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唐诗(锦集8篇)由网友“tryit”投稿提供,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我读唐诗,方便大家学习。
篇1:我读唐诗
二十岁的年纪是诗的年龄。
安坐于树阴之下,闲哉;品一杯沁心茗茶,静哉;捧一本古雅诗书,美哉,幽然自得。探寻诗的隐喻世界,咬文嚼字,亦可只求心领神会,不求甚解。
读唐诗,研唐诗,写古诗,实乃生活一大乐事。
读唐诗,感受豪放的霸气,边塞的魄力,婉约的细腻,浪漫的柔美。
研唐诗,探索诗的凝练性,诗的跳跃性,诗的节奏韵律性。
写古诗,抒写心灵的感悟,生活的美好,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安定。
如果诗是宇宙中的银河,那么唐诗就是银河中的星座。
翻开诗书,行目止初唐。读“初唐四杰”、沈佺期、宋之问等之诗,感受初唐都市的繁华,江山之美和边塞之情,风格清新明快。读陈子昂之诗,感受诗人对超现实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执著。复行目止,驻目富于浪漫气息之精神面貌的“盛唐气象”。读孟浩然、王维、常建、储光羲等之诗,感受诗人所描绘的幽静景色,体味诗人宁谧的心境,诗人所措之词的精深华妙。读王昌龄、李颀、高适、岑参等的边塞诗,再现诗中所塑造的许多英雄形象,体味诗人们歌颂从军报国,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感受诗中所呈现的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以及战争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极富慷慨悲凉、缠绵婉转之情。
如果唐诗是银河中的星座,那么李白杜甫的诗就是星座中两颗最耀眼的星星。
度李白的诗,感受他浪漫豪放的气息,体味他对功名事业的无比向往而又因为绝对无法接受官场的黑暗而弃之如唾的高洁人格。跟着李白的诗句,穿越时空的界限,漫步于繁华的街市,领略官场的黑暗,游览雄伟的天姥山,攀爬与艰难的蜀道,再像李白一样热爱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读杜甫的诗,感受他百炼成字,千炼成句的现实主义精神,了解民间疾苦,重游古战场,感叹盛唐的极盛而衰,然后珍惜现在,放眼未来。
读唐诗,读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越读诗就越爱诗,越爱诗就越读诗。一日不读诗,不思茶;两日不读诗,不思饭;三日不读诗,便茶饭不思。
时间老得了我的人,却老不了我的心,因为好诗能养心,养性,亦能养身。
篇2:周末阅读书籍推荐:我读《六神磊磊读唐诗》
正襟危坐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这首诗《静夜思》,我们小时候在家长或是老师面前都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听讲过、背诵过。然后,开启了我们正襟危坐学唐诗宋词的漫漫征途,习惯了这种方式,严肃着唐诗宋词的严肃,古老着唐诗宋词的古老,如一位马褂长袍、花白头发,满腹经纶的长者,对其敬而不敢言。
假不正经
这时,出来一位台湾美学家蒋勋,他的《将勋说唐诗》柔软了许多、活跃了许多,像一位尚未老去的中年,代沟浅了许多,是可以和他探讨探讨的,不必担心被责罚。
然而,突然的,从一面墙里翻出一位翩翩少年,江湖人称“六神磊磊”,扬着张顽皮的红润的笑脸,冲着大家就喊:“傻不傻啊,还端坐着,还摇头晃脑地念着。赶紧翻过墙来吧,诗人们正在华山论剑,正在对酒当歌,吟诗作乐,过来给自己喜欢的诗人、诗歌投投票吧,选出中国最具人气诗人、最美诗歌。”
哗地一声,好多人站起来跟着去,我也跟着其他人一起进院去瞅瞅了……
