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上学记散文(精选4篇)由网友“gfeiyun”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父亲上学记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父亲上学记散文
父亲上学记散文
与共和国同龄的父亲,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父亲,虽然个子不高,却也算是在老家那一带比较有名的“能人”。
作为石匠,他帮人砌起来土灶特别好使,火特别旺,附近几十里的好多人家都请他砌灶。作为蔑匠,硬邦邦的竹子在他粗糙的手中变得特别“温顺”,化作一个个精美的箩筐、背篓。此外,他还是一个业余的木匠,可以把圆滚滚的木头加工成蒸饭的甑子,供人坐的板凳。
特别神奇的是,不会开车、也从未学习过道路桥梁专业知识的父亲,居然可以设计出拐弯合理、坡度适当的盘山路,为道路延伸到家门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每每收到父亲来信,他写的字总能引起同学同事的艳羡。父亲的信言简意赅,字体笔画流畅、美观大方、力透纸背、收放自如,一气呵成,堪称书法佳品。他们怎么也不相信这样的字是由整天和锄头、黄土打交道的父亲写出来的。
可是,父亲就是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最高学历为初小。用现在的学历计算方式,他也就是勉强上完了小学三年级。
我时常想,如果父亲小时候家庭条件好一点,不过早地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他肯定在学习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一些。
不止一次,我和父亲一起聊他小时候的经历:他学习中的种种乐趣、他替家里分担负担。说起这的时候,他语气平静,没有丝毫的遗憾或者抱怨,似乎他所承受的种种的艰难困苦,都是他作为家中长子应当承受的。倒是说起交学费的事情,他有那么一点内疚,因为家里实在是穷,初小的最后一学期的学费他还欠老师三块五呢。后来举家搬迁到相隔几座山的地方,再也没有机会见到那位老师,实在是有点过意不去。
父亲是家中的长子,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三个妹妹。那时候一家老小的生活基本上靠着爷爷和裹脚没太成功的奶奶上工挣工分养活,其难度可想而知,青黄不接,捉襟见肘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因为这样的家庭状况,父亲早早地发力开始干活,肩挑背扛,竭尽所能为家里减轻负担。大概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利用上下学的机会,转运焦炭挣一点微薄的劳力费,补贴家用。
记得第一次听父亲谈起他挑焦炭挣钱的事情,我就特别好奇,详细地询问细节。那时候,他上学的学校和焦炭厂子属于两个相反的方向,且距离家的距离都有好几公里。为了提高效率,每天下午放学后,父亲就奔赴焦炭厂,装上一担焦炭挑回家里放着,然后才开始完成作业。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的时候,他就得吃点早饭,挑起焦炭送到几公里外的`场坪去交焦炭。交完后,才赶紧甩开大步去学校上课。
我曾问父亲,这么挑一担焦炭可以挣到多少钱。他告诉我说,每次可以挣到八分到一角钱。我估算了一下当年的物价水平,很欣慰地说:“还不错,应该可以吃一顿饱饱的午饭了。”父亲对我有这样的想法觉得不可思议,他说:“这哪里能用来吃饭啊!这点钱需要用来给一家大小买盐吃呢!”我也觉得挺不可思议的,就问他午饭怎么解决。这时候,父亲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隔了好一会儿才说:“如果早上起来,家里还有吃的,就带一点中午吃;如果没有,就下午放学回去再吃点。”听到这样的话,我不禁有点心酸酸的,心想:要是父亲不那么早开始挑担子,如果那时候不经常饿着肚子,他会不会个子会高一些,身材会魁梧一些呢?至少不应该是刚刚才一米六的身高吧。
