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30个中国未来商业模式(锦集7篇)由网友“飞鹰”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商业模式-30个中国未来商业模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商业模式-30个中国未来商业模式
研究一家企业最重要的变量无非是三个,诚信、商业模式、执行力。三大变量中,只有商业模式是具体而清晰可见的,近年来,新公司、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作为经济发展趋势大转变的一年,企业商业模式也将随之而变。
1、中国未来产业分为三种:
一维世界正在推倒重建,二维世界被划分完毕(BAT掌控),三维世界正在形成,高维挑战低维总有优势。所以网店可以冲散实体店,而微信的对手一定在智能领域诞生。因此,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
2、中国当下的企业分为三个等级:
今后企业的出路唯有升级成平台,平台化的本质就是给创造者提供创造价值的机会!
3、中国互联网进化论:
PC互联网解决了信息对称,移动互联网解决了效率对接,未来的物联网需要解决万物互联:数据自由共享、价值按需分配。水木然认为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搭建一个底层建筑,使上面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迅速找到目标。无论是找客户、找恋人还是找伙伴。
4、中国电子商务进化论:
PC互联网解决了信息对称,移动互联网解决了效率对接,未来的物联网需要解决万物互联:数据自由共享、价值按需分配。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搭建一个底层建筑,使上面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迅速找到目标。无论是找客户、找恋人还是找伙伴。
5、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在改变城市格局。
“北上广深”正在变成“北上深杭”。传统贸易的衰落将广州拉下马,跨境电商的兴起将杭州扶上位,未来中国的城市格局应该是“北京的权力调控+上海的金融运作+深圳的智能科技+杭州的电子商务”。
6、中国经济结构进化论:
从“按计划生产、按计划消费”,到“按市场生产,按利润分配”,再到“按消费生产,按价值分配”,水木然认为未来中国一定会“按需求生产,按需求分配”,满足人的一切需求,这就是共产主义。
7、中国产业链的流向正在逆袭。
因此,传统经销商这个群体将消失,而能够根据消费者想法而转化成产品的设计师将大量出现。
8、中国广告业态的进化论:
传统广告总是依靠媒介的力量去影响人,比如央视的招投标。后来的互联网广告开始依靠技术实现精准投放,比如按区域、按收入、按时段投放。再后来社交媒体的崛起使好的广告能自发传播,而未来最好的广告一定产品本身,最好的产品也一定具备广告效应。
9、中国商业角逐的核心先后经历了:
房地产经营的就是地段,传统互联网经营的就是流量,自媒体经营的是粉丝。而未来是“影响力”和“号召力”之争,“核心粉丝”的瞬间联动是未来商业的“引力波”。
10、中国媒体的进化论:
媒体正在由集中走向发散,由统一走向制衡。自媒体的兴起将产生两大结果,第一激起了很多人的创作热情,文字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属性终于被找回,感性的一面被激发,可以滋润这个越来越机械化的世界。第二,中国的话语权开始裂变,普通民众迫切要求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权,比如春晚到底该邀请谁。而未来人人都是一个自媒体,信息流的产生让媒体消亡。
11、中国将越来越细分:
行业将越来越垂直、协作越来越完善。因此传统的木桶原理不再成立,以前我们总在弥补自己短板,因为你的短板限制了你的综合水平,是今后我们将不断延展自己长处,因为你的长处决定了你的水平。水木然认为你只需要将自己擅长的一方面发挥到极致,就会有其它人跟你协作,这叫长板原理。
12、新的社会架构讲究的是“规则”而不是“关系”。
中国社会的传统关系网被不断撕裂,以价值分配为关系、新的链接正在形成,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进行价值传输。新的社会架构讲究的是“规则”而不是“关系”。而你所处的地位和层级,是由你所带来的价值决定的。
13、中国人正在由外求变成内求。
外求即就求关系、求渠道、求资源、求人脉,求机会,内求即坦诚面对自己内心最真实的一面,激发起兴趣、热情、希望、理想,当你做好你自己,外界的东西就会被你吸引过来,这就是所谓的求人不如求己。
14、信用无价
对于未来每个人来说,有一个东西会变的很重要,那就是信用。行为——信用——能力——人格——财富。在大数据的帮助下,你的行为推导出了你的信用值,然后以信用度是支点,能力为杠杆,人格为动力,联合撬动的力量范围,就是你所掌控世界的大小。
15、传统社会的总财富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人们依托固定公司,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重复固定的劳动,属于被动式劳动。未来社会的总财富是这样创造出来的:人们依靠自身特长,点对点的对接和完成每一个需求,充分融入到社会每一个环节,属于主动式创造。因此整个社会财富将实现裂变式增长。
16、中国99%的公司和集体都将消失,各种垂直的平台将诞生。
大量自由职业兴起。中国社会的组织结构从公司+员工,变成平台+个人。每个人都将冲破传统枷锁的束缚,获得重生的机会,关键就看你是否激发了自身潜在的能量。这才是一场真正解放运动!
