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玩作文范文(共20篇)由网友“安全”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陪孩子玩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家长该如何陪孩子玩
家长该如何陪孩子玩
玩是很重要的
“只学习,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会变傻”是欧洲家长的一句谚语。由此可见在欧洲,玩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中国年轻父母参考。
这个时代,婴儿时期也变成了激烈竞争的一部分,几乎从婴儿出生的那一天,父母便急于为他们的孩子开始了人生规划。家长认为早教班和培养爱好对孩子很重要,而这时候他们的孩子还在摇篮里。今天的孩子们带着家人的期待进入了幼儿园。父母通常会忘记轻松的童年对孩子的至关重要。
孩子们是通过玩来发现世界的
孩子们希望所有的时间都在玩,而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应该通过早教班来学习新事物。应该记住,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一种手段,孩子们是通过玩来发现世界的。孩子玩一些简单的东西就会产生生动的想象力,例如,在孩子的眼里,一个装家用电器的纸箱可以变成一个床,一座房子,一座城堡等。
两岁左右的孩子喜欢模仿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动作。孩子们尝试着刮胡子、晾衣服等。自由的玩耍提高了这个年龄孩子的创造力。
父母应该记住不要用成人法则来制止孩子们玩,如果你的女儿想要给她的娃娃穿不匹配的衣服或想把天空画成红颜色,请不要“纠正”。如果她被纠正并用成人指导的“正确”的方式玩玩具,她会失去信心和兴趣。父母经常倾向于有趣的智力玩具,但这些玩具对孩子来说可能太复杂了。
孩子们怎样懂得分享
两岁的孩子还不懂什么是分享。如果一个两岁的孩子想带走另一个同龄孩子最喜欢的玩具,这个被拿走玩具的孩子可能会哭, 甚至对拿他玩具的孩子发脾气,这是很正常的。然而这个时刻,很多的家长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小朋友们要懂得分享”。可是家长们想过没有,分享这个概念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显得太先进了,孩子之所以不去争抢是因为他们觉得“不能抢,要分享”是父母的命令。
如果两个孩子同时抓住一个玩具,或者去抢别人的玩具,请家长引导孩子去玩别的玩具。其实一开始孩子们并不真正关注其他的孩子,而是喜欢某个玩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有一种想与其他孩子一起玩的心态,他们会主动表现出慷慨。这个时候,父母可以稍加引导,“孩子们应该轮流玩一个喜欢的玩具”,这便是分享。
潜意识行为限制孩子的视野
父母下意识区分女儿和儿子。难道女孩天生应该喜欢玩娃娃?只有男孩可以玩汽车和玩具士兵?女孩不应该去爬树或玩男孩的游戏?父母在抚养子女,有一些行为和活动限制了孩子的视野,性别偏见告诉家长,女性是弱者。
选择合适孩子年龄段的玩具
父母应该选择能让孩子认真坐着玩一段时间的玩具。选择的玩具需要更多的感官参与,同时使用触觉、视觉和听觉。感官参与越多,学习效果越好。比如视频游戏不是培养注意力和专注力,只会导致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波动。这些视频在屏幕上有快速移动的图像,不需要思考,孩子仅仅是机械的看着目标移动。这仅仅是为了好玩,没有学习。选择合适的玩具让孩子必须有关注的对象。而拼图游戏、乐高玩具会强制一个孩子必须思考和发挥其想象力。
花时间陪你的孩子
父母应该花大量的时间陪他们的孩子,而不是只给孩子买玩具,父母也应该和孩子一起玩玩具。例如乐高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关注力的玩具。然而,如果你离开孩子,让其独自玩一套乐高,周围是一堆碎片,孩子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父母应该演示如何拼装玩具。父母也可以陪孩子一起画画、拼图。帮助孩子聚集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父母不应坐着看电视或希望让孩子年长的兄弟姐妹陪孩子玩,孩子很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指导。
篇2:陪孩子玩的心得体会
