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多动症的孩子父母需要采取哪些技巧

时间:2024-02-02 07:49:3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教育多动症的孩子父母需要采取哪些技巧(共7篇)由网友“lamour”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多动症的孩子父母需要采取哪些技巧,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多动症的孩子父母需要采取哪些技巧

篇1:教育多动症的孩子父母需要采取哪些技巧

教育多动症的孩子父母需要采取哪些技巧

孩子们出生的时候,身体还未发育完善,因此,父母要非常注意孩子们的成长。在面对多动症的孩子的时候,父母都会感到非常的无奈。那么,在教育多动症的孩子的时候,一些怎样的技巧能够起作用呢?

1.设定家庭规则

在制定的时候要让家庭行为的规则变得简单、清晰和简短,并向孩子解释清楚。向孩子们解释当他们破坏了规则之后会出现一些怎样的情况。

2.规定家中日程安排

设定特定的时间起床、吃饭、玩耍、做作业、做家务、看电视和睡觉。向孩子解释日程的变化,并让孩子们理解这些变化。

3.让孩子听懂指示

在你说话的时候,要让孩子们将注意力放在你身上。直视孩子的眼睛,然后平静的告诉孩子们你希望他们怎么做。在孩子们完成的时候要给予一定的鼓励。

4.多赞扬孩子

告诉孩子们你想要孩子们怎样做,而不是告诉他们你不允许他们做的事情。父母会花费很多的时间来告诉多动症的孩子他们做错了些什么,多动症的孩子如果有好的表现,要表扬。

5.确保对孩子的监督

多动症的孩子比其他的孩子都要更冲动。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监督。所以,父母最好是让孩子整天都受到成人的监督。

6.要言行一致

父母要将自己的承诺付诸实施,必须言出必行。当你的孩子破坏了规则的话,那么,你就向孩子警告一次,如果孩子再犯的话,那么,你就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惩罚了,但不能是体罚。

7.通过学校活动来获得帮助

早上去学习对多动症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父母可以提前为孩子去学校做好准备。如果你的孩子会赖床的话,那么,你可能需要给孩子准备足够的穿衣和吃早餐的时间。

8.为孩子选择对的朋友

多动症的孩子在学习社交技能和社会规则上面都会有一定的困难,给孩子们选择对的朋友对多动症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9.设定作业时间安排

选择一个固定的地方给孩子们做作业,这个地方必须远离干扰。在孩子们做作业的时候要给孩子们足够的鼓励,但是要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作业。

10.关注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分数

当你的孩子努力的去完成学的任务的时候,要更为他们一定的鼓励,而不是仅仅只在他们们取得好成绩的时候。

篇2:教育孩子父母需要了解哪些事情

教育孩子父母需要了解哪些事情

兴趣是培养出来的

兴趣最原始的模型是,在一个婴儿眼中看到成年人做这件事情的快乐感觉。他引发了孩子本能对这件事的感觉:有趣味,有意思。一旦形成习惯找到兴趣那就更有意思了,然后反反复复练习同一行为,做得多了,做起来胜任了,就会产生愉快、产生快乐。如果孩子的学习没有培养出兴趣来,那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孩子是通过行为和感觉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出来的。

促使孩子发奋学习是情感的力量,不是道理

情感的力量:一是兴趣,兴趣是做事情本身能找到快乐;二是做一件事情的结果能获得父母的承认,获得快乐,孩子就会反复去做。

孩子的第一天性是讨好,通过父母对他的态度来决定自己的行为。通过父母为自己所做出的努力,父母表达一种爱的情感,激发出孩子的感恩的情绪,才会使他去努力做事情。讲道理激发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发奋学习只有如下原因:

(1)学习等于快乐;

(2)父母的良性供养――鼓励、确认;

(3)父母无条件的爱,激发孩子的感恩心理。

教会孩子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那么好好学习就是孩子自然而然的选择

我的基本教育观是一个精神上的人应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自尊心,它是人的脊梁骨;二是自信心;三是责任心。在孩子眼中世界是陌生的,培养孩子自信心最好的方法是鼓励,当孩子的这三个方面都建立起来后教育起来是很容易的。

