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法

时间:2022-10-20 08:01:3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法(推荐15篇)由网友“你想吃云朵吗”投稿提供,下面给大家分享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法,欢迎阅读!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法

篇1: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法

一、注重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要实现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良好衔接,必须注重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我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教学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语文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初中语文课堂的容量加大,并有意识地将知识、学法“上挂”到高中阶段,可使初中学生的某些语文能力在高中的“学前教育”中“提前”形成;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恰当整合,又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两方面的“贯穿”为学生的高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在这个过程中成了必然。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将有利于实现初高中语文的良好衔接。

二、高中教师在“过渡期”内应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生自信心。

高一新生面对新的环 境、新的教材、新的老师,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

教师应该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 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 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开展较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了解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 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教学用语,避免 使用深奥艰涩的学术语言。

对于学生的发言,无论答案正确与否,都应充分肯定其学习积极 性。

总之,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保护学生要求进步的热情,在不断的肯定与鼓励中,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能力,从半扶半放教学方式过渡到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

篇2: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法

一、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应把握好“度”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其可以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对学生顺利地进行学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初高中语文衔接问题,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有些“过”。其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把重难点知识讲解明白呈现给学生,甚者,有的教师充分设计各种题型及相应的方案一起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之,以直接应付考试。

教师这种“越俎代庖”的主导作用,善良地扼杀了学生思考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泯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起到了事与愿违的效果。好似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不但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结果,反而更糟。教师的这种过度的主导作用,导致学生学习上对教师过分依赖,形成思考的懒惰性,甚至不会思考。在出现换教师或换教学方法后,学生不适应而茫然不知所措,影响了语文学习的可持续进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发挥要注意度,应以不防碍和代替学生的思考,并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为度。

2.初中语文教师应对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方法有所了解,以便教学中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高一学生和初三学生实质上是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形成时期。但是初、高中语文在教材和教学方法上确实是各有其特点,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也是导致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不好的一个客观原因。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对高中语文教材和教学方法有所了解。在实践教学中,要结合初中教学实际,适当做一些铺垫。教师这种主导作用的发挥,可以起到铺垫作用和预防作用,克服学生的一些不适应,有利于初高中语文良好的衔接。

二、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1.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起关键作用;而教师只是一个外部条件,起着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对两者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颠倒。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可事事处处以教师的主导作用来代替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包办一切学习行为和过程。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可发展性,给学生的作业要有适当的难度,让学生处于“跳一跳,才能摘到桃”的处境,从而不断推动学生的发展。

2.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要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并重,改变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片面做法。教师不但要授学生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即教师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和讲解的基础上,要能让学生逐渐理解语文学习的规律,逐步形成正确的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错位的一个内在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学生由得“鱼”而获“渔”,必须是学习过程通过自主学习而逐渐悟得的。故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并实现其自主学习。

篇3: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法

1.利用网络平台培养初中生的学习主动性

初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学习习惯和意识,让学生通过对网络平台上的语文知识的摄取,充实自身,充分了解学习内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们普遍乐于使用网络获得知识与信息,那么在教学衔接中就要抓住这一机遇,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让初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够提前与高中语文学习形成联系。

如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成语大会》节目,这档节目主要是为了宣传中国文化,提高人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气息,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成语的认识程度。成语属于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在初中阶段对于成语的学习主要还是来自于课文,是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中考中对于成语知识的考察并不多。而在高中阶段,成语学习是语文课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是高考每年必考的内容。让学生利用网络媒介了解更多的成语,在积累中获得语文知识,也为日后高中的成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利用网络平台形成初中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与互联网是相互连接的,这就给初中和高中的语文教学衔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尤其是高中教师要充分地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帮助高中学生回忆与复习初中的语文知识点。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和探究能力,这就需要学生掌握语文基础,语文的基础在于字、词、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五个方面。而这五个方面重点的掌握和学习的时期是在初中阶段,所以高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复习和积累,让高中学生利用网络平台中的复习资料和一些教学视频快速地回忆初中的语文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促进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使他们乐于探索语文世界的奥秘。

篇4: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法

加强知识技能上的衔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培养良好的文面意识

书写规范,不写错字,不规范的字,强化基本功。

写字对增强学生语文素养至关重要,也是提高中考、高考成绩的重要手段。字写不好,在中考和高考中就会失分,这是非智力因素失分,就会给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留下遗患,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2.强化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一般将语法和修辞等知识列入附录。虽然教学要求是要教学,但由于近几年我们地区中考语文不涉及语法知识,致使初中语文教学淡化语法,而高中语文强调语法知识,特别是学习文言文时,语法知识的残缺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障碍。

对中考不再涉及相关的语法知识 ,比如词语分类、短语结构、复句类型等语法知识,应该予以强化。

3.掌握文言词法与文言句法

对文言文中的通假现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初中阶段要让学生予以了解,为高中阶段熟练运用打下基础。

4.扩大阅读量。多读书,多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

为了衔接初高中语文阅读,在学生初中阶段要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读书时间。鼓励学生熟读、背诵那些百读不厌,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典范诗文,这样在初高中语文阅读的衔接上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篇5: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浅谈论文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浅谈论文

目前的初高中之间,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信任,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误解。高中教师多埋怨初中教师的不负责任,很多知识没有讲或没讲透,自己必须再花上一定的时间、精力去弥补;初中教师也慨叹高中教师的不够理解,认为有些知识是不需在初中阶段讲解的,那本来就该是高中教师的职责。

