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习方法详谈方法指导(合集11篇)由网友“我的施华洛”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初中语文学习方法详谈方法指导,希望大家喜欢!
篇1:初中语文学习方法详谈方法指导
语文学习及备考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及运用
这一部分正如标题所言,重在积累,关键是运用。包括的内容有:汉字的形音义,标点符号及词语的使用,辨析并修改病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续写句子,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等。
①大致过一遍所考课本中的现代文字词,注意易错字读音、四字词语或成语的写法。
②简单浏览课本的关于作者作品的课下注释及有关的文学常识。
第二部分:文言文及古诗学习
中考文言文以课外为主,但同学们仍要注重课本中的文言文学习,课文都是经典名篇,很具有代表性。可以进行实词、虚词、句式的归纳积累。根据课下注释,重点记忆自己不熟悉的实词用法,对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的词要格外注重,反复记忆,多翻译几遍课文,熟悉实词翻译特点;对考纲要求的18个虚词的用法都要熟悉,自己翻阅文言文字典,按虚词的词性进行分类整理,做一些习题巩固虚词的用法;首先学会文言句式的分析,对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谓语前置句)要理解句式特点,记住固定的文言搭配,记住典型的一两个例句,学会类比运用。课内文言文是我们答好中考题的基础,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认真积累。
①读准诗文的节奏。
要求在语言层面上通读文言文,做到停顿正确。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同学们较快地进入赏析文言文的角色,有利于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也有助于我们在做断句题是快速判断。
②准确翻译文言文,“六字诀”去翻译文言文
留、增、补、删、调、换
必须注意三点
1.正确地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即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在文中的直接意义和隐含信息
2.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畅
3.是在翻译时注意句意表达的完整和关键实词、虚词的用法以及古今异义和通假字等。
中考必考34篇古诗,同学们要能背过,会默写,还要完成理解性默写,对于每首诗的笔记要理解性记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在上课复习时,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听,认真记每一种题的做题方法,并认真完成同类训练。
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
做阅读题要先辨识文体,然后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做一个把握,都说读文章在于“悟”,不仅仅是揣摩作家的思想感情、作品传达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解题的方法、技巧,核对标准答案,思索一下自己为什么就和答案不一样,答案时如何形成的,我又是怎样考虑的,我的解题思路偏差在哪里,及时整理出这篇阅读最大的解题收获。
第四部分:写作
1、作文评分标准。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给分,第一是书写,要求书写时字迹工整、美观,标点正确,书写格式规范,符合以上要求,直接赋分为5分(如果加上卷面印象,此项一般能占到十分左右)。第二是内容。要求作文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这部分约占作文总分的三分之一强一点,即20分。第三,是表达,要求作文的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顺畅,叙述具体、描写议论得当。这部分约占作文总分的二分之一,即30分。从评分标准可以看出,中考作文对书写、中心、语言表达三个方面要求比较高。
4、注意的几个问题:
1、工夫在平时
①要有语言的储备库
作文平时要多读书,好的文章要背下来,精彩的词句段应抄下来。
平时应加强写作的片段练习,比如仿写续写改写缩写扩写
②要有语言的实践训练,大作文、小作文、读书笔记、一定量的日记,一个也不能少。
③要精写和多写相结合。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要学会修改自己的文章;勤动笔,以我手写我心。
2、怎样写应试作文
①、按题目要求作文
严格的按题目的要求作文。不按题目要求作文,即使文字水平再高,也不能得到较高的分数,有时应试作文的题目和平时作文的题目极其相似,也不能照搬平时的作文,也要一丝不苟不折不扣的照题目要求进行构思,严格按题目要求来写。
②把开头结尾写好
我们平时在课堂上学的各种开头结尾的方法,应试作文当然都可以使用。但是评卷老师最青睐的是起笔入题的开头,因为评分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切题。评卷老师最青睐的结尾就是收束全文点明主旨,因为结构完整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条评分标准。
③注意分段
一篇文章应该由五六个自然段落构成,切忌三大段,
⑸把每段的第一句写好
⑹卷面整洁
篇2:初中语文学习方法详谈方法指导
严格的按题目的要求作文。不按题目要求作文,即使文字水平再高,也不能得到较高的分数,有时应试作文的题目和平时作文的题目极其相似,也不能照搬平时的作文,也要一丝不苟不折不扣的照题目要求进行构思,严格按题目要求来写。
②把开头结尾写好
我们平时在课堂上学的各种开头结尾的方法,应试作文当然都可以使用。但是评卷老师最青睐的是起笔入题的开头,因为评分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切题。评卷老师最青睐的结尾就是收束全文点明主旨,因为结构完整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条评分标准。
③注意分段
一篇文章应该由五六个自然段落构成,切忌三大段,
⑸把每段的第一句写好
⑹卷面整洁
篇3: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目标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学习尤其如此。目的越明确,学习积极性就越高;目标越宏伟,为实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学习意志就越坚强。目标有大目标,小目标,有远期的,也有近期的,小到一节课,大到一生的志向都属于此范畴。小目标要从属于大目标,近期目标要为远期目标做铺垫。确定学习目标要根据一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不利于意志的培养,太高不仅不利于目标的实现,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
>>抓好学习的关键环节
学习可分为四个主要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每个环节都有其特点,也有其关键。
预习:预习要养成习惯,习惯很重要,既然是习惯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在学习日挤时间,也可以在周末,还可以在节假曰。
预习要找难点,找难点的目的是就是要攻破它,这是预习的关键。这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一个人的能力,更会磨练一个人的意志。
听课:听课是学习时最重要的环节,会听课意味着会抓重点,能理解老师的意图。
复习:复习要摸规律,复习的目的是把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掌握,以便摸清其内在规律,在运用中举一反三。
作业:作业要独立完成,典型的内容要反复练习,这样才能形成技能技巧。
>>及时做好笔记与作业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听课习惯,好笔记不是全记,不是漏记,不能只听不记,更不能只记不听。可以记在课本上、教学内容附近,这样记录的内容不易丢失,又易和教学内容相联系,既实用,又利于今后复习。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习的知识。多数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不复习就急于做作业,这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做作业前首先阅读一遍课本内容,和老师讲课的内容对照一下,看一看是否一致。这样做等于及时地复习了一遍,然后再做作业,既快速又能保证作业质量,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课堂笔记整理“七步法”
由于种.种原因,同学们在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往往较杂乱,然后觉得不好用。为了巩固学习效果,积累复习资料,指导读写训练,有必要学会整理课堂笔记,使之成为清晰、有条理、好用的“导读助练”的参考材料。
一、忆。“趁热打铁”,即课后抓紧时间,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信息。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为笔记提供“可整性。”
二、补。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因为是要跟着老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而一般讲课速度要较记录速度快,于是笔记就会出现缺漏、简单甚至符号代替文字等情况。在“忆”的基础上,及时作修补,使笔记有“完整性”。
三、改。仔细审阅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准确的地方进行修改。其中,特别要注意与解答课后练习,与学习目的有关的内容的修改,使笔记有“准确性”。
四、编。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使笔记有“条理性”。
五、分。以文字(最好是用红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例如,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作品(课文)是分析类,哪些是问题置疑、探讨类,哪些是课后联系解答等等。为分类摘抄做好准备,使笔记有“系统性”。
六、舍。省略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笔记有“简明性”。
七、记。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同类的知识,抄在同一本簿,或一本簿的同一部分里,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这样,日后复习,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纲目清晰,快捷好用,使笔记有“资料性”。
篇4: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1.要熟悉老师的讲课特点和方法,了解他的长处和短处
语文课的教法,本来就灵活、多样。语文老师的特点和爱好,更是各式各样的,有的老师喜欢讲得多一点,发挥得多一点;有的老师讲得不多,却很注重学生的练习;有的老师喜欢用串讲法;有的老师喜欢用评点法或者谈话法;有的老师很擅长指导学生写作;有的老师喜爱文学,很注意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有的老师知识渊博,讲起课来广征博引,海阔天空;有的老师则喜欢紧扣课文,一板一眼。总之,他们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地熟悉自己的教学对象,对症下药,改进教法。作为学生,也要努力地熟悉自己的语文老师,取其所长,对于不足之处,可以提出改进意见,并在自己的学习中注意弥补。师生之间相互适应,力求做到配合默契。
2.要充分利用课内的时间,提高效率,增加课内的容量和密度
每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要争取大部分在课内解决。老师应该这样做,学生也应该这样做。多数学生会有这种感觉:听数、理、化的课,精力比较集中,因为不听讲就不懂,落下的课补起来也很费劲;反之,听语文课,有时精力容易松散,因为不听讲似乎也能明白,落下几节课关系也不大。出现这种情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有一定关系。从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来看,它的确不如理科严密。所以,我们更应该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学会听讲,学会把握老师讲课的要点,学会利用课堂的空隙时间。譬如,学习《崇高的理想》这篇课文,通过老师的讲解,已经理清了全文的思路,把握住分论点和总论点之间的关系,如果课上还有时间,还有精力,就可以精读一些重点段落。如本文在论述思想的社会性、阶级性时,即列举了历史上的许多正面人物,也列举了一些反面人物,两相对照。归类列举法和正反对比法运用得都比较好,我们就应该主动深入下去,加深理解。另外,这篇文章语言上也有特点,用了许多成语典故,我们也可以利用空隙,及时复习巩固。又譬如,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只要课上有可利用的时间,也应该争取在课内基本背会。总之,凡是课内有时间、有可能解决的问题,都不要留到课外去解决。围绕着老师讲解的课文去思索,去联系,去加深,去巩固,努力提高课内时间的利用率。
3.要在课内主动赢得学习语文知识和锻炼语文运用能力的各种机会
提问、朗读、背诵、辩论、讲演、黑板前演示,作文评讲中的例子(无论是好的还是差的)等等,只要有机会,就要积极参加。这对于提高语文水平、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是很有好处的。现在我们每班人数,一般不会少于四五十人。所以,这种机会,轮到我们每个人的名下,覆盖率不是很高的。自己主动一些,这种锻炼机会就可能多一点。
4.在课内学习中,必须发挥独立思考的精神
选入课本的文章,当然是范文,但范文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如有的同学指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第三段里,“从而”一词翻译得不够准确。同样,语文老师的分析讲解,对我们来说,当然起了示范的作用;但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在听讲中,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有不同看法,可以大胆、主动地提出。做语文练习时,要独立完成,要认真思考,力戒“抄风”的泛滥。不要抄袭同学的作业,也不要照搬“教参”上的答案。
好学生的十大学习习惯
1.认真预习的习惯
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期预习的重要性。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预习时,要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2.专心听课的习惯
如果课前没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会直接影响到听讲的效果,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
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都能有选择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注意具有选择、保持以及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分心是注意的反面,分心不是没有注意,只是没有把注意指向和集中在当前的学习任务上,心不在焉,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3.及时复习的习惯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首先,知识的系统化,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中的应用位置上去。其次,知识的系统化,能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系统化的知识,容量大,既好记又好用。最后,系统化的知识有利于记忆。道理很简单,孤立的事物容易忘记,而联系着的事物就不容易忘记。想搞好知识的系统化,一要靠平时把概念和原理学好,为建造“知识大厦”备好料;二要肯于坚持艰苦的思考。思想懒汉,逃避艰苦思考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好知识的;三要学会科学地思维。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明确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面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做作业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5.练后反思的习惯
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过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1.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2.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4.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应当培养的优良习惯还有许多,诸如有疑必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动手实验习惯,查找工具书的习惯,健康上网、积极探究的习惯等等。从课堂学习的过程看,还有认真预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积极应考等好习惯。
