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点评

时间:2023-11-07 08:01:3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教学点评(通用17篇)由网友“情風浪孓”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点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点评

篇1:教学点评

教学点评

杨老师的《8、9的认识》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数数、数序与比大小、基数与序数、8和9的书写。其实一年级学生对很多新授知识已经掌握了,杨老师在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中,她采用了比较多的游戏活动形式,为的是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数数中,通过主题图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和9。学生一旦认真学习,就会让老师和学生有很多惊喜,学生们观察真的是很仔细,很细小的环节也都能观察到。8和9数数的主题图比以前几个数的数数要难多了,物体的位置打乱了,数的时候要更应注重有序性,在教学中十分注意这个环节,特别是在数蝴蝶的时候,当学生出不来预设的结果时,主动出示做标记的方法。

在教学数序时,她采用的直尺图,让学生来填上空缺的数。在这个环节需要更多的深入,这里她只是让学生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读一遍,再背一遍,没有再详细些,感觉学生学得不扎实。

在练习中,杨老师设计的开放性的习题,学生发散思维,题型与生活有紧密联系,学生都非常有兴趣。

学生整堂课下来都很有兴趣,没有一种疲倦感,通过这堂课,也让我对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亮点与不足之处有了更多的了解,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还应该在教学环节上面深思熟虑,设计每个环节都要有目标,而且环节都要保证有效,这样的设计才有意义。

篇2:《观沧海》教学点评

一、教学目标:

1、在对情和景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感悟《观沧海》雄浑阔大的意境。

2、通过对具体诗歌的比较分析让学生了解人生境界对诗歌境界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对于“意境”学生难于理解和领悟。

三、教学重点:

通过把诗人的人生理想、人格境界与景物的特点相连接来理解意境,学习一些分析诗歌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讲解感受

五、上课过程:

(一)、分析《观沧海》

1、检查背诵情况,简要点评。

讲述要点1:对中国诗歌理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握诗歌的意境,而我们刚刚学过,把握意境的重要方法是要分析情和景的特点以及它们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观沧海》的情景和意境。

讲述要点2:我们先来分析《观沧海》之景。(展示幻灯片的鉴赏提示)我们在欣赏景物时要能把文字化为形象,调动一切感觉器官,如同身临其境。

2、同学分析,同桌之间小声交流。

3、提问:

请描绘你通过诗歌所看到的景物,并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归纳景物的特征。(2到3名同学交流)

点评并归纳(展示幻灯片上的归纳)----雄浑阔大,气势非凡。吞吐日月,包容星汉。

讲述要点3:上面我们已经基本体会了《观沧海》之景,其实,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不会为了写景而写景,下面我们就来透过这些景物来了解诗歌中所包含的情感。

4、分析诗歌所表现的情感。

讲述要点4:我们知道,要想全面了解作家的思想感情,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知人论世)那么对于曹操当然也是如此,屏幕上有曹操所处时代的介绍,请看一下。(展示幻灯片)对于曹操的生平资料可以再参考一下昨天所补充的资料。

5、同学分析。

6、提问交流:

我们既要看到曹操一以贯之的情感,也要注意具体作品中的情感。(2到3人交流)

归纳(展示幻灯片)----心系天下,渴望统一。雄才伟略,翦灭群雄。

7、情和景的融合。

讲述要点5:刚才我们对《观沧海》的情和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了解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其实,对于诗歌的理解我们也许不应该把情和景割裂开来,而应把它们当做一个整体来感受。现在我们就来看本诗中情景是怎样融合的。

同学杂言交流

展示相应的幻灯片并总结:深邃汹涌的大海与作者沉雄豪迈的气概相结合,大海主宰一切正暗示了作者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两者的交融形成了一种雄浑苍劲的艺术境界。

8、请同学用几句话描述、概括你心中的《观沧海》。

9、齐读《观沧海》

(二)比较阅读《浪淘沙.北戴河》

讲述要点6: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与曹操一起领略了波澜壮阔的大海,感受了它的雄壮之美。但是,也有人认为只在岸上观看不如亲自与大海的惊涛骇浪相搏斗来得过瘾,大家猜猜这个“狂人”是谁啊?

的确是毛泽东。我们只要从为人、为文这两个角度来分析是不难猜出的。毛泽东喜欢游泳,我们学过他的词如,“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词就是在毛泽东与大风大浪搏斗之后写成的。(展示幻灯片上毛泽东的词作)

1、分析指导

讲述要点7:当时毛泽东在北戴河一边休养一边工作,一日午后狂风大作,急雨横飞,巨浪涌起,毛泽东提出下海游泳,警卫人员竭力劝阻,而毛泽东以“风浪越大越好,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为理由到海里畅游了一个多小时,回来后即兴写就该词。下面请同学们模仿刚才分析《观沧海》的方法来分析这首词。分析的时候可以参照大屏幕上的鉴赏提示。(展示幻灯片)

上片:景中含情(雨和浪的声势)

下片:情中含景(立马扬鞭的生动剪影)

历史和现实交错

2、散读分析

3、同学交流,利用点评讲清要点:

视通万里,惊心动魄

大雨、白浪的飞落和腾起,声如鼓、如雷,势如箭、如山

思接千载,乘风飞越

猛士、骏马、高山、长空、大海----碣石挥鞭的动态画面

鞭声、蹄声、风声、涛声----强烈的音响震撼

伟人与伟人的交流:力量和气概,文治和武功

4、简单比较:

相同点:都是诗人、政治家、军事家,都以天下为己任,都建立了丰功伟绩。诗歌中都描绘了雄伟壮阔的风景。

不同点:曹操身处乱世,最终也未能完成全国的统一,而毛泽东却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并带领人民走向新的生活,这一点远非东汉末年可比。在曹诗中更多的是对大海进行横向的描写,而在毛诗中不仅有横的风景更有纵的历史。所以,《浪淘沙.北戴河》除了具有雄浑苍劲的意境,还具有更鲜明的时代感和更宏大的历史感。

5、齐读《浪淘沙.北戴河》

(三)小结:

1、通过对景和情特征的分析来领悟诗歌的意境

2、人生境界决定诗歌境界,诗歌境界反映人生境界

在欣赏诗歌的时候,有时要从人生境界来把握诗歌境界,有时要从诗歌境界来体验诗人的人生境界。

(四)、作业

借助晏殊、秦观之词作从另一角度理解人生境界与诗歌境界。

篇3:《观沧海》教学点评

是好读诗不求甚解?还是条分缕析,所谓的授人以渔?

中国古典诗词构成的是一种整体美,欣赏中最关键的也是整体感悟,尤其是对于诗词意

境的赏析更是如此。如果条分缕析,肯定会破坏整体美,容易造成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强调整体感悟,可能有些玄奥以致学生难以把握,而且还可能导致上课过程沉闷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上课方式的选择很难,思前想后,最终决定还是尽可能教给他们比较正确的赏析古诗的方法,其余都是次要的,于是,教学方法就定位在以感受领悟为主,兼及一些分析方法和技巧。

讲解诗歌,既是讲美学,也是讲人生哲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就是感悟诗歌美的意境和探讨人生境界与诗歌境界的关系。而不管是美的意境还是诗人的人生境界,都不能是孤立片面的分析,都应该是比较全面的学习。当然这些知识在一节课内是讲不完的,所以,只能把这一节课设置成诗歌欣赏链中的一环。因此,在感悟《观沧海》意境美之前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意境以及基本的分析方法,在《观沧海》之后要让学生知道意境美的不同类型,雄壮的、缠绵的、委婉的,为了帮助学生欣赏不同的意境美,课后还将分析大量的婉约词,比如晏殊、秦观之词作。

孤立地分析《观沧海》中曹操的人生境界和诗歌境界是有很多局限的,只能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既获得感性的认识,又能从理性上进行总结。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就是:通过诗歌,既要分析曹操的人生境界,也要分析毛泽东的人生境界,还要分析苏东坡的人生境界,分析孟浩然,分析张泌的人生境界。因为,把这些人组合起来就是一条人生历程的抛物线:曹操胸怀大志,也建功立业了,但未完成中国的统一,处于人生的上升阶段;毛泽东统一了中国,让人民有了几千年来的首次解放,处于人生的顶峰;苏东坡有很大的政治理想却没有机会实现,但还算豁达,可以说是人生的下降趋势;孟浩然,是中国历史上不想归隐却又不得不归隐的诗人,他更没机会施展抱负,人生状态更低;至于张泌,比孟浩然更惨些,看到雄壮的景象都要产生悲悲切切的想法,状况就更差点了。他们的不同境遇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境界,也就有了不同的诗歌境界,这样的分析让学生对境界的理解会深刻些。

一节课,只是一个环节,所谓独木不成林,一枝独秀也不是春,每节语文课都应该也只能是实现语文教学总体目标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放在语文教学这个大系统中设计每一节课就是我们应该有的设计理念。

篇4:公开课教学点评

对陈国庆老师《做人要诚实》(人教版思想品德第八册)一课的点评                                 点评者:安徽省望江县杨林中心学校虞华生       刚刚听了陈老师一节播撒心灵种子的课,感触颇深。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点看法:1、让诚实走进学生的心灵,播种诚实的种子       孩子最初的思想品德的熏陶,用故事的形式比空洞的说教要好得多,因为故事具有情节性,学生容易接受。陈老师很好地抓住了学生这一特性,用“狼来了”的故事作为导题,真正给学生播上了“诚实”的种子。可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只为学生一片心。”2、让学生的心灵释放诚实      孩子本纯真,他们思想的土壤是纯净的。他们本来是诚实的,但社会上种种不诚实的现象,使我们的孩子不再相信诚实,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曾经诚实过。可以这样说,接受诚实这一思想品德教育,其实是让学生重拾自己的遗落。我们大人的诚实,有时来自孩子的纯真,来自孩子的诚实。当我们,特别是从事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诚实的可贵时,我们想到的是不要再让我们的下一代“遗落”他们与生俱来的诚实。如果说人生是花,那么诚实就是花中的蜜,而陈老师就是这酿蜜的巧匠,是她开启了诚实的蜜罐,让学生品尝了诚实的甘醇。3、让诚实之树开花、结果     为了让诚实之树能在学生心田上开花、结果。陈老师列举了生活中许多正面、反面的例子,来给学生导行。当学生畅谈自己的看法时,诚实的种子,已悄然在他们心田上萌芽。总之,听了这节课我感触良多,在这里请允许我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思想品德课本上有很多故事,这些故事都具有教育意义,但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看过,在进行新课的教学时,已失去了 新鲜感,我们的教者是不是可以另外选一些带有“诚实”内容的真情故事,以此来补充我们的课堂。      2、陈老师要求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时,我有这样一个疑问:“谎言”是不诚实的表现,但善意的“谎言”是不是不诚实的表现呢?我们的社会这种善意的“谎言”应该说是存在的 ,比如:为了圆一个美好的梦,或者为了挽救一个即将失去的生命,而说的“谎言”。      3、学生学会了诚实,但社会上还是有许多不诚实的人(这一点陈老师也说过),我们的孩子,天真的孩子,怎样才能抵御“不诚实”的人对“诚实”人的侵犯呢?作为我们教者是不是要提醒我们的学生,要警惕这些人,学会保护自己。      当然瑕不掩瑜,陈老师这节课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如果说思想是树的根,那么品德就是树的花,树的果。陈老师给学生播种的一粒粒“诚实”的种子,不正在这晌午开花,结果了吗?

篇5:《游子吟》教学点评

《游子吟》教学点评

1、教师要善于捕捉、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教学将近尾声时,学生突然发问:“孟郊为什么不带上母亲一起出门,让她老人家享享清福?”教师及时抓住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充分利用这一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展开对话,在探究、讨论中深化认识,升华情感,教学层层推进,直至达到最高潮。假如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充耳不闻或敷衍塞责,那么,这堂课也就失去了其精彩之笔。让可贵的教学资源白白流失,不能不说是莫大的遗憾。当然,课堂上学生的质疑问难并不一定都能作为资源,都能用来点石成金,关键在于教师要独具慧眼,进行甄别,筛选。

2、倾听,是对话之前提。有了倾听,对话才能传达至每位学生的心灵,才能产生巨大能量,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也才有可能因此而变得厚重。综观这一教学片段,“我反对他的意见”,“我有补充”,“我觉得他俩的推测都成立”,从反驳到补充再到总结,可见学生有着良好的倾听习惯,过硬的倾听能力。这一切,离不开教师平时有意识的引导。在这一教学片段中,也有一定体现。如“谁听懂他的话了?能把他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吗”再如,“多会听话,多会理解”,

这些看似多余的问话及常被教师忽略的肯定,都在不断强化着学生的倾听意识。

3、对话,并不仅仅局限于师生之间。只有让师生、生生这些个体间互动、互激,课堂才能经纬交错,浑然一体。然而,传统的课堂,对话往往只局限于师生之间,学生缺乏与学习同伴对话的意识。这样,课堂的单薄势必导致教学之低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呢?一句话,教师要进行有意识地引导。起始阶段,“谁有不同意见?”“谁能进行补充?”“谁能进行总结?”……这些问话可以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语言。当生生对话成为学生的自觉意识与行为时,这些语言就可以从课堂上悄然隐退,生生对话也就“不待教师之谓也”。

篇6:《背影》教学设计及点评

《背影》教学设计及点评

【教材分析】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集》,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代表作,作为一篇叙事性散文入选人教版和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作者选取“背影”这个独特的视角,用朴素真挚的语言、细腻传神的细节和白描手法,客观真实地再现了父亲浦口送别的情境,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重点描写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场景,让“背影”定格,成为永恒的经典。

教材选择这篇经典散文作为教学文本是符合新课标第四阶段目标的。根据新课标中“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的要求,我主要想通过探究、交流的形式,让学生从本文朴素的语言中学习文中细节描写的方法,感悟到父子之间浓浓的深情,从而触动学生心灵,体察身边的亲情。综上所述,立足文本,既能体现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特质,又能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对学生有所熏陶,是这篇课文教学的价值之所在。

【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接触到记叙性散文并不多,领会散文的能力是不足的,加上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生在福中不知福”,对于日常生活细节中渗透出来的爱,常常熟视无睹。因此,抓住散文的线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对于爱的思索,是很有必要的。

这篇文章内容是表现父子亲情的,是学生熟悉的主题,而且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理解起来应该没有难度,只要引导恰当就行。文章语言简练自然、朴素无华,读起来也没有多少障碍,会有阅读成功的愉悦感。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掌握抓线索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学会如何通过品味语言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如何通过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资源利用】

教材、教师、学生、课堂、资料等等都是语文教学的资源。这节课的教学,将充分利用教师、学生和教材等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究、交流等,阅读文本,领悟文本。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学习使用旁批的方法,从文章朴素自然的语言中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体会父爱的深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语言,深入体会情感,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

难点:触动学生心灵,感悟身边的爱。

【教学过程】

一、画面导入

今天,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曾经代表了一个时代艺术理想和进程的油画作品《父亲》(屏显),它曾获“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这幅画的面部特写极具震撼力,同学们从画面中读出一位什么样的父亲?

