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凤的诗(合集6篇)由网友“海涛”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李白凤的诗,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李白凤的诗
李白凤(1913-1978)原名李爱贤,又名李逢。祖籍北京,生于四川,定居开封。是我国现代学者、诗人、作家、书法篆刻家。先后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山西大学、河南大学教授。有小说、诗歌集、散文集、剧本等数十部。主要诗集《北风辞》、《凤之歌》等。小楼
小楼
山寺的长檐有好的馨声
江南的小楼多是临水的
水面的浮萍被晚风拂去
蓝天从水底跃出
小笛如一阵轻风
家家临水的楼窗开了
妻在点染着晚妆
眉间尽是春色
篇2:李白凤诗中的城市书写
李白凤诗中的城市书写
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关于李白凤诗中的城市书写是怎样的呢?
20世纪30、40年代,因家庭、求学、战争等诸多因素,李白凤辗转于北平、青岛、长沙、桂林、赣州、上海等多个城市。每个城市带给他的体验有所不同,诗中多次写到城市抒发的情绪也就略为相异。他思想上的变化也使得诗中城市的书写存在差异。他对都市呈现出复杂矛盾的情感:他赞美城市的物质文明,批判落后寒冷的城市,表现出对田园乡村的渴望;同时又批判城市中物质欲望对人心的异化,城市工作带给人的身心俱疲和异化体验。
一、礼赞与惩罚并举
李白凤在青岛读书期间,常去传播进步文化的荒岛书店,结识了臧克家、于黑丁等进步知识分子。抗战爆发,他和左翼的关系逐日加深。居桂期间,李白风主要在中学任教,经常同柳亚子、陈迩冬、田汉、端木蕻良、尹瘦石,熊佛西等从事抗日文艺活动。其中1942年,他和学生以及一些校外人士联合演出夏衍的《愁城记》,鼓励青年人冲出个人的愁城,投入抗日救国洪流。为酒店播放与抗日救国气氛相抵触的靡靡之音,他在《广西日报》撰文抨击。在田汉组织的一次规模盛大的“国旗献金大游行”中,李白凤是此次活动的骨干,他举着彩旗,高呼口号,把嗓音都喊哑了。李白凤受到的左翼思想的影响,使他在书写城市时有时会从进化论、物质发展的角度去审视,从而发出左翼作家常有的感叹。
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左翼作家对物质极为推崇。他们礼赞城市的物质文明,赞扬广大劳工的创造力,但由于他们站在广大劳工即被压迫阶级的立场,又对压迫阶级感到不满,于是,他们对城市的书写就呈现出矛盾复杂的情况。一方面,他们礼赞城市文明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又对物质文明进程中阶级压迫、社会不公提出批评。正如殷夫《上海礼赞》诗中所说,“礼赞你的功就”和“惩罚你的罪疣”并存。
李白凤的诗中可常见对都市物质高度发达的赞美,这种赞美之情指向的是生产力的发达。“城市里,那烟突的森林/也响澈着钢铁的声音//像果实一样堆积着的/生产量超过了自然力的工厂”。正是对生产量的看中,诗人认为“因摩擦而发声的钢铁”“是值得大声赞美的”,而马达与汽笛的歌唱与招唤都令城市充满了动听的音乐,使城市散发出春天的气息,且工业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陈腐的思想。抗战胜利之初,饱受战乱之苦的诗人回到上海,也曾一度激动地歌唱城市中繁忙工作、工业发展的美好情景:“早晨起来/窗子外面有/歌唱太阳的小鸟/歌唱青春的少男少女们/歌唱着力与工作的马达/他们底歌声像春天的风,吹着———∥五点三十分钟/汽笛叫人们起来/它用粗壮的喉音/叫醒了城市/于是,机轮滚动着/人群往来者/这美丽的城市/像一片蜜蜂飞绕的花园”。
二、自然至异化的转变及批判
1.城市的'自然化和自然对比下的城市批判
李白凤1930年代颇受浪漫主义诗人影响,他在《烽火中赠孙望兼柬令狐令得》中将三人称为“英国湖上三诗人”,不久将以悦美之姿出现于美丽的东亚的草原上。像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一样,李白凤对自然怀亲切之感,渴望回归自然。即使身居城市,以自然之心视之,亦宛若活于自然中。他的《小楼》中书写的江南城市一派田园风味,这些古建筑楼房有着山寺的长檐,楼窗临水,水面漂着浮萍,蓝天从水底跃出,而妻在点染晚妆。没有喧嚣、血泪,城市被自然风光化了,一幅天人合一的宁静之态。
2.城市的主动压迫与人的被动异化
