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柳”的意象(共6篇)由网友“wangdu888”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诗经》中“柳”的意象,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诗经》中“柳”的意象
《诗经》中“柳”的意象
一、《诗经》中“柳”的意象
“柳,茂木也……杨柳,蒲柳也。”关于“杨柳”,有三种说法,其一,“杨”即为“柳”,“杨柳”实指柳树。《战国策西周策》记:“楚有养由基,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此乃“百步穿杨”的出处,说明古人也称“柳”为“杨”。其二,“杨”通“扬”,“杨柳”即为上扬摆动之柳。杨柳依依,姿态优美。其三“杨柳”,今人一般理解为杨树与柳树两种植机《诗经》中也有这种用法,如《陈风东门》“东门之杨,其叶群群。”杨与柳本为一科两属,故《说文》曰:“杨,蒲柳也。”又:“柳,小杨也。”段注:“杨之细茎小叶者曰柳。”但“杨柳”在《诗经》中合成一词时,与今人的理解有别。如《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毛传》“杨柳,蒲柳也。”惟“杨柳,蒲柳,合二字为一木,若祀柳之为柜柳也。”杨柳又叫垂柳、垂杨柳,落叶乔木,枝细下垂,婀娜多姿,故成就了“柳”之美好意向。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对“柳”的描绘层出不穷,且意象多样。在价诗经》中,共有四篇诗歌描绘或涉及“柳”的意象,以下对重要意向作具体解析。
其一,《小雅鹿鸣之什采薇》末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中有“一系列的战争诗,这些诗歌有对遭受敌人侵略表达愤恨的,或歌颂天子诸侯勇敢的,或由于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作品中流露出限表情的。《小雅鹿鸣之什采薇》正是这类诗,表达了戍边士卒返乡途中悲苦的心声,抒发了战士们思念家乡与保家卫国的错综心理。其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作为名句广为流传。战争虽己结束,但萦绕在心头的痛苦仍久久不曾散去,霏霏雨雪的天气太过凝重,使得回乡的道路变得更加艰难,心情更加悲苦。前方的家乡越来越近,近乡情更切,战士们面对眼前霏霏的雨雪,不禁想起了出征时还是宜人烂漫的春季,杨柳依依,一片新绿,亲人为自己送行,殷殷切切,万分不舍。想到这里,战士们本就悲苦的心更生波澜,焦躁不安。此四句写景对比,寓情于景。朱熹在《诗集传》中训释道:“此章又设为役人预自道其归时之事,以见其勤劳之甚也。朱熹指出了“柳”与“雪”的意象对比,表明了战士们出征与返乡的时令“柳”生命力强、柔美、嫩绿的特征代表了万物复苏、暖意融融、充满希望、生机勃勃的“春”;而“雪”是冬季特有的景物,代表着冬的到来,寒冷、肃杀。在杨柳依依、柔美盎然的春天出征,在雨雪霏霏、凄清寒冷的冬天返乡,历时时间之长、所受辛劳之甚,是不言而喻的。在“柳”与“雪”的意象对比中,生命的盎然蓬勃与肃杀凋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了诗歌别具一格的审美意境。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训释道:“至于在戍,非战不可,敢定居乎?一月三战必三捷耳。若其防守,尤加警戒,脸犹之难,非可忽也!今何幸而生还矣,且望乡关未远矣。于是乃从容回忆往时之风光,杨柳方盛;此日之景象,雨雪霏微。一转响而时序顿殊,故不觉触景怀耳。玉润的评点不仅交代了战士们戍边的艰苦与凶险,也道出了战士们在返乡途中的复杂心情。余冠英《诗经》“依依,柳条柔弱随风不定之貌。”在此春意盎然的美好季节,亲人们为自己送别,所以“依依”不舍,还有恋恋之意,如《韩诗外传》二有“其民依依,其行迟迟”之句。憔韵有影:“柳,聚也。”正是此意。因此“柳”的意象正是送别的象征“杨柳依依”表面上是写离别时的景色,实则暗喻了出征的时令,也映射了征夫与亲人们彼此“依依”不舍的情怀。古人们早有折柳送别的习俗《三车甫黄图》说: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柳’与‘留’谐音,折柳是留客的意思。”柳生命力顽强,折柳送别暗示着情谊不断、绵绵相思,也寄语了离别之人与亲人们再度相逢团聚的美好愿望。“柳”的意象也成为离别之人与亲人间的精神桥梁,承载着征夫的依依不舍与亲人们的殷殷期盼,是征夫远在他乡的心灵支柱与悲苦戍边生活的慰藉。于是“柳”的意象自此开始成为离别的诗语,并被后世广泛效仿。如《文选》中用“柳”之句:“绿池泛淡淡,青柳何依依”(潘安仁《金谷集作诗》),即用“杨柳依依”之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陈复兴先生评曰:此一联“是历来备受称赞的名句,妙处在于出之‘自然’,不求工而自工。这才是艺术的极致”。“衰柳尚沉沉,凝露方泥泥”(谢玄晖《始出尚书省》)。李周翰注:“衰柳,自喻也。沉沉,茂盛也。泥泥,濡也。尚为君王所顾,犹为茂盛恩泽沾濡也”。
其二,《小雅桑启之什苑柳》:
有苑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暖焉。傅予靖之,后予极焉。
有苑者柳,不尚惕焉。上帝甚蹈,无自擦焉。傅予靖之,后予迈焉。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易予靖之,居以凶矜。
毛诗渤:《苑柳》,刺幽王也。暴虐无亲而刑罚不中,诸侯皆不欲朝,言王者之不可朝事也。又朱熹《诗集榭:“王者暴虐,诸侯不朝而作此诗。”周振甫指出,《诗集榭,《诗经原始》等文献中未言王者为谁。《毛诗序》所说“刺幽王”,不知何据。也有观点认为此诗为刺厉王,然所刺王者为谁己不可考,但其揭露统治者暴虐无度的主题是肯定的。值得一提的是“苑柳”之“苑”有两读,“苑”有两种解释:1、茂盛。清陈负撰《毛诗传》苑然之柳木,人可以体息之。兴者,比喻王者之朝,诸侯愿往之。2、枯稿(读若渊)。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读郁者为茂木,读于阮反则训如萎葱之葱。《诗》盖以枯柳之不可止息,兴王朝之不可依倚也。”笔者认为,此诗中的苑柳,当为枯稿之柳。全诗分三章,以不敢欲朝、流放边疆的臣子口吻,娓娓道来,层层递进。第一章,先以“苑柳”起兴,引出全文,道出了柳树己枯稿,不能在它下面体息、乘凉了;紧接着在下文指出,君王变化无常,就如这枯稿的柳树一样,盛景不再,使人不敢亲近。如何变化无常呢?君王使“我”谋国事,却无端对“我”用刑罚。第二章用重复、排比的方法反复咏叹,依然以枯稿的柳树起兴,层层递进,感动读者。第三章在前两章感情积淀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以高飞的“鸟儿”作为起兴意象,也以“鸟儿”自比。直上苍弯的鸟儿也需要依附高无“我”作为大王的臣子,却不能辅佐大王谋政,流放边疆,怀才不欲,何其悲愤!诗歌的讽谏暴君主题得到了质的升华,发人肺腑,震撼人心。在《小雅.桑启之什.苑柳》中,诗人多次运用“兴”的手法来引起下文,这在《诗经》中是常见的。《诗经》之“兴”通常可分为三类:第一,朱熹言:“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此类兴词主要有发端起情和定韵的作用,兴词与内容往往无必然关联。第二,钟嵘言:“兴,文己尽而意有余”。此类兴词对正文而言,有交待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形象的作用。兴词能够起到“文己尽而意有余”的艺术效果。第三,毛亨、郑玄言“托物起兴”、“兴寓美刺”。此类兴有一定的比喻作用,起兴的形象跟下文所咏之辞之间在意义上有某种相似的特征,往往具有一定的隐喻、象征作用。笔者认为《小雅桑启之什苑柳》为第三种“兴”,即比而兴。既然是刺暴君,为何先以“柳”的意象起兴呢?且所述不能在柳树下乘凉的情况与臣子不能与君主亲近的情况如出一辙。所以有理由相信,作为“先言他物”的“柳”意象与其引起的“所咏之辞”暴君是有一定的关联的。“柳”为柔木,枝条下垂,随风摆动。树下的阔地正是供人们乘凉、体息的好去处,好比贤德的君王为臣子们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让贤臣有所依靠。可诗中的“柳”枯稿萧索,让人望而却步,好比统治者荒淫无度、不思政事,而把贤德之臣远远放逐,使得国家一片枯稿。这枯稿之“柳”,又有哪位贤臣敢于靠近呢?这种写法是带有隐喻色彩的。所谓隐喻,是将两者进行隐藏比较的修辞手段。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以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文化行为等。全诗因“柳”的隐喻而被渲染了气氛,增强了美感,升华了主题。
