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基础知识

时间:2023-11-10 07:44:14 记叙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记叙文写作基础知识(共11篇)由网友“慧会冉”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叙文写作基础知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记叙文写作基础知识

篇1:记叙文写作基础知识

记叙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一、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

[记叙文的概念]

记叙文,是叙述、描写人物、事件、景物的文章。

即通过人物的言行、事情的经过,来表达一定的中心思想。

或者说,记叙文是通过记叙人物、事件,来表明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不是狭义的文体概念,它是泛指以叙述、描写为主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文章。写人、记事、摹景、状物均属广义的记叙,以这些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叫记叙文。

[ 记叙文的特点]

1、以人、事、物、景为写作对象;

2、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3、通过对事物的描述,用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4、记叙文的主题,一般是通过对人事物的描述表现出来煌,而不是由作直接讲出来的。

二、记叙文的类型

A、一般来说, 记叙文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简单记叙文”:只记一人一事,篇幅比较短小;

另一种是“复杂记叙文”:所记的人和事件,不限于一个或一件;写作方法也比较复杂。

记叙文包括范围很广 ,童话、故事、散文、游记、参观记、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人物传记、回忆录、家史、短篇小说、长篇小说,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B、记叙文本身也较复杂,它又可公为四种类型:

写人、记事、写景、状物。

写人、记事,只是侧重不同,二者密不可分。写人要叙事;记事要有人。只是人、事在不同的文章里描述的程度不同:

写景、状物有密切关系,其实质是咏物抒情,“情景作文”是二者合一之体现。景也是物(是有观赏价值的物),关键在“情”,然“情”之依托物,乃景、物及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等)。

三、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但它并不排斥议论、说明和抒情。

复杂的记叙文,往往是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相互结合。

为什么会这样来表达呢?

1、因为在记叙文中,所写的人、所记的事、所描摹的事物,总要有作者的看法,总要表达自已的感情。

这种对人或事物发表看法,进行评论——这就是“议论”;

这种对人或事物,表达自已的爱憎感情——这就叫“抒情”。

2、一篇好的记叙文,,不能单纯叙述、描写,而要在叙述、描写过程中,夹以议论、抒情。

3、写记叙文 ,除了运用主要表达方式(记叙和描写)外 ,为了突出形象、加深主题,常常用到到议论、抒情和说明;但议论、抒情应恰到好处使文章更形象生动,更富有感染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从上述可见:叙述、描写——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

议论、抒情——是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

四、记叙文的“六要素”

1、记叙文的“六要素”

所谓“六要素”,就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任何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字,都不能缺少其中任何一项,否则,叙述就会出现疑窦,出现悬念;或者有头无尾,线索中断;或者来路不明,无中生有。

2、记叙文的“六要素”也是叙述、记事的“六要素”。

3、怎样理解 “六要素”?

因为一件事情,都要发生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环境(地点)里,有一定的人物参加。凡事情都有其起因(原因)、经过、结果。这些都是写记叙文的主要内容,必须写具体,重点内容要写详细、写充实,才能达到一篇记叙文的写作目的。

要想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只有将与这事情有关的主要因素,交代清楚,就能把这个故事(事情、事件),即文章,显得完整、有条理。

也只有把六要素,交代清楚了,才能更好地表现主题思想。

在文章中,如何处理 “六要素”呢?

——要根据文章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加以运用。

A、用三个“要素”,就能写成文章。

写一篇文章,对所写的人物、事件,都要有所侧重。只要能抓住其中三个要素,就可以写出一篇好篇文章。

在“六要素”中,时间、地点是最主要的要素。

因为 ,一切事物都存在一定的时间、地点(空间)里;一切事物又都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发生,发展,进行演变的。

所以, 时间、地点,必须交代清楚(交代即可,不等要详写)。

在一篇文章里,只要抓住不同的时间、地点的变化,就能突出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就能写同很有特色的记叙文章来。

B、“六要素”的位置。

时间、地点——通常在文章前面作简要交化;

人物——随事件发展,陆续登场;

吸引人结果——作倒叙方法描述;

还可以最后交代原因——以作悬念。

C、有时,有的要素,可不用出现。

“六要素”,是否在文中都得出现?——这要从实际情况而定。

若,时间、地点,是人所共知的;或由其他之描述也能反映出来的;或不交代也没有多大影响的要素——则可省略不写。

如果事件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结局可以不写,以给人留下回味之余地。

D、以时间为例,看“六要素”的交代方法可灵活多样。

□ 一般的交代:

×年×月×日

早晨、中午、傍晚

○ 代替法:

通过“太阳升起来了”、“烈日当空”、“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天边染上了红霞”等来代替时间的变化。

◎ 精确到:

时、分、秒

※ 大概:

“以前”、“古时候”、“前不久”、“最近”。

五、记叙文的写作要略

(一)、定要素

记叙文的写作,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定要素;

搭架子;

会表达。

【定要素】

[相同点]

时间、地点——这是写文章的共同要素,一般都应写入文章。

[不同点]

一是,对人物和事件,在每篇目文章里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各类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内容)的重点内容也不同(或人、事、物、景)。

写人=时间+地点+人;

记事=时间+地点+事(原因、经过、结果);

写景=时间+地点+景(过去、现在、未来);

状物=时间+地点+物;

抒情=时间+地点+情(见景生情、睹物思人)。

(二)、搭架子

记叙文的写作,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定要素;

搭架子;

会表达。

(二)、搭架子

搭架子——这是记文的结构安排问题。

开头——要简明、要点题。

中间——有“六定”:

1、定(分)段;

2、定各段详略;

3、定事——记一事或几事(一详,余略);

4、定人——写一人或几人(一主,余从);

5、定表达——以叙述为主,兼议论或抒情;;

6、定过渡、照应——使文章曲折、波澜。

结尾——要扣题;收束有力、发人深省、令人回味。

(三)、善表达

要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写好记叙文。

这就必须知道各种表达方式的作用和表现方法。这也是写作中的大事。

叙述、描写——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

[叙述]

叙述是作者对人物、事件、环境作一般交代和说明,不作细致刻画。

一般用在:具体情节,事情因、果、经过的叙述。

[描写]

描写是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刻画。要用生动富有感情的、形象的语言,着重刻画人、事、物的具体状态和细节特征。

议论、抒情——是记叙文兼用的表达方式。

[议论]

记叙文的议论,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记叙文中穿插的议论,可起到画龙点睛作用;有的在段落之间加上一两句议论,还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记叙文中的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先议后叙;有的是不直接对人、事、物发表议论,而是由文中的人物去发议论、作评价。

[抒情]

记叙文中抒情有两种情况:

一是,在叙述的基础上,直接抒发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二是,间接抒情,是寄情于人、事、物中,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用情景交融、情事结合的内容,使人受到感染。

◎ 记叙文要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要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少用议论、抒情。

因为记叙文是要充分地具体叙述、描写客观事物,让事实本身说话。

议论、抒情用在文章开头、结尾、中间,或写在与事间均可。

这几种表达方式,要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巧立意

[巧立意]要明确1、2、3、4,四件事!

1、“立意”,就是确立主题,也就是写出来的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2、确立的主题,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 审清题意,做到全局在胸;

二是, 明确主题,做到突出中心。

3、确定记叙文主题时,要做到“三要”:

一要,有积极意义(主题思想必须是健康的,有教育癔义);

二要, 集中(不能是多中心);

三要,含蓄(主政工要蕴含在具体的记叙和描写,之中, 一般不宜用明显的话语揭示出来。)

4、在明确主题时,要考虑到记叙的内容,来定中心:

写人记叙文——要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记事记叙文——要写出事件所蕴涵的意义(或政治思想、或哲理、或情趣的);

写景记叙文——要写出个人对景物深刻的感悟(热爱之情);

状物记叙文——要透露出乐趣,或托物言志,要表现对人或现象之情感。

(五)、记叙文的“头” 与“尾”

记叙文常用的开头法:

开门见山开头——直截了当地交代了要写的事情的起因和必要的要素;也可开宗明义,一落笔便直触主题(中心)。

悬念法开头——先造成悬念,让读者产生悬想;

环境描写开头 ——以生动的环境描写起笔,来渲染气氛;

名言警句开头——以含蓄深刻的名言警句开头。

此外, 记叙文也可用下列方法开头:

议论开头;

抒情开头;

说明开头;

人物开头;

景物开头;

设问开头;

倒叙开头;

回忆开头……

开头,要揭示中心、要简要、要引人入胜。

记叙文常用的结尾法:

照应开头,点题结尾;

自然结尾;

引用阐发结尾;

省略号结尾;

还可以用下列方法结尾:

总结全文,画龙点睛;

议论抒情,深化主题;

展望未来,鼓舞号召;

结尾是文章的结束部分,也是文章有机组成部分。结尾要能起到点明或深化主题的作用。

篇2:记叙文的写作基础知识

记叙文的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记叙文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它是写作训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一般说来,它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人物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这个人物可以写一件事,也可写几件事;写人的文章理解的时候要看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要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性格,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在这上面来理解。因为落脚点就是通过事来表现人。如果这篇文章写了三件事,但是是通过这三件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这就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二是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事件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中心事件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如果说这篇文章也记叙了三件事,通过这三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或者给我们一个启示,这就是写事的文章。

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但应注意的是,在一篇记叙文中,写人、写景、写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应各有侧重。

【基本要求】

1. 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事由。2. 按故事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依次叙述。

3. 主题鲜明,内容清楚。文章中的故事应有头有尾,要写出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结束的过程。 确切地说,在记叙时要把与一件事物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等因素交代清楚,才能给人一种完整的认识和印象。4. 层次分明,有条有理。 记叙时,要有开头,正文及结尾。有时涉及几个人或几件事,一件事往往牵涉到相关的次要事情;有时一件大事中还包括小事,这就要对记叙的事情做出分析,分清主线和副线,围绕主线安排副线。5. 详略得当,主次适宜。记叙事情时,要注意主题鲜明突出,清楚具体,内容感人深刻。写人时,要抓住典型事例、典型行动和表现。对中心事件和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地方,要详细叙述;次要的东西,就少写或不写。

【注意事项】

1. 仔细审题,确定主题。文章的目的、内容、结构层次以及语言的运用,都要围绕主题进行。

2. 根据情景提示和主题,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用每段的首句即主题句来指明段落的中心思想。安 排好关键的主题句,就会使中心更加突出,眉目清楚。

3. 要进行审题,初写时,多模仿句型写简单句,循序渐进,逐步深化。

4.写作前最好有个简明扼要的'提纲,使自己的写作有章可循。审题后要先写出草稿,经过修改之后, 再正式成文。

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

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人物描写

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记叙文的写法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与事件背景

5。反映的道理(主题)

6。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体会,感想。

这些都同样重要,如果没有其中一点,就不是记叙文了。

常用修辞

1.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如: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 特点 例句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4.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增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间隔反复)

7.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 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10.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篇3:记叙文的写作基础知识

记叙文的写作基础知识

一、常见叙事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5、时间线索6、地点变换线索

找线索: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二、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三、人物的描写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四、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

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含义。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3.注意语气或语调。

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

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

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六、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为下文××埋下伏笔

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为下文××埋下伏笔

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篇4:中考记叙文写作基础知识「清晰」

中考记叙文写作基础知识「清晰」

记叙文写作要点:

总要求:立意新深,蕴含丰富,记事生动,状景生辉,抒情动人。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的线索:

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记叙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自然、有亲切感。

(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

(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倒叙作用:倒叙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叙述有波澜、或为了造成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1、叙述

(1)概念和要求

(2)叙述的人称和视角

(3)顺序和倒叙、插叙和补叙、总叙和分叙

2、描写

(1)描写概念和要求

(2)描写的对象:人物描写(语言、行动、神态、心里、外貌)、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3)描写的方法:白描与工笔、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3、抒情(穿插运用)

(1)抒情的含义和要求

(2)抒情的方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寓情于景)

4、议论(穿插运用)

5、叙述与描写的升格训练

6、议论抒情运用的升格训练

记叙文的语言

1、语言的意义和风格

2、语言的基本要求:准确、简练、生动

3、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方法(准确用词、选用句式、添加枝叶成分、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4、语言生动、形象

记叙文分类指导

1、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单个人物、几个人物)

2、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件事情,几件事情)

3、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4、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1、悬念、巧合、误会

2、疏密、虚实

3、抑扬

4、张弛

5、蒙太奇与意识流

写作注意事项

一、作文字迹工整,

二、卷面干净整洁,

三、开头结尾要简练,

四、动笔之前要拟题,列提纲,

五、平时要多积累优美的字词句子,用时心不慌。

声明: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影响到利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

