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究?计算机基础教学体会

时间:2023-05-13 07:58:59 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究?计算机基础教学体会(精选17篇)由网友“深海怪兽晃晃”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究?计算机基础教学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究?计算机基础教学体会

篇1:”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究 计算机基础教学体会

”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究 计算机基础教学体会

”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究 计算机基础教学体会

作者/王荣英

摘 要;本文通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体会,提出了通过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编写配套教材、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考试考评方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等五方面教学改革建议,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做中学 做中教 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9月,温总理在进行中等职业学校调研时指出,职业教育“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温总理的“做中学、做中教”的指示强调教师职责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引导学生认知、理解、评价及行动,在于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从内容的选择到形式的确定,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实践 “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建设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学校能提供的产品是专业和课程,以及围绕课程所提供的服务。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这类应用型课程而言,学习的目的是学会做事,学习的方向应瞄准应用,对课程内容进行的调整,重点要围绕着实际应用,以应用为目的,根据行业用人需要,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完成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计算机课程只是一门工具课,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目的是学会使用这种工具并为专业服务,因此教师应当把教学重点放在应用上。

二、编写配套教材

笔者认为,要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体现“做中学、做中教”实现起来并不难,现在很多学校都有机房和多媒体教室,教师可以在机房或多媒体教室边讲边演示。我们只要有一本配合“做中学、做中教”的教材,而教材中的内容应该以大量的案例来驱动教学。所以学校可以组织相关教师根据国家教学大纲和企业用人特点及学生专业特点,设计案例。案例必须贴近实际,与实际生活或工作相关且具有一定规模,既符合所需掌握知识的特点,又能让学生感兴趣。

三、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中等职业教育中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职教论文 )在教学方法上,以案例为主来驱动教学,通过案例教学的逐步展开,把完成案例看成是完成一个个工作的过程,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工作过程,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从开始就带着题目进行思考分析,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贯穿到整个的课程学习当中,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加强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造能力。

四、改革考试考评方式

为了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非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主动适应人才市场对毕业生计算机能力的需要, 全国各高等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普遍实施了计算机等级教学与计算机等级考试计划。各院校均把等级考试当做检验其教学水平及质量的手段,而它的实施确实大大提高了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水平,推动了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作为一所职业教育院校,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和计算机一级考试,现在很多的企业将职业资格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作为招聘、考核员工的准则,只要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拿到职业资格和计算机一级证书是没有问题的。

五、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对职业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若缺乏必要的培养和进修学习,缺乏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因此,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才能确保教学质量。职业院校应建立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的制度,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师的实践水平和“做中教”的能力;积极建立和完善与教育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相匹配的教师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顾可民。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10)。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

篇2: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论文

要提高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必须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教材开发各个方面进行,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非常强调“做”。从学习“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开始,我校计算机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就不断地谋求一种适合该门课程的授课方法。从整班教学到分小组任务教学;从基本的上机、上网等教学实践,到任务的讨论和思考。目的就是让学生多做,不仅是动手做,还要动脑做;不仅是学生做,老师也要做。师生共同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讨论。并以此转变学生学习地位、角色、态度,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中心,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我们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结果是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越来越高,山东省考试通过率逐年升高,6月末考试通过率达到92.4%。现将教改情况小结如下:

一、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

(1) 多媒体教学:利用视听媒体,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采用动画等方式形象的演示出来。

(2) 学生科技创新:将任务与产学合作单位的生产任务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3) 以赛促学:本课程组每年组织相应竞赛,通过形式多的学生竞赛活动,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本课程有关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在教学环节上,将课堂理论教学、实际操作、设计大赛全部贯穿于教学之中,产学研结合的现代教学链,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教学体系。

(5) 在教案设计上,要求老师全部采用电子教案,制作教学课件,列出本课堂内容的重点及难点给学生参考,查阅各类参考书目并列在教案上,进行网络资料搜集并推荐相关网站的链接,布置相应的作业及实践任务。提供教学平台让学生能在线学习,研讨与答疑。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理论分析与应用相结合;通过实际应用,从小的实践任务到较大一点的综合性实践任务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乐趣;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在老师的指导下的主动学习,这样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二、教学模式改革方面

采用“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方式理实一体化,实践指导个性化”的新教学模式,今年逐步实现了职场化育人。

(1) 教学内容模块化 :按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分析表,确定课程内容教学模块,并列出每个教学模块明确的教学要求、参考资料,按 “任务布置-操作演示-学生操作-技能拓展-总结教师点评”五步骤教学过程;教师讲授演示――学生练习――,个别辅导――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教学。

(2) 教学方式理实一体化 :以来自于单位的真实案例为任务,整个教学围绕工作任务的解决展开,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作业,首先按教师的指导完成相似的任务,然后组织小团队独立地完成新的.任务,在解决生产任务中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综合职业素质。

(3) 实践指导个性化 :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发挥个人的特长,要求学生作品的风格、手法各具特色,表达学生对作品设计的不同感受,培养学生适应不同职业岗位层次需求的个性化指导,逐步培养特色个体。

三、考核评价方面

本课程的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成长性评价,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采用的评价标准如下:

(1)过程考核成绩(平日成绩)占30%。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占20%,作业占60%,课堂表现占20%

本门课共有三次过程考核:WORD、Excel2003、Powerpoint2003

(2)期末考试成绩占70%。

期末学生参加山东省组织的统一考试,不及格的平日成绩与期末成绩相同,即本门课不及格。

四、教材开发放面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的编写采用了社会真实任务为主线,把本门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尽量都涵盖进去,这样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知识时是按照先实践后理论的方式接受知识的。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我院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建议

1.建议将大班授课改为小班授课(50人左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小班授课,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采用多种授课方法,课堂形式比较灵活,气氛比较活跃。

2.建议组织教师培训进修,召开教学研讨会,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提升教师课堂授课能力,以适应新教学环境。

3.建议增加授课课时数。

篇3:将做中教,做中学渗透在数学教学中

将做中教,做中学渗透在数学教学中

针对我校学生是女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现状,我们将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渗透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一做,通过用形象思维帮助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挖掘课本中的“做”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的兴趣.

作 者:丁海秋  作者单位: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女子中专学校,江苏南京,210004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18) 分类号:G63 关键词:“做中教”   “做中学”   数学教学  

篇4:“学教做互动”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初探

“学教做互动”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初探

姚盛春

(福建省古田县松吉中学,福建古田352200)

摘要:现代教学理论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学教做互动”,指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与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之间的互相作用。本文以一节初中示范课为案例,阐述“学教做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旨在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把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落到实处。

关键词:学教做互动;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学中做;做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力争突破传统教学的栅栏,探索出适合学生不断变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与时俱进,绽放出新光芒。尽管课改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相应也出现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多种原因,农村英语课堂仍然侧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为主体”,大多数课堂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精神,不善变通、思维僵化。为了顺应新课改的需要,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发展,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尝试使用“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力求探索出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下面我就对“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在一节课例中的探索与应用做一个具体的陈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仁爱版八年级Unit 6 Topic 3 Section A“Bicycle riding is goodexercise”这一课。

二、“学教做互动”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现代教学理论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我采用“学教做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把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落到实处。所谓“学教做互动”,指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与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之间的互相作用。“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是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体现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教,学教互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了相关知识,提高了综合能力。

