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教学实录(精选15篇)由网友“wddbnddd”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教学实录,希望大家喜欢!
篇1: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教学实录
【教材分析】
《妈妈的账单》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文章。
【设计意图】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要更加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而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又不可能是机械地、独立地灌输,只能是自然地渗透。针对本课教学中的难点,课前设计学习单进行交流,得知孩子们的预习情况,课中,针对难点,设计共学单,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和拓展想象的方法进行突破,在教师的精讲与点拨中渗透一些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情深,懂得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应该的。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情深。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教学过程】
师:孩子们准备好了吗?上课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妈妈的账单》板书
一、检查预习,交流学习单。
齐读课题
师:孩子们,课文一定读了好多遍吧。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师:那预习单上的问题一定都解决了。
第一个问题谁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PPT
生回报第一个问题哪个同学还想交流。师评价:
师:第二个问题,接着?
第二个问题:文章提到了几份账单?分别是哪两份账单?
生回报:两份账单。一份是小彼得写给妈妈的,另一份是妈妈写给小彼得。
师评价
师:接着
第三个问题:小彼得为什么要写这份账单给妈妈?点击PPT
生回报:想索取报酬。或者读课文上的。
师:谁来读一下小彼得的账单?
师:芬尼是什么意思,谁了解?板书:芬尼
生:说。答不上来,师说:芬尼是德国的货币单位,相当于人民币的元角分。
师:小彼得帮妈妈做事,像索取报酬?你觉得小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
师:下一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那妈妈看到这份账单又是怎么做的呢?生回报
从刚才的交流中,我觉得咱们同学自主学习能力强,预习的也特别好。
【设计意图:根据阅读提示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锁定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自主学习,做好引导作用。】
二、小组合作,交流共学单
师:通过交流让我们知道了两份账单,现在分小组学习,共同交流并体会这两份账单有什么不同?好吗?听清要求:在小组内,先一起或者让小组内的一名同学读读这两份账单。然后再说说这两份账单你的发现。开始吧
1.内容不同
生:一份是母亲欠她儿子彼得的账单。
一份是彼得欠他母亲的账单。
师评价:你抓住了账单的内容。
2.报酬不同。
生回报:妈妈为小彼得付出了很多,却要彼得支付0芬尼。
小彼得做了一点小事却向妈妈索取60芬尼。
师板书:0。
师:从0芬尼中你觉得妈妈的爱是什么样的?
生:不斤斤计较、无私的爱
师:从0芬尼里面体会到妈妈的无私的爱。这个词用的真好。板书:无私
师:妈妈用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妈妈一直全心爱着彼得,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彼得索取报酬。
3.时间不同
生回报:妈妈的账单上有十年。而小彼得的账单上没有。
师:是啊,妈妈为小彼得付出了多少年的心血啊!
生:十年。师:点击PPT
师:那得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啊!
师:妈妈为小彼得做的仅仅是账单上那么多吗?
生:不是。
师:联系生活实际想想你妈妈还为小彼得做些什么?点击PPT按照大屏幕上的形式来说……
生:妈妈为小彼得做饭、功课、洗衣服、教育他、伤病时,照顾他,买漂亮的衣服给她……(教师及时评价)
师:你们看到的真多!十年的岁月,妈妈为小彼得付出了多少心血啊,你认为在妈妈的账单上写多少钱合适啊?点击PPT
生:无限。
师:无数的,为什么?
生:妈妈的爱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
师:用一个词来说:无价。
师:通过这一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无价。这就是对比阅读法。板书
师:现在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充满母爱的账单?生读
师:评价。请同学们注意这是不是普通的账单?生:不是
师:这是一份充满爱的账单。谁再来读。
师:师:这小小的账单,在诉说着妈妈无尽的爱,同时他也在诉说着妈妈的心声。配乐PPT
内容:孩子,当你看到这份账单的时候,你可曾记得多少次,你啼哭到天明,妈妈还在哼着摇篮曲;
多少次,你困了,熟睡在妈妈的怀里;
多少次,妈妈熬红了双眼在照顾生病的你。
慈母情啊,是妈妈甜甜的亲吻;,是手把手教你写字,苦苦的耐心;是病床上的焦灼与不安;也是妈妈殷殷的期盼。
师:孩子们,听完这些,再让我们看看这份账单,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PPT
真是一群感恩的孩子!
师:那小彼得在看到妈妈这份账单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默读最后一自然段,找出最能体会小彼得心情的句子。PPT
生:羞愧万分
师:从哪些词感受到小彼得羞愧万分?
师:从哪个词语中看出小彼得羞愧万分?
师提示:图文结合,不错的读书方法。
生:动作。。师板书(抓关键词,动作)
师:通过动作体会人物心情,刻画人物形象,是常用的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让我们看以下片段PPT
师: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生活中有时候,动作能诠释人的内心。这个场景熟悉吧PPT
你体会到什么?
师: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说过: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学以致用,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描述一下场景吗?PPt
评价:
师:再回到文中,通过动作,关键词,读懂了小彼得的心。齐读,让我们感受小彼得的羞愧万分。PPT
师:那你现在觉得小彼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知错就改。懂事的孩子
师:如果你是小彼得以后要怎么做?
生:
师总结:为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我们应该做的。
师:妈妈无私的爱,无声的教育,让小彼得由不懂事变得懂事啦。而妈妈的无私正体现在这0芬尼上。读板书:0芬尼!板书感叹号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课文,当学生理解了两份帐单的不同含义后,我引导大家再仔细读妈妈的帐单,使阅读训练和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课程标准提倡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运用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 并在过程中接受情感的熏陶感染,同时注意学法的引导。】
三、总结提升,迁移运用。
师:孩子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读书方法?对比阅读、抓关键词(指板书)
师:是啊这样不仅体会到母爱的情深,还走进了小彼得的内心。下面我们用这种学习方法,走进另一篇文章《一碗面》
师:1.以小组为单位,默读《一碗面》的故事。边读边在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词语旁边做批注,体会人物内心的变化。
2.读完以后,完成共学单上的表格。PPT
生汇报表格
师:从文章哪里读出来的?
接着回报
师:文章的哪个地方触动了你?