17、未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
即可以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也可以依靠协作和组织去执行系统性工程,所以社会既不缺乏细枝末节的耕耘者,也不缺少具备执行浩瀚工程的组织和团队。
18、未来如何拥有自己的产品?
当你有一个想法时,你可以先表达出来,然后在平台上进行展示(这样的平台会越来越多),然后吸引喜欢的人去下单,拿到订单后可以找工厂生产(不用担心量太少,今后的生产一定会精细化和定制化),然后再送到消费者手里。
19、中国今后将无工可打。
打工的本质是定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并不承担结果。随着雇佣时代的结束,你必须主动思考和去解决问题,并竭力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和他人创造价值,否则你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水木然认为中国人的工作方式正在从“谋生”到“创造”升级。
20、中国今后将无生意可做。
传统社会只所有生意可做,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使社会的“供给”和“需求”始终是错位的,这就需要商人的商业行为去对接他们,并从中谋利。而互联网搭建起的商业基础会越来越完善,今后两者可以随时精准连接。所有的中间环节都没有了,赚差价的逻辑也就不存在了。“经商”一词需要再定义,温州人的那一套思维彻底落伍了。
21、中国的社会结构将越来越精密细致。
以前每一个“需求”和“供给”都是由企业完成,今后都是由个人完成,可以做一个这样的比喻:如果经济是一场血液循环,那么今后它的毛细血管会更加丰富,输送和供氧能量会更加强大。
22、中国人找回信仰的逻辑是这样的:
具体来说就是:中国正在建立一套完善而合理的社会秩序,让每个人都能各尽其才,各取所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秩序,而秩序的运转将产生新的精神,比如契约精神。精神的碰撞激发起内心的向往,一旦我们心有所属,这就是信仰。
23、法治的最高境界是人治,人治的最高境界是无治
什么才是无治?即依靠利益关联进行互相制衡,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与外界有无数个连接点,依靠这些连接点,每个人的处境都将直接绑定自己的行为,贪婪、懒惰、无知作为人性的负面,都将被自然克制。
24、中国商业未来十年内的主题都将离不开,“跨界互联”
以互联网+为基础,不同行业之间互相渗透、兼并、联合,从而构成了商业新的上层建筑。这就是水木然作品《跨界战争》一书所描写的内容(已出版上市)。不同业态将互相制衡,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从而形成新的商业生态系统。
25、中国未来社会的完善,离不开一批有“匠心”的人:
也就是那些脚踏实地的人。比如工匠、程序员、设计师、编剧、作家、艺术家等等,因为互联网已经把社会的框架搭建完成,剩下的就是灵魂填充!所以即便是普通的工作岗位,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将获得提升,将获得尊重。
26、中国精神文明的红利期正在到来。
传统的物质文明进展步伐已经开始放慢,因为工业化已经将社会各项硬性设施布局完善,物质的野蛮增长期已经过去,而互联网又已经把所有的链接搭建完毕,柔性内容开始凶猛增长,新文化行业是一个增长点。
27、中国今后的私有财产会更加神圣。
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围绕利益展开,而且目标简单而明确,财富分配不再需要依靠政府主导,而是一种天然的价值回馈。汇聚大家之私,即成社会之公,此乃民富国强。
28、中国未来只有三种角色,自下而上依次是:
价值提供者是依靠个体劳动创造直接财富,比如:司机、医生、律师等等,影响力大了可以靠名声创富,比如明星、作家、大导演、名主持等等。价值整合者是依靠配置社会资源间接创造财富,主要指的是企业家和各种组织的领导者,他们促进社会资源向最需要的地方流动。价值放大者是依靠平台或财富的力量去撬动企业和项目的成长,他们往往是大平台的拥有者或财团掌控者,比如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巴菲特、孙正义等等,他们促使社会财富呈爆发式增长。三个阶层不是固化的,而是可以流动的。
29、中国人的财富形式先后经历了:
四个阶段,未来的财富形式一定是估值或市值,趋于虚拟和抽象,只是一个数字。即:你拥有多少财富,并不代表你就可以随便花这些钱,而是代表你有支配这些钱的权力,财富多少意味着调动资源的大小。究其本质,是整个社会越来越共享化、公开化、公共化。