其三《小雅小是之什小弃》:
苑彼柳斯,鸣绸嗒嗒。有催者渊,蓬苇漂漂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心之忧矣,不逞假寐。
《小弃》的主题一直颇受争议。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1)《小弃》为放子逐臣之诗。余冠英《诗经选》:“这是被父放逐,抒写忧愤之作。旧说或以为幽王放逐太子宜臼,宜臼的师傅作此诗;或以为宣王时尹吉甫惑于后妻,放逐前妻之子伯奇,伯奇作此诗。”《小弃》为弃妇之诗。以闻一多先生为最早:“《小弃》篇本妻不见答之诗。”无论《小弃》主题的本事为何,可以看到的是,不管是放子逐臣与君主、父亲,还是弃妇与丈夫,这之间微妙的关系、哀怨的情感都是可通的。屈原就在《离骚》中以美人自比:“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以此宣泄对楚王不重用自己的悲愤之情。所以,无论是哪种主题《小弃》悲愤哀怨的感情基调是毋庸置疑的`。全诗多处起兴,引出主题“苑彼柳斯,鸣绸”,以茂盛的柳树和动人的鸣蝉来起兴,引出下文,自之忧矣,不逞假寐”的哀愁。如果这是放子逐臣之诗,那茂盛的柳树就好比君主、父亲,动人的鸣蝉就好比那放子逐臣,多么想依附于君王、父亲的怀抱啊!如果这是弃妇之诗,那茂盛的柳树就好比妇人威壮的夫君,动人的鸣蝉就好比哀怨的弃妇,离开了夫君的庇佑,叫声凄切,让人怜惜。可谓比兴并重、情景交融,让读者仿佛也身临其境,达到了情感的高度共鸣。
其四,《国风齐风东方未明》末章: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笔者认为,此诗取“柳”本意。柳条柔韧,适宜编樊圃,是为本义。此处不作详细论述。
二“柳”意象在后代文学作品中的流传
(一)祭祀意象
古人是信神的,对神灵充满了畏惧与崇拜。凡有大事,必先祭祀以祈福。祭祀神灵与先祖己经成为了我国古人约定俗成的生活、文化特征《诗经》中多次出现描绘祭祀的诗歌,如保卿 ,《青庙》等。古人崇尚神灵,万事万物都被赋予了灵性,植物当然也不例外。
“寒食插柳”成为寒食节特定的习俗,柳也成为了寒食节象征之物。寒食节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后也流传为祭祖之情。南北朝《荆楚岁时记》载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之习俗,民俗作为文化底蕴,入诗更是理所应当的。如韩栩寒彭“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再如宋之问的。途中寒都“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抓,“柳”生命力顽强,预示美好之意蕴,寄语了古人对家族长长久久、兴盛繁荣的美好愿望。在文学创作中,柳与寒食己融为一体,代表着诗人拜扫祭祖之情。
(二)精神意象
其一,“柳”所代表的美好意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对“柳”的描绘常常与美好的景物、安适的心情相关联。如韦应物东交阶“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和煦的春风荡漾着柔美的杨柳,青翠的远山澄净了诗人的思虑。正是这份美好与恬淡,才驱散了诗人的愁怨,荡涤了诗人的心灵。再如温庭箱的州南澎“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掉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波光粼粼的江水倒映着夕阳的余晖,弯曲绵延的岛岸承接着苍茫的翠微山。眼前的人马己乘小舟远去,人们在柳树边歇息等待小舟归来。这些对美好意象的描绘、恬淡心情的暗示正是承传于《诗经》“杨柳依依”的意象的。
其二,“柳”是“春天”以及蓬勃生命力的象征。很多对“春”的描写,都以“柳”的发芽、青绿为主要特征。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不仅在诗歌中吟出了“柳”婀娜多姿的体态、惟妙惟肖的柔美,还道出了“柳迎春”的时令气息,表现了咏叹绿意融融、清新脱俗的“柳”之柔美,实则歌颂这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春“柳”的意象把蓬勃向上的意念与诗歌的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三,以折柳表送别习俗。如梁元帝萧绎“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再如李白的夜洛城闻“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以“柳”意象来表达送别与不舍之情,也是承传于《诗经》的。随风摆动的杨柳好似亲人、友人以及离别之人不舍的情思,于是古人折柳送别,以表不舍的情思和对重逢的美好期盼。
其四,指哀怨的古曲惭杨柳》。古曲惭杨柳》曲调悲惋凄切,所赋之诗词也常常与离别、思乡相关,成为文人们常用的意象,以此表达自己哀怨的愁苦与殷殷的相思。如李顽的《听安万善吹臀勤:“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其五,“五柳”意象所代表的隐逸、淡泊色彩。其典出于耳熟能详的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因此五柳树自号“五柳先生”,“柳”也因此被蒙上了隐逸、淡泊的色彩“五柳”的典故也在后世广为传颂。如王维很多诗歌都以“五柳”为典故,来表达自身淡泊名利、归隐山林之意。再如钱钟书先生在《容安室体沐杂咏》里说:“袅袅鹅黄己可攀,梢头月上足盘桓。垂杨合是君家树,并作先生五柳看。”
(三)人物意象
其一,以“柳叶、柳条”来比喻女子的眉毛、眼睛、腰肢。如白居易《长恨景卿:“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此为明喻,直言“柳如眉”,让读者立刻对眉毛的形状了然于心。再如敦煌词《南歌):“翠柳眉间绿,桃花脸上红”。此为暗喻,不仅道出了眉毛的形状,还描绘出了眉毛如翠柳叶般之美。李清照《蝶恋花》:“暖雨睛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己觉春心动”,是以柳叶来比喻女子的眼睛。再如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娜:“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则是以柳条随风轻摆来比喻女子柔弱的腰肢。以柳来比喻女子的眉毛、眼睛、腰肢,真可谓惟妙惟肖,美不胜收。
以“柳”柔美的特质来做美人意象。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和“柳”为柔木,柳条纤细,随风摇曳,姿态婀娜,用以做美人意象再合适不过。
其二,以“柳”意象喻小人形象。柳条轻盈,不似松枝那般硬朗,好比意志不坚定的世人形象,柳条依靠风而起势,好比小人依附权贵而猖狂无度。如曾巩《咏和》“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四)生活意象
以“柳絮”漫天纷飞的特质来做雪的意象。如黄庭坚《踏莎行》:“堆积琼花,铺陈柳絮,晓来己没行人路。”此为用柳絮暗喻雪之飞舞,读者眼前仿佛己弥漫着这漫天飞舞的大雪,雪之形态与盛大不言而喻。
在诗文中出现的“柳”的意象数不胜数《诗经》的《小雅鹿鸣之什采薇》以“柳”的意象来表达时令、美好的景色、安适的心情、离别的不舍;《小雅桑启之什苑柳》以“柳”的意象来隐喻统治者的无度。正如康德所言,审美意象即由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形象呈现“柳”的意象赋予了文人与读者不断的创造与联想,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中升华了作品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从而达到言志、言情的审美效果。
篇2:《诗经》中“柳”的意象及流传
《诗经》中“柳”的意象及流传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诗经中关于柳的意象是怎样的?下面一起来看下!