生回报
生:找出动作的词
师:PPT看,表格中的对比阅读,诠释妈妈无私的付出及女孩对爱的理解。
是的,一碗面让女孩读懂了母爱。
0芬尼的账单让小彼得读懂了母爱。
那唐朝大诗人孟郊眼中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PPT
师:你眼中的母爱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妈妈的账单》所学到的读书方法,让孩子们合作学习《一碗面》的文章。略读课上,学生运用学案自学,学习形式更加灵活主动,整个教学环节,即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又使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生成了新知,提高了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 、读写结合,扩展延伸
点击PPT
1. 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写写你眼中的母爱。
2. 课下继续阅读《为了母亲的微笑》《你好母亲》《感悟母爱》,积累文中感人的语句,体会伟大的母爱。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的价值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语文,还让学生学会做人。在本教学环节中,我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自己真挚感情的流露告白,带动学生感情的升华,进而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板书设计: 妈妈的账单
对比阅读 无私
0芬尼
抓关键词(动作) 无价
[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教学实录]
篇2: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
《妈妈的账单》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1、谈话导入
在这个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回忆17课《可贵的沉默》的主要内容,将他们带入父母对他们无私的爱的理解中,再来学习今天的新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接着,质疑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先引导阅读课文连接语,明确阅读要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我们一起去文中去寻找答案。带着这些疑问学习课文,在文中找答案。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读完课文,进行生字词的简单检查,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
3、小组讨论学习
依次出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解决。具体情况如下:
以老师问:题目是妈妈的账单,那妈妈的账单到底写了什么呢?直接引入妈妈账单的理解,然后学生去发现账单的特点,谈体会。我再继续问:那妈妈写这个账单的原因是什么,导入小彼得的账单的理解,然后学生进行两者比较,谈体会。最后再出示小彼得认识自己错误后,知错就改的行为,学生谈小彼得的体会,引导学生理解母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我们应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去报答他们。在这个环节,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连接,学生充分理解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学完文章,先让学生去谈自己的感受,进一步升华主题,然后再带着这种体会就交流,交流内容为自己有没有帮父母做过什么事要求了回报,到时怎么想的,现在又怎么评价当时的行为的。这让学生学完以后进一步反思自己,以后生活中懂得就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回报父母,和彼得一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总的来说:今天这次课,抓住了略读课文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解了课文中表达的母爱伟大,应回报父母的主题。当然,也存在许多不足,例如:
A.虽然让学生去自主学习了,但还需要再更进一步减少老师讲解的部分,让学生更多的去发挥;
B.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虽然通顺,但还不顾自然,不够精炼。
c.评价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的评价。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改正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在教学方面做得更好。
篇3:《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前面我们学习了《可贵的沉默》,大家明白了不仅要懂得父母对我们的爱,还要懂得去关心、体贴父母,回报父母的爱,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小男孩是怎样做的。(板书课题:妈妈的账单)
2、理解“账单”
(出示账单图片)这些记载货币、货物出入事项的单子,就是账单。“账”字的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
【设计意图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课的开始我注意营造氛围,围绕中心,以联系前面所学课文导入,直奔主题,明确学习的方向,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出示自学要求,小组自主学习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3页,大声朗读阅读提示,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哪些学习要求?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⑴ 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⑵ 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
⑶ 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时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阅读提示,提纲挈领,锁定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做好引导作用。
2、围绕着三个学习要求,同学们进行了预习,现在老师再给大家一些时间,自己默读课文,自主学习,勾画出有关句子。
3、小组讨论交流。
4、小组选代表汇报。
⑴ 生汇报第一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彼得给妈妈开了一分账单,索取她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他在餐盘边看到他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彼得感到羞愧万分,偷偷地把钱塞进妈妈的口袋里。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段意连接法)
⑵ 接下来汇报第二个问题: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课件出示两份账单)仔细观察第一份账单,看看彼得为妈妈做了些什么?(力所能及的小事)他问妈妈要了60芬尼的报酬,可妈妈为他做了那么多,账单上却写的都是0芬尼,为什么呢?
生汇报: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太多,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计算,妈妈的爱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板书:母爱无价 母爱无私)妈妈只是全身心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一味地付出,从来不计报酬。文章通过两份账单的对比表现了妈妈对彼得无私的爱。(板书:对比法)
⑶ 我们被这浓浓的母爱深深地感动了,当彼得看到这份账单时,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出示最后一段话和插图)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羞愧万分)此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关心我,为我付出了那么多,这是我一生都无法回报的,我只是帮妈妈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还要索取报酬,真是太不应该了。)
⑷ 他是怎样做的呢?齐读最后一段话。
⑸ 课文中彼得的妈妈没有说一句话,仅仅凭一张总额为零的账单就让彼得感到羞愧万分,将所取的报酬主动退还,这种无声的教育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力量,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份饱含着妈妈浓浓爱心的账单。(齐读妈妈的账单)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课文,当学生理解了两份帐单的不同含义后,我引导大家再仔细读妈妈的帐单,使阅读训练和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课程标准提倡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运用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并在过程中接受情感的熏陶感染,同时注意学法的引导。
三、拓展,练笔
十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十年中,包含了妈妈对我们多少的爱呀!谁来说一说,十年来,妈妈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生汇报:妈妈每天接送我上下学,为我洗衣服、做饭,生病时无私地照顾我……(课件出示妈妈关心孩子的图片)这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从小到大,我们在妈妈无微不至的关爱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此时,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把它写下来。
四、总结
感谢彼得的妈妈用无声的爱让让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变得懂事,也让我们懂得了妈妈的爱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妈妈的爱是最温暖、最深沉、最伟大的爱,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份爱的账单,让我们一起大声说:“谢谢您,妈妈!”
【设计意图】: 教师所从事的是一份需要激情、需要感动力的事业。教师情感的力量就在于激发新的情感,在于以情动人。情感的力量就是熏陶情趣、感化心灵。印度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说,师生活动是“师生心灵约会”的活动,教学过程一刻也离不开情感的交融。"在本教学环节中,我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自己真挚感情的流露告白,带动学生感情的升华,进而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也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埋下了伏笔。
板书设计:
妈妈的账单
段意连接法
0芬尼
对比法 母爱无价
母爱无私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4:《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20.《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
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通过讨论、学习并明确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文中的事例中受到人文教育,引导孩子做一个热爱劳动,热爱家庭的好孩子。
重难点与关键
1. 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 写有两份账单的小黑板。
2. 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星期天你们喜欢去干什么?由学生的回答引出“账单”(板书),让学生书写“账单”。师讲解“帐”(我们的祖先曾用“贝”作钱,所以“账”和钱有关)
2.板书课题。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我充分利用题目利用题目中“账”的偏旁来了解字义,同时也为感悟文章的主要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迅速抓住了文眼。)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了解大意
A.当你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带着你的问题自学课文
补充:
1,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把他划下来反复地读,把课文读通顺。
2,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B.检查反馈
(第二学时教学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为刚开始学习说课文主要内容,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比较弱,所以教我把这项任务分解成两步:你想知道些什么?带着你的问题自学课文。1,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把他划下来反复地读,把课文读通顺。2,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老师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要求学生一步到位,而是通过一些辅助手段,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三、品读第一份账单
1.有一个小男孩,他不光见过账单,他还会写账单,他多聪明呀,一起看看他的账单吧。(出示第一份账单)
1、首先让学生读一读账单,找出不理解的地方。
2、指名读彼得的账单,思考:从这份账单中看出彼得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3、既然彼得这么听话为什么给妈妈开出这样一份账单?
