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五星红旗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时间:2024-01-22 07:24:2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面五星红旗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通用17篇)由网友“songliki”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面五星红旗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面五星红旗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1:一面五星红旗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费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情感态度目标:

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二、重点: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三、难点: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四、教学时数: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出示多媒体课件:一面五星红旗

2、教师导入:同学们,这是什么?(五星红旗)

3、心灵对话:学生自由谈论自己对五星红旗的了解

4、除了同学们了解的这些,我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资料(资料袋,课件出示)

5、导引课题:是呀,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它。在一位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留学生心中,五星红旗又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一面五星红旗”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 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认读生字词,轮流读课文。

3、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三、汇报交流

1、出示词语(多媒体出示)

假日   防止   脖子     漆黑    壮胆   小镇   处境   狭窄    交换   犹豫   反应     摔 倒

无影无踪     荒无人烟        趔趔趄趄

(采取多种方式朗读)

2、出示词组

把双手一摊       一脸的无奈   耸了耸 鼻  子     竖起大拇指 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

(做动作体会)

三、读课文,理清脉络

1、小组合作,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围绕什么来写?(五星红旗)课文有几处写到“五星红旗”,画出有关句子。

2、汇报交流,列出标题。

手举五星红旗、脖系五星红旗、拒换五星红旗、花拥五星红旗

板书设计

26、一面五星红旗

手举五星红旗

脖系五星红旗

拒换五星红旗

花拥五星红旗

第二课时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6课,坐正,抬头,认真地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26 一面五星红旗)。

师:齐读课题。

生齐读。

师:带着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再读。

师:五星红旗书写着丰厚的内涵,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象征,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和五星红旗有关的故事。

指名学生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竖起大拇指。在什么情况下一个人会对另一个人竖起大拇指? 生:称赞他的时侯。 生:表扬他的时候。

师:课文中谁对谁竖起了大拇指?

生:面包店老板对中国留学生竖起了大拇指。

师:你想对课文中的谁竖起大拇指?

生: 中国留学生。(师板书)因为他不肯用国旗换面包。

生: 面包店老板。(板书)

师:老师不明白了,你对中国留学生竖起大拇指我能理解。为什么对面包店老板也竖起大拇指呢?

生:他无私热情的帮助了中国留学生。

师 :开始老板对留学生就是这样的态度吗?

生:不是。

师:那他开始对我是什么样的态度?

生:不是特别愿意帮助我。

师:孩子们,老板前后态度为什这么的不同,善于思考的孩子们,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让学生组织语言)

生读后回答:留学生不肯用国旗换面包感动了你。

生:我对祖国的热爱感动了你。

师:看来我也是一个爱国的人,否则不会被留学生所感动。

师:快速浏览课文,看看留学生有没有说我爱国旗这样的话。

生:没有。

师:老师奇怪了,那你又是怎么知道他爱国旗的呢?

生:“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我从慢慢解看出他爱国旗。

师:哦,原来通过人物的动作,一样能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板书:动作表现内心)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和写作的方法。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找一找你还能通过留学生的哪些动作,感受到他对国旗的热爱,勾画下来,体会体会。

师:谁来汇报。

生:我从手举一面五星红旗看出来的,他去旅行还带着国旗,看出他对国旗的热爱。

师:看来,你通过一个举字就能体会到他对国旗的热爱,能学以致用,真好!

生:我从“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师:大家都来读读这句话。(出示)

师:谈谈你的理解。

生:如果他不爱国旗,就不会久久的凝视着国旗。

师:你能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吗?

生有感情读。

师:凝视什么意思?

生:注意力集中地看。

师:凝视也是看的动作,那我换成看行不行。

出示不同的句子:

我愣了一下,然后看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师:自己读读这两句话,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看可能就是随便看一下,凝视是注意的看,更准确。

师:你能用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久久地凝视吗?

生读。

师:留学生,这时在想些什么呢?

生:换还是不换?

师:如果你是留学生们,你换不换?

生:不换。国旗是中国的象征,不能换。

师:你真是一位有骨气的留学生!再给你两块面包,可以吗?交换吧?

生:坚决不换,我宁可饿死,也不用国旗换。

师:你真是一位爱国的留学生!

师:国旗在我心中的位置太重要了,面对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我--(师引读久久地凝视……)

师:于是我作出决定――(出示第十段)

师:自己读一读,透过这些文字,你体会到什么了?

生:他很虚弱。

师:读出他的虚弱。他为什么会这么虚弱?

生:他受了伤,三天三夜没吃东西了。

师:让我们看看当时的情景?

出示第三段的后半段。

师:自己读一读,想象一下,现在的大哥哥是什么样的处境?

生:他很累,他已经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了三天三夜了。

生:他很饿,他已经三天三夜滴米未进了。

生:疼。因为受伤了。

师:想象一下,他可能伤成什么样了?伤成这样的他会有多疼?

生:头流血了,胳膊感染了,腿骨折了。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和老师一起想象,这位身体极度虚弱的大哥哥,咬着牙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艰难地穿上大衣,迈着沉重的步伐跌跌撞撞地向外走,每走一步,都揪心的疼啊!

师:谁能把你想象到的画面,用读表现出来?

生有感情读。

师:看到这样的他,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可怜他。

生:同情他,想帮他。

师:把你们的这些感受,带进去,再读(齐读)。

师:此时,面包对于我来说还仅仅是面包吗?

生齐:不是。

师:是什么?

生:是生命,是生活下去的希望。

师:在生命和国旗之间,我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国旗,这时,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大哥哥我敬佩你。

生:大哥哥你真棒!

师:外表的虚弱令我们心疼,内心的坚定令我们敬佩。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会像这位老板一样竖起大拇指,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读第十一段。

师:同学们,我们抓住了大哥哥的动作,联系上下文,体会到了他对国旗的热爱,(板书:热爱),通篇还有许多这样的语句。正是留学生的这些举动打动了我们,也感动了面包店的老板(板书:感动),使他对留学生充满了敬佩与尊重(板书)之情。

师:同学们,让我们沿着课文的结尾,继续想象伤好出院的我,为了答谢老板,又一次站在面包店外,我--------,老板说_________________

老师也想请同学们像文中的作者一样写一两句话,用动作来表现我对老板的感激之情,我会怎么做,老板又会怎么说?

生:我向老板点头致谢,老板说:“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生:我紧紧握住老板的手,老板说:“是你的行为感动了我。”

师:是啊,只有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才能赢得外国朋友的尊重,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从小热爱国旗。热爱自己的祖国。

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象征,她无处不在(出示图片并播放歌曲《红旗飘飘》

师:其实我们每一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比如现在许多同学、家长、老师社会各界人士都在为地震灾区的人民捐款、捐物。以不同的方式为五星红旗添上一抹靓丽的色彩,使它更加鲜艳----

让我们怀着对无比崇敬的心情,再来齐读课题。

[一面五星红旗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2:《一面五星红旗》课堂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外在动作中读懂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热爱和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交流,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学习并运用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使学生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二)教学难点: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提示课题

1、在上课之前,播放《国旗国旗多美丽》。

同学们,国旗国旗多美丽,这鲜艳的五星红旗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有关五星红旗你了解什么?

2、学生自由畅谈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

生: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分别代表全国人民。

生:四颗小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其间的位置关系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

师:我会做一个有道德有爱心的人,为五星红旗争光,让其他外国人认为我们中国最棒的!

对,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在一位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留学生心中,五星红旗拥有怎样的地位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板题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回忆一下: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一名留学生在----情况下,宁可----,也不----的感人故事。

二、.引导思考,感知课文

(一)、 品评比较,体会老板的国际友情

(过渡) 师: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8页,认真倾听,注意倾听。

1、师配乐朗读1、2、3段的前半部分

后来我又怎样了呢?请同学们接着往下读。

齐读第三段后部分。

2、比较句子

课件出示:

(1)直到第三天中午,我才来到一个小镇,走进一家面包店。

(2)直到第三天中午,我来到一个小镇,走进一家面包店。

体会“我”来到小镇的艰辛

(3)师小结:对呀,一个才字体会“我”来到小镇是多么的艰辛不容易 啊!

课件出示:在漂流失事后,“我”的处境究竟怎样?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汇报。相机指导

3、课件出示:

醒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被一块巨石挡住了,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

我迷路了,在无影无踪的大山里转来转去。

(1) 理解“无影无踪、荒无人烟”

(2) 感受“我”当时的处境。这究竟是怎样的处境呢?听音乐感受,生交流感受。

(3) 此情此景你脑海中出现哪些词?引导品读

三、精读课文,体会我的爱国情怀。

1、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是你,你最急需什么?当我来到面包店求助时,这一切将成为现实,可是我得到面包了吗?老板是怎么对待我的?用横线画出来。

生汇报

老板拒绝了我,他讲究(平等交易)

2、我打算用什么来交换?(大衣)

老板同意吗?他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国旗)

3、他看见我的五星红旗,他的态度是怎样的?(惊奇、闪出亮光)

4、当我听到老板说后,我是怎么做的?

课件出示: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

师:这句话中有描写青年神态和动作的词?(犹豫  解下来、展开)

师: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迟疑)为什么犹豫?

5、正当我犹豫的时候,老板拍了拍我的肩膀,告诉可以用国旗换面包时,我有什么反应?

课件出示: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地五星红旗。

“愣了一下”什么意思?(呆了一下)

解释“凝视”

过渡:从“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地五星红旗”,这时候后我在想什么?

6、老板又多加面包给我,我的想法改变了吗?为了维护国旗,他拒绝了,结果我怎么样呢?

课件出示: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

1、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我是在什么情况下用国旗交换面包的?

2、青年宁可饿死也不拿国旗交换面包,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品读: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

3、这是老板的态度转变了吗?课文是怎么说的?

4、课件出示:他见我醒来,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一样,费用由我来付。”齐读

5、原来讲究平等交易的老板,现在却为我提供无偿的帮助,老板的态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变化?

6、是啊,正式这种民族气节,正式这种民族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同时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重。(板书:画一面国旗)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观看中国人为五星红旗增光添彩。

2、你打算用怎样的实际行动对国旗表达炙热的爱呢?

生:作为小学生,我会把学习放在第一重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有知识的人

生:我会做一个有道德有爱心的人,为五星红旗争光,让其他外国人认为我们中国最棒的!

生:作为一个中国人,龙的传人,继承着龙的高贵气质,我时时刻刻都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每当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我就会暗自发誓我女里学习,要做一个骄傲的中国人……

3、总结

同学们,一面五星红旗牵动着中国人的心,也将是结果过的友谊紧紧相连在一起!让我们努力学习,长大后为五星红旗争光添彩。

4、齐唱《五星红旗》

[《一面五星红旗》课堂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3:《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说课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一面五星红旗》。

二、依标扣本,说教材: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主要讲了一位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为维护祖国的尊严,毅然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面包换国旗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来了外国朋友的尊敬。本单元编选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国际理解”的内涵,即国与国之间要互相尊重,人民要友好往来,培养爱国情怀。二是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现心理活动的方法。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分析以及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整合的目标体系,我拟定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为:

1、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教学的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难点是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与学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法与学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凭借本课教材特点、教学重难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情境渲染法:如开始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中教师激情的点拨和总结;以及最后播放歌曲等,这些情境的渲染对学生学习文本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勾画读书法:

教学时通过具体要求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画,读后思索,研读难点,思考疑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3、朗读感悟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通过自由读,个别读、引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文中人物的情感与内心。

4、 对比教学法

教学时通过读句子,抓重点词,感悟老板的前后态度的不同;通过读句子,揣摩重点词,感悟“我”对国旗的真爱与老板的言行形成对比。

5、想象拓展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歌曲声中,启发学生借助教材展开想象,并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的内心,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并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认识,指导他们的生活。

四、说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为了把预设目标落到实处,我准备用两课时来完成本课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感受中国留学生处境十分艰难。第二课时:深入探究,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下面我将详细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本课时共分五大板块:第一板块--复习旧知,整体回顾。第二板块--直奔重点,研究老板的态度变化。第三板块--多向对话,体会情感。第四板块-- 图文结合,加深理解。第五板块--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一)复习旧知,整体回顾。

1、我首先播放课件,让学生看一段关于五星红旗的视频(播放课件)。

声情并茂的课件再现了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夺冠后身披国旗奔跑,观众举着国旗欢呼的感人场景,再现了冰天雪地的北极,以及天安门外,五星红旗都在高高飘扬,她还遨游太空、登上珠峰、走进南极……让学生感受到五星红旗无处不在,爱国精神无处不在。这时,我出示国旗,在这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背后,有着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板书课题)

2、接着,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回顾梳理。

同学们,文中都有哪些人物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我、老板)“我”和“老板”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若生回答很具体,我在评价时引导:要把这样长的课文概括好,这是一种本领。于是教师课件出示填空,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学生根据提示能够用一两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3.想像说话。

文中的“我”是位中国留学生,漂流出事后处境十分艰难,只好走进一家面包店向老板求助。此时,如果你是这位留学生你会怎样向这位老板求助呢?