预设:艰辛的父亲,沧桑的父亲等。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

预设:皱纹、眼神等。

师: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幅用文字勾勒出的父亲的特写镜头——背影,看看能从中读出什么。(屏显“父亲爬月台”一段,生齐读)

预设:这是一个肥胖的父亲,这位父亲在艰难爬月台,这是一个衣着朴素的父亲等。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

预设:衣着、动作。

师:大家分析得颇有道理,那么这幅画面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还有哪些我们没有读出的东西,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美术作品导入,由形象的画面到生动的文字,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而且二者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处,为“背影”定格,成为永恒经典也埋下伏笔。

二、美读赏析,聚焦“背影”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突出作品描写的重点,进行初步赏析。自读,提问,感知。

1.文题为“背影”,那么文中几次写到了父亲的背影?“背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预设:共四次,线索,贯穿全文。

2.你认为最感人的是哪一次背影?

预设:最感人是第二次具体描写背影。

3.文中描写普普通通的“背影”,为什么会如此感人?描写“背影”时主要刻画了哪些细节?(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现在,再读这幅文字描绘的画面,你又读出了哪些刚才你没读出的东西?(学生朗读,再次体会第二次背影)

预设:穿戴、动作等细节。通过细节描写,把父亲最本质、最真诚的内心情感鲜明而又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读出深沉的父爱,是爱,让“背影”定格在作者心中,也永恒在读者心里,成为一幅质朴深沉的父爱图。(板书:永恒爱)

屏显:永恒的背影,深沉的父爱。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能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基本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明白全文的中心,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再强调第二次背影,突出重点,聚焦背影,体会父爱的深沉,也为后面的品味语言和体会情感做好铺垫。

三、圈点旁批,体会情感

这爱,让作者潸然泪下,也让我们感动至极。为了更好地体悟文章的情感,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种阅读的方法——旁批法。

1.什么是旁批法呢?

师:顾名思义,就是在文章旁边写批语。批语可以是赏析式的,也可以是感悟式的,还可以是拓展式的。我们共同研究一下这些旁批的方法。

赏析式旁批示例:

原文 旁批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攀”“缩”“微倾”,连用三个动词,完整的表现了父亲爬月台时的吃力和艰难。也和父亲是一个胖子相对应,如此艰难,父亲也在所不辞,更能突出父亲心中深深的爱子之情,生动形象极具表现力。
感悟式旁批示例:

原 文 旁批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我看到了一个为了儿子不辞辛劳的父亲。

我看到老人一个艰难的、凝铸着爱的深情背影。

拓展式旁批示例:

原文 旁批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我想起母亲在巷口等我回家时被路灯拉长的身影,那被晚风掠起的衣襟,看到我时高高扬起的手臂,拉着我的手靠着她回家的温暖感觉。读了这段文字,终于明白,那等待里饱含着母亲深沉的爱。 
2.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几次写作者流泪,选择你感受深刻的一次做个旁批,可以使用一种旁批的方法,也可以几种方法糅合在一起进行旁批。(生默读,进行旁批,师巡回指导。)

(交流补充旁批。分别交流,师生共同点评。请学生按照自己体会到的情感先深情朗读,再交流旁批。)

预设:

流泪的句子 旁批
到徐州见到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泪来。 见到父亲,目睹破落家境,又想祖母——这是难过的泪!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了下来。 望见父亲为自己买橘时艰难的背影——这是感动之泪!
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看不见送别的父亲背影了——这是惜别的惆怅之泪!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读父亲信,再现父亲背影——这是思念之泪!
3.你在阅读时还在哪些令你感动的地方做了旁批?让我们来分享你的体会。

(指导学生分组采用旁批的形式,品味语言,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旁批、再进行合作交流、研讨、完善等方式,体会作者的情感。)

4.小结:我们会发现,如此深沉的情感,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使用大量的修辞,那么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品味到情感的?

屏显:朴素、自然的语言也能感人。

旁批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

设计意图:这是教学重点,亦是难点,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旁批的读书方法,在旁批过程中,重点抓住四次流泪,品味文本的语言特点,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既能领悟文本的思想内容,又能学习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四、迁移延伸,布置作业

播放黄磊的《背影》,聆听中回忆生活中那些令人感动的细节:母亲掠起我们遮住眼睛的刘海,翻好我们的衣领,递上一杯牛奶;没有汽车的父亲骑着摩托车或自行车在校门口的守候,接过你沉甸甸的书包……只要你善于观察,拥有感动,就会写出美文。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回顾一下,父亲或者母亲还有哪些令你怦然心动的细节,请你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把这个细节描述出来。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做一次练笔,突出自然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地整合起来,重点体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性”“实践性”的语文课程特点。

【教学反思】

《背影》是一篇经典散文,许多名家作为公开课上过,好的教学设计不胜枚举,如何在新课标理念下推陈出新,实现突破,让我颇感棘手。

几经研究,我选取了第二次背影作为切入点,选择了教学生旁批来体会情感。

首先通过画面从第二处背影介入教学,聚焦背影,抓住细节描写走进作者,感受深沉的父爱。继而在指导旁批的方法时依旧以第二次背影为例,进一步从细节凸显出父爱,顺势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爱的细节,体会身边的亲情。在此基础上借助旁批引导学生重点赏析“我”四次流泪的细节描写,力图勾连“父子” 情感,同时也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和自由度,以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意。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活泼的思想和表达让我觉得确实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反思设计和课堂,我有以下几点突出体会:

一是旁批确乎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时写旁批、作札记乃是行之有效的传统良方。先示范,“抛砖引玉”,再演练,联系运用,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颇丰。但是,什么样的旁批才是好的旁批,还应该进一步给予学生指导。比如有思考价值的,语言凝练优美的,让大家感动之余有所收获的,让学生明确提升旁批水平的方向。

二是做旁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发现探究能力。学生在旁批过程中,语言赏析的能力无形中得到了提高。交流时师生恰到好处的点评,让思考探究在审美层面上又有所延伸和拓展。

三是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在课堂上,我发现有些学生有意识的修改语句,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旁批生动感人些。这其实也潜移默化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是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跳出了以往分析人物、语言、写法的固有框架,学生兴趣盎然。这也给予了我感染和启迪,让我将自认为过于简单又苦于没有新思路的板书在课堂上随机创新,改成了“细节——情感——爱”“三足鼎立”的稳固造型,用“旁批”和“品味”加固,用“父背影”和“子眼泪”支撑,突出了教学重点,也突破我自设的瓶颈。

当然,语文课总是有遗憾的课。作为一篇经典散文,朗读的还是有些少,只是在交流旁批时候用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先朗读再交流,远远不够。再者,旁批时学生的关注点在自己感兴趣的局部,对于课文的整体把握上亦有欠缺。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还得在教学中进一步研究,再作提升。

【专家点评】

《背影》是一篇传统经典课文。如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紧扣教学重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又能不拾人牙慧,设计出新意,这对设计者来说真可谓是一个挑战。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看到了本教学设计在许多方面的突破。一是,选取了准确的教学切入点。由文章中对父亲背影的第二处描写介入教学,然后关联起其他三处,紧紧扣住了教材的核心。此后,由此展开的对父亲情感的体会和对父亲形象的把握,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二是,教学设计的结构简洁、清晰,整体感强。设计的核心构架由新课导入、聚焦四处背影描写和旁批训练三部分构成,三部分之间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其中,借助旁批引导学生重点赏析“我”四次流泪描写的设计,与此前师生重点关注并研读四处背影描写的做法相得益彰。第二次旁批训练设计可谓用心良苦,既起到了勾连“父子”的作用,又达到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意的目的。三是,以指导写批注的教学方式结构教学有创意而且有效。这种教学策略既符合文本特点又能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适时恰当的学法指导和点拨亦很到位,让学生收获颇多。教师提供的旁批范例简单明了,示范性、指导性强。具体训练时,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和自由度。这虽然增加了教学的不确定性和难度,可是这种生成性的教学设计必然会唤起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学生无限的创造力。扎实的旁批训练与开放的教学方式的结合,一定会让这节散文赏析课变得坚实厚重又不失灵动。四是,导入方式的设计机智、巧妙,这种导入方式既有激趣功用,又能达到引导提示效果。由经典美术作品到经典文学作品,由画中的父亲到文字中的父亲,由欣赏油画到欣赏语言,由“具象”到“抽象”,这种过渡方式很自然,很精巧,而且意味深远。

面对这样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教学时不可不读。朗读对于诗歌和散文教学而言,不仅仅是形式和手段,其实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本身就是理解赏析的过程。当然,对《背影》这篇文字相对较长的文章来说,采用何种方式读,如何读的有效,真还需要设计者费些心思。看到设计者设计的板书,我始终有些疑问:需要它吗,不多余吗,什么时候画上去呢?

本次教学的核心是批注的指导和拟写,学生在此过程中完成阅读学习的任务。那么,学生拟写批注的情况、教师的有效指导以及学生展示交流批注的方式就成了本次教学不能忽视的几个方面。建议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式的语文教学。如果本节课能在计算机教室来上(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能实现所有学生批注的时时动态展示和交流)或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投影技术(亦可让学生写在黑板上),就可以较全面充分地展示学生的思维水平、语言能力,同时也便于教师指导。如果真能如此,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比较、碰撞、争论、补充也更便于形成。

篇7:《江南春》教学实录及点评

《江南春》教学实录及点评

《江南春》教学实录及点评

执教/朱煜 点评/肖 琼

第一板块情境引入

师:老师在屏幕上出示了几张照片,仔细看一看,能不能猜得出这些照片是在什么季节拍摄的?不仅要告诉我是什么季节,而且要告诉我是从什么地方判断出来的。

生:是春天。我是从照片上的花和柳树知道的。

师:花红柳绿是春天的象征。

生:我从图片上看到天非常晴朗。我觉得春天一般都是这样子的,所以我判断出这些图片是在春天拍的。

师:可能春光明媚给你的印象很深,不过老师要告诉你,春天也是多雨的,不单单是晴朗的。

生:我从左下角那张图上看出柳条已经发芽了,在春天柳条才会发芽。

师:柳树的这个状态说明这是春天。这图上有没有你们熟悉的景物啊?

生:右下角的照片是七宝。(注:上课学生来自于七宝镇的一所小学。)

师:你看出来了,很好。七宝是江南古镇,有将近千年的历史。长江以南大片的地区,我们经常用两个字来定义它,叫“江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关于江南春天的古诗。请大家小声地快速读一读老师发给大家的讲义。读上面的诗,读上面的作者介绍,读上面的注释。现在开始。

(生自由小声读讲义)

【点评:执教者精心采用学生故乡的景物创设情境,引导其理解“江南”及其景色的特点,入情入境,且直观、亲切、简洁。】

第二板块按照平仄诵读古诗

师:哪位同学来告诉我,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江南春》的作者杜牧是晚唐的著名诗人,与另外一位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师:知道了一个历史小知识。

生:我还知道了南朝一共有四个朝代,是宋、齐、梁、陈。

师:这也是一个小知识。读得非常仔细。

生:我知道了从公元4到589年的南朝建立了大批佛教寺院。

师:这个时间段和这首诗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同学们刚才说到的都是和这首诗有关系的一些背景资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读《江南春》)

【点评:很多课堂习惯利用多媒体形象、集中的特点出示文字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统一了学生对学习的关注点。《江南春》词句浅显,执教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纸媒和注释,让其自读,而不是逐句解释,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引导学生交流读懂的背景信息,则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有充分运用已有知识辅助自己学习的机会,而不单单成为课堂的配角。】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不过,老师的读法可能和你们有些不同哦,请大家仔细听,然后告诉我,老师的读法不同在哪里。

(师读诗)

生:老师读得有快有慢。

生:我们都是按照一个读法读的,比如说,前面四个字连在一起,然后断一断,再读后面三个字。老师不是这样读的,有时候,前面两个字停一停再读后面的,有时候前面的字连在一起,后面读得慢了。

师:这个同学听得真仔细,她先说自己的读法是四个字三个字这样停顿,而老师的停顿不一样。对呀,读古诗要注意停顿。(板书:停顿)我们可以怎么停顿呢?有好几种方法,老师这里介绍一种,你可以用最方便的2、2、2、1(板书:2、2、2、1)这样来停。

生:我听出来了,读“千”的时候声音长一点,读“里”的时候快一点。

师:这叫做“平仄”。(板书:平仄)我们今天学习的古诗,也叫格律诗,它在声音上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它必须按照一定的格式来写。在古诗当中,我们把现在普通话里的第一声和第二声称为“平声”,它们比较舒展、平缓,当然也有极个别的第一声和第二声的字发生变化,这个我们暂时不讲。那么第三声和第四声的字,叫“仄声”,它们比较短促、有力,要读得快一点。在我们停顿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板书:二、四、六)如果它们是平声,我们就要读得长一些;如果它们是仄声,我们就要读得短一些。

生:我还发现老师读的时候有轻有重。

师:对啊,诗里包含着情感,所以你要跟着诗人的这种情感有轻有重地读。

生:我发现老师读的时候,每句后面都会有停顿,停顿好长时间才接着读第二句。

师(笑):句子与句子之间当然也要停顿。好,同学们,想学一学这样的读法吗?谁能第一个来试试看?

