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桃花源诗》看陶渊明的理想美(共3篇)由网友“ljeddison”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从《桃花源诗》看陶渊明的理想美,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从《桃花源诗》看陶渊明的理想美
从《桃花源诗》看陶渊明的理想美
《桃花源诗》这篇作品为陶渊明晚年所作。作品以虚构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道德淳朴、宁静和睦的社会生活图景——桃花源,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中的美好社会,与当时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桃花源诗
陶渊明
瀛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而陶渊明生活的时代,社会是黑暗的,官场是腐败的,人民生活是苦难的。面对如此现实,作为十分体恤人民疾苦的陶渊明,却也自有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就其个人来说,陶渊明不愿与腐败的官场“同流合污”,就是追求一种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归隐了田园,从而实现自我的需要。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虽然不能改变现实,采用了“逃避”现实的方式,但本质上体恤人民疾苦的陶渊明自然也不是一个完全脱离社会的人。也就是说,在陶渊明的内心世界中,还是一个不懈追求理想、实现自我的美好愿望。这些我们从陶渊明在归隐中写出的《桃花源诗并序》中可以感受并理性地认识到这些。而这些恰恰是他自己人格本质转化结果,是他田园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是他归隐田园后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的形象化,是他把生活感受转化为审美感受的结果,是他审美理想高度体现,因而,表现出明显的超越性、理想性和反叛性特征。这首《桃花源诗》以及并记,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富有诗意的、传奇色彩浓郁的美好图景。客观上说,陶渊明隐居了。但从主观上说,陶渊明没有“隐居”,因为陶渊明思想情感并没有远离现实社会,时时刻刻还在关心着社会、关心着人民疾苦,希望有一个美好的社会。为此,我们就从《桃花源诗》来看看陶渊明的理想美。
现在我们联系《桃花源记•并记》从整体上看,诗人描绘的桃花源式的`社会,所表现的是人人劳动,自食其力,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自由和谐、平等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以强凌弱、尔虞我诈的官场斗争,只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睦相处的美好生活。你看,就连渔人去了就没有疑心其真假。陶渊明描写的这种“桃源模式”的理想社会,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这作为一种文化理想,是对传统文化思想有所继承,也有所扬弃,它吸取了《礼记·礼运》中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等思想。诗人笔下的桃源社会,“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这不但与现实社会黑暗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还体现了在中华文化的哺育下,真正优秀的诗人在诗歌中所表现的对人对物的爱心——民胞物与精神。所谓“民胞物与精神”就是人民是我的同胞手足,世上的万事万物都参与其中,人应该爱人、爱物、爱自然的思想和精神。《桃花源诗并记》中所呈现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男耕女织这样一个自由自在、自为的理想社会。从传统文化来讲,这样的社会融合了李季的大同社会和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精华。然而,“文学毕竟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是审美理想和审美意识的具体表现。”而陶渊明在作品中所展示的“桃源式”社会,是一种极为美好的社会,而这样美好的社会。可以说,这样的美好的社会也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只不过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向思维的结果。也就说,在当时来说,绝对是不可能有的。从这样的意义来说,陶渊明的“桃花源式”的社会极具时代的超越性特征,也是诗人审美理想的超越体现。所以,在《并序》中,诗人反复强调其不存在,并通过“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等来暗示这一不可能存在的社会。
总而言之,陶渊明这崇高理想社会,是对当时充满**、篡夺、杀戮、民不聊生的现实社会的根本否定。因此,陶渊明通过描写理想中的桃源社会,不但表现现实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与污浊,更表现了诗人执着于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与向往之情,真正体现出了陶渊明伟大的理想。