【引导学生及时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可以提高学生处理文本信息的能力,又可以进行二度创作,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直奔重点,研究老板的态度变化

1、老师导语:面对我的求助,老板会有什么反应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自由读课文4-12段,画出老板前后态度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交流,课件出示句子,先后进行研读。

第一句:“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面包,你能给我什么呢?”

这句话,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先请同学自由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老板的动作、神情、语言来体会,预设学生会说:老板太小气了或老板太没有人情味了。--然后再让学生带着这样的体会读读这句话。

第二句话:“他见“我”醒来,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我来付。”

这句话我也是采用让学生在充分自读中体会到此时的老板是大方的,具有人情味的,--再让学生带着刚才的体会读读这句话。(先自由读,再小组读。)

3、我让学生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并启发:读着读着,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学生会说:老板的态度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便宜的面包老板不愿给我”和“愿意帮我支付昂贵的医药费”这一巨大的反差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多向对话,体会情感。

这个环节我是通过对重点句的研读来进行教学的。

1、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总结:“是啊,“便宜的面包老板不愿给我”却“愿意帮我支付昂贵的医药费”,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聚焦我的所作所为。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6-10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在文中标出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交流,我课件出示重点句:“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这个重点句,我是分两个步骤来进行教学的。

第一个步骤:读出我的虚弱。

我是这样导入: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课文中的我是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是怎样走的,谁来做做动作。从“趔趔趄趄”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什么?(使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身体的虚弱,处境的危险。)

我再引导:你能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你读,你读,进行大面积的朗读。

第二个步骤:读出“趔趔趄趄”背后的那一份坚定。

我这样导入:同学们,课文中的“我”拖着受伤的身体,饥饿难耐,此时的“我”是多么希望得到面包啊!当老板对“我”脖子上的五星红旗产生兴趣的时候,我是如何做的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出示句子“我犹豫了一下,把五星红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那么鲜艳。” 我先让学生读读这句话,找出描写我当时动作和表情的词语。从“犹豫”“慢慢解下来”、“再展开”一系列词语体会我的爱国热情,“红旗依然鲜艳”是“我”的主观感受,说明五星红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依然保持着她的神圣与庄严。

面包店的老板同意给我面包,但要求必须用五星红旗来交换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通过这句话的研读,可以帮助学生读出“趔趔趄趄”背后的那一份坚定,即“我”的爱国之心。

我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句话,找出描写我当时动作和表情的词语。(板书:动作和表情。)(学生能很快找出:愣、凝视)

我再问:“凝视”是怎样看,这时我心里可能想些什么?(预计学生会说:国旗是中国的象征,我怎么能用国旗交换面包呢?也可能会说:我饿死也要保护这面国旗。)然后,我激情引读:是啊,五星红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依然保持着他的神圣与庄严而堂堂中国男儿怎能抛弃祖国尊严呢?所以我最后决定――齐读重点句“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接着作写法指导:在文中,“我”几乎一句话也没有说,但却用我的动作和表情,表达了我的内心感受。俗话说:“行动胜过千言万语。”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深情地读课文6―10自然段。

【“预设”思维强度颇大,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揣摩文本语言,领悟作者感情,力求使教学呈现出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读书、感悟、对话、体验、内化等学习语文的过程,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这就是小学语文课堂的价值所在。】

(四) 图文结合,加深理解。

这个板块是让学生图文结合学习课文的11-12自然段。理解我的爱国心感动老板。(板书:感动老板)

(五)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在《红旗飘飘》的音乐声中我是这样导入的:行动是内心情感的真实体现,行动胜于千言万语。读完全文,相信课文中那感人的一幕一定会深深地烙在大家的脑海里。那么,如果此时这位面包店老板和这位中国留学生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学生写话。

【在音乐声中穿插小练笔,将感悟与语言训练巧妙结合,既达到了发展语言的目的,又深化了学生的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相得益彰。而且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这样会使学生在感人的氛围和爱的旋律中,深刻地领悟文章的主旨,真正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总结本课:世界各地的人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大家的心是一样的。尊重、理解、关爱,永远是我们人类最美好的品质。

五、说板书设计

科学的板书设计往往对学生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刻地把握作者思路,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的板书设计理清了课文的“脉络”,突出了课文的重点,展示了课文的灵魂,构成了课文的“缩影”,实实在在地起到了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

当然,这节课的设计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会加强反思,努力前进,希望各位给予指导。

付板书:

26 一面五星红旗

“我”           老板

动作     表情        感动

内心感受        爱国之心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4:一面五星红旗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位旅居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为维护祖国的尊严,毅然拒绝救用国旗交换命的面包,面包店的老板为之感动,决定帮助他的事。本单元教材以“世界充满爱”为主题,因此,在教学中应围绕“爱”的情感线索,挖掘文本资源,让学生通过多元的解读来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进而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生成和升华

【教学目标】

1、能够识读“摊”、“奈”、“凝”、“竖”和“拇”,正确书写“窄”、“脖”、“段”等13个字,了解作者运用外在的动作和表情,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手法;

2、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和想象,理解面包店的老板态度的变化,体会“我”对国旗的尊敬与热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对祖国的热爱和世界人民之间的友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感受“我”的爱国之情。

难点: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奥运会中中国国旗徐徐上升的情景,让孩子们说说这意味着什么?引入课后资料袋,了解“国旗”,明白国旗代表的是自己的国家。

2、了解哪些地方常常红旗飘扬。(天安门广场、学校的升旗仪式,航海船只上飘扬的国旗,首次登上珠峰、南极都要插上国旗。因为国旗代表着我们的国家。)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了解,明晰文章内容

1、自由朗读全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同桌交流,用自己的话粗略概括文章大意。

2、点名学生回答

(板书:我  面包店老板)

3、课题是“五星红旗”,文章从头到尾,都紧紧围绕“五星红旗”展开。请你再快速阅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五星红旗的句子,看看课文有几处写到“五星红旗”?

(1)、将学生找到的关于红旗的句子在课件上显现,随机正音。

(2)、引导学生概括第一处标题:手举五星红旗

(3)、再读句子,照样子列出其他标题

脖系五星红旗 拒换五星红旗 花拥五星红旗

三、精读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逐句朗读并体会句子的情感:

课件出示五星红旗句子之一:“收拾好背包,我把它系在筏子上,手举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出发了。”

a、指名读,从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让别人知道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b、把你感到骄傲自豪的体会带到句子中读一读。相互评价。

2、课件出示五星红旗句子之二:“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a、指名读,他为什么把五星红旗系在脖子上呢?说明了什么?

b、指答,“为了防止丢失才系在脖子上,说明了他把五星红旗看得跟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多么热爱五星红旗啊!”

c、你能用你的朗读声表达作者热爱五星红旗之情吗?

老师导语:可是,不幸的事真的发生了,我在漂流中出事了,醒来后,我面临着怎样的处境呢?你能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吗?

学生找出有关句子并朗读,课件出示句子:“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一块巨石挡住了,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我迷路了,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

a、指名回答:他处境怎样?(伤痕累累、饥饿难耐、筋疲力尽)

b、那么,什么是荒无人烟?

c、筏子和背包都不见了,背包里可能装着些什么?

d、如果是你,你的心情会怎样?把你着急、害怕、伤心、难过的心情带到文中读一读。

老师小结:是啊!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天了没吃一点东西,身上多处受伤,此时,“我”最想要的事什么?(我最想吃东西,然后去医院治疗伤痛,再躺在床上美美的睡一觉。)可不,“我”终于来到了一家面包店,“我”要用新大衣换面包,可老板却不干。

3、课件出示五星红旗句子之三:“突然,老板眼里闪出亮光,他用手指着我的脖子上的五星红旗,惊奇地问:那是什么?”

a、齐读句子,思考:老板看见了什么?

b、老板此时是怎么想的?(嘿,那不是他们国家的国旗吗?还系在脖子上呢,说明很爱他的国旗的嘛。我来考验考验他,用国旗换面包,看他换不换?)

4、课件出示五星红旗的句子之四:“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接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a、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我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b、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导语:这时,老板看到我的表情,竟然真的提出要用国旗换面包。

5、课件出示五星红旗句子之五:“老板拍了拍我的肩膀,告诉我可以用这面旗子换面包。”

a、齐读句子,想象:老板可能是怎样对我说的?

b、我换了没有呢?

6、课件出示五星红旗的句子之六:“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a、指读句子,“凝视”是怎样地看?“久久地凝视”五星红旗,他可能在想什么?

b、他的思想在作斗争,如果换了会怎样?不换又会怎样?

c、谁来把“我”此时的心情和感受用朗读声表达出来?

导语:一边是救我生命的面包,一边是代表祖国尊严的五星红旗。我果断地做出了选择。我最后的决定是什么?

7、课件出示五星红旗的句子之七:“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

a、这句话中哪些词语令你感动?(吃力地、趔趔趄趄、筋疲力尽、)

b、为什么让你感动呢?(因为他路都走不稳了,可是他即使饿死也不用五星红旗换面包,他把五星红旗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他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因此我感动。)

c、大声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动。

四、教师总结,体会写作方法

在我心中,国旗比我的生命更重要,祖国的尊严高于一切。文中的“我”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但却用神情、动作、表情等体态语言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是一种很巧妙很传神地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写作方法。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写人的文章中用上这种写作方法。回头写个小练笔也可以。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落实字词

1、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

2、课件出示已学课文句子当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及时正音;

3、

二、再读课文,另获新感

1、文中除了我,还有另外一个主人公,那就是--面包店的老板。面包店的老板又是个怎样的人呢?找出描写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句子,读读,体会他的态度。

2、课件出示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变化的句子:

(1)“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面包,你能给我什么呢?”

(2)“他见我醒了,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我来付。”

a、读一读,谈体会,说理由。

b、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为什么这么大呢?(敬佩我,被我的爱国热情,维护祖国尊严的精神受感动。)

老师小结:“我”用实际行动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我的爱国之情也赢得了这位外国友人的理解与尊重。

3、课件出示五星红旗的句子之八:“这时我才发现,在我床头的花瓶里,有一束美丽、芬芳的鲜花,花丛中插着那面心爱的五星红旗。”

齐读,读出你的自豪和骄傲。

三、升华主旨,触发情感

学到这里,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文中的我“说”和面包店的老板说,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我想对中国留学生说:

我想对面包店的老板说:

[一面五星红旗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5:一面五星红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一面五星红旗》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学期的阅读课文,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课文叙述了“我”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理解和尊敬。本文的思想内涵定位为“爱国者在每个国家都能得到尊敬,爱国者是最值得尊重的”,“只有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才能赢得外国人的尊重。因此,在教学中,我带动学生深入细致地研读课文对人物动作的细微描写,揣摩人物内心,体味人物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外在动作中读懂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热爱和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交流,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学习并运用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使学生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二)教学难点: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回顾课文内容

1、低声播放《红旗飘飘》歌曲

2、教师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

3、同学们齐读课题。

4、师引导: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设身处地,体会留学生所处环境

1、自主学习第一部分:在漂流失事后,我的处境怎么样?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学生自主学习,并以文章为凭借谈自己的学习体会。(相机理解:“荒无人烟”、“无影无踪”)

3、指导朗读:你能把我当时处境读出来吗?(指名读、评价,再练读,齐读)

4、在这样一种处境下,这位留学生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什么?

