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风俗习惯作文

时间:2022-07-21 09:43:13 更多作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绍兴风俗习惯作文(整理25篇)由网友“诺诺小柳”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绍兴风俗习惯作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绍兴风俗习惯作文

篇1:绍兴风俗习惯作文

过年的气氛正越来越淡,很多人会选择在此时出游,而在我的外婆那边——绍兴,过年的习俗仍坚守着原来的习俗,与几十年前几无区别。

你看,一进入农历十二月,人们就开始忙起来了:扯年糕,裹粽子,杀鸡宰猪,而屋檐下挂着的腊肉、腊鸭让人们开始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到了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是绍兴俗称的“小年夜”,这天,每家每户都要“送灶司菩萨上天”,供奉全鸡、苹果等6样东西,让灶神吃好可以去向玉皇大帝述说这一年的好事。

送灶神之后,除夕之前,每户人家会选择一个吉日进行“祝福”,这在绍兴是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祝福”很有讲究,在“祝福”前,大家必须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祝福”时,必须在吉时,先摆好碗筷、酒盅,中间放上全鸡全鹅,上面用筷子插着,旁边还要放上刀,另还有年糕、粽子,然后按辈份行三跪九叩之礼。我看见外婆一边拜一连口中念念有词,念什么我不大清楚,我只知道,菩萨吃饭很快,外婆很快就在送神了,而我们就能大吃一顿了。

到了年三十,这天会很忙,白天要贴福字挂春联,傍晚要接灶神和分岁。分岁又称辞岁。在绍兴,先要给祖宗分岁,就是祭祖。然后才是吃年夜饭,俗话说“年三十夜的吃,正月初一的穿”,这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大家忙碌了一年,欢欢喜喜团聚。吃完时,长辈会向小辈分压岁钱,这是我最喜欢的时刻,一下子创收很多,嘻嘻。

分岁后,外婆还会让我们一起做汤团,这是为了在大年初一早上请菩萨和祭祖用。当然了,正月初一早上,我们就吃甜甜蜜蜜的汤团了,以求新的一年每天都是甜蜜的。

新年钟声敲响时,就是寺院里最热闹的时候,大家都在烧头香,祈求新的一年家人健康,万事如意。

在绍兴过年,是不是让你感觉隆重而有趣呢?

篇2:绍兴风俗习惯作文400字

绍兴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它东接宁波,西临杭州,距上海232公里,东北部为水网平原,西南部为丘陵山地,丘陵山地约占全市面积的三分之二,境内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光照充足,年平均湿度16.4摄氏度,年降水量1300毫米。

绍兴是一座杭州湾旁地方色彩特浓的水城,境内河道纵横,绿水晶莹,石桥飞架,轻舟穿梭,有大小桥梁4000余座。

绍兴又是历史悠久,名人辈出之城。在夏朝,有大禹治水,春秋战国时,有越王勾践的卧心尝胆。近代有鲁迅,秋勤,周总理等等。所以绍兴有“鱼米之乡”,“文物之绑”的美称。可是我更迷恋桥。

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桥。素有江南水乡之称的绍兴有许多数不清的桥,一座座千姿白态的桥都构成了一副副独特的画面,你看那古色古乡的“老柯桥”,它像一轮弯月,又像一条美丽的彩带倒映湖面上,它显示着它的历史它的美。那现代派的轻纺大桥,像一艘即将起航的帆船,耸立在大运河上,它展现着今日绍兴的蓬勃发展。

还有那些不知名的桥,它们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是它们朴实的身材倒映在平静的河面上像一副副真实的水墨画,多么的婀娜多资。

家乡的桥,每一座都给人们带来了欢乐,每一座都见证了历史的变更。我爱我的家乡,但我更爱家乡的桥。

篇3:绍兴风俗习惯作文400字

绍兴,是一个拥有25悠久文化历史的一座古城,越王勾践曾在这儿卧心薪尝胆,鲁迅在这儿谱写生命中最辉煌的篇章,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绍兴是这么多英雄的出生地,而我也有幸出生在绍兴。

绍兴,一年四季都风景宜人。春天到处都是姹紫嫣红的景象,这里的景色不禁让我想起了一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夏天池塘里开满了艳丽的荷花,它们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把夏日的炎热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这儿一丛,那儿一簇,三五成群,池塘里成了粉红色的天下。“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说的不就是这景色吗?不知不觉中秋已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落叶伴着风的节奏翩翩起舞,宛如一支优美的乐章。山上的枫树在夕阳的照耀下露出了火红的笑脸,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呀!冬迈着轻捷的脚步踏入人间。天空中飘下了几片雪,轻而柔,缓而美。一个上午,雪姑娘便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白棉袄,放眼望去,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此景不正符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吗?

绍兴,不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以独特的方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篇4: 绍兴作文

正是午后,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树上的蝉不知疲倦地叫着,像是令人昏昏欲睡的催眠曲。此时的我,正沿着东湖岸向前走,原来的兴奋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无边的困意。

终于来到乘坐乌蓬船的地方,一条条小船停靠在湖岸。我穿上救生衣,坐入狭窄的小船。小船上方覆盖着两张黑色的蓬,船夫坐在船的一头用脚划着船桨。乌蓬船曾经是江南水乡重要的交通工具,是一种脚划船。来到绍兴的游客都喜欢乘坐脚划乌蓬船,切身体验穿行于小桥流水人家之间的惬意。船随着船夫脚踩浆的声音缓缓离岸。

碧绿荡漾的东湖水上,乌蓬船穿梭往来。偶尔卷过几阵小小的水旋涡,消失在一层层波浪中。随着小船划向湖中央,渐渐感觉到些许清凉,我的困意也渐渐消散。远处的桥边,亭子在红花绿草中,显得别致美观。乍眼一看,东湖的水真绿啊!只有翡翠深沉的绿能与之媲美。山的倒影、树的倒影、船的倒影、人的倒影都融入这绿色之中。

慢慢地,船不知不觉地靠近了东湖的山。自汉代起,这里就是一个大型的矿石场,经过千百年劳动人民的鬼斧神凿,成就了现在的悬崖峭壁,奇潭深渊,最深处达四五十米。那些分明的棱角,平整的表面,漆黑的色条,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用汗水创造的奇迹。

船经过了仙桃洞和喇叭洞,到达了幽暗的陶公洞,四面都是峭壁,浅水处隐约看得见青苔浮动。陶公洞大约有五六十米高,向上看,光线从洞顶射进洞里,露天洞顶让人有身处井底之感。船夫踩着浆,发出哗哗的水声,洞里充满了回音,让人有种阴森的感觉,好像进入了神秘的境地一般。

从陶公洞出来,船往回驶了一段路之后,就靠岸了。我上岸后沿着来时的路,听着蝉欢快的歌声,带着满怀的好心情,与东湖挥手告别。

篇5: 绍兴作文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我要去上一堂有趣的课。

来到鲁迅故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三味书屋,老师说:“三味书屋里的”三味“就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醯醢。”穿上长衫,戴上帽子,坐在课桌前开始上课了。

