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08 08:24:07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计算机教学设计(精选18篇)由网友“jiangwea”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计算机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分享。

计算机教学设计

篇1:计算机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三种分类,掌握每种网络分类的特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典型应用。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计算机网络按网络覆盖范围和交换方式分类

2、教学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知识链接】

前一节我们学习了双机互联,双机互联起来了,大家都很清楚了,但是如果很多台电脑连接起来,它们之间又是怎么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的,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基本上能搞懂一个基本过程了。

【教学过程】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问题探讨:请同学讨论一下你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请举例说明我们身边的计算机网络?请写出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通过上网体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照网络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lan):一般限定在较小的局域网内,如校园网

城域网(man):的规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围内

广域网(wan):可以跨国界和洲界,甚至覆盖全球范围。

按照交换方式分类 可以将通信网络分为电路交换通信和分组交换通信。传统电话通信是采用的电路交换技术,ip电话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

问题讨论:试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方式优缺点?

按照网络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拓扑结构:采用单根线作为传输介质,计算机均通过网卡直接连接到总线上,各台计算机地位平等:如图:

环形拓扑结构:在环形拓扑结构中,各个节点(计算机)通过点到点的通信介质首位相接,形成闭合的环形通信网络。如图:

星型拓扑结构:每个节点都是通过一条独立的电缆连接到中心节点上的。中心节点控制全网的通信,任何两个节点的相互通信都必须经过中心节点。一般使用交换机作为中心节点设备,如图:

问题讨论:

1、请问我们现在上课的计算机房是采用的那一种网络拓扑结构?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拓扑结构?

2、请画出本校计算机房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4)小组讨论:列举出一些常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并写出你说接触到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巩固练习】

2、以下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是( )

a、ip电话 b、老式电话

c、传统电报 d、收音机

3、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是( )

a、资源共享 b、计算机通信

c、实现分布控制和处理 d、电子商务

4、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提供的服务不同 b、使用者不同

c、网络覆盖范围不同 d、采用的协议不同

5、使用中央交换设备,可以在不影响其他用户工作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地增减设备的网络拓扑结构为( )

a、星型 b、总线型

c、环型 d、层次型

6、城市电话网在数据传输期间,在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有一条临时专用物理连接线路。这种电话网采用的技术是( )

a、报文交换 b、电路交换

c、分组交换 d、数据交换

【知识小结】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三个功能。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覆盖范围、交换方式、网络拓扑结构分类。计算机网络常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

篇2:计算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高中一年级学生基本上都在小学、初中阶段上过信息技术课.由于是第一节课,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不熟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也不了解,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对整本书的内容学习有开启含义,教学参考给出的参考课时0.5略低。

与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相比,新课程更注重的是能力培养,注重团队合作,注重讨论学习,改变原有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讨论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发挥学生的想象,自我构建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体验信息的基本特征。

2、难点:信息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内容和过程

1、引入

问:“结绳记事”、“烽火告急”、“飞鸽传书”里都隐含着一个关键词,是什么呢?――信息

问:大家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原来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从正面去理解这个故事,你会怎样解释呢?

讨论交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2、认识信息

任何事物都有多个侧面,信息也不例外。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它有什么特征呢?讨论交流,阅读课本中关于信息的定义。课本:1、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等特点);

2、信息具有价值性(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3、信息具有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4、信息具有共享性(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不会丢失或改变)。

3、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信息

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信息有哪些来源?信息有哪些载体形式?信息有哪些传播途径?信息有哪些存储方式?

讨论交流,推导出信息的其他特性。如:传输性、概括性、真伪性等.

4、通过多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自己概括信息的基本特征。

案例1:天气预报报道明天要下雨,这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是一个好消息,但对于其他一些人来说可能是个坏消息。

案例2:1万只耐克鞋的故事。

问:信息除了案例中体现出来的的特征外,还有其它的一些特征,你能说说吗?

六、思考与练习

讨论并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

1.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2.《老王》教学设计

3.《示儿》教学设计

4.《琥珀》教学设计

5.《青花》教学设计

6.《鞋》教学设计

7.《看海》教学设计

8.《重力》教学设计

9.《雪》教学设计

10.太阳教学设计

篇3:《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设计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

(2)了解Windows的界面、特点以及Windows的基本操作;

(3)理解文件、文件夹、路径的概念,学会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等。

(4)会灵活使用Windows的帮助等内容。

2、能力目标:掌握简单的基本操作。

3、情感目标:通过游戏体会鼠标用法,寓教于乐,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游戏的态度。

【教学重点】

鼠标的五种用法及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

资源管理器中的不同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用具】

计算机网络电子教室

【课型】新授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其中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而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是计算机硬件的第一级扩充。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管家,管理着计算机中的软、硬件资源,并且是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接口,从而实现了人机对话。这节课我们就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例来一起学习一下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

二、新授

(1)启动Windows2000系统(了解)

1、在计算机启动过程中,首先检查各个硬件状态是否正常,即自检。自检完成后,操作系统装载并启动。一般情况下,这个过程不需要我们干预,是计算机自启动过程

2、活动:请学生启动计算机。并注意观察启动过程中主机、显示器、键盘等的变化。

(2)Windows2000操作系统的界面(识记)

界面组成:桌面、图标、窗口、菜单等。要求学生知道各个组成元素的名称即可。

(3)鼠标的五种基本用法:指向 单击 双击 右击 拖动

通过纸牌和扫雷游戏体会鼠标的用法。注意强调双击不是左右键一起按。

(4)控制面板是对系统进行配置的工具集合。通过它,用户可以增删系统的'各种软、硬组件,调整系统的各种配置参数,使计算机更适合自己的使用。如:改变键盘、鼠标的设置等。特别举例当任务栏上不显示输入法图标时可在控制面板中设置。

(5)文件和文件名的命名法则。主文件·扩展名来构成。最多不超过255个字符或127个汉字。不能使用“ / : * ? “ < >|”等九个字符。

(6)Windows资源管理

分类:包括对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管理。从功能上分为:

处理器管理(初步了解——查看CPU的性能参数、使用情况)

存储器管理(初步了解——查看内存的性能参数、使用情况)

设备管理(初步了解——了解所用计算机外围设备的配置、性能等情况)

作业管理(初步了解——是多任务并行执行的操作系统。观察任务及任务的进程情况)

文件管理(重点掌握——结合中考题)

三、小结。

【课后小记】对于操作系统的作用,学生可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逐步领会。

(第二课时)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计算机里的所有文件都是存放在“我的电脑”里,想查找什么文件可以打开“我的电脑”,然后再找盘符,再去找文件夹,再去找需要文件。在窗口里可以方便的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浏览、移动、复制、改名、打开、建立快捷方式等。今天老师要想同学们推荐一个windows管家,就是资源管理器。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进行这些操作很方便。

二、新授

(1)打开资源管理器(教师演示两种,找同学补充)

方法1:开始→“程序” →“Windows资源管理器

方法2右击→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

方法3右击“开始”按钮——资源管理器

方法4:右击“我的电脑”窗口中任一个驱动器或文件夹图标,然后选择“资源管理器”

方法5:按住SHIFT键(要指明),双击“我的电脑”

方法6:按住键盘上WINDOWS专用键(要指明),再按“E”键。)

(2)资源管理器窗口的构成,观察与普通窗口的不同:

“资源管理器”明显地将窗口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边以层次结构的方式列出电脑中的所有资源,它叫文件夹窗口;右边是左边所选中的文件夹中文件和文件夹,右边叫文件窗口;细心的同学一定已经在左边窗口中有些文件夹或磁盘图标前会出现“+”号或“-”号,我现在单击一下图标前面的+号,同学们看一下左侧窗口中发生什么变化+号有什么变化?总结:如果磁盘或文件夹前面出现了+号:表示该文件夹含有下一层文件夹;(下一层的文件夹称为该文件夹的子文件夹)刚才同学们发现,单击+ 则在左侧窗口中屏开子文件夹,同时“+”变成“-”。我现在单击一下文件夹前的-号按扭,同学们再观察一下左侧窗口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号发生什么变化。总结:如果磁盘或文件夹图标前出现了-号:表示子文件夹已显示,单击- ,折叠子文件夹,同时“-”又变成“+”。如果文件夹或磁盘前没有符号,那说明这个文件夹没有子文件夹。我们现在看左侧窗格,它像不像一颗侧躺的大树呢?我们可以形象的称为文件夹树。

(3)文件、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删除、改名、查找和创建快捷方式

复制:选中当前文件或文件夹——复制——目标文件夹——粘贴

移动:选中当前文件或文件夹——剪切——目标文件夹——粘贴

删除:选中当前文件或文件夹——右击——删除

彻底删除:选中当前文件或文件夹——右击——删除(按shif)

