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分析范文(整理14篇)由网友“清风”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建筑分析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建筑企业竞争力分析
建筑企业竞争力分析
河南三建集团责任有限公司是河南地区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公司,公司具有国家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在其公司内部实习期间, 我有幸体会到了建筑企业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所受到的各方面的竞争冲击。提高自身竞争力对建筑企业提高规模,加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含义及其特征
(一)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含义
建筑企业竞争力,是指建筑行业企业能够比其它企业以更高的生产率向市场提供消费者所接受的产品或服务,并持续获得赢利的能力。它包括产品技术含量、产品质量、建筑安装产值量、市场占有率、赢利水平、融资能力和品牌,并最终以其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和赢利水平衡量。
(二)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特征
1、目标指向性
建筑企业竞争力具有明确的目标,这一目标就是维系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具优势地位,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较好的成长性能力。企业竞争力的目标指向能够使企业在其产品与服务价值实现过程中,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完成对股东、员工、顾客、政府、社会的需求与贡献。企业竞争力就是围绕这一目标运行的。
2、开放性
建筑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开放系统,只有充分开放,与外界进行充分的物质、信息交换,不断吸收新的要素,产生适应环境的有序结构,才能具有竞争力。
3、动态性
建筑企业竞争力中各种能力彼此消长的逻辑过程,是竞争力动态变化的内在基础,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构成了企业竞争力动态变化的外部条件,企业竞争力因素的交互作用过程,使企业竞争力表现出动态变化性。
4、多维复合性
建筑企业竞争力是将不同特征和功能的子系统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一个不同层次,多个变量、多个子系统的多维复合系统。这个多维复合系统具有不同于各子系统功能代数之和的总体功能。
5、创新与均衡性
建筑企业竞争力中存在着自我启动、自我激励的动力,在此作用下,系统中原有的结构被打破,新的系统秩序将建立。与此同时,系统要维持正常运行,又必然存在着因素的相互约束,形成系统约束力,在此作用下系统维持其运行均衡。在这个意义上讲,建筑企业竞争力的任何变化,都是动力与约束力之间关系的调整。
篇2:建筑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1]
某单层产业厂房项目,檐高20m,建筑面积5800m2。施工单位在拆除顶层钢模板时,将拆下的18根钢管(每根长4m)和扣件运到井字架的吊盘上,5名工人随吊盘一起从屋顶高处着落。此时恰好操纵该机械的职员往厕所未回,一名刚刚招来两天的合同工开动了卷扬机。在卷扬机下降工程中,钢丝绳忽然折断,人随吊盘着落坠地,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的恶性后果。
题目:
(1)本工程这起重大事故可定为哪种等级的重大事故?依据是什么?
(2)试扼要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
(3)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在24h内写出书面报告,并按规定逐级上报。重大事故书面报告(初报表)应包括哪些内容?
[案例2]
某单身公寓建筑面积32800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箱形基础,地下1层,地上8层。某一天,按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正在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员检查巡视时发现新购进的扣件表面粗糙,商标模糊,有的已显锈迹。便向架子工询问,工人说,有的扣件螺栓滑丝,有的扣件一拧,小盖口就裂了。安全员对此批扣件的质量产生了怀疑。
题目:
(1)显然,该项目的脚手架工程存在着安全隐患,那么事故隐患该如何处理?
(2)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请问安全员应如何处理此事?
(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案例3]
某六层商住楼,总建筑面积9800.72m2,建筑高度22.55m,框架结构,脚手架采用落地式外脚手架外挂密目安全网,地下为条形基础和独立柱基础。9月8日,工人蟑螂办公室往材料库房,经过施工现场时,从六层脚手架上掉下一根长脚手杆,正砸在工人甲的右臂,造成骨折。
题目:
(1)请扼要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
(2)脚手架工程交底与验收的程序是什么?
(3)施工现场对安全工作应制定工作目标。安全治理目标主要包括哪些?
[案例4]
某建筑公司中标某酒店工程。5月28日,在进行水电安装作业时,项目经理部使用民工为其线路沟通进行打眼作业。由于作业面没有临时电源而无法进行工作,只得等待增设电源,这时,负责打眼的一名民工不听劝阻,擅自将电钻的电源强行与相邻的一根碘钨灯电源线相接,在连接时不慎触电,抢救无效死亡。经事故调查,该项目部安全治理不到位,没有同一协调部署,施工前的预备工作滞后,没有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缺乏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教育,落实制度不严格,造成施工职员在法律知识和安全意识上淡漠,违章冒险蛮干。
题目:
(1)请扼要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
(2)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安全生产的控制要点有哪些?
(3)安全生产的六大纪律是什么?
[案例5]
某建筑公司所承揽的写字楼项目进进了室内装修阶段。198月15日,装饰作业中使用的地板硝基漆散发的大量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在室内聚集,达到了很高的密度。此时,一装配电工点燃喷灯做电线接头的防氧化处理,引起混合气体爆燃起火,造成一名职工死亡。经事故调查,该单位安全生产治理工作中缺乏同一性,没有周密的计划,规章制度不健全,致使在多项目、多部位、多工种施工的条件下,工作不能有序地进行。对使用的一些特殊建筑材料性能、使用方法,没有明确地进行技术交底,造成职工缺乏这一方面的知识。没有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透风设施),易燃、易爆气体在室内大量聚集,导致事故的发生。 题目:
(1)扼要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
(2)伤亡事故处理的程序是什么?
(3)三级安全教育的内容是什么?请扼要说明。
[案例6]
某14层商住楼,总建筑面积31800.5m2,建筑高度48.55m,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构,筏板式基础。施工单位租赁了一台QTZ200型塔式起重机进行起重吊装作业。5月29日,由于控制大臂连接销轴的止推板的安装违反安
装工艺要求,致使止推板失往作用,起重大臂忽然折断,将路边10kV高压线砸断,正在邻楼屋面作业的4名民工被砸,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经事故调查,该单位对大型机械设备长时间疏于治理,没有建立完整的技术资料档案,也没有向有关部分申请进行技术检验,致使该机械长期处于失控状态。作业职员擅自变更原设计要求,将本应形体锁合的固定方法改变为粘结锁合方式,且又未认真履行监视检查职责,造成这种错误固定方式得不到及时纠正。
题目:
(1)扼要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
(2)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将事故资料回档保存,需保存哪些资料?
(3)建立安全治理体系有哪些要求?
[案例7]
某工程位于北三环和北二环之间,于10月开始施工。建筑面积30000m2,框架结构筏板式基础,地下3层,地上15层,基础埋深约为12.8m。208月的某一天,在下午临放工时,油工组长责成4名组员将遗留在该工程14层内的4m长的一块脚手板由阳台抛下,其本人到楼下指挥及警戒。在他挥手示意后,4人将脚手板由14层抛下,由于当时风力较大,脚手板顺风飘移5.0m左右,砸在组长的肩部、头部,被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题目:
(1)扼要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职工伤亡事故类型有哪些?
(3)施工安全治理责任制中对项目经理的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案例分析答案
[案例1]答:
(1)按照建设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本工程这起重大事故可定为四级重大事故。上述《规定》总则第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四级重大事故:
①死亡?人以下;
②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
③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
(2)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
①违反了货运升降机严禁载人上下的安全规定;
②违反了卷扬机应由经过专门培训且合格的职员操纵的规定;
③对卷扬机缺少日常检查和维修保养,致使使用中发生伤亡事故。
(3)重大事故书面报告(初报表)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企业名称;
②事故发生的扼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③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定;
④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⑤事故报告单位。
[案例2]答:
(1)事故隐患通常可以这样处理:
①项目经理部应对存在隐患的'安全设施、过程和行为进行控制,确保分歧格设施不使用、分歧格物资不放行、分歧格过程不通过,组装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
②项目经理部应确定对事故隐患进行处理的职员,规定其职责和权限。 ③事故隐患的处理方式:a.停止使用、封存;b.指定专人进行整改以达到规定要求;c.进行返工,以达到规定要求;d.对有不安全行为的职员进行教育或处罚;e.对不安全生产的过程重新组织。
④验证:a.项目经理部安监部分必要时对存在隐患的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整改效果进行验证;b.对上级部分提出的重大事故隐患,应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实施整改,由企业主管部分进行验证,并报上级检查部分备案。
(2)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员应该:
①马上下达书面通知,停止脚手架的搭设;
②现场封存此批扣件,不得再用;
③向有关负责人报告并送法定检测单位进行检验;
④扣件检验分歧格,将所有扣件清除出现场,追回已使用的扣件,并向有关负责人报告追查分歧格产品的来源。
(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预防设施,主要有17方面的内容,如防火、防毒、防爆、防洪、防尘、防雷击、防触电、防坍塌、防物体打击、防机械伤害、防起重设备滑落,防高空坠落、防交通事故、防冷、防暑、防疫、防环境污染等方面措施。
[案例3]答:
(1)这起由物体打击所引起的事故发生的原因如下:
①现场治理混乱,各工序之间协调工作没有做好,对已经完工的脚手架工程的剩余料,没有及时清理、码放。
②治理松懈,检查中没有发现事故隐患,脚手板展设不严密、缝隙较大。 ③违反规定在脚手架上堆放脚手杆。
(2)脚手架工程交底与验收的程序如下:
①脚手架搭设前,应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具体的交底。
②脚手架搭设完毕,应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职员参加,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规定分段进行逐项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进使用。
③对脚手架检查验收应按照相应规范要求进行,凡不符合规定的应立即进行整改,对检查结果及整改情况,应按实测数据进行记录,并由检测职员签字。
(3)安全治理目标主要包括:
①伤亡事故控制目标:杜尽死亡、避免重伤,一般事故应有控制指标。 ②安全达标目标:根据工程特点,按部位制定安全达标的具体目标。
③文明施工实现目标:根据作业条件的要求,制定文明施工的具体方案和实现文明工地的目标。
[案例4]答:
(1)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
①未认真执行安全操纵规程,该民工在无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冒险作业。
②对作业职员未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教育,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 ③安全治理不到位,监视检查不力。
(2)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安全生产的控制要点有:
①临时用电安全;
②内外架子及洞口防护;
③作业面交叉施工及临边防护;
④大模板和现场堆料防倒塌;
⑤机械设备使用安全。
(3)安全生产的六大纪律是:
①进进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②2m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③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④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⑤不懂电气和机械的职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⑥吊装区域非操纵职员严禁进内,吊装机械设备必须完好,扒杆垂直下方不准站人。
[案例5]答:
(1)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
①施工现场治理职员缺乏安全技术知识,对易挥发的施工材料未进行严格治理,没有采取透风措施,使大量的混合气体聚集,浓度迅速增加,遇明火后发生爆燃。
②作业职员缺乏在特殊环境下安全操纵的基本常识,在易燃、易爆气体浓度很高的情况下,动用明火作业。
③该企业对施工职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不到位,安全技术交底不清,交叉作业协调治理不力。
(2)伤亡事故处理的程序一般为:
①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②组织调查组;
③现场勘查;
④分析事故原因,明确责任者;
⑤制定预防措施;
⑥提出处理意见,写出调查报告;
⑦事故的审定和结案;
⑧员工伤亡事故登记记录。
(3)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项目经理部、施工班组三个层次的安全教育。三级教育的内容、时间及考核结果要有记录。按照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的规定:
公司教育内容是: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
项目经理部教育内容是: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
施工班组教育内容是:本工种的安全操纵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
[案例6]答:
(1)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
①控制大臂连接销轴的止推板安装不公道。
②企业安全治理松懈,规章制度不落实,对机械设备安全状况失察。
③在长时间作业中,控制大臂连接销轴的止推板失往作用,造成销轴在工作中受轴向力影响而逐渐窜出,起重臂整体失稳,上、下弦杆各有一节点所承受的扭矩超过强度极限,忽然折断,起重臂坠落。
④安全检查不到位,没有发现固定方式的改变,留下事故隐患。
(2)事故处理结案后,需保存的资料有:
①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
②职工伤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及批复;
③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片;
④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⑤物证、人证材料;
⑥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
⑦事故责任者自述材料;
⑧医疗部分对伤亡职员的诊断书;
⑨发生事故时工艺条件、操纵情况和设计资料;
⑩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
⑩注明参加调查组的职员名单、职务、单位。
(3)建立安全治理体系的要求有:治理职责;安全治理体系;采购控制;分包单位控制;施工过程控制;安全检查、检验和标识;事故隐患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安全教育和培训;内部审核;安全记录。
[案例7]答:
(1)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
①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制度落实、检查不够,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②违反了《安全防护基本标准》和《施工现场治理制度》关于高空严禁投掷物料的规定。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职工伤亡事故类型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触电、机械伤害、坍塌事故等。
(3)项目经理对合同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①在项目施工生产全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治理要求,严格履行安全考核指标和安全生产赏罚办法;
②认真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治理的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施工项目安全交底制度和设备、设施交接验收使用制度;
③领导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定期研究分析合同项目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生产题目,并及时落实解决;
④发生事故,及时上报,保护好现场,做好抢救工作,积极配合调查,认真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认真吸取教训。
[案例 8]
某建筑公司在世纪新城小区工地施工中,使用吊篮脚手架进行外檐装修作业。某日,吊篮升至10层时,南端吊点的卡扣忽然崩开,导致中间吊点承重钢丝绳的卡扣也相继崩开,倒链链条同时断裂,吊篮脚手架向南倾斜约40°,位于吊篮中部的1名作业职员被抛出,坠落至地面死亡(落差为27m)。经事故调查,该单位在组装吊篮时未按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操纵,吊点设置不公道。吊索连接本应为插接,但施工时改变成为卡接的方式,且卡具安装数目未按工艺要求。在提升作业中,未能同步提升,造成吊索具受力不均。由于荷载的进一步转嫁及断裂后失稳动载的作用,终极使其他卡扣相继崩裂及倒链链条同时断裂,吊篮倾斜。篮内的作业职员又未使用安全带,致使事故发生时失往了自身保护能力,坠地身亡。 题目:
(1)扼要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
(2)何谓安全控制?安全控制的目标有哪些 ?
