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鸟语教学实录

时间:2022-08-14 07:33:3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苏教版鸟语教学实录(共18篇)由网友“疯狗勿来”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苏教版鸟语教学实录,供大家阅读参考。

苏教版鸟语教学实录

篇1:苏教版鸟语教学实录

师:……王维也曾作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而小时候生长在江苏的台湾作家郭峰身处在空山聆听鸟语,又会有什么样的感慨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散文《鸟语》,品读美文,感悟真情。

板书课题。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下预习情况。你能准确地读出这些词语吗?谁来试一下。

投影:婆娑 奇崛 爽飒 迸落 红喙 厮磨 微醺 斑驳 鹧鸪 缥缈 寂寥 沧桑

一生读。

师:真厉害,没有一个误。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有两个词语老师提醒大家注意。一个爽飒我们通常说过飒爽,还有一个缥缈,还有另外一种写法,你们看屏幕,意思是一样的。好了,这么多词语,能过预习,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现在提出来听们共同探讨。

生:我有一些不理解,是奇崛?

师:有在文章中找一找。

生:文中说奇崛的岩石,爽飒的风,缥缈的云朵。

师:奇崛是用来形容岩石的,怎样的岩石呢?你来解答。

生:奇崛是奇怪突出的意思。

师:周有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崛,突出。奇,奇怪。奇崛,奇怪突出。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生:我不理解厮磨的意思?

师:谁来解释的?

生:就是彼此很亲密的样子。

师:还有要说的吗?好看来大家都理解了。刚才咱们说了,奇崛是用来形容岩石,今后咱们要再形容岩石的,我们也可以用上奇崛,学以致用呀。我们要把今天学到的词语用到作文中去。

师:有句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老师觉得题目也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老师透过这题目有几个疑问:(投影)1、你觉得山“空”吗?题目是“空山鸟语”,那作者为什么说“空山”? 2、山中哪些鸟叫声吸引了作者?这些鸟的叫声有什么不同呢?好,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寻找答案。开始。

学生自读课文。

师:好的,来发表你们的看法。

生1:我觉得山是不空的,因为文中有一段说,山上有娇艳的花,有婆娑的树,有飘逸的云朵,山中有这么多优美的景物,所以我觉得山是不空的。

师:是呀,有花有树有岩石有云朵多美呀。你还有吗?

生1:我还觉得作者说这座山是空山,是因为他的心是空灵澄澈的,是宁静的,是淡朴的,所以他觉得这座山是空山。

师:那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他的心是宁静的、淡朴的?你的看法非常深刻。

生1:文中还有一句:朦胧的月、朦胧的光线,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深林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我觉得这句话是体现了作者内心的一种宁静。

师:突出了当时的氛围是那么的――(生:幽深、远离尘俗、空灵)。

师评:你说得真好真精彩。还有谁来发言,请女同学。

生:我觉得第二段,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我觉得这几句话更能体现出作者当时心中心有沉寂,

心静如水的,

能够把自己整个心灵灵魂都融入到这片林子中间,

在作者的意境中间是没有这些花、没有这些树的,只有一片人间仙境。 师:嗯,老师再给你补充一点,这一节中有一个表示转折的词语――(生齐:但),对了,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山有多美,他在乎吗?不在乎,他在乎的只有――(生齐:鸟叫)。

是的,你说得真好。

老师也有同感,

作者此时融入山林,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抛开一切烦忧,让内心空旷充满自然美景。我觉得不空在风景,空在心灵, 师: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原因就不是因为心远地自偏吗?按照我们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空则山空。那么清空心灵,是为了全身心地听鸟叫,那么山中哪些鸟的叫声吸引了作者吗?

把机会留给后的同学。 生:有林中鸟叫,一种是绿背黄纹,不知名的,它们的鸟叫声是缠绵的,使作者感到它们鸟之间的一种情谊。还有一种是……(板书:鸟叫声) 师:打断一下,你能给这种鸟具体地概括一下它的特征,给它取一下名字吗? 生:我感觉得给它取名鸳鸯比较合适。 师:鸳鸯,你们觉得合适吗?(有生:不合适。)我觉得不太合适,你抓住它的特征。(有生说:绿背黄纹)还有一个特征――(生齐:红喙)。 师:对了红喙,你们觉得哪一个特征更突出――(生齐:红喙)好的,就给它取名红喙鸟。(板书:红喙鸟) 师:红喙鸟的叫声是? 生:红喙鸟的叫声是缠缠绵绵,重重复复的。你能把这读出来吗? 生读: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 师:我听出你读出了缠缠绵绵,重重复复的感觉了。咱们一起来试一试。读缠绵一些。生齐读。

师:哎哟,声音没有读出来,再读一遍。

齐读。(板书:缠绵 重复)

师范读,生再读。

师:你们觉得它的叫声还有其他特点吗?再来读读这个句子,透明的情意,像滴落的泉水,泉水叮叮咚咚地,很--(生齐:清脆)。鸟叫声还有一个特点是清脆,那么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它的清脆吗?

生读。

师:很好,谁来试一试?透明的情意呀。

生读。

师:还有另外一种是什么鸟?,谁来谈一谈。

生:鹧鸪鸟。师板书:鹧鸪鸟。还有一种鸟是鹧鸪鸟,它的叫声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不可捉摸了。

师:你能朗读一下。

生读。

师评:读得不错,。

师:你觉得它的叫声有什么特点为?我觉得它有叫声非常缥缈的,忽断、忽续、忽近、忽远、缥缈、不可捉摸的。(板书:断续、缥缈)断续、缥缈的,你看这几个词用提多好呀,忽断、忽续、忽近、忽远、缥缈……

师:你看屏幕上,鹧鸪是怎么叫的?

生咕咕咕。

你能读鹧鸪咕咕叫声的忽断、忽续、忽近、忽远的状态吗?自己读读试试。生自读。谁来试试。

一生读。

篇2:苏教版鸟语教学实录

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鸟语》。

生:齐读课题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组词语,认识它们吗? 投影出示: 呢喃软语 亲切啼叫 充满深情 美丽矫健 翩翩飞翔 飞行整齐 勤劳可贵 纪律重要 勇敢顽强

师:谁来读第一行?

一生读

师:发现没有,这一组词写了什么?

生:这三个词都写了鸟儿的叫声。

师:鸟儿的叫声很动听,很亲切。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一行的三个词语

师:第二行,谁来试一试? 一生读第二行的三个词

师:这一组又是写了什么?

生:鸟儿飞行的姿态。

师:在头脑中想象鸟儿飞翔的样子,谁再来读? 又一生读第二行的三个词

师:读得真不错,老师奖励你再读一组。

师:第三组词又是写了什么?

生:写了鸟儿的品质

生:写了鸟儿的精神

生:写了鸟儿给我的启示

师:课文的题目是“鸟语”,说句实话,你能听懂鸟语吗?

生:不能。

师:你能吗?

生:不能。

师:可小作者却能与鸟儿进行交谈,成为鸟儿的“知音”,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请快速阅读4-7节,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聆听鸟语

生:自由读课文。

师:发现其中的奥秘了吗?一听到鸟儿的叫声,“我”是怎么做的?

生:一听到它们的叫声,我便以“知音”自居,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

师:鸟儿其实并不会说话,关键是听的人在用心猜想鸟儿的声音,有时还会把自己当成一只鸟儿。

板块一:与布谷鸟对话

1、投影出示句子:这样无拘无束地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

一生读这句话

师:这句话的“无拘无束”可以换成哪些词?

生:自由自在

生:无忧无虑

师:就是这样自由自在,想说什么——

生:就说什么。

师:想问什么——

生:就问什么。

师:平时,你最喜欢和谁进行无拘无束地交流

生:好朋友。

生:同学

生:父母。

师:我在和谁进行无拘无束地对话?

生:布谷鸟。

师: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

生读:“你做什么?”“种田织布。” “你喜欢什么?”“勤劳刻苦。”(课件相机出示)

师:谁来读一读。 一生读“我”和布谷鸟的对话。

师:听过布谷鸟的叫声吗?(播放课件)自由的学一学她的叫声好吗?

生:自由学布谷鸟的叫声。

师:用你们的叫声和教师进行对话好吗?

生:好

师:你做什么?

生:布谷布谷

师:你喜欢什么?

生:布谷布谷。

师:在“布谷布谷”的声中,小作者听出了什么?

生:种田织布,勤劳刻苦。

师:读读看“种田织布”“勤劳刻苦”与“布谷布谷”读音上有什么联系?

生:它们都是4个字。

师:“布谷布谷” “种田织布”“勤劳刻苦”,注意它们的最后一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读音很相近。

生:它们的韵母都理“u”。

师:这就是押韵,读起来很有节奏,再来读一读。

生:再读“我”和布谷鸟的对话。

师:人和鸟就是这样——

生:这样无拘无束地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仿佛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

师:老师也想成为布谷鸟,你们提问,我回答,好吗?

生:你做什么?

师:布谷布谷。你们猜,我说的是什么呀?

