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作文素材

时间:2022-09-15 07:44:24 更多作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作文素材(共30篇)由网友“忍者神龟”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作文素材,希望大家喜欢!

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作文素材

篇1:抗击疫情英雄事迹素材

“紧急开会,收到请回复!”1月25日中午,__街道__党总支书记__在微信工作群里发送了简短的九字紧急通知,当时全体居委会干部还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悦当中,忙碌着禁燃禁放巡查工作,收到紧急通知后大家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的等待在居会议室内。

战“疫”打响,紧急部署防控工作

13点20分左右,__从办事处结束会议到达居委会,居委会干部__忙问道:“书记,你还没吃午饭呢吧?我们大家可以再等会。”__摆摆手说道:“情况紧急时间紧迫,饭不吃了,先开会。”话音刚落,__就开始传达__街道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居委会两委干部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立即对湖北返乡人员进行地毯式摸排上报,要求居干部协同卫生室医生,及时对武汉返乡人员进行居家隔离,居委会辖区内所有进出道路全部实行劝返管制,只保留__中心路至阜胡路一条外出通道并设置劝返卡点,居干部24小时值班值守。重要路口悬挂宣传横幅,通知所有人员外出一律佩戴口罩并接受体温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务必及时上报。同时,考虑到群众可能存在紧急外出就医等特殊事项,卡点值守务必做好登记,并随时掌握动向、了解情况。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就此打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又恰逢春节假期,外出务工人员大批返乡,防控压力重大、任务艰巨,__没有丝毫迟疑,坚决要求居委会党员干部要把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狠抓落实,全体党员干部要勠力同心、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稳妥有序推进__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蔓延,多措并举稳定人心

1月26日早上9点,熟悉的国歌声后,村居广播里又传来了__的叮嘱:“大家注意了,新型肺炎传染性很强,请大家务必加强防护,千万别出门串亲戚,电话问候、视频问候一样能表达祝福……”农历正月初二,正是大家拜年走亲戚的日子,与往年不同,__辖区内少有走亲戚登门拜年的身影,电话和微信祝福成为拜年首选。在出入不便的情况下,为保障居民正常使用液化气、温暖度过春节,__又主动与阜阳市国祯燃气公司联系,采取统一收集空瓶,由居委会派专人送至指定地点换装液化气,再挨家挨户送气上门。

看着每天新闻里确诊人数激增,__又开始担心居民们对肺炎疫情产生恐慌心理,便要求居委会干部在排查时,逐户发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手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明白纸》,每天下午3点,通过居委会各个微信群推送防疫消息到居民手机里,对群众最关心的防治问题进行答疑解释。“说得挺明白的,没那么怕了”,“以前不知道啥情况,了解之后心里有底了”,居民们的回应让__放心了不少。发完微信,__又开始安排大喇叭宣传车在居里巡逻宣传。实时更新的疫情进展虽然牵动着居民们的心,但是具体扎实的防控措施又切实增强了居民信心。

情系千家,入户走访解难题

王郢庄武汉返乡人员王大贤和王梅在家进行自我隔离,看到__来了,夫妻俩忙问道:“袁书记,别人都躲我们远远的,都害怕,你还来给我们消毒和测量体温,问寒问暖的,你不害怕吗?”,“我们也害怕啊,但是为了你们和全村人的健康,我们必须要来,还会天天来,你们在家隔离一定要放松心态,要是有什么异常或者困难随时给我打电话。”__笑着回答道。在给两人检测体温、做好登记、室内消杀、留下生活必需品后,又匆匆赶赴到下一户隔离家庭。

疫情无情人有情,防控期间__心里还始终惦记着辖区内的贫困户,特别是五保户、独居老人户和双老户的生活情况和安全。在王东庄双老贫困户王安祥家中,大爷大娘看见__来了,忙不迭的上前去迎接,“俺双方来了?都在家不出门了,你咋还来了?”__赶紧搀着大爷往屋里走,说道:“我是来看看你们生活上可有啥困难,现在疫情厉害,我给你们带了些吃的喝的还有口罩,尽量就不要出门了。”简短的几句家常话里,__再三叮嘱两位老人不要外出,做好防护,有困难就找他。

防控一线,党员干部冲在前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__始终带领__党员干部冲锋奋斗在疫情第一线,成立11个临时党支部,设立13个党员先锋岗,24小时轮班坚守劝返卡点,不间断巡逻劝导居民不要随意外出,不定时进行村居环境卫生整治和集中消杀,一天两次进行隔离家庭体温检测、生活物资配送,及时摸排上报上级反馈人员信息,严格落实各项任务部署。截至目前,__辖区内尚无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出现,对于从湖北武汉返乡人员或密切接触人员都已摸清底数、登记造册,严格实行居家隔离,做好医学观察,切实做到严格管控不漏一人。

“我不仅是一名共产党员,还是__党总支书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只有全力以赴带领全居村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才能对得起上级党工委和__民对我的信任。”__不止一次这样说过,而他也切切实实以身体力行践行着自己的承诺,筑牢了__居民的健康安全防线。

篇2:抗击疫情英雄事迹素材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国上下都投入到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之中。在__镇中心居委会的疫情防控体温监测卡点又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村医__。

__,__镇中心居委会卫生室一名村医,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因自幼患小儿麻痹症,留下了身体残疾,行动多有不便,但这却没能阻挡住他的脚步,拄着双拐他毅然决然的站在了疫情战斗的最前线。

为确保老年人不受疫情的影响,中心居委会卫生室主动与__镇养老服务中心对接,每天__都会和同事们一同前往养老服务中心,为那里的老人和工作人员进行每天两次的体温监测,并提供环境消杀服务。即使是夜间老人有什么不适,__也是随叫随到。在完成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后,他又继续回到防控卡点值守,为过往行人监测体温、提出防护建议。

__一直冲在抗“疫”第一线,风雨无阻,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卫生院和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一致的高度评价。

篇3:抗击疫情英雄事迹素材

“要多通风、勤洗手、出门戴口罩,要记得把这些知识告诉家人。”连日来,在__镇__村,有个身穿白褂、骑着电动车“走家串户”的忙碌身影格外引人注意,他就是__中心卫生院年近七旬的__医生。抗击新冠肺炎期间,他重返防疫岗位。

__,主治医师职称,是该院一位从事医疗卫生工作51年、有46年党龄的老医生,以善治蛇伤而闻名扬中及周边县市,其父黄万益是与季德胜齐名的全国著名蛇医。1969年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在__镇利民村从事过赤脚医生,干过防疫工作。从事麻醉工作近50年来,有着万例手术麻醉无事故的记录,曾参与了的“非典型肺炎”防控工作。底办理退休手续后,因工作需要被医院返聘至麻醉工作岗位。接诊、值班、术前讨论、麻醉……这些依然是他每天的日常。

然后近段时间,除了日常工作,__又承担起了防控新冠肺炎上门排查随访的职责。他放弃了到三茅女儿家中与亲人团聚的机会,服从医院安排,在做好科室日常诊疗工作的同时,进行疫情排查和指导。

原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卫健委下发了抗疫志愿者募集倡议书,在该院党员微信群看到倡议书后,__坐不住了,找到院领导,主动请缨参战:“从现在起,我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有需要,我随时赶到。”拗不过黄老的一再请求,院领导也将他列入到抗疫志愿者名册里上报卫健委,并加入全院上门随访与值班人员的名单里。

作为该院最年长的“防疫逆行者”之一,__认真严格地按照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输入农村的有关要求,针对目前摸排到的他分工片区外地返乡人员,每天进行体温监测与医疗观察。每次去给检测对象测量体温时,他都会和他们唠唠家常,带点消毒液帮助居家消毒,疏导其焦虑和恐慌情绪,普及防疫知识,引导他们均衡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即使倍感疲惫,他也毫无怨言,__说:“我住在__村,村里的人我都非常熟悉,大部分人的身体状况我都很清楚,凡是从外地回来的,我都要为他们检测体温,无论多晚”。

1月31日晚8点多,参加手术完的__刚回到家就接到__村干部电话:村里九组有湖北返乡人员。他顾不上休息,立即戴上口罩、体温计和表册,骑上“电驴”上门测量体温、做好相关观察记录。20多天来,__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妻子因病去世两年了,他一个人住在乡下,两个女儿经常打电话叫他注意身体,他说:“不要紧,但为了村民安全,值得!关键时刻,党员不上谁上”。这话虽不像豪言壮语那么响亮,但表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一腔热血和责任担当。

篇4:抗击疫情英雄事迹素材

【一线抗疫群英谱】武汉同济医院肾内科:科学诊治 全力以赴

“炎症风暴”是新冠肺炎患者由轻症向重症和危重症转换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导致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患者若发生“炎症风暴”,该如何应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护肾队”给出的“解题”方法是:通过血液净化技术清除炎症因子,达到保护脏器、挽救生命的目的。

这支由4名肾内科医生和23名血透专科护士组成、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队伍,被大家称作“护肾队”。面对“炎症风暴”,他们科学研判,创新方案,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让众多患者获得有效治疗。

“我们发现,一些患者感染后大量炎症因子聚集产生‘炎症风暴’,从而导致多器官快速损伤。”同济医院肾内科主任徐钢教授介绍,通过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治疗手段提前干预,可以有效清除这些炎症因子。

“炎症风暴”应做到早预警早干预,同济“护肾队”副队长何凡副教授带领队员对光谷院区所有重症患者都进行了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监测。当患者体内炎症因子达到预警值时,就选择恰当时机介入,有针对性地制定血液净化方案。

一次,“护肾队”为一名74岁的老人完成3次血液净化后,原本呼吸衰竭、已经进入昏迷状态的老人逐渐开始好转,超出正常水平30多倍的炎症因子回到常规范围内。一星期后,老人重症转轻后转院。在随后的两周内,34名患者接受了近百人次血液净化,其中10人已经出院或转至轻症医院。

由于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都是危重症患者,需要提供精细化的护理。以目前“护肾队”的人员配置,一天为10名患者做透析是常态。一名患者使用血液净化机的时间是8至10个小时,而医护人员防护服的使用时限是6小时,所以需要两拨护士接力,才能完成1名患者的血液净化,有的护士甚至一天要进3次ICU。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血透中心护士长鄢建军说:“现在就像打阻击战一样,一定要守住阵地。”

“血液透析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徐钢教授说,“医务工作者最大的荣誉感来自患者康复。大家士气很高,都鼓足了劲儿要战胜这次疫情。”

【一线抗疫群英谱】武汉雷神山医院物业团队:不辞辛苦 做好保障

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因为有了他们,日常的保洁消毒、治安巡逻、配送分发盒饭等工作才得以有序运转。他们,便是共有400余人的雷神山医院物业团队。

2月16日,作为有着临床护理经验的武汉地产集团物业公司业务骨干杨玲得知雷神山医院ICU病房正式启用后,主动请缨:“我有经验,ICU病房我不进谁进!”

在她的带领下,物业团队4名成员承担起2间ICU病房和护士站等区域的保洁工作,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除了正常保洁,杨玲还要负责1间ICU病房里仪器设备、病床的消毒杀菌工作。“每个患者病床旁都有一个1.2米高的大号垃圾桶,平均一天要清运30多袋医疗垃圾。”杨玲说。

疫情发生前, 陈伟伟是一名专职网约车司机。1月27日晚上11点,看到朋友圈里招募雷神山医院物业人员的消息,他打了一个咨询电话,两天之后就报上了名。“就如当初选择当兵一样,我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自2月2日进驻雷神山医院,陈伟伟和30名组员便负责32个病区的医疗垃圾转运工作。

刚到雷神山医院,陈伟伟和同伴每天要负责100袋垃圾的清运。随着收治患者人数增加,这个数字不断攀升,600袋、1000袋……任务最重的一天,陈伟伟凌晨3点半才下班,回宿舍只睡了3个多小时又继续工作。

“陈伟伟快来收垃圾,A16病区垃圾堆满了。”微信工作群里的消息几乎没断过。作为组长,不管谁呼叫,陈伟伟都第一时间回复并赶到。“谁都怕病毒,但不能因为怕就不处理,我愿意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

雷神山医院的物业管家、党员李炫汐已经坚守岗位一个多月。1993年出生的李炫汐,负责雷神山医院的设备维修、生活物资采购等工作。刚开始,医院2天之内有12个病区开放,各病区护士长对物业工作的要求不尽相同。李炫汐按照各病区的要求协调跟进,每天都要接120多个电话。

为了制定精准的物业工作流程,李炫汐一次又一次进入隔离区病房和垃圾转运队,测算每个人的任务量。李炫汐说,“危险的确是有的,可武汉养育了我,这个时候我要回报这个英雄的城市。”

【一线抗疫群英谱】那一刻 我只想着救人要紧

在抗击疫情的一线,风险无处不在。无论是患者体征的轻微变化,还是一个造成污染的漏水点,都有可能潜藏着危机。每一次化险为夷的背后,都有一个关于责任感和专业精神的故事。

赵童:那一刻 我只想着救人要紧

正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查房的人叫赵童,是河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医生。几天前,看到这位80岁的新冠肺炎患者情绪低落,他和主治医生反复询问,但老人始终表示自己只是有些乏力。

