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过小年介绍

时间:2022-05-07 14:06:4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为什么要过小年介绍((通用16篇))由网友“牛油果未响应”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为什么要过小年介绍,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为什么要过小年介绍

篇1:为什么要过小年介绍

为什么要过小年

1、祭灶神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在我国古代小年的这天,祭灶神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活动。

首先,要把已经供奉了一年的灶神画像揭下来,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饴糖或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再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以便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

然后,等到新年后要再买一幅新灶神画像,将灶神请回来。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于灶”的话。

2、大扫除

一般到了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把家里的里里外外进行彻彻底底的打扫清洁,寓意为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在我国古时候,各家各户要不但要对自己的家里进行彻底的清扫,还要剪窗花贴在刚刚打扫,焕然一新的屋子里,给家里增添许多过年的喜气。窗花图案有各种动、植物、人物等掌故,均有吉祥暗语,如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莲(连)年有鱼(馀)等。

3、沐浴理发

在我国民间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而且在我国北方一直不提倡正月理发。所以小年这一天,也古人们也一直讲究沐浴理发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小年吃灶糖有啥意义

小年吃灶糖的由来一

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面包,可以一次烘烤许多保存食用。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第一位重要的,没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粮食也没有办法食用。西方一般一个村庄只有一个面包炉就足够了,在中国必须每家都有一个炉灶。

由于每家都有炉灶,所以由此产生一个传说,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小年吃灶糖的由来二

另据传说,北宋时期的宰相吕蒙正从小家境贫穷、四处流浪。后来,他和母亲栖身于彰德府东北永和县境内的一座寺院内,即现在的安阳县曹马村洪元寺。寺内的长老,满腹经纶,且有一手做风味小吃的绝技——制作芝麻糖。

吕蒙正虽一贫如洗,但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所以深得长老器重。长老不仅每天教他读书识字、吟诗作赋,还常赏些芝麻糖让他母子品尝。公元976年的腊月二十三“祭灶”这日,人们都在忙着送灶王爷上天。吕蒙正见百姓用食物供奉灶王爷,而他没有东西可供奉灶王爷,便用寺院里的芝麻糖粘到灶王爷画上。

待灶王爷返回天宫,大帝询问时,他欲说但张不开口,只是一味点头。玉皇大帝以为“灶火之神”连连称赞吕蒙正人品,于是就颁旨降福,赐官吕蒙正。第二年,吕蒙正果然居天下数百名举子之冠,考中状元。

为报答长老教育接济之恩,他扩修寺院,并拨黄米、小麦各500担,芝麻100担,让长老广授芝麻糖制作技艺,作为当地百姓谋生之本。以后,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之日,百姓也纷纷效仿吕蒙正用芝麻糖供奉“灶火之神”,祈求玉皇大帝降瑞赐福。这样,世代沿袭,流传至今。

北方小年食俗介绍

糖瓜

“二十三,糖瓜粘”,这首民谣很多人应该都听过。糖瓜跟关东糖的做法相似,只是关东糖是长条型的,拉成扁圆型就是糖瓜,吃起来香酥脆甜,粘性很大。

饺子

北方腊月二十三的晚上一般要吃饺子,因为这天要送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人们煮好饺子端端正正摆在供台上,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粘糕

山东部分地区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蒸粘糕吃粘糕。粘糕是用黄米红枣等做成的一种甜味糕点,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嘴,使其向玉帝汇报工作时只讲好事。

麻糖

晋西北地区小年夜要吃麻糖。山西大同的麻糖是用优质小米熬成“饧”,再加入磨好的小米面搅拌均匀,通过特殊工艺发酵和固化处理,做成各种形状的糖块,有玉骨麻糖擦酥麻糖夹馅麻糖瓜蛋糖板子糖等。不管是哪种麻糖,都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以免他把人间美味奢华的事报告给上天。

关东糖

关东糖,又叫灶王糖,一年之中只有小年前后才能吃到。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风味特殊的糖制品。关东糖又香又酥,粘性大,主要是祭灶用。祭灶时,要把关东糖用火烤融化涂在灶王爷嘴上,这样他到玉帝那里就不能讲坏话了。

篇2:过小年(小年介绍)

节日简介: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历史溯源

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祭灶歌谣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祭灶饮食:

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过小年(小年介绍)]

篇3:过小年为什么要送灶接灶

小年送灶宴的来历及传说

小年也是我国汉族民间流传的一个传统节日,由来久远。最早明确记载小年活动情况的古籍,是东汉人崔塞所撰的《四民月令》。据该书说,每年腊日节的第二天,人称“小岁”;这天,人们要依礼给长辈敬酒,向皇帝及师长们祝贺新年。由此可见,至迟到东汉时期,小年已成为人们迎接新年的一个重要节日。后来,小年的节庆活动随时代的变迁而相应发生变化。到宋代,据《太平御览》所引宋人徐爰的《家仪》一书说:

小年的贺年活动,(在宋代)不能算大庆,礼仪活动仅限于在各自家中举行。这表明,宋代小年的贺年活动,已远不及汉代那样隆重、热烈,人们也已不再出门上街或登门互相祝贺了。

至于小年的送灶之俗,则由来更加久远。据说,远在夏代时灶神已是民间供奉的一个大神了。《论语》一书中有“媚于灶”的话,说明祭灶已是当时人们的一种风俗。至于祭灶的时间,据《礼记·月令》说在每年“孟夏之月”。到了汉代,据《后汉书·阴识传》记载,东汉宣帝时,有个名叫阴子方的人,腊日早上做饭,看见了灶神出现在自己眼前。于是,他赶紧叩拜,并将家中的黄羊宰杀供奉。此后不久,他便“暴至巨富”。这之后,人们便常以宰杀黄羊祭灶。但是,直到晋周处的《风土记》中,才开始明确提出“腊月二十四夜祀灶”之说。这样,祀灶与小年便最终结合起来了。

