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的写作特点(精选6篇)由网友“清芳4宁静”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桃花源记》的写作特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桃花源记写作特点
桃花源记写作特点
《桃花源记》按照渔人行踪的顺序,记叙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条理清楚;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想象丰富,用语朴素、简炼、生动。
《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诗人。他不仅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且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伟大的潮流。陶渊明的诗文四处弥漫着他的田园气息,随口念上一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你仿佛已经超然世外了。陶诗在文学史上是个传承点,屈原之后,数百年间未曾出现和他一样伟大的诗人。到了魏晋时期,人们开始反省自己所处的境地,对于战争和社会以及人类命运惊醒思考。在那个崇高名士气度的时代,陶渊明的诗文正代表了关于“人的觉醒”——人应该有精神世界,而不仅仅在物质之下生存。随之而来的唐朝,王维、白居易、李白和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也都在他的作品里找到灵感,吸取营养。
陶渊明的诗文中有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而历经千年风采依然的《桃花源记》更是作者思想和艺术的精华之作。本文仅就《桃花源记》的写作特点,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善于设臵悬念,展现曲折新奇的故事情节。
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音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王勃之于滕王阁,李白之于岳阳楼,欧阳修至于岳阳楼,苏轼之于黄冈赤壁,莫不如此。但他们写的都是实景,而桃花源仙境却都是虚构出来的。以一篇诗文虚构一个仙境而令人神魂颠倒,在中外都是少有的。武陵桃源,远是鲜为人知的荒僻之地,自陶渊明作《桃花源诗并序》以后,始为文人墨客所重,梁陈之际已有诗人涉足山溪,探寻灵秘。至唐代开元填报年间,桃花源忽名声大噪,甚至引起朝廷的关注。天宝七年,诏令“三十户益蜀免赋税,永充洒扫,首备山林”。此后,游着日众,成为人皆慕趋的风景胜地,吟咏之作也历代继继不绝。
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心中,桃源仙境始终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具有永远的魅力。尽管唐代汉语说“桃源之说诚荒唐”,子虚乌有,可是古代诗人宁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总是怀着虔诚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去寻求那梦中美好的温馨。他们“不疑灵境难闻见”,只怪自己“尘心未尽思乡县”(王维《桃源行》),“尘心如垢洗不去”(刘禹锡《桃源行》)。也许,愈是神秘愈能叩动世人的心扉,所以尽管“仙家一去寻无踪”,“只见桃花不见人”,不得不带着“恨满桃花一溪水”的惆怅离去,也还是魂牵梦绕,津津乐道,难以忘情。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乌托邦的社会学说,而是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作者陶渊明善于设臵悬念,巧妙构思,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曲折新奇的故事。
《桃花源记》作为一篇叙事性散文,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文章以“晋太元”年间,“捕鱼为业”的“武陵人”的足迹为线索,以他的所见所闻构成生活画面和故事情节。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清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有时间,有人物,开篇即显曲折,把一个“浪漫”故事写得放佛真有其事,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
渔人“缘溪行”看到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奇丽景色,“甚异之”于是产生了“欲穷其林”的念头。一个“欲”字,既展现了渔人又惊又喜的心情,有造成了悬念,使读者欲罢不能。
从“林尽水源到“豁然开朗”,极其简略地叙述渔人“欲穷其林”的过程。似乎山穷水尽,实则柳暗花明。渔人眼前出现了佳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但作者并没有局限于妙雪这个世外乐土的景色,而是尽情地刻画了桃花源的主角——人的活动。这是个故事的核心,也是它最动人之处。“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他们“见渔人,乃大惊”,“咸来问讯”,对待渔人是“设酒杀鸡作食”,“各延复至其家”,十分客气,并说:“不足为外人所道也”,通过桃花源人对渔人的问讯,款待个嘱告,表现了他们的淳朴和真挚。
最后写渔人“得其船”,告别了桃花源。故事至此似乎可以结束了,但作者忽然笔锋一转,造成一种扑朔迷离的艺术效果:渔人“扶
向路”,后来却“不复得路”;“处处志之”,后来却找不到“所志”;南阳刘子骥曾“欣然规往”后来却“未果”。写得忽隐忽现,亦真亦假,曲折新奇,发人深思。
就文章的情节说,一方面这个动人的世外天地与作者恬淡旷远的心境十分和谐;领一方面,从文章的思想内容来看,这些新奇的情节,又是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的,它表达了作者向往理想社会的强烈愿望。从渔人进入桃花源,到“遂迷”,“不复得路”及“后遂无问津者”,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桃花源诗不存在的,然而它正是农民不满统治阶级压榨剥削的意志和愿望的反映;它虽是作者胸中理想的抒发,却又处处活跃着人民反对君主虐政,向往幸福安乐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所以,这种忽隐忽现的情节及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在相互交替之中,又启迪人们为争取自给自足的自由生活去进行斗争,这就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思想价值,诗人感到情节曲折而不离奇,有一股耐人寻味的味儿。
