回答。

8.“海枯石烂”“日转星移”本是两个成语,为什么作者在这里要写成“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9.“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一句中“仿佛”二字能去掉吗?为什么?

10.“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既包括绘画、电影、电视等场景,也包括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二、①上帝创造万物。 ②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肯定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

三、说明了化石能够体现生物进化的道理。

四、1;比喻,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化石上的花纹。

2;不能,因为用“你”是第二人称,作用:①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五、第四节;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六、运用了第二人称,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七、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八、加强语言的停顿,可以突出时间的漫长

九、不能,“仿佛”是“好像”的意思,表示猜测。因为这是不存在的,是作者的想象,是化石重现的景象。

十、电脑、文学作品

《化石吟》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设想:

教学时要注意诗的韵律,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思想感情和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要联系生物学知识,充分调动思维活动,要注意把语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课前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走访有关专家,请教生物老师,或通过图书馆和因特网,查找有关古生物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化石了解多少?(学生回答)看来大家对化石有一定的了解,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等。面对化石我们会产生许多遐思,今天让我们走进张锋的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看看作者面对化石抒发了什么感情?

篇7:初中语文说课稿:《化石吟》

初中语文说课稿:《化石吟》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知识有关,学习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化石吟》是以诗歌的形式,赞美了化石对于人类认识古代生命的作用,目的是启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因此,在本诗的学习中,除了诗歌知识的学习,还必需了解化石的有关知识作为背景,才能较深刻地理解化石对于生物进化论的贡献以及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化石等古生物方面的知识较为缺乏,要靠教师补充和引导。

三、教学方法:

1、预习背景知识的方法。教师提供化石与进化论方面的知识材料给学生预习,使学生对化石的感受能够丰富起来,侧重点是理解化石说明了生命演变的事实,证明了生物进化的真理。在此基础上理解作者赞美化石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拟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出示远古动植物化石的相关图片和播放有关远古时代恐龙的科学幻想片(《侏罗纪公园》)。(这个做法能积累理解本诗第3节、第6节的知识背景)。

3、对比法。引入学生学过的《石灰吟》和本诗对比,同是赞颂诗,但赞颂的侧重点却不同。

4、朗读法。本诗与第6课《理想》一样,节奏感强,适合朗读。在朗读中理解化石的外表特征,如“冰冷的骸骨”,“肉体腐朽”,“黑色的躯壳”,“脸上道道皱纹”等。同时在朗读中理解本诗的押韵、设问、拟人等特点。

5、拓展延伸法:阅读本册教材第166~167页“进化论和神创论的激烈争论”,请利用学过的或查找的化石资料,为达尔文的进化论进行辩护,写出300字左右的短文。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印发教师收集的“化石简介”的资料,学生自由阅读。

2、课堂提问,就同学们所看资料,回答:a、什么是化石?b、化石是怎么形成的?c、化石分为哪几类?d、科学家是怎样研究化石的?e、化石说明了什么真理?

3、请一个同学背诵《石灰吟》,另一个同学朗读《化石吟》,思考这两首诗歌的异同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两首诗歌都是赞美诗歌,但前者主要是咏诵石灰的坚贞的精神,目的是用来象征一种人;本课则是赞美化石讲述了令人惊讶的“神话”,是赞美化石本身,赞美它讲述了生命演化的故事,赞美它证明了生命进化的真理。

4、多媒体播放化石的图片。然后请同学们齐读诗歌,谈谈同学们对诗歌中描绘的化石形象做一个对比,增强对“冰冷的骸骨”,“肉体腐朽”,“黑色的躯壳”,“脸上道道皱纹”的理解。

5、同学们对图片上的化石形象也许有点失望,这样的化石怎么就“讲述了奇幻的神话”呢?播放《侏罗纪公园》中的凶猛的恐龙和原始森林片段5分钟。接下来请同学朗读诗歌的第6小节,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由衷赞美。(即“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

6、再次朗读诗歌,分析诗歌的写作上的特点。结构分为3个层次,1、2小节设问,第7小节回答,形成首尾照应。中间3、4、5、6小节写化石对回答了真理,它的珍贵和证明了生命的不停息的事实。并归结到对大自然的由衷赞美。再分析一下拟人手法的`使用好处及本诗押韵上口的特点。

7、小结作者赞美化石的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化石保存了远古生命的信息,使人类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从相信上帝、相信造物主到相信科学的进化论,这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在这里就有化石的功劳。

8、作业设计:阅读本册教材第166~167页“进化论和神创论的激烈争论”,请利用学过的或查找的化石资料,为达尔文的进化论进行辩护,写出300字左右的短文。教师批改作业后,选择一部分好的在教室墙壁上张贴,供学生们交流。

附录 学生预习资料:化石简介

1、什么是化石?

保存在地壳的岩石中的古动物或古植物的遗体或表明有遗体存在的证据都谓之化石。

简单的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是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

2、形成条件:

虽然一个生物是否能形成化石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是有三个因素是基本的:

(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

(2)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部分地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该种生物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而这种掩埋物质的类型通常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海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软泥覆盖。软泥在后来的地质时代中则变成页岩或石灰岩。较细粒的沉积物不易损坏生物的遗体。在德国的侏罗纪的某些细粒沉积岩中,很好地保存了诸如鸟、昆虫、水母这样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大概动物柔软部分的化石得以保存的最著名的例子是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在这两个地区的冻原上发现的大量的冻结的多毛的猛犸遗体——一种绝灭的象。这些巨兽有的已被埋藏达25000 年。当冻土融解,猛犸的遗体就暴露出来。也有些尸体保存得很不好,当它们暴露出来时,其肉被狗吃了,其长牙被象牙商倒卖。猛犸象的毛皮现在在很多博物馆展览,有的把猛犸象的肉体或肌肉放在乙醇中保存。

生物变成化石的更有趣和不寻常的一种方式就是在琥珀中保存。古代的昆虫可被某些针叶树分泌出的粘树胶所捕获。当松脂硬结后并进一步变成琥珀,昆虫便留在其中。有些昆虫和蜘蛛被保存得非常好,甚至能在显微镜下研究它的细毛和肌肉组织。

化石吟的赏析

初中语文说课稿:化石吟

吟,吟织锦人,吟的意思,吟赏析

化石吟的教学实录

《化石吟》自主探究

偶吟自,偶吟自白居易,偶吟自的意思,偶吟自赏析

《慈母吟》读后感150字作文

化石吟诗眼及含义

《化石吟》教学案例与课题研究

段考后的总结

初中语文化石吟的阅读题
《初中语文化石吟的阅读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初中语文化石吟的阅读题(共7篇)】相关文章:

西江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2023-12-0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提纲2023-01-19

考后总结2022-10-10

五环节教学模式总结2022-05-16

《化石吟》课文教案设计稿2023-10-14

古诗《化石吟》的教案设计2023-07-27

写景作文400字2023-04-24

初一学习如何记好语文基础知识2022-05-08

学习方法演讲稿2022-12-30

写景的作文400字大全2022-09-0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