(3)进行安全生产治理时,经常提及的“三个同时”、“四不放过”的内容是什么 ?
[ 案例 9]
某建筑公司在按照惯例进行的月度安全大检查中,发现其海星花园项目经理部搭设的落地式钢管扣件外脚手架存在如下一些题目:
①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2m,但没有搭设方案,并且无审批手续;
②使用的脚手架钢管材料部分规格不一;
③搭设脚手架的基础多处出现不平整;
④个别门窗洞口立杆悬空等等。
题目:
(1)为避免施工中引发脚手架坍塌事故伤害作业职员,你以为应如何解决这个题目 ?
(2)对查处的安全隐患要做到“五定”,分别指什么 ?
(3)施工安全控制的程序是什么 ?
[案例 10]
某一集酒店、办公、公寓、餐饮、购物为一体的综合建筑群的施工已进进尾声。209月14日,在B区12层写字楼有4名民工在清理打扫卫生,到达写字楼的四部电梯正在调试。当电梯轿厢在14层调试时,12层电梯门成封闭状态。这时其中一名民工要下楼,他嫌走楼梯太费时费力,以为只要将电梯门掰开就能快速从电梯下来,由于此门开启有配重铁,要用劲才能掰开,当他用劲掰开后由于惯性身子顺势掉下,直到电梯井的底部,坠楼高度40m,该民工当场死亡。经事故调查,施工单位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治理制度执行混乱,安全治理工作随意性大。对电梯调试应留意的事项交代不明确,未作任何警示。治理职员思想麻痹,以为已到扫尾阶段,放松了对民工的安全知识教育。
题目:
(1)扼要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
(2)施工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
(3)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案例 11]
某建筑公司承揽了某住宅小区的部分项目的施工任务。5月12日,施工职员进行基础回填作业时,由于回填的土方集中,致使该工程南侧的保护墙受侧压力的作用,呈一字形倒塌(倒塌段长35m,高
2.3m,厚0.24m),将在保护墙前负责治理工作的2名民工砸伤致死。经事故调查,在基础回填作业中,施工职员未认真执行施工方案,砌筑的墙体未达到一定强度就进行回填作业。在技术方面,未针对实际制定对墙体砌筑宽度较小的部位进行稳固的技术措施,造成墙体自稳性较差。在施工中,现场治理职员对这一现象又未能及时发现,监视检查不力。
题目:
(1)扼要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
(2)基础施工阶段,施工安全控制要点是哪些 ?
(3)何谓危险源?危险源如何分类?各包括哪些 ?
[案例 12]
华新建筑公司承建柳岸家园住宅工程。根据治理职员安排,民工甲等4人,使用井字架高车自地面往5号楼5层运内墙板,当4人抬一块内墙板刚刚放置在井字架高车的吊篮上时,井字架上方忽然掉下一扇钢筋焊制的防护门,将民工甲砸倒,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经事故调查,焊工乙、丙2人把8层待焊的二扇防护门放置在操纵面上,在一扇门未等焊牢时,负责固定的丙就把手松开了,往支垫另一扇门。摆
放在安装位置上后,本应用手扶持等待焊接,但未等焊接也未采取固定措施的同时便将手松开,导致防护门失稳坠落砸倒正在下方作业的民工甲致死。经事故调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不力,工人违反安全技术操纵规程;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交底不细致;各专业之间协调配合有漏洞,全局意识差,交叉作业的防护不到位。
题目:
(1)扼要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
(2)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
(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有哪些 ?
[案例 13]
工人甲在某工程上剔凿保护层上的裂缝,由于没有将剔凿所用的工具带到工作面,便回往取工具,行走途中,不小心踏上了透风口盖板上(透风口为1.3m×l.3m,盖板为1.4m×1.4m、厚lmm的镀锌铁皮),铁皮在甲的踩踏作用下,迅速变形塌落,甲随塌落的钢板掉到首层地面(落差12.35m),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题目:
(1)这是一起由于洞口防护不到位所引起的伤亡事故。那么,何谓“三宝”、“四口”?“临边”指哪些部位 ?
(2)扼要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
(3)何谓风险评价?风险如何分级?风险评价常用的两种方法是什么 ?
[ 案例 14]
某一办公、商住两用大厦,建筑面积148500.5m2,地上30层,地下3层。内筒外框结构,局部钢结构。主楼外墙玻璃幕墙,裙房外墙石材幕墙。人防等级6级,抗震设防烈度8级。某基础工程公司分包了基础工程的护坡桩锚杆作业。某一天工地主要负责人、安全员、电工等有关领导及治理职员都往别的地方而不在现场。工地施工分成A、B两组,工地带班人甲请假,临时委托乙代替自己的工作。乙在A组指挥下锚杆钢筋笼,B组无人指挥,长20m,由4根5s22螺纹钢制成的钢筋笼由13名民工自行进行作业,在下锚杆时,因钢筋笼将配电箱引出的380伏电缆线磨破,使钢筋笼带电,造成6人触电,经医院抢救,其中3人脱险,另外3人因光脚未穿鞋,经抢救无效死亡。
题目:
(1)扼要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
(2)发生职业伤害事故后,哪些情况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
(3)什么是文明施工?文明施工应组织化、制度化,文明施工的组织与治理是如何规定的 ?
[案例 15]
某建筑公司承揽了某高校学生宿舍楼的施工任务。年9月10日,在清运工程废物作业中,汽车队施工职员违反起重吊装安全规程,在吊车大臂与上方高压线安全间隔不足时,盲目进行工作,致使大臂触及上方10kV高压线,造成2名配合吊装作业的工人被电流击倒,1人死亡,1人受伤。经事故调查,在起重吊装作业中未认真检查四周环境,吊装上方有树叶遮挡,对吊装上方高压线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未按规定保持一定的安全间隔。对职工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不到位,作业职员安全意识淡漠,草率行事,配合失误,终极造成事故发生。
题目:
(1)扼要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
(2)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是危险源,危险源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
(3)文明施工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工作?
问答题答案
[案例8]答:
(1)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
①吊篮组装不符合安全规定,没有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承重钢丝绳卡接的卡扣数目不够,造成卡扣受力过大而断裂。
②在作业前,施工治理职员对吊篮进行安全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形成吊篮带“病”运行。
③安全生产过程的治理不到位,作业职员违反安全操纵规程,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
(2)安全控制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计划、组织、监控、调节和改进等一系列致力于满足生产安全所进行的治理活动。
安全控制的目标是减少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保证职员健康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
具体可包括:①减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目标;②减少或消除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的目标;③改善生产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标;④安全治理的目标。
(3)进行安全生产治理时,“三个同时”是指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企业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策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的原则。
“四不放过”是指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员工及事故责任人受不到教育不放过,事故隐患不整改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的原则。
[案例9]答:
(1)为避免施工中引发脚手架坍塌事故伤害作业职员,我以为应:
①立即停止使用脚手架。
②迅速补做脚手架设计方案并报请审批,通过后按设计方案搭设,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③搭设落地式钢管扣件脚手架应采用外径48~5lmm,壁厚3~3.5mm的钢管,长度以4~6.5m和2.1~
2.3m为宜。钢管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裂缝缺陷的不得使用,扣件应采用经国家批准,有出厂合格证实的玛钢产品。
④架子的基础必须进行平整,夯实,有排水措施,遇有不能夯填的部位必须采取技术措施保证架子基础坚实可靠。并用不小于5cra×20cm×200cm的脚手板通垫。
⑤有针对性地解决个别立杆悬空题目。
(2)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做到“五定”,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
(3)施工安全控制的程序是:
①确定项目的安全目标;
②编制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③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落实和实施;
④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验证;
⑤持续改进,直至完成建设工程项目的所有工作。
[案例10]答:
(1)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
①电梯调试时,没有在门外设施工调试警示标记,致使民工误人,造成伤亡。
②对民工的安全教育不到位,班前交底不具体,不切合作业特点。
③治理职员思想麻痹,监视不力。
(2)施工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是:
①必须取得安全行政主管部分颁发的《安全施工许可证》后才可开工。
②总承包单位和每一个分包单位都应持有《施工企业安全资格审查认可证》。
③各类职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才能上岗。
④所有新员工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
⑤特殊工种作业职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纵证,并严格按规定定期进行复查。
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做到“五定”,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进。
⑦必须把好安全生产“六关”,即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 ⑧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齐全,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
⑨施工机械(特别是现场安设的起重设备等)必须经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是:
①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
②对具体操纵者讲明安全留意事项,保证操纵者的人身安全。
[ 案例11]答:
(1)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
①施工职员违反施工技术交底的有关规定,防水墙体未达到一定强度就开始进行回 填,且一次回填的高度超过规定要求,回填的土方相对集中。
②施工技术方面有疏忽,制定的施工方案未结合现场实际。
③负责施工的治理职员,对施工现场安全状况失察。
④施工安排不公道,颠倒施工程序。
(2)基础施工阶段,施工安全控制要点有:
①挖土机械作业安全;
②边坡防护安全;
③降水设备与临时用电安全;
④防水施工时的防火、防毒;
⑤人工挖扩孔桩安全。
(3)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可能发生意外开释的能量的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通常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作为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造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三个方面。
[案例12]答:
(1)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
①负责固定工作的焊工丙违反操纵程序,防护门在焊接前未采取有效的安全固定措施,导致防护门失稳坠落砸倒正在下方作业的民工甲致死。
②劳动组织不公道,在同一时间、同一部位安排垂直交叉作业,又没有防坠物伤人的有效措施。 ③安全教育不够,民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别人的意识。
④焊工乙没有尽到监视、制止焊工丙不安全行为的责任。
(2)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在正式作业前进行,不但口头讲解,而且应有书面文字材料,并履行签字手续,施工负责人、生产班组、现场安全员三方各留一份。安全技术交底是施工负责人向施工作业职员进行责任落实的法律要求,要严厉认真地进行,不能流于形式。交底内容不能过于简单,千篇 一律,应按分部分项工程和针对具体的作业条件进行。
安全技术交底内容:①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②对具体操纵者讲明安全留意事项,保证操纵者的人身安全。
(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有:
①专家调查法。常用的有: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
②安全检查表法。
[案例13]答:
(1)“三宝”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正确使用;“四口”指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临边通常指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周边、无外脚手架防护的楼面与屋面周边、分层施工的楼梯与楼梯段边、井架、施工电梯或外脚手架等通向建筑物的通道的两侧边、框架结构建筑的楼层周边、斜道两侧边、卸料平台外侧边、雨篷与挑檐边、水箱与水塔周边等处。
(2)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
①工人甲本人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安全生产的基本常识。
②安全教育不到位,作业预备不充分。
③安装单位未按技术交底对透风口进行防护,并设置安全标识。
(3)风险评价是评估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将风险分为五级:可忽略风险、可容许风险、中度风险、重大风险和不容许风险。 常用的两种风险评价方法是:
①方法1――将安全风险的大小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P)与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f)的乘积来衡量。
②方法2――将可能造成安全风险的大小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职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率程度(E)和事故后果(C)三个自变量的乘积来衡量
篇3:图书馆建筑分析论文
图书馆是大学重要的部门,也是一个大学重要的建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高校不断新建或者翻修图书馆,为了解国内外有关图书馆建筑分析方面的文献,笔者做了一次国内外调查。
国外文献多介绍图书馆建设模型、建设空间到模块化设计、社区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空间设计发展趋势以及绿色健康图书馆等方面。国外图书馆在建筑艺术的共同点是对学校传统的重视。一方面国外大学非常重视校园传统的延续,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形式;其次建筑师积极参与传统的再创造,建筑师把图书馆的设计融合于校园的整体环境之中。
国内调查内容为近年有关院校图书馆建筑研究文献。以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为依据,1980年至,检索式设为:(主题=院校图书馆OR主题=高校图书馆)并且(主题=图书馆建筑)。共检出相关文献1098篇。研究以上文献后,就本领域研究的文献分布、作者群体构成、受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等情况做统计,并对以上文献中反映的研究路向试做分析。
2调查结果
2.1文献分布
院校图书馆建筑研究文献(以下称“有关文献”)共1098篇,刊登在245种期刊上。其中有图书情报类刊物32种,刊登有关文献383篇,占34.88%;院校学报类95种,刊登有关文献298篇,占27.14%;科技建筑类刊物33种,载文181篇,占16.48%;其他社科刊物31种,载文121篇,占11.02%;其他科技刊物54种,载文115篇,占10.47%。
依有关文献发表年代划分来看:1980-1993总计为130篇;1994年24篇;1995年20篇;15篇;19篇;1916篇;年7篇;2001年24篇;2026篇;37篇;46篇;96篇;82篇;88篇;77篇;71篇;93篇;96篇;5篇。
以上数据说明,有关文献主要发表的刊物主要分布在图书情报类、学报类和科技建筑类等三个方面,三大类刊物发表的文献占整个文献的80%,其中对于高校图书馆建筑的研究文献发表在图书情报类的期刊占整个文献的34.88%,说明图书馆人更关心图书馆建筑方面的问题。从发表年代来看,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建筑馆舍改善和扩建也渐渐多了起来,图书馆人关注图书馆建筑方面的文章也多了起来。特别是从20开始,文献量突然增加,而且文献量都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这跟年教育部门对高等教育实行“五年一轮”的教学评估,为了通过评估,各高校大兴图书馆建筑有关。
发表12篇以及12篇以上的刊物有14种,载文量为312篇,其中图书情报类刊物就有9种,占到64.29%,载文量214篇,占到68.59%。说明有关文献多发表在图书情报类的杂志上,图书馆人更多的关注图书馆建筑方面。
2.2相对多产的机构和作者
根据供职于某机构人员发表有关文献的数量,根据降序排列统计相对多产机构。在20所机构供职的人员中,共发布了有关文献为150篇,占同期发表有关文献的13.66%。可以看出这与我国目前的本学科教育的基本一致,均为高等院校。
发表有关文献3篇及3篇以上的作者有15位,均供职于高等院校,其中发表文章最多的是湖南师范大学的李良平先生,共发表了6篇文献;其次是廊坊师范学院的王元忠先生,共发表了5篇文章。他们对图书馆建筑环境设计、图书馆的建筑标准、空间的利用、施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2.3基金资助情况
上述有关文献中,有4篇文献得到不同类型的基金资助。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1项;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1项;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基金资助的文献占同期有关文献总量的0.36%。说明对于获得基金资助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讨论与分析
3.1从文献计量学角度看研究方向
本次统计范围内的文献,可按研究层次划分如下:基础研究(社科)477篇;行业指导(社科)194篇;工程技术(自科)194篇;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72篇;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44篇;高等教育32篇;政策研究(社科)24篇;文艺作品9篇;行业技术指导8篇;大众文化7篇;大众科普6篇;高级科普(自科)2篇;政策研究(自科)1篇。说明有关文献以基础研究、行业指导和工程技术研究为主。
按标引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分析,可以反映研究方向概况。由于本研究属于基础研究工程领域,笔者选取用于标引15次及15次以上的关键词共12个。在本次统计范围内,上述12个关键词共出现833次。如果按每篇文献标引3个关键词估算,本次统计范围内的文献共标引3294次。上述12个关键词的使用频次占其中的25.29%。这些关键词表达的内容,可以看作有关文献的研究重点。