我读《六神磊磊读唐诗》,“五读俱全”。
对酒当歌的李白
1、读 诗
既然是一本介绍唐诗的书,诗自然是第一要素。主要选了全唐的最出名的诗人的代表作,读完,可以欣赏到唐诗,也可以作为一本吟诵的诗集,作者、典故、解释等大致都有了。
呵呵,古代中国家没吉它,凄苦的杜甫。
2、读 史
虽说是一本诗集,但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将每首诗和作者所处的历史结合起来,横跨了南北朝末期到唐朝的四百年历史,既顺从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轨迹,又不拘泥于此 ,看完,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唐朝的一些人物和事件。
3、读 江 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这里有武林江湖也有官场。套用六神磊磊自己的话,他主业是读金庸,十分着迷和熟悉武侠演义,把这个运用到了唐朝诗坛、诗人和诗歌上。
武林江湖地位是划分门派和靠武功高低来区别的。有名门正派,有邪派,书中有人性的呈现,有宫庭和民间的较量,有职场法则,有人脉依附等,比如高适、李白、王维三人本是朋友,因为政治方向不一致,支持的头不一样,结果,高适得道,王维和李白遭殃,王维如何委曲求全得以反转,李白如何求助免去杀头之灾被流放,高适如何保持缄默屹立官场不倒,而三人的友谊小船是如何说翻就翻有个演义般的交待。此时,真相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各自的性情和古时职场的残酷。
写诗、赛诗,好比华山论剑,总要排出个天下第一、第二、第三,前三甲什么的进行以功夫进行排辈,凸显江湖地位。在读诗中,了解了江湖,了解了一些职场的应对技巧。
4、读 文 字
六神磊磊原名王晓磊,曾为时政记者,文字有功底。尽管这是一本浅显的唐诗入门级之作,但是仍有不少描写细致、精彩之处。把人物写活了,把故事写生动了,把道理写明白了,把读书的兴趣点燃起来了,多么有意义的一本书。
5、读 幽 默
幽默诙谐是此书最大的一个特点,读着读着,忍俊不禁,甚至哈哈哈大笑三声才能释怀。
翻到128页《盛唐,那个伟大的朋友圈》:
一个叫王昌龄的京兆人说:我要高考。
一个叫孟浩然的湖北人说:我要异地高考。一个叫李白的安西人傲然一笑,说:我要保送。
白衣少年淡淡一笑,留了个言:我要选秀。
这里:
京兆人地处京都,天生的优越感,上名牌大学天经地义。
湖北人,有才的,强烈要求高考公平。
安西人傲娇,高考什么的都是浮云,状元也不过是保送后筛选后的再选,而俺偏偏就是保送生。
白衣少年,小鲜肉,高颜值,有才艺,选个透,找个后台,身价上亿,一步登天。
《六神磊磊读唐诗》采用一些段子的写法,让人在哈哈大笑之余,又可以引发思考。
明明白白
知晓《六神磊磊读唐诗》书中诗人及其诗歌,已不错,读书读个开心,做学问,则需要钻研,此书有抛砖引玉之功效。
篇3:读唐诗
读唐诗
读唐诗倚楼仰望忽自失,
万卷唐诗是真诗.
而今哪有诗人在?
感慨悲吟强作痴.
篇4:有关读唐诗有感
我读过很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书是300首唐诗。这本书包含了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不同名字的人写的不同的诗。在我对300首唐诗的评价中,只有三个词“忠、义、孝”。[忠诚[忠诚是忠诚,它可以表达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例如,我国著名的“诗人圣人”杜甫所写的诗歌,都充满激情,关心国家和人民,体现了诗人的爱国精神。例如,他写了《春光》、《登楼》、《登岳阳楼》...这些都是诗人对国家的热情。有些诗人通过赞美江山来表现爱国主义,比如王志环写的《苍鹭山庄》...他赞颂江山,以示爱国!