篇2:从郭沫若译诗“真的美”看“风韵译”的得失
从郭沫若译诗“真的美”看“风韵译”的得失
杨 敏,王 庆
(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允许译文不忠实于原文,是郭沫若“风韵译”理论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引起众多批评和争论的主要原因。《英诗译稿》是郭沫若的最后一本译诗集,本文试着从其中一篇译诗——“真的美”来分析郭沫若“风韵译”理论的得与失。
关键词:郭沫若;风韵译;诗歌翻译;“真的美”
一、引言
郭沫若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指出在翻译时不仅要深刻理解原文,对本国文字也要有自由操纵能力。他在诗歌翻译方面造诣很高,认为诗歌是可以翻译的。郭老提出:诗人译诗,以诗译诗。译诗不必把原诗一字一字译出来,应该把原诗看成一个整体,不要纯粹地直译、硬译,要不失原作风韵,认为除了直译和意译,还有一种译法,即“风韵译”。《英诗译稿》是郭沫若的最后一本译诗集,本文试着从其中一篇译诗——“真的美”来分析郭沫若“风韵译”理论的得与失。
二、“风韵译”
郭沫若在译诗时,推崇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郭沫若主张译诗要忠实于原诗的思想,创造性的使用自己的语言,不主张鹦鹉学舌式的硬译。与此同时,他推荐“两道手”式的译诗法—一首先由熟练外语的人译诗,再由诗人对诗进行“化境”。郭沫若认为译者更重要的是对本国语文的修养。如果本国语文没有深厚的基础,不能应用自如,即使有再好的外文基础,翻译起来也是不能胜任的”。郭沫若精通外文,又是中国伟大的诗人,能够将“两道手”式的译诗法应用自如,这正是他一生中能够译著众多国家许多作家作品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郭沫若提出了“风韵译”与“创作论”,实指“形神兼顾,突显风韵”。谷峰认为郭沫若的“形神兼顾,突显风韵”翻译理论暗含了翻译是一个审美再现过程。其“风韵译”实际上是一种美学翻译理论,注重译者的主体性一强调译者的审美体验以及译语的传神,郭老的“风韵译”丰富了我国的文学美学翻译论。李春认为郭沫若的“风韵译”理论与他的诗学观念和对新文学的`构想联系在一起的。“风韵译”实际上就是译者在阅读了原诗之后,获得了某种灵感和情绪,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将之“复现”出来,“风韵译”追求的是译者的自我表现。重视译者的自我表现,就必然消解原文的权威,不再履行对原文“忠实”的承诺。
193月郭沫若首次提出“风韵译”。郭沫若提出:诗的生命,全在那种不可把捉之风韵,译诗的手腕于直译、意译之外,当得有种“风韵译”。所谓“风韵译”.也可以叫做“气韵译”,是就诗歌翻译而言,它不同于“直译”和“意译”,既不像“直译”那样严格地遵从原著的句式、意义,也不像“意译”那样始终“忠实地”传达原著中的信息。“风韵译”与“直译”和“意译”的最大区别就是颠覆原著的权威地位,突出译者的主体性。郭老强调自我表现是诗歌的本质所在,押韵、音节、声调等形式方面的因素不能决定诗歌的本质。“风韵译”的目的在于传达“诗的生命”,即“那种不可把捉之风韵”。也就是说,翻译时不仅不能背离原文的意义,而且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能走转。原文中的字句应该应有尽有,不必逐字逐句的呆译,或先或后,或综或析,在不损及意义范围之内,为气韵起见可以自由移易。允许译文不忠实于原文,是“风韵译”理论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引起众多批评和争论的主要原因。
三、“风韵译”理论在译诗“真的美”中的得失
诗歌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也就是说,诗歌言辞精练、节奏鲜明、行行押韵、句式整齐。诗歌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含有鲜明的语言文化特征,浓缩了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精华。诗歌翻译是科学性和创造性的统一,译文不仅要形似、意似,还要神似,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使读诗的异国读者能够从译作中获得尽可能与本国读者一样多的共鸣和美的享受。“意美”就是语言的深层结构,即“语言背后的语言”,“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一诗的意境美。“形美”主要是指诗歌的体裁、用词、句子结构、表现手法以及比喻手段等方面与原文一致。“音美”指节奏和韵律,人们总是将诗与歌联系起来,认为诗歌是“带有音乐性的思想”;诗即是歌,歌即是诗。“三美”之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次是“形美”。因此诗歌的翻译是非常困难的。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诗是不能翻译的,译诗是徒劳无益的。在郭老看来,诗歌是完全可以翻译的,在译诗过程中,要把“风韵译”放在首位,不主张逐句翻译,要把译诗过程看作是进行思想与意识再现的过程。他所提出的“诗人译诗,以诗译诗”是指翻译时不要失去原诗的“神韵”。
郭沫若《英诗译稿》中翻译托默斯·加鲁的“HETHAT LOVES A ROSY CHEEK”原诗如下:
HE THAT LOVES A ROSY CHEEK
Thomas Carew
He that loves a rosy cheek
Or a coral lip admires,
Or from star-like eyes doth seek
Fuel to maintain his fires;
As old Time makes these decay,
So his flames must waste away.