3.2研究路向简析
分析文献数量,仅能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研究的外部特征做一些描述。了解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必须对研究内容作分析。本次统计范围内的研究内容主要由以下特征:
(1)对图书馆建筑理念的辨析
纵观图书馆建筑的发展历史,无不刻画着人类文化、文明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80年代左右的时候,图书馆建筑理念注重舒适、安静、典雅和实用之原则,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图书馆建筑理念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图书馆建筑确立新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人—建筑—环境的`对话和交流,还有个性化理念,注重节能环保。如武汉大学图书馆,注重错落有致;北京大学图书馆,注重古典雅韵;上海图书馆,注重环保节能。
(2)对扩建图书馆的思考
随着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招生规模扩大,有一部分院校采取了扩建馆舍的措施,并就此展开讨论。潘祥泷先生指出“(图书馆)扩建时既要体现图书馆现代建筑理念的变化,又要考虑扩建馆与旧馆的功能和外观设计上的和谐统一,因此在选择扩建模式和方案决策时更为复杂”。随着一些城市的发展,对一些公共图书馆也出现了扩建或者新建的势头,建筑模式大多采取一市一馆制,城市的不断扩大,就是造成距离图书馆较远的读者流失的情况,只能服务图书馆周边的读者,而且图书馆规模大了,维护耗费也较大,这种盲目的扩张或者新建值得商酌。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读者,特别是现代大都市的读者?孙慧明在《国外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及其启示》一文中,就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名列前三甲的纽约、伦敦、东京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为例,阐述了它们的先进发展模式,即总分馆制这种办馆方式在国外的经验表明,是一种科学的、较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的制度模式。
(3)对建筑环境、功能及其他特点的研究
谢浩先生结合广东工业大学在生态设计中呈现的问题做了归纳、总结。提出“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大天然采光面积,灵活设置中央空调和立式空调,尽量采用雨水和地下水进行绿化和清洗道路”等经验。王志华老师就高校图书馆建筑功能和服务功能匹配问题做了讨论。杨尹老师针对图书馆设计与环境和谐,生态绿色设计等问题表述了看法。伍茂戎老师等人就图书馆建筑中注意节能减排的建议也有心意。都属于类似研究中较典型的文献。
(4)对馆长在兴建馆舍中作用的讨论
张太洪先生根据实践经验,讲述了“(馆长)在新馆建设中立项、建筑设计任务书的编写,建筑图纸的审核,建筑用材的选择,建筑质量的监督,新馆验收和新馆设备的采购等环节应发挥的作用”。特别强调馆长应在发挥以上作用时,必须处理好与分管基建的校领导的关系;与本校基建处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关系;与设计和工程监理人员的关系;处理好与施工单位的关系。张先生供职的徐州师范大学敬文图书馆自1999年开放以来,至年已经接待领导、专家同行指导、参观交流250余批次。可见这是一座精心设计、使用效果良好的馆舍。
刘淑芬女士侧重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的功能与重要作用,阐述了设计任务书编制小组的人员结构及各自的作用,着重指出“馆长是义不容辞的组织者与执笔人”。建成一座精美、适用的图书馆需要具备各方面的条件,但能有一位精通业务有富有责任心的馆长参与,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只是近三十余年有关研究文献作了大致的概括,希望能对将来对图书馆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使得未来的新建或者扩建图书馆能更加人性化、更加环保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篇4:图书馆建筑分析论文
1图书馆建筑设计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1.1图书馆建筑设计应该把适用放在首位
图书馆建筑设计,应全面贯彻“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这个方针的核心是适用。[所谓适用,就是使建成的图书馆要有最大的使用面积,要能充分满足图书馆的各种功能要求,还要具有对未来图书馆发展的适应性。应该坚持在任何时候都要把满足适用要求放在首位,平面布局、空间结构、外观造型,都应服从于适用性的要求。切忌脱离适用要求而片面追求“雄伟壮观”“造型别致”“新颖独特”的外观。在充分满足适用要求的前提下,学习国内外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成功经验,综合多种设计技巧,运用各种创作手法,尽量使建筑物有特色。一座外形好的图书馆建筑物,如果不能有最大的使用面积,或者不能满足各种功能要求,不能适应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要求,就不是一座好的图书馆建筑。
1.2图书馆建筑平面应以矩形为宜
现在有许多图书馆建筑采用了多变的建筑平面设计,如六角形、八角形、扇形等。实践证明,这些馆舍的平面及内部空间被划分成不规则形状,产生很多的死角而无法利用,使图书馆的适用面积和使用功能大打折扣;又由于这些不规则平面的设计,使得书架、阅览桌椅及其它家具设备都无法整齐排放,使人感到非常凌乱、非常别扭。笔者认为,图书馆建筑平面宜采取简单的矩形,矩形是适应图书馆使用的最佳平面,正如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图书馆学及情报学院有丰富的图书馆建筑规划经验的大卫·凯瑟教授所指出的,“简单正方形或矩形,可以获得最经济的图书馆使用和操作条件。”正方形或矩形的空间对书架的排列、阅览桌的布置、流通线路的走向、业务工作的方便等方面都是最经济、最高效、最合理的平面。有人会说,简单的方形或者矩形平面会使图书馆建筑显得单调与呆板,其实不然,实践证明,采用矩形平面布置的图书馆同样能设计出形体各异千变万化的造型来。
1.3空间结构布局设计要合理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图书馆在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另外,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存在着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这种不确定性随时都会要求图书馆对其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图书馆建筑的空间设计,既能满足图书馆现在职能的需要,也能满足图书馆未来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与此相适应,在图书馆的建筑结构设计方面就有了模数式图书馆建筑的出现与风行。所谓模数式图书馆,是指整个建筑统一柱网、统一层高、统一荷载,采用大框架整体结构以及轻质灵活的隔断,在内部空间上由封闭与固定走向开放与灵活,在使用功能上具有可变性与互换性。
2图书馆工程设计实例
2.1工程概况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钟落潭新校区选址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障岗村、五龙岗村。用地位于广花平原丘陵岗地,处于低丘陵缓坡和丘间谷地,总体地势南高北低,海拔高程在27.8-79.4米之间(广州城建高程)。
图书馆位于校园中轴线的终点,北面正对整个中央景观区,南侧为保留山体绿化空间,西面为实验实训楼,东面为学生宿舍。
项目的总平面布局尊重原有规划设计,并作出了合理调整。图书馆建筑采用点式布局,平面紧凑而形成较大体量,扇形平面很好地处理了建筑和湖面的呼应关系。顺应中心景区东面的步行道的走向设置了大台阶,形成二层的平台空间,图书馆的主入口位于平台中央,气势恢弘。平台下方设置次入口,靠近自习室、展厅等公共开放用房。建筑南面由于地形高差关系,直接进入二层。并在南边设置了后勤出入口,作为内部人员和书籍运输的通道。
2.2总平面布置说明
图书馆总体布局是来自于对其所处特定校园环境的理性分析。从整体校园规划来看,图书馆位于校园中轴线之上,整个中轴线的终点。但从区域功能的划分来看,图书馆是教学区和生活区的交汇点,是校园空间从对称到不对称,闭合到开放的转折,起着空间承接、转换的作用。图书馆居高临下,北面正对整个中央景观区,位置显赫。南侧为保留山体绿化空间,西面为实验实训楼,东面为学生宿舍,是教学区和生活区之间的节点,景观环境优美。建筑体量独立完整,富有文化底蕴和现代气息,与校园整体环境协调一致,是学校的核心及标志性建筑。
建筑采用点式布局,平面紧凑而形成较大体量,扇形平面很好地处理了建筑和湖面的呼应关系。顺应中心景区东面的步行道的走向设置了大台阶,形成二层的平台空间,图书馆的主入口位于平台中央,气势恢弘。平台下方设置次入口,靠近自习室、展厅等公共开放用房。建筑南面由于地形高差关系,直接进入二层。并在南边设置了后勤出入口,作为内部人员和书籍运输的通道。
2.3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主要采用集中式布局,顺应规划和环境空间,采用扇形平面,形成一个大弧面正对中心景区,以获得最大最佳的景观视野。建筑首层和二层主要为功能开放的服务用房,三至六层为图书阅览用房,七层为内部办公业务区。标准层中庭周边设置为开架综合阅览室,空间完整大气,外部景观一览无遗,为读者创造出视野开阔、舒适轻松的学习和交流场所。
在首层设有绿化光庭,把室外优美环境直接引进至室内,给读者创造一个自然舒适的阅览空间。二至六层中部设置了中庭空间,为图书馆的内部空间提供了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结合中庭布置公共休息区。南侧面向保留山体,环境优雅,相应布置小型阅览空间,满足多元化的读者需求。
主要的交通空间结合中庭布置,在每层形成入口前厅,方便管理。其他主要空间也得以自由组合布局,提高平面的利用率。内部业务交通核心则安排在东侧,相对独立,与读者流线互不干扰。
2.4.藏阅合一空间
图书馆标准层按藏阅合一空间布置,初步考虑藏、阅面积比例各占50%,并按《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中阅览空间每座占使用面积设计计算指标规定,普通阅览室面积指标为1.8~2.3㎡/座,计算结果标准层最多座位数约为435座。
2.5立面设计
由于图书馆用地前后有高差,在设计中将首层放大为一个基座,如同山体延伸出来的一个平台,托起上部的建筑形体。富于雕塑感的造型,让整个建筑形体显得饱满完整。建筑物苍劲有力、典雅稳重,仿佛坐落在岩石之上,俯瞰开阔的湖面,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对话。
形体设计注重利用建筑实体和外部空间的多层次组合及对比,获得丰富多变的建筑表情,建筑双重界面的设计,使建筑虚空与实体形态要素和谐的并置在一起,突出文化建筑的内在气质。立面揉和了多种设计手法,虚实相间,体量穿插,使得每一个观赏角度都获得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大面积竖向遮阳板的设计使整个建筑既整体统一又不失活泼。在这里,传统与时代、庄重与开放、严整与活跃、坚实与空灵均得到恰如其分的表达。
3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飞速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图书馆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图书馆得到了扩建和新建,许多图书馆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增添了文化氛围和现代气息。但由于设计上和其他方面的种种原因,一些新馆舍建成后感到“用之不适,改之不能,弃之不忍”,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因此,如何搞好图书馆建筑设计,提高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的使用效率和时间效益,以尽可能少的投资带来尽可能大的社会效益、精神享受和投资回报,实现图书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图书馆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篇5:建筑企业财务分析报告
建筑企业财务分析报告
财务分析报告按其内容、范围不同,可分为综合分析报告,专题分析报告和简要分析报告。有关建筑的财务分析报告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提要〕 财务报表分析一般通过整理和分析财务会计报告中相关信息,并结合报表以外的补充信息,综合分析和比较施工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企业现金流量情况。有效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可以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经营决策和控制工作的依据。本文首先概述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作用、内容以及基本方法;其次,详细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7月7日
一、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1、目的。20世纪初期,财务报表分析这一词产生。最初,记账核算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唯一目的,主要用于分析银行的信用服务的,后来,财务报表分析才逐渐成为投资者分析各个企业能力和财务状况的晴雨表。如今的财务报表分析已经全部融入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来满足建筑施工企业对外部或内部决策的需要。
2、作用。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分析和研究财务报表及相关财务资料、数据,揭示有关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和数据的变化趋势,以便评价和预测财务活动实施情况,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提供直接、真实的经济决策信息,是管理者做出正确经营决策的依据。
3、内容。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是给不同的使用者分析和使用的,每个使用者都有各自的分析侧重点,但有时也有时也会有共同的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资本的结构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建筑施工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状况变动分析、成本费用的分析、运用资金效率的.分析等内容。
4、基本方法。分析财务报表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财务比率分析法。该分析方法是将有关财务报表分析的金额进行对比,分析出一系列具有逻辑关系和意义的财务比率,据此来揭示被分析建筑施工企业某一段期间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具体而言,财务比率分析法包括偿债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营运能力比率等;(2)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法。该方法是对本建筑施工企业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方法,它可以对建筑施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变动趋势做出分析,分析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较长时期的动态经营状况;(3)财务报表趋势分析法。该方法是利用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报表所提供的相关数据资料,将几期连续相同指标的比率,进行定基或环比对比,计算出这些指标未来增减变动的方向和数额变动幅度。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中数据存在的问题。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必须取得与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的数据资料,因此会计数据是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关键,而会计数据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目前,许多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和会计信息都不够精确,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在提供会计数据时只提供一些关键性的会计信息,很少提供关联性小的会计信息,有些建筑施工企业甚至为了向外界展示建筑施工企业效益,采取弄虚作假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使信息、数据使用者无法分析出关注建筑施工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除此之外,由于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数据周期过长,造成分析后财务报表结果已经无法真实反映建筑施工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的数据时常存在滞后性。
2、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方法存在的问题。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正确评价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方案。常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使用的重点是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但这些分析方法只注重数据发生的变化,而无法更深入地探究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因此,传统的分析方法忽略了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问题,导致分析结果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准确性以及正确性。
除此之外,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中,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的分析结果的滞后性最为明显,当被分析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口径不统一或评价标准不一致时,便会造成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失去真实性。
3、分析财务比率存在的问题。财务比率分析包括三个面,即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以及营运能力分析。其分析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由于财务比率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分析的结果无法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因此,所财务比率分析结果中存在问题,也就是财务报表分析结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务比率分析不够严密;第二,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评价标准不一同;第三,财务比率。
4、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不够全面。财务报表分析依据建筑施工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对建筑施工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但是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建筑施工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其他影响因素,例如企业发展的环境、建筑施工企业未来大的经济运营趋势。当前不够全面的财务报表分析,使得分析出的结果很难反映出建筑施工企业真实的发展状况。
三、解决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问题的对策