赵童判断老人表现出的体征只是冰山一角。经初步诊断,老人虽仅有腹胀表现,但符合“急腹症”特点,急需进行CT检查,以确定是否有肠梗阻或肠穿孔等危及生命的病症。

没想到刚做完CT回到病房,老人的情况突然恶化,各项指标开始报警。

目前老人各项指标已恢复正常。截至目前,在赵童和队友们的努力下,他们负责病房的大部分危重症患者已经转为轻症,30名患者治愈出院。

胡晟民:用年轻的肩膀担起责任

医务人员想方设法救治患者,消防员们也在疫情防控一线全力以赴。洪湖市人民医院老院区是当地7个定点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之一,由于排污系统设备老化,医疗废水无法处理和排出,外溢风险很大。洪湖市消防救援站的7名90后消防员组成了“医疗废水输转党员突击队”,承担起每天医院的医疗废水清运、处理任务。

正和队友一起爬上6米高储罐罐顶的小伙子叫胡晟民,今年刚满22岁,他的爸爸和爷爷都是消防员,从小耳濡目染,如今接过接力棒的他,每次任务也总是冲在前面。设备连接好,抽水开始,这也是最容易出现漏水和喷溅的时候,之前还发生过意外。

后来胡晟民和队友们顺着水线找到了水带上一个极小的漏水点,才排除了隐患。从那以后,他们在抽水作业时也更加谨慎。

强忍着恶臭味,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抽水作业,近20吨医疗废水全部抽进了环保污水运输槽车,胡晟民和队友们再将这些医疗废水输转到9公里外的污水处理点进行处理。而这样的输转,他们每天要重复两到三次。截至目前,胡晟民和队友们已累计输转医疗废水500多吨。

【一线抗疫群英谱】中部战区总医院全力抗击疫情:挺身而出 护佑健康

中部战区总医院,从一开始就投入战斗、始终坚守一线,同时还派出医疗队支援地方抗疫。他们与武汉这座城市血脉相连,当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他们挺身而出,成为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护卫师”。

疫情发生后,以江晓静为代表的医院专家组建议,马上启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方案》。医院党委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分析会,认真研判形势,形成共识,全力抗击疫情。

1月21日,第一批40人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市肺科医院。当医疗队到达肺科医院时,面临的是床位不够、患者众多。

卸下物资设备,全体队员集体上阵,将普通病房用36个小时改造成ICU。医护人员想尽办法,能加一张床就加一张床,能多收一个病人就多收一个病人。在最紧张的时候,4个护理小组要负责5个护理单元,但在严峻疫情面前,没有一个人退缩。

疫情当前,中部战区总医院主动向武汉市卫健委申请成为定点收治医院,全院人员自发请战,一页页摁满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誓言,成为最动人的颜色和声音。两天后,7个病区全部交付,可以投入使用。

一名怀孕34周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经多次转院,被送到中部战区总医院。专家反复会诊,妇产科主任王晶主动请缨,各种预案和应急措施全部准备到位,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手术,一声清脆的啼哭声缓解了外面专家们的紧张情绪。令人欣喜的是,孩子没有被感染。

为了打赢这场特殊的战役,医院发动全院力量,积极投入战斗。

全院共有6个食堂、30余名厨师,每天要准备两万份盒饭。做好的盒饭要区分不同点位打包分装,病号饭要送到病房,医护人员的饭要送到工作岗位和外住的宾馆,既要有营养,又要求保温,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下来,有时累得自己连饭都不想吃。但是,参加服务保障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们说:“一线的医护人员都是我们的亲人和同事,我们为他们做点事,一切都值得。”

一线科室的保洁员吃住在科里,不嫌脏、不嫌累、不怕危险,一个人干着几个人的活。保洁员朱爱红因为公共交通全部停运,提着个人的一大包生活物品,凌晨5点从家里出发,步行3个小时,回到科室要求上班,她说:“我把被褥和生活用品都背来了,你们救病人,我照顾你们,直到疫情结束。”

【一线抗疫群英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士邢正涛:一线冲锋 不负期待

“国家之使命,不容辜负,我等你回来!”1月27日,正月初三,妻子白钰的这条微信朋友圈,让刚到武汉的邢正涛格外暖心。“定不负使命不负卿。”邢正涛说,“在这一刻,大家与小家,紧紧连在了一起。”

同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士,1988年出生的邢正涛与1992年出生的白钰,因医结缘,因疫暂别。

“正月初二得知要组建医疗队支援武汉,大家都报了名,穿上这身白衣,就意味着使命与担当。”邢正涛说,“我爱人也报了名,但最后不在名单上,她为此还闹了脾气。”在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北京医疗队136名队员中,男性护士只有16人,邢正涛正是其中之一。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是邢正涛新的战斗岗位。“医疗队分成11个组,每4小时一班。”邢正涛说,“大家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穿好防护服,整理需要带进隔离病房的各种必需品。”

“正常的治疗和生活护理要胆大,敢于向前;病人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情况要心细,随时掌握。”邢正涛说,住进隔离病房的患者,经常会产生焦虑情绪,进行心理治疗同样非常重要,“比如通过聊天,给他们加油鼓劲,或者给他们比划加油手势,但都要因人而异,注意时机、方式,尽量不刻意。”

“一定要做好防护,千万别大意。”每天,身在北京的白钰都会叮嘱丈夫,“他刚到武汉的时候,我担心得很,整夜睡不着,后来看到各种防护措施都做到了位,便放心多了。”

“战胜疫情,挽救生命”,这是夫妻二人共同的心愿,也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邢正涛出征武汉后,白钰轮岗到医院急诊大厅分诊台工作。测体温、量血压、了解病情、辅助分诊……丈夫邢正涛也是千叮万嘱,“急诊病人接触的第一位医护人员就是你,一定要做好防护。”

互相打气,共同抗疫。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前,邢正涛特意请同事将妻子与他的名字并排写在了防护服上,同时写上了大大的“我爱你”三个字。“这是我们最浪漫的战地情书。”邢正涛说,夫妻俩虽身处两地,但一直并肩战斗。

每当坐上班车,不论前往隔离病房,还是返回驻地,短短10分钟的车程,第一次来武汉的邢正涛,总是对着窗外看个不停。“我觉得武汉真的很美。”他说,“等胜利了,我一定带着白钰来看樱花,吃热干面。”

虽然因疫暂别,但白钰与丈夫心意相通,“等疫情散去,我们一起去武汉。”

篇5: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素材六则

1

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披挂上阵,冲到最危险的抗击疫情第一线;结婚刚一年的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ICU年轻护士邓甜甜,不顾家人的劝阻,义无反顾地赶赴武汉金银潭医院,她说:“作为党员,必须冲在前面”;“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武汉“95后小护士”慷慨承诺;医生父子隔防护玻璃彼此鼓劲打气,是父子、更是战友……于患者来说,“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危情时刻,白衣天使成了钢铁战士;“迎着病毒走,勇做逆行者”的背后是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他们手挽手、肩并肩,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2

近日,我看到了一组医务人员摘下口罩的照片,由于长时间佩戴医用装备,经历了连续多日超负荷工作,很多人的脸颊都过敏红肿了;有的为了抢时间救护病人,自己穿上了成人纸尿裤;为避免交叉感染,女护士剪掉美丽的长发,剃成光头;还有的鼻梁被口罩和护目镜磨出了血,着实令人泪目、心疼。但深深的压痕、疲惫的神态,挡不住医者之美;坚毅的目光,依然透射着必胜的光芒;年幼的孩子隔着防护栏探望几天没有回家的护士妈妈;有的还是20岁刚出头的孩子,换了一身衣服,便学着像前辈一样,“以我所学,尽我全力”,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

篇6: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作文素材

国家之使命,不容辜负,我等你回来!”1月27日,正月初三,妻子白钰的这条微信朋友圈,让刚到武汉的邢正涛格外暖心。“定不负使命不负卿。”邢正涛说,“在这一刻,大家与小家,紧紧连在了一起。”

同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士,1988年出生的邢正涛与1992年出生的白钰,因医结缘,因疫暂别。

“正月初二得知要组建医疗队支援武汉,大家都报了名,穿上这身白衣,就意味着使命与担当。”邢正涛说,“我爱人也报了名,但最后不在名单上,她为此还闹了脾气。”在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北京医疗队136名队员中,男性护士只有16人,邢正涛正是其中之一。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是邢正涛新的战斗岗位。“医疗队分成11个组,每4小时一班。”邢正涛说,“大家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穿好防护服,整理需要带进隔离病房的各种必需品。”

“正常的治疗和生活护理要胆大,敢于向前;病人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情况要心细,随时掌握。”邢正涛说,住进隔离病房的患者,经常会产生焦虑情绪,进行心理治疗同样非常重要,“比如通过聊天,给他们加油鼓劲,或者给他们比划加油手势,但都要因人而异,注意时机、方式,尽量不刻意。”

“一定要做好防护,千万别大意。”每天,身在北京的白钰都会叮嘱丈夫,“他刚到武汉的时候,我担心得很,整夜睡不着,后来看到各种防护措施都做到了位,便放心多了。”

“战胜疫情,挽救生命”,这是夫妻二人共同的心愿,也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邢正涛出征武汉后,白钰轮岗到医院急诊大厅分诊台工作。测体温、量血压、了解病情、辅助分诊……丈夫邢正涛也是千叮万嘱,“急诊病人接触的第一位医护人员就是你,一定要做好防护。”

互相打气,共同抗疫。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前,邢正涛特意请同事将妻子与他的名字并排写在了防护服上,同时写上了大大的“我爱你”三个字。“这是我们最浪漫的战地情书。”邢正涛说,夫妻俩虽身处两地,但一直并肩战斗。

每当坐上班车,不论前往隔离病房,还是返回驻地,短短10分钟的车程,第一次来武汉的邢正涛,总是对着窗外看个不停。“我觉得武汉真的很美。”他说,“等胜利了,我一定带着白钰来看樱花,吃热干面。”

篇7: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作文素材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今年的正月初八,应该是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彭银华和妻子举办婚礼的日子。

“疫情不散,婚期延迟”,他和妻子达成共识之后,就上了一线。他拒绝了同事让他回家休息的提议,两天接诊300多位门诊病人,过度劳累导致抵抗力下降,因而感染了新冠肺炎。

2月2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护士曾在病房给彭银华拍照。照片里的彭银华,躺在病床上,一只手摆着“V”的手势,看着镜头,微微笑着。

2月20日21时50分,彭银华却因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牺牲。年仅29岁。

据了解,彭银华的妻子正怀有身孕。他办公桌的抽屉里还放着没来得及分发的婚礼请柬,但是彭银华的妻子却再也等不回她的新郎了。

心碎了,这么年轻,还没见到未出生的孩子。

这是发生在武汉疫情期间众多悲伤故事中的一个,不知道说什么好,唯有祈祷,愿彭医生一路走好[祈祷][祈祷][祈祷]

一路走好,时代的英雄!

篇8: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作文素材

“40床患者呼吸微弱……”

晚7时许,武汉火神山医院感染七科一病区护理组长高锐正在查看患者情况准备交班,突然发现有一名患者呼吸微弱、口唇发紫,立即通过对讲机呼叫值班医生。

“紧急加推一组呼吸兴奋剂!”

收到医嘱,高锐抓紧配药准备静脉注射。不一会儿,高锐已忙得汗流浃背,护目镜里有雾气,透视效果较差。戴着3层手套,看不清,能不能一针扎准?