1946年,李白凤回到阔别六年的上海,开始暂住在柳亚子家中。为维持生计,经友人介绍,进入上海市财政局做小科员,后任上海市民食调配委员会委员,化名李逢任《益世报》第二版和副刊编辑。中间曾一度失业,生活困窘。城市生活给他的身体和精神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报社的工作,常常到凌晨才能回家休息。
他不止一次在诗中表达夜工作所带来的疲惫与异化感,对他而言,夜工作是可怕的,颠倒了宇宙,看不见阳光,每次去工作都带着“足够装一卡车的疲倦”,挤进沙丁鱼罐头的电车,然后像垃圾一样从电车上被排泄下来,再如一片落叶般被吹进工作的高楼,最后坐下来像蜘蛛一样用血纺织,六小时后,我摇着两只无力的桨荡回家。李白凤深刻地写出了渺小的个体在都市工作中的内心体验,他强调了这种个体体验的被动性与城市的主动性、压迫性。这一点与他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诗人艾略特、奥等的影响有关。在城市的主动压迫之下,李白凤时时感到个体的软弱与无力,个体被异化为种种缺乏生命力的物体:垃圾、落叶、蜘蛛、一只樯倾楫摧的待修的船和枯萎的花。如“夜工作/使我变成/一朵/枯萎的花”。“我在狂风里/像一片落叶/被吹进/失眠的高楼/在古老的扶梯前/像花瓣萎落地面”,“我坐下来/像蜘蛛/占据熟悉的屋角/用血来纺织……”(《夜歌》)。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中,李白凤如入“迷宫”,他无法再像在青岛那样体会到与城市自然完美的融合,他时时感受到一种异己感,感受到上海这个城市与人的疏离。“在繁华的大街上/我吹着凄凉的口笛”,“我唱着,走着/叫不出每一条街的名字”。初入上海,李白凤写下这首诗,称其为“东方的迷宫”,自称为“生客”,无人理会,还要忍受陌生窗里的轻蔑的笑脸,只能带着眼泪唱朴实的歌。随后,李白凤体会到了更多这个城市生存的艰辛,城市的美好逐渐被剥离。站在城市对立的一面,我们很少再见到李白凤对这座城市的讴歌,而他诗中的比喻、意象、情绪的抒发都有了进步。
篇3:李白凤诗中的城市书写
关于李白凤诗中的城市书写
李白他赞美城市的物质文明,批判落后寒冷的城市,表现出对田园乡村的渴望;同时又批判城市中物质欲望对人心的异化,城市工作带给人的身心俱疲和异化体验。
一、礼赞与惩罚并举
李白凤在青岛读书期间,常去传播进步文化的荒岛书店,结识了臧克家、于黑丁等进步知识分子。抗战爆发,他和左翼的关系逐日加深。居桂期间,李白风主要在中学任教,经常同柳亚子、陈迩冬、田汉、端木蕻良、尹瘦石,熊佛西等从事抗日文艺活动。其中1942年,他和学生以及一些校外人士联合演出夏衍的《愁城记》,鼓励青年人冲出个人的愁城,投入抗日救国洪流。为酒店播放与抗日救国气氛相抵触的靡靡之音,他在《广西日报》撰文抨击。在田汉组织的一次规模盛大的“国旗献金大游行”中,李白凤是此次活动的骨干,他举着彩旗,高呼口号,把嗓音都喊哑了。李白凤受到的左翼思想的影响,使他在书写城市时有时会从进化论、物质发展的角度去审视,从而发出左翼作家常有的感叹。
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左翼作家对物质极为推崇。他们礼赞城市的物质文明,赞扬广大劳工的创造力,但由于他们站在广大劳工即被压迫阶级的立场,又对压迫阶级感到不满,于是,他们对城市的书写就呈现出矛盾复杂的情况。一方面,他们礼赞城市文明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又对物质文明进程中阶级压迫、社会不公提出批评。正如殷夫《上海礼赞》诗中所说,“礼赞你的功就”和“惩罚你的罪疣”并存。
李白凤的诗中可常见对都市物质高度发达的赞美,这种赞美之情指向的是生产力的发达。“城市里,那烟突的森林/也响澈着钢铁的声音//像果实一样堆积着的/生产量超过了自然力的工厂”。正是对生产量的看中,诗人认为“因摩擦而发声的钢铁”“是值得大声赞美的”,而马达与汽笛的歌唱与招唤都令城市充满了动听的音乐,使城市散发出春天的气息,且工业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陈腐的.思想。抗战胜利之初,饱受战乱之苦的诗人回到上海,也曾一度激动地歌唱城市中繁忙工作、工业发展的美好情景:“早晨起来/窗子外面有/歌唱太阳的小鸟/歌唱青春的少男少女们/歌唱着力与工作的马达/他们底歌声像春天的风,吹着———∥五点三十分钟/汽笛叫人们起来/它用粗壮的喉音/叫醒了城市/于是,机轮滚动着/人群往来者/这美丽的城市/像一片蜜蜂飞绕的花园”。