二、善于运用朴素恬淡的点睛之笔,勾勒出真率迷人的意境。
两晋至南北朝的文学中,华艳之笔极盛,而《桃花源记》全文300多字,极少使用华丽的词语,只在文章开头写到“桃花林“,写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样,整篇文章犹如水墨画中加了一点淡彩,给人以清新的笔的感觉,但整篇文章基调还是朴素恬淡的。作者用朴素恬淡的点睛之笔,勾勒出真率迷人的意境,引发了读者无限的遐想。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我们仿佛领略到了宛如仙境的桃花林景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我们仿佛看见了平旷的土地,整齐的房舍,肥沃的田野,有没的池塘,纵横的道路,临近的村落,猫咪的桑竹……我们仿佛听到了鸡鸣狗叫的.声音,而自己放佛也臵身于富足宁静的田园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又何尝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生活。“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我们仿佛又感受到了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和真挚,“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样的诗句又萦绕于耳边。总之,作者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恬静快乐的与世隔绝的田园风光,让我们心神向往。
中国的古典诗歌很重视创造意境。所谓意境,就是作者把强烈的感情倾注在描写对象上,创造出可见而又诗人感动的那种意境。优秀的诗歌一般都有动人的意境,而散文也一样要有意境,才称得上是上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朴素恬淡的点睛之笔所创造的意境,便是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在《桃花源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田园诗中经常所描写的呐喊总恬静优美的生活图景。如渔人静如桃花源后所见到的一片地广物丰、和平宁静的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于诗人在《归园田居》中所描绘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景物和气氛是多么相似。生活在桃花源中的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又与诗人在《移居》中所写的“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是多么的一致!但《桃花源记》比作者在田园诗中所写的农村生活更美,更理想。
篇2:《桃花源记》写作特点分析
《桃花源记》写作特点分析
《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出了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的愿望。下面是《桃花源记》写作特点分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桃花源记》的语言也十分准确和精练。文章一开头,只用“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这19个字,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开端。第二段描写桃花源的景象也只不过一百多字,就勾画出了一幅极其动人的场景。从桃花源的土地、屋舍,一直写到男女老少的衣着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写得层层深入,次序井然,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在这段文章里,还表现了诗人高超的概括能力,遣词用语恰到好处。像写山里人见到渔人,问他从何而来的时候,诗人没有重复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只写了“具答之”三个字,就概括了渔人的全部答话;渔人见太守说起桃花源的情状,也只用“诣太守,说如此”的“如此”两个字,来概括渔人在桃花源里的一切见闻。
陶渊明的语言风格,是非常朴素、自然的。他写文章不重词藻的华丽,不事雕琢,而是尽力做到朴素,自然,接近口语。但是我们读他的作品,并不觉得单调乏味,而是感到诗意盎然,淳朴浑厚。苏轼说他的作品“癯而实腴”,就是说他善于用朴素、清淡的外表来表现丰富的内容。而这一点也正是《桃花源记》的语言特色。(李文)
语言晓畅,用词精到。《桃花源记》多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叙写情事,如口说家常;描绘人物,如面对朋友。明代许学夷说,陶多用“晋宋间语。靖节耳目所濡,故不觉出诸口耳”(《诗源辨体》)。在当时一味讲究辞藻、雕琢字句、形式主义蔚然成风的氛围中,陶渊明以清新朴实的语言描绘的理想境界,可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一朵清新可喜的奇葩。
然而我们绝不要以为“记”中的这种自然的语言是随意写来的,它是经作者仔细推敲、苦心琢磨的结果。正如宋人所说:“语造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中实敷腴。”(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四)例如,写桃源人民见到武陵渔人后,作者用“乃大惊”三字,就既写出了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又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又如写山口有光,是“仿佛若有光”。“仿佛”,好像的意思。这二字用得既灵活又贴切。为什么说山口有点儿光呢?