譬如语法,《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特别是文言文,初中教师一般不再强调字字落实,学生只要凭语感、直觉,大致意对即可。而高中教师却说,以前的学生语法知识学得比较系统、扎实,而现在的连最基本的主、谓、宾、定、补、状都如一团乱麻,特别是文言文,问起句法、词法,问起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学生茫茫然不知所云,便气不打一处来,自然数落起初中教师来。

我觉得除了初高中教师多相互沟通、合作之外,我们应该根据学生每个学龄段的不同特点,让这些操作策略得以正确归位,明确初中语文学习的任务是什么,程序性操作策略有哪些,高中的学习任务又是什么,程序性操作策略又有哪些?区别清楚之后,教师拿来作为自己教学的基点之一,循序渐进,实施有效教学,必能使初高中教学各得其所,相互促进。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初中教师已经在补做程序性操作策略知识,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趋实在,更趋理性,使人文性有厚重的土地可以植根,也使初高中语文教学能够找到一个可操作的衔接点,达成顺畅的过渡与提升。比如我自己,就忍痛牺牲了人教版中的部分选读课文,挤出时间恶补必要的语法知识,且基本参照是浙江省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试用)中的体系,从汉字讲起,到词、短语、句子、语病,使弱化了的语法重新重视起来。

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是个普遍的问题。很多地区,很多学校的高中语言教学都面临这个问题。多年来,我们感到高一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课时由规定的'5节增加到每周6节,但效果仍不理想,不少同学中考语文成绩不错,但到高一考试,分数总是在60分左右徘徊。为此,近年来,我们在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努力。所谓“初高中衔接”是指保持、强化学生在初中已有的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进一步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习惯,最终建立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

一、研究初高中语文教育目标的差异

1.现代文阅读方面:①阅读方法上,初中“熟练运用略读浏览”,高中“能根据不同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②理解方面,初中“理解主要内容”,高中“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③分析评价方面,初中“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高中“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④鉴赏方面,高中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2.文言文阅读方面,初中“理解基本内容”,高中“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译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

由此看来,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对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明显增强。

二、了解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和语文学习达到的程度

我们采用问卷和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便于在下步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注重对学情的了解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条件。

三、改进高一语文课堂教学

为探索适合高一新生语文学习的途径,一方面调整课时结构,我们从秋季学期开始进行了调整,在高一年级试开阅读课,周课时5节,4节课完成必修本、选修本的教学任务。1节课用于学生到阅览室自由阅读,学校为此订阅各类杂志130余种,坚持了一年之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学生学习的阅读视野开阔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语文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集体备课,大家把自己对高一学生进行教育的理解融进课堂教学。归纳总结出:重在诵读、涵泳,重积累,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探求,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

四、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教材。初中阶段是在“大致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高中阶段则是“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具体理解”;初中强调合作,高中更强调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自己分析判断,尽力做到“老生常读不读,人云亦云不云”。

2.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引导学生听课时重视能力的提高。课堂上积极思维,踊跃发言,提高思维能力、阅读能力。

3.指导学生高效训练,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规律,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高一学生难点在古文阅读,因此,教师授课时注意传授规律,如涉及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的规律,特殊句式的辨析与翻译等,学生练习时进一步强化对这些规律的认识,从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4.指导学生学会自觉读写,扩大读写量,提高读写效率,尤其在指导学生用好“语文读本”与上好“青春读书课”的同时,作读书札记,写读书心得。为此,我们编辑了“晴窗——青春读书课专辑”,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

5.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语文学习方法。比如我们强调背诵、强调朗读、课前试背、课后背诵、早晨背诵、晚上背诵均可。朗读不要求整齐划一,让学生自己哪一部分不熟悉就多读读哪一部分等等。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在培养高一新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课堂积极参与的习惯、广泛阅读习惯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篇6:初高中数学衔接方法

成因分析

1.学生层面分析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其次,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总算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以上这些因素都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学法上的差异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常见题多,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其次,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学生遇到新的问题不是自主分析思考,而是寄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依赖性较强;不会自我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能力。

2.初高中教学内涵存在两大差异

(1)知识思维层次上的差异(由直观的到抽象的)

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只限于平面几何证明,知识逻辑关系的联系较少,运算要求降得较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得不到培养,至于立体几何,也只能依靠要求较低的零散的立几知识来呈现,想象能力较差。相对来说,高中对数学能力和数学思想的运用要求比较高,高中数学教学中要突出四大能力,即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渗透四大数学思想方法,即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价与变换、划分与讨论。这些虽然在初中教学中有所体现,但在高中教学中才能充分反映出来。

(2)知识体系的差异(初高中的跨度太大,人为造成的不衔接)

随着这几年新教材改革,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 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发生突变,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使相当一部分成绩中等及偏下的学生陷入困境,认为数学高不可攀,不可接近。

3.教师层面分析

(1)新课程需一个适应过程

学生参加了三年新课改实验,适应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而高中教师是初进课改,还不适应新课程下的教学;课标的问题——新课标在实验阶段本身存在着初高中衔接的问题;教材问题——课改后使用的全部是新编教材,教材编写者对初中不够了解而带来的衔接问题。

(2)教学方式的比较与分析

高中教学往往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侧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太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思维,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数学学习。