首先早读的是《三字经》,因为是从右往左读,我们有点不习惯,所以读起来三三两两的。慢慢习惯了,便形成了朗朗书声。

早读结束以后,是对课,对课就是对对子,多对少,桃红对柳绿,黑对白……对到“独角兽”的时候,把我给难住了,其他的小朋友也说不出来,这时老师说:“以前有人对了个‘四眼狗’也是对的,但鲁迅先生对的‘比目鱼’更好,因为对对子要品性相近。

时光荏苒,一眨眼,半堂课过去了。我们在老师带领下做了描红习字,影描绣像,拓印”早“字等活动,印象最深的是描鲁迅的绣像,鲁迅先生有乌黑乌黑的胡须,炯炯有神的眼睛,他神色冷峻,默默地凝望着。

三味书上课很有意思,这样的课在我的家乡很常见,我们称之为”跟着课本游绍兴“。不错的,我的家乡是绍兴,一座美丽又充满历史的古城。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贺秘监词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在百草园中看”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在”学界泰斗,万世楷模“的指引下,走进书圣故里,听乌毡帽老人讲题扇桥、躲婆弄、笔飞弄的故事。

走在青石板上,在小桥流水边,白墙黑瓦旁,我们跟着课本游绍兴,我们遇见了美丽,遇见了历史,更遇见了美好的绍兴。

篇6: 绍兴作文

星期六我们组织了一次绍兴二日亲子游,理解绍兴的久远文明,玩耍了绍兴的美丽景点,品味了绍兴的美味佳肴。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绍兴臭豆腐和绍兴的镇城之宝AAA旅游景点――柯岩。

坐了很长工夫的车,我们到了绍兴。导游通知我们接上去要去我们这次旅游的第一站――鲁迅故里。我们到了鲁迅故里,曾经是半夜了。导游率领我们走过鲁迅家款待主人的客厅,鲁迅家里由于有钱,所以,鲁迅可以到一个很好的学堂去读书。一次,由于迟到,被教师罚了,就在书桌前刻了一个“早”字,提示本人不要迟到。我们又离开百草园,听说,这是鲁迅童年游玩的中央。

观赏完百草园,又观赏了两个古修建,鲁迅故里就观赏完了。

第二天也异样十分风趣。

第二天,我们去了柯岩,去时正下着小雨,模模糊糊可以看见一块很像一炷香的石头。再往前走,便看见一片很大的湖,湖地方有一座很大的洞,洞中有一座很大的佛像,佛像头上顶着小鸟,脚下游着金鱼,很有尊严地盘腿坐着。这个湖的金鱼大极了,我历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卫文俊买的鱼食才洒下去5秒钟就不见了。湖里还有乌龟。在湖水中可以看到有一条路可以通往那尊大佛像,但鱼那么大,要是下去,脚趾头就不保了。接上去,我们又到了一个佛堂,导游通知我们,直接双手合十是不对的,在佛堂里,要用另一种拜法。直接双手合十,是出家人、和尚、尼姑才干用中央法。我们要先将双手平摊,然后将两只大拇指伸向外面,再双手合一,两头是空的,这才是我们最正轨的拜法。

我们拜完佛,又坐了乌篷船,走了古迁道,就完毕了这次旅程。

这是一次高兴的活动,到如今我还意犹未尽。

篇7: 绍兴作文

国庆9天假期,我该干点什么呢?爸爸提议,约上三五好友带我去爬绍兴的诸葛仙山。

乡下的空气真清爽,一下车,微风就褒住了我,还带来了一丝稻香,放眼望去,那片水稻似乎还没熟,但翠绿的叶子包着它们金灿灿的身躯。足以让人驻足痴望。再加上青山和白云的陪衬,初秋,把她的美,她的情感,通过大自然,表达的淋漓尽致。太阳也来搭个戏,阳光洒在稻田中,也洒进了我的心,我举起相机,记录下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汽车又开往下一个地方,绕过房屋,开进了一条小路,小草低下了头,小花弯下了腰,蚂蚁也让开了道,汽车更是小心翼翼。路到头了,小溪的哗哗声也传进耳朵,爸爸和其他几个叔叔去探路了,太阳烧烤着大地,我忍不住脱去鞋袜,把脚放入溪中。顿时,凉爽从脚底开始蔓延,一下就传遍全身。风,拂过我的脸颊,扫了一下树叉,拍了一下大地。也溶到溪水中去。落花、落叶、顺着水势流到我的脚边。拾起一片绿叶,他好似一个少年,离开父母,去周游世界,毫不惧怕未知的危险,散发着一股青春的活力;捧起一朵小花,她就像一位少女,带来了大自然赐给她的清香,爸爸回来了,我起身走去,似乎,炎热不见了。

中午,我们走进农家乐,主人准备的玉米、南瓜早摆上饭桌。这里与饭馆不同,没有包间,没有大厅,也没有菜单,有的是热情和忙里忙外的汗水。金黄的玉米、绿油油的四季豆,甜滋滋的番薯汤,不仅仅是美味,乡下人的淳朴,用心。很简单的菜,很细心的询问,很热情的款待,我并不觉得这比高档餐厅差。

饱餐后,我们开始爬山了。

诸葛仙山是大自然的精致之作,竹林掩映,石径婉裕簧蕉ィ云雾缭绕。汨汩的溪流顺山势而下,我被迷住了,再往上走些,有个小水库,虽然有些枯叶在水库上漂浮,但还是能看到山水相映,下了山,我全身上下都湿透了。回到家,我早已筋疲力尽,但和一起回来的还有好心情,好回记。

篇8:风俗习惯作文

56个人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具有不同的民居,不同的饮食,不同的服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满族里的所有鞋子,上面都绣着花朵,当一缕缕微丝的风吹过去,那美丽的`花,在摇曳的摆动着。在他们的民族里看了都是很平常的事,但在我看来,那可是啧啧赞叹啊! 满族的妇女的服饰原为宽松肥大型,镶嵌着不同的花纹大花边。在布料上,贵人和新妇女先用朱红、大红的颜色,中年的妇女 喜欢藕荷色,青年少女喜欢粉色、绿色、月白色,长辈一般用深紫色,婆妇惟兰灰素色。旗袍布料多为绸缎,比较贫穷、农家妇女多用棉麻布料。

满族男人骑马时穿白褂子,这样不仅显出他们的帅气,而且还……

满族男子的帽子,夏天的时候戴着凉帽,戴着不仅凉爽,冬天的时候,戴着又厚又舒服帽子,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满族人是非常注重礼节。平时满族人互相见面时都要行请安礼,如果遇到长辈的时候,要先行礼请安才能说话,以表示尊敬。

满族人最隆重的礼节是抱见礼,也就是抱腰接面礼。挂族也是满族的一种盛行的一种风俗,旗也叫门笺,窗笺。在春节的时候每家都要在门楣上,窗户上挂旗,有的还贴上对联,增加了节日的喜气的气氛。

满族我国 少数民族之一,它是―朵鲜艳的花,它有其它民族没有的不同风俗,不同的特色!