还有一次,和父亲聊到了学习之余的趣事,引起了他的共鸣,因为他们那时候比较幸福的时刻就是能看上一场唱戏什么的。在他上学学校附近的镇子上,不时会有戏班唱戏。每次听到锣鼓喧天,咿咿呀呀的唱戏声,年幼的他就有点迈不开步子,似乎魂儿都被勾走了一般。可是,把兜里仅有的运焦炭的薄薄的几张分币捏了又捏,实在舍不得把这点钱花来去看戏了。经常,他也就是徘徊在剧场外头,听着声音过过干瘾罢了。
终于有一次,他实现了看戏的愿望。当时,他正在剧场入口附近溜达着呢,突然发现守门收票的人“擅离职守”了,哈哈,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说时迟那时快,他一溜烟跑进剧场,正儿八经真正看了半场戏。其实,这也是他上学几年唯一的真正的看戏经历。
在我们聊天中,父亲从来没有具体地谈过他在学校都学过什么。或许这是时间太过久远了,所学的具体知识都已经淡忘了。或许是因为父亲觉得没能继续在学习的道路走得更远,不想提及。其实,学过什么有什么关系呢!在我的眼中,父亲在劳动技能上是一个“多面手”,能写会算,做事认真细致,对家庭富有责任感,他是我从小到大的“偶像”。不用想,我觉得他肯定是一个好学生。要不然,老师也不会帮着他垫着学费让他去上学的吧。
随着我步入中年,父亲也年近古稀,我多次邀请他和母亲到我所工作的地方来住。他总是说在我这儿语言不通,习惯不同,生活起来非常不适应,还是在老家自在。我知道,父亲是在用他的行动给我减负呢。
不时的,想起父亲的一言一行,我会为父亲感到无比的骄傲。父亲身材矮小,他却始终能够承担起如山的责任;父亲文化不高,他却深谙做人做事之道。这些财富,值得我一辈子去珍惜。
篇2:记父亲的散文
记父亲的散文
从我记事起,父亲的生活中就离不开羊,拿鞭子放羊,盖羊圈养羊,去外地贩羊,过节杀羊……
父亲从小就放羊,拿着羊鞭,背着毡袋包,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正因为这样,父亲一生腿脚利索,走路干活都很麻利,性情也比较急躁。
我几岁时,家里养了好多的羊,父母考虑到雇羊倌不合适,既费钱又放不好,因为大部分羊倌都不尽职,晚出早归,羊吃不饱,不长膘,影响产羔量。
父亲放羊不怕辛苦,他担心羊吃不饱,就翻山越岭去找水草肥美的地方,几乎每天都去不同的地方放羊,父亲对方圆几十里以内的地形了如指掌,他知道哪里水草茂盛。
父亲记性好又细心,他总是留意那些不好好吃草的羊,观察着它们是否生病,如果属实,晚上回去后就即时给灌药。给羊灌药是一件费劲的活儿,父亲把药调好后倒进废酒瓶子里,摇匀了,让年轻力壮的两个哥哥一个抓紧羊的身体,一个扳住羊的脑袋,免得羊挣扎乱动,再用一根细擀面杖撬开羊紧闭的嘴,眼疾手快地把装满药汤的瓶口伸进羊嘴巴里的喉咙边,直倒进去,倒完后再把羊的嘴使劲地捏着,直到嘴里的药顺着喉咙都流到肚子里,羊平静下来,才慢慢地放开它。第二天把病羊留在圈里,不随羊群出去,还嘱咐母亲给病羊喂些软和的食物,比如细萝卜丝,土豆条等。
山羊最调皮,性子顽劣,不老老实实地吃草,爱用角顶撞绵羊,扰乱羊群的安宁。绵羊傻乎乎的,性子温和,反应也慢,有时候被山羊追得满山跑也不会反抗。这时候父亲就拿羊扠夹起石子,远远地照山羊的身上打去,它就能乖一会儿。羊扠是个造型简单的土工具,好多羊倌却用不了,其实就是一根结实的木棒子,一边穿着两股粗铁丝,一边穿着绳子,类似于煮肉时扎肉的叉子。
父亲的羊扠用得熟练自如,有时直接用羊扠夹起土疙瘩,或者土块,挥动胳膊,轻轻地一甩,土块快速地飞出去,在空中划着优美的弧线,准确地落在不听话的羊身上,碎了开出一朵美丽的土花,羊一激灵,就被吓住了,老实了。伴随着父亲的吆喝声,群羊都乖乖地吃草,有次序地行走着。
老公羊是羊群里的霸王,头上长着又大又弯的双角,除了父亲,它谁也不怕,性子凶猛,是羊群中的头羊。羊喜欢从众,前面的羊怎么走,后面的也跟着低头只管走。只要把头羊驯服了,羊群就好管理,强壮个大的公绵羊是最佳选手,父亲把它们叫作“个顶”。