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也算是一个规划。这个习惯似乎从小就有,一直持续到现在。直至今日,我每年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对我来说,用学习的方式来旅行已成为一种传统,而它的意义在于自己的成长。
“了解整个世界”无疑是每一个旅者内心的动力。
世界越来越小,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和陌生人打交道,都在熟悉各种的第一次。孩子们身处的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家庭,科技让我们的国籍变得模糊,让通讯变得快捷,让我们不得不适应各种多变的社会环境。所以,孩子们的将来必定是和各种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所以,了解整个世界也成为了他们的必修课。前不久,由教育界、商界领袖共同组成的“美国新劳动力技能委员会”刚颁布的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四大技能中把“了解整个世界”作为首项标准列举出来。
世界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国的语言。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学习陌生的文化与历史,他国的人文与生活。所以,孩子们和我一起品尝其他国家的食物;熟悉交通路线和公共标志;欣赏形式各异的建筑;体会种类不同的宗教现象;体验和陌生人的相处;适应各种气候状况;甚至是那里的空气中弥漫的不同味道。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会听到孩子们这样的话,这个和我们那里不一样,这个一样,也总会比较,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好。我们在这样的比较中睁大了自己的眼睛,扩张了自己的毛孔,也扩展了彼此的胸怀。
当我们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宽容,才能更加坦荡。实际上,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已经成为“了解世界”的重点。
了解世界的方法是每个人整体能力的提升。
了解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种,通过书籍、影像资料和别人聊天都能让我们了解世界,但哪一种都没有身临其境的学习更重要。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而我们的一贯做法是“行万里路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阅人无数,行万里路后思索回顾。”
每次到一个陌生国家之前,我们都会和孩子们一起进行长达一周的培训,其中包括语言、文化、当地情况和摄影技巧。印象很深的是去意大利之前的一个月就让孩子们开始阅读相关的书籍,并且在培训中很好的让孩子们对文艺复兴有基本的了解,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卢浮宫的神秘和拿破仑的传奇。简单的语言培训让孩子们可以自己通过海关简单的询问,可以让他们自己找到方向,而当地公交行政标志减弱了他们的陌生感。
到陌生的国家之后,孩子们开始验证之前获悉的资料是否和眼前的一切吻合,开始在陌生的城里使用那些自己熟悉的工具开始行走,开始和当地人和事之间有了碰撞和交流,开始需要借助当地人的帮助来完成一件件我们事先策划好的任务。在陌生的城市,一定要融入他们真实的社会。我还记得在慕尼黑他们使用地铁公车的运用自如;在柏林到科隆火车站转车的时候他们的忙中有序;在玛丽娅广场写毛笔字引来老外们的围观;在罗马奔波于各种喷泉之间完成城市任务;在菲森的草坪上和外国小孩们踢球。只有让他们充分自由的接触这个社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沟通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才能真正提高自己。孩子们需要和当地的人接触,更重要的是要用当地人的方式生活,使用他们的交通工具,看他们经常去的博物馆,不仅仅是在那里走马观花,而是停留在那里,认真地欣赏,如同我们在卢浮宫整整呆了三天,相比较旅行团对于“卢浮三宝”的照相工作,我们是何等的自由。夜晚,我们在埃菲尔铁塔前草坪上的游戏,看到这个雄伟的铁质建筑夜晚的亮灯后,踩着巴黎夜晚的灯光晃晃悠悠的坐着地铁后来青年旅社。
和孩子们“浪迹”在国外的日子里,总会遇到人问:“你们是韩国人?日本人?”