一、《诗经》中“柳”的意象
“柳,茂木也……杨柳,蒲柳也。”关于“杨柳”,有三种说法,其一,“杨”即为“柳”,“杨柳”实指柳树。《战国策西周策》记:“楚有养由基,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此乃“百步穿杨”的出处,说明古人也称“柳”为“杨”。其二,“杨”通“扬”,“杨柳”即为上扬摆动之柳。杨柳依依,姿态优美。其三“杨柳”,今人一般理解为杨树与柳树两种植机《诗经》中也有这种用法,如《陈风东门》“东门之杨,其叶群群。”杨与柳本为一科两属,故《说文》曰:“杨,蒲柳也。”又:“柳,小杨也。”段注:“杨之细茎小叶者曰柳。”但“杨柳”在《诗经》中合成一词时,与今人的理解有别。如《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毛传》“杨柳,蒲柳也。”惟“杨柳,蒲柳,合二字为一木,若祀柳之为柜柳也。”杨柳又叫垂柳、垂杨柳,落叶乔木,枝细下垂,婀娜多姿,故成就了“柳”之美好意向。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对“柳”的描绘层出不穷,且意象多样。在价诗经》中,共有四篇诗歌描绘或涉及“柳”的意象,以下对重要意向作具体解析。
其一,《小雅鹿鸣之什采薇》末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中有“一系列的战争诗,这些诗歌有对遭受敌人侵略表达愤恨的,或歌颂天子诸侯勇敢的,或由于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作品中流露出限表情的。《小雅鹿鸣之什采薇》正是这类诗,表达了戍边士卒返乡途中悲苦的心声,抒发了战士们思念家乡与保家卫国的错综心理。其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作为名句广为流传。战争虽己结束,但萦绕在心头的痛苦仍久久不曾散去,霏霏雨雪的天气太过凝重,使得回乡的道路变得更加艰难,心情更加悲苦。前方的家乡越来越近,近乡情更切,战士们面对眼前霏霏的雨雪,不禁想起了出征时还是宜人烂漫的春季,杨柳依依,一片新绿,亲人为自己送行,殷殷切切,万分不舍。想到这里,战士们本就悲苦的心更生波澜,焦躁不安。此四句写景对比,寓情于景。朱熹在《诗集传》中训释道:“此章又设为役人预自道其归时之事,以见其勤劳之甚也。朱熹指出了“柳”与“雪”的意象对比,表明了战士们出征与返乡的时令“柳”生命力强、柔美、嫩绿的特征代表了万物复苏、暖意融融、充满希望、生机勃勃的“春”;而“雪”是冬季特有的景物,代表着冬的到来,寒冷、肃杀。在杨柳依依、柔美盎然的春天出征,在雨雪霏霏、凄清寒冷的冬天返乡,历时时间之长、所受辛劳之甚,是不言而喻的。在“柳”与“雪”的意象对比中,生命的盎然蓬勃与肃杀凋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了诗歌别具一格的审美意境。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训释道:“至于在戍,非战不可,敢定居乎?一月三战必三捷耳。若其防守,尤加警戒,脸犹之难,非可忽也!今何幸而生还矣,且望乡关未远矣。于是乃从容回忆往时之风光,杨柳方盛;此日之景象,雨雪霏微。一转响而时序顿殊,故不觉触景怀耳。玉润的评点不仅交代了战士们戍边的艰苦与凶险,也道出了战士们在返乡途中的复杂心情。余冠英《诗经》“依依,柳条柔弱随风不定之貌。”在此春意盎然的美好季节,亲人们为自己送别,所以“依依”不舍,还有恋恋之意,如《韩诗外传》二有“其民依依,其行迟迟”之句。憔韵有影:“柳,聚也。”正是此意。因此“柳”的意象正是送别的象征“杨柳依依”表面上是写离别时的景色,实则暗喻了出征的时令,也映射了征夫与亲人们彼此“依依”不舍的情怀。古人们早有折柳送别的习俗《三车甫黄图》说: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柳’与‘留’谐音,折柳是留客的意思。”柳生命力顽强,折柳送别暗示着情谊不断、绵绵相思,也寄语了离别之人与亲人们再度相逢团聚的美好愿望。“柳”的意象也成为离别之人与亲人间的精神桥梁,承载着征夫的依依不舍与亲人们的殷殷期盼,是征夫远在他乡的心灵支柱与悲苦戍边生活的慰藉。于是“柳”的意象自此开始成为离别的诗语,并被后世广泛效仿。如《文选》中用“柳”之句:“绿池泛淡淡,青柳何依依”(潘安仁《金谷集作诗》),即用“杨柳依依”之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陈复兴先生评曰:此一联“是历来备受称赞的名句,妙处在于出之‘自然’,不求工而自工。这才是艺术的极致”。“衰柳尚沉沉,凝露方泥泥”(谢玄晖《始出尚书省》)。李周翰注:“衰柳,自喻也。沉沉,茂盛也。泥泥,濡也。尚为君王所顾,犹为茂盛恩泽沾濡也”。
其二,《小雅桑启之什苑柳》:
有苑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暖焉。傅予靖之,后予极焉。
有苑者柳,不尚惕焉。上帝甚蹈,无自擦焉。傅予靖之,后予迈焉。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易予靖之,居以凶矜。
毛诗渤:《苑柳》,刺幽王也。暴虐无亲而刑罚不中,诸侯皆不欲朝,言王者之不可朝事也。又朱熹《诗集榭:“王者暴虐,诸侯不朝而作此诗。”周振甫指出,《诗集榭,《诗经原始》等文献中未言王者为谁。《毛诗序》所说“刺幽王”,不知何据。也有观点认为此诗为刺厉王,然所刺王者为谁己不可考,但其揭露统治者暴虐无度的主题是肯定的。值得一提的是“苑柳”之“苑”有两读,“苑”有两种解释:1、茂盛。清陈负撰《毛诗传》苑然之柳木,人可以体息之。兴者,比喻王者之朝,诸侯愿往之。2、枯稿(读若渊)。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读郁者为茂木,读于阮反则训如萎葱之葱。《诗》盖以枯柳之不可止息,兴王朝之不可依倚也。”笔者认为,此诗中的苑柳,当为枯稿之柳。全诗分三章,以不敢欲朝、流放边疆的臣子口吻,娓娓道来,层层递进。第一章,先以“苑柳”起兴,引出全文,道出了柳树己枯稿,不能在它下面体息、乘凉了;紧接着在下文指出,君王变化无常,就如这枯稿的柳树一样,盛景不再,使人不敢亲近。如何变化无常呢?君王使“我”谋国事,却无端对“我”用刑罚。第二章用重复、排比的方法反复咏叹,依然以枯稿的柳树起兴,层层递进,感动读者。第三章在前两章感情积淀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以高飞的“鸟儿”作为起兴意象,也以“鸟儿”自比。直上苍弯的鸟儿也需要依附高无“我”作为大王的臣子,却不能辅佐大王谋政,流放边疆,怀才不欲,何其悲愤!诗歌的讽谏暴君主题得到了质的升华,发人肺腑,震撼人心。在《小雅.桑启之什.苑柳》中,诗人多次运用“兴”的手法来引起下文,这在《诗经》中是常见的。《诗经》之“兴”通常可分为三类:第一,朱熹言:“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此类兴词主要有发端起情和定韵的作用,兴词与内容往往无必然关联。第二,钟嵘言:“兴,文己尽而意有余”。此类兴词对正文而言,有交待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形象的作用。兴词能够起到“文己尽而意有余”的艺术效果。第三,毛亨、郑玄言“托物起兴”、“兴寓美刺”。此类兴有一定的比喻作用,起兴的形象跟下文所咏之辞之间在意义上有某种相似的特征,往往具有一定的隐喻、象征作用。笔者认为《小雅桑启之什苑柳》为第三种“兴”,即比而兴。既然是刺暴君,为何先以“柳”的意象起兴呢?且所述不能在柳树下乘凉的情况与臣子不能与君主亲近的情况如出一辙。所以有理由相信,作为“先言他物”的“柳”意象与其引起的“所咏之辞”暴君是有一定的关联的。“柳”为柔木,枝条下垂,随风摆动。树下的阔地正是供人们乘凉、体息的好去处,好比贤德的君王为臣子们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让贤臣有所依靠。可诗中的“柳”枯稿萧索,让人望而却步,好比统治者荒淫无度、不思政事,而把贤德之臣远远放逐,使得国家一片枯稿。这枯稿之“柳”,又有哪位贤臣敢于靠近呢?这种写法是带有隐喻色彩的。所谓隐喻,是将两者进行隐藏比较的修辞手段。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以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文化行为等。全诗因“柳”的隐喻而被渲染了气氛,增强了美感,升华了主题。
其三《小雅小是之什小弃》:
苑彼柳斯,鸣绸嗒嗒。有催者渊,蓬苇漂漂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心之忧矣,不逞假寐。
