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老去的乡愁散文(共3篇)由网友“longshao860829”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永不老去的乡愁散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 永不老去的乡愁散文
永不老去的乡愁散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想起这句话的时候,是在回乡下的路途上,与家人谈起了童年往事时。
那时候,给远在城里的父亲写信时,这一句话,几乎成了口头语,每一次信的开头,必得写上,“敬爱的爸爸,你还好吗?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几个月。”也不知那里来的这一句,小小的年纪,或者根本并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而时过几十年,当再一次想起它来时,我并不觉得光阴如何的似箭,反而感觉自己有一种重返童年的,重回家乡的快乐。好像,父亲还在,母亲还在,只要回到了家乡,就能见着。
车轮一步步的向前,而家是越来越近,往事,越来越清晰,亲情,乡愁,越来越浓。
或者,亲情,乡愁,是我永生也无法割舍的一种心结,只要有少少的如愿,便油然而生出如孩童般的欢乐来。
席慕容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是的,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不管多少年,不管是否变了样,依然如初的美丽。
风驰电掣,青山葱翠,山河辽阔,阔别多年后,我又一次的踏上归乡的路途,心里眼里,记着的,尽是旧时风景。
父母的音容笑貌,村中的父老姐妹,童年的调皮顽劣,老屋里的歌声笑声,由远及近,又在我的心头萦绕,而往事,它就一如村前的那条小溪,在心田里潺潺地流过。
几十年了,几十年的变化,几十年的日子,当可以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了。是感叹?也不尽是。
家乡变样了,人们,变老了。老屋,破败了,唯有记忆,鲜活如初。
当车子行驶在家乡的小路上,轻轻地驶进了记忆的大门时,我是欢喜的。当然也有一点点的惆怅。
当年是一大片绿油油稻田的地方,如今全都建了楼房,当年曾一次一次走过的田间小路,已变了样,当年是一条小石桥的地方,而今也建了一条又高又大又稳固的水泥石桥。
当年溪水清透,清甜甘美的一江清流,而今呢,几近断流,更不要说有鱼虾可捉。而老屋,更是人去楼空,荒草乱生,每一次见到,都让人乱了思绪,触目,惊心。
许多的老屋,破败了,人们又在田地里建了新的楼房,一栋一栋,如城里的别墅,可是我依然得怀念老屋,因为老屋里,有我一切关于童年,关于亲情,关于梦想的记忆,笑,或者哭,都在老屋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一生,也无法抹去。
小楼昨夜又东风.....对于我们家老屋,一栋二层楼的房子,虽然是泥砖建起的,于当年可是村里不可多见的好人家了。这可是母亲和舅舅辛苦好几年建起来的,一砖一瓦,饱含了母亲的几多汗水和泪水,如今,老屋破败了,二楼上面早就倒塌了,墙面也给风雨侵蚀倒塌了。
屋里面墙上,还贴着我们几姐妹的奖状,三好学生什么的,几十张,于那时,如此的奖状,也算是一种荣耀,所以,母亲都贴于最显眼的地方。
上二楼的楼梯上面,有一块木板,人上了楼梯后,放下木板,锁上锁,这上面就别有洞天了,夏天的时候,可以铺上一张席子,坐上面乘凉,看书,或是胡乱做些什么。记得,姐姐和几个堂姐妹在这上面唱歌,一首一首,《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等。
歌声如夜莺,好听极的。那些老歌,那一种情怀,想起都觉得美好。那时候我还小,没有参与姐们的欢唱,对歌,只静静的听。歌声飞扬,从我小小的阁楼飞出,多年来,一直在我的梦中回响。
一楼下面门口处,夏天的时候,总是聚了一大堆的三姑六婆在乘凉,在闲聊。记得多少次夜里倚在母亲身边听大人说话,听老人讲故事,小小的年纪,也实在是不知所云,事不关已,只是听到那些鬼故事时,只躲在母亲的臂弯里,在暗淡的煤油灯光下把眼睛睁得大大的。
多少年了,这个地方,依然是我梦中温暖的家,有母亲的身影,有姐姐的歌声,有一家人冬夜围炉夜话的温暖,有永远不会被光阴磨去的亲情,乡情。
现在,年轻人都往大城里去了,村中,剩下了老幼,而老一辈的,也所剩无几了。蓦然相见,心有激动,亦有惆怅....