第一,因所写山口很小,光线不甚分明,用“仿佛”二字正可描绘出光线极弱,洞口若明若暗的样子,这更符合桃花源隐蔽五六百年而不为人发现的情景。
第二,因为桃花源是虚设的境界,其中景物并非实有,所以用词不能太着实。这样,给读者以迷离恍惚之感,增强了语言艺术的魅力。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所以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可以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后来就有人索性将标题写为《桃花源记并诗》,终至于“喧宾夺主”了。
作者善于用通俗平易、朴素自然的语言在其田园诗中描写他所喜爱的农村生活。在《桃花源记》中也是如此。如作品的第一段写桃花源外面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仅仅用22个字就描画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图。头两句从正面写桃林之茂密,第三句从反面写桃树之多而且纯,后两句从侧面衬托出桃林地面之美,以及桃花盛开后花瓣纷纷落下的景象。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桃林之美,其中有的词语如“芳草鲜美”,简直给读者一种有色有香的感觉,而所用的语言却是接近口语化的。陶渊明用这些朴素的散文语言描绘了桃源外围及内部的自然美和人们的生活美,因此吸引了后世不少的画家去画桃源图。清人卫炳鋆说:“桃源山水,画中景也。……而古今之列入画谱者,唐、宋以来,惟摩诘《桃花源里人家》,意趣盎然,神致生动。……韩文公有《题桃源图》诗,舒元舆有《录桃源画记》,吟咏之余,宛若置身洞天福地,然其造意设色,大约因渊明记想象为之。”(《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下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作者在叙述中的语言不仅做到朴素自然,而且非常精练,没有多余的废话。全文用32个字就讲了一个有头有尾,有人物,有对话,有情节的故事。整篇作品因主要写桃源社会,所以着重详写桃源内的人与事,写桃源外的事就从略。作者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如写到桃源人初见渔人的情景,只写“见渔人,乃大惊”,后面三个字不仅写出了桃源人见到渔人的神色,而且也体现了他们与外界隔绝之久。又如写渔人与桃源人谈话的情景,作者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话作了交代。这个复句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多。渔人自己在世上所知道的详细情况,不是作者所要着力描写的,所以在上半句一笔带过。而后半句,虽只三个字,但从桃源人共同的“叹惋”中,可以想象到渔人所说的世上的情形,与桃源内的生活相比之下,世上是多么混乱不堪!而桃源内的生活又是多么安定!
