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文化读书笔记((精选16篇))由网友“不想网课”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何谓文化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何谓文化读书笔记
十一长假过了好几天才想起来认真读一下放假前收到的《何谓文化》,这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新作,所选文章都是第一次面世,并不是以往文章的删改精选,这使得我在翻开书之前就有了一定的好奇,这里面讲的是什么?
对于那些一见到“余秋雨”这个名字就反感,于是在没读书之前就来抨击书本的同学,恭喜你们,没有实证精神,在网络空间上对余先生谩骂,恭喜你们没有公共空间意识,这两点都是在《何谓文化》中提到的。想反驳我吗?先读书去。其实我很理解那种人,改变这个坏习惯很困难,因为我也有这个毛病,在书店一见到一本书是韩寒写的,第一反应“哦,破书”,然后“biu”的一声就把它扔开。
这本《何谓文化》写得实在是好,以至于我无法写出一个像样的读书笔记,它本身就是余先生对于文化的感悟,任何感想在其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既然自己无能表达如此精美的尤物,便想几句吧,可是每篇文章都是那么的完整,以至于摘出任何一句都不足以表现和发挥其在原文中的含义和力量。要想只能把整本书每一个字都敲出来。这样一来,只好写一篇大体介绍这本书的伪读书笔记了。
这本书的架构很奇特,分成了四个部分:
首先是“学理的回答”,余先生收集了一些自己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学术报告上的讲座,汇编成一个部分,系统的整理了中华文化的优点,弊病,和近三十年的进步。其中对现实文化的担忧很引人注意,比如复古文化正在冲击着创新文化,使得创新和突破反倒失去了合理性;民粹很像民主,但绝不是民主;文化的耗损机制,使得大部分资源集中在各种官方机构中,而大部分创造力都散落在非官方;文人很难得到尊严等等。在《身上的文化》一文中,四个概念使我一下子就感同身受,“不再扮演”“不再黏着”“必要贮存”“必要风范”,不仅是在文化方面,各行各业的泰斗都应该体现这四个特质。《向市长建言》一文,十分尖锐地指出了现在各种城市奇葩建设的弊病:不恰当的“发掘本地古人”、“重建文化遗迹”、“大话地方特色”,并提出了自己建议市长注意的两个环节“公共审美”和“集体礼仪”。
第二部分是“生命的回答”,余先生回忆了与巴金、谢晋、黄佐临、白先勇、余光中、林怀民等文化巨匠的交往,用十分动情的文笔描述了这些或多或少陷入过“非文化”困境的,或是与常人的活法背道而驰的大家们是如何践行着文化人的责任感,如何承载着文化的重量,如何开辟着生命的疆域,如何追寻着文化的执着。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常常忍不住停一下,哭一会,然后再停一下,再哭一会。也许前些年我读到这样的东西,只会把它当成传记,现在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了一点,又见证了社会的一些大事件,而我又成长到足以感知这些大事件体现的变化,对比之下,这些大师所阐释的东西,实在是太稀缺了,我的哭,不是因为感动,而是被这些伟大的人格所击到,就像是很多人去了青藏高原见到真正的美景会哭一样,就像那英说的“你的声音打到我了”然后梨花带雨一样(怎么用那英打比方,好俗气,噗)。当然,余先生在这部分也顺带讽刺了一下那些造谣的小人,没有任何人能把造谣和小人阐释的比余先生更深刻,更立体,更有文学色彩了。
第三部分是“大地的回答”,摘录了一些多年来余先生为各地名胜题写的碑文,体现了余先生对古典句韵高超的驾驭能力,同时又不难读懂。书中还印了一些余先生的书法作品,包括那副著名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第四部分是对一些经典的白话文翻译,包括《心经》、《离骚》、《逍遥游》、《赤壁赋》。用序言里的话说,“在把握原文奥义的学术前提下,挖掘出古今文思之通,古今诗情之通,古今哲理之通,然后用尽可能优美的白话散文予以表述。因此,这种翻译,不是拉线搭桥,而是凿通隧道,其难无比”。经典经过余先生的散文化笔法,足以成为当世经典翻译的范例。这里摘取《逍遥游》中的一段,使大家略窥一二:“大鹏从上往下看,只见野马般的雾气和尘埃相互吹息,天色如此青苍,不知是天的本色,还是因为深远至极而显现这种颜色?”再如《赤壁赋》的一段:“不一会,月亮从东山升起,徘徊于东南星辰之间。白雾横罩江面,水光连接苍穹,我们的船恰如一片芦叶,浮越于万顷空间。”《离骚》的翻译更是功力深厚,可是段落太长,就不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
最后,用本书的内容简介作结:跨时空与地域的双重视角,使本书既有理论上的厚度深度,又不乏感人的故事与动情的文笔。堪称20多年来余秋雨先生关于文化思索的最诚恳、最隆重、最重要的著述。
强烈推荐此书。看这本书而花费掉的时间是绝对值得的。
1.文化苦旅读书笔记四
2.《文化苦旅》读书笔记(精选)
3.关于《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4.《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5.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6.文化苦旅优秀读书笔记
7.文化苦旅读书笔记摘抄
8.文化苦旅读书笔记500字
9.关于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10.文化苦旅1000字读书笔记
篇2:《何谓文化》读书笔记