“个顶”和山羊属于聪明的可以利用的羊。“个顶”可以威慑整个羊群,可以带队,协助羊倌维持秩序。山羊反应灵敏,遇到意外情况就会叫唤起来,会躲闪。打个比方,如果把羊群比作军队,羊倌就是司马员,个顶是军长,山羊是侦察兵,所以一个完整的羊群不能没有“个顶”和山羊,而这两类的数量还不能太多,“个顶”最多不超过三只,多了互相之间容易因为争夺母羊而打架,山羊不能超过二十只,因为山羊活泼好动,容易捣乱。
绵羊是最傻的,吃东西不识饥饱,遇到坑也不会躲,凡是掉队的,还有摔坏腿的,基本上都是绵羊。出外放羊最怕混群,就是两群羊不小心碰到一块,绵羊最容易走散,混到别的.群里。父亲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就提前把那些肥绵羊身上抹上红药水或者蓝墨水,这样就很醒目,不至于弄丢了。
父亲了解羊的特性,为了羊群的发展和繁殖,他不惜用两只大肥羊去和别人换一只强壮的“个顶”,这样就一举两得,既能维持羊群的秩序,又能增加产羔量。不仅如此,父亲还常常把太活跃的山羊处理掉,卖了或者是换成绵羊羔,永远保持山羊的数目在二十只以内。
父亲爱护每一只羊,瘦弱的每天加喂豆料,身上长虱子的抹上灭虫剂,掉毛的包上布,摔坏腿的绑上夹板,在放羊途中产下的小羔,就放在毡包里背上。父亲放羊中午从来不回家,身上背着干粮、水壶、夹板、细绳子,手里拿着鞭子、羊扠,可想而知,身上有多少重负,不亚于出去拉练的士兵。
我常常跟着父亲去放羊,对羊也比较熟悉。羊喜欢攒堆,尤其是绵羊,只要有个缝隙就把头挤进去,屁股露在外面也不管,叫起来声音沉闷,反应迟钝。山羊挑食,吃草时专捡长草嫩草吃,叫声清脆激烈,而“个顶”叫声洪厚悠长,常以犄角顶撞威吓别的羊和小孩,父亲就叮嘱我离它们远点,以防受伤。
父亲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羊的数目有增无减,父亲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好羊倌!
篇3:父亲应聘记散文
父亲应聘记散文
每次回家,父亲总是慷慨陈词他的宏大志向,创业规划,令我这个晚辈都为父亲的开拓精神自愧不如。父亲年近七旬,土里刨食吃苦受累一辈子,到了颐养天年的年岁,又将经营了十多年的养殖场圆满收官,有了自己的养老钱,本该享享清福,过几天安生日子,却整天满脑子经营理念,我实在不愿恭维他的雄心壮志。
在屡遭我们这些不孝子孙的打击后,父亲也略失了些锐气,便开始实施他的退一步计划——给别人打工,权当解闷,顺便再挣点零花钱,使晚年生活过得再充实富裕点。于是,父亲早出晚归,跑遍了附近工贸区大大小小的厂子,问人家是否还招工人,并声明自己不挑不拣,打杂、看大门都行。一棉纺厂负责人看父亲干净利落,慈眉善目,穿戴整洁,就问:“退休了也不闲着,还想再谋份差事干?”父亲随口答音:“就是这闲不住的命,孩子们都不让出来,我是偷着跑出来的,我啥活都能干,不信我试着干两天,你们看我干的行就留下,不行我拍屁股走人。”领导见我父亲说话直来直去,一看就是爽快人,便答应留下来试用两天。他们给父亲安排的工作看似不累,就是趁车间工人休息的时候,把机器下边沉积的棉絮清扫干净,其余时间打扫一下厂院卫生。这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诺大的厂房里,纺织机像列队的.士兵一排排巍然不动,要想把机器下面的棉絮清理干净,必须得把腰弯得很低,还要在车间工人休息的一个多小时内完成清理工作,以免耽误工人上工。父亲由于常年劳累已经严重腰肌劳损,为了拥有这份工作,他还是咬着牙坚持着,两天下来,整个厂院犄角旮旯、包括车间机器下面都打扫得一干二净,工人们都说,一年到头都没有这么干净过,厂领导也十分满意,父亲就这样入职了。接下来,每天如一日,虽然腰有点受不了,车间热得大汗淋漓,毕竟自己找到了发挥余热之地,还是很心满意足的。谁料第五天下班后,厂领导宣布临时放假,具体上班时间另行通知。父亲回家等了半个月不见消息,就又跑到厂子里打听,才知道产品滞销,暂时开不了工,只有看门人和两条狗在,父亲问能否把这五天的工资给结了,那人说他的工资还不知道该找谁要。父亲陷入了讨薪无门的境地,只好悻悻地回到家,嘴里嘟囔着,只当给你们白尽几天义务,还能把人亏死!