改名:选中当前文件或文件夹——右击——重命名

创建快捷方式:选中当前文件或文件夹——右击——新建——快捷方式

三、课堂小结: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必要时加以补充说明。

四、课堂作业:在D盘建立如下的文件夹结构

【课后小记】资源管理器中的操作都是最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每个学生都应熟练掌握。因此教师在讲解操作步骤应重点强调注意事项,可多增加学生练习内容。

篇4:计算机教学案例设计

计算机教学案例设计

计算机教学案例设计【1】

摘 要: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设计出适合中职学生的案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教学经验提出两个设计案例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设计案例;计算机操作;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将一节课或几节课的知识综合起来进行练习,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扎实,运用更加熟练。

好的案例还能引导学生用计算机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学习、工作中去。

我认为在计算机教学中设计案例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在设计案例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现状和近期的发展,尽量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够切身体验到计算机所带来的便利。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有一个即将毕业的班级,学生都忙着找工作,对计算机课这门辅助课程漠不关心,完全就是在应付,课堂上需要不断地维持纪律,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安排的练习也很难按时完成。

在一节Word综合实践课上,我设计一个制作个人简历的案例,分文字版和表格版两种。

由于学生即将毕业,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要制作个人简历,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能会用到Word软件,所以,在设计的案例中几乎包含了Word软件的常用功能和基本操作,内容的设计上也是针对学生的情况精心安排的。

学生在听课、练习的过程中都非常认真,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创意,甚至有部分学生把做好的案例保存了下来,准备找工作的时候用。

这个案例本身并没有新奇之处,只是联系学生要找工作的实际情况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改变了以前上课时的种种不良习惯,都投入到学习中,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有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计算机操作对熟练度要求较高,为了强化技能,提高操作速度,在练习中会有大量的重复操作。

初期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练习认真,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很容易对重复操作产生厌倦。

在设计案例时就要灵活多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相同的内容,不同的阐述方式,得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C语言学科中,条件选择语句、开关语句、循环语句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编写程序的时候经常用到,也是平时重点练习的部分。

除了教材中的案例外,还给学生选择了一些C语言中的经典案例,如“百鸡百钱”问题:数学家张丘建在《算经》一书中提出的数学问题: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

百钱买百鸡,问鸡翁、鸡母、鸡雏各几何?鸡兔同笼问题: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在设计案例时可以选择一道或两道这样的趣味题,虽然通过这些案例练习的都是选择语句、循环语句等内容,但通过不同的方式体现,学生学习的兴趣都比较浓,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教学案例的设计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我们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身份和眼光去看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和操作能力的提高,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06.

[2]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易东平,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教学方法【2】

摘 要:计算机教师如何在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在此提出几种教学方法与大家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 教学 方法

一、合理安排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步的根本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合理安排教学课程,要先开设一些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课程,如玩打字游戏、制作精美图片、上网冲浪等。

讲授这些课程时,首先使学生对计算机技术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爱好,教师再教授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反,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按照教材进度,教一些枯燥乏味的系统原理、程序设计等,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枯燥、难于理解或产生厌学心理。

二、让学生多实践,培养主动学习热情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我们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是以应用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为主,这就决定了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老师应该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学习机会,平时可以安排学生帮忙处理一些日常的文件,如:打印一些班级管理制度、课程表、值日生轮流表等,这些实际的工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熟悉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日常表格处理;每当考试结束后还可让学生进行考试成绩汇总和分析,这可以让学生熟练地掌握Excel软件电子表格的数据计算、统计和分析功能。

学生在使用这些软件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肯定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就会主动地寻求解决的办法,找老师或同学。

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实用技能,又让学生体验到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成就感。

三、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每个学校的学生都有差异性,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力和基础知识良莠不齐的现象更为突出,对此,职业院校教师更应“因材施教,量体裁衣”,进行分层教学。

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根据每位学生个人素质和能力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对于较差层次的学生制定的学习内容不能让他们感到遥不可及、高不可攀,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对于较好的学生制定的学习内容,不应让他们感到内容过于简单、目标太低,而觉得不需努力也可达到要求,教师可以让他们学习和掌握难度大的知识,甚至也可以是教学大纲上不作要求的知识。

所以分层教学法的合理运用会使每位学生都尝到阶段性成功的喜悦,从而发挥他们更大的求知内驱力,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传统的以教师、黑板加实验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完成授课内容,既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又加大了信息量的传授,拓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激发学习热情,变灌输为启发,变被动为主动,更可以增强学习的效果。

对于一些难于理解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抽象概念等,教师可以制作课件,进行形象化、具体化的演示和讲解,简化学生的认识难度,深化学生认识程度,这样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成果。

五、运用好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教学的项目进行选择与优化,教师引导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计划制定、分工合作,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和学的新型模式。

相对于传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直指实际的工作任务,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实施计算机硬件教学中,确定一个计算机整机组装并预装WindowsXP操作系统的项目,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由教师提出项目设想,然后与学生讨论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步,由学生制订出该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的步骤和工作程序,并由教师审核。

第三步,项目实施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教师的指导尤其重要。

对项目实施的步骤,教师要解释清楚,相关资料整理要全面及时,还应该适当地及时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通过这样的启发,可避免独立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项目时束手无策。

第四步,检查控制。

教师要在学生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分阶段地进行检查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以避免整个项目无法按时完成。

第五步,在项目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巩固。

先分小组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

篇5: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关系

2、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份及其作用

3、知道存储器的分类、内存 RAM 与 ROM 的区别及其作用。

4、了解软件的分类知道常见的软件的类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了解计算机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其作用并归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三、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设备

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师生问答法、讲授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前先给学生提出谜语:不会说话会计算,不会想来却有脑,少了电源就睡觉,没有鼠标受不了。谜底:计算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认识计算机。

二、讲授新课

1、展示计算机设备

学生观察计算机,认识各部件,说一说他们的名称及作用,教师及时更正、补充。(出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音箱)

2、出示幻灯片,展示计算机各个设备,让学生连线组成一台能够正常工作的计算机。放大扫描仪,让学生认识,并说明其作用。引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3、出示幻灯片,展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概念,并简单说明。

4、让学生把自己所拿的设备加以区分,在幻灯片上加以标注,明确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5、外部设备

出示幻灯片,明确哪些属于外部设备。

6、了解神秘的主机

拆开主机,展示内部图。出示主板、CPU、光驱、内存条、硬盘,结合幻灯片,可以观察实物找出主机内的位置,也可以先看主机内部,认识名称及作用,说到内存条与硬盘时加以区别并引出内存储器、外存储器,并联系生活认识U盘、光盘、移动硬盘、软盘。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相当于人的大脑。

存储器 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是计算机记忆或暂存数据的部件。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

7、小游戏:明确主机内各部件的位置

8、计算机软件系统

由老师小时候玩游戏,但是在主机内找不出游戏引出软件。软件就是各种程序的组合,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程序等。 操作系统是控制其他程序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如:Windows 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等。(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包括专用软件和通用软件等。如:迅雷、QQ等。

9、小测试。

正确区分软件、硬件。

10、学生尝试总结,教师对其修改补充 学生通过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自己先进行本节课知识的总结,再由老师加以修改和补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增强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篇6:《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设计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系统硬件平台中的第一层系统软件,也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这既使这门课程的教学学习存在非常大的困难和困惑,又使其无论在教学、科学研究和项目开发中都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课程教学难点

1、理论性强

该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涉及知识面广,学生时其整体实现思想和技术往往难以理解,学习时有较大难度,大部分学生有一种畏难情绪。因此学生很容易陷入疲于记忆的状态,忽略了对课程各部分间关系和课程教学目标的把握。因而该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中教师“最难教”,学生“最难学”的课程之一。

2、学习效果见效不快

很多学生对学后有立竿见影效果的课程兴趣较大,如程序设计语言,学生学会了便很快可以就某个问题编写程序上机运行,颇有成就感;而对诸如操作系统这样原理性强,实验要求高,设计一个操作系统又不现实的课程,一些学生因感觉学习后效应不会立即显现而对课程重视度较低。

二、教学目标

操作系统是目前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软件,在计算机专业软、硬件课程的设置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的许多设计思想、技术和算法都可以推广和应用到大型的、复杂的系统设计,以及其他领域。因此,其教学目标应重在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设计技术及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开发系统软件和大型应用软件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现代操作系统的新思想、新技术和发展研究动向。

三、课程知识体系设计

鉴于以上课程教学难点,教师若能从繁杂抽象的理论中理出一个脉络清晰的课程知识体系呈现给学生,将为有效达到教学目标要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该课程教学内容有纵、横两条主线,纵线主要指操作系统各功能的设计思想、处理机制,横线主要指功能实现的具体技术方法、不同环境下的实现差异。因此,整个课程知识体系可按纵、横两条线展开,遵循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从知识模块、知识单元和知识点3个层次来设计。其中知识模块代表特定学科子领域,可包括若干知识单元;知识单元代表知识模块中的不同方向,可包括若干知识点;知识点代表知识模块中单独的主题,是教学活动中传递教学信息的基本单元。