我所设定的“学教做互动”模式的具体流程为“课前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突破疑难、精讲点拨―科学操练、迁移应用―链接生活、拓展提升”。其中“课前导学、自主学习”属于“学生先学”的部分,“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环节既属于“学生先学”的部分,也充分体现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的“学教做互动”中;“突破疑难、精讲点拨”属于“教师后教”的部分;“科学操练、迁移应用”及“链接生活、拓展提升”突出了“学中做,做中学”。“学教做”三者环环相扣、有机融合、不可分割,三者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本课例所在整个话题是关于自行车的风行以及交通法规的话题。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整个话题的第一部分,属于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1a”通过听力对话材料以及图片呈现该部分的话题、核心词汇、句型、语法等,为学生的听说训练提供语言上的准备,如accident,cycling,That´s terrible,I think so,I agree等。“1b”通过听音、判断正误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大意,发展学生听力技能。“1c”通过阅读“1a”材料,写下对话中关于骑自行车的三大优点,发展学生提取文本中核心观点的阅读技能。“1d”通过小组讨论骑自行车的优缺点的活动,发展学生就该话题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1.课前导学、自主学习―――学生先学,学中做。学生先学,不仅仅是指简单的课前预习,它也包括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和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到课堂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学习。根据本节课确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我在导学环节采用学案导学,让学生事先了解本课学习的目标和大体内容。学案里呈现的预习内容及自学指导部分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求的课外合作学习内容更为明确。利用学案进行导学,学生在课前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了系统的预知,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了明确的针对性、目标性和计划性,之后的课堂教学工作就能完成得更好,课堂的高效性也就更能得到体现,也实践了课改关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理念。

2.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学中做,做中学。

(1)学案中“自学指导”部分要求的“互相提问单词及短语”、“搜集整理有关自行车骑行的优缺点”两项都属于合作探究项目,需要学生通过课外合作学习来完成。课外合作学习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小组学习”、“团队学习”或“分享学习”,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是“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中“学”的重要体现。(2)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多个“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的课堂活动。我们知道,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完成各种活动的过程。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活动就是教师为了实现某一特定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任务。根据活动目的,课堂活动分为呈现型活动、练习型活动、理解型活动以及应用型活动。而应用型活动需要学生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在新的情境中综合地应用。我在指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环节设计采用的活动就是属于应用型活动。下面我就以其中一个活动为例谈谈“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在课堂的具体体现。这个活动是要求学生把课外合作学习的成果―――搜集整理有关自行车骑行的优缺点通过活动交流并展示出来。活动设计方案如下:①全班分成A、B两大组,各组选派代表抽签决定陈述骑自行车的优点或缺点。②规定时间内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本组论点,实现生生互动。允许把讨论结果记录在纸上。③限定时间内,A、B两组学生抢夺机会陈述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即时做出评价,实现师生互动。④抢述观点过程中,由事先由教师选派的学生在黑板上用磁扣给A、B两组做观点成果记录,说成一个观点粘贴一个磁扣,活动结束时全班一起查看结果,裁决胜负。这个活动是要求学生在对本课对话、知识点有了相应的掌握后,再结合课前收集整理的有关自行车骑行的优缺点,把之前输入的.语言知识在活动中进行有效输出。而这个活动既是属于“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又是属于“科学操练、迁移应用”。可以说“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流程里“课前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突破疑难、精讲点拨―科学操练、迁移应用―链接生活、拓展提升”几个环节既是循序渐进的关系,又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3.突破疑难、精讲点拨―做中教,做中学。精讲,是指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和学生难以理解的共性问题,追根求源,透彻剖析。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做到精讲,师生在“教中学、学中教”的教学过程中提高互动、交流的能力,使教学活动实现真正的有效性。这节课是一堂听说课,我在整节课上的“讲”,即传统意义上的“教”几乎只是体现在课堂的组织与过渡衔接以及评价上,课堂大部分的时间都留给了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比如通过听力对话材料以及图片呈现中心话题、核心词汇、句型、语法等;比如通过听音,判断正误的活动;比如通过阅读1a材料,写下对话中关于骑自行车的三大优点;比如通过小组讨论骑自行车的优缺点的活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贯穿始终,有效地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教,最大程度上体现了高效课堂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特性。

4.科学操练,迁移应用。英语教学必须“强调语言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运用性,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与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在本节课中的应用促使学生在接受性、输入性的听、读、活动之后,继而进行了输出性的说与写的活动。从课本呈现的对话的听读到之后的有关骑自行车优缺点的竞答活动,到最后的“I like riding bicycles”的写作活动,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都是通过实践、参与、合作、探究等方式,体现“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的。

5.链接生活、拓展提升。(1)巧妙设计,链接生活,使课堂教学生活化。知识源于生活,语言也是如此。英语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所用。因此很多高效课堂的英语教师都注重创设真实情境,让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里习得语言,运用语言。我在这节听说课里就是力求课堂生活化,包括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以及学习任务的生活化,使得整节课自然链接生活,并最终得到拓展提升。(2)挖掘教材,链接生活,实施德育。新课标指出,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能力(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情感态度和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这个“德行”指的就是教学过程中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是“德育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链接实际生活,渗透情感教育。本节课的相关话题是关于自行车的骑行以及交通法规,我根据教材,结合“学教做互动”模式中的“链接生活、拓展提升”环节的需要,在歌曲导入部分使用了一曲有关交通规则的童谣:

Red light,stop,stop;Yellow light,wait,wait;Green light,go,go,go;Red light,stop,stop;Yellow light,wait,wait;Green light,go,go,go。

这个导入歌谣生动直观地告诉学生这节课所要达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遵守交通法规。之后继续链接学生平日生活,呈现了几张事先拍摄的学生日常骑自行车上学的图片,提出Most of us come to schoolby bike. Bicycles are important and useful in our dailylife. And cycling has many advantages.在后来听读对话引出自行车骑行的三大好处后,恰当引导,适时渗透,PPT中呈现几张自行车车祸现场的图片,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珍惜生命,远离危险。(3)联系生活,拓展提升,渗透德育。在学生完成了听读说的任务后,我安排了一个写的环节,要求学生完成I like riding bicycles的写作。绝大多数的学生经过前面几个“学教做”环节,已经有了输入性的语言知识,此时的写作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个自然简单的拓展提升,学生们在文章中不仅写到了骑自行车的好处,还写到了相关的骑车安全注意事项。到这里,这节课的德育渗透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在课的最后,我根据初二学生的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特点,为学生设计了有趣的课外棋谱游戏:

这个游戏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又使得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延伸到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里,达到了联系生活、拓展提升、渗透德育的目的。

三、结语

教无定法,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符合课改新理念的教学方式都是值得探索使用的。“学教做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教师作适时的引导、点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做到学教互动,教学相长,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时间有效运用,高效运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实际上,“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具体流程里的各个环节并非孤立存在、毫无牵连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各自为阵却又紧密关联,它们环环相扣而又循序渐进。这也正是体现了“学教做互动”的“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教”鲜明特点,是符合新课改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理念的。

参考文献:

[1]金莲。高中学生课外合作学习英语之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学篇),,(1 ):16-18.

[2]郭宝仙。英语课堂活动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学篇),2015,(1 ):2-8.

[3](Richards,J.& Lockhart,C. 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Language Classroom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4]庞献红。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效率[J].河南教育(基础版),,(7-8):4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ISBN 9787303133246英语课程标准(初中)[S].

[6]刘学梅。从德育缺位看育人的重要性及其对策[J].中学教学参,,(3 ):103-104.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07-27(2)。

[8]黄红阳。高中英语“学教做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7 ):58-60.