静静地躺着,最近一次躺床上看书是两个月前的事了,很享受,何况是在窗外漫天飞雪的映衬下,温暖的室内重温着《何谓文化》,再次感动,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几天自己一直被这澎湃的浪潮所席卷,我知道,这是余秋雨先生的《何谓文化》带给自己的震撼。
“写点什么吧”,在不知第几回心潮浪卷之后,一种奔涌而来的冲动让我提起了笔。然而,下笔千言,愈觉胸中词汇的贫乏;激动之余,思绪也越显混乱。无妨,权当信手涂鸦罢,只为纪念这样的冲动。
个人认为,余秋雨应该算是现当代国内比较有争议的一位大家。当年《文化苦旅》一问世便造成洛阳纸贵之势。他凭借自己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之后又凭借一系列文化散文奠定了在文坛的地位。只是打酱油式的当了回青歌赛的评委,倒惹来了种种非议。
没想到这么多年之后,先生又拾笔开始了《所谓文化》的探索。
在先生的眼里,文化没有定量性的指标,没有国际标准。
篇3:《何谓文化》读书笔记
十一长假过了好几天才想起来认真读一下放假前收到的《何谓文化》,这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新作,所选文章都是第一次面世,并不是以往文章的删改精选,这使得我在翻开书之前就有了一定的好奇,这里面讲的是什么?对于那些一见到“余秋雨”这个名字就反感,于是在没读书之前就来抨击书本的同学,恭喜你们,没有实证精神,在网络空间上对余先生谩骂,恭喜你们没有公共空间意识,这两点都是在《何谓文化》中提到的。想反驳我吗?先读书去。其实我很理解那种人,改变这个坏习惯很困难,因为我也有这个毛病,在书店一见到一本书是韩寒写的,第一反应“哦,破书”,然后就把它扔开。但是这本《何谓文化》写得实在是好,它本身就是余先生对于文化的感悟,任何感想在其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既然自己无能表达如此精美的尤物,便想几句吧,可是每篇文章都是那么的完整,以至于摘出任何一句都不足以表现和发挥其在原文中的含义和力量。要想只能把整本书每一个字都敲出来。这本书的架构很奇特,分成了四个部分:
首先是“学理的回答”,余先生收集了一些自己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学术报告上的讲座,汇编成一个部分,系统的整理了中华文化的优点,弊病,和近三十年的进步。其中对现实文化的担忧很引人注意,比如复古文化正在冲击着创新文化,使得创新和突破反倒失去了合理性;民粹很像民主,但绝不是民主;文化的耗损机制,使得大部分资源集中在各种官方机构中,而大部分创造力都散落在非官方;文人很难得到尊严等等。在《身上的文化》一文中,四个概念使我一下子就感同身受,“不再扮演”“不再黏着”“必要贮存”“必要风范”,不仅是在文化方面,各行各业的泰斗都应该体现这四个特质。《向市长建言》一文,十分尖锐地指出了现在各种城市奇葩建设的弊病:不恰当的“发掘本地古人”、“重建文化遗迹”、“大话地方特色”,并提出了自己建议市长注意的两个环节“公共审美”和“集体礼仪”。
第二部分是“生命的回答”,余先生回忆了与巴金、谢晋、黄佐临、白先勇、余光中、林怀民等文化巨匠的交往,用十分动情的文笔描述了这些或多或少陷入过“非文化”困境的,或是与常人的活法背道而驰的大家们是如何践行着文化人的责任感,如何承载着文化的重量,如何开辟着生命的疆域,如何追寻着文化的执着。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常常忍不住停一下,哭一会,然后再停一下,再哭一会。也许前些年我读到这样的东西,只会把它当成传记,现在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了一点,又见证了社会的一些大事件,而我又成长到足以感知这些大事件体现的变化,对比之下,这些大师所阐释的东西,实在是太稀缺了,我的哭,不是因为感动,而是被这些伟大的人格所击到,就像是很多人去了青藏高原见到真正的美景会哭一样,就像那英说的“你的声音打到我了”然后梨花带雨一样。当然,余先生在这部分也顺带讽刺了一下那些造谣的小人,没有任何人能把造谣和小人阐释的比余先生更深刻,更立体,更有文学色彩了。
第三部分是“大地的'回答”,摘录了一些多年来余先生为各地名胜题写的碑文,体现了余先生对古典句韵高超的驾驭能力,同时又不难读懂。书中还印了一些余先生的书法作品,包括那副著名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第四部分是对一些经典的白话文翻译,包括《心经》、《离骚》、《逍遥游》、《赤壁赋》。用序言里的话说,“在把握原文奥义的学术前提下,挖掘出古今文思之通,古今诗情之通,古今哲理之通,然后用尽可能优美的白话散文予以表述。因此,这种翻译,不是拉线搭桥,而是凿通隧道,其难无比”。经典经过余先生的散文化笔法,足以成为当世经典翻译的范例。这里摘取《逍遥游》中的一段,使大家略窥一二:“大鹏从上往下看,只见野马般的雾气和尘埃相互吹息,天色如此青苍,不知是天的本色,还是因为深远至极而显现这种颜色?”再如《赤壁赋》的一段:“不一会,月亮从东山升起,徘徊于东南星辰之间。白雾横罩江面,水光连接苍穹,我们的船恰如一片芦叶,浮越于万顷空间。”《离骚》的翻译更是功力深厚,可是段落太长,就不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
最后,用本书的内容简介作结:跨时空与地域的双重视角,使本书既有理论上的厚度深度,又不乏感人的故事与动情的文笔。堪称20多年来余秋雨先生关于文化思索的最诚恳、最隆重、最重要的著述。
强烈推荐此书。看这本书而花费掉的时间是绝对值得的。
篇4:《何谓文化》读书笔记
十一长假过了好几天才想起来认真读一下放假前收到的《何谓文化》,这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新作,所选文章都是第一次面世,并不是以往文章的删改精选,这使得我在翻开书之前就有了一定的好奇,这里面讲的是什么?