生:千里莺啼绿映红。

师:有点味道了,不过有一个字没有读准,不要着急。停顿时要换气。千里――莺啼(拖长)――换气,绿映――红,试试看!

生:千里――莺啼――绿映――红。(有明显进步)

师:对,好多了。谁再试试看?

生:千里――莺啼――绿映――红。

师:你不单单读准确了,而且读得很有感情。

生:千里――莺啼――绿映――红。(响亮而有激情)

师:真好!第二句谁愿意试试看?

生:水村――山郭――酒旗――风。

师:这句其实很难读,特别是要注意在停顿时换气。有没有同学愿意再来尝试一下?

(生练习读诗句)

师:后面两句谁愿意一起来?

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师:“台”字再长一点试试看!

生:多少――楼台――烟雨――中。

师:我们一起来,边读边看老师的手势。

(师生按照平仄读诗)

师:很好,给自己掌声。第一遍就读得这么好。老师配上音乐,再给大家读一遍。

(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诵古诗。生集体配乐朗诵。)

【点评:不讲平仄的古诗教学不是真正的古诗教学。如何讲解平仄是古诗教学中的难点。执教者启发学生辨析质疑,然后清晰简明地介绍有关概念,接着又细致周到地组织学生模仿、学习、操练。学生从不会到会,教学效果明显。如果前一板块是诗意的情感导入,那么,这里就是语言的形式学习。】

第三板块辨析词义,体会诗境

师:同学们,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我们读了这首诗。你从这首诗里,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我看到了黄莺。

生:我看到了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

生:我看到了靠山而建的城。

生:我仿佛看到了好多亭台楼阁在风雨中。

生:我看到了佛教寺院。

生:我还看到了雨。

生:如果没猜错的话,第二句的“村”应该是村庄。

(师依次板书景物)

生:我看到了一个连起来的画面,水面上有许多许多楼台,立在烟雨中,景色很美。

生:我看到了一棵大树,上面有好多黄莺在歌唱,好多鲜花衬托着绿叶。

【点评:梳理景物,学生自然而然地由说词语,到说句子、说画面。在叙述过程中,学生内化教师提供的信息,体会诗意,并表达出来。同时,学生也会明白,古诗是古人将所见之景描述下来的作品,古今的情感是一致的。为最后的照片描述环节提供了语言素材,奠定了情感基调。】

师:色彩多么鲜艳。黄莺在歌唱,还有很多鲜花和树木。一首小诗居然让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东西!这就是一首好诗,这首好诗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但是到了明朝,有一个读书人,他读出了一些问题。(出示课件)他说,“千里莺啼谁能听得?千里绿映红谁能见得?”(生笑)“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阁、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这段话是文言,你理解它的意思吗?

生:我觉得“千里莺啼谁能听得”指的是千里之外的黄莺鸟叫谁能听得到那么远?我们又不是顺风耳,(众笑)“千里绿映红谁能见得”指的是离得那么远的桃花和柳树,谁能看得到啊?

师:如果让说这两句话的人改一下,要怎么改啊?

生:把“千里”改成“十里”,就差不多能看得见,也能听得到了。

师:你觉得“千里”和“十里”哪一个好?

生:“千里”好,我觉得这个“千里”是指整个“千里”都有鸟在叫,有柳树发芽桃花开放,如果改成“十里”的话,就感觉很近,不怎么美了。

师:你是从美的角度去体会的。

生:如果改成“十里”的话,读起来也不怎么顺。

师:对对对,非常好!“千”是一个平声字,读起来很舒展,感觉很远,地方很大。“十”在古代是个仄声字,读上去很局促。

生:“南朝有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个寺,地方肯定很大,肯定能占据一千里。(众笑)

师:你把两句诗里面的数量词结合在一起理解,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生:我认为“千里”其实是一个虚数,它只是表示看上去很远。而“十里”呢,就非常确切,就觉得这个诗没有多少意思了。

【点评:执教者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辨析词义。在情境中,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如地从不同角度体味“千里”的妙处。教师的知识储备亮相,不是为了显示课堂亮点,而是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资源。因此,材料的巧妙组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思辨之余情趣盎然且不留痕。】

师:厉害,孩子们多聪明啊。是的,在古诗里,很多数字都是虚指。“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而是指一个很大的范围,并不是真的要跑到一千里以外去听黄莺的啼叫,而是指在很大的范围里都有黄莺在呜叫。在整个江南,处处都有这样美的春景。在古诗中,人们常常把黄莺和春天联系在一起。诗人边走边看,地点在变化,鸟鸣不停地在耳边响起,这是一番怎样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中写出了听觉,还有什么?

生:视觉。

生:幻觉。(众笑)

师:有的,肯定有的。

生:感觉。

师: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觉读读看。读出那地方的辽阔,读出那景色的明丽,读出那色彩的斑斓。

(指名读,齐读,师伴读。)

师:诗人边走边看,游兴十足。这个时候,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他慢慢走上一个山冈,极目远眺,所有景物仿佛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青纱之中。在远处,他看到了很多寺庙,他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同学们,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诗人的心声,和他一起来想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很多很多的.寺庙、很多很多的楼台在蒙蒙细雨中忽隐忽现。

师:真美啊。

生:我看到了很多寺庙,还有很多楼台在春雨中若隐若现,感觉很漂亮。

师:你听到什么了?

生:我听到了蒙蒙细雨的沙沙声,还有黄莺的叫声。

师:哦,和前面一句联系起来了。你闻到什么了吗?

生:我闻到了寺庙旁边的花香。

生:我闻到了下雨时空气的清新。

生:我闻到了雨中还有草香的味道。

师:我们一起来读,带着自己的感觉。

(生读诗句)

师:真的是四百八十座寺庙,一座不多,一座不少吗?

生:不是,这是一个虚数。

师:这是一个虚数,它告诉我们,在江南有各种各样的寺庙。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读出寺庙的多,读出寺庙的香烟袅绕。

(生读诗句)

师:让我们再一次和着音乐一起完整地读这首诗。

(生完整朗读,关键词句师伴读。)

【点评:执教者启发学生从视觉、嗅觉等角度体会想象,并与诵读练习结合起来。学生则借助这个过程继续尝试从不同角度体会诗意的方法。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学生脱口而出的“幻觉”,令人不禁感受到诗中悠远的历史色彩,想来应该是一个课堂深度的生发点。然而,执教者并未违背学生的年龄特点去深挖,而是一遍又一遍地伴着学生诵读,反复唱叹。面对小学生,种下一颗种子,足矣――“此中有诗意,欲辨需忘言。”】

第四板块拓展说句

师:同学们,这样美妙的春景,好像离我们很远,实际离我们又很近。老师找到了几张关于春天的照片。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来给我们描述一下,如果你能够用到今天学的某句诗或者诗意,那就更好了。自己准备一下。

(生自由轻声试说)

生:鲜花生机勃勃,非常茂盛。绿色依托着红色,红色衬托着绿色,美不胜收,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师:出口成章的女孩。

生:你看,紫的花、红的花,衬托着绿色的叶子,让我忍不住想起今天学的一句诗:千里莺啼绿映红。(众笑)

师:他真的用上了诗句。

生:瞧,这个小朋友看到春天来了,多么开心!公园里百花争艳,万紫千红,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七宝老街也换上了春天的新衣。瞧,那清澈的河水亮得能把人的影子照出来呢!

师:真了不起,三幅照片合在一起说,并且围绕我们今天所提到的这些春景来讲。我们看到了颜色,看到了动与静。同学们的表现让我太惊讶了。中国人讲究初次见面要准备一点小礼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件礼物,第一件礼物是老师带来的两本自己编的关于古诗的书,送给你们班,放在图书角,大家可以轮流看看。第二件礼物,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来唱这首诗的吗?我来唱给大家听一听。

(师吟唱《江南春》,众生自发鼓掌。)

师:很有意思吧,其实古诗就是这样有趣。最后一件礼物就是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作《与古诗交朋友》,愿我们从今天开始一起与古诗交朋友。谢谢大家!(下课铃声响起)

【点评:在古诗教学之后安排一组对话,这不光是一种语言训练,还是文本、师生、作者间的对话。介绍照片的环节是在学生和古诗、古人之间架起的一座桥。因为要想让学生对古诗有兴趣,就必须在教学中拉近学生与古人的距离,并且设计一些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体验,感受古诗中的景物,感受古人的情感。最后的三件礼物,看似闲笔,但闲笔不闲,它是执教者古诗教学理念的再次体现。】

篇8:《军神》教学实录及点评

课前:

课件出示刘伯承元帅的有关材料,让学生阅读,快速读后能获取哪些信息。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到19,在一个外国人开的诊所里,一个生性孤僻的医生,一天,他遇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病人,于是有了一次非常特殊的手术。你们想了解吗?

师: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碰到难读的词句吗?

师:你认为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读句子。

师: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时 是读通课文的好办法。请大家再读课文,提出真正值得研究的问题。开始。

生默读课文

生:为什么沃克医生为什么说遇到了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军神指的是什么呢?

生:为什么神情变得柔和?

生:刘伯承在做手术时一定很痛,为什么他一声不吭?

生:为什么刘伯承在手术前不说自己的名字,却说自己是刘大川?

生:刘伯承在手术时心里想的是什么?

生:一向从容镇定的医生这回为什么紧张了呢?

生:医生知道刘伯承是军人,为什么还要问呢?

生:为什么要关上门再问?让更多人知道不是更好吗?

生:刘伯承做手术时很痛苦,为什么不打麻醉针?

生:课文为什么在最后才出现他的真名?

生:为什么医生眼睛里闪出晶莹的神情?

生:他到底想说什么?

生:刘伯承为什么会记得那么清楚,说是72刀?

生:医生为什么后来能知道刘大川不是刘伯承真正的名字?

(师随机板书)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有的从课题发问,有的从刘伯承的方面来发问,接下来,大家能不能从那么多的问题中找到一个能

概括那么多问题的一个问题来研究?

生读课文。

师:刚才,王老师看了两组,发现很多组的同学都在研读“为什么说他是军神”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交流一下,说说理由?

生:“钢板”比铁还坚硬,说明他不仅外表坚强,而且内心坚强,是个伟大的人物。他不使用麻醉剂,超出了一般的人。

师:他说了这么多,你们听明白了吗?这位同学把钢板和军神联系起来,能不能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这样更具有说服力。

生:他汗珠滚滚,说明沃克医生原来给病人做手术没有不打麻醉剂的。

生:他担心刘伯承会晕过去才汗珠滚滚。

师:他联系了前文,抓住了一段很关键的话。

(师出示句子)

师:你们读一读,想一想,结合刚才的问题,看这段话还能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生:我从这段话中知道了,刘伯承不打麻醉针为了使革命会成功。

生:他觉得打了麻醉针就不能很好地指挥战斗。

生:他怕影响了脑神经。

师:其实,这一段是告诉我们他不打麻醉针的原因。

(老师引读)

生:我觉得刘伯承是一个会说话的钢板,他动手术时动了72刀都能数出来,真是不同寻常。

师:大家轻轻地数一数,闭上眼睛想像一下(数不清,2,3,4,5……71,72)

生:这是常人难以想像的痛苦,怎能不说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师:你不但能抓重点语段,还能抓重点词,把词写在黑板上(生上前板书:一声不吭)

生:我对他的说法不意见,“青筋暴起”说明他不是钢板,因为钢板是没有感觉的。

生:他说得不对,不打麻醉针做手术对常人来说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师:还从哪句话看出来?

生:医生说最后他忍不住可以吭出来,要是我的话,手术做到一半可能就吭出来了。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看出同学们已经读懂了课文,再回课文中读一读。

(师引读)

师:到现在为止,你明白了沃克攻医生为什么说他是会说话的钢板了,我们再来看看,围绕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黑板上的等问题。刘伯承不仅仅是一位铁骨铮铮地军人,更是一位军神(板书)

投影图片,加上动手术时的声音,想像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手术了吗?

师:大家再自由地读读这段话:出示: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上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指名读。

学生评价。

师:写一写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生:有刘伯承这样的人,中国革命一定会成功!