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中国人的旅游都是大巴车里,而孩子们总是在学习语言。当我们的孩子们自豪的回答“我是中国人”的时候,我想,不仅仅以“语言”为目的的出国活动也代表孩子们成长机会的多样性和中国父母们思想的变化。
篇3:陪孩子玩的心得体会
父母把3岁的华华送入幼儿园。但那里跟家并不一样,不明白上厕所往哪里走?不明白肚子饿了怎样办?不明白为什么总是呆在教室里不让到外面玩?不明白定下那么多规矩是为什么?这些无法解释的问题令华华心里感到某种不安、担心、害怕和惊慌,一些孩子则会出现极端的恐惧,会大哭大吵大闹地不肯去幼儿园。
想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开心地度过,父母能够运用一些小的策略,而不是常见的错误做法。例如:
1、上幼儿园前,先告诉宝宝:“你在幼儿园里开心地玩,下午放学时,妈妈必须会来接你的。”这会让孩子感到父母亲并没有扔下他不管,他还会回到父母身旁的。
2、一些父母因为孩子舍不得他走,但又要赶着上班,只好偷偷地离开幼儿园,这种做法只会造成孩子更大的不安与害怕,因此父母亲最好在幼儿园里安顿好孩子,让他感到放心,然后再离开。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仍然不让你离开,你的态度必须要坚决,否则孩子容易产生强烈的依靠心理,不利于焦虑的消除。
3、送孩子上学时,如果母亲向儿子诉说她对丈夫的种种不满,而尚未懂事的儿子无法理解这些复杂的问题,在这种处境下去幼儿园,就容易产生焦虑与不安。所以父母必须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看到你不高兴的样貌,以免让孩子在幼儿园里为父母担心,这可避免孩子因为你的苦恼而加重他的焦虑。
4、父母亲不要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叮嘱他要听老师的话,要守纪律,要懂礼貌,唱歌时要大声,画画时要画大些,这些过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劝告也会使孩子感到无法到达要求而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
5、还能够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用教室里好玩的玩具和积木吸引他们,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6、如果孩子对母亲依靠心理过重,可让爸爸送孩子上幼儿园。
如果孩子赖在床上不起,对父母撒谎“我这天肚子痛、头疼,不想去幼儿园”,或者干脆拿哭闹作为杀手锏,不肯让父母离开家半步。父母不要生拉硬拽地仍坚持送他去入园,能够先跟幼儿园的老师联系一下,了解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在学校的状况,找出他不愿意入园的原因。
幼儿不愿意去上学的理由一般有三个:
第一是社交潜力弱。有些孩子的语言表达潜力差,没有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除了自己在角落里玩玩具外,没有小朋友和他一齐玩,因此在班上不受欢迎,所以也就不喜欢去幼儿园;
第二是自立潜力差。孩子入园之后需要自己学会上厕所、吃饭、穿衣。这些基本生活潜力都未具备的孩子在群众生活中肯定会感到不安;
第三表现不佳。有的幼儿因为智力较低,学习表现不好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有的幼儿好胜心强,个性在意老师的赞扬,一旦老师批评或责备他,他就会受到挫折而害怕上学;有的幼儿则是没有处理好与其他小朋友的友好关系,常常与小朋友吵架打闹,因而产生排斥幼儿园的心理。父母亲能够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不同的开导,消除他的恐惧症。
篇4:陪孩子玩的心得体会
资深早教专家巨星宇女士说,对于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家长而言,在孩子6岁之前,与其教孩子学,不如陪孩子玩。在陪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置不同的游戏。但具体选择什么样的游戏,应该主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决定,因此玩游戏之前可以和孩子商量,玩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游戏。在和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要和孩子一样认真、投入,并多花心思去倾听孩子的心声。由于游戏是孩子的国度,游戏的目的是让孩子在快乐成长的同时,开拓想象力的空间和培养学习的兴趣,因此家长应该要多问开放性的问题,并包容孩子天马行空的答案。如果教化的色彩过浓,反而会破坏孩子的游戏性质。在游戏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让他享受解决问题的骄傲。除此之外,在游戏的设置上,年龄小的孩子,可以选择简单和重复性的游戏来加深印象。年龄大的孩子,游戏的设置则应该更丰富,并兼顾艺术类、科学类和体育类等各个方面。
