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心理学中从众心理研究评析(共8篇)由网友“阳琳亮”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跨文化心理学中从众心理研究评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跨文化心理学中从众心理研究评析
跨文化心理学中从众心理研究评析
从众现象是最能体现社会影响的心理学范畴之一,也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跨文化心理学的发展,从众现象的'跨文化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文概述了跨文化心理学中从众心理的研究成果,评析了跨文化心理学中从众心理研究的意义和局限.
作 者:柳毅 张璐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16) 分类号:B84 关键词:跨文化心理 从众 文化篇2:跨文化心理学中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研究概述
跨文化心理学中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研究概述
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存在不同的价值观.文章概述了跨文化心理学中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它们带来的意义.
作 者:吴兰花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刊 名: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IRST TEACHERS COLLEGE OF HUNAN 年,卷(期): 3(1) 分类号:B84 关键词:跨文化心理学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文化篇3: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代中国人比西方人更自恋
自恋(Narcissism)一词源于古希腊的一个神话,一个名叫Narcissus的希腊美少年,因为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却又不能如愿,以致每天茶饭不思,憔悴而死,最终变成了一株名叫Narcissus的花,即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水仙花。后来人们便用Narcissism一词代表极度的自我陶醉,或自恋。
中国人自古素以“谦虚”著称,“奉身须节约,接物要谦虚”,似乎并不具备自恋传统。然而,近年来跨文化心理学时有研究发现,今天的中国人已经不再谦虚,甚至比西方人更自恋(Chen, ;Kwan, Kuang, &Hui, 2009)。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使得中国开始自恋?什么样的中国人是自恋的?
中科院心理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蔡华俭研究员和合作者运用现代网络科技,对中国人的自恋水平进行了大规模的网络调查。为更好地揭示中国人的自恋现状及其背后推力,蔡华俭研究员设计了两项调查:调查一意图采集被试自恋水平、家庭规模、社会经济地位等重要信息,调查二则重点关注个体自恋水平(测量工具: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Raskin&Terry, 1988)、个人主义价值观(测量工具:Vertical Individualism, Triandis& Gelfand,)。
两次调查先后进行,自3月至9月,共持续了18个月,调查一最终采集到10655份有效数据,调查二采集到15522份有效数据,
本次收集的数据样本年龄、地域、社会经济层级分布广泛,涵盖了全国各个地区、各社会经济层次,从11岁的孩童到71岁的老人都在本项研究的调查范围当中。
结果发现:在中国,年轻的比年老的更自恋,生活在城市的比生活在农村的更自恋,有钱的比没钱的更自恋,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自恋,持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比持非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更自恋。
总起来,最为自恋是这样一些人:独生、年轻、富有、生活在都市、个人主义。
根据横断面研究历史重构逻辑,作者们推测,中国近三十年来发生的社会、经济、文化巨变可能是导致中国人趋于自恋的幕后推手:财富的增加、城市化的加速、独生子女的增多、个人主义价值的盛行都可能推高个体的自恋水平。
鉴于自恋的人通常具有许多不好的特点,比如自负、虚荣、脆弱、自我中心、自私自利、不关心他人、攻击性强等,这些特点和当下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显然是不相一致的。
期望该研究的发表能引起社会有关方面对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日益自恋的倾向的关注。
作者: 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蔡华俭研究组 岳曦彤
该研究受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KSCX2-EW-J-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919)资助,已于11月14日在线发表于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上。
别让怨恨吞噬了你的心灵
77%的人由于证人误认而入狱
篇4: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方法
摘 要: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刚刚兴起的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通过联系不同的文化背景来研究人类的心理及行为。
这一方法以其不同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开拓了心理学研究的新视野。
关键词:跨文化研究;跨文化;主位研究;客位研究
一、问题提出
在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里,一直深受实证主义的影响的心理学研究方法重视实验法,把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发展因素等排除在实验室外,往往会忽视了社会因素对人类的影响。
例如,在做社会心理学实验中,很多相同的情境假设在不同的国家进行实验,很有可能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
正如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所说,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和可变性是文化的多样性、可变性的函数,而不是生物学的不变因素的反映。
此外,传统的心理学还带有种族中心主义色彩,尤其是西方心理学会想当然地把理论和研究结果是适用于整个人类的普遍有效的结论,很有可能会产生由于文化差异而引发的扭曲和误读,因此跨文化研究增强了心理学的理论性和方法的严谨性,克服了传统心理学研究中的缺陷。
二、跨文化研究的研究取向
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
拥有一定的文化模式可决定生活于其中的人的世界观以及相应的道德准则、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的价值取向,个体同一定的文化模式相互作用形成的人格特点。
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使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成为可能,并迅速发展成心理学的一门专门研究领域。
虽然生活在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在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性。
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个体生活于自己的文化环境中,其心理的发展也会有所不同。