But a smooth and steadfast mind,
Centle thoughts, and calm desires,
Hearts with equallove combined,
Kindle never-dying fires: -
Where these are not,I despise
Lovely cheeks or lips or eyes.
郭老是这样翻译的:
真的美
托默斯,加鲁
颊如玫瑰红,
唇如珊瑚赤,
星眼殊耀燃,
有人为之热;
迟暮俱凋谢,
热情亦衰竭。
心平气亦和,
宁静而谦抑,
一视能同仁,
爱之永不灭:—
世若无斯人,
颊唇眼何益?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美并不只是外表的容颜,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心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与爱的独特思考。前一小节是反面的铺垫,后一小节是精切的妙语。原诗中尾韵分别为ababcc,dbdhee,每一韵段的前四行采用了隔行交互押韵( abab,dbdb),最后两行分别押相同的尾韵(cc,ee),具有悦耳的节奏感,全诗读起来如歌似曲,充分体现了诗与歌的完美统一。译诗中郭老根据诗的意境,没有逐字逐句的呆译,而是在不损及意义范围的情况下,为气韵起见进行了自由的翻译,如把标题“HETHAT LOVES A ROSY CHEEK”译为“真的美”,而诗中第一行“He that loves a rosy cheek”却译为“颊如玫瑰红”。郭老的译诗中充分体现了自己主张的“风韵译”理论,以诗译诗,译出了风格。由于郭老强调诗歌的本质在于自我表现,认为押韵、音节、声调等形式方面的因素不能决定诗歌的本质,押韵、音节、声调等,对于诗歌来讲,都是外在的东西,真正决定诗歌本质的是内在的韵律,即情绪的自然消涨。因此郭老在这一译诗中就没有像原诗那样严格地做到押韵。而要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使异国读者和本国读者获得尽可能一样多的共鸣和美的享受,译文就要做到形似、意似以及神似。老翻译家成仿吾在为郭沫若《英诗译稿》作序时,也提到诗歌“不管你叙景或叙事,总得重视内在的节奏,并且最好有韵脚”。郭沫若不赞成通过翻译来建设新文学,因此在从事翻译时,不迫求翻译的“忠实”、维护原文的权威,而是把翻译作为表达自我的方式,其“风韵译”的“不忠”,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有其历史合理性。
四、结束语
托默斯·加鲁《真的美》这首诗收于郭老的《英诗译稿》,其译文就直接写在原书四周空白处,这是郭老没来得及最后审订的一个译本,因此免不了它的某些客观局限性。总之,郭老对翻译的独特的见解和他关于翻译的许多精辟论述对当今翻译工作者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其“风韵译”翻译理论可以说是诗歌翻译界的标准,值得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杨琴.郭沫若翻译思想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8).
[2]谷峰,哲学诠释学维度下郭沫若的英诗美学翻译之溯源——以《英诗译稿》的个案研究为例[J].郭沫若学刊,,(3).
[3]李春,翻译主体与新文学的身份想象——郭沫若的“风韵译”及其论争[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2).
[4]王婷,诗歌翻译中三美原则的再现——“A Red RedRose”的四种中译文对比分析[J].科技信息,2009,(25).