我教育女儿时,每天让她记录班里发生的好事及一天的收获,就是让他找到快乐,愿意到学校,到班级去,逐渐培养他好好学习的习惯。

父母的确认、表扬与鼓励是孩子上进的原动力

如果缺了确认、表扬与鼓励,就像把种子放在干燥的土里不施肥、不浇水、不见光,他就不可能“发芽”,不会有上进动力。

最初孩子不懂什么叫有兴趣,不懂什么是好与坏,他的生命本能是让父母高兴。他认为让父母高兴的标准就是父母的确认、表扬和鼓励,父母的确认、表扬、鼓励是原动力。反过来父母的否定、批评、刻责是孩子成长的下拉力。如果一个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他就不会有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如果这三方面没有建立起来,父母说什么都没有用。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本人,而不是父母的钱财

如果允许你选择的话,一个孩子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才叫幸运?我认为最幸福的家庭是父母高成就,而且会教育孩子;其次是父母低成就,会教育孩子。但这样家庭的孩子一定要学会超越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下面就是最不幸的孩子:

(1)父母高成就,不会教育孩子;

(2)父母低成就,不会教育孩子。

在孩子眼中一切都可能是游戏

我们之所以把工作学习当作正事,把打扑克玩当作游戏,这都是家长们灌输给孩子的。

如果我们让孩子们意识到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那父母就不用费心思去教育。索鲁门斯基说过一句话:“教育孩子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大人们只要伴随他成长,让生活变成游戏,孩子对一切都会感到有趣。

一位曾经培育了七个优秀孩子的母亲,是这样做的:每次她洗衣服时,都给孩子准备一个小的搓衣板、洗衣凳和小的.洗衣盆。她把洗衣服当成一种快乐,也让孩子们从中体会到快乐。是我们的父母们使孩子们意识到学习很痛苦很难,造成孩子的紧张压力情绪,以致学习不好。

所以,在早期教育中,必须在游戏中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再后来激励孩子在学习中获得兴趣和快乐,这样才有可能学好。人是一个有机体,他是严格按照“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原则做事的,家长们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

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优秀的教育方法

幸运的孩子是父母在“无意中”做对了。所谓“无意中”就是说父母没有学过什么教育学,没有听过亲子讲座,父母是无意中做到的。它不是自然的选择,而是意想不到的。

我觉得我们兄妹六人被培养起来,纯粹是父母无意中做对的。读了卡尔・维特的教育理论和斯特娜自然教育的理论,我发现我的父母在无意中做到了,基本上做到了。在我家对孩子的培养中,自我价值保留,没有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有责任心。但在我的内心中,我母亲是爱我们所有的孩子的。家里六个孩子,我不记得她为我们这些大孩子洗过衣服。她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整理床铺,这是你的事,她无意中做到的。而不是说她知道怎样叫孩子有独立性,有自尊心,她没有这个概念,只不过孩子太多了,太忙了。早上起床后,你自己叠被,这是你的事;学习这是你的事。所以,我从小的概念中,洗衣服是自己该洗,没有说是父母该给我洗的,没这个概念。

窃以为,我从小的教育,我的父母已经无意中做对了。

篇3:父母教育个性孩子需要用心沟通

父母教育个性孩子需要用心沟通

我的小侄女曼曼两岁九个月,上幼儿园也有几个月了,基本适应了学校的生活。最近,嫂子和我说,她经常哭哭唧唧的,就算有理由也特别牵强,另外,她变得特“小气”,比如不让别人动她的东西,经常强调“这是我的”,尤其不许别人看他的小弟弟。

最近几天,我连续两次长时间地和她玩,就是想找到其中的原因。

第一次,是上周末,我在客厅坐了一小会儿,她醒了,哼哼唧唧地出来,我始终没闹明白她为什么耍赖,我蹲下来和她聊了两句,话题很自然地转移到沙发上的灰太狼玩具,问她:灰太狼有没有去抓喜羊羊呀?她回答说:灰太狼没有去,刚才老婆还打了它呢。这一聊天,她的情绪就平静下来。我就和她玩灰太狼抓喜羊羊的游戏,跑来跑去的。