对策与建议

要解决学生进入高中后遇到的学习上的困难,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1.缩写并使用衔接教材

初、高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需要做好衔接工作,如函数的概念、映射与对应等。其中有的是高中的新内容,有的是初中的旧知识,教学中不但 要注意对旧知识的复习,而且更应该讲清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适当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从学生实 际出发,以“低起点,小步子,勤反馈,重矫正”的原则,编制适量习题,抚平初、高中数学习题的台阶。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数学知识。

2.加强新课标的学习

加强学习高中新课标,深入研究教材,排查“盲区”要到位,解决学生知识衔接。教师应全面了解教材,明确各知识点。全面掌握新课程的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

3.加强高初中教师的学术交流

为高、初中教师提供相互听课、评课、座谈的机会。加强学法指导的教学,并时刻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请初中参加过课改的老师就初中课改情况及初中学法特点进行专题讲座。

4.日常教学研究教法,培养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

(1)放慢起始教学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

由于初中生习惯较慢的教学进度,因而若从一开始进度就较快,学生势必不能很好适应,极易影响教学效果。所以,高一起始教学进度应适当放慢,以后酌情加快,使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

学教学的节奏。

(2)创设问题情境,揭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

在数学知识的讲授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应让学生知其所以然,高中数学教学尤其如此。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时, 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新知识(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的提出过程,例题解法的探求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对所 学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

5.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许多知识仅凭课堂上听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认真消化。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自学理解能力。因此,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通过编拟阅读提纲,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对某些简单章节内容的教学,可组织阅读讨论,以培养学生的自学 理解能力以及独立钻研问题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篇7:初高中数学衔接方法

第一点,尊重基础和认知水平,平稳过渡

客观地承认现有初中毕业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放慢教学进度,调适教学策略.根据高一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内容抽象、概念较多、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较多等特点,所以要放慢教学进度,适当降低教学要求,(尤其是对概念的理解,如在学习了集合的概念和空集的概念后,很多教师就急于让学生辨析φ、{0}、{φ}的区别,这就过早地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学生接受起来感到困难).问题设置注意梯度,循序渐进,借用初中的传统作法,加强练习,平稳过渡,如在讲完集合的交和并运算后,可以设置以下的问题序列,让学生熟悉集合的交、并运算,并建立运动变化的观点.

设集合A={x|-3≤x<5}, B={x|x≤a},根据下列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①A∩B=φ ②A∩B={-3} ③A∩B={x|-3≤x≤a}

④A∩B=A ⑤A∪B={x|x<5}

以上问题只须要学生在数轴上表示集合A、B,把实数a对应的点在数轴上从左向右移动,就可以得到相应要求的实数a 取值范围.

第二点,抓住初高中内容的联系,突破教学难点

高一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是与初中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如果能抓住它们的内在联系,进行对比分析、理解,那么就会让学生学习起来感到轻松、自然、扫除学习障碍,如对函数概念的理解,高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类比初高中两种叙述的含义不够,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难度,事实上,在初中定义:“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中.我们完全可以找出高中函数定义中的“集合A、集合B和对应法则f”.“在一个变化过程中x的每一个值”就构成集合A(函数的定义域).“与每一个x唯一对应的y值”就构成函数的值域C

B(在映射中并没有要求B中的元素都有原象).“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就是说明存在着一个对应法则f.这样类比,就把初高中两种叙述方式联系起来了,让学生感到高中定义就是从初中定义中过渡过来的,而且更广泛,但其实质没有变,都是刻划一种对应关系(多对一,一对一).然后再从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中去找出相应的集合A、集合B和对应法则f.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在集合映射观点下的函数定义.

第三,加强沟通,做好心理调适

高一新生入学,作为数学教师要明确地给学生指出:初、高中数学在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和不同要求,在成绩标准上要降低要求,能保证在70-80分(百分制)就是不错的成绩了,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学习障碍,甚至是严重的挑战,同学们需要具有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决心,高中数学学习更多的是需要同学们开动脑筋,培养思维能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比初中多一些。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和归纳解题思想和方法,探索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在课堂上要努力构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融洽的“教学场”(忌严肃的课堂气氛),让每一个学生敢想、敢言,要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无论是对与错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和剖析,抓住每一点成绩和进步,给予鼓励和赞扬,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自强心.

第四,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高一新生从初中学习到高中学习的过渡问题.根据各校高一年级新教师增多的特点,加强教师培训是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学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抓好岗前培训,利用暑期大学生到校报到后立即组织培训,由教研组长讲教材体系、重、难点、关键、教学目标和要求及各部分教材处理方法、上示范课、组织评课活动,组织新教师编写教案、集体讨论等.要求新教师利用假期做完教材中的所有练习题

其次要抓好平时教学过程中的集体备课,安排有经验的教师首先编写供集体备课讨论的集体教案,通过讨论形成不同层次要求的教案设计,为年青教师编写教案提供了样板.另外,还要求年青教师加强听课学习,借鉴有经验的教师课堂随机应变的教育教学艺术.

总之,抓好初高中衔接教学工作思路和对策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那种针对学校实际,有的放矢,灵活多变,因材施教的策略,才是最有效、最成功的做法.