生:种田织布。

师:不对,这是农民的职责,我可是一个教师。使劲地猜,大胆地猜。

生:认真上课。

师:还是不对。谁再来猜。

生:„„

师:我说的是“好好教书”,注意我说的也押韵哦。

师:谁再来问?

生:你喜欢什么?

师:布谷布谷。再猜猜我说的是什么?

生:阅读书目。 师:你太有才了,真是我的知音啊!握个手好吗?

师:“我”和布谷鸟这是这样

生:再读“这样无拘无束地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仿佛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

师:假如老师进行这样的猜想,你们看可以吗?投影出示:你做什么?睡觉打呼。你喜欢什么?做事马虎。 一生读

师:同学们都笑了,能告诉我你们笑什么吗?

生:这只鸟太懒了。

师:“我”和布谷鸟会有这样的对话吗?

生:不会,因为布谷鸟是勤劳的鸟。

师:是啊,布谷鸟又叫“报春鸟”。春天来临时,它每天早早地就发出啼叫,好像在催促人们去种田织布呢。

师:看来要想真正听懂鸟语,不仅要用耳朵听,而且还得——

生:用心听。

师:我就是在用心听鸟语的。投影出示: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师:在生活中,谁会催促我们?

生:我们的父母

生:老师

生:朋友

师:在作者的眼里布谷鸟就像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在我们贪玩时,布谷鸟在催促我们——

生:要认真学习……

师:在我们做作业粗心时,它在催促我们——

生:要细心 ……

师:在我们有所放松时,他们提醒我们——

生:要勤奋刻苦。

师:声声催促都饱含着深情,引读“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师:什么叫疏忽啊?

生:粗心

生:马虎

生:因精心而没有注意到。

师:平时,我们在哪些地方不能疏忽?

生:医生给人治病时不能疏忽。

师:是啊,人命关天疏忽不得。

生:考试时,我们不能有丝毫疏忽。

生:司机开车时不能疏忽。 ……

师:看来无论做什么事都疏忽不得,学习更是如此。再次引读“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板块二:与喜鹊对话

师:小作者还与谁进行了对话?(指名说,板书)

师:(课件出示:喜鹊图片)这就是喜鹊,它长得怎么样。

生:羽毛乌黑的。

生:胸脯白白的。

师:看上去它就像是一个穿着西服的绅士。再再听听它的声音,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很动听。

篇3:苏教版雨点教学实录

看图导入

出示图片

师:谁来叫叫它的名字?

生:雨点

师:你从图上看到了怎样的雨点?

生:小小的雨点

生:可爱的雨点

生:开心的雨点

生:很多的雨点

生读题(多开心啊

真可爱

小小的,我喜欢

这么可爱的雨点谁都喜欢)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叫叫它的名字

生齐读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雨点》

出示第一句: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

指名读

师:看,(出示图片)小雨点落到了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生:池塘里

生:睡觉

师:小雨点,小雨点,你为什么睡得这么香?

生:因为我很累

生:因为池塘的景色很漂亮让我想睡了

生:因为池塘很小,正好给我睡觉

师:小朋友再看一下,池塘的水怎么样?

生:很清

生:很静,没有波纹

师:是啊,静得就像一面

生:镜子

师:老师在这送你们一个词:水平如镜读词

师:小雨点躺在上面就像睡在一张大床上一样,让你觉得?

生:很舒服

生:很开心

生:很享受相机指导读词“睡觉”

师:能在这么一张大床上睡觉可真享受,难怪小雨点会睡得这么香!谁来读好这句话?

生读(真香啊好舒服我 听出开了,你不想吵醒它)

师:让我们也去美美地睡上一觉,一起读

过渡:不一会儿,小雨点醒来了,瞧它又来到了哪里?(出示图片)在干什么?

出示第二句: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散步

生:小溪里

生:散步

师:看着图片,想想看,这时小雨点为什么不能在里面睡觉了?

生:小溪里的水是会动的

生:池塘的 水比较平静,小溪的 水是流动的,如果在里面睡觉的 话雨点会被冲走的

生:如果还在里面睡觉会撞上石头的

师:为什么会装上石头啊

生:因为水在流动

师:是啊,小溪的水缓缓地流动着,雨点就迈着步子走起来了,就像在散步一样,小朋友平时散过步吗?是怎样走的?

生:慢慢走的

生:边走边看

生:走走停停

师:心情怎么样?

生:很开心

生:舒服

生:很放松相机指导读词“散步“

师:看小雨点多悠闲啊,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篇4:苏教版雨点教学实录

片段一:

师:小雨点都落到了哪些地方?

生读课文后回答: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师表扬后指名读词。一生读的很有特点,声音太小,一看到我的手势,立刻提高嗓门。所以感觉就好像有意这么读的。我顺势问到:为什么声音要由低到高?孩子一愣,可是立即就有别的孩子举手了:因为从池塘到海洋,水越来越多了,所以声音要越来越高。受到别人的启发,读词的孩子也有了新发

现:因为池塘是平静的,小溪开始慢慢的流了,到海洋就会掀起大浪,所以要读得声音越来越高。师再问:仅仅读得声高就可以了?生:不行,还要把小溪慢慢的流读出来,小溪要拖的声音长一点,海洋多大啊,又要大声读,又要有力量!师:可以试试吗?孩子读得摇头晃脑,很有味道。

片段二、

师:你们怎么理解这个“散步”的?

生1:我做动作(在教室慢慢的走,边走还边东张西望,怡然自得)

生2、我知道散步就是走得很慢,一边走还可以一边欣赏周围的风景。

生3:我爷爷常常在早上出去散步,说可以透透气,能锻炼身体呢!

生4|、我想表演两个人散步的样子(过来就挎着我的胳膊,紧紧挨着我,边慢慢走,边指指点点,微笑着,很愉快的样子,他的表演赢得了同学的掌声。)

其实我也不知道语文课到底怎样上才是最好的,但我和孩子在课堂上的快乐却是实实在在,孩子的思维想象越来越让我惊叹,能让孩子深深爱上语文,这是我努力的目标。

篇5:苏教版雨点教学实录

师:(出示“雨点下落池塘图”;手指池塘)这是什么?

生:(齐声)池塘。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池塘呀?

生:小池塘。

师: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个小池塘的?

生:雨点躺在池塘里睡觉,头接近池塘的那边,脚接近池塘的这边,从这里可看出这是个小池塘。

师:瞧雨点的样儿,睡得好舒服呀!他怎么一点也不担心池塘里的水会把他冲走呢?

生:因为池塘太小了,它里面的水不会流动的。

生:有时可能有点儿晃动。

生:有点儿晃动,像摇篮一样,雨点会睡得更香。(板书:睡觉)

师:(出示“小溪图”)如果雨点落进小溪里,他还能像落在池塘里那样躺下静静地睡觉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我看出小溪正在山间慢慢地流淌着,雨点再也不可能像在池塘里那样,躺下静静地睡觉了。

师:雨点会随着溪水慢慢地流淌着,雨点再也不可能像在池塘里那样,躺下静静地睡觉了。雨点会随着溪水慢慢地流淌,就像人在———(师以散步姿态提示)

生:(齐声)散步。(板书:散步)

师:(出示“江河图”)如果雨点落进江河里呢?

生:(看图后若有所思)那他再也不是散步的样子了。

师:会是一幅什么模样呢?

生:奔跑。

师:你为什么要用“奔跑”这个词来形容?

生:我背过一首唐诗,其中有一句是“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在里面的雨点,一定会随着滚滚江河不

停地“奔跑”。(板书“奔跑”)

师:你真聪明!小朋友仔细观察图画,联系背过的诗句回答,完全正确,我们给他鼓掌。

师:如果雨点落进海洋里,又会是什么模样呢?我们来看一看这幅图。(出示“雨点随海浪跳跃图”)请小朋友观察画面,看看落进海洋里的雨点在做什么?

生:雨点在随着海浪跳跃。(板书“跳跃”)

师::“跳跃”和“奔跑”有什么不同?

生:“奔跑”是在地面上跑,“跳跃”要离开地面,像飞起来一样,比奔跑更快。图画上的雨点,随着

涌起的海浪,像腾云驾雾的孙悟空,飞上了天空。

师:理解理解得真好!