篇5:“做中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做中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巨大进步,国家及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广泛及独特的知识内容,对于扩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人才的全面成长,小学科学教师积极将“做中学”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本文针对“做中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详细探讨。

同其他学科相比,小学科学具有自身独特之处,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并善于从生活中进行思考和学习。“做中学”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能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主体,并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刻的记忆。本文首先对“做中学”教学模式含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价值进行了探讨,最终总结了具体的应用途径,希望对小学科学教学能够提供有意义的模式,催化教学理念的转变。

一、“做中学”模式含义

该教学模式的产生及应用,是完全针对科学教育来实施的,它的有效应用,能够促使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对知识展开探索。自主探索的过程,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善于发现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得到解决答案,学生将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记忆,因此这种模式同传统的教学相比,教学效率更高。该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还需要教师积极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得到刺激,并对科学探究的过程产生更加深刻的记忆。

例如,在进行种子发芽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实验,首先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相对熟悉的种子入手,如豆芽菜等,并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尝试,自己动手种植豆芽菜,并对过程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给予学生一定提示,如重点观察种子发芽过程中,对温度、水及养分等因素的需求量,教师最后对知识进行总结,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任务,将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做中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做中学”模式是根据小学科学教学特点而被研究并有效应用的,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做中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该模式的有效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和知识的探索。教师应用该模式展开科学教学,需要经过精心的课程设计,引入小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广泛接触的内容,同时通过问题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其次,该模式能够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主体。我国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学生作为客体一味地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更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做中学”模式能够促使学生真正走入科学的空间,对知识进行探索,成为思考、学习的主体;最后,教师充分发挥引导功能,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具有方向性,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在将学生变为课堂学习主体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职能,及时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解答,引导其继续积极努力地展开学习,并及时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做中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这一环节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展开知识的探索。

例如,教师在进行月球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增加对报纸、网络及电视等渠道的应用,并积极对月球体积、引力及多种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接下来就是在课堂中将学生进行分组,促使学生将自身搜集并积累的资料进行分享,并在团结协作下完成月球土壤结构等难度稍微较大的题目。这一过程中,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大大提升,团队精神也得到有效培养,更重要的是,经过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知识,记忆更加深刻。

这一教学目标的设立,具有一定科学性,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月球这一知识内容,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出现,对月球相关知识内容的'研究学生并不会因感到陌生而失去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能够对月球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月球探索等内容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够适应小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去“做”,并在“做”的过程中“学”到很多知识。

由此可见,积极将“做中学”教学模式有效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设计科学的教学目标,才能够吸引小学生注意力。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该目标同学生接触面的关联性,还应当注重小学生的理解能力,问题既应当有一定难度,还应当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去“做”,也才能够在“做”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功能

在科学的教学目标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信息和资料的收集工作,接下来,如何将信息转换成具体的知识,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功能。例如,以上月球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进行分组,组内成员必须进行科学的划分,每一组都应当包含表达能力强、思维能力强和基础知识强的学生,这样一来,小组在展开学习的过程中,沟通和交流才能够更加顺畅。同时,为学生布置讨论任务,促使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下,准确回答问题。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应用了小组教学模式,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在组内能够有所分工,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对于提升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种课堂预设,是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的关键,也是“做中学”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功能的基础。小组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收集到的信息制作卡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及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三)加强课堂互动

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以教师为课堂主体一味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学生被动学习不利于提升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技能。新时期,积极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做中学”教学模式,必须提高课堂互动性,加强课堂交流,才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得以有效培养。

在以上月球知识讲解过程中,学生在制作好自身的卡片以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同全班同学进行分享,共同讨论知识内容,如月球绕地球运转一圈需要多少天,以及自转和公转过程中分别拥有的速度是多少等。教师根据小组内展现的卡片内容及数量,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激励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知识的探索,才能够有效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新时期,在积极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小学科学教学应当积极应用“做中学”教学模式,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提升知识内容趣味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做”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并提升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团结合作精神。

篇6:电子专业“做中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电子专业“做中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电子专业“做中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作者/王 晔

宿州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 淡化理论教学,强化技能训练是目前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电子技能训练的教学实践中,采用“做中学”教学形式,能充分发挥边做边学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掌握和提高。

关键词 电子专业 技能训练 做中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02-0024-02

在皖北职业学校的电子专业课堂中,较多见的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的现象,通常学完理论知识之后再进行技能训练,课堂气氛沉闷乏味,再加上学生的自身基础差、无升学压力等特点,往往结果是理论学不会,技能也学不好。多年来,我们专业课教师在探索一种教学模式,着眼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的双向互动。为此,我们在电子专业课教学中尝试淡化理论教学、强化技能训练,以技能训练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课堂上采用“做中学”的教学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提高电子专业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做中学”的教学特点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当前电子专业课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做中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锻炼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技能。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听教师讲授,能够记住10%--20%;学生如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够记住30%;如果学生既能听教师讲,又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记住50%;如果学生看到实物或现象,自己又描述过,便能记往70%;如果学生既动手做过,又描述过,则能记住90%。而“做中学”,既让学生动手实践,又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讨论、分析。最后自己归纳出电子技术规律的同时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可见,“做中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并提高了专业技能。

二、电子专业“做中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对课程项目的构建,教师可根据“明确职业能力、分析课程单元、设计学习项目”这样一条逻辑线索进行。

1.明确职业能力

首先通过专业组集体对电子类职业所必备的关键能力进行总体把握,再结合各教师的专长等情况,对每门课程所涉及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讨论、梳理、再进行归纳总结。比如将《电工基础》与《电工技能与训练》,《电子技术基础》与《电子技能与训练》分别进行整合。整合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重组、归纳、整合,系统地形成新的课程,并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对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优化,使课程在理论与实践上融为一体。

2.分析课程单元

课程的职业能力逐条理顺之后,我们再把它分成两类,一类是需要强化训练的能力,如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的使用、焊接技术等;另一类是综合能力,如某单元电路的分析、整机电路的分析等,需要强化训练的能力开始时可以通过专门项目进行训练,以后可逐渐放到其他项目中进行巩固。

3.设计学习项目

这应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在设计项目的过程时,还应考虑:

(1)典型性。以典型电路(或产品)作为教学载体,能充分体现典型工作的过程,以形成对应的职业能力。

(2)实用性。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以致用的理念,我们通常会选有一定实用价值的项目电路,达到知识应用为目的。如叮咚门铃、台灯调光电路等项目,使学生感受到专业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

(3)趣味性。项目的设计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爱好出发,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以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在一些项目电路中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些声光器件。

(4)拓展性。每个项目在设计时,还应考虑其拓展的空间,学生在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后,应该能从这个项目中拓展、延伸出多个相关的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做中学”教学模式实施流程

对照以上确定的学习项目,那么我们就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操作:

1.认识项目,明确目标

现代行为心理研究表明,一个人在行动开始前,目的、目标越清晰,行动动力就越强,注意力就越集中。因此,在学生学习之前,我们都会先展示项目电路图和项目制作实物,让学生明确这项目将要“做什么”,从而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项目实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分析如何合理去“做”,同时注重专业基本功的训练,注重学生动手操作的自主性,工具、仪器仪表使用规范性及安全性、规章制度的养成性教育。

3.项目分析,变式训练

这一环节是整合实践与理论知识的关键。项目作品完成以后,学生对整个电路的工作情况已有了感性的认识,很想知道电路是怎么工作的,为什么会这样等一系列想法。()此时教师应抓住时机,以学生的感性认识基础,以项目的工作过程为核心,合理、巧妙地设置一系列相关的实践性问题,引导学生对电路工作原理和过程进行讨论、分析,突破学习的难点。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也知一点其所以然。

其次,为进一步巩固对电路工作原理的掌握,可设置一些变式训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调试、检测与比较,加深对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学会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4.项目评估,学习总结

“做中学”电子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有其自身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诊断和激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我们既关注对其学习内容的评价,又关注对其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把专业课课堂教学搬进实训室,充分发挥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功能。放手让学生自己边学边实践,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要设计好边做边学的阶梯,帮助学生步步深入。既不能使学习的难度过大,使学生无从入手,又不要使学习的难度太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设计边做边学的教学方案时,应充分了解学生个别差异,组织实施区别化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程纪德。“学中做,做中学”[J] 少年智力开发报,,(51)。

[2] 时武略,张述平,杜永清。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做中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J].电子商务,,(01)。

篇7: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在合作学习模式在中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在合作学习模式在中的应用

摘要:以某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现状为背景,指出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的优势和实施方法,旨在为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计算机教学;合作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操作能力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是为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以及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为目标的。

如何很好地实施这门课程就成为各高校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探索将小组合作模式引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课堂。