6.积极应考的习惯
从学生的角度讲,考试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对自己的评价,也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从学校的角度讲,老师为了检查教和学的近期效果,以便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为了推动学生的系统复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也把考试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在考试复习前进行动员,考试时讲考场要求,设置考场, 安排监考老师等等,形成了一定的紧张气氛。
为什么有的同学在考试时考不出应有的水平呢?这涉及到临考准备、临考发挥、考后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一般有三个:一个是学习因素,即知识能力的水平;一个是心理因素,即情绪、意志等状况;一个是方法因素,即会不会应考的问题。应该如何应考呢?首先,对参加考试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要给自己再施加压力。临考前,不要去想考试成败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尤其不夸大考试成败的影响,要想好万一考不好的“对策”,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外来的压力。其次,考试前要休息好。临考前要减轻学习负担,要保证充分的睡眠,要适当进行文体活动,要保证身体键康。再次,在考试过程中,注意答卷顺序,按先易后难的答卷法,审题要认真,想不起来,先放一放,做好后要仔细检查, 更正错误。
7.阅读自学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Q吧)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8.观察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9.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蜂蜜。
10.总结归纳的习惯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文言文学习方法
一、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
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
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去理解、体会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
3.要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
二、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诵读可分四步进行:
1.借助注释,粗读课文
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地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再连猜带蒙,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2.质疑、解难、细读课文
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深入领会,精读课文
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4.鉴赏评价,熟读课文
这一步主要靠课后同学们主动进行。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篇5:关于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一、语文学习准备。
语文学习需要一些必要的准备,比如工具书等。作为一个初中生,身边应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小辞典》(以上三本工具书以商务印书馆的为最好);除此之外,为便于学习文言文,如果能有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学生古汉语词典》就更好了。当然有了以上提到的工具书只是一个基本的准备,关键是养成只要读书就查阅词典的好习惯。语文学习过程中还要用好一些相关资源:语文课本、班级图书角、学校阅览室、家庭藏书以及考试资源(考试是一段学习内容的检测和小结,考试过后同学们要及时发现知识漏洞,并把漏洞补上)等。
二、语文学习方法漫谈。
1、语文学习方法五原则
⑴ 循序渐进。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切忌好高务远,急于求成。每天,能认真的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仔细的读几篇文章;一个学期读几本名著,做几本读书笔记,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
⑵ 熟读精思。就是要根据记忆和理解的辨证关系,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
⑶ 自求自得。就是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
⑷ 博研结合。坚持博研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机结合。
⑸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红楼梦》语云: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学习,如果只局限于课堂是学不好的。
2、运用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伴随学习语文的始终,听说读写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例如,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就可以联想起我们学习过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浅草才能没马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还可以通过想象在头脑再现文章的内容和情景。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丰富学习的内容,还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甚至可以对文章进行加工处理。因此,在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同学们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有意识的在阅读过程中,把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对生活的感知与思考结合起来。
3、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
在学校里,语文学习主要表现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语文课本的学习。对课本中的文章,老师有老师的理解,老师的理解融入了教师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是成年人的理解。老师的话也好,教参的话也好,都是一家之言。同学们可以有也应该有自己的理解,这理解之中融入了你们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是未成年人的理解,说不定你们自己的理解会更好。课堂上同学们如果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一定很高兴,因为他希望与我们进行思想交流,心灵的沟通和智慧火花的碰撞。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既可以激活同学们的思维,还可以锻炼你们的多种能力。所以,同学们应该多思考,多提问,多研讨,使课堂活动丰富多样,精彩纷呈。
4、养成自控式学习习惯
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语文学习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要用心听讲、作业书写规范、独立完成作业、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多读、多背、多思考、经常练笔、看报等。
5、掌握两种学习技能
第一, 学会快速阅读。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同学习惯于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即使是语文课本也不甚阅读,更不用说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籍。长期下去造成的结果是不会读书,没有形成熟练的阅读技能,对学习的发展造成严重障碍。这里我所讲的阅读技能并不是指能简单的读,而是指在阅读的同时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阅读的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文章的不同的文体、内容、表现形式迅速分清文章主次、把握书中内容的一种技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多读书,注意了解不同阅读材料的特点和阅读技巧,加强读思结合,并且有意识的加快阅读速度,逐渐形成阅读技能。
第二, 作好笔记。作笔记是一种与动手相结合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技能。初中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和复习笔记等。课堂笔记应注意结合课文对老师所讲内容进行记录,不能全抄全录老师的板书,读书笔记(后面还要重点介绍)应注意做好圈点勾画,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复习笔记应注意做好知识的归纳整理,如经常读错的字音、写错的字形,常用文言实、虚词等,理清知识结构和联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论哪种笔记都要做好疑难问题的记录,便于集中处理。
6、五遍读书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当然是一种泛指,强调书要多看,多读,并非真的要读百遍、看万卷。不过,一篇文章如果能多读几遍,学习效果会更好。特别是,同学们使用的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大多是精品,一般的文章读三五遍并不多,而有的文章读十遍尚觉得少。现向同学们推介一高考状元的“五遍读书法”,以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遍,是指上课前对老师要讲的课文先预习一遍。
第二遍,是指上课完了后,把课文再认真的研读,并把老师讲过的书上的内容复习一遍。
第三遍,是当学完一个单元之后,从单元第一课到单元最后一课仔细的看一边遍。
第四遍,是当一本书全学完之后,结合教师的复习指导,把整本书再读一遍。
第五遍,也是最后一遍,即在考试前几天,与学习笔记和平时的单元检测相配合,把课本粗略的翻看一遍,复习近平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重点、难点。
7、陶行知“读书十诀”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读书十诀”定会让同学们受益非浅。
⑴ 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⑵ 勤,业精于勤,荒废于嬉;
⑶ 恒,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⑷ 博,从精出发,博览群书;
⑸ 问,不耻下问;(疑在悟前)
⑹ 记,多动笔墨,多记笔记;
⑺习,温故知新;(联系自然)
⑻ 专,专心致志,专一博广;
⑼ 思,多加思考,学以致用;
⑽ 创,触类旁通,敢于创新。
8、写读书笔记和制作卡片
写读书笔记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应是从读书(报刊)中引起的,离开了书,就成了别的文体。因此,笔记一般都要注明材料出处。
⑵最好一则笔记记一个问题,如内容和感想多,可写成几则,不要混在一起。这样便于整理和以后使用。
⑶一个故事、一句话、一个数据、一段议论,不论大小均可写成读书笔记。但决不能肢解原文、歪曲愿意,也不要把自己的感想或增添的材料与引用的原文混杂在一起。
⑷笔记积累多了,最好能分类整理,编出目录索引。
卡片是积累资料的一种有效手段,同学们应学会做好以下两种卡片的制作。
一是文摘卡,主要摘录名人名言、好词佳段等,或是本人需要的有关内容,不掺杂自己的意见。
二是心得卡,主要是记载读书心得,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读书笔记,它偏重主观感受,写法也极为多样,但总要从所看到的材料中引出来,所以也要注明出处。
篇6:关于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拼音・朗读・习惯
一二年级
一二年级是以拼音字词句子为主,这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阶段,比如认真听讲、整洁书写、按时完成作业、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等。
同时还需要培养孩子一个重要能力:朗读,鼓励孩子大声朗读课文,最好是能带有感情朗读。朗读对培养孩子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语感都非常有好处。
对于孩子的成绩家长不用特别的计较,因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致,只要学习习惯养成了,后面只是时间问题,孩子会越来越轻松自信。别在这个阶段给孩子太大的语文学习压力。
写作・阅读
三四年级
这个时期是孩子阅读写作能力的重要奠定期。孩子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将直接决定今后是否喜欢语文。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孩子不怕写作文,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还不错,甚至是喜欢写作文。
我们需要帮孩子做到:
1、这个时期是孩子的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孩子多背古诗名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背诵所谓的“好词好句”上。
2、如果你的孩子阅读丢分比较多,先不要着急,优先解决写作问题。在学习写作时,千万不要让孩子模板式的去学作文。
3. 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和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
综合能力
五六年级
作为家长,首先要转变角色,不能再把他们当小孩看,要学会和孩子分享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和话题,你将发现他们会给出非常积极的回应。
1、现在就要开始处理阅读能力了,重点在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理解和表述能力,同时要兼顾对抒情性散文、说明文阅读题的练习。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做同步练习题和训练字、词、拼音的阅读题上。
2、作文学习重点解决主题鲜明、立意新颖、重点突出、语言生动等问题。建议孩子适当参加一些征文比赛活动,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3、光会写还不行,小升初的面试题可是有考察表达能力的,其实也是在考孩子的现场口头作文能力,所以听和说的训练也是不能或缺的。
4、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继续让孩子多背一些古诗文和现代经典文章。作文书看一本足已。
阅读・作文・文言文
七八年级
由于初中语文和小学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标准,所以可能孩子刚开始会有不适应。就算孩子语文成绩退步了也不要惊慌,家长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仔细分析丢分的原因。
1、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已经不是重点,在学校认真读书记笔记即可,不如用多出来的时间多读几本好书。
2、阅读方面:需要开始系统地掌握初中阅读理解中的知识点:文章的语言、结构、主题、材料、表达方式等内容,积累一定的阅读答题技巧。
3、作文方面:了解考试时作文的评分要求,学会不同类型作文的基本写法,有意识地运用写作技巧。比如:材料的选取、结构的安排、立意的新颖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4、文言文方面:要注重字词的积累,总结每个字词在不同的语境、文章中的含义,归纳总结并记录,方便随时翻看。
5、文学常识方面:选取代表性时期的代表性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为主线,以历年的中考题为基础,注重记忆,重点都要背下来。
归纳・梳理・总结
九年级
马上要面临中考,如果前面的基础打得牢,到了这个阶段会很轻松,主要任务就是查漏补缺,家长要帮助孩子对整个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总结。
在作文方面还是要提醒一句,要多学习一些作文修改的技巧,准备一些作文的素材,关注近一两年的热点时事,以便在考试时可以应对自如。最后,放松心情,轻装上阵,迎接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吧!