意思是友谊,是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例如,给李副区长和王副区长降级,并由高士转到夏中和长沙,以及由李白写的《告别孟浩然扬州》...这些诗都是关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不忍心看着他们离开。这表明他不愿意和朋友分开。
孝道
孝道就是孝道,尊敬老人,热爱年轻人。例如,孟郊写的诗《游子吟》表达了对母亲的孝心,也表达了母亲的一些痛苦。母亲的善良无法得到她的孩子的回报。
300首唐诗中有许多经典而著名的句子,令人难忘而又感人。我喜欢读300首唐诗。
篇5:读唐诗有感
我常常感受每首诗真挚的情感。每当看到妈妈为我操劳时,我就会想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学毕业了,同学们要分别了,我会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期待与他们重逢。
阅读《唐诗三百首》,我发现领略诗人的诗句也是一种享受。我学会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一拿起它,我也可以化身王维,享受一会儿“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我更深知人生的成功之路也是难于上青天。每当下雨时,我便感受到杜甫对春雨的喜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每当听到美妙的乐曲,我会感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辉煌的帝国渐行渐远,在它背后却留下了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些巨匠大师使唐诗迸发出最壮美的光彩,而盛唐气象,也渐渐成为隐在人们心底的梦想。我因此而相信,即使这个世界在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依然会有像你我一样为他沉醉,被他启发。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读唐诗吧!
篇6:读唐诗 小议唐诗
读唐诗 小议唐诗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这是大哲学家培根的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这是苏轼的诗。生在一个诗的国度,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唐诗。
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是一座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奇伟高峰。大凡识得几个字的中国人都会吟得出几句唐诗来,唐诗就好像碗中的饭粒,你总可以捞上那么几粒来。长期以来国人也就是嚼着唐诗长大的。说起李白杜甫白居易,就好像在拉爷爷姥姥的家常,总有扯不完的话头。唐诗虽然高雅,文质俱美,但能进入民间,是可以挂在老百姓口头的艺术。唐诗的妙处就在这里。
我们今天看唐诗只有惊叹。惊叹唐代怎么盛产诗人,唐时的文艺园地怎么盛开诗的奇葩,我们还惊叹唐代的诗人哪有那么雄豪,哪有那么缠绵,哪有那么大江南北,那么花前月下!可是,历史的烟尘湮没了一切。古人的情怀我们今人已无法把捉,我们只有透过历史的烟尘,撩开历史的帷帐,去遥想那秦时明月汉时关了,去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茫,去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一部《唐诗三百首》给我们大致描绘了唐诗脉络起伏的轮廓。初唐的诗人总是那么青春年少的样子,骨子里就充满激情充满奇幻,其诗情激扬,有奔放傲视环宇睥睨群雄的气概,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气度。盛唐的诗人却又是那样平和大度,其诗其情不免流露出功成名就的旷达,有直挂云帆济苍海的豪气。而晚唐的诗人难免沾染了沉沉暮气,其笔力不再俊美飘逸陷入苦涩之境,大有凭轩啼泗流的落寞感慨。
唐诗的高产与盛传是与唐代的社会背景时代风尚有关。唐朝的鼎盛给一大批追求仕途的文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济济仕途使那些文人墨客穷经皓首一个个把那些长长短短的格律诗打造得珠圆玉润灿烂辉煌。唐时的天空是诗的天空,诗人是最耀眼的星星,人们仰望星空无不为灿烂星空感到惊异。当我们遥望唐时的星空我们还惊异的发现,星空不仅灿烂而且出现了诸多的星座,赫然排列,灼灼夺目。