30、中国未来将建立一个伟大的“超级互联网公司”
将BAT收入囊中,通过高效协作和行业细分,来优化配置社会的各种资源,包括各种大大小小的、边边角角的零部件,不浪费一个螺丝、不放弃一个灵魂,将整个社会带入价值创造和吸收的大循环,这就接近我们说的共产主义!
篇2:中国最佳的商业模式
中国最佳的商业模式
中国最佳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对于创业者来说,毫无疑问,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商业模式是最好的。但是,还是不妨听听风险投资家的观点,因为他们的观点就是资本市场的风向标。一个商业模式只有获得了风险投资家的认可和支持,才有机会走向下一步去接受市场的检验。
Brian Doyle先生是J. H. Whitney亚洲公司的董事总经理,他看好的商业模式方向包括Linux、网站开发服务、B2B垂直市场、ASP、教育、WAP、e-fufillment和e-financial services等8个方向,下面是他对这些方向的理解和一些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
1、Linux:全球正在掀起开放源代码的Linux热潮;中国拥有大量的Unix/ Linux专有人才;中国政府对自由软件的Linux持支持态度;在短期内,Linux公司通过提供服务的方式就能够获得收入;在这一个领域可以参考的公司包括: Linuxcare.com、AndoverNet。
2、网站开发服务(Web Development Services)全球都十分缺乏网站开发人员,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中国具有数量庞大的软件开发人员;市场急需既能为西方也能为中国提供网站开发服务的公司,目前在印度和菲律宾已经出现了面向出口的代码开发公司(export-oriented coding shops);XML的出现使这一需求更加强烈;在这一领域可以参考的公司包括:Scinet.com、Viant.com、CMGI Solutions和Razorfish。
3、B2B垂直市场 (B2B Vertical Markets) 在中国,主要在以下领域可以通过B2B来达到优化供应链的目的:图书分销、食品分销、建材采购(construction supplies)、物流服务(shipping services)、基本消费品(basic consumer goods)、印刷和纸张(printing and paper);可资借鉴的商业模式包括:Chemdex、VerticalNet、PlasticsOnline、Cephren.com、PaperExchange和SupplierMarket;在NetMarketMaker.com可以找到研究报告。
4、ASP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中国十分需要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购买和使用软件服务的公司;ASP的机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财务解决方案(accounting and financing solutions)、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纯粹的应用托管服务;可以参考的公司包括:USinternet- working、Biztone.com、Corio.com和Verio.com。
5、教育服务:中国有注重文化和教育的传统,而且把接受教育作为改善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国人均受教育的程度还比较低;可以参考的公司包括:NextEd .com、Netbig.com和Qiji.com。
6、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al)亚洲无线通信十分流行;在交易领域有许多机会,包括计费系统、支付网关和产品接口软件(product interface software);对WAP内容服务并不看好;可以参考的公司包括:Savillesys .com和phone.com。
7、e-fufillment services 中国在电子商务方面缺乏这方面的系统; 在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方面存在许多机会:库存(warehouses)、运送(delivery fleet)、IT系统、人员(employees)和UPC coding system。在第三方物流系统方面可以参考的公司包括: Shun Kam Group(HK)、WebVan、Fedex、DHL和UPS。