见到姨,我说,姨,你怎么瘦了那么多?见到舅和舅母的.时候,舅还在田间劳作,精神不错,舅母呢,正在为我们的到来张罗饭菜,一脸的开心。我心安了,因为他们都年过七旬,刚做了要命的手术不久,已死里回生了一回。见到婶,都有点不敢相信了,眼前的老人,就是当年要风要雨,叱咤风云的人么。
光阴流逝,岁月蹉跎,他们,一个一个,都老了,岁月的风霜,在每一个人和的身上都铬下了深深的印痕,生活的酸甜苦辣,百味杂陈,任劳任怨,尽在那细碎的述说里,深情的眼眸里,快乐的笑声里。
见到他们安好着,安然着,那一刻,真的是开心,无法形容的来自心底的喜悦。
生命的过程,总要有一些什么来支撑着你一步一步的走过。爱和回忆,或者就是使你一步一步走向更远,走向更好的力量。
千里路途,只为匆匆一面,心头萦绕,是永不老去的乡愁。
那些曾光辉过的日子,那些不曾随岁月远去的身影,都见到了,在心里。
篇2:娘的土地永不老去散文
1
娘说,爷是天,娘是地,田地是人的命根子。
娘说时,望望天,望望地,望望远处。那时,我跟在娘的身边,吸溜着鼻子,望着娘。我不知道娘话里的意思。那时,我很小,小得还梳着一个茶壶盖。
今天,我已经长大了,大到足够离开娘,离开土地,离开小村,走向外面的城市。
娘却老了。
可是,娘的土地没老,一块一块,还在故乡青葱着,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青葱着。那儿有蟋蟀叫,有不知名的虫子叫;有马齿苋在生长,有金谷兰在生长,有铁杆蒿在生长。
娘拿着锄头,在草中走过,在禾苗中走过,露水打湿了裤腿。娘笑着,抚摸着庄稼,一脸慈祥,就如抚摸着我的茶壶盖一样。
那一块块土地,都沁透着娘的汗水。
那一块块土地,都记录着我的童年,我的笑声。
2
盐匠坪是一块阴坡地。我们那儿的阴坡没有土,是细沙片。娘将石头搬来,砌成坝,和爹一块儿。
那时,我就呆在地边捉虫子,捉了喂蚂蚁。蚂蚁一只一只的,后来连成线,再滚成团,抬着一只苍蝇跑。有一只扛着一扇苍蝇翅膀,跌跌撞撞地跑着,很费劲。
天空,是响晴的,有几片白云轻轻拂过,那是我老家的白云哎。后来,走在他乡土地上,我经常会抬起头,会看云,想看看娘头顶的那片云,那片童年老家的云。可是,一直看不见。
娘就在那一片云下忙碌着。
娘就在那片云下搬着石头。
阳光泼下来,白亮亮的。树叶间,蝉声叫得密密的,如雨一样。娘喊我,让我坐在树下。然后,娘又去搬石头,又忙碌着。
娘额头的汗水,一颗颗落下。
我喊娘,我要回家。
娘应着说,马上,马上。
娘说,地平好了,给娃儿做馍吃。
天上的太阳如一个大油饼,油汪汪的。远处山上,放牛的唱着歌,吆喝着牛羊走向山那边,走成了一个黑点。远处的村子,炊烟没有了,只有长长的鸡鸣传来。
坝砌好了,娘一笑,拉着我的手回家。
以后,还要挖土,还要平地,娘都忙碌着。更多的时候,娘背着我,提着锄头,走在弯曲的山道上。有一次,娘脚没踩住,滑溜了一下,手心擦出了血。我下来自己走,不要娘背。娘很高兴,说我很孝顺。娘说时,一脸的笑。
地平了,到了秋天,种了麦子,一片儿绿。麦苗中有节节草,有铁杆蒿。当然,还有娘。娘的一生,都和土地庄稼为伴,一直到老。
3