0-3个月的宝宝
推荐游戏:铃儿响叮当
游戏方法:宝宝俯卧,妈妈在宝宝的不同方位摇铃铛,吸引宝宝将头转向声音。可以促进宝宝头部动作的发展和听觉器官的发育。
推荐游戏:和宝宝聊天
游戏方法:当宝宝睡醒之后,妈妈用缓慢的、柔和的语调告诉宝宝你正在做的事情,今天的天气怎样,妈妈的心情怎样等等。如“宝宝,妈妈正在帮你换尿布,你睡觉梦见妈妈了吗?妈妈正在看着你哦,妈妈特别喜欢你……”每天可以进行2~3次这样的聊天。可以增强宝宝对语言的敏感性,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推荐游戏:摇篮曲
游戏方法:当宝宝哭闹或者睡觉的时候,您可以轻轻地哼唱或者播放摇篮曲给宝宝听,宝宝会很快安静下来,并沉浸其中。可以培养宝宝对音乐的兴趣,并帮助建立宝宝的安全感。
3-6个月的宝宝
推荐游戏:发声玩具
游戏方法:可以给宝宝一些便于抓握的发声玩具,让宝宝感受玩具声音的同时意识到身体动作与声音的关系。可以让宝宝手部动作变得灵活,也可以培养宝宝对声音的兴趣。
推荐游戏:模仿宝宝声音
游戏方法:妈妈面对宝宝,当宝宝咿咿呀呀发声的时候,妈妈就模仿宝宝。妈妈也可以引逗宝宝发出更多的声音。当宝宝偶尔发出一个音和你的发音相似的时候,你就微笑着多次重复,鼓励宝宝繁复联系。模仿宝宝的发音时,妈妈的动作幅度要大一些,并做出张口吐舌等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可以激发宝宝学习语言的兴趣。
6-9个月的宝宝
推荐游戏:小手抓抓
游戏方法:让宝宝用小手抓水果块、饼干、面条等来吃(温度不要过高)。这样做可能会把宝宝的小手弄脏,但抓食物吃的过程中,除了味觉刺激,还可以锻炼宝宝的触觉。
推荐游戏:学做小乌龟
游戏方法:宝宝身背乌龟壳,可以是毛巾、报纸或者纸盒等,腹部离开地面,爬行六米。可以促进宝宝爬的动作发展,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推荐游戏:里里外外都看到
游戏方法:给宝宝看一个物体的时候,最好能把物体的里面和外面都给他看一看,比如,你给宝宝一个里面放着铃铛的小瓶子。先给宝宝看整个瓶子,并让宝宝玩一玩,然后打开瓶盖,让宝宝看一看瓶子里面是什么样的,找一找瓶子里面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和掌握物体的属性,为宝宝将来分类能力的发展打基础。
9-12个月的宝宝
推荐游戏:照镜子找宝宝
游戏方法:在宝宝面前放一面大镜子,对着镜子教宝宝认五官。比如,妈妈:“宝宝的耳朵呢?”让宝宝去摸自己的耳朵。可以帮助宝宝感知五官的名字和位置,并将具体的词语和五官联系起来。
推荐游戏:轻轻悠起来
游戏方法:准备一条结实的床单。爸爸妈妈分别抓住床单的两个角,让宝宝躺或坐在床单的中间,然后爸爸妈妈轻轻地将宝宝悠起来。爸爸妈妈可以轮流抬高床单,让宝宝导向或滚向低的一段。可以让宝宝意识到自己身体位置的变换,并锻炼宝宝保持自己身体平衡的能力。
推荐游戏:毛巾浴
游戏方法:妈妈一边唱歌或者播放音乐,一边用柔软的毛巾、海
绵等物品试探着在宝宝的皮肤上轻轻揉搓。按照从上到下,由不敏感到敏感的顺序,从肩、背、臀等部位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脖子腋下腹部等较敏感的部位。能使宝宝更好地认识和感知自己的身体,同时也能促进妈妈和宝宝之间的关系,为宝宝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1岁-1岁6个月的宝宝
推荐游戏:小拖车
游戏方法:将床单放在干净的地板上,让宝宝躺或坐在上面,妈妈慢慢地拽动床单,让宝宝随着床单移动。也可以将有一定重量的玩具放在床单上,让宝宝拉着玩,尽量不要让床单里面的玩具掉出来。能让宝宝学习控制自己身体的平衡、锻炼宝宝四肢动作的协调性。
推荐游戏:翻越障碍物
游戏方法:用毛绒玩具、枕头等柔软、高低不等的物品一次摆放在干净的地面上作为障碍物。小宝宝可以翻爬夺取,会走的宝宝可以从上面跨过去;再大一点的宝宝可以跳过去,或者绕着障碍物往返跑。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能力和身高调节障碍物的高度。可以使宝宝的身体动作更加灵活与协调。