对于那些一见到“余秋雨”这个名字就反感,于是在没读书之前就来抨击书本的同学,恭喜你们,没有实证精神,在网络空间上对余先生谩骂,恭喜你们没有公共空间意识,这两点都是在《何谓文化》中提到的。想反驳我吗?先读书去。
这本书的架构很奇特,分成了四个部分:
首先是“学理的回答”。
余先生收集了一些自己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学术报告上的讲座,汇编成一个部分,系统的整理了中华文化的优点,弊病,和近三十年的进步。其中对现实文化的担忧很引人注意,比如复古文化正在冲击着创新文化,使得创新和突破反倒失去了合理性;民粹很像民主,但绝不是民主;文化的耗损机制,使得大部分资源集中在各种官方机构中,而大部分创造力都散落在非官方;文人很难得到尊严等等。
在《身上的文化》一文中,四个概念使我一下子就感同身受,“不再扮演”“不再黏着”“必要贮存”“必要风范”,不仅是在文化方面,各行各业的泰斗都应该体现这四个特质。《向市长建言》一文,十分尖锐地指出了现在各种城市奇葩建设的弊病:不恰当的“发掘本地古人”、“重建文化遗迹”、“大话地方特色”,并提出了自己建议市长注意的两个环节“公共审美”和“集体礼仪”。
第二部分是“生命的回答”。
余先生回忆了与巴金、谢晋、黄佐临、白先勇、余光中、林怀民等文化巨匠的交往,用十分动情的文笔描述了这些或多或少陷入过“非文化”困境的,或是与常人的活法背道而驰的大家们是如何践行着文化人的责任感,如何承载着文化的重量,如何开辟着生命的疆域,如何追寻着文化的执着。
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常常忍不住停一下,哭一会,然后再停一下,再哭一会。也许前些年我读到这样的东西,只会把它当成传记,现在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了一点,又见证了社会的一些大事件,而我又成长到足以感知这些大事件体现的变化,对比之下,这些大师所阐释的东西,实在是太稀缺了,我的哭,不是因为感动,而是被这些伟大的人格所击到,就像是很多人去了青藏高原见到真正的美景会哭一样,就像那英说的“你的声音打到我了”然后梨花带雨一样。当然,余先生在这部分也顺带讽刺了一下那些造谣的小人,没有任何人能把造谣和小人阐释的比余先生更深刻,更立体,更有文学色彩了。
第三部分是“大地的回答”。
摘录了一些多年来余先生为各地名胜题写的碑文,体现了余先生对古典句韵高超的驾驭能力,同时又不难读懂。书中还印了一些余先生的书法作品,包括那副著名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第四部分是对一些经典的白话文翻译。
包括《心经》、《离骚》、《逍遥游》、《赤壁赋》。用序言里的话说,“在把握原文奥义的学术前提下,挖掘出古今文思之通,古今诗情之通,古今哲理之通,然后用尽可能优美的白话散文予以表述。因此,这种翻译,不是拉线搭桥,而是凿通隧道,其难无比”。经典经过余先生的散文化笔法,足以成为当世经典翻译的范例。
这里摘取《逍遥游》中的一段,使大家略窥一二:“大鹏从上往下看,只见野马般的雾气和尘埃相互吹息,天色如此青苍,不知是天的本色,还是因为深远至极而显现这种颜色?”再如《赤壁赋》的一段:“不一会,月亮从东山升起,徘徊于东南星辰之间。白雾横罩江面,水光连接苍穹,我们的船恰如一片芦叶,浮越于万顷空间。”《离骚》的翻译更是功力深厚,可是段落太长,就不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
最后,用本书的内容简介作结:跨时空与地域的双重视角,使本书既有理论上的厚度深度,又不乏感人的故事与动情的文笔。堪称20多年来余秋雨先生关于文化思索的最诚恳、最隆重、最重要的著述。
强烈推荐此书。看这本书而花费掉的时间是绝对值得的。
篇5:《何谓文化》读书笔记
“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这是近读余秋雨先生《何谓文化》一书中对荣格名言的引用。从这句话的角度,我做两种理解,一是社会文化的熏陶和传承塑造了一个类型的人格群体;另外一个是个性的人格形成是和他成长过程中的文化氛围密不可分的。由此可以推论,文化其实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体和个体人生的成长与人生观的形成的。在文化相对缺失,但渴求程度却空前高涨的现代社会,如何使文化指导人生,进而由正确的个体世界观、人生观汇集为正能量的群体社会人格就成了一个硕大的社会学命题。我学识尚浅,不敢轻动如此大的课题,只妄图从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中尝试解读一个自认为正确的文化与人生态度。
首先是文化的概念,从理论上言,这个概念很广,又可以夹杂若多定语,比如社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等,且众说纷纭。从实例而言,去年曾做过一个民营企业文化的调研,也总结了很多实证。应该说两者综合会有个清晰的脉络和概念了吧,恰恰不是!如此多的东西塞在脑海里,犹如掉进了五彩缤纷的万花筒,瞧这个也好,那个也妙,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也是文化,那也是文化,到底那个才是文化!?其实概念也是一个积累和顿悟的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醍醐灌顶般的一记重锤下来,才会豁然开朗。开朗后才明白,没有明确文化概念的原因恰恰在于没有坚持自己对文化的思索思路,往往被一个个花哨的说法和好听的口号带到了歧途。想想看,这些企业的文化,有那些是完全相同的?又有那个不是坚守坚持才成型的呢?这些文化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共同词汇:特点和积累。综合其它方面的理解,我大胆给文化一个自己的定义:文化是长期积累汇集,具有符合自身独特特点的,能引导群体精神和行为方式趋同的总结。解决了文化概念的问题,就要分析文化对人生影响的问题了。这个方面,不用假装学术,只直接说理解就好了。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人生?我想先要问自己的是需要一个怎样的人生。是活出自己还是随波逐流,是真实简单还是伪装繁复,是直截了当还是隐忍融合,等等。因为不同的追逐目标决定了不同文化方式、行为方式的存在,不同文化和行为的影响又造就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和结果。再请注意到文化的定义,并没有正面、正确、正能量一类的词汇。这是因为,是有负面文化的,但负面的也是文化,也是很多人孜孜不倦追求执行的,能引导群体行为趋同的东西。这种文化是很危险的,因为它会扭曲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社会群体的正确视角。比如余秋雨先生对文化表述里面所说的民粹文化,虚假但又惑众,让人误读民主,追捧错误。当功利、扭曲、目的性强的思维模式遭到认同趋同,歪风邪气压倒正气的时候,文化就成了负面的文化,参与到其中的人也形成了负面人格。最危险的是,这些人有的绝然不知,有的假装糊涂,把不正常现象当成正常现象,把歪门邪路当成阳关大道,把负面人格当成正面人格,还跳梁小丑般表来演去,钻到小众的圈子里以慰快感,博得圈里人的表面喝彩和暂时支持。殊不知这种民粹文化的最终结局还得归落为低俗的热闹散去,悲凉的人生到来。推而广之,我理解民粹文化的概念可以演绎为一切看似正确实际却错误的逻辑,比如好人文化,其实是会混淆试听,不分黑白的;又比如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文化,其实是会剥夺一些不哭闹守规矩孩子的机会,而且间接鼓励所有的孩子都哭的。还有类似余先生提到的文化弊病,如疏于公共空间的文化,疏于实证意识的文化等等。一个人的人生若是始终被这些若有心,若无心的负面文化包裹,始终被它们所指引,可谓悲哉!