过了一会,我去看她的小弟弟,她大叫:不许摸我的车!哦,我明白了,这个车是她以前用过的。我看着她的眼睛,用很柔和的语气问她:你不想让我摸你的车,是吗?她点头“嗯”了一声,我继续问:那我不摸了,好不好?她说“好”,在她的注视下,我放手。她不再管这事,过一会就算我再摸,她也不反对了。

后来,我和她在一个房间里玩,她看到在学校午睡用的枕头被子放在一个透明的袋子里,说要找她的青蛙枕头,我同意。往外拿的时候,卡住了,她又耍赖,哭了起来。我在旁边鼓励说:青蛙枕头很听你的话,你想办法把她拿出来!她又尝试了几下,拿出来了,也不再哭。盖被子不顺她的心,又哭了起来,还是老办法,我不帮忙,只是在旁边鼓励她想办法。她很快就弄好了。过了一两分钟,我扮演一个张牙舞爪的大老虎:呜呜呜,小朋友该起床了!她很喜欢我这样逗她,干脆扯被子把头蒙上了,我就轮番扮演大狮子、喜羊羊、大公鸡等叫她起床,她最喜欢我扮演大公鸡,她眯着眼睛装睡,还忍不住偷笑。

过了一会,我们玩福娃。有个福娃掉了,我捡起来扔到她怀里,她知道我逗她,就又扔到地上,我再捡起来扔给她,她干脆把所有的福娃都扔过来,我俩比赛互相扔,她乐坏了,咯咯咯地笑,特别开心。

游戏不知道怎么又转移到点火上,她的大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哧”的一声,假装点着火了,我做吃惊状:小朋友,不许点火哦,我是警察,来救火的!我用一个大气球假装把火扑灭了,语重心长地“警告”她不许点火,等我一转身,她又“哧”的一声,大声对我说:我又点火啦!我一边发牢骚一边救火:哎呀,你这个小朋友啊,不听警察的话,要把警察累死吗?我扑完火该回家吃饭了。等我再一转身,她又“哧”的一声。这个游戏反复玩了很久,她把我这个“警察”折腾得团团转,特开心。我扑火的时候,扑一下念一句古诗,比如“清明时节雨纷纷”什么的,都是她以前背过的,好久没听她背诵了,也算是在游戏中帮她复习一遍。

玩到八点多,我看她洗完澡后,和嫂子说要回去了。没想到她在旁边说“不许回去”,我当时特别吃惊。之前因为我约束她比较多,她一直把我当个坏人,有一段时间还频繁地说“不要姑姑”,没想到和她投入地玩了一个下午和晚上,就转正成“好人”了。小孩子从来不虚伪,喜欢和不喜欢都写在脸上。

第二天和她玩耍,除了沿袭上一次的游戏,又增加了一个新玩法,她在卧室通往客厅的走廊上,假装安了一道门,小手在空中一旋,说是锁上了。我假装被撞了一下,捂着头“哎哟哎哟”直叫,她好开心,对我说:你再撞一下!不知道来回撞了多少次,她每次都特高兴,还亲自去撞了好几回。

整个晚上,都和她玩“无中生有”的游戏。她别提多开心了。吃饭的时候,她边吃边玩,我就夹了一大口饭,假装猛地吞下去,她也模仿我,说她是老虎口。不一会就把一碗饭吃下去了。如果是在以前,她未必会响应我的做法,我明显感觉到,她之所以如此积极,是把我当玩伴了。

我去洗碗的时候,曼曼到厨房掰着手指和我说:姑姑,你别回去,你和我玩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四分钟、五分钟……

这两天的玩耍,确实给了我不少启示:

一、人多也会孤单。其实家里人不少,除了爸爸妈妈,还有姥姥和新出生的弟弟,加上有个李姐经常来家里,很喜欢曼曼,我也经常过去。但我们共同忽略了一点,人在身旁,未必就是陪伴。其实在孩子的情感需求方面,考虑的不够,只要她不哭就可以,不大关心她是怎么玩的。我猜这才是她哭哭唧唧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尊重孩子的所有权。曼曼说的车,之前确实是她的。所以,她说不让摸她的车,我觉得应该尊重。我故意和她说两句话,也是想平复她的情绪。她不让别人看她的小弟弟,真实的原因是怕被人抱走。因为别人看的时候,就喜欢逗她说要抱走,她分不清玩笑,就当真了。如此看来,她的出发点是要保护弟弟,所以不能仅仅因为她的态度就批评她。