《桃花源记》中许多词语由于言简意赅,一直被后世沿用下来,至今还有其生命力。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不足为外人道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等,这些词语都几乎成了人们熟悉的成语。其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用来表现桃源人与世外隔绝之久,而又说明桃源内没有朝代变化的情形,非常贴切,又非常生动具体。宋代唐庚在《唐子西文录》中说:“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及观渊明诗云:‘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便觉唐人费力如此。如《桃花源记》言:‘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造语之简妙。盖晋人工造语,而渊明其尤也。”从上所说,可见宋代人也已看出了陶渊明驾驭语言上的深厚功夫。不言而喻,陶渊明在写作《桃花源记》艺术上的独创之处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教材理解
一、文章的主旨
本文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打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二、结构层次
《桃花源记》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首句至“欲穷其林”,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作品一开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紧紧抓住了读者,使你非跟着渔人这个导游走下去不可。第二部分,从“林尽水源”至“不足为外人道也”,写渔人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作者借人民不满秦始皇暴政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刘裕弑君篡位暴行的不满,并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的主体和核心。作者是通过形象的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来打动读者心灵的。第三部分,从“既出”至末句,写渔人离开桃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以此作结,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这结尾,也可能是暗示读者:这美好的境界在现实中是并不存在的。
三、词句知识
1.“然”字的用法
“然”,在古汉语中,附在描写声容情态的词语之后,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与现代汉语的“地”相当。作“……的样子”讲(有时可不翻译)。
“豁然开朗”中的“豁然”,是“开阔、敞亮的样子”的意思。
“屋舍俨然”中的“俨然”,是“整齐的样子”的意思(“俨然”在现代汉语中还有另一义为“十分象……的样子”,如“俨然一个正人君子”)。
“怡然自乐”中的“怡然”,是“悠闲、安详的样子”的意思。
“欣然规往”中的“欣然”,是“高兴地”“愉快地”的意思。
2.句式的省略在本文中,主要表现为主语、宾语的省略。
(1)省略主语。例如:
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人)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省略宾语。例如:
①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
②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③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
在古汉语中,省略掉主语宾语,并不会导致语意含混、引起误解,反显出语言的简练、紧凑。但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却常常需把省略掉的成分补出来。
3.古今词义的异同
在本文中,重点是理解与区别那些同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在文字形式上完全相同而含义不同的词组。例如:
在古汉语中,这类双音词的每一个词素都有独立的意义,翻译时都必须准确地译出。古今义有相同的因素,但更须了解其不同之处,否则容易“以今释古”,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或错误。
四、详略安排
本文是作者的寓意之作,因而能否表达寓意,就成了材料取舍的关键。总的说来,桃花源里面写的详,桃花源外面写的略;生活图景写的较详,一般过程较略;渔人进桃花源时写的详,出来时写的略;桃花源中人“自云”写的详,渔人的答话写的略。正因为该详就详,该略就略,详略得当,所以全文仅用320字,就创造了一个有头有尾、有环境、有情节、有人物和有对话的动人故事,完美表达了寓意。
五、虚实结合的写法
作品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又有强烈的真实感人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是虚构的,情节是离奇的。桃花源是“避秦时乱”的人们开辟的,一直延续到晋代,与世隔绝五六百年,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秦始皇式的暴政,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依然存在,东晋统治集团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对下层知识分子的无情排斥,刘裕篡夺皇位的阴谋手段,都是活生生的现实。所以,人们能通过这离奇的构思,强烈地感到主题的真实。同时,作者始终注意在虚构故事时结合着逼真的写实。如文章一开始就明确向读者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人物的身份、职业:“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这就使桃源境内发生的一切事情变得好像都是真的。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个乐土,欣然寻访,没有成功。刘子骥,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是晋朝太元时的名士,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作者把他写进作品中去,就进一步渲染了作品的真真假假的气氛。作者之所以如此首尾照应,意在使人确信:虚幻怪异的桃花源是实有其地的胜境,从而加强了作品诱人的艺术力量。