1、纵向功能线

本文的纵向功能线是从资源管理功能出发来设计,通过基于操作资源管理功能的知识建构,学生能明确所学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层次、位置、关系。此处为使结构更清晰,按操作系统资源管理功能出发的纵向功能线细化为进程管理、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六个知识模块,由此设计的纵向功能线知识结构如下:

(1)进程管理知识模块包括进程概念、进程调度、进程互斥、进程同步、进程通信、进程死锁各知识单元。进程概念包含进程特征、进程状态与转换、进程控制各知识点;进程调度包含调度时机、调度算法、调度过程各知识点;进程互斥包含与时间有关的错误、临界资源与临界区、临界区使用原则、临界区互斥访问的解决途径、临界区互斥访问的解决途径各知识点;进程同步包含信号量同步机制、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读者与写者问题、哲学家进餐问题各知识点;进程通信包含忙等待策略、睡眠和唤醒策略、消息传递策略各知识点;进程死锁包含产生原因、必要条件、解决途径各知识点。

(2)处理机管理知识模块包括分级调度、调度算法、算法评价各知识单元。分级调度包含作业调度、交换调度、进程调度各知识点;调度算法包含作业调度算法、进程调度算法各知识点;算法评价包含作业调度算法评价、进程调度算法评价各知识点。

(3)存储器管理知识模块包括存储管理功能、存储管理方案各知识单元。存储管理功能包含内存分配与回收、地址映射、内存共享、内存保护、内存扩充各知识点;存储管理方案包含分区存储管理、页式存储管理、段式存储管理、段页式存储管理各知识点。

(4)设备管理知识模块包括数据传送控制方式、并行技术各知识单元。数据传送控制方式包含程序直接控制方式、中断方式、DMA方式、通道控制方式各知识点;并行技术包含通道技术、中断技术、缓冲技术、分配技术、虚拟技术各知识点。

(5)文件管理知识模块包括文件结构、文件存储空间管理、文件目录管理、文件存取控制各知识单元。文件结构包含文件逻辑结构与文件存取、文件物理结构与存储设备各知识点;文件存储空间管理包含空闲文件目录、空闲块链、位示图各知识点;文件目录管理包含文件目录形式、文件共享与保护、目录检索各知识点;文件存取控制包含文件存取控制方法。

(6)用户管理知识模块包括命令接口和系统调用知识单元。命令接口包含脱机控制命令、联机控制命令知识点;系统调用包含设备管理类命令、文件管理类命令、进程管理类命令、存储管理类命令、线程管理类命令各知识点。

2、横向技术线

操作系统知识点看似繁杂,但究其原理,在对不同系统资源功能进行管理时,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有很多是相同的`。因此通过对重要方法和机制进行贯穿式的横向技术线,可使被条块分割的教学内容有效关联起来;通过横纵交错的连接,可使看似离散的知识有稳固而紧密衔接的结构。从操作系统四种重要实现技术出发的横向技术线包括中断技术、共享技术、虚拟技术和缓冲技术。当然,有些技术在其它相关课程中已有介绍,也可看出其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程度,由此设计横向技术线知识结构如下:

(1)中断技术知识模块是实现程序并发执行与设备并行操作的基础,它包括中断类型、中断优先级、中断事件各知识单元。中断类型知识单元包括外中断、内中断知识点;中断优先级知识点在不同的系统中有不同的规定;中断事件知识单元包括进程创建与撤消、进程阻塞与唤醒、分时时间片、缺页中断与缺段中断、I/O操作、文件操作各知识点。

(2)共享技术知识模块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必然途径,它包括处理机共享、存储共享、设备共享、文件共享各知识单元。处理机共享包含进程的并发执行;存储共享包含外存储器共享、内存储器共享知识点;设备共享包含SPOOLing系统;文件共享包含便于共享的文件目录。:

(3)虚拟技术知识模块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面向用户的逻辑单元,使资源的用户使用与系统管理相分离,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安全性方,它包括虚拟处理机、虚拟存储器、虚拟存储器方法、虚拟设备、虚拟文件各知识单元。虚拟处理机包含多进程管理;虚拟存储器包含地址转换、中断处理过程、置换知识点;虚拟存储器方法包含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各知识点;虚拟设备包含设备共享;虚拟文件包含文件共享。

(4)缓冲技术知识模块是异步技术的实现前提,可大大提高相关资源的并行操作程度,它包括存储管理缓冲技术、设备管理缓冲技术、文件管理缓冲技术各知识单元。存储管理缓冲技术包含快表;设备管理缓冲技术包含硬缓冲、软缓冲、SPOOLing系统中的输入/输出井知识点;文件管理缓冲技术包含记录成组技术、文件表的打开。

四、课程知识体系操作

知识体系的设计显然要有必要的操作作为支持才能使其与学习者间进行互动,形成交流并达到知识的内化。依据上述的知识体系设计,该课程教学可采用以下两个步骤进行操作,一是以“核心拓展”的方式进行纵向功能学习,二是以“小组学习和共同学习相结合”方式进行横向技术综合学习。

“核心拓展”方式中核心指六大知识模块,它们也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师应结合具体系统的具体实例以讲授方式进行,讲授过程中对于一些关键算法一定要以具体实例加以讲解,不能照本宣科。“小组学习和共同学习相结合”方式可采用将多次出现的具体技术单独提出来,讨论哪些功能应用了该技术。分小组,一个小组负责总结一项技术,然后以小组宣讲共同讨论的方式来加深技术对功能的应用。

通过这两个步骤的操作,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便可以横、纵两条线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培养学生从离散到系统性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创造条件。

篇7: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软件的应用与发展,体验多媒体技术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掌握常用获取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健康、良好的审美观;

2.通过对项目内容的引导,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切实体验到多媒体带给我们的精彩世界;掌握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获取。

难点: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获取。

教学准备

课前分配好合作小组。学生在课前到FTP下载学习资源包,新建文件夹,以自己的'学号+姓名命名。

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教室、FTP服务器。制作好的助学资源包,为学生提供的制作素材,PPT课件、学习任务单,综合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央视《动物世界》精彩片头,这一经典视频会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此时会有一种制作起来很困难的感觉,但又希望自己也能制作这样一个丰富的作品。接着教师展示一幅自制的作品《最是一年春好处》旅游宣传片,告诉学生其实并不难。在观看两段多媒体作品的时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作品中包含哪些元素?作品之所以吸引我们的原因是什么?以此引出何为多媒体,多媒体的特点等理论性内容。同时配合课件展示。

(二)新课展开

情景重现:《最是一年春好处》宣传片播放

【问题】在这幅作品中,包含了哪些多媒体素材呢?

提示引导学生回答出有: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继而引出本节课就以这四种素材的获取作为四个主要的任务。

1、任务一:采集文本

【问题1】一般来说我们怎么找到自己想要的文本信息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上网找,自己写文章)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

【问题2】如果要我们自己写需要的文字信息,我们都是通过键盘进行输入的。那么,如果我不会使用输入法进行文字的录入,我该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设备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呢?(手写笔)

【学生自学】考虑到对于学生群体而言,键盘输入没有问题,手写笔应用不多,所以提供助学视频或说明文档,留给学生课后自学完成。

2、任务二:采集图片

【问题3】网络上有些图片是允许下载的,这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也有一些图片无法下载,那么此时若要想获取图片怎么办?——引出抓屏软件的使用。

【教师示范】

要点:用 【Print Screen SyaRq】键截取图像——当前屏幕内容。

用 【Alt+Print Screen SyaRq】键截取图像——当前窗口的屏幕图像。

用HyperSnap截图软件截图(提供助学视频)

【问题4】若要进行一次主题班队活动的作品,那么就需要活动的照片,这不能从网上搜索得到满足,怎么办?——引出数码相机的使用。

【教师示范】要点:取景对焦,拍摄照片,照片输出

有些图像需要我们亲自动手进行绘制,这样的软件有很多,其中Windows XP自带的“画图”程序就可以用来绘制和编辑图像。我们这就动手来绘制一幅图画。

【动手练习】用Windows XP自带的“画图”程序绘制一幅指定的图画。

【探究与合作】针对任务一和任务二的拓展内容。

探究问题:若所需要的文字素材存在于书籍、报刊或纸张中,怎么进行文字的素材?还有以前没有数码相机,都是老照片,怎么把冲好的照片变成能在电脑中处理的图片文件?

合作内容:利用扫描仪和OCR软件组内同学共同合作完成。

3、任务三:采集音频

师:通过网络获取音频(了解常见音频文件格式,课件中体现)

【问题5】往往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的音频不是是已经合成的音乐,可能是自己的一段旁白,或者是经过编辑的一段。

音频,这时候网络就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了,怎么办呢?