即使是今人我们还是把李白杜甫看成是唐代的最耀眼的双子座,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老李老杜真好像是难兄难弟,在官场混得不如意,一个是彻底绝望,高唱着天生我才必有用,从此退出江湖,一个是且战且走,一把鼻涕一把泪却又常怀千岁忧,吟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仕俱欢颜千古绝唱。作为诗坛比肩的兄弟,一个豪放旷达,藐视权贵,把诗的激情点燃,写出了自屈子以来最浪漫最灿烂的华章,一个执着内敛,朴实本色,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生命的篇章。李白的诗属于长空明月高山流水,属于风的呼啸和心的召唤,杜甫的诗则属于大地属于庄稼属于人民。有人说李白出世,属道,骨子里透出道风仙骨,为人狂放不羁,心地坦荡无拘无束,行文犹如天马行空,白发三千丈愁怨似个长。而杜甫入世,是儒,是儒中的大儒,为官,则能恪尽职守,造福一方百姓,为民,则能布衣粗食,体恤民间疾苦,杜甫用诗的形式记录了唐代的民间历史,《三吏》《三别》以及悲壮的《兵车行》,莫不活画了一幅幅戚戚惨惨戚戚的民间画卷。杜甫的诗是可以入史的,是诗中的历史,是历史中最耀眼的部分。如果说李白把诗的浪漫情怀发挥到了极致,那么杜甫则把诗的现实关怀推到了平常百姓之中,在唐时的灿烂星空中李杜这两颗双子星座,一儒一道,交相辉映,体现了中国文化最本质的东西。
其实唐诗中还有异类的东西,也是灿烂夺目的。王维就是唐诗中的异类,也是中华文化中的异类。王维属禅,禅是佛道的结晶,是佛的中国化,王维的诗是入了禅境的。王维的诗空亮明静,表面淡然,而内含机趣和意味,粗看淡茶一杯,细品却意蕴丰厚绵长,真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的诗把属于心灵的那份情趣融化到自然中,并通过清新的自然表现出来,因此,读王维的诗就有一种置身鸟鸣山更幽的境地之感,可以一洗俗世的浮尘,使躁动的心灵得到休憩。王维的诗是人的心灵栖息之地。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所,人要诗意的栖居,那么王维的`诗就可以作为人的心灵的寓所,安妥我们日益躁动的灵魂。
王维以其独特的诗意的书写,无可争比的成为唐诗的又一高峰,成为唐时灿烂星空的又一颗耀眼的巨星,与李白杜甫一道构成三足鼎立的巨星系。这样作为唐代艺术高峰的唐诗,就有了包蕴中国文化特质的三位诗坛巨星,这样当我们仰望灿烂的星空,我们总是为那耀眼的诗坛巨星惊叹不已,为灿烂的唐代诗文化惊叹不已。当然好花需要绿叶扶,如果没有初唐四杰没有边关诗人没有那些宫厅写手没有那些知名的和不知名的诗人诗作,李白杜甫王维也就没有这么辉煌这么耀眼了。
唐诗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唐诗题材非常广泛,上至社会现状、阶级矛盾,下至个人情感、日常琐事,都成为诗人创作的灵感。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仍广为流传,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推崇。我认为,读诗把握诗的意象,有助于诗歌画面的形成,有助于诗歌形象的塑造,有助于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有助于理解诗歌的语言的深层意义,有助于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有助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初中古诗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抓住诗歌的意象去理解诗作,意义深远。
篇7:读《唐诗》有感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
“唐诗”、“宋词”、“元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对于我来说,唐诗是最熟悉。刚上学,嘴里就不停念着那首《静夜思》,总觉得唐诗比较喙炙人口,却从来没有想过他的含义,渐渐的长大了,读的诗也多了,但始终没有什么奥妙之处。
最近读了《唐诗三百首》才觉得他奥妙无穷。抒情谁不会呀,高兴的、伤心的、失望的、还有绝望的等等。只要你想到的,谁都会表达。可你回用诗表达吗?
离别是很痛苦的,大家也都经历过,当然,也少不了几句叮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诗人李白写的,不论桃花潭水有多深,也不及汪伦和我的'这份情谊深,虽然有点夸张,但也显得他们友情很深,表达的方式不同,短短几句却胜过了千言万语。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觉得王维的这句话说的特别对,中秋节中秋节到了,爸爸妈妈都在外地,不能赶回来。看到别人一家团聚,心里多少有一点难受,有一点羡慕。“海上升明月,天涯更此时 ”说的也是,爸爸妈妈不也在看月亮吗?他们不会想我吗?没有离别时的痛苦 ,哪来团圆时的欢乐。想想也是。人就是要乐观一点,那才会快乐。
诗人孟郊看到母亲深夜在灯下为自己补衣服,母亲的头发又花白了几根送别时的叮嘱,儿行千里母担忧啊!这些我不陌生,为什么孟郊经历此情此景,就能写出千古名句《游子吟》,我们看到了却无动于衷 呢?
细心观察诗并不深奥,写的都是很平常、很普通的事,看起来好象又不是那么平常的事,这就是唐诗的奥妙之处。
朋友,没事的时候,多读读唐诗,我相信会对你有好处的,希望你也从中领悟一些奥妙!