生:刘伯承真不愧是一位军神!我向你学习。

生:刘伯承,是一位勇敢而坚强的人。

师:怪不得沃克先生说——

出示:沃克先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师: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刘伯承

音乐起,齐声朗读以上这段话

下课了,教师有3个课外活动建议:

1、课外资料中可以找到“残疾军人”、“编外参谋”、“革命军人”、“武神”、“教书先生”等称谓,学生可联系故事背景进行研读,训练学生抓要点速读的能力

2、收集刘伯承的故事

3、改编课本剧

篇9:五彩池教学反思及点评

五彩池教学反思及点评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以教材为凭借,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经过实践检验,我认为本课的精彩之处在于:

1.我能以教材为凭借,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教学中,我重点抓住“五彩池”的形状,一处标点(省略号)和“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一句。让学生先读课文原句,谈感受;然后激发学生想像,让学生再读,再谈感受,最后再朗读体会。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在课堂上,我还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凭借教学训练点,渗透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习惯。

2.另外,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注重了以读为本,读中悟情。这也是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如,在教学《五彩池》一课时,对课文的理解,我采取的主要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读书。课堂上先后采取了默读、朗读、自由读、指名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重语言的感悟、积累,淡化了内容的分析。对于课文的重点段落2-4段,我没有割裂教材。而是先引导学生读,然后交流感受,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学生通过不同要求读的训练,感受越来越深,情感得到陶冶,不知不觉中还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3.面向每一位有个性差异的学生,使其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在执教《五彩池》一课时,我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着眼发展,使学生对自学读懂的内容要有更深的认识,遇到的疑难问题,在我的引导下自己解决。《五彩池》一课教学的第二环节,是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我将学生读懂的与不懂的问题都板书在黑板上,学生自学情况,认知水平一目了然。二、三环节中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段以及对课文的总结,解决学生的疑难,完成本课应达到的目标,发展学生的认识。在二、三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了反映课文主要内容的重点词语,强化学生的发展。如第2自然段的学习,学生通过自学读懂了这段主要写水池的样子,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又读出了水池的美丽、神奇。这既是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也体现语文教学的效率。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淡化对课文内容空泛的分析,强化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淡化“教”的痕迹,强化学生活动,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读书、思考、讨论的时间,力求使课堂教学出现一个全体学生积极地学、独立地学、创造性地学的生动活泼的局面,使学生的语言素质得到真正的发展与提高。

当然,在本课教学过后,我也发现本课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说在引导学生自学时,由于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踏入中年级,自学的要求和指导再细一些,会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

教案点评

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形表义,具有一观即感,一感即觉,一学即了的特点。另外,汉语语音有高低起伏的四个声调,也就容易造成音乐般的旋律。这两个规律就启示我们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 学生可以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语言”。本课教师在教学中就充分注意了以读为本,读中悟情。课文学习突出一个“读”字。

1.以读激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本节课来看,教师能够“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针对学生的爱美、喜欢展示自我的特点,以学生非常感兴趣配乐朗读形式让学生进一步读熟课文。“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作为教师在学生充分地朗读感悟以后,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手段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本节课,教师还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个人读、小组读、轮读、师生合作读等,从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读书的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活动中,读书对他们来说,已不是负担,而是愉快的事情,因此,在较短时间内高效完成了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任务,同时,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2.以读悟情。《五彩池》是一篇非常美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美丽和神奇。本节课,教师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注意通过诵读对学生的情感熏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对五彩池的喜爱和赞美。在学习2-5段时,为了让学生感受五彩池的神奇美丽,教师让学生经历读书谈体会、想像再读书的过程,学生在美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语言的美,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在接读和配乐朗读的环节中,学生对五彩池的喜爱和赞美充分的显现出来,朗读将课文的学习推向高潮。从课堂上来看,学生确实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以读悟情,感受到了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篇10:《太阳》教学设计及点评

《太阳》教学设计及点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钢铁、繁殖、蔬菜、煤炭、水蒸气、杀菌、预防、治疗”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质疑问难。

(l)出示画有太阳的电脑课件或一幅太阳图。

(2)同学们,你们认识它是谁吗?(它是太阳公公)

(3)板书课题

(4) 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它吗?

生:太阳公公,你离我们有多远?

生:太阳公公,你有多大年纪了?

生:太阳公公,你有多热?

生:太阳公公,你为什么每天从东方升起来,从西方落下去,能不能改变路线呢?

……

(5)同学们向太阳公公提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用课外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等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那么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勾画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2.学生按要求自读。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词卡片,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如细菌(j&n),不要读成j(n等。

(2)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3)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说,说得不全面的地方,其他同学可作补充,认为说得不正确的地方,可相互纠正。)

教师:概括起来讲,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介绍太阳特点的这部分课文。

三、深究课文(l-3自然段)

1.教师引导:这部分课文,每一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一个方面的特点,谁来概括一下课文写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远、大、热)

2.默读l-3自然段,思考:课文是用哪些方法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说清楚的?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在书上做上标记。

3.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准备在全班交流时向其他小组请求帮助。

4.全班讨论交流,合作解疑,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l)讨论交流对第一自然段的理解

①第一自然段为了把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说清楚,运用了哪些方法?

生:“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这是用具体数字来说明太阳离地球很远。

生:“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句话即运用了具体数字,同时还用了假设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

②通过读第1自然段,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

生:第1自然段讲的是太阳离我们很远,可开头却先讲了一个古代传说,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师:谁能对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课文开头引用这个神话是为了要引出太阳离地球很远这个知识,使文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往下看。

生:老师,我不明白“其实”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如果学生提不出这个问题,由教师提问)

(“其实”,表示下面要说的是实际情况。在这里表示转折,由传说转向事实。)

教师:“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这句话什么意思?(这么远,箭射不到。)这里为什么不用肯定的语气,而用反问的语调呢?(用反问句强调它的远。)(让学生在读中体会。)

③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要说出太阳离我们“远”这一特点。

(2)讨论交流第二自然段

①第二自然段讲太阳很大,运用了作比较、列举数字的方法。“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是拿地球与太阳作比较,用具体数字来说明,突出太阳体积之大。

“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是“因为离地球太远了”。这不仅说明太阳很大,而且对第一自然段讲的太阳离我们很远,作了补充说明。

②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太阳“大”这一特点。

(3)讨论交流第三自然段

①第三自然段讲太阳会发光、发热,温度非常高,运用了比喻和具体数字的说明方法。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用“火球’作比喻,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写了出来。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运用具体数字来充分说明太阳“温度非常高”这个特点。

②指导朗读,读出太阳热的特点。

5.小结

(1)视频演示《太阳的基本情况》,学生观察体会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

(2)教师小结

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

6.扮演太阳公公,作一番比较详细的自我介绍,练说《太阳的自述》,把太阳的特点说清楚。

四、布置作业

练习《太阳的自述》。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课文的l-3自然段讲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二、探究4-8自然段

1.默读4-8自然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讲太阳和地球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是怎样进行说明的。

(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考,遇到问题试着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书上做上标记。)

2.在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讨论自读情况。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教师点拨、引导。

(l)课文是从太阳同动植物、同人类生活的关系、太阳同气象的关系以及太阳同防治疾病的关系这几方面来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

①第四自然段讲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的:“如果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

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从吃的、穿的、烧的三个方面举例进行说明的。

②第五、六自然段讲太阳和气象的关系,是通过云、雨、雪、风的形成来说明的。

③第七自然段讲了太阳和防治疾病的关系。

④第八自然段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的。

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这是从正面说。

第二句“如果没有太阳……自然也不会有人”。这是从反面说。

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的基础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内容归结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①集体讨论交流。

②视频演示《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学生感受世界的美丽可爱,体会所有这一切都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3)研讨: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同它本身的特点有何联系?

(太阳大、温度高、距离远的特点,是形成美丽可爱世界的根本原因,如果这三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密切。)

4.朗读4-8自然段。

5.扮演太阳,练说《太阳的自述》。

(1)教师引导:上节课同学们扮演太阳公公,介绍了太阳的特点。这节课同学们继续扮演太阳,介绍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为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小组内练习说。

(3)班上展示说。

三、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全文。

2.总结:《太阳》这篇课文集中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是从它具有的特征和它与地球的关系两方面来具体讲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列举数字、作比较、假设、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在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生字的。

2.教师重点指导“蒸”“蔬”等字的书写。

3.读写词语。

五、拓展延伸

练习写《太阳的自述》,向人们介绍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测览。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的重点是:读懂课文,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难点是:理解课文中所阐述的有关太阳的知识,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说明事物的。为很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教师从启发谈话引入新课,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在交流中相机指导,在中国学习联盟致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视频演示,加深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布置学生通过书刊和网络搜集、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探究。

探究活动

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并根据课文某一方面的内容,选好一个专题。如,“万物生长靠太阳”,出一期手抄报或黑板报、墙报。

篇11:《盘古开天地》教学点评及反思

《盘古开天地》教学点评及反思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组中的一篇课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神话体裁的文章。正是这一课带我们走入了神话教学的研究领域,也正是这一课把神话带进了两岸四地的教学观摩研讨会。回顾这一路的探索,我们硕果累累。

一、精心设计省赛夺魁

20xx年8月,为了迎接福建省第六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比赛,在林钦校长、杨铃校长的带领下,我们组成了备课小组,研读《新课标》,钻研实验教材,了解学情,我们的教学预设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创设神话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学,在朗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精心的教学预设使课堂的生成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1.创设情境,渲染神话意境。

师:想不想感受一下盘古劈开天地的神奇?

生:想!

师:大家闭上眼睛,准备好了吗?(教师配乐描述)现在我们进入了时光隧道,回到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音响:爆裂、熔岩滚滚)

(开始学生双眼紧闭,听得很投入。听到音响后,学生有的不禁睁开眼睛,有的捂住了耳朵……)

师:怎么样?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踊跃:仿佛看到一个巨人正拿着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仿佛看到天地分开后,轻的东西往上升,重的东西往下落……

学生闭眼,感受漆黑一片的世界,老师伴着悠悠的音乐生动地描述,学生仿佛进入了奇妙的神话世界中;一声巨响,学生如临其境,感受着盘古开天地的力量以及天地分开时的神奇。此环节中的情境创设简洁自然,极富神话特色,给予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在脑海中浮现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朗读“盘古劈开天地”一段奠定了基础。

2.品读“文本”,走进神话故事。

师:你读书很认真!书上说“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始终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出示:盘古顶天立地的图片和相关语句。)一年过去了,盘古怎么做的?读!

生:(齐读)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学生神情专注,若有所思。)

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仍然──?

生:(齐读)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学生加重语气、情感投入。)

师:一万年,一百万年过去了,盘古仍然──?

生:(齐读)头顶着天, 用脚使劲蹬着地。

(学生为之感动,情绪激昂。)

学生三次朗读,情感一次比一次强烈,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一次比一次高大。此时,根本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老师那撼动人心的语言,加上激情的朗读足以调动学生所有的情感,因为朗读原本就有如此大的魅力与韵味,它能让人走进人物的心中,与之同喜、同忧!

3.有效合作,激发想象,感受神话魅力。

师:真美呀!刚才有位同学发现了省略号的秘密,那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试着当一回小小神话家吧!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的内容与要求:

他的____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______的。

每位同学自己写一写。

在小组中说一说、改一改。

试一试把大家写的连成一段话。

派一位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交代了小组合作的要求之后,学生小组合作、老师巡视指导,之后进行了精彩的汇报。)

师:同学们,你们写的这么多变化,如果都加到书上,这省略号可以擦掉吗?

生(部分):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6:因为省略号是代表永远都写不完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我们抓住了省略号这一语言信息,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展开想象,并且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提出了十分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先个别自主学习(展开想象、模仿写话),再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修改、连句成段、汇报评价)。这样,环环相扣,步步落实,一一到位,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进行了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对话,营造了愉悦轻松、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这一课在省赛中得到专家的肯定与好评,龙岩教研室的胡和春老师在评课中肯定了本课的优点:

1.发展学生的语言是转变学习方式的目标。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要很重视训练语言的训练、语言的发展,《盘古开天地》有两点做得好:①以读书为重点发展语言,如:盘古顶天立地段落的引读就很精彩。②以“感悟”为过程发展语言,第四自然段的教学,老师启发学生读后说发现了什么?学生有发现内容方面的,有发现语言表达方面,这就是在语言当中训练语言。

2.教材的处理方式是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内容。《盘古开天地》的教学,轻重分明,第一自然段一笔带过;第二自然段重读,第三自然段简易地导,第四自然段细细地品味,对教材大胆的取舍,合理巧妙地进行组合。

3.自主合作是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形式。《盘古开天地》第四自然段的小组合作很有实效!

二、以学定教顺学巧导展现大陆教学风采

省赛第一的好成绩带来了参加两岸四地教学观摩研讨会的机遇,我们的教学预设该如何更贴近他们的学情?……我们又展开了新一轮的研讨!

问题预设生成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融洽师生关系呢?设计“介绍老师”、“说家乡”、“游戏”等热身活动。这些方式,缓解了学生紧张的心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在游戏中融入了学生对身体部位名称和反义词的复习,为学习本课做了良好的心理准备和知识铺垫。教师还借机了解学生口语表达、发言心理等学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如何最快地了解学情,以学定教呢?我们将第二课时调整为第一课时,在导入部分增加了质疑环节。

用“通过昨天的预习,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引导学生自由质疑。学生在阅读中有两类困惑,一类是对神话体裁的表达内容超越现实而产生的,另一类则是对文本具体内容难以理解而产生的。对于第一类的疑问,老师顺学而导,巧妙地借助了孩子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浅显地进行了解答,帮助孩子了解神话的特点,区分想象与现实、虚构与科学。而第二类的疑问作为本课学习的重难点,成为教师以学定教的依据,接下来就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了。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理念。

如何展示大陆实验教材的特点呢?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一切资源,包括小泡泡和课后练习。根据泡泡1的内容,设计了课前热身的“说反义”游戏,并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进行提醒;根据泡泡2的内容及课后练习设计了了小组合作环节,取得良好的课堂实效。

如何充分展示我们朗读教学的特色呢?