篇9:风俗习惯作文

里三层外三层地裹着,从0℃左右的长沙坐着慢吞吞的1803列车,经过二十来个小时的长途旅行,回到了相隔已久的湛江海湾,回到了日夜相思的梦里水乡。

回家那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多,乡中已经处处张灯结彩,尽显迎春之意,在这座海滨城中,却是一点寒意也没有,从下火车开始,我便将自己尽情地沉浸在这一直保持着二十多度气温的空气中了,暖暖的冬,噢,温暖的家乡,我回来了。

回到村中的家,便开始了忙活着准备过年,因小弟今年要复习高考,家中种种便由我这大姐当头了。

大扫除、置年货、买春联等等,而今年最是不同的是要我帮奶奶提鸡去拜神,因多年在外求学,对家中种种习俗自是不甚熟知,对拜神游神之类更几乎是一直排斥远离,只知这里的人们将拜神与祭奠祖先列在了重要的必须仪式里面,这个中有无数般规矩,村中家家户户必有懂得之人熟记,到日子时便相应张罗。各村中设有土地公、石公、老爷庙等等,也自然有布场请灵的道士,为大家向神灵及先人请愿、还愿,年初正月里人们前来祈愿一年的平安顺利、兴旺发达,到年底自然是还愿谢恩的时候了。各家便选好日子,杀鸡斩鸭,分别提到各个庙中,酬谢一年之风调雨顺。几天下来提着鸡和糕点,还有那些拜神用的香和纸元宝,跟着奶奶走遍各大庙小庙,听村中道婆道士的念词,心底却不时漾出对家乡的无比依恋来,迷信也好,封建也罢,这些老人们谨记遵守了一辈子条条规矩,不正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表达吗?村间蹒跚的脚步,吃素、烧香、祷告,那一跪一拜之间,包含着多少浓浓的思念!

在家过春节,种种习俗过去和如今基本没变。除夕团年,一家人中午吃过饭便分工贴春联,在各个房间放上两根没洗过土的蒜或是连头拔起的胡萝卜预示“一年到头”的顺意,然后是将全家打扫干净把垃圾倒掉(正月前三天都不能扫地和往外仍垃圾),一切收拾好后,长辈们开始派发利是,小孩子们轮流洗澡换上新衣一起去放烟花,大人们则是呆在家里,看着电视里的粤剧,到晚上便开着全部的灯通宵迎春,团坐在大厅吃点心、看电视、话家常,一过十二点便点燃买好的长长鞭炮再渐渐睡觉。正月初一起来后便互道恭喜,一起吃个桔子,桔子是越酸越好,寓指好酸(粤语音同“孙”)吉利。

按家中传统,到初二父亲五个弟妹一起带着全家过来与爷爷奶奶团聚,大家聚在一起,老屋就显得很挤了,二十几个人必定要将两张八仙桌拼在一起,大家站起来围着桌子吃饭,拉家常,好不热闹。

近日在电视上看到,广州十万摩托车大军浩浩荡荡回乡过年,我想,过年回家与亲友团聚,不仅仅是人本性中对家的眷恋与归属感,更是一种文化上的坚守。那些坐飞机、挤火车、骑摩托车,甚至是一步一步走回家的人们,如同祭拜祖先那样,也是在完成一种文化仪式。

明天,我又将踏上开往长沙的列车,郑重奔赴我的另一处心灵之乡,那里有我学识渊博的良师,有我风华正茂的挚友,有我求之不倦的理想。海边的女儿又将走到远方,尽享那方美丽多姿的风景,但我也终会记得,再待春到时,回家过年。

回忆过去,家家户户都为了不愁吃,小院里满是瓜果蔬菜。一年四季,只要能种点什么,小院里就会满满的,瞧去,各种颜色掺杂交错,杂乱无章。好拥挤、好杂乱的小院。现在,各家都不怎么种蔬菜了,而是种花。一年四季,鲜花不断。春天,月季、玫瑰等竞相开放。夏天花儿更加繁盛,五颜六色。秋天,本该百花凋零,菊花却傲骨怒放。冬天,瑞雪纷飞,梅花却在枝头绽放。一年四季,芬芳不断。香啊,花园般美丽的家乡。

再想以前,村里村外都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树。到了夏天,在外边聊天的大人都顺着墙边坐,小孩们大都躲在屋里扇扇子。屋里像蒸笼,屋外像热锅。而现在,房前屋后,街道两旁,村里村外,都种上了绿化树,虽说不像森林那样茂密,但也绿树成荫。夏天,大人们在树下乘凉,小孩们在树下嬉戏。茂密的树叶,送来了阵阵清凉。爽啊,森林般清凉的家乡。

回首以往,田野里种满了庄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水稻、花生等。那时人们的种植技术还不是很高,虽然辛勤努力了,但收获的却不十分理想。那用一滴滴汗水浇灌出的庄稼,好像有意跟人们作对似的。现在呢,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遍地都是绿色无公害作物,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省时又省力,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业余生活也丰富了。春天,水稻如碧绿的海洋,泛起阵阵波浪;秋天水稻垂下了头,大地一片金黄,真可谓是“春种满野皆碧绿,秋收遍地是黄金”。乐啊,田野般满是收获的家乡。

回首往事,垃圾拥有一片乐土——街道,任意呆在每个角落,有时还迎着风翩翩起舞,甚至在水里游泳,让人看了就想躲,真脏啊。现在呢,垃圾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垃圾场,街道整洁了,铺上了水泥路,成为了一个耀眼的亮点。净啊,冰晶般闪耀的家乡。

家乡在不断的变化。在我心中,家乡如妙龄少女,越变越好看,我从心眼里热爱我的家乡。

篇10:风俗习惯作文

大龙的习俗有很多,像什么“春节去拜祖宗”“发炮”“烧香”“舞狮”等等。

但我觉得大龙除夕的拜祖宗还是最有趣的,因为要磕头,烧香,烧纸,还放鞭炮,这是在请祖宗回家过年,过了这茬,就可以吃年饭发压岁钱了,所以每到这时就特别激动。大龙是山区,民宅依着山脚,人烟稀少,所以很多人家就把祖坟建在不远的山腰上。每年的春节都是如此,今年我提出这次在家烧香,因为我家里离山上老祖宗的祖坟比较远,还要爬山,所以有这个念头,却给爸爸骂得狗血喷头,直骂我不尊敬老祖宗,我只好作罢。

下午快5点钟,等奶奶、大妈、妈妈、婶婶把年饭烧好,我们一行男人,爷爷、大伯、爸爸、叔叔还有我们小家伙一起结伴去拜老祖宗。据爷爷说因为风水的问题,我家的祖宗的坟在一个地势较险的半山腰,有的地方只能让一个人侧身而过。远远望去,像一把椅子坐落在青山中。一路上,爷爷迈着方步,大伯尾随其后,爸爸手上拎着个篮子,里头装着鸡、鸭、鱼和肉,啊,色香味俱全,老祖宗肯定乐的合不拢嘴;叔叔手上则拿着几副鞭炮,等着拿去放给老祖宗听的;我们小孩嘻嘻哈哈的,一路小跑。爬山了,大人们搀扶这爷爷,我们手脚并用着爬,运气好的在山边能捡到几根树枝撑着走(因为山太陡,如果没树枝,还得爬)。你只能抱怨,一个字:烦!但这话我只能在心里说,要是给我爸听见了,还不得把我活活吃了。好不容易到了半山腰,你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却不能休息,唉!终于来到了祖坟,这座坟供奉的是太太公和太公。