使用Windows自带录音机录制旁白(教师示范为主,配以助学视频)

4、任务四:采集视频

师:通过网络获取视频(了解常见视频文件格式,课件中体现)

(一):记录正在进行的活动,记录有意义的一刻,都离不开摄像机,学习数码相机的使用。

(二):了解windows xp自带的movie maker的使用(教师演示,提供助学视频)

【动手练习】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模仿教师演示的过程,练习使用movie maker制作简单的短片。

【探究与合作】组内用摄相机拍一段视频录像,然后将其视频输出,选择的采集软件为Windows Movie Maker,利用该软件进行简单的视频编辑。

篇8: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

本章任务:

1、学习windows系统中开机和关机的方法

2、学习windows系统中的基本操作;

3、学习windows系统中引用程序的开启;

4、学习windows系统中资源的管理。

课题: 初识windows

课时: 一节课

目的:

1、掌握开机、关机;

2、桌面介绍;

3掌握鼠标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windows系统简介

目前计算机是使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就是MicroSoft(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

该系统使用和浏览都很方便,只需用鼠标指针指向图标,双击一下就可以打开程序文件。

二、开机、关机

计算机的开机,要注意1先打开外部设备的电源开关,如显示器、打印机等。2然后将计算机主机的电源开关打开。系统便启动硬盘上的操作系统Windows95/98,如果系统设置了密码或已经连接在网络中,则会出现登录框,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3输入完用户名和密码后,4按回车或点击“确定”,即可进入到Windows95/98窗口中,所见到的是Windows95/98的桌面,上面有一些常用的系统图标可以操作。开机过程完成了!

关机:1在屏幕的左下角找到“开始”按钮,2用鼠标点击,将出现菜单点击“关闭系统”,出现对话框;3确认选择了“关闭计算机”,4然后点击“是”,系统将自行关闭。有些计算机在进行此项操作时会自动将主机电源关闭,但是有些计算机关不了,而是最后显示“您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了”,5此时可以直接关闭主机电源开关,6而后顺序关闭外设即可。

三、桌面介绍

桌面,即进入windows后屏幕所出现的界面。其常见图标有:

1“我的电脑”,

2“我的文档”,

3“网上邻居”,

4“回收站”,

5“我的公文包”,

6“internet explorer”,

7“outlook express”。

四、鼠标使用

鼠标器(简称鼠标)是一种输入设备。在Windows95/98中,使用鼠标可以方便操作。鼠标上通常有两个或三个按钮,以使用右手握三键鼠标为例:鼠标电缆朝前方,大拇指轻贴鼠标左侧,无名指和小指轻贴鼠标右侧,食指放在鼠标左键上,中指放在鼠标右键上,中键不常用,需要时可以用食指操作。

鼠标的操作通常有以下几种:

移动:在鼠标垫板上滑动鼠标,屏幕上的鼠标指针会随着移动。移动鼠标可以将鼠标指针移动到屏幕上的指定位置。

单击左键:1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所需位置,2然后快速按下左键并立即放开。此操作最常用,又简称为单击。

单击右键:1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所需位置,2然后快速按下右键并立即放开。

双击:1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所需位置,2然后快速按两下左键并立即放开。

拖拽:1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某一个对象上,2按住左键不放,3然后移动鼠标。

篇9:《认识计算机》的教学设计

《认识计算机》的教学设计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是陕西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统一教材,初中第一册第1课《认识计算机》,内容安排为一课时,教学过程按照40分钟进行设计。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2、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分;

3、能够正确连接计算机的各大主要部件(显示器、主机、耳机等);

4、尝试了解有关硬件的常识,如CPU的品牌、显示器的种类等。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分组协作中学会互相帮助,各显所长,团结协作的方法;

2、在游戏竞赛过程中进行语言表达、操作示范等方面的过程性评价,培养组织与沟通、让步与赞赏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加深友谊,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和学以致用的意识,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常见硬件的常识性知识;

2、初步体验小组协作学习方式,增强团队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难点

1、计算机硬件相关知识的识记和具体应用;

2、游戏环节设计的合理性和课堂组织的有效性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进入游戏:(3分钟)

内容

课堂教学活动安排

设计意图及反馈评价

情境导入

[师]介绍本节课任务:进行一场“电脑DIY”竞赛游戏。

游戏环境:“电脑DIY特卖场”

游戏情节:教师和部分学生作为“顾客”购买电脑,其余学生分组扮演“DIY商家”,通过讲解功能和组装部件吸引“顾客”购买本店电脑,最终被“顾客”选中的“商家”获胜。

[生]以四个大组为单位,根据课前填写的“角色分工单”进行角色扮演——“顾客”、“导购”和 “组装”人员,并在每组为这三个角色分别确定一个“负责人”。

通过设定游戏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激发学生学习和创作的欲望。

课堂气氛热烈,为以后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全员参与,体验游戏:(30分钟)

内容

课堂教学活动安排

设计意图及反馈评价

货比三家

10分钟

[师]现在进行游戏的第一个环节——货比三家。

游戏规则:顾客团(分组)光顾不同商家的展台,咨询相应的问题,并给予商家一定的评价;商家必须通过“咨询”这关,否则取消继续比赛资格。

活动引导:将4个大组的顾客团和商家进行交叉安排,比如让第一大组的顾客团光临第二大组的商铺,而第二大组的顾客团光临第三大组的商铺,以此类推。这样既节约时间也体现公平。

教师可根据各班情况,选择参与到某大组进行活动及时辅导或进行全班的整体指挥和宏观调控。

[生]各大组的“顾客团”按照《市场调查表》对所指定的商铺进行计算机硬件问题咨询,并进行量化考核。

顾客团的负责人必须按照《市场调查表》的问题和考核标准认真进行咨询,顾客可以向商家的任意一名成员咨询问题,确保每位同学都能通过本环节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

本环节主要完成课堂基础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主要硬件的识记、输入、输出设备的区分等。

游戏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面向全体学生,要求买卖双方的所有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强化知识点的掌握,同时也在角色扮演中锻炼了语言表达和交流协作能力。

内容

课堂教学活动安排

设计意图及反馈评价

特色展销

15分钟

[师]现在进行游戏的第二个环节——特色展销。

游戏规则:商家的导购人员要尽显才华、施展浑身解数,尽可能多的介绍有关硬件的知识(例如显示器的种类、CPU的品牌和参数指标等)、简单组装电脑,吸引顾客。

活动引导:这时可以不对顾客团进行定向指派,顾客们可以任意光顾每家商铺,听取导购人员的介绍,并经过集体商议进行评价考核。

教师必须宏观引导,防止学生有起哄或其他不良行为的发生,也要避免出现“冷场”及时提示学生发掘自身潜力,展现个性特长。

[生]卖方的导购员施展各自才华,将课前准备好的课外知识介绍给顾客,不仅相互比拼知识的丰富程度还要竞赛语言表达能力和硬件操作技能。

买方的'顾客团认真听取卖方介绍,并根据《市场调查表》综合考评各个商家的展示能力,集体讨论后作出公正评价。

本环节主要完成课堂知识的拓展,要求学生课前搜集计算机硬件相关知识,如CPU的品牌、显示器的类型等;了解主机箱内部常见的部件,如CPU、内存条等;掌握基本硬件的连接,如显示器、鼠标键盘、耳机等与主机的连接等;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游戏角色设计体现差异教学思想,在组内进行分工协作,让有能力的学生充分展现特长,所有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进步,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5

分钟

[师]现在进行游戏的第三个环节——顾客评议。

游戏规则:由各组顾客团根据《市场调查表》的评分细则进行综合考评,共同评议出一个获胜商家。

活动引导:由各组顾客团负责人共4名同老师一起根据《市场调查表》的成绩以及各组商家的综合表现,评选出获胜者。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同学评选“最佳导购员”、“文明顾客团”等称号,给更多学生鼓励和表彰的机会。

教师在评价阶段要注意协调和引导学生尊重民主评议、重视集体荣誉,培养学生公正地评价他人和正确地接受评价的心理素质。

[生]顾客团成员集体进行评议,完成《市场调查表》,再由4大组的顾客团负责人同老师一起评选出获胜者。

各组同学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与反馈,找出活动中表现的闪光点或不足之处,分享在游戏中的得失与快乐。

本环节是展现游戏结果的环节,根据《市场调查表》严格量化考核,评选优胜者,既体现了公平竞争和透明评比,又充分肯定了买卖双方的权益,让学习过程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学会赞赏别人和正确对待评价结果。

(三)总结评价,回顾游戏:(7分钟)

内容

课堂教学活动安排

设计意图及反馈评价

总结回顾

[师]我们圆满完成了本次“电脑DIY”竞赛活动,现在宣布比赛结果:

获得优胜的“商家”以及获得“最佳导购员”、“文明顾客团”称号的个人和集体。

通过这场游戏,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进行讨论、发言,总结个人在游戏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想,

(提示下节课内容)

[师]请问大家,现在获胜者的电脑硬件已经组装完毕,马上就可以用它进行实际工作吗?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呢?