高锐迟疑了几秒后,坚定了信心,完全按照“微光输液”考核标准进行“实战操作”,一针到位!随着呼吸兴奋剂缓缓推进静脉血管,患者的呼吸缓慢提速。随后,高锐又挤压患者胸廓10多分钟,患者才恢复了自主呼吸。

高锐在急诊医学科工作了10多年。她参加联保部队护理技能大比武,勇夺3项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救护冠军”!“只有平时技能练得过硬,遇到特殊情况才不慌神儿!”这正是高锐请战参加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底气所在。

入驻火神山医院没几天,感染七科一病区39床就收治了一名危重症患者,心率快、血压低、血氧饱和度低,经过医生用药、加强镇静补液等措施,患者的生命体征终于有了改善。高锐刚接班,就发现患者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呼吸急促、口唇发紫,心电监护仪上出现室颤波形。高锐一边呼叫:“快拿抱球准备通气”,一边准备除颤。高锐熟练地开机、定位、选择除颤模式……所有的动作一气呵成。几秒钟后,监护仪上显示出了正常心率。

病区曾收治了一名85岁高龄的女性患者。她不便自行吞食,也不愿选择留置胃管。为了让患者尽快服用降温药,高锐将药片碾碎溶解,小心翼翼地抽入注射器管内,一边安慰患者一边给患者喂药。如果病人咳嗽喷出飞沫,高锐极易被感染。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高锐成功化解了这一难题。1小时后患者的体温降到了38.5度,心率渐渐正常了,血氧饱和度也升高了。

篇9: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作文素材

早上7点就到了医院,跟专家组一起分析病人情况。现在就是和时间赛跑。”曾参与过抗击非典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赵柏良说。

来,不论是非典,还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都坚守在急诊一线。”这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童英在除夕之夜写下的话。

面对疫情,我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兑现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承诺。”除夕之夜仍在一线奔忙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院区感染科二区主任曹红说。 在鼠年除夕最美逆行者的称号属于这一批批奔赴武汉的白衣战士,虽然看不清坚毅的面容,但你匆匆而去的背影却将医德高高擎起,却将医魂高高飘扬。

在此次抗击疫情中,中山三院有一对夫妻双双上了“前线”,其中丈夫检验科主管技师潘顺文是广东除夕夜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一员,而爱人代群作为一名护士长也冲在广东防疫一线。因为夫妻都在一线,两个孩子无人照顾。接到要去武汉的通知后,潘顺文连夜通知家人开车将孩子送回湛江老家。

薪火传承,在抗击疫情的重大历史时刻中完成。20全国上下抗击非典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何德全正要参加高考。今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何德全已成为一线的“战士”。原本计划春节去西藏旅游的何德全得知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不足,便主动报名参加支援。何德全说,当年被很多前辈的英勇事迹感动,报考了临床医学,现在对我而言是实现了学医的初心。开始在发热门诊上班的第一天,何德全在朋友圈里写道:“相隔17年,这次轮到我代替前辈们迎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篇10:抗击疫情英雄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素材

【一线抗疫群英谱】武汉同济医院肾内科:科学诊治 全力以赴

“炎症风暴”是新冠肺炎患者由轻症向重症和危重症转换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导致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患者若发生“炎症风暴”,该如何应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护肾队”给出的“解题”方法是:通过血液净化技术清除炎症因子,达到保护脏器、挽救生命的目的。

这支由4名肾内科医生和23名血透专科护士组成、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队伍,被大家称作“护肾队”。面对“炎症风暴”,他们科学研判,创新方案,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让众多患者获得有效治疗。

“我们发现,一些患者感染后大量炎症因子聚集产生‘炎症风暴’,从而导致多器官快速损伤。”同济医院肾内科主任徐钢教授介绍,通过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治疗手段提前干预,可以有效清除这些炎症因子。

“炎症风暴”应做到早预警早干预,同济“护肾队”副队长何凡副教授带领队员对光谷院区所有重症患者都进行了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监测。当患者体内炎症因子达到预警值时,就选择恰当时机介入,有针对性地制定血液净化方案。

一次,“护肾队”为一名74岁的老人完成3次血液净化后,原本呼吸衰竭、已经进入昏迷状态的老人逐渐开始好转,超出正常水平30多倍的炎症因子回到常规范围内。一星期后,老人重症转轻后转院。在随后的两周内,34名患者接受了近百人次血液净化,其中10人已经出院或转至轻症医院。

由于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都是危重症患者,需要提供精细化的护理。以目前“护肾队”的人员配置,一天为10名患者做透析是常态。一名患者使用血液净化机的时间是8至10个小时,而医护人员防护服的使用时限是6小时,所以需要两拨护士接力,才能完成1名患者的血液净化,有的护士甚至一天要进3次ICU。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血透中心护士长鄢建军说:“现在就像打阻击战一样,一定要守住阵地。”

“血液透析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徐钢教授说,“医务工作者最大的荣誉感来自患者康复。大家士气很高,都鼓足了劲儿要战胜这次疫情。”

【一线抗疫群英谱】那一刻 我只想着救人要紧

在抗击疫情的一线,风险无处不在。无论是患者体征的轻微变化,还是一个造成污染的漏水点,都有可能潜藏着危机。每一次化险为夷的背后,都有一个关于责任感和专业精神的故事。

赵童:那一刻 我只想着救人要紧

正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查房的人叫赵童,是河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医生。几天前,看到这位80岁的新冠肺炎患者情绪低落,他和主治医生反复询问,但老人始终表示自己只是有些乏力。

赵童判断老人表现出的体征只是冰山一角。经初步诊断,老人虽仅有腹胀表现,但符合“急腹症”特点,急需进行CT检查,以确定是否有肠梗阻或肠穿孔等危及生命的病症。

没想到刚做完CT回到病房,老人的情况突然恶化,各项指标开始报警。

目前老人各项指标已恢复正常。截至目前,在赵童和队友们的努力下,他们负责病房的大部分危重症患者已经转为轻症,30名患者治愈出院。

胡晟民:用年轻的肩膀担起责任

医务人员想方设法救治患者,消防员们也在疫情防控一线全力以赴。洪湖市人民医院老院区是当地7个定点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之一,由于排污系统设备老化,医疗废水无法处理和排出,外溢风险很大。洪湖市消防救援站的7名90后消防员组成了“医疗废水输转党员突击队”,承担起每天医院的医疗废水清运、处理任务。

正和队友一起爬上6米高储罐罐顶的小伙子叫胡晟民,今年刚满22岁,他的爸爸和爷爷都是消防员,从小耳濡目染,如今接过接力棒的他,每次任务也总是冲在前面。设备连接好,抽水开始,这也是最容易出现漏水和喷溅的时候,之前还发生过意外。

后来胡晟民和队友们顺着水线找到了水带上一个极小的漏水点,才排除了隐患。从那以后,他们在抽水作业时也更加谨慎。

强忍着恶臭味,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抽水作业,近20吨医疗废水全部抽进了环保污水运输槽车,胡晟民和队友们再将这些医疗废水输转到9公里外的污水处理点进行处理。而这样的输转,他们每天要重复两到三次。截至目前,胡晟民和队友们已累计输转医疗废水500多吨。

【一线抗疫群英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士邢正涛:一线冲锋 不负期待

“国家之使命,不容辜负,我等你回来!”1月27日,正月初三,妻子白钰的这条微信朋友圈,让刚到武汉的邢正涛格外暖心。“定不负使命不负卿。”邢正涛说,“在这一刻,大家与小家,紧紧连在了一起。”

同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士,1988年出生的邢正涛与1992年出生的白钰,因医结缘,因疫暂别。

“正月初二得知要组建医疗队支援武汉,大家都报了名,穿上这身白衣,就意味着使命与担当。”邢正涛说,“我爱人也报了名,但最后不在名单上,她为此还闹了脾气。”在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北京医疗队136名队员中,男性护士只有16人,邢正涛正是其中之一。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是邢正涛新的战斗岗位。“医疗队分成11个组,每4小时一班。”邢正涛说,“大家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穿好防护服,整理需要带进隔离病房的各种必需品。”

“正常的治疗和生活护理要胆大,敢于向前;病人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情况要心细,随时掌握。”邢正涛说,住进隔离病房的患者,经常会产生焦虑情绪,进行心理治疗同样非常重要,“比如通过聊天,给他们加油鼓劲,或者给他们比划加油手势,但都要因人而异,注意时机、方式,尽量不刻意。”

“一定要做好防护,千万别大意。”每天,身在北京的白钰都会叮嘱丈夫,“他刚到武汉的时候,我担心得很,整夜睡不着,后来看到各种防护措施都做到了位,便放心多了。”

“战胜疫情,挽救生命”,这是夫妻二人共同的心愿,也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邢正涛出征武汉后,白钰轮岗到医院急诊大厅分诊台工作。测体温、量血压、了解病情、辅助分诊……丈夫邢正涛也是千叮万嘱,“急诊病人接触的第一位医护人员就是你,一定要做好防护。”

互相打气,共同抗疫。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前,邢正涛特意请同事将妻子与他的名字并排写在了防护服上,同时写上了大大的“我爱你”三个字。“这是我们最浪漫的战地情书。”邢正涛说,夫妻俩虽身处两地,但一直并肩战斗。

每当坐上班车,不论前往隔离病房,还是返回驻地,短短10分钟的车程,第一次来武汉的邢正涛,总是对着窗外看个不停。“我觉得武汉真的很美。”他说,“等胜利了,我一定带着白钰来看樱花,吃热干面。”

虽然因疫暂别,但白钰与丈夫心意相通,“等疫情散去,我们一起去武汉。”

【一线抗疫群英谱】张忠德:17年后再出发 用真情守护患者

(3月12日)的一线抗疫群英谱,我们来认识广东省中医医疗队队长张忠德。17年前,他冲锋在抗击非典的一线,在救治重症患者时不幸感染,从生死线上走过一回。如今,56岁的张忠德又一次站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仔细询问,认真观察。张忠德查房时一再叮嘱医护人员要关注细节。42床的患者刚入院时病情严重,无论是气喘还是肺部影像都不乐观。张忠德团队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一周之内患者的情况就出现了明显改观,现在已经可以正常下床活动和交流了。

从1月24日除夕当天离开广州,张忠德和团队在武汉已经奋战了40多天。他带领广东省中医医疗队接管了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雷神山医院三个病区的187张床位,全力救治病患。由于和患者走得近,大家也更喜欢叫他“德叔”。他还会努力模仿湖北口音,逗患者开心。

中西医协同治疗是张忠德诊治时的法宝之一,除了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他总会充分吸纳西医的现代医学手段。

在张忠德和同事们的细心照顾下,越来越多的患者情况好转并且治愈出院,目前他们病区出院人数已超过180人。

【一线抗疫群英谱】山东省援助湖北护理专业医疗队护士长唐晓培:“方舱休舱,我如愿了”

3月7日下午,山东省援助湖北护理专业医疗队护士长唐晓培(上图。记者张远晴摄)在武汉市东西湖方舱医院挥手送别最后一批病人。随着这家方舱医院休舱,唐晓培和同事们开始原地休整待命。

从2月初接到支援方舱医院的命令起,39岁的唐晓培在东西湖方舱医院整整工作了一个月。

“每天都得绷着一根弦。”虽然唐晓培在急诊科和ICU工作多年,但方舱医院的工作环境还是第一次碰到。“我们一个护士得照顾五六十个病人,测体温、发餐食、发药品,还得谈心,6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就是不断走,不断说。”唐晓培说,“说实话,方舱医院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心理疏导,让病人有安全感。”

病人刚住进来,情绪都不太稳定,她是护士长,很多病人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找她解决。唐晓培还记得有一家人,丈夫在定点医院治疗,妻子在方舱医院,孩子在社区隔离点,音讯不通。“我也是孩子的妈妈,一听情况,心都软了。”唐晓培说。她赶紧联系了舱外的指挥部,辗转联系上了孩子。听到孩子的声音,病人心里就踏实了。

这些事情虽小,但唐晓培觉得很重要。“病人如果觉得你确实是真心帮他们解决问题,心情就会平静,会配合治疗。”她还记得一开始进舱的时候,温度低,一些病人提出要买秋衣秋裤,唐晓培和同事们就把自己带来的秋衣秋裤和保暖用品送给了他们。

她们的付出,病人们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有一次,唐晓培忙着工作,没意识到防护服的领子开了,露了脖子。一位病人立马提醒她赶紧去加戴一个口罩,他还特意去拿了一个牛奶盒子上的塑料提手,让唐晓培扣在后脑勺上,这样可以把口罩挂在防护服外边。

“当时他对我说,如果你们被感染了,我们会很难受的。”这句关心的话让唐晓培特别感动。

出舱时,很多病人依依不舍。一名大妈动情地对唐晓培说:姑娘,我看不到你的脸,让我好好看看你的眼睛。更多的病人会为医护人员写下祝福,医疗队队员们把心愿卡细心地贴在墙上,做成一株“许愿树”。

“我们进来的时候有个心愿,就是尽快让方舱医院关门!”唐晓培说,“现在方舱休舱,我如愿了。”

篇11:英雄事迹初中素材

英雄事迹材料1——杨靖宇

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是我国的英雄。

杨靖宇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50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够在零下20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好汉!”日本关东军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英雄事迹材料2——赵一曼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 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英雄事迹材料3——董存瑞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篇12:抗击疫情第一线的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素材

【一线抗疫群英谱】姜涛:直面病毒的检测专家

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核酸检测结果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了保证检验结果能够在24小时内反馈给送检方,军事医学专家组抵达武汉后,第一时间搭建核酸检测平台。今天(3月7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检测组长姜涛。

晚上9点,姜涛和团队成员正准备进入帐篷式移动实验室完成核酸提取,由于当天检测样本送来时间较晚,为了能尽快把结果反馈给送检单位,他们要连夜完成样本的核酸检测。

样本提取属于高风险操作,进入实验室,他们要对几百只来自不同单位的样本试管进行清点并完成提取,这就需要检测团队在处理过程中十分的谨慎小心。

由于各单位送来的样本试管批次不同,有些咽拭子棉签的长度过长,在开盖的一瞬间,液体很容易溢洒,要迅速对溢洒部位及时进行专业处理。

专业的处理离不开姜涛曾经的经历,作为一名病毒学专家,他参与过多种疫苗的研制工作,研发出我军首个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还赴塞拉利昂进行埃博拉疫情防控等任务。

在完成3个批次的核酸提取工作后,姜涛和他的团队还要转战到另一间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确定样本检测结果。

目前,核酸检测组一个小时内可以完成90多份的样本核酸提取,单日标本最高检测能力达500份以上。

【一线抗疫群英谱】武汉理发师志愿者周朝辉和周海文——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很有意义

3月1日早上10点,刚到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的周朝辉和周海文,给理发工具和座椅喷了一遍消毒液,为当天的志愿理发做准备。

“你有什么需求,是要剪短一些还是留长一些?”每次理发前,周朝辉和周海文都会这样问。周朝辉说:“虽然是在疫情期间,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会尽量满足不同人对发型的需求。”