保留了“创设情境,为读铺垫;三次引读,升华感悟;自主发现,自由品读;尊重感悟,个性朗读”的环节,并根据学情适当调整朗读教学的策略。借助音响、范读、图片等各种手段,采用了情境创设、读好关键词、想象体验、角色扮演、递进引读、画面再现等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受与想象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感受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由读得不够好到读得好,同时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避免了“千人同腔”。

在这堂课上,“读”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扎实,读得多样,读得入情,不仅读通了文本,而且读出了神话的韵味,读出了学习的乐趣,展示了大陆“美读”教学的风采!

如何借助这篇神话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呢?最后,布置”去寻找你喜欢的神话故事,尽情地阅读”的作业,激发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流传的神话故事的兴趣。神话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孙悟空、哪吒等神话形象早已留在孩子们的心中。在最后环节中,将神话人物图片送给准确说出人物名称的学生,既满足了孩子们拥有图片的渴望,又激发他们了解更多神话的兴趣,将学生从文本中带出,引领着他们走向更加广阔的阅读天地,畅游美丽的神话故事。

总而言之,这堂课以读为主,以学定教、顺学巧导,渗透学法,较充分地实现了本课“创设神话情境,感受盘古形象,培养丰富想象,激发孩子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的人文目标,又实现让孩子们在读神话、说神话、写神话中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的工具性目标,达到文道结合的最高境界,取得很好的课堂实效!得到两岸与会专家及教师的一致好评。

上海师范大学吴立岗教授肯定本课基本上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为福建、为大陆增光了,如果能把最后学生小组合作填的纸条用展示台展示出来,再指导一下,那就完美了!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在听完本课及教学说明后评价:这堂课上得好,课后交流说得也好。

台湾与会教师也纷纷发表了各自的感受:

在板书中自然地出现生字,学生掌握得很容易。板书虽然简单,可将故事的关键都体现出来了,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的重点。

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融合了听说读写的训练,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学习的。课堂评量很好,一直用鼓励的方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孩子们为同学鼓掌时老师还不忘追问一句:“你为他鼓掌的理由是什么?”让学生学会正确评量同伴,表达真实的感受,不盲从,表扬显得真实亲切。

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美读指导里,让小朋友先赞美盘古,然后带着各自对盘古的感受来读,尊重了每个小朋友的个性。

回顾省赛与两岸四地的教学研讨过程,我们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我们发现:两岸的语文教学都有着“大语文”的理念,课堂教学只是一种引导与点拔,它提出方法、思路、示范,而语文的真正学习则要在社会中、生活中实践实现。台湾教师苏兰用一堂精彩的课告诉我们:要教给孩子生活中随处可印证、随地可感受、随时可运用的知识,这才是真正有用的、孩子们感兴趣并能掌握好的知识。听者受益非浅。

作为同根同源的少年儿童,两岸的孩子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征与学习兴趣,只要教法得当,课堂中所焕发的是同样鲜活的生命力。在《盘古开天地》的教学中,考虑到学情的不同,在朗读指导中加强了范读的比重,引导学生就自己的真实听感进行同伴的朗读评价,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台湾学生善于针对性强的讨论和明确分工,也使课堂中频频出现亮点;相对内地学生的大方大胆,台湾学生显得安静,但良好的倾听习惯同样让我们感受到课堂实效……

一路探索,一路收获,我们深知教学领域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漫漫教学长路,我们还得不断学习,努力前行!

篇12:《再别康桥》教学实录及点评

《再别康桥》教学实录及点评

多媒体展示:两卷新诗,廿年老友,相逢同是天涯,只为佳人难再得;一声河满,九点齐烟,化鹤重归华表,应愁高处不胜寒。

师:这是一副挽联,所挽对象为新月诗派代表人物徐志摩。 “两卷新诗”,指的是徐志摩的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而“九点齐烟”是济南郊区九座小山的总称,此借指徐之遇难地。他是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的,时年35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诗人,走进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去感受他对母校的一片赤子之情。(多媒体展示课题和作者)

师:请张君同学试读一遍好吗?

生:读(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

师:第三节“青荇”的“荇” 应该读xìng 而不是xíng,课文注释已有说明。

师:请听录音朗诵,看看专家是怎么朗读的。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从文章的眼睛推断,这首诗抒发的大致是什么情感?

生:离别之情。

师:离别何处?它是个怎样的地方?

生:离别康桥。关于康桥,注释①有简单的介绍,我读一下。

师:展示相关图片做补充。

师:临别之际,诗人向康桥的哪些对象一一做了道别?

生:云彩、金柳、青荇和潭水,等等。

师:抒写离别之情的诗歌,可谓数不胜数。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但离别的对象一般都是人,而《再别康桥》却由人间向“云彩”“金柳”“青荇”和“潭水” 等自然物转移,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脱俗的清新感,这是其构思新颖之处。

师: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称作意象。“云彩”“金柳”“青荇”和“潭水”等物象寄托着诗人对康桥怎样的情感呢?我们先看第二节,这一节写“柳”。那么在诗人的眼里,“柳”是什么柳?其“影”又是什么影呢?为什么?

生:柳在“夕阳中”,被镀上了一层金色,所以柳是“金柳”,影是“艳影”。

师:“金柳”为什么像“新娘”?

生:“金柳”有新娘色彩光泽鲜艳好看的特点。

生:“金柳”有新娘的柔美。

师:金柳的“艳影”明明是在波光里荡漾,诗人为什么说“在我的心头荡漾”?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生:“在我的心头荡漾”,无非是说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难以忘怀,表达了诗人对康桥喜爱之情。

师:第三节写“青荇”。这一物象又寄托了诗人对康桥什么样的情感呢?模仿第二节的分析方法,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交换意见。

生:在诗人的眼里,“泥”是“软泥”,“波”是“柔波”,草是“油油的”。 这些描写都寄托着诗人对康桥的喜爱。

生:“招摇”的意思本来是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招摇撞骗”“招摇过市”中的“招摇”都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意思应该是“招手摇摆”,仿佛在招手致意,写出了水草对诗人的欢迎态度。

生:“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就是再也不愿离开康桥,表达了诗人对康桥无限的喜爱和永久的依恋。

师:我们把二、三节齐读一遍。要读出“金柳”和“青荇”这两个物象所寄寓的对康桥无限喜爱和深深依恋的情感。

生:齐读——

师:“荡漾”这两个字应该读得更舒缓一些,读出一种柔波轻漾的感觉。“油油的”是修饰语,也是个叠音词,有强调“青荇”绿之深的意味,要读得稍微重一点。老师示范一下。

师:诗人为什么那么喜爱和依恋康桥呢?除了大自然的优美、宁静与和谐这一显而易见的原因以外,第三节暗示了更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

生:“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暗示了更深层次的原因——作者在康桥有过许多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注释③有说明。

师:作者曾经在康桥留学,这里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在《吸烟与文化》中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师:上述三节诗,几乎每一节都是一个可以画得出来的画面。这些画面涂上了“金”“艳”等亮丽的色彩,描写了七色的“彩虹”。由此可见,这些画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意境鲜明、色彩绚丽。

师:作者还使用了“荡漾”“招摇”“揉碎”和“沉淀”等大量动词去描写意象。因此,画面还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画面生动,富于动感。

师:除了观“金柳”,赏“青荇”以及清泉之外,诗人还做了或者还想做什么?

生:“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光斑斓里放歌”;吹起“别离的笙萧”。

师:诗人在第六节中说:“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究竟是谁在沉默?为什么沉默?这是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生:康桥和康桥的夏虫都是无知无识之物,不可能为他沉默;倒是诗人自己因为想到离别在即而沉默了。这是一种侧面烘托的手法。其作用是把情感抒发得委婉含蓄。

师:《再别康桥》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生:有。明明是自己喜爱康桥,可诗人竟“自作多情”地说青荇“在水底招摇”,在向他招手致意,欢迎他的到来。

师:老师补充一个课外的例子。杜甫《月夜》是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代表作品。全诗如下(多媒体展示):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今晚圆圆的秋月多么皎洁美好,你在鄜州闺中却只能一人独看。我遥想那些可爱的'小儿幼女们,还不理解你望月怀人思念长安!夜深露重你乌云似的头发湿了?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何时能依偎共赏轻纱般的月华?让月华照干我俩满是泪痕的脸!

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鄜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望月怀思,自古皆然。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自作多情”地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

师:请雷霆同学朗读第五节,夏丝丝同学朗读第六节,要读出两节诗所包含的不同的情感。

生:读——

师:第五节,诗人迷恋的情感达到了高潮。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要离别康桥而去了,想象自己“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去追寻他“彩虹似的梦”,甚至要 “在星光斑斓里放歌”。因此,第五节要读得比较欢快,最后一行甚至要读得比较高亢激昂。第六节,诗人的思路急转,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不禁别情缕缕,离绪重重,只能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因此,第六节则要读得缓慢而深沉。

师:下面老师朗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读——

师:这两节句式相似,节奏相同,文字也差不多。在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生:首尾呼应,形成一唱三叹,反复回旋的艺术效果。

师:诵读第一节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哪一个词?为什么?

生:要特别注意“轻轻”这个词。因为它反复了三次,反复的目的在于强调诗人动作之轻微。

师: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反映了他对康桥的什么情感?

生:让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掂着脚尖,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

生:人们通常对自己喜爱的东西轻拿轻放。由此可见,诗人是怕打破康桥的宁静和美好才“轻轻的”来去的,反映出诗人对康桥的喜爱和留恋不舍之情,从而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师:“轻轻”大体上就是“很轻”的意思。把“轻轻”这一叠音词换成“很轻”,自己试读几遍,然后说说有什么区别。

生:感觉好象没有原文有诗味。

生:诗歌节奏好象不及原文轻盈,缺乏那种细微的弹跳感。

师:最后一节用“悄悄”替换了第一节的“轻轻”,这样做有什么作用?

生:“悄悄”渲染了一种无边的寂静,从而强化了心中那种对母校恋恋不舍的情感,多了一种挥之不去的伤感情绪,升华了情感。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朗读比赛。这首诗共七节,老师负责朗读首尾两节,中间五节分别由五个学习小组依次朗读,看谁读得更好。读(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

师:布置作业。就徐志摩的诗歌《沙扬娜拉》写一段赏析文章。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

【点评】 诵读•方法•拓展

——评《再别康桥》课堂教学

考查《再别康桥》的教学,至少有这样几个亮点——

首先,诵读指导以理解为基础。语文教学离不开诵读,离不开诵读指导,诗歌尤其如此。但一般的做法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阶段,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并相应地进行诵读指导。而刘老师一改传统的做法,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学生诵读。叶圣陶说,诵读时,要“以意逆志”,“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还他个激昂”的前提是必须先理解“激昂”在何处,为何“激昂”;同样,“还他个委婉”的基础也必须是先知道“委婉”在哪里,为何要“委婉”。否则便成了无的放失,“激昂”和“委婉”的诵读就可能错位,“激昂”处读得“委婉”,“委婉”处弄成了“激昂”。

其次,教给学习方法。课文的2——3节,情感相通,写法相似。常见的教法是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金柳、青荇这两个意象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但问题是学生往往无从着手,因为高一学生对意象这一术语还比较陌生,更别说分析物象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了。刘老师把第二节作为一个例子,抓住“金”“艳” 等几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去揣摩、品味“柳”这一物象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教给学生分析意象的方法和途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彼此讨论,便十分顺利地理解了 “青荇”这一物象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

最后是无疑处生疑,拓展延伸。“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在我所听过的众多《再别康桥》课堂教学中,几乎没有一位教师对此做过探讨。刘老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突破教参的限制,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做了深入的讨论,并以杜甫《月夜》为例,做了适度的延伸学习。

篇13:《猴王出世》教学实录及点评

王春燕

一.了解大意,初步感受猴王形象

师: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生齐读)

师:课题的后面有个小①,表示这篇文章下面配有注释。这篇课文有很多注释,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它。昨天你们预习了吗?

生:(齐)预习了。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预习的?

生:我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都画下来了,另外我还读了五六遍。

师:等会儿你要好好展示你的朗读,好不好?

生:好。

师:你呢?

生:我先画出了好词好句,又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加上了拼音,还找到了一些读不通、读不懂的句子,去查找了它的意思和如何断句。

师:厉害,不愧是师大附小的同学!你们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的前面有个“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中有这样两个问题:(课件出示: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师:你思考过吗?下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在关键的语句下面画一画。待会儿我们来交流。(学生自学)

【妙哉!全课由“阅读提示”楔入,看似平淡,实乃奇崛!何故?“阅读提示”也是教材,就像课文、就像插图、就像注释、就像各式各样的课后思考题、练习题。可惜,现如今,“教材”一说早已被我们窄化为“课文”二字了。课文要细读,其他教材焉能一扫而过、浮光掠影?比如,此课的“阅读提示”,细读,则至少蕴涵下述信息:其一,课文写了石猴来历和石猴成王的经过,这是主要内容;其二,课文先写石猴来历,后写石猴成王的经过,这是写作顺序;其三,带着这两个问题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便不攻自破;其四,这两个问题表露了编者以“故事情节”为取向的阅读理念。其实,小说的阅读还存在另两种取向,“人物形象”取向和“语言表达”取向。如:“石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所体现的就是“人物形象”取向,而“作者是怎样写石猴成王的”则反映了“语言表达”取向。此课教学,正是以“人物形象”取向为经,以“语言表达”取向为纬,构建了一个有别于传统小说教学的新范式。此乃解读本课的不二法门。】

师:石猴是从哪儿来的?谁能用文章中的话告诉大家?

生:(读)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师:你们跟她找的一样吗?简单说,这猴子是从--

生:石头里迸出来的。

师:了解了石猴的出生,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他?