六、语言艺术特色
作者善于用通俗平易、朴素自然的语言在其田园诗中描写他所喜爱的农村生活。在《桃花源记》中也是如此。如作品的第一段写桃花源外面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仅仅用22个字就描画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图。头两句从正面写桃林之茂密,第三句从反面写桃树之多而且纯,后两句从侧面衬托出桃林地面之美,以及桃花盛开后花瓣纷纷落下的景象。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桃林之美,其中有的词语如“芳草鲜美”,简直给读者一种有色有香的感觉,而所用的语言却是接近口语化的。陶渊明用这些朴素的散文语言描绘了桃源外围及内部的自然美和人们的生活美,因此吸引了后世不少的画家去画桃源图。清人卫炳鋆说:“桃源山水,画中景也。……而古今之列人画谱者,唐、宋以来,惟摩诘《桃花源里人家》,意趣盎然,神致生动。……韩文公《题桃源图》诗,舒元舆有《录桃源画记》,吟咏之余,宛若置身洞天福地,然其造意设色,大约因明记想象为之。”;《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下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作者在叙述中的语言不仅到朴素自然,而且非常精练,没有多余的废话。全文用320个字就讲了一个有头有尾,有人物,有话,有情节的故事。整篇作品因主要写桃源社会,所以着重详写桃源内的人与事,写桃源外的事就从略。作者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如写到桃源人初见渔人的情景,只写“见渔人,乃大惊”,后面三个字不仅写出了桃源人见到渔人的神色,而且也体现了他们与外界隔绝之久。又如写渔人与桃源人谈话的情景,作者以“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话作了交代。这个复句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多。渔人自己在世上所知道的详细情况,不是作者所要着力描写成的所以在上半句一笔带过。而后半句,虽只三个字,但从桃源人共同的“叹惋”中,可以想象到渔人所说的世上的情形,与桃源内的生活相比之下,世上是多么混乱不堪!而桃源内的生活又是多么安定
《桃花源记》中许多词语由于言简意赅,一直被后世沿用下来,至今还有其生命力。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不足为外人道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等,这些词语都几乎成了人们熟悉的成语。其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用来表现桃源人与世外隔绝之久,而又说明桃源内没有朝代变化的情形,非常贴切,又非常生动具体。宋代唐庚在《唐子西文灵》中说:“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及观渊明诗云: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便觉唐人费力如此。如《桃花源记》言:‘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造语之简妙。盖晋人工造语,而渊明其尤也。”从上所说,可见宋代人也已看出了陶渊明驾驭语言上的深厚功夫。不言而喻,陶渊明在写作《桃花源记》艺术上的独创之处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篇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写作特点?
《桃花源记》的语言也十分准确和精练。文章一开头,只用“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这19个字,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开端。第二段描写桃花源的景象也只不过一百多字,就勾画出了一幅极其动人的场景。从桃花源的土地、屋舍,一直写到男女老少的衣着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写得层层深入,次序井然,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在这段文章里,还表现了诗人高超的概括能力,遣词用语恰到好处。像写山里人见到渔人,问他从何而来的时候,诗人没有重复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只写了“具答之”三个字,就概括了渔人的全部答话;渔人见太守说起桃花源的情状,也只用“诣太守,说如此”的“如此”两个字,来概括渔人在桃花源里的一切见闻。
陶渊明的语言风格,是非常朴素、自然的。他写文章不重词藻的华丽,不事雕琢,而是尽力做到朴素,自然,接近口语。但是我们读他的作品,并不觉得单调乏味,而是感到诗意盎然,淳朴浑厚。苏轼说他的作品“癯而实腴”,就是说他善于用朴素、清淡的外表来表现丰富的内容。而这一点也正是《桃花源记》的语言特色。(李文)
语言晓畅,用词精到。《桃花源记》多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叙写情事,如口说家常;描绘人物,如面对朋友。明代许学夷说,陶多用“晋宋间语。靖节耳目所濡,故不觉出诸口耳”(《诗源辨体》)。在当时一味讲究辞藻、雕琢字句、形式主义蔚然成风的氛围中,陶渊明以清新朴实的语言描绘的理想境界,可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一朵清新可喜的奇葩。
然而我们绝不要以为“记”中的这种自然的语言是随意写来的,它是经作者仔细推敲、苦心琢磨的结果。正如宋人所说:“语造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中实敷腴。”(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四)例如,写桃源人民见到武陵渔人后,作者用“乃大惊”三字,就既写出了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又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又如写山口有光,是“仿佛若有光”。“仿佛”,好像的意思。这二字用得既灵活又贴切。为什么说山口有点儿光呢?