篇8:初高中数学衔接方法

初、高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需要作好衔接工作,其中有的是高中的新内容,有的是初中的旧知识,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旧知识的复习,而且更应该讲清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适当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经过近几年的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建议做好以知识的衔接。

1.立方和(差)公式

2.十字相乘与分组公解法

3.二次根式

4.三元一次方程组

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6.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7.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和可化为一元一次或一元二次方程的无理方程

8.基本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9.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0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

11.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

1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3. 三角形角平分线性质定理

14. 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

15. 三角形的“四心”

16. 圆的垂径定理

17. 圆的内接四边形

18. 两圆连心线与公切线

19. 课题学习:圆中的相似问题(弦切角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

在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低起点,小步子,勤反馈,重矫正”的原则,适当编拟一些习题,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数学知识。

篇9: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杨小英

(陕西省洛南县西关中学)

初中化学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简单的化学计算、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及化学在生活生产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对学生的要求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记忆和简单模仿基本均能掌握。而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知识体系均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识容量和难度大为提高,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归纳整合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均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事实也是如此,很多高一新生入学后感觉到高中化学理论性、系统性强,内容多,知识琐碎零散,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因此打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导致化学成绩难以提高,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搞好初高中化学衔接,从学生初中阶段已掌握的知识和具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平稳顺利过渡到高中化学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研究教材,寻找衔接的知识点

教师要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全面了解初高中化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了解学生初中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其掌握情况,制订具体的复习计划和教学内容,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降低起点,帮助学生心理过渡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起点低,步子小”的指导思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恰当地进行铺垫,减小坡度,巧妙衔接,层层渗透,循序渐进,让学生感觉到很轻松,很自然地过渡到高中化学的学习,从而消除对高中化学学习的畏惧心理,体会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从心理上过渡到高中化学的学习。

三、加强学法指导,促进学习方法的过渡

初中化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以记忆、重现、简单模仿、死记硬背为主。这样的方法已经不适合高中化学的学习。那么,我们就要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运用分类、归纳、整理、推理、类比等方法把课堂上所学知识构建成自己的知识网络,()能在应用中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并有所创新,从而在学习方法上顺利过渡到高中化学的学习并提高学习效率。

四、适时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哪怕很小的成功或进步,都要及时恰当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潜能,从而信心倍增地投入到高中化学学习中去。

五、把握好教学的度,适当补充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补充知识的尺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相关知识,不可大量补充,以求全面,甚至想过快与高考接轨,结果事与愿违,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难以消化,打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见到化学就产生一种畏惧感,不利于教学的进行。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不是几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更新理念、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新课改的步伐。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应对,与课改同行,共成长。

编辑 薄跃华

篇10:浅谈初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衔接

张晓云

(福建省龙岩初级中学)

在教学生活中,语文教师常会发现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文学得不错,中考时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但升入高中后,却有一些学生经过高一的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出现了语文学习兴趣缺失、知识缺漏、学习困难等诸多问题,导致成绩下降。为何部分学生在由初中向高中过渡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语文学习落差,除了个别学生由于自身的学习懈怠,更多的是由于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从内容、篇幅、难度等方面的要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部分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弱化了某些文言文能力,故无法快速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

笔者曾分别担任过初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深切感到做好初高中语文尤其是文言文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如何为学生搭建初高中文言学习的阶梯?让学生缩小初高中文言学习的落差,实现快速、科学的过渡,让大批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能够更快进入正常有序的轨道。初中语文教学除了应对中考,在日常教学中还应该为学生做哪些必要的补充?身为初中教师,有必要在这个方面做一定的思考和研究。

一、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差异

1.文言词法与文言句法要求的落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淡化初中学生对文言词法与文言句法的要求。“评价建议”的要求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这样的建议,因此中考对文言虚词、词性活用与文言句式的考查也是隐性考查,只出现借助句子翻译试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词性活用及文言句式的掌握情况。

而《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生在文言文学习方面能力层级B级的目标设置是:“(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意;(2)理解文言虚词(18个);(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体现在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各考点各能力层级的考查,都要求学生必须以理解字词、读懂文句为前提。而这也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适应高中的考试要求。

对比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词法、文言句法等的不同要求和建议,在初中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虽能讲授一定的语法知识,但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语法专项讲练较少或根本没有;语法教学的要求不统一。这就使得初中生在文言语法知识方面缺乏系统性,基础薄弱。同样的,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虽然也会涉及一些文言虚词、词性活用与文言句式的讲析,部分教师也能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归纳整理工作,仍然存在着随意性较大,要求较低等现象,因而初中学生在文言词法与文言句法方面同样缺漏较多。而高中文言学习是以初中的文言基础为起点,尤其是文言文这种十分依赖语言积累的学科,更离不开初中文言篇目中典型实词和虚词的积累。

由此观之,学生在初高中两个阶段文言学习的目标存在着断层,初中学过的文言词法、句法没有掌握积累,而高中的理解、应用又需要初中阶段文言学习的知识储备,所以高中生文言文学习、应考长期以来是难点。在文言词法与文言句法这方面,部分学生就存在着衔接困难的问题。

2.文言阅读能力的落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对照不同的能力标准和较大的`要求落差,也导致了初高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断层。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更多地以教师讲解为中心,强调灌输、死记硬背。在文言教学中等多的是对付考试所需的字、词、句,大部分初中学生既不能举一反三,更无法触类旁通、灵活运用。高中新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难度跳跃性大,所以要学生在高中初始阶段快速达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二、教学对策

那么,如何引导初中生从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文化养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初中学生较好的文言语感、文言阅读能力,为高中阶段的文言学习打好基础?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从这些方面做一定的改进和完善。