实践表明,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的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激励对象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

而这样的评价体系正好可以解决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实际问题,那就是,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他们可以很快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但又不会主动地去关心帮助其他有困难的同学,造成这些学生在剩下的时间里无所事事或是偷偷玩些与本课程无关的内容。

而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各小组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掌握该知识点,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本质也是一个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

在合作小组里,不同基础水平、思维方式、学习风格的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自由讨论,互相启发,共同解决困难。

学生进行的是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自然会产生快乐有趣的情绪气氛。

这种氛围一旦形成并保持下来,必然给学生带来高涨的学习热情,推动他们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努力,有利于知识技能的积累和智商、情商的发展。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的组织实施

1.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

合作小组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它关系到今后合作学习的效率乃至成败。

因此,小组的建立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小组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即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在组内。

每个学生都应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

此外,在小组划分与组织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1)人数适中原则。

一方面要考虑组员的参与机会,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动手,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组员分工的合理性,因此人数过多或过少都不能达到该目的'。

一般一个学习小组的人数以2~3人为宜。

(2)优势互补原则。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把班级成员进行合理的分配组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互补的前提下尽量合理组成在协作、竞争等能力方面水平均等的小组,从而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适时调整原则。

也就是既要保持小组成员的相对固定,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又要注意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差异性,及时发现由于小组成员问题而造成影响学习的苗头,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4)方便实用原则。

小组的座次排列要打破一般横平竖直的顺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排列方法,只要方便本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相互讨论、协作就可以。

2.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流程。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实施过程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一般要根据教学任务的性质、教学时间、教学策略和学生实际来进行灵活安排。

一般的流程如下:(1)教师进行班级授课。

这一过程一般是教师口头讲解,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必要,还需对全班进行知识铺垫的讲授。

(2)教师布置任务。

教师把预先设计好的任务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布置给各小组,同时下发有关评价标准等资料。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要让各小组明确完成本任务的基本要求、学习目标,并帮助指导小组的内部分工及职责的落实。

(3)学生分组学习。

这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参与或指导一些小组开展学习,要注意调控整个班级的情况,及时给予提醒,同时帮助各小组解决一些硬件或软件设施的疑难问题。

(4)师生交流反馈。

这是反馈调整阶段,一般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各小组汇报合作学习结果,各组间分享大家的学习成果,同时教师密切注意反馈情况,及时调整进程,纠正一些错误,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组织讨论。

(5)师生互相评价。

这是总结阶段,教师评价各小组的合作成果,并对各小组在合作技能等方面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评定,并给出小组合作学习得分和个人进步得分,通过口头评定、网页公布等方式表扬优秀小组和先进个人。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一般要体现“两个结合,两个侧重”,即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三、结束语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师采用,这也足以说明它在高校计算机公共教学中的巨大优越性,实践已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施以操作性为主的教学内容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它将过去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转变为“主动参与、乐予探究、勤于动手”的合作学习方式,它能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它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使教学目标具体、生动,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为了合作学习而进行合作学习,而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真正服务于教学目的,从而发挥其最大优势。

参考文献:

[1]何鸿君.“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及手段改革的调研[J].计算机教育,,(12).

[2]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新阶段的教学改革[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

[3]丁明珠.公选课改革初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1).

[4]周俊.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教育科学,,(2).

篇8: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

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

一、实践教学模式的提出

邓小平同志从国家民族未来命运和世界发展趋势的高度,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

近几年来,在“三个面向”的旗帜下,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我国在计算机教育方面制订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中学计算机教育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起来了。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和科技意识,是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育。然而,纵观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中学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或者学生高分低能现象仍然存在,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是由于在学校计算机课时安排不可能太多的情况下,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赶出来的结果。一些省已经把计算机作为一门会考科目,这本来是重视计算机教育的表现,同时也造成有些教师只能挤掉上机时间,减少上机课时,有的甚至拼命地出练习题,以期能在会考中取得好成绩。这种教学是一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是一种应试教学,并不是素质教育,并没有真正教会学生计算机的知识( 学生只是暂时地接受了一些术语或知识,易忘), 也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去操作计算机,如何去学习知识,这是违背开设计算机课的初衷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了一些探索,发现在计算机教育中,利用计算机优势,进行实践教学,对提高中学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是行之有效的。

二、实践教学效益的探索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坚持一个人无论怎样也不过分的事情,就是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而实践教学就是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和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中操作计算机,通过不断地实践,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这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操作技能,于是他们也就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具体地,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实践教学的作用。

(一)、可以揭去学习计算机的神秘面纱

计算机是一门新兴学科,属于尖端技术,电脑设备相对较昂贵,大多中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是通过广告,或者是道听途说,以至于一些同学对电脑产生了一种神秘感觉,认为学习电脑会很难,电脑不是轻易能碰得的(怕弄坏)。采用实践教学法,可以使他们明白,电脑不过是受人控制的机器而已,电脑的操作也是非常简单,一般地操作键盘或鼠标即可,这样他们就很自然地走近了电脑,一些诸如键盘、鼠标、显示器、软盘、光盘、硬盘等名词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也就消除了学习计算机的恐惧心理。

(二)、使教学过程具体化、直观化

教学过程是非常实在的过程,忌的是教师空谈。自然科学的教学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就是这么个道理。你说氢气能燃烧,学生可以接受,但并不一定认同,除非你给他看一下实验的结果;你说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同高度的两样东西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的时间是一样的,学生会不以为然,除非你真正做给他看;你说电脑可以放VCD、听CD、全球通信,他会觉得你可能在吹牛,演示一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们不得不相信。在计算机系统组成中,让学生面对计算机,解剖整台计算机也会非常自然的,硬件、软件也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东西了;在DOS命令中, 为什么内部命令前没有盘符、路径,外部命令前有盘符、路径,什么时候可以省略,命令正确与否,

怎么来完成某一功能,让计算机来“说话”,是一目了然的了;在程序设计教学中,语句写得对不对,程序能否实现所要求的功能,在机器上运行一下,马上就能知道。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错误、疑点当堂就已经解决,也不会留到课后,或者是下一次课。

(三)、结合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结合,计算机这种媒体以其生动的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效果已越来越受到各学科教师的欢迎。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讲的作用,在课堂上利用的媒体也多是粉笔、黑板和幻灯,教学过程显得非常单调;而运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键盘知识教学中,可利用一些带动画、声音的教学软件,让学生进行练习,然后再给他们一篇英文短文,要求他们输入。这样一来,学生已掌握了键盘上各键盘的用法, 特别是一些常用键, 如SHIFT、CAPSLOCK、DELETE、BACKSPACE、INSERT等,最后教师只须提出键的名称、作一些总结即可。

(四)、可以进行个体化教学,因人制宜,因材制宜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正处于普及阶段,条件好的学校已开设了计算机课,而在一些中小城市,偏僻的学校连一台计算机都没有,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给中学(尤其是高中)的计算机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曾出现过优等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失去信心的现象。采用实践教学法进行个体化教学就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因为在个体化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进度,有基础的同学可以根据需要学习得更深入,而没有基础的同学又可以循序渐进地从基本内容开始学,每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都会提高。当然,有能力的教师最好根据学生的情况自制一些教学课件进行个体化教学,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

三、实践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验

不同学校计算机资源的配置是不一样的。笔者以为,教无定法,根据不同的计算机配置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方式。