作为家长得清楚了解在什么阶段我们该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在出现一些突发的状况时别慌,按照既定的目标坚持下去。家长的淡定平和,也会给孩子传达出一种力量和信号:我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父母相信你!这对于孩子来说,将是莫大的鼓舞,也是一颗定心丸,有利于孩子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最后强调一点:大量阅读(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书和文章,内容上不消极,格调上不低俗,均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不二法门!
[关于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篇7: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一、语文学习准备。
语文学习需要一些必要的准备,比如工具书等。作为一个初中生,身边应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小辞典》(以上三本工具书以商务印书馆的为最好);除此之外,为便于学习文言文,如果能有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学生古汉语词典》就更好了。语文学习过程中还要用好一些相关资源:语文课本、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馆、城市图书馆、家庭藏书以及网络资源、考试资源(考试是一段学习内容的检测和小结,考试过后同学们要及时发现知识漏洞,并把漏洞补上)等。
二、语文学习方法漫谈。
1、语文学习方法五原则
⑴循序渐进。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切忌好高务远,急于求成。每天,能认真地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地背几首诗,仔细地读几篇文章;一个学期读几本名著,做几本读书笔记,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
⑵熟读精思。就是要根据记忆和理解的辨证关系,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
⑶自求自得。就是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
⑷博研结合。坚持博研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机结合。
⑸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红楼梦》语云: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学习,如果只局限于课堂是学不好的。
2、运用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伴随学习语文的始终,听说读写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例如,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就可以联想起我们学习过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浅草才能没马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还可以通过想象在头脑再现文章的内容和情景。
3、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
在学校里,语文学习主要表现为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语文教材的学习。对教材中的文章,老师有老师的理解,老师的理解来自于教师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是成年人的理解。老师的话也好,教参的话也好,都是一家之言。同学们可以有也应该有自己的理解,这理解之中融入了你们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是未成年人的理解,说不定你们自己的理解会更好。课堂上同学们如果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一定很高兴,因为他希望与我们进行思想交流,心灵的沟通和智慧火花的碰撞。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既可以激活同学们的思维,还可以锻炼你们的多种能力。所以,同学们应该多思考,多提问,多研讨,使课堂活动丰富多样,精彩纷呈。
4、养成自控式学习习惯
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语文学习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要用心听讲、作业书写规范、独立完成作业、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多读、多背、多思考、经常练笔、看报等。
5、掌握两种学习技能
第一,学会快速阅读。阅读技能并不是指能简单地读,而是指在阅读的同时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阅读的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文章的不同的文体、内容、表现形式迅速分清文章主次、把握书中内容的一种技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多读书,注意了解不同阅读材料的特点和阅读技巧,加强读思结合,并且有意识地加快阅读速度,逐渐形成阅读技能。
第二,作好笔记。作笔记是一种与动手相结合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技能。初中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和复习笔记等。课堂笔记应注意结合课文对老师所讲内容进行记录,不能全抄全录老师的板书,读书笔记(后面还要重点介绍)应注意做好圈点勾画,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复习笔记应注意做好知识的归纳整理,如经常读错的字音、写错的字形,常用文言实、虚词等,理清知识结构和联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论哪种笔记都要做好疑难问题的记录,便于集中处理。
6、五遍读书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当然是一种泛指,强调书要多看,多读,并非真的要读百遍、看万卷。不过,一篇文章如果能多读几遍,学习效果会更好。特别是,同学们使用的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大多是精品,一般的文章读三五遍并不多,而有的文章读十遍尚觉得少。现向同学们推介一个“五遍读书法”,以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遍,是指上课前对老师要讲的课文先预习一遍。
第二遍,是指上课完了后,把课文再认真的研读,并把老师讲过的书上的内容复习一遍。
第三遍,是当学完一个单元之后,从单元第一课到单元最后一课仔细的看一边遍。
第四遍,是当一本书全学完之后,结合教师的复习指导,把整本书再读一遍。
第五遍,也是最后一遍,即在考试前几天,与学习笔记和平时的单元检测相配合,把课本粗略的翻看一遍,复习那些平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重点、难点。
7、陶行知“读书十诀”
⑴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⑵勤,业精于勤,荒废于嬉;
⑶恒,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⑷博,从精出发,博览群书;
⑸问,不耻下问;(疑在悟前)
⑹记,多动笔墨,多记笔记;
⑺习,温故知新;(联系自然)
⑻专,专心致志,专一博广;
⑼思,多加思考,学以致用;
⑽创,触类旁通,敢于创新。
8、写读书笔记和制作卡片
写读书笔记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应是从读书(报刊)中引起的,离开了书,就成了别的文体。因此,笔记一般都要注明材料出处。
⑵最好一则笔记记一个问题,如内容和感想多,可写成几则,不要混在一起。这样便于整理和以后使用。
⑶一个故事、一句话、一个数据、一段议论,不论大小均可写成读书笔记。但决不能肢解原文、歪曲愿意,也不要把自己的感想或增添的材料与引用的原文混杂在一起。
⑷笔记积累多了,最好能分类整理,编出目录索引。
卡片是积累资料的一种有效手段,同学们应学会做好以下两种卡片的制作。
一是文摘卡,主要摘录名人名言、好词佳段等,或是本人需要的有关内容,不掺杂自己的意见。
二是心得卡,主要是记载读书心得,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读书笔记,它偏重主观感受,写法也极为多样,但总要从所看到的材料中引出来,所以也要注明出处。
当然,在实际运用中,同学们也可以把写读书笔记和制作卡片结合起来——不管怎么样,要用心去做,贵在坚持,其中自有乐趣,亦能在辛苦中体验成功的感觉。
三、语文学习及备考。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及运用
这一部分正如标题所言,重在积累,关键是运用。积累的内容包括:汉字的形音义,标点符号及词语的使用,辨析并修改病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续写句子,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等。对于这一部分,同学们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日积月累,定会得到高分。下面以字词为例作简要说明。
1、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2、可以把平时自己常易错的字记录在错题汇集簿上,定时集中纠正,还可以进行形似字,同音字的组词练习。
3、每学新课,先要将自己不会的词语画出来,通过查字典再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不能死记硬背;在具体语境中有的词义发生变化,一定要加强理解这部分内容。
4、课本中正文下面的注解及课后练习的词语部分应是重点。
5、学习词语应坚持“长流水,不断线”,根据自己情况,每天都要学习和积累一定的词语,到一定时期,特别是阶段性考试之后,将还不熟悉的词语用过筛子的方法挑出来,再次复习,直至越来越少。
第二部分:文言文学习
课前做好预习,即在教师讲解之前,同学们应该借助工具书和文章注释,通读全文,疏通文意,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1、诵读
⑴读准字音:
借助文章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特别要求掌握通假字、古今字、异读与破读。
⑵读准诗文的节奏。
要求在语言层面上通读文言文,做到停顿正确。如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中“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断句,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同学们较快地进入赏析文言文的角色,有利于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⑶读出语气和语势。
这样有利于同学们体会古诗文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如曹操的《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通过这样的朗读就会品味出诗人宽广的胸襟,联想到诗人立志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的雄伟抱负。
需要特别说明一点,读出语气和语势应以朗读为主,朗读应是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的朗读,这就涉及到文言文的断句,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句子理解的对错。古汉语大多采用单音词表意,不要把两个相邻的单音词误读为现代汉语的合成词。长句可根据文意断句,句首的语气词可停顿。同学们要反复训练、反复琢磨、反复玩味。
读是诵的基础,诵是读的`升华,又是理解和背的前奏。要朗诵好文言文,关键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同学们在学习中老老实实地根据注释读懂课文,把不懂的字、词、句作个记号,然后查阅资料,有的还需要与同学一起探讨和向老师请教。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要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中,品味深藏其中的浓郁情怀,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实现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诵读古诗文,应该是十分愉悦的学习过程,穿越时空与古代志士仁人、贤者智者对话,从而了解我们的国家、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我们的历史,把历史文化的积淀化为我们自身人文素养的一部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应该是人人所渴求的,希望同学们能把这种渴求变为诵读的实践。
2、翻译
严格意义上的文言文翻译,必须达到“信、达、雅”的标准。“信”,就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准确无误,不可随意地增减内容;“达”,就是通顺明白。翻译出来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句要流畅,语气不走样;“雅”,就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一点是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的最高要求,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翻译的方式,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1.直译,是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式逐一对译,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如:
原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直译要求这样字字有着落。
2.意译,是根据原文的意思去进行灵活的翻译,可以改变原文的词数、词序和句式。如:
原句: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
译句:天上的云雾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千里方圆,月映水上如金光闪耀,月影象一块圆圆的玉璧沉落在水底。
这个例句的译文,适当地增减了词语,调动了词序,这就是意译。
中学文言文翻译题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直译的能力。因此,考生必须认真领会词、句,紧扣原文,弄懂原意,不能把翻译弄成叙述大意或改写故事。认真地、严格地直译,是落实文言文词句的重要环节,是避免错误的较好办法。
用“六字诀”去翻译文言文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例如:
原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句: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原句中的“庆历”、“滕子京”、“巴陵郡”等年号、人名、地名均可保留不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如:
原句: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捕蛇者说》)
译句: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
原句中的“更”、“役”、“赋”可分别译为“更换”、“差事”、“赋税”。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如:
原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桃源中有的人)便把(渔人)请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渔人)。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如:
原句: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译句:打仗,是靠勇气的。“夫”为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删去。
原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译句: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好拿来夸耀自己的功劳?选
原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译句: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
以上两例加点的“之”与“而”,只起语助和连接的作用,无实在意义,应不译。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翻译时应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即“你太不聪明了。”
又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何陋之有”翻译时应调整为“有何陋”,即“有什么简陋呢?”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如:
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全句译为:“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又如: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以上介绍了翻译文言文通常使用的一些方法,其实也就是古汉语词法、句法知识的综合运用。实际上,要很好地翻译一篇文言文,并非懂得这几条就能做到的。
准确翻译文言文,必须注意三点
(1)正确地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即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在文中的直接意义和隐含信息
(2)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畅
(3)是在翻译时注意句意表达的完整和关键实词、虚词的用法以及古今异义和通假字等。
3、理解和背诵
能否背诵一定量的诗文,是检验一个人的文言功底是否深厚的标准之一,同学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对诗文的背诵。语文课程标准也文言文的背诵放在了突出的位置。要想背得快、记得牢,首先要读准课文,一字不差,不丢字,不多字,不错字,认真地逐字读,待到读熟后,再考虑背诵,一篇新课文,最主要的是先读正确,否则读错的地方形成习惯很难纠正。其次,边读边理解,才能背得准确。第三,背诵时可将较长的文章分成小段,“个个击破”。第四,借助联想,形体动作,辅导记忆背诵。第五,不断复习,任何人记忆不可能一次完成,有计划地进行反复训练,可以增强记忆。第六,背诵中心,难点易错之处,可摘重点写笔记。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学习现代文,提高阅读能力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这是现代文阅读的一项重要要求。没有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就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理解。
1、理清文章的思路。思路,指的是作者在写作时思维发展的线索。在文章中常常体现为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文章的脉络。
文章的思路,从外在形式上看,常常体现在文章的结构上,只要划分清楚文章的结构,进而看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就能大体把握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有时也体现在串联起全文的线索上。如果能把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抓思路结合在一起运用,效果会更好些。
2、能够比较迅速和准确的抓住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并且由此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分析。
二、段落阅读
阅读能力的基本功训练,体现在“段”上,“段”是篇的具体而结合,一篇文章中涉及到的各种能力,在“段”中都有体现。而“段”短小,易把握;用各种不同的体“段”进行训练最终可以掌握阅读的各种方法。
段落阅读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够迅速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句,找出关键语句上。一段文字的中心句常在一段文字的起始或结尾,当然,判断是不是中心句,要看这一句与其他句子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看这一句能不能概括全段内容,表达作者的主要意思。
有一些段,没有中心句,这些段的中心是隐含的、暗示的。这就需要用自己的话去概括。一般来说,抓这类段的中心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如果段中的几层意思有主次之分,可以采用摘要法,就是选取主要的,略去次要的;如果段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就采用归并法,即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段中几层意思是层层深入的,那就摘取最后归纳的意思。
具体到某一段,同学们可遵循以下顺序进行训练:
(1)整体看一遍此段讲述的内容是什么
(2)逐句研究,每句话的大意
(3)研究这段中的句子之间的联系,将句意相近的几句归为一层,概括层意。
(4)根据段中的几层之间的关系,总结段意
(5)再看这段为表达这个段意,用了哪此写法
三、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阅读课文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生词”,需要字典、词典弄懂他们的含义。借助工具书弄懂词语含义,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的方法。
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遇到一个“生词”,词典解释这个词时列出好几个义项,该选择哪个义项呢?这就需要结合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含义了。
有时还会遇到一种情况:靠查字典、词典不能正确解释词语,需要借助上下文来推断词语含义。善于根据上下文推断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的表达作用,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也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中心、写作技巧的基础。
四、归纳概括全文的中心意思
归纳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先要弄懂每一段的意思或要点,进而将内容相关的段落归并为一部分,归纳出每部分的大意,最后,再将每部分的意思进行归纳,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
可以说,阅读的基本要求是以“理解”能力为核心。具体阅读方法是从文章整体入手,重点作好局部的分析研究,然后再回到全文上来。
提高阅读能力还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1、以课本为范例,学习掌握阅读方法
我们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选的美文佳作,在思想内容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在文章结构上,是严谨,规范的,在语言表达上是简明,连贯得体的典范,因此利用教材做例子,学习掌握阅读方法是最好的途径,基本篇目中的重点段应逐句逐层地认真研读,只有在课内段的阅读分析中学到方法,才可能在考试时阅读课外选文。
2、分析词语的意思及作用要结合语境
3、分析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要结合具体内容
4、善于利用文章的语句来概括
一般试题要求学生概括段意中心。要认真读原文看看原文中是有中心句,利用中心句既简单又准确,如没有中心句,改造重点句,或将其组合,或摘基重点词语。如文中没有明显的语句,那么,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好后,经过简练再表达。
5、分析写作方法作用要扣住中心
在分析了如何提高阅读能力之后,我重点再给同学们介绍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赏析一篇文章,二是做阅读题需要注意的问题。
赏析一篇文章,可运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先把文章浏览一遍,想一想写的是什么。
2、再通读一遍,圈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圈出揭示文章中心的文句。
3、分段细读,圈出哪些词是在表达意思上的关键词语,划分段落并确定段意。
4、在默读的基础上,复述全文大意,要求结合关键性的词语,列出提纲。
5、根据揭示中心的文句,对文章进行缩写练习,要求把圈出的词、句、段尽量用上。
6、通过读、写,要求概括全文的中心和写作特点。
7、根据圈出的文句和中心写出自己的读后感。
8、在写读后感的基础上,从思想性、艺术性和知识性等方面进行评点。
9、在评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阐明自己的主张。
做阅读题要先辨识文体,然后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做一个把握,不可能在没有阅读的情况下就答题,那是很荒唐的一件事情。对内容整体把握的情况下,看题干,把题带到原文当中去,也就是给自己答这道题找一个阅读区间,这个阅读区间找得准确与否非常关键。如果找得准确,那么回答问题正确率就高,如果找得不准确就背道而驰。有的同学觉得回答得很好,但是为什么不得分,就是阅读区间找得不对。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地方。有的题,可以把阅读扫描区间放大一些,比如说,有的题说,通篇考虑或者结合全篇回答什么什么问题,这种题的阅读区间绝不能局限在一个地方。如果说第二段当中有一个什么句子,要说明内容,这样阅读区间可以锁定在第二段当中,这要很好的审题。
篇8: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目标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学习尤其如此。目的越明确,学习积极性就越高;目标越宏伟,为实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学习意志就越坚强。目标有大目标,小目标,有远期的,也有近期的,小到一节课,大到一生的志向都属于此范畴。小目标要从属于大目标,近期目标要为远期目标做铺垫。确定学习目标要根据一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不利于意志的培养,太高不仅不利于目标的实现,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
>>抓好学习的关键环节
学习可分为四个主要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每个环节都有其特点,也有其关键。
预习:预习要养成习惯,习惯很重要,既然是习惯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在学习日挤时间,也可以在周末,还可以在节假曰。
预习要找难点,找难点的目的是就是要攻破它,这是预习的关键。这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一个人的能力,更会磨练一个人的意志。
听课:听课是学习时最重要的环节,会听课意味着会抓重点,能理解老师的意图。
复习:复习要摸规律,复习的目的是把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掌握,以便摸清其内在规律,在运用中举一反三。
作业:作业要独立完成,典型的内容要反复练习,这样才能形成技能技巧。
>>及时做好笔记与作业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记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听课习惯,好笔记不是全记,不是漏记,不能只听不记,更不能只记不听。可以记在课本上、教学内容附近,这样记录的内容不易丢失,又易和教学内容相联系,既实用,又利于今后复习。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习的知识。多数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不复习就急于做作业,这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做作业前首先阅读一遍课本内容,和老师讲课的内容对照一下,看一看是否一致。
这样做等于及时地复习了一遍,然后再做作业,既快速又能保证作业质量,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课堂笔记整理“七步法”
由于种.种原因,同学们在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往往较杂乱,然后觉得不好用。为了巩固学习效果,积累复习资料,指导读写训练,有必要学会整理课堂笔记,使之成为清晰、有条理、好用的“导读助练”的参考材料。
一、忆。“趁热打铁”,即课后抓紧时间,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信息。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为笔记提供“可整性。”
二、补。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因为是要跟着老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而一般讲课速度要较记录速度快,于是笔记就会出现缺漏、简单甚至符号代替文字等情况。在“忆”的基础上,及时作修补,使笔记有“完整性”。
三、改。仔细审阅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准确的地方进行修改。其中,特别要注意与解答课后练习,与学习目的有关的内容的修改,使笔记有“准确性”。
四、编。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使笔记有“条理性”。
五、分。以文字(最好是用红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例如,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作品(课文)是分析类,哪些是问题置疑、探讨类,哪些是课后联系解答等等。为分类摘抄做好准备,使笔记有“系统性”。
六、舍。省略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笔记有“简明性”。
七、记。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同类的知识,抄在同一本簿,或一本簿的同一部分里,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这样,日后复习,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纲目清晰,快捷好用,使笔记有“资料性”。
>>语文学习应养成的习惯
熟读、背诵课文、美文的习惯。
阅读优秀课外作品,鉴赏、评析、写笔记的习惯。
推敲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写日记、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规范书写,文面整洁美观的习惯。
听、看时事,说、写评论的习惯。
讲述事理有见解、有条理的习惯。