(三)品评比较,体会老板的国际友情

1、默读文章的二、三部分,边读边画出描写老板态度的语句,然后小组讨论一下,老板的态度都有哪些变化?

(生画句子讨论,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老板的态度都有哪些变化?

(1)(屏幕出示)“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面包,你能给我什么呢?’”

(2)师教方法:自己读读,找一找老板的动作,再学着做一下,通过这个动作你体会到老板的什么心理?(3)师小结:同学们刚才不知不觉中就在运用一种阅读和描写的方法,那就是通过动作体会人物心理。

(4)生用刚学习的“通过动作体会心理”的方法来汇报,

(5)讨论:老板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6)师引导:你们发现作者在描写老板态度变化的特点了吗?

(7)师总结:作者没有用大篇幅对话去展现人物心理。他是通过老板的动作来展示老板态度的变化的。这种用人物动作体现人物内心的方法非常巧妙。在阅读中,我们要学会这种方法,在习作中我们还要尝试并运用这种方法。

3、拓展练习:媒体出示一组练习: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谈谈所体会到的人物的心理

句子一:我抬起头,仰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庄严地敬了一个队礼。

句子二:刚公布完考试成绩,我就手舞足蹈地大声叫嚷起来。

(四)精读感悟,体会“我”的爱国情怀

1、过渡:体会促使老板前后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原因。

2、自由地朗读课文。想: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我对五星红旗的珍爱?

3、交流,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4、指导朗读,读出留学生态度坚决宁可挨饿受苦也不愿意换面包的决心。

5、师总结:正是留学生这种对国旗的尊重和对祖国的之情打动了面包店的老板,使他深深地理解中国留学生的行为,老板不仅救了他的生命,还无偿为了支付了医药费。

6、谈感受:你想到面包店老板说些什么?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再次体会老板的救助行为。

(五)拓展延伸,深化文章的主题

1、资料展示:古今中外,像留学生这样维护国旗尊严的人还有很多很多。请把你收集的感人故事给讲我们大家听。(梁帆的故事,吴立章爷爷小时候的故事等)

师引导: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播放教学课件:天安门广场上,布达拉宫前,南极大陆上、香港回归时、载人宇宙飞船上,申奥成功时,升起五星红旗时激动人心的场面。

3、怀着对五星红旗无比崇敬的心情齐读课题!

六、板书设计:

26 一面五星红旗

老板 “我”

[一面五星红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6:《一面五星红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面五星红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长汀县第二实验小学    李秀金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6课(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课文叙述了“我”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理解和尊敬。本组教材模块以“热爱祖国”为主题,教学中应围绕“热爱祖国为荣”的情感线索,带动学生深入细致地研读课文对人物动作的细微描写,揣摩人物内心,体味人物的爱国情感。

设计理念:

这篇文章表达情感含蓄,全文并未写一个“爱”字,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爱国”真情。对于一个三年级学生来说,要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并非易事。因此,在这节课上,我尝试运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生情,在情中感悟和升华”。即在“读文”与“悟道”中搭起一座桥。同时尽可能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我”的行动去推想“我”当时的内心活动,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我”的爱国之情,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并坚持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体会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感受我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揭示课题,复习导入。

1、揭题、读题。

2、回顾主人公。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揭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导入,又让学生迅速从头脑中提取课文相关信息,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

第二板块--倾听范读,体验感动

教师深情诵读,学生边听边想: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谁?

预设:A 中国留学生     B 面包店老板

【设计意图:老师深情诵读,既渲染课堂气氛,也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调,同时又展示教师的表达技能。范读前,老师还安排学生边听边思考:文中谁最让你感动?而后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教学。】

预设A:中国留学生

第三板块--直奔重点,品读感悟

(一)感受我的爱国情感

1、中国留学生的哪些做法让你感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4-12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2、小组合作交流

3、汇报交流:留学生的哪些行为最让你感动呢?

出示句子1: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一读,读出“我”的虚弱。这句话中的哪些词给你特别深的感受?感受:吃力、趔趔趄趄

二读,读出“我”的坚定。

(1)、回顾处境,领悟“我”的需求。

(2)、面包真的有了,就摆在我的面前,面包店的老板同意给我面包,但要求必须用五星红旗来交换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句子2:“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①、我为什么愣了一下?凝视是怎样的看?

②、我久久的凝视着五星红旗,心里在想什么?

(3)、引读,感受坚定。

三读,读出“我”的爱国情。

①、感知内心:此时的我,宁可--也不 --

②、朗读体验

4、除了这些地方,文中还有哪些描写表现了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呢?

出示句子: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的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1)、从动作表情感悟“爱”

(2)、从“鲜艳”之中感受“爱”。

5、串读句子,小结写法。

【设计意图: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 “吃力”“趔趔趄趄”“久久地凝视”等词语、句子的推敲直视“我”当时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去触摸“以人物外在的表现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的写作方法,在语言的品味中,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二)感受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

留学生的爱国情感感动了我们,也深深的打动了在场的面包店老板,使他改变自己的态度,所以他才会--(出示句子)。面包店老板刚开始时的态度是怎样的?(出示句子)

1、体会前后不同态度。

2、小组对比读,感受变化。

3、拓展体验,思考:老板前后的态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4、齐读第11-12自然段,看图想象写话。

【设计意图:通过面包店老板对“我”前后两次不同态度的比较,通过一个面包的价钱与医药费的比较,让学生理解是“我”的爱国精神打动了面包店的老板,赢得了他对“我”的敬重与理解。并且抓住文中的空白点进行小练笔,不落痕迹地将感悟与语言训练巧妙结合,既达到了发展语言的目的,又深化了学生的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相得益彰。】

第四板块--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1、你们还在那些地方见过五星红旗?播放课件。小结,歌唱《红旗飘飘》。

2、总结: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无论何时何地,每个中国公民和组织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国旗。

【设计意图:生动的画面和高昂的歌声再次拉近了文本与学生认知情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五星红旗作为祖国的象征,无处不在,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也把整个教学推向高潮。】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积累运用。

1、把文中感人的句子摘抄下来。

2、搜集热爱祖国或跟国旗有关的故事读一读。

3、采用人物动作、神态表达内心感受的写法,请选择身边发生的一件事写下来。

【设计意图:“菜”可以因不同学生的口味,做出不同的选择。这三道题层次坡度明显,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空间,能力强的学生可选择三道题一起做,能力弱的学生可以选择做简单的第一题。这三道从要求上讲是体现了“分层次”和“有坡度”,从设计上看又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从课内到课外,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还再次注重读写结合,使不同的学生在相同内容的学习中都有相应的收获和提高,各自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

26、一面五星红旗

中国留学生            老板

爱国                感动

【设计意图: 板书是用精练的语言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这个板书设计简洁、自然,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面五星红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7:《可贵的沉默》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韩小林

师:同学们请看(出示课件生日蛋糕的图片)是什么啊?听,这是什么歌。看到这漂亮的生日蛋糕,听到这好听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快乐吗?说出你过生日的情景,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

生:过生日时,我很高兴。因为有好吃的蛋糕,还有父母陪着我。

生:有我的好朋友和我一起过生日,我们一起做游戏。

生:过生日时,我对着蜡烛许愿,还吹蜡烛呢?

生:父母请我的朋友来参加我的生日Party!

……

师:关于生日的话题,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篇和生日有关的课文--17课《可贵的沉默》,齐读课题。

生:17 《可贵的沉默》

师: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沉默是可贵的”现在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师:现在老师请你们看张图片。

(课件出示同学们高兴举手的图片)

师:谁来说一说,你觉得图片上的同学们怎么样?(动作神态。)

生:高兴、兴奋、高高的举起了手。整个场面非常----热闹,板书热闹

师;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和什么要求是同学们这样高兴。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吗?打开课本72页。找到了吗?谁来说说

生:“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

师:当听到老师的问题和要求时,孩子们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并在课文中找出来。

生:“知道!”“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回答的很肯定而且不假思索。生;当然祝贺了,祝贺的(孩子们因得到父母爱而感到兴奋。)

师:谁来读一下你找的句子?

生:他们骄傲的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的左顾右盼。

师:谁还能读的更好?

师:你读的这么好,说说你注意了句子中的哪些词?

生:我注意到了“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

师:这些词能说明什么?

生:这写词能说明孩子们非常兴奋、骄傲。

师:我们来齐读一下这个句子。

师:谁再来读一下你找的句子?

生:前排的孩子都回过头往后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快乐的交谈,谈的内容当然是……

师:在第几段,出示这一段。过生日时孩子们心情怎样。(高兴)

过生日时,父母给他们祝贺。精美的礼物他们能不高兴吗。

你能把这种高兴劲读出来吗一起读。

师:是啊,孩子们多么幸福呀,从孩子们的表现可以看出,父母的爱,孩子们都已经感受到了。(板书:感受父母的爱)

师:孩子们会感受爱了,这还不够,老师还要寻找蕴藏在孩子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出示课件)

他们已经意识到的是:(                                      ),

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是:(                           )。

1. 小组内说一说,完成填空。

(生读句子,并根据提示小组进行讨论。)

师:哪个小组想和同学们分享你们的想法?

生:我们小组认为他们意识到的是父母很爱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父母的生日。

生:我们小组认为他们意识到的是父母很爱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如何给父母过生日。

生:我们小组认为他们意识到的是父母的爱,没有意识到的是他们怎么样去爱父母。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同学们,老师再请你们看一幅图(出示同学们沉默的图片)

观察一下图上孩子们的表情。动作(有的低着头,有的皱着眉还有人用手遮朱了自己的脸,还有的用手摸着后脑勺。孩子们沉默了板书沉默

师;跟第一幅比一比。高兴劲热闹劲完全没有了。是谁让这一群快乐的孩子们变得如此沉默。

生;老师。

师。对是老师,老师有提出了什么问题。在课文中能找出来吗?

生:“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

师这是孩子们沉默了。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写孩子们沉默的句子。

生:“霎时……沉静地举起了手”出示句子

师:哪些词能体现孩子们沉默了?

生:“安静、依然安静、沉静”能体现孩子们沉默了。

师:请你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师:谁再来交流一下你找的句子?

生:“教室里寂然无声……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

师:这里面有一个词语“寂然无声”,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静到什么程度,用自己的话说一下,

能读出这种寂然无声吗,

怎样读。用轻轻的语气读出来。

谁来,(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教师的寂然无声)

师:同学们沉默了,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教室里静悄悄的。

师:出示;

沉默了足足一分钟,在这短暂一分钟里,孩子为什么沉默了,

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想些什么?为什么捂着脸,感到羞愧,爸爸妈妈给我们过生日还祝贺生日我们竟然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别说祝贺了。

”师:此时此刻,大家设想以下,在这足足一分钟的时间里,孩子们心里在想什么呢?老师为大家提供三个开头,请选择一个续写。

*在这足足一分钟的时间里,有的不断地自责着    爸爸妈妈那么关心我们,我们却不知道他们的生日,也没有向他们祝贺,真不应该,真对不起他们。

*在这足足一分钟的时间里,有的在想:今后

师:在沉默中我们有了这样的感受和思考出示图片。读屏幕板书回报

示。

6、师提问:

(1)、老师是怎样打破这种沉默的生找课件出示,一下子教室里有热闹了板书热闹让生找出描写第二次热闹场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发现了什么?(和第一次的热闹不一样,讨论的内容不一样。)

2. 【热闹】是呀,教室里又热闹起来了,不过这时的热闹和沉默前的热闹有什么不一样呢?(原来的热闹是来自父母为自己庆祝生日,这时的热闹时因为孩子已经懂得了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父母的爱。板书---回报爱)

师:孩子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的爱。她们回报了吗?课文中那一段能看出来。家长会上她们父母的发言中我们知道了同学们不但懂得回报父母的爱了,更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回报了父母的爱。

四、总结延伸,感情深化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老师想知道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的同学亲举手。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亲举手,同样的一幕发生在我们的教室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看大屏幕。出示父母的图片。

1是否记得曾经依偎在妈妈怀抱中的情景。

2是否记得当我们蹒跚学步是是谁牵着我们的小手。

3是否知道我们今天坚实的脚步中凝聚着妈妈多少血汗。

4是否记得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

5是否记得爸爸带给我们的快乐

6在生活中正是他们精心的呵护,才有了我没们今天的幸福。

此时此刻,你一定想起了他们,我们伟大的父母。他们在哪里呢。

7或许此时他背着重重的行囊在坚实的人生路上跋涉。

8

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谁。此时此刻,我有想到一个感人的故事。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轻轻的读这个故事。可怜天下父母心你们会怎样回报父母对你们的爱呢?怎样孝敬他们。说一说。

生;我要知道父母的生日,父母过生日时,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父母买礼物。

生:回家我要帮父母做家务。

生;我要给父母拿拖鞋,端水,给他们洗脚。

生: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让父母高兴。

出示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父母的期望并不多,我们的一句问候、一次搀扶、一杯茶水、一个微笑、一次感谢,我们的爸爸妈妈就满足了。

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爸爸妈妈说,写下来好吗

生回答。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感恩我

[《可贵的沉默》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8:《可贵的沉默》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榕城区实验学校   王銮贞

一、以演代讲,学习生字,理清脉络。

1、创设情景,演绎文本,导入新课。【学生进场时播放《生日快乐》】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多媒体教室上课,老师特别开心!大家注意到刚才进场的时候老师播放的歌曲吗?