【四两拨千斤!拨到“人物形象”的感知上来,自是正事!】

生:神奇。

生:奇妙。

生:非同一般。

【神性,乃猴王形象的一个侧面。】

师:他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

生:石猴是因为自己有本领,帮助众猴找到了水源,可以使它们有安身之处,众猴就得履行自己的诺言,拜他为王,可以说他是凭着自己的本事成为猴王的。

师:这个本事,说具体一点儿,就是什么?

生:在这里是指他能进到洞里又出来,并能带给大家一个安身之处。

师:回答非常完整。石猴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又能安然无恙地出来,成就了他当王。读到这里,这石猴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三句不离“形象”!趁热打铁,点到为止。】

生:石猴给我留下了“勇敢”的印象。

生:石猴勇敢无畏,一心为公。

师:一心为大家。

生:石猴给我的印象是他非常勇敢,而且有自信。

师:同学们,一迸,迸出了一个石猴;一跳,跳出了一位猴王。这猴王的形象已经活灵活现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那么,吴承恩先生是用怎样的语言把它写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放声读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感受。(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至此,以“故事情节”为取向的阅读模式落下帷幕,闪亮登场的,乃是以“语言表达”为取向的课堂实践,而以“人物形象”为取向的教学主线则一以贯之。正所谓,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行所当行,止所当止。】

二、细读语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师:同学们读书的姿势特别好,读书的声音也特别好听。哪一句话写石猴写得特别生动?

生:(读)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师:有同感的请举手。

(生都举手)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课件出示这句话)

(生齐读)

师: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石猴在干什么?

生:石猴在山中活蹦乱跳。

生:我好像看见他在山中采树上的果子。

生:他在山中嬉戏玩耍。

生:他在山中自由自在、活蹦乱跳,左走走,右走走,采一朵山花,饮一点涧泉。

师:呵,这花果山就是石猴的什么呀?

生:家!

师:快乐老家!自由天堂!谁再来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快乐来,读出他的自由来!

(指名读)

师:谢谢你。同学们,请你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只此一句,“课眼”也!何等明朗!何等脱俗!“课眼”者,“语文意识”也!“语文意识”,说白了就是关注“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意识,就是将阅读旨趣由“思想内容”转移到“语言表达”上来的意识。通览全课,以教师的“语文意识”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从而传递课程的“语文意识”,正是其教学脱俗于传统语文的心气所在!“语文意识”实乃本课教学的价值皈依!】

生:我觉得这段文字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你能把这个排比句读给大家听吗?

生:(读)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师:刚才这位同学发现了四百多年前的排比句,两个排比句,真了不起!吴承恩先生写石猴,谴词造句非常讲究,里面有很多秘密。你发现一个,我们就按你的发现先走进去看一看。(课件出示第一分句: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同学自己读,你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自读)

生:我发现每句话都是三个字,前一个字是动词,后两个字是名词。

师:真是大发现呀!这几个词全都是写石猴的动作,如果把它读出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节奏呢?

【发现什么?构词方式,语言节奏。而这,正是“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发现”!】

生:(读得慢)“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因为猴子在山中快乐地行走着,非常活跃,所以要读得有激情。

师:很有激情很活跃,那你为什么读得像打太极呢?请你再试试。

(生再读)

师:有进步。谁能让石猴的身影在我们眼前跳起来?

(指名读)

师:你的声音很好听,可我怎么也没有听出石猴在山上行走、跳跃,只听到一群小学生非常遵守纪律地坐在教室里!我也来读一读,好不好?

生:好!

(师范读,语速稍快,节奏跳跃。)

师:你们也这样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

师:我看到这位男同学读的时候还带着动作,很有感觉。你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读得轻快、跳跃)

师:这石猴跳起来了!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生齐读)

师:同学们,三个字的短句,有跳跃感,让石猴在字里行间跳起来、动起来!往下读,你还会有发现。自己试试看。(课件出示第二分句: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学生自读第二句)

【其实,语文存在就像一只手,手心是内容,手背是形式;手心是思想情感,手背是语言表达;手心承载人文性,手背体现工具性。他们是一体两面、合二为一的,可谓手心手背都是肉。在这里,语言的跳跃感正好切合了石猴顽劣、活泼的性格特点,内容与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觉得这个是四个字的排比句。

师:这四个字是随便排列的吗?

生:我还发现,前两个字都是一些动物,后面一个字是人和人之间的一些关系。

师:这些动物是石猴的--

生:是石猴的亲戚朋友。(众笑)

师:是哪些动物?

生:狼虫、虎豹、猕猿、獐鹿。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虫”字?这个“虫”,可不是我们玩的毛毛虫,知道是什么吗?

【细!古今词义有差别,点到为止。】

生:昆虫。

师:是长虫,知道是什么了吗?蛇!

(生发出惊讶的声音)

师:这石猴与狼虫--

生:为伴。

师:虎豹--

生:为群。

师:獐鹿--

生:为友。

师:猕猿--

生:为亲。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呀?请你把他读出来。

(指名2生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同学们,往下读,更有意思了!(课件出示第三分句)自己试试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欣喜地)它们就像诗一样,对得非常整齐。

师:一对对子!你们经常诵读古诗文,一定有感觉。我们来对一对。夜对--

生:朝。

师:宿对--

生:游。

师:石崖之下对--

生:峰洞之中。

师:谁能读出这样的石猴?

生:(带着古诗文的韵味读)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众笑声、掌声)

师:你们真是太厉害了,让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如果把这三个分句,连成文中的长句子,你还能读好它吗?自己先试试。

(学生自由练习)

师:谁向我推荐一位?自告奋勇也行。

(指名读)

师:最后一句读得最好。这三个分句,第一个分句要读得跳跃,老师建议你读后吸一口气,再读下面的句子。

(再指名读)(全场掌声)

师:非常非常好!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好不好?我来起头,你们接着读。

师:(读)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生:(接读)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师:读到这儿,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石猴?拿出笔,在这个句子边上写下批注。

【猴性,乃猴王形象的又一个侧面。不可不点,不可多点。】

(学生默读、批注。)

师:我来了解一下,你写的是--

生:友善。

生:活泼。

生:有亲和力。(众笑)

生:活灵活现。

生:活泼可爱。

师:老师也写一个(师板书:顽皮可爱)。同学们,作者写作的是活泼、跳跃的石猴,用的语言也非常短促、跳跃、有节奏。反过来说,正是这样的语言,让我们读到了一个顽皮可爱、活泼跳跃的石猴。内容与语言高度融合,这就叫经典。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研读第二个问题,读(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结合具体语言现象,渗透“语文意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强大的“内容”惯性,极易将学生的阅读视野撞离“形式”的轨道。故此,“语文意识”需要过来人不断提醒、不断召唤。】

生:(齐读)课文是怎样写“石猴成为猴王”的?

师:请你抓住一两个关键的句子进行研读,用心体会语言的秘密,做下记号,待会儿我们进行交流。

【再次提醒!再次召唤!注意,要研读的,不再是习以为常的“写什么”,而是正在“语文意识”烛照下明朗起来的“怎么写”。所谓语言的秘密,就是怎么遣词造句、怎么谋篇布局、怎么剪材、怎么修辞的秘密,这正是语文课程的独担之任。】

(学生自主研读,同桌讨论)

师:我看同学们都很有收获,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不要怕出丑,要勇敢。

生:我找到了这一句:(朗读)“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首先,从这么多的语句中,我感到,吴承恩在写这里的时候用了拟人的手法。猴子是不会说人语的,但是他却把人语用在了猴子身上,他把这个猴子说得活灵活现。再加上“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这里的“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和“跳”字把石猴的动作描写得十分生动。(众掌声)

师:我要拜你为师!(众笑)你姓什么?

生:周。

师:周老师,请坐。(众笑)

师:同学们,你也研读这句话的请举手。好,我们把这句话读一读,再来感受感受。

(生齐读:“连呼了三声……径跳入瀑布泉中。”)

师:刚才他说得非常好,我还想建议你们再读读猴子的语言,读读他说的话,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建议”一说,妙不可言!即便是对语言秘密的研读,也有一个相对集中、突出重点的问题。尽管学生的研读取向不离语言表达,且条分缕析、有理有据,但,这种研读,是散漫的、无界的,东一榔头西一锤。教师的建议,及时将学生的目光拉回到猴王的话语特点上。正所谓,伤其十指,莫如断其一指。】

生:(齐读)“我进去!我进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这猴子非常自信,感到对这件事情很有实力。(众笑)

生:他很有活力,我进去,我就一定能!(掌声)

生:他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我进去,我就一定能出来。我就是猴王了!(众笑,掌声)

师:如果换一种写法,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课件出示,改成:我进去吧!我进去吧!)

【比较,只有比较,才是发现语言秘密的无上秘法!语言的张力在比较中激活,语言的魅力在比较中彰显,语言的生命活力在比较中熠熠生辉!大道至简!】

生:我感到那好像是强人所迫的样子。

师:勉强。

生:我感到他犹豫不决。

生:我感到他是被逼着进去的。(众笑)

生:我感到他没刚才那样自信。

师:所以呀,这话一听就不像是从石猴的嘴里蹦出来的。让我们再读课文里的语句。“连呼了三声……”读!

(生齐读)

师:难怪有一位大师说,一流作品与二流作品之间的区别,往往只差几个字。同学们,像这样描写石猴的语言--短促、重复,文中还有几处,你读一读,再感受感受。

【高品位的“语文意识”,正是在对语言细节的细腻、细密品读中,得到砥砺和提升的。】

(学生跳读课文,感受石猴的语言特点)

师:谁读到了?

生:(读)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师:同学们,什么是大造化?

生:在这儿指福气和运气。

师:大家都有福气了,不用再受老天之气了。怎么读呢?

(生有感情地齐读此句。)

师:还有吗?

生:(读)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

师:一听又是石猴的语言。

生:(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

师:请你关注这个“都”字,可以加上动作,试试。

生:都随我进来!进来!(做动作)

师:像不像猴王啊?

生:像!(笑)

师:让我们一起来一遍,加上动作。“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

生:(边做动作边读)“都随我进来!进来!”

师:读到这里,你又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石猴?请你在相关的句子边上写下批注。

【人性,猴王形象的第三个侧面。感悟形象,可谓“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生:我读到了一个有自信、有勇气、毛遂自荐的石猴。

生:我读到了勇敢。

生:我读到了大胆。

师:我们每个人都读到了自己心中的石猴。我也写一个。(师板书:敢作敢为)

三、总结提升,整体把握猴王形象

师:(边总结边板书)同学们,读了《猴王出世》,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猴王形象,他不仅仅是一个猴子,顽皮可爱;他更像一个人,敢作敢为;如果你走进《西游记》,你会更强烈地感受到,他是一位神,他神通广大,神异出众!喜欢这样的猴王,真的不需要理由,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神性、猴性、人性,集于一身,“猴王”形象,神采飞扬。】

师:在这篇经典名著里,语言的珍珠随处可见。请同学在最后一点时间里,再挑选自己认为最精彩的语言读一读,背一背。(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感受语言、领悟语言,最终要落实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上。否则,感悟到的东西往往是过眼烟云、转瞬即逝。】

师:同学们,40分钟时间很快就到了,我想,上了这堂课,大家一定发现:读经典,不仅要读懂“写什么”,更要去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因为--(课件出示)

生:(齐读)“写什么”人人看得见,“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

【一语道破,天朗气清!捅破了窗户纸,开启的却是一个本真、绚烂、充满着语文气息的课程世界。想起了徐志摩的诗,“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芒!”善哉!】

师:希望同学们一生都与经典相伴。下课!(掌声)

语文意识和小说教学的阅读取向

《猴王出世》一课,以其锐意的创新意识、鲜明的课程主张、娴熟的教学艺术、扎实的课堂效果,受到了与会教师的积极评价和普遍首肯。这一课带给我们的课程启示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课程内容的重新加工和处理上。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说白了就是两件事,第一,“教什么”,即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处理;第二,“怎么教”,即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学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本质的、决定着课程价值的。然而,很不幸,迄今为止,出现问题最多、最严重、又最不为广大语文教师所觉知的,恰恰就是“教什么”的问题。《猴王出世》一课,正是对“教什么”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独到的思考、展示了自己充满胆略、闪耀智慧的实践。

一.拨云见日,以“语言表达”为取向的本体观

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既非工具性,亦非人文性,而是其独一无二的“言语性”。言语性,“是指语文课程所独具的学习‘个人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的语言运用和表现’的特殊属性”(潘新和先生语)。这才是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的“独担之任”。《猴王出世》一课,其彰显的教学主张正是这种以“语言表达”为价值取向的课程本体观。从教学时间的配置比例看,全课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梳理故事情节和主要内容,四分之三的时间则是用来品读、咀嚼、领悟、积累课文的语言和表达范式。从教学语言的意图指向看,诸如:

“猴王的形象已经活灵活现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那么,吴承恩先生是用怎样的语言把它写出来的呢?”