4、自由的有感情的读这份账单
三.品读第二份账单(重点部分)
1. 当彼得的愿望实现时,他的心里美吗?在学生的回答中出示第二份账单。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出示第二份账单,学生自由读妈妈的账单
3、对比两份账单。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结合自己的经历想一想,十年来彼得的妈妈是怎样照顾彼得的?
5、如果妈妈的账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补充:《母亲的价格》片段
6、既然母亲的工资可以和公司的大总裁相比,那妈妈的账单上为社么写“0芬尼”呢?妈妈的爱是一种怎样的爱呢?
7、最后师生合作饱含深情的朗读这份无价、无私的账单。
(选取了课文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把两份账单放在一起,请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先让学生读读两份账单,想想有什么不同;进一步细读,发现彼得为妈妈做的事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妈妈为彼得所做的事都是要花很多心血,而且一做就是十年。有了这个基础,再来探讨妈妈既然做了那么多事,而且一做就是十年,为什么要在账单上写0芬尼呢?对比读账单是让学生感受妈妈只有付出不求回报,妈妈的爱是无私的。)
四、图文结合,提升情感
这么多感受用书本上的一个词来说,就是(羞愧万分)
1.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表现彼得羞愧万分的话吗?
2.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彼得羞愧万分?有感情的读
3.小彼得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通过前面对两份账单的深入解读与比较,学生的内心世界一定会掀起许多波澜,他们也许会被文中妈妈的无私奉献所感动,也许会为小彼得不懂事的行为而羞愧,也许会想起了自己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事。当学生内心充满情感积淀时,我适时把小彼得“请”到了学生面前,让他们倾吐心声。此时学生简单的话语,体现出他们对金钱和亲情的价值有了正确的判断。)
4.说说你们帮妈妈干过什么?
5、写一段自己最想对妈妈说得话
6.播放歌曲《母亲》。
(在学生感受了彼得妈妈对彼得的爱之后,再让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让学生写出自己写出自己最想对妈妈说得话。把从课文中体验到的母爱与学生的生活勾连起来,让学生的情感又一次得到升华。)
五.板书设计
20.妈妈的账单
母爱无私、无价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5:三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
《妈妈的账单》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通过学习,让同学们认识到母爱的无私,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多,父母亲都把自个的儿子当成宝,一直在默默地付出自己无私的爱,但是,大多孩子在享受父爱、母爱的同时,却忽略了自己也该回报一下父母亲。
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先阅读课文前的提示,看学习本文要弄清哪几个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课文,找出提示中的问题答案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仔细体会出小彼得的妈妈帐单上的0芬尼,蕴含着妈妈对小彼得无私的爱。在上课时,指导学生把读书的重点放在了解妈妈的帐单和小彼得的帐单这一重点部分,引导学生解读两份帐单,层层深入,真切地去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并感受文中小彼得的情感变化。我采用让孩子们自由读这两份帐单,悟出小彼得内心的羞愧,通过同桌互读,一起对比读这两份帐单,感受到妈妈的爱,联系生活的实际再读妈妈这份充满着浓浓母爱的帐单,体会到妈妈只有付出,却不求回报的爱,当孩子们已深深地感受到妈妈的爱了,我就抓住学生情感的火花,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妈妈曾为小彼得做过些什么,妈妈为自己做过的事例。孩子们的兴致也很高;有的说:“我发烧了,是妈妈带我去吊针。”还有的说:“下雨了,是妈妈给我送来了雨衣。”……后来,我又问:“你为妈妈做过什么?”课堂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过一会儿,有几双小手举起来了,有的说:妈妈下班回来,我替她拿拖鞋。有的说:我帮妈妈按摩。……几个同学说完后,课堂又出现了沉默,看着同学们低下头的样子,我知道他们在思考、在惭愧……后来,我笑着对孩子们说:“没关系,今天回去后再好好帮妈妈做一些事,做个懂事的孩子,好不好?”大家都说:“好。”
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孩子们真切地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深深地体会到了伟大的母爱,并真正地懂得了该如何去表达爱,回报爱!通过解读妈妈这份特殊的账单,感受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在整个教学中,我注意把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读,去说,去听,去交流收获。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兴趣浓厚,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学生完全理解课文后,我让孩子们也谈谈自己妈妈对自己的爱,孩子们的兴致也很高。 有的说:“我发烧了,是妈妈带我去吊针。”还有的说:“下雨了,是妈妈给我送来了雨衣。”……后来,我又问:“你为妈妈做过什么?”课堂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过一会儿,有几双小手举起来了,有的说:妈妈下班回来,我替她拿拖鞋。有的说:我帮妈妈按摩。……几个同学说完后,课堂又出现了沉默,看着同学们低下头的样子,我知道他们在思考、在惭愧……后来,我笑着对孩子们说:“没关系,今天回去后再好好帮妈妈做一些事,做个懂事的孩子,好不好?”大家都说:“好。”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这堂课最成功的地方一是、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懂得了怎样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二、是教学时能灵活地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反复诵读文本、对比两份账单中进行说话、朗读训练,并感悟到母爱的无私、无价,让学生懂得亲人之间的爱是弥足珍贵而不求回报的,要主动帮父母做事回报父母的爱。
不足的是,学生总要在我的提醒下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和交流,这说明学生对阅读课的学习方法掌握的不够熟练,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所要注意的。
篇6:三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
《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是一篇饱含着深刻母爱的文章,对于这篇略读课文,我是将妈妈的账单作为重点来讲,让同学们通过朗读、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想对妈妈说的感谢的话等等,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融入到课文中去,体会妈妈对孩子的那份爱的无私和厚重。
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花了很多的精力在研读这份账单上,事实也告诉我,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之后,的确对妈妈的爱有了很深刻的领悟,体会到了妈妈平时对我们的爱是那么地随意、又是那么地深刻,唤起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在整堂课的设计中,我觉得自己在以下方面还有所欠缺:
1、初读要求不够细化明确。读课文之前,我只是让学生去把课文读通、标出自然段、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但是学生连自然段的不会标,所以耽误了很多时间,再说学生没有带着问题读而使读书失去了目的性。
2、拓展升华的内容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面对如此伟大、无私的妈妈你想对她说点什么,又会做点什么呢?此时,学生不开口、不说话,真叫人难办,所以,我就只有直奔主题,让学生来写自己想对妈妈说的话。这是我引导不当,我承认自己的不足。
总之,反思是促进更好教学的助推力,我想,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更加认真地在每堂课后进行一次反思,让我的教学更加有效、有意义。
篇7:三年级《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一课。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比较难以把握,很难上,我也犹豫了许久。该怎样交给孩子一种方法,该怎样让孩子自读?