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是与跨文化研究紧密相关的研究方式。
主位研究指使用某一特定文化的概念和行为解释来分析本土文化的心理问题。
主位研究中的'研究者由某种文化内部熟知该文化的人承担,他只从该文化内部研究个体行为,而不对其他文化进行概括;在主位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概念、理论架构及判定行为的标准只是针对于一种文化,因而不具有文化上的普遍性。
而客位研究指的是对各种文化的行为进行概括性的分析,来发现某种普遍性存在的东西。
从事客位研究的研究者往往都站在外部客观的立场上对多种文化进行研究,并比较不同文化群体下的各种行为。
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应该是客位研究,即通过对几种文化的概括分析,来发现某种普遍性的存在,但必须要以主位研究为前提。
三、跨文化研究的目的
跨文化研究方法是实证性地在对文化的比较过程中寻找普遍性,说明人类哪些方面的行为具有普遍性,哪些行为是根据何种文化因素变化而形成的。
比较研究的方法经常用来检验文化因素,尤其是在某一社会中具有同质性的文化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虽然跨文化心理学主要关注个体水平行为,但它一直把与之相关的社会科学所研究的人口水平现象联系起来。
从人口水平看,背景变量主要是生态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这些背景变量通过干涉发展过程的变量来影响人的心理特征。
四、对跨文化研究的总结
任何研究方法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都依赖于对变量的控制水平。
变量的控制可以降低无关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跨文化研究时,由于文化这个背景变量的关系,对变量的控制显得尤其重要。
但是不可否认在设计一个跨文化研究时,过分强调项目的无偏向性是不太可能的。
特别是在语言学中,一个文化中的语言翻译成另一种文字时,不可能完全遵照原文化中的意义,还必须得根据本文化中的实际状况进行翻译。
另外,在进行跨文化研究的时候,还应该建立其符合当地文化背景的常模。
在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很多人往往将翻译过来的研究材料所获得的数据或者问卷解释直接用来使用,而忽视了当地文化的特征,往往结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因此,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应该与本土文化结合起来研究,以本土心理学发展作为基础。
跨文化研究的有效运用,可以在融入西方文化的同时,将中外研究进行比较与分析,从而得出更具有普遍性的模式。
参考文献:
[1]Rohner R.P.Toward a Conception of Culture for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84,15(2):111-138.
[2]陶德清.跨文化心理学研究设计中的一些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3):57-61.
篇5:跨文化翻译中的读者心理研究
跨文化翻译中的读者心理研究
读者心理是翻译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翻译过程的跨文化心理模式决定了翻译过程是译者追求同等读者反映的过程,为达到这一目的,应该特别重视读者的.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策略,使译作在目的语文化中达到同等的读者反映,从而完成文化交流的历史使命.
作 者:周立利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02 刊 名: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年,卷(期): “”(2) 分类号:H059 关键词:跨文化心理学 读者心理 翻译过程篇6:略谈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略谈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本文简要回顾了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四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并指出它们所带来的启示.
作 者:吴兰花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州,350007 刊 名:凉山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NGSHAN UNIVERSITY 年,卷(期): 5(3) 分类号:B841 关键词:跨文化心理学 研究方法 人类文化学篇7:十条生活中的心理学研究
每个人都喜欢给别人提建议,网上充斥着各种类型的伪心理学建议,在这些建议中,哪些才是真正有科学依据的呢?本文列出了10条真正有科学依据的心理学研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如何识别谎言
谎言是很难被识破的。研究表明人们识别谎言跟靠蒙的没什么两样。部分原因可能是充斥在我们周围的关于识别谎言的大都是虚假信息。
2.如何让你的笑容更有吸引力、更真诚而不那么张扬
这项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长时间的微笑(持续0.5秒)比一个短时间微笑(0.1秒)显得更真诚和有魅力。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发现长时间微笑显得更有吸引力、更真诚而不那么张扬。头部微斜同样会增加吸引力和可信度前提是斜对了方向,
3.如何说服他人你的观点代表全部人的观点
如果你想说服他人你的观点是代表大多数人的观点,那么你只需要不断的重复它。这项令人吃惊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群体里的一个人重复他的观点三次,那么它有90%机会的影响其他三个人支持你的观点。
4.如何有一个焕然一新的假期
这项环境心理学研究指出假期宅在家里可能限制精神上的恢复。另一方面,当我们在户外畅游时,我们可以做喜欢的运动或者在公园里漫步。
5.如何预防欺诈
如果我要我对一个对心理学一无所知的人只讲一项心理学,那肯定是人群心理学。了解并注意这项可以极大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6.通过e-mail来说服别人
在发送e-mail之前你要知道通常女性没那么容易通过e-mail说服因为这种沟通方式不太可能建立能让对方改变态度的关系。而男性则不同,他们通过e-mail交流会减少对对方的戒心因而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而不会因为把对方视为威胁而分心。
篇8:心理学中质的研究的几个问题
心理学中质的研究的几个问题
探讨质的研究的概念、特点及其与量的研究之区别,着重分析在心理学中开展质的研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资料收集、效度问题、研究者的'个人倾向、伦理道德等,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作 者:曾垂凯 吴文峰 曾碧锋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长沙,410081 刊 名: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3 25(5) 分类号:B844 关键词:质的研究 量的研究 问题★ 写作教学论文
★ 拒绝盲目从众作文
【跨文化心理学中从众心理研究评析(共8篇)】相关文章:
健康教学反思2023-09-24
初中思品知识点的总结2022-08-07
第一次月考后的总结2023-06-20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单元教案2022-10-20
成人本科政治模拟试题2022-08-24
安徽卷《芒种》阅读及答案2022-10-26
大学生英语口语课交际策略教学的实验报告2022-04-30
广告设计与受众心理变化关系的研究论文2022-05-16
公务员面试试题2023-09-27
安徽高考作文怎么写20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