师::雨点只有落进池塘里,才有可能静静地躺下,一动不动地睡觉;他落进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就会动个不停,没有片刻的宁静,要么随着缓缓流淌的溪水在山间散步,要么随着滚滚的江河不停地

奔跑,要么跟着涌向天空的海浪一个劲儿跳跃。

【评析】:这一教学片断精心设计,别具匠心,给人以深刻启迪。

一是巧抓动词。老师巧妙抓住雨点落入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特点,从教材中提炼出“睡觉

”、“散步”、“奔跑”、“跳跃”等动词,在启发学生根据图示、结合诗意理解时,相机板书,连同

先前有心留下的板书,组合成有机整体,学生自然层次分明地把握全篇了。

二是运用比喻,加深理解。雨点落入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呈现了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的

态势,但如何具体理解呢?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已学知识,或用摇蓝中甜睡的小囡、或

拟人散步的模样、或引唐诗佐证“奔跑”、或借孙悟空比状“跳跃”,这就更让学生觉得贴近可感、

收到“因方借巧、即势会奇”的效果,悟解得更加深切了。

篇6:《鸟语》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鸟语》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安宁市连然小学  刘水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与鸟儿的交流过程,体会“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鸟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细细品味课文内容,了解“我”与鸟儿的交流过程,体会“我”对鸟儿情感的变化,懂得鸟儿是人类的好朋友,爱鸟、护鸟。

教学准备:收录一些鸟的叫声。搜集一些鸟的图片。保护鸟类的公益广告视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创设情景,走进鸟的世界:

1、讲述公冶长的故事,口学鸟语,创设情景;

据说,古时候有个叫公冶长的人,是个通晓鸟语的专家。有一次……

2、作者身在农村,每天见到那么多的鸟,他爱看鸟,也爱听鸟叫,甚至也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引读:我多想……)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我那么想通晓鸟语呢?说明什么?(板书:爱鸟)

3、有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二、 研读课文,感受人鸟情深:

(过渡):作者是怎样和哪些鸟儿交谈和接近的呢? 自由地读课文四--十二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中写了哪几组鸟儿在对话?

1、大家听,看看布谷鸟究竟在说些什么呢?默读第四到九自然段。

(1)我与布谷鸟是怎样对话的?(生生共读鸟语)我从布谷鸟的鸣叫声中读懂了什么?(师生互动,再品鸟语)

(2)这样的人鸟对话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这样无拘无束地一问一答,有趣极了,)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说明了什么? (板书:痴迷)

(3)你们听,布谷鸟,还在对作者说些什么呢?(播放布谷鸟的叫声)听,这一声声好像在催促--(发散学生思维,品读鸟语)

2、 师:是呀,这鸟语是在催人奋进呀!再读读喜鹊的叫声中,喜鹊的语言作者听懂了吗?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吗?”模仿喜鹊的叫声,细细体会,“我”为什么认为喜鹊在告诉我有喜事到家了?理解“据说喜鹊是报喜之鸟,总是给人们预报喜讯,乡里人都很喜欢它。”

(3)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喜事呢?

同学们你们的喜事可真多,你们愿意做一只喜鹊来报喜吗?请一位学生读“喳喳喳喳”,说说自己的快乐,学学喜鹊给自己报个喜。

(4)喜鹊的鸟语给作者带来了什么呢?为什么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3、作者不光听懂了布谷和喜鹊的鸟语,还听懂了什么鸟的语言?

(1)领读课文的第十一自然段。

(2)“我”从这些鸟儿的身上懂得了哪些?(出示填空:从________的那里,我认识到_________;从_________的那里,我懂得了___________;从________的那里,我学到了的__________……

(3)文中的“……”说明了什么?你也来说说,哪些鸟的语言你也听懂了?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尝试用“从__________的那里,我_______________,练习排比句。

4、总结课文,鸟儿带给我们快乐,鸟儿最我们奋进,鸟儿鼓励我勇敢地战胜困难,鸟儿还把清晨第一支最美最干净的歌送给我们,鸟儿像我们的什么人?(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你想对我们最亲爱的朋友、老师、说什么?

三、总结课文,展开想象。

1、(过渡):既然我们是鸟二的朋友,那么你知道现在我们的朋友正面临着什么样的危险吗?下面我们再来听听鸟儿们的叫声,请大家用心去聆听,展开想象,听听鸟儿们在说什么呢?(播放视频)

2、你能为你的朋友们做些什么呢?

四、课外练习

1.这么美的课文,老师发现大家都爱上鸟了,老师这里还有两个小练笔:

(1)听鸟语谈感想,找一种鸟,听听鸟鸣,谈谈自己的感受

(2)围绕“爱鸟周”的活动,写一封爱鸟护鸟的倡议书,或者招贴画,来呼吁大家一起保护鸟

板书设计:

15   鸟语

爱鸟→懂鸟→护鸟

[《鸟语》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篇7:语文苏教版鸟语说课稿

鸟语,出自《鸟类语言辞典》,是鸟的语言。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语文苏教版鸟语说课稿,我们来了解一下。

鸣谦小学 王**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5课《鸟语》。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讲述了“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趣,结构清晰,重点突出,是培养学生感情朗读、锤炼语感,提高语言修养的佳篇。

由于学生对鸟儿的种类及叫声并不精通,与文中“我”所生活的环境有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深入文本感悟其内在含义有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学情,依据四年级教材的特点及新课程理念,我初步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以学定教,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评价能力。

3、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鸟的感情。

“如何让学生了解文中几种鸟语的特点及给我带来的乐趣”作为理解本文的重点,“学会想象,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鸟的爱”是本文的难点。

我预设用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我打算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来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首先,我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进行质疑,以几个关键的问题做为学生自读的主线,接着,结合初读检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如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呆愣愣、无拘无束、疏忽、怠慢”;通过查词典来理解“矫健、通晓、犒赏”;结合生活体验来理解“催促、应验、预报”等词语。而读的时候,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指名读、评读等多种方式,把课文读通、读流利,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理清文章脉络即从小爱鸟――与鸟交谈――倾听鸟语――猜想内涵――悟出道理――结下人鸟深情,并为学生布置了这样作业,找到文中最能体现“我”爱鸟的句子,抄写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为下文进一步品读课文打下基础。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第二课时的设计

这一课时的教学我设想通过三大步九小步教学来完成

三个环节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一、激情导入

在简要的复习之后,我引导学生听“百鸟争鸣”的录音,听到它们悦耳的鸣叫声,这时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被紧紧地吸引住了,他们边听边议论,都在猜测鸟儿们在说些什么?这时,我适时引出公冶长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对鸟儿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了阅读期待,为深入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民主导学

1、抓住作者情感点,走进文本。

当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萌生了想成为一个通晓鸟语的专家的愿望时。我引导学生到文中去寻找小作者在听了故事后的想法,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想法的一句话,与同桌讨论。在学生交流时,我相机出示: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继而思考,作者为什么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人呢?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的“从小”“爱鸟”“爱看”“爱听”等词,及第三自然段中“谈谈心、聊聊天、经常、试探、交谈”等,来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对鸟语的极大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2、以“趣”为着眼点,自主阅读

课文的四――七自然段分别向我们再现了作者与几种鸟儿间交谈的画面,我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画面,动笔圈一圈、画一画,找出重点词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读一读、议一议,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里以“我与布谷鸟的交谈”为例,谈谈我的教法:学生在交流这一部分时,我将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评读等方式,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体会作者与布谷鸟那无拘无束的对话,而后引读第五自然段,抓住“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懈怠!”一句话进行说话训练:声声催促仿佛在说――,让学生去切身体会鸟语带给作者的无限的遐想空间。

“我与喜鹊之间的交谈”一部分,我放手让学生根据前一部分的方法自学,在“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说“喜事到家,喜事到家,”一句中适时引发学生想象这喜事都是指哪些事。并抓住虽然……但是……这一关联句来体会作者对鸟儿的喜爱。

3、品味“鸟语”,学做“知音”。

在作者与鸟儿交谈的画面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对鸟语产生兴趣,让学生听一听鸟儿清脆的叫声,做出丰富的猜想,编织出有趣的故事,与同学交流。这时学生把自己的阅读、理解、观察、思考、想象、感受等和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后,我引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投影出示: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鼓励学生完成这样的小练笔:从------------- 的那里,我认识到----------;从------------- 的那里,我懂得了-------------;从-------------- 的 那里,我学到了-----------------。 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习语言,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总结谈话,拓展延伸

在总结课文时,我将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并声情并茂地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继而引导学生当堂设计爱鸟的公益用语。使学生把爱鸟之情转化为护鸟的实际行动。

在课后我将为学生布置两个自主选择的作业:

1、仔细观察一种你喜欢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2、写一封爱鸟护鸟的倡议书,或者招贴画,来呼吁大家一起保护鸟。

[语文苏教版鸟语说课稿]

篇8:《鸟语》(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材简析:

本文主要讲了“我”与鸟儿交谈,倾听并揣摩鸟语的情景,体现了“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段。课文语言活泼,结构清晰,教学时,教师要重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悟其中的情感意蕴。凭借生动的语言材料,理解和感悟鸟语的“丰富”,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爱鸟之情。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新词语的意思。会用“疏忽”、“倍感亲切”造句。

3、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4、 观察一种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教学难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收录一些鸟的叫声、搜集一些鸟的图片、头饰、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和同伴交流着,动物们也有各自的语言,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文中的我,走进鸟的世界,去用心聆听《鸟语》。齐读课题。

二、 精读课文

1、 谁来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竖起耳朵仔细听,看你听懂了什么?

板书爱鸟

2、 作者不仅爱鸟,还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呢!请同学们自读§2-3,画出他的美好愿望。

① 汇报 谁画好了,读给我们听。

② 公冶长是谁?你知道了吗?

③ “他从燕子的呢喃软语中听出”

呢喃软语什么意思?

谁能模仿燕子的呢喃软语,读好这句话。

结果?

那作者仅仅是为了得到大肥羊的犒赏吗?

你怎么知道,请读出来。

3、 作者和哪些鸟儿接近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4-7,找找吧!