篇5:写作基础知识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基本写作技巧

写作前,要树立读者意识

很多人在写作之前没有任何的意识,认为写作就是写文字就好了,但是事实上,写作并不是写给自己看的,是要写给读者看的。所以树立起读者的意识对于作者来说就极为重要。引用萨姆·利思在书中的一句话:“从某些方面来说,写作是一场骗局。”

他所谓的骗局并非是欺骗读者,而是说一位好的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总是能够完美地掌握住全局,而且也知道如何对读者进行引导,让读者能够理解和看懂我们的文字。在这本书中,作者也践行了它的“读者意识”,他将自己放在读者的角度,进行写作的.时候,总是妙语连珠,引人入胜。而不是单纯地说教,把自己作为教师爷来给大家说教。所谓的寓教于乐大概就是这样吧。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轻松地学会了写作。

在践行读者意识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想办法让语言变得简单明了,让尽可能多的人能够看懂,理解你所说的话。在写作的时候,我们要时刻谨记重点不是你说什么,而是人们听到什么。这就是读者意识。

如何让故事更生动

大家肯定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自己写作的时候,总是拉拉家常,记流水账,内容干瘪且无趣。而别人的文章总是能够吸引人的。那么我们要如何让故事更加生动呢?

作者在书中写到好的文章的语言要用精炼的口语,让人物显得立体,让人感觉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在人物形象设定上,也要通过合理分配情节来体现,情节符合人物的思想和行为,而非刻意去营造。在内容的想法上也要积极创新,让叙述方法或从新的角度使故事生动有趣。

提高读者阅读兴趣最常见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读者提出一个问题,或者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但吊着胃口迟迟不说。这同时也是电视剧常用的手段,希区柯克曾举过“桌子底下的炸弹”的例子:一个炸弹突然爆炸会制造惊吓,但当观众知道桌子底下有东西,不知何时会爆炸,会制造悬疑感。

所以说带有一定的悬念能够让你的故事变得更加有趣,带来致命的吸引力。

如何确定用抽象表达还是用具象的描写

大家都知道,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我们需要使用抽象的“行话”,书中就举例了银行家的例子,表示你如果直接和普通人讲“信用违约互换”和“金边债券”,他们可能不会理解,而如果像行家去解释这些内容,他们甚至觉得你瞧不起他。

抽象本身其实不是坏事,儿时的我们,大脑并不能够处理很多抽象的事物,所以只能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帮助理解,而限制的我们,思维能够处理抽象的事物,甚至能够描述复杂的理论,而抽象的内容反而让我们能够快速的收获信息。

作者也提到大部分写作时,我们尽量还是具体地去描绘事件。这里有一个技巧:名词越具体,动词越强,效果就越好。

比如,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句子1:她很难过。

句子2:她抱着膝盖瑟缩在角落里,两眼紧闭,豆大的泪珠随着脸颊悄悄滑落

篇6:写作基础知识

(一)商务文书的分类

在实际工作中,大家可能会遇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商务文书,根据其形式和内容用途可以大致将其划分为以下的类型:

1.按形式来划分

以形式作为划分标准,商务文书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固定格式的商务文书

常见的固定格式的商务文书主要有:商务合同、邀请信、通知、请示以及批复。相比较而言,这类商务文书的格式是有比较规范的要求的。

非固定格式的商务文书

而所谓非固定格式的商务文书,在日常工作中则往往应用得更为广泛,其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一起兴起的电子邮件。

2.按内容用途来划分

以内容以及用途作为划分标准,商务文书则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通用的商务文书

常见的通用商务文书主要有:通知、会议纪要、请示、批复、总结、备忘录以及报告等。由于相对于礼仪性商务文书而言,这些文体使用得更为频繁,所以在课程后面的内容中将对它们的写作方法进行专门的讨论。

礼仪性的商务文书

而所谓礼仪性的商务文书,则主要是指贺信、贺电、邀请书、请柬以及慰问信。

(二)商务文书写作的作用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商务文书写作是很多人工作的一部分;而每个人工作首先都是有私心的,即工作首先是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做出贡献,然后再将私心通过公心来实现——公司或单位好,个人才可以好。因此,商务文书写作对于更好地完成大家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福布斯》杂志的创始人——马尔克姆·福布斯曾经说“一封好的商务信函,可以让你得到一次面试的机会,帮助你摆脱困境,或者为你带来财富”。也就是说,写好商务文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大家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