此后,父亲又整日苦思冥想找工作,听人说县城里公园找人浇花拔草,就又动了心思,偷着跑去试了两晌,大太阳下晒着不说,拔草的都是些中年妇女,个个坐着板凳拔几棵挪两步,嘴里净扯些婆婆媳妇斗智斗勇的实战经验,父亲最讨厌人嘴碎说闲话,加上弯腰拔草一晌下来腰疼得难受,就又白干了两晌,辞工了。
这两次求职经历,着实成了我们说服父亲好生在家歇着安享晚年,饭后到村外马路上走走步,锻炼好身体比啥都强的典型案例。父亲明里答应着,暗中还是憧憬着为霞尚满天的那一刻。小弟看父亲心有不甘,就提供信息说,工贸区又一家厂子找一看水泵的工人,厂子很正规,经营也不错,父亲满怀信心地又一次应聘去了。这次安排的工作是管理水泵,定时开闸放水,负责人看我父亲是个精明人,看样子也挺能干,就让父亲把身份证复印一份交到厂办,办理工伤保险。这下可露馅了,人家说,65岁以下有医院的健康证明还可以考虑,你都快七十了,说啥我们也不敢用。父亲再三表明自己身体没毛病,也没能打动人家的心。父亲不得不承认这家厂子确实正规,又把自己规到厂外去了。
正规厂子不行,父亲就琢磨着去给私人干,听说30里外的武陟县一家养狗场想找一名喂狗的工人,父亲因为搞了半辈子养殖,养鸡、养鸭、养猪、养兔子、养狐狸,哪个不得伺候它们吃,养几只狗算什么。于是让小弟开车,爸妈一同前往体验新岗位。养狗场不算大,几只体型高大叫不上名字的狗,吐着舌头看着所有来人,用虎视眈眈形容有过之而无不及。小老板看样子发号施令惯了,还没等我父亲说一定留下来伺候他这帮主子,就开始指指点点地介绍烧锅的柴禾在哪,饲料在哪,狗狗每天喂几次,怀孕的母狗每顿要添加多维素,饲料要煮的正好,不能让狗吃剩食等等,父亲对这些不算陌生,连连点头应允。倒是母亲不乐意了,不等狗场老板说完,拽起父亲就往外走,边走还振振有词的说:“没看那放饲料的地方离烧火的锅台有多远,柴禾又在另一边墙根,光跑腿就没空了,再把生的做成熟的,一勺一勺添到料盆里,就差喂到狗嘴里了,咱在家是当爷爷的,来这当壮劳力用,伺候几条吓死人的狗,不干不干!”母亲给父亲砸了场子。
这次之后,父亲好长时间没再出来应聘,但还是收不住心,今天考察调料店,明天考察幼儿园,要不然,把小弟承包出去的十亩地要回来种果树,实在不行重操旧业,把村外歇业的哪家养殖场接手干……反正一天到晚脑子没得闲,我们不支持也不反对,因为绞尽脑汁,也为父亲谋不到一份合适的好差事。
细细想来,在农村像父亲这样年岁,身体还算健康的老年人,没有退休工资,政府每月发放的90元养老补贴,根本不足以满足日常开销,想凭着自己的劳动增加点收入的人不在少数,而往往是投资做生意挣得起赔不起,给人打工年龄因素又没人敢用,有点爱好的,还会到村里老年活动室打打牌,下下棋,可我父亲一辈子就没过过消停日子,那种活动从来不参与。哎,真不知道再过一阵子,父亲又会去哪里应聘!