周朝辉今年41岁,周海文今年33岁,两人来自湖北赤壁,都是武汉渼树理发店的理发师。2月14日,周朝辉看到同济医院招募志愿理发师的公告后,马上报了名。“我想为武汉疫情防控尽自己一份力。”周朝辉说,他随后在理发师的工作群里发起号召,周海文看到信息后也报了名。

周朝辉和周海文第一次出门当理发志愿者就是服务同济医院的医护人员,由于要近距离接触,他们坦言当时有些紧张。但随着防护认知提高,两人的心态也平稳起来。“我们每次出门都会戴手套、口罩,穿防护服,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服务对象。”周朝辉说,如果去医院,他们还要戴好护目镜。

只要抗击疫情前线的人需要理发,周朝辉和周海文都会开车前往,提前一天预约好之后,他们会在早上7时50分左右出门。每次给一个人理发大概要10到15分钟,为女性理发需要更长时间。一天下来,周朝辉和周海文平均要服务60个人,回到住处往往已经晚上八九点。摘下护目镜和口罩后,他们的脸上都会留下深深的勒痕。

2月29日,许久没回家的周朝辉收到了9岁儿子的一封信:“我们能保护好自己,你只用保护好自己就行了,不管多少天,我们在家都会很开心……”看完信,周朝辉哭了:“我们每天接触的都是抗击疫情一线的人群,为了家人的安全,我们一直在外面住。”

“疫情只要不结束,我们就不收费。”周朝辉说,抗击疫情一线的人更辛苦,能为抗击疫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觉得很有意义。周海文说:“等疫情结束后,我一定要好好去吃一顿火锅。”

【一线抗疫群英谱】董芳:重症监护室的生命守护

ICU重症监护室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这里,医护人员与死神赛跑,争分夺秒,从不轻言放弃。董芳就是这样一位ICU主任,她说,最害怕的就是病魔不给我们时间和机会。

看到5号床患者的心率迅速升高到近130,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重症医学科主任董芳和同事们马上做出反应。抽血气检测、换上高流量吸氧机,一系列调整后,患者的心率终于恢复正常。

这样的突发状况在ICU里经常发生。过去的40多天,董芳一直坚守在这儿,穿上防护服,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比以往大大增加。插管、穿刺,甚至是写医嘱,每个操作都变得非常困难。

疫情期间,患者家属无法探视,董芳每天下班便会花上很大一部分精力和他们通电话、发微信,沟通病情。董芳说,自己现在更能理解患者家属的焦虑,因为她也是其中之一。她同为医生的丈夫也因救治患者一度感染上新冠肺炎,到现在,两人已有40多天不曾见面。

所幸,她的丈夫扛了过来,2月19日治愈出院后已经转到隔离点观察。这天一下班,董芳给他准备了些生活用品送去,到达隔离点,东西只能放到前台,无法上楼看望,董芳只好在楼下冲着窗户和丈夫喊两句话。

在董芳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目前患者多数情况都有所稳定。这位98岁的老人就是几天前刚刚从ICU转出来,这也是董芳他们救治成功的患新冠肺炎年龄最大的患者。

因为在抗疫前线表现突出,董芳火线入党。刚刚宣誓结束,已经下班的她又接到紧急电话,立刻穿上防护服返回ICU。

【一线抗疫群英谱】方舱医院里,有警察为你“守护心灵”

“停电了!怎么回事?到底怎么了?”2月26日晚8时许,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突然停电。患者们顿时慌乱起来,惊叫声四起。

“大家不要慌,有警察保护你!电路出了点故障,请原地不动,马上就好。”混乱中,这样的声音响亮地重复着。很快,12道光,在方舱内齐刷刷亮起。

这是武汉市公安局抽调警力组成的方舱医院战“疫”突击队。在队长谢刚指挥下,12名24小时待命的突击队员不到1分钟就齐集现场,并迅速打开手机电筒,分散站位,为患者照明。

现场突然静了下来。大家静静地沐浴在这并不壮观的光亮中,静静地看着那12个并不高大的身影。

同一时刻,维修电工到达指挥部监控室。舱内民警通过电台与其通话,准确找到维修部位;通过手机视频“现场教学”,迅速排查电力故障。

不到5分钟,灯亮了,欢呼声响了起来!

突击队员逐一清查,所有患者全部在位,一个不少。

“就像‘星星点灯’一样。我们看到了微光中警察的身影,心里一下子就不怕了。”事后回忆,患者们满是感动。

自2月17日这所方舱医院投入使用,谢刚和他的战“疫”突击队就开始为其保驾护航。除了执勤守卫、维持秩序,他们还主动承担起一项新的任务——疏导心理,守护患者们脆弱而伤痛的内心。为此,突击队专门组建了“心理安抚小组”。

钱威,“心理安抚小组”负责人。10多天来的疏导使他对患者们的苦痛深有同感:“生病的时候,情绪最脆弱。何况隔离治疗,家人不在身边,一切都不方便。这种时候,一句暖心的话,患者就能感受到鼓励,然后,渐渐振作起来。”

“什么时候做核酸检测呀,怎么还没轮到我?”最初几天,只要一进舱,不少患者就着急地发问。钱威总是耐心解释:“已经安排!一个都不会漏。”

有患者还是不相信。钱威就帮着查询,指给他们看,并说着劝慰的话,直到患者放心地安静下来。

每天安抚几十人,每次都仔细沟通。

“你得把患者的一点点小事都记在心上。他们找你,是信得过警察,这可是一份责任。我们搭好了‘连心桥’,患者就愿意掏心窝子和你说话。”钱威说。

2月20日15时,方舱医院电台呼叫:有病人情绪不稳定,请求公安机关紧急救助!

钱威立即赶到。现场,一名女子情绪失控,哭闹着、踢打着。医护人员在旁劝慰,却很难靠近。很多患者围拢过来观看,秩序有些混乱。

“不要怕,没事的,我是警察,我来帮你!”钱威向女患者靠过来,温和而坚定地和她对话。询问情况、表达同情、解答疑问、消除顾虑……十几分钟过去,患者哭诉着说了自己的境遇,情绪渐渐平复下来。原来,她一个人被送进方舱,身边没有一个熟人,对病情不够了解,心存恐惧,加上孩子还小,时刻想念牵挂,于是突然情绪失控。

劝慰患者后,钱威又和医护人员沟通,请他们多留意患者情绪、多向她介绍治疗进展,有情况随时和他联系。

医护人员频频点头:“这时候多亏有警察在场!你的心理疏导有力量,患者听得进去。”

2月25日晚,病区已经熄灯。一名50多岁的患者却仍然坐在走廊的椅子上,呆呆地想着什么,时不时叹口气。钱威劝他回床休息,他讷讷地离开,不久,又转了回来。

“来,睡不着就和你聊聊天。”钱威看出患者有心事,索性和他一起坐了下来。患者打开了话匣子。原来,这位患者是家中独子,母亲年纪大了,一身是病,身边缺人照料,自己尽不到儿子的一份孝心,还在医院里不知道何时能痊愈,不由得烦闷难过起来。

钱威真诚地劝解着他,并用自己的例子和他交心:“谁不牵挂父母呢?我和你一样啊。我的母亲已经肺癌晚期了,我非常担心她。你知道她怎么说吗?我犹豫着来不来前线的时候,她对我说:我有家人照顾,可那边多少病人和医生正需要你。这个时候,你一个警察还犹豫啥?我就来了。”

病人听得怔住了,看着钱威。“天下的母亲都很伟大!坚强一点,别让母亲担心你。”钱威鼓励他。患者用力点点头,回去休息了。而想起母亲的钱威,也已满脸泪水。

【一线抗疫群英谱】“暖医”江学庆:生命定格在55岁

因感染新冠肺炎

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医生江学庆

生命定格在三月的第一天

生前

他总被大家叫做“暖男”

他一直像大树一样保护着患者和同事

面对病人轻声细语 还会笑着拉家常

江学庆,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在生前的画面中,他看上去似乎是一个性格粗犷的人,但其实他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却是一个字:暖。他负责的病区主要是甲状腺、乳腺的癌症病人。面对他们身患重病的焦急、烦躁,江学庆这个“大男人”却从来不“大嗓门”。

大家有时候叫他“60分贝医生”,因为不管遇到多急、多难的事,他的音量总保持在让人听起来最舒服的60分贝左右。每次的暖心话语,都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

江学庆离世后,很多人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缅怀。其实这张照片原本是彩色的,是江学庆获得“第11届中国医师奖”时拍下的,是他最看重的一张照片。当时因为要去人民大会堂领奖,他兴奋了一个星期。

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 李海:

他觉得这是党和国家、医院、患者给他的荣誉。他拿了奖回来后说,觉得压力更大了,他觉得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够对得起他获得的这些奖。

大部分时间给了患者 坚守一线不幸感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江学庆坚守在病区一线。每天找他看病的有100多位病号,遇到复杂的病情可能用20分钟左右诊疗,所以常常是一上午的出诊任务,要持续到下午三、四点钟才能结束,而这就是他工作的常态。

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护士长 戈文心:

他好累呀。病人的问题他要解决,作为科室主任又要关心科室的发展,他就像大树一样罩着我们。他女儿有时候找他,都是去门诊找他。他陪家人的时间真的很少。

连续奋战在疫情一线出诊看病,江学庆在1月17日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入院治疗。

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护士长 戈文心:

他一直在提醒我们,戴口罩要洗手,要注意防护,每个病人都要检查。估计他心里也会觉得他可能是在工作中被感染的。

病情恶化离世 同事把头像改成蜡烛围绕着他

谁也没想,病情发展如此快速。1月22日,江学庆被转入武汉市肺科医院。但几天之后,病情恶化,他得依靠体外膜肺机,支撑衰竭的心肺功能。

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 李海:

那个时候他只能听不能回答。我给他加油打气,你一定会挺过去的。

这次通话,成为江学庆的最后一个电话。在全力抢救超过30天后,江学庆在3月1日离世。工作群中,同事们默默地把头像改成一只蜡烛,围绕

在江学庆的头像周围。

而是为了继续前进

拭去眼泪

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

依然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

篇13:疫情期间英雄事迹学习心得精选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人人有一份热,愿意发一份光。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一片有责任、有担当、讲奉献的“热血青年”,便是你们,青年志愿者。你们响应号召,立足于社会关注,用自己的青春与热爱奉献社会,在防疫一线坚守岗位,以青春名义宣誓、以实际行动担当,以赤子之心、报答热爱之地,守护大家的健康与平安,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力量、贡献力量!

立即集结,稳好民心,疫情防控“宣传员”的青春作为。面对突入袭来的疫情,你们第一时间响应志愿服务号召,深入所在地的防疫一线。你们深知“在疫情面前,充分了解才是消除恐慌的解药”,因此你们主动参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不惧疫情,带着宣传资料走村入户,用生活化的语言去宣传、去讲解,引导百姓讲卫生、做防护、戴口罩;深入疫情防控一线收集资料,做好广播宣传,生动讲述疫情防控一线的感人事迹,发布当前疫情防控情况,普及推广疫情防控措施,让广大群众进一步理解疫情防控期间科学防控,提高自我防控意识,真正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战在一线,逆风而行,疫情防控“战斗员”的青春凯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奋战一线的你们主动报到、听从指挥、发挥作用,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依法科学有序参与疫情联防联控,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你们深知“生命重于泰山,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放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因此你们穿上红马甲、戴上小红帽和口罩,以志愿者的身份手持“申请书”到社区报到,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入户排查、小区卡点值守、人员车辆排查登记、体温检测等工作,用热情洋溢的青春笑脸义务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你们的午餐付出成为当前抗疫一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任劳任怨,温暖万家,疫情防控“服务员”的青春担当。疫情,让人和人隔得很远,却让心与心贴的更近。你们深知“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不能袖手旁观,要主动肩负起社会责任”,因此你们力所能及的倾尽全力,为防控一线组织协调捐献钱物,送去蔬菜、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资。你们中有的人从国外人肉带回大量口罩捐赠一线,有的人整合参与募集信息,联系受捐单位,还有的人为居家隔离人员送去消毒水、酒精和蔬菜。用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的志愿服务精神和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身体力行,让广大群众时刻感受着“不是一个人在奋斗”的温暖。

对于无数“热血青年”志愿者来说,疫情还未结束,行动还在继续,你们深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你们的青春之火在祖国各地汇聚强调的青春力量,等到雪融草青,一切美好都将如期而至,眼前的一切都将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篇14:疫情期间英雄事迹学习心得精选

春节期间,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出现。为了抗击肺炎疫情,武汉选择封城。即便如此,还是有无数人被感染,因为正逢春节出行期,南来北往客流量太大,被感染人数不断上升。在这场没有硝烟刀枪的战役中,身处一线的医护人员,就是最大的英雄,他们舍弃和家人团圆的机会,冒着被病患感染的危险,毅然选择逆流而上,参与救援,医治患者。国难当头,幸好有这些逆行者,病毒面前,幸好有这些救援者。就连84岁的钟南山老先生,也再次出战,用行动稳住了中国14亿人们的心。相信有他们在,病毒不会猖狂太久,一切都会恢复如初。

武汉生病,封城,全国团结,抗毒。作为学生党员和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我们现阶段要做的就是呼吁和响应钟老的号召:不出门,不聚餐,勤消毒,戴口罩,就是为国做贡献,就能保家人平安。在家中,首先一定要做好自我防范;但是,光自我防范远远不够,这场肺炎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其致死率,而是其可怕的传播速度。这不仅在于病毒本身,更是人们观念、意识的淡薄,这不光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于家庭、社会、国家都是一枚炸弹,另外加上春运大规模人口流动 而恰巧又在于武汉市这个九省通衢的地方,促成了此次肺炎的大规模、高速度传播,那么我们在做好自我防范的同时更要积极宣传。积极宣传有两个方面,第一:我们年轻人的防范意识各项防范措施都明显优于该次病毒的易感人群——中老年人,而家里长辈又普遍没当回事,这便折射出这场疾病下,大多数人,尤其是易感人群观念淡薄、意识不够。那么作为年轻人的我们 更应该肩负起积极主动获取正确信息、多方面多渠道辨析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然后将信息灌输给家中长辈以及身边人;另一方面,多传播正能量信息,在白衣天使们和有关专家的不懈努力下,这场肺炎已经有治愈案例,我们应该多传播诸如此类信息,而不应该横加指责这场肺炎的始作俑者,战争还未结束,现在不是大发议论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相信,中国政府能领导好这场战役,中国人民、武汉人民能度过难关。

时至今日我们也都知道全国大多数省市都有确诊病例,可仍有些人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觉得那么远,传染不到我。这时我们就该告诫他:无论如何,防范于未然!几乎大多数病人在确诊时心里的第一想法就是我从来没想过会是我。我们同样需要做到信任,信任国家、信任党、信任政府、信任医护人员、信任武汉人民会挺过难关,目前各方面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八旬的钟南山都在奋战前线,哪怕前路渺茫也要死守一线生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信任呢?为什么平常你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而这个时候你就开始各种不信任,谣传政府谎报、瞒报?网上还有一些一颗大白菜四五十块钱。对于谎报瞒报,政府已经采取有关措施;对于哄抬物价者,大发国难财者政府也会大力惩治!请你务必相信这些!