【案例1】

单向沟通的表现

日常工作生活中有很多陷入单向沟通的例子,比如说短信。在一般情况下,无论对方是否想接收短信,只要手机开着他就会收到,并且往往根据他自己当时的心情去诠释短信的内容。而发送人的心情则通常难以得到传递,由此而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和误解。

(三)学习商务文书写作的关键

商务文书写作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这些内容也就是本课程的主要构成:

商务文书的写作步骤以及相应的重点;

商务文书的写作技巧;

商务文书写作的注意事项;

商务文书写作应掌握的范例。

(四)商务文书写作的特点与要素

1.商务文书写作的特点。提炼出商务文书以下的特点:

简明

正所谓“句中无余字,篇内无赘语”,“简明”是商务文书首要特点。

准确

而所谓“准确”,就是要求商务文书要做到“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不要像“关门闭户掩柴飞”这样的表达一样将同样一个意思重复三次。在意思清楚的前提下,商务文书写作应追求尽量用一段话、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将核心意思表达出来。

朴实

所谓“朴实”,就是指在商务文书写作中不要去刻意地堆砌辞藻,一代文豪白居易尚且不这样做,我们就更不必在这个方面显示自己的实力和水平了。

庄重

所谓“庄重”,是指在商务文书中对整体风格的把握不要过于诙谐幽默,太多的玩笑会极大地影响文书的严肃性。

规范

商务文书写作在很多方面还具有规范性强的特点,其中标点符号的规范性就尤为重要,但是却往往被大家所忽视。

2.商务文书写作的要素

商务文书写作有以下四个要素:

主旨

所谓“主旨”,就是指商务文书的中心思想,即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应该对方看到该商务文书后产生作者所希望的感受和行动。在主旨方面,应该遵循“正确、务实、集中、鲜明”的原则。

材料

好的商务文书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围绕作者的主旨来收集很多相关方面的素材。在材料方面,应该遵循“收集要多、选择要严、使用要巧”的原则。

结构

好的商务文书还应该具有良好的结构,否则会导致在不应该浪费笔墨的地方花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而需要去强调的内容则被相应的弱化。在结构方面,可以选择“篇段合一式、分层表达式、分条列项式”等方式。

语言

如果说主旨、材料以及结构构成了商务文书的骨骼,那么在其中行文的语言就是对其进行填充和丰富的血肉。在语言方面,应该做到“风格平直朴实庄重、表达规范准确简练”,最低要求也必须进行拼写检查以保证用词的准确。

篇7:写作基础知识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还要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

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一、议论文的要素:

详细说明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1.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可以分出主从。

2.如何找中心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位置可分: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

论据:证明论点成立的材料。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论证: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罗辑关系纽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二、议论文结构

1.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2.可分两大类

a.纵式: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

例1.“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

例2.“起录转合”式:开头破题,引出论述问题;接着承接开头,阐述所论述的问题;“转”是从各个角度证明论点;最后归结,就是“合”。

b.横式: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

例如:

有“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

有“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

有“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总是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总之,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

考场如何写好议论文

1.写好字

一篇内质不错的文章,字迹可憎,其分值往往不理想。为何?其一,字和卷面差,按评分要求要扣分,其二,试卷的“面目”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阅卷者打分的情绪。美观整洁的书写是文章最好的“外衣”,它对阅卷者评分印象的形成是直接有效的:首先,笔划要清楚。字迹笔划清楚,字体端正,就能给阅卷者留下好印象。相反,龙飞凤舞,一路狂草,但难以辨认,就算文章写得好,也难以让人欣赏。其次,字体要适中。字体过大,卷面有拥挤繁乱之感,观之不雅。字体过小,阅读起来如觉蚁行,极其费神。再次,尽量少涂改。要涂改也须规范地涂改,切忌乱涂乱画,在卷面留下醒目的墨点,造成凌乱之感。

2.拟好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递显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于它位居文章结构之首,所以文章题目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可鲜明,可形象,可简洁,可别致,可整齐,不一而足。总之,以能激发阅卷者阅读兴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为最佳。

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观点鲜明的文章最受阅卷者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够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便于阅卷者准确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3.开好头