1、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必须真实可靠。财务报表中使用的各种数据必须真实可靠,能够真实地反映建筑施工企业某一段期间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状况。由于财务报表中涉及大量的财务数据,准确的计算这些数据,才能确保数字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这就要求相关财务工作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必须认真核对数据、辨别数据的翔实并核对资料的完整性,在取得的数据中不能存在估计或推算的数据,也不能存在弄虚作假的数据。
2、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综合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到一起,将不可计量因素考虑在分析结果中,进行综合判断,修正单一分析方法中的误差,使分析结果更趋于实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结合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也可以结合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或是结合趋势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总之,无论使用什么财务报表分析方法,都要结合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财务特点,以及当时相应的经济信息和投资者的投资方向等采取相应的分析方法。
3、正确应用财务比率分析法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正确利用财务比率分析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分析工作人员应该结合财务比率的三种分析方法计算出建筑施工企业相应的资金流动比率、资金周转比率、资产负债率以及建筑施工企业的营业利润率等相关信息。除此之外,相关财务分析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应该尽可能地多掌握被分析的信息与背景资料,为财务报表分析工作打好基础,尽量减少财务比率分析的错误。
4、注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全面性。在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时,除了要注重财务报表分析数据取得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财务分析方法应用的合理性外,还要注重分析建筑施工企业的背景和财务报表中的附注。其中,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背景的分析,应当注重被分析建筑施工企业所处行业的背景信息和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策略;对于财务报表附注的分析,应当充分地了解、更深入的研究相关附注信息与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正确地掌握附注披露的重点和要点。
四、结束语
在当下的经济社会中,只有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式,运用多元化的分析方式,突破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瓶颈,才能提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水平,才能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1〕余璇.现代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张思菊,陈雯娟.财务报表分析的问题及改进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
篇6: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所以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具有科学的管理策略、严格的质量标准,合理的成本控制计划,安全施工制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确保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且对于工程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益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
(1)
一、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对策
现阶段,国内建筑行业对施工管理有一定的重视,但是整个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以及进度管理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相对来说管理效率比较低下,下面结合如今的工程实际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施工管理对策。
1.1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
众所周知,施工现场因为复杂多变的影响因素,所以对其进行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比较多,如果没有深入到施工现场,了解整个现场的实际情况,盲目进行管理的话,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要尽可能的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升管理的效率,保证施工现场的管理目标实现。
首先要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体制进行健全。
工程项目开始以前,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针对性的制定施工现场的管理体制,并设立健全的施工现场管理机构。
同时,在工程项目总体管理目标的约束下,将施工进行的每个阶段的管理目标进行划分,是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明确自身应该履行的责任以及义务,切实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实施,并随时检查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的有序进行。
其次,注重对机械设备以及材料的管理。
一方面,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对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明确,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数量的施工机械设备,并科学、合理的安全作业时间,避免窝工、误工现象,提升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进度。
另外要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保证施工机械设备随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另一方面,对于施工中用到的材料,进场前管理人员要严格检验其质量,不合标准的材料一定不能用到工程项目建设中。
对于施工中采用的新型材料,应该重视管理,保证新型材料的正确使用。
同时,施工管理人员要不时的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提升其重视材料质量的意识。
最后,要重视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
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中,应该重视施工质量的管理,不应该因为施工进度、资金等方面的影响,忽视对施工质量的管理。
如果施工中遇到因工程变更对施工进度影响的情况,要对施工的进度计划进行更改,不可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而忽视施工质量。
并且,施工管理人员要将施工质量的检查、监督严格执行下去,加强对施工进行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发现施工质量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直到工程质量合格才能往下进行施工。
1.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一方面,施工技术管理要有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使得工程管理人员在对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有一定参考,防止施工进行过程中出现一些技术问题。
另一方面,要对图纸会审工作重视。
图纸作为设计人员设计意图的体现,其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跟施工现场出入的地方,这就要求施工进行前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将图纸中的问题解决在工程开始前。
同时,因为工程项目的施工工序比较多,所以要做好施工的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人员在完成自身的每到工序后,进行技术交底,使下道工序的参与人员了解工程情况,防止工序衔接过程中出现问题,对整体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1.3工程项目的数字化施工管理
现阶段,国内的建筑行业施工管理主要是依靠人工来进行管理工作,相比于国外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来说,整体的管理水平比较落后。
而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如何在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应用数字化的管理方法,从而科学、有效的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提升施工管理水平,成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研究的重点。
工程项目的施工数字化管理主要是指将施工内容用数据表示,对施工进行过程出现的各种数据进行搜集、整理、传递以及反馈,并经过管理软件的分析、处理,完成对施工全过程的管理,最终实现建筑工程预定的施工目标。
而数字化的施工管理是通过系统仿真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可视化技术等手段来实现。
因为数字化管理是极其复杂的一个过程,对管理技术、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的环境等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参与数字化施工管理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以及职业素养,而且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对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要想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应该从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技术的管理以及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管理工作,实现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目标。
文章从这几个方面给出一些建议性的措施,希望能对工程管理人员一定帮助。
(2)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1.1安全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虽然一直将安全挂在嘴上,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更注重生产,而对安全较为轻视,由于对安全缺乏必要的认识,从而导致安全第一的方针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而且由于缺乏安全意识,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也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从而导致施工人员安全观念淡薄,在施工过程中不懂安全操作规程,对新进来的员工不进行上岗培训,各项安全责任和安全管理制度都得不到很好的落实,没有对突发事故制定安全预案,从而导致安全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手段落后,甚至个别企业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才进行管理,安全制度成为了一只空文,更别说在施工中进行贯彻落实。
1.2管理模式不合理
我国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由于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承下来的,这就导致其管理的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使经济效益受到较大的影响,这点在国有企业中更为突出,往往在施工过程中不尊重客观规律和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科学配置,而是利用行政命令及硬性指令等来进行组织施工,这就很难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导致各项资源的利用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1.3忽视施工准备工作
在施工进行前需要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考虑,同时为施工的进行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而且也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
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在施工前由于对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不足,从而导致在施工人员配置、材料供给、设备检修维护、资金、设计变更及各项安全设施配置等都存在着问题,无法实现更好的衔接,从而导致施工中矛盾和纠纷的频繁发生,不仅使各项资源无法实现最佳的配置,而且还无法保证工程的进度。
1.4政府监管不到位,竣工验收把关不严
有些工程违反法定建设程序,未办理相应手续就盲目开工建设;有些工程层层转包,企业资质审查不严;有些工程施工图纸未经审查即开始施工,边施工边设计,盲目追求施工进度,留下很多质量隐患。
验收作为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最初由政府监管部门把关,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实行竣工验收备案制后,工程质量由业主负责,开发企业在验收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一些质量监督部门监督不力,竣工验收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2.1严格施工进度
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计划,将项目进度计划进行细划,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分工和职责,使其严格执行进度计划的目标。
在执行过程中不仅要对进度协调工作制度进行制定,而且还要定期如开调度会议,对进度做好记录,随时注意施工的实际情况,从而对进度计划随时调整,对于施工中遇到的难点及疑点问题,则需要以书面形式向领导反映,从而确保科学的进行施工。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和各分包单位的施工进度,则需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信息的通畅,有效的确保进度的稳步推进。
而对于由于分包单位及供货商原因导致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将保存证据,并做好详细记录,从而为交涉及索赔提供科学的依据。
2.2制定成本计划,实行成本动态控制
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
在完成分包成本和责任成本分割并初步确定了两部分成本后,要制定出总成本计划,总成本计划除涵盖分包成本和责任成本外,还要考虑项目的现场经费、上级管理费、税金等因素。
总成本计划分为两部分:一是项目不可控成本,指税金、上级管理费等项目管理层无法主观控制的部分;二是项目可控成本,总成本计划中除了不可控成本以外的成本。
可控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点,可控成本计划是在项目开工前的施工时间、施工条件、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制定的,随着工程的进展,必然会发生如施工方案改进、工程量改变、地材价格上涨等因素变化,因此对于成本计划要进行适时调整,以保证成本计划的指导性和控制性,在调整的同时要注意分析不同因素变化对原成本计划造成的影响程度。
2.3管理模式的调整
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具有流动性、阶段性、季节性和生产能力负荷的不均衡性,要求管理模式必须符合建设产品的特点。
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应该借鉴国外科学的、成功的管理模式,结合我国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调整。
调整后的管理模式应当具有以下特点:建立具有弹性生产力、刚性产业结构和贴近市场等特点和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施工管理与施工作业职能分离;建立科学务实的项目计划手段和严谨有效的项目控制手段。
2.4做好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建筑施工工程,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了解工程概况。
要顺利开展工作,必须有备而战。
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了解设计要求及细部、节点做法,弄清有关技术资料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其次,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弄清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最后对施工现场
进行勘察和了解,熟悉施工图纸,要清楚、全面了解工程,掌握工程概况。
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管理,落实施工方法,更好地完善工作。
2.5适时做好各方协调工作
作为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水电的正常供应,避免由于停水停电所带来的停工损失,而且还在对与施工相关的单位作好及时的沟通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对于施工中管道和配电线路的走向和位置,需要监督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来进行,各班组分工合作,确保施工的进度,同时还要严格按照图纸来进行施工,避免发生返工的情况,控制好施工的质量。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所以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具有科学的管理策略、严格的质量标准,合理的成本控制计划,安全施工制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确保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且对于工程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益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
也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得到顺利实施的关键。
特别是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加强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不仅有益于企业自身实力的提升,而且对施工企业的服务质量及进一步开拓市场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更多相关阅读:
