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集锦7篇)由网友“yoyozhu”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简析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希望大家喜欢!
篇1:简析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
简析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
摘 要:中古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专注于对古代文学的研究,无论采用西方文学的研究方式,还是我国传统的文学研究方式,都充分说明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文学领域最为深远的一个地带,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古代文学。本文就主要针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进行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古代文学;文学特质;现代文学;古代文化
古代文学注重人与文字、人与心灵的紧密结合,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特质表现,因此,对古代文学的特质的研究过程中,必须要注重作者心理活动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感受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丰富魅力。笔者认为,对于古代文学特质的探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
1.古代诗词追求意境的审美艺术
意境可以视为我国古代诗歌作品的终极艺术追求,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典型特质。意境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个具有广阔审美空间的艺术境界。意境可以体现在一副静态的山水画中,也可以体现在动态的鸢飞鱼跃中,通过文字的描述使画面与作品形成高度的统一,进而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实现心灵的共鸣。如《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在诗篇中塑造了一个十分优美的意境:在芦荻苍苍的世界中,河的对岸有一位美丽的佳人,苦苦追寻却终究智能隔水相望,这也表达出两种不同的意向世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深深的向往之情。简单的文字便刻画出了具有深刻意境的画面,事实上,这个美丽的画面中包含了多少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是读者所不能想象,也无需深究,只要通过这种独特的描写引起读者无线的遐想和共鸣,文学便将人们带入了一种审美意境中,给人深深的美的感受。
2.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
小说是古代文学中一种常见的作品形式,在小说中对于古代文学特质的体现,主要是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塑造。在小说中有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通过三要素的有机结合,便形成了一个个鲜明的任务形象。我国的四大名著可谓是古典文学中小说作品的经典巨作。如《水浒传》中描写了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每一个人物的个性都十分鲜明,而《水浒传》的成功也正因为如此,其不仅塑造了很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抓住了小说创作的根本,这也充分体现出了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规律。在小说作品中,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人物的活动带动情节的发展,而情节的发展又能够对人物的塑造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人物与情节的发展都需要依靠环境这一现实的基础,所以可以说,三要素之间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塑造出一个符合环境而且具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事实上,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依靠情节取胜的作品有很多,如《封神演义》、《三侠五义》等,但是这部分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似乎并没有获得太大的成就,而如《水浒传》《红楼梦》这几部作品却将人物与情节和环境三者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所以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因此,有人认为古典小说重情节、轻人物的思想显然是片面的,而且与我国古典小说创造的实际情况是相违背的。