师:这首歌曲叫做?--

预设:《生日快乐》!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生日的话题--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吗?

预设:知道!知道!

师: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吗?

预设:当然祝贺了!祝贺的……

师: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把手举高,老师要点数了!1、2、3、……18、19、20……啊,这么多啊!老师都数不过来了!刚才同学们的精彩表现,跟我们一篇课文所描写的特别相似,就是第17课《可贵的沉默》。【课件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请同学们翻到课本72页。

2、揭题,质疑,释题,设疑。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预设:可贵的沉默。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沉默”什么意思?

师: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

预设:不说话。

师:是的,沉默就是指一言不发、不说话。还有疑问吗?

预设: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是可贵啊!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

3、初读课文,自主学词。

(1)初读课文,标自然段,圈生字。

师:请同学们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随机点拨指导。

4、交流、反馈。

(1)学习生字,重点学习“迅、速”及“顾、烦”。

师:请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这些词语你能读准确吗?【出示会写字】

(全班齐读。)

师:去掉拼音会读吗?

预设:会。

师:真是自信的孩子!老师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读对了其他同学就跟着读;读错了,大家就帮他纠正,好吗?

预设:好!

师:读得真好!请大家把掌声送给我们的小老师--老师觉得这两个生字特别有意思?你有什么发现吗?【出示:迅、速】

预设:都是半包围结构,部首都是走之儿。

师:真会发现!走之儿表示走或跑,大家说说这个词的意思是--

预设:很快;速度快!

师:真聪明,一点就通!那我们要怎样写好这两个字呢?先写走之儿吗?

预设:不是。

师: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来写,好吗?

(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边写边提醒。)

师:“迅”字先写横斜钩,然后是横、竖,再写走之底,点横折折撇捺--走之儿就像一艘小船,写的时候捺笔要写得平稳些,才能托住上边。“束”的最后一笔变成了点。现在,请大家在练习本上把这两个字端端正正地写一遍。

(学生练写一遍。)

师:生字当中还有部首相同的字吗?快找找--

预设:有--“顾”和“烦”。

师:大家的眼睛真亮!

【出示词语:烦恼、左顾右盼】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烦恼”的“烦”和“左顾右盼”的“顾”都是页字旁。

师:大家注意看,“页”的甲骨文特别像一个端坐着的人,不过这个人的头特别大,所以,“页”表示“头”,带有页字边的字一般表达的意思也与头有关。想想看,“左顾右盼”是什么意思?

预设:就是头转向左边看看,又转向右边看看。

预设:就是向左右看,向四周看。

师:你能把这个动作做出来吗?

学生做动作。

师:我们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有意思!而借助一个字的部首来理解一个字的意思,这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好办法。

【出示:贺】

师:也是“页”字部吗?--“贝”字部表示什么?还有其它的生字,请同学们课后去讨论。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推荐一个网站--汉典网。有关汉字的解释、结构、组词等等,都可以在这个网站上找到。

--大家能给“贺”组词吗?

预设:祝贺、贺礼、贺卡……

(2)理清课文脉络。(出示插图)

师:祝贺是课文中出现的一个词语,课文写了什么?你能用上“祝贺”这个词吗?

预设:课文写的是孩子们要给爸爸妈妈祝贺生日

预设:课文写了爸爸妈妈给孩子祝贺生日,孩子们很兴奋。

师:嗯,是老师问关于过生日的事,老师第一次是怎么问的?

预设:老师第一次问同学们“爸爸妈妈知不知道你们的生日”。

师:第二次老师又问了--

预设:同学们知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

师:课文确实出现了这样两个场景。我们来看,这是课文的两幅插图,这都是哪个场景呢?【出示插图】

预设:第一幅图是老师问同学们,过生日时爸爸妈妈有没有祝贺你。

师:第二幅图呢?

预设:第二幅图是说爸爸妈妈过生日的时候,你们有没有祝贺爸爸妈妈?

师:大家真会观察!

二、在“热闹”中感受爱--学习第一部分(1-9段)。

聚焦“热闹”。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场景。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什么词呢?

预设:快乐;高兴;热闹;开心、幸福……

师:同学们都举着手,好像在说着什么,这样的场面一定是热闹的。【板书:热闹】

--我们看到图中的孩子们扬起了眉毛,开心极了!课文哪些地方能体会到孩子们的开心呢?

预设:(1)“知道!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异口同声”是什么意思?

预设: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形容意见一致。

师:请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读出孩子们的话。

预设:知道!知道!

师:老师发现你们的回答多么整齐啊!这就叫做--

预设:异口同声。

师:非常好,看来大家都理解什么是“异口同声”了。还有哪些句子也体现了孩子们兴奋的心情?

预设:(2)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

师:这是对孩子们哪一方面的描写?

预设:神态描写。

师: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指名朗读句子。)

师:能配上动作、神态读一读吗?

(学生朗读句子。)

师:读得够神气的!通过你们的朗读,老师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对于父母给自己过生日非常的--

预设:开心、兴奋、自豪……【板书:兴奋】

师:这也可以看出父母的确给了孩子们足够的爱。而孩子们感受到了吗?

预设:感受到了。【板书:感受爱】

师:所以才会如此--

(教师手指板书,引导学生说出)

预设:兴奋!

师:此时的教室里热闹极了!你从哪个句子读出来的?

预设:(3)我的情绪迅速地传染给了他们,他们随着我一起点起数来,“15、16、17……”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前排的孩子都回过头往后看,几个男孩子索性站了起来,我也不阻止他们。

师:同学们,请你们仔细地读一读这段话,词语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默读思考。)

预设:这一段话中用到了好几个“越”字?

师:非常敏锐,你的发现很有价值!数数看,用到了几个“越”字?

预设:6个,一共6个“越”字。

师:短短的一句话中用到了6个“越”字,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呢?

预设:我感受到了孩子们非常的兴奋、激动。

预设:他们的爸爸妈妈很爱他们。

师:你理解得真透彻!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几位学生朗读。)

师:你们的朗读非常动情!老师也想加入到你们的行列中。不过老师的朗读需要大家的配合,大家愿意吗?

师:我的情绪迅速地传染给了他们,他们随着我一起点起数来,“15、16、17……”越点越多,

生:越点越多,

师:越点越兴奋,

生:越点越兴奋,

师:声音越来越响,

生:声音越来越响,

师:前排的孩子都回过头往后看,几个男孩子索性站了起来,我也不阻止他们。

总结,过渡到第二部分。

师:父母的关爱让孩子们十分激动、兴奋。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要了解的吗?

预设:孩子们为什么沉默下来了呢?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哪位同学能来回答?

三、在“沉默”中寻找可贵--学习第二部分(10-15段)。

1、聚焦“沉默”。

预设: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说不出来。

预设:爸爸妈妈那么爱我,我却不知道他们的生日,好丢脸。

师:此时的教室是怎样的?

预设:安静。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1--13)自然段,画出描写课堂安静的句子。

预设: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我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静。过了一会儿,几位女生沉静地举起了手。

预设: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

师:沉默下来的时间很短,你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预设:霎时。

师:“寂然无声”是什么意思?

预设:就是一点声音也没有。

师:请同学们圈出表示安静、沉默的词语来。

(学生默读,圈画,)

师:圈好了吗?有哪些?

预设:“安静、依然安静、沉静、寂然无声、沉默着、沉默着”。

预设:(补充)还有“依然安静”。

师:孩子们,我们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词语,这也是我们语文学习的一种好办法。教室里这么安静,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朗读。)

师: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大家感到教室里寂然无声吗?你来试试吧!注意读的时候声音应该轻一点,才能感觉到教室里的寂静。

(学生朗读)

2、入情入境,想象理解沉默图。

师:读的真棒!孩子们为什么沉默着呢?【板书:沉默】

预设:因为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在这沉默的一分钟里,孩子们想到了什么?请你动笔写一写。

【课件出示:想象孩子在这沉默中,想到了什么?(动笔写一写)

他们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孩子们,写好了吗?

预设:他们感到很内疚。

师:这个词用得太好了,内疚。【板书:内疚】

预设:爸爸妈妈那么关心我们,我们却不知道他们的生日,也没有向他们祝贺,真不应该,真对不起他们。

预设:我很不好意思。因为爸爸妈妈在我的生日时每次都买了漂亮的衣服,还吃了蛋糕,还请了很多的客人,我却连他们的生日是哪天都不知道。

师:说得太好了!孩子们心里充满了--

预设:内疚!

师: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够好,这是多么可贵的呀!所以,老师才会觉得这些孩子是可爱的。

【课件出示:“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师:“瞥”这个字怎么读?

预设:piē。

师:是什么意思?

预设:很快地看一下。

师:大家一起看插图,孩子们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

师:大家看,他们有的--

预设:皱着眉头,

师:有的--

预设:低着头,

师:有的--

预设:趴在桌子上……

师:你们不仅是会思考、会观察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们还是会发现的孩子!如果知道了爸爸妈妈的生日,不就可以弥补过失了吗?你们有谁发现了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的办法呢?

预设:“问爸爸!”“不,问妈妈!”“不,问外婆!”“自己查爸爸妈妈的身份证!”

师:这个时候,同学们还是“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吗?

预设:不是。

师:这个时候是--

预设:七嘴八舌。

师:说得好极了!孩子们讨论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方法,说明孩子们已经意识到,我们不仅要感受父母给予我们的爱,还要懂得--

预设:回报父母的爱。【板书:回报爱】

师:孩子们刚才在沉默中的内疚一下子如释重负,轻松了下来。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心情轻松了下来?

(学生按要求默读,圈画)

预设:“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道道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课件出示句子】

师:“赦免”是什么意思?

预设:……

师:“赦免”是指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法,也就是不在追究以前的任何责任了。那大家说说,不追究了,心情轻松不轻松呀?

预设:(高兴地齐答)轻松!

师:还有表现孩子们心情轻松的句子吗?