祖坟由水泥砌成一个平台,周围种满松柏,中间立着一方石碑,石碑正中刻着祖先的名字,下面密密麻麻刻满小辈的名字,当然也有我的名字。站在平台放眼望去,周围一座座重重叠叠的青山,下面是一块块整齐的稻田,祖先们在这块宁静祥和的土地长眠也十分惬意。大人们把祭品摆好,就恭恭敬敬地磕头;我们小孩咚咚咚磕头,不要奇怪,因为磕的不响,就是对祖宗的不尊敬,就会遭天打雷劈,虽然我觉得是迷信,但我心有余悸,万一被劈了,我不就死翘翘了么,只好从命了。

磕好头了,第二件事就是烧纸了,大人们虔诚地烧纸,分了几堆,还嘴里念念有词,我们几个小孩子不是烧,而是直接往火堆里扔,差点把自己的衣服烧着了,七搞八搞,弄完了;还不能走,还有第三件事,就是烧香,大人们毕恭毕敬地烧香还拜一拜,我们几个小孩烧了几根,拜了拜老祖宗就像一匹匹饿狼似的逃下山去。大人们就放鞭炮,接祖宗回家过年。

我觉得拜祖宗虽然麻烦,但我私下觉得这是对先人的尊敬,没有他们怎么会有我们,饮水思源,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传统,而且拜祖时可以想想自己一年有没有进步,对不对得起先人,也是一个鞭策。我觉得大龙除夕最有趣的风俗习惯莫过于此了。

篇11:风俗习惯作文

今天,我体验到畲族的婚嫁习俗。我们跟着讲解员,她说需要四个人分别来扮演新郎、新娘的舅子和两位伴娘。赵老师自告奋勇的扮演“新郎”,另外三人都是我的同学。

新娘在哪儿呢?我正好奇着。该不会在一旁的轿子里吧,想着,便探着脑袋往轿子里看,一旁的导游似乎听到了我的心声,接着说道:“我们现在还不能见到新娘呢,要新郎闯过一道道难关后,才能见到新娘。

在一扇大门前,我大家停住了脚步,我看到前方的地上放着两把交叉的扫把,扫把上还有尖刺。它们挡着我们的去路,必需要对出歌才能继续前走,村里的姑姑们都说畲族自己的语言,让我们听得云里雾里,也真难为赵老师了,他不但没知难而进,反倒知难而退,只好被新娘家的人罚了三碗酒。

畲族的不少人家还会上山打猎,正因为这样,新郎的箭法一定要很准。对新郎的第二项挑战就是射箭,我们在一旁窃窃私语:“赵老师恐怕连弓怎么拿都不知道。”“小心,别被赵老师射到啦。”听了这,我们都躲得远远的,生怕被箭法不准的赵老师射到,果不出所料,五支箭,赵老师一支也没射到。

要进到新娘的家中,还得猜出哪一位姑娘是女祭司。“应该是头上盘着鹤的吧。”“可能是身上的衣服绣着凤凰的吧。”“不对,可能是身上背一个包的!”大家七嘴八舌地给赵老师支着招。是啊,三个姑娘都不一样,哪一个才是呢?最终,赵老师选了那位绣着凤凰的。结果,讲解员说,应该是身上背着包的。

赵老师最终没见到新娘,在真正的婚嫁中,需要全是满分才能娶上新娘呢。

篇12:风俗习惯作文

有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有谁不说自己的家乡美呢?要问我的家乡在哪里,当然是美丽的宝清,它是一个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的地方,是全中国的优质大粮仓,它在过春节的时候很热闹,有许多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我爱宝清春节的热闹,如果你不信的话,那你就往下看。

除夕真热闹,家家做年菜,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服,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觉。

在家宴上,宝清的特产菜肴必不可少的就是杀猪菜,首先,将腌制好的酸菜清洗干净,切成丝,尽量切得越细越好,细得像头发丝一样,口感非常好!接着,再往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这时再拿出大块的五花肉洗干净,切成片放进锅中一块儿炖上,等肉和酸菜炖好之后再放入血肠,这样的杀猪菜就做好了,每当我们看到这道菜肴,就觉得有过年的味道。

过春节时还得有一个代表作,那就是铁锅炖鱼。把捕捞上来的鱼切成大块儿,起锅烧油,放进锅里,锅旁贴上玉米饼子,铁锅炖鱼就做好了,特别美味,做好之后盛在盘子上放到桌子的中间,寓意就是年年有余。

白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到外面观看大秧歌,还有滑雪,打冰嘎,放爬犁,许多好玩的东西。我们宝清过春节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晚上,家家户户打开电视,准备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等到12点钟的时候,家里的老人,小孩儿都准备好吃年夜饭,桌子上的菜肴非常丰富,关键是必须得吃饺子,放鞭炮,放烟花,整个天空放射出五彩缤纷的颜色,美极了!

总之,我们宝清的春节就是这样过的,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美丽的宝清过春节吧!

篇13:风俗习惯作文

美丽的草原——蒙古族的家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这一首我国古代著名的民歌,生动地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草原生活,如今已是家喻户晓。站在这几乎象是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下,脚踏着无边的绿色,极目都是成群的牛羊和骏马,我们不尽心旷神怡,仿佛来到了梦中的人间天堂。

走在辽阔的草原上,我们回看到星星点点的毡包。这便是蒙古族人居住的帐篷——蒙古包了。它的结构非常简易,由陶脑、乌泥和哈那组成,外面再覆上一层羊毛毡,既保暖又轻便,再安上门窗,两个人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可以搭建完成。火膛放在屋内的正中央,再在顶上开一个小天窗,把烟囱伸出去就可以啦。这种房子冬暖夏凉,是蒙古族人为适应草原生活而发明的流动的家。 在每年骄阳似火的七八月间,蒙古族人们要举办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那达慕大会。这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传统节日,在这里人们买掉牛羊,用换来的钱买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各种蒙古草原人民特有的节日,如摔跤、赛马等,让人赏心悦目,留恋忘返……

说起草原人民的服装,那可就更美啦!既简洁又大方。每一种颜色有着不同的象征。白色是如乳汁一般无暇的颜色,象征纯洁,一般在节日盛典时才能拿出来穿;。蓝色象征忠诚坚定。红色象征热烈开朗,是人们最常穿的颜色。黄色只有**与王亲才可以穿,一般人不会穿。他们的腰间总是系一条宽大的腰带,通长长三至四米不等,起到防寒的作用,具有极其浓郁的民族特色。

他们饲养的牛马和羊群,不仅是牧民们生活的保障,而且构成了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绿绿的草原因为有了牛羊而更加富有活力。

蒙古族世代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他们勤劳善良、憨厚朴实,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美妙而悠扬的歌声,仿佛诉说着草原人民的豪迈与奔放。