今天课上完了,不管如何,我也有了诸多思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在阅读导语中,找出自学本课的要求是弄懂三个问题:
(1)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
(3)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即揭示主题,“从阅读导语当中,找到学习要求,能够帮我们树立明确的目标。”
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检查昨天的预习情况时,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地在课下查找理解词语的意思,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在检查读课文时,课文却读得不够好。在深入剖析课文时,出示妈妈的账单和彼得的'账单,让孩子区分比较,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孩子说的不够好,体会的不够深刻。于是,就打断了我原来的设计,调整了我的思路。变成了老师的讲。唉!总是不敢放手,总是对学生不放心。
这节课,没达到预期效果,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对学生的把握不足,没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2、我自己没能真正的融入课堂中间去,显得游离在课文之外。
3、反馈不及时,没能抓住学生回答问题的点,及时引导学生。
以后改进方向:
1、课堂上,投入更多的激情。
2、深入文本,了解文本,吃透教材。3、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情,备课的时候,要充分备好学生。
篇8:三年级《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识到母爱的无私。
3、结合课文内容,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说一说你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或准备做什么事。
明确阅读要求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1、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如,词句方面:报酬款项如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容方面:课文为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
2、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
篇9: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的主要内容。
2、体会妈妈的的无私的爱。
3、知道作为儿女应该用自己的爱回报母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
1、同学们,你们家谁最忙碌啊?
2、板书:妈妈的账单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谈话很好地调节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下自由地表达。然后质疑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t: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你们能提出自己的问题,真棒。现在我们来读读这篇课文。
2、反馈学习情况,出示本课词语
3、t:现在用你的眼睛快速地扫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索取,当小彼得时,同时也看到。
t:哦,原来儿子给妈妈列了一份账单,多新鲜哪!
设计意图: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让学生主动参与,用自己喜欢的、习惯的方法来学习生字、词语。
三、研读课文重点:2份账单
1、出示儿子的账单
2、从这份账单中,你读懂了什么?汇报一下。
3、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s:小彼得懂事,经常帮妈妈干活。
t:从故事当中,你知道小彼得会帮妈妈做哪些事?这么懂事的孩子请你夸一夸他,
s:小彼得很听话。
s:小彼得是商人的儿子,很有经济头脑。
4、t:小彼得向妈妈索取自己的劳动的报酬,结果如何?
读文中的句子。
5、t:彼得还得到了什么?哦,看见了一份给自己的账单。让我们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默默地读一读吧。
出示妈妈的账单默读
6、t:告诉老师,读到哪一条你有特别的感受?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指名答
7、t:同学们,母亲十年来为儿女的辛勤付出难道只有这四条款项吗?还会有哪些?
8、学生讨论举例
9、师小结
10、t:可我不明白,为什么妈妈在每个款项后面都写了0芬尼?指名答
t:如果给这这份母爱出一个价的话,你会出多少?
11、小结 (板书:母爱无私无价)
t:这是一份普通的账单吗?!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爱,是多少金钱也无法衡量的爱啊,让我们一起替彼得深情地读读这份账单。
12、t:小彼得也像我们一样拿着账单读着读着,他情不自禁想起了每一天,想起每天早上妈妈会准时送上一杯散发着香味的热牛奶;每天会烧上一桌可口的饭菜,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是那样干净,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他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节
t:你读到了什么?
13、t: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的心情。
讨论:小彼得为什么羞愧?
14、小结
四、拓展阅读:妈妈的爱
1、t:小彼得变得懂事了,或许你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有很多话想说。
出示
我想对小彼得说:
我相对小彼得的妈妈说:
我想对自己说:
我相对对自己的妈妈说: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环节正是体现了这一点。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设计了对彼得说,对彼得的妈妈说,对自己说,或者对自己的妈妈说,如果想说的很多,可以选择4个都说,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充分展示了目标的弹性。
2、t:同学们,此时我的脑海浮现了这样一个广告。(课件出示广告:“妈妈,洗脚”)
设计意图:利用广告为学生创设说话的素材,提供了对话空间。“妈妈,洗脚”很好的调动了学生情绪,使学生情不自禁想起自己的妈妈,想起自己应该为妈妈做些什么,来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
t:爱要说,爱更要做啊,说得有一位哲人说:我们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让我们在有限地生命里多做些有意的事,回去后,你想为妈妈做什么事?指名答。
t:同学们,读到这篇课文的时候,课文里妈妈那无私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也想起了我的妈妈,第一次摔倒,扶起我的是我的.妈妈,教我开口说第一句话的是我的妈妈,第一次给我讲故事的是我的妈妈,二十几年如一日,青春不在年华老去,妈妈的黑发染成白霜,为我操碎了心,却仍无怨无悔,我感谢我的妈妈。
3、出示拓展小诗《假如》
假如我是一棵大树,
夏天,我会遮挡阳光
让妈妈乘凉
假如我是一条围巾,
冬天,我会遮档寒风,
让妈妈取暧。
假如我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自主参与,大胆写诗,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进行迁移,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是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发展思维,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的精神。
4、作业收集写妈妈的诗歌并创作小试送妈妈。
设计意图:收集其他的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了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爱诗、写诗的兴趣。
这一系列的拓展不再是由内到外的单向延伸,而是走向文本深处,高效度,深层次,多纬度的立体推进。
篇10:三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账单》评课稿
相信曾老师动听的声音,甜美的笑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老师执教的这篇《妈妈的账单》是一篇情感类文章,课文通过了两份不同的账单的对比,挖出文章蕴含的.“爱无私、爱无价”情感内涵,向学生传递的是母爱的无私和无价,使学生明白母亲为我们的无怨无悔的付出我们要予以回报。而曾老师紧紧地抓住了妈妈写给彼得的账单,感受妈妈对彼得的爱,走进彼得的内心世界。教学环节的设计可谓步步为营。
策略一:多次朗读,层层深入。初读妈妈的账单谈感受,在感受到妈妈对彼得的辛苦付出后再读账单,当小彼得羞愧万分地将60芬尼塞进妈妈的上衣口袋后,又一次读账单,感受妈妈的彼得的爱。
策略二:补充资料,体会母亲的辛苦。曾老师通过让学生阅读一篇关于母亲的工资的资料,体会母亲的辛苦以及无怨无悔的付出。
策略三:巧借回忆,引导想象。曾老师巧妙地把小彼得的回忆带入了课堂,通过引导想象,记得什么时间,妈妈为“我”做什么,从而走进小彼得的内心世界。
策略四:走进内心,感受羞愧。读着读着,小彼得感到羞愧万分,他仿佛在心里默默地对妈妈说。从而升华主题,爱要予以回报。
然而,曾老师的步步为营,似乎没能将学生带进情感的漩涡。这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我一直都没有勇气尝试上这种情感类的文章,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触发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内心深处的那根弦,一直都让我比较困惑。很高兴今天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希望在座的老师不吝赐教。
篇11:《妈妈的账单》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课前谈话:出示账单,认识账单。
你认识它吗? 你曾在哪里也看到过?你通过它可以了解到哪些重要信息?