高尔基说过:“(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短,即要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因为评分标准中有“中心明确”的细则。开篇确定中心,有利于阅卷者按等计分,也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靓,即要精彩。这也是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精彩的开头,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阅卷者,给阅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开头要精彩,多用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引入论点,还可引述名言,讲述寓言故事导入话题。

篇8:写作基础知识

上行文

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如请示、报告。其行文方向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三种。

1.逐级行文

即下级机关向具有隶属关系的上一级机关行文,是上行文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除特殊情况外,下级机关一般均应向直接上级机关行文,以保持正常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2.多级行文

即下级机关在必要时向具有隶属关系的上一级机关和更高一级的上级机关行文。这种行文方式只在个别特殊情况下,如遇有重大问题时才可使用。

3.越级行文

即下级机关在非常必要时,越过有隶属关系的上一级机关而向更高级的上级机关行文。这种方式只能在下列特殊情况下采用:

(1)由于发生特殊紧急情况,如严重自然灾害等,逐级上报会延误时机,造成更大损失的问题;

(2)向具有隶属关系的上一级机关请示多次,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问题;

(3)隶属下级机关与上级机关之间有争议而无法解决的问题;

(4)上级机关交办的,并指定越级上报的事项;

(5)对上一级机关进行检举、揭发的问题;

(6)询问与请示极个别的、必要的具体问题等。

平行文。指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发文,如通知、函。

下行文。指上级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发文,如命令、指令、决定、决议、布告、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等。

下行文

下行文是上级机关向所属的下级机关的行文。其行文方式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直达基层行文三种。

1.逐级行文

即采取逐级下达的方式或只对直属的下一级机关行文:

2.多级行文

即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向所属的几级下级机关行文。

3.直达基层行文

即上级机关直接向最基层机关行文.采用这种方式行文的多是无须保密的普通文书。

平行文

平行文是相互没有隶属关系的同级机关或者不属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问的行文。这是不分系统、级别、地区、性质的机关之间的行文。机关之间需要彼此联系工作、沟通情况时,可以使用函、知照性通知等文种。

泛行文

主要是指公文可以同时上行、下行或者平行,还向社会公布。行政公文中的公告、通告即属于此类。

公文格式构成

应用写作类的公文一般由发文机关、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日期、印章、成文日期、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篇9:写作基础知识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写作基础知识之材料作文20xx,欢迎阅读。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写作策略: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篇10: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诗歌概述

诗歌是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诗言志,歌咏言”(《尚书·尧典》)“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汉书·艺文志》)

诗歌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价值。“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孔子提倡“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劳动者也重视诗的作用,“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我国历来强调“诗言志”。言志的诗必须具有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和对人进行道德规范的力量。“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诗论》)

诗歌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思想内容的集中性。诗歌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表现。“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吴乔《围炉诗话》)诗歌思想内容的集中性主要体现在:它是通过创造意境(诗的形象)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意境,就是内情与外景的水乳交融,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就是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启示力的富于诗味的艺术世界。

(二)表达方法的抒情性。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样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诗贵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别林斯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诗的创作贵在自然流露。诗的生成如像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当掺以丝毫的矫揉造作。我想新体诗的生命便在这里。”(郭沫若)诗歌的抒情与其他文学样式的抒情相比较,其表现特别强烈。

(三)语言形式的音乐性。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毛诗序),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点。马克思说:“既然你用韵文写,你就应该把你的韵律安排得更艺术一些。”鲁迅要求:“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总之,诗的本质是:通过精心制作的语言,形象地表现独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从特殊中显示一般,使自我的感觉世界和情感世界达到和谐与统一。

第二节诗歌的写作

初学者怎样学习写诗呢?

一、捕捉和创造诗的形象

(一)诗用形象思维写作

别林斯基早就指出:“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这就告诉我们,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

进行形象思维,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艾青指出:“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象印子打在纸上样地清楚。”因此他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能捕捉到新颖的形象,也就有了写诗的素材。那么怎样才能捕捉到形象呢?这就要靠灵感。马雅可夫斯基举过一个捕捉形象的例子:大约在19,他从萨拉托夫回到莫斯科。

为了对一个在火车上同路的女人表示他对她完全没有邪念,诗人就说道:“我不是男人,而是穿着裤子的云”。说了这句话之后,他立即考虑到这话可以入诗——但他又担心这句话口头上传出去白白地滥用掉了。那怎么办呢?他十分焦急,差不多有半小时,诗人用许多问题问那少女,直到他相信自己的话已从少女的另一只耳朵飞了出动之后,他才放心。两年之后,他用了“穿裤子的云”作为一首长诗的标题。