[生]进行讨论、发言,有的提出安装“软件”。

[师]大家会给电脑安装软件吗?那么下节课我们就请大家一起给自己的电脑安装软件。

评价环节可以在角色之间、角色内部以及任意学生间进行,通过交流评价,学生体会到参与游戏的乐趣和作出成绩受到肯定的满足。

本节课由于内容安排,对于软件部分知识留在下节课进行,因此在总结环节做一个铺垫和提示。

篇10:浅谈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教学要尽可能跟上计算机软、硬件形势的发展,要以学生是否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为准,采取多样化教学形式,让学生多动手,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作 者: 韩妍   作者单位: 抚宁县榆关镇初级中学,河北,秦皇岛,066300 刊 名: 教育实践与研究 英文刊名: EDUCATIONAL PRACTICE & RESEARCH 年,卷(期): 20xx “”(12) 分类号: G633.67 关键词: 初级中学   计算机课程   教学方法

篇11:浅谈计算机教学

中职学校的教学内容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它的教学目标是适合市场的需要,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时,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分层教学法能够让教师通过对学生分层来设计教学方案。

一、以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层,实现教师教学的个性化

性格不同的学生学习方式也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法时,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如有些的学生在学习上比较浮躁,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分心,我们可以将有以上特征的学生称为“C”类。如有些学生愿意学,但是容易受别人影响,我们将这类学生称为“B’类。如有些学生自觉性很强,学习效率很高,我们将这类学生称为“A’ ’ 类。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法,通过以上方式,将学生分为“A’ ’ 、“B’ 、“C”三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促进他们的发展。例如,我们以一年级计算机的教材知识为例,教师在进行复习教学的时候,可以给“C”类学生布置一些以加深学生记忆为主的试题。“C’ 类学生学习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学习能力弱,因此教师在布置题目的时候还是以加深知识为主。教师在给“B’ 类学生出试题的时候可以以一些巩固题目为主,这样布置的原因在于“B’ ’ 类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只是易受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巩固学生的知识为主。在给“A’ ’ 类学生布置题目时,教师可以以拓展学生的知识为主,“A’ ’ 类学生学习能力强,拓展类题目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采用分层教学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来分层次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来进行分层教学,中职学校的教学重点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它在教学内容中强调教师需要循序渐进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来进行分层教学例如,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的时候可以将知识分为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将教材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划分,如计算机硬件构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计算机的特性及其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常用操作系统的应用等。第二个等级是将以实践为主的知识内容进行划分,如数据库的应用、信息、数据与数据处理、数据库表的创建以及使用、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等,第三个等级是以综合运用的知识为主来进行划分,如局域网的组成、利用D er a m w ea ve r 制作网页、信息安全、C 语言程序的编写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讲述第一等级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打好知识基础之后再进行高层次的知识讲授。

三、根据教学案例试题的难易程度来进行层次上的划分

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案例试题的难易程度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层次上的划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试题分为甲、乙、丙三个难度层次。丙层次内的试题以容易为主,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习题的时候可以将丙类的试题作为学生的预习题,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促进学生进行自觉的学习。乙层次内的试题是以巩固类为主,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当中可以将丙层次的试题作为课堂练习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甲层次内的试题是以探究类为主,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将甲层次的试题作为课后作业,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的这种先“丙” ,再“乙” ,后“甲”的教学方式能够逐步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我们学习《无线局域网》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来编写甲、乙、丙三个层次的题目。教师在编写丙层次题目时可以以局域网的理论概念为主,如教师可以参照以下题目来编写: ①无线局域网是怎样构成的? ②无线局域网的概念是什么? ③ 我们在搭建无线局域网的时候需要用到什么? ④ M A C 协议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教师在编写完丙层次的试题后,就可以编写乙层次的试题内容,以下是给教师作为参考的题目: ①请结合《无线局域网》的知识,简单说明一下“w I FI和w L A N 是完全相同的意思吗?”这个问题。②试解释一下无线局域网中的名词: B S、E S、A P 、D C F 和N AV ? ③ 请问在80 2 .1 的Ma C 协议中的SI F S 和DI FS 的作用是什么? 最后教师可以编写甲层次的题目,以下是给教师作为参考的题目: 无线局域网的M A C 协议有哪些特点? 为什么在无线局域网中不能使用C SM A/ C D 协议而必须使用C S M A/ C A 协议? 结合隐蔽站问题说明RST 帧和C T S 帧的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法对教师的计算机教学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或者教学案例试题的难易程度进行等级的划分,这样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因此,我希望教师在以后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出分层教学法的作用,推动自身教学效率的有发展。

篇12:浅谈计算机教学

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在现代化的教育体制中已经呈现了不可替代的一面,而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更是展现了其重要性,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习的氛围,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把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教学紧密结合,也是教学技术上质的飞跃。

一、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发展状况

多媒体是一种能够把图像、声音、文本、视频等通过计算机软件合成的的技术,它通过融合计算机、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等信息于一体,完成了多种信息的交互。目前,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具有多种特点:多样性、交互性、数字化、实时性、集成性等。多媒体的这些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中,取缔了传统方式的黑板粉笔字的教学方式,通过生动的视频、图片和音频等效果,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为学生传递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为计算机教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势

1.能够提供生动的图画效应,使学生对于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给学生灌输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无法使学生提起对学习知识的兴趣,而多媒体通过直观明艳的画面和动听的声响,创造出完美的教学环境,能够在视觉和听觉上引发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入情入境地去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欲望,不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能够快乐地去学习,能够从娱乐中获得知识,充分发挥了寓教于乐的教学宗旨,让抽象和概念化都形象起来,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理解和求知都体现在了教学中,提升了学习效率。

2.提供直观的演示材料,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注意力大大增加,增强了感性认识。传统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学生非常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精神疲劳,进而产生厌倦心理,而多媒体教学形式可以充分利用直观的画面影像等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学习知识的感知度提升。把文字,图像,声音等融为一体,组成生动形象的影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比抽象的文字概念更容易理解和体会,增强了学生对学习事物的感性认识。

3.真实客观的操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视听效果,而且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书本上的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有些更是难以理解的,但是把课本上的知识通过多媒体的视频音频等把抽象的知识具像化,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视听效果,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既减少了在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同时也避免了老师枯燥的讲解、学生费事地去听讲和理解,通过计算机的操作,演示出了生动的影像音频画面,使学生更能直观地去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4.通过触类旁通相邻学科知识,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计算机知识非常复杂,而且与相关学科能够相互关联,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可以枯燥地讲解,这很容易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导致所学知识非常有限,遇到问题不能学以致用,不能够触类旁通,也不会尝试用新的知识、新的工具来解决问题,所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过生动直观的演示,让学生在观看中有所感悟,在学习中有所体会,进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反思相关知识,对问题能够举一反三地应用新的方式解决,提升了学生的见识。

三、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

1.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误区,不加区分,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辅助性工具,是辅助计算机教学的一种手段,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过分依赖。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总结新的教学方法,不应过分强调多媒体的作用,认为每节课都必须进行多媒体教学。有些学校过多地投资设立多媒体教室,并鼓励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许多教师不去管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怎样,也不管学生的满意度怎样,只是一味地想要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挤占多媒体教室上课。

2.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良莠不齐,特别是网络课件的数量偏少。现在,对于多媒体课件只是把教材里的内容加以复制,而老师教学时也只是照本读,使得整个教学根本没有与学生很好的互动模式,导致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十分不好,不能很好地利用多媒体软件来表现所要讲授的学习内容,导致教学课件主题不明确,层次不清晰。另外,网络上的课件制作数量特别少,无法进行深入学习。

3.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场面死板,气氛不活泼。多媒体的课件都是教师在教学之前准备好的,教学的内容和课程的进度也都是按照所编写课件的进度来进行。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在多媒体台前通过屏幕上的课件照本宣科按顺序讲解,根本没有师生间的互动和沟通,这导致课堂气氛十分呆板、不活跃,使得教学效果很差。

4.多媒体教学导致教师的基本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明显下降。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导致很多教师过分依赖教学软件,自身的教学水平难以提升,一旦软件故障,就无法正常施教,而且只会对着课件照本宣科的读一气,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毫无新意,更无法体现教师随机应变的教学能力。

四、对于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1.对多媒体教学要有明确的认识,以免盲目使用。尽管多媒体教学十分先进,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当先了解教学课程的性质,合理设计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效果,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鲜活有趣。