我们应该追逐的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文化和人生?从个体而言,就是善良和爱。这也是余先生所阐述的大文化的终极目标,我非常赞同。只有有了善良和爱心,才能从急功近利、物欲横流中解脱出来,个体解脱出来,群体才能解脱出来,反过来影响其它个体,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同样,国家要富强,也要有文化的凝聚力,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就是购买国货、热爱公共空间、互相关爱赞美、摒弃对谣言的爱好等,这也是爱国心的映射与爱国文化的趋同。从行为方式上,我们完全可以不走邪路文化和守旧文化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真实人生。我相信简单和真挚的追求,是不用委屈自己屈就那些负面文化的,当明确自己的正确理想和追求之后,我们就可以从容的对待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清晰的处理同事和朋友的关系,擎着真正的文化大旗,打开全新的处世模式,活出真我的快乐空间。
篇6:何谓文化读后感
何谓文化读后感
何谓文化读后感浅谈静静地躺着,最近一次躺床上看书是两个月前的事了,很享受,何况是在窗外漫天飞雪的映衬下,温暖的室内重温着《何谓文化》,再次感动,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几天自己一直被这澎湃的浪潮所席卷,我知道,这是余秋雨先生的`《何谓文化》带给自己的震撼。
“写点什么吧”,在不知第几回心潮浪卷之后,一种奔涌而来的冲动让我提起了笔。然而,下笔千言,愈觉胸中词汇的贫乏;激动之余,思绪也越显混乱。无妨,权当信手涂鸦罢,只为纪念这样的冲动。
个人认为,余秋雨应该算是现当代国内比较有争议的一位大家。当年《文化苦旅》一问世便造成洛阳纸贵之势。他凭借自己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之后又凭借一系列文化散文奠定了在文坛的地位。只是打酱油式的当了回青歌赛的评委,倒惹来了种种非议。
没想到这么多年之后,先生又拾笔开始了《所谓文化》的探索。
在先生的眼里,文化没有定量性的指标,没有国际标准。()所以,此书以较为奇特的构架,从“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四个部分,带领我们共同感悟心目中真正的文化。先生用他的回答告诉有力的告诉我们: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文化是一种手手相递的火炬,未必耀眼,却温暖人心。
光阴变成清冷的流水。 变成细微的尘埃。 变成温存的呼吸。 变成温暖的文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幸好,余秋雨依然还在。
篇7:《何谓文化》读后感
《何谓文化》乍一看这个书名肯定是和文化有关,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
文化不是你获得了相关学位,不是你读了几首诗词,更不是你看了几本书就是有文化,它关乎生命,脱离世情,最终回归自然。
余秋雨在这本书中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部分用学理的回答,主要是作者在海内外的一些理论性的演讲。
第二部分生命的回答,是这本书中最让我动情的部分,那些已经离世的文化巨匠,几乎用全部生命揭示了文化的深层奥秘。
第三部分大地的回答,文化虽然是一个极大的课题,却又容易随风飘散,幸好它也把最坚实的印记留在大地上,那就是散布各处的文化遗址。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演出过多大的场面,只有遗迹可以见证。
第四部分用古典的的回答,作者把中国的几个经典文本翻译成了当代散文,让我们用简单的白话文读出了古今文思,古今诗情,古今哲理,在这里我们看到佛陀、庄子、屈原、苏轼是怎么看待精神天地的。
他们都不是文化的使者,而是文化的创造者,在我看来,有创造才能说明世界,说明文化。
如果你也跟我一样想更进一步了解何谓文化,那么多看看余秋雨的作品吧。
篇8:《何谓文化》读后感
一直很喜欢余秋雨的书,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以及《寻觅中华》等,他的书特别适合夜读,在静静的夜里,一盏台灯,随着他的脚步可以轻轻的漫步历史,细细的咀嚼文化,这种喧嚣的世界获得暂时的宁静感觉特别轻松。他的新书《何谓文化》出版了,便迫不及待的从当当上买来,一周左右的时间看完。
对于何谓文化,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答,第一、学理的回答,较为系统详细的介绍了文化的概念以及功能,虽然名为“学理”但很直白,让我们对文化有个很直接的认识;第二,生命的回答,通过几个人物,导演谢晋、戏剧家黄佐临、作家巴金以及其他几位文化人如何用生命解读文化的真谛;第三、大地的回答,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一些碑文和书法作品。第四、古典的回答,主要是把四篇古文如《离骚》翻译成现代散文,进步体会文化的魅力。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读起来荡气回肠,字里行间把文化的魅力一展无遗,但第三第四部分实在不敢恭维,大有凑页数之嫌,有的碑文的确值得一读,但附带的书法作品有点画蛇添足,四篇古文翻译更是差强人意,就像把唐装改成西服,有点不伦不类。瑕不掩瑜,还是值得一读。
文化到底是什么?古今中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余秋雨先生统计,从英国学者泰勒开始,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二百多个。在他看来,这些定义令人眼花缭乱又言不及义,即使硬着头皮全部看完,对文化还是茫无头绪。
有鉴于此,余秋雨在《秋雨时分》谈话节目中公布了自己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他认为这个定义是全世界最简短的,言外之意大约也是最明了的,似乎颇有得意之感。不过在我看来,它既不够简短,也很不明了。
典型的精英语言,什么生态共同体啊,集体人格啊,从概念到概念,使我等草根越看越糊涂。秋雨能定义,咱老百姓就不能自己定义了?这或许与阿Q心理不太相同。精英有精英的语言,草根也应该有草根的语言。
在我看来,所谓文化,就是人化,美化,文明化。啊啊,比余秋雨还简短。
篇9:读《何谓文化》有感
读《何谓文化》有感
原创: 王梦也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余秋雨
敬读余秋雨先生的《何谓文化》,深感中华文化之浩瀚,其对中华文化特性的归纳阐释,精炼、透彻、很有见地,值得深思。作为著名的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将中国文化特性总结为“礼仪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并在书中自信的写到,“三个”道“,社会模式、人格模式、行为模式齐全,而且组合严整,构成了一种大文化的”三足鼎立“。这尊文化之鼎,既是中国人精神凝聚的理由,又是中国人在地球上的一个重大建树。别人如果不承认,那是他们自己没有见识。有些人,直到今天还经常拿着西方近代建立的一些社会观念贬斥中国和中国人。”