推荐游戏:小贴画
游戏方法:准备一些不干胶小贴花。妈妈教宝宝把小贴画撕下来,贴到图画纸上,也可以贴在自己衣服上。这些贴画可以反复地贴上去再撕下来。可以提高宝宝手部
精细动作的能力。
推荐游戏:找玩具
游戏方法: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好,将宝宝喜欢的几个玩具放在中间。妈妈拿起一个玩具并说出玩具的名字“小车”,然后鼓励宝宝也去拿一个小车。如果宝宝不理解,妈妈可以抓着宝宝的手,教他去拿小车,并说:“宝宝也去拿一个小车。”然后再换其他的玩具接着玩。可以锻炼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丰富宝宝的词汇。
推荐游戏:谁在叫宝宝呢
游戏方法:用一块很轻的布将宝宝的眼睛蒙上。然后爸爸在不远处叫宝宝的名字,妈妈更随着宝宝顺着声音的方向去摸爸爸,一边走,一边对宝宝说:“爸爸在叫宝宝呢,咱们去找爸爸吧。”宝宝摸到爸爸之后,妈妈和爸爸一起说:“爸爸在这儿呢!”也可以请家里的其他人也参加到游戏中来。能帮助宝宝辨别声音来源的方向,也可以增进宝宝与家人之间的关系。
1岁6个月-2岁的宝宝
推荐游戏:探索颜料的变化
游戏方法:准备颜料和透明水杯。将水倒入杯子,再将颜料放进水里,慢慢溶解。然后,将溶解后的颜料涂在纸上。让宝宝感受颜料浓度的变化,可以将不同颜色的颜料溶解在同一个水杯里,也可以用不同量的去溶解同一种颜色的颜料,可以让宝宝感受颜色的变化。
推荐游戏:橡皮泥的奥秘
游戏方法:通过揉、捏、揪等动作,让宝宝用橡皮泥做出各种有趣的东西。能让宝宝充分体会橡皮泥的粘性,而且可以锻炼宝宝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并让宝宝感受到立体的美术活动。
推荐游戏:打电话
游戏方法:妈妈和宝宝分别拿一个小玩具当电话,或者用一根绳子把两个塑料瓶、杯子等串起来当电话,妈妈和宝宝一人拿一个。妈妈用简单的语言和宝宝说话。可以锻炼宝宝的倾听和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推荐游戏:美妙的声音
游戏方法:准备不锈钢盆、奶粉桶、金属勺子、筷子等。将这些物品放在桌子上,先让宝宝拿金属小勺去随意敲打,感受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宝宝会发现,敲打的力量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会不一样。再让宝宝用筷子去敲击,感受一下用筷子和金属勺子敲击时发出声音的不同。当宝宝对这些声音熟悉了之后,可以让他闭上眼睛,由妈妈敲击,让宝宝猜一猜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也可以让妈妈宝宝互换,宝宝敲击,妈妈来猜。妈妈可以引导宝宝想一想除了敲击,怎样还可以发出声音来(如拍、弹等)。在户外的时候,妈妈还可以让宝宝感受到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从而对声音更加感兴趣,提高宝宝的听觉记忆、再认能力。
寻找声音的游戏,可以让宝宝感受到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从而对声音更加感兴趣,提高宝宝的听觉记忆、再认能力。
2岁-2岁6个月的宝宝
推荐游戏:套盒
游戏方法:准备大小不同的纸盒,引导宝宝把小纸盒放进大纸盒里,大纸盒再放进更大的纸盒里,玩套盒的游戏。然后再让宝宝逐个将纸盒取出来,也可以让宝宝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把纸盒叠起来,组成纸盒塔。能帮助宝宝了解纸盒的大小关系,增强宝宝大拇指的力量和手的灵活性,促进宝宝空间概念的发展。
推荐游戏:蔬菜印章
游戏方法:将做菜时的下角料,如黄瓜、胡萝卜等收集起来。教宝宝用它们蘸上颜料,然后按印在纸上或者是硬纸壳上,宝宝可以很随意地玩。在按印图章的过程中,妈妈可以启发宝宝想象印出来的图案像什么,还可以准备不同颜色的颜料,让宝宝观察不同颜色叠加后的变化。可以锻炼宝宝的观察能力和对色彩的敏感度。(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推荐游戏:“水果大餐”
游戏方法:准备各种彩纸和白纸,用针孔在上面扎出水果的轮廓,让宝宝沿着针孔将各种“水果”撕下来。然后还可以用这些宝宝自己制作的水果来做游戏(请布娃娃和小动物吃)。可以提高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的灵活性。
推荐游戏:悄悄话
游戏方法:爸爸先在宝宝耳边小声说一句话,然后让宝宝把这句话传给妈妈。妈妈听到后大声地说出来,看是不是正确的。宝宝熟练之后可以增加句子的长度。锻炼宝宝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岁6个月-3岁的宝宝