篇14:风俗习惯作文

讲起过年的风俗习惯,倒是挺有意思的。有些现今仍沿袭着,有些早六百年的便给扔掉了。

对于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的中国人来说,不同地方的规矩恐怕不完全一样。我所要讲的只是早先我们阜阳以北与太和这一片地方的风俗习惯。

俗话说: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毫无疑问,这腊月初八历来便是迎接新年的重要日子。何况还有:腊八腊米饭,大人小孩都喜欢呢。(在那物资相当匮乏的年代,人们要吃上一顿象样的饭是多么不容易啊!)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在我十来岁的时候,每逢腊八晌午的那顿咸米饭是那么的香甜。(通常这顿做米饭的米是娘老早托人用粮票开后门从粮站提前买好的。娘总是将米锅里放上炒好的豆腐,再放上一些细粉加上葱姜佐料,饭没做好,老远的便能闻到扑鼻的香味了。这时饥肠辘辘的我便围着厨房转圈子,专等着娘说一声:吃饭了。于是迫不及待地跑进厨房,盛上满满的一腕,美美的吃将起来。)百年不遇的吃上这么一顿难得的美餐,不用说,能撑得嗓子眼里直往上冒,还觉不过瘾的。

腊八过后,接下来便是祭灶。祭过灶,年也就跟着很快来到了。讲起这祭灶,还挺有讲究。记得有一句顺口溜是这么说的:君祭三,民祭四,老百姓祭五贼祭六,老和尚祭到庙后头。至于这顺口溜的来历,曾听老人大致的讲过,因为听时并不怎么的在意,所以至今也不大明白。只知道我们张姓人家都是二十三祭的灶。其他大部分的人家都是在二十四祭灶。(依稀记得,好象听老人讲,说是俺们张姓人家占着老天爷、阎王爷、龙王爷的光,因为他们都姓张。所以历朝历代张姓的人家没有做皇帝的,原因就在于:如果连皇帝再做了,那天下岂不是没有别姓人家混的了吗?)祭灶那天,也是厨房大扫除的一天,平常烟灰满布的屋子,通通用扫帚彻底清扫一遍。然后将提前请来的老灶爷与老灶奶奶并肩而坐的画像恭恭敬敬地贴到锅台一侧的墙上。到了晚上,临近送他们上天的时候,便用做好的糖瓜子先给他们抹抹嘴,意思是先给他们甜甜嘴,请他们在老天爷跟前多替老百姓说些好话。(有道是:老灶爷上天——有啥说啥。至于这样做的结果,是不是能让老灶爷管住他的嘴,不在老天爷跟前说些对老百姓生活不利的话,那就谁也不知道了。)随后是供上香火,放起鞭炮,送他老起程上天了。

祭过灶,家家便忙着准备过年的食物,蒸呀炸的忙开了。

在蒸炸的过程中,倒还有着不少的讲就。其中大人们最忌讳的是小孩子在跟前扭来扭去。一是嫌他们碍事绊脚,二便是唯恐他们说出什么不吉利的话来。后边这一条是最主要的。例如:炸东西时,最忌讳人说别炸熰了、小心油别起火、或者说快炸完了等。我有一次看到娘炸馓子时,盆的面不多了,便随口说了句:快炸完了。惹得娘瞪眼厉声地吵:去!别在这胡说八道的!我当时还有点不服气,顶了一句:这明明是实话,说说又有啥呢?娘却说道:你说说说有啥?炸东西时,不兴多嘴你知道不?我由不得又辩驳一句:多少东西只是多少东西,总不能说说就说少了?大嫂在旁接了句:说起来你屁都不懂。你没听说过“船仓垛底墙旮旯”吗?因为这些谁都估不透。别看是盆底了,说不定从今个管炸到明个也炸不完呢。这句话说得娘笑了。但从此我遇见此事时绝没再多言多语过。

蒸馍的时候更有一种神圣的味道,更忌讳人在旁边扭来扭去的。好象这样会带来大不幸似的。蒸馍时还有一件,就是特意在其中的一个馍里放上个五分的毛革(也就是分革子),说是到时谁吃到了,谁就会发财。另外,蒸馍必须蒸得雪白的宣腾的方为最理想。馍若蒸裂了倒也说得过去,叫作笑。若要碰上蒸得缩成个蛋蛋的,那是最让人感到气恼的。人们往往会以为有邪讲,是邪魔在作怪,于是便将馍蛋蛋扔进锅底下烧。说是这样便可烧去秽气。

到了年三十,家家都要帖门对子(既春联。)。有丧事的人家是不准帖红对子的'。人死后的第一年,帖火纸,第二年帖蓝对子,第三年帖绿对子。过了三年,才能重新帖红对子。有那欠账的人家老早地就将门对子贴上了,这样,要账的人便不好意思再来上门要账了。另外,三十的晚上,家家都会在门槛外边都放上根木棍,叫作拦门棍。意思是挡着防止一些不干净的东西进了屋。

年三十的晚上,通常家家都会放一挂比接年小一点的鞭炮,然后才开始吃辞岁饭。(辞岁饭不外乎馏蒸馍,吃饺子。这饺馅子大都是素馅,有用细粉、馓子、豆腐掺在一齐剁碎,拌上材料面的;有用干菜、细粉、馓子加上葱姜掺在一齐剁碎的。能吃上肉馅的人家不多。)之后,小的便要给宗家门里的长辈家挨门挨户的去辞岁了。(有祖上牌位的人家首先得给供奉的祖上牌位磕头。)还有,这辞岁之夜吃什么东西都是随便任着你吃的,这叫填仓,尽着你撑炸肚子也没人说你。还有一条是小孩子最为喜欢的:老的要给小的发压岁钱。接着是熬岁,不让睡觉,比着看谁最能熬。说这叫作熬财神,谁能熬,谁以后就有福。这其间你打牌也好,听收音机也行,讲故事也罢,不管干什么,只有长着精神不睡觉就好。特别是大年初一,看谁家接年早。仿佛接晚了,年被谁接完了似的。所以从十二点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便接连不断地震响云天,直到年初一的上午十来点钟才算结束。(到这时才接年的不是懒得出名、便是家庭境况不怎么样的。)奇怪的是,年初一全家只能共用一盆水洗脸,而且洗过不能豁(泼掉的意思),得等到下半天才能豁。地不扫,连尿罐子也得存放在屋里不往外拎。得等过了年初一才扫,才拎出去倒掉。并且吃过早饭、午饭,锅碗不涮。早上用的碗,摆在那,到晌午各人继续用各人的。这些规矩真正让人莫名其妙,问爹娘,他们也说不上道道来。只说这都是上辈人传下来的规矩。老规矩只有照着做,不能随便乱改。我在心里暗想:不知老祖宗们是怎么想的,定下这规矩。这分明是有意让人邋遝一年。

以上的这些规矩,现今大都没人再照着做了。

时代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在变。一些老规矩的废弃,亦是情理之中的事。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存在即合理。那么不存在的也就不合理。废弃不合理的东西是人类社会进程中必然的选择。