唐代,小年祭灶的活动十分简单,人们只不过是以“一杯清茶一缕烟”来欢送“灶王老爷上青天”。到了两宋时期,小年祭灶的活动内容,便开始定型了。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一书说,北宋东京城,每逢腊月二十四日,人们便用酒糟涂抹在灶门上,称之为“醉神”。而据宋人周密《武林旧事》和吴自牧《梦粱录》说,南宋时人们祭灶的供品,已改为以糖为主了。明清两代,人们延续了这种小年祭灶的风俗,内容较前代更加丰富了。

清代,北京的小年祭灶活动,十分盛行。清末流传的儿歌里,这样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真实地表现了小年时北京城里男女老少各阶层祭灶迎神的欢乐与喜庆。

据记载,北京城民间的祭灶活动,在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晚饭后进行。届时,院子里立上一个大杆子,上面悬挂“天灯”;室内,四顾灯火通明,擦拭得一尘不染的供桌上,摆满了“关东糖、南粉、糖饼及清水草豆”。据说,桌上的糖是用来供奉灶神的,让他老人家嘴里粘满蜜甜的香糖,上天时,便可对玉皇大帝一个劲地报告好事“。;清水和草豆,则是供灶君上天所骑的马食用的。由于有“女不祭灶”的传统说法,届时,女子一·律都要回避室内,男子则依长幼次序焚香拜灶王神。拜完之后,将灶王像、灶王马及钱粮草料等,一并焚化,还要取几块糖剁碎,逐一投入周围的火炉。与此同时,大家嘴里都念念有辞地虔诚祷告:“灶王爷升九天,好话多说,坏话少言。”之后,各家各户都燃放鞭炮,欢送灶神升天,庆祝小年来到。登时,整个北京城香烟袅袅,响声连天,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之中。

清宫廷也在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届时,要在坤宁宫设香案,案上设灶神牌位和香烛等物。供案的供品,一般多达三十三种,但大多与民间的糖果等相同。独有从南苑猎取的黄羊,是民间所没有的。主祭的有皇上和皇后,他们先后近前焚香祭灶。除祭灶外,同时还要祭佛及诸神。清嘉庆皇帝曾写有一首祭灶诗,记述了清宫中祭灶的情况。诗中写道:“嘉平小除夜,媚灶用黄羊。典祀千门遍,礼传五祀。’详。铋芳袅鼎篆,精沽列盘糖。”可见,清宫祭灶礼节是十分繁复的,同时又说明清宫对一年一度的祭灶活动是非常重视的。

南方地区的小年送灶活动,内容与北方地区大致相同。如清顾禄《清嘉录》记载,古城苏州的送灶活动,也是在每年的腊月二十四(当地人称为念四)举行。届时,家家户户都将提前购买或自制的胶牙糖(俗称糖元宝)拿出来,敬祀灶神。有些人家,还用米糖包上豆沙馅,精心虔诚地制作成“谢灶团”来供奉灶神。另外,还要将寺院僧尼在小年节前所赠送的“檀越灶经”上认真填写各自姓名,引火焚化,用来消除灾祸;用篝灯载灶马,用竹筷为灶王做个轿子,在门外焚烧,算是送灶王上天;将稻草切成一寸左右长的草料,掺上青豆,撒到屋顶,算是给灶王之马上路的干粮。总之,是要认真地为灶神升天打点行装、准备钱粮,以便让灶神老人家高高兴兴上天去。待将灶神送走,人们还要将门外火堆中未燃尽的竹架等,捡回各自家中,放入灶堂。称之为“接元宝”。

小年的节日饮食,与祭灶活动紧密相联,形成了独特的食俗。

小年的节日宴席上。除了与过大年一样饮酒食肉(丰盛程度不及大年)之外,南北各地都盛行将祭灶剩下的糖瓜,全家分食的风俗。全家人个个香糖满口,喜气洋洋。小孩子们多愿意吃糖,这一天更是他们大过糖瘾的好时候。此外,南方如苏州等地的小年豆沙米粉谢灶团,也是甜味食品。它入口外粘内松,又香又甜,令人回味无穷。苏州等地,还将祭灶时未用完的青豆,拿来全家人一同分享。据说,吃了这种青豆,可保“眼亮”。东北等地的百姓。二十四日起,各家就要开始忙着蒸馒头和小饽饽,烀猪肉等,准备过大年时食用。但刚出锅的食物,免不了先吃为快。

此外,山东莱阳等地,小年在六月份,所以小年吃的是新麦面做的馒头和饺子。贵州遵义、毕节等地的仡仡族群众。也有过小年的习俗,时间也与中原地区的汉族小年差不多,节日饮食则为糯米糍粑和猪、羊、牛肉等。

总之,小年意味着整个年节活动的开始。所以,小年节以糖为主的节日饮食,也就意味欢庆一年中生活的甜蜜、欢乐和美满。

小年

篇4:过小年为什么要送灶和迎灶

送灶又称辞灶,是送灶神上天的民俗活动。灶神本来在中国是家庭祭祀的对象之一,由主持厨房大政的老妇主祭,后来演变成家中的重大祭祀。

灶神很早就进入道教神谱,称东厨司命,后升级为帝,号东厨司命大帝。传说灶神的生日在八月三日(又有说是十五日),该日家家点灶灯祭灶。但现在说的辞灶、接灶却是过年习俗的一部分。原来,依照《抱朴子内篇》的记载,灶神平时有监察下民的职责,该户人家的功过善恶,都要定期报告天庭,上天则依据其报告定这家人来年的祸福。一般认为他上天的日子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也有人认为是在二十四),届时便要好生欢送;他上天述职之后,于除夕回来,是时当然必须欢迎。前者为送灶,又称辞灶;后者则是接灶。在民间的灶神旁边经常有的对联是“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

<<<返回目录

小年吃灶糖的由来

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面包,可以一次烘烤许多保存食用。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第一位重要的,没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粮食也没有办法食用。西方一般一个村庄只有一个面包炉就足够了,在中国必须每家都有一个炉灶。