三、对孩子的哭,不制止,也不过度干预。她哭哭唧唧的,嫂子会很心烦。当妈妈的有很多事情要考虑,孩子再动不动就哭,我很理解这种感受。但我也观察了她们对曼曼哭的做法,大概是不想让她哭,就很频繁地劝她,向她解释,结果不但没有制止,反而哭得更厉害。我的态度是就算她随便找个理由哭,也要针对这个理由,郑重其事地向孩子表明态度,给她建议,如果她还是继续哭,那就让她哭,哭一会儿,她的'情绪也发泄出来了,又缺少回应,她就不哭了。

四、全身心的陪伴。孩子需要的,是全情投入的陪伴。哪怕我们只陪她十分钟,也要心无旁骛地和她玩,就算安静地看着她玩也好。如果是大人聊天之余,和她搭讪两句,那根本不算陪伴,可能还是对孩子的一个打扰。吃饭的事情给了我特别大的触动,没有哪条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听话,只有我们对她付出在先,她才愿意服从。

五、回到童年,用孩子的思维陪伴她。我们与一个三岁的孩子交流,至少存在两三个代沟。我们不能要求三岁的孩子拥有三十岁的思维方式,那我们就要回到三岁。我扮演各种动物叫她起床,灭火,被根本不存在的门撞得哇哇大叫,拿着灰太狼的玩偶抓喜羊羊,看上去蛮弱智的,但这符合曼曼的年龄特点,她乐在其中。其实和她玩的时候,我的大脑在高速运转,我观察她的表情,揣摩她的心理活动,也考虑怎么从眼下的游戏自然地转移到另外一个游戏,毕竟孩子玩一个游戏的注意力也就一二十分钟。

篇4:教育孩子你需要掌握的技巧

教育孩子你需要掌握的技巧

家庭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要有渗透性,这样才是有效的家庭教育。孩子作为家庭成员中的一员,有很多时间都是与父母共同度过的,所以家长应该无时无处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教育孩子,给孩子做好榜样,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先做到。此外,还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应该是相互似乎、尊重、互助、互谅、同乐、同苦的,只有像这样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让让孩子身心健康,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家庭教育中的几个小技巧。

1.给孩子选择

家长专制主义并不值得推荐,好的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兴趣,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做事,拿选修课外兴趣班举例子,如果孩子喜欢学芭蕾舞,父母就不应该让她学健美操,而是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只有她对这件事感兴趣,才能做得更好。

2.接受现在的他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家长不应该将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较。如果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提起别人,将他们作比较,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没有自信,认为自己注定是一个失败者。

3.赞扬和赏识孩子

给孩子赞扬和赏识是重要的,孩子需要我们的认可和鼓励。但是在表扬的时候家长要说的具体,不能只是笼统的说好,应该要告诉孩子他哪里做的好,这给孩子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下次他才会做的更好。

4.以理服人,避免对孩子大喊大叫

在孩子做的不对或者想要半途而废的时候,家长要避免对孩子大喊大叫,耐心的找孩子谈话问问她的想法,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

5.适当的奖赏:给孩子买点小礼物

在孩子做的很好的时候,家长给孩子买点小礼物也是鼓励他继续努力的好方法,不必是什么大奖,但要是孩子能用到也喜欢的东西。如果孩子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买点小礼物安慰孩子也是可以的。

篇5: 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反思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无论父母事业 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 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篇6: 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反思

二、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1、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比如:

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

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

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2、人的成长是一段由浪漫――精确――综合,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如果没有浪漫阶段的充分发展,精确阶段是没有结果的。

3、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三、给家长的“10条建议”

1、(说给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与父母一起吃饭,孩子更优秀。据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

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

2、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

“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

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

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

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不要培养“超级婴儿”。

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6、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

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

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一定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9、性教育,晚讲不如早讲。