① 我们首先来看作者和布谷鸟的交谈。

请同桌请一位家长和你们分角色读§4.

我和布谷鸟的对话有意思吗?表现在哪里?(四字 压“谷”韵)

看,老师现在就成了只布谷鸟,你能从我的叫声中听到什么?

快快读书 干劲十足(小诗人就诞生在这) 不可疏忽 不能马虎

这样无拘无束地一问一答,……

男女生配合读

② 其实作者和喜鹊之间的感情也毫不逊色,听配乐读。你能通过朗读§6来表现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吗?开始

“倍感亲切”什么意思?生活中有没有倍感亲切的时候呢?

(教室里见到爸妈真是倍感亲切)

出示“喳 喳 喳 喳,喳 喳 喳 喳,喜事到家,喜事到家”谁会读?读出喜气。

听着喳喳喳喳的报喜声,怪不得作者说: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

③ 和作者交谈的并不仅仅是布谷、喜鹊,还有……作者一笔带过,这叫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同学们,此时此刻,作者已经成为鸟的知音。

你们也想成为鸟的知音吗?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鸟类王国,让我们也来和鸟儿对话。请四人小组试着练说,谁来?

④ 是呀,鸟类的语言真是丰富极了,作者不仅懂鸟,还从鸟的身上得到很多启示呢!请读

省略号 从 ,我

2 作者说:鸟儿,的确是我们的朋友。

三、 作业

学完课文,你们已深深地爱上了鸟儿,但这样仅仅是不够的,还必需付出行动。

1、 推荐阅读《猎人海力布》

2、 编写保护鸟类的宣传标语。

教学反思:

《鸟语》是一篇充满童趣、耐人品味的好文章。根据教材的特点,我采取创设情境、启发想象等方法,让学生感悟其中的情感意蕴。教学中,我始终抓住鸟给我带来到启示,在不知不觉的教学中,让学生已深深地喜欢上了鸟。

[《鸟语》(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篇9:《鸟语》(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课时目标: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我”从小就(喜欢鸟),“我”渴望(通晓鸟语)。“我”通晓鸟语的目的是什么?

2、“我”既然这么渴望通晓鸟语,那“我”就光想吗?“我”是怎样做的?

二、学习第4、5自然段

1、我们来看看“我”是怎么与鸟儿交谈的。首先,我们来看看“我”与布谷鸟的交往。自由朗读第4、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划一划。

2、交流。指名回答,齐读词语。

3、“我”这么喜欢布谷鸟,到底喜欢到什么程度?用一个词语来表示。

4、观察挂图,图上画了什么?从这幅图上,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悟出了什么?

5、文中怎样来描述的?指名读,齐读。

6、想一想“我”和布谷鸟交谈的情景,请同学来学一学。

7、你们看布谷鸟还对“我”说了什么?

8、他们谈得这么愉快,他们会是什么关系?

9、齐读,总结学习方法。

三、学习第6、7自然段

1、我们用学习“我”与布谷鸟交往的方法学习第6自然段。

2、我们知道了什么?为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划一划。

3、交流,人们喜欢喜鹊。“我”喜欢喜鹊。

4、出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说“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吗?齐读。生活中有哪些喜事?你们愿意当一回喜鹊来报喜吗?

5、第7自然段与第6自然段有什么不同?默读。

6、从第1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7、“我”以“知音”自居表现出什么?“我”把鸟儿看作什么?

8、为什么说鸟儿是“我”的老师?齐读。

四、学习第8自然段

1、齐读

2、“我”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3、鸟语让你遐想,鸟语让你快乐;感谢大自然,让我们找到了又一个“知音”,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满怀深情地再读最后一段: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五、根据板书总结回忆全文

六、作业

这么美的课文,老师发现大家都爱上鸟了,老师这里还有两个小练笔:

1、听鸟语谈感想,找一种鸟,听听鸟鸣,谈谈自己的感受。

2、围绕“爱鸟周”的活动,写一封爱鸟护鸟的倡议书,或者招贴画,来呼吁大家一起保护鸟类。

板书设计:15鸟语

┌────倾听────┐

│ │

朋友 接近、交谈

│ │

└────猜想────┘

[《鸟语》(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篇10:鸟语(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与鸟儿的交流过程,体会“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鸟的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我”与鸟儿的交流过程,体会“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鸟儿的喜爱之情的体会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字词引入

1、生读词语

通晓 犒赏 呢喃软语 翩翩飞翔 倍感亲切 搏击风雨

2、生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指导:呢喃--燕子的叫声;

软语--软,亲切、温柔的语言(教师课件播放鸟语)

犒赏--奖赏。课文中用什么来奖赏谁?(肥羊慰劳公冶长)

通晓--精通,知晓。课文中谁通晓鸟语?(公冶长)

传说虽然有些神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男女声分小节读读第二、三节

二、读文悟情

1、咱们也来学学鸟语,与鸟儿交谈,认认真真地读读4-8节。

点名朗读鸟语--师生互拟鸟声--生生互拟--男女互拟对话。

师:这样无拘无束的一问一答,读--

再听听声音,这一声声催促好像在对你说……

小结:是呀,这鸟语在催人奋进呀!再读读与喜鹊的叫声中,你读懂了什么?(生读后交流。)

2、喜鹊是报喜之鸟,总给人带来喜讯。(指导读好这句话)

问:喜事究竟降临了吗?

出示:“虽然他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问:这句话你理解了吗?

引导:听听,喜鹊对你讲呢,喜鹊在报啥喜讯呀?(生练说)

指导朗读这句话

师生引读第十节。

3、师:从喜鹊的叫声中,知道了给人乐趣。还有画眉在叫,黄莺在叫,百灵在叫,他们的叫声--生接读

课件播放各种鸟儿的叫声。再听听鸟语,猜想鸟的对话。你喜欢什么鸟叫声,那不是分明在说--

(学生根据各种鸟的叫生练习说话)

小结说话情况:鸟语丰富,想象丰富。

出示句子:(最后第二自然段)

师生引读。从―――――――那里,我―――――――――――;

师:这是一句长句,有三个类同的分句组成,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吗?

指导背诵:

老师给你帮忙,你会背了吗?

出示:从―――――――燕子那里,我―――――――――――;

从―――――――大雁那里,我―――――――――――;

从―――――――苍鹰那里,我―――――――――――;

补充,让学生发现:前面和后面的联系很密切。

出示:从―――――――布谷鸟那里,我―――――――――――;

从―――――――那里,我―――――――――――;

小结:我们聆听了鸟语,鸟语使人遐想,使人奋进。所以文章最后告诉了我们--(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三、升华认识:

1、让我们再来回头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再次体会一下小作者是怎样爱鸟的。(生自读、齐读)

2、鸟儿是我们的朋友,春天来了,莺歌燕舞,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

四、作业

1、小练笔: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他的样子和叫声

2、收集一些含有鸟的古诗句

[鸟语(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篇11:《鸟语》(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材简析:

本文主要讲了“我”与鸟儿交谈,倾听并揣摩鸟语的情景,体现了“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段。课文语言活泼,结构清晰,教学时,教师要重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悟其中的情感意蕴。凭借生动的语言材料,理解和感悟鸟语的“丰富”,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爱鸟之情。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新词语的意思。会用“疏忽”、“倍感亲切”造句。

3、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4、 观察一种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教学难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收录一些鸟的叫声、搜集一些鸟的图片、头饰、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和同伴交流着,动物们也有各自的语言,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文中的我,走进鸟的世界,去用心聆听《鸟语》。齐读课题。

二、 精读课文

1、 谁来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竖起耳朵仔细听,看你听懂了什么?

板书爱鸟

2、 作者不仅爱鸟,还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呢!请同学们自读§2-3,画出他的美好愿望。

① 汇报 谁画好了,读给我们听。

② 公冶长是谁?你知道了吗?

③ “他从燕子的呢喃软语中听出”

呢喃软语什么意思?

谁能模仿燕子的呢喃软语,读好这句话。

结果?

那作者仅仅是为了得到大肥羊的犒赏吗?

你怎么知道,请读出来。

3、 作者和哪些鸟儿接近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4-7,找找吧!

① 我们首先来看作者和布谷鸟的交谈。

请同桌请一位家长和你们分角色读§4.

我和布谷鸟的对话有意思吗?表现在哪里?(四字 压“谷”韵)

看,老师现在就成了只布谷鸟,你能从我的叫声中听到什么?

快快读书 干劲十足(小诗人就诞生在这) 不可疏忽 不能马虎

这样无拘无束地一问一答,……

男女生配合读

② 其实作者和喜鹊之间的感情也毫不逊色,听配乐读。你能通过朗读§6来表现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吗?开始

“倍感亲切”什么意思?生活中有没有倍感亲切的时候呢?

(教室里见到爸妈真是倍感亲切)

出示“喳 喳 喳 喳,喳 喳 喳 喳,喜事到家,喜事到家”谁会读?读出喜气。

听着喳喳喳喳的报喜声,怪不得作者说: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

③ 和作者交谈的并不仅仅是布谷、喜鹊,还有……作者一笔带过,这叫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同学们,此时此刻,作者已经成为鸟的知音。

你们也想成为鸟的知音吗?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鸟类王国,让我们也来和鸟儿对话。请四人小组试着练说,谁来?