《小弃》的主题一直颇受争议。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1)《小弃》为放子逐臣之诗。余冠英《诗经选》:“这是被父放逐,抒写忧愤之作。旧说或以为幽王放逐太子宜臼,宜臼的师傅作此诗;或以为宣王时尹吉甫惑于后妻,放逐前妻之子伯奇,伯奇作此诗。”《小弃》为弃妇之诗。以闻一多先生为最早:“《小弃》篇本妻不见答之诗。”无论《小弃》主题的本事为何,可以看到的是,不管是放子逐臣与君主、父亲,还是弃妇与丈夫,这之间微妙的关系、哀怨的情感都是可通的。屈原就在《离骚》中以美人自比:“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以此宣泄对楚王不重用自己的悲愤之情。所以,无论是哪种主题《小弃》悲愤哀怨的感情基调是毋庸置疑的。全诗多处起兴,引出主题“苑彼柳斯,鸣绸”,以茂盛的柳树和动人的鸣蝉来起兴,引出下文,自之忧矣,不逞假寐”的哀愁。如果这是放子逐臣之诗,那茂盛的柳树就好比君主、父亲,动人的鸣蝉就好比那放子逐臣,多么想依附于君王、父亲的怀抱啊!如果这是弃妇之诗,那茂盛的柳树就好比妇人威壮的夫君,动人的鸣蝉就好比哀怨的弃妇,离开了夫君的庇佑,叫声凄切,让人怜惜。可谓比兴并重、情景交融,让读者仿佛也身临其境,达到了情感的高度共鸣。
其四,《国风齐风东方未明》末章: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笔者认为,此诗取“柳”本意。柳条柔韧,适宜编樊圃,是为本义。此处不作详细论述。
二“柳”意象在后代文学作品中的流传
(一)祭祀意象
古人是信神的,对神灵充满了畏惧与崇拜。凡有大事,必先祭祀以祈福。祭祀神灵与先祖己经成为了我国古人约定俗成的生活、文化特征《诗经》中多次出现描绘祭祀的诗歌,如保卿 ,《青庙》等。古人崇尚神灵,万事万物都被赋予了灵性,植物当然也不例外。
“寒食插柳”成为寒食节特定的习俗,柳也成为了寒食节象征之物。寒食节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后也流传为祭祖之情。南北朝《荆楚岁时记》载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之习俗,民俗作为文化底蕴,入诗更是理所应当的。如韩栩寒彭“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再如宋之问的。途中寒都“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抓,“柳”生命力顽强,预示美好之意蕴,寄语了古人对家族长长久久、兴盛繁荣的美好愿望。在文学创作中,柳与寒食己融为一体,代表着诗人拜扫祭祖之情。
(二)精神意象
其一,“柳”所代表的美好意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对“柳”的描绘常常与美好的景物、安适的心情相关联。如韦应物东交阶“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和煦的春风荡漾着柔美的杨柳,青翠的远山澄净了诗人的思虑。正是这份美好与恬淡,才驱散了诗人的愁怨,荡涤了诗人的心灵。再如温庭箱的州南澎“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掉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波光粼粼的江水倒映着夕阳的余晖,弯曲绵延的岛岸承接着苍茫的翠微山。眼前的人马己乘小舟远去,人们在柳树边歇息等待小舟归来。这些对美好意象的描绘、恬淡心情的暗示正是承传于《诗经》“杨柳依依”的意象的。
其二,“柳”是“春天”以及蓬勃生命力的象征。很多对“春”的描写,都以“柳”的发芽、青绿为主要特征。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不仅在诗歌中吟出了“柳”婀娜多姿的体态、惟妙惟肖的'柔美,还道出了“柳迎春”的时令气息,表现了咏叹绿意融融、清新脱俗的“柳”之柔美,实则歌颂这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春“柳”的意象把蓬勃向上的意念与诗歌的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三,以折柳表送别习俗。如梁元帝萧绎“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再如李白的夜洛城闻“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以“柳”意象来表达送别与不舍之情,也是承传于《诗经》的。随风摆动的杨柳好似亲人、友人以及离别之人不舍的情思,于是古人折柳送别,以表不舍的情思和对重逢的美好期盼。
其四,指哀怨的古曲惭杨柳》。古曲惭杨柳》曲调悲惋凄切,所赋之诗词也常常与离别、思乡相关,成为文人们常用的意象,以此表达自己哀怨的愁苦与殷殷的相思。如李顽的《听安万善吹臀勤:“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其五,“五柳”意象所代表的隐逸、淡泊色彩。其典出于耳熟能详的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因此五柳树自号“五柳先生”,“柳”也因此被蒙上了隐逸、淡泊的色彩“五柳”的典故也在后世广为传颂。如王维很多诗歌都以“五柳”为典故,来表达自身淡泊名利、归隐山林之意。再如钱钟书先生在《容安室体沐杂咏》里说:“袅袅鹅黄己可攀,梢头月上足盘桓。垂杨合是君家树,并作先生五柳看。”
(三)人物意象
其一,以“柳叶、柳条”来比喻女子的眉毛、眼睛、腰肢。如白居易《长恨景卿:“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此为明喻,直言“柳如眉”,让读者立刻对眉毛的形状了然于心。再如敦煌词《南歌):“翠柳眉间绿,桃花脸上红”。此为暗喻,不仅道出了眉毛的形状,还描绘出了眉毛如翠柳叶般之美。李清照《蝶恋花》:“暖雨睛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己觉春心动”,是以柳叶来比喻女子的眼睛。再如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娜:“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则是以柳条随风轻摆来比喻女子柔弱的腰肢。以柳来比喻女子的眉毛、眼睛、腰肢,真可谓惟妙惟肖,美不胜收。
以“柳”柔美的特质来做美人意象。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和“柳”为柔木,柳条纤细,随风摇曳,姿态婀娜,用以做美人意象再合适不过。
其二,以“柳”意象喻小人形象。柳条轻盈,不似松枝那般硬朗,好比意志不坚定的世人形象,柳条依靠风而起势,好比小人依附权贵而猖狂无度。如曾巩《咏和》“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四)生活意象
以“柳絮”漫天纷飞的特质来做雪的意象。如黄庭坚《踏莎行》:“堆积琼花,铺陈柳絮,晓来己没行人路。”此为用柳絮暗喻雪之飞舞,读者眼前仿佛己弥漫着这漫天飞舞的大雪,雪之形态与盛大不言而喻。
在诗文中出现的“柳”的意象数不胜数《诗经》的《小雅鹿鸣之什采薇》以“柳”的意象来表达时令、美好的景色、安适的心情、离别的不舍;《小雅桑启之什苑柳》以“柳”的意象来隐喻统治者的无度。正如康德所言,审美意象即由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形象呈现“柳”的意象赋予了文人与读者不断的创造与联想,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中升华了作品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从而达到言志、言情的审美效果。
篇3:《诗经》中的动物意象
《诗经》中的动物意象
《诗经》是我国的文学作品之祖,是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305片篇诗歌。
一、《诗经》中的马
马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已被蓄养,作为六畜之一,执行着狩猎、农耕、役使的职责,《易经》中认为:乾为马,坤为牛。用天来形容马,可见马在周朝以农为主的时代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马在《诗经》中的出现频率也非常高,仅带马的诗歌就有五十篇,纵观这五十篇诗文中的马,它们主要用以军事、狩猎、迎亲嫁娶、招贤纳士、祭祀、杂役等用途,而马在周文化中体现的意义,体现在《诗经》里,也同样具有着表达先民的某种情感的功能,马在《诗经》中,有两种较为典型的意象:英雄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展示、对贤者的渴望。