[5]郭沫若,英诗译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篇3:从《边城》看沈从文的审美理想
【摘要】七十年前,远离主流意识的作家沈从文,以其优美、恬淡、超然的笔触,创作了表现中国另一地方、另一情景,具有纯朴民风民俗生活状态的小说《边城》,显示出他与众不同的独有的审美理想。《边城》如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样,它所构筑的是一个远离世俗的美丽宁静与和谐的理想世界,一个未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充满原始的自然美、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桃花源般的田园胜景。也即作者所说的理想的“希腊小庙”真是这样一部作品,一方面他不仅体现着作者一定的审美理想和内心对人生命形式的完美期盼,另一方面,也呈现出他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社会中的应有价值,特别是对当下构筑和谐理念的一种极好应和。
【关键词】审美理想 人性 真善美 自然和谐
一、关于《边城》的各种说辞
《边城》这样一部作品透视着沈从文的精神世界,自问世后,各种说辞不绝于耳。有人向往,有人礼赞,也有人批判说,是逃避现实人生,躲进“边城”无视血雨腥风。直至半个世纪后,有人论及《边城》是仍说;“《边城》回避或调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冲淡黑暗年代的灾难色彩,把过去了的生活加以理想化、美化,差不多是有类皆备,无丽不臻,他毕竟写的离开了生活的真实了!《边城》写得:“不是我们的世界,我们不要”。然而论者的 这些说辞只看到了作品的优美形式,却没有看到优美形式背后隐藏着作者对民族,对社会的一种忧虑,是在叹息之后对即将逝去的一切的留恋和惋惜,并且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对边远小城的回忆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二、作者对完美生命形式的审美追求
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边城》所体现的作者对完美生命形式的审美追求。《边城》写于1933-1934年,此时沈从文从乡下到城市,目击了上流社会的堕落,下层人民的衰退和道德沦丧,他深感悲痛。他以“乡下人”的情结,产生了对都市里道德的堕落和人性的沦丧,对故乡渐受现代文明的侵染,以及农村社会那点正直朴素的人性美的快要消失的极度失望和不满。作者的理想是“我只想建造希娜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的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以引发读者从他的作品中“发一种燃烧的激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永远的倾心,健康诚实的赞颂,以及对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对“人生向上的憧憬,对当前一切腐烂现实的怀疑”,进而达到整个社会的人性美的提升。可见,《边城》是沈从文展示了他心中诸多感触的情感寓居地,它的审美理想不仅体现在作者对原始古朴的桃源世界的自然美的向往,同时也体现在作者对至纯至善的人性美的礼赞。
先秦道家主张返朴归真,即回归自然,融于自然,这是他们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而沈从文正是带着这种古朴的文化情绪走向文学创造的殿堂,用田园牧歌的手法描写了湘西世界的河流山川,风土人情,体现了生命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边城》触目皆是湘西的山色风光,花草树木,这美丽的'大自然也造就了这里和谐的民风于古朴淳厚的民情。在这里,吊脚楼清越婉转的歌声;端午节龙舟竞渡,新年狮子龙灯,十五夜烟火炮仗,男人在屋前锯木或劈树,柴像一座座宝塔一般;穿着兰布衣裳,胸前挂着白布扣花围裙的女人在日光下一面说话一面做事。“一切总永远那么寂静所有人每个日子皆在这种单纯寂寞里过去”。在作者的眼里,这里是不着雕饰的世界,连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始终被以为是丑恶现象的妓也在民风醇厚,民情古朴的边城闪烁着富于纯美人性的光芒。即便是农家的黄狗也富于人性和人情,与它的主人同悲同喜,同爱同憎,具有自己的一份哀乐,原始的狗性已被自然古朴的人性淳化了。狗亦如此,况于人乎?很会勾画风俗画的沈从文,以其内里的深情砌筑了一种极富田园诗情的自然人文环境:自然,古朴,优雅,淡泊,宁静,闲逸。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的生灵,天,地,人,这一切都处于一种完美和谐的状态。
天人合一的大同世界,其核心的人性的善美。沈从文在《边城》茶峒“希娜小庙”中,供奉的就是这样的善美的“人性”,即“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来谱写“完美人生形式”环境中完美人性。