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怎样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阅读的自觉性,发展阅读能力,增进阅读的理解和速度,提高学习成绩,都有好处。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一.制定阅读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阅读应有计划,这个计划包括时间、内容、要求,实现计划的措施。计划的形式不拘,但要切实可行。
二.读、写、用相结合
阅读后,要把新学的知识和技巧用于实际。写,也是一种运用。写心得、记笔记、写短评,最后达到用。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很重要的学习。
三.虚心求教
在遇到通过运用工具书,查资料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要虚心向老师、同学求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四.勤于自学
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学问勤中得”,这些名言都是说学习要勤。阅读要靠自己努力,自己能办的一定办到,不可等老师教,也不可依赖工具书。要自觉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五.阅读时要“心到”
宋代的朱熹说过:“读书应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再加上一到,就是手到,要手勤,要摘抄原句或做上记号,进而在写读书笔记时将句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四到”当中,心到手到最为重要。
六.阅读时应多动脑
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对读物多动脑分析、比较,进而去吟咏、体会。鲁迅先生主张读书要认真思考、观察。他说:读书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他还指出读书要先了解一下书的内容结构,而后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同学们应在读书实践中不断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养成习惯,受益终生。
篇9:初中语文学习方法详谈,初中语文九种题型学习
初中语文九种题型学习
一、语文学习准备
1、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小辞典》《学生古汉语词典》
2、课本
3、笔(三色:红、蓝、黑)
4、默写本
5、笔记本
6、练习本
7、纠错本
8、日记本
9、摘录本
10、随记
二、语文学习原则
⑴循序渐进。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每天,能认真的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仔细的读几篇文章;一个学期读几本名著,做几本读书笔记,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
⑵熟读精思。就是要根据记忆和理解的辨证关系,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
⑶自求自得。就是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
⑷博研结合。坚持博研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机结合。
⑸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红楼梦》语云: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学习,如果只局限于课堂是学不好的。
三、语文学习几大诀窍
能够具备并熟练地运用联想和想象能力:
联想和想象伴随学习语文的始终,听说读写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
例如:
A,一个小女孩。
B、一碗汤。
C、一个破旧的玩具。
D、一轮朝阳。
请你根据这些元素描述一段故事
三、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
养成自控式学习习惯
语文学习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要用心听讲、作业书写规范、独立完成作业、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多读、多背、多思考、经常练笔、看报等。
三、学会快速阅读
阅读技能并不是指能简单的读,而是指在阅读的同时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阅读的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文章的不同的文体、内容、表现形式迅速分清文章主次、把握书中内容的一种技能
三、作好笔记
作笔记是一种与动手相结合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技能。初中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和复习笔记等。
课堂笔记应注意结合课文对老师所讲内容进行记录,不能全抄全录老师的板书,读书笔记应注意做好圈点勾画,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复习笔记应注意做好知识的归纳整理,如经常读错的字音、写错的字形,常用文言实、虚词等,理清知识结构和联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论哪种笔记都要做好疑难问题的记录,便于集中处理
四、五遍读书法
第一遍,是指上课前对老师要讲的课文先预习一遍。
第二遍,是指上课完了后,把课文再认真的研读,并把老师讲过的书上的内容复习一遍。
第三遍,是当学完一个单元之后,从单元第一课到单元最后一课仔细的看一边遍。
第四遍,是当一本书全学完之后,结合教师的复习指导,把整本书再读一遍。
第五遍,也是最后一遍,即在考试前几天,与学习笔记和平时的单元检测相配合,把课本粗略的翻看一遍,复习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重点、难点。
五、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应是从读书(报刊)中引起的,离开了书,就成了别的文体。因此,笔记一般都要注明材料出处。
⑵最好一则笔记记一个问题,如内容和感想多,可写成几则,不要混在一起。这样便于整理和以后使用。
⑶一个故事、一句话、一个数据、一段议论,不论大小均可写成读书笔记。但决不能肢解原文、歪曲原意,也不要把自己的感想或增添的材料与引用的原文混杂在一起。
⑷笔记积累多了,最好能分类整理,编出目录索引。
六、制作卡片
卡片是积累资料的一种有效手段,同学们应学会做好以下两种卡片的制作。
一是记忆卡,主要是记录需要背诵的诗词、名句、短文等。
二是心得卡,主要是记载读书心得,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读书笔记,它偏重主观感受,写法也极为多样,但总要从所看到的材料中引出来,所以也要注明出处。
七、读名著
阅读名著的要求:
1、给名著提问题。
2、给名著作点评。
3、精彩片段诗歌朗诵会。
4、名著读书笔记展览。
5、读书报告会。
6、讲故事比赛。
7、名著知识抢答比赛。
8、搜集整理有关名著的评论文章。
9、与写作结合。
10、编剧、表演。
八、语文常规学习必知
1、语言积累及运用:包括的内容有:汉字的形音义,标点符号及词语的使用,辨析并修改病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续写句子,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等。
2、文言文学习:诵读、翻译、理解和背诵
3、现代文阅读: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2)段落阅读的能力.3)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4)归纳概括全文的中心意思的能力5)分析写作方法作用要扣住中心
九、写作
1、学会确立中心。
2、学会恰当地运用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
3、要有语言的储备库。
4、要有语言的实践训练,大作文、小作文、读书笔记、一定量的日记,一个也不能少。
5、要精写和多写相结合。(要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6、卷面整洁。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详谈
1、语文学习方法五原则
⑴循序渐进。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切忌好高务远,急于求成。每天,能认真的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仔细的读几篇文章;一个学期读几本名著,做几本读书笔记,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
⑵熟读精思。就是要根据记忆和理解的辨证关系,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
⑶自求自得。就是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
⑷博研结合。坚持博研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机结合。
⑸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红楼梦》语云: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学习,如果只局限于课堂是学不好的。
2、运用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伴随学习语文的始终,听说读写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例如,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就可以联想起我们学习过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浅草才能没马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还可以通过想象在头脑再现文章的内容和情景。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丰富学习的内容,还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甚至可以对文章进行加工处理。因此,在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同学们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有意识的在阅读过程中,把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对生活的感知与思考结合起来。
3、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
在学校里,语文学习主要表现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语文课本的学习。对课本中的文章,老师有老师的理解,老师的理解融入了教师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是成年人的理解。老师的话也好,教参的话也好,都是一家之言。同学们可以有也应该有自己的理解,这理解之中融入了你们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是未成年人的理解,说不定你们自己的理解会更好。课堂上同学们如果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一定很高兴,因为他希望与我们进行思想交流,心灵的沟通和智慧火花的碰撞。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既可以激活同学们的思维,还可以锻炼你们的多种能力。所以,同学们应该多思考,多提问,多研讨,使课堂活动丰富多样,精彩纷呈。
4、养成自控式学习习惯
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语文学习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要用心听讲、作业书写规范、独立完成作业、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多读、多背、多思考、经常练笔、看报等。
5、掌握两种学习技能
第一,学会快速阅读。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同学习惯于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即使是语文课本也不甚阅读,更不用说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籍。长期下去造成的结果是不会读书,没有形成熟练的阅读技能,对学习的发展造成严重障碍。这里我所讲的阅读技能并不是指能简单的读,而是指在阅读的同时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阅读的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文章的不同的文体、内容、表现形式迅速分清文章主次、把握书中内容的一种技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多读书,注意了解不同阅读材料的特点和阅读技巧,加强读思结合,并且有意识的加快阅读速度,逐渐形成阅读技能。
第二,作好笔记。作笔记是一种与动手相结合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技能。初中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和复习笔记等。课堂笔记应注意结合课文对老师所讲内容进行记录,不能全抄全录老师的板书,读书笔记(后面还要重点介绍)应注意做好圈点勾画,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复习笔记应注意做好知识的归纳整理,如经常读错的字音、写错的字形,常用文言实、虚词等,理清知识结构和联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论哪种笔记都要做好疑难问题的记录,便于集中处理。
篇10: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有哪些
语文学习方法漫谈
1、语文学习方法五原则
⑴ 循序渐进。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切忌好高务远,急于求成。每天,能认真地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地背几首诗,仔细地读几篇文章;一个学期读几本名著,做几本读书笔记,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
⑵ 熟读精思。就是要根据记忆和理解的辨证关系,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
⑶ 自求自得。就是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
⑷ 博研结合。坚持博研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机结合。
⑸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红楼梦》语云: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学习,如果只局限于课堂是学不好的。
2、运用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伴随学习语文的始终,听说读写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例如,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就可以联想起我们学习过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浅草才能没马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还可以通过想象在头脑再现文章的内容和情景。
3、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