由于每家都有炉灶,所以由此产生一个传说,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返回目录

小年一般做什么

祭灶王

祭灶,是小年这一天重要的活动,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

扫尘土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从二十四开始一直到除夕,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这天都要打扫环境,清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过了小年,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

吃灶糖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过小年时,人们会买糖瓜、关东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爷嘴甜些,上天言好事。

吃饺子

小年那天除了要祭灶,民间还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

做米饼

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吃年粽

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节的凉粽不一样,它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吃年糕

在南方,小年这一天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传统。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婚嫁

过了小年,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返回目录

南北方小年的区别

区别一:

北方要吃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品。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小年这一天做年糕是南方很多地区的传统。年糕又称“年年糕”,有“年年高”的寓意。

区别二:

北方小年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南方小年没有吃火烧的习俗。

区别三:

北方的小年,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南方小年没有沐浴理发的习俗,南方是除夕前沐浴理发。

区别四:

在北方,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南方小年没有赶乱婚的习俗。

区别五:

北方小年习俗。北方的每个节日几乎都会有饺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南方小年没有吃饺子的习俗。

区别六:

小年的时候广西武宣、桂平等地区有做米饼的习俗。用糯米粉、花生、芝麻、白糖制成,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北方没有做米饼的习俗。

<<<返回目录

小年大扫除注意事项

一、过年购置新家具不适宜为三角形,菱形或不方不圆奇怪形状。中华文明喜方方正正,圆圆满满。

二、家庭喜摆迎春花卉有讲究。如桃花、梅花,可摆放在大门旁表示报春迎春;选择茶花,君子兰可摆放在房间使家庭和睦相处;富贵竹、发财树等则可摆放到客厅象征文明富贵人家。

三、春节期间不宜大兴土木,进行大动大拆室内装修,尽量避免钻墙、动土,避免位置流动遇凶煞致不吉。如果要家装,一定要在节前一个星期把房子整理好。

四、房间床位不宜大调整。主人房比喻妻星位,过年换位不吉利。厨房、卫生间等则可以换旧改新。

五、大门不宜换除。大门在风水学里面有重要的作用,掌管纳气的好坏。如果在大扫除中,大门正值五黄、二黑病等这些凶星飞临,刚巧动了或换了,则为大忌,或引起一系列凶事。因此大门可清洁,不可换。

<<<返回目录

篇5:以过小年为题的作文

今天就是农历的“小年”,也就是祭 “老灶爷”的日子。我们吃了芝麻糖,就出去逛街。

超市里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精心的挑选年货。在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神情,到处都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我一边吃着芝麻糖一边问:“爸爸,为什么在这一天要祭‘老灶爷’,还要吃芝麻糖呢?”

“这是一个民间传说。以前有一对兄弟,哥哥是个垒灶台能手,弟弟呢,是个画家。他们十分能干,又善解人意,村里人家里闹矛盾了都找他们。几年过去了,哥哥病死了。而他们家因为分哥哥的财产关系闹得很不好。聪明的弟弟想了一个办法,他画了一个哥哥的画像贴在厨房,对家人们说:‘你们别吵了,哥哥托梦给我,他要下来查看,要是咱们再闹下去,他就要回去给玉皇大帝禀告。’大家果然不闹了。”爸爸歇了一会,接着说,“以后,人们都让弟弟画上他哥哥的.画像贴在家里。到后来,就渐渐成了‘老灶爷’。”

妈妈又笑了笑说:“传说,在每年的今天,老灶爷都要上天报告每户人家的好与坏。至于吃芝麻糖,是因为人们想让芝麻糖粘着老灶爷的牙,不让他在玉帝面前说自己的坏话。”我津津有味地听着,原来过小年有这么多的学问呢!

我们出了超市,外面飘起了雪花,虽然很小很小,但飘到脸上冰冰的,舒服极了。小小的雪花,在这热闹的街上,又增添了一丝浓浓的年意。

篇6:面试自我介绍要介绍些什么

面试自我介绍要介绍些什么

面试时怎么介绍自己呢?

通常在基本的寒暄后,面谈常常是这么开始的,尤其应征者是刚踏出校门的社会新鲜人时,机率更高。面对尚无实际工作经验的应征者,面谈者无从询问“工作”本身的专业性问题,但是他可以藉由你在课业上的表现、所选修的课程、以及所参加的社团活动等方面,来判断你是否具备做好这份工作的潜力与能力。

不要认为“我不是都已经写在自传、简历中了吗?为什么还要再问?”

有些应征者因而面露不耐之色,甚至我们也遇到一些较具资历的应征者会以“这些我在简历表中都已经写得很清楚了”作为答复。

请记信绝对要尊重面谈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诚恳的回答。针对这个问题,正是自我推销的大好时机,如果你这道题目回答的很得体,令对方印象深刻,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十分钟内便知顺水推舟般,无往不利。

我们说的自我推销可不是强迫中奖式的推销,而是引人入胜工的`推销。如果你在面谈前认真作功课,那么你必然已彻底的认识自己。

我最大的长处、特色在那里?

那些是我做得最好的事?

我具备了什么的专业技术、知识?

无须拉拉杂杂的再度像编年史般重复简历表上的细节,相反的,你要在推销自己的同时,很巧妙的将自己的特色所应征的工作之间找到着力点、相关性。

面试时自我介绍实例:

我很荣幸能够得到这个机会参加面试。现在我将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的名字是某某,今年22岁,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大专文化。我性格开朗,为人比较有亲和力,也很重视团队精神,善于倾听和沟通。我曾经从事过客服工作,主要是受理客户咨询、投诉等,在此期间工作一直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坦白地说,我的英语口语并不是很好,但是我热爱客服工作,我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

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如果我得到这份工作。

想表述的大概就是这些意思,请帮忙用英文翻译出来,组织一下,希望自然一点,当然可以适当的丰富一下也可以删减一些.

i'm very glad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for this interview. now, i will introduce myself briefly.

my name is Tom. i am 27 years old. i graduated from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in .i have the associate degree and my major is *** .

i am open-minded, easy-going, and good at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 i had been working as customer servie, which mainly deal with the work such as customer consulting, customer complanit and so on. during the working time, i always work hard and carefully,therefore, i finish every work excellently and got the praise from my leader and colleges.