一块地有一块地的习性,有一块地的脾气,什么地长什么庄稼,我不知道,一直到今天,回到老家,面对着土地,我仍不知道。可是,娘知道,娘将每一块地的习性都摸透了。
有的地只长红薯,或洋芋,其余什么都不长。娘说,这块地懒。
有的长麦子,长玉米,轮换着来。娘说,这块地勤。
阴坡湾的地,用娘的话说,地勤。
阴坡湾有两亩地属于我家,是最大一块地。那儿,春天麦苗一趟儿绿,有野鸡鸣叫:“嘎――嘎――”有时,有狗听到声音跑去,突然有一只野鸡振动着翅膀,惊叫着飞起来,飞向远处。秋天,是一块金黄的`包谷。阳光下,娘背着背篓从里面走出。
小时,我跟着娘,扯着娘的衣角,走在田里。
大一点儿,我上学了。放学回家,见门锁着,我就对着阴坡湾喊一声:“娘!”包谷林里,传出娘的声音。不一会儿,娘背着背篓回来。娘的头上沾着包谷胡子,一脸的汗水,背着包谷。
娘种地很细心。
娘说,你给地啥,地就给你啥。
五月里,麦子一割,娘将麦草用铡刀铡了,撒到地里,牛一犁,麦草埋入地下,一场雨后,烂得泡乎乎的。秋季,玉米杆也是这样的。
这一块地,让娘侍弄熟了。
娘将地边用锄头挖过,把别人不要的老墙土,背到地里。薅草时,娘把草放在一块儿,然后抱了,扔到河边。长大后,从城里回来,每一次去河边,看到铺天盖地的草,有狗尾巴草,有金谷兰,有黄茅草。人走进去,马上不见了影子。我想,这该是娘扔下的草繁衍的吧,现在,长成一片草海。
草延展着,顺河两岸而下,里面有蚂蚱飞,有虫子叫。
篇3:娘的土地永不老去散文
4
小村缺水田。我家仅有一块,不太大,处在山根下。因为处在山根下,因此就遭了一次滚坡水。一坡洪水滚下来,带着砂石。洪水走了,砂石留下。
娘看着,长叹一声。
娘说,这水,真会给人找事哎。
那年冬天,娘卖了两只羊,买了一辆手推车。娘和爹每天吃了饭,推着车就去了,挖沙土,搬石头,忙碌起来。一个冬天,无论刮风下雪,娘没歇一天。到了年末,一块田又完整地出现了,娘拍拍我的头说:“好了,饭碗找回来了。”
这是块三角田。
因为是水田,所以,娘将它栽了秧。
在村里,栽秧一般是男人的活儿。可是,娘裤腿一挽,也下了田。娘栽秧时又快又直。娘栽一会儿秧,会站起来捶一会儿背。田边是一条水渠,水很亮,也很清。水中有一尾一尾的鱼儿。我惊叫着,抓着鱼,可一上午下来,只抓了几条鱼秧。
不时的,娘会叮嘱我,别弄湿衣服。
或者,娘叮嘱我,别让石刀子割了脚。
一次,我突然惊叫起来。娘扔了秧苗扑过来,一把抱住我。渠边,出现一条水蛇,吐着芯子慢慢游走了。娘脸都白了,不住地说:“娃儿莫怕,娃儿莫怕。”回到家,娘煮了鸡蛋,拉着我的手,一路自问自答地叫着:“娃儿回来没?娃儿回来了。”
这,在小村叫叫魂。
直到今天,只身走在遥远的地方,梦里,总会传来娘呼唤的声音。我猛地醒了,望着窗外夜空,又想起童年,想起老家田地,还有在土地上劳作的娘,一时,泪水横溢。
5
盐匠坪后来栽了板栗,每年,娘都会寄来板栗。山根处的那块水田,娘仍种着,一到夏季,一片碧绿,一地蛙声。
还有一块地,叫烂酒壶。我怀疑应叫烂泥湖。问娘,娘也不知叫哪种名字。这块地是沙子的,到处沁水。
娘挖了一条很深的沟渠,将水排干。娘还在那儿挖了个坑,底部铺上树叶,水一满,又清又亮。娘累了渴了,会用手捧一捧水喝了道:“真凉!”我学着娘的样子,也捧一捧水喝了道:“真凉。”
这块地,水排后可以点洋芋。