“请你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作者写作的是活泼、跳跃的石猴,用的语言也非常短促、跳跃、有节奏。反过来说,正是这样的语言,让我们读到了一个顽皮可爱、活泼跳跃的石猴。内容与语言高度融合,这就叫经典。”

“难怪有一位大师说,一流作品与二流作品之间的区别,往往只差几个字。同学们,像这样描写石猴的语言――短促、重复,文中还有几处,你读一读,再感受感受。”

“上了这堂课,大家一定发现:读经典,不仅要读懂‘写什么’,更要去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因为--‘写什么’人人看得见,‘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

这些教学语言,是教师的“语文意识”在课堂实践中的一种自觉表现,它们的意图是语言表达,它们的指向是语言表达,它们的回馈也是语言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目标、教学意图、教学的价值取向大多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用语上。

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则是学生的学习表现,他们悟到的是什么呢?是语言节奏和人物特点的有机统一,是语言表达的准确、细腻和传神,是“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这个对多数人来说的语言秘密。

二.独辟蹊径,以“人物形象”为取向的文体观

从教材的“阅读提示”看,其对小说这一文体的阅读取向定位于“故事情节”上。自然,这一定位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毕竟,小说能够吸引人读下去的首先在于它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但,这一取向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语文课上成了“情节分析课”,语文本体的落实往往成了空中楼阁、天方夜谭。《猴王出世》一课,贯穿始终的不是情节分析,而是对猴王这个人物形象的感悟、解读。从“了解大意,初步感受猴王形象”,到“细读语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最后在“总结提升,整体把握猴王形象”上收官,其以“人物形象”为取向的文体观明明朗朗、一以贯之。

以“人物形象”为基本取向的文体观,符合小说创作的主要意图,符合小说阅读的根本原则。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情节叙述、环境描写,无不以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为旨归。抓住了“人物形象”这个纲,就能有效举起小说阅读的所有目。《猴王出世》一课,对猴王这个人物形象的解读,可谓独辟蹊径、独具慧眼。对人物形象的特性把握,教师抓住了不可思议的神性、活泼顽劣的猴性和敢作敢为的人性,三性合一,形成一个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对神性的解读,立足于石猴的来历叙述;对猴性的分析,立足于石猴的动作刻画;对人性的把握,立足于石猴的话语描写。总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取舍有度、主次分明,不枝蔓、不板滞,灵动而不失稳重,细腻而不失大气。

三.对症下药,以“唤醒意会”为取向的主体观

在学生的课程经验中,“语文意识”是一位沉睡的魔法师。沉睡是因为被催眠,被谁催眠?被自己的常态阅读催眠,被平时的常态课堂催眠。常态阅读,注意力的分配往往在文本内容上,形象、情节、环境、情绪、细节等等,学生透过语言这面镜子,看见的是纷纭繁杂的大千世界,是语言所指向、所表现的那个对象性存在,而语言这面镜子本身,则往往熟视无睹、习焉不察,即通常所谓的“得意忘言”;常态课堂,因了本体意识的失落、课程理念的滞后,往往将教材内容、课文内容当做教学内容,以为读懂、读深、读透了文本内容,就是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任务,殊不知这个任、那个务,往往是替人作嫁、自食苦果。

其实,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眼龙”,睁大了注视内容的眼,死闭着本该聚焦语言形式的目。怎么让学生睁大这只眼?靠学生的自得自悟恐怕为时已晚,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我们这些过来人结合具体文本、具体语言、具体情境,在语言表达处、在文本秘妙处、在遣词造句处、在谋篇布局处时时唤醒、常常提示,庶几方能使学生双目炯炯、切实受用。

《猴王出世》一课,正是在唤醒意会中实践着自己的课程主体观。师生的平等,在人格、在制度、在权利。毕竟,在知识、经验、能力、学养、智慧上,教师就是“教师”,教师必须“教师”。诚如潘新和先生所言:“读多少书,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永远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智慧水准和教学效果的潜规则。”

读什么?读什么更有价值?怎么读?怎么读更有成效?这些,是《猴王出世》一课中教师在不断唤醒学生去警觉、去思考、去感悟、去发现的问题。

“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这是“读什么、读什么更有价值”的意识唤醒和提示。

“如果换一种写法,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这是“怎么读、怎么读更有成效”的意识唤醒和提示。

学生的“语文意识”,正是在教师这个过来人、个中人的一次又一次唤醒、提示、传递、激活、启示、引领中,得到了切实的感悟、澄明的觉醒。

此乃语文之幸!此乃学生之幸!此乃教师自己之幸!

[《猴王出世》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14:――《应该听谁的》教学点评

长春  张霜

点评:阿远

未经授权,擅自评点,如有冒犯,多多海涵!

上课。

师:孩子们,愿意看动画片吗?老师特意给你们带来了动画片呢!

(播放动画,老爷爷骑着小毛驴……)

师:故事讲完了,闭上眼睛,想一想,究竟该听谁的?下面,请打开课本,自由读一读课文。

生读课文。

[老师把故事讲得极为生动,画面与语言结合在一起,相信现场的所有人都走进了故事的情境。]

师:对于爷爷和孙子骑驴的说法,都有哪些说法?

生:……要把毛驴给压死了。

师:这是谁说的?

生答。

师请一个学生担任采访任务,在黑板上贴上一个头像,并写上观点。

学生“采访”另一学生。

生:还有一个小孩看到了这样情况,……

师:非常好,读得很认真。(贴出人物并写上观点)

[老师通过梳理观点,使学生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高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画面与文字的结合,体现了年段特点,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记忆。]

师:有这么多的说法,咱们快点出主意,给老爷爷出出主意。

(有学生举手)先不忙说,先想想该怎样把话说得清楚明白。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想好后再说,这是培养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做法。]

师统计学生的观点。有学生有不同的观点,老师表扬并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头像,写上省略号。

[省略号的使用很巧妙,既表明学生有很多观点,同时又说明学生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拓展了学习空间。]

师:现在老师帮你们找找位置,同意孙子骑的同学在哪儿呢?哦,在这儿吧。

(安排位置)请大家静悄悄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自己同组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分组交流,教师指导交流方法。

[分组学习,目的是整合意见,统一观点,拿出不同的讨论依据,但就现场效果来看,学生讨论并不热烈,可能是大家都比较统一,没有辩论的需要。]

师:哪个小组能把自己小组的想法清清楚楚说给大家听呢?

生:因为孙子太小了,所以应该让孙子骑。

师:他是从小孩的角度在考虑,你们听懂了吗?

生:爷爷心疼孙子,我家就是这样的。

师:你有一个好爷爷,我真羡慕你。还有哪组想跟他们赛一赛。

生: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

生:爷爷年纪大了,万一生病了,受伤了

师:你在家里是个乖孙女。

生:爷爷年龄大了,骨头松了。

生:驴很强壮,古代没有把驴骑坏的,所以我们认为没有驴不骑真笨。

师:对他们的发言有没有意见?

生:他们的发言声音很宏亮。

师:还有一个小组。

生:我们想给大家用表演的方式给大家说。

生:爷爷,让我骑一会儿吧。

生:我下来让您骑吧。

师:你们表达得很清楚,而且加上了动作。你们看清楚了吗?

生:看清楚了。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他们一边说,一边还加上了动作。

师:对,加上动作能够让我们表达得更清楚。

师:哎呀,到底该听谁的呀?

生: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应该让孙子骑。

师:看了半天,看来的确尊敬老人。

生:你爱护动物,可是驴本来就是给人们骑的。

[这一大部分,包括后面的部分都是学生的讨论。可以看出这个班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高,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后面的内容由于教学节奏较快,加上老师的肢体语言比较多,无以纪录,请大家原谅。

[后面一些讨论还是围绕这个问题,一节课下来,学生只知道了应该怎样骑驴。我觉得对这个年段的孩子而言,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容易达成共识的问题。]

应该思考的两个问题:

一、口语交际课究竟要训练什么?口语交际课的'首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节课中教师只是设置了一个单一的交际情境,就是“骑驴”这件事,并且始终围绕这件事情展开讨论。从上课的开始,到上课的结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吗?没有。学生先前表达的和最后表达的没有什么两样,很多学生在重复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学生语言表达没有提高有两个因素,一是情景太简单,不能促使学生思维的变化,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上没有变化,情感上就没有变化,那么语言表达也不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对学生而言就是没有思维的难度和梯度,从事至终讨论一个问题。再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表达缺少必要的指导,大家都明白教师应该是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但是就本节课而言,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不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提高的,而是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积累的,学生对表达方式,表达的语气,表达的准确性,没有用自己的评价去引导。

二、口语交际课的目的是什么?口语是日常生活用语,为的是生活的更好,更实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这节课中,老师用了40分钟,解决了一个所有学生都不可能遇到的问题,意义何在?既然是为生活服务的,那么教师就应该适时的把教学的重点从书本转向生活实际。课题就是《该听谁的》,那么生活中有没有左右为难的时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设计了类似的环节,但是学生说的学习“跆拳道”的事情,没有左右为难的感觉,解决起来比较方便。老师完全可以用一半的时间解决“骑驴”的问题,然后创设另一个情境,把问题引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既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又能创设很好的思维情境,让学生有思维上的跳跃,有了思维的跳跃,造成思维矛盾,学生就会用新的语言来表达,那么就需要学生重新思考和创造,从而重新组织语言,达到训练口语的目的。再就是学习的终极目的还是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语文即生活,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总体感觉:教师水平高,基本素质好,但教学设计缺少灵性,低估了孩子,也没有给孩子更多施展的空间,以至最后10分钟,大家都是在挨时间,甚至重复前面的内容。

――《应该听谁的》教学点评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15:《称象》教学实录及点评

《称象》教学实录及点评

《称象》教案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

chēn (板书:称)

生:见过。

师:人们称一件东西是想知道什么?

生:想知道那件东西有多重。

师:对,想知道那件东西的重量。

liàng (板书:重量)

师:你们看见别人称大象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大象的故事。(板书:象)

“称象”这一课讲的就是这个故事的内容。

〔通过谈话,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相机出现了“称象”、“重量”两个生字词,又为学习作了导向。〕

师:课前,同学们读过课文。现在我请一个同学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希望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被指定的学生读后,其他同学给他正音。)

〔初读课文时只要求读准生字的音,对其义和形不作要求,这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

……

师:在看象的时候,曹操为什么要大家想办法称象呢?请大家读第二自然段后回答。

生:(读后)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不知这头大象有多重。(板书:议论)

……

师: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便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请你们看第三自然段,跟我学读这一句。(教师范读,学生跟着读,自己读。)

〔这是称象的由来,通过反复读,进行强刺激。〕

师:曹操提出这一问题后,官员们是怎么议论的?(指板书上的“议论”,指导读官员们说的话)

师:官员们议论的第一种办法是怎样的?

生:(略)

师:官员们议论的第二种办法呢?

zǎi

生: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教师一边口述这个办法,一边板书宰;学生一边看教师板书,一边读“宰”)

师:查过字典的同学说说,“宰”在字典里有几种解释?结合“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块的再称”想一想,“宰”在这句话里是什么意思?

生:“宰”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在这里是“杀”的意思。

师:官员们议论的第一种办法行不行?请你们再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该用哪一句话来回答?

生:(略)

师:官员们议论的第二种办法曹操同意吗?

生:不同意。

师:你们怎么知道曹操不同意?

生:曹操听了直摇头。

师:“直摇头”是什么意思?谁能边说边做动作给大家看。

生:“直摇头”表示不同意。(做一下摇头动作)

师:(学着摇了一下头)这叫直摇头吗?谁再做做看?

生:(不住地摇头)

师:对,“直摇头”说是不住地摇头,表示很不同意。曹操为什么不同意宰象呢?

生:把大象宰了,曹操舍不得,这也不是好办法,曹操不同意。

〔“议论”(生字新词)、“宰”(二类字),“直摇头”(熟字组成的新词语)都是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里来理解的,但方法不相同,各有妙处。“议论”出现在第二自然段,却是借用第三自然段里官员们怎么说、怎么议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的;“宰”是通过查字典,根据语言环境选义项来解决的;“直摇头”是通过语感和演示来领会的。这就把学习语言、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紧密联系起来了。〕

师:对,官员们提的两个办法都不好,曹操不同意。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他怎样说呢?(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师:(出示小黑板,上面写了曹冲说的办法)曹冲的这个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

生:(读书、画序号、讨论)

xiàn

师:这四句话里的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读第一句,老师板书:上船 画线)在哪儿画线?用投影片演示。

生:在船舷上画线。(让一个学生指投影片上的船舷)

师:在船舷的.什么地方画线?再仔细读这一句。

生:(轻声读第一句后)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老师让这个学生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投影片的船舷上画线)

师:在这儿(指画线的地方)画线就是沿着(说重音)水画画线。

・・・・

〔“沿着”的意思比较抽象,老师却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接着,老师用“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后接着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停止装石头”“最后怎么知道大象有多重呢”等问题,诱导学生读懂曹冲说的四句话中的二、三、四句,并分别板书“上岸”“装石头”“沉到线”“称石头”“石头一共的重量=大象的重量”在此基础上,老师又用一组模拟物让学生演示曹冲说的办法。

---------------------------

师:请同学们一边读这四句话(指小黑板)一边想:你怎样用这些东西把曹冲说的这个办法做给大家看。

(学生各自准备后让一名学生演示。大家读一句,该生演示这一句的内容)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脑,既可检验学生是否读懂课文,又可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课文里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刚才我们的演示没有称给你们看。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在课外活动或者在家里,把刚才的演示再做一做,然后把石头称一称,把“大象”称一称,看石头和“大象”是不是同样重。好吗?

生:好!

〔这是教学上的幅射,把课堂上的兴趣引向课外。〕

……

师: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曹冲提出的称象办法是用四句话说清楚的。这四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又一句接一句说,连起来说明了一件事。现在我们来学习用这种方法说话。请你们分别用“关”、“洒”、“扫”说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

生:(略)。

师:请同学们根据本课生字的特点想办法记字形。

生:(先各自想办法记、再同桌讨论,然后站起来发言)

师:出示小黑板,上面写着:

义――议(议论) 管――官(官员)

篇16: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点评

1、试用教学案例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价值。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成为课堂教与学的主角,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适应新课堂教学需要而被运用,成为新课改的一个闪光的亮点。通过几年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和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开展小组讨论学习的作用不仅是完成目标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平台,同学之间能更加深入了解别人对课程的理解角度,以及思想认识。从而更全面掌握知识,合作中以沟通达成共识,产生共鸣。面对现在独生子女的个性,小组学习方式可以学到与人合作,听取别人意见,相互协调达到共同目标的团队精神。合作探究中进行讨论,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经历不同,看问题侧面不同,表达思想也不同,交流中会更全面地认识事物,更多机会表达思想,更有成就感。下面就教学中的一个教学片断谈谈我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

1、课例简介:《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的内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过探究、讨论,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系列活动,充分经历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亲身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建立表象,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本节课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注重了学习过程的探索性,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让“面积单位”这个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起丰富的表象,我选择了让学生课堂中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2、教学片断:(比较面积大小,探索面积单位)

创设比较老师家的厨房和餐厅的面积的大小的实际情境,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意见,用眼观察的方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假设这代表餐厅,这代表厨房,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比较一下?