1.注重学生后续发展能力

作为教师要有长远的育人观,注重学生的后续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不能过于急功近利,不能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要明确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共同目标,都为“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个目标无论在初中还是在高中都既包括培养解读文言字词的能力,也包括阅读文本的能力。所以,在初中的文言教学中,即便“不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施行文言字词、阅读文本两手抓的教学策略,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轻重之分。因为解读文言字词、文言句法的能力是阅读文本的前提,阅读文本的能力又是掌握文言字词句法的最终目标。教师要“瞻前顾后”,前引后连,多花点精力,多想点办法。抓好过渡衔接,让学生在高中征途上启好程,走稳步。

2.培养学生自学自读能力

在初中的文言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文言文自学、自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浅易的文言文,尽量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与学习归纳。教师只在难点处或重点处做适当指导、点拨,放手大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借助字典工具书自学、自主阅读课文的习惯。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查阅字典,独立阅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自发现问题、提出疑难。并鼓励引导学生自我探究、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为快速适应高中文言文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此外,还应该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初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尽量做到少分析、多引导,多给学生自读和自学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多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先指导学生在上新课之前只借助课文下的注释去翻译课文,不允许参考翻译全解之类的辅导书,既加强训练学生字词释义、句子翻译、语言表达的能力,又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疑难缺漏之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授的主要是对文言现象和文言语法的适当点拨,如特殊词法句法现象这些学生尚无法类化的知识。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我进行整理归纳,使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个人的文言文自学自读能力,最终达到能够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目标。

3.重视诵读

教师应重视文言诵读,因为诵读是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和好经验。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诵读培养出来的。文言诵读,能够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有助于学生积累文言文知识,理解文言文本内容。教师可以筛选一些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作为课内的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量诵读。勤读多背,在背诵中领会文义。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为进一步探究和赏析文言文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多种方式的诵读,如录音听读、教师范读、教师领读、学生自由诵读、分组朗读、小组竞读等多种方式增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诵读将理清思路层次,把诵读和会意结合,疏通文义。文言诵读,看似费时费力,效果不明显,实际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以读代讲,读中领悟,疏通文字,积累文言文知识,领悟和把握古人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和规律,为掌握文言字词、文言句法奠定了基础。沉浸文本之中,品味语言,感悟文本的思想与情感,深入领会作品的内涵,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这样,古典文化遗产中优秀作品的内蕴和精髓自然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也为快速适应高中文言文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从课内到课外,积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由自觉阅读文言文转为自主阅读文言文,并形成较好的文言阅读能力,才能实现“学生自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目的。初中教师才能为学生搭建好初高中文言学习衔接的阶梯,使学生能够缩小能力断层,实现快速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张晶。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xx.

文言文课堂教学之优化途径从文化视角创新高中文言文教学二法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论文

篇11: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一、分析初高中数学衔接不顺利的原因

在初中,教师喜欢将每一个知识点加以归类,而且将的比较详细,更多的是针对中考而去,学生只需要找准这点,就能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而高中教师对于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方法、心理需求都不是很明白,再加之新课改后,高中的知识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教师在讲授的时候一样是满堂灌,但是对于概念的讲述都很粗略,对于针对性的练习都是采用的高考题,这样使得学生在没有掌握概念的情况下,面对高考题也听不明、弄不懂。初中,需要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然后自主的去探究;高中,需要学生勤于思考,要懂得自己去总结学习中的规律,对于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创造性等都有了更高水准的要求,这也使得初高中数学学习不能正常的衔接,导致学生适应不了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二、研究初、高教学衔接的有效措施

(一)整体把握课程标准的变化

作为高中教师,应当全方位的了解初、高中两个阶段数学学习课程标准的差异。如: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

(二)系统化的研究初、高中教材

例如:北京市在初中使用了人教版、北师大版课标教材,而高中数学在必修和选修ⅠA中统一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版A版教材,在选修ⅠB课程中可以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版A版高中数学教材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高中教材。(尊敬的客户这一点,需要你根据自己的实际修改一下!)其一,不同的地区教师要求对初中的教材进行研究,找出初、高中教材本身存在的关系以及衔接;其二,对其他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的区别、联系等进行详细的研究,以便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的.驾驭教材。

(三)留心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

1、新生心理的衔接工作

首先,让学生在心理上认识与了解在整个数学的学习中,高中数学所占比例;其次,将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进行对,让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内容结构、体系以及课堂教学的特点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其次,阐述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在学习方法上的区别;最后,请部分高三学生为新生讲述学习体会。

2、提问——重视兴趣培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刚进高中,面对数学困难,很多学生都会表现出胆怯的一面,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与主动探究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够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去主动的思考、积极的探索。课堂提问是一个提升学生衔接初中数学带来的“兴趣”的有效手段。

3、教学需要针对性

在高中的数学教学当中,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摸清学生的基础能力;更要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四)各种有效教学策略的落实