二、自然至异化的转变及批判
1.城市的自然化和自然对比下的城市批判
李白凤1930年代颇受浪漫主义诗人影响,他在《烽火中赠孙望兼柬令狐令得》中将三人称为“英国湖上三诗人”,不久将以悦美之姿出现于美丽的东亚的草原上。像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一样,李白凤对自然怀亲切之感,渴望回归自然。即使身居城市,以自然之心视之,亦宛若活于自然中。他的《小楼》中书写的江南城市一派田园风味,这些古建筑楼房有着山寺的长檐,楼窗临水,水面漂着浮萍,蓝天从水底跃出,而妻在点染晚妆。没有喧嚣、血泪,城市被自然风光化了,一幅天人合一的宁静之态。
2.城市的主动压迫与人的被动异化
1946年,李白凤回到阔别六年的上海,开始暂住在柳亚子家中。为维持生计,经友人介绍,进入上海市财政局做小科员,后任上海市民食调配委员会委员,化名李逢任《益世报》第二版和副刊编辑。中间曾一度失业,生活困窘。城市生活给他的身体和精神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报社的工作,常常到凌晨才能回家休息。他不止一次在诗中表达夜工作所带来的疲惫与异化感,对他而言,夜工作是可怕的,颠倒了宇宙,看不见阳光,每次去工作都带着“足够装一卡车的疲倦”,挤进沙丁鱼罐头的电车,然后像垃圾一样从电车上被排泄下来,再如一片落叶般被吹进工作的高楼,最后坐下来像蜘蛛一样用血纺织,六小时后,我摇着两只无力的桨荡回家。李白凤深刻地写出了渺小的个体在都市工作中的内心体验,他强调了这种个体体验的被动性与城市的主动性、压迫性。这一点与他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诗人艾略特、奥等的影响有关。在城市的主动压迫之下,李白凤时时感到个体的软弱与无力,个体被异化为种种缺乏生命力的物体:垃圾、落叶、蜘蛛、一只樯倾楫摧的待修的船和枯萎的花。如“夜工作/使我变成/一朵/枯萎的花”。“我在狂风里/像一片落叶/被吹进/失眠的高楼/在古老的扶梯前/像花瓣萎落地面”,“我坐下来/像蜘蛛/占据熟悉的屋角/用血来纺织……”(《夜歌》)。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中,李白凤如入“迷宫”,他无法再像在青岛那样体会到与城市自然完美的融合,他时时感受到一种异己感,感受到上海这个城市与人的疏离。“在繁华的大街上/我吹着凄凉的口笛”,“我唱着,走着/叫不出每一条街的名字”。初入上海,李白凤写下这首诗,称其为“东方的迷宫”,自称为“生客”,无人理会,还要忍受陌生窗里的轻蔑的笑脸,只能带着眼泪唱朴实的歌。随后,李白凤体会到了更多这个城市生存的艰辛,城市的美好逐渐被剥离。站在城市对立的一面,我们很少再见到李白凤对这座城市的讴歌,而他诗中的比喻、意象、情绪的抒发都有了进步。
篇4:黄海凤的诗
黄海凤,1961年生,笔名曹家玉,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籍贯湖南省郴县。1989年调入清远市文联工作。1983年发表处女诗歌《早晨,您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广东《飞霞》杂志副主编。已出版诗集4部。已出版《花期》、《一夜倾情》等诗集。母亲河,我的北江 夜色清远 午夜,于北江听风 散步 游泳 垂钓
母亲河,我的北江
北江河飘洒的血乳
一生在我的心怀潺潺
是生命最难忘的记忆
注入我的体内
是母亲的阵痛流入我的血脉
是母亲的胎记刻在我的脚掌
我的一生
经高山、过原野
有风、有雪、有雨、有霜
无边无际的梦幻
回到母亲河的怀抱
每一次颤动
都是热血汹涌荡漾
每一次飞翔
都是苍茫岁月的纠缠
我的一生潺潺
有北江河漂洒的血乳
夜色清远
我知道 春雨已悄然来临
一支红玫瑰
在山野唱着小曲
北江河边的音乐
奏亮了春天的明月
我知道 夜色已降下了序幕
一些树叶
在街道展示着美丽
女人们的舞姿
在月亮下尽情地开放
我知道 五彩缤纷的流星雨
依然在每一个街头
每一座城楼
跳跃着
此刻,南方的清远城
有一千首动听的
音乐和诗歌在 回荡
有一千种美妙的
色彩和芳香在 流淌
午夜,于北江听风
流水悄悄地淌过,把午夜充满
把漆黑的幻想和飞翔的思念
缠绕。北江的风
走进沉睡的午夜
凝神。一只风铃和
一颗星星与我相伴
这抒情的夜晚
纤纤玉指在琴弦上滑动
一只温暖的手抚摸我们的忧伤
一段圣洁的乐曲穿过清风
往事。被一点点地掸起
心独自收藏
许久的回忆愈合,消失。
一个朋友在北江的游艇上
向我招手
散步
人流中 我的步子从容
我热爱的空气清新
一片热血满腔的豪情
轻轻地吐出缓缓地吸进
生命在一种空旷的视点下奔走