《诗经》中的《{风 载驰》便是一片典型的表现诗人英雄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怀的诗歌。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有姓名可考得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许穆夫人是卫国国君的女儿,后嫁给许国国君许穆公。这首是描写的是当时卫国变更迭起,正要面临一场亡国之灾,而已嫁入许国的许穆夫人,想要返回国家救国,可是却受到当时拘于礼法的许国大夫的阻挠和非议,而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描写的。全诗分为四章,描写了许穆夫人驱马疾行,突破礼教,最终回到国家的故事。诗中描写的是一个女子如何快马加鞭回国,为国谋略的艰难过程。虽言马,但更喻人,尤其诗中最后一章:“我行其野,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却更是体现了许穆夫人的爱国主义情怀与英雄主义情怀。
而诗《小雅 白驹》则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贤人渴望的典型诗歌。它是诗经中唯一一首以马起兴的诗,诗中主要有两个意象:一个是“皎皎白驹”,一个是“所谓伊人”,前面描写的是“白驹”与“伊人”在一起的快乐场景,然而,相聚的时候总是很短,最终要面对分离,诗中最后写道:“无金玉尔音,而有遐心”。《毛传》中写道“宣王之末,不能用贤,贤者有乘白驹而去者”。诗文以白驹起兴,代表那些不肯入世的贤才,与朝廷的关系也只能用“在彼空谷”来说明,体现了君王对贤才的渴求,希望贤才为国尽力,“而有遐心”的心愿。
综观上述观点,马在人类文化中,它不仅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田猎代步工具,而《诗经》中赋予它的各种意象使其更加特别,这让我们对马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诗经》中的鹿
无论在我国的古代传说,还是在印度的佛教故事中,鹿都是一种善良,吉祥的动物。在我国对鹿有较多的记载,其中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有“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诗句。而在印度佛教故事中,则有《九色鹿》和《鹿王》两部典型作品。可见,鹿在先人的心目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其实,早在上古,鹿就是上古周部族的重要图腾,而且在后来的异类组合动物都有鹿的影子,如中国的四灵动物:龙、凤、麟、龟都其实或多或少借鉴了鹿的原型。而《诗经》,也自然少不了对鹿的描写:因为鹿性情温顺,被赋予谦谦君子的含义;而作为先古图腾,体现了先民对女性的崇拜,被其恰如其分的运用在诗歌中。
《小雅 鹿鸣》则是一首最具有代表性的描写鹿的作品,后来被曹操引用,在其中《短歌行》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诗句,体现了对贤才的渴望。《鹿鸣》三章,都是以鹿起兴的鹿群在广袤的原野上发出“呦呦”的叫声呼朋引伴,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环境。这首诗其实是一首宴会宾客的诗,在《诗序》中有这样的记载:“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这首诗,则以“我”为人君自称,“嘉宾”则指群臣,体现了一种君与臣,尽善尽美,和乐融融的场景。那么鹿在其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鹿生性温顺,善良,善于结伴,这种生活习性,被人们喜爱,在《小雅 鹿鸣》中及以后的诗歌中,鹿则被象征为谦谦君子的形象,而这,也大概成为了周代贵族宴会时的法定曲目的原因吧。
鹿作为上古时代的`图腾,它是当时母系氏族社会的信仰,在原始先民的心中对于人类由来的梦寐而归结到女性身上,体现了对女性的崇拜。而鹿也就成了女性的象征。这些在《诗经》中同样有所体现,如《召南 野有死》一诗,讲述了一对男女幽会的故事,诗中有“林有朴桑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这样一句,“吉士”将用白茅包好的鹿送给女子,来表达爱情,是有特殊用意的,因为鹿的温文尔雅,所以以鹿喻女,来象征女性的美好品性。而鹿此时又有着象征男女婚嫁的意义。至于后来的理解,都只是封建经学家的心灵上的阴影,在我们看来,他只是一首人们渴望爱情的诗歌。
这样看来,鹿在古人心目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女性的崇拜及其象征着谦谦君子,都是通过“鹿”这个动物意象来婉转丰富的表达自己的情志的。
三、《诗经》中的“鸟”
同鹿一样,鸟也是母系氏族社会图腾崇拜的典型形象。《商颂 玄鸟》中就有明显的痕迹:“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是描写殷商族祖先契出生的诗歌,不仅如此,周朝祖先后稷的也受到了鸟的庇护,在《史记》中这样记载:“(姜)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之”。这些,都证明了“鸟”在先民心中的地位。而在《诗经》中,描写鸟的诗歌众多,据统计,《诗经》中的鸟共有四十三种,人们将自己的心境,都含蓄的通过“鸟”这种动物来表达,从思想情感上说,寄托内容不外乎表达思念之情和婚爱。
所谓思念之情,小到对小家的思念,大到对祖先国家的思念。这些内容,在《诗经》中均有所体现。《小雅 鸨羽》则是一首表达对父母的思念、控诉沉重徭役的诗歌,诗一开头以鸨鸟起兴,后又写农民长期在外服役,庄稼荒芜,父母老无所依,发出了“父母何怙”、“父母何食”、以及“父母何尝”的感叹,《诗序》中写道:“《鸨羽》、刺时。昭公之后,大乱五世,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其父母,而作诗是也”。这首诗虽说是控诉徭役,但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主人公对家的思念,对父母的孝心。而更多以鸟类为意象的诗在《诗经》则是与怀念祖先有关,《小雅 小宛》是周士大夫遭逢乱世,相互训诫的诗,但开头是以对先祖的追思开始的:“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有伤,念昔先人。”看见鸣鸠,想起了先人,体现了对祖先的一种思念,诗人对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为它赋予了别样的感情。
而在《诗经》中的婚恋诗中,以鸟为兴象的诗有很多,《诗经》首篇《关雎》则是,以鸟起兴,通过雎鸠的和鸣求偶,引发了男子对“窈窕淑女”的思念与追求,而《关雎》也因此变成了我国最古老的一手上层青年男女的恋歌。《小雅 鸳鸯》则以鸳鸯起兴,比做夫妻,在秣马的暗示迎娶下,发出了“君子万年,福禄宜之”、“君子万年,宜其遐福”、“君子万年,福禄艾之”、“君子万年,福禄随之”的感叹,而鸟也变成了婚姻爱情的象征。
四、小结
《论语 阳货》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上述所谈的马、鸟、鹿则只是众多动物意象里的冰山一角,在中国文明的丰富内涵里,人们通过赋予动植物某种特别的意义,来曲折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情志,这也是《诗经》被历代人传唱、研究的一大原因,不仅如此,后人也经常借用这些意象,做自己作品的点睛之笔。而我们了解这些东西,也是为我们领略中国古代意象文化的做了铺垫,从此,这些动物不再是单纯的生物体,它们已经被先人赋予了一种新的生命,有了一种新的价值,为后人欣赏、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篇4:《诗经》中的“南山”意象
《诗经》中的“南山”意象
本文从《诗经》中“南山”意象涵盖的文化意蕴入手,从关涉男女情事,祝寿祈福,人生之失、社会之忧,“南山”之静美四个方面出发,力图较为具体地呈现“南山”意象,分析中也简要指出了后世“南山”诗的发展。
“南山”一词在古诗文中较常见,它的理性意义指“山”。《汉语大词典》中“南山”词条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如“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南有江、淮,北有河、渭,其地从陇以东,商雒以西,厥壤肥饶。”(《汉书・东方朔传》)其二,指祁连山。如“(西域)南北有大山……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汉书・西域传》)其三,指南屏山(今杭州西湖南岸)。其四,指荆南山,亦名君山、铜官山(今江苏省宜兴县南)。其五,泛指南面的山。另有指《诗经》诗篇名及佛学用语。