(二)诗是“想象的表现”亚里士多德说:“诗需要一种特殊的赋予,或其人有疯狂的成分,或者使他容易想象所要求的神态。”雪莱:“一般来说,诗歌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布莱士列特:“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别林斯基:“在诗中想象是主要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诗人的想象和科学家的想象不同。培根指出:“诗是一门学问,在文学的韵律方面大部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极端自由,并且和想象有关系。想象因为不受物质规律的束缚,可以随意把自然分开的东西联合,把联合的东西分开。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离异。”雪莱也说过:“诗使它触及的一切变形。”安徒生在他的童话《创造》中写道:一个爱写诗的青年人,因为写不出好诗来而苦恼,于是去找巫婆。巫婆给他戴上眼镜,安上听筒,他就听到了马铃薯在唱自己家庭的历史,野李树在讲故事,而人群中,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在不停地旋转。这里说的其实是,要做一个诗人光凭常人的听觉还不够,还得有诗人变形的眼镜和听筒。所以,我们写诗,既要对生活特征观察得很精确,而同时又不缺乏把这些特征加以变化的勇气。由于变形,诗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的意义。例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这里写的并不仅仅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而主要是写三十年代北方农民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精神素质。“老马”是个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三)诗歌形象的创造马雅可夫斯基在《怎样写诗》中对青年作者说:“应该使诗达到最大限度的传神。传神的巨大手段之一是形象。”艾略特认为,创造形象就是“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具体方法很多,例如:虚与实转化;人与物转化;物与物转化;内与外转化;大与小转化;远与近转化;少与多转化;部分与整体转化;历史与现实转化;现实与未来转化等。

需要强调的是:诗中的诗人形象和景物形象都是为表现情感、情绪、情趣服务的。诗的情感性重于形象性,离开抒情需要去胡乱堆砌形象,只能损害诗歌。

篇11:语文写作基础知识

作者对祖母感情的深切、侍奉的殷勤和依附的紧密。勾勒出陈情不仕的一个很重要的画面。

西晋人李密所著,是他写给晋武帝的奏章。当时时局动荡皇帝希望李密能出来做官。因为李密是蜀国人在蜀国又以孝著名,当过官很有名气。所以皇帝希望他能出来做官来服民心。并且希望进一步扩充领土就更加希望天下人以为晋朝清明来进一步取得他国民心。李密孝顺同样也有着浓厚的忠君思想所谓“一朝君主一朝臣”但他为了保全性命就写了这篇表。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朝廷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

李密早有孝名,据《晋书》本传记载,李密奉事祖母刘氏“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武帝览表,赞叹说:“密不空有名也”。感动之际,因赐奴婢二人,并令郡县供应其祖母膳食,密遂得以终养。

在李密写完这篇表后一年左右的时间,刘氏就去世了。他在家守孝两年后,出仕官职很小,因为当时的政局已相当稳定,晋武帝不需要李密了,便不再重视他。李密做了两年官后辞去职务。

南宋文学家赵与时在其著作《宾退录》中曾引用安子顺的言论:“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青城山隐士安子顺世通云。此三文遂被并称为抒情佳篇而传诵于世。

总结:这个结论含蕴精警,表面看来它有对武帝的忠敬之心,又有对祖母的孝顺之情,使武帝意识到作者的真情实感一一出自肺腑,句句有理,处处合情。

记叙文写作教学论文

记叙文要点

高考英语记叙文的写作基础

复杂记叙文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考记叙文写作要点及点评

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写作教学应抓好“三言”

关于初中英语的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高中作文写作方法

记叙文写作基础知识
《记叙文写作基础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记叙文写作基础知识(共11篇)】相关文章:

记叙文写作训练2024-04-07

记叙文写作2023-09-18

浅谈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2022-09-01

小学写作基础知识介绍2022-10-04

高考记叙文指导的三原则2022-12-11

高考语文记叙文的写作六要素2022-08-11

记叙文写作指导2022-06-17

高考作文指导:记叙文体裁的高分攻略2022-05-08

生活体验在记叙文写作中的使用2022-09-28

高中记叙文的写作技巧202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