篇7: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所以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具有科学的管理策略、严格的质量标准,合理的成本控制计划,安全施工制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确保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且对于工程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益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得到顺利实施的关键。特别是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加强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不仅有益于企业自身实力的提升,而且对施工企业的服务质量及进一步开拓市场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上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重要性方面,一个详细的分析在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在建筑施工管理,施工企业在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但现阶段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施工安全问题目前,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重,据统计,在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人员伤亡,造成施工不仅给家庭带来痛苦,而且极大地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而加强了安全问题在建设管理势在必行。
有在施工事故的原因很多,其中来自工作安全概念本身不强,缺乏的技能培训,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教育水平不高,安全感不强,工作技能不够熟练,这可能是导致安全问题的最重要的因素。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在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对施工安全的影响,施工安全管理往往是对利益的追求,对生产中不安全问题,同时,为相关的法律建设国家,制度还不完善,中国建筑市场的混乱,所有这些导致施工安全和建设项目管理不能良好的发展。
1.2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在建筑材料质量的问题方面,如果相关的建筑材料不合格,它将会直接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
目前,针对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虽然不断加强控制力,但仍有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现象。
据统计,目前使用的材料质量的建设还很不规范,开发商为了谋取暴力,在材料采购买便宜的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导致了“豆腐渣的工程”项目的现象,不仅仅是对群众生命安全的危害,同时对施工人员安全方面也是没有保证的。
1.3施工人员技术能力问题施工人员技术能力的问题,将在一个大范围内对施工质量,存在非常明显的的影响;在建设的初期阶段,由于施工人员技能的学习不够,工人们没有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研究,导致施工不能与预定的轨道进行施工,因此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
在建筑业中,同一时间的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在形式上日益多样,在建筑技术方面由于施工人员不能及时的适应时代的趋势;施工人员本身又对施工管理的要求不严格,所有这些导致施工人员在现代建筑方面得不到快速的延伸。
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有效策略
2.1重视安全施工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管理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安全,在建筑设备方面定期检查,及时更换或解决设备的安全隐患是必不可少的。
施工企业不仅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而且要使农民工能有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完善安全生产制度,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按规章去建设,施工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在对农民工的安全生产上进行监管与严格要求,以保证施工安全。
2.2建立质量监督部门质量在建筑物中是尤为重要的,而建立质量监督部门,可以为国家的建设,发展打好基础,质量监督部门在建材方面严守把关,保证建材的质量和安全。
在建设的初期阶段,进行建筑材料时刻检查,不让质量差的建筑材料流入市场。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部门应经常检查施工,发现不合格应及时修改,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施工人员应该做好产品验收,一旦由于自身的懒惰导致产品不合格,应受到严厉的批评。
建设项目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该项目的验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对于不合格的应及时的处理,最后具体根据要对工程建筑是否按照图纸施工。
2.3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管理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管理主要是对施工项目的内容,程序要有计划的编制,然后将计划付诸实践,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施工进度与实际施工过程保持一致,如果不符合计划及时做出调整,直到该项目的完成,采取补救措施。
同时,工程师采取综合措施与管理部门的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2.4施工中的投资管理要强加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就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投资管理:①根据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并基于对市场价格的全面调查,再合理的购买机械设备,总之,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成本。
②在投资项目上标准制定基础设施,合理的预算每个阶段等。
③在各施工阶段加强项目的投资控制,使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充分发挥,限制投资使得实际投资项目不超过批准的,以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2.5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在管理施工中现场管理是通过科学管理的方法在施工现场各种因素的管理进行协调和控制,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人力,机械设备,原材料,施工环境和信息等。
为了加强施工管理,在施工现场安全第一的精神,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消除会影响到施工现场安全不稳定的因素,以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
2.6要科学合理的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在现阶段,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必须通过现代化管理的实现。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传统的手工管理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人员的素质层次不齐,管理效果很难达到尽善尽美。
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如信息技术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效率,也是实现施工管理的为空性;实时掌握资源,资本流的输入,施工过程任务调度,工程,材料消耗,废物切割涂层和动态显式不是内容等方面,对建设项目的管理是精确管理的基础。
通过远程控制,可以更好了解施工者在各方面的施工进程。
2.7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和能力为了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在施工前期,施工企业应在研究建筑施工图纸组织施工人员,技术精湛的施工步骤,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
根据现代建筑的特点,建筑企业雇佣的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以保证施工人员的能力建设工作。
同时,加强对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和技能人员,保证施工质量,技术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地促进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小结
总之,施工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好坏关系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从而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建设工程,在不断完善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在管理建筑建设存在问题面前,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存在的不足,为国家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1.1安全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虽然一直将安全挂在嘴上,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更注重生产,而对安全较为轻视,由于对安全缺乏必要的认识,从而导致安全第一的方针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而且由于缺乏安全意识,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也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从而导致施工人员安全观念淡薄,在施工过程中不懂安全操作规程,对新进来的员工不进行上岗培训,各项安全责任和安全管理制度都得不到很好的落实,没有对突发事故制定安全预案,从而导致安全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手段落后,甚至个别企业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才进行管理,安全制度成为了一只空文,更别说在施工中进行贯彻落实。
1.2管理模式不合理
我国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由于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承下来的,这就导致其管理的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使经济效益受到较大的影响,这点在国有企业中更为突出,往往在施工过程中不尊重客观规律和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科学配置,而是利用行政命令及硬性指令等来进行组织施工,这就很难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导致各项资源的利用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1.3忽视施工准备工作
在施工进行前需要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考虑,同时为施工的进行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而且也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
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在施工前由于对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不足,从而导致在施工人员配置、材料供给、设备检修维护、资金、设计变更及各项安全设施配置等都存在着问题,无法实现更好的衔接,从而导致施工中矛盾和纠纷的频繁发生,不仅使各项资源无法实现最佳的配置,而且还无法保证工程的进度。
1.4政府监管不到位,竣工验收把关不严
有些工程违反法定建设程序,未办理相应手续就盲目开工建设;有些工程层层转包,企业资质审查不严;有些工程施工图纸未经审查即开始施工,边施工边设计,盲目追求施工进度,留下很多质量隐患。
验收作为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最初由政府监管部门把关,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实行竣工验收备案制后,工程质量由业主负责,开发企业在验收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一些质量监督部门监督不力,竣工验收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2.1严格施工进度
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计划,将项目进度计划进行细划,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分工和职责,使其严格执行进度计划的目标。
在执行过程中不仅要对进度协调工作制度进行制定,而且还要定期如开调度会议,对进度做好记录,随时注意施工的实际情况,从而对进度计划随时调整,对于施工中遇到的难点及疑点问题,则需要以书面形式向领导反映,从而确保科学的进行施工。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和各分包单位的施工进度,则需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信息的通畅,有效的确保进度的稳步推进。
而对于由于分包单位及供货商原因导致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将保存证据,并做好详细记录,从而为交涉及索赔提供科学的依据。
2.2制定成本计划,实行成本动态控制
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
在完成分包成本和责任成本分割并初步确定了两部分成本后,要制定出总成本计划,总成本计划除涵盖分包成本和责任成本外,还要考虑项目的现场经费、上级管理费、税金等因素。
总成本计划分为两部分:一是项目不可控成本,指税金、上级管理费等项目管理层无法主观控制的部分;二是项目可控成本,总成本计划中除了不可控成本以外的成本。
可控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点,可控成本计划是在项目开工前的施工时间、施工条件、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制定的,随着工程的进展,必然会发生如施工方案改进、工程量改变、地材价格上涨等因素变化,因此对于成本计划要进行适时调整,以保证成本计划的指导性和控制性,在调整的同时要注意分析不同因素变化对原成本计划造成的影响程度。
2.3管理模式的调整
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具有流动性、阶段性、季节性和生产能力负荷的不均衡性,要求管理模式必须符合建设产品的特点。
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应该借鉴国外科学的、成功的管理模式,结合我国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调整。
调整后的管理模式应当具有以下特点:建立具有弹性生产力、刚性产业结构和贴近市场等特点和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施工管理与施工作业职能分离;建立科学务实的项目计划手段和严谨有效的项目控制手段。
2.4做好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建筑施工工程,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了解工程概况。
要顺利开展工作,必须有备而战。
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了解设计要求及细部、节点做法,弄清有关技术资料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其次,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弄清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最后对施工现场
进行勘察和了解,熟悉施工图纸,要清楚、全面了解工程,掌握工程概况。
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管理,落实施工方法,更好地完善工作。
2.5适时做好各方协调工作
作为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水电的正常供应,避免由于停水停电所带来的停工损失,而且还在对与施工相关的单位作好及时的沟通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对于施工中管道和配电线路的走向和位置,需要监督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来进行,各班组分工合作,确保施工的进度,同时还要严格按照图纸来进行施工,避免发生返工的情况,控制好施工的质量。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所以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具有科学的管理策略、严格的质量标准,合理的成本控制计划,安全施工制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确保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且对于工程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益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
也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得到顺利实施的关键。
特别是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加强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不仅有益于企业自身实力的提升,而且对施工企业的服务质量及进一步开拓市场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篇8: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为了工程更顺利的进行,还需要加强施工人员和各个部门之间的良好的配合,完成各自的职责,从而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不断的对施工技术进行完善,从而使工程的质量得以保证,确保工程能够安全、顺利的实施。
(一)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房地产企业一直受到各行业的追捧,导致大量资金涌入地产企业,经济影响暂且不说,单是地产自身就存在过多的问题。
地产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各建筑企业不断涌现。
实际上,很多地产商都有着金钱至上的心理,利益的驱使导致管理质量下降、监管能力不足,工程质量的下降催生出了相当数量的“楼脆脆”,我们的日常生活起居受到了很大威胁。
下面,本文将对技术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加以介绍分析。
1.技术管理质量有待加强。
技术管理在整个建筑施工中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在当前的施工建设中,很多都缺乏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甚至有些是明知故犯。