预设:“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师:是的,这次的“热闹”与沉默前的热闹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先前的热闹只是在讨论自己,而现在是讨论怎样回报爸爸妈妈的爱。

师:这其实就是老师“想要寻找的蕴藏在孩子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极为珍贵的东西就是--

预设:回报父母的爱。(引导学生看板书回答)

总结。

(结合板书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师:(小结)看,在沉默中我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

(出示课件)

【在这一分钟的沉默里,孩子们感受到了;

在这一分钟的沉默里,孩子们反省了;

在这一分钟的沉默里,孩子们思考着;

在这一分钟的沉默里,孩子们懂得了。】

师:在这一分钟的沉默里,孩子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很多很多;反省了自己知道被爱而没有想到回报;思索着应该用什么方式去回报父母的爱;懂得了接受爱的同时更要回报爱的道理。

同学们,在这一分钟的沉默中,孩子们收获了这么多,这就是--

生:可贵的沉默。

师:孩子们会以什么方式来回报父母的爱的呢?下一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这是我们的课外作业,请同学们课后认真完成!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2、阅读《爱的教育》,把你读了之后的感受跟父母或同学进行交流。

[《可贵的沉默》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9:一面五星红旗 教学反思(三年级下册)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春蕾小学的王霞。首先感谢您对我这节课的聆听指导。今天,我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第26课的课文《一面五星红旗》的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一面五星红旗》所在的第七单元是围绕着“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内容。近几十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倡导的“国际理解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主题。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本组的教学重点应该落到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上。《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反映了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尊重。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国与国之间要互相尊重,人民要友好往来,只有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才能赢得外国人的尊重。

针对本课教材的特点,我抓住两个点进行设计,

一是矛盾点:引导学生紧紧抓住面包店老板前后不同的态度进行质疑、通过朗读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是抓情感点。“爱国情感”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虚幻、空洞的词。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的爱国情,便成了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爱国情感不是感性的说教,它务必在教学中有个实实在在的载体,我们认为必须回到语言实践。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研读重点词句,感悟爱国情,体验爱国情。如在指导学生感悟“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等重点句子时,呈现典型的三个层次:读出理解--说出感受--再读体验情感。本节课,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通过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吃力、趔趔趄趄”等词语,从中品出了留学生身上沉甸甸的爱国情意;同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空间,让学生带着自己感悟到的文中情,再读重点语句,本节课孩子们不但读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来,还切实地体验到留学生身上浓厚的爱国情思。

本节课我们还力求实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上出真正的语文味儿来,如教给孩子们用动作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看看你从留学生的那些动作中感受到了他对国旗的热爱,当学生找到“久久凝视”时,再和“看”进行对比体会,哪个词用得更准确。进而使学生体会到准确运用词语的好处。本节课孩子们在读文的过程中就不断的在运用这些方法理解体会文本,直至结尾处更是让孩子们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话中,(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会让孩子们动笔写一写。)

当然,这堂课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许多孩子们的回答中产生了对文本和学法上的生成,有些我没有捕捉到或没有提炼、提升。今后我会不断的在这些方面多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语文功底。最后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导,让我以后在教学上有所进步,谢谢!

[一面五星红旗 教学反思(三年级下册)]

篇10:三年级语文下册《一面五星红旗》教案

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我”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课文从三个方面叙述事件的经过,第一部分写“我”在一次漂流活动中失事,处境非常艰难;第二部分写“我”与面包店老板打交道的过程,“我”断然拒绝了他提出的用面包换国旗的要求;第三部分写“我”的行为感动了面包店老板,“我”也得到了救助。课文思路清晰,在表达上的特点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现心理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一写法。

学习目标:

1、在朗读中认识“摊、奈”等5个生字,会正确读写“窄、脖、段”等词语。

2、以五星红旗为脉络,梳理课文内容。

3、重点学习“拒换五星红旗”,以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为突破点,通过朗读,从人物的外在动作中理解人物内心的情感。

4、运用一定方法摘录课文中四字词语和感人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从人物的外在动作中理解人物内心的情感,体会年轻人的爱国情怀。

课前准备:

1.短片(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2.歌曲《我爱祖国》。

3.课件:重点品读的句子。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播放课件)同学们,看完这个短片,你们对五星红旗有了怎样的认识?

在一位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留学生心中,五星红旗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一面五星红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认读生字词,轮流读课文。

三、读课文,理清脉络

1.小组合作,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围绕什么来写?(五星红旗)课文有几处写到“五星红旗”,画出有关句子。

2.汇报交流,列出标题。

手举五星红旗、脖系五星红旗、拒换五星红旗、花拥五星红旗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在这些写到“五星红旗”的句子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

2.汇报交流,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中提出问题,并相机解决问题。

(1)“手举五星红旗”部分:作者去漂流旅行,带的东西本应越少越好,为什么要举着五星红旗?

(2)“脖系五星红旗”部分:“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3)“拒换五星红旗”部分:

①在怎样的情况下,面包店老板提出用面包交换五星红旗?

②“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这时,“我”可能会想什么?

③“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4)“花拥五星红旗”部分:

①小组讨论:画出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②模拟采访,深入理解。

记者:面包店老板,你为什么要帮助一个你素不相识的中国留学生呢?

面包店老板……

记者:这位中国学生,你想对面包店老板说什么呢?

中国留学生:……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播放歌曲《我爱祖国》,观看五星红旗红旗升起的不同瞬间,引导学生体会国旗在心中的意义。

板书:

一面五星红旗

花拥五星红旗 爱

拒换五星红旗 国

脖系五星红旗 之

手举五星红旗 心

篇11:雷雨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二类字。

2、会写“垂”字。

3、理解课文雷雨前的部分。理解“压下来、垂下来、黑沉沉“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想听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调整好坐姿,我们一块儿来欣赏。

(师播放儿歌视频《夏天的雷雨》)

师:歌中唱的是什么?

生:雷雨

师:雷雨在什么季节下?

生:夏天

师:雷雨是什么样子的?

生1:很大在你的印象中,

生2:打闪打雷

生3:……

师:雷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18课《雷雨》去看一看。请同学们打开书,看到18课,自己把课文读一遍,注意你圈画出的生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

师:(大屏幕出示生字词)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师:生字词大家掌握的不错,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这里有三幅图片,接下来请大家把课文再读一遍,然后根据课文叙述的顺序重新排列顺序。

(学生自读课文)

师:谁来把这三幅图片的顺序重新排列一下?

(指名学生上台排列)

师:你能说说这样排列的理由吗?

生:课文前半分内容还没下雨,中间部分写的是下雨的情景,后面写的是雷雨过后的样子,所以这样排列。

师:你真会读书,是个会思考的孩子,我们给他掌声鼓励,好吗?

(学生鼓掌,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遍,看看哪些自然段分别写的是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情景)

(学生再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哪些自然段分别写的是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情景?

生:1、2、3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前的景象,4、5、6自然段写的是雷雨时的景象,7、8自然段写的的是雷雨后的景象。

师:接下来我们一块儿来看看雷雨前是什么样子的。

(大屏幕出示1、2、3自然段)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师:大家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声音很洪亮,但是感情差了点。

师:嗯,你的建议很诚恳,等我们理解了课文,肯定就会读得好一些。请看,老师这儿有一幅图,(出示“乌云密布”图)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乌云

师:你觉得这乌云怎么样?

生1:很厚。

生2:我感觉乌云很重,好像要掉下来似的。

生3:很黑。

生4:我感觉乌云很低。

……

师:(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是啊,这乌云很厚、很黑、很重,好像要掉下来似的,大家想想,哪个词语可以用来形容现在的乌云啊?

生:黑沉沉

师:乌云黑沉沉的,此时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生:很闷,憋得慌

师:那你能试着读出这种感觉吗/

(指名该生试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觉得好闷热啊!大家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好吗/

(学生齐读)

师:60多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好闷啊,老师都感觉喘不上气来了,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此时的乌云,你会用哪一个呢?

生:乌云密布(板书)

师:要下雨了,天这么闷热,人都感到难受,那其他的东西会怎么样呢?

(师出示“叶子和蝉”图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怎么样?

生:树上的叶子似乎都不动了,蝉趴在树枝上。)

师:是啊,它们也热坏了,闷坏了,请看大屏幕。

(出示句子“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师:请大家试着读一读,读出天气的闷热。

(学生试读,可以与同桌、前后桌合作)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学生读)

师:读得不错,不过,如果你把“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叫”稍微重读一下,效果会更好,你想再试一试吗?

(学生再次读句子)

师:好,你的朗读让老师更进一步的感到了天气的闷热。

师:天气好闷热啊,此时如果有一丝风吹来,该有多好啊!看,它来了!

(师出示“狂风大作”图片)

师:同学们,你觉得这是你期待的风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风太大了,把树都刮倒了,这样的风不舒服。

师:是啊,这风太大了。

(出示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你能读出风的大吗?

(学生多种形式读句子)

师: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风吗?

生:狂风大作(板书)

师:“垂”字怎么理解?

生“垂”就是耷拉下来

师:(出示“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图片)请大家看图,“垂”字指的是东西的一头从上面挂下来。

师:(出示“柳树图”、“头发图”)

你能看图用“垂”字说一句话吗?

生:绿绿的柳枝从树上垂下来。

长长的头发垂下来,真漂亮。

师:说得真好,接下来,我们来学一下“垂“字的写法。(重点指导笔顺、字形)

师:接下来天气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出示带声音的“电闪雷鸣”图片)

师: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的呢?请看大屏幕,

(出示“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师:你能读出刚才电闪雷鸣的样子吗?试试看。(学生试读句子)

师: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刚才的情景,你会用那个词?

生:电闪雷鸣(板书)

师: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雷雨前的天气情况什么样?

生: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

师:我们回过头来,再读一下1、2、3自然段,感受一下雷雨前的乌云密布、

狂风大作、电闪雷鸣。

(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三自然段)

师:刚才大家又读了课文,你能完成下面的小诗吗?

大屏幕出示小诗:

雷雨要来了,

乌云越来越       ,

天越来越         ,

风越来越         ,

闪电越来越       ,

雷声越来越       ,

雷雨的脚步越来越      。

生1:雷雨要来了,

乌云越来越 厚      ,

天越来越    闷     ,

风越来越  大       ,

闪电越来越   亮    ,

雷声越来越  响     ,

雷雨的脚步越来越 近     。

生2:……

师:回去以后,请大家模仿《雷雨》中雷雨前的部分,写一则观察天气的小日记。

师:下课!

[雷雨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篇12:丰碑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师: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丰碑》(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丰碑》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分几段?第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生:(指名回答,略。)

师:(故录像,教师随音乐和画面有表情地讲述。)这就是那支装备极差的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着。云中山早已被严寒冻成了一个大冰地。战士们冒着刺骨的寒风,顶着鹅毛般的大雪,一步一步艰难地跋涉着。他们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顺利通过雪山呢?他们还将遇到怎样的困难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的后三段。

[评:导语设疑激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电教媒体的运用,把学生带到艰苦的长征路上,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启发诱手的作用。]

师:通过理解课文后三段,我们要了解军需处长在严寒中的感人事迹,学习他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弄懂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还要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7自然段。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第2段。请一名同学读课文第2段,大家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生:这段主要讲红军队伍在前进中可能遇到很多困难。

师:书中只简略地为我们列举了4个可能出现的困难。但我们知道还将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在等待着这支队伍。同学们想像一下,他们还将遇到哪些困难呢?

生:(分别回答,想橡出很多困难)

[评:引导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师:同学们想象得很合理。红军所面临的困难是非常严峻的。那么,在困难面前我们的将军是怎样做的呢?

生: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了一条道路。

师:这说明什么?

生;这说明将军很爱护、关心战士。

生:说明将军非常勇敢。

师:在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面前,我们的将军英勇无畏。这支队伍还在前进。前进的过程中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投影:书中插图结合画面想想:这件事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生:这段讲一个军需处长冻死在严寒中的事。

师:(板书:军需处长)谁来结合画面说一说这件事中哪个细节最令你感动?

生:最令我感动的是军需处长那镇定安详的神态。

生:最令我感动的是军需处长的穿着单薄破旧。

师:老师和同学们一样,都觉得军需处长这个人物是最令我们感动的。那么,作者是怎样详细描写军需处长的呢?请大家看课文的第7自然段,边读边动笔画出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语句。思考: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神态?

生:军需处长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呢?

生:从他的动作可以看出来。他的右手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师:(板书:夹烟前伸)军需处长已经被冻僵了,为什么他的神态还是那样镇定安详呢?

生:因为他相信自己会走出雪山,革命会取得胜利,所以他的神态才那样镇定安详。

师: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谈谈你有什么感想?