8、e-financial services:在这个领域,中国有极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参考的公司包括:NextCard .com及一些在线支付公司。
忠告:对于那些在考虑商业模式的'创业团队,Brian Doyle先生给出了一些忠告:一定要创新;可以参考一些成功的模式,但是不要拘泥于这些模式;可见的短期收入是必需的;不要涉入那些你不懂的领域;选择有品质的合作伙伴。
方向:以下是在三天的会议中,职业风险投资家对 Internet走向的一些看法。
1、门户和B2C的热潮已经过去。Draper Fisher Jurvetson的Williams 先生明确表示,他的投资会远离Amazon类型的网上零售公司。
2、看好B2B。AsiaTech Ventures的创始人Hanson Cheah先生认为,中国是一个制造和生产大国,因此B2B在中国有极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与B2C相比,B2B在短期就能够获得收入。
3、看好ASP。AsiaTech Ventures的Hanson Cheah 先生认为,ASP的好处在于,一个接受这种服务的企业可以将他的精力集中在业务层面,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他介绍说,许多大公司已经开始介入这一领域,比如Oracle和SAP。
4、看好WAP。Goldman Saches的杨向东先生就表示,宽带、3G和WAP是他们的下一个投资重点。
篇3:什么商业模式适合中国SaaS
3月,马克·贝尼奥夫在自己加旁边租了一个公寓,创立了后来SaaS界的巨头——Salesforce。在此之前,他曾是Oracle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是埃里森(Oracle创始人)最得力的助手。
SaaS这种让使用者不需要在自己计算机上安装任何软件,只要联网,打开浏览器就能完成过去必须依靠软件才能实现的“软件即服务”,让贝尼奥夫意识到SaaS足以重塑整个软件产业的力量。
尽管前贝尼奥夫提出的“终结软件”(The end of software)口号在当时看起来不可思议,但如今却正在变成现实。
这种力量有多强呢?强到让Salesforce在20年间从无名小卒,成长为能和Oracle、SAP、IBM平起平坐的世界巨头,连久负盛名的《时代》杂志也被其收入囊中。最新财报显示,Salesforce 财年Q1营收达37.4亿美元,市值超过1200亿美元。
很多人总说中国成功的商业模式是Copy To China,BAT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看到大洋彼岸的成功,不少中国ToB公司也想成为中国的Salesforce。
也许我们不能排除这种“拿来主义”的可能性,但SaaS的普及却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后的必然趋势。这就好像春去秋来,无法阻挡,也无法逆转。这种趋势可能很多人意识不到,甚至可能连SaaS到底是什么都不清楚。但现在每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SaaS接触。
比如过去我们写文档,要在电脑上安装office办公套件,用word撰写文档,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而现在,我们只需要打开浏览器,就有各种在线文档工具能够代替word。它不用安装,联网就用,你甚至不用保存,它会自动把你的文档保存在云端。这就是SaaS。
SaaS从进入中国,至今已经历3个“5年”发展。从第二个5年(~)开始,随着云计算基础设施在中国的扩大,SaaS开始真正陆续在中国市场生根发芽。国内如今比较知名的SaaS厂商,如金蝶云、纷享销客、红圈营销、Udesk、51社保等等,都是在那段时期出现的。
经过了的发展,目前国内SaaS市场已经百花齐放。但在ToB行业头条(ID:wwwqifu)的了解中,部分从业者们对SaaS未来的发展却不甚乐观。从竞争来看,目前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以钉钉和企业微信强势切入企业办公场景,而传统老牌厂商金蝶用友,也从传统软件厂商,早早向云进行转型。在这种情况下,细分领域的SaaS玩家们是否还有突围机会?适合中国SaaS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
近期,ToB行业头条(ID:wwwqifu)带着3个问题,专门采访了包括梧桐树资本管理合伙人高申在内的诸多投资人与行业专家。
一问
SaaS作为引入的产品形态,早期发展时信心充足,近几年发展比较缓慢,风投对中国SaaS市场持怎样的态度?现阶段中国和欧美SaaS市场差距有多大?