当今的西方国家用自己的价值体系、文化体系组成了“西式文化主义”,这种“文化主义”和几世纪前所提出的“种族主义”在本质上并无区别。工业革命后,为了配合资本主义扩张和对其他种族的奴役,资本阶级资助了大量的科学家,为“种族主义”理论提供大量的、莫须有的“科学依据”来证明白种人要优于其他所有民族,这个定论持续并影响了几个世纪,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战争和屠杀堪称是人类史上的悲剧。而现代科学事实证明伴随种族主义而产生的各项科学依据纯属无稽之谈。如今,他们又想用“伪文化优势”取代“伪基因优势”,推崇自己的文化,将自己的价值观推广成“普世价值”,将资本主义看做是人类发展的终点,批判一切非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体系。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资本主义本质的了解,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迅速发展、赢得世界瞩目同时,西方国家却在不断质疑我们的价值体系,西方的一些学者还在不断的攻击中国和中国人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引用《中庸》中的经典语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所不用其极的把世界塑造成他们想要的样子,我们不极端,不偏执、具有中和特性文化传统更有益于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中国不会走西奥多・罗斯福在19世纪初,派出白色舰队打着“友好航行”的幌子,向全球示威的老路。中国的和平思想源于几千年以来仁爱文化,众多文化学者对中国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其中《利玛窦说》最为著名,主要依靠农耕生活的中国人对征服其他国家并不感兴趣,在鼎盛时期依然和周边国家友好相处,连近在咫尺的日本都没有被吞并,便是最好的例子。
中华文化完整的传承了五千余年,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间断过的文明,有着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精神价值,为中国现代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丰厚滋养;而基于这种源远文化和价值体系而形成的社会制度也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和科学性,充满活力,是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考验的。中国在面临人口基数庞大,社会问题日趋复杂的形势下,民生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人民生活条件稳步上升;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依然保持然经济持续增长;为世界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更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种种事实表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已然是条康庄大道,必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到底是文化的自信。现在中国已经让世界看到并肯定了我们的经济成就,也要让世界更多的了解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了解我们沉淀了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紧密联系的不止有经济方面的共赢,也应有智慧的共享,文化的共鸣。
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间普及爱和善良,让世界了解中国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要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全面、大气、博爱、值得学习的中国。
篇10:何谓文化读书心得体会
十一长假过了好几天才想起来认真读一下放假前收到的《何谓文化》,这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新作,所选文章都是第一次面世,并不是以往文章的删改精选,这使得我在翻开书之前就有了一定的好奇,这里面讲的是什么?
对于那些一见到“余秋雨”这个名字就反感,于是在没读书之前就来抨击书本的同学,恭喜你们,没有实证精神,在网络空间上对余先生谩骂,恭喜你们没有公共空间意识,这两点都是在《何谓文化》中提到的。想反驳我吗?先读书去。其实我很理解那种人,改变这个坏习惯很困难,因为我也有这个毛病,在书店一见到一本书是韩寒写的,第一反应“哦,破书”,然后就把它扔开。但是这本《何谓文化》写得实在是好,以至于我无法写出一个像样的读书心得体会,它本身就是余先生对于文化的感悟,任何感想在其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既然自己无能表达如此精美的尤物,便想几句吧,可是每篇文章都是那么的完整,以至于摘出任何一句都不足以表现和发挥其在原文中的含义和力量。要想只能把整本书每一个字都敲出来。这样一来,只好写一篇大体介绍这本书的伪读书心得体会了。这本书的架构很奇特,分成了四个部分:
首先是“学理的回答”,余先生收集了一些自己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学术报告上的讲座,汇编成一个部分,系统的整理了中华文化的优点,弊病,和近三十年的进步。其中对现实文化的担忧很引人注意,比如复古文化正在冲击着创新文化,使得创新和突破反倒失去了合理性;民粹很像民主,但绝不是民主;文化的耗损机制,使得大部分资源集中在各种官方机构中,而大部分创造力都散落在非官方;文人很难得到尊严等等。在《身上的文化》一文中,四个概念使我一下子就感同身受,“不再扮演”“不再黏着”“必要贮存”“必要风范”,不仅是在文化方面,各行各业的泰斗都应该体现这四个特质。《向市长建言》一文,十分尖锐地指出了现在各种城市奇葩建设的弊病:不恰当的“发掘本地古人”、“重建文化遗迹”、“大话地方特色”,并提出了自己建议市长注意的两个环节“公共审美”和“集体礼仪”。
第二部分是“生命的回答”,余先生回忆了与巴金、谢晋、黄佐临、白先勇、余光中、林怀民等文化巨匠的交往,用十分动情的文笔描述了这些或多或少陷入过“非文化”困境的,或是与常人的活法背道而驰的大家们是如何践行着文化人的责任感,如何承载着文化的重量,如何开辟着生命的疆域,如何追寻着文化的执着。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常常忍不住停一下,哭一会,然后再停一下,再哭一会。也许前些年我读到这样的东西,只会把它当成传记,现在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了一点,又见证了社会的一些大事件,而我又成长到足以感知这些大事件体现的变化,对比之下,这些大师所阐释的东西,实在是太稀缺了,我的哭,不是因为感动,而是被这些伟大的人格所击到,就像是很多人去了青藏高原见到真正的美景会哭一样,就像那英说的“你的声音打到我了”然后梨花带雨一样。当然,余先生在这部分也顺带讽刺了一下那些造谣的小人,没有任何人能把造谣和小人阐释的比余先生更深刻,更立体,更有文学色彩了。