一张小小的单子,简洁清楚地记录了钱或物品的买卖情况,我们把这样的单子叫做--账单。(板书“账单”)因此,这个账是“贝”字部的。
一、揭题:
1、板书完整课题,读课题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借助课前的学习提示来学习课文。
3、出示,请你默读课前提示语。你知道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方法了吗?
(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事? 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 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这节课,老师将帮助大家借助学习提示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首先,请大家根据学习提示自学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提示语中的三个问题,作上记号。
2、你能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出示词语:索取报酬 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 小心翼翼
你可以借助这三个词语,来简要地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彼得通过写账单,向妈妈索取报酬,并如愿以偿地拿到了60芬尼,可看了妈妈的账单后,感到羞愧万分,又小心翼翼地还回了索取的报酬。
小结:同学们,你们看,借助文中的关键词语,是帮助我们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三、透过账单了解彼得: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到小彼得开了一张收款账单,向妈妈索取报
酬。你瞧,这就是彼得开的账单。出示:
母亲欠他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计: 60芬尼
1、请一生读彼得的账单,透过这张账单,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交流信息:勤快的、乐于帮妈妈做事的孩子,真是名符其实的小商人。
3、插入信息。
我们中国使用的货币是人民币,马克和芬尼都是德国曾经使用过的货币单位:1马克=100芬尼。60芬尼=2.4元人民币。
7月1日,马克和芬尼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欧元成为了德国等17个欧盟国家的货币。如今,1欧元约等于8.8元人民币。
透过这份资料,我们知道了彼得向妈妈索取了60芬尼的报酬,相当于2.4元人民币,你觉得彼得怎样?
你瞧,一张小小的账单,一些简洁而又平实的语言,竟然让我们了解到小彼得是个……的孩子。这是账单的功劳,也是本文作者的语言魅力所在。
4、相信你也曾经为家长做过许多事,都值得奖励。你能模仿彼得写一份账单吗?写两三条你为家长做过的事,标上我国的钱币单位(元、角)。
4、交流你的账单。你们真能干,一学就会,请你把它压在铅笔盒底下。
5、同学们,彼得通过这张账单,在餐盘旁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自己的报酬。正当他开心之际,突然发现了妈妈给他的账单。妈妈在账单中是怎么写的呢?
四、读账单感悟母爱
1、默读妈妈的账单,说说妈妈的账单与彼得账单的不同之处:
内容不同,报酬不同。
2、是呀,妈妈让彼得度过了十年的--;为彼得提供了十年的--;还尽心为生病时的彼得给予--。让彼得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读着,读着,彼得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一幅幅生活画面。请你选一块进行描述。
妈妈让彼得渡过了十年幸福的生活。柳芽吐绿、草长莺飞时,妈妈会带彼得( );夏天,妈妈看到彼得大汗淋漓地回到家,就( );夜深了,当凉爽的秋风吹进窗子,妈妈仍坐在灯下( );每年的圣诞节,妈妈( )。
彼得觉得( )--我从彼得的眼里读出了幸福.
-我分明看到妈妈的脸上始终带着甜甜的微笑
妈妈为彼得提供了十年的吃喝。( )
德国人最讲究的是早餐:有可口的饮料,配有美味果酱的各色面包,外加香肠、火腿。
下午四五点钟“加餐”,喝杯水果茶(成年人喝咖啡)、吃块蛋糕或几块饼干。
德国人的家庭晚餐通常是冷餐:一盘肉食的拼盘;鲜嫩可口的蔬菜;新鲜的水果,各种风味的面包。--彼得品尝的不仅是食物,还是快乐
是呀,妈妈准备的美味佳肴萦绕着家的温馨。
妈妈还为生病时的彼得提供无微不至的护理。记得那天,彼得(
),妈妈( )。
-- 从你激动的泪花里,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
妈妈,谢谢你衣不解带的照顾。
3、是呀, 十年来,妈妈把彼得渐渐地拉扯大,她给了彼得十年的幸福生活,却只要--(生回答)十年里,妈妈每天照料着彼得的一日三餐,仍然只要--(生回答)当彼得生病的时候,妈妈衣不解带地照顾他,却只要--(生回答),妈妈把所有的爱,所有的牵挂都给了小彼得,还是只要--(生回答)。多么特别的一份帐单呐!
4、妈妈在用这份无声的账单,这个“0芬尼”告诉彼得什么?