2.要加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多媒体课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需要,添加一些新的内容,这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开拓学生的眼界。制作课件要突出内容重点,要以教学实际效果为主,体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3.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的动画来阐述一些和教学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同时应改变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教师由原来的授课者转换为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可以通过对当前社会的发展,提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课题,来启发学生进行创新和思考。

4.在实行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提升。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不能够做到遵循教学规律,不能够合理的组织语言,不能够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这对一个授业者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而,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教师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来保证面对各种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

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创新,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导,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也会不断完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更好地将其与课堂教学融会贯通,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够正确应用多媒体技术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篇13:浅谈计算机教学

一、引言

当前,国家和社会对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培养岗位性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让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在最短时间能适应工作岗位。中等专业学校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在计算机教学中应引入项目教学法,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学生在毕业后才能轻松适应就业岗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与学生共同实施的一个完整项目,这里的项目是指教师根据某个教学内容,设计出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并能够获得较好教学效果的任务。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活动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根本目的是解决某个较为复杂的操作问题,常见的有科技类项目设计、社会性活动设计两种。项目教学法和课题研究不同,后者主要目的是认识和解决某个问题,而前者侧重于操作与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期间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创设项目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与知识技能,探讨完成所设置的项目活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利用掌握的技能与知识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在参与项目活动中,能够获得知识与技能,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有利于对学生情感、态度等价值观的培养。项目教学法下的活动都是真实的,可以反映出现实生产生活,让学生学习更具实用性与针对性,并掌握今后就业所需技能,如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三、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项目的选择与优化。计算机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首先要确定项目任务,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中“Word 文档处理”为例。初学Word 的时候,教师可为学生展示一些精美的小报,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并提出多个项目任务设想,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最后将项目目标与任务确定下来。通过Word 制作电子小报,其过程主要有编辑文本、建立表格、编辑表格和混排图文等。小报内容可以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如里约奥运会、国庆节、中秋节、禁毒日活动等,教师应要求学生负责设计版面,具体素材在网络中查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保持浓厚兴趣。

第二,项目教学的实施。在将各自项目任务确定下来以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根据遇到的疑惑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的疑惑,将知识点转化为具体任务,要求学生完成,每节课让学生掌握几个知识点,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完成设计制作。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重视讲解新的知识点,在将内容精讲结束后,还会多次强调其中容易被混淆和出错的知识点,为学生传授自己的实践经验。但是通过项目教学法,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项目,在此期间积累知识,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容易被混淆和出错的知识点,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非是教师灌输。学生通过摸索与总结,得到的知识也更加牢固,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法,只需要为学生讲解重点教学内容,整个过程必须精炼,并为学生提供例子,让学生自己操作解决,为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在“图文”混排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解答以下问题:

(1)如何调整和插入艺术字?

(2)如何插入和修饰文本框?

(3)如何插入和设置图片?

(4)按照自己小组的任务,应该如何设计版面?教师提出项目后,要让学生讨论分析,制定详细操作步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示帮助。学生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后,教师先听取学生发言,然后给予一定提醒或指导,并及时作出补充,指导学生逐步解决困难,让学生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因为学生之间的基础与理解能力不同,教师指导的深度也要有所差异,因材施教。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法,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将指导的尺度把握好。

第三,评价总结。在学生完成项目以后,教师应及时作出评价与总结,制定出明确的评价方法,合理评价学生项目的完成情况。首先,教师可采取自我评价,让学生评价自己小组的Word 电子小报,说说其优缺点,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让小组所有人员综合评价本组的Word 电子小报,同时要指出其优缺点及有待改进的地方。最后,教师要逐一点评各小组的Word 电子小报,肯定其优点,指出其缺点及改进建议。教师要将这三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创作的Word 电子小报,让所有学生都可以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总结思路、技巧,便于学生认清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明确需要继续巩固学习的地方,并评价各种技巧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这样今后才能合理选择应用。

四、结束语

总之,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体验成功,激发兴趣,智力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主动采用有效措施,将项目教学法更好应用到计算机教学中,提升教学效率。

篇14:浅谈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教学怎么适应时代的开展,怎么表现课程在素质教学中的优势,是当时迫在眉睫的研讨课题。 作者从事计算机教学时,从前一度感到计算机课程理论和实习存在脱节景象,教学作用不尽善尽美。这篇文章根据作者多年计算机教学的切身领会,联系计算机试验教学的现状,剖析了当时计算机试验教学实际存在的缺少,探讨了改善计算机试验教学的体系、内容、形式的新方法和思路,与广阔研讨者一同沟通,力求在网络开展的新形势下真实让该课程理论教学与试验教学彼此推进,进步全体教学作用。

一、讲堂教学着重“老师与学生双主体、双向互动”,遵循“精讲多练,试验辅导”的教学策略

教学是师生一起参加的双方活动,是“人-人”对话体系,不是“人-机”体系,每位老师和学生都可所以一个信息的输出者和接收者。接收和输出的进程,包含了输入、存储、改换、输出、反应和操控的进程。这儿的反应很主要,反应指的是讲堂调查、双向对话。所谓“精讲”,即是在教学中不是八面玲珑,而是首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根底常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多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自学。所谓“多练”,即让学生多上机操作,其意图是从培育学生的操作技能下手,让学生多着手、多动脑,进步操作的准确性、敏捷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关于文化根底课程,由于内容相对对比粗浅,简单使咱们发生不学也会的幻觉,然后对学习的内容没有爱好或愿望,那学生必定选用的是大意抵挡的手法,其教学作用必定是劳而无获。对于课程的特点可以让学生:

1.联系实际去做一些案例,在做的进程中领会自个常识的缺少,然后激起他们的学习动力,推进学生进行有“意图”的学习。

2.创设疑问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爱好。为学生供给五光十色的学习情境,由学生发现或老师提出有关疑问,诱发学生的思维。疑问是思维的来源,讲堂上的考虑、探究、评论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疑问而进行的,没有疑问的情境教学是不存在的。老师在教学进程中,要在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中深化地发掘其立异要素,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可以在五光十色的情境中,经过彼此学习、评论,自个去探究、寻觅解题技巧。这么,既训练了思维才干,又培育了探究精力,一起活泼了讲堂气氛,真实表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思维。

二、加强试验教学环节,培育学生实习才干

试验教学环节对教学质量进步有主要的辅佐作用。计算机课作为一门实习性很强的学科,假如只坐而论道,不着手试验,是不可能真实把握计算机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是一项艰巨的德育工作,“动”是计算机德育工作的要点。计算机根底课的方针是让学生把握根本的计算机操作才干,这就请求学生有必要着手去操作去回忆。在计算机讲堂中,学生不动,就学习不到常识,操作功率也进步不了,鼓舞学生动起来是计算机课的要点。计算机的德育工作也即是要鼓舞学生动起来。动起脑来学操作,动起手来练操作。只要经过上机试验才干使学生真实了解和消化讲堂上所学的理论常识。加强试验教学,进步上机试验课的质量,要做到如下几点:

1.要做好理论课与试验课的联接,这一点请求理论课与上机试验课同步进行,既不能提前,也不能滞后,不然作用就不太抱负。老师要对于讲堂授课的内容,仔细安置试验内容,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完结试验报告。这么学生就可以把教学内容在同一时间内消化和把握。 作为老师必定不能放松试验课的辅导工作。 只要这么才干更加熟悉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一起要查验讲课作用,为下一次授课供给资料。应提示学生要长于发问,老师一起发现的共性疑问,应作为下一节课开课前的总结,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培育学生互助合作的学习氛围。假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差,试验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实习操作较生疏,则试验进程中通常呈现只以辅导老师为中心的疑问。辅导老师通常都会先将试验演示或介绍一遍,然后让学生们自个操作完结。但由于课时少,试验时间紧,学生实训的较少,再加之学生爱好不大,许多学生仅仅按给定的进程机械地完结了试验,而不能极好地了解和消化试验内容。而辅导老师一起还要辅导多组学生,无法跟同学们透彻剖析试验中呈现疑问的因素。这些疑问要么被疏忽,要么由老师代为解决。这么就忽略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缺少杰出的互动,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心和学习主动性,不利于立异思维才干的培育。所以同学之间的互助合作是很有必要的。实习现已证实,互助合作不仅推进了基层学生的进步,也开展了高层学生的才干,由此推进学生全体向更高台阶跨进。

3.试验老师队伍的建造有待加强。学生通常分组进行试验,试验的辅导老师大多是由理论课程的任课老师担任的。在有限的试验课时内,仅依靠一位老师,要到达高效地安排好试验教学和细致地辅导好每组学生的意图是适当艰难的。必然有有些学生不能顺利完结试验,即使在老师辅导下做完了试验,也消化不了试验的有关常识,导致试验达不到抱负作用。这就需求加强试验辅导老师的培育。首要,对试验辅导老师的数提出了请求。在学生分组较多的状况下,需求装备两位乃至更多的辅导老师;其次,也对辅导老师的事务才干提出了更高的请求。辅导老师若能决断而敏捷地判定学生试验中所遇到疑问的本源,进而高效地进行试验辅导,将会极大地进步试验的作用。进步试验老师的责任心。试验老师要做好辅导工作,学生上机时,老师应随时注意学生的试验进程和状况,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辅导,这么上机的试验作用会更好。