不可否认,中国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和4G的普及,在消费级市场上基本已经和欧美持平。同样是十几亿的人口规模,中国消费互联网领域BAT三家公司市值约为1万亿美元。而欧美三巨头“Google+Amazon+Facebook”,也只是2万亿美元市值而已。没有本质性差距。
但企业级市场就和欧美差距悬殊了。
根据艾瑞此前发布的《中国企业级SaaS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级SaaS市场总规模为243.5亿元,同比增长47.9%。其中,功能型SaaS(如OA、CRM、客服等)的市场规模比行业型SaaS(如教育SaaS、医疗SaaS等)市场规模高大约40亿元,也就是分别约为140亿元与103.5亿元。
从公司层面来看,在欧美企业级市场,仅“Oracle+SAP+Salesforce”这三家公司的市值,总和就超过了4500亿美元。而中国目前仅有用友一家市值大约为100亿美元(668亿元),并且尚无市值超过2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
100亿美元 vs 4500亿美元,这种量级差距不是一两年就能追赶的。
戈壁创投合伙人胡唐骏认为,Salesforce的成功,有明显的天时地利因素。因为美国市场环境成熟,人力成本高,非常重视效率,愿意且能够为SaaS付费,但中国市场还需要时间培育。
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要落后于美国整整20年,这不仅影响着企业IT建设的速度,更关键的在意识层面。20,中国GDP占全球总数的15.8%,但企业IT建设投入却仅仅为3.7%,与时的3.5%相比几乎毫无增长。也就是说,这么多年过去,企业主们一直都无意在IT建设上进行更多的资金投入。
当然,这种差距也并非仅仅是起步落后造成的,也有地区、政策和文化差异等多方面原因。与美国相比,中国的人力成本更低,付费意识和方式都存在问题,并且中国除了财务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合规性压力,尤其在销售方面。比如以前企业不需要因为提高销售效率或者规避风险,而付费采购任何一款CRM产品。
销售易创始人史彦泽指出,中国的销售是关系型销售,企业对如何科学管理销售团队并不在意。销售只要依靠大客户关系,就能搞定上亿的营收。
这些因素累加起来,造成了中国目前SaaS整体规模远远落后于美国市场。
尽管如此,但SaaS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不会逆转的。根据著名的诺兰阶段理论,企业的信息化成长遵循S形曲线,同时IT领域的每一次重大技术变革,都将推动企业进入新的循环。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众的行为习惯直接改变了企业的商业模式,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都无不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推动企业信息化进入新的成长周期。只是这一变化,尚需时间。
艾瑞报告显示,到,中国SaaS市场将增长至654.2亿元, 届时占全球市场的比例将达到8.4%。
二问
目前互联网巨头用钉钉、企业微信等产品强势占领功能型SaaS市场,而老牌IT厂商金蝶、用友等云化转型,占据行业型SaaS头部。在这种格局下,中小SaaS企业是否还有机会?