(妈妈为你的付出是应该的,妈妈不要你的钱;母爱是无法用价钱来衡量的。)
5、你看,只要我们用心去读,透过这张无声的账单,这些简洁的语言,我们竟然看到了许多令我们心灵为之一动的画面,感悟到了一份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沉甸甸的无私的母爱!(板书: )
6、让我们再次用心地朗读这份凝聚着真情的账单。
7、十年里,彼得的妈妈就是这样,给了彼得一笔多么宝贵的爱的财富,读着妈妈的账单,彼得又想起自己开出的账单。不禁感到--,于是--读--
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小彼得的心?你能用朗读表达吗?
8、小彼得虽然没说什么?但从他的行动中,你仿佛听到了他的心声:
出示拓展小诗
妈妈:
我为自己写的账单,感到( )。
感谢您给予我( )的爱,
我愿意用我的一生来报答您。
假如我是一棵大树,
夏天,我会为您遮风挡雨;
假如我是一条围巾,
冬天,我乐于为您( ),
假如我是
你看,妈妈没有说一句话,仅凭一张总额为零却满载母爱的账单就让彼得羞愧万分,并将索取的报酬主动退还。用这无声的行动,告诉彼得: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提醒彼得: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让彼得明白: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从而教育彼得:孩子,亲情无价,真心的付出是不图回报的。
五、课堂小结:感谢彼得的妈妈,用爱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孩子们,还记得你手中的那份账单吗?你会怎么做呢?
真好,那就让我们怀揣一颗感恩的心,走出课堂,走向生活。
[《妈妈的账单》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12:语文三年级《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这个对话的过程更加流畅,充满精彩,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三者之间的共鸣点。唤醒学生生活中真实的体验,激活生活的记忆是一个有效的策略。本课的教学,力图实践这个理念。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
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三、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检查反馈
1、揭题直接导入。提醒“账”的写法,释“账单”。
2、初读课文,随文关注生字词,用符号圈出来,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3、提醒同学注意难写的字词,难读的语句。
4、默写:“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
(二)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计学生说得比较详细。
2、引导运用默写的三个词,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简练。
3、随机引导“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的意思。
(三)比较账单,唤醒生活的记忆,补充账单
过渡:听同学们说主要内容,都提到了课文中的两份账单,我们来好好研究研究。
1、媒体出示二份账单
2、引导比较,发现区别。(预计学生会发现有如下区别:金额多少,劳动量大小,时间长短等)随机解释“芬尼”。
3、补充妈妈的账单。如果我们要把妈妈的账单列得更详细些,账单中应该列些什么?
教师引说:
十年的幸福生活啊!是多么的甜蜜。每一天,妈妈都为小彼得准备好干净舒适的衣服……十年的吃喝中,有一杯杯香浓的牛奶,香甜可口的饭菜……每次,当小彼得生病时,妈妈总是那样辛劳……十年来,妈妈一直是那样慈爱……
(教师在点拨和评价中随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补充妈妈的账单。)
4、引导对比,体会无私、无价
这么多的事例,如果要计算金钱的话,该是多少芬尼?
而妈妈却写着“0”芬尼,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四)、引导想象,补充小彼得的心理
1、引读——“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2、引导补白
“读着读着”说明什么?
教师引说:是啊!小彼得读了很多遍,心中汹涌澎湃,思绪万千,肯定也想了很多。
投影出示:
小彼得把帐单展开读了起来,他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妈妈总是准时送上香浓的牛奶,妈妈做的饭菜是那么香甜可口。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诞节,妈妈……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深更半夜,寒风呼啸,自己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
他读着读着,又想起了那次自己犯了错……
他读着读着,又想起了……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情景写具体(放背景音乐《懂你》)。
3、交流补白内容,教师随机点拨,注意适当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
4、哪些语句说明小彼得羞愧万分?用横线画出。
5、反复朗读,体会羞愧和改过。
6、补充小彼得和妈妈的对话:小彼得扑在妈妈的怀里,会和妈妈说些什么话?
五、小结、布置作业
1、自主设计作业。学习课文,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学生抒发真实的感受。)
2、教师小结:同学们的作业都很实在,很孝顺,也很感人。老师只想给你你们的温馨作业前加上一个期限,那就是一辈子。
【课后反思】:
1、通过教师的引说,学生很快进入生活情景,“妈妈的账单”补充得很精彩,并且大都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
2、本节课的亮点是唤起了学生自己生活中的记忆,所以在补白账单和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过程中很有感情,内容形象丰富且具体。
3、三个默写的词语,为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提供了帮助,对孩子有一定难度,以后类似概括主要内容的教学片段对中年级学生来说要注意引导,降低难度。
篇13:语文三年级《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
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教学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那份账单的涵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可贵的沉默》讲的是什么吗?
学生回顾《可贵的沉默》的主要内容。
(从学过的课文导入,既复习学过的知识,又把新旧课文相关的内容渗透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
2、对,学习《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后,许多同学都懂得了要回报自己父母之爱。有一个小男孩,名字叫彼得,你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同学们一定高兴地说:“想!”
这节课我们就自己阅读一篇课文,题目叫《妈妈的账单》。(板书课题)
3、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回答:
妈妈写的是一张怎样的账单?
为什么妈妈要写账单?
妈妈给谁写账单?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有没有信心自己去读懂这篇课文?你可以轻轻地读,也可以大声地诵读,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可以反复地读,读到自己认为满意了,有收获了,就停下。
在读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
什么是芬尼?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
有没有遇上特别难读的词语?
2、老师第一次接触课文时,觉得有些词语真的特难读。
如愿以偿,羞愧万分蹑手蹑脚小心翼翼怦怦直跳。
收款付款款项,芬尼
3、请你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你觉得哪个词语大家最容易读错。你来带大家读。
怦怦直跳(感觉心跳是不是特别快,该怎么读,才能让大家感受到,你再试试。)
小心翼翼(真好,谁能让大家感受到非常小心的样子。)
蹑手蹑脚(你有没有这样走过路,什么时候?请你读。)
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20芬尼相当于1元人民币。
收款就是收钱;付款就是付钱;款项就是发生交易后的各种记录。
让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它们吧。轻轻地读一遍。
4、思考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彼得为妈妈做了点事就写了账单来索取报酬,妈妈也给了他一张账单,却不要报酬,最后小彼得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为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明确方向。学生自主阅读时,可以依据连接语种所提出的问题,边阅读边思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指名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研究账单,感受母爱的无价
过渡:听同学们说主要内容,都提到了课文中的两份账单。
1、请你仔细看这份账单的每条款项,一条一条读,你觉得能读好了就举手。指名朗读。
2、谁还想再读一读,那我们一起读,边读边想,从这一份账单上,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勤快、能干、听话、懂事……)
3、懂事的小彼得确实帮大人做了很多事,那他为什么会想到索取报酬呢?