篇4:记我的父亲散文
记我的父亲散文
父爱如海,父爱无边。父爱像一座大山,给我最坚实的依靠;父爱像一棵大树,给我一片最清凉的绿荫……
——题记
(一)
父亲黑脸膛,偏瘦,大高个儿。有多高呢?在通往市区的小巴车过道里走动,他需要夸张地弯下腰去,像一只穿过小溪湾流谨慎的大虾米一样。他说怕自己的脑袋蹭坏人家绷了人造革皮的车顶。父亲的想法与做法,有时候就是这么出乎人意料的丰富与天真的。壮年时的他精力旺盛,走起路来步幅很大,每一步都踏得结结实实,扑腾扑腾显得很有根的样子。尤其夜深人静时,远远走来的他,简直就是一根有血有肉的鼓槌,将月色下的朦胧大地敲得咚咚响,将逝去的光阴敲出了温暖的回声。有多少个夜晚,我枕着他跌宕坚实的步曲进入甜甜的梦乡,进入梦里那条洒满灿烂阳光的坦途。和很多人一样,我在沿着父亲的脚步前行,是父亲为我踏出了通往人生梦想的道路。
那时的父亲,可以用惊叹号来形容,他身姿挺拔,精神抖擞,连咳嗽一声都是那样的干脆利落、铿锵有力。尤其他不修边幅坦荡随性的特点,无形中使他成为了村里的焦点人物。毋庸置疑的是,他为当时的很多人带来了欢乐。与端庄稳重娴静少言的母亲不同,父亲是个既诙谐达观又充满激情的人。在他的眼里,仿佛根本就不存在忧愁与苦闷的说法,生活好像就是水阔天高、花好月圆似的。在子女面前,他大大咧咧地从没把自己当成一个父亲。对于我们的“忤逆”行为,他通常表现得既惊愕又无奈,并很快以原谅的口气说出一些颇富哲理的话来,给我们和他自己打圆场。“哪个牛儿不顶母呢?”“做老尖儿(指父母)和做儿女的,还不就是鞭子也是马,马也是鞭子!”看得出,他对我们的出格表现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有些受用的样子呢。得益于他这样外向率真的性格,即使日子再窘迫,家里也从未缺少过笑声。可以说,我基本上是在他朗朗的笑声里日复一日成长起来的。他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了我的一生。
父亲不单心肠火热、交游广阔,还是个很能吃苦的人,而且脑筋活泛,不肯安于现状。改革开放伊始,他便萌生并最终实践了自己做生意的想法。那时候,机动车远未普及,他骑了一辆自行车驮着两大筐鱼虾去集市上贩卖,并以此为职业坚持了多年。那是一种叫做“大水管”的加重超长自行车,现在已很难见到了。它的主体梁架使用类似于市里人家司空见惯的暖气水管,粗重结实。整辆单车的体积巨大,前后轮不设挡泥瓦,甚至没有车闸,就在前轮靠近脚踏板的地方安一块巴掌大小的汽车轮胎皮,需要制动的时候,伸出一只脚去或轻或重地一踩,便等同于刹车了;甚至在轮胎皮掉落又懒得补缀的时候,便干脆用鞋底取代闸皮一脚踏上去,也并不会影响到它的制动性能。所以在有段时间里,父亲换鞋的频率是相当高的,它们大体上都是被车轮磨穿了底子。这样的自行车负重能力超强,一般情形下,驮上个两三百斤不跑偏不打晃儿,深得当时一些特定人群的青睐。而在我看来,这样的车子简直就是为父亲这样人的特别研制,和他们的为人正相符合,去除一切华而不实的修饰,朴素简单,经久耐用。父亲骑了这样的大家伙,一年四季奔波在坎坎坷坷的乡间道路上,奔波在通往幸福生活的风风雨雨中。
不得不说,他从事的这项工作是很辛劳的。那时候,进货的渠道大致有两条:一是从集市上别的鱼贩子那里批量收购,然后转手零售,看情形每斤加上个毛八分,盈利很微薄。这叫做“铲地皮”;还有一种就是远征到外县市的水产市场或个体鱼池,成百斤的鲜鱼装满蛇皮袋子,折转奔波着独自背回来。这种方法虽然更辛苦,但因为地域差别产生的价格差异,盈利是很可观的。所以父亲采用这种进货方式的时候相对多些。他形象地把它称为“路跑”。开始,我是不清楚父亲的辛苦的,总以为他每天不和别的人一样下田干农活,应该是活得很轻松了。直到那年暑假时我随同他完成了一次“路跑”,才真正了解了父亲的苦和累。
那是一次令我终生难忘的经历:正是三伏天气暑热难挨的时候,我和父亲先是坐火车,然后一身臭汗不停地转乘织满了白眼的公交,在迷宫一样的城市中转来转去。对于初次进入这个行当的我来说,披着繁华外衣的城市是那么陌生和傲慢,它仿佛在用无声的冷漠刻意宣示着自身的强势以此来映衬我的卑微。我一度恨起自己为什么要出生在这样一个需要以出卖劳力维持生计的家,为什么要来到这样一个富贵逼人、喧嚣嘈杂、充满了蔑视眼光的地方。我生平第一次品尝到了被轻视的`滋味,内心的惶惑与痛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于此同时我也终于知道了,父亲一直以来都在忍受着什么。