对于这个问题,梧桐树资本管理合伙人高申认为,机会肯定是一直存在的,而且这种机会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多。因为企业客户对SaaS的接受程度会越来越高。
实际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SaaS型产品的目标客户都是中小微企业。因为SaaS产品采购灵活、部署简便,标准化程度高。但大企业一直对SaaS产品都持观望态度。
大企业在过去之所以难以接受,主要是和它的体制有关。因为大企业IT投入预算是项目制,很少每年做订阅SaaS服务费的预算习惯。另外,大企业云化进程很慢,在上云前要进行很多研究与论证,因为这涉及到公司的数据与业务安全,所以比小公司要谨慎许多。
不过,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开始有部分中大型客户选择SaaS产品,例如在营销、人力资源等功能型SaaS方面。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现在很多企业的高管,CEO或CIO等,都已经是70后、80后,甚至是90后。他们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新的技术方向。像金融领域的银行客户,他们虽然目前还不会在核心系统使用SaaS,但在前端靠近用户、靠近服务的地方,它就有机会拥抱。这是一个过程。
“从投资机构角度来说,像阿里腾讯这些巨头,其实在整个企业级市场的策略,我个人认为还是偏向他们以往做流量,做平台的策略,提供工具与资源给小企业使用。而面向大客户时,他们会选择和合作伙伴来共同服务,而并非自己亲自做。因为他们更重视生态的建设,而并非某个具体业务的执行。所以SaaS创业公司也还是有机会的。”高申表示。
但同时高申强调,创业公司需要在垂直行业型SaaS上进行深度挖掘,而并非通用的功能型SaaS,否则极有可能就会面对来自钉钉、企业微信等巨头的直接竞争而失败。
三问
SaaS最基本的商业模式就是付费订阅,这是Salesforce的成功之道。但很多SaaS公司却也因为订阅费这一单薄的收入来源而失败。适合中国SaaS的商业模式究竟应该是怎样的?
我们必须承认,Salesforce的成功,就是因为其打破了传统软件的产品与商业模式。订阅服务费支撑着贝尼奥夫和他Salesforce的一路崛起。数据显示,财年,Salesforce总收入为132.82亿美元,其中订阅费收入为124.13亿美元,占比高达93.46%。
但是,中国的SaaS产品,却因为前文叙述的原因,无法仅仅依靠收取订阅服务费,支撑自己做大做强。
所以在这一点上,梧桐树资本此前更偏好投资一些垂直行业型SaaS,而并非单纯的功能型SaaS。这其中除了由于功能型SaaS有可能会直接面对巨头竞争之外,更多的取舍原因是在于商业模式上面。
高申认为,仅仅依靠订阅服务费,无法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下支撑一家SaaS公司的成长,它需要依靠SaaS所带来的基于数据所产生的其他商业化机会,也就是除订阅费之外,能不能为客户提供其他增值服务。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对比功能型SaaS和行业型SaaS,例如同样都是1000家企业数据,功能型SaaS是分散在各个行业之中,而垂直行业型SaaS的数据则覆盖整个行业甚至产业链上下游,那么很显然是垂直行业SaaS的数据更有价值。
“如果你能够获得某个细分行业上下游的数据时,那么数据所带来的价值就是巨大的。当然这需要建立在保证数据安全,以及不侵犯客户数据隐私、不能非法使用数据等等安全保障的基础上。”高申表示。
另外,如果我们从LTV(life time value,生命周期价值)这个指标的角度来看,一个SaaS产品,需要在客户生命周期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所以小微企业的LTV很低,因为它的付费能力和存活率都非常低。这也就是为什么如今越来越多的SaaS厂商一开始服务小微企业,而最后都转变成服务中大型企业的原因。
篇4:未来商业模式决定企业架构
来源:《新智囊》第10期 杂志作者:国富创新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 周永亮
在世界变平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呈现出全球化、无边界和技术型的特征
企业竞争的开端不是在市场而是在模式,从企业家的角度上来看,谁的模式思考更清楚、更有力,他的胜算就更大,如同一个面临高考的学生,先要清楚将来是考清华还是北大,然后才是去做针对的复习,在构架一个企业的时候也是如此,企业的商业模式方面的思考往往决定了企业架构的成败。
三种模式决定了未来企业的架构