推荐游戏:模仿秀场我来秀
游戏方法:给宝宝看常见动物卡片(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每看一张,就说动物怎么叫、怎么走。妈妈可以用夸张动作给宝宝示范动物走路的样子,宝宝试着模仿。等宝宝掌握了这些动物的动作和叫声后,妈妈可以用图片来提问:“这是谁?”“小猫怎样叫?”“小鸭怎样走路?”让宝宝自己来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走路的样子。能帮助宝宝认识常见的小动物,提高宝宝语言和动作的模仿能力。
推荐游戏:猜谜语
游戏方法:妈妈可以用浅显的语言简单地描述一件宝宝熟悉的东西。让他猜是什么东西。如“有一个长长的、黄黄的水果,特别好吃,吃之前要先剥皮,是什么水果呢?”这样做可以锻炼宝宝的语言理解和分析能力。等宝宝熟悉了这种游戏方式之后,还可以增加游戏的难度进行一问一答的游戏,妈妈来提问,宝宝要尽量快速准确地回答。如,妈妈问“什么动物在水里游?”宝宝答:“小鸭子(小鱼)”。妈妈再问:“什么动物在天上飞?”宝宝答:“小鸟(飞机)”。可以锻炼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宝宝思维的敏捷性。
篇5:陪孩子玩的心得体会
如果说《喂故事长大的孩子》让大家明白故事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的话,那么,《张爸爸教你陪孩子玩故事》则给大家推荐了一些栩栩如生的故事和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书中分六辑,总共收编了36个长短不一的故事。每篇故事都有四部分组成:故事、深爱理由、进行方式和深度互动。这样,读者可以根据这一篇篇经典故事按图索骥去购买相应的绘本与孩子共读共享,还可以借鉴张爸爸讲故事方式来提高自己讲故事实效性。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故事书,而且还是一本有助于提升说故事能力的工具书。
同样的故事,从不同的人口里讲出来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张爸爸是怎样做到让小朋友爱听故事的呢?
张爸爸的秘诀在于他将听故事的孩子看作故事的主角和英雄。让我们来看看张爸爸在讲故事的时候运用了哪些秘籍吧:
第一,专注投入。讲故事的人要跟着故事的情绪走,这样才能让听故事的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就像我们沉浸在书里一样,有时哭、有时笑、有时气、有时遐想、有时发呆。
第二,巧妙设问。不要把孩子当成被动的听者而兀自讲述。不要急于把接着发生的事情告诉孩子,而是启动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猜猜看或替故事中的人物想想办法。讲到关键处,问问孩子们“猜猜接下来会怎么样?”“你猜他是怎么做的?”不时的提问互动能够保证听故事的孩子一直积极参与成为故事里的人。
第三,运用道具。比如在给孩子讲“鼹鼠的音乐”这个故事时,可以请一个会拉小提琴的朋友或者孩子来协作表演。在第五部分道具篇,张爸爸列举了一些做中讲、讲中做的故事。孩子们听故事的过程就是用心思考和动手制作的过程。
第四,拓展活动。有些故事不能一讲完就结束,而要设计一些拓展活动以充分发挥故事的作用。拓展活动可以是回答相关问题、互动讨论、故事表演、续写故事等等。
最近,办公室一同事说她上小学三年级的校外甥厌学了。在家好好的,一去学校就说肚子痛。
当下,在很多地方,厌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原因何在?
学习压力大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是,老师的授课内容和方式对孩子学习兴趣的抹杀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枯燥的课本内容、老师干巴的讲解、课后无聊的练习,孩子的向学之心和想象力慢慢被吞噬的一干二净。随着学龄增长,厌学比例越高,不仅学困生厌学,不少学优生也厌学。
如果孩子们从小能跟着家长和老师一起玩故事的话,他们还会厌学吗?
张爸爸是儿女眼中最棒的爸爸;小朋友眼中最有趣的英雄;家长眼中最有魔力的故事魔法师,所以,他每到一地,总有人喜欢听他讲故事。
家长和老师所缺乏的是他轻松淡定的心态、风趣幽默的语言和精妙的技巧。最重要的,他首先想到的是听故事的孩子,而不是故事本身和讲故事的人。
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大家一起读故事、编故事、陪着孩子玩故事吧!