(一)、边讲边练

这种模式就是整个教学过程在机房进行,教师可以随时让学生练习。具体做法就是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制作一些适合于本课的演示教学课件,考虑好什么时候该上课,什么时候该让学生练习;教师讲课时能统一控制学生用机,学生练习时能开放学生用机。这种模式具有实效性,学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过程是双向的。但是这种模式机房配置要求较高,一般地需要配置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需要配专门的软件,如TOP 97或WINSCHOOLS等软件,可用于控制台(教师机)控制工作站的使用情况,统一锁住或开放工作站;而且机器的放置也以按照教室里课桌的位置横放为佳,学生既面对黑板,又面对机器,便于听课又便于操作。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不低的,教师应该具有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否则,就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网络电子教室的作用。但是这种模式配置价格不菲;有时边讲边练,也会由于学生程度的不同而造成在时间上的等待,而减少了课容量,降低了课堂效率。一般可适合于上复习课、基础知识课和练习课,因为这些课,教师可自制一些操作简单的课件进行演示或让学生自行练习,不造成课堂资源的浪费。

(二)一堂讲,一堂练

目前,不少学校为计算机教学配的是单机房或者是无盘工作站的网络机房,还有一个或几个为各科教学而设的配有大屏幕实物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室。在这种配置情况下,整个教学过程若在机房进行,边讲边练,会产生以下的问题:由于学生的操作不能统一管理,有些不自觉的学生就自顾自的操作,课堂纪律较差,教师的讲授效果甚微。对于这种配置笔者推荐一堂讲、一堂练的模式,这“一堂”并不是一个量化的概念,将课时一分为二,一半上机,一半上课,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有时在教室上课,有时在机房练习。需演示教学课件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课,就在大屏幕多媒体教室实施教学过程,而操作性比较强的DOS命令、WPS文字编辑、程序设计课,教师讲授在大屏幕教室进行,学生练习在机房进行。以DOS命令为例, 教师可以先在有大屏幕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将DOS命令的类型、功能、格式讲解并演示(大屏幕投影仪能够将计算机上的信息直接送到投影屏上),再叫一个或几个同学演示操作,第二次课就给学生一些任务,让他们上机完成。这样一来,在第一节课上,学生通过听、看基本掌握命令的格式、功能等,第二次课通过自己实践,进行巩固学习。这样,教学过程既集中又个别,教师既传授了知识,在练习课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学有余力的同学,在完成任务后,可深入学习其它知识,而后进的同学,也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教师也可花较多的时间用以辅导后进同学,既保证了课容量,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一个缺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实时操作,不易发现教与学中的问题。尤其目前计算机课时量很少,两次课的间隔时间较长,学生易忘,会造成教学过程的重复。

当然,不管是采用哪一种模式,教师都应精心准备论题;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结合其它教学法,如问题教学法、课堂讨论等形式,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必须加强机房内的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外,笔者在组织实践教学时,还随意指定一些“辅导员”(不一定是成绩很好的同学),让他们解答同学的问题,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尊心,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中学计算机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能,真正把素质教育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关于“教”与“学”的思考》 高 艳

──《教育理论与实践》 .5

《试论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及教师的作用》 王 丹

──《学科教育》 1998.10

《“三个面向”与人的可持续发展》 刘云生

──《中国教育学刊》 1998.

篇9:浅谈“做中学”在技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做中学”在技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黄演

摘要:应用文写作是技工院校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从“做中学”教学方式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探讨了如何有效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

篇10:浅谈“做中学”在技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对于技工院校学生来说,掌握好应用文的写作,对其就业、工作与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应用文写作历来都是技工院校语文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技工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众所周知,技工院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文化基础差,缺乏学习动力和热情,对文化课的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对于这种现状,如何有效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是体现一个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一般是“概念引入―文种特点―写作要领―例文参照”,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为中心,重传授、轻参与,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等问题,因而学生缺少参与的热情和写作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笔者从教多年,发现将“做中学”的教学方式应用于应用文写作课堂,效果

甚好。

一、“做中学”概述

“做中学”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的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杜威把“做中学”贯穿到教学领域的各个主要方面,例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以“做中学”的要求为基础,影响了全世界的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

“做中学”的理念在于“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明白了”。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供课题与相关信息资料,引导组织学生手脑并用,教学做结合,身体力行获取知识与技能,同时自行反馈与评价,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意识,实现学习效果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步提高的双重目的。

二、教学个案描述

(一)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巧妙地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目标,影响学生的心理,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1.学习内容

应用文的概念、种类与作用。

2.学习目标

能够搜集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应用文,并能分类汇总,列举用

处;能够与他人合作,归纳有效信息,最终解决问题;能够大胆发言,将成果展示,并客观公正评价。

3.学习形式

小组(4~6人)。

4.学习工具

圆珠笔、白纸、彩笔等。

(二)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接受任务

2.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校园文书大搜罗:以手机拍照或文字抄写等形式,(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从众多的校园张贴文书中搜索应用文文书,并分类汇总(鼓励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汇总)。

3.学生成果展示

充分利用多媒体、卡片和思维导图等多种图文并茂、形象突出的教学技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析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分类筛选出常用的应用文的种类、特点和文种

等,归纳知识点。

4.自评与他评

学生学习客观公正地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

5.模拟写作

教师提供任务,学生合作完成,具体掌握应用语言的写作格式与语言特点。

6.现场评比

师生共同点评、修改。

7.经验总结

学生分享收获。

8.教师总评

侧重肯定学生的努力过程,点评未来可提升的地方。

(三)评价技术

对学生成果的评价是“做中学”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首先通过学生自评,再进行学生间小组互评,最后才是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基本可以解决学习的知识点内容,因此,教师的评价更大程度在于激励与启发。

三、“做中学”教学启示

(一)活动的课堂,灵动的师生

“做中学”的核心是“做”。做就是行动,就是实践,就是在恰当的环境中身体力行、手脑并用的工作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一味传授知识,要求学生坐在固定座位上,静聆讲解,全然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加上应用文写作不像小说、诗歌、戏剧等语文内容文采斐然、引人入胜,它的内容是规范而乏味的,因此,学生被动地聆听,教学效果较差。

教育的本质是成长,成长就是经验的不断改组或改造。经验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发生和改造,即只有在行动中、在实践中、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有真正地成长。因此,教师利用学生现实的学习场所,精心组织教学,将枯燥的应用文内容设计成各种活动项目,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师生交流分享产生新思维―学生整合重构知识模块―思维能力与方法能力提高”的教学过程,最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与象征,学生是独立的主体,其学习不仅仅是学技能,还伴随交往、选择、追求与情感的感悟。

(二)锤炼语言,口手并重

应用文写作技巧之一便是写作语言的恰当运用。一篇好的应用文在选材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和修改润色等方面都会大大提升它的影响力。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语言训练?

“做中学”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评价标准,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写作用词,教师都严格规范引导。因此,学生的每一次展示,都必须根据目的、场合而恰当得体地用语;学生的每一个活动成果(写作成果),都必须恰当选词、严密造句。在语言的庄重、典雅上下功夫,做到有的放矢,语气恰如其分。学生在如此反复不断简练言语、“精挑细选”词汇的磨炼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应用文写作水平,还极大地促进了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方面,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人们之所以认为技校学生的基础差,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表达能力欠佳。因此,教师需要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会说、想写,提供丰富多样的展示平台,让学生爱说能写,进行规范性与赞赏性的引导与评价,最终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三)师生角色,重大变化

“做中学”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发现了重大的变化。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并独立地掌握它们。”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因此,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做中学”的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思想不是教学生,而是让学生学;教师工作的重点由过去的直接灌输转为引导、推动和评价;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指导者和主持人,从教学过程淡出,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减弱了。相反,对教师的要求则是提高了,教师控制过程,不控制内容;控制主题,不控制答案。教师的作用是一个隐形的翅膀,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引发学生探索,不断地肯定和鼓励,给学生以支持,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学会学习、善于合作。

“做中学”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等能力。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从接受任务、计划和实施到解决问题、评价工作,他们必须全程参与。知识不再只是抽象的、没有意义的符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生活画面。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激发,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真实的手脑并用的活动体验中充分感受与提升,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求知欲、好奇心是人类永恒的共同特征。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心理特征,设计深入浅出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动起来,有事可做、能做成事,在做中学,在做中悟,在做中用,充分体验成功做事所带来的满足感与愉悦感,一定能实现应作文教学课堂的高效与美好。

参考文献:

[1]周海英。浅析提高技校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策略及实践运用。素质教育杂志,(3)。

[2]包萍,陈军。技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之探索。新课程:教育学术,(6)。

[3]李慧。浅谈技校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活动”起来。中国校外教育:A,(1)。

[4]“做中学”科学教育专家组。做中学在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10.