在学校里,语文学习主要表现为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语文教材的学习。对教材中的文章,老师有老师的理解,老师的理解来自于教师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是成年人的理解。老师的话也好,教参的话也好,都是一家之言。同学们可以有也应该有自己的理解,这理解之中融入了你们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是未成年人的理解,说不定你们自己的理解会更好。课堂上同学们如果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一定很高兴,因为他希望与我们进行思想交流,心灵的沟通和智慧火花的碰撞。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既可以激活同学们的思维,还可以锻炼你们的多种能力。所以,同学们应该多思考,多提问,多研讨,使课堂活动丰富多样,精彩纷呈。
4、养成自控式学习习惯
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语文学习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要用心听讲、作业书写规范、独立完成作业、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多读、多背、多思考、经常练笔、看报等。
5、掌握两种学习技能
第一,学会快速阅读。阅读技能并不是指能简单地读,而是指在阅读的同时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阅读的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文章的不同的文体、内容、表现形式迅速分清文章主次、把握书中内容的一种技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多读书,注意了解不同阅读材料的特点和阅读技巧,加强读思结合,并且有意识地加快阅读速度,逐渐形成阅读技能。
第二,作好笔记。作笔记是一种与动手相结合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技能。初中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和复习笔记等。课堂笔记应注意结合课文对老师所讲内容进行记录,不能全抄全录老师的板书,读书笔记(后面还要重点介绍)应注意做好圈点勾画,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复习笔记应注意做好知识的归纳整理,如经常读错的字音、写错的字形,常用文言实、虚词等,理清知识结构和联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论哪种笔记都要做好疑难问题的记录,便于集中处理。
6、五遍读书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当然是一种泛指,强调书要多看,多读,并非真的要读百遍、看万卷。不过,一篇文章如果能多读几遍,学习效果会更好。特别是,同学们使用的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大多是精品,一般的文章读三五遍并不多,而有的文章读十遍尚觉得少。现向同学们推介一个“五遍读书法”,以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遍,是指上课前对老师要讲的课文先预习一遍。
第二遍,是指上课完了后,把课文再认真的研读,并把老师讲过的书上的内容复习一遍。
第三遍,是当学完一个单元之后,从单元第一课到单元最后一课仔细的看一边遍。
第四遍,是当一本书全学完之后,结合教师的复习指导,把整本书再读一遍。
第五遍,也是最后一遍,即在考试前几天,与学习笔记和平时的单元检测相配合,把课本粗略的翻看一遍,复习了平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重点、难点。
7、陶行知“读书十诀”
⑴ 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⑵ 勤,业精于勤,荒废于嬉;
⑶ 恒,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⑷ 博,从精出发,博览群书;
⑸ 问,不耻下问;(疑在悟前)
⑹ 记,多动笔墨,多记笔记;
⑺习,温故知新;(联系自然)
⑻ 专,专心致志,专一博广;
⑼ 思,多加思考,学以致用;
⑽ 创,触类旁通,敢于创新。
8、写读书笔记和制作卡片
写读书笔记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应是从读书(报刊)中引起的,离开了书,就成了别的文体。因此,笔记一般都要注明材料出处。
⑵最好一则笔记记一个问题,如内容和感想多,可写成几则,不要混在一起。这样便于整理和以后使用。
⑶一个故事、一句话、一个数据、一段议论,不论大小均可写成读书笔记。但决不能肢解原文、歪曲愿意,也不要把自己的感想或增添的材料与引用的原文混杂在一起。
⑷笔记积累多了,最好能分类整理,编出目录索引。
卡片是积累资料的一种有效手段,同学们应学会做好以下两种卡片的制作。
一是文摘卡,主要摘录名人名言、好词佳段等,或是本人需要的有关内容,不掺杂自己的意见。
二是心得卡,主要是记载读书心得,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读书笔记,它偏重主观感受,写法也极为多样,但总要从所看到的材料中引出来,所以也要注明出处。
当然,在实际运用中,同学们也可以把写读书笔记和制作卡片结合起来——不管怎么样,要用心去做,贵在坚持,其中自有乐趣,亦能在辛苦中体验成功的感觉。
篇11: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课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课
一、语文学习准备。
语文学习需要一些必要的准备,比如工具书等。作为一个初中生,身边应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小辞典》(以上三本工具书以商务印书馆的为最好);除此之外,为便于学习文言文,如果能有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学生古汉语词典》就更好了。当然有了以上提到的工具书只是一个基本的准备,关键是养成只要读书就查阅词典的好习惯。语文学习过程中还要用好一些相关资源:语文课本、班级图书角、学校阅览室、家庭藏书以及考试资源(考试是一段学习内容的检测和小结,考试过后同学们要及时发现知识漏洞,并把漏洞补上)等。
二、语文学习方法漫谈。
1、语文学习方法五原则
⑴ 循序渐进。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切忌好高务远,急于求成。每天,能认真的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仔细的读几篇文章;一个学期读几本名著,做几本读书笔记,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
⑵ 熟读精思。就是要根据记忆和理解的辨证关系,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
⑶ 自求自得。就是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
⑷ 博研结合。坚持博研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机结合。
⑸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红楼梦》语云: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学习,如果只局限于课堂是学不好的。
2、运用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伴随学习语文的始终,听说读写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例如,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就可以联想起我们学习过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浅草才能没马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还可以通过想象在头脑再现文章的内容和情景。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丰富学习的内容,还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甚至可以对文章进行加工处理。因此,在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同学们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有意识的在阅读过程中,把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对生活的感知与思考结合起来。
3、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
在学校里,语文学习主要表现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语文课本的学习。对课本中的文章,老师有老师的理解,老师的理解融入了教师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是成年人的理解。老师的话也好,教参的话也好,都是一家之言。同学们可以有也应该有自己的理解,这理解之中融入了你们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是未成年人的理解,说不定你们自己的理解会更好。课堂上同学们如果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一定很高兴,因为他希望与我们进行思想交流,心灵的沟通和智慧火花的碰撞。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既可以激活同学们的思维,还可以锻炼你们的多种能力。所以,同学们应该多思考,多提问,多研讨,使课堂活动丰富多样,精彩纷呈。
4、养成自控式学习习惯
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语文学习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要用心听讲、作业书写规范、独立完成作业、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多读、多背、多思考、经常练笔、看报等。
5、掌握两种学习技能
第一, 学会快速阅读。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同学习惯于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即使是语文课本也不甚阅读,更不用说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籍。长期下去造成的结果是不会读书,没有形成熟练的阅读技能,对学习的发展造成严重障碍。这里我所讲的阅读技能并不是指能简单的读,而是指在阅读的同时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阅读的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文章的不同的文体、内容、表现形式迅速分清文章主次、把握书中内容的一种技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多读书,注意了解不同阅读材料的特点和阅读技巧,加强读思结合,并且有意识的加快阅读速度,逐渐形成阅读技能。
第二, 作好笔记。作笔记是一种与动手相结合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技能。初中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和复习笔记等。课堂笔记应注意结合课文对老师所讲内容进行记录,不能全抄全录老师的板书,读书笔记(后面还要重点介绍)应注意做好圈点勾画,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复习笔记应注意做好知识的归纳整理,如经常读错的字音、写错的字形,常用文言实、虚词等,理清知识结构和联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论哪种笔记都要做好疑难问题的记录,便于集中处理。
6、五遍读书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当然是一种泛指,强调书要多看,多读,并非真的要读百遍、看万卷。不过,一篇文章如果能多读几遍,学习效果会更好。特别是,同学们使用的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大多是精品,一般的文章读三五遍并不多,而有的文章读十遍尚觉得少。现向同学们推介一高考状元的“五遍读书法”,以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遍,是指上课前对老师要讲的课文先预习一遍。
第二遍,是指上课完了后,把课文再认真的研读,并把老师讲过的书上的内容复习一遍。
第三遍,是当学完一个单元之后,从单元第一课到单元最后一课仔细的看一边遍。
第四遍,是当一本书全学完之后,结合教师的复习指导,把整本书再读一遍。
第五遍,也是最后一遍,即在考试前几天,与学习笔记和平时的单元检测相配合,把课本粗略的翻看一遍,复习了平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重点、难点。
7、陶行知“读书十诀”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读书十诀”定会让同学们受益非浅。
⑴ 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⑵ 勤,业精于勤,荒废于嬉;
⑶ 恒,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⑷ 博,从精出发,博览群书;
⑸ 问,不耻下问;(疑在悟前)
⑹ 记,多动笔墨,多记笔记;
⑺习,温故知新;(联系自然)
⑻ 专,专心致志,专一博广;
⑼ 思,多加思考,学以致用;
⑽ 创,触类旁通,敢于创新。
8、写读书笔记和制作卡片
写读书笔记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应是从读书(报刊)中引起的,离开了书,就成了别的文体。因此,笔记一般都要注明材料出处。
⑵最好一则笔记记一个问题,如内容和感想多,可写成几则,不要混在一起。这样便于整理和以后使用。
⑶一个故事、一句话、一个数据、一段议论,不论大小均可写成读书笔记。但决不能肢解原文、歪曲愿意,也不要把自己的感想或增添的材料与引用的原文混杂在一起。
⑷笔记积累多了,最好能分类整理,编出目录索引。
卡片是积累资料的一种有效手段,同学们应学会做好以下两种卡片的制作。
一是文摘卡,主要摘录名人名言、好词佳段等,或是本人需要的有关内容,不掺杂自己的意见。
二是心得卡,主要是记载读书心得,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读书笔记,它偏重主观感受,写法也极为多样,但总要从所看到的材料中引出来,所以也要注明出处。
当然,在实际运用中,同学们也可以把写读书笔记和制作卡片结合起来——不管怎么样,要用心去做,贵在坚持,其中自有乐趣,亦能在辛苦中体验成功的感觉。
阅读指导的训练步骤
三、语文学习及备考。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及运用
这一部分正如标题所言,重在积累,关键是运用。包括的内容有:汉字的形音义,标点符号及词语的使用,辨析并修改病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续写句子,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等。对于这一部分,同学们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日积月累,定会得到高分。下面以字词为例作简要说明。
1 、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2、可以把平时自己常易错的字记录在错题汇集簿上,定时集中纠正,还可以进行形似字,同音字的组词练习。
3、每学新课,先要将自己不会的词语画出来,通过查字典再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不能死记硬背;在具体语境中有的词义发生变化,一定要加强理解这部分内容。
4、课本中正文下面的注解及课后练习的词语部分应是重点。
5、学习词语应坚持“长流水,不断线”,根据自己情况,每天都要学习和积累一定的词语,到一定时期,特别是阶段性考试之后,将还不熟悉的词语用过筛子的方法挑出来,再次复习,直至越来越少。
第二部分:文言文学习
长期以来,初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一直存有误区,即同学们比较多的依赖老师的串讲,然后加以掌握,最后虽然有了一定量的知识积累,但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却不强,应对相应的考试就会感觉比较困难。那么,应该怎样学习文言文,效果才能更有效呢?