《诗经》中有十首诗出现南山,即“召南”中的《草虫》《殷其雷》,《齐风・南山》《曹风・候人》,“小雅”中的《天保》《南山有台》《斯干》《节南山》《蓼莪》《信南山》。其中,《草虫》指周南山,《齐风・南山》中“南山”是齐国山名。《候人》里“南山”指曹南山。《小雅・斯干》及《小雅・信南山》中“南山”指终南山。
对于《诗经》中上述十首诗中“南山”意象涵盖的文化意蕴,虽有几篇文章论及,却是不够深入细致。认真品读十首诗,笔者试将其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关涉男女情事
这方面的诗在《诗经》中有三首涉及。具体而言,有对男女纯洁真挚爱情的抒写,有对所贬之情事的隐写,各有各的风采。
(一)真挚爱情
《召南・草虫》中“陟彼南山,言采气蕨”,《诗集传》言:“赋也。登山盖托以望君子。”程俊英认为此诗是女子“思念行役的丈夫”[1]。女子登南山采野菜,凝神远望中得见女子相思之深重,绵长深切相思里自有一份南山赋予的蕴藉。
与《草虫》不同,《召南・殷其雷》的格调较明快,以响在南山不同方位的雷声起兴,女子虽思夫情切,但却赞美丈夫是个振奋有为的人,所谓“振振君子,归哉归哉!”女子是个明情理而有个性之人。这样写可谓深情毕现。
(二)情事之贬
《齐风・南山》中言:“南山崔崔,雄狐绥绥。”崔崔,高大貌。此兴句以南山象征齐襄公地位的尊严。而“雄狐”这种淫兽则奠定了此诗讥为刺诗的基调。“言南山有狐,以比襄公居高位而行邪行。”[2]程俊英《诗经注析》直言其为一首讽刺齐襄公淫乱无耻的诗。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后代,借“南山”起兴表达男女真挚爱情的诗作很多。汉无名氏《古绝句》:“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萧衍《邯郸歌》:“短衣妾不伤,南山为君老”;白居易《井底引银瓶》:“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以“南山”表达相思相恋之苦和坚定执著的爱情,形象生动感人。
二、祝寿祈福
“南山”与多寿多福相关是从《诗经》开始的.。《诗经・小雅》中出现“南山”的六首诗,有三首是与祝寿祈福明确相关的。
(一)祝寿
有两篇涉及。《小雅・天保》是最为明显的。诗卒章言:“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运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臣子对君主的祝颂巧妙表现出来。臣子以日月之恒定、松柏之长青与南山的坚固恒久联系,表达了臣子祝愿君主寿命如“南山”长久的美好愿望。
《小雅・南山有台》是一首为统治者颂德祝寿的诗。“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也表达了愿君子(此处指被颂祝的周王)之寿与南山齐久长。此外,“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以及首章的“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也表达了愿江山基业长久而坚固若“南山”之意。
(二)祈福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言:“启使岁时春秋祭禹于越,立宗庙于南山。”这里已将南山与祭祖联系。《小雅・信南山》,《诗经注析》将其看做周王祭祖祈福的乐歌,笔者认为是很合理的。诗有言:“祭以清酒,从以牡,享于祖考。”末章更是直言:“祀事孔明,先祖是皇。报以介福,万寿无疆。”联系首章“信彼南山,维禹甸之。原隰,曾孙田之。”诗便是通过对“南山”的描写来祭祀天地、祈求福祉。
《小雅》里这类诗的出现是有开创意义的。在文学史上它们第一次用文学的语言正式地将“南山”和“祝寿”联系了起来。此后的诗人继承了此传统,不乏祝寿之诗。如李白《春日行》:“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宋晁端礼《并蒂芙蓉》:“愿君王,寿与南山齐比。”均是对君王祝寿。现在给年长者祝寿的“寿比南山”“寿比南山不老松”便是源于《小雅》,而这也形成一种独具韵味的文化现象。唐代乐府《再举酒》:“万国执玉,千官奉觞。南山永固,地久天长”;宋代臧馀庆《感皇恩》:“天两宫,南山齐寿。”表达了对江山基业长久而坚固若“南山”的美好祝愿。而《南山有台》经郑玄的笺释(他释其意曰:“人君得贤,则其德广大坚固,如南山之有基趾”[3]),南山与贤者发生了密切联系。至于借对“南山”的赞颂来祭祀天地、祈求福祉的后代诗作,则有姚合《和李十二舍人冬至日》:“献寿人皆庆,南山复北堂”;宋代无名氏《临江仙》:“南山堪作誓,福禄应天长”;元代刘敏中《念奴娇・圣节进酒词》:“湛露恩隆,南山庆远,处处须新宴。”虽然无甚创新,却是对《小雅》中“南山”意象的继承与映射。
三、人生之失,社会之忧
《诗经》中有部分诗作是借“南山”意象抒发对现实社会与人生的不满和失意的,显示了诗人独特的人文情怀。在这方面,“南山”诗显示了独特的价值。按表现的具体内容,试分作两类。
(一)忧己忧国
有两首诗涉及。《曹风・候人》一诗的诗旨颇受争议。笔者遵从程俊英先生的观点,视其为一首讥刺新贵的诗。诗卒章言:“荟兮蔚兮,南山朝。婉兮娈兮,季女斯饥。”朱熹认为:“荟蔚朝,言小人众多而气焰盛也。季女婉娈自保,不妄从人,而反饥困,言贤者守道而反贫贱也。”[4]《诗经注析》也注释:“季女,少女。以季女喻贤者,即上文候人之属。”综合二人看法,这里的“季女”有喻贤者意。“荟兮蔚兮,南山朝。”是以草木繁盛、云气升腾的南山之景来起兴,接言年少美好的女子反饥。很明显,这里的“南山”是兼有比的。联系上章:“维鹈在梁,不濡其。彼其之子,不遂其媾。”诗人“以鹈鹕之不捕鱼,喻那些暴发户不称职”[5]。很明显,作者在诗中倾注了心中对社会的不满,隐含了人生不得志的失落与哀怨。
《小雅・节南山》是“周大夫家父斥责执政者尹氏的诗”[6]。诗首章言:“节彼南山,维石岩岩”,以高峻之“南山”起兴,“喻师尹地位的高贵显赫”(程俊英《诗经注析》)。后面接言:“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师尹贪暴不善,诗人心忧如火烧,又畏其威而不敢直言。国将不国,师尹却是“不监”,尹氏使民望大失。流露出作者对当权者的责怨、对国家命运的深忧。卒章“家父作诵,以究王。式讹尔心,以畜万邦。”穷究王政昏乱之所由,足见诗人忧国忧民之心。
(二)忧父母
《小雅・蓼莪》“是一首人民苦于兵役,悼念父母的诗”(《诗经注析》)。《诗集传》言:“人民劳苦、孝子不得终养,而作此诗。”这首诗始终围绕孝顺父母来谈。最后两章分别以“南山烈烈,飘风发发”“南山律律,飘风弗弗”起兴,“烈烈”“律律”是山高大貌,“发发”“弗弗”是状风之疾猛。诗人生活在南山险峻、暴风呼啸的艰苦行役中,却是“民莫不彀,我独不卒”,世人均生活得很好,唯有自己不得终养父母,诗人抒发了孤子思亲、无力改变现状的悲苦。这首诗从另一层面看,由对行役之苦的描述得见当时社会环境的恶劣,行役者不能终养父母的不幸代表了当时千万行役者的心声。
抒发己不得志之愁思,忧国家兴衰,作为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南山”意象所具有的此种文化意蕴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诗经》里“南山”意象反映的人生愁苦在以后历代诗文中得以继承和发展。如唐张光朝《荻塘西庄赠房元垂》:“静默不能仕,养老终南山”;李贺《感讽六首》:“抚旧唯销魂,南山坐背峭。”“南山”均被赋予了人生或官场不得志的失落。而“养老终南山”里已经涵盖了隐逸的情思,显示了“南山”意象的转变。《曹风・候人》更是以季女喻贤者。秦末汉初有四皓隐于山林的故事,子曰:“仁者乐山”,在传统文化中,不但南山,几乎所有的山都可视为贤者、仁者的象征。从最初的吟咏四皓,至借南山而颂扬某一美好德行,亦山亦人,南山便具有了贤人君子的品德。左思的妹妹左芬《啄木诗》:“南山有鸟,自名啄木。饥则啄树,暮则巢宿。无干于人,唯志所欲。性清者荣,性浊者辱。”此诗表达了一种身在后宫,心游“南山”的性亲自然远祸害的思想。常建《送陆擢》:“南山高松树,不合空摧残。”诗中的“南山之松”兼具“南山”贤者的品格以及传统文化赋予的“青松”高洁坚贞品质,独立于世俗之外而别具一种清明高洁之美。至于“南山”与“忧父母”联系,则影响了以后的“孝道”文化。
四、“南山”之静美
笔者认为《小雅・斯干》是《诗经》中关于“南山”意象的较独特的一篇。这是一首“歌颂周王宫室落成的诗”(《诗经注析》)。首章言:“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这里,深远之南山,秩秩之溪涧,水俊山幽,具备了独立的美。此诗里的“南山”是作为审美的对象静态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山间松竹茂盛,诗在歌颂“南山”之境安宁美好的同时,也表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状态。这里的“南山”是作为一种实境在描写的,不同于《曹风・候人》里荟蔚之“南山”兼有比意。