④ 是呀,鸟类的语言真是丰富极了,作者不仅懂?

[《鸟语》(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篇12: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 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 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 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 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 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

1. 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二年级数学听课记录: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实录2

学科:数学

年级:二年级

这是科组的一节研讨课。上课的老师是作风严谨、态度认真、敢于承担的非数学科班出身的一位老师。

其基本教学程序如下:

一、 复习准备。

1、 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 笔算。56-13

并让学生说说笔算的时候要主义什么?(教师板书)

二、 创设迎亚运用鲜花装扮校园的情境。

板书其中的数学信息:红花56朵,黄花18朵。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整理并提炼问题: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三、 挑战问题并探究问题。

1、 能很快算出结果吗?(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那么56-18怎么算?

2、 学生合作探究,借助小棒动手操作。

四、 学生展示、集体交流。

1、 拆开一捆,与个位的6合起来,再减,得到差的个位。

2、 拆开一捆,减去减数个位8,再将剩下的2根与个位原来的6合并,得到差的个位。

五、 做和算结合。联系竖式,讲解深化。

六、 比较异同,建构网络,深化认识。

师:昨天学的减法和今天学的减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适时板书课题:两位数将两位数)

师:都要注意什么?------还要注意什么?

师:如果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可增加一道类似例题的题目,让学生再互相说一说算理、算法。)

七、 练习与应用。

1、方格中填上什么数最合适。(我怕麻烦,就用横式表达吧,方格也用括号代替了。) 67-37=(3)0 45-8=(4)7 91-16=(8)5 90-70=(2)0

(括号内是板演学生的结果。中间两道题都是错误的,其原因是被减数十位退一依然用原数来减。“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得到了强化,但是十位退一后,被减数十位的变化呢?学生的大脑皮层还没有这种记忆。问题就在动手操作中对被减数十位变化的忽略或者对被减数十位变化强调得不够。

出现了问题也没有关系,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如果能利用这些错误的资源,在评讲中让学生辩论、辨析,增强学生的印象,反而会对学生起到警示的作用。但是,老师把握得不够到位。)

2、笔算。(也只能用横式表示)

67—39= 26(×) 32-8= 20(×) 81-15= 76(×) 93-27=66(√)

(等号后面是板演学生的结果。这个环节教师太“赶”了,应了解学生整体的情况。)

3、解决问题。书上有32个桃子,摘走了17个,还剩多少个?

课堂上教师具有以下的意识:

一、重视培养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重视让学生合作、交流,进行小组学习。

三、重视行知统一,关注知识建构的过程。体现在舍得花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去做,让学生参与和交流。

四、重视细节的关注。体现在解决问题的完整性方面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

总体来说,作为一节常态课,我觉得已经很不错。

仍要注意的问题:

一、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数学学习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已知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之上的一个主动建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在现实活动中的经验积淀以及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许多朴素认识,都构成了学生进行学习的数学现实。

本节课,学生已有的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呢?仅仅是能够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吗?

在56-18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基于相同的知识基础,都需要通过摆小棒这一动手操作的形象的动作思维来辅助思考吗?没有学生会通过直觉而猜测?不论这猜想正确与否,倒是可以通过小棒来验证!

二、关注学生的反应。

1、关注练习中的错误资源。

作为计算课,练习的设计一般为基本的练习,即形如例题的练习。还有就是针对学生易错点或者教师根据以往教学或其他教师的教学中出现过的错题资源,让学生辨析,在观察与比较中知错、识错、改错。

2、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一是学困生的掌握情况;二是算法多样化的体现。在听课中发现有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应该提倡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思维。

随想:

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的教材的加减法都是从高位算起的。书上还有口诀,老师还配上曲谱让我们吟唱。依稀记得加法是什么“算前位,看后位,后位满十进一加补(?)。”

因为那时我是从外地插班来的,两所学校的教材并不同,短时间要对接,觉得有些不适应。后来,居然居上了!不论是几位数的加减法,随堂批改作业时,老师第一个批改的总是我的。

我认为很好,这样反而不会漏加进位一或漏减退位的一,而且还能培养人的一种良好的思维的品质---思维的敏捷性和良好的直觉思维习惯。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实录3

小学数学三组 汤月颜

执教:上海浦东区梅园小学 徐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3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能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物来辨别方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旧知

1、请你说出徐老师站的位置?

2、引导学生用指南针找北方,说出南北、东西两对相反的方向。

二、探究新知,深化认识

1、指名指出北和南,并说说你是怎样找出来的?

2、小组合作:顺时针找东方

一个小组汇报后教师分析。

3、转换观察点,问:北方向在哪?找出后学生齐答其它三个方向。

4、三个点的北方向有什么相同点?指向哪?

5、师小结:这说明北方向是一致的。

6、猜C点的北方向和A点的北方向?

7、让学生贴出北方向。

三、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1、小组活动:找出你喜欢的点指出东、南、西、北。

根据观测点的不同找准方向。9、

2、全体做游戏:

(1)明确要求。

(2)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找方向。

(3)分组展示,体验成功。

四、总结质疑,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点评。

2、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的北极和南极,拓展延伸。

分析:

1、徐平老师的这节综合实践课《认识方向》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突破得比较好。徐老师通过形式多样的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巧妙地化解了教学的难点: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找方向。

2、教师的语言精炼,教态自然,和蔼可亲,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能恰当地运用教具和学具创设情景,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同桌合作、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加深对方向的认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总的来说,这节课是上得很成功的!

篇13:苏教版《周长的认识》教学实录

一、身体上的周长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大家都穿着妈妈买的新衣服,对吧?(对)请大家想想,如果妈妈自己去给你买一条合适的裤子,需要知道些什么?(裤长、裤腰的尺寸)

师:裤腰的尺寸从哪来呀?

(生:用尺子量量腰)

师:那谁愿意帮老师量量腰的尺寸?请同学们看这里有卷尺、直尺、软尺等,那种工具适合呢?(2生合作,让生找测量工具,要求边量边说测量方法)

师:请同学们注意,腰一周的长度我们就叫做腰围,除了腰围,身体上还有哪些部位也是用尺子绕这个部位一周,才能得出它的尺寸?(头围、腿围、胸围等)

师:由此可见,无论是胸围、头围,都是用尺子量出这个部位一周的长度,这一周的长度,也叫做这个部位的(周长)板书。

二、物体表面的周长

师:我们身体上有周长,看看我们周围的物体的表面有周长吗?快找找看!(找3生边指边说,其他同学也一起跟着说。教师纠正错误说法)

师:(拿一水杯)水杯上有周长吗?(杯盖、杯底等)(师在纸上用笔描出杯底的周长)同学们想描吗?下面请你选一个物品,喜欢哪个面,就描出哪个面的周长。(生描,师巡视指导)

三、图形的周长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图形朋友,认识它就大声说出它的名字。(出示图形)

师:图形有周长吗?快选一个喜欢的图形,指出它的周长。(找2生指,1生描周长)

师: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呢?请看屏幕,看谁是火眼金睛。(出示判断题)

师:为什么这两个没有周长?这些图形为什么有周长?

师:老师现在明白了,只有这样首尾相连,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

四、说周长

师:(出示课件)大家看,我们的身上有周长,物体的表面有周长,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生交流,师总结。

五:研究周长的方法

师:看来大家已经认识了周长,那有什么办法知道你手中这些图形它的周长是多少呢?

有的同学已经有想法了,有的同学还在思考,现在小组同学先交流一下,看看有什么办法知道你手中这些图形的周长,比比哪个小组研究的图形最多,想出的办法最多。

生小组交流

师:哪些图形已经有办法知道它的周长了,把图形高高举起来。

1、正方形

师:怎样知道正方形的周长?

生:用尺子量出一个边然后乘以4。

师:这个同学利用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的特点,只要量出一条边就可以求出它的周长。哪个图形和正方形一样,只要量出一条边就可以求出它的周长啊?

生:正六边形、五角星

师:正六边形每条边的长度是一样的,知道了一条边的长度乘6就知道了它的周长。

标准的五角星,它的每条边的长度也是一样的,知道一条边的长度再乘10就知道它的周长了。

师:像这三个图形它的每条边的长度都是一样的,知道了一条边的长度再用乘法就可以求出它的周长。

篇14:苏教版《周长的认识》教学实录

师:还有哪些图形也有办法知道它的周长?

生:长方形对边相等,只要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就可以求出它的周长。

师:哪个图形和长方形一样?把这个图形举起来

生:平行四边形

师:你认为平行四边形也是对边相等,真了不起!连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你都知道了。

师: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一样对边相等,只要量出一长一短两条边就可以求出它的周长。

3、三角形

生:要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必须量出每一条边的长度,然后加起来。

师:哪个图形和三角形一样?