-------------------华丽丽的分割线------------------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为了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于是写下一首首思乡诗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读到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等,都包含着作者对家乡的眷念之情。那些游子独自在他乡漂泊,每天都思念着家乡和亲人。夜晚,抬头仰望那明月,就会思念起家乡。在寂静的船内,看着那遥远的海岸,禁不住眼泪哗哗,想起了曾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事。换做是我们,在这种时候,含着泪与父母和家乡告别,心里将会是多么寂静,会多么难受,会多么思念、想念家人……心里那种说不出的感受。
就像《泊船瓜洲》,诗人王安石仅借明月来衬托出他对家乡的眷念,家和目的地一江之隔,在这么遥远的路途中,他希望明月照着他回到家乡;《秋思》,诗人张籍想写信给家人,因为心事重重,表达的感情太多太多,不知写什么好;《长相思》,诗人纳兰性德,将人们在寒烈的冷风之下,思念起故乡,睡不着觉。
从这些诗中,我读到了一个道理:这些远离故土的游子,总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们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寸草不移!
上一篇:调皮的句子 下一篇:没有了篇8:读唐诗有感
《唐诗三百首》浓缩了整个唐诗的精华,也是整个唐朝社会风貌的写照。
在或哀怨、或激昂、或 感伤、或悲愤、或愉悦的诗句里,向我们再现了底层农民的贫苦,为我们描述了军旅生涯的豪迈与将士们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乡情怀,给我们展示了上层社会的风花雪月,还为我们传递了闺女怨妇的思春情怀……
好久没读唐诗了,但那些熟悉的句子还不时鸣响在我的耳畔,砥砺着我的意志,牵动着我至深的情感。
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具备初中或以上文凭的人都知道,这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里面的名句。这两句诗是些送别时的情景。别离之苦,文人墨客笔下的永恒主题。诗人王勃却一反别离的愁怨,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抒写送好友上任的情怀。
王勃送他的一位姓杜的好友去上任蜀州的少府,不知不觉间已来到城外。回望那长安城在三秦的护卫下显得如此无奈;遥望那蜀州的五大渡口,在风烟迷雾中竟是如此凄迷。好友此去,何日才能相会?离别的伤感,袭上王勃的心头。但想到为官的友人与自己,上任、调离,实在是平常之极的事,又何必徒伤别离。悲伤的情绪也去了不少。高兴地面对别离,只要我们彼此心中着对方,即使远隔千里,我们的.心却紧帖在一起。念及此时,所有的离愁别绪似乎都已荡然无存。
送君千里,终有别。在即将分手的岔路口,好友的眼眶已然湿润。“快别像女孩子一样,流泪送别。看,只要我们彼此心里有着对方,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如同近在咫尺啊。”
这是何等开阔的胸襟,何等超脱的情怀。空间上的距离永远隔不断心灵的联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将千古传颂。
其实,但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深度还远远不够。在这种乐观豁达的态度,必然有他存在的社会根源。唐朝是我国的封建社会走向顶峰的朝代,而在初唐,这种繁荣的迹象已经很明显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所表达出来的豪迈,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二、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这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里的诗句。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透过这两句诗,我们看到的是一幅盛唐气象。所谓“盛唐气象”,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它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盛唐诗人王湾这首《次北固山下》,当时的宰相张说称赞不已,将颈联抄在官署的墙上,作为诗歌的楷模。(见殷?《河岳英灵集》)这诗的中间两联正好可以用来形容那个时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那三个形容词:平、阔、正,还有那高悬的风帆,从残夜中生成的海日,进入到旧年里的江春,都让人感受到盛唐时代的气息以及盛唐诗歌的风貌。
★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 书香少年事迹材料

【我读唐诗(锦集8篇)】相关文章:
行走在唐诗宋词里作文2023-07-10
国学伴我成长三年级作文2024-04-26
《唐诗三百首》六年级读后感500字2023-05-17
《在昌平的孤独》之读后感2022-09-12
高一叙事作文:国学经典伴我成长500字2023-01-27
唐诗宋词八年级优秀作文2024-04-07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200字2023-07-10
用书香储存自己的童年作文2023-02-26
高地观后感2023-02-23
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为话题小学作文202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