To be honest, i am not very good at english speaking. however, i love my job and i have great career attitude. if i have the honor to be recruited by your company, i will try my best to finish every work and devote myself to this company.

that's all. thank you.

篇7:想象力训练的介绍要怎么训练

想象力训练杂谈

学前班的老师问她面前的孩子:“花儿为什么会开?”第一个孩子说:“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第二个孩子说:“她伸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个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更漂亮。”第四个孩子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她摘走。”这时,一个孩子问老师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她的小脸,笑了!”

孩子的回答是多么富有诗意和灵性,老师的回答又是多么高明啊!孩子们听了都高兴地笑了,那笑脸比花更好看!其实,老师原来准备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可是孩子们的心田原本是一片灵动的世界,三尺讲台则应是一方创造的天地!遗憾的是,想象的美丽和美丽的想象却随着年级的递升逐渐递减。分析起来,原因固然很多。但如何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如何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重要的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在此,我说说自己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不成熟的做法。

一、开阔视野,丰富表象积累

表象是再现于大脑中的被感知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它是想象的现实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记忆表象储备越多,他所展开的想象内容越丰富。“想象无非是扩大和组合了的记忆”。扩大学生的视野正是丰富表象积累的重要途径,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事物开始的,只有开阔学生视野,才能接触鲜活的事实和知识,才能让学生更多更好地感知这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储备丰富的记忆表象。

开阔学生视野有两种途径:一是开阔生活视野,留心观察和体验生活,留心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通过观察、调查、采访等方式采集大量的现象和事实,丰富作为想象原材料的表象。二是开阔阅读视野,多读各类书籍,积累生活的间接经验,丰富表象积累。有一篇题为《假如我种下一棵树》的精品作文,小作者由格林童话中那棵够得到云彩的豌豆树和科幻小说神奇的中子星,想象出自己得到一颗来自中子星的神奇树种,作者种

下它后,一夜之间,这棵树就长入了云霄,沿着这棵树,小作者来到了中子星――外星人的家园,她还寄予外星人以人类的形象、语言、动作,表达出作者积极探求宇宙奥秘,渴求人类和平互助,向往世界大同的愿望。如此丰富的想象内容自然得力于广泛的阅读和丰富的知识储藏!

二、融情于物,丰富想象

有人说:“表象是想象的干柴,激情便是火种。”强烈的情感可以激活沉眠于记忆中的表象。情感是想象的动力,是想象的翅膀。因此培养想象力必须与培养对人和物的感情同步,调动学生视、听、味、嗅、触等感官去感知客观事物的色彩、声响、芬芳,由此而生览物之情或触景生情,把自己的情感与意念自然融入山川日月、花草树木之中,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由落叶推知季节的变化,由露珠想象太阳的光辉。一个感情冷漠的人是不会有丰富想象力的。

三、鼓励求异,克服思维惰性

有一种现象,似乎与上面所谈不符,孩子往往比阅历丰富、知识渊博的成人更富想象力,就如开头所提的问题“花儿为什么会开”,让中学生来回答,也许更科学,但一定不如那些儿童回答得有诗意,原因何在?成人的思维活性逊于儿童,成人已将事物的界线牢牢地固化于头脑中。我们应鼓励学生求异,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克服思维惰性,展开丰富而活跃的想象,要鼓励学生“心往别处想,笔往别处写”,追求个性的展示。求异才有灵活运用,才有积极创新,才有不断发展。

四、精心策划“练笔”,训练想象能力

在中小学所学的许多课程中,最能发挥学生想象能力的是语言、是写作,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1、进行再造性想象训练。这种训练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和表象积累,对所供材料进行想象,从而创造出一种源于材料又不同于材料的意象。与学生一齐读《过故人庄》时,我问:透过诗,你们看到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写一篇短

文,再现诗人“过故人庄”的情景。有学生这样写道:诗人来到朋友的农庄,只见青的山,绿的树,清清的溪水,金灿灿的菊花,只见稻场上谷垛堆堆,园子里蔬菜郁郁葱葱。村民们吆喝着、笑着担着满筐满筐的谷子,孩子们捕蜻蜓,追蝴蝶,笑着闹着捉迷藏。微风拂过,传来阵阵鸡鸭的和声,送来缕缕浓郁的菊香,混合着泥土的清香,让人心身俱醉!诗人吃着香喷喷的鸡肉,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丰收的年景,沉醉在这美好的田园风光和浓浓的朋友情谊之中。

2、延伸性想象训练。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情节的发展,开展想象,合理推测故事发展的趋向。训练举例:一个银行老板和一个文人打赌——如果文人能连续十五年深居在一间屋子里整天看书,闭门不出,不接待客人,银行老板就愿意输给他一大笔钱。文人同意了,于是日复一日、冬去春来,他天天在屋子里读书,哲学、历史、人物传记、逻辑学,什么书都读。十五年期限眼看就满了,银行老板为了避免破产的威胁,在一个深夜、悄悄潜入了小屋……,请合理想象,续写出较好的结尾。

3、衔接性想象训练。此类训练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情境,展开想象,使文章衔接自然,或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进入新颖奇特的境界。训练举例:一名学生正在家里做数学作业,窗外阳光明媚,百花吐艳,雀鸟啼鸣,一派怡人景象。而窗内的他,脸上却一会儿阴云密布,一会儿秋霜遍洒,原来为了一道题,他已坐了一个小时,仍无半点眉目。

烦恼之情,焦躁之意,已在他心头生起,他似乎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在和他作对,甚至觉得阳光也过于刺眼,觉得闹钟上的那只猫头鹰来来回回地翻着眼睛,也是在有意作弄他,他再也写不下去了,把笔一摔,忿忿地走出房间,跑到阳台上……突然,他像悟到了什么,健步走回屋中,重新坐到桌前平心静气地演算起来。这名学生在阳台上看到了什么呢?请合理想象,补写中间“思想转弯”的部分。