生:梯形、楼梯形

师:这几个图形每一条边的长度都是不一样,需要量出每一条边的长度才能算出它的周长。

4、月牙

师:有什么办法知道月牙形的周长,用直尺量行吗?(不行)那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想办法

生1:用软尺量。生演示

师:好量吗?(不好量)这把尺子还不够软啊!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2:用绳子绕,然后量出绳子的长度。生投影下展示

师:这个同学虽然绕的不太标准,但大家一定已经理解了他的方法。这个同学多会思考啊,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

师:哪个图形和月牙形一样,可以用绳子量?

生:圆形

师:现在老师想难为难为大家,如果没有绳子这把软的尺子,只有一把直尺,你还有办法知道它的周长吗?

生想办法

生:把圆形放在直尺上滚。(生演示)

师:多么巧妙的办法啊!这本来是要五年级才学的知识,你二年级就想出来了,太了不起了,老师为你感到骄傲,让我们大家为这位未来的科学家鼓掌。

六、拓展应用

1、让生动手量书本的长、宽,并算出周长。

2、智力测验:出示长方形纸,从中间随意画一笔,并用剪刀剪开,问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大?(小组研究,动手操作)

七、总结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周长。

其实,周长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你们用数学的眼睛去看,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课后,大家回家找一找你家里有没有周长,量一量、算一算,好吗?下课!

篇15: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如梦令》教学实录

一、话题引入,初读感知。

师:今天盛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你们读过词吗?

生:读过。

师:读过哪首词?

生:《长相思》!

师:那你们能不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

生:诗的话每一句的字数是一样的,词的字数不一样。

师:对!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被称为长短句。

师:你们学的《长相思》是不是句子有长有短?

生:是!

生:词分上阙和下阙,诗是没有分的。

师:对!有的分上阙和下阙了,有的也没有分的。

生:《长相思》是词牌名,它不是题目。

师:所以词有词牌名。你们还知道哪些词的词牌名?

生:“忆江南”。

生:“西江月”。

师:对,这些都叫做词牌名,不是词的题目。而且每一种词牌名的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韵律。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首词的词牌名就叫做——

生:如梦令。

师:想迫不及待地读读这首词了吧?自己放声朗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通顺、读正确。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生读词。

师:平时你们是不是喜欢大合唱?(笑)我可喜欢听一个人读。谁愿意一个人来读一读?

生(女)读。

师:挺不错的,特别是她把里边的多音字读准了。兴:在这读第四声。表示兴致、兴趣。什么时候读第一声?

生:大兴安岭、兴奋。

师:谁还愿意再来读一读,找个男孩子来读一读。

生(男)读词:

师:我觉得应该给他点掌声,他已经注意了停顿,能读出些词的味道来了。好,看起来把这首词读通顺、读正确没问题吧?

生:没有问题!

师:咱们连起来读一读。

生:好!

生齐读词。

二、“胖”读全词,古文今译。

师:光读通读顺还不够,咱们还要把它读懂了,看看能不能自己在下面注释的帮助下,读懂词的大概意思。

(学生默读)

师:小声地说一说,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边上的同学商量商量。

师:咱们先来说一说。自己能够读懂一个词,一句话,都是一种了不起的收获。

生: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下第一句“常记溪亭日暮。”就是李清照经常和她的朋友去溪边的亭子里玩。

师:“暮”指的是——

生:就是说,李清照记得一次和她的朋友一起去溪边的亭子里看落日美景。

师:哦,你这样说咱们都听明白了。

师:好,接着往下说,你还学懂哪一句了?

生:我知道第二句“沉醉不知归路”的意思就是每天看到很晚,然后一直看到尽兴还不回家。

师:你从哪个词读出来是“每天”?

生:是有一次。

师:是啊,作者就向我们记叙了一次郊游的经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注释中有。

师:哦,看来,看注释也是一种很好的学词方法。

师:那么这个“醉”指的是——

生:陶醉了。

师:盛老师在这儿给你们补充一个信息,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欢喝酒。李白就被称为——酒仙!一喝酒啊,诗兴大发,酒助诗兴,诗从酒出,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李清照虽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欢喝酒,所以说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好,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

生:我是说“误入藕花深处”这句的意思就是说李清照他们乘着小舟,准备回家,但是他们不小心划到了荷花池里。

生:他们就在荷花池里玩,然后他们惊起了一滩鸥鹭。

师:怎么会惊起一滩鸥鹭的?还有一句,谁来说?

生:因为他们玩得很开心,嘻嘻哈哈的,把那些鸥鹭全部都惊起,全部飞起来了。

师:“争渡争渡”就是?

生:他们在那里拼命划船,拼命划船,声音很响,然后惊起了一滩鸥鹭。

师:好,挺不错的,刚才,同学们不知不觉地,就把这首词给读胖了。板:“读胖”。如果把我们刚才说的话,都写下来,这篇文章长不长啊?

生:长!

师:但是你看这首词,它只有多少字?

生:三十三!

师:是的,三十三个字就把这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蓄。

三、“瘦”读全词,搜寻词眼。

师:学古诗词还得学习另外一种本领,那就是要把诗或词“读瘦”。板:读瘦

师: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首词读成一个字儿?看看整首词是围绕这首词里面的哪一个字来写的?

生:我觉得应该是“沉醉不知归路”的“醉”字。因为这里的风景很美,再加上喝了些酒,所以作者就沉醉了,所以才有了下边的情景。

师板书:醉

四、牵引“醉”线,分层解读。

1、陶醉在美酒、美景中。

师:大家再轻轻地读读词,看看可以从哪些词语当中读懂这个“醉”字呢?

生:“溪亭日暮”。

师:看到“溪亭日暮”这个词,你脑海当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的脑中仿佛出现了溪边的亭子里有很多人,她们在看落日。

师:把这幅画面说得再美一些。

生:溪边的亭子玲珑别致,词人穿着古装,很美,在看风景。

师:噢,穿着古装的词人都成了画中一景了。

生:太阳倒映在湖里,仿佛有两个太阳。

师:落日的余辉倒映在湖里,使我们想起怎样的诗句来了?一道残阳铺水中——

生:半江瑟瑟半江红

师:虽然不一定是江边,但意境应该是差不多的。

生:太阳很大,像一个红红的大圆盘,几只归巢的鸟儿从上面飞过去。

师: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奖励你读一读吧。把这么美的画面通过朗诵表达出来。

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师:你们看啊!

(老师边播放日落美景边描述: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近水、小亭子,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水面上波光粼粼,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师: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词人他们会在干什么?

生:喝酒

生:聊天

生:做诗、对对子

生:看风景。

师:会跟谁在一块喝酒吟诗?

生:好朋友。

生:知己。

师: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酒逢知己千杯少”,喝着喝着,就喝多了,就——醉了。

师:是啊,在这样的地方,品着美酒、赏着美景、闻着酒香、荷香,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读出浓浓的醉意来。

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们没喝酒,光读词,就有些醉意了。

师:好!大伙儿还能从哪些词语当中读出这个“醉”字来?

生:藕花深处,

师:这个“藕花深处”,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大片的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生:湖水还很清澈。

生:还有那些小蜻蜓停在刚刚长出来的荷叶上面。

师:使你想起哪一句诗来了呢?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是啊,多美的荷叶荷花!但此时已是黄昏时分,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斑斓、幽静而又神秘的世界。来到这样的地方,词人肯定更醉了。读。

2、陶醉在美丽的意外中。

师:等他们惊醒过来的时候,他们是赶紧——读下去

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读这两句啊,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听到了鸥鹭的声声鸣叫。

师:响不响?

生:响!

师:从哪个词语中听出来的?

生:“惊起”的“惊”。因为是惊起,一下子飞起来的,所以声音特别响。

师:学词,就要像你们那样,唤醒身体所有的器官。词语中还有声响呢!

生:我听到水花溅起来的声音。

生:我听李清照和她朋友的笑声。

师:从哪个词中听到的?

生:争渡。

师:古代的女子,她们的言行都是很受约束的。这时候因为喝点酒,活泼的天性都显露出来了,大声地笑啊叫啊,那场面多么欢快热闹!

生:有的说往这边划,有的说往那边划。

师:读出他们抢着划船的热闹情景。

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生:我看到了一群群鸥鹭飞向天空。

师:慢慢地飞向天空吗?

生:不是,是很快的。因为是“惊起”。

师:多不多?

生:多。

师:你是从哪个词当中读出来的?

生:一滩。

师:一河滩的鸥鹭一下子哗啦啦的飞上天了。你读一读那场面。

生:惊起一滩鸥鹭。

师:那场面多壮观啊。看媒体:词人她们笑啊叫啊,那声音太响,太热闹了,只听扑啦啦一声,一河滩受惊的鸥鹭,一下子冲破夜幕飞向蓝天!那场面壮观吗?!

生:壮观!

师:你觉得这个“惊”,除了指白鹭受惊,还向我们传递了词人当时怎样的心情?

生:惊喜

师:为什么那么惊喜?

生:因为白鹭飞起来的地方就是岸边了。

师:噢,他们找到岸了,所以惊喜。

生:因为这是他们没想到的。

师:是啊,这可是意外的惊喜啊!所以是“鸟惊人也惊啊!”