篇15:风俗习惯作文

回族分布较广,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还喜食调合饭。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 馈赠亲友不可少的。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大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城市 的回族一年四季 早餐习惯 饮用奶茶。 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 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回族长于以煎、炒、烩、炸、爆、烤等各种烹调技法,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既有用发菜、枸杞、牛羊蹄筋、鸡鸭海鲜等为主要原料,作工精细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名贵品种,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西北地区的回族民间还喜食腌菜。 回族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清真万盛马糕点、羊筋菜、金凤扒鸡、翁子汤圆和绿豆皮等。青海省西宁市,回族著名的万盛马糕点影响很大。河北石家庄的金凤扒鸡、保定的马家卤鸡和白运章包子,辽宁沈阳市的马家烧麦,义县的伊斯兰烧饼,陕西的牛羊肉泡馍,湖南常德市的翁子汤圆、绿豆皮、牛肉米粉在当地都很有名气。盛行于宁夏南部的清真筵席菜五罗四海、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等套菜驰名全国。“五罗”是指五种炒菜同时上齐,“四海”是指四种带汤汁的菜肴一次上桌。“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分别是九碗、十三碗、十五碗菜的谥美之词。

篇16:风俗习惯作文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2中秋佳节中国各地有什么风俗习惯!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篇17:走进绍兴作文

离开美丽的杭州西湖,旅游车载着我们这群意犹未尽的少年们来到了绍兴。

一进绍兴市区我就感受到了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中间竟掺杂着淡淡的黄酒味……正当我用心体会之时,导游姐姐的提问打断了我的思路,她让我们大家猜绍兴五女是哪五女?虽然我一口气说出了三个,但仍有两个苦思冥想后还是没有答案,我这才发现自己真的是学识尚浅。最后,还是导游姐姐公布了答案,她们分别是美女西施、孝女曹娥、情女祝英台、才女唐婉、侠女秋瑾。原先我依稀知道绍兴有很多男名士,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传奇女子,真正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有人说,如果把绍兴名士比作满天星斗,那最亮的一颗当属鲁迅。我们要参观的就是鲁讯故居,也就是周家的新台门。

在这个水乡酒都———绍兴,让我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小桥流水人家。随着导游的步伐,我们走在了当年鲁迅几乎天天走过的石板路上,走进了周家的新台门。在百草园,我隐约看到了冬天鲁迅捕鸟的身影;三味书屋课桌上的“早”字仍旧清晰可见。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似曾相识,第一次强烈感觉到鲁迅先生的文笔是那样细致。

随着旅游车驶向夕阳挥去的地方,在这即将变成回忆的时刻,我终于真正读懂了鲁迅以及他那些众人皆知的文章。 上一篇:电视机的故事作文 下一篇:落寞流年、你的容颜我的伤 相关推荐 点亮我心中的那盏灯作文600字 我为自己点赞作文600字 友谊,爱一般的香气 一路走来,感谢有你演讲稿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作文600字 这次,我没有放弃 一道美丽的风景作文600字 人生路上温暖多作文800字 最好的我们 老师的另一面作文700字 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600字_12篇 《法官妈妈》观后感700字

篇18:绍兴作文600字

我出生在日本,生活在美丽的东京。我在日本上了幼儿园。可是有一天,爸爸妈妈对我说:“里佳,你就要去美丽的中国读书了,你要好好学习哦!”“为什么爸爸、妈妈要让我去中国读书呢?”我有点纳闷。“到了中国,你就会明白!”妈妈笑眯眯地回答。

我和弟弟跟着妈妈来到了中国绍兴。我们都在绍兴市鲁迅小学读书。这里有着优美的环境,和蔼可亲的老师,还有很多可爱的小伙伴。我很快就喜欢上了中国。

上学期,学校发了一本厚厚的《绍兴名人故事》。发到书,我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了。哇!绍兴有这么多的名人。舜让贤,令人钦佩;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动天地;句践“卧薪尝胆”,世代流芳……读着,读着,我真是感慨万分。我有点明白了,妈妈把我送到中国,是让我来接受这里的文化熏陶。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妈妈是希望我也能汲取她故乡水土的精华,在名人精神的激励下更好地成长!

书中有一篇写的是王献之练字的故事。他看着滴水石穿,深受感动,从次刻苦练字,直到写完了十八缸墨水,终于成功了。十八缸啊!看看我自己,我每练一会字就是手酸、腰酸的不肯坚持下去了。看了王献之的坚韧不拔的故事后,我想我是多么不应该啊!

《绍兴名人故事》使我懂事了不少,收获了不少。更让我明白了爸爸妈妈让我到中国来接受教育的良苦用心。我想,这本书我会一直珍藏,这本书里的故事我会百读不厌。而我,也将留在绍兴,在这里读完小学、初中、高中,并升入大学。因为,我希望自己也能融入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

篇19:绍兴作文600字

正月初五早上,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因为母亲要带我到一直梦寐以求的绍兴东湖。

到了东湖,我和母亲买好票,来到了陈旧的风景区大门。一入门,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展现在我的眼前。湖面上有许多山峰,就像从水底钻出来的一样,山峰层出不穷。山上积石累累,像墨染一般,丛丛灌木,点缀在山石二间。我和母亲沿着一条石头砌的路走了好久,来到了一座拱桥,这座石桥古朴而典雅,我靠在石桥上,拂面而来的微风吹得人心旷神怡。母亲说:"我们去做乌篷船吧!〃我高兴地点了点头。

来到码头,看到那条船,我有些胆怯了,那是条小船,我生怕它会在湖里翻船,一直不敢上去,母亲鼓励我:“试试,不会有问题的。”我慢慢的踏出一只脚,船开始摇晃,我拉了一下栏杆,两只脚都上去了。船夫兴致勃勃地用脚踏着桨,我和母亲坐在船上,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听母亲说东湖很深,东湖的山有多高,水就有多深。

马上就来到了仙桃洞,洞的高度有7、8米,洞的外型像一个仙桃,所以,顾名思义,就叫仙桃洞。接着我们上了岸,准备爬山。从下向上看,我便胆战心惊,心想:这会不会掉下去?母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儿子,这么快你就打退堂鼓,快咱们一起上去。〃这句话使我一下子充满了信心,因为山路经常被风吹雨打,所以路面坑坑挖挖,很不好走,我还摔了几个"狗啃泥,〃终于到达了山顶。从上向下看,一饱东湖的美丽景色,真是大饱眼福啊!