4、指名说,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最后一句,再读一遍。
小结:是啊!商人之间的交易是要报酬的,彼得经常做这些事,觉得自己也是商人了,所以也写了份账单。
过渡:妈妈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说。晚上,小彼得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所要的报酬。但同时,他也发现了一份妈妈写给他的账单。妈妈的账单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5、小朋友,请你读读妈妈的账单,看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预设:妈妈的账单上后面的金额写的都是0芬尼。
6、是啊,这是一份特殊的账单,谁愿意来读一读。(指2名学生读。)
我们把账单读得很流利了,虽然都是账单,但老师相信带给你们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7、我们仔细瞧瞧妈妈的这份账单,你们说母亲十年来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仅仅只有这四条款项吗?请你把这份母亲的账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列详细点。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让他们自己先阅读课文,会有不同的收获,然后组织交流,在交流中加深理解。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四)、表达感受,抒发情感
1、同学们,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她包含着妈妈的一份充满宽容、怜惜、关怀、挚爱的的亲情,包含着妈妈的教育技巧和良苦用心爱。它告诉我们:亲情是无私无价的、不求回报的。
2、我们也应该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今天我就提供给大家一个表达的机会。
练笔:同学们写一段话,几句话也行,把你对妈妈的爱、感激、承诺、感恩……写在里面,当作是一份迟到的母亲节礼物吧!自由写,交流。
总结:同学们的真情让我感动,我想爱不仅仅是停留在送礼物上,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父母做事。
板书设计:
20 妈妈的账单
小彼得 妈妈
经常 索取 收下
如愿以偿 发现 0芬尼
教学反思
《妈妈的账单》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母爱的无私,由于现在的家庭,父母亲都把自个的孩子当成宝,一直在默默地付出自己无私的爱,但是,大多孩子在享受父爱、母爱的同时,却忽略了自己也该回报一下父母亲。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自个反复默读课文,仔细体会到小彼得的妈妈的账单上是0芬尼,蕴含着妈妈对小彼得的无私的爱。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也谈谈自己妈妈对自己的爱,孩子们的兴致很高。从孩子们的回答中不难看出,他们已经体会到了妈妈的这份良苦用心了。不过,课后我反思了一下,觉得还有些不足。
在引导孩子们比较两份账单还不够深入。孩子们只粗略地了解到了“60芬尼”和“0芬尼”数量上的不同,还没有从账单内容以及时间上比较,所以我感觉似乎有些不够清楚。我认为自己在上这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触发了学生的情感,让情感成了沟通老师与学生,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纽带,引导他们朝着真、善、美的领域去发展,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篇14:语文三年级《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识到母爱的无私。
3、结合课文内容,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说一说你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或准备做什么事。
明确阅读要求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1、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如,词句方面:报酬款项如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容方面:课文为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
2、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 0芬尼
共计:0芬尼
a、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份账单,看你能否解决自己的疑问或别人提出的问题。(如,报酬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比如小彼得帮妈妈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项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如愿以偿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克=100芬尼;蹑手蹑脚就是轻手轻脚,不弄出一点儿声音;小心翼翼是特别小心、认真。)
b、根据两份账单来汇报你读懂的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小彼得开出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妈妈让他如愿以偿并开列一份特殊的账单,使小彼得将钱还回的事情。
对比两份账单,可以看出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儿子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妈妈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写上0芬尼,表明了母爱的无私与崇高,同时也告诉小彼得:亲情是无价的。
3、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现在,让我们同桌之间把自己分别想象成小彼得和母亲,在看到对方的账单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妈妈:真没想到,我的小彼得会给我开出一张账单来。他懂得了要劳有所获,但是他还不明白什么叫爱的奉献,世间有些情感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批评他吗?教育他吗?不,我要想一个更好的办法,让他自己明白这个道理。)
(彼得:啊,我得到钱了,真是太高兴了!怎么,妈妈也给我开了账单?十年的幸福生活十年的吃喝这该是一笔多么庞大的数字呀;还有妈妈在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一直那样的慈爱,她付出了多少辛劳,这是我一生都无法回报的,可妈妈只写了0芬尼。妈妈,我明白了,亲情是无价的,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的。我真为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妈妈,我错了,我要把钱还给您,您还会像原来一样爱自己的儿子吗?)
讨论深化
1、课文为什么以《妈妈的账单》做题目?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白,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
2、若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如《爱的账单》《无价的账单》《可贵的账单》《无法偿还的账单》等。)
随文练笔
(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想一想她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桌间说一说,再写下来。
篇15:三年级下册《去年的树》教学实录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离开树,到很远的地方去过冬。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要分离了,树的心情怎样?鸟儿的心情又怎样...一起来看看这篇三年级下册《去年的树》教学实录吧。
一、品读“天天”,进入文本
1、《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谁来读? (直接进入正题,干净、利落!)
2、一棵树、一只鸟、一首歌,多么美好的日子,多美的画面,一起读。 (学生齐读故事的开头)
3、想一想,鸟儿可能在什么时候给树唱歌?
生:难过、开心、生病了„„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
师:那么多的可能你是凭这段话中的哪个字看出来的?
生:天天
师:齐读开头,注意把“天天”的味道读出来。
师:多美好的日子啊!(配乐) 当太阳升起,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当月亮挂上树梢,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雪都融化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迎着风,迎着雨,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走过冬,走过夏,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师:有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什么?
生1:鸟儿和树是好朋友。
生2:鸟儿和树的感情很好。
师:能把“很好”换个词吗?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生: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很深厚。(板书:深厚)
师: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这段文字。(生齐读故事开头) (通过创设情境,品读“天天”,让学生体会鸟儿和树之间深厚的感情。)
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怎样的树?一只怎样的鸟儿?写下来,不要忘记用上这样一个词——“特别”。
师:森林里有千万棵树,那是一棵怎样的树?森林里有千万只鸟,那是一只怎样的鸟? 生交流,教师随即板书:健壮,高大,小巧玲珑,惹人喜爱
师:森林里有千万棵树,鸟儿却单单为这棵树唱歌;森林里有千万只鸟儿,树却只听这只鸟儿唱歌,这是一份多么深厚的感情,多么深藏的缘分。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故事的开头。
师:故事的开头,写了树的健壮吗?写了树的高大吗?写了鸟儿的小巧玲珑吗?写了鸟儿的惹人喜爱吗?(生答没有,师擦去词语)
师:既没有写树的外貌,也没写鸟儿的外貌,这样的开头生动吗?具体吗?(板书:不写外貌)
师:这样的开头,暂且叫它浅近的开头。(板书:浅近)
师:那么故事接下来还是这么浅近地写的吗?自己接着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品读对话,体会情感
师: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你还记得吗?