师:那简直是大自然的奇观啊,这发生在一瞬间的大自然的奇观,看得他们心都醉了!他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意外中。

师:再读。

3、陶醉在美好的生活中。

师:词人深深地醉了,她陶醉在(美酒、美景、美丽的意外中)。咱们再从文字背后找一找她深深陶醉的原因吧。

生:(学生读李清照早期生活的资料。)

师:为什么这么开心?

生:因为李清照她年轻时候的生活非常优越,家庭幸福美满。

师:是啊,年轻时的李清照一直陶醉在美好、幸福的生活里。

咱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跟词人一起深深陶醉一次吧。(生齐读,师生合作读,生背诵。)

师:这样难忘的郊游经历她能忘得了吗?

生:不能。

师:这样身心释放的快乐能忘得了吗?

生:忘不了。

师:所以啊,她是牢牢地记得,经常地回忆啊,所以是“常记溪亭日暮”。

师:词人因乐而酒,因酒而醉。那你觉得这个时候她喝的是什么酒啊?

生:醇酒。

生:快乐的酒。

师:乐酒、甜酒。

生:美酒。

篇16: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如梦令》教学实录

一、初悟苦酒意象。

师:在李清照的词当中流传下来的有四十多首,其中有好几首都写到了酒,接下来,盛老师想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首她晚年写的《声声慢》,你听一听,体会体会,感觉有什么不同。

(播放《声声慢》的录音)

师:这首词哪句也写到了李清照喝酒。

生:“三杯两盏淡酒”——写到了酒。

师:是啊,但是此时此刻你感觉到她喝的还是乐酒、甜酒、美酒吗?

生:不是。

师:那你觉得此时此刻喝的是什么酒?

生:闷酒。

生:她喝的是苦酒。

生:她喝的是孤独的酒。

生:愁酒。

(板书:苦酒)。

师:你从哪些句子当中读出了她的这种苦和愁?请你把句子读出来。

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师:一连串的叠词表达了她的愁和苦。

生:“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师:这满地的黄花在她看来都憔悴了。

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这样的情景一个“愁”字怎么概括的了啊!

生:“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师:看到以前为她传递过书信的大雁,更让她伤心。

生:“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师:这样的情景她觉得太难挨了。

生:“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师:够了,同学们,这首词当中的每一个字几乎都是词人内心深处吐出来的愁和苦。

二、探询凄苦原因。

师:同样的人喝同样的酒,为什么味道却变了呢?咱们再来看一段资料。

(生阅读词人晚年境遇资料。)

师:知道原因了吗?

生:丈夫去世了,国家也灭亡了。

师:国破、家亡、夫死,晚年的李清照无家可归,流亡在外,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三、点悟酒中苦味。

师:因为苦所以借酒排遣,试图一醉解千愁,但排遣得了吗?

生:排解不了。

师:从哪儿知道?(

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她晚来风急”。

师:所以痛苦的心情只能用一连串叠词来传递。读第一句。

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师:她在寻找什么?

生:往日的欢乐、幸福的家园、完整的国土、亲人、友情。

师:但这一切不复存在了。于是这无法排遣的痛苦心情化作了一行行心酸的文字。再读第一句。

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四、回环美酒意象。

师:从一个无忧无虑的贵族小姐到孤苦无依的悲惨老妇,一代词人李清照饮尽了这酒中的酸甜苦辣。在凄苦漂泊的晚年生活中,她肯定会常常想起她曾经有过的幸福时光,让我们再一次跟她一起幸福地回忆吧。

生:再读第一首《如梦令》。

美酒——苦酒

篇17:苏教版小学科学公开课教学实录

一、从生活出发,探究基本电路的连接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只手电筒)

生(齐答):手电筒。

师:你能使它发亮吗?

生(齐答):能。

师:谁来试一试。

(学生拿起手电,并装进电池,打开开关,手电筒亮了。)

师:手电筒亮了,它为什么会发亮的呢?

生:有了电池,它就能发亮了。(板书电池)

生:还需要小灯泡。(板书灯泡)

生:还要把开关打开,手电筒才会发亮。(板书开关)

师:如果把手电筒的外壳拿掉,它还能亮吗?老师这儿为你们提供了灯泡、电池、开关,你们能使小灯泡发亮吗?利用桌上的材料试一下。

(学生动手尝试,没能成功。)

师:老师再给你们一些导线,你们再试试。(板书导线)

(学生再次尝试,小灯泡亮了。)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没有导线小灯泡就不亮。

生:用导线把电池、开关和灯泡连接起来,灯泡就亮了。

生:我发现手电筒的外壳可能就和导线的作用一样。

生:我同意李波的意见,手电筒没有外壳,刚才的电路没有导线,灯泡都不亮,所以手电筒的外壳就相当于导线。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能把刚连接好的电路画下来吗?只要自己能看明白就行。

(学生动手画图,教师巡视把先画好的展示出来。)

师:同学们都画好了,老师还有一种简单而又科学的画法,你们想不想学?

生(齐答):想。

(教师指导电路图的画法,完整示范画出符号电路图)

(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指导并把画得较好的予以展示。评价时挑出有问题的,直接借助投影予以更正。)

师:通过连接和画电路图,你发现比简单的电路图有哪几部分组成?

生:一个电路一般由电池、灯泡、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

二、从材料出发,自主探究电路的连接

师:同学们刚才都画得很好,现在老师再给同学们增加一倍材料,你还能使灯泡都亮起来吗。

生(齐):能。

师:在连接的时候要注意:两节电池要先用导线连起来,小组合作成功后就用刚学的新方法画出电路图,连在一起的电池要这样画(板书示范)。先讨论再动手。

(学生先讨论怎样连接,再进行实验。教师巡视。)

师:都连接好了,哪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你们连接的电路,把你们的电路图带上来说说这一电路的特点?

生:我们是从电池先连到一个开关再连到一个灯泡,再连一个开关和灯泡,无论打开哪个开关,两只灯泡都可以熄灭。但是要想两个灯泡都亮,就必须同时按下两个开关。

生:我们是连了两个开关后再连了两个灯泡,断开一个开关,灯都不会亮,一定要两个开关都合上灯才亮。

师:还有和他们的连接方法不同的吗?

生:我们的连接方法不太相同,不过小灯泡也可以发光。

师:噢,说说看。

生:我们是将小灯泡的连接在一起,然后两头各连接一个开关,再连接在电池上。

生:我们有一个发现,我们和第三组的连接方法差不多,就是断开其中一个开关两个灯就都不亮了,而且不可能让一个灯单独亮起来,和家里的灯不一样。

师:大家都是这样的现象吗?

生:都是这样的。

三、从问题出发,探究并联电路的连接

师:你们真聪明!发现了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其它组能不能一起想办法,连接出和家里一样的电路呢?一个开关控制一盏灯,再动手尝试一下,如果实在想不到办法的,请组长到老师这儿领一张电路连接帮助卡。

(学生分组实验)

师:许多小组都已经连接好了,速度非常快,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生:老师我们有新的发现了。

生:老师我们也有有新的发现了。

(学生都争先恐后抢着汇报)

师:好,不错,你们来说一下你们的新发现。

生:我们连接的电路,一个开关控制一个灯泡,断开一个开关,另一个灯泡还亮着,只有两个开关都断开,两个灯泡才都熄灭。

生:我们的发现也是这样,不管断开哪一个开关,都有一个灯亮着,断开两个开关两个灯才会都熄灭。

师:同学们真善于动脑子,能发现这么多新的东西,你们还能用刚学的新方法把这电路图画下来吗?老师和大家一起画。

(教师将画好的电路图在投影上展示出来,并深入每组进行指导)

师:同学们的电路图画得真不错!(出示制作简易手电筒的材料)课后你能把这些材料连接成一个电路,把它们变成一个手电筒吗?

生(非常有信心地齐答):能。

师:好,今天的课就研究到这儿,下课。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看月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画出多个月相图,并能够按顺序排列,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连续长期的观察月相,养成实事求是观察记录的习惯,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月相盒的材料,记录纸、月相日记表等。

学生准备:课前观察月相变化情况,要求记录下每天观察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月亮的变化等,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1、猜谜语:“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到了二十多,又生两只角。”(打一天体)

2、学生思考后汇报:月亮。

3、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月亮。(板书)

二、研究月亮的各种各样形状

1、动手画月亮。

师:大家说说月亮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你们画出月亮的样子。

(条件允许的学校,老师可以给每组准备10张24开的白纸,发给学生画月相的纸尽量做到大小相同,能在纸上先画出一个虚线的圆。这样可以方便比较、排序和发现规律。)

学生画月亮。

师:一眨眼工夫,一个个月亮在我们手中诞生了!哎呀,画得多美呀!谁拿自己画的月亮到上面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呢?