从江水的拍击到浪花的震撼
轻轻地抚摸一下
灵魂就跳动一下
灯光明亮 没有声息
走 走 走的步子
宁静得让我忘乎所以
玫瑰熟了 玫瑰红了
树下的白鸽在不停地寻觅
我看见童年时代歌声在飞扬
飞扬的少女临窗而立
风筝飞了
游泳
五月的北江,波光粼粼的河水
轻柔地 在天边呼喊
唤醒 沉睡了一冬的阳光
仿佛 也惊动了这座年青的城市
在白色的沙滩上
赤脚的少女扬起明亮的歌喉
歌声和笑声象远航的鸣笛
顽皮的孩童张开莲藕般的手臂
趣稚的童音 是
蓝精灵丢失的音符
浪花。一次又一次地
被孩子的欢笑掀翻
细沙。一次又一次
偷吻着我们的双脚
在北江河游泳
孩子们找到了幸福的童年
勇士们找到了搏击的豪情
垂钓
静谧
在垂钓时屏住呼吸
风很轻
阳光照耀着江水一波又波的诗意
鱼儿在江中游来游去
碰了一下你的鱼钩又溜了过去
金色的锦鲤的游姿很美
一条黑鲩从水面潜入
黄尾鱼灵巧地窜来窜去
两条鳊鱼嬉耍着谈着爱情
那是用鱼杆筑起的一道城阙
醉钓的痴人在冥想
绿草扬起雨露,江水荡漾音乐
垂钓的人
早已被鱼钓住
篇5:李白送别诗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李白的送别诗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篇6:李白送别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解】
1、郭:城墙外的墙,指城外。
2、蓬:草名,枯后随风飘荡,这里喻友人。
3、兹:现在。
4、班:分别。
李白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
①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②左迁:贬谪,降职。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③龙标:唐代县名,在今贵州锦屏县,现保存有龙标书院,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④杨花:柳絮。
⑤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⑥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⑦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贵州的'夜郎(在今贵州西部地区)。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⑧闻:听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1、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在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峻工于1985年。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之:到达。广陵:即扬州。
2、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3、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下:顺流向下而行。
4、碧空尽:在碧蓝的天际消失。尽:没了,消失了。
5、碧空:一作“碧山”。陆游的《 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6、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 7、辞:辞别。
★ 杜甫人物介绍
【李白凤的诗(合集6篇)】相关文章:
读红楼梦有感500字2023-07-15
庐山瀑布作文500字2023-09-13
史记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2022-11-23
《红楼梦》中一共写了多少人物2023-04-06
高中语文课件2023-09-18
读红楼梦有感2023-07-13
《红楼梦》之读后感2023-06-03
爱上李白作文2023-10-24
读红楼梦有感600字2023-12-19
暑假读《红楼梦》个人有感500字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