商业模式简单讲就是赚钱的方式,但是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来说,商业模式一般是指能够持续为公司带来收益并且收益越来越大的赚钱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模式:销售模式-运营模式-资本模式,核心就是资源的有效整合。
销售模式:指的是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方式,是商业模式的最基本体现,是商业模式的实现通道。
运营模式:特指企业内部人、财、物、信息等各要素的结合方式,是商业模式的核心。如果缺乏合理有效的运营模式,即使再高效的销售模式也会由于缺乏持续而优质的产品服务供应而枯萎。
资本模式:主要指企业获得资本的方式以及资本运行的方式,是商业模式的支撑体系。
用一个健康的人来比喻一个健康的企业,那么这三种模式的关系就好似这样:资本模式,就像是人的心脏,是最基础的要素,资本是否足够就像你的心脏是否强大,没有强大的心脏,企业就很难获得很好的发展。
运营模式,就像是人的血管,一个很强大的资本模式,它之后一定要有一个很强大的运营模式,如果没有很强大的运营模式,意味着你的血管是很硬的,你的血流速度加快之后会让血管崩裂,作为企业也是一样的,即使有很强大资本的背景,但是如果运营模式有问题,也可能会倒下去。不是资本不强大,是运营模式无法承载这样一个运营模式。
销售模式就好像是消化系统。产品、服务能不能销售出去,关键是看销售模式是否健康,如同人一样,只有肠胃很通畅你才能够健康。很多情况下,一个企业成长得快还是成长得慢,或者是否健康,关键就在于是否有一个健康的销售模式。
以上三种模式的有效结合使得内外资源获得有效整合,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如果结合不到位,资源就很难获得高效整合,甚至导致企业的失败!
在设计企业组织架构的时候,必须要先考虑企业商业模式,根据商业模式来搭建适合企业发展的架构,这是不能颠倒的,颠倒了企业就很容易会窒息,
未来企业架构的三个特点
在考虑未来企业架构的时候,还要考虑两个方面的要素,一个是全球化的视野,现在大家都在讲“世界是平的”,这表明在企业需要考虑的是全球竞争,站的高度一定是全球化的视角,局部的眼光很容易被淘汰;其次是具有创新的思维方式,商业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企业的架构更应该是随需应变的,必须要保持不断变化的思维,这样才能保持企业架构能够跟得上外部的变化。
在这两点上,现在的企业架构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全球化组织:未来企业的架构一定是一个能够应对全球化发展的架构。无论是核心职能(通常包括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市场)、非核心职能(如财务、会计、人力资源)还是IT支持系统,都需要全球整合并达成标准化,同时又能保持灵活性,适应当地需求。通过这样的流程改造,企业管理得以实现规模效益、加强管控能力、合理分配成本并提高对全球用户的服务水平。
许多中国企业并没有从全球化中获益,因为它们没有将核心职能,如财务、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作为全球资源统一整合并集中管理。一些企业的海外分公司与中国总部联系较少,一些企业未能从海外收购中获得运营的协同效应…… 海外分公司独立运营在短期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但长期如此会阻碍整体规模效益及协同效应的实现。因此,在设计全球运营模式的时候,企业需要深入思考以下问题:如何在全球、地区及国家层面上设计企业组织架构?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布局采购、生产、物流、销售和服务的网络?如何进行跨国、跨地区的资源整合及分配?如何实现全球的财务、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的计划、控制和集中管理?等等。
无边界组织:现在企业的一个趋势就是边界被打破,到底哪个企业跟哪个企业边界是什么?现在越来越搞不清楚,企业打破了传统企业组织机构的界限和层次,一般既没有办公中心,也没有组织图,不存在层级和纵向一体化。一些具有不同资源及优势的独立企业为了共同的利益或目标组成虚拟企业,这些企业可能是供应商,可能是顾客,也可能是同业中的竞争对手。虚拟企业的界限模糊,一家企业出于某种战略考虑,以不同方式与众多企业同时建立特定的关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网络。