我们致敬所有的医护人员。若不是他们舍身奔赴前线,若不是他们不分昼夜救人,也许被感染的人会不计其数,会给祖国带来更大的灾难。这个世上,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天灾人祸出现时,总有一部分人挡在我们面前,不是他们不怕死,而是他们太无私!

感恩所有身处一线的医护人员,感恩所有参与救治的医务工作者,感恩所有用心研究疫苗的医学人员,感恩所有无偿捐钱捐物的资助者们,感恩所有身在武汉,实时报道的记者们。他们身为平凡人,却做着不平凡的事,坚守岗位,坚定信念,为祖国和人们一直无私的贡献!我们畏惧死亡,更敬畏生命,面对不断上升的死亡和感染人数,我们深切的体会到,人生如此短暂,生命何其脆弱。

20的春节,虽然没有往日的热闹,但是却有着温馨的平淡。相信用不了多久,病毒会被消亡,患者全都痊愈。让我们虔诚许愿:天佑中华儿女,国无天灾病难,人人健康平安,家家共享团圆!

篇15:疫情下的英雄事迹

2月17日上午,1200名军队医护人员先后乘运输机和火车抵达武汉。至此,军队增派的2600名医护人员已全部投入援鄂抗疫一线。

“全军要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统一指挥下,牢记人民军队宗旨,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积极支援地方疫情防控。”习近平主席对军队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一声号令风雷动。全军闻令而动,勇挑重担,紧急抽组精兵强将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在疫情防控一线,鲜红的党旗军旗高高飘扬,白衣战士们争分夺秒救治患者,体现着人民军队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展现着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担当,书写着人民子弟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

除夕夜,军内某医院呼吸内科医护人员在给医院党委的请战书上,摁下29个红手印。

“我们积极请战: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们随时听候调遣,愿奔赴一线贡献我们的力量!”

他们请战的理由,透着一股“舍我其谁”的力量:这是一支有优良传统、参加过抗击非典的医疗队伍,具有丰富的抗击疫情经验,救人民于危难,他们责无旁贷。

军队的白衣战士们没有犹豫、没人退缩,一个个鲜红的手印,昭示着他们的决心。

这个除夕夜,本是万家灯火、阖家团圆之时。来自天南海北的450名军队医护人员,放弃假期安排,火速驰援武汉,进驻感染患者病例多、医护人员压力大、医护力量迫切需要加强的地方医院。

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医疗队队员马凌许下刷屏网络的誓言:“在疫情面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一定护佑大家的平安和健康!”

谌磊是火神山医院的一名护士。他接到驰援武汉的任务,毫不犹豫地收拾行囊,出征金银潭医院;2月13日,他的妻子、西南医院护士张欢也驰援武汉。

同在一座城市,各自忙着战“疫”。紧张工作之余,他们每天通过电话匆匆聊上几句。

“多动听的情话也比不上一句保重。咱们夫妻齐心、合力断金!”谌磊在电话里对张欢说。

共同战斗、互相激励,是同在武汉却无法见面的军医夫妻,最特殊的浪漫。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为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他们义无反顾地冲向前线。2月2日,1400名军队医护人员进驻火神山医院;2月13日和2月17日,军队分别增派1400名和1200名军队医护人员来到武汉、支援武汉市泰康同济医院和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

至此,军队已派出4000余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他们来自解放军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具有丰富的防控治疗传染性疾病经验,不少队员还执行过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抗击埃博拉疫情等任务。此外,驻武汉地区的军队医疗单位也积极投身抗疫斗争。

在相关新闻的评论区,网友们纷纷点赞:“看到人民子弟兵,就一个感觉:踏实。”“‘解放军’三个字对中国老百姓意味着绝对可靠、绝对可信、绝对能赢!”

“战场冲锋,哪有那么多时间睡觉”

你见过穿尿不湿工作的医生吗?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医护人员在支援汉口医院重症监护室基础上,增加接诊患者数量,医疗队超负荷运转。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救治病人,一些医护人员随身准备了尿不湿。

医疗队队员朱丽香介绍:“进入重症病房,一次至少6个小时,上厕所只能靠尿不湿。最长的一天12小时没喝过水。”

第一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战场,来不及休整即投入战斗。

1月25日凌晨3点半,队员宋彩萍终于结束了第一天的工作。回到房间却睡意全无,一刻不歇地清物资、查资料,不知不觉天色已白。上午7点多,一夜未眠的宋彩萍又开始带着队友们分类清理物资,为转场做准备。

为争分夺秒收治病人,宋彩萍带着几名曾跟她一起抗击过埃博拉病毒的医护人员,绘制传染病防护流程路线图。为了让区域划分和进出路线更加科学,他们将图纸修改了十几遍。不眠不休中,不到24小时就完成了改造任务。

有队员给她算了一笔时间账:1月25日到1月28日,宋彩萍累计睡眠时间不到7个小时。宋彩萍说:“战场冲锋,哪有那么多时间睡觉。”

军队的白衣战士们,冲锋在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个人都带着家人的牵挂。

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人们记住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爸爸,虽然每天见不到你,但是我不怪你,我知道,你在和叔叔阿姨们一起打怪兽,是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你在我心目中是大英雄!”

收到妻子发来的10岁儿子的作文,中部战区总医院医生杨波感动落泪。妻子告诉他,儿子现在长大了,会帮着照顾不满周岁的妹妹了,还会学着大人模样嘱咐身患尿毒症的爷爷吃得清淡一点……

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人们记住了脸上满是压痕的医护人员。

一个班次下来,火神山医院护士郭玮摘下护目镜和口罩,额头、脸颊处的压痕清晰可见、许久不散,周遭的皮肤已开始过敏红肿。

每次戴口罩,患处疼痛都会加剧。看到战友为自己拍下的照片,爱美的郭玮哭了:“不知道自己变成那个样子了。”网友安慰道:脸上的印痕有多深,对人民的爱就有多深。

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人们还记住了面对镜头不肯说出姓名的女护士。

这位戴着口罩的年轻姑娘,不愿让媒体报道她的名字,原因是怕妈妈看到了会担心。

连日高强度工作,穿着闷热防护服的沈雪几近虚脱。细心的领导考虑到沈雪的身体状况,把她换到半污染区工作。第二天,身体刚刚好转的她就申请再次回到ICU病房。

“我是呼吸科护士,在最危险的时候更应该陪在患者身边。”她这样说。

在这场争分夺秒的战役中,军队的白衣战士坚守在人民生命安全的最前线,成为人民群众可以托付生命的人。

篇16:疫情下的英雄事迹

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广大医务工作者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全力救治患者,让患者早日康复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早上八点半,武汉市第六医院的重症病房一位45岁的危重症患者,由于新冠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导致心率下降,情况十分危急。重症监护室的医生们立即投入抢救,三个多小时后病人终于转危为安。

武汉市第六医院是第三批定点医院,已经先后收治了近600位重症患者,其中12位收治在ICU的危重症病人不仅年龄大,本身还有各种疾病,查房、抢救、日常治疗,科室人员每天24小时轮转。

工作压力大,病人的病情又随时有变化,年轻的医生护士难免情绪焦虑。重症医学科主任朱国超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当一些危重症病人吃不下饭时,他就自己去为他们上鼻胃管,做肠内营养支持。上鼻胃管要跟病人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感染风险很大。

有了朱国超的带头,年轻的医生护士们也调整好了心态。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一个多月以来,已有5名患者转出ICU、3名出院。

努力做到医护人员“零感染”是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的重要保障。早上六点半,火神山医院感染六科一病区的护士长王晓靖前往医院接替夜班同事的工作,她要带领护士们做好在“红区”的护理工作。每次进入病区前,她都会对护士们的防护措施进行严格检查。

在“红区”,由于需要戴上厚厚的三层防护手套,给患者扎针有时很难一次成功,这给护士们带来不小的考验。为了减少患者的疼痛,只要王晓靖有时间,护士们就会请她来帮助扎针。

在王晓靖和队员们的精心呵护下,越来越多的病人逐渐好转。截止到昨晚(2月18日),火神山医院已经有31名患者治愈出院。

篇17:疫情下的英雄事迹

“和你们相处很愉快,我的病好得较快……感谢你们!”患者用湖北话说。“回家注意身体,记得多喝水,好好吃饭。”A13病区主任李艳霞带着东北口音叮嘱。出院,交接,话别,医患之间的对话,如同亲人一般。

这位72岁的患者迈出病房,终于迎来了出院的日子,经过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雷神山医疗队6天的治疗,他成为雷神山医院A13病区首位出院的患者。

医护人员给老大爷送上鲜花,簇拥着送到车前,打开车门,老大爷扭头又说:“谢谢你们!”A13病区主任李艳霞带着医护人员,将他送往住地,反复叮嘱他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温暖举动的背后,是这群医务工作者秉持弘道笃行、精诚大医的精神。这是一种坚定,正如该医疗队的总指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院长徐英辉所说:“山河无恙,人人皆安!”在雷神山医院,这支团队接管的四个病区161张床位,均已接收患者。

救治,并不容易,医护人员随时面临惊心动魄的战斗。

2月17日大雨,仅开诊5个小时的雷神山医院A4病区,就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一名患者突发病情变化,严重呼吸困难。值守的医护人员拼尽全力,紧张抢救,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立即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然后转往ICU接受进一步救治。那时已是夜里10点,在转往ICU的路上,几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的医护人员,弯着身子,抬着病床蹚着没过脚踝的水坑,前面拉着,后面推着,在雷神山的深夜里奔跑,拼尽全力,为病人和时间赛跑。

他们为何如此拼命?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一位医生说:“在雷神山,一切陌生面孔都亲如家人。”

几天前,在雷神山医院A8病区,这支团队的医护人员发现,第二天就是79岁的陈大叔生日。他刚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楚。

生日,在特殊时刻,对病人的意义显得格外厚重。病区医护人员悄悄地为他安排着,一定要给他更多希望。医生李楠网购了一个草莓蛋糕,队员们在纸上亲笔写下了祝福,共同在隔离病房为老人过一个简单温馨的“特别生日”。

“你们给我过生日,不是亲人,胜过亲人,我非常感激。”看着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医护人员,老人有些激动,带着颤声说,“这个生日是我一辈子最难忘的,记在心中了,我一定配合医务人员,好好治疗,谢谢你们。”医护人员们齐声说:“祝大爷早日康复。”之后,大家一边唱起生日歌,一边鼓掌打着节拍。这一刻,对陈大爷来说,即使亲友不在身边,他也并不孤独,因为辽宁医护人员的热情,让他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在雷神山医院工作,什么事让医护人员最开心?经过医疗队一夜的努力,一位患者血氧从85%回到了98%。当患者露出笑容说“原来能自己吃饭就是幸福”时,深深地触动了A13病区医生刘卓:“原来人的幸福,并不复杂。疫情之下,更懂珍惜,患者对我们这些来自辽宁大连的白衣战士的信任,是最开心的事。”

这样的信任,让他们之间充满温暖。大医一院雷神山医疗队A13病区护士刘波,没几天就熟悉了本地方言。“你呀,现在恢复得蛮好,要多听医生的话,多喝水。”这带着“海蛎子味”的武汉话,熨帖着病人,让他们心中充满了暖意。