4、创设情境作文,训练想象力。所谓“情境作文”,就是根据学生生活实际,

给学生创造一种特定的情境和氛围,要求言、行、情融为一体同步展开进行作文。 创设情境时应能触及学生写作的动情点、兴奋点,使他们很快入情入境,唤醒他们沉淀的记忆,启发想象。训练举例:走进教室,我总觉得气氛有些异常,我看见一些同学窃窃私语,躲躲闪闪的目光,确似乎在瞟我。我没有理睬,径直走向座位,可是刚一拉书包带,一个色彩鲜艳的塑料皮本便掉在地上——天啊,我的日记本!我的秘密终于藏不住了……请根据提示展开合理想象,续写一个曲折生动的故事,反映当代中学生健康、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这种情景,学生平时有感知,有表象积累,一旦入情入境,便会插上想的翅膀。

此类情境作文还可以“小练笔”形式进行。如“晚自习时,教室里一片宁静,只有年轻的呼吸。突然,停电了……”根据以上情境,进行片断描写,或以“老师来了”、“抽查”等为题进行场面描写。这类小练笔,要求学生描述咳嗽谇榫持械难孕泻捅砬椋醚绞被鄣谋硐蠹右怨槟伞⒓庸ぃ纬梢桓龈龌盍榛钕值男滦蜗蟆

五、教给学生构成想象的主要方式

想象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运用梦幻或幻想构成想象。梦境是人脑潜意识活动的映像,成语“南柯一梦”、 “黄梁美梦”就是借梦境讽喻世人。著名的《红楼梦》就有声有色地描写了几十个不同的梦。

2、借助时空转换构成想象。时空转换可以把我们带到洪荒时代的浑浊世界,又可以让我们提前进入未来世界,从而大大拓宽我们的思想空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如果运用时空转换法来构思,我们就可以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洪荒时代,把祖先的记忆移植过来,去揭开人类起源、恐龙消失、埃及金字塔之谜,还可以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

3、运用角色错位法构成想象。仍然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例,运用该法,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们把在罪恶战争中失去了亲人的捶心之痛,失去了家园的切齿之痛,丧失了生活能力的伤心之痛移植到战争狂

人身上,让他们也饱受战争痛苦的煎熬,反省自己滔天罪行,唤起他们的良知,让世界从此不再有战争的硝烟……

当然,构成想象的方式远远不止以上三种,如还可以用神话、传说、童话等形式构成想象。总之,学生中蕴藏着无限的想象力,只要我们在每一天、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有意识地去启发,去诱导,大多数学生都能产生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都能迸发耀眼的火花!

篇8:MPA论文要怎么写介绍

MPA论文要怎么写介绍

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学位论文强调务实性和真实性,而论文撰写是培养我国MBA学生的重要环节占一定的学分,那么MPA论文要怎么写呢?

首先MBA论文相较一般论文而言更注重从实践中寻找问题,和现实生活贴近;强调实证性,用企业的例子和实际数据来进行分析论证; 重视锻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实用价值”和“学以致用”,正像开文时说的强调务实性和真实性。

论文的写作从选题开始,那么MBA论文选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首先要确保自己的选题是自己所熟悉的,需要与指导老师多沟通,选题要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在选题的方向确定以后,还要经过一定的调查和研究,来进一步确定选题的范围,最后选定具体题目。

选题确定之后,MBA论文具体还要求论文总体字数一般在3万字数以上,论文形式不同,具体的写作方式也不同。MBA硕士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封面(包括:题目、学员姓名、学号、导 师姓名等)、版权承诺顺、谢辞、中文摘要呢、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绪论、文献综述与评论、研究方法与架构设计、资料收集、分析与研究、结论、参考文献、引注资料与注视、附录等。论文的各个部分要求有大小标题,大小标题应尽可能简练、概括、语法通顺。文中一般配有必要的图、表、注视等。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主题,在MBA的正文写作中,正文是MBA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是案例分析,其中包括数据资料、计算方法、实验和测试方法、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论证、个人的论点和研究成果以及相关图表和公式等部分构成。完整的MBA论文正文一般包括:第一,研究对象(或企业案例)的介绍。第二,研究对象(或企业案例)的问题阐述与问题分析。第三,解决问题的办法。第四,措施或构建模式。第五,实施的策略。第六,形成研究的结果。

而结论是整篇论文的结局,而不是某一局部或某一分支问题的结论。结论应体现MBA学员更深层的认识,是学员从全篇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新的学术总观念、总见解。 MBA论文的研究结论通常由三部分构成:研究结论、不足之处、后续研究或建议等。

MBA毕业论文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收束,一般不会提出新的想法,或者如果有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了新的问题,可能会使论文的原始观点模糊,使本文的结论不明确。

篇9: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自主学习是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一直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绝不仅是教者一厢情愿的教学最佳境界,更重要的是这话体现了学生们渴求获得自学能力的愿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求教师要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精心设计学习过程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从而使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主动获取知识。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我浅薄的认为:

第一、数学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充分经历探究过程。提出的问题要使学生摸得着、抓得住,要接近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在提出问题之前要为问题的提出做好铺垫。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中,如果直接提出这样的问题:“请同学利用手中的学具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有的同学如同“老虎吃刺猬--无从下口。”不知应从哪些方面去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不但浪费探究的时间,也会导致整个课堂乱而无序。所以,我在学生探究之前,首先让学生通过摸感知了什么是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格。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按表格中的提示,利用手中的学具,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个表格为学生指明了探究的方向,学生在小组内利用手中的学具,根据表格中所提供的目标,通过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等方法有条不紊的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了实处。

歌德曾说过:“想要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富于启发和想象,难度适中,让他们体验到解决一个个有趣问题后的快感,这无论是对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或是提高学生能力及发展学生的智力,都是十分有益的,很多特级级教师名师的课堂区别于普通教师的地方就是擅长于师生对话的艺术,而师生对话这一互动行为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善问活答。记得张齐华老师在《分数的认识》一节课上先后提出“关于分数,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现在就请大家看书,通过看书哪些可以自己解决,哪些还解决不了?”我们一起来解决?“这样三个极富启发力的设问,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循序渐进,层层剥笋,实现学生思维的”自主加速“,我想这就是在教师在精心设问下,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