第一,因所写山口很小,光线不甚分明,用“仿佛”二字正可描绘出光线极弱,洞口若明若暗的样子,这更符合桃花源隐蔽五六百年而不为人发现的情景。
第二,因为桃花源是虚设的`境界,其中景物并非实有,所以用词不能太着实。这样,给读者以迷离恍惚之感,增强了语言艺术的魅力。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所以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可以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后来就有人索性将标题写为《桃花源记并诗》,终至于“喧宾夺主”了。(苏文)
作者善于用通俗平易、朴素自然的语言在其田园诗中描写他所喜爱的农村生活。在《桃花源记》中也是如此。如作品的第一段写桃花源外面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仅仅用22个字就描画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图。头两句从正面写桃林之茂密,第三句从反面写桃树之多而且纯,后两句从侧面衬托出桃林地面之美,以及桃花盛开后花瓣纷纷落下的景象。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桃林之美,其中有的词语如“芳草鲜美”,简直给读者一种有色有香的感觉,而所用的语言却是接近口语化的。陶渊明用这些朴素的散文语言描绘了桃源外围及内部的自然美和人们的生活美,因此吸引了后世不少的画家去画桃源图。清人卫炳鋆说:“桃源山水,画中景也。……而古今之列入画谱者,唐、宋以来,惟摩诘《桃花源里人家》,意趣盎然,神致生动。……韩文公有《题桃源图》诗,舒元舆有《录桃源画记》,吟咏之余,宛若置身洞天福地,然其造意设色,大约因渊明记想象为之。”(《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下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作者在叙述中的语言不仅做到朴素自然,而且非常精练,没有多余的废话。全文用32个字就讲了一个有头有尾,有人物,有对话,有情节的故事。整篇作品因主要写桃源社会,所以着重详写桃源内的人与事,写桃源外的事就从略。作者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如写到桃源人初见渔人的情景,只写“见渔人,乃大惊”,后面三个字不仅写出了桃源人见到渔人的神色,而且也体现了他们与外界隔绝之久。又如写渔人与桃源人谈话的情景,作者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话作了交代。这个复句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多。渔人自己在世上所知道的详细情况,不是作者所要着力描写的,所以在上半句一笔带过。而后半句,虽只三个字,但从桃源人共同的“叹惋”中,可以想象到渔人所说的世上的情形,与桃源内的生活相比之下,世上是多么混乱不堪!而桃源内的生活又是多么安定!
《桃花源记》中许多词语由于言简意赅,一直被后世沿用下来,至今还有其生命力。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不足为外人道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等,这些词语都几乎成了人们熟悉的成语。其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用来表现桃源人与世外隔绝之久,而又说明桃源内没有朝代变化的情形,非常贴切,又非常生动具体。宋代唐庚在《唐子西文录》中说:“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及观渊明诗云:‘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便觉唐人费力如此。如《桃花源记》言:‘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造语之简妙。盖晋人工造语,而渊明其尤也。”从上所说,可见宋代人也已看出了陶渊明驾驭语言上的深厚功夫。不言而喻,陶渊明在写作《桃花源记》艺术上的独创之处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篇4: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写作特点?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世外桃源.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这个与黑暗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比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美好愿望.