“没有人喜欢做重复的工作,但我们还是会一遍又一遍耐心地做。”该医疗团队B1病区护士李薇坦言,当他们身着白色战袍,他们就是患者的守护者,而患者就是他们守护的亲人。

口罩后面是怎样的面孔?防护服下是怎样的身躯?在雷神山,患者根本不清楚这些,但他们很清楚这些医护人员已亲如家人。诚如一位患者所说:“医护人员是我们的亲人,也是英雄。”

篇18:抗击疫情英雄事迹

“刘医生,谢谢您!”2月25日雷神山医院外,51岁的患者袁先生在出院时,向刘黎明(见图,资料照片)医护团队深深鞠了一躬……“除了这样,我想不到有更好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谢意。”袁先生说。这是雷神山医院C9病区的第一位治愈患者。从入院时高浓度吸氧状态下氧饱和度只有95%左右,到最终达到专家组评估的出院标准,仅用了不到一周时间。这离不开刘黎明团队的精心呵护。

2月14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刘黎明率领45人的医护团队进入雷神山医院。彼时,病区空荡,环境陌生,刘黎明放下行李,投身到病区建设中。“仓库距离病区有1公里多,几十张病床所需的棉被、床垫,我们一趟一趟地来回运。”2月19日,C9病区正式开科,接诊工作持续到晚上10点,当天收治了28例,是当时雷神山医院除ICU外收治危重病人最多的病区。

新冠病毒感染在中医属“疫病”范畴,作为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刘黎明擅长以中医疗法,根据地域特点,结合患者病情、个体差异,综合采用卫气营血、三焦六经辨证论治。1月31日,年过五旬的张先生来到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二病区,“入院时已间接性发热咳嗽一周了,两天后肺部感染还在加重……”刘黎明说,他们迅速施以药物抗病毒等一系列中西医结合疗法,一周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出院了!”接到出院通知时,张先生还有些惊讶……

从1月24日临危受命主持发热门诊工作,到如今带队上雷神山医院,刘黎明的身份发生数次变换:从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到发热门诊主任,从呼吸内科二病区主任到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雷神山医疗队队长、雷神山医院C9病区主任。转变的是职务,不变的是一份“抗击疫情,救死扶伤”的初心。

“职务多变,初心不变!”刘黎明说,他清楚地记得初次接手发热门诊时,连续五天五夜没有回家的场景。“白天是门诊前排长队的发热患者,晚上是随时出现的危重症病人。”但刘黎明一直坚信,“疫情是种磨练,随时需要随时上,胜利最终必将属于我们。”

篇19:抗疫情英雄事迹医生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等于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正月初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发表重要讲话,对疫情防控做出安排部署。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积极主动履职、有效发挥作用。党员干部要以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走在前做表率的行动自觉,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在疫情防控中叫响“跟我上”,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不受侵犯。

主动出击,甘当疫情防控“守门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疫情来势汹汹,党员干部尽锐出战,在防控工作中发挥着“守门员”的重要作用。全体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通知》要求,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疫情防控打头阵做表率。要涵养“我是党员我先行”的政治担当,把防控工作作为检验党性砥砺初心的试金石,在抗疫一线守护人民安全,践行党的宗旨。要谋划“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略部署,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高效合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资源,做好高速路口、村社区进出口等重要卡点防疫工作,确保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要落实不丢一户,不落一人的坚定行动。通过24小时轮值、逐家逐户走访摸排、高频播放防疫广播、张贴发放防疫公告等方式做到防控全覆盖,确保不留死角盲区。通过切实行动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共克时艰,架起疫情防控“连心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一个“局外人”,更没有一个“旁观者”,每天的疫情公报都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打赢这场硬仗,不单单要靠党员干部的力量,更要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积极发动党员、凝聚群众,汇聚起共克时艰的人民伟力。要探索党员网格包保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实疫情防控工作力量,形成抓一人带一片的集成效应。通过党员网格包保,逐步构建起严密的疫情防控安全网,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将伤害降低到最小。要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提倡居家隔离,不随意走亲访友,不组织大型聚会,做好自我预防,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同时,加强正面科学引导,避免在群众中形成恐慌情绪,引导群众不传谣不信谣,以积极心态应对疫情。

多点发力,考出疫情防控“好成绩”。《通知》指出,要注重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考察识别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一个组织的主心骨,一个队伍的领头羊,干得好不好,能不能扛住事直接决定着队伍走向和工作实绩。要增强冲锋陷阵能力,在疫情防控中走在前、做表率、干出样,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严密细致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要增强统筹兼顾能力,积极协调工商、安监、交通、公安等各职能部门,做好协同配合,保障企业安全生产、食品供应正常、交通运输安全等,确保大局稳定。要增强宣传组织能力,发挥头雁作用,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凝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工作合力,用实打实地有力举措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迎难而上尽展党员担当。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让我们携手同心,砥砺前行,共同守护这方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我是党员,我在一线!

篇20:抗疫情英雄事迹医生

湖南日报3月5日讯(记者 段涵敏)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记者获悉,湖南省有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国家援鄂抗疫中医医疗队(湖南)2个集体和付敏等17名医护人员荣获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其中张辉、宋英杰2位同志被追授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决定》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最高使命,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争分夺秒抢救患者,与病魔进行殊死较量,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命大救援,涌现出一大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经各方面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积极变化,向好态势不断拓展。为鼓舞士气,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投入这场严峻的斗争,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授予113个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506位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获奖个人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

篇21:疫情战役英雄事迹申报材料

战“疫”老兵

“爸,这场疫情很厉害,你前不久才做的心脏搭桥手术,身体还没恢复好,咱不去行吗?”大年三十,天刚蒙蒙亮,__穿好制服正准备去菜市场通知停止活禽交易,儿子__见状赶忙劝阻。

“不行,正因为疫情厉害,所以才要快速让活禽农贸市场休市。”__没有听儿子的劝阻,简短地丢下两句话,便匆匆走出了家门。

他叫__,今年58岁,是__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南市监所二级主任科员,作为一名29年党龄的老党员,自部队转业以后,从工商到市监一干就是36年。

“你们现在必须立即关门停业,这次疫情来势汹汹,而且是人传人,很严重,这都是为了你们好。”

老魏一边挨家挨户地向正在营业的餐饮服务单位发放着防疫宣传手册,张贴着县防疫指挥部最新通告,一边耐心地向每一位商户讲解关门停业的必要性,叮嘱经营户特殊时期更要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

观音阁菜市场是__县最大的活禽交易市场,一个上午下来,老魏几乎是马不停蹄,中午在执法车上吃完泡面后,他顾不上休息,又继续投入到摸排巡查工作中去了。

从接到上级关闭餐饮服务单位的通知开始,市场监管城南所用不到一天半时间,就率先关闭了城南、三流乡、宋店乡3个辖区乡镇大中小型餐饮服务单位104家,发放宣传手册270余份,张贴疫情防控通告400余张。

为进一步确保所有餐饮单位关闭到位,杜绝擅自营业现象,城南所制定了定期和不定期巡查制度,组织执法人员和车辆分早、中、晚不间断巡查。考虑到老魏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大家都劝他休息一下,老魏硬是坚持“不下线”。

“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大家都这么辛苦,我怎么能当‘逃兵’?何况,我是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履职尽责,不负组织的信任。”__是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朴实的语言、扎实的行动默默践行着一名老共产党员、老退伍军人、老市场监管人的初心和使命。

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自动员、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下,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英勇奋战,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全国上下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局面。

一切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疫”讲话语重心长、情深意长:“疫情防控是我最关注的问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本着对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短时间内,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就疫情防控问题多次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会研究并作重要讲话,依据疫情发展形势,及时对疫情防控特别是患者救治进行动员和部署,在2月23日党中央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再一次全面深刻分析疫情防控形

势,提出加强党的领导、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关注着疫情防控工作,每天都作出口头指示和批示,强调要把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各方面力量支持疫情防控作为重要保障,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作为关键着力点,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强调务必高度重视对医务人员的保护、关心、爱护,落实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和防护措施,落实工资待遇、临时性工作补助、卫生防疫津贴待遇,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总书记对疫情防控的重视,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关心,浸透字里行间!

篇22: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心得体会

现在,有数万名女性医务工作者在武汉抗击疫情的前线全力以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们是照亮生命的一颗颗最美的星。今天(3月8日)的《一线抗疫群英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位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的女“战士”。

陈静:火神山医院ICU的硬核护士长

陈静是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的护士长,从穿防护服、隔离衣、戴护目镜到戴鞋套、洗手,保护每一名进出病房人员的安全是她时时刻刻挂在心头的事。

除了时刻提醒医护人员注意防护,对于患者出现的顾虑,陈静也是及时进行安抚。

治疗中,医护人员还要进行插管、吸痰,对于这样容易暴露的高风险操作,陈静总是抢着去做。

陈静曾远赴非洲利比里亚埃博拉疫区执行任务,具有丰富的传染病防治经验。ICU里几乎都是危重患者,有些甚至没法通过语言沟通,她专门针对沟通困难的患者制作了一本《新冠护患沟通手册》。

乔杰:以坚韧温柔护佑生命

作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院长,乔杰在武汉与团队并肩作战已经37天了。2月1日中午,乔杰接到任务,3个小时后就率领北医三院第二批援鄂国家队赶赴武汉。第二天,进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组建危重症病房。

从病房改造到收治患者,乔杰率领团队仅仅用了30多个小时。经过她们的努力,越来越多的病人已经治愈出院。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又身为妇产科和生殖健康专家,乔杰格外关注武汉孕产妇的安全和防治情况。她及时总结孕产妇、儿童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经验,纳入到最新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

在这场战“疫”中,武汉市约有11万名医务工作者,另有4万多名来自各地的医务工作者支援湖北,其中女性约占三分之二。她们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此刻更是“战士”,她们护佑着生命,传递着信心和力量。

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心得体会 (五)

日前,总台央视记者蹲守在国家医疗队接管的重症监护病房,真实记录他们和时间赛跑、攻坚克难的医者仁心。

周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他要在上午尽早完成一台床边手术,给一名危重症患者植入人工膜肺ECMO。

ECMO危重病体外心肺支持,要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引流到体外,经过膜肺氧合,再通过血泵将血液循环回体内。

即将被植入ECMO的患者是一位长期患有高血压的58岁男性,发热咳嗽已经11天,被送来ICU后,立即实施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几天过去,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善,医疗队专家们商讨后决定要提前用ECMO干预,防止病人病情恶化。

特殊时期条件有限,整个植入过程要万分谨慎,这个精细的“生命”平均每分钟要-3000的转速,操作稍有不慎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致命的意外,大家紧紧地盯着指标数据的波动,不敢有丝毫松懈。

手术完成、管路对接、血液引出……生命通道连接成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改善。

针对新冠肺炎可能引发的多脏器功能损伤,战斗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2300多名医护人员在一个多月的并肩作战与磨合中,已经达成基本共识,治疗关口前移、提前干预刻不容缓。

随着目前确诊新增人数的降低,新冠疫情的主战场已经转移到重症病房,多学科合作的精准施治给重生带来更多的希望。

篇23:抗击疫情感人故事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素材

【一线抗疫群英谱】黄笳:第一时间 我报名回武汉抗疫

今天(3月23日)的《一线抗疫群英谱》,我们一起来认识中日友好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医生黄笳。

疫情暴发之初,身在北京的黄笳时刻牵挂着武汉,因为在那里留下了他在武汉大学读书时7年的美好时光。1月26日,当医院组织支援湖北医疗队,黄笳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报名。

病房里,黄笳对待每位患者都十分耐心细致。看到他们一天天康复,他感到由衷的开心。回忆起过去一个多月的工作,黄笳说刚来时的两场抢救让他印象深刻。第一场抢救因为要给患者做插管和心肺复苏,强度大动作大,他最外层的隔离衣都撑破了,厚厚的口罩也增加了呼吸的困难。

顾不上自己的安危,黄笳和同事们全力将患者抢救了回来。然而,在第二场抢救中,尽管他们倾尽全力,但患者还是因为心脏问题没能扛过去。

关口前移,多学科协同救治,这一个多月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已经有72位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一线抗疫群英谱】四名在武汉一线的咽拭子采集员:再危险,也要勇往直前

新冠肺炎患者的确诊、治愈出院,都离不开核酸检测,而咽拭子采集是核酸检测的一个关键步骤。患者在接受咽拭子采集时,需张口暴露咽喉部位,呼出的气体很可能是含病毒的气溶胶和飞沫。可想而知,咽拭子采集员工作风险很高。

武汉市第一医院芦丹:

冲上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能想咳嗽,也可能会有恶心、呕吐的感觉,我尽量轻柔一点,请您忍耐一下。”每次为患者采样之前,芦丹都会轻声提醒。

38岁的芦丹,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已经工作了,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芦丹所在的两个病区,患者最多时有80多名。为减少感染风险,她和另外一名同事包揽了采样工作,“冲上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她累计采样300多次,“我们之前经常做咽拭子采样,但这次疫情是未知病原,我们从无到有慢慢总结经验。”

一次采样平均需要3分钟;但一些耐受力差的患者,中途要反复漱口、休息,最长的一次采样花了10多分钟。咽拭子比普通棉签要长一点,采样之前,要先让患者漱口,然后将咽拭子在患者咽喉后壁用力刮几下。“手上用劲要小心翼翼,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咽喉的刺激。”

从1月21日开始,芦丹一直在隔离病区工作,24小时待命。作为护士长,她还要操心护理排班、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一日三餐、物资保障等工作。