[5]陈元顺。走近杜威从做中学。教育时报,2012.

(作者单位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篇11: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拼音的语文教学反思

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拼音的语文教学反思

在学完声母后,进行的是ai、ei、ui复韵母的教学,同时让学生尝试如何拼读。根据以往的'教学情况看,学生将声母和韵母合起来拼读是一个难点。于是,我在让学生尝试拼读时,同样也采用了这种方式,结果发现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拼读的方法,而且学起来很有兴趣。动作演示的方法是这样的:左手代表声母,右手代表韵母,头代表介母。如:bn这个音节可以这样进行,“左手b(抬起左手),右手n(抬起右手),中间一碰bn(双手击掌)。”再如:qun这个音节可以这样进行:“左手q(抬起左手),介母u(点头),右手n(抬起右手),中间一碰qun(双手击掌)。”这样学生一边做着动作,一边说着字母,很简单的就学会了拼读。

“儿童永远是生活在游戏之中的”,尤其是初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直观、生动的事情。因此在教学中,将抽象、枯燥的汉语拼音同有趣的游戏、动作结合起来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切都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寓教于乐,使儿童始终在兴趣盎然中学拼音。而这样充满生趣的课堂才能让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快乐,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

篇12:教、学、做一体化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教、学、做一体化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教、学、做一体化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刘群秀

摘 要:传统教学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取得的效果有限。本文以“建议书”的教学为例,探讨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应用写作 教、学、做一体化 实践

科学构建中职应用文写作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有效改变学生不愿听、不会写的现状,使教师教与学生学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教、学、做一体化的内涵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由此可知,教、学、做乃是一体。

二、“建议书”写作教学实践

1.出示任务,明确目标(8分钟)

(1)出示任务。请擦亮双眼,开动脑筋,找出学校或班级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建议或意见,由此形成建议书。(2)明确目标。明确课时能力目标、德育目标和知识目标;赏析案例,明确课时情感目标。

2.创设情境,展开任务(60分钟)

(1)创设情境。根据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创设具体情境,采用头脑风暴法。

(2)角色讨论。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从学校领导角度评述“建议书”。

(3)明确理论。梳理并提出课时理论知识点。

(4)小组讨论。针对提出的问题,组内成员团结协作,充分进行分析与讨论,尽可能多地提出建议与意见。

(5)着手写作。根据分析与讨论情况,学生进行独立写作。

(6)小组点评。组内成员互相传阅、点评,个体进行初改。

(7)全班点评。引导学生点评各小组优秀习作,学生进行第二次修改。

3.归纳总结,完善习作(12分钟)

(1)归纳“建议书”的写作基本理论。

(2)总结“建议书”的写作技巧。

(3)修改完善习作。

我们根据实训情境设定教学目标:以“能合理使用建议书或口头方式向组织或领导阐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诉求”为中心,将“掌握建议书的作用、写作格式和要求,理解建议书写作的针对性与语言的明确简要”作为理论支撑,将“树立职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设置为情感目标;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针对什么问题应提什么建议或意见,从而实现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和承担责任的意识,从而实现情感目标。

学生首先根据实训情境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想出解决的方法,由此形成书面的“建议书”;然后化身组织或领导阅读“建议书”,进行分析与评价;接着展开组间讨论;最后进行独立写作,并通过小组之间的传阅、评点,优秀习作在班上的宣读、修改与完善,最终完成训练任务。(职教论文 )在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行动的主体,他们的听、说、读、写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线。如此,传统教法当中理论灌输被根据具体情境展开任务,最后完成建议书写作的整体过程替代,任务驱动、情境设置、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头脑风暴和阅读、分析、比较、书写、修改完善等一系列举措施,使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并用,切实训练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由此可见,这次写作教学打破了教师自始至终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成为关键,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主动积极地学。毋庸置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变了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了其写作热情,汇教、学于做,从而实现学思合一、教学合一、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

三、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认识

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将学习和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中学,做中学,学中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有助于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的技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对中国传统教学方式的反思和改革,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脱节的缺陷,强调从实践中学习,强调学生的“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一种非常适合中职的教学模式。

当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困难,如教学设施配备不足,实训场所缺乏,学生对相关话题了解不够等。但是,只要教师因地制宜,科学构建工作情境和实训项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做中学为重点,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学过程的实践,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就会得到较好的实践,并取得较好的实效,值得实践与推广。

(作者单位:广西电子技工学校)

篇13:“做中学”科学教育理论在自然教学中的运用

“做中学”科学教育理论在自然教学中的运用

“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计划,是中国教育部与法国科学院合作开展的,是在借鉴法国“动手做”科学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做中学”科学教育就是让所有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有机会以符合其年龄特点,符合其认知需要,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方式,亲历探究自然的过程。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科学探究的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做中学”科学教育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先传授知识再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那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是不可取的。“做中学”科学教育不注重教育的结果,不追求学生说出准确的科学概念,而是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的经验,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英国专家,联合国亚太地区理科咨询员在北京的一次培训班上提出:小学科学教育的任务不是教知识,是教学生,就是教学生怎样科学地看事情,让学生懂得他身边的自然事物包含着许多科学的道理,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怎能样去弄明白这些科学问题。综上所述,“做中学”科学教育与自然(科学)教学有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将“做中学”科学教育与自然(科学)教学结合起来,并有以下感想:

首先,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要充分,教师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服务。特别是实验仪器、器材的准备,尽最大可能避免出现“学生要,教师无”的情况。

其次,教学过程

第一步,设置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导入。

设置有趣的情节,调动他们的好奇心,把他们“吸引”过来,才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思维活跃,与他们交谈时,他们会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如《摆的秘密》这一课,我们是这样没计的:

出示:摆钟;(学生对摆钟非常感兴趣)。学生观察:钟的特点;教师介绍:这口钟叫“摆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个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摆的知识。

第二步,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

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我们考虑到学生由于年龄、经验和认识水平的特点,常常用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考,不可能说出绝对正确的答案,因此我们允许学生出错,耐心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即使学生说得不着边际,也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接纳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面向每一个学生,力求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除此之外,我们还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形成个人猜想记录,有的也可以改变由我们教师自己把学生的想法画下来,形成集体猜想记。如《摆的秘密》一课,学生认识摆后,提问:有没有办法让摆球摆动的快些?这时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让摆球摆动的范围大些;有的说,让摆球变得重些;有的说,让摆长缩短。教师让学生把这些猜想和假设记录下来,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实验验证。这样,学生就会带着自己的目的去探究。

第三步,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并真实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如果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能是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这时最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是否正确,我们没有急于在学生动手做之前就把答案告诉他们,也没有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左右学生的思想,暗示实验的结果,而是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做,鼓励学生把看到的都记(画)下来。我们教师只是随机地指导,通过提问、参与、建议等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迈向科学概念的原理,并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记录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使用的材料、方法,语言表述以及观点和发现,便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概括和小结。如《摆的秘密》一课,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后,尝试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设计实验过程,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并真实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第四步,让学生依据实验中观察到的情况得出的结论与同伴进行交流、汇报,并与实验前猜想进行比较。

当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有了发现之后,无论他们探究的结果与设想是否一致,我们都尽可能地为学生间的`交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面前汇报自己的实验过程,鼓励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可大胆提出质疑,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我们教师再结合学生们的观点,把一些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科学概念进行简单的概括和小结,并将学生们提出的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又如《摆的秘密》一课,学生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要进行充分的讨论,找出对方实验中的优点和缺点,并说说对方的设计给自己的提示。