小说的主人公老船夫就是“善”的化身,是边城世界的公仆。他撑渡船五十年来,白天黑夜,忠于职守,从不耽误客家赶路。尤其是更有一颗慈祥善良,对生后无限热爱的慈父之心,和“孤雏”翠翠相依为命,疼爱着她,让她快乐,给她唱歌,逗她乐趣,更多的是为他担惊受怕。在对待翠翠的爱情婚姻问题上,老船夫始终以一颗未被尘世污染的“童心”去面对这一切。他要考虑的是翠翠的幸福,要把翠翠给那个能在夜晚用歌声打动她的人。这些闪光点正体现了沈从文面对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开出的“童心”药方,正如他在《青色魇黑》中写道的:“共同缺少的,是一种广博伟大的悲悯真诚的爱,用童心发现童心。而当前个人过多的,却是企图用抽象重铸抽象,那种无结果的冒险。社会过多的,却是企图用事实继续事实,那种无情感的世故。”这种认识始终贯穿在他的一切文字里。比如另一个很富有的船总顺顺,尽管很有钱,但从不吝啬,用钱去救助那些贫困的人们。喜欢结交朋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故凡因船夫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士兵,游学的文人,凡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相助。在边城,金钱并非万恶之源,并不是人性丑恶的表达方式。作者将金钱与人性交织在船总身上,以金钱来衬写他高洁豪爽的人性美。金钱成了完美人物身上的人性人情的一种手段。“完美的人生形式”或穷或福,金钱都无足轻重。贫穷的老船夫和富裕的船总都是“真善美”的化身。
边城这种纯美的人性,在年轻一代身上也隐隐的继承着。翠翠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一个人物,在、也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最多的一个艺术形象。首先,作者着墨于外在美的描写。“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晒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双眸子清明如水晶。为人天真活泼,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边城的风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了一个眉清目秀,温柔聪慧,且带有几分矜持,几分娇憨的少女,她的一举一动都透着自然地灵气与人性的纯美。然而翠翠身上最美的还在于她的那段“谁都没有错的”哀婉凄美的守望爱情。她矢志不移的爱着傩送却一直将它埋藏在心底,即使期间因为种种差错,傩送离去了,可翠翠依然等待着,等待着,一颗忠贞不渝的少女的心将在时间的流逝中永远的跳动着。翠翠于傩送这对深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省份。在这里爱与被爱都是极其自然的。既没有外力的压制,也没有金钱的铜臭。文中最后特意写,傩送“也许明天就会回来”,不仅给予了作者希望这种纯美的爱情能够茁壮成长,不被扼杀的愿望,同时也暗含着古老湘西世界的自然美、人性美也许明天就会重建。沈从文正是通过翠翠于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歌颂挚爱亲情,与当时社会的你争我夺,弱肉强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去呼唤那久已失去的“善良人性”,去追求哪“和谐纯美”的远古社会。
三、现代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自然和谐
沈从文之所以在这里构筑了“完美人生形式”的“希腊小庙”,其原因是他日益清晰地看到了城里人“道德的愉快”和“伦理的愉快”更多的是物质感官的刺激,是以牺牲传统道德为代价的,看到了现代文明与人性的异化与扭曲,对真善美人情的污染与侵蚀,看到了现代都市人丑恶的灵魂和虚伪的情感世界而焦虑与痛苦。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传统道德日益却失的今天,《边城》的当下现实意蕴便尽显出来。它给有良知的现代人以力量和勇气继续追寻梦中的“希娜小庙”并坚定地走下去,给道德沦丧的现代人以鞭挞,使其走出物欲的牢笼,回归人性的自然美,除去现代文明中精神世界的商业化倾向。它昭示人们,《边城》中的人性善美,自然和谐,正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小说的审美理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图式,由此可见七十年前沈从文之浓厚深沉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赵遐秋,曾庆瑞:《中国现代小说史》(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60页
沈从文:《小说作者和读者》
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 桃花源诗翻译
【从《桃花源诗》看陶渊明的理想美(共3篇)】相关文章:
桃花源记教学构想2022-09-23
桃花源记语言特点2023-01-19
《田忌赛马》教材理解之一2022-12-18
《桃花源记》(八年级必修学案设计)2022-05-06
桃花源记导学案设计2022-08-26
桃花源记设计与反思2023-01-16
诗词(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2-11-28
《桃花源记》 教案2022-11-05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2-07-10
《桃花源记》导学案答案202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