2、组织交流。(教师可相机介绍不同的月相所出现的不同时间。)

生:我画的月亮是一个圆月,这是月半的月亮,很亮很亮的。

生:我画的也是圆圆的月亮,不过,我的月亮上有许多环形山。

生:我画的月亮是姜黄色的,很细很细,弯弯的,像一只小船,荡漾在银河里。(这是月初或月底时看到的月亮)

生:我画的月亮只有半个,还有一半我们看不见了。(这是初八左右或二十二左右的时候看到的月亮)

3、研究月相。

师:我们面前出现了这么多的月亮,同组小朋友互相看看,这些月亮有什么不一样呢?大家画出这么多不同形状的月亮,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学生分组把10个不同的月亮排起来,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有不同的意见)

提醒学生:尽可能按时间排。

师生交流,得出正确的月相排列方法。

(可能会出现右蛾眉月在前还是左蛾眉月在前的争论,这个留在后面通过实际观察,给月亮做日记来解决)

4、制作月相盒。

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在一个圆形的盒子上开8个圆形的观察孔,盒盖的内部悬挂一只乒乓球,在盒上斜插入一支电筒,就可以从每个观察孔观察到模拟的月相的变化,就像天空中的月亮的形状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画月亮、排月亮两个操作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学生成为科学课堂研究的主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制作月相盒,使学生由感性的认识向理性的分析过渡,教给学生用模拟实验来发现科学道理,便于学生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

三、作业:连续观察月相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画月亮、排月亮来认识月相的,你们认为,怎样才能更准确地认识月相呢?

生:实际看月亮。

师:看月亮需要很长时间的,能不能坚持到底?怎样记录?

教师提示:1、不同的日子月亮出现的时间不同,要适当了解当晚的月亮大约什么时候出现,做到定时观察。2、要注意天气状况,阴雨天看不到月相。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和恒心,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观察,并填写下表。

农历时间

月相图

学生活动

教师引导

初一到初十

交流观察到的情况。

月相为什么回发生变化的?

十一到二十

预测后再观察,并进行比较。

右蛾眉月和左蛾眉月的区别。

二十一到月底

写观察小论文。

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篇18:苏教版小学科学公开课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探究遗传现象的兴趣

师:(用实物投影出示某位学生父母的登记照)今天我给同学们 带来了两张照片,大家看看,猜猜他 们是哪位同学的父母?

生:我觉得这是李意杰同学的家长。

师:你们是根据什么猜出来 的?

生:我觉得这2张照片中,他的爸爸妈妈的某个部位长得很像李意杰,所以我们一看就看出来了! (放课件)

师:我明白了,刚才同学们说

照片上的人和李意杰同学有很多相似的特征,所以他们是一家人。那是不是孩子都有一些和父母相似的特征呢?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对父子。

【评:引导学生从自己最熟悉的同学家人谈起,从而启发学生提出关于遗传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认识人类遗传现象

1.研究陈强、马季父子的照片。

师:这是我国的喜剧演员陈佩斯和他的父亲陈强的照片,大家仔细找找,他们有哪些地方相似,把你们小组的发现记录在这张表中。商量一下,拿出一个一致的意见。

(生分组找陈强父子的遗传特征,教师巡回辅导。)

师:下面哪一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发现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我觉得他们两人的眼睛像、眉毛像、耳朵像、脸型像,嘴巴不像、头发不像。

生:我们得出来的结论是眼睛像,但我们认为眉毛不太像,鼻子也同样像,耳朵也同样的不像,嘴巴是像的。不过头发我们认为也是像,脸型觉得也像。

师:关于头发,认为像的小组举手。我巡视的时候,同学在下面对这个问题有讨论和争论,陈强我们看得出来他患有脱发,这里要补充的,陈佩斯原来头发也是一样的,也是脱发,头上头发不是很多,为了演出的方便把其它的头发也剃了,所以你们再看看他们的头发是否是相似的。 生:是的。

师:陈强父子在这个特点上也有一个相似之处,我把它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刚才找出的眼睛、鼻子、脸形等都属于相貌,也就是说陈强父子在面部特征上有相似之处。除了长相和疾病以外,孩子与父

母还可能具有哪些相似特征呢?我们再来看一看另外一对父子。

(课件出示马季父子的全身照。)

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左边的是我国的相声艺术家马季,中间的是他的儿子马东,现在是湖南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马季父子除了长相很像,还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生:他们身材很像。

师:的确,都是微微发福的体形。

【评:选择大家熟悉的明星,学生从心理上认同率高,使学生更能自然地接受遗传特征。】 师:孩子和父母之间有一些相似的特征,你们知道这种现象叫什么吗?

生:遗传。

师:谁能用一句简单的话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遗传。

生:就是一个人上一辈跟下一辈长得很像。

生:就是上一辈和下一辈相似的地方。

生:我认为是子女继承父母的一些东西,自己和父母有相像之处,这种现象叫遗传。

师:他们三个的解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生:有,继承。

师:老师把你们三个人的答案综合,遗传是上一代人传给下一代人的一些生理特征,这些相像是继承。

【评:通过寻找两对父子相似特征后,在这里揭示出“遗传”这一概念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学生对疾病、相貌和体形是继承完全理解。】

2.学生对照相片找自己与父母及不同种族人的遗传特征。

师:陈强父子有遗传,马季父子有遗传,你们和父母之间有遗传吗?下面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拿出爸爸妈妈的照片,帮助对方找一找,他有哪些特征是爸爸遗传给他的,哪些特征是妈妈遗传给他的。 生:我和我妈妈长得一模一样。我有一个弟弟,弟弟长得像我爸爸,我的脸形、眉毛、嘴巴、头发长得都很像我妈妈。

生:我认为我和我的父亲耳朵、身材、头发都比较像,然后我从我妈妈身上遗传的特征有嘴巴、眉毛、鼻子,最后还有近视。

生:我有白头发,据说爸爸也是少年白。

生:我有很多习惯像妈妈。

师:是不是每位同学都找到了从父母身上遗传的特征?看样子我们中国人身上都具有遗传现象。那外国人呢?让我们瞧一瞧这对父子。(出示布什父子相片)布什父子之间有相似的特征吗?

生:脸形像、嘴巴像、身材像、眼睛像、鼻子像。

师:中国人有遗传现象,外国人也有遗传现象。看来遗传是人类的普遍现象。

3.根据遗传特征找父母。

(游戏:找这一家子)

4.教学生认识父母把人类所有基本特征都遗传给下一代。

师:老师想到一个问题,我有两只手,每只手有五个手指头,手的皮肤是黄色的,我的父母也有这些特征,这算不算遗传呢?

(生讨论交流。)

师:这个问题,刚刚出来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说这不是遗传,经过大家讨论之后,有的同学得出了新的结论,说不是遗传的,现在反而少了。不要紧,我们相信真理。 生:因为我们觉得人的皮肤当然是黄的,你就是说人都是5个手指头,难道长出六个、七个手指?就算有6、7个,那也是例外,而且这种情况很少。

师:嗯,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人都有5个手指,这是人的基本特征。

生:我的理由跟他一样。

生:我觉得这不是遗传的现象,因为这个手指头的颜色,他们有些人的深,有些人的浅,而且手上的指纹也是不一样的。

师:嗯,她找出了一个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老师刚才所说的一样的地方,是不是遗传?不过她也不错,找到不一样的地方。关于这个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生:我认为皮肤的颜色跟遗传没关系,跟太阳晒的多少有关系。

师:现在有这样一个观点,黄色的皮肤,5个手指都是我们中国人的基本特征,所以不是遗传。其它认为这是遗传的说说你的观点。

生:我认为皮肤和手指都是遗传,如果有两个中国人,两个美国人,两个非洲人,你基本上不能指望两个美国人生出的小孩是中国人的样子,也不指望非洲人生的孩子跟非洲人不一样。他们总有相像之处,因为这是遗传。

师:刚才大家讨论得非常激烈,第一种认为这是人的基本特征;另一种认为是遗传。这是不是人的基本特征?现在,我们就看一下,这些特征是不是你爸爸妈妈遗传给你的。

生:是的。

师:看来父母不光把他们特有的特征传给了我们,更重要的是把人的所有基本特征都遗传给我们。

【评:教师适时肯定与激励学生用事实说话,养成了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严谨的科学思维,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引导学生得出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师:是不是只有人类才有遗传呢?我们还是让事实说话吧。(出示动物一家让学生寻找遗传特征。)这是斑点狗的一家,中间的是妈妈,他们有没有相似之处?

生:眼睛像、身上的斑点像、鼻子像??

师:动物有没有遗传?

生:有。

师:(出示植物一家让学生寻找遗传特征。)我们来看植物,这个水塘有去年的荷花,有今年发芽长

苏教版二语说课稿

安恩和奶牛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实录及评析(苏教国标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教学实录

《师说》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像山那样思考 课堂实录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都市精灵(八年级教案设计)

《赤壁赋》教学实录两课时 (高一必修一)

端午日的教学反思

苏教版鸟语教学实录
《苏教版鸟语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苏教版鸟语教学实录(共18篇)】相关文章:

平行与相交 教学实录(苏教版四年级上册)2023-10-15

从细治文(高一必修课堂实录)2023-02-25

《黄鹤楼》教学实录2022-12-27

小学一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2022-10-31

成语世界(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3-03-06

《安恩和奶牛》课堂实录及评论(七年级课堂实录)2023-07-01

小学语文第七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课堂实录2023-09-16

《端午日》教学设计2023-05-17

灰椋鸟教学实录及反思2023-10-13

《蔚蓝的王国》教学实录2023-02-2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