第二、精心设问,引发学生自主学习。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让学生积极去发现、去探索、去求知、去创新。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也尝试着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新知识。在教学圆的面积这课时,因为学生有了学习圆的基础。我就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自己推导出公式。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些同学有些疑惑,后来在我的鼓励下,全班同学都跃跃欲试,信心十足,学习热情高涨起来。接下来同学们就开始动手实践操作起来了,讨论得热火朝天,每个同学都积极主动参与,自己动手用纸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同学们轻而易举地就推导出了圆面积的公式。 这节课,我没有讲,学生们就学会了新的知识,而且是自己亲自实践得来的结论,掌握得更扎实。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到以后真的应该相信学生,放开手大胆的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和锻炼。有了这次成功的经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都尽量的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及时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的点拨及时会使学生的认识全面深刻;点拨的细致会使学生理解层层深入;点拨的精妙会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点拨的到位才会切切实实地让我们的课堂做到“自主而不自流”。多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做到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究得出结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使学生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发展能力的过程。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让儿童进行自己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得应尽量少,而让孩子发现的尽量多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更好的诱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从整体上提高综合解题能力,使学生乐学。

教师的点拨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要“点”在学生不懂或似懂非懂处,“拨”在学生忽略而与教材重点、难点关系紧密处,教师的提示点拨需要把握好“度”。教师必须把握自主探索与“点拨”间的平衡,点拨引导都要适度,千万不要用教师的思路替代学生的思路,尽可能将探究的机会留给学生。 在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给予适量、适时、适度的点拨。以“点睛”式的指导,为学生指点迷津,帮其把准方向,将自主探索带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第四、培养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一定要让学生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去求异,去发散,去质疑,从而提出新的更有价值的问题来。提问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正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舍得挤出时间给学生质疑的机会,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必须侧重引导学生在“怎样问”和“问什么”上下功夫。学生学会质疑,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小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我在上课时就利用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虽然有些同学提出的问题很肤浅,但教师要正确引导,耐心倾听,同时热情鼓励每个学生。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后,适时表扬,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当学生提出毫无意义的问题时,也不批评,而是适当地帮他修改问题,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宽容、尊重、理解的学习氛围。经过老师的指导,学生逐渐了解了哪些问题是对学习新知识有帮助的,应该提出的,哪些问题是全班都已掌握的,没有提出的必要。这样,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会质疑、解疑,实现了自主学习,同时学生掌握的知识也更牢固。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摆正教与学的位置,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认清自己的作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根据学生的思维层次、切合学生的年龄实际,精心设计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决不越俎代庖,关键处正确、适时地引导,真诚的帮助,启发学生学会提问,敢于质疑,激发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让我们的学生在自信心与自主意识的驱动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学习的轨道。总上所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要多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多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多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多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去锻炼;多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篇10: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万绪

在学习上,人们总习惯提倡一个“苦”字. 以“勤学苦练”、“学海无涯苦作舟”等名言给人以教诲,以“头悬梁,锥刺股”等典故给人以楷模,仿佛非苦不是学习,非苦无以成才。于是,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象便出现了久而久之,学生们厌学的情绪增长了,聪明被压抑了,灵感被抹杀了,这样的教学怎能不失败。

学生最先接触的知识是基础知识,也是必须牢固掌握的知识。俗话说: 万丈高楼从地起。学习也一样 ,有了好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较复杂﹑较深奥的知识。在学习中,许多人都知道基础知识的重要,但许多人都没能学好它。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深奥而难学,主要是因为基础知识的基础性使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要让学生把基础知识学好,掌握得扎实,就要增加基础知识的趣味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不但避免了它的枯燥无味,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学生生来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只工作,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会变傻)。”把知识融入游戏正好符合小学生爱说爱闹﹑喜欢玩耍,喜欢游戏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满足了儿童的天性,解决了儿童学与玩的矛盾。

玩,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维生素一样必不可少,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适合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活动。我们随处可以发现,孩子在玩时都很投入,很快乐。虽然是在玩,但却像认真的做事。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并非是成人眼里的随意玩耍,而是一种“严肃的工作”。孩子是把“严肃”的目的与游戏过程中快乐的享受结合起来的。

游戏深受学生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规则既富有趣味性,又具有挑战性,便更受学生的欢迎了。他们为了玩游戏,不得不学好基础知识;为了玩好游戏,在游戏中取胜,他们不得不把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这样,学生玩游戏就等于学知识﹑巩固知识,学知识也就相当于在玩游戏一样轻松;学生就不会在学习基础知识时感到枯燥乏味了,反而他们还会感到学习基础知识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这样,学生是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基础知识,一定会掌握得很牢固。