最后,课后总结

课后,教师要注意总结,包括教学感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有多少收获,如何指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等。

总之,小学科学教育的任务不是教知识,是教学生,就是教学生怎样科学地看事情,让学生懂得他身边的自然事物包含着许多科学的道理,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怎能样去弄明白这些科学问题,并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的经验,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篇14:“做中学”科学教育理论在自然教学中的运用

“做中学”科学教育理论在自然教学中的运用

“做中学”科学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改革计划,是中国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部与法国科学院合作开展的,是在借鉴法国“动手做”科学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做中学”科学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就是让所有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有机会以符合其年龄特点,符合其认知需要,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方式,亲历探究自然的过程。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科学探究的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做中学”科学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先传授知识再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那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是不可取的。“做中学”科学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不注重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结果,不追求学生说出准确的科学概念,而是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的经验,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英国专家,联合国亚太地区理科咨询员在北京的一次培训班上提出:小学科学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任务不是教知识,是教学生,就是教学生怎样科学地看事情,让学生懂得他身边的自然事物包含着许多科学的道理,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怎能样去弄明白这些科学问题。综上所述,“做中学”科学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与自然(科学)教学有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将“做中学”科学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与自然(科学)教学结合起来,并有以下感想:

首先,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要充分,教师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服务。特别是实验仪器、器材的准备,尽最大可能避免出现“学生要,教师无”的情况。

其次,教学过程

第一步,设置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导入。

设置有趣的情节,调动他们的好奇心,把他们“吸引”过来,才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思维活跃,与他们交谈时,他们会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如《摆的秘密》这一课,我们是这样没计的`:

出示:摆钟;(学生对摆钟非常感兴趣)。学生观察:钟的特点;教师介绍:这口钟叫“摆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个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摆的知识。

第二步,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

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我们考虑到学生由于年龄、经验和认识水平的特点,常常用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考,不可能说出绝对正确的答案,因此我们允许学生出错,耐心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即使学生说得不着边际,也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接纳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面向每一个学生,力求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除此之外,我们还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形成个人猜想记录,有的也可以改变由我们教师自己把学生的想法画下来,形成集体猜想记。如《摆的秘密》一课,学生认识摆后,提问:有没有办法让摆球摆动的快些?这时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让摆球摆动的范围大些;有的说,让摆球变得重些;有的说,让摆长缩短。教师让学生把这些猜想和假设记录下来,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实验验证。这样,学生就会带着自己的目的去探究。

第三步,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并真实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如果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能是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这时最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是否正确,我们没有急于在学生动手做之前就把答案告诉

[1] [2]

篇15: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学院农业基础科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学院农业基础科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农学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种情况考虑,职业院校需要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学院农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 职业学院 农学专业课

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其能够满足社会企业用人所需。因此,对于职业学院农学专业课学生来讲,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提升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良好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成为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农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农学专业课教学资源的要求

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农学专业课不仅要求合理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同时对季节性要求较高。在以往的农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只能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视频或者图片来了解,无法观看到真实的标本,并且也无法切身参与到实践工作中,从而影响了职业院校农学专业学生技能的提升,为其毕业步入社会带来了不利影响。

1.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农学专业课师资力量的要求

农学专业课程,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如果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足够扎实、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相关的专业实践经验,如果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时,将无法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因此,职业院校有必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以此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

1.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农学专业课实际工作机会的要求

虽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实践教学提出了较高需求,但是实践教学仍旧与实际工作存在一定差距,不能将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混为一谈。因此,职业院校可以与社会企业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参观和学习,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竞争,提前进行企业进行工作,适应工作节奏。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成效

2.1创设了有效的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农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环境,使课堂与真实的工作环境有效连接。比如说,学生想要对粳稻与籼稻做到正确辨别,学生就需要亲自到实训基地进行查找,之后对各自特点进行总结。如果根据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容易对此类概念性知识产生混淆。而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学习每一堂课之后,都会感受自身的专业知识得到提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比较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此阶段,教师扮演指导者的作用,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讨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小组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发现知识的奥妙和真谛,不仅提升了学习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3培养了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

通过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使农学专业专业学生充分结合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比如说在学习病虫害预测时,教师可以采取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方式,以此充分突出教学做体化教学的重点,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有学,学中有做,做中有教。而学生的人文素样对于就业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时,教师需要着重指导学生责任意识、沟通能力、城市意识以及安全意识的形成,以此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4教师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职业院校旨在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如果教师不具有实践经验,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学生综合能力也无法符合社会需求。因此,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到企业中与学生共同实习,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还可以在实践中提升自身技能,为教学工作提供基础。

3.总结

总而言之,在职业院校农学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所以,职业院校教师应加深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以此为社会培养更加优质的综合性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亚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农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J].考试周刊,(52):164-164.

篇16:鄂教版品德与生活《做中学,我快乐》优秀教学设计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做中学,我快乐》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做中学,我快乐》。

学情分析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少年儿童提出的要求。二年级的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着好奇。他们的小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求知的渴望,小脑袋瓜中总是跳跃着许多小问号。他们爱动脑,乐于动手,当然也容易遇到挫折而放弃。虽然相比一年级来说他们的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随着个人能处理的问题的增多,自信心也不断增强。同时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或者差时,心理会产生一些变化,于是就出现了竞争意识,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也开始逐渐产生,无论在室内活动,还是在室外游戏,孩子们都会表现出争先恐后的特点。

设计思路

本教材在《动手动脑更聪明》这一单元中设计了“做中学,我快乐”这一活动主题,它由“勇敢试一试”、“失败了没关系”两个话题组成,旨在激发儿童创造的愿望和乐趣,培养他们敢于动手,勤于动脑的习惯,促使他们学习探究的方法,并从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形成不轻言放弃的探究品质。

1.入情入境,依趣而导。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学生的探究兴趣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或朋友的影响加以培养,它也可以因为遇到困难无法克服而逐渐消失。因此,我们要始终擒住“趣”,适时激趣,及时导趣,准时励趣,让学生情随趣生,意随趣坚。

2.动手动脑,实践探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3.畅所欲言,交流分享。让学生在自主制作的过程中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析失败的原因。

4.回顾扩充,明理励志。通过身边的事例,科学家的故事等让学生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大胆尝试了,就会有收获。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究活动中能勇敢地尝试,不怕难,不轻易放弃。

行为与习惯目标:养成探究的习惯,初步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活动中与小伙伴合作、交流,分享活动过程及成效。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用观察、比较、实验、交流、合作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勇敢试一试,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通过“失败了没关系”话题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明白:只要大胆尝试了,就会有收获。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勇敢地尝试,不怕难,不轻易放弃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实践,直面失败,不言放弃,只言收获。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科学家不懈努力的故事或相关图景片断,并制作若干枚“勇敢者勋章”。

学生准备制作降落伞的工具。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46—47页内容,话题为“勇敢试一试”。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48页内容,话题为“失败了没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讲故事

1.看投影,听老师深情地给同学们讲述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反复实验的小故事。

2.师:今天咱们一起学生第十一课《做中学,我快乐》。

3.板书课题。 11.做中学,我快乐

【设计意图: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用科学家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顺势揭示课题《做中学,我快乐》,再进入话题“勇敢试一试”。】

活动二 谈经历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科学家一样的探究活动吧,现在让咱们先来谈谈自己在动手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吧。

2.让学生自由谈经历。

3.出示情景图片,共议小朋友遇到的困难。

图景一,制作不倒翁。小红弄破了好几个蛋壳,不倒翁还是没做成功。

图景二:制作风车。小军制作风车不敢给大家看,怕别人笑话。

图景三:做实验。小花害怕用酒精灯做实验,担心会有危险。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探究行为引导,让学生自由畅谈,并用图景资料引导学生重温学习生活中的探究小实例,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身边,探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活动三话思辩