生:树、鸟儿、门、树根、小女孩。
师:这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呢? (指名读对话)
师:五个人物,四次对话,构成了这个童话最重要的内容。
分角色朗读。(一女生读鸟儿的话,各组分别读其余人物的对话,师读提示语)
师:读得都挺好,只有一个人没读好。(王老师)不能全怪我,这提示语还真不好读。怎样的提示语读起来才有味道? (由分角色朗读引出提示语,巧妙!自然!)
生:有形容词。
师:这一单元有一篇课文的提示语就很有特色。 (出示《巨人的花园》片段)朗读片段。(三处:很生气、又发脾气了、大声斥责)
师:每段话当中有一个词提醒了你。我们这个故事有提示语吗?有形容词吗?加一加,能够表示鸟儿和树心情的词。 (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师: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离开树,到很远的地方去过冬。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要分离了,树的心情怎样?鸟儿的心情又怎样? (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板书:难过、认真、爽快„„)
师:他们就要分手了,可谁也不会忘记这份约定。(齐读对话)
师:这是一个春天的约定,树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春天,鸟儿飞过了千山万水。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了森林,然而眼前的这一幕却让她惊呆了。 (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板书:迫不及待、心急如焚„„)
师:答案让人揪心,树根告诉她,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这时,鸟儿的整个心都提了起来。我们怎能忘记去年的约定,引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师:我一定要找到他,于是鸟儿飞越了山谷,飞越了工厂„„ (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板书:惶惶不安„„)
师:听了大门的回答,她更加惶惶不安了,她觉得消失了整个春天,她知道她的朋友以被切成细条儿,可她依然忘不了去年春天的那场约定。指名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师:这声音一次又一次在鸟儿的耳边回响。指名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师:她继续找,夜幕降临了,她多希望小女孩告诉她她的朋友还在,此时她的心情怎样?她会怎样问小女孩? (指名读,板书提示语)
师:鸟儿对小姑娘的问是她的最后一问。鸟儿忐忑不安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鸟儿心如刀绞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鸟儿近乎绝望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鸟儿的内心有着如此丰富的感情,她和大树要分手的时候,她——依依不舍; 当树提出约定,她是如此地——爽快; 当鸟儿飞回来,却不见大树时,她是如此的——迫不及待; 当她得知树被拉到工厂时,她是如此的——惶惶不安; 当大门告诉她树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时,她是如此的——心如刀绞。 鸟儿对大树的感情是如此——深厚。 带着这样的感情,我们再读这个故事。 (师朗读修改后的提示语)
师:我们都体会到鸟儿对大树有如此丰富、细腻的感情。在我们这个故事中,写了树的难过吗?写了鸟儿的迫不及待吗?写了鸟儿的惶惶不安吗? (教师将表示鸟儿和树的情感的词语一一擦掉)
师:这样的提示语具体吗?生动吗?(板书:不写表情、浅近)
师:开头浅近,过程也是浅近的,那结尾又是怎样的?
三、品读结尾,体悟永恒
师: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一个细节,很不起眼,是鸟儿唱歌前和唱歌后发生的。一个动作,一个字——看(课件上放大:白色空心字);意味深长地读——看;轻轻地读——看。
师:鸟儿在看什么?(昔日的朋友)
师:是的,鸟儿在默默地看,静静地看,她看着眼前的灯火,思绪万千。它想起来了—— (出示开头)
师:当太阳升起,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当月亮挂上树梢,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雪都融化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迎着风,迎着雨,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走过冬,走过夏,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她仿佛又看听了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她仿佛又听见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她仿佛又听见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再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昔日鸟儿和树的深厚情感,记忆犹新,树已不在。)
师: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树再也回不来了,火柴也已经用完了,只有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看着眼前的灯火,鸟儿一定有心里话相对朋有说。请用“树啊,树啊”开头。 (配乐,生写话)
交流。
师:当鸟儿看着这灯火,对着去年的树,她有千言万语想对树说。 (根据学生的朗读,板书:自责,挚爱,祝愿,告别)
师:鸟儿还有很多话想对树说,可千言万语化作浅近的动作——看。 (板书:浅近)
师:在故事中鸟儿有没有说自责的话?有没有说挚爱的话?有没有说祝愿的话?有没有说告别的话? (师将板书一一擦去,板书:不写心理,深厚)
师:孩子们,听这歌声,这歌声曾在去年响起过。这是一首怎样的歌?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将会是一个怎样的词? (生自由发言:告别、永存友谊)
师:这首歌会随着大树的离去而离去吗?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老去吗?这是一首——永恒的歌。
师:在这个故事中,没有写到鸟儿和树的外貌、表情、心理。(一一擦去板书) 师:他为什么不写? (师在浅近和深厚之间画了一个方框) 师:这个故事留给我们这个空白,用最浅近的语言表达最深厚的感情,这个故事就是——去年的树。 附王崧舟课后分享: 贯彻一条主线落实三个融合 ——《去年的树》设计理念 一条主线即学习语用
1、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 写鸟儿和树的外貌,“一棵”、“一只”不仅是数量的指称,“一”是“唯一”,因此要用“特别”这个词。
2、扩大语用容量 设计了三次练笔,分别是写鸟儿和树的外貌,写对话的提示语,写鸟想对树说的话。
3、提升语用品位 写鸟儿想对树说的话,开头用上“树啊,树啊”,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 落实三个融合
4、学习语用与陶冶情感
5、学习语用与内容理解
6、学习语用与思想梳理
★ 母亲的账单作文
【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教学实录(精选15篇)】相关文章:
《可贵的沉默》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022-09-18
三年级语文《妈妈账单》教案2022-05-07
二年级下册语文《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2023-11-29
《蒲柳人家》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24-01-12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实录(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3-05-25
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28《丑小鸭》教学实录2023-07-27
苏教版鸟语教学实录2022-08-14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春夜喜雨》教学实录2022-10-13
老百晓小学语文教学论文2023-03-15
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