1、教学需联系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教学法

教学中,时刻留意对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工作,最佳时间是选择在学生入学一个月左右。在不影响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可适当的减缓教学进度,提供学生部分难度较低的教学课程,给学生留一段“缓冲期”,让学生在一个逐渐摸索的进程中适应高中教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集合、函数等入门的课程,带给了学生很大的困难。所以需要考虑学生实际,掌握“难度小、梯度缓、多层次”的教学手段,将数学教学层层剥离,分解落实。在教学速度上,需要放慢开始进度,懂得教学的渐进性;在知识上,多以案例,实例教学入手;在落实上,首先针对教学课本,然后延伸至课本之外的“课本”;从难度上,掌握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与吸收能力,对课本教材做好处理与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在进行知识系列训练上,开始时可多搞一些模仿性的练习、变式,加大学生在黑板上的练习量,不仅方便教师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而且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的培养。另外,在进行平时的考试、测验的时候,题目难度不应过大,尽量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及格。这样的手段,学生也就能够逐渐的适应高中数学教学。

2、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

高中数学不必初中数学,高中数学更具抽象性,需要考验学生的灵活性,也就需要学生充分的“吃透”知识,不能够还是用初中数学对于概念、知识要求、结论的死记硬套的方法学习高中数学,所以就需要教师展示新知识、新解法是如何产生、形成和探索过程给学生看,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而且还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会质疑能力,并且能够释疑的思想方法,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总之,笔者认为在新课改之后,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无论是在教材内容、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手法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了担任高中数学的教师要注重初、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只有在不断的摸索、实践当中,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更好的将自身的教学经验采取正确的方法融入到高一的数学教学中去,才能够落实初、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衔接,更多的是将初、高中数学内容在学生的心理搭上一座“衔接之桥”,才能够将学生自然、顺利的接受高中数学知识。

篇12: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四川省剑门关高级中学 苟明湘

【摘 要】初中升高中后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教学内容、新的教学方式,新的学习方式,还有高中生特有的学习心理在我们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初高中衔接 探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反映了有志者追求真理的态度和决心。人生的求学何不如此。进入高中,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教学内容、新的教学方式,新的学习方式,还有高中生特有的学习心理在我们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如何进行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一、初高中教学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

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较初中来讲知识容量大,难度增大,系统性增强,综合性增强,能力要求提高。初高中教学物理教学的衔接存在的问题有二:

1.初中所学知识不系统。由于初中“课改生”学习科学课后,所学知识不系统,知识储备不足,运用知识的能力也较差,升入高中后,定量研究的多,不仅有算术法、代数法,而且常要运用函数、图像和极值等数学方法来研究物理现象和过程,使学生感到抽象难学,甚至望而生畏。

2.初中难度降幅大,高中要求未降低。近几年,科学课中物理部分的难度降幅较大,高中教材虽有调整,但由于高考物理内容及要求并未降低,这使课改生进入高中学习时遇到极大困难。

二、如何应对初升高物理衔接

1.高一物理放慢进度。高中物理最重要、最困难、最基础的部分在高一的力学部分,高一物理基础没打好,就会直接影响到高二、高三物理学习。因此,要学好高中物理,高一须放慢进度,适当降低要求,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2.学物理多联想实例。初进高中学习的学生,感到学起来会很困难,不容易想象。因此,学生要善用直观法,多做一些实验,多联系一些实例,便于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掌握物理概念,建立物理模型。

3.强化逻辑推理能力。刚升入高中,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强,不善于运用代数法解题,往往只会死记公式,对公式应用的条件、范围不太注意,在学习时应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4.调整学习方法。升入高中后,常出现学生课堂上听得懂,课本也看得明白,但一解题就出错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不深不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较弱。所以,学生在强化物理概念、规律的同时,对每一道习题都要认真完成,实在解不出来,可以相互讨论,讨论未果再找教师请教。

三、如何顺利初升高物理衔接

1.立志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说过:“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走向成功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一个成功在等待,来庆贺你努力的结果。”作为一个高中学生,应该学会把握时代的脉博,面向未来,立自我成才之志,还要逐步培养和树立自己的专业方面的志向和理想。有了远大的志向抱负,就有力争上游、奋斗成才的强大动力,刻苦学习,努力争取优异的成绩。

2.跨越好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台阶。(教学论文 )初、高中之间,在知识上有它的连续性。初中所学过的知识,都是高中学习的知识基础。但是,跟初中比较起来,高中各学科在知识广度、内容深度上有明显的提高。因此,认识高、初中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做好思想准备,并主动积极地创造条件,尽快适应各科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从初中阶段进入到高中阶段,在学习上要跨上一个较高的台阶。为了顺利地跨越这一台阶,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以新的.、不同于初中的学习方法,学好高中的课程。

3.寻找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同学都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提出一些高中阶段一般较为适合的学习方法,供同学们参考。(1)努力做到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特长相结合。中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学科学习来说,也要全面发展。语文、英语作为语言文字的基本工具,数学作为运算的基本工具,首先必须学好;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作为现代科技的基础,也要努力学好;政治课的学习,能使我们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地理知识以及音乐、美术等艺术科目,对于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以及培养对高雅艺术的欣赏鉴别能力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2)学会读书。成功的学问家,都有着迷的读书的特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中学生,读书,首先要读好课本,然后还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一)正确使用课本。课本,是教与学的根据。要学习好各个学科,必须重视并学会阅读课本。在不同的学习环节中,都要阅读课本,但有不同的要求。

(二)广泛的课外阅读。除了精读课本外,为了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学能力,还应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特别是科普书籍和报刊。

(3)认真做好实验。实验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基础和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时,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巩固有关知识。因此,必须学会实验。在高中,我们怎样会科学实验呢?