篇5:桃花源记教材内容和特点
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时作者57岁,隐居农村已十余年。文中所说的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
按作者的构想,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极狭,仅容一人进出;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发源地,长达数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尽。弄清这个背景再看故事,就会觉得头绪很清楚。
故事颇有传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首先是渔人入桃源的经过甚奇。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么事物吸引了他?千百株桃树夹岸,其中竟无一棵杂树,这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所为?洞口仅容一人通过,且深不可测,不知其中有何怪异,而渔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其次是桃源中人。若为仙,何以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皆与常人无异;若为隐,何以凭一洞之隔便与尘世相去万里?最后,这个“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渔人出洞后既已“处处志之”,何以再去找时竟茫然无所见?这样看来,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间了!至于后来南阳刘子骥“规往”而“未果”,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个尾声──有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变得更浓了。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要寻找它就只能飘然高举,《桃花源诗》最后说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也仅仅是意愿而已,谁办得到呢?由此看来,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读这篇课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二、问题研究
1.作者社会理想的实质
“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要弄清作者理想的实质,必须先看原诗,因为在某些实质性的问题上诗比记还要说得明确些。例如“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正是原始共耕社会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和平生活的写照;“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说的是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则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一原则的具体化。概括起来说,这些描写都表现了原始共耕社会的特点。记,则是先通过渔人所见来展示这个社会生活的风貌,从村落、房舍、良田、美池等一直写到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的情形;后通过村人“自云”来揭示这个社会的由来,又通过接待渔人来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诗和记,二者相互补充,十分清晰地勾出了这个理想社会的轮廓。
应当指出,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关于层层设疑的写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过不少以游仙为题材的作品,如曹植的《洛神赋》、郭璞的《游仙诗》等,多是假托游仙抒发作者的不平感和对现实的不满。《桃花源记》不是写作者本人“游仙”,但渔人的桃花源之行颇与“游仙”相类(唐王维《桃源行》中就有“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的诗句)。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因此,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说他是个渔人,不著姓名,这些都无从查考。接着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入桃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再虚写一笔,说高士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样一来,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为“千古之谜”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篇6:桃花源记写作手法
桃花源记写作手法
《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
《桃花源记》的语言也十分准确和精练。文章一开头,只用“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这19个字,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开端。第二段描写桃花源的景象也只不过一百多字,就勾画出了一幅极其动人的场景。从桃花源的土地、屋舍,一直写到男女老少的衣着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写得层层深入,次序井然,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在这段文章里,还表现了诗人高超的概括能力,遣词用语恰到好处。像写山里人见到渔人,问他从何而来的时候,诗人没有重复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只写了“具答之”三个字,就概括了渔人的全部答话;渔人见太守说起桃花源的情状,也只用“诣太守,说如此”的“如此”两个字,来概括渔人在桃花源里的一切见闻。
陶渊明的语言风格,是非常朴素、自然的。他写文章不重词藻的华丽,不事雕琢,而是尽力做到朴素,自然,接近口语。但是我们读他的作品,并不觉得单调乏味,而是感到诗意盎然,淳朴浑厚。苏轼说他的作品“癯而实腴”,就是说他善于用朴素、清淡的外表来表现丰富的内容。而这一点也正是《桃花源记》的语言特色。(李文)
语言晓畅,用词精到。《桃花源记》多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叙写情事,如口说家常;描绘人物,如面对朋友。明代许学夷说,陶多用“晋宋间语。靖节耳目所濡,故不觉出诸口耳”(《诗源辨体》)。在当时一味讲究辞藻、雕琢字句、形式主义蔚然成风的氛围中,陶渊明以清新朴实的语言描绘的理想境界,可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一朵清新可喜的奇葩。
然而我们绝不要以为“记”中的这种自然的语言是随意写来的,它是经作者仔细推敲、苦心琢磨的结果。正如宋人所说:“语造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中实敷腴。”(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四)例如,写桃源人民见到武陵渔人后,作者用“乃大惊”三字,就既写出了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又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又如写山口有光,是“仿佛若有光”。“仿佛”,好像的意思。这二字用得既灵活又贴切。为什么说山口有点儿光呢?