在探究和研讨中,咱们尽管获得必定的成效,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仍在不断的开展,新方法不断呈现,试验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其请求咱们有必要不断选用新的思路努力学习、积极探究,这么才干真实进步教学质量,然后到达杰出的教学作用。

篇15:浅谈计算机教学

1前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不仅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多媒体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为载体,以全新的变现形式来传递信息,它集图片、文字、声音及视频等为一体,已经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上课热情,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本文通过对媒体技术特点分析,并探讨其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1]。

2多媒体技术的教学特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采取老师在课堂上授课,通过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知识点,学生根据老师讲课的内容进行学习,这种方法在现在社会中明显存在一定的落后性,主要体现在这种方法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在很多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主要是以计算机为基础,通过对声音、文字、图像等的综合处理,根据教学的要求,以投影仪或者屏幕的形式将知识呈现出来,这样不仅更加的生动形象,同时更加的方便快捷,老师可以设置更多的教学内容,且教学效率更高,同时,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深入互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

3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我国教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具体的应用效果分述如下。

3.1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在我国大学教学过程中,不单单是课本上的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不断扩展课外知识,这样才可以开阔视野,因此,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变现出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这样就会使得知识更加的深入化,使学生能够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如在“摄影与照明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自制课件等形式,可以使学生清楚的了解当前摄影器材的性能、最新型号以及发展历史等,学生在实际学习时,更加容易接受这些知识。

3.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的内在理解就是积极思维、主动学习、探索知识。而在大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现在教师关心的重点,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素材,通过幻灯片放映的方式,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被吸引。如在“Flash动画设计”课程学习时,可以将这些动画设置的更加生动形象,在配备一定的背景音乐以及故事情节,这样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了学习模式,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能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2-3]。

3.3教学重点突出

计算机教学分为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上机实践。不同的组成部分要求程度不同,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运用到上机实践中。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将知识点书写在黑板上,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降低了教学质量。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很好解决教学难题,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计算机进行控制,通过对知识点的讲解,之后进行上机操作,从而更加直观方便。同时,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将重点知识单独放进一个幻灯片中,从而实现了重点讲解,不仅节约了教学时间,同时也实现了教学重点突出的目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3.4人机实时交互,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实际资粮调查显示,人类在进行信息获取时,听觉占11%,视觉占83%。而根据一项对知识的记忆实现,这个实验的结果表明:一个人在记住阅读内容过程中,听到占20%,看到占30%。因此,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图片、声音的形式,更加容易调动学生的手、耳与眼等感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互动频率,更加容易提高学习效率。

4存在的问题

经过上文所写,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分述如下。

4.1教师方面的问题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教师在前期课件制作时,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料查找时间,一个好的幻灯片的制作也需要几个小时的资料查找,而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在完成幻灯片的制作后,已经耗费大量的体力与脑力,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只是简单的敲键盘,而忽视了和学生之间互动,缺乏必要的引导作用,这样不利于学生培养创造性的思维。

4.2学生方面的问题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普遍应用,虽然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学生过多的依赖计算机,如学生在记性运算时,普遍利用计算机,这样就会降低自身的计算能力,同时,老师在进行幻灯片授课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很多,每个幻灯片的放映时间较短,这样学生不容易理解,缺少必要的反应时间。同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4]。

4.3环境方面问题

在进行多媒体授课过程中,通常需要教室的光线较低,且封闭,学生长时间处于这个环境下,不仅容易引起上课疲劳,给眼睛带来较大的冲击,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5结语

综上所诉,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在我国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但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只有克服这些弊端,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顾斌驰.浅析多媒体技术在中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xx(05):201~202.

[2]李爱兰.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xx(26):35~36,39.

[3]郑宝昆.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xx(03):78~80.

[4]赵超骅.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2):31~32.

篇16:浅谈计算机教学

生本教育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教师服务于学生,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归根到底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提出教育应该由“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教授提出的教育理念,是教育部的重点课题,在全国各地中小学、幼儿园、职中等进行实验,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让我们认识到传统教育模式弊端的同时坚定了实行生本教育的决心。

一、生本理念在职中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 操作系统、因特网应用、办公软件应用等,以“做中学、做中教”为教学理念,紧紧围绕着“做”,而学生是“做”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去“做”,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次,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根据职中学生的特点,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会觉得乏味,甚至厌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教师难以挽回的局面。我们要是能换种方式,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去“做”,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温故知新,有所突破,在不断的实践中更上一层楼,他们知道了自己之前学到的只是皮毛,原来还有更深层的东西可学,这样他们就会不断的去探索,去创新。这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学生会学了,而不是学会了。

二、生本理念在职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少讲,甚至不讲,把讲台让给学生,让讲堂变成学堂。在学习计算机硬件时,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讲授法,或者学生之前没这方面的基础,只凭老师的讲授是很难理解的,即使老师用电脑现场解说,学生也只能了解个大概,很难做到“过目不忘”,更别提知识技能的迁移了。生本理念要我们把讲台让给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那我们不如让学生自己去认识计算机硬件,把一台电脑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拆卸、去观察、去探索,由他们来探究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既然他们对计算机硬件都看过了、摸过了,那么对它们的认识肯定会比单纯地听要深,甚至他们会让我们惊讶:我的学生居然会组装电脑了!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总想着让学生跟着自己走,而应给他们尽可能多的自主性,把课堂交给学习的本体――学生,就会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境界,学生的学习天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就会收到我们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二)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的基础,而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和谐的核心,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某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有很多缺点而歧视他,要公平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教育对教师基本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在具体的教学中,比如在学习PPT 幻灯片制作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作个性化的幻灯片:幼师专业的学生制作一个教孩子们做游戏、唱歌、跳舞的幻灯片,汽修专业的学生制作一个展示汽车的幻灯片,旅管专业的学生制作一个展示旅游景点的幻灯片……好动外向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制作一个关于体育运动的幻灯片,内向喜欢看小说的学生制作一个描述一个故事的幻灯片……这样一来,学生做的都是自__己感兴趣或者是自己擅长的事,他们会尽力而为并且乐此不疲,这也有效地解决了职中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厌学。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多给点辅导,适当地推迟提交作品的时间,这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注重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组织形式,每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还能建立和谐、友好、互助等良好的同学关系。例:在“我的主打歌――用Flash 制作MTV”这堂课中,分小组完成作品,教师可以把组分好,但是从一开始组内成员的任务安排到最后作品的完成,教师尽量不插手,由小组长来组织安排任务,把素材的搜集、画面的构思、画面动画的制作、歌词的制作等工作落实到每个组员。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组内成员一起讨论,如果遇到技术性的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提示,但是教师应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把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解决。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小组活动是学生积极性最高、课堂的气氛最好的时候,组内成员互相交流,集思广益,都为“咱们的创作”忙碌着。从教师的观察以及最后小组提交的作品来看,学生掌握知识更加牢固,知识量也更大。

(四)教学评价注重学生自评与互评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恰当的评价能让学生做错了的得到改正,做的好的得到升华,也可以给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参考。传统的评价经常忽略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一切以教师的评价或者一张试卷评价一个学生,给很多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有错则改。学生互评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吸取对方的优点。而且学生自评与互评还锻炼了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因此教师不容忽视。例:在上述的“我的主打歌――用Flash制作MTV”作品完成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先让让小组自评,觉得自己小组的作品完成的好的拿出来展示,展示过程中解说作品的亮点在哪里,创意是怎么想到的,我们是怎么完成的,也可以制定一个评价标准进行评比。这样可以让同学们都学习到优秀作品的精华,也能使自己得到升华。自评后小组间再进行互评,让每位学生都挖掘他人的优点或者缺点,其实做“评委”的过程也是知识的巩固、迁移的过程。

三、总结

人对新鲜事物都是感兴趣的,尤其是婴儿,他们对外界事物有最大的兴趣,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兴趣会减弱?是因为我们“做”的太多了,以至于让孩子们觉得“反正有大人的帮助,我没必要做那么多”,慢慢的他们对很多事物发现不了,更不会有探索事物的兴趣了。而生本理念会让我们不断有惊喜,因为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发明家、创造家,生本理念只不过把他们挖出来而已。“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用生本教育开启学生的精彩人生。

篇17:计算机设计简历

目前所在: 广州 年 龄: 20

户口所在: 广州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 高: 172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 重: 56 kg

人才测评: 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平面设计师:平面设计,电话销售:

工作年限: 0 职 称: 中级

求职类型: 实习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1000--1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广州,广州

工作经历

按时法 起止年月:-10 ~ -10

公司性质: 其它 所属行业:广告

担任职位: 有能力就做

工作描述: 有能力就做

离职原因: 自己没能力胜任这工作了

志愿者经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东省商贸技工学校

最高学历: 中专 获得学位: 05 毕业日期: 2008-07

专 业 一: 服装设计 专 业 二: 计算机设计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9 2008-07 广东省赏贸技工学校 电脑设计与服装设计 无 无

语言能力

外语: 其他 一般 粤语水平: 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吃苦耐劳,能言善辨!!机灵!!做事醒目!会把握分寸!注重场合!幽默风趣!!