课前做好预习,即在教师讲解之前,同学们应该借助工具书和文章注释,通读全文,疏通文意,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1、诵读
⑴ 读准字音:
借助文章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特别要求掌握通假字、古今字、异读 与破读。
⑵读准诗文的节奏。
要求在语言层面上通读文言文,做到停顿正确。如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中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的断句,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同学们较快地进入赏析文言文的角色,有利于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⑶读出语气和语势。
这样有利于同学们体会古诗文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如曹操的《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通过这样的朗读就会品味出诗人宽广的胸襟,联想到诗人立志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的雄伟抱负。
需要特别说明一点,读出语气和语势应以朗读为主,朗读应是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的朗读,这就涉及到文言文的断句,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句子理解的对错。古汉语大多采用单音词表意,不要把两个相邻的单音词误读为现代汉语的合成词。长句可根据文意断句,句首的语气词可停顿。同学们要反复训练、反复琢磨、反复玩味。
读是诵的基础,诵是读的升华,又是理解和背的前奏。要朗诵好文言文,关键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同学们在学习中老老实实地根据注释读懂课文,把不懂的字、词、句作个记号,然后查阅资料,有的还需要与同学一起探讨和向老师请教。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要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中,品味深藏其中的浓郁情怀,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实现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诵读古诗文,应该是十分愉悦的学习过程,穿越时空与古代志士仁人、贤者智者对话,从而了解我们的国家、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我们的历史,把历史文化的积淀化为我们自身人文素养的一部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应该是人人所渴求的,希望同学们能把这种渴求变为诵读的实践。
2、翻译
严格意义上的文言文翻译,必须达到“信、达、雅”的标准。“信”,就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准确无误,不可随意地增减内容;“达”,就是通顺明白。翻译出来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句要流畅,语气不走样;“雅”,就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一点是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的最高要求,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翻译的方式,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1.直译,是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式逐一对译,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如:
原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直译要求这样字字有着落。
2.意译,是根据原文的意思去进行灵活的翻译,可以改变原文的词数、词序和句式。如:
原句: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
译句:天上的云雾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千里方圆,月映水上如金光闪耀,月影象一块圆圆的玉璧沉落在水底。
这个例句的译文,适当地增减了词语,调动了词序,这就是意译。
中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直译的能力。因此,考生必须认真领会词、句,紧扣原文,弄懂原意,不能把翻译弄成叙述大意或改写故事。认真地、严格地直译,是落实文言文词句的重要环节,是避免错误的较好办法。
用“六字诀”去翻译文言文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例如:
原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句: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原句中的“庆历”、“滕子京”、“巴陵郡”等年号、人名、地名均可保留不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如:
原句: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捕蛇者说》)
译句: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
原句中的“更”、“役”、“赋”可分别译为“更换”、“差事”、“赋税”。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如:
原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桃源中有的人)便把(渔人)请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渔人)。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如:
原句: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译句:打仗,是靠勇气的。“夫”为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删去。
原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译句: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好拿来夸耀自己的功劳?选
原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译句: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
以上两例加点的“之”与“而”,只起语助和连接的作用,无实在意义,应不译。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翻译时应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即“你太不聪明了。”
又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何陋之有”翻译时应调整为“有何陋”,即“有什么简陋呢?”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如:
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全句译为:“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又如: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以上介绍了翻译文言文通常使用的一些方法,其实也就是古汉语词法、句法知识的综合运用。实际上,要很好地翻译一篇文言文,并非懂得这几条就能做到的。
准确翻译文言文,必须注意三点
1.正确地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即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在文中的直接意义和隐含信息
2.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畅
3.是在翻译时注意句意表达的完整和关键实词、虚词的用法以及古今异义和通假字等。
3、理解和背诵
能否背诵一定量的诗文,是检验一个人的文言功底是否深厚的标准之一,同学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对诗文的背诵。语文课程标准也文言文的背诵放在了突出的位置。要想背得快、记得牢,首先要读准课文,一字不差,不丢字,不多字,不错字,认真地逐字读,待到读熟后,再考虑背诵,一篇新课文,最主要的是先读正确,否则读错的地方形成习惯很难纠正。其次,边读边理解,才能背得准确。第三,背诵时可将较长的文章分成小段,“个个击破”。第四,借助联想,形体动作,辅导记忆背诵。第五,不断复习,任何人记忆不可能一次完成,有计划地进行反复训练,可以增强记忆。第六,背诵中心难点易错之处,可摘重点写笔记。
针对文章的内容,一般设问:写什么人,叙了什么事,介绍了什么物品的特点,阐述了怎样的道理,答这些问题,就要逐句逐层逐段理解文章,在阅读方法上是与现代文相同的,文言文虽然因距离我们生活较远,但它的学习是有明确范围的,无论那个知识题,都以课本为主。
总之,同学们只要肯下力气,就能学好文言文,文言文的考试成绩就会很理想。
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一、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这是现代文阅读的一项重要要求。没有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就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理解。
1、理清文章的思路。思路,指的是作者在写作时思维发展的线索。在文章中常常体现为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文章的脉络。
文章的思路,从外在形式上看,常常体现在文章的结构上,只要划分清楚文章的结构,进而看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就能大体把握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有时也体现在串联起全文的线索上。如果能把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抓思路结合在一起运用,效果会更好些。
2、能够比较迅速和准确的抓住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并且由此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分析。
二、段落阅读的能力.