生:军需处长就是发棉衣的,他把棉衣都发给了战士,自己却穿得单薄破旧。(板书:单薄破旧)说明军需处长是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

生:此时此刻我觉得军需处长很高大。

生:我十分敬佩这位军需处长:

师:同学们产生这样的感情是对的。通过这段描写(放录像,指投影)我们仿佛真的看到:在风雪中一位穿着单薄破旧的老战士,他那瘦弱的身影从雪山的那一面艰难地、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他累极了,他只想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下来歇一歇,可这一歇,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评:创设情境,情感导读,使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深地理解了课文内容,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军需处长崇敬、怀念的心情,以低沉、舒缓的语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生:(反复练读,师具体指导,最后生配乐赏读和背诵。)

[评;以读书、训练为特点,在朗读中记诵课文,读懂词句,培养语感,这是本节教学基本的语言训练方式。]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第三段中,作者通过神态、动作、衣着三个方面详细地描写了军需处长这个人物。作者同时还详细地描写了另外一个人物,谁呢?

生:(齐答)将军!

师:(板书:将军)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的?

生:(回忆学习方法)

师: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总结为“读、画、思”。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自学第三段。(出示“学法提示”投影--读:轻声自由地读第三段;画:画出描写将军三次神态变化及动作语言的句子;思:他每次神态变化都因为什么?)

[评: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使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方法去实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生:(生自学第三段后,进行汇报,师同时板书:“愣一下”、“发怒”、“愣住了”)

师:将军为什么愣住了呢?

生:因为将军没有想到冻死的人是军需处长。

师:是的,将军怎么也想不到被冻死的人就是军需处长。因为军需处长最有机会第一个穿上棉衣,可他却把棉衣发给了战士们。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生:这是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板书:舍已为人,勇于献身)

师:漫天的大雪还在不停地下着,(板画:大雪)将军眼看着自己这位亲爱的战友将永远地长眠在雪山中(板画:雪山),同那高高的云中山化为了一体。将军的眼睛湿润了。他向这位军需处长庄严地敬一个军礼。(板书:敬礼)将军为什么庄严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评:教者注重板画与语言的渲染,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师:当将军向这位军需处长敬礼的时候,军需处长怎样了?

生:他已被雪覆盖,成了一个晶莹的丰碑。

师:“丰碑”、“晶莹”这两个词该怎样理解?

生:“丰碑”指高大的石碑,也指不朽的功绩。“晶莹”是光亮透明的意思。

师: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呢?请大家分组讨论。

生:(分组讨论并汇报,略)

师:军需处长那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来就像一座丰碑,他那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不朽精神在我们的心目中更是一座晶莹的丰碑。(板画:丰碑图)

[评:教者再次板画,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形象概括,又是对学生心灵的启迪与熏陶。]

师:(指丰碑图)这位军需处长为了他的战友们将永远地长眠在雪山中。他的战友们会走出雪山,走向胜利吗?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的第四段,谁愿意给大家读一下第四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生:这一段主要讲红军队伍一定会取得胜利。

师:请同学们看投影(出示投影)默读这两句话。

思考:“那声音”指的是什么?怎样理解“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生:(回答略)

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战士们那坚定的、必胜的信念来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结合板书说说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生:(回答,略)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有评有略地写呢?

生:是为了突出军需处长那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

师:是的。作者是为了突出中心。这篇课文写得有详有略,中心突出。在今后的作文中,同学们要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评:抓住单元训练重点,做到读写结合。]

师:战士们都走过了雪山,红军的长征也取得了胜利。但是我们这位军需处长却永远长眠在雪山中了。尽管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我们将永远地记住这段感人的故事。军需处长那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将在中华大地上永世长存。最后让我们全体起立(生起立),向这位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军需处长,向这座晶莹的丰碑献上我们少先队员最崇高的敬礼!

[评:结束语总结全文,余音袅袅。尤其是最后敬礼,使同学们的感得到升华。]

[丰碑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篇13:《蒲柳人家》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上课

一、阐释课题,走近作者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

生齐:蒲柳人家

师:它是什么意思?

生:蒲柳人家指普通贫苦农家

师:小说写的是古运河边几个普通的农家,几个普通人。作者是:刘绍棠

让我们先看看作家情况(指一名学生回答)

刘绍棠,13岁开始发表作品,15岁成名,被誉为“神童”作家

师:1952年,刘绍棠在《中国青年报》上以整版篇幅发表了短篇小说《青枝绿叶》次年,该小说被收入高中语文课本当时,刘绍棠也读高中他的老师不好意思讲课,就请坐在下面的刘绍棠讲同学们说,神不神?

生齐:神!

师:他的创作受孙犁的影响较多,但文章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将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独具风采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他特别强调乡土文学就是要专门“表现人的美,地区的美,风光景色的美”

师:《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曾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本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这两节浓笔重彩描写了书中三个主要人物:六岁男孩何满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

下面看本节课字词,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指一生黑板听写

①生字注音

晌午shǎng   擀面gǎn 腌臢 ā zā 纤夫qiàn 拗 niù不过 勒 lè 令 戏谑 xuè  断壁残垣 yuán   作揖 yī   噘嘴juē 礼聘 pìn    嘬 zuō 着嘴唇  剜 wān 肉

咯(kā)吧 如坐针毡zhān 隐匿nì 影影绰绰chuò 呱呱坠地gū

②词语积累

腌臜:玷污,污染①肮脏;不干净:这地方真腌臜②别扭;不痛快:我受够了腌臜气

勒令:用命令的方式强制人做事

戏谑: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一下子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咬文嚼字:过分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如坐针毡: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芒刺在背: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天伦之乐:伦:人与人的关系指父子、兄弟、夫妻、亲戚之间的关系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

断壁残垣:残垣:倒了的短墙垣:矮墙,也泛指墙,多指废墟一片荒凉破败的景象

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二、抓住文眼,以点带面

师:课文《蒲柳人家》是小说的前两节,但它相对独立完整,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能串起全文的一句话。

生:我认为是这一句: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因为出现在第一部分的首尾和第二部分的结尾,全文围绕它展开

齐读: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

师:注意读音系jì,读了这句话,请同学们从小说三要素的角度提几个问题,

先说说小说三要素

生:人物、情节、环境

师:人物的角度

生:何满子是个怎样的人?爷爷何大学问是个怎样的人?

师:板书:何满子、何大学问还有吗?

生:这件事还和谁有关?也就是说,一丈青大娘是个怎样的人?

师:很好,引出了另一位人物板书:一丈青大娘再看情节的角度

生:何满子为什么会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

师:对,事出必定有因那么环境的角度呢?

生:这件事发生的自然环境是什么?社会环境如何?

师:你能自己回答吗?

生:这件事发生的自然环境是“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 社会环境是八年抗战

师:是吗?

生:不对八年抗战是1937年到1945年这件事发生在1936年,也就是抗战前夕还可以从42页的“日本鬼子把咱们中国大卸八块啦!”看出来

三、解读人物,感受个性

师:挺细心的,我们就要善于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好,刚才我们通过一句话引出了一大串的问号,也找出了三个主要人物,这三个人物中,你觉得谁刻画得最有个性?

生齐:一丈青大娘

师:英雄所见略同嘛要说一丈青大娘,还得从一丈青说起请同学们谈谈你所知道的一丈青

生:一丈青是梁山第一美女,扈三娘,《水浒传》第41回:一丈青单捉王矮虎,宋公明二打祝家庄中对扈三娘有着这样的描写:

“天然美貌海棠花”, “玉雪肌肤,芙蓉模样”,“最英雄”功夫“十分了得”

师:好一个铿锵玫瑰!那么,一丈青大娘和一丈青扈三娘有哪些相似呢?我们先来看她的外貌

生: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可见,她是个高大勤劳的人

生:一双大脚”还可以看出她不愿裹脚,有反叛精神

师:一个大手大脚的一丈青大娘!她和一丈青的外貌可谓天壤地别那么,这位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呢?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生:一丈青武艺高强,一丈青大娘能打善骂,三五个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

师:不错欲知详情如何,请看6、7、8小节请同学们用批注法默读,并准备用下列句式说话:

要说一丈青大娘,北运河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文中句子)          ”,可见   (性格特点)

生:要说一丈青大娘,北运河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可见,她泼辣胆大,善于骂人

板书:泼辣

师:我们来品味一下他读的这句话

:“雨打芭蕉”是很有诗意的,“鼓点”是有节奏的可见,一丈青大娘骂人比唱歌还好听

:“四六体”指骂人时词汇丰富,语气连贯“不倒嗓门”说明她有一副骂人的好嗓子

师:看来,骂人也是有艺术性的好,继续

生:要说一丈青大娘,北运河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可见她心灵手巧,十分能干

板书:能干

生:要说一丈青大娘,北运河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可见她泼辣胆大,刚正不阿,性格豪爽,武艺高强

板书:豪爽

师:打人怎么还是刚正不阿呢?

:从“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可以看出,一丈青大娘凶狠地对待纤夫不只是为自己,更是为了大姑娘小媳妇,她会为别人着想

师:有道理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一丈青大娘,却怕她的小祖宗何满子怎么个怕法?请找出句子品味

生:“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写出了奶奶对何满子的溺爱这些害怕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都很小,更加突出奶奶对他的宠爱与重视

板书:宠爱

生:等到天黑回家去,奶奶抄起顶门杠子,要敲碎何满子的光葫芦头;何满子一动不动,眼皮眨也不眨,奶奶只得把顶门杠子一扔,叫了声:“小祖宗儿!”回到屋里给孙子做好吃的去了不是煮鸡蛋,就是烙白面饼从“只得”、“不是……就是”可以看出,一丈青大娘视孙如命

师:这个“小祖宗儿”,是不是用粗大的嗓门叫出来?谁来读一读

生:小祖宗儿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宠爱,还有无奈

师:真是一个小祖宗啊让奶奶爱得提心吊胆,却又那么心甘情愿

了解了这位泼辣、能干、豪爽又宠爱孙子的一丈青大娘,再让我们看看另两位人物:何满子和何大学问

完成句式:

说起 何满子,那真是(性格特点),他(文中句子)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

生:说起何满子,那真是一个字“野”他长到四五岁,就像野鸟不入笼,一天不着家,整日在河滩野跑何大学问一走,何满子就像野马摘了笼头;天不亮,头顶着星星,脚蹚着露水,从家里溜出去,逃开了学

板书:野

生:说起何满子,那真是一个字“灵”他聪慧灵秀,脑瓜儿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

板书:灵

生:说起何满子,那真是一个字“孝”原来爷爷坐了牢,还险些扔了命,何满子心疼起爷爷来,想进屋去把爷爷哄开心可见,何满子是有孝心的

师:看得真仔细!板书:孝

还有一个人物那就是和大学问,从他的名字可见他-------有学问,下面 请同学们小组间合作,分析何大学问的性格特点,用你们喜欢的句式说一说。

每组一个代表发言。

生:说起何大学问,那真是一个字“强”几百匹野马,在他那一杆大鞭的管束下,乖乖地像一群温驯的绵羊沿路的偷马贼,一听见他的鞭花在山谷间回响,急忙回散奔逃,躲他远远的

板书:强

生:说起何大学问,那真是一个字“义”他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而且,他还对日本鬼子的侵略行为恨之入骨

师:讲得真好既有小义,又讲大义

板书:义

生:说起何大学问,那真是一个字“豪”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上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多少,也不点数儿

师:有豪气板书:豪

小结:三大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他们的成功塑造,倾注了作家刘绍棠深厚的感情“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为粗手粗脚的爹娘画像”作品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这些朴实的农民,生活是贫困的,精神却是富足的;物质是贫乏的,感情却是丰满的可以说,小说正是透过一幅幅风俗画,热情地赞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他们热诚正直的感情,以及那种肝胆相照、扶危济困、赤诚相见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四、深入研读,体会小说的艺术风格

师:读完这篇小说,我们能闻到两种气息――乡土气息、民族气息,

1.乡土气息

小说《蒲柳人家》真切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人情世态、生活风习确如一幅风俗画,情致缠绵如何满子的光葫芦头木梳背儿,大红肚兜、长命锁;洗三百家衣,何大学问的走西口等都别具魅力,历历如绘再加上民间口语和俗语的恰当运用,让整篇小说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2.民族气息

首先,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这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小说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占北口等传奇笔墨正是典型传统的继承,另外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常见的表现手法

总之,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是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最后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体会小说的独特魅力

五、布置作业

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是我国古典小说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描绘生活中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力求传神,有文采

下课

附板书:

一丈青大娘:

能干 泼辣   大胆  刚直不阿   豪爽  口苦心甜 溺爱孙子 有些迷信

何满子(线索人物):

光葫芦头 光着屁股 全身黝黑 机灵顽皮  纯真稚气   ( 野  灵   孝)

何大学问:

人高马大 膀阔腰圆 而如重枣 浓眉朗目

侠肝义胆 仗义轻财 慷慨豁达 好说大话 好讲排场 好戴高帽 滑稽可笑

乡土气息民族气息

张敏

[《蒲柳人家》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篇14:找次品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熟悉 :1、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你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我尽量给大家上一节喜欢的数学课,有难忘的40分钟的美好回忆

要求:9枚一样颜色的跳棋    或一样颜色的围棋   或一样大小(一角)的圆形硬纸片   4人一组,组长负责组织交流,管理本组纪律。   书   练习本  文具盒

一定要听老师要求,当动手操作结束就把操作材料放回原位。

师:   3盒药   板书:找次品       天平图,每人2张 记录表,课前发.每人1张

教学设计:

1、师:我这里有3盒感冒清热颗粒,其中有一盒是次品,比其他两盒少10克。你能不能开动脑筋把它找出来?