对于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实际上也是塑造人物形象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方面为人物性格的塑造提供巧妙的外部条件,如《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这一幕,刘备利用恰巧而至的雷声来掩饰自己失凉落筋的真正原因,这里为刘备的韬晦性格的塑造奠定了一定的铺垫作用;另一方面对于人物的性格塑造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如《红楼梦》中对于大观园的描述时,作者用了“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竹影参差,苔痕浓淡”的潇湘馆象征着林黛玉孤傲、素雅的品格,“冷香习习,蘅芷清芬,奇草仙藤,兰风蕙露”的蘅芜苑象征着薛宝钗冷漠,等等,类似的描写在书中数不胜数。另外,在古典文学作品中也利用环境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形成原因,如《红楼梦》中对于四大家族的介绍实际上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写照,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贾雨村,必然会形成扭曲的人格。
3.古代戏曲作品中的怨谱
古代文学中的戏曲作品,主要是借助文学艺术形式揭示社会矛盾,可以说,一部成功的戏曲作品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环境。在古典戏曲中具有喜剧和悲剧兼美的特性,而其中以悲剧的怨谱最能体现古代文学戏曲的特质。在西方国家的文学和文艺领域中,悲剧被认为是戏剧的最高境界,通常用主人公事业甚至生命的毁灭来表达永不磨灭的精神作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戏剧作品在表达悲剧的形式上,一般分为两类:第一是利用忠奸善恶的冲突所产生的道德悲剧警醒世人,如《赵氏孤儿》、《精忠旗》等;另一种则是通过被压迫的`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与社会压迫势力的冲突来表达,如《窦娥冤》、《牡丹亭》等。在悲剧的创作方面,有三个基本的要素:悲剧人物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冲突的不可调节性、被毁灭者的价值。如《窦娥冤》中窦娥的种种不幸,可以将其前二十年的悲惨经历视为命运的悲剧,但是此后的悲剧就是由社会环境造成的悲剧,面对黑暗社会的压迫,窦娥无力反抗,她不得不救婆婆,更是在临死前发了三个誓愿,这也充分表达了她既无奈又绝望的悲愤情感。是谁吞噬了这个弱女子,我想,答案是很明确的。
结束语:
中国古代文学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文学发展阶段,而汉语最具有优美意境的语言,从中国古代文学特质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正是由于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在古代文学的诗词歌赋中自然地流露出千回百转的情感,这也正是古代文学的特质所在。随着文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将更加全面和彻底,这对于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观蓉.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分析[J].青年文学家,(04)
2、符海灵.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及方式初探[J].青年文学家,2013(04)
3、方义祥.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字特质探源[J].北方文学・中旬,(12)
4、王芹.试论中国古代文学嬗变的影响因素[J].作家・下半月,2012(09)
5、尹玲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知人论世法[J].文教资料,2012(15)
篇2:古代文学的文字特质
古代文学的文字特质
摘 要:汉语言汉字独具个性,中国古代文学之所以能够表现出自己独特精神风采,与独具表现力的汉语言文字密切相关。同时,扬弃外来“解构”主义的研究思路也将拓宽研究视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 中国古代文学 解构
语言文字是信息的载体。汉字有不同于拼音文字的个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汉语言文字文化。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文学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无一不体现了独特的文学风格,这与颇具个性的汉语言文字密不可分。尤其是唐诗宋词的独特表现形式,使语言文字的潜质发挥到了极至。
一
汉字的直观表意性蕴含着深层的意象性。汉字起源于原始图画,而图画形象性特点就是让人可以直观感受到所描之物“体”的质感。我国“六书”中的“象形”,乃汉字的先行者,由其奠定了汉字的基础。《说文解字》中曾提到“象形者,画成其物……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1],从在形体上来看,这类逐步由图画形状变成由笔画构造的方块形符号,不但使得汉字颇有线条优美和书画同构的艺术属性,而且它还集形、声、义三者为一体,尤其是形和义直接联结,常常能引起美妙大胆的联想,给人以无限美的享受。