阅读能力的基本功训练,体现在“段”上,“段”是篇的具体而结合,一篇文章中涉及到的各种能力,在“段”中都有体现。而“段”短小,易把握;用各种不同的体“段”进行训练最终可以掌握阅读的各种方法。
段落阅读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够迅速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句,找出关键语句上。一段文字的中心句常在一段文字的起始或结尾,当然,判断是不是中心句,要看这一句与其他句子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看这一句能不能概括全段内容,表达作者的主要意思。
有一些段,没有中心句,这些段的中心是隐含的、暗示的。这就需要用自己的话去概括。一般来说,抓这类段的中心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如果段中的几层意思有主次之分,可以采用摘要法,就是选取主要的,略去次要的;如果段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就采用归并法,即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段中几层意思是层层深入的,那就摘取最后归纳的意思。
具体到某一段,同学们可遵循以下顺序进行训练:
(1)整体看一遍此段讲述的内容是什么
(2)逐句研究,每句话的大意
(3)研究这段中的句子之间的联系,将句意相近的几句归为一层,概括层意。
(4)根据段中的几层之间的关系,总结段意
(5)再看这段为表达这个段意,用了哪此写法
三、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阅读课文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生词”,需要字典、词典弄懂他们的含义。借助工具书弄懂词语含义,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的方法。
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遇到一个“生词”,词典解释这个词时列出好几个义项,该选择哪个义项呢?这就需要结合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含义了。
有时还会遇到一种情况:靠查字典、词典不能正确解释词语,需要借助上下文来推断词语含义。《我的老师》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他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句中的“狡猾”是什么意思?查词典,解释为“诡计多端,不可信任”。用这个解释理解句中的‘狡猾”,显然是荒谬的。联系上下文揣摩就会发现,这里用“狡猾”,写出孩子们看出老师不过是装装样子,他们从这个动作体会到的是老师的爱心。“狡猾”的贬义色彩在这里消失了,变为“机灵”、“聪明”的意思。
可见,善于根据上下文推断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的表达作用,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也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中心、写作技巧的基础。
四、归纳概括全文的中心意思的能力
归纳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先要弄懂每一段的意思或要点,进而将内容相关的段落归并为一部分,归纳出每部分的大意,最后,再将每部分的意思进行归纳,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
可以说,阅读的基本要求是以“理解”能力为核心。具体阅读方法是从文章整体入手,重点作好局部的分析研究,然后再回到全文上来。
提高阅读能力还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1、以课本为范例,学习掌握阅读方法
我们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选的美文佳作,在思想内容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在文章结构上,是严谨,规范的,在语言表达上是简明,连贯得体的典范,因此利用教材做例子,学习掌握阅读方法是最好的途径,基本篇目中的重点段应逐句逐层地认真研读,只有在课内段的阅读分析中学到方法,才可能在考试时阅读课外选文。
2、分析词语的意思及作用要结合语境
3、分析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要结合具体内容
4、善于利用文章的语句来概括
一般试题要求学生概括段意中心。要认真读原文看看原文中是有中心句,利用中心句既简单又准确,如没有中心句,改造重点句,或将其组合,或摘基重点词语。如文中没有明显的语句,那么,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好后,经过简练再表达。
5、分析写作方法作用要扣住中心
在分析了如何提高阅读能力之后,我重点再给同学们介绍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赏析一篇文章,二是做阅读题需要注意的问题。
赏析一篇文章,可运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先把文章浏览一遍,想一想写的是什么。
2、再通读一遍,圈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圈出揭示文章中心的文句。
3、分段细读,圈出哪些词是在表达意思上的关键词语,划分段落并确定段意。
4、在默读的基础上,复述全文大意,要求结合关键性的词语,列出提纲。
5、根据揭示中心的文句,对文章进行缩写练习,要求把圈出的词、句、段尽量用上。
6、通过读、写,要求概括全文的中心和写作特点。
7、根据圈出的文句和中心写出自己的读后感。
8、在写读后感的基础上,从思想性、艺术性和知识性等方面进行评点。
9、在评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阐明自己的主张。
做阅读题要先辨识文体,然后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做一个把握,不可能在没有阅读的情况下就答题,那是很荒.唐的一件事情。对内容整体把握的情况下,看题干,把题带到原文当中去,也就是给自己答这道题找一个阅读区间,这个阅读区间找得准确与否非常关键。如果找得准确,那么回答问题正确率就高,如果找得不准确就背道而驰。有的同学觉得回答得很好,但是为什么不得分,就是阅读区间找得不对。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地方。有的题,可以把阅读扫描区间放大一些,比如说,有的题说,通篇考虑或者结合全篇回答什么什么问题,这种题的阅读区间绝不能局限在一个地方。如果说第二段当中有一个什么句子,要说明内容,这样阅读区间可以锁定在第二段当中,这要很好的审题。
第四部分:写作
关于写作,古人论述颇多。《红楼梦》上说:“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论语》上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可见,写作与生活密不可分,写作与阅读密切相关。在这里我重点和同学们谈一谈阅读和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学习语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自外而内的表达,是运用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以学习语言为基础,必须通过阅读的内化吸收来完成。换言之,如果我们读了相当多的文章,在我们的大脑当中储备了许多的信息,等到我们写作的时候,可以在我们的记忆当中把这些信息提取出来,如果我们的阅读量非常少,头脑当中储备的东西很有限,光凭自己非常简单地十几年的生活阅历来进行写作的话,我觉得恐怕就会出现问题,就是说没有那么多可写的东西。因为你对生活上许多的问题理解得是很有限的,认识也很有限,这不是同学们的能力问题,而是生活经历比较短,局限于你的年龄,对很多问题理解不了那么深。因此要借助阅读,通过阅读增长自己的知识,加深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鲁迅有一句话,凡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在说明着怎样写。我想这一句话应该能够告诉你一个道理,那就是说多阅读,尤其是多读名家的名篇,作文像孩子学走路一样,开始于模仿,当我们很不成熟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大家的文章中学习一些写作的经验,再结合自己生活的一些实践,这是提高自己写作能力的一个途径,一句话,同学们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首先要抓好自己的阅读。下面,我具体谈一下初中生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1、作文评分标准。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给分,第一是书写,要求书写时字迹工整、美观,标点正确,书写格式规范,符合以上要求,直接赋分为5分(如果加上卷面印象,此项一般能占到十分左右)。第二是内容。要求作文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这部分约占作文总分的三分之一强一点,即20分。第三,是表达,要求作文的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顺畅,叙述具体、描写议论得当。这部分约占作文总分的二分之一,即30分。从评分标准可以看出,中考作文对书写、中心、语言表达三个方面要求比较高。
2、学会确立中心
确立中心最好的办法是学会列提纲。根据题目的要求,思考作文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即文章的中心),然后再考虑选那些材料来写,确定详略,再安排结构,将这个提纲写好后,再二次审题,看自己的提纲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如有差误,及时修改(避免成文后才再改,已经来不及了)确保文章能扣题,符合题意。
3、学会恰当地运用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
作文中凡是能突出中心事件、人物都要有详细地描写,如《合作》一文,详写的部分应是你如何与别人共同完成一件事,那么,你们之间如何合作的过程就非要具体描写不可,而与中心无关的内容,就可以简单几句话略写,甚至不写。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议论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般出现在开头、结尾。在结尾时适当地进行议论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要注意的问题是:议论的语句一定要缘事而发,针对记叙的内容,或谈它的意义,或揭示其规律,或表明自己的态度。
4、注意的几个问题
1、工夫在平时
①要有语言的储备库
作文平时要多读书,好的文章要背下来,精彩的词句段应抄下来。
平时应加强写作的片段练习,比如仿写续写改写缩写扩写
②要有语言的实践训练,大作文、小作文、读书笔记、一定量的日记,一个也不能少。
③要精写和多写相结合。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要学会修改自己的文章;勤动笔,以我手写我心。
2、怎样写应试作文
①、按题目要求作文
我们平时作文,是为了练习写作,提高文字表达水平。应试作文是为了展开写作水平,接受选拔。应试作文为了防止“虚构”,,它的题目和平时作文必须有所区别;为了叫绝大多数考生都有话可说,它的题目不能太偏,为了公平评判考生的成绩,它还有一套详细的评分标准。因此,必须在审题上下一番功夫,搞清楚题目的要求,严格的按题目的要求作文。不按题目要求作文,即使文字水平再高,也不能得到较高的分数,有时应试作文的题目和平时作文的题目极其相似,也不能照搬平时的作文,也要一丝不苟不折不扣的照题目要求进行构思,严格按题目要求来写。
②把开头结尾写好
我们平时在课堂上学的各种开头结尾的方法,应试作文当然都可以使用。但是评卷老师最青睐的是起笔入题的开头,因为评分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切题。评卷老师最青睐的结尾就是收束全文点明主旨,因为结构完整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条评分标准。
③注意分段
一篇文章应该由五六个自然段落构成,切忌三大段,
因为所有的内容都挤在第二段里了,会导致思路不清,也不利于教师阅卷。可以把中间的那一大段再分成若干小段,这样,就显得层次清楚了。
⑸把每段的第一句写好
每段的首句,仿佛人的眉目,把这句写好了,每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得精神。每段的第一句写成什么样最好呢?按应试作文来说写成能概括全段大意的中心句最好。因为评卷老师看我们的作文不象平时看书那样从容,他能在每段之首找到中心句,阅读我们的文章就非常便利了。
⑹卷面整洁
首先要做到写一手好字;文章某处改动一下是难免的,但改得多了,会影响卷面整洁。实在非改不可,也要使用标准的修改符号,切记“涂鸦”;另外在卷面上作段落顺序的调整也会影响卷面的整洁。
写到此,所谓方法,林林总总说了不少,不知对同学们是否有用,但有一点对你的学习乃至终身都会受益,这就是阅读一定量的时文和名著。时文同学们可优先选择《读者》、《散文》等。名著是人类社会极为宝贵的文化财富,有人甚至说,一个人一生中如果不曾阅读名著,他的人生将是残缺的。初中阶段,相对于小学阶段而言,无论是语言积累,理解能力,还是思维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而相对于高中阶段而言,课余时间则充足的多,所以,我个人认为,初中阶段是阅读名著的黄金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上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其中“读整本的书”,我理解为以读名著为主。当然名著不能泛泛而读,要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度,要强化阅读名著的深度。在这里,既是对学生也是对老师提供几点阅读名著的要求:1、给名著提问题。2、给名著作点评。3精彩片段诗歌朗诵会。4名著读书笔记展览。5、读书报告会。6、讲故事比赛。7、名著知识抢答比赛。8、搜集整理有关名著的评论文章。9、与写作结合。10、编剧、表演。
最后,我还是想重复我在文章前面所说的话,其实,语文学习并没有太好的办法,甚至可以说,每一个母语学习者,都能把我们优美的语言学好,当然,前提是字要规规矩距的写,词语要一个一个的积累,句子要一句一句的理解,课文要正确流畅的读,话要清楚连贯的说,作文要通通顺顺的写,该背诵的诗文要老老实实的背诵、、、、、、做到这一些真的并不难,而当你真正做到的时候,你的家人,你的老师,你的很可能几年都未曾谋面的小学的同学,定会对你初中阶段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已有的较高的语文水平刮目相看,而你也会以深厚的语文功底较为轻松的迎接接下来的高中段的学习和未来生活的挑战。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详谈方法指导(合集11篇)】相关文章:
教学计划初中语文2023-12-09
对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及应对策略2023-02-02
教师初中语文教学计划2022-04-29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库2022-10-14
初中语文预习方法研究实施方案2023-02-04
初中作文教学论文2023-07-21
初中作文教学2023-08-28
初中语文教学计划精选2022-09-13
初中语文莫忽视的识字教学论文2023-09-17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法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