篇6:陪孩子玩的心得体会
我一向对臻臻玩游戏的时间控制得比较严。只有周六日这两天他可以适当玩一下电脑,平日里他正常上学,放学回家后他的作业也不少,通常不玩游戏。
两三个月前,他和班里的同学大部分开始分享玩一个游戏的心得。看他们谈得津津有味,就知道他们觉得蛮有趣。好奇之下,我也凑过去看了一下(对于游戏,我一向比较抗拒,尤其是那种打斗场面太多涉及暴力的如奥特曼变形金刚之类的游戏。)没曾想,在一个星期天,我站在臻臻旁边看看他玩,居然也被吸引住了。
我看臻臻获得的虚拟币不多,于是想弄清楚一下游戏是啥样的的。按捺不住好奇之心,我也注册了一个号码,自己玩起来。开始的时候我一头雾水,不知道哪跟哪,就向臻臻请教。臻臻对他妈妈这么大的人还玩游戏,诧异之余,也非常热心地指点。我也了解到游戏里的一些有趣的东西。
后来,有一次,我没事,用他的用户名进去转转(这是他是允许的,而且特别叮嘱我,有空帮他“打打工”),我玩了一下,发现了他的一些做法,同时也了解到他自身的一些特点:
1. 他很热心。他常常去好友那儿,帮忙好友的家园除虫、浇水、灭火;
2. 他很有爱心。他对他的小动物照顾有加,生怕它们饿了、脏了、不开心,他会带它们出去玩,逗它们开心。他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小宠物和好朋友细心照料和呵护;
3. 他的魅力度挺不错,他性格乐观,喜欢交朋友。他的好朋友不少,他也很喜欢去他们那儿转转。
4. 他的公共意识似乎比较强,遇到公共事件,譬如火灾,自己也很有责任心,会尽力参与救火。
有一些好的方面,我也发现了他的一些缺点:
1.他在玩游戏的时间里,花太多的时间去溜达了,而忘了“正事”,他没有花多大心思去勤奋打工挣取虚拟币,他在溜达中,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去了,显得有些游手好闲;
2.他对自己显得有些简陋的家园,满不在乎,这可见他没有强烈的比赛意识。这也印证了臻臻平时为啥同样在学习方面同样没有具备较强的比赛意识。
3.他的条理性还有那么一点欠缺。他把他的模拟小屋里的物件,一件件地陈列起来,似乎显得有些杂乱。在现实生活中,他这个缺点也是存在的,但是一直在慢慢地改,已经有些好转。
篇7:陪孩子玩的心得体会
1.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带孩子外出旅游
在孩子过于年幼的时候,因为孩子身体抵抗力差,外出不便等因素,的确不宜经常带着孩子外出旅游。父母不喜欢带孩子外出的原因无非是,孩子太小,吃喝拉撒样样不方便,父母觉得麻烦;游景点因为孩子小,什么也看不懂,看也是白看;年幼的孩子出门肯定要带很多东西,大包小包自己累得够呛,还要照顾孩子,旅行没有任何快乐可言,只感觉到累。有这些原因也就足够了,不是父母不想带孩子出去,而是孩子太小出去真的不合适。
2.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古人的智慧即便是到了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依然不得不为之赞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见古人早就知道了,如果只是坐在家里读死书,那么一个人永远也无法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旅行所带给人们的除了一路上的见闻,还有人生的感悟,生活的品味,知识的增长,智慧的积累等许多好处。父母有时间带孩子外出走走,远比把孩子关在家里写作业要强得多。
3.开拓孩子的视野
旅途之中,孩子会见到不同的人,认识一些陌生人,有助于孩子学习怎么与人沟通交流;在路途上孩子可以了解到不同地方的文化,感受不同的生活习惯,听到不同的语言,即便听不懂,孩子也会觉得特别有趣。
孩子外出旅行时,父母可以让孩子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每晚利用睡前的十几、二十分钟,把当天所看到的、所经历的、所感悟的写下来,这对于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
4.丰富孩子的知识
整天坐在家里的孩子,可能也能从电视和网络上了解天全国各地的风景,但是如果亲身去到某一个城市旅行,那么孩子在旅行之中学到的知识却是在电视机前和网络上永远也学不到的东西。
一个城市的本土环境,生活氛围,人文地理,这些都需要用脚步去丈量,而无法从网络上下载。因而,外出旅行能丰富孩子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对孩子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所帮助。旅途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能帮助孩子变得坚强,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篇8:陪孩子玩的心得体会