第一,因所写山口很小,光线不甚分明,用“仿佛”二字正可描绘出光线极弱,洞口若明若暗的样子,这更符合桃花源隐蔽五六百年而不为人发现的情景。
第二,因为桃花源是虚设的境界,其中景物并非实有,所以用词不能太着实。这样,给读者以迷离恍惚之感,增强了语言艺术的魅力。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所以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可以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后来就有人索性将标题写为《桃花源记并诗》,终至于“喧宾夺主”了。(苏文)
作者善于用通俗平易、朴素自然的语言在其田园诗中描写他所喜爱的农村生活。在《桃花源记》中也是如此。如作品的第一段写桃花源外面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仅仅用22个字就描画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图。头两句从正面写桃林之茂密,第三句从反面写桃树之多而且纯,后两句从侧面衬托出桃林地面之美,以及桃花盛开后花瓣纷纷落下的景象。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桃林之美,其中有的词语如“芳草鲜美”,简直给读者一种有色有香的感觉,而所用的语言却是接近口语化的。陶渊明用这些朴素的散文语言描绘了桃源外围及内部的自然美和人们的生活美,因此吸引了后世不少的画家去画桃源图。清人卫炳鋆说:“桃源山水,画中景也。……而古今之列入画谱者,唐、宋以来,惟摩诘《桃花源里人家》,意趣盎然,神致生动。……韩文公有《题桃源图》诗,舒元舆有《录桃源画记》,吟咏之余,宛若置身洞天福地,然其造意设色,大约因渊明记想象为之。”(《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下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作者在叙述中的语言不仅做到朴素自然,而且非常精练,没有多余的废话。全文用32个字就讲了一个有头有尾,有人物,有对话,有情节的故事。整篇作品因主要写桃源社会,所以着重详写桃源内的人与事,写桃源外的事就从略。作者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如写到桃源人初见渔人的情景,只写“见渔人,乃大惊”,后面三个字不仅写出了桃源人见到渔人的神色,而且也体现了他们与外界隔绝之久。又如写渔人与桃源人谈话的情景,作者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话作了交代。这个复句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多。渔人自己在世上所知道的详细情况,不是作者所要着力描写的,所以在上半句一笔带过。而后半句,虽只三个字,但从桃源人共同的“叹惋”中,可以想象到渔人所说的世上的情形,与桃源内的生活相比之下,世上是多么混乱不堪!而桃源内的生活又是多么安定!
《桃花源记》中许多词语由于言简意赅,一直被后世沿用下来,至今还有其生命力。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不足为外人道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等,这些词语都几乎成了人们熟悉的成语。其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用来表现桃源人与世外隔绝之久,而又说明桃源内没有朝代变化的情形,非常贴切,又非常生动具体。宋代唐庚在《唐子西文录》中说:“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及观渊明诗云:‘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便觉唐人费力如此。如《桃花源记》言:‘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造语之简妙。盖晋人工造语,而渊明其尤也。”从上所说,可见宋代人也已看出了陶渊明驾驭语言上的深厚功夫。不言而喻,陶渊明在写作《桃花源记》艺术上的独创之处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注释
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
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市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行:前行,走。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逢:遇到,碰见。
夹岸:溪流两岸。
杂:别的,其他的。
芳草鲜美: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芳:花;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非常。
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复:继续。
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词类活用)
欲:想要。
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的尽头。
林:代指桃花林。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消失(词类活用)
便:于是,就。
得:发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若:好像……似的。
舍:舍弃,丢弃,文中指离开。
初:起初,刚开始。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仅。
复:又,再。
行:行走。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平:平坦。
旷:开阔;宽阔。
屋舍:房屋。
俨(yǎn)然:(古今异义)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形容齐整;形容庄严。
之:这。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
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种作:指世代耕种劳作的人。
衣着:穿着打扮。
悉:全,都。
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有更好的翻译: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因为桃花源人从秦到晋一直与世隔绝)
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这指老人。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辞)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并:都。
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乃大惊:竟然很惊讶。乃:竟然。大:很,非常。
从来:从……地方来。
具:全都。
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要(yāo):通“邀”,邀请。(通假字)
咸:副词,都,全。
问讯:打听消息。
云:说。
先世:祖先。
率:率领。
妻子:(古今异义)古义:指妻子、儿女。“妻”“子”是两个词,不是现代汉语的“妻子”今义:男子的配偶。
邑人:同县的人
绝境:(古今异义)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明显出路的困境;进退维谷的境地。 绝:绝处。
复:再,又。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 写作文体
★ 桃花源记 教案
★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的写作特点(精选6篇)】相关文章:
三月桃花水作文2023-08-10
《桃花源记》 教案2022-11-05
优质教案2022-11-08
桃花心木说课稿最新2022-06-29
获奖说课稿2022-08-28
三月桃花水的全部答案2023-06-0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22-05-06
目标教学工作总结2023-05-08
《死也不倒下》教学设计2023-05-04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提纲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