(一)要认真学好历史上的著名实验。学习这些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可以启发我们自己的思路,使我们在自己进行实验时可以进行借鉴,汲取其精华,并认识到对现象的认真观察和科学归纳的重要性。

(二)正确观察演示实验。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操作,引导我们正确观察、从实验中分析总结得出规律的实验。这时我们虽然没有机会动手,但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看和听,还可以充分地思考。

(三)认真动手做好实验。教学中安排的学生实验,是极为宝贵的学习机会。百闻不如一见,更不如一做,要真正掌握实验技能,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

(4)养成做练习的良好习惯和规范。做练习是高中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历来为同学们所重视,它对透彻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起很大的作用。要做好练习,必须有良好的习惯。如果只追求解题的答案和数量,陷入题海中,必然收效甚微。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完成练习的前提条件。基本概念、规律是解题的依据。不会解题或解题错误,常常是因为基本概念和规律没有理解好的缘故。

(5)掌握记忆的方法。学习中,有大量的知识都要求我们记忆,以便随时可以拿出来加以应用。怎样才能迅速、完整、准确地记住它们呢?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进入了高中阶段,更要强调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理解和记忆结合上有更高的要求。理科的概念和规律有些似乎简单,有些则很抽象、复杂,不论如何,在学习时都应加以分析,弄清来龙去脉,突出要素,抓住关键,这样就能加深印象,可以在达到理解的同时记忆下来,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能灵活运用了。

四、把学知识和学方法结合起来,发展能力

学习中,不但要掌握各科的基础知识,而且要与学习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培养有效地从事学习、工作和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有了这些能力,就可以学得快而好,长大后就有更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

篇13:高一新生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衔接

高一新生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衔接

初中高中语文的衔接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知识层面的衔接。

比如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哲学常识、逻辑常识等,在初中基本没学,而高中语文更重视能力的考核,这些知识非补不可。因为语法知识直接影响高中的文言文学习,修辞知识、哲学常识、逻辑常识则影响高中语文的阅读和写作。

二是思维能力方面的衔接。

初中重视识记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而高中语文在此基础上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考查我们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等五个层级的能力;重视文化的熏陶,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高一阶段一定要注意这些思维能力方面的衔接。

三是学习方法的衔接。

高中以能力为主,在考试要求的范围内什么样的题型都是允许的。这就要求我们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高一开始抓住九个字

多阅读、勤积累、常练笔

读多少

教育部公布的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高中阶段不少于150万字。按最近出台的《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规定:初中每学年阅读3部以上经典文学名著,高中每学年阅读5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

读什么

以经典名著为主。读完一本名著就是走完一种人生,你从中得到的人生阅历、情感熏陶、审美愉悦、道德感化、写作方法都是阅读一般的书籍无法相比的。至于具体选哪些有代表性的经典名著,注意老师推荐与自选相结合。

怎样读

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一定要动笔。怎么动笔呢?古人有一种很好的动笔阅读法,叫做批注式阅读,我们要利用课内阅读学会这种方法。批注式阅读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所疑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及时写在书页的天头、地角。它兼感性的体验、感悟与理性的思辨、评论于一体,能全面提升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长篇名著作批注可采取整体式批注的形式,批注有以下内容:

1.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或故事?

2.书中令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什么?说出书中你最喜欢的精彩片段,并说明理由。

3.交流书中你印象最深的人。

4.说说书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你想对主人公说什么?

5.读完这本书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6.你由这本书的内容联想到了什么?

7.读后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书面的积累

就是建立三个积累本

生活阅历记录本

我们要通过不断地观察和思考,积累生活阅历,使自己的阅历越来越丰富,思想越来越成熟。思想是写作的基础,不会思想就不会写作。

生活阅历来自哪里呢?“阅历”这两个字本身给我们道破了天机。“阅”,就是阅读,它告诉我们阅历来自读书;“历”,则是经历的意思,它告诉我们,阅历要在生活中积累。

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还要善于思考,在记录所见所闻同时,还要能思考其背后的深刻问题。如上海福喜公司使用过期肉事件,我们可思考当今社会的道德底线问题;长沙市六旬老人病死家中无人问津,可思考空巢老人问题;北京房价涨幅居全国之首,可思考安居方能乐业问题……我们把这些来自生活和书本中的思考及时记录在生活阅历记录本中。高一阶段尤其需要这样的博见多思,为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写作素材整合本

首先说素材的类型,它包括典型人物事迹、新闻时事、名言警句、诗词、歌词等。

我们语文教材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名家名篇甚多,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另外,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也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可以积累。处处留心皆积累。

怎样积累?第一,对这些材料,我们分门别类。第二,我们可以采取重新整合的方式,特别是典型人物事迹、新闻时事方面的素材,我们不能照搬下来,要尽量加工整合,按照一定的结构模式把素材整合成句、成段。

古诗必背摘抄本

背诵是一种最有效的积累。背什么?我认为,最好是古诗文。

高一阶段,我们要精选三四十篇古诗文,包括高考必背古诗文。把它们收集在必背古诗文本中,制订背诵计划。这也是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音、字形、词语,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以及文学常识等;学习并积累一定的语法、修辞、哲学、逻辑知识;积累一定数量的美文,熟记在胸,写作和口语表达时定能随手拈来,下笔如有神助。