汉字因源起象形,其形和义的联系非常之紧密,造就了较强的表现力甚至视觉效果。特别是诗词曲赋把汉字的这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譬如赋中常大量用对偶、排句、连词,层层渲染,使得文章增添了词采的富丽,像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撞千石之钟……川谷为之荡波”[2]。这类描写着实气势恢弘,波澜充沛。而对联则更是讲究对仗工整,譬如有些对联的求部首偏旁相同。像“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上、下联中的部首偏旁则分别都取“火金水土木”。
汉语言文字因具表意性,由其作为载体而组成的中国古代文学则具有模糊性。由于模糊性,读者在鉴赏之时,各自怀有不同的情感与想象,去感受汉语言文字迷人而神秘的意蕴。譬如唐人孟郊《秋怀》中的诗“商气洗声瘦,晚阴驱景劳”,诗中是在描写秋风萧瑟,凋零万物,进而将自然界的声音都洗瘦了。自然之音被“洗瘦”的想象,可谓诡谲大胆,超越了听觉局限,让人联翩浮想。一个“洗”字和一个“瘦”字模糊了原有的表达习惯,拓展了无限诗意,凸显了无尽诗情,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又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和“云破月来花弄影”,正像王国维先生所言“着一闹字”、“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3]。
二
由于言文分离,使得中国古代文学日常化和经典化。文言与白话能和平相处,因而使得白话文学和文言文学也能双轨并行。“五四”运动之前,文言是占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被代代相传,其语言成分基本未变。譬如先秦的一些基本的句式、虚词的常用法等都在各代文言中得以保存,甚至作为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词汇,在文言中也较稳定:有的词其古义在口语之中早已经消失,可文言中却依旧在使用。总体来说,文言在词汇、语法系统等方面基本保留。
中国古代浩瀚若烟海的材料被保存,现代人可直接查阅古代文献,在文字上基本没多大障碍。譬如《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现代人稍加指点即能读懂。古代典籍大多用文言写成,不朽之作历来以简约精练著称。文言本身就包含着简练的因素:第一,文言中单音节词居多,双音节、多音节词较少;第二,文言多省略,略去主、谓、宾、介词的情况很普遍。再加上各代名流大家重语言锤炼,讲究“微言大义”,重音律和谐,于是就形成了文言简洁严密的文风,也就形成了古代中国独特宝贵的文化传统。
汉字因其多义性和意义的增生性,也就造成了理解和阐释的多重可能性。譬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此曲前三句的九个意象,没采用一个连词或动词,琢句炼字足见精当,但羁旅秋思之情却被表现得深沉浓厚。这种非逻辑的情感表达方式,造成了句子成分的缺失,形成了句法上的空白,如此简约而充满隐喻的'表现方式留给了读者大量可再创造的艺术空间,造就了丰富的语义体验。季羡林先生曾言,古汉语由于缺少形态变化,一句中的字与字关系经常难以确定,可有多种解释,模糊性较强。所以,季老告诉我们,理解这种语言,不能光靠分析语法,而要重语感。现代汉语虽缺少形态变化,但字与字间的关系逐渐明了,阅读的模糊性逐渐减少。读起来,靠语感的比重渐减,靠分析的比重渐增。但现代汉语的综合性任存在,因而模糊性和多义性还将存在。所以学汉语,语感依然重要。
三
20世纪60年代后,人们把研究重点从“语言”转向“文字”。从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哲人及语言学家们,“一直将语言看成思维的符号,而文字则是语言的符号,语言被视为第一位的事物,而文字则是第二位的事物”[4]。雅克·德里达发现:“延续了二十世纪之久并且最终汇聚到语言名义之下的一切, 又开始转向文字的名下,或者至少统括在文字的名下。”[4]关于语言与文字的关系,德里达得出了与西方传统截然相反的观点:“文字先于语言而又后于语言, 文字包含语言。”[4]
利用解构主义来审视中国传统的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最主要的是要承认语言文字的多元性。从解构主义的立场来看,汉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应从汉语言文字组成的文本出发,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自主创新之路,从而扩大汉语言文字的研究领域。
“解构”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在中国的影响早已显示。在此视角下,我们在反思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既要承认业已取得的成就,同时也要发现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即应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汉语言文字的客观事实出发,总结出汉语言文字的规律,开拓新世纪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道路,从而也为我们的中国古代文学开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许慎,徐铉编.说文解字附检字[M].北京:中华书局,.