时间在我不知不觉中悄悄的溜走了,美好时光总是流失得这么快。傍晚4点,我依依不舍的告别了给我留下美好印象的东湖。

篇20:绍兴游记作文

早就听说绍兴是个古玩城,于是我和妈妈来到了美丽的绍兴。我们坐快车来到绍兴。第一感觉就是绍兴真的很绿。看,一排排行道树微微摇摆;看,联排别墅墙上的爬山虎好绿;听,鸟儿在树叶中歌唱。

我们的第一站是柯岩。慢慢走进景区,可以看到一个大石头怀里的佛像。它是如此高大威武。好像不是佛像而是去打仗的军人。我站在它的脚下是如此的渺小。然后往下走是一个大湖,那里有很多鱼。当我喂他们鱼食时,他们非常兴奋。当我转过头时,我突然看到一块又小又大的大石头。它的样子并不令人惊讶,也不特别高,但我看到他身后的“世界第一块石头”,这让我很纳闷。甩甩头,把问题抛在脑后,继续。去走走,走到一个祠堂。这个祠堂是献给关羽的。祠堂外,我随便看了一眼,发现远处不起眼的无敌石,像海螺。原来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风景。我最感兴趣的是柯岩的回音壁。我站在一个圆圈的中心,随口说了一句,右耳听到了我的回声,声音很大。真的很荣幸。

可以从柯岩坐船去鹿镇。是鲁迅的故乡,也是江南水乡。当我们下了船,我们走到一条有许多商店的老街。这时我闻到了一股很臭的味道,忍不住皱了皱鼻子,味道更浓了。我下意识的抬起头。远处,我看到一个横幅,上面写着“臭豆腐”。我心中充满喜悦:哇!这里有臭豆腐,我的最爱!我“跑”走了。站在店门口,我哭了。大手大脚买了一大盒,立马塞了一块到嘴里。啊!这臭豆腐有多硬!这时店主对我说:“我们绍兴的臭豆腐很正宗,就是有点苦!没有苦味的就不正宗。”“所以,那我们温州的臭豆腐都是假的。”看到臭豆腐我就想“不要长得丑,但是我的心好美!”!捧着臭豆腐踩着青石板,又踢又踢。我走过古老的街道、小巷和桥梁。我们离开了鹿镇。

晚上,我们在一家川菜馆吃饭,我们在里面吃火锅!夏天第一次吃火锅,感觉很不一样。幸好有人发明了空调,不然我们会被热死。其实夏天吃火锅比冬天好,因为穿起来不像冬天那么不方便。

第二天——兰亭,是个书香书香的地方。印象中应该是竹林,小桥流水,墨香。这是事实。我在那里留下了足迹,那就是我的“书法”。虽然写的不好,但还是有模型的。我们来到一条小溪边,听说这里有一场宴会。故事还在我脑海里。兰亭的主角是王羲之,他的书法在我眼里是一种伟大的舞蹈,但我仍然体会不到其中的美。

到了绍兴,不得不去鲁迅的故乡。我还记得百草园到三池映月,守先生很爱读书,同学因为迟到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脖子上挂着项圈的闰土。场景像幻灯片一样在我脑海中回放。跨过历史的门槛,走进鲁迅故居,体验鲁迅当时的生活。从兴盛到衰落,从童年的幸福到长大后的成熟。拿起战斗的笔,写下历史的腐败和过去的封建主义。鲁迅就是这样,用文字打败那些没用的人。街坊里匆匆过客,老舅舅们挑着担子叫嚷。仿佛我们就在那里。白色的墙,黑色的瓷砖.

绍兴也以我们沉重的步伐结束。不经意间望向窗外快速撤退的夜景,人还在小桥里。

篇21:绍兴优秀作文

国庆假期,我们约了五家人去绍兴旅游。

第一天,我们去游玩了鲁讯故居。你说过百草园、三味书屋吧。百草园是鲁迅家的一个后园,这里是鲁迅儿时的乐园,是他嬉戏玩耍的地方。我们在这里看到了矮矮的泥墙,找到了石井栏。三味书屋是鲁迅求学的地方,所谓“三味”,是指“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在书房的东北角,我们找到了鲁迅的座位,他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他用“早”来勉励自己,“时时早,事事早”。游三味书屋使我明白了“读书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我以后也要用心学习。

玩了整整一天,我们的肚子早就饿得扁扁的了。于是,爸爸带我们去绍兴最有名的酒店——咸亨酒店吃晚饭。酒店前有一座雕像,是鲁讯笔下的著名人物——孔乙已,他经常来这里喝酒,还欠下了店家一部分酒钱,至今,店里还挂着一份账单呢!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东湖,我告诉你哦,去绍兴不坐乌篷船,等于没去过绍兴。我们坐在乌篷船上,随波荡漾,耳听哗哗的流水声和“嗄吱嘎吱”的划桨声,眼观两岸的山水风光,别有一番情趣。远远望去,湖水清澈见底,波光潋滟,两岸柳絮飞扬,石桥飞架,处处洞桥相映,景色怡人,仿佛进入了仙境,令人感到兴味无穷。

第三天,是我们玩得最高兴的一天了。我们去了柯岩景区。走到景区中心,一眼望去,就看到了一根直入云天的石柱,上粗下细,我生怕它会拦腰折断。最底下的石头的直径不到一米,顶上的直径有30多米。从不同的角度看,这根石柱会“摆”各种姿势,有时候像大蘑菇,有时候像冰棍,真是千姿百态!接下来,我们去了鲁镇,一踏入鲁镇的大门,每条街上都是古代建筑,许多店主都穿着古代人的服装来招揽生意。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家押宝店,我买了三个铜板来押宝。告诉你一个小秘决,押铜钱要押在别人押得少的地方,这样才能赢。我靠着这个秘决赚了好多铜板,我大方地分给小伙伴们,结果,都被他们输光了。

在绍兴,我们坐了乌篷船,品尝了回香豆和臭豆腐,游览了名胜古迹……绍兴真好玩呀!

篇22:绍兴优秀作文

去年暑假,我和钱报的4位小记者一起参加了少儿出版社组织的游学绍兴活动。这次游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参观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并在古老的私塾里穿上鲁迅时代的服装,体验一回私塾生活。

一踏进鲁迅故居,我轻叹了一声:这房子可真大呀!不是么,这里有数不清的房间:主人的卧室、书房、儿童房、厨房……连绣花都有专门的房间呢!真是多的数都数不过来了,要不是导游带着我们一路参观解说,我想我大概会在这里走的迷路了呢!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屋外的天井。天井里种着一棵桂花树,树下有一组铜像。导游说那是和蔼的祖母正摇着扇子给小鲁迅讲“猫是老虎的师傅”的故事呢。瞧,小鲁迅双手托着下巴,歪着小脑袋,嘴上挂着调皮的笑容,正津津有味地听着。我看见边上有张空着的小凳子,也学着小鲁迅的样子托着下巴静静地听着。“嘿,原来猫真的是老虎的师傅呀!”我眯着眼睛对身边的`小记者朋友说道。看我陶醉的样子,大家也都跃跃欲试,想听听老祖母讲的故事了。而我呢,我的心已经飞到了百草园那儿。我想那个曾经给鲁迅先生的童年带来过无数欢乐的地方一定很好玩吧?我是不是也能像鲁迅小时候一样在矮墙根边听油蛉低唱,看蟋蟀们弹琴,摘覆盆子,挖何首乌呢?

当我们来到百草园时,我惊呆了:原以为百草园里会是鲜花满地,芳香浓郁的美好景象,谁知道这里却只有空地一片,地上零零落落地种着几行玉米。玉米地的边上竖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百草园”几个大字。我不禁纳闷:那些曾经给鲁迅带来过无数童年乐趣的油蛉、蟋蟀、覆盆子、何首乌,还有那轻捷的叫天子都去了哪里呢?