青春期指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青春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青春期比男孩子早,大约从10―12岁开始,而男孩子则从12―14岁才开始。

“性”要怎么说出口?与其拐弯抹角,不如直言不讳。

为孩子选择一本青春期教育书。

不要把孩子正常的异性交往当作早恋。

10、千万别错过孩子的黄金阅读期。

10―14岁,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黄金阅读期。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有效的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一个人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让孩子书包里多点“太阳”。

阅读是分阶梯的。为孩子选择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图书,非常重要。一本不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书,哪怕它再经典,也只能败坏孩子的阅读胃口。

篇7:父母教育孩子需要警惕的8个误区

父母教育孩子需要警惕的8个误区

在家庭教育问题的探讨中我发现,家长越来越关心孩子的成长,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可是,方法却不太妥当,归结起来有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互相抱怨

孩子出了问题,丈夫抱怨妻子,妻子抱怨丈夫。家长抱怨老师、老师抱怨家长,甚至抱怨孩子。

心理学中有个归因理论,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在给问题归结原因时一般规律是这样的:事情办的漂亮,归因自己聪明能干有水平;出了问题,归因他人不好或环境有问题。

那么,孩子出了问题到底是谁的责任?大家都知道,孩子丢到狼群中八年后变成狼孩。其实,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

但是,我们做为家长,是不是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在同样的社会背景,同一个教育体制,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同样的任课老师,而只有家庭背景不同的情况下,成绩却是有排第一的有排50名的?我们做家长的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我们家长的责任呢?

无数实例证明:父母是决定孩子命运最重要的人。

当我们能抱着“孩子教育,我的责任,我改变了,孩子一定会改变”的态度去思考,你会发现问题好解决了。你可以自己掌控局面。如果你认为问题出在老师或孩子身上,你会感到生气和无可奈何。因此,有人说,问题留给愚蠢的人去抱怨,而由聪明的人找方法去解决。

2、限制性信息太多

我们发现,家长对孩子用的最多的字是“不“字。比如:不能,不行,不许、不可以、不应该等命令语言。这些带“不“字的命令好象许多条条框框在禁锢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一个人字,外边加一个框子是什么字?是囚徒的囚字,别以为孩子愿意做皇帝,根据调查初中学生中有34%的学生想离家出走。两个初一男生扒火车离家出走,一周后,身上的钱花光了。当父母找到他们时,以为他们一定很想家,没想到,他们说如果捡到能卖的东西,还不想回家。中学生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象木偶一样任人摆布,他们要求被尊重。

我替孩子说句公道话,我们大人有时真的很不讲道理,平时我们不给孩子锻炼、思考和选择的'机会,孩子没有得到锻炼。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大人又说孩子这不行,那不对。仔细想想看,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能力差?因为没有锻炼机会。因此,我呼吁亲爱的家长朋友,对孩子要宽容,给孩子尝试犯错误的机会,也给孩子尝试成功的体验。给孩子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成长。而不要过分的限制他们。

3、产生逆反心理的三个因素:说教、唠叨、比较

有些家长问,为什么孩子跟母亲作对?让他向东他偏向西?因为他已经产生逆反心理。

有的母亲,一件小事唠叨每完没了,上纲上线,引古论今。还有的母亲把以前的错误都翻腾出来,然后给孩子贴上负标签,你怎么那么笨?你这辈子算是没出息了……这样做是在强化错误、强化负面信息。

唠叨说教不如去做,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以身示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做不到不要要求孩子。比如看电视,不让孩子看,首先大人要作出表率。

另外,孩子最反感的就是父母总是拿别人与他比较。你看人家……一个孩子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说,不要再拿我与别人比,我一点信心都没有了。

4、四过分:过分的爱、过分的关照、过分的干涉、过分的严厉

过分的爱,已经使这一代不懂得什么叫,什么是关心,什么是感谢。

过分的关照,使孩子失去了独立生存能力,能干的母亲培养出不能干的孩子。

郑板桥临死的时候,让儿子给他做馒头。并给儿子留下一句话: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值得我们借鉴。