娘说,这地一准能长大洋芋。
点洋芋,得烧火粪。
娘就拿了刀子,到坡上割山茅草,割葛藤,割荆棘。每一次,娘都会背着一捆柴草,堆在那儿。有一次,刀子割着娘的手,娘用嘴吮吸着手指。娘吮吸手指的样子,一直到现在,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到了正月初几,柴草干透了,娘和爹拿着铁锨锄头上了坡。我一见,知道是烧火粪,也嗷嗷叫着跟了去。他们在地上竖着并排挖了几条渠,做了通风的烟囱。然后,把柴草平铺在上面,堆码整齐,一锨锨的土浇得高高的,谷个子一样,然后娘喊一声:“点火!”
我欢叫着,节日一样兴奋,东边点一把火,西边点一把火,火堆燃起来。我们伸着手烤着,脸被烤得红通通的。烧了一会儿,火熄了,我们走了,走了好远,回过头去,看见一缕浓烟仍在蓝天下直直冒起。娘说,土堆里的火还没熄,熬着吧,熬了几天,开始筛火粪。火粪一筛,泼上大粪一拌,就能当肥料种地了。挖一个坑,扔一个洋芋,放一把火粪,再盖上土。有时,我也跟着上坡,虽小,却能帮得上忙。
一块地种完,回家路上经过河边,娘看见柳树,总会撂上一句:“柳树发绿,点种洋芋。”我一抬头,河边柳条果然绿了,软了。河沿上有一树野桃花,冒出淡红的花苞。
那天是正月十四,多年后我还记得。因为,隔天就是正月十五。娘说,种完洋芋,好好过十五。我听了感到很快活,无来由地快活。
6
至于地边地脚,娘用锄头细细挖过后,将里面石头扔了,种上菜。阴坡湾的地边,栽上韭菜。地边不远有一股泉水,筷子粗。娘用管子引来,日日夜夜流淌着,流淌出一片青绿。
娘用韭菜包饺子,很鲜,很香。
老家沟边一块地,席子大。娘将草除净,种上一窝一窝的南瓜。夏天,瓜叶如锣,南瓜如盆,瓜花如唢呐。白天,那儿有蜜蜂,有蝴蝶,飞来飞去。晚上,一沟的虫鸣,雨点一样细密。
门前檐下,娘用竹棍斜插着打成篱笆。里面种上茄子,种上辣椒,种上萝卜,还有西红柿。篱笆上爬满藤蔓,上面挂着丝瓜、蛇豆,还有豇豆。
雨天,有客人来,娘到院子里一转悠,就是一桌菜。
猪圈没喂猪后,娘在里面垫了土,将猪粪沤着,引一股水,栽上莲藕。五、六月间,一片片荷叶,一朵朵荷花,引来一片叶绿花香。
娘在小院。
娘在故乡土地上。
娘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土地不会老,童年不会老,在我童年记忆的田地里劳作的娘,也永远不会老。
★ 乡愁经典抒情散文
★ 乡愁的距离随笔
★ 乡愁教材简析
【永不老去的乡愁散文(共3篇)】相关文章:
《乡愁》 设计102022-11-01
席慕容乡愁原文阅读2023-06-22
席慕容的乡愁原文2023-02-22
《一个人的村庄》读后感2022-10-17
《乡愁》教学设计(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2-09-28
浓也乡思,淡也乡愁抒情散文2023-08-22
乡愁教案2023-03-26
散文朗诵稿2023-10-16
乡愁课文教案2023-07-12
教师简案数学范文202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