父亲极为罕有的保持了沉默,大约是考虑到了尚是少年的我的感受吧,那两只令我倍感羞辱散发着腥气的大袋子,是他一前一后搭在肩膀上独自背回来的。在灼热的气浪里,在异乡的陌生土地上,沉默的父亲踩着汗水努力前行的样子,成为我记忆中永远清晰着的影像,每当不经意间浮现于脑海,心中便充满深深的自责与愧疚。那时的我是真的太不懂事,直到成年之后我才终于懂得了,别人怎样看待我们是不重要的,关键是我们怎样看待自己。世界是属于每个人的,它并不会因为我们贵贱贫富的不同而减少它的精彩。只要挺直脊梁、自尊自爱活着,就已足够。我们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如何观察他人的脸色,而是不要轻易看轻了自己。而在当时,涉世未深的我还远未意识到这一点。但父亲应该是通晓了这些的,所以他是坦然无畏的,他踏在城市街道上的脚步依然结实有力。必须承认,父亲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他骨子里的那份自信心,值得我用一生去学习。
春节前的那段时光是卖鱼的黄金档,同时也是最让父亲遭罪的日子。数九隆冬,天寒地冻,凛冽的北风旋在空中的小刀子一样,将整日泡在冰水里父亲的双手砍出一道道渗着血丝的口子,我常看到他因此疼得呲牙咧嘴。即便如此,他也不肯休息哪怕一日。尤其那时做鱼生意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为了在集市上抢先占据一个有利地势,他通常要天刚擦黑就从家里出发,到达尘土弥漫空旷无人的露天鱼市后,捡几根枯黄的玉米秸秆标示出自己的地盘,然后瑟缩着在那刺骨的黑暗里守上一夜,那种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和许多被生活牵着鼻子走的人不同,父亲从来不对此埋怨什么,相反的,他很开心快乐的样子,看得出,他是发自真心的在享受这份辛劳。他确是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为了收获而加倍付出,付出过努力过,一切便都有了价值有了意义。生活的幸福与否,很多时候只取决于我们的内心,只要心中撒满阳光,何愁世界不是明亮的呢?父亲是双手攥满阳光的人,所以他是为我们和他自己带来带来光明与希望的人。
(二)
鲜为人知的是,我和父亲是存有心结的,起因有些荒唐却并非虚构。一般人的理解,父亲那个年龄段的人大抵都有重男轻女的倾向,尤其在农村,这更是很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父亲却截然相反,他一直希望有个女儿。幼年时便听母亲讲,我的出生让父亲伤心欲绝,甚至当众掉了眼泪。后来,母亲为了安慰他那颗受伤的心灵,便一直把我当成女孩子来养,给我穿花衣扎小辫,动不动地还涂脂抹粉。我还有那时候的照片,可惜在地震中失落了。每逢说起这个,母亲就会很遗憾的样子,父亲就会在一边脸上笑出花来,我的心里却并不是个滋味。
小时候,一直以为我是不被父亲喜欢的。直到很多年后发生的一件事,才让我重新认识到我在父亲心中的地位。
那年父亲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我也已然过了而立之年,正值韶华之时,却很突兀地得了一场重病。有过住院经历的人都知道,人在那种环境中,身体的痛苦反是次要的,心灵上的煎熬才更加难以忍受。思亲的心情无时无刻不再萦绕,我是多么希望能够得到家人充满温暖的关怀与问候啊!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父亲却从始至终未去探视过一次,惶惑之余,我在病床上给家里拨去电话,接电话的恰好是父亲。我说:“爸爸!”他说:“哎!”之后很长时间的沉默。我忍住怦怦的心跳说我恢复得很好,你别担心。他突然说:“你是谁呀?”我在极度失望与愤怒中将手机摔碎在地上,我在心里呐喊着:天底下还有这样的父亲吗?!