第三部分是“大地的回答”,摘录了一些多年来余先生为各地名胜题写的碑文,体现了余先生对古典句韵高超的驾驭能力,同时又不难读懂。书中还印了一些余先生的书法作品,包括那副著名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第四部分是对一些经典的白话文翻译,包括《心经》、《离骚》、《逍遥游》、《赤壁赋》。用序言里的话说,“在把握原文奥义的学术前提下,挖掘出古今文思之通,古今诗情之通,古今哲理之通,然后用尽可能优美的白话散文予以表述。因此,这种翻译,不是拉线搭桥,而是凿通隧道,其难无比”。经典经过余先生的散文化笔法,足以成为当世经典翻译的范例。这里摘取《逍遥游》中的一段,使大家略窥一二:“大鹏从上往下看,只见野马般的雾气和尘埃相互吹息,天色如此青苍,不知是天的本色,还是因为深远至极而显现这种颜色?”再如《赤壁赋》的一段:“不一会,月亮从东山升起,徘徊于东南星辰之间。白雾横罩江面,水光连接苍穹,我们的船恰如一片芦叶,浮越于万顷空间。”《离骚》的翻译更是功力深厚,可是段落太长,就不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
最后,用本书的内容简介作结:跨时空与地域的双重视角,使本书既有理论上的厚度深度,又不乏感人的故事与动情的文笔。堪称20多年来余秋雨先生关于文化思索的最诚恳、最隆重、最重要的著述。
强烈推荐此书。看这本书而花费掉的时间是绝对值得的。
篇11:何谓文化读书心得体会
静静地躺着,最近一次躺床上看书是两个月前的事了,很享受,何况是在窗外漫天飞雪的映衬下,温暖的室内重温着《何谓文化》,再次感动,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几天自己一直被这澎湃的浪潮所席卷,我知道,这是余秋雨先生的《何谓文化》带给自己的震撼。
“写点什么吧”,在不知第几回心潮浪卷之后,一种奔涌而来的冲动让我提起了笔。然而,下笔千言,愈觉胸中词汇的贫乏;激动之余,思绪也越显混乱。无妨,权当信手涂鸦罢,只为纪念这样的冲动。
个人认为,余秋雨应该算是现当代国内比较有争议的一位大家。当年《文化苦旅》一问世便造成洛阳纸贵之势。他凭借自己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之后又凭借一系列文化散文奠定了在文坛的地位。只是打酱油式的当了回青歌赛的评委,倒惹来了种种非议。
没想到这么多年之后,先生又拾笔开始了《所谓文化》的探索。
在先生的眼里,文化没有定量性的指标,没有国际标准。所以,此书以较为奇特的构架,从“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四个部分,带领我们共同感悟心目中真正的文化。先生用他的回答告诉有力的告诉我们: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文化是一种手手相递的火炬,未必耀眼,却温暖人心。
光阴变成清冷的流水。 变成细微的尘埃。 变成温存的呼吸。 变成温暖的文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幸好,余秋雨依然还在。
篇12: 《何谓文化》读书心得体会
一直很喜欢余秋雨的书,他的书特别适合夜读,在静静的夜里,一盏台灯,随着他的脚步可以轻轻的漫步历史,细细的咀嚼文化,这种喧嚣的世界获得暂时的宁静感觉特别轻松。他的新书《何谓文化》出版了,便迫不及待的从当当上买来,一周左右的时间看完。对于何谓文化,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答。
第一、学理的回答。
较为系统详细的介绍了文化的概念以及功能,虽然名为“学理”但很直白,让我们对文化有个很直接的认识。
第二、生命的回答。
通过几个人物,导演谢晋、戏剧家黄佐临、作家巴金以及其他几位文化人如何用生命解读文化的真谛。
第三、大地的回答。
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一些碑文和书法作品。
第四、古典的回答。
主要是把四篇古文如《离骚》翻译成现代散文,进步体会文化的魅力。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读起来荡气回肠,字里行间把文化的魅力一展无遗,但第三第四部分实在不敢恭维,大有凑页数之嫌,有的碑文的确值得一读,但附带的书法作品有点画蛇添足,四篇古文翻译更是差强人意,就像把唐装改成西服,有点不伦不类。
最后,用本书的内容简介作结:跨时空与地域的双重视角,使本书既有理论上的厚度深度,又不乏感人的故事与动情的文笔。堪称20多年来余秋雨先生关于文化思索的最诚恳、最隆重、最重要的著述。
我强烈推荐此书。看这本书而花费掉的时间是绝对值得的。
篇13:余秋雨《何谓文化》「下」
——对话博科娃
说明:
博科娃女士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二○一○年五月二十一日,她到中国来亲自发布一份有关文化的世界报告。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九四五年十一月成立以来,发布以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报告还是第一次,因此,这一天有历史意义。
发布的地点,在上海世博会的“联合国馆”。发布仪式上有一个环节,是我与她的对话。对话的程序很简单:先由她介绍这份世界报告的基本思路,接着由我从文化价值上作一番阐释,最后她表示感谢。两方面并没有出现具体观点上的切磋和讨论。
联合国的总干事,当然是一名大官,而我却没有任何官职,这怎么构得成“对话”的相应身份?主持人为此向各国听众介绍我:“亲自历险数万公里考察了全球各大文明遗址,又拥有最多的华文读者。”我连忙更正:“最多”的统计经常在变,现在已经不是。
下面就是我在发布仪式上对这份“世界报告”所作的六段阐释,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并补充了另一场发言的相关内容。
一
尊敬的博科娃总干事,欢迎您来到上海。
由于您亲自到这里来发布联合国有史以来第一份以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报告,今天的上海特别晴朗。
您刚才反复论述,这份世界报告的宗旨是“文化的多样性”。
这个宗旨,当然非常重要。但恕我直言,大家都可能把它看成一个很平常的提法,谁也不会反对,谁也不会激动。
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从学术上说,是出现了“对立面的泛化”。对此,我解释一下。
“文化的多样化”,顾名思义,它的对立面应该是“文化的单边化”,也就是某种文化在当今世界的独霸。但是,现在并没有一种文化宣布这种企图,也没有一个理论家推出这种主张。就连“单边化”嫌疑最大的那个国家,主要也“单边”在国际政治上,它自身的文化则保持着“多样性”。它近年来对伊斯兰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防范,也总是寻找文化以外的借口。因此,如果要寻找“文化多样化”的对立面,人们缺少现实对象,只能联想到古罗马,联想到刚刚发现美洲时的西班牙,以及后来的“日不落”大英帝国。连一些浩荡远征的军事强权,如亚历山大、成吉思汗等,也没有来得及消除“文化的多样性”。
由于对立面的不确定,也就使我们今天的宗旨有一点褪色。
那么,“文化的多样性”的宗旨,究竟是针对什么?