就在我觉得很失望的时候,忽然,有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叫着从天空中飞了下来。它们好像已经习惯了这座大院子里经常会有客人前来参观,一点也不害怕,直接降落到地面上来找东西吃。

读《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的时候,我对百草园充满好奇和向往。可当我来到了这里,却多了几分失望。如果可以,我真希望能坐着时光机回到鲁迅小时候,到那个充满趣味的百草园里快乐地玩上几天呀!

篇23:绍兴优秀作文

10月4日至5日,我们全家人趁着国庆假期来到绍兴旅游。

第一站是先到绍兴兰亭,那里有著名书法家王曦之写的《兰亭序》、“兰亭”、“鹅池”、“墨池”以及其他书法家写的书法作品。我现在也

在学习书法,我跟着爸爸妈妈很认真地参观了许多的书法作品。我暗下决心:我要好好练习书法,克服懒惰思想,勤学苦练,使自己将来能写一手好字。

后来我们参观了鲁迅故居和鲁迅纪念馆。那里有鲁迅小时候学习的地方叫“三味书屋”,有鲁迅经常玩的菜园子叫“百草园”,还有鲁迅在自己书桌上刻的“早”字。听爸爸说,鲁迅是我们国家现代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写的文章很多,很厉害,很有思想,很多坏人都怕他。在鲁迅纪念馆,有很多照片和文字介绍鲁迅的一生,别人对他的评价有“民族魂”、“民族脊梁”、“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到这里参观的人很多,他们一个个看得都非常认真仔细,虽然现在我对鲁迅还不了解,但我在这里拍了很多照片,长大后我要好好学习他的精神。

第二天,我们去了柯岩、鉴湖、鲁镇风景区,那里有河流、石拱桥、小船、岩石以及古街道。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浏览了“天下第一石”——一炷烛天,那块石头像个大大的冰激凌,也像一只倒立的鸡腿。在“天下第一石”旁边有个大水池,里面有许多很大很好看的鲤鱼和乌龟,我用鱼食喂它们,很多鲤鱼游过来集中在一起抢鱼食,很好看也很好玩。后来我们乘着只能坐四个人的小船游览鉴湖,他们管他叫“乌逢船”,船小小的,有点害怕,但很安全。在鲁镇,我们还看了“社戏”演出,吃了一种叫“回香豆”的蚕豆,还免费品尝了绍兴老酒,我偷偷地喝了二小怀,还挺好喝的,但脸红红的,被爸爸妈妈狠狠地骂了一通。我们还吃了“臭豆腐”,远远地闻着臭臭的,但吃起来很香,黄黄的,软软的,很好吃,我吃了好几块,吃得津津有味。在鲁镇街道上我们还观看了表演,同时我还买了个玩具留作纪念。下午,我们乘车高高兴兴回家了。

二天的绍兴之旅很好玩,那里有好看的,也有好吃的,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玩得很开心、很高兴。

篇24:绍兴优秀作文

在国庆假期中,我和好友晓禾、爸爸妈妈一起去绍兴游玩。

一路上,汽车载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向绍兴前进啦!在我眼中,绍兴不仅仅是鲁迅的故乡,它还是个美丽的水乡,到处充满了江南韵味。一进绍兴,就能闻到金桂姑娘的香水味,那么得沁人心脾。而古运河、乌篷船、会稽山体现出了绍兴的风情万种;茴香豆、臭豆腐、乌干菜更是绍兴的标志。正因为有了这些特色,绍兴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令人无限神往。

我们排队领好了票,依次去了周家老台门——鲁迅故居、寿家老台门——鲁迅新居、百草园、鲁迅纪念馆。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属“三味书屋”与“百草园”了。三味书屋其实是鲁迅老师寿镜吾家里的一部分,寿镜吾把它用来作私塾,故称“三味书屋”。里面的五张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中间最大的一张桌子应该是寿镜吾先生的办公桌。而东北角的那张桌子就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的书桌,我还看见了桌上鲁迅先生刻的“早”字。小时候,鲁迅家因父亲不会经营,又长期患病,逐渐破落下来,鲁迅就经常去变卖家产,再去给父亲买药。有一次,他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鲁迅迟到了,很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下次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没作辩解,点点头,在桌上刻个“早”字来鞭策自己。看着这个“早”字,我提醒自己也要好好学习,做个珍惜时间的人。百草园是鲁迅小时候的乐园,在鲁迅的《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一文中就详细介绍了它。进入园中,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刻了“百草园”三个大字,我还与它留了影。百草园中的百年老树、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令人赞叹,宛如人间仙境。

下午,我们又去了东湖。东湖是人们开采矿石时人工开发出来的一个湖。东湖的湖水清绿,像一块无暇的翡翠,能清晰地看见小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动。东湖旁边的山石十分陡峭,但是很光滑平整,一大片一大片的巨石高高地耸立,犹如一道道天然的屏风。整个东湖就像一个巨大的山水盆景。我们乘着乌篷船,听着悠扬婉转的越剧,穿过因洞门如仙桃而得名的仙桃洞,最后依依不舍地上了岸。虽然绍兴一日游结束了,但我会永远记住“三味书屋”、“百草园”和坐乌篷船的惬意时光,那将是我人生中的一个美好记忆!

篇25:绍兴东湖作文

“杭州有西湖,台州有东湖,东湖之胜,小西湖也。”这是描写东湖的一句话。我和同学们一样都去过东湖。星期五我们去东湖春游,回来我非常自豪,大家肯定会问:“为啥自豪呢?”因为东湖有许许多多的文化历史。昨天晚上,我根本就没想到,去腻了的东湖我竟然才浅浅的认识它,东湖是公主玩耍的后花园,大文学家俞越曾经来过这里,留下了许多东湖美丽的句子。大名鼎鼎的骆滨王也来过东湖。

当老师说要去东湖春游时,我没有一丝高兴地表情,我觉得非常对不起东湖。

东湖不仅有文化历史,还风景优美,绿油油的草坪,清澈的湖水,古老的凉亭,美丽的天鹅,碧绿的枝叶,奇形怪状的岩石,弯弯的小桥,一切都十全十美。

东湖是临海的骄傲,是临海人的自豪!

绍兴风俗习惯作文400字

绍兴的春雨作文

爱我绍兴保护环境小学作文

绍兴800字中考作文

我爱绍兴作文

游绍兴之鲁迅故乡五年级作文

绍兴游记作文1000字

绍兴游六年级作文

难忘的绍兴之旅叙事作文

夏夜的安昌作文

绍兴风俗习惯作文
《绍兴风俗习惯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绍兴风俗习惯作文(整理25篇)】相关文章:

春节的作文:在绍兴过春节2022-07-05

游绍兴之兰亭作文2023-01-28

游绍兴科技馆初中生作文2022-07-29

游西施故居作文2023-02-18

安昌扯白糖学生作文400字2022-05-18

家乡的臭豆腐随笔2023-05-30

描写端午习俗作文2022-08-30

我眼中的三味书屋作文2022-08-13

年味十足的安昌古镇作文2024-02-08

绍兴酒散文202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