大家看屏幕:这是一台没有砝码的天平,怎样称能找出次品呢?(语速慢)

生:各放一盒,平后再把第三盒放上。师:有不同意见吗?这位同学说还要(慢)把另一盒拿上来称,你认为有必要吗?

师:在太平的两边各放几盒?还剩几盒?那么天平两边各放一盒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2、配合学生的回答,师用手拖着盒子,用手势表示(平衡、  一边高一边低,也就是不平衡)

3、天平平衡,注意观察  次品在哪里? 课件出示:(课件圆圈)指明回答为什么?

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在哪里?(课件圆圈)指明回答为什么?

我们把2盒药分别放入2个托盘,叫做称一次。师说:3瓶称一次就保证找出……  生:次品

我们来记录一下     3个     1次

研究找次品问题需要我们一心三用,往哪三个地方用呢?请看大屏幕……要想学好找次品问题,“天平外”这一处一定也要用心,不能忽略。

下面我们比一比谁一心三用的本领强。如果是从5个物品中挑出次品呢?又该怎么称?(出示课件。)(师语调变化,引起学生思索)

想想看,想出办法了吗?有4个孩子举手了,哦5个。给独立思考的时间

1、指名说  生可能完整叙述,师:同意吗?师轻轻鼓掌

还有没有别的  方法?(不要因为觉得自己的方法不够高明就不说好吗?)

(必须有的环节)2、同学们想到2种方法,对不对?   生:对一种是天平两边各放……,另一种是天平两边各放、…… (课件)想想看:天平两边各放2瓶,怎么称?要几次?天平两边各放一瓶呢?

用你自带的棋子代替口香糖,(师举起棋子说)用老师提供的纸上天平代替天平的平衡或不平衡,能不能把你的想法摆给你的同桌看一看?把两种方法都尝试一下。(师下去指导)

同学们把我们的操作材料放回原位(2分40秒)

3、现在汇报操作结果 师指屏幕课件谁来说一说第一种方案,你是怎样称的?要几次?

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看你有没有什么要补充  师演示课件

(先让学生独立没有课件辅助的叙述)生回答后教师说,按照第一种方案有两种可能,如果天平平衡,轻的一瓶在哪里?(课件圆圈)需要称几次?(生1次)    课件“称一次”

如果天平不平衡,轻的一瓶在哪里?(生在右边托盘)师:也就是说我们虽然没有找到轻的那一瓶,但我们找到了它所在的范围)(课件圈圈)

接下来怎么办?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几种?(生1种)师:一定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对不对?需要称几次?(生2次)    课件“称2次”

4下边,我们来记一记 师板书: 5(2,2,1)有几种情况?   平,我们只需要称……   生:1次   不平我们需要称……   生:2次

5、看来如果从5瓶中挑出次品,称1次称2次都有可能,如果你是检测员你申请几次机会?为什么不选一次?生…师: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也就说保证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称2次。

7、那么这种方案怎样称的?想想看(先让学生独立没有课件辅助的叙述)

我们来记一记,师边说边写,这种方法把5瓶分成5份,每份几瓶?如果不平……

再板书平后,问:次品在哪里?次品的范围在剩下的3瓶里,还需要称几次?为什么?我们前边这个问题解决了吗?师指板书。一共几次?生2次

观察记录,我们要想☆保证在5瓶中找出次品,至少称几次?生2次师在2次上圈圈

如果90瓶中找次品我们还每个托盘放1瓶,或放2瓶吗?如果还这样你会有什么感觉?生:很麻烦。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假设我们有大大的天平每个托盘都能放很多瓶,你不要担心托盘放不下。你会在天平两边托盘各放多少瓶?

生45   师:好,这可以作为一种分法,还可以每个托盘放多少瓶?生……师:瓶数多了,分的方法也就更多了,究竟哪种方法能够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少呢?

我们接下来需要什么?引导说出需要实验。接下来我们实验从9瓶中找次品好不好?      师课件出示例二。师看要求:这一次次品是略……生:重

师:9瓶中找出次品,你打算怎样分? 3(4,4,1)    3(3,3,3)5(2,2,2,2,1)

师指屏幕要求: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问:你最看好哪种方案呢?

生……你呢?谁也这么认为?是不是眼光都很准,很独到呢?接下来让我们验证大家的猜想。

大家看记录表的最后一项保证能找到次品至少需要称的次数,谁理解?是什么意思?

师,每人至少选2组进行实验比较?先摆一摆,然后把结果填好,独立完成后四人小组内交流。5分钟(师一定巡视指导,确保汇报准确,速度快的同学把4种都实验)

此时至少留10分钟同学们把实验材料收好  汇报:师板书。对汇报结果有不同意见吗?

1、在9个物品中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称几次?333这种分法最好和你们的猜想一样吗?问题出在哪里?(给学生发言的机会)

2、从9个物品中找次品,我们不能保证称一次就找出哪个是次品。但我们一定能怎么样?生锁定次品范围。次品会被我们锁定在哪几个地方?(课件)

3、  课件出示先来看看我们大家都看好的441.称一次之后次品被锁定的范围。如果分为441,天平平衡,我们很走运,一下就找到次品了,但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范围是几个?  4     下一步任务就重了

4、其他方法,有没有比441还糟糕的?称一次后次品范围比4还大?生……课件……

5、次品范围最小的是哪一种?333是怎么分的?板书平均分3份

6、平均分成3份的3,和我们一心三用的3有关系吗?为什么平均分成3份是最佳方案呢?(尽量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7、师小结:把产品平均分成3份,就可以一定把次品锁定在产品总数的几分之一?其余分法没有平均分,我们不能碰运气,按照最坏的打算,次品范围一定大于总物品数的三分之一。

所以物品平均分成3份是最佳方案。谁还有疑问吗?

9如果产品数量正好是3的倍数,我们只要把产品平均分成3份都能做到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又最少.板书:        3的倍数---平均分成3份

那么这个策略适用于所有情况吗?

但是如果零件是10个呢? 该怎样分?

生55  师:有更好的分法吗?若生说出。师问:谁来说说哪种分法好?为什么?

引导比较:55次品被锁定在几个物品之内?  要找的次品有可能出现在几个地方?(课件)

到底怎样分能让次品锁定的范围小一些呢?

比较442和334   :哪个好?442次品被锁定是几个之中可能性大?334次品被锁定是几个之中可能性大?

334这种分法虽然不是平均分,但三分之间非常怎样?生:接近 师:差几?  1

师板书:不是3的倍数    接近(相差1)

.11个呢?   443

师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了如何找次品,那找次品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同学们这节课上得不错,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多观察、多思考,从而发现更多知识。”

篇15: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

最新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

今天不说别的,只说高效课堂“知识的超市”。从这堂课的情形来看,现在说高效课堂是“知识的超市”还为时太早,现在最多只能说是知识的“个体户”。为什么呢?请看: “中国是白天的时候,朝鲜也是白天。”仿写句...

今天不说别的,只说高效课堂“知识的.超市”。从这堂课的情形来看,现在说高效课堂是“知识的超市”还为时太早,现在最多只能说是知识的“个体户”。为什么呢?请看:“中国是白天的时候,朝鲜也是白天。”仿写句子。这是我们导学案中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训练题目之一,因为课文内容涉及到了欧洲的国家。面对这样的题目,仿写正确的当然也有,可是错误绝不可忽视。请看:

“中国的白天的时候,北京也是白天。”

“中国的白天的时候,西藏也是白天。”

“中国的白天的时候,欧洲也是白天。”

“中国的白天的时候,美国也是白天。”

“中国的白天的时候,日本也是白天。”

“中国的黑夜的时候,日本也是黑夜。”

“中国的黑夜的时候,韩国也是黑夜。”

这样的答案,要说也无可非议,毕竟有点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但是勉强说是“知识的超市”就未免太过自信了。起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认真查阅资料,没有认真思考。相反,个别的同学在展示过程中,能够明白地说出为什么是对的,为什么是错的。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关键。

对此,在“三究四学”高效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课堂内外学习的态度。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篇16: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一面五星红旗》词语解释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一面五星红旗》词语解释

决定: 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

旅行: 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多指路程较远的)。

筏子: 水上行驶的竹排或木排,也有用牛羊皮、橡胶制成的。

顺流而下: 顺着水流的方向行驶。

防止: 预先设法制止(坏事的.发生)。

水势: 水流的势头。

漆黑: 非常黑;很暗。

壮胆: 使胆大。

激流: 流得很急的水。

无影无踪: 没有任何踪迹。

迷路: 1、迷失道路。2、比喻失去了正确的方向。课文中取第1种意思。

荒无人烟: 十分荒凉,没有人家。

处境: 所处的境地(多指不利的情况下)

无奈: 1、无可奈何,没有办法。2、表示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实现上文所说的意图,有可惜的意思。课文中取第1种意思。

讲究: 1、讲求;重视。2、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3、精美。课文中取第1种意思。

交易: 买卖商品。

身无分文: 身上没有一文钱。形容极其穷困。

犹豫: 拿不定主意。

做工: 从事体力劳动。

精致: 精巧细致。

凝视: 聚精会神地看。

反应: 1、生命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

2、打针服药所引起的发烧、头痛等症状。

3、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课文中取第3种意思,指导“我”对老板的提议做出回答。

交换: 双方各拿出自己的给对方;互换。

趔趔趄趄: 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安心: 心情安定。

费用: 花费的钱;开支。

篇17:陶罐和铁罐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5155

《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

1 .认读、识记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3 .感悟文章寓意,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习惯培养目标:

本节课具体细化目标

1. 认真观察,善于思考。

2.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边听边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并对同学的回答加以补充。

1. 敢于发言,善于发言。

2. 说话完整有条理。

3. 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意思。

1. 课前预习,把书读薄。

2. 根据学习要求,圈点勾画写感悟。

3. 渗透读书方法,渐进朗读。

4. 透过重点词句和标点体会内涵,把书读厚、读透。

1. 抓住结构规律识字、写字。

2. 书面仿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

难点: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

一、形象揭题,了解特点。

1 .组织教学:

师: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位新朋友(出示实物)。

生:陶罐。

生:铁罐。

师:哟,你们已经认识了。来,我们看一看,还可以动手摸一摸。

生:我觉得陶罐很漂亮、很光滑。

生:我觉得铁罐很坚硬。

师:哦,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作势将两罐相碰)这样做的结果会是什么?