我认为,全部问题的核心是:在多样性的文化之间,究竟是导致必然冲突,还是有可能互相包容?
所以,真正的对立面,是以亨廷顿先生为代表的“文明冲突论”。
亨廷顿先生的理论,被当代世界夸张、误读,结果,为各种冲突找到了“文明”的依据,这就使冲突越来越严重了。在这之前,世界历史上的那么多冲突,还未曾找到那么明确、那么充足的“文明”理由。
正是“文明冲突论”,有可能使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对话关系变成了对峙关系,互敬关系变成了互警关系,互访关系变成了互防关系。时间一长,每个文明的目光越来越自我,越来越偏执,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我们的“多样性”宗旨。
这,确实值得联合国发布一个单独以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报告,来正本清源。
二
亨廷顿先生的《文明的冲突》,发表在一九九四年。一发表,就在世界上产生了极大影响,这是为什么?
篇14:余秋雨《何谓文化》「下」
那是因为,当时全世界的智者们都开始回顾和总结二十世纪,以便更好地走向二十一世纪。大家一回顾总结,无穷无尽的枪炮血泊又回到了眼前。二十世纪太可怕了,不仅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而且又持续了严重的“冷战”。但是,到了二十世纪最后十年,似乎一切都烟消云散。什么同盟国、协约国、法西斯同盟、反法西斯同盟,什么社会主义阵营、帝国主义阵营,都已成过眼烟云,就连后来匆忙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也很快发生了变化。总之,一切作为二十世纪冲突根源的政治依据,眼看着都很难延续。但是,这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反而,由于不知道新的冲突根源,人们更慌乱了。
大家不喜欢冲突,但更不喜欢那种不知道冲突由来的无准备、无逻辑状态。因此,地球的各个角落,都在期待一种判断,一种预测。否则,就不知如何跨入二十一世纪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哈佛大学的政治学教授亨廷顿先生出场了。
他说,二十一世纪的冲突,将以“文明”为坐标。他预言,所有古往今来所积聚的不同文明群落,在摆脱别的种种归类后,将以自己的文明为皈依,然后与其他文明对弈、纠缠、冲突。在所有的文明群落中,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冲突将发生在最重要的三大文明之间,那就是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
这种解释和划分,乍一听,理由比较充分,具有文化含量,又有现实证据,因此一发表便轰传各国,万人瞩目。
有人说,亨廷顿先生的厉害,就是从政治划分回归到了文化划分,而文化确实比政治更稳固、更长久。这就无怪,“文明冲突论”成了二十世纪晚期最重要的人文理论。
但是,从一开始,就有学者指出了这种理论的弊端。
我作为一名东方学者,就于一九九九年两次明确地批评了亨廷顿先生的两大局限——
一是以西方立场来解析文明格局。带有冷战思维的明显印痕,只是以“文明”之名锁定了新的对手;
二是以冲突立场来解析文明格局。淡化了比冲突更普遍的文明交融和文明互置,实际效果令人担忧。
我不能说,从世纪之交开始激化的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之间的越来越严重的冲突,是由亨廷顿先生的“文明冲突论”引起的;但是,冲突的事实和冲突的理论之间,确实起了“互相印证”的作用。因此,从新世纪开始以来,如何面对这种理论,成了人类文化的一个大课题。
三
于是,二○○四年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虽然不是专谈文化,却明确地对“文明冲突论”予以否定。
我本人有幸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之邀,参加了这个报告的研究和讨论。我和各国学者在研究和讨论中一致认为,“文明冲突论”的错误,在于把正常的文明差异,当作了世界冲突之源。因此,我们必须反过来,肯定差异、保护差异、欣赏差异,让差异成为世界美好之源。在这个意义上,“多样化”这个概念,就成了保护差异的理由和结果。
我记得,在讨论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英文词是difference(差异)和diversity(多样性)。两个D,后来又增加了一个D,那就是南非大主教图图那句话的第一个字母:“Delightinourdifferences”(为我们的差异而欢欣)。
大家看到没有,图图大主教的这句话,就被正式写到了那年《人类发展报告》的前言之中。与这句话一起,还出现了一句果断的结论:本报告否定文化差异必然导致文明冲突的理论。
篇15:余秋雨《何谓文化》「下」
五
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想谈谈个人的感受。
前面提到,我在上世纪末就对“文明冲突论”提出异议。这种异议,较系统地见之于我在考察世界各大文明后写的书籍《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中,也见之于我花了两年时间在香港凤凰卫视的谈话专题《秋雨时分》中。
照理,我贴地考察了当今世界冲突最严重的中东、北非、中亚、南亚地区,最能呼应“文明冲突论”,为什么却反对了呢?