1.师:科学就是探究,科学家就是从一次次动手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未来的科学家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你们。想成为未来的科学家吧?现在咱们就站在小小科学家的角度来帮帮小红、小军和小花吧。

2.让学生就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实际困难和心理障碍展开一场小小辩论会。引导学生明白困难面前不能退缩,其实困难就如同弹簧一样,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只要勇敢试一试,就有可能成功。

【设计意图:用让学生思考辩论的策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面,让每个孩子在讨论中明白,在实践活动中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从而持久地保持探究的热情和兴趣。】

活动四再实践——制作降落伞

1.制作降落伞,教师仔细观察学生制作过程中的表现,适时给予鼓励。

2.放飞降落伞,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冷静面对自己的作品。

3.引导分析出现的状况。

①伞面开不了,是不是橡皮泥人太轻了。

②降落伞落得太快了,是不是橡皮泥人太重了。

③降落伞斜着飞,也许是因为每根线不一样长。

4.鼓励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面对出现的问题继续实践。

5.小结: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聪明的孩子不仅要勤于思考,还要不怕困难,勤于动手实践。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实践探究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直面失败不言放弃的良好品质。】

板书设计

11. 做中学,我快乐

勤于思考不怕困难勤于动手实践

第二课时

活动一活动回味

1.引导学生回顾放飞降落伞的情景。

2.讲述自己重新制作后放飞的情景。

3.引出话题“失败了没关系”。

【设计意图:生活即教育,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效果远比说大话空话来得实在,紧扣学生学习活动,与学生交谈起来学生会滔滔不绝,饶有兴致,感染人,教育人的效果会更明显。】

活动二入境体会

1.首先请重新制作降落伞放飞成功的同学谈谈在探究中的真实感受。

2.再让还未成功的同学谈现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小结:失败了没关系,实践可以出真知。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层层深入地感受到探究的过程免不了失败,失败了也没关系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只要反复实践,在实践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活动三拓宽交流

1.引导学生看图景,师:小朋友们说了些什么?

2.让学生联系自已的经历,感受收获的快乐。

①你努力了,却失败了,别懊恼,回味一下在这一过程中你有收获吗?

②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③你有没有得到别人的帮助?当你得到别人帮助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加以肯定与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跳出课堂小圈子,回味生活大课堂中的实践经历,从而深入体会“失败了没关系”的道理。】

活动四 拓展升华

1.师:同学们还知道或听说过身边的亲人或朋友是如何面对失败的吗?请讲给大家听:

2.师:“失败是成功之母”。同学们面对失败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3.师:想想把你最想说的这句话送给谁呢?

4.让学生认真的把赠言写好,送给自己最想送的人。

5.小结:科学家是在反反复复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只要我们大胆尝试,失败了没关系,只要我们努力过,就会有收获,愿科学探究的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开花,愿我们的双手更灵活,头脑更聪慧。

【设计意图:让身边的事引起同学们的思考,让智慧的缄言伴着同学们、朋友们一同飞扬。】

板书设计

11. 做中学,我快乐

勇敢试一试——就有可能成功

失败没关系——努力就有收获

篇17:PBL与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体会论文

PBL与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体会论文

[摘要]临床实习阶段是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而神经系统疾病的表现复杂多变,临床实习的效果将影响医学生以后临床工作的诊疗思维。如何将复杂多变、抽象繁多的内容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受是所有临床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难题。在神经内科实习带教中,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CBL)被大多数教育者所推崇。两种教学模式均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不同程度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存在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CBL模式;PBL模式;临床带教;神经内科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步入医疗实践活动的起始阶段,实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神经内科实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加深实习医生对神经病学基本理论与技能的理解,同时带教老师应指导实习医生逐步建立合理、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为了适应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国内众多院校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CBL)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神经内科的临床实习教学中,笔者所在医院也逐渐引入了这两种教学模式,旨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临床教学效果。

1神经内科的临床实习教学特点

临床神经病学与神经系统解剖学关系密切,要在掌握好其解剖及生理特点的基础上才容易理解疾病特征。所以对多数医学生来说,神经病学专业性强,涉及内容过于广泛,且不易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神经病学的积极性。而且,既往“以教员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易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

2 PBL和CBL教学法在临床实习教学应用中的优缺点

2.1 PBL教学法的优势及缺点 PBL由Bloom等学者在比较了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效率后提出的概念。如今,西方国家已将PBL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PBL的主要优势有: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②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o③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创新能力,树立团队协作精神。但PBL教学模式有以下缺点:①学生需花费大量精力去收集整理所需资料,难以把握重点。②学生因系统性把握不足而难以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

2.2 CBL教学法的优势及缺点CBL教学法是由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最先倡导的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模式,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CBL的优势在于:①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且贴近临床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能力。②较少偏离主题,能提高学习效率。CBL的缺点在于:①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限制。②难以掌握具有普遍性且难易程度适当的病例。

3 PBL与CBL联合应用的教学优势

3.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神经病学专业性强,解剖结构复杂,临床病例复杂多变,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法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发挥其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其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CBL教学法应用于以理论学习为主的阶段,教师可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病例,把疾病的特点放人真实病例中,这样使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运用知识能力,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PBL教学法的优势将更为明显。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收集解决问题的相关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逐步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

3.2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临床医生在有限时间内,考虑到所接诊患者疾病的所有可能性,并给予精准的诊治方案。否则,会直接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神经系统知识的重难点多,且常常涉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对于仅完成理论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直接诊治处理病患根本不太现实。PBL将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真实的病例中,使各学科相互渗透,从而培养学生以病例诊治为中心的横向思维。这种方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并做出合理的诊疗方案H]。实习期间结合CBL模式的病例讨论,学生可依据自己或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视野,从而提高对疾病的理解。学生的分析结果不全面或偏离主题时,教师应适时予以补充和引导。

3.3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PBL和CBL教学均有小组讨论环节,学习形式灵活,可以轻松自由地讨论问题,也可以模拟临床实际情况,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5]。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通常会遇到很多棘手的情况,比如单个医生值班,某时间多个患者几乎同时就诊,通常还会有一两个病情较重的患者,单个医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良好沟通及协作能力不仅可以让医生在最短时间内从患者那里获取有效病情信息以便诊治,还可以与同事一起在最短时间内抢救病情危重的患者。

PBL与CBL整合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课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可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自主分析问题并做出诊疗决策。两种教学法相辅相成,更是一种促进知识整合以及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模式虽有诸多不足之处,然而其存在与延续百年也必然有合理价值。如何将传统医学教学方法与PBL、CBL进行完美结合,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模式是我国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杜爱玲,张留莎,张帆.提高神经内科临床实习质量策略初探.西北医学教育,2011,10(19):1085-1087

[2] 杜天骄,于娜,郭淑英.PBL教学模式对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影响的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26-28

[3] 黄文,郑健.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体会,重庆医学,2010,39(4):501-503

[4] 吴梦茹.PBL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西北医学教育,2010 ,18(5):1059 -1060

[5] 罗健,范平,王凌鹏,等.PBL教学法应用于心内科教学示教中的体会,西北医学教育,2012,20(5):120-124

任务引领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应用中的体会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优秀教学反思

行动导向下的电工电子教学论文

国培鉴定

口腔医学学生专业论文

反思教学法在数学教学的运用论文

浅谈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论文

口腔医学学生实习报告

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

学校教务工作计划

”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究?计算机基础教学体会
《”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究?计算机基础教学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究?计算机基础教学体会(精选17篇)】相关文章:

计算机教学2023-06-30

初中语文教师国培学习心得2023-06-21

国培初中地理学习心得2022-05-07

《活泼的儿童服装》说课稿2024-01-31

数学老师国培学习心得总结精选2023-10-14

计算机教学论文2023-11-14

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2023-05-03

课改论文2023-07-07

中职教学反思2023-04-16

口腔医学美学论文范文2023-06-0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