出院回到家里那天,父母亲都来看我。我很吃惊地发现,只月余的光景,父亲居然苍老了那么多,而且拄上了拐杖。他因为激动而显得颤巍巍地,一颗花白的头颅不住地上下移动着将我仔细打量,嘴里嗫嚅着不知在说些什么。我终是无法隐藏住我的关切,转身问母亲他怎么了?母亲凑近我耳边悄声告诉我:“你爸爸打你生病后就变了个人一样呢,整天神神叨叨的念你没完,那天不知怎么就从炕上摔下来了,好在只摔坏一条腿。不过脑子好像不像以前灵光了,常常不认识人,那天你打电话过来,我就在一边听着呢,你别怪他。上了岁数的人都是这样的。”我的心里一颤,原来竟然是这样啊!
在一旁听我们说话的父亲忽然很费力地走近我,把一只温暖粗糙的大手贴上我的额头:“可不敢发烧啊!回家了,养好身子要紧,想吃什么和你妈说,咱做!”我的眼泪刷地淌了下来……
至此我才知道,父亲是一直在爱着我的,他只是把这厚重的爱藏在了心底,就如同收藏了一个永远的秘密。我心目中的那个铁打男儿,原来也有他脆弱柔软的一面,是需要我去抚慰的。这才是我真实的父亲!都认为父亲应该大山一样屹立不倒,为我们迎风挡雨,又有谁想过要做父亲手中那根步入人生归途的拐杖呢!也许,全天下的父亲们都是这样不善于表达内心情感的,但他们对我们的爱却始终都在,且必将伴随着我们走向未来。
……
现在,父亲七十四岁了,但他的心态还是那么年轻。不知不觉中,他又做回了那个阳光开朗、诙谐有趣的男人。他的双脚虽然已不能够再将大地敲出咚咚的回音,但依然坚定有力不容置疑。他从没有走丢自己。
已经不再为生活奔波的他有了另外的兴趣,他不允许自己无所事事地闲下来,开始煞有介事地侍弄起花鸟鱼虫,仿佛一夜之间,老屋的宅院里、厅堂间,被他装点得姹紫嫣红、啼音盈耳。他身处其中,一副自得其乐的神情。这还不算,有一次,他居然异想天开地想要养只猴子,在母亲的严词拒绝下,他退而求其次,养了一只大公鸡。
这只公鸡被他打理得毛羽鲜亮,精神抖擞。父亲时常炫耀似的抱着它走进走出,很孩子气的得意样子。可惜的是这只公鸡太好斗了。它斗争的对象不单是其它的公鸡或草鸡,还有我们。一离开父亲的视线,它就会土霸王似的在院子里无所顾忌地横冲直撞,弄得本来很祥和的小院尘烟四起。家里的孩子们怕得要命,开始发出抗议。无奈之下,父亲用一根细铁链将它拴了起来,那情形如同拴了一条不听话的狗一样。有些失落的父亲看着它的眼神,分明是恨铁不成钢的气恼与同情了。
每年到了那个特定的日子,我们都会给父亲过生日,那是他最高兴的一天。被儿孙们团团环绕着,他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眼睛里若隐若现的泪光悄悄地闪烁。也只有在这时候,我才会忽然发觉,父亲真的老了。
但我分明是有一种幻觉的,我仿佛还是那个未成年的孩子,入夜时分悄悄地躺在老屋温暖的土炕上,枕着父亲跌宕坚实的步曲,进入那个洒满阳光甜甜的梦,一个被父亲引领着走向明天的梦……
★ 打瓮趣记散文
★ 稻田记趣经典散文
★ 童年的二哥散文
★ 二哥的菜地散文
★ 西邮记散文
★ 归乡记散文欣赏
【父亲上学记散文(精选4篇)】相关文章:
背影赏析2023-01-24
父爱如山优秀散文2023-11-28
并非我本勤劳的散文2022-10-23
村里的小卖部散文2022-10-19
尘土里的记忆小学的散文2023-05-23
老爸好想陪你抽支烟散文随笔2023-04-09
叶子的心愿的情感散文2023-02-17
那年那月的优美散文2022-12-23
回望我的童年时代的散文2023-01-06
谁得到了我的倾城之恋的优美散文202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