(学生想到的'方法是测量)

师:你想到了测量, 这是个不错的方法,但用尺测量的是长度,而不是整个面的面积,有没有更好的测量工具来测量一下餐厅和厨房的面积呢?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信封,里面有纸片做成的测量工具、有代表餐厅和厨房的卡片、胶棒等材料,想不想通过我们的动手实践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想。

师:动手之前,请大家先看活动要求。

(1)利用信封里的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比较一下餐厅和厨房哪个的面积大。

(2) 各组组长做好记录,将测量结果记录到记录单上。

(3)动作迅速、分工合作,比一比哪个小组用时最短,最先完成。

明白活动要求了吗?(明白了。)下面请小组长拿出桌箱里的一号信封,小组活动现在开始!

学生实践,教师巡视。

(各组都非常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且都进行了合理的分工,有的涂胶,有的贴纸片,小组长边指导小组活动,边等待测量结果,小组活动井然有序。由于各组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所以完成的时间也不等。)

小组交流活动结果。

组1:我们组使用的测量工具是正方形,测量的结果是餐厅用了9个,厨房用了10个,结论是厨房的面积大。

组2:我们小组用的是裁剪法。(学生边交流,边展示操作过程。)

组3:我们是用圆形摆的,餐厅摆了9个,厨房摆了10个,我们的结论也是厨房大。

组4:我们组也是用正方形量的,但我们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我们先横的摆了一排6个,又竖的摆了一排也是6个,六六三十六,我就知道一共能摆36个长方形。……(出现这种摆法,可见他们小组是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才开始动手操作的。这种摆法省力又省时,而且为下一步学习《面积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3、[反思]: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在这一环节中,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合作,学生们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而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而进行合作,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带来的快乐。在这堂课的学习中,学生不仅仅获得知识,更多的是享受到合作带来的快乐。

4、我的感想: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实践中共同探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式。合作意识的培养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但是这种能力的培养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我们现在正处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阶段,所以我认为,在我们的课堂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当遇到我们的确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时,合作才有必要;当观点可能出现分歧,思路可能有多样时,探讨才有价值。

其次,要把握好合作时机,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价值。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否则就会产生依赖心理。时时合作、时时探究,也会使人产生厌倦的心理。

第三,优等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后进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第四,注重老师自身参与。我认为:教师的角色不要只局限于讨论的组织者,教师如果能经常性地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并指导他们如何发表自我见解,或者以自己的发言暗示诱导学生如何发言,教给学生如何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学生一起讨论,逐渐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兴趣,将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2、轻负担可以高质量吗?试用教学案例说明。

近几年,我们学校把“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作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体,相同的教学内容,但教师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思路,非常直观的就能比较出两堂课的优劣。所以,我认为轻负担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才有可能出高质量。

附件:

4.2代数式(新教师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关键

1.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和列代数式。

2.难点:例2涉及的量较多,列代数式时又涉及加、乘、除多种运算,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3.关键:弄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提出课本引例要学生思考:一隧道长a米,一列火车长180米。如果该列车穿过隧道的时间为t分,则列车的速度怎么表示?你能得出上面节前语问题情境中表示列车速度的算式吗?

2.学生思考后教师给出答案并提示,火车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经历的不是a米,而是(a+180)米,所以本题的算式是(a+180)/t米,我们把(a+180)/t叫做代数式,它的特征是(1)、式中有英文字母;(2)、字母与数字是用运算符号连结起来的。本节课将探究代数式。

3.教师板书:4.2代数式

二、新课讲解

(一)探究代数式。

1.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解答:

(1)大米的单价是a元/千克,食油的单价是b元/千克,买10千克大米、2千克食油共需---------元; (2)日平均气温是指一天中2:00,8:00,14:00,20:00四个时刻气温平均值。若上述四时刻的气温的摄氏度分别是a,b,c,d,则日平均气温是-----------

(3)一个五彩花圃的形状如图所示,它的面积为----------

2.学生计算后教师给出答案并提问这些算式和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区别?

3.教师给出代数式的定义:上面我们求出来的,含有字母的数学表达式称为代数式。一个代数式由数、表示数的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单独的一个字母也称代数式.这里的运算是指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

(二)练习巩固

1.师生合作解课本84页例1.

2.解完后教师小结:代数式具有简明地、具有普遍意义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量,给出数量关系的研究带来方便。

3.要求学生做课本85页“课内练习”中的第1题。

4.师生合作解课本85页例2.

一辆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城到B城需要t小时。如果该汽车增加V千米/小时,那么从A城到B城需要多少时间?

教师层层设问,引导学生的思路:问题

篇17:《识字7》教学设计及点评

设计理念:

《识字7》以“拍手歌”的形式,为小朋友描绘了大自然中动物们自由生活的情景,同时揭示了“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的道理。课文内容生动、活泼,富于情趣,节奏感强,适于朗读。拍手歌的形式也为课堂活动的组织提供了契机。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经验优势,结合教材内容,整合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读读、说说的语文学习活动中,主动识字,积累语言。同时感悟课文的主题,感受重大责任,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激发保护动物的美好愿望。

1、创设情景,营造民主、和谐、全员参与的学习氛围,利用课件,字谜,表演等多种方式呈现知识,充分体现观察认识,自主交流、朗读与体会的结合。

2、陶冶学生情操。然后通过学习节奏感很强的儿歌,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了教育,知道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就达到了,这要比无休止的说教强很多。

3、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的拍手歌共十节,字数相同、读音压韵、节奏感强。相信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定能从演唱拍手歌的掌声中有所领悟——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互相依存。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唱一唱、演一演拍手歌,这是个游戏,但绝非儿戏,拍手之间,我们在感受着一个重大的主题,感受着一种责任。

学习目标

1、识记“孔、雀、鹂、灵、锦、鹰、丛、护、牢、嬉”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保护小动物。培养自主学习,乐于与他人合作的品质,促进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拍手歌的含义,有保护动物的愿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多媒体课件 实物投影 学生查找小动物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谜语激趣、导入新课:情景识字精读诗歌,感受韵律:编写诗歌,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动物朋友,它们是谁呢?想认识它们吗?

它们在老师出的两则谜语里,看谁能猜出来。“花冠头上戴,锦袍披身上,尾巴象扇子,展开很漂亮。”(孔雀)“栖息沼泽和田头,随着季节南北走,队列排成人字形,纪律自觉能遵守。”(大雁)

同学们真聪明,就让孔雀和大雁带我们去动物王国认识更多的动物朋友吧!它们都藏在识字7中。(板书课题)看谁学得最认真,最先记住它们的名字。

设计意图:孩子们喜欢动物,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喜欢听故事、猜谜语,喜欢新奇、有趣、神秘的事物。出于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开头以介绍两位动物朋友以及用猜谜语的方式引领孩子进入了一个让他们感到有趣、好奇的氛围里。

二、情景识字:

1、把课本轻轻打开,边读课文边划出藏在课文中的小动物的名字,把它多读几遍;有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课本下面的小枫叶或小桃子自己学习。

汇报:课文中为我们介绍了几种小动物?

设计意图:这些动物大部分是孩子们所熟识的,让孩子们走进文本,读读课文,找找文中的动物朋友,随文识字。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认读,指名读、排火车读、齐读等方式,随机指导学生易错的字音:如鹰、灵、锦等;

2)出示生字,同位互相读(如果他读得好,表扬他;如果他读得不好,帮帮他);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3)指名读词语。

3、美丽的大森林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小动物,多热闹啊!你找到了哪些动物?学生汇报

yīng yàn ling lí hǔ xióngjǐn

雄鹰雁群百灵黄鹂老虎 熊猫锦鸡

课件出示,师配乐介绍各种小动物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是否还能记住这些生字,提高了认知的难度。设计这一环节关键是让在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的同时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三、精读诗歌,感受韵律:

1、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动物们现在可有些寂寞了,他们要带着这些生字回到儿歌里去了。我们一起去拍手歌中寻找它们并且和动物们交朋友吧。边拍手边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了什么?注意要读出拍手歌特有的节奏感。

设计意图:再次朗读课文,但要求却与第一次有所不同,这一次要求学生既要感知文意,又要读出节奏感来。

汇报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人类与动物是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小动物)

2、教师范读,学生接读。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朗读在小学阶段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低年级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拍手歌,教师在朗读若干小节之后,学生的语感被强化,鼓励学生一起朗读,师生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来,课堂气氛很自然,很融洽。

3、学生练习小组拍手表演.(鼓励学生在拍手的同时感受文意,又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现这首拍手歌。)

设计意图:练习朗诵拍手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才能。

4、汇报表演:以小组的形式展示读拍手歌。

5、在读中体会拍手歌的韵律美

“你拍三,我拍三,雄鹰翱翔在蓝天”一句中的“雄鹰翱翔在蓝天”与“丛林深处有老虎”换一下,你再来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同?

6、再次拍手齐读儿歌,能背过的同学可以试着背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在朗读中加深体验到诗歌的韵律美,同时为下面让学生自己来试着说儿歌作好押韵的铺垫。

四、编写诗歌,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刚才学得很认真,那我们自己也来试着写写儿歌好吗?

1、课件展示内容:生四人小组合作填写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保护动物要牢记。

你拍二,我拍二,机灵( )竖起耳。

你拍三,我拍三,( )树上荡秋千。

你拍四,我拍四,( )捉虫子。

你拍五,我拍五,蝴蝶()。

你拍六,我拍六,蝌蚪()。

你拍七,我拍七,()。

你拍八,我拍八,大小动物都有家。

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动物是大事。

2、自己也来试着从其他角度说一首拍手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模仿课文进行简单的创编,力图拓宽孩子的思维,更好地理解并初步学会使用押韵。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有梯度,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充分挖掘学生对拍手歌的认知,引导学生努力实现生活与学习的链接,激发学习创编欲望,促进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五、课堂小结:

蓝天、白云、青山、碧水,大自然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蟋蟀在草丛里弹琴,百灵在林中歌唱,蝴蝶在花间跳舞,大雁掠过长空。有了生命的参与,大自然才显得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希望动物永远与我们相伴,希望世界永远丰富多彩。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说这首拍手歌。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一、复习导入(复习读词语、课文)

1、检查词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生字朋友你还认识吗?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检查读。如果他读对了,请你跟他一起读一遍;如果他没有读正确,请你帮他纠正。

2、检查朗读课文

1)互相读一读,背一背,比一比谁学的更快;

2)男女生拍手接背课文。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个性特点,营造合作、竞争、乐学氛围。寓学习于活动之中,扎扎实实学好每一课

二、指导写字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本课要写的8个生词),请同学们自由读生字,哪些字你觉得不容易读好就多读几遍。(生自由读。)

2、谁能再把刚才难读的字领读一遍?(让学生充分掌握字音,纠正难读生字的读音。) 学生齐读生字。

3、猜字小游戏:同学们,看得出来,你们不但喜欢猜谜语,还会编谜语,那我们就来

一起猜谜语,好不好?

小牛戴帽子──牢。 一只美丽的鸟──鹂。

女孩喜欢做游戏──嬉。 火烧的山倒了──灵。

手拿户口本──护。 两个小人走独木──丛。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段的教学重点。教学中应该努力挖掘学生的识字经验,采用多形式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合作识字,促进学生识字能力提高。

4、分类指导写字。

同学们认字的本领真高,但是光把字认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把它写好。

1)分组观察,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

拍、护、保、物、鸡、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丛、牢:上下结构,“丛”上长下短,“牢”上短下长。

2)选两个结构不同的字范写:

观察“牢”、“护”:它的结构是怎样的?最关键的一笔在哪儿。(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在黑板田字格中范写,生书空。(学生边书空边说笔画名称)

设计意图:学习生字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生字的笔顺,更重要的是要把每一个生字都写得美观、大方,所以教师教学时要结合硬笔书法,让学生从小感受到中国文字的艺术美。

3)学生练习写黑板上的两个字:先描红,再写;写完以后,同学互相评价,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抓好写字环节,巩固认字,培养书写习惯。

4)用投影把写得好的展示给大家看。

设计意图:写生字时,不能让学生看一笔写一笔,而要引导学生通过整体观察,找关键笔画,从互相找错中,发现自己应该注意的地方。

三、布置作业:

把其它的几个字在田字格本上每个工工整整地写三遍。

附:

课堂检测题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堂点评

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总结

村创先争优点评总结

若干学校管理信条点评

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总结

教学设计点评

《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及点评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小学一月一读报范文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教学点评
《教学点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教学点评(通用17篇)】相关文章: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附带答案2023-04-04

教研活动主持稿2022-11-16

评课-中职语文课改的双刃剑2023-07-28

点评语句大全2022-05-07

《咏雪》研究课和点评2022-08-07

评课稿:赛课评委点评2022-09-27

“A Telephone Call”课例点评2023-09-26

《林黛玉进贾府》课堂教学与反思2022-05-16

《大道之行也》教后反思2023-06-28

点评的范文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