技术管理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建筑材料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不按照工程技术管理的要求选购施工材料,或者以次充好;或者项目施工流程不规范,不按照科学的步骤施工作业,导致质量问题或工程延期。
2.施工方式不合理。
承包制是很多地产公司认可的一项条款,原因有二,一是省去了建立专属施工团队的大部分资金;二是在后续的质量问题中逃避责任。
这也成为了建筑施工中,风险最大的一项。
因为建筑施工技术操作较少、体力活较多使得组成施工队的工人多缺少工作经验也能上岗工作,加之未经过培训,缺乏安全工作意识,导致技术指标实际操作的相对分离,不能达到房屋建设标准,导致最终影响项目施工质量。
3.规范化有待加强。
很多建筑工程,上到管理层,下到施工队,责任意识淡薄、安全意识差,不能按照施工标准规范管理和施工,管理人员甚至玩忽职守,缺少对工人的监督,导致工人会擅自更改项目要求;有检查时,也是疲于应付,不做实际事,这不但容易引发事故,更会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因此,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必须严格监督各项施工操作,并对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工作,规范管理,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完善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对策
上述施工技术管理出现的种种问题必须得到妥善解决,只有这样工程质量才能得到保证,企业信誉、知名度才会增强,居民生活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对此,作者以国家政策法规为依据,以保证建筑质量为中心,以安全施工为重点,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1.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建设。
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促进施工进度。
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建筑单位的管理人员就必须高度重视管理制度建设。
由于具体施工技术、施工范畴的差别,对于技术管理人员的需求是不同的,这主要取决于施工标准的差别。
因为整个建筑施工包含着大大小小百十个工程,仅仅一个技术管理人员根本不可能实现对所有工程的监督监控,特别是对于突发情况更是如此。
因此,技术管理层的队伍建设十分必要,这可以实现对建筑施工的科学有效管理。
2.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
所有管理人员,特别是负责人必须强化安全意识,并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将施工安全放在工程施工的第一位。
3.加强施工管理方式管理。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工程招投标,避免多层转让,对施工单位的资质严格审查,加强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培训,传授新的施工方式和新设备、新技术的操作与使用,避免工人因操作不当引发人为事故,防止新设备不必要的损坏。
通过规范准确的施工方式,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确保工程如期顺利完成。
三、结语
结合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来看,加强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是当前所有建筑施工工作的`重中之重。
它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流程有效推进的关键。
可以说,离开了施工技术管理的建筑工程,没有任何安全可言。
本文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概念和内容出发,结合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意义,揭示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技术管理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管理方式和规范化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对策。
(二)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不足
1.1模板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我们都会选择模板,但长期以来由于对模板的设计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所选用的模式也不进行设计,这样就导致模板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首选是梁模板问题,因为建筑工程由于梁的跨度较大,但其宽度还较小,为了在梁施工中对其自身承重有更好的支撑,通常情况下都会选择支柱在下面进行支撑,但对于跨度较大的梁,由于其自身承受能力有限,所以还需要利用梁的底模起拱来进行支撑,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跨度中间发生下垂的现象。
其次是柱模板的问题,因为在建筑工程施工柱的高度较高,尽管柱模板断面的尺寸较为适中,但在安装过程中还需要对其垂直度进行重视,同时混凝土侧面的压力也会对模板的安装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施工过程中要加以注意。
1.2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建筑施工中,为了在钢筋下面有一个均匀统一的保护层,则会选择混凝土预制垫块放在钢筋下面。
但在实际施工中,很多施工企业为了不使用预制垫块,而是在混凝土保护层时利用提高钢筋骨架和拉高楼板钢筋网片来实现,但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极有可能使钢筋骨架和网片造成错位,导致建筑结构发生严重的变形,从而影响到建筑的安全。
同时在施工是将重物堆放在没有定型的混凝土,这样提高了施工的速度,但却没有意识到可能会给混土内部带来破坏,影响到整体工程的质量。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改善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得以不断的出现,而且施工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就开始向机械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有效的推动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需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使自身的施工技术不断的完善和成熟,从而确保施工的质量。
所以需要针对施工技术中薄弱环节进行改进,以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来确保施工顺利的进行。
第一,关于模板中的问题,要保证模板在施工中可以正常使用。
相关部门针对模板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制定出标准对其施工过程进行明确规定。
考虑到梁的起拱高度,为保证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梁的模板不能低于3编也不能超过10编。
为保证钢筋不发生错位变形,从施工质量和安全考虑,梁的模板的安装顺序为先安装底模和侧模然后固定钢筋。
第二,针对混凝土的问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在28天后,待混凝土凝固方可承载重物。
当然,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我们还应该更加全面周到的考虑问题,逐一解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工程质量与工作效率,顺利完成工程目标。
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科学的管理措施是极为重要的,这不仅有利于生产能力的提升,而且对建筑工程质量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更好的实现,所以施工企业利用科学的施工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加快企业的发展。
3.1准备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3.1.1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法规,这是工程质量得以保证的首要条件,是施工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最容易疏忽的问题。
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是施工的关键要素,所以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这样有利于人员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更利于施工过程中对操作标准的更执行。
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完善,从而有效的满足施工的各项要求,确保工程的质量。
3.1.2严格审核施工图纸
正确理解施工项目的设计理念、找到项目的关键部位并保证其质量是施工技术管理中至关重要的方面。
中标后,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把关,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特别是与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沟通,一起对图纸进行认真的审核。
如果对图纸有任何异议都要通过协商然后方可更改。
并且仔细检查相关资料是否齐全、说明是否清楚明了,对图纸做到了如指掌。
3.2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3.2.1及时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确保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同时也利于有效的保证施工进度,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上下级之间、各级之间、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都要进行技术交底,
各部门之间的良好的协调和配合,特别是对于一些重点部位和隐蔽工程更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而且还要做到及时和准确,这样施工人员才能明确图纸的设计意图,从而在施工中能够有效控制好工程质量,确保整体工程有序的进行。
3.2.2对工程质量、成本及工程进度进行管理
根据合同文件的质量条款严格管理项目质量,其中包括材料质量和施工工艺等主要方面。
针对采用的新技术或者重要单元施工中所出现的难题,我们为保证工程质量要成立攻关小组,解决出现的技术难题。
根据进度目标来控制施工进度计划。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对设备和材料供应以及施工能力要随时进行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进度并调整后期工作安排。
协调衔接好分包工程,在工作面的施工上相互协调配合。
在保证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前提下,以降低工程成本为目的合理安排人员和材料,科学管理。
3.2.3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测定施工完成部分的工程质量和特性,与预先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逐个对比,判断建筑产品合格与否。
合格则予以通过,不然就要进行加固或补强处理。
竣工阶段要度量、比较、判断并处理工程项目的质量。
用计算手段测量和测试工程项目,对比度量结构和质量标准,判断与预先规定的标准是否契合,检查是否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是否需要处理或采取补救措施。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为了工程更顺利的进行,还需要加强施工人员和各个部门之间的良好的配合,完成各自的职责,从而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
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不断的对施工技术进行完善,从而使工程的质量得以保证,确保工程能够安全、顺利的实施。
篇9:建筑的分析论文
1、随着建筑行业的兴起和发展
在大江南北的城市和乡村,各种样式、大小不一的古今建筑、土洋建筑、简奢建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有建筑师的建筑等等都想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在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华夏大地上,无论是山水、野草、树木、平原、丘陵、江河,还是古镇老街、旧城老巷,在对历史文化形成中,具有尊重价值的特定环境,到处都没有呈现出了对传统环境的任意发挥,对传统环境文化的摒弃与毁灭,直接就导致了对已经建设的建筑环境的破坏。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名族文化之根,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立足于传统文化,面向未来,让时代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吸取我国优良的文化精华,是现代建筑设计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赋予时代感。
2、传统文化与建筑
一个城市的发展历史,就是建立在对对传统文化创新中不断地开辟出来的。新时代的建筑不仅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不只重于外表的形式,更重要的的建立在内在的精神理解,继承和发展期内部的肌理特征。研究大街小巷建筑的形态、轮廓、色彩生活方式、习俗以及神韵气氛等方面,不仅要注重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针对现实的需求,结合时代的技术水平和审美观念的需求,而且还应该注重对其优良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让精粹的名族文化锦上添花,绽放时时代的风采。一个城市的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到以下的几个方面:在环境的利用上,要保持和美化,使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相融合,成为环境保护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像我们在绘画前进行构思一样,要从整体进行考虑,兼顾原来的地质地貌特征,并加以利用,是环境与建筑设计彰显出色彩,让建筑设计与环境中的山水湖泊相融合,体现出应有的`自然美,构建和谐社会,还应该包括人与环境、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之间的高度协调统一。所以,建筑设计有把环境作为背景,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3、建筑与环境
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用谦虚的态度对待环境,要做好统筹兼顾的整体协调的格调,在此基础上绽放出个性色彩。但是在我国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过分的浮躁,环境与建筑设计不够的体,建筑设计只顾自己的造型,没有考虑环境因素,对环境因素摒弃,没有从整体的商业利益出发和考虑,盲目的建设,造成了建设设计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充满了对外来文化的模仿,是建筑文化与我国环境文化不协调统一,让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悠久文化与其建设不相称,看起来就如荒漠里的一个古老茅草屋一个单调。
4、建筑发展方向
可以插枝嫁接在我国现代的科学技术水平、西方国家的理念、新时代的精神理念之上,让我国传统文化“老根”发出新芽,开花结果。随着我国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正在飞速的崛起和发展,城市和乡村各类建筑不断地涌起。有西方土洋建筑、有不中不西建筑、有超越时代建筑、有的看不出是建筑还是雕塑,有假的古董赝品,有的建筑设计外表可以说是富丽堂皇,内部空虚,有的没有时代的感觉,也没有古代的审美艺术等等的设计,都不能让真正的艺术体现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建筑的功能和机构相去甚远,就像人们所说的“穿西服,戴西瓜帽”的作风一样。还有的建筑设计不追求风格、可以的标新立异,不顾环境的保护,不顾积极城市的实际背景,不考虑人们真实的需求,达不到环境、建筑、人三者之间案的相互协调和统一。
篇10:建筑的分析论文
1、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1.1备选方案厂址区构造地质条件
“官塘桥”场地场地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下伏地层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t)。“大石板”场地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二段(P2l2)。岩层产状较乱,总体为单斜缓倾构造,倾向120~175°,倾角15~35°。其地质构造相对较复杂,构造地质条件不如“官塘桥”场地良好。地貌拟选场区属于溶丘洼地、溪流沟谷及坡缘阶地地貌类型。水文备选方案厂址场区位于绮陌河中下游,河流流量变化大,河床宽度6~12m,水深0.2~1.2m,河谷为斜向河谷,但不对称,见有不连续分布的一级堆积阶地,阶地高度1.20~2.60m。
根据河道坡降:官塘桥河床1290.8,坡降0.33%,官塘30年一遇洪水相应设计洪水位为1295.5m;大石板河床1275.5,坡降0.52%,大石板30年一遇洪水相应设计洪水位为1279.7m。水文地质场区地下水主要为岩溶水和裂隙水类型,另有少量孔隙水为潜水。“官塘桥”地下水由南向北径流排泄,“大石板”场地地下水由东向西径流排泄。“官塘桥”场地位于地下水补给径流区,且靠近绮陌河,地水位埋藏深度较浅;“大石板”位于斜坡中下部,远离绮陌河,地水位埋藏深度较深。
1.2岩土构成与岩土参数
第四系土层类别为耕土层、粘土层等。基岩场地基岩根据岩性、风化程度分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二段(P2l2)和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一段(P2l1)两大类。“官塘桥”场地以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一段(P2l1)为主。“大石板”场地以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二段(P2l2)为主。
岩土参数场区各土质单元及基岩地基承载力类比相邻地区岩土参数范围值建议如下:土质单元承载力范围值:硬塑粘土(含全风化层)fak=190~210kPaEs=7.5~10.0MPa可塑粘土(含全风化层)fak=150~180kPaEs=5.5~7.0MPa杂填土:fak=80kPa粘土夹砾石(冲洪积):fak=80kPa基岩范围值:强风化泥页岩:fa=150~250kPa强风化燧石结核灰岩:fa=300~350kPa中等风化泥岩:fa=40~80kPa中等风化燧石结核灰岩:fa=1500~2500kPa4场地工程地质分区及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根据场区地形地貌、岩组特征及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可将场区分为三个大区及二个亚区,分述如下:河谷区分布于绮陌河两岸,为狭长条带状区域。
部分河床基岩裸露,水力坡降0.30~0.40%。河谷为斜向河谷,且不对称,左岸陡坡,右岸缓坡。两岸发育有不连续的堆积阶地,冲洪积物厚度0.5~2.5m。该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岸坡稳定及洪水影响。缓丘斜坡地区分布于绮陌河右岸。“官塘桥”场地缓丘坡度一般为20°,地形起伏相对较小,第四系土层厚度大,大部分地段已开拓为耕地。“大石板”场地地形起伏相对较大,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工程开挖边坡问题。
2、场区工程地质评价
第四系土层较薄,下伏基岩埋深较浅,建构筑物均可采用岩石地基和浅基础方案。岩石地基稳定性良好。“官塘桥”场地受洪水影响,并有疏排地下水问题。“大石板”场地稳定性分析场区岩层总体倾向北东,地形起伏较大,工程开挖工作量大,岩体较破碎,易产生工程滑坡。“官塘桥”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基岩主要出露为深灰色、灰色厚层、中厚层燧石结核灰岩夹砂页岩,岩体相对较完整,构造简单,稳定性良好,拟建物基础采用岩石地基,浅基础方案,建筑条件好。建筑物(办公楼等设施)宜布置在地势较高地段,构筑物(污水处理池等)宜布置于相对低洼地段,便于污水自流入厂。但拟建厂址靠近绮陌河。建筑环境影响评价场地可利用范围,南北长度550m,东西宽度160~300m。南部分布有少量拆迁,西侧为绮陌河,北侧即场地下游为移民新村区及居民区。