常练笔

不求多做题,但要常做题

作文要常练笔,随笔、日记,微写作、大作文等;另外,各种类型的阅读鉴赏题要常做,掌握解题思路,熟悉各种主观题的解题套路。不求多做,但求常做。“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样才能应对考试的需要,应对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的需要。

高一语文学习要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阅读坚持练笔坚持背诵

名师指导要学好高中语文,新生应做到三个坚持:坚持阅读、坚持练笔、坚持背诵。

坚持阅读阅读时要养成主动摘录的习惯,注意搜集古今中外生动、有思想的故事,一有时间就拿来翻翻,久而久之这些警句故事等就会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活跃在文章中。

坚持练笔写作技能应在实践中去练习。练笔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二是经常写些画家写生式的片断,积累素材和技巧;三是及时记下自己的生活感受。

坚持背诵腹有诗书气自华。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是重点难点,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积累,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的若干重要 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虚词、句式等知识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

篇14:浅谈初高中物理思维能力衔接

摘要:初中物理学得很好的学生进入高中物理学习之后都会感觉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是两回事,初中学得好不代表高中学得好,而且高中物理在学习能力和要求上跨了一个很大的台阶,而这个台阶跨得怎么样,决定了学生以后学习物理的好坏状况。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和高中物理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能力的衔接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本文就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以概念教学为例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维能力、衔接

篇15:浅谈初高中物理思维能力衔接

物理在学生的学习中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而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学习能力和学习内容上对学生是要求有了很大的跨越。很多初中物理学习优秀的学生进入高中后,会发现学习物理很吃力。这需要初高中物理教师携手共同做好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衔接工作。

1.1初高中物理思维能力衔接中各个问题

首先,我们对初高中学生,教材和教师进行调查会发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产生了初高中物理概念学习梯度的原因:

一、初中学生是从初二学习物理,这时的学生一般在14、15岁左右,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比较快的阶段,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过渡的阶段,即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快速发展到抽象思维阶段,并且抽象逻辑思维占有相对的优势。但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少年学生整个思维活动中仍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他们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如果没有具体形象作为基础,他们往往就不能正确地领会这些概念。因此对于比较形象化的物理概念,学生很容易参与到学习当中来,也很容易建构起相关的知识结构。而高中学生到了高一学习时,年龄大了两岁,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得到了较高的发展,并且思维的辩证性、批判性和独立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高中生对比较复杂的问题一般能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概括,他们还能自觉要求自己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用理论去解释具体现象和认识新事物。所以高中生的思维特性更具有抽象性和理论性。但是由于儿童心理的变化发展不是单纯数量上的增加,而是一个不断由量变到质的过程。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已划分为青年初期,其实在心理发展的程度上更接近于初中生。他们对于高中物理的难度高,较抽象的特点缺乏思想准备和心理接受能力,这样在心理方面形成了压力。

二、初中物理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容量小,难度小,与生活实际结合紧密。初中物理概念的建立一般从生活中某个场景引入,比较形象化,具体化,可视性很强,从大量的事例归纳总结得到一个结论或规律,从而来认识一些物理概念。但高中物理知识容量大,难度增大,较多的是利用逻辑推理,逻辑思维对客体,客观现象进行概括、归纳,抽象出概念、规律,抓住主要因素,近似反映客观规律。这些概念、规律不再是直接形象,有些甚至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相“违背”。比如点电荷的引入,人走路时摩擦力与人运动方向相同,人推物体的推力并不比物体对人的推力大等等。高中物理实验对瞬时量的记录、测定方法、实验数据处理分析的要求比初中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三、结合学生和教材,初中物理老师和高中物理老师的教学内容的不同,决定了他们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来进行教学。初中物理教师一般会采用形象具体的教学方式,比如与生活实际结合的图片、场景、实验等帮助学生通过分析现象归纳总结,建立新的物理概念。所以初中物理教师采用的是形象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同化并建构自己的物理知识结构。而高中的教学内容决定了高中物理教师不可能像初中物理教师一样采取形象化的方式进行教学,高中物理的知识内容更难,更抽象,更注重逻辑推理,分析物理的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运动状态的变化,更注重的是动态过程的物理量的变化分析。相对于初中物理的表面性,更深入,难度更大。所以初中物理成绩优异的学生到了高中如果没有很快的适应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学习上的困难。

1.2方法理论

鉴于以上原因,本文的理论基础如下: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学习科学知识是一个学习者主动积极构建新知识的过程,每一种新概念的建立都包含了科学探索和运用科学的过程。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生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原有的知识基础会起到一定的同化、顺应、平衡化的作用。这些基础知识即前科学概念,在前概念的作用下,科学的构建新的概念。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导向作用、组织者的作用非常重要。要求教师发挥“导向”的重要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所以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诱导学生不断建立新的目标,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目标,并形成自己的目标,再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

初高中数学衔接的实践体会论文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建议

浅议中学语文教学中高初中衔接

我县初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初探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之我见论文

如何做好小学初中数学的过渡及衔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初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谈

高一数学教学反思

学习新大纲的一点体会(网友来稿)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法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法(推荐15篇)】相关文章:

初高中的学习计划怎么做2022-08-12

高一英语个人教学计划2022-05-08

高一英语教学计划2022-12-23

高一英语教学计划2023-02-02

高一英语下册教学计划2024-01-03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浅谈(人教版高一)2024-04-11

高一英语上教学计划2023-08-22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2022-12-24

如何做好小学生作文教学论文2023-01-04

初中语文个人工作总结202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