篇18:计算机设计艺术教育教学论文

计算机设计艺术教育教学论文

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各项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重视和运用。在艺术设计领域计算机辅助设计也应运而生。所谓视觉艺术,是通过人的视觉感受而将客观内容纳入主观心灵并予以对象化呈现的艺术形态。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帮助设计者将作品意图得到充分表现,同样也使用这种先进手段使受众达到精神的审美愉悦。随着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视觉品味也随之升高。这都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审美观念的进步,所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和艺术设计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强大作用。例如在平面设计中标志设计、招贴设计、版式设计、字体设计使用电脑制图辅助设计比比皆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室内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家具陈设等大都也都是利用计算机设计方案。

1、计算机辅助设计对现代艺术教育教学的推动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在设计的艺术创造规律、形式美法则等方面与先前传统的艺术设计是一样的。只是在完成途径与传统教学大不相同。并且得到的作品效果较从前的传统教学相比大有提高,教学效果从理解专业课程的角度来讲,效果较从前要好。

以三大构成学科为例,在三大构成设计中:①平面构成的训练基本可以分为重复、近似、发射、渐变、特异、密集、肌理等几个大类。以重复和特异为典型例子,大量相同单元形的重复出现可以体现出整体感、秩序感、节奏感和韵律感,从而制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在传统的基础训练中,手绘是唯一办法。但耗时不短,以有作用骨骼和绝对重复为基本条件,以基本可以形成规模的单元形数量来训练,想要达到理想效果并突显其构成特点,一般要花上好几个小时。而这只是平面构成中一个小的单元,所以考虑到学生的手绘能力与程度,一般在作业中省去几个单元,只挑选相对重点的单元进行手绘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很多好的想法被复杂的形式所打断,不再考虑。②再有就是在色彩构成明度训练中的九调训练。九个调子要分别调色组合表达以达到某一种效果,从而理解色彩之间的关系和实际应用效果。在这个训练中,几种颜色的分阶段渐变以及画面中的平涂效果都将会影响学生对色彩关系的理解。颜料脱胶、调配、绘画功底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画面质量,从而影响学生的理解程度。③在立体构成训练中,点线面体块的练习必不可少。材料的寻找以及制作对于高职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这也阻碍了学生在形式上的发挥,影响作业效果,也影响对立体构成设计的的理解。

计算机辅助设计介入到三大构成教育教学中后,上述情况得以改观。首先,作业可以较从前多布置一些草图,让学生多几种想法,在很多种设计方案中选取几幅作为作业。这样可以得到最好的设计结果,使学生从大量的手工作业中摆脱出来,而且不用再考虑手绘功底给作业带来的影响。其次,使学生将重点放在设计想法上,用更多的时间来拓宽自己的设计思路,锻炼自己的设计思维。最后,在修改作业方面,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的构成作业也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随时可以修改画面效果,其灵活性可塑性都是手绘作业所不能比拟的。

再以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为例。第一、手绘的室内外空间设计效果单一,真实感差,与设计出的实体有很大的差距,而设计师的目标正是使效果图具有和最终场景相同或接近的真实感,能够模拟和演示即将成型的空间设计的最后效果,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在实际教学中就是学生要以效果图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多种设计方案,要将设计方案表现的淋漓尽致来提升自己设计理念与目的,从而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由于绘画基础和表现技法以及工具的制约会使学生的设计效果大打折扣,也使自己的设计意图暗淡无光。第二、手绘效果图在速度上同使用计算机软件设计效果图也有很大差距。手绘效果图占用了大量时间,使学生将丰富多样的富有实际意义的想法因为时间原因而被搁浅。所以在教学中也不能满足学生提交多种方案的速度要求。第

二、用手绘效果图由于数据的误差较大,作为实体的参考依据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设计表现的要求。

从前在教学中手绘的建筑环艺的效果图主要以静态为主,以很多各个角度的场景做辅助,来了解设计单体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这种方式只能给人一种片面的印象,而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而学生则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主要是通过3dsmax,lightscape,photoshop等计算机软件)创造出审美对象、设计方案,不仅可以制作出事物及场景的外观效果,还可以将筑物内部空间的效果让人一览无余,而且还可以让人们能够在即将设计出的未来建筑物中漫游(利用3dsmax软件的三维动画功能)。在这里计算机软件制作的效果图以虚拟现实的技术实现了真是的三维的场景。这样便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在场景中漫游,也使教师与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研究推敲设计方案,得到最客观的结果。

从环境艺术设计效果图的最终效果而言,计算机辅助设计帮助学生将图纸以最精美和最精确的一种方式呈现在教师和众多同学面前。而在设计过程中,在环境艺术的室内或室外的设计从一开始就能以可视的、动态的方式全方位展示设计实体所处的地理环境、实体外貌和各种附属设施以及实体内部空间的效果。计算机辅助设计最终成为设计方案及装修效果展示、教师对作品评价的有力工具。

三、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对现代教学的制约

现代艺术设计经过近百年的历程,虽然与计算机技术的相结合,得到了从内容到形式上的变化和发展,但是目前一些设计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好像电脑画面效果越精美就越能吸引人,越能体现其设计水平。很多学生在做平面设计类作业时忽略原创想法,只想借助高科技手段将美轮美奂的精美图片进行简单拼凑,以求得在设计视觉上的冲击,以此掩盖设计理念想法上的空洞,却不知这种片面追求画面效果不但是舍本逐末,而且近于无的放矢。将应该关注的内容放在了一边,以高科技为借口将设计想法掩埋在美丽的视觉效果下。学生正确方式应该将原本要学习内容理解消化,然后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因为一切技巧必须从内容出发,目的是为了传达设计所要表达的信息,技巧不过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手段,是用来辅助制作最终效果的。

计算机辅助设计进入到设计教育领域,减少了一些由于小的误差而出现了多种设计方案的可能性。做过设计的人都知道,手绘草图虽然费时而且不太精准,但是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也会为原本已经僵化的设计思路打开一条很偶然的通道。手绘的人为因素比较多,多种画笔的应用,会带来多种肌理效果,突然画歪的一个线条有可能就可以演变成另一个设计方案。在教育教学中,对于正在学习设计的学生来讲,这无疑可以为他们的设计思路多一种可能性而埋下伏笔。从而缓解肠思枯竭的学生们“憋不出”设计方案的状态。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出现加快了设计想法“成型”的速度,过程相对简单,这也不利于教学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手绘作业在绘制过程中可以控制其消化理解的节奏,在学生将设计想法付诸实现的过程中把课上所学的概念内容逐步消化理解。

在教育的大的指导方向上有很多高校似乎也进入到了一个误区。有很多设计课程被简单的加入到计算机专业中去,或是将艺术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合并共同培养人才。这些都是高科技出现的弊端。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使高校中新的学科和课程急剧增设。例如:电脑广告设计、动漫设计、网页制做、数码影像设计等数码艺术课,但在增加的同时也要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律。艺术教育教学由此走到了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地步,是培养计算机人才还是培养艺术人才?然而计算机的软件制作与艺术设计并不矛盾,只是要在艺术的前提下,利用先进手段提高设计的表现力。

四、总结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出现推动了现代设计的教育教学,使学生在设计学习中进入到了一个非常先进的领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出现提高了学生的设计思维,拓宽了学生的设计思路,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所以,高科技的介入要在某个前提下有度的实施。但无论如何,计算机辅助设计最终会进入艺术设计教育领域,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艺术的拓展和教育革命的成果。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更应不断地更新观念,接受新的高科技手段来服务于教育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迁移教学现况论文

高校教学计算机基础论文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高职计算机教学论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数字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论文

面向成人教育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体系改进的思路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

计算机教学设计
《计算机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计算机教学设计(精选18篇)】相关文章:

国外计算机教学论文2023-03-05

艺术类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2023-07-22

浅谈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的论文2024-04-15

英语教学计算机专业论文2023-05-14

计算机教学创新论文2023-01-09

实践教学改革计算机基础论文2024-02-19

计算机教学论文2023-11-14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思考与改革2023-03-25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专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讨论文2023-10-08

计算机基础中性转变分析论文2022-06-2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