[2]袁行霈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国维,陈鸿祥编.人间词话、人间词注评[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4](法)雅克·德里达,汪堂家译.论文字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篇3: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松竹梅
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长城著名三关: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
江南三大名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与山西鹳雀楼并称中国四大名楼。
文学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五行:金木水土火。
古代四艺:琴、棋、书、画。
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印刷术、火药。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印度。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篇4: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第一部珠算介绍书《盘珠算法》。第一部气象史名著《乙己占》。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更多精彩内容请欣赏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古书第一部
001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002第一部词典《尔雅》
003第一部韵书《切韵》
004第一部方言词典《方言》
005第一部字书《字通》
006第一部诗集《诗经》
007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00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009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010第一部论语体著作《论语》
011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史记》
0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013第一部断代史史书《汉书》014第一部历史评论专著《史通》
015第一部兵书《孙子》
016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
017第一部学术论争集《白虎通》
018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文心雕龙》
019第一部诗歌评论专著《诗品》
020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021第一部农业生产技术论著《天工开物》
022第一部植物学词典《全芳备祖》
023第一部药典书《新修本草》
024第一部医药书《黄帝内经素问》
025第一部地理书《禹贡》
026第一部茶叶制作书《茶经》
027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
028第一部珠算介绍书《盘珠算法》
029第一部气象史名著《乙己占》
030第一部栽培学名著《荔枝谱》
031第一部综合农学专著《农政全书》
032第一部地理学专著《水经注》
033第一部矿物学专著《山海经五藏山经》
034第一部教育史专著《学记》
035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
036第一部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记》
037第一部戏曲史《宋元戏曲韵史》
038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039第一部图书总目录《七略》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
篇5: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氏族社会时,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不能科学地解释,就借助于想像和幻想,创造了许多故事。神话是纯粹的虚构,传说有历史的影子,比较著名的有:精卫填海、女祸补天、羿射九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以及黄帝,尧、舜、禹等。
《诗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春秋时期,共305篇,亦称《诗三百》,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高颂,周颂,鲁颂),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风”。创作方法主要是“赋、比、兴”。
《尚书》和《春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这是中国古代有记载的(甲骨书)最早的两部书。《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来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粱传》,《左传》。现仅存左丘明编写的《左传》。《春秋》和《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国语》是依照战国时国别来记述各国史实的史书。《战国策》也同样,称为“国别体”,《战国策》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散文集,经汉刘向重新改编整理,共三十三篇。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儒家的著作有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荀况的《荀子》;墨家著作有墨翟的《墨子》;道家著作有老聃的《老子》(道德经)、庄周的《庄子》(南华经);法家著作有商鞅的《商君书》、朝非的《朝非子》,兵家著作有孙或孙膑的《孙子兵法》杂家的有吕不韦的《吕代春秋》等,这些著作都是语录体散文(也称“记言体”)。
西汉时的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表”十篇、“书”八篇,共一百三十篇。《史记》是一部“信史”,“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开后代“二十四史”之先河。
战国时楚国的屈原因遭谗贬 ,开创了浪漫主义的新诗体“楚辞”、名篇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渔父》等。
西汉时的政论散文大家有晃错,名篇《论贵粟疏》《言兵事疏》等。还有贾谊,名篇《过秦论》。
汉赋是一种直接延续楚辞的新诗体,主要作家有司马相如,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等,还有杨雄,作品有《甘泉赋》、权乘作品有《七发》。
班固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西汉时的民歌经整理成为“汉乐府”。其中的名篇《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壁”。(另一首是北朝民歌《木兰辞》。)
魏晋时期的曹氏父子被称为“三曹”。曹操创作了《观沧海》、《蒿里行》、《龟虽寿》第四言体诗。曹丕的名篇有《燕歌行》、他还撰写了中国最早的文论,现仅存《典论论文》。曹植则著有《白马篇》、《洛神赋》等名篇。
“建安七子”指曹丕建安时期的著名诗人。有孔融、陈琳、王桀 、徐干、阮瑀、应玚 、刘桢等。他们多慷慨悲凉之风,被称为“建安风骨”。他们掀起了五言诗的创作高潮。
与“七子”相颉颃并以才华著称的还有女诗人蔡琰(文姬),她创作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
建安以后,司马氏篡权,进入东晋时期。阮籍的咏怀诗和散文《大人先生传》,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都对后代文学产生了影响,而陶渊明更成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散文《桃花源记》、诗歌《归园田居》等,为中国古典文学开辟了一个新境界。
东晋的干宝撰出我国第一部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刘义庆著有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
刘勰是南朝梁代的文艺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文心雕龙》。
北朝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水经注》四十卷
唐代是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发展的顶峰。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时期的王之涣的《凉州词》、《登鹳雀楼》是绝句的珍品。边塞诗人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孟浩然,王维则成为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作家。王维工音律、善诗画,宋代苏轼曾说:“味摩诘诗,诗中有画。”岑参和高适则是唐代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是中国豪放派浪漫主义诗人的高峰,世称“诗仙”。
杜甫,字子美,别称杜工部,世称“诗圣”是中国现实主义诗人的高峰。