我在那两本书里写道,看来看去,确实到处都在发生冲突。但是,所有的恶性冲突都发生在文明和野蛮之间,而不是发生在文明和文明之间。因此,当今世界应该划出的第一界限,是文明和野蛮的根本区别。
那么,什么是“当代野蛮”呢?我在书里一再指出的是七项,那就是:恐怖主义、核竞赛、环境破坏、制毒贩毒、极端霸权、极端民粹,以及面对自然灾难和传染病无所作为。从事这些“当代野蛮”的人,和反对这些“当代野蛮”的人一样,都散布在不同的族群里。如果有人硬把文明和野蛮的冲突解释成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冲突,那么,他们就有掩饰自己野蛮行径的嫌疑。
我在几本书里反复表述了这样一个意思——
几万里历险告诉我,“文明”之所以称为“文明”,互相之间一定有共同的前提、共同的默契、共同的底线、共同的防范、共同的灾难、共同的敌人。这么多“共同”,是人类存活至今的基本保证。如果有谁热衷于文明族群之间的挑唆,那就势必会淡化乃至放弃这么多“共同”,最后只能导致全人类的生存危机。
在这么多“共同”下,文化差异就必须被保护、被欣赏了,并由此产生文化的多样性。
对于守护文明的共同底线,我们的态度是严峻;而对于保护文明范围内的多样差异,我们的心情是喜悦。
在这里,我想特别说一说专业的文化行为。因为我发现,在文明课题下的轻重颠倒、敏感挪移、是非混淆、悲喜错置,这样的事情,一直是由一批文化人在操弄。他们的文化地位和社会影响,造成了浓重的人文迷雾,使很多人失去了正常的判断。
由于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差异被他们夸张成了你死我活,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激烈的文化自守言论。对此,我还是只能以自己为例来作一些分析。
我在华文读者中的形象,是中华文化的搜寻者和捍卫者,因此那些激烈言论也总是在我身边鼓荡,希望由我进一步来带头强化。但是,只能让他们深深失望了,因为我的看法完全不同。我写道——
不错,我是中华文化的忠诚阐释者,但是,我完成这些思考的基础逻辑,是欧几里得几何学给予我的;我文化思维的美学基础,是黑格尔、康德给予我的;我的现代意识,是荣格、爱因斯坦、萨特给予我的。我从来没有觉得,这些来自欧洲的精神资源,曾与我心中的老子、孔子、屈原、司马迁产生过剧烈冲突。
既然一个小小的心灵都能融汇那么多不同的文明成果而毫无怨隙,那么,大大的世界又会如何呢?
确实,我一直认为,当我们在讨论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的时候,真不如把自己的内心贮备,当作一个参照范本。
但是,我看到的更多的文化人却走了相反的路。我可以用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说明他们的基本行为方式。
例如,上海这座移民城市的一个社区,一百年来聚居着来自北方、来自南方和本地原住这三拨居民,早已互相通婚,相融相依,难分彼此。一天,忽然来了几个文化人,调查三拨居民百年来的恩怨情仇。他们问:偷盗事件以哪一拨为多?群殴事件以哪一拨为多?又发生过多少次跨族群仇杀?折腾过多少次法庭诉讼?这一切,与三拨人的地域传统有什么关系?这三拨人的后代,在今天的处世状况如何?……这样的调查,经过一个月,拟成了初稿印发,结果,这个社区对立横起、冲突复萌,再也无法友爱和平了。
篇16:余秋雨《何谓文化》「下」
有趣的是,我在联合国的各种报告中,很少读到这种坚定的结论性语言。
在那次研究和讨论中,我才知道,其实早在二○○一年,联合国已经通过了一个《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后来,二○○五年,在联合国“世界文明大会”上,又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作为对二○○一年那个宣言的补充文件。我又一次应邀参加了这个大会并发表了主题演讲,以“文化多样性”的原理提醒国际学者,应该更深入地了解非常特殊的中华文化,不要以自己的文化逻辑横加猜疑。
联合国毕竟是联合国,清晰地知道当前世界的主要麻烦,是以“文明差异”或“文化差异”的理由,爆发冲突。因此,始终没有离开这个焦点,多年来一直锲而不舍地发宣言、订公约、开大会,实在让人感动;但同时,联合国又毕竟是联合国,总是那么绅士派头,说来说去还是“多样性”,委婉平和,不作厉声疾语。
今天发布的世界报告还是一如既往,从“多样性”出发来否定文明冲突。但是,与过去的宣言和公约相比,它又大大进了一步,从学术深度上指出了亨廷顿理论的“三大错误假设”。在我看来,这在同一问题的思考深度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此,请允许我稍稍花一点时间,对这“三大错误假设”作一些解释。
四
亨廷顿先生的“文明冲突论”,就像历史上很多轰传一时却站不住脚的理论一样,立足的基础是一系列假设。学术研究是允许假设的,但亨廷顿先生未能诚恳地表明是假设,显然是一种理论错误。
“文明冲突论”的第一个假设,是粗糙地设想人类的每一个文明群落在文化归属、文明选择上,只能是单一的。事实上,全部世界史证明,这种归属和选择都是多重的,叠加的,互相依赖的`。因此,那种看似“正宗不二”的单色、单线、单层、单调,只是一种假设,一种出于幼稚而懒惰的思辨方便而进行的“想象式提纯”,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
“文明冲突论”的第二个假设,是武断地设想不同文明之间的边界是一条条水火不容的封闭式断裂线。事实上,所有这样的边界都是多孔的,互渗的,松软的。文明的边界不像战时国界那样壁垒森严,而是混沌地包括着风俗、语言、婚姻、祭祀、歌舞等生态文化的不可分割元素,即使某些地方出现了区划,仔细一看也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甚至大同小异。因此,那种以邻为壑式的所谓文明边界,其实也只是一种不真实的理论切割,为的是使冲突双方“到位”,并找到“冲突的身份”。这很不应该,因为绝大多数“冲突的身份”,是自欺欺人的虚构。
“文明冲突论”的第三个假设,是鲁莽地设想每种文明的传承都是保守的,凝固的,复古的。事实上,世界上的多数文明都在忙着创新、改革、广采博纳、吐故纳新。我走遍全世界,看到一切活着的文明都很不确定,一切健康的文明都日新月异。因此,它们都不可能拿着千年不变的模式去与别的文明冲突。在学术上,把不确定的活体说成是僵化的实体,那就是在为冲突制造理由。
以上所说这三个“错误假设”,是“文明冲突论”所隐藏的三个理论支柱。今天发布的世界报告明确指出了这一点,我很希望世界上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如果大家都明白了各种文明之间归属的叠加性、边界的模糊性、内容的变动性,那么,信奉和执行“文明冲突论”的人群就会大大减少。
★ 经典常谈的读后感
★ 何谓幸福读后感
【何谓文化读书笔记(精选16篇)】相关文章:
读世说新语?贤媛篇有感2022-10-24
《宽容》读书笔记2023-11-01
李允则守雄州文言文阅读答案2022-05-08
品德与社会总结2024-04-27
新学期师德标兵代表的发言稿2022-05-06
盗墓笔记语录2024-04-24
小学生《宽容》500字读书笔记2022-05-07
冷顺的语录2024-01-31
茶之道作文700字2023-09-01
专业教师成长心得体会202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