3月8日,芦丹所在两个病区的130多名患者已经全部出院,她又加入了支气管镜小组,对患者开展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等疫情过去,再好好休息、陪陪家人。”她说。

宁德人民医院雷乐莺:

每一次采集,不敢有丝毫疏忽

让患者张开嘴,将压舌板伸进患者口腔压住舌头,然后将棉签小心而迅速地伸进咽部,飞快轻拭。棉签带来的不适感让患者干呕、咳嗽,肉眼难见的飞沫裹挟着病毒扑面而来……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这样的操作,雷乐莺和其他5名组员每天要做近百次。

1991年出生的雷乐莺是福建来武汉支援的国家医疗队成员、宁德人民医院的感染科护师。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她担任A舱咽拭子标本采集组组长。雷乐莺带着组员每天上午8点进入方舱工作,下午4点下班。他们除了要穿上靴套、隔离服、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双层口罩外,还要戴上4层防护手套和全护屏的面罩。“因为穿得厚,感觉憋得慌,手掌被手套勒得轻轻一握都很疼,额头和鼻子上也都会破皮,汗水一浸也很疼。”她说。

每一次采集,雷乐莺都不敢有丝毫疏忽。“如果采集出了问题,导致阳性病例漏诊,不但会影响这名患者,还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疫情传播,后果非常严重。”她说。

3月8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宣布休舱。雷乐莺终于有时间和1岁的女儿视频见面了。

武汉同济医院刘英:

看到患者好转,一切都值得

3月12日上午,武汉华中科大附属同济医院取样室,4平方米左右的密闭房间里,紫外线灯亮起,刘英走出房间,准备休息片刻。“刚做完一组鼻咽拭子采集,需要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小时消毒。”

刘英是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护士,2月5日接到通知后,便主动请缨承担核酸检测的采样工作。身为一线护士,刘英深知其中风险,却选择迎难而上,“看到各地医疗队远离家乡前来支援,作为武汉医护人员,我更义不容辞。”

每一次咽拭子采集,都是一次与病毒的面对面。刘英告诉记者,为患者做鼻咽拭子采集,要用无菌棉签探入到鼻腔内部,在鼻尖到耳垂连线的一半位置处,停留几秒,来回擦拭。“虽然全过程只有短短几秒,但多数患者会感到不适,直打喷嚏,喷溅出许多飞沫,感染风险很大。”

刘英记得,2月5日刚开始做采集时,来了一名60多岁的老年患者,棉签刚伸到鼻腔,就连续打了好几个喷嚏,“当时真的有点慌,在脑海里立马回顾了一遍应急处置方案,便战胜了恐惧。”刘英身体往旁边稍微挪动避开,接着安抚患者坚持一下马上就好。

“在发热门诊工作要穿二级防护服,做核酸采样要做到三级防护。”一组采样往往要持续半小时以上,戴上一层防护面屏,原本吃力的呼吸变得更加费力,尽管如此,刘英没有丝毫动摇,“看到患者好转,一切都值得。”

湖北省荣军医院邢利嫦:

咬紧牙关也要全力以赴

“啊——张开口,别紧张。”湖北省荣军医院核酸采样组成员邢利嫦正在发热门诊采样。她的防护面罩被采样对象呼出的热气蒙上了白雾,看不清采样部位,只能再靠近一点。手上的医用手套,让采样工作变得更加艰难,但她并未慌张。

邢利嫦一边耐心安抚,一边凭借实战经验和专业手法,熟练地用棉签擦拭被采样人的咽喉部。她说,采样质量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整个过程要求采样人员精神高度集中,操作程序容不得丝毫马虎。采样前的个人防护要严格按照三级防护标准执行,穿戴必须严丝合缝,不能出半点纰漏。采样工作紧张而繁重,往往几个小时的工作刚结束,又会接到新命令,来不及休整就得紧急赶往下一个采集点。

“医院的内科医生都上了发热门诊和病区,我是儿科医生,对采咽拭子工作很熟悉,我必须上。”邢利嫦说,她第一天去采样的时候,从下午两点到晚上10点半,采了103个咽拭子标本。“我们必须勇往直前,咬紧牙关也要全力以赴。现在条件已经好多了,防护用品充足了,人员增加了,患者减少了,风险也小多了。”

【一线抗疫群英谱】张恩莉:争分夺秒 只为更多患者康复

今天(3月21日)的《一线抗疫群英谱》我们来认识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人民医院的一位呼吸内科医生——张恩莉,疫情暴发后,她第一时间跟随贵州省援鄂医疗队进驻鄂州开展救治。她说,疫情面前,每一位医生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

在鄂州市中心医院,四岁的小敏和妈妈已经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年前,她们一家六口从广东回到鄂州老家过年,不幸全部感染新冠肺炎。刚来时,小敏病情较重而且不愿吃药,治疗过程也不太配合。

针对小敏的情况,张恩莉和医疗组商议,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品种,还给小敏买了小画笔和纸张,让孩子画画,帮助她放松心情。在她和队友们的细心呵护下,小敏逐渐配合治疗,现在她和妈妈都已痊愈,等待出院。

作为第一批贵州省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从2月1日进驻鄂州市中心医院,张恩莉和战友们已经奋战了一个多月,作为呼吸内科的主治医生,查房、诊断、调整治疗方案,高峰期时,她每天要负责40多个病人。

,张恩莉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时,曾跟随钟南山院士学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看着自己昔日的老师、同事不断冲上前线,张恩莉也早就做好了出征的准备。

看到新冠肺炎中医治疗方案中提到了薏仁米,并不富裕的黔西南州特意捐赠了10吨薏仁米让医疗队员们带去湖北。截至目前,贵州省支援鄂州医疗队共治愈患者766例。

【一线抗疫群英谱】武汉汉阳区“00后”志愿者张玉欣:为居民买药送药争分夺秒

“阿姨,您的处方单是以前的,药店说需要新的处方单才能开药,请您让主治医师再开一张发过来吧”“叔叔,您要的药没有了,看看这种行不行”……在武汉市汉阳区晴川街的一家药店,19岁的张玉欣(见图。资料照片)一边跟店主报需求,一边联系居民询问购药的细节,忙得不可开交。

张玉欣是武汉本地的“00后”大学生,疫情发生后,她主动到社区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主要负责给居民买药送药。“之前有过志愿服务经验,现在我们的城市遇到困难了,我想继续为家乡人民出一份力。”张玉欣说。

张玉欣工作的汉阳晴川街龙灯社区龙灯里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居民大多是老年人。为了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用药需求,张玉欣和同事们经常从早跑到晚,遇到一些难买到的药,还得一家家药店去询问,经常饭都来不及吃。

“虽然只是跑腿的工作,但有些药对居民来说是‘救命药’,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去买。”张玉欣说,小区居民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药物比较多,有的隔几天就需要再买一次。最多的时候,她一天要买五六十种药品,光排队就要好几个小时。

让张玉欣印象最深的是,一天下午,她接到居民求助:一名70多岁的危重症患者急需球蛋白。她和同事立即开车外出找药,一家家药店去询问,从汉阳一路搜寻到汉口,辗转10多家药店,终于在快要天黑时,在一家即将打烊的药店买到了药。当他们把药送到求助居民手中时,对方感动得热泪盈眶。

志愿者的辛苦付出,居民都看在眼里。“开始时一些居民不放心,但看到那些买药的居民不仅拿到了急需的药,零钱也一分不少,现在他们都提前写下医保卡密码,放心地交给我们购药。”张玉欣欣慰地说。

【一线抗疫群英谱】谢小玉的12小时

“过去有人说他们是娇滴滴的一代,但现在看,他们成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不怕苦、不怕牺牲。抗疫一线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验人。”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市东湖新城社区考察。听完社区志愿者代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二学生谢小玉的工作汇报后,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

受到总书记的肯定和鼓励,谢小玉工作起来更有干劲了。这名社区第一批参加志愿服务、唯一的大学生志愿者,已经在30栋楼值守一个多月。日前,记者来到东湖新城社区,感受了谢小玉忙碌的一天。

上午9点——

主动上门问需求

趁着上午9点物资尚未送达的待命时刻,谢小玉看望了住在30栋楼15层的80多岁的周奶奶。

“奶奶,降压药够吗?燃气卡要充值吗?”“小玉来啦,放心,都够用。”周奶奶感动地说,有一次为了帮她买降压药,谢小玉连跑了3家药店。

因为老人家不会用手机、腿脚又不方便,谢小玉就特别关心周奶奶。“周奶奶第一次接电话时,看到是陌生的手机号码,以为遇到了骗子,熟悉了以后,周奶奶经常主动打电话找我谈心。”她说,以前连对门邻居都不熟悉,这段时间却认识了很多社区邻居,有些人还给她送防护物资。

服务200多户居民不是简单事。单从买药来说,居民对生产厂家、品牌型号都有特殊要求。有时候她和其他志愿者连“逛”几天药店,才能买到某种指定的药。

上午10点——

大箱小箱送快递

“我的顺丰快递到南门了。”上午10点,30栋楼1单元一位居民在群里求助志愿者,谢小玉看到后立刻起身。

取快递是志愿者的日常工作,30栋楼离社区南门最远,来回一趟要十几分钟。一上午谢小玉就帮居民取了4次快递,看到她气喘吁吁地抱着大箱小箱,其他志愿者连忙帮她找推车。“没事,这几天,我的力气都锻炼大了。”谢小玉说。

“快递业务是从2月下旬开始逐渐增多的,最忙时一天要跑十几趟,一批快递在南门,一批在社区服务站前,收到居民通知就得赶紧取走、避免堆积。”谢小玉介绍说,居民个性化需求比较多,经常会有退换货的情况。

几天前,谢小玉向一位社区居民借了辆电瓶车。“最近取快递、取货方便多了,但小玉总是把电瓶车给我们用。”一起负责30栋楼的下沉干部毕彪说,谢小玉年纪虽小却很爱照顾人。

当然,工作中也有不顺心的时候。有一次分快递时,有居民冲她发了火,她哭了。“不只是感到委屈,更多的是觉得自己没做好。”谢小玉不好意思地说,社区工作人员和家人都在鼓励她,她也慢慢学会了调整心态。

下午5点半——

挨家挨户发活鱼

“团购活鱼到楼下了。”下午5点半,近10份活鱼在灌满清水的塑料袋里活蹦乱跳。谢小玉在群里发出通知,担心有居民没及时看到,她又一家家打电话通知。“谢谢小玉!”不到20分钟,鱼分发完了。随后,她仔细查阅笔记本上的记录,再次确认当天的物资和生活用品是否全部送到,然后继续值班。

脚踩一双粉色球鞋,外面套着一件红马甲,扎着利落的马尾辫,未满20岁的谢小玉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她原本计划今年寒假和家人出去旅游过年,“虽然旅游没成行,但当社区志愿者也挺有意义的。”

搭档万小强说,小玉上岗时正值2月中旬寒潮来袭,爱心物资大部分是米面油,都特别沉,一周要发三四次。小玉挨家挨户敲门送货,好几次一直从傍晚忙到晚上11点。“这个‘00后’小姑娘一点也不娇气,很坚强,很有责任感。”万小强佩服地说。

“抗疫一线也是大学,志愿服务就是课堂。社区工作的经历和体验,是我课堂上学不到的。现在,我的承受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整合能力都增强了。”谢小玉自豪地说。

篇24:抗击疫情英雄事迹作文精选

_,女,汉族,研究生学历, _年_月出生,_年_月参加工作,_年_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挺身而出、驰援湖北,成为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在武汉_医院工作,负责病人的治疗护理、饮食、心理辅导和病区的卫生,每天都是超负荷、高强度工作,是重病区的骨干力量。

她不惧风险、义无反顾。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省委省政府组建援鄂医疗队的号召,_同志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向医院请战到抗疫前线。春节本是一家人好不容易团聚的喜庆日子,是孝顺年迈的父母,疼爱年幼的儿女,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夫妻举案齐眉的幸福时刻,可是她舍小家为大家,和家人匆匆告别后,她就奔向了疫情主战场、最前沿!这种知难而上、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尊敬。

她靠前指挥、身先士卒。作为医疗救助组的负责人,她日夜奋战在医疗救治第一线,积极带领全组人员每日查房、专家组病例讨论、分析病例、提出诊疗意见、跟踪各项监测指标,确保患者得到科学、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疑虑,成为患者的贴心人。经过精心救治护理,_名确诊患者中已有_名治愈出院。

她牢记身份,发挥作用。在临时党支部的带领下,她与其他党员一道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佩戴党徽、亮出身份、冲锋在前,克服病人繁多、病情复杂、人手紧缺的种种困难,迅速形成战斗力,在抗击疫情一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她经常连续战斗8-9个小时,汗水浸湿了防护服,口罩在她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在抗疫期间,_同志累计工作_小时,最长_个小时没有喝水、没有上厕所,为的就是与时间赛跑,同病毒战斗。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在最危险、最紧急的关头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用危难时刻的坚守和大爱谱写了一曲铿锵有力的党员之歌。

_同志始终信守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履行医务工作者的操守。

篇25:抗击疫情英雄事迹作文精选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县委组织部_同志能够自觉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折不扣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展现了一名组工干部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良好形象。