唐代唐彦谦《高平九日》:“云净南山紫翠浮,凭陵绝顶望悠悠。”元代刘敏中《木兰花慢》:“对南山秋色,湖海气、郁峥嵘。”二诗勾画了不同韵致的静美“南山”风光图。而《斯干》中“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猷矣”的中和之美也影响着后世诗文创作。
从男女情事到家国之忧,从兼具比兴到具独立的审美性,首次与长寿相联,又与孝道文化相关。《诗经》里的“南山”意象涵盖了较为丰富的文化意蕴,对其意蕴的揭示与关注也让我们重新看到了以《诗经》为代表的祖国古代文化的永恒魅力。
篇5:《诗经》中的植物意象
《诗经》中的植物意象
《诗经》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包含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植物便是《诗经》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从这些多种多样的食用植物、观赏植物、祭祀植物和其他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中可以了解到远古人民表达爱情的方式和在爱情中内心情感的变化。
《诗经》中植物种类繁多,据统计,《诗经》中的草木蔬果共有134种,可分为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水生植物、蕨类植物等①。本文将《诗经》中的植物按照其用途分为食用植物、观赏植物、祭祀植物和其他象征意义的植物这四大类进行阐释分析。
一、食用植物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远古人民将植物视为上天的恩赐,食用植物在《诗经》中的种类最多,可以将其细分为水果类、野菜类、药材类、蔬菜类和谷类这五类。
水果类植物在《诗经》中并不多,这类植物有桃、甘棠、梅、李、棘、葛、榛、栗、木瓜、木李、苌楚、瓜、枸等。由于刚进入农耕社会不久,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所以这其中除了桃、梅、李、甘棠这几种因为其开花时花色美丽,作为观赏果木广泛栽培以外,其他都为野生水果,味大都略酸,只有极少部分被当做日常食用水果。
野菜类食用植物在《诗经》中种类是最多的,大约有三十多种。由于农耕社会生产水平的限制,采集野菜仍是劳动人民日常主要的食物来源。这类植物大多生长在水中或陆地,有芑、荠、薇、蕨、荇菜、蒌、卷耳、、藻、芹等,而荠、蒌等野菜因为食用起来较为可口,至今仍有食用。
人工种植的植物在《诗经》中出现的不多,但由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仍有部分蔬菜和谷类作物被人工栽培,这些植物有匏(葫芦瓜)、葑、菲(萝卜)、荷(茎藕可食)、菽(大豆)、韭等,由于种植方法简单,且用途广泛,在《诗经》时代已有较长的栽培历史。而谷类在《诗经》中约有五种,它们分别是黍、麦、牟(大麦)、稻、梁(小米),其中黍是当时北方种植最为广泛的粮食作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生活必需食物。
食用植物中还有一类较为独特,它们的功能主要是治病,在《诗经》中也占有不少数量,这些植物有唐(菟丝子)、(川贝母)、(益母草)、杞(枸杞)、艾(艾草)、莫(酸模)等,这些药材大都与女性有直接的关系。
上述这些食用植物虽然可食,但其在《诗经》中出现大都意有所指,这些植物意象多用来代指一些特殊的情感,如《有梅》中以梅来指女子青春的`流逝,木瓜则作为男女爱情的信物(《卫风・木瓜》),而匏,也就是葫芦瓜,在《邶风・匏有苦叶》中是男女爱情的帮手,甚至于药材唐(菟丝子)在《风・桑中》以及《诗经》其他篇章中是用来比喻夫妻相互依附的关系。由此可见,植物是人类情感的寄托,寄寓了人们生活中欢喜悲忧的情感。
二、观赏植物
当远古先民食物得以饱腹,衣物得以御寒,基本的物质条件及生活需求都得到满足,人们便需要一些美好的事物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而一些植物由于其外形美丽、花香芬芳,给人以视觉感观上美的享受,常被作为观赏植物栽培。这类植物有:荷、芍药、舜(木槿花)、(绶草)、谖草、唐棣等,还有一些在前面提到的木瓜、桃等食用植物,因为其在开花时花色艳丽,也被用来当作观赏植物栽培。
这些观赏植物在《诗经》中多用来比喻女子美好的容貌和品德,如舜(木槿花)在《郑风・有女同车》中指女子美丽的容颜,而芍药则通常在男女离别之时相赠,表达缔结良约的意思。
三、祭祀植物
从远古氏族社会到商、周、春秋完整的宗法制社会,祭祀一直以来都是王公贵族、平民百姓乃至整个国家的大事。祭祀祖先、祭祀神明,祭祀皇天厚土、自然万物。他们认为植物生长旺盛,生生不息,对植物有着很强的生命崇拜,所以他们用这些植物当作祭品荐于鬼神,以祈求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如《召南・采》中“”与“藻”这两类植物在《诗经》中出现均是作为古代的祭品。这类植物有:(田字草)、藻、蕨、蘩、萧、蓍(蓍草)等。“蘩、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馐于王公”,平时可作为野蔬食用,祭祀时用来当作祭品。
四、其他象征意义的植物
由于一些植物的特殊属性,在《诗经》中通常具有一些象征意义,例如桃、艾等是辟邪用的植物,唐(菟丝子),因为其是藤蔓状的寄生植物,需依附于其他植物生存,所以通常用来比喻依附关系,如《风・桑中》“唐”用以形容夫妻之间相互依附的关系。莠(狗尾草)则因为长在庄稼田地里,被当作恶草,用以比喻人没有出息,不成材。
除了上述食用植物、观赏植物、祭祀象征意义植物这三种类别,《诗经》中还有一些用于纺织衣物的纤维植物;用于美化衣物、染色的染料作物。这类植物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技术和审美层次上的变化发展。还有用于造船、造车、制造家具和修建房屋的木材类植物和葭(芦苇)、白茅、蒲、柳、莞等用于编制席、垫、筐等日常生活器物的非木材类植物。
从这些多种多样、用途广泛的植物中我们可以看到《诗经》时代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形态各异的植物被劳动人民赋予人的情思,成为抒发情感的植物意象。《诗大序》云:“情动于衷而形于言”②。他们在日积月累的生产劳动中把植物当作情感的载体,将他们的快乐、悲哀、忧愁、苦闷的心情借植物表达出来,所以《诗经》中这些植物意象就是远古人民的情感世界。
篇6:《诗经 国风》中的水意象
《诗经 国风》中的水意象
《诗经》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的结晶,从对《诗经》中水意象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诗歌创作之初的一种本真、朴素的状态。
一、水意象的内涵
水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原始先民对于水的感情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需要水来维系生命,需要用水来滋润万物,获得粮食;另一方面,人类的生命受到水的威胁,依附于自然环境而生存,当洪水、大暴雨这样的自然灾害频频爆发时,他们无力应对,只能任其夺走人类的生命。
(一)水意象代表着一种障碍
原始先民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水平较低。洪水过后,原始先民面对着人类的死亡和被毁的家园时,显得手足无措,他们震慑于水的威力之中。由于原始先民对水患的恐惧感和水带来的空间阻隔感,使得水的具化形式:江、河、湖、海,演化为一种意象,代表着一种障碍。
1.寻求爱情时遇到的阻碍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陷入爱河中的男女总是可爱的,然而,爱情的道路上总是会有些许风浪,在追爱过程中所遇到的坎坷反而让这份情意成为永恒。
(1)求爱过程中遇到的阻碍
《国风·汉广》描写了一个男子遇到心仪的女子,可惜有缘无分,因以自叹的故事。“‘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上四句比喻男女二人中间像隔着汉水、长江一般,难于接近。①此时的汉水、长江象征着一种阻碍,显然,这种阻隔并非完全来自真实的地理距离,不是这个男子不想渡过这条河,而是事实上这条河对于这个男子而言是无法渡过的,意味着这个男子在追爱的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是他主观努力所不能及的,这时的汉水、长江代表着这段爱情故事中的一种距离与阻隔,这个痴情男子只能神情凄楚,独自怅惘。
(2)克服障碍,求爱成功