污水厂废气对居民区有影响,绮陌河防洪堤的建设等。“工程地质条件主要位于工程地质分区区部位,地面高差大。场地基岩泥页岩、砂岩与燧石结核,第四系为耕植土及粘土,回填及开挖工程量大,地基基础可以复杂,建筑条件一般。建筑环境影响评价场地可利用范围,南北长350~390m,东西宽160~300m。整个场地占用农田较多。存在的问题,污水废气对工业园区的影响,废水溢流或渗漏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影响;场地占用农田及水渠,高压线拆迁等。
综合对比、分析根据以上条件对比,两厂址在自然地理、地质条件、自然经济、交通道路、场地建筑环境等方面差异较大。经过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环境条件综合对比,推荐“官塘桥”为首选方案。之后通过分析与比较,从投资、交通、尾水排放,市政基础设施、污泥外运处置等方面进行分析,将厂址分散设厂2厂方案更具有优越性,即厂址位置为绮陌工业区和主城区分设绮陌工业区下游和主城区下游县城与绮陌工业区之间。该方案更符合某县总体规划和远期发展要求,地理位置优越,宜作为本工程的推荐方案。
3、结语
场地是备选方案中较理想的污水处理厂场地。“大石板”与”官塘桥”比较,推荐“官塘桥”场地为首选场地。“大石板”场地由于跨过不同地貌单元、不同岩质单元,不仅存在较复杂的工程地质问题,而且还存在施工开挖对现有大石板村民的地面建筑物和环境的影响,因此,不宜选择“大石板”场地。场区没有发现活动断层、坍岸、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区稳定性良好,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本次咨询仅对场区作了初步的调查与分析。
因厂址所处位置基岩露头不多,建厂时工程勘察宜采用多种综合手段进行。详细的场地工程地质问题,有待详勘阶段时进一步查明。建议对场区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作长期调查和监测工作。综上所述:推荐”官塘桥”场地,污水处理厂方案A。
篇11:建筑市场情况分析报告
建筑市场情况分析报告
今年1-9月份我市建筑业完成产值39.11亿元,同比增长6.4%,第三季度较一、二季度分别增加12%、8.7%。1-9月建筑业产值占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8亿元)的25.1%。全省1-9月份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98亿元,同比增长27.6%,占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96亿元)的24.1%。我市建筑业产值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占比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但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预计全年建设业完成总产值70亿元,增长13%,对gdp贡献率有望达2.7%以上,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
一、问题及原因分析:
针对建筑业产值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问题,经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我市建筑企业资质等级普遍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市目前有170余家建筑业企业,其中:一级企业3家,二级企业28家,大多都是三级或劳务分包企业。而全省有特级企业2家,一级企业170家,二级企业2100余家,我市建筑企业资质等级水平明显落后于省内的其它城市。
2、我市建筑企业占有本市建筑市场的份额低,对外承包工程规模较小。建筑业产值是按照企业注册地(含外地企业设立的经工商、税务登记的分支机构)进行统计,外地施工企业的产值是不计入我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按相关规定,外地施工企业在我市承接工程只实行中标后的备案制度,入市门槛低,导致今年外地施工企业大量涌入自贡建筑市场,且这些外地企业大多资质等级高,承揽的多为规模大的项目,如s305改造工程、檀木林国宾府、龙城国际、南湖体育中心场馆等。根据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站的统计,20xx年、20xx年、20xx年外地企业在本市承揽工程的中标金额分别占全市招标项目总金额的13.48%、18.97%、32.78%,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特别今年外地企业中标项目的金额比去年猛增约14个百分点,导致我市建筑业产值大量流出。而我市只有市建一司、市建二司等少数总包企业在外地承接工程,且总承揽任务偏少。
3、20xx年“5·12”地震造成重灾区当年的建筑业产值较少,而今年的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等项目的'实施,使得20xx年全省建筑业产值大幅增加,主要贡献地区为成都、德阳、绵阳、阿坝等重灾区,因而我市建筑业产值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1、着力将建筑业放到突出的位置抓好抓实。把做大做强建筑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整合各种资源,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抓紧培育和完善建筑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加强对建筑企业改革的指导,加大服务力度,加快建筑队伍的教育培训、鼓励建筑企业科技创新和对外承包工程,充分发挥建筑业的支柱产业作用。
2、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实施大建筑业战略,着力进行经营结构调整,鼓励建筑企业向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建材生产经营和其它新兴三产行业发展。要加大对具有一、二级总承包资质企业的扶持力度,尽快催生一批更高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打造建筑业龙头企业,最近我局就新审批了有较好前景的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力工程总承包资质。合理发展专业承包企业,优先发展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专业承包企业,引导和支持中小建筑业企业向专业化、技术型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劳务分包企业。
3、优化建筑市场环境。结合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建筑市场规范和监管,认真解决工程项目招投标和建设中的垫资、拖欠工程款、转包、乱挂靠、“阴阳合同”、“恶性竞标”等问题。完善激励机制,严格市场准入和清出,加快建筑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程投标担保、支付担保、履行担保等制度,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进一步健全劳动合同、工资支付保障、工资支付监管等制度。加强外进队伍管理,完善外进企业管理办法,落实外地施工企业、监理招标代理企业进入我市建筑市场备案登记制度,为本地建筑业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篇1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分析论文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分析论文
摘要: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核心部分,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促进建筑项目的高效至关重要。对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对建筑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难点以及管理对策进行详细探究,以期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1引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和工程项目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一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而且还会对施工单位的收益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建筑项目管理应该加快发展,积极创新,促进建筑行业发展。
2建筑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项目管理已经逐渐受到很多施工单位的关注。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综合性很强、复杂性很高、安全系数较低的复杂项目工程,各施工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仍然科学的开展建筑施工的各项工作,就必须具有较高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2.1有利于降低工程项目投资风险
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都是室外作业,具有项目周期长、施工条件差、变动因素较多的特点。一旦某一环节协调不好,就极其容易引起资源浪费、工期延误、施工质量较差等不良后果。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可以从统筹管理的角度上减少施工过程中各环节内不必要的额外浪费,保证施工企业获取最高的经济效益。
2.2有利于避免安全事故
一直以来,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施工中安全事故常有发生,给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在保证施工质量达标的同时可以从根本上个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为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为全面的保障。
2.3有利于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是一项涉及层面较广、流程极为复杂的过程,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对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等衡量项目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的完成情况起决定性作用,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对于提升施工企业综合市场的竞争能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保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建筑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难点
3.1缺乏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现如今,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有些老旧的法律法规已经无法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需求,对于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约束力不足。除此以外,对于一些建筑企业而言,并没有意识到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普遍存在管理方式不当、管理技术落后的问题,甚至会造成整个工程项目在实际作业中存在了较大的管理漏洞,进而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与影响。
3.2质量意识不强
现如今,有些建筑企业缺乏较强的质量意识,对相关法律法规在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方面的的义务及责任不够重视,致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降低工程的整体质量。我国相关建筑法中明确规定了建筑企业的义务和责任,要求其在工程质量与技术管理中规范自身的行为,确保工程的质量。
3.3工程项目风险预防措施不完善
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需要面对诸多风险,例如工程品质、客户需要与施工人员流失等风险因素。出现风险的因由与导致的负面作用各种各样,但是,很多企业管理层成员因为没有充分的认知与理解,将在工程中碰到的各种风险概括为是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的,未能深刻地意识到应该主动地寻找构成风险的深层次影响因素,进而对隐藏的风险进行应该有的充分预防。如果风险出现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未能做好足够的预防措施,则对于风险就会很难做出合适的处理,从而造成严重的成本损失。
3.4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人员的素质不高,缺乏丰富的施工经验,无证上岗和盲目施工等情况较为严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的规范性,给工程埋下了一系列隐患。
4建筑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对策
4.1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建立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效果,建筑企业管理部门必须明确意识到加强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并完善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更好的满足建筑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另外,建筑企业还应该促进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的改革,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对建筑工程管理经营机构进行有效调节,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管理实际情况。除此以外,建筑企业还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重进度、轻管理”理念,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
4.2增强项目管理控制意识
为了能够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建筑企业必须要从思想层面来重视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增强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还应该利用合同中的约束手段来科学控制与规划工程质量,在施工合同条款中统一工程各项目,并以实际情况为依据设计出科学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认真分析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法,从根本上保障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
4.3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为了加大企业内部风险监管力度,提升企业风险管理质量,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完善性和权威性,将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落实到企业管理工作中。②将审计制度和风险管理进行紧密融合,以风险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让审计人员全程参与到企业的风险诊断、风险管理以及风险控制等工作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审计工作和实际工作的配合度,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质量。
4.4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
项目管理中人员素质的管理应从管理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两个方面分开进行。对于起核心主导作用的项目管理人员应增大其实际操作、现场体会以及外出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机会,对于一线的施工人员应积极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提高整体建筑团队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综合素质。
4.5构建与健全企业联动机制
建筑工程项目应当构建与健全一个高效的联动机制来控制项目施工与处理相关事务。①通过在单位内部推动公平公正的岗位竞争,以此鼓励有关工作人员对技术进行改进创新,对经营方案实现完善,提升生产效率。依据优胜劣汰的原则对员工进行激励,使其按照客户需要策划进行施工。②应当加强激励措施,制定各种奖罚措施,高效鼓励工作人员主动积极地依据制订的章程实行施工。③构建科学的约束体系。通过一定程度的约束让建筑工程项目向着科学明确的方向开展,对于建筑单位的施工方面,应当根据现实施工过程里碰到的工程问题制订有关的章程内容,让工作人员能够参照既定的企业规定来约束自身的行为。④还应当构建一个监管系统。通过全方位的工程监管和责任分配制,以及科学的监督手段,依据提升项目品质与企业收益的根本目标,进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个人。
4.6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
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也出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技术,建筑企业要想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首先应审视现有传统的项目管理手段,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专业的项目管理技术和经验,同时在日常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也应加强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体现,利用网络技术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施工进度管理等环节等进行合理地规划与设计,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
4.7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能够促进人们意识到加强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制定三级管理机制,积极落实相关的机制体系,在工程项目的各个施工环节都落实好监督工作,按规定的标准规范为依据进行全过程的监管,继而做到严把质量关,增强项目管理质量。在工程验收环节,应该科学控制隐蔽工程的验收工序,分项分部分批次进行验收,做好相关人员培训工作,并结合具体情况来评价工程质量,对其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加以及时发现和整改,确保验收过关。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领域中,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与作用,因此在实际项目建设中,应该明确意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并加强项目管理监督,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田新燕 单位:韶关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顾渭建,冯丽,田川平.工程设计项目风险管理案例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08(s2):1773~1776.