后人评论:李诗思疾而语豪,杜诗思苦而语奇。“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中唐时期的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成为“唐宋散文八大家”(其余为柳宗元和北宋时期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之首。与擅写寓言体散文的柳宗元并称“韩柳”。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共同领导了中唐时期的“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名篇《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流传。
贾岛和孟郊是“苦吟诗人”,时称“郊寒岛瘦”。
晚唐时期政治周凋敝,民不聊生。杜牧忧国忧民,李商隐则情思缠绵,诗句含蓄,并称为“小李杜”。
北宋时期词大量涌现。其影响源于南唐后主李煜。他与北宋时的柳永、南宋时的女词人李清照,成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而北宋的苏轼,南宋的辛弃疾,则以“慷慨悲壮”的词风成为“豪放派”词人的领袖。并称“苏辛”。
陆游是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等,他一生创作了九千三百多首诗,在文学史上当属罕见。
元代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一曲。元曲分为剧曲和“散曲”。元杂剧有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汤显祖(《牡丹亭》)、王实甫(《西厢记》)。散曲亦有“四大家”之说,即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其中马致远被称为“曲状元”,他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被称为“秋思之祖”,其中运用的“鼎足对”被人极为称颂。
篇6: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春秋》三传:《谷梁传》、《公羊传》、《左传》
·“三曹”、“三苏”:曹操、曹丕、曹植、曹丕;苏洵、苏轼、苏辙
·杜甫的代表作品“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冯梦龙的“三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
·清朝散文大派“桐城派”的三个代表人物:方苞、姚鼐、刘大櫆
·三坟五典:古书名。伏羲、神农、黄帝的书为“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的书为“五典”。
·三代:夏、商、周
·三王:伏羲、遂人、神农
·三军: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中军为三军统帅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分孟春、仲春、季春。(夏、秋、冬照此类推)
·三牲:祭祀用的牛、羊、猪。(后来也用鸡、鱼、猪)
·三甲:科举名。始于宋代,殿试分三甲,一甲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二、三甲第一名叫传胪。明清时期相沿,一甲限三人,二甲称“赐进士出身”。三甲称“赐同进士出身”。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也叫“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关系。
·三从四德:古代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三从”指幼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女容、妇功。
·战国“四公子”,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无忌
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
·“前四史”: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
·唐朝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元杂剧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明清最著名的四部长篇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明吴承恩《西游记》
清曹雪芹《红楼梦》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曾朴《孽海花》、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刘鹗《老残游记》、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四时:春、夏、秋、冬
·文房四宝:笔、墨、砚、纸
·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和北海,泛指海内之地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篇7: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集锦
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归类。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3、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5、苟于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韩非于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员著名的代表。
7、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8、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开风气之先,影响一代诗风。
9、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10、陶渊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
11、鲍照:是南朝刘宋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其乐府诗对唐代诗人有很大影响。
12、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
13、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4、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15、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
16、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17、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著名诗人。
19、欧阳修是北宋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
20、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1、苏拭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22、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23、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24、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
25、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26、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27、王实甫是元代前期杰出的杂剧作家。
28、张养浩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
29、于谦是明代著名的诗人。
30、汤显祖是明代成绩最高的剧作家。
31、冯梦龙是明末通俗文学的一代大家。
32、王夫之是清初著名诗文理论家。
33、李渔是清初杰出的戏剧理论家和创作家。
34、瞥雪芹是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35、梁启超是最早高度评价和极为提倡小说创作的人。
36、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37、龚自珍是近代历史开端之际得风气之先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 《荔枝图序》教案
★ 学语言的方法
★ 《离骚》写作特点
【简析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集锦7篇)】相关文章:
句式的变换与选择复习教案教学设计2023-09-29
离骚中的香草2022-04-30
简析声乐艺术中意大利语语音的重要性论文2023-01-29
高考语基知识题考情剖析2022-07-22
诗歌的起源2022-05-23
诗歌起源2023-05-10
扇面书画的形式美感阅读答案2023-02-02
八年级语文上教学计划2023-04-26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一等奖2022-06-16
理财“七步”格言鉴赏2022-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