渡水本身要冒着生命风险,而敢于涉险渡河则代表着在追求爱情时的决心与勇气,渡水与婚恋形成一种联系:顺利渡水意味着婚恋的成功,渡水失败则意味着出现了某些不测,婚恋失败。《郑风·褰裳》这首诗是恋人之间的戏谑之词,诗中的少女正处在恋爱时节,她正在挑逗被自己吸引的男子,“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惠思我,褰裳涉洧”,让这个男子渡过溱水、洧水来证明他对这位妙龄少女炽热的爱恋,以此来考验这个男子对于爱情的决心和勇气,这本是女子在少女时代的一种虚荣心,如果男子能顺利渡过河流就意味着恋人之间能够克服种种障碍,打破这种心理上的距离和时空上的阻隔,最终修成爱情的'正果。《邶风·匏有苦叶》讲述了一个女子在渡口焦急地等待未婚夫来迎娶她的故事。诗中的女子大胆的表露自己对于爱情的迫切期待和对于婚姻的热望,“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这个姑娘想着,如果那个人想要求娶她为妻,就应该抓紧时间,趁冰面没有化开还容易渡河时,快快来迎娶,她本已经在焦灼的等待中按捺不住,可是因为她等的那个人还没来,她不得不继续饱受煎熬。在这首诗中能否顺利渡河意味着能否顺利成婚。
2.欲归不得的障碍
《鄘风·河广》“这是住在卫国的一位宋人思归不得的诗”②,宋卫两国之间实际上只隔着一条河,“一苇杭之”“曾不容刀”极言渡河之易,也就是说宋人想要回到宋国,实际的路途并不遥远,“夸张的手法虽然违背了事实,但它造成的意境却是真实的,它反映了艺术上的真实,虽然读者非但不感到它不近情理,反而被它感染了。”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欲归不得呢,是她特殊的身份背景还是行动上的不自由,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身不由己和咫尺天涯的深深无奈,河虽不广,却将宋人与故乡生生的阻隔开来。
(二)水意象渲染着情感氛围
《郑风·溱洧》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水边相会的诗歌,上巳节大家相聚在溱洧,增加了彼此间的接触,可以热烈的表达自己的爱意,这首诗中就描写了一个少女主动制造机会,与心仪男子互诉衷肠的故事。对于溱洧的描写不仅具有写实性,而且溱水、洧水作为大背景渲染了整个氛围,桃花春水正盛,突出了意境美,奠定了一个浪漫的感情基调。《鄘风·氓》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女性的爱情悲剧,而淇水作为这个女子爱情的见证贯穿故事的始终。最初,氓以买丝为理由结识这个女子,两人热恋时,你侬我侬,多少甜言蜜语与柔情蜜意都在这里绚如夏花,此时的淇水岸边是两人相爱的记号;女子与氓约好秋天来迎娶,亲事定下后,女子渴盼着早日嫁给氓。春去秋来,花落花开,女子已经为这个家操持多年,本想着与氓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可是氓却已经有了贰心,想起娶亲之时,“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子为了嫁给氓,在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情况下,不顾蜚短流长,毅然决然地带着自己的嫁妆,甘愿冒险渡过淇水,此时,这个女子渡河要打破她与氓之间的种种阻碍,表明她已专心于氓和生死相依的决心,这个女子为了爱情不顾一切,也付出了所有,淇水见证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后来,她发现虽然自己这样的死心塌地,氓还是不顾夫妻贫贱时的种种恩情,毫不犹豫的将她抛弃,“女也不爽,士贰其行”,饱含着她深深的无奈,只好自己反省,慨叹遇人不淑,“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运用反兴的手法,暗喻淇水、沼泽尚有边沿,而氓对感情的放纵连个节制都没有,用淇水还有边岸反比氓对于婚姻的恣肆妄为,毫无忠贞可言。人情似纸,世事无常,唯有无言的淇水见证着女子的沧桑一世。
(三)水意象作为一种喻体
1.比喻爱情中的美好与不堪
《陈风·东门之池》是男子对一个女子一诉衷肠的情诗。诗歌以“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纻”“东门之池,可以沤菅”来起兴,表达自己对这位女子的深深思慕。纻是麻的一种,麻、纻需要在水中浸泡使外皮部分脱落,才能得到中间的纤维,用来织布,而菅也是需要在水中浸泡,才能更加柔韧,才可以更好地加以利用。水中沤麻、沤菅都是成就更美好的事物,诗人将其与自己的爱情联系在一起,假使这个男子可以和这个女子结为夫妇,她的贤良淑德一定会像可以沤纻的水一样,更加成就这个男子,使他成器。这里的水成为一种喻体,水的功用也是女子的才德所在。《召南·江有汜》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女子的不幸遭遇,她遭到了丈夫的背叛,她的丈夫不念旧情糟糠下堂,新人美如玉,而这个女子已是人老珠黄,诗中把这种错杂的情感具体化,用江流河道来作比方,她不断地欺骗自己,以“江有汜”“江有渚”“江有沱”来麻痹自己,“她用长江尚有支流原谅他另有新欢,还幻想他会回心转意”④,开始时这个女子对负心人还是有期待的,出于对于婚姻的忠诚和保全的态度,不断地退让与迁就。这个女子经历着婚姻的挫折与背叛,但仍心存侥幸地期待着丈夫最终能良心发现,走向正轨,可最终还是覆水难收,她心如死灰,只能长歌当哭。
2.比喻当时的社会状况
《唐风·扬之水》是一首揭发臣下企图叛乱的告密诗。每章以“扬之水”起兴,激荡的流水,不能带动水中的石头,反而只能将它冲刷的更加洁白、鲜明。桓叔在曲沃休养生息,厉兵秣马,深得民心,但他居心不良,犯上作乱,作者虽然归于桓叔,但眼看国将不国,便作危言,提醒晋室早些提防。诗中以“扬之水”比喻晋室政治上的衰微,“此诗扬之水,盖以喻晋昭微弱不能制桓叔,而转对沃以使之强大。则有如水之激石,不能伤石而益使之鲜洁。故以‘白石凿凿’喻沃之强盛耳”。⑤《曹风·下泉》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抒发了不胜今昔的感慨,在不堪的政局中曹人思治,渴望清明的社会。“冽彼下泉,浸彼苞稂。”是暗兴的喻体句,“喻体句所言寒泉之水下流浸泡稂草为喻体,稂草不宜灌溉,浸水则病,为喻体取义。以兴曹共公政教酷虐为本体,人民不堪侵刻,深受其害,为本体取义。本体及其取义因喻体句隐然而在可知诗章以寒泉之水下流,浸泡稂草,暗自比方共公施虐政害民,”⑥首两句起兴,以地下流出冰冷凛冽的泉水浸泡着稂草,而稂草不能被水浸泡为喻,本体是曹共公这股恶势力施虐政教,喻体是民不聊生,人民不堪忍受,揭露了当时社会状况的混乱。
二、分析水意象成因
《诗经·国风》中对于水意象的描写多是建立在在先民生存的环境中所见所闻所感的基础上,有写实性,虽然不能全归因于原型意象、生殖崇拜等方面,但也与其不无关系。原始先民改造自然地能力微弱,上古的大洪水、暴雨带给原始先民的震撼是无疑是巨大的,洪水过后,生者寥寥,大规模的死亡让先民们无比惊骇,水带来的恐惧感在先民的记忆中打下烙印,世代累积,水的具化形式江河湖海,天然具有屏障作用,而人类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发明了种种渡水工具,但水与死亡紧密相连的这种集体无意识深深地作用于古代先民,即使可以渡水,也意味着将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在水的哺育下,农作物孕育生长,在原始农耕社会,原始先民很自然的将水与生殖繁衍联系在一起,认为水具有无穷的生殖力,这样直观联系很符合原始先民的认知水平,原始先民对于水的崇拜源于对生殖的崇拜,《郑风·溱洧》《郑风·褰裳》等诗描写了郑国三月三日上巳节的盛况,“祭祀高禖的节日或行事,在后代演变为三月上巳节的祓禊求子之事”⑦,上巳节的春日聚会给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促进感情的机会,而约会、恋爱和婚姻都与繁衍生息有关,诗中的婚恋故事多发生在水边,对于水意象的描写与生殖崇拜不无关系;对于水意象的描写具有写实性,人类为了生存多傍水而居,江河湖海对于先民来说很常见,信手拈来运用到诗歌中,而水澄澈、洁污的本性常用来比附异性的美好、情感中的状况等。
【《诗经》中“柳”的意象(共6篇)】相关文章:
《采薇》课文教学反思2022-08-30
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嬗变特征的探讨论文2023-04-25
古代的诗歌的分类2024-03-23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72023-02-22
经典诗歌采薇点评2023-03-28
采薇教材分析解读2023-04-21
采薇作文100字2022-08-08
《采薇》教学说课稿2023-09-12
诗歌鉴赏中各种意象的意思2023-10-17
《采薇》获奖教案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