生:陶罐就会碎了。因为铁罐很坚硬。

师:你不仅善于观察,而且爱动脑筋。

……

师:经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咱们同学不仅善于观察、爱动脑筋,而且敢于举手,踊跃发言。上课的时候也能这样吗?

生:能。

师:嗯,声音响亮,有自信。上课--

2 .导入: 今天,我们一道去认识两只特殊的罐子,他们是国王御厨里的陶罐和铁罐(点击课件)来,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 实物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陶罐和铁罐的特点,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通过即时评价,激发学生敢于发言、善于发言,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

二、检查预习,感知内容。

师:课文已经预习过了,你读了几遍?

生用手势示意。

1. 感知内容:

师:早就听说咱们班同学的预习能力特别强,今天老师想见识见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略。(此处一生说得不完整,另一生补充得很好)

师:你是个很会倾听的孩子,能 边听边思,并对同学的回答加以补充。 经你这么一补充,不仅很完整,语言也很简练。

2 .检查词语:

● 练读生词:

师:接下来谁再来露一手,读读这些新词?

( 课件出示--陶罐、谦虚、恼怒、和睦相处、朴素、掘开、争辩、感到、荒凉、御厨、流逝)

生 1 读。

师:声音响亮,读得准确。

生 2 读。

师:你真厉害,把这里的多音字也读准了,“处”还有一个读音是--

生答。

师:谁能组词?

生:到处。

师:我们学校办公室的门牌上也出现过--

生:德育处、总务处……

师:你瞧,平时善于观察,勤于积累,这时候就用得着了。

【这一环节就是检查课前预习,继续培养和激励预习习惯,培养学生把书读薄;同时在读生词的同时,激励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

● 学写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

a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师:生词会读了,这些字呢?

生读。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吗?

生:把脑袋的“脑”字去掉“月”换成竖心旁,就是恼怒的“恼”。

师:嗯,换偏旁识字法。

生:“朴”和“仆”作比较……

师:哦,这是形近字识记法。你瞧,有了好方法,学起生字来就容易多了。

b .引导学习结构归类法:

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字的结构,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

师: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生:左窄右宽。

师:再仔细瞧瞧--

生:“朴”字不一样,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左右相等。

师:你的眼力太好了,不仅会观察,还会分析。

出示课件: 陶 谦 恼 睦 掘 (左窄右宽)朴(左右相等)

师:这就是结构归类法。你瞧,抓住规律学生字,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c .指导写字

师指导学生写“谦”(左右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横画之间距离相等,撇和捺左收右放)

师:为什么写的时候左边的撇要收一收?

生:因为撇的左边有“言字旁”,写的时候要注意谦让。

师:说得多好,只有互相谦让,互相尊重,整体才能更和谐。

学生每人练写一个。

(师巡视指导,表扬写字姿势好的,表扬字的笔画、结构和占格好的学生。)

【生字学习抓规律,像结构归类法,形近字识记法等,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分析的习惯;指导写生字的时候,不仅看笔画、结构、占格,还要注意其中蕴涵的谦让等道理。通过评价语激励和巩固良好的写字姿势。】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观察字间架结构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分析复习已会的识字方法,学习新的识字规律,比教师直接告诉要记得牢。每次都这样训练,学生自学生字的本领会一天天增强。】

三、品读感悟,体验情感

(一)读第一段,提出问题

出示课件:第一段    (师读)

师: 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铁罐很骄傲,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他。

师:还有什么疑问?

生:铁罐为什么奚落陶罐?

生:铁罐怎么奚落陶罐?

师:你们都是会读书的孩子。读书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带着问题来读书,就会有更大的收获。老师听出来了,你们都抓住了“奚落”这个词。 (板书:奚落 旁边打两个“?”)“奚落”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答。

师:查字典、联系上下文都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生:我知道铁罐为什么奚落陶罐?因为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看不起陶罐,所以就常常奚落他。

师:咱们同学不仅能提出问题,还善于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擦掉板书中第一个“?”)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能提出问题,并能从字里行间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围绕“奚落”,学习 2 - 9 自然段,解决问题。

师: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请大家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 - 9 自然段,把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画出来读一读。

学生交流,略。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课件。

A 、师生共学第一次对话:

出示: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答。

师:用什么语气来读他们的对话呢?

生:用傲慢的语气和谦虚的语气。

师:说话要完整,还要说清楚,这样别人才能听明白。

生:用傲慢的语气读铁罐的话,用谦虚的语气读陶罐的话。

师:对,就这样说。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看到句子中的提示了。

师:对,这就是说话的提示语,我们先来借助提示语的帮助,读出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

生读。

师:刚才读铁罐的这位同学重读了几个词,把铁罐的骄傲读出来了。谁听出来了?

生:我听出他重读了“陶罐子”和“碰”。

师:请问刚才读铁罐话的同学,你为什么要重读这两个词?

生:我发现陶罐子后面有个“!”,这语气应该加重。而且“碰”就是铁罐最想做的,所以,我才重读。

师:你能从字里行间走进铁罐的内心,太棒了。读这句的时候,后面有个“?”,语调应该--

生:语调上扬。

师:读出挑衅的味道。谁来试试?

生读。

师:真是一个骄傲的铁罐。陶罐呢?谁来读?

生读,声音很小。

师:呵呵,老师怎么听着感觉这“谦虚”变成“心虚”了?今天的地面是你打扫的吗?

生:不是我扫的,老师。

师:对,就用这样的语气读,因为陶罐就是说了一个事实。

生再读,这次很不错。

师:对比一下两个人的话,从称呼和标点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陶罐不仅谦虚,还很有礼貌,因为他称呼铁罐是“铁罐兄弟”。

师:你不仅善于观察,而且爱动脑筋。谁想加上表情和动作来读?

生读。男女生分角色读,读出他们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师:同学们之所以能读得这么好,首先借助了提示语的帮助读,然后抓住重点词语和标点,进一步理解读,最后加上了表情和动作表演读。接下来,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对话。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这一环节,我重在渗透读书好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横向培养重在不同形式--指名读、同桌合作读、师生接读、男女生分角色读;纵向培养重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借助提示语的帮助读,然后加上了表情和动作再读,最后走进了他们的内心进一步理解读。】

B 、学生自主学习后三次对话:

1. 提出学习要求:

同桌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对话,分角色朗读,注意运用三步读书法 --

n       第一步:找出形容说话的神态或心情的提示语,帮助读;

n       第二步:圈出重点词语或标点,进一步理解读。

n       第三步:加上表情和动作,同桌合作表演读。

n       温馨提示:选择③④组对话的同学请先在(    )里填上提示语。

同桌练习,教师巡视。

2. 同桌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教师相机指导。

选择②的同桌:

生分角色读。

生:我借助提示语“轻蔑”来读铁罐的话,重读了“懦弱的东西”,因为后面有个“!”。

师:老师发现你还加了表情和动作,来,到前面来面对同学展示一下。

生绘声绘色地说铁罐的话,赢得掌声鼓励。

生:我借助提示语“争辩”来读陶罐的话……

生读,但语气中确少“理直气壮”的感觉。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第 26课《陶罐和铁罐》……

生:不对,老师,课本上明明写的是 23课,怎么能是 26课?

师:对啊,就用这个语气来读陶罐的话。

生再读。

师:对,争辩的时候就该理直气壮,这才能体现出陶罐“并不是懦弱”。

生分角色读。

选择③的同桌:

生分角色读。

生:铁罐用“恼怒”的语气读,这次有两个“!”,语气更加重。

生:还要重读“破”。

生读铁罐的话,表情很恼怒。

师:铁罐这么恼怒,陶罐反应怎样?

生:陶罐还是很平静。

师:你为陶罐加的提示语是什么?

生:心平气和。

生:友好。

师:陶罐心平气和地说--

生读。

师:陶罐友好地说--

生读。

师:“和睦相处”是什么意思?

生:友好相处,不争吵。

师:何止是陶罐和铁罐需要和睦相处,咱们家人之间需要--

生:和睦相处。

师:同学之间需要--和睦相处。

师: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也需要--

生:和睦相处。

师: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师生合作:教师引读提示语,学生接读。

选择这一组的同桌共同分角色读。

【 透过重点词句和标点体会内涵,培养学生把书读厚、读透的习惯; 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理解词语的习惯 】

选择④的同桌:

生读。

师:给铁罐的话加什么提示语?

生:这个时候铁罐十分恼怒,因为他听了陶罐的话,觉得说不过他了,自己面子上过不去,心里就更恼火了。

师:你能联系上文从字里行间体会到铁罐的内心,真会读书。老师注意到了你刚才说到的提示语“十分恼怒”,来,铁罐十分恼怒地说--

学生加上表情和动作表演读。

师:铁罐由刚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恼怒,现在是--

生:恼羞成怒。

师:陶罐始终是--

生:心平气和。

生:友好谦虚。

3. 整体朗读感悟:师生配乐分角色表演读。

铁罐怎样奚落陶罐的?这个问题解决了吗?(擦掉最后一个?)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环节力求让学生在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真正懂得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和完整性;在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边听边思考,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并能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在学生读的时候,注意坐读和站读的姿势,利用评价语或手势培养或纠正。】

(三)学习课文 10 - 17 自然段,领会寓意。

师: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两个罐子最后怎样了呢?

生复述了 10 - 17 自然段。

师:你把 10 - 17 自然段都复述下来了,真不简单。看来你课前预习的时候下足了功夫。

生:陶罐后来被人们挖出来,变成了宝物。

师:用一个四字词来形容,就是--

生:价值连城。

生:无价之宝。

师:同学们平时肯定特别善于积累,瞧,这四字词顺手拈来。

生:铁罐后来氧化了,没了踪影。

师:也用一个四字词来形容,就是--

生:无影无踪。

(板书:无价之宝    无影无踪    氧化)

师:你知道“氧化”的意思吗?

生:略。

师:你懂得真多,从哪里知道的?

生:课前我查了资料。

师:你瞧,如果遇到的问题在课本上找不到答案,就可以借助资料的帮助。

师举起铁罐的实物,小结: 铁很活泼,能和氧结合变成氧化铁,那是一种红褐色粉末,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铁生锈后的样子。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一层层氧化,一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踪无影的原因。

师结合板书 小结:陶罐和铁罐各有长处和短处,骄傲的铁罐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结果是消失得无影无踪;谦虚的陶罐能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 和为贵,最后成了无价之宝。

【资料的适时链接,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师:此时此刻,我想大家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话想说, 你想说什么?

生: 我想对铁罐说,不要太骄傲,总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较。

生: 我想对陶罐说,铁罐一直奚落你,你却仍然对铁罐谦虚友好,而且很有礼貌,我要向你学习。

生:我想对自己说,要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和别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

师:这就是这篇童话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我们不仅要取长补短,还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教师在板书“和”字上画心形。

【在学生交流感受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环节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同时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适时用评价语或者手势培养和激励学生的发言好习惯。 】

五、分层作业:以《    和    》为题写故事。

A 、以《铁罐和陶罐》为题,重编这个故事。

B 、以《钢笔和铅笔》或者《雪花和梅花》为题,仿写一个故事。

【培养学生书面仿写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养成及时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陶   罐          易碎→永久    无价之宝

友好↓       ↑ 奚落

[陶罐和铁罐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可贵的沉默》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蒲柳人家》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人教版一面教学设计

初一下册第2课《一面》个性化教学设计

《找规律》(一年级)(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教案设计)

分数的意义课堂教学实录

人教版《我的五样》教学实录

人教版一年下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教学实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及反思(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一面五星红旗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面五星红旗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一面五星红旗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通用17篇)】相关文章: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师教育随笔2023-04-08

《我上学了》名师教学实录设计片断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22-08-09

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28《丑小鸭》教学实录2023-07-27

人教版一年级识字教学设计2022-11-18

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教学反思2022-06-29

人教新起点一年级下册Unit11Toys教学设计2022-12-06

一年级下册《四个太阳》教学反思2023-09-28

五柳先生传(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2-05-14

听名师小学数学新版教材解读培训学习感言2023-07-20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202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