技术型组织:从企业的角度上讲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工具的应用,而且是一场激进的组织变革。信息与决策支持功能的开发与利用,使企业组织结构向扁平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企业组织重新设计、企业工作的重新分工和企业职权的重新划分,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的目标、结构、形态和习惯,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组织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所有的企业架构变革已经不可能离开技术的支持,而且技术正在引领企业变革的方向。
篇5:中国十大成功商业模式分析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力求“让人们最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为网民提供基于搜索引擎的系列产品与服务,全面覆盖了中文网络世界所有的搜索需求。
盈利模式:采用以效果付费的网络推广方式实现营收。
创新性:借助超大流量的平台优势,联合所有优质的各类网站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网络联盟,使各类企业的搜索推广、品牌营销的价值、覆盖面均大面积提升,并从中扩大盈利来源。
篇6:中国十大成功商业模式分析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集团紧紧抓住企业价值链上“营”与“销”的环节,通过颠覆式的“营”定义新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地毯式”与“侧翼进攻”的“销”加强对市场后端的控制力。
盈利模式:尽管在表面上“脑白金”、“黄金搭档”、“黄金酒”用的是传统盈利模式而“征途”游戏采用“基础服务免费+道具收费”的模式,但实质上巨人是通过营销创新形成的产品服务新概念实现营收。
创新性:紧紧围绕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决策处境、消费心理、消费心态等实际需求,用全新的“营”与“销”的方式将实际品质不高的产品或服务赋予全新的概念,并以较短的销售渠道、较宽的销售网络从侧翼迅速介入市场。
篇7:中国十大成功商业模式分析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抓住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形成新的业态的机遇,通过建立中国规模最大的网络社区“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嵌入主营业务。
盈利模式:在一个巨大的便捷沟通平台上影响和改变数以亿计网民的沟通方式和生活习惯,并借助这种影响嵌入各类增值服务。
创新性:借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之力切入市场,通过免费的方式提供基础服务而将增值服务作为价值输出和盈利来源的实现方式。
对上述商业模式进行梳理不难发现:
第一,“十大成功商业模式”从年代的角度来看呈现出“两端少、中间多”的格局,所涉及的企业实现了持续经营并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一定的体量。
第二,“十大成功商业模式”可进一步划归为“基于技术突破与创新”和“主要依托产业价值链融合与分解”两类,并在不同的领域与产业价值链条上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创新。
这表明,成功的商业模式非常一样而又非常不一样。非常一样的是创新性地将内部资源、外部环境、盈利模式与经营机制等有机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盈利性、协调性、价值、风险控制能力、持续发展能力与行业地位等。
非常不一样的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的成功,更多的具有个性,不能简单地拷贝或复制,而且必须通过不断修正才能保持企业持久的生命力。借鉴基础上的创新永远是商业模式中商业智慧的核心价值。
★ 商场市场调查报告
【商业模式-30个中国未来商业模式(锦集7篇)】相关文章:
服装行业网站网络营销分析2022-07-21
潘石屹自传《我的价值观》2022-08-05
心得体会学习计划2023-04-01
汽车广告策划书2023-06-05
汽车广告策划书范文2023-04-17
关于会议嘉宾邀请函600字2024-01-30
融资中国报告发布2024-02-13
刘强东自述哈佛励志经历2022-05-07
经济年度人物:刘强东_励志人物2022-07-29
个人投资计划书模板202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