过分的干涉,使得孩子无所适从。

过分的严厉,使得孩子的人格扭曲。不知道我们是否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你再踢球就打断你的腿!你真笨你怎么不如人家?人家考试能考前三名,你为什么不能?期末考不到前十名我就打断你的腿。反正你是我生的,打死了也没关系……”

这话是被自己亲生儿子打死的母亲,在临死前对儿子说的话。正是这些话才使得徐力,一个17岁的好学生,拿起榔头砸向了母亲。

5、亲子关系错位

有些家庭的亲子关系是主仆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警察和犯人的关系、经济合伙人的关系……甚至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而比较适宜孩子成长的亲子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以为,父母应该是孩子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和充电器。

6、缺少童心

孩子为什么不与你说心里话?因为许多朋友用量大人的尺子量孩子,认为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你不理解他,他当然不会和你说心理话。想一想如果我们10岁或17岁,我们会怎么做?

当我给中学生讲完课,十二三岁的孩子在反馈表上写到:“老师,我以为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理解我们。”这样的话是不是该让我们大人反省一下我们的所作所为了?家长到底应该怎样对待孩子?家长的思维新区是什么?我以为,应该是孩子的心灵世界。

本文导读: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至关重要的。怎样教育好孩子呢?父母教育孩子要避免做哪些错事呢?一起来了解下。

7、只问分数

家长最关心的是学习,是打多少分,我能理解。家长最头疼的就是孩子不爱学习。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探讨一下:为什么孩子不爱学习?怎么样才能让孩子爱学习?答案很简单:因为学习有痛苦,所以不爱学习。如果学习有快乐,就爱学习。

所以我们要探讨的是:如何使学习成为快乐的事情?

我一个朋友的小孩跟我说:我妈说上句我马上知道她要说的下句,整天就那么几句话:“你看人家孩子得了多少多少分,你看你,还不赶快去学习,别看电视了,快去写作业。打那么点分还好意思要踢足球?不行,告诉你,这个暑假那都不能去,在家给我乖乖的补课。”我都烦死了,她越说我越不爱学。

经常有家长朋友跟我说,我儿子太懒,不爱学习。问我怎么办?我们看“懒”怎么写:心束负。心被束缚住了。我们要探讨的是如何把他的心调动起来。也就是激发学习动力。学习动力来自于:信念、目标、兴趣、爱好、好奇心、被承认、被赞赏、成功的体验、责任感等等。

所以希望家长当好充电器的角色。让孩子有学习动力,学习热情。

有些家长就问:充电器怎么当?怎么能调动学习积极性?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发现,大多数兴趣、爱好产生的原因是对某一事情的成就感,而成就感的产生源于被肯定、被欣赏。我想问一问?大家是不是经常用肯定和赞赏的口气对待孩子呢?

8、忽视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

有多大的胸怀做多大的事情。清华有一名高考状元,高三时,中午从来没有睡过午觉,他利用午睡时间作数学作业,为的是在下午自习时,同学问他问题时,不必让同学等待。他不但节省了同学的时间,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并且锻炼了口才,扩展了解题思路。其实帮人等于帮自己。不但要培养孩子学习好,品德更要好。

现在的孩子不知道关心别人,自我中心,耐挫力差。这就是一点小事就会发生自杀或他杀的主要原因。

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了做人的教育,比如,好习惯的培养和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内容。

可以通过中医治疗儿童多动症吗

儿童多动症形成的原因介绍

保持一个自信心作文

儿童心理护理技巧

一年级下教育随笔

幼儿成长家长随笔怎么写

关于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幼儿家长教育感悟随笔

需要有德行作文

教育随笔初中语文老师

教育多动症的孩子父母需要采取哪些技巧
《教育多动症的孩子父母需要采取哪些技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教育多动症的孩子父母需要采取哪些技巧(共7篇)】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小学一年级数学2024-01-06

小学生案例教学家长心得体会2022-12-22

让孩子爱上学习的方法介绍2022-05-03

心理案例分析范文500字2022-05-07

论文:尊重儿童是对儿童的鼓励2023-08-23

多动症的原因是什么2022-05-07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范文2022-12-04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2023-02-08

数学教师工作总结2022-06-02

民族社会工作个案分析2023-03-0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