[2]李艳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设计[J].建筑技术,,47(6):565~567.
[3]胡捷,金怡.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与进度控制[J].建筑技术,,44(7):646~648.
篇1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论文
1房屋建筑施工的地基处理概况
1.1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的概念
房屋地基处理技术是指在房屋建筑之初,采用一定的技术来改变建筑的地基的渗透性质以及变形性质,从而提高地基对于房屋建筑的承载能力。当前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使得房屋建筑的高度也越来越高,这就对地基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地基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1.2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特点
(1)复杂性的特点。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跨经纬度比较广,各个地区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等都有所不同,比如:冻土地、盐碱地、软土地等,还有一些地质灾害如:滑坡、地震、泥石流等,不同的地质条件给地基施工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只有选择最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才能够充分保障建筑物的整体安全。
(2)潜在性的特点。地基处理是房屋建筑施工的第一步,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步,因为房屋建成之后地基是处在地下的,对于看不见的部分人们往往不会倾注过多的注意力,但是这也就给建筑物的整体安全留下了巨大的隐患。地基的隐患具有潜在性,能够及时的发现并消除隐患,会对房屋的质量以及今后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3)严重性的特点。地基是整个建筑物的基础,只有地基牢固之后才能进行其他的施工项目,因而一旦地基出现问题,后续的所有施工项目都会出现停滞,这将会增加施工的难度和加大资金的投入,造成工程进度不能按照原计划完成,造成工程质量下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当前我国各种建筑质量问题频发,每一起质量问题都牵动着群众的神经,拷问着政府的处理能力。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的质量达不到要求,很可能导致房屋建筑出现垮塌、裂缝等问题,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一旦发生问题,也势必影响社会的稳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4)困难性的特点。一般房屋建筑施工出现问题,可以进行局部的整改。但是地基处理则不然,一来地基施工工程属于地下工程,处理的难度较大。再者地基的连带性也会导致无法进行局部的整改,只能整体重新处理,这就给施工带来了诸多困难。
1.3地基处理技术的类型分类
根据地下环境进行房屋建筑的地基施工,地基施工的原理是通过各种物理或者化学的手段来改变支撑建筑物的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改变建筑物地基的渗透性质以及变形性质。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有:桩基技术、辅助性的地下连续墙处理技术、地基加固技术等。其中,桩基技术是在地下建造桩体,将建筑物的荷载由浅层地质传递到深层稳定地质的方式;辅助性的地下连续墙处理技术则是在地下构建出一道具有防渗、挡土、承重功能的连续的地下墙体;地基加固技术则是通过夯实等各种手段来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使得土壤能够承载更高的建筑物而不会发生地基的形变或者沉降。
1.4当前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
1.4.1粉喷桩与CFG桩的结合
CFG桩法与粉喷桩法结合的作用是利用二者的固结能力与天然地基土混合组成复合地基。CFG桩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等加水搅拌而成的高粘结强度桩,但是这种技术对周围土层的要求比较高,并且水泥的用量大,增大了施工的成本。而粉喷桩则常用于加固淤泥、粉土以及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CFG桩法与粉喷桩法结合,能够有效处理城市中各种复杂的地质结构,并且实际使用的效果也较好。
1.4.2强夯法与碎石桩法的结合
强夯法与碎石桩的施工方式如下:在待处理的地基区域铺设碎石桩体,其作用是对土壤进行挤密和排水固结。在冲击力的作用下,碎石桩体被粉碎彻底,均匀散布在周围的土壤之中,从而形成的紧密的碎石和土壤的混合体,提高了土壤的承载能力。这种施工方法中对于夯击的要求较高,只有足够的夯击次数、夯击深度,才能够保证碎石和土壤紧密结合,对土壤进行挤密和排水固结。一般来说要结合土壤的性质、结构类型等来设计夯击的次数等指标,夯击之前要进行预实验保证夯击的质量与理论相同。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这种方法时两次夯击之间应该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土层中超静空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
1.4.3碎石桩与CFG桩的结合
桩基法的工作原理是将建筑物的荷载由地面传递到地下深处,从而提高了桩基础的承载能力。但是桩基础同样对周围土质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桩基础的长度达不到要求,就很可能导致桩基础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现在多以CFG桩法改变一个区域内的土壤的性质,使得周围土质达到桩基础技术的要求,将碎石桩与CFG桩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发挥双方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两种技术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因此在桩的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要达到桩基础的要求,只有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才能够满足地基处理技术的要求。
2地基处理的新方法
2.1粉煤灰吹填法
粉煤灰来源广泛,并且价格低廉,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因而常被用于加固处理吹填土的地基中,这样可以加速吹填土的固结,缩短施工所需的时间,为施工企业节省施工成本。但是使用时一定要保证粉煤灰与吹填土充分混合均匀,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上改善吹填土的固结性质。
2.2DDC灰土挤密法
DDC灰土挤密法是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的施工工艺,用钻机钻孔,然后在孔内分层注入灰土,每注入一层灰土之后就反复夯打,机械的夯打使得桩径逐渐扩大,也使得桩和土组成了一个整体,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工方式主要是用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
2.3IFCO强制固结法
IFCO强制固结法是砂井预压法的改进版本,通过纵向贯通的一排排砂墙作为排水通道,这样就加快了土壤固结的速度,缩短了土壤固结所需的时间。并且此种方式中的加压系统可以一次性施加真空压力,也可以与堆载同时施加,这样就能够缩短堆载所需的时间,从而加快施工的效率,降低企业施工的成本的同时保证地基处理的质量。
3结语
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住房有了更多的需求与更高的要求,房屋建筑的质量也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地基作为房屋的基础,其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的后续工作以及房屋竣工后整体的质量,可以说意义重大。加强对于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的探究,探究更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对于当代房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工程的角度来看,实施新方法新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降低经济成本,从而更好的适应于复合性的地基建设。
篇14: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论文
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及现状
在技术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联系上看,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脱节,在实际工作中创新能力严重匮乏。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起面临着对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比如说非线性分析、最优控制、反馈分析及材性分析等,这些分析都应当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综合创新运用分析,而不是孤立的进行运用;另外,对于基础性理论研究和实用性理论研究方面,没有创新应用,存在传统的局限性,没有形成系统的集成和有价值的实践应用创新,限制了工程技术的创新发展。此外,在工程施工技术实际应用的标准存在局限性,在工程施工中,准备工作不充分,目标不明确,对于工程施工的要求马马虎虎,更不要说进行技术创新。最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团队,但是当前的建筑施工工程在管理上也存在管理漏洞,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现问题,找不到相应的责任管理人,出问题不知道找谁,很多项目都是多个部门共同管理,到最后却推来推去,最终不了了之。施工的过程中,不注意质量管理,影响力技术创新的开发,对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产生不利的影响。
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2.1创新是当前时代发展的主题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题,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上也不例外。应当看到近些年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业发展速度惊人,伴随而来的是技术水平的迅猛提高,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当前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特别是在技术创新上,我国要走的路还很长。从当前的发展实践情况来看,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在自主创新上还不能够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而对于建筑施工技术行业而言,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就必须从技术创新角度进行出发,因为技术创新意味着企业能够为社会提供高品质高质量的产品,也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2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发展在当前社会中面临着严峻的形式,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在社会发展要求,建筑行业也面临着大洗牌的境况,企业的优胜劣汰也越来越明显。所以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不断地将新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工程建筑中,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策略
3.1强调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理念
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同时也带来激烈的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生存下来的,在市场经济的洗牌中,企业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创新技术,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建筑施工企业除了要要雄厚的资本外,还应当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在企业中普及技术创新理念,保障工程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全过程全方位的技术创新,促进工程建筑施工的质量,在管理、施工环节进行技术创新,实现建筑工程技术的革新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使得技术创新能力转化成企业实实在在的利润增长,提高企业对外发展的速度。
3.2建立完善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机制
针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建立完善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机制,创立企业自己的团队,研发具有企业发展特色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形成企业内部发展的核心技术。现如今,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而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普遍面临着素质低下,专业的技术水平并不高的局限,这就要去企业在发展中要加强对各类人才的引进,并加强对现有员工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开展各类培训课程,聘请各个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并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鼓励奖励政策,对做的好的员工进行鼓励。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企业要加强监督,保证各项技术完整落实。
3.3加强对创新技术的应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是否先进,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企业的效益和成本控制问题。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突破传统的技术观念,努力的实现技术创新,例如,在施工中会涉及到地基、混泥土、钢结构等方面的技术,实践中也会涉及到深基坑支护技术(包括桩锚支护体系、桩锚支护体系、在钻孔灌注桩时的旋挖工艺等等)创新、新型预应力技术创新、钻孔灌注桩技术和土木工程自动化方面技术的改革和创新。这些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都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新技术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工作,企业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降低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人与自然人的和谐发展。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建筑施工行业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水平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企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自身技术的革新。未来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必定向着高精专方向发展,如果企业不能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能力,将会影响到建筑施工工程的品质和质量,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 建筑结构抗震论文
【建筑分析范文(整理14篇)】相关文章:
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3-03-31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探析论文2022-05-02
我国建筑节能财税政策研究论文2022-08-09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分析论文2022-08-15
分析建筑工程预结算管理过程中动态管理论文2023-06-29
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设计及优化论文2022-10-25
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2023-06-10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实习报告2022-11-26
高层建筑供暖技术分析论文2022-05-08
工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危害分析论文2023-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