加减法口诀是一年级上册数学科目的重点,也是难点。故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学得好与孬,直接取决于他们对“20以内的加减法口诀”的掌握情况。现在已经是一年级下期了,我调查某校一年级一班时发现还有许多学生对“20以内的加减法口诀”不熟悉,有的学生掌握得不够牢固,在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方面就更难了。经过观察发现:该班男生喜欢玩游戏卡片,其兴趣远远超过了学习。我想,他们在玩游戏过程中可以应用“20以内的加减法口诀”。于是,我就把口诀引进他们的游戏。让他们通过玩游戏这种轻松愉快的方式,牢固掌握一年级数学的重点--“20以内的加减法口诀”,攻破数学口诀记忆这一难点。他们在玩游戏时,每人出一些卡片,比出谁的卡片多,就由谁先玩。为了让他们玩游戏时不忘学习,玩游戏时巩固知识,我为他们把游戏过程加了两关:第一关,让他们比出谁大之后,还要比出大多少,如果是三人以上玩游戏,只需比出卡片最多的同学比第二的多多少就可以了;第二关,算出参加玩游戏的同学出的卡片一共有多少张。只有这两关都能过的才能优先玩卡片,不然就把优先权让给下一位,依次类推。如果两人都没办法确定是否计算正确时,可以用数卡片的方式确定,也可以请教别人。游戏进程经过修改后,该班玩卡片的学生人数没有减少,还略有增加,甚至还有许多女生感觉这游戏很有趣,也参与了进来;另一方面,自觉背记“20以内加减法口诀”的学生人数大量增多。可以看出,学生不会因为游戏增加了难度,而降低对该项游戏的兴趣。学生和许多成人一样,具有很强的好胜心。在游戏中,他们总是会想办法过关,以至于达到最后一关,就是这种好胜心让他们必须读口诀﹑记口诀,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我对这一规则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一部分学生能很快适应,而且觉得很有趣;另一部分学生还有些不习惯,我就关注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习惯;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加减法口诀不够熟悉,玩卡片时不够大胆,我就采取“一帮一”的方式,安排对口诀熟练的学生帮助不够熟练的学生,让他们很快的参加到游戏中来,尽情地玩游戏。一个月以来,人人都喜欢上了这种游戏,90%的学生对口诀掌握得非常熟练,还有10%的学生在本学期结束时对口诀也已熟练的掌握。

我想,同样可以把“九九乘法口诀”、各种单位之间的换算等编入游戏中,把这些让学生可能感到枯燥的基础知识变成轻松愉快的游戏,学生自然会感到“我要学”。

篇11:以过小年为话题的初中600字作文

快乐的小年

每年腊月二十三,是我们的传统小年。小时候经常问爷爷小年是什么年,爷爷就会乐呵呵的告诉我说小年是小孩子过的年。

我老家有个传说,说:昨天是“灶王爷”上天去汇报一年的事情。为了让“灶王爷”只言好事,我们老家这一天要吃饺子和玉米糖。因为饺子需要包,就等于把“灶王爷”的嘴封上,只让他上天说好事不说坏事。吃玉米糖是因为想让他嘴变得甜一点,其实还是让他说好事。

昨天我和妈妈上天虹超市去买包饺子的面和包饺子的馅。我们买了角瓜和鸡蛋,因为我要吃素馅的。最后还买了一袋面粉。

回到家,我妈妈把面和好了,又把面用刀切一小块一小块的让我按面饼。我一按,好软啊!于是我问妈妈:“为什么面这么软?”“记住,软面饺子,硬面条。饺子的面就是要和得软一点。”妈妈说。我按完了面饼,妈妈又把面饼擀了擀,面饼变得薄薄的,然后妈妈教我包饺子。因为我第一次包饺子,所以妈妈让我少放点馅,然后把面皮中间对折捏好,再把面皮其它部位捏紧,不要露馅,一个饺子就完成了。我包的几个都是“瘦瘦长长”的,而妈妈包的全是是短短胖胖的。我问妈妈:“为什么我包的又瘦又长,没你包的好看?”“每个人不是天生就会干什么事情而且能干好的,你多包几次就包的漂亮了。”

包完饺子,我们拿去煮。“开饭喽!”妈妈说。我们把饺子端上来,吃了起来。味道真的不错哦!尤其是我包的,我感觉更“好吃”啊!

今年的小年真是好快乐!

有趣的小年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我觉得小年很有趣,因为家家都要放鞭炮庆小年。当然,我家也不例外。

当千家万户的鞭炮声响起的时候,我也拿好鞭炮,把鞭炮挂在一个棍子上。要点火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好紧张呀。当火已经接近鞭炮的捻时,我的手已经哆嗦起来了,眼睛不住地盯着火苗。

“哧”已经点着了,我连忙把鞭炮扔下去,“噼里啪啦”我家的鞭炮也加入了鞭炮们震耳欲聋的声音中了。

在夜色中,鞭炮的亮点显得分外明显。这亮点一直在往上溜,我把竿子伸得更长了。啪的一声,鞭炮炸到了竿子和鞭炮连接的地方,鞭炮立即掉了下去。炸了一会儿后,鞭炮灭了。

我摸摸额头,啊,吓出了一头冷汗。

过了一会儿,又有鞭炮噼里啪啦地响起来;天空中,朵朵烟花绽开了,那么美丽。你看那个,黄色的“花心”,绿色和红色交替的花瓣;东边的那个,多像一串灯笼啊,悠悠地上了高空,最后消失了;瞧那个,像不像一条鱼?......

小年可真有趣呀!过了小年真正的大年马上就要到了。

小年来了

小年来了!小年来了!全家都高高兴兴的庆小年。今年我们都去外婆家过小年。

小年可热闹了,去的人有很多:妈妈、爸爸、阿姨、哥哥…… 今天的天气还不错,我和妈妈一大早就去外婆家了,上午哥哥还没来的时候我就跟小妹妹玩,她长得可爱极了!我们一起放碟子看动画片《小牛向前冲》,内容可精彩了,我们看啊看,不知不觉已经快到吃饭的时间,可我见哥哥还没来,就坐在那等他,过了一会儿,哥哥终于来了,我们开心极了,一起玩游戏,快乐的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晚上,我和哥哥、妹妹嘴馋,就到餐桌上看看菜好了没有,过去一看,果然有一盘我们喜欢吃的菜,就你一块我一块的吃起来,啊,真香!这时被妈妈看见了,她说:“你们真是一群小馋猫。”我们调皮地笑了。

这个小年我过得很开心!你们呢?