一是主动提高站位,凝聚防控合力。作为组工干部,该同志能带头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考验,作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实践行动,坚决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疫情防控工作总体部署与要求,第一时间牵头拟定《致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信》,号召全县党员干部合力战“疫”。能够认真学习领会上级关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等通知,结合我县实际,牵头起草并下发通知_份,为统一全县党员思想,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二是主动深入一线,务实工作作风。作为负责基层党建工作的组工干部,该同志能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按照县委组织部工作安排,结合陪同领导一线调研,主动深入_个镇、_个村(社区)、_个交通卡点,现场了解并指导督促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及时为县委领导提供了疫情防控一手资料,先后编发疫情防控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通报_份,有力促进了全县基层党组织疫情防控工作规范有序、取得实效。

三是主动吃苦奉献,展现先锋形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联络人之一,该同志从大年初一起就始终坚守工作岗位,认真落实每日工作报告制度,截止目前,已连续工作_日,先后起草上报疫情防控工作情况_份;积极撰写工作信息_份,其中,被“_组工通讯”刊用_份,被“_快讯”刊用_份。结合“双报到”和全县党员干部支援村(社区)行动,利用休息时间,深入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_次,累计_小时,期间,帮助协调解决问题_个,受到基层党员群众一致好评。_月_日,被县委表彰为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篇26:抗击疫情英雄事迹作文精选

_,_镇政府_。男,汉族,_年_月出生(_周岁),_年_月参加工作,_年_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全日制教育:_年_月毕业于_学校_专业,_文化。历任_、_职务_年_月任现职。分管_工作。

一是讲政治,讲大局,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该同志具有较高的政治站位,在疫情防控期间能够积极响应号召,作为_乡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总指挥,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学xxx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精神,带头为大家辅导疫情防控注意事项,政治站位高、责任意识强、工作作风务实,坚持做到哪里有任务,就带头冲向哪里;哪里有困难,就直扑一线解决;哪里有责任,就挺起胸脯担当,处处体现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应有的大局意识和担当精神,较好地完成了承担的各项任务。

二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该同志宽容大度,不计较个人得失。待人诚恳、友善。在单位能够尊敬领导,团结同志,能够较好的处理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对人热情周到、积极服务。办事情即能坚持原则,又能主动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展现出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在疫情防控中,该同志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带头落实值班值宿等各项制度要求,始终驻守在乡村一线,切实担起来副总指挥的职责,通过率先垂范,确保了各项任务的落实落地,赢得了全乡干部的尊重。

三是工作扎实,业务过硬,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该同志爱岗敬业,扎实工作,积极进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为了提高值班人员履职尽责意识,他坚持每天把全乡所有值班点位转一遍,并亲自把关各项数据上报,每天几乎都忙到深夜,切实体现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在工作作风上,讲究民主,善于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不足或努力方向:凭经验工作,对新事物学习不够,对有些政策运用的不充分。

篇27:抗击疫情英雄事迹作文800字精选

夜,渐渐深了,雪,也大了。一片银装素裹,天地间,一片静谧,远处楼房的几点萤火,映着雪,映着早已睡去的城市。

马路上突然出现了一阵亮光,照亮着原先黑洞洞的道路,车停了,下来一个男人,脸已被冻得通红。他还不到五十岁,但是眼角的皱纹显得他格外苍老,浑身上下被厚厚的棉衣包裹着,肩上落着些许白雪。

“开了好久了,还没到武汉吗?”他嘀咕着,拿起了那张全家福,看着上面穿着护士服的女儿,轻轻叹了口气,妻子走的早,女儿都是他拉扯大的。现在,女儿去了抗疫的前线,临走前,她还说:“爸,等我回来。”结果有一天,他早晨刚醒,得到了支援武汉的女儿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消息,正躺在病床上。他痛恨那个吃野味的人,痛恨感染他女儿的病毒。悲伤之余,他想:一定要为他们做些什么,自己要圆了女儿的梦——早日结束疫情。于是,他踏上了为武汉送抗疫物资的路,陪伴他的,只有那辆货车,一路上雨雪交加,他没想过放弃,他清楚,这车里的物资,能帮助很多人。

他轻叹了一口气,吐出的白雾被那单薄口罩挡住了,货车又启动了,驶向远方,车上面写着四个有力的大字:加油,武汉!

这场战疫,无数人在努力着,有日夜赶建雷火神山医院的工人;有为了胜利而在前线奋斗的医护人员;有保卫着自己家乡不受病毒侵犯的警察和志愿者们,还有很多老汉一样的老百姓默默的在付出......

在这次战疫中,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他们默默的服务,默默的奉献,他们都是雷锋,都是一个个救人助人于危难之中的雷锋,这场战疫的每一位做出贡献的人,都值得我们去尊敬!

此战,必胜!

篇28:抗击疫情英雄事迹作文800字精选

首先,我想向你们表达最真诚,最崇高的敬意,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感谢你们,舍了小家,为了大家;感谢你们,让患者有了重生的希望;感谢你们默默无闻,坚守在抗疫第一线。

新冠病毒初始,看到快速增长的数据,心里真的很害怕,因为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大家不敢轻举妄动,本应该热热闹闹的春节,突然变得很安静:路上空荡荡的,人们都封闭在家,不敢出门,有事必须出门的,都用口罩把自己遮得严严的,人们尽量不碰面,老远都绕道走......这种氛围,真的让人们有些恐慌。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天天看新闻联播和积极参加山东教育电视台的“新课堂--同心战役”活动,对新冠病毒的防控有了了解,也就不怎么恐慌了。我们知道:疫情爆发于武汉,蔓延到全国,这是一场全国人民共同参与的没有硝烟的战役。保护武汉,保护中国,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所发出的共同心声。新型冠状病毒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抗疫战役,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号召。每一名中国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马上行动起来。在除夕夜,一批批逆行者们已经启程,来自人民军队和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从多个方向出发,支援武汉,他们告别父母,告别孩子,告别战友,顾不上和家人道别,逆行在了支援武汉的阵地。只要我们相信政府,相信国家,相信科学,我们一定会赢,我们一定能赢。

在无数的医疗救助者中,84岁的钟南山爷爷,在得知病毒疫情后,忙碌了一天,顾不上休息,坐在火车餐厅一角,匆匆赶往武汉,而他却一直提醒大家:不要再往武汉了。在疫情面前,您让大家尽可能不去武汉,而您在第一时间却奔赴武汉,与疫情抗争。听大人们说,在非典爆发时,是您领着医务工作者长期努力,战胜了非典。今年在新冠病毒猖狂之时,您再次上任,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继续奋斗在抗战第一线。您是我们最尊敬的人!此时,我似乎明白了,知道了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问题“为什么要学习?”的答案,那就是------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当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有能力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谢谢您还在为我们努力奋斗,相信我们长大了一定会做像您一样的人。

还有很多不知道姓名的白衣天使,她们年纪不大,踊跃报名,抗争在抗疫第一线。我想对她们说:“哥哥姐姐,你们很年轻,在最美的青春时光里,做了一件一生为荣的事情,我们替你们骄傲!”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有一些医务工作者也被感染,看到同事被感染,他们顾不上太多的问候和伤心,只能继续战斗,继续,继续......。在新闻联播中出现了一个采访医务工作者的镜头,采访过程中,他接到一个电话,泣不成声,他的最亲密的同事不幸被感染了,现在病情加重,哭过之后,他说:“没有办法,还得继续战斗呀,因为病人需要我们。”这时我的眼泪流了下来,心里很难过,希望医务工作者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照顾好自己,带疫情,结束平安回家。

从全国各地启程的医务人员奔赴武汉,在关键时刻站在一起。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世界充满爱,爱和幸福比病毒传播的更快,只要我们团结一心,相信一定会赢,一定能赢,中国精神在不断延续下去,爱不会被隔离,只会更加浓烈。

武汉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别怕,现在我们都来帮你们,别怕,武汉一定会好起来的。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是青春的城市。在小学的时候,我随父母去过武汉,那碗热干面让人流连忘返,还有武大的樱花、黄鹤楼,一切似乎都在眼前。武汉人爽朗的笑声,幸福的模样,还会再让我们看到的。别怕,封城不封爱,全中国人们都在帮助你们!

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相信中国一定可以渡过难关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现在还是怡情防控关键期,我们一定要加强防护,保护好自己,也是为疫情做贡献!加油吧!中国!加油吧,武汉!

篇29:抗击疫情英雄事迹作文800字精选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超人的能力,没有过人的外貌,他们只是普通的平凡人。但是,就在这场战“疫”正式打响的那一刻,他们勇敢地披上铠甲,脚不沾地,日夜不停,高强高压之下仍然默默承受一切,却还笑着说:“勇敢的人不会投降……”。

灾难面前,我终于发现了最美的你们——逆行抗疫的白衣天使。

亲爱的白衣天使,您还好吗?

小时候,我就在幻想,白衣天使应该是什么样子。天使嘛,大大的翅膀,甜甜的笑靥,白白的长衣,飘飘的长发......

而今,我终于在网上见到了你们,和想象的差距不大,只是没了大大的翅膀,添了几分沧桑和憔悴。日夜的忙碌,早已磨去了你们的心力,但是,我看见了——蜡黄的脸上仍然洋溢着火焰的热情,深陷的瞳孔中仍然闪烁着希望的星光,这就是你们,永远憧憬着未来的你们!

面对染着病毒的病人们,你们毫不嫌弃,穿着沉重的防护服来回穿梭在一间间病房里,细心的照顾,耐心地询问,匆匆的来,匆匆的走,仿佛天塌下来都无法阻止。

手机铃一次一次地响起,知道是家人的慰问,你们却无暇顾及,只能拖着灌了铅的腿奔赴战场。好不容易有时间休息,身体早已没劲,再也提不起一丝力气,就在昏昏沉沉中躺在地上睡着了。几小时后,还要强迫自己披上战袍,告诉自己不能倒下,一旦自己倒下了,病床上的朋友可能就再也醒不过来了。想到这里,你们就像一台永不停息的机器,又充满了干劲。

在你们当中,有90后,有80后,甚至是70后,不同的年龄,却有着相同的目标。你们有的为了前线放弃了回家的路;有的为了留下不敢告诉最爱的亲人;有的甚至为了病人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你难道没有一丝悔意吗?或许会有的,你也想踏上回家的路。但你更清楚——希望是生的力量,冲破黑暗是你义无反顾的担当!

在这场战“疫”中,你们已经背负了太多太多,如果可以,我多想与你们一起战斗,分担你们的劳苦与忧愁。可是我恨自己的无能呀!所以,身为一名闭门修学的学生,我只能祝福你们:阴霾会散,天空会晴,病毒会走,春天也会来。愿远方的你们平安健康,凯旋而归!要记得,还有满树的迎春花在等你们……

白衣天使,你们辛苦了!

关文章:

1.抗击疫情优秀作文800字5篇【小学生】

2.抗击疫情英雄事迹作文5篇精选

3.关于疫情的作文800字精选5篇

4.2020抗击疫情的初中生优秀作文800字5篇

5.抗击疫情优秀作文800字5篇【小学生】

篇30:2022先进人物英雄事迹素材

【颁奖辞】

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人物事迹】

1997年11月,张定宇同志曾响应国家号召,随中国医疗队出征,援助阿尔及利亚。

2008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张定宇同志就带领湖北省第三医疗队出现于重灾区什邡市,全力抢救伤员。

2011年除夕,张定宇同志作为湖北省第一位“无国界医生”,在巴基斯坦西北的蒂默加拉医院,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中国年。那天凌晨,他被一阵电话铃声唤醒。一名产妇子宫破裂出血,需紧急抢救。张定宇匆匆赶到手术室,做麻醉,稳定病人血液循环。不到30分钟,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紧接着,第二台剖腹产病人转到手术台,张定宇紧急给产妇侧卧位做腰麻。麻醉完成,快速输液,20多分钟,又一个新生命诞生。

2017年,张定宇同志随武汉市卫健委赴外地出差,被专家发现腿有异样。

2018年10月,张定宇被确诊患有渐冻症、双腿日渐萎缩。

2019年11月,武汉市发生比较严重的流感,感染科病床已满,在做好消杀工作后,结核科等其他科室马上接收流感住院病人。这为疫情中的跨科室作战打了“前站。"

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院长张定宇隐瞒自己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已感染新冠肺炎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他说:“虽然有愧疚,但当时不需要做取舍,能帮助到别人,觉得很幸福!”

抗疫作文素材

励志作文素材:董存瑞的英雄事迹

疫情防控感人事迹作文素材

英雄事迹之钟南山抗疫情感人事迹作文

感动中国之钟南山抗疫情感人事迹作文

抗击疫情作文素材600字

抗击疫情的英雄人物作文素材精选

抗击疫情战役英雄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

疫情期间感人事迹的作文素材精选

2022疫情再次来临作文

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作文素材
《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作文素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作文素材(共30篇)】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作文素材2023-10-27

抗击疫情作文高考素材2023-09-20

2022疫情的作文500字2022-10-31

疫情的话题作文2022-10-16

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2023-01-25

关于李兰娟的人物事迹作文素材2023-11-25

榜样5观后感作文素材2023-02-20

描写2022疫情的作文2023-08-01

《开学第一课》主题弘扬抗疫精神小学生观后感素材2024-01-12

疫情作文素材202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