小年的风俗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小年,但是关于小年的一些风俗,大家都知道吗?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

小年的风俗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 所谓“送灶”,就是把旧年的灶神神像取下来焚化,表示灶神已经“上天言好事”去了。

祭灶的习俗表面看是人对神的敬畏,其实是人对发明火的先贤功德的感念。人们赋予灶君“司命”的职责,通过一送一迎的神圣祭祀仪式,教育主灶之人和家人不要铺张浪费,要勤俭持家,从而达到弘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目的。

祭灶吃糖瓜

“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这是一首民歌,说的正是祭灶神,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贴灶神画像

祭灶,其实小年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

剪窗花

小年的民俗活动多种多样,多是为了过大年做准备,剪贴窗花也是其中一项。据介绍,窗花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花样繁多,样子讨喜。

放鞭炮

中国人过节都喜欢热热闹闹的,鞭炮的声响,可以渲染过节气氛,但是由于空气污染等因素,近年很多城市都是不让小年卖鞭炮、放鞭炮啦。

吃饺子

北方的每个节日几乎都会有饺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吃火烧

许多北方省市的小年夜饭都渐渐被被饺子统领了,但还有一个地方列外,那就是河南!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大多人家自己动手,发面、炕制火烧。

在河南,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篇12:中秋节为什么要拜月亮 中秋节拜月亮介绍

中秋节为什么要拜月亮

拜月是我国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节拜月亮介绍

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篇13:为什么要懂得礼仪常识介绍

随着国学的兴起热,人们越来越关注一些礼仪常识。其实自古以来我们华夏民族就以“礼仪之邦“而自居。但不知从何时起,这种礼仪的观念越来越淡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蓦然发觉我们丢失了很多传统宝贵的东西,于是乎便开始寻找,并努力的想让它变得更好,礼仪常识就是其中一项。

或许会有朋友问,这个礼仪常识为何值得人们去把它给寻回来呢?如果您看到了下面的文字,相信就会在心里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

首先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必须要面对这个世界,面对生活,正常的状况下,都要去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际。人际的.交往要想取得好的成果,就要遵循一定的交往规则,而人际交往的礼仪常识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

孔子曾经说过:“礼者,敬人也”,礼,是一个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敬,则是对别人尊重。讲究礼仪常识,即是自己美好道德的体现,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我们国人都喜欢讲究一个礼尚往来,试想一个懂得礼仪常识并且自身也按照礼仪常识要求去做的人,他能够得到什么呢?很多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这样的人得到了他人的尊重,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得到了财富的青睐,最终他坐上了成功的宝座!

如此的一说,对于为何要学习有关礼仪常识这个问题有疑惑的朋友,您是否释然了呢?

篇14:介绍一处美景作文要怎么写

秋天就是一首歌,它一共有三段,每一段都有不同的美妙。接下来,广告过后马上开始演奏。

初秋

初秋来了,炎热一扫而光,空气变得凉爽了。清晨的河边,初秋的阳光照在河面,就像有许多碎金子在跳跃一样。中午吃饭时,温暖的阳光为我增加了食欲;下午骑自行车时,舒适的阳光成了我的加速器。下午五点半,漂亮的夕阳在空中探出头来,对我们说:“我要下班啦,拜拜!”

中秋

中秋比初秋更凉爽了,当然啦,听到中秋这两个字,大家一定能想到中秋节吧,中秋的月亮又圆又亮,像个大银盘;中秋的月饼又香又甜,味道好极了!其实还有一个美妙的节日,就是国庆节,国庆节非常爽快,一下子就放了七天假,大家可以尽情放松,享受这大好秋色!

深秋

深秋当然凉飕飕起来啦,早上的钢铁变得冰冰的,摸起来有点儿透心凉呢。太阳的颜色有了变化,不再那么金灿灿的,而是白亮亮的,犹如白水晶。深秋的雾蒙蒙的,白茫茫的,像巨大的棉花糖笼罩着世界。

我好喜欢秋天的三部曲啊!

篇15:过年要发红包的意义介绍

在中国,过年时发的红包一般叫“压岁钱”。

压岁钱一般有两种含义:

1、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2、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返回目录

为什么过年要发红包

春节的红包也叫压岁钱。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此外,还有一种名副其实的压岁钱,是由晚辈给老人的“岁”就是年岁,岁数,压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是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据传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裹。现在泛指包着钱的红纸包;用于喜庆时馈赠礼金。也指奖金、贿赂他人的钱。在中国粤语区红包被称为利市(俗作利是、利事、励事),是将金钱放置红色封套内做成的一种小礼物。

<<<返回目录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饺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

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元宵,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还有粘高梁面、黄米面等。馅则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锦、豆沙、枣泥等。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黄豆的“百子汤元”,还有实心圆子和薄皮的“碌皮汤园”。

<<<返回目录

篇16:中考复习计划要侧重可行性介绍

关于中考复习计划要侧重可行性介绍

进入初三后,不少学生还会对自己准考生的角色感到有些迷茫,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中考复习。为了尽快适应中考要求,专家建议一定要做好学习计划,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

制订学习计划非常重要。首先,应从全学期学习、分科学习、系统自学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好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其次,制订计划要从实际出发。由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所以复习计划的重点和要求也应有所不同。比如学习基础很差的学生,就不必急于系统地自学课外读物,而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学缺漏知识和弄懂课本内容上。

在制订学习计划时,学生可根据自己初二年级的各科学习成绩,分析自己的水平和潜力,哪些学科自己有兴趣,哪些学科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哪些学科学起来感觉比较吃力,甚至有恐惧的心理。了解自己的现状,对自己作出客观的分析,是制订切实有效计划的前提,才能确定在关键的一年中主攻的方向。毕竟中考是依据总分的高低来录取学校的,所以各科的平衡发展至关重要。

三年级小学生过小年日记

小学生小年作文100字

2022关于小年的故事

《北京的春节》 练习题及答案

过小年的小学作文

家乡春节作文300字

九宫格自我介绍范文

2022小年祝福语

过小年日记作文300字

小学五年级过小年的作文

为什么要过小年介绍
《为什么要过小年介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为什么要过小年介绍(通用16篇)】相关文章:

二年级过小年日记200字2023-09-13

过小年英语日记2022-05-24

北方小年饮食习俗2022-12-28

六年级小年作文500字2022-11-09

马年拜年微信祝福语2023-10-14

龙年的小年祝福短信2023-05-18

春节吉祥优美句子2022-11-02

过年祝福语大全2022-06-03

小年送客户的祝福语短信2023-09-30

少数民族节日风俗作文2023-08-1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