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确如此,旅行可以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增强孩子的体质。有时带孩子出去走走,不在乎目的地。只要放下平日的繁忙、一起和家人享受假期的愉悦、才是最重要的。言希从2岁我们就开始带她出去玩,有近有远,去过不少地方。远的地方有厦门,广东,海南三亚。近的有昆山,杭州,安徽许多景点九华山,黄山翡翠谷,屯溪老街等;上海动物园,人民广场,东方明珠等;还有太仓各个公园。在她两岁半时,我们第一次带她去了远的地方,坐高铁去厦门,把厦门好玩的地方都差不多玩了一遍:鼓浪屿,沙滩,炮台等地方,我们还吃了不少当地美食,如沙茶面,海鲜之类的。旅行中有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去广东,体验着高空中飞行;第一次去大海,享受日光浴,第一次在沙滩上捡贝壳抓螃蟹;第一次自己从山下爬到山顶,第一次……
和孩子做朋友:跟孩子做朋友,孩子才会把自己的想法以及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告诉你。我和她爸爸就是这样,跟她就像朋友一样相处,她有什么事情都告诉我们。做错事情了,我们一般也不会批评她。如果批评她了,那样她会害怕,以后有事情也不会在告诉我们了。我们会耐心的问她是什么原因,然后好好的跟她讲道理,怎么改正才是正确的。
陪伴是最好的爱:天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而孩子想要也很简单就是跟最亲爱的家人在一起就会很开心.在更多的玩具,美食和漂亮衣服和陪伴之间,孩子也会选择陪伴。现在是信息时代,手机成为了当今社会人手一块的时尚,有些家长在陪伴孩子时仍然不忘记低头玩手机。之前有一次,女儿看见她爸爸在玩手机,就直接说:爸爸,你天天就知道玩手机。以后,她爸在她面前都很注意,不把手机带进卧室,多陪她玩玩游戏,一起捏橡皮泥,捏粘土,下棋,有次她爸竟让她坐在肩膀上一起洗碗。她爸比较忙,陪她的时间少点,但是,我个人觉得,再忙,有空都多陪陪孩子,因为是爸爸,有从妈妈身上学不到的东西。陪伴,不只是呆在孩子身边,我应该和她一起玩,让他感受到父母亲的爱.在玩的过程中,我们施以恰到好处的教育,而不是靠物质类的东西让孩子得到暂时的快乐.我们有空一起带孩子出去玩,且让她主动去和小朋友玩,学会与人相处,和小朋友间发生矛盾,也让她学会自己去解决。
陪孩子一起读书: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我们要选孩子爱看的书,来激发孩子读书兴趣。陪孩子一起读书,我们就可以走近孩子的心灵,和孩子就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女儿从两岁半开始我们每天晚上给她讲一两个故事,她很喜欢听,时间长了,如果有一天你不给她讲故事她都不肯睡觉。现在大了,我们经常陪她去图书馆借许多绘本给她看,目前她也能认识二三百字了,我们经常陪他一起读书、讲故事,她也看了不少书了,自己都学着编故事了,她还编了两个故事给我们听《大黄狗和老母鸡》《猫和老鼠》。
让孩子多交朋友:现在家庭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小朋友们都很孤单,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和将来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从小我就经常带女儿出去玩,在跟小朋友们玩的时候要友爱,要懂得分享。他们之间的矛盾也会让他们自己去试着解决。他们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我也经常请她的小伙伴到家里来做客,并热情接待这些小客人;我家女儿常常跟我说,她有许多好朋友,有幼儿园同学,有楼上哥哥,有隔壁哥哥,还有许多在广场上认识的小朋友,他们经常晚上一起到广场上玩,一起溜冰,溜滑板车。女儿性格脾气都不错,跟小朋友们处的也非常好,去陌生的场合跟小朋友们也会自然熟,去哪里大人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她。一个开朗的性格也很重要。
培养孩子的兴趣:“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因为这句话,现在许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不是在兴趣班就是在去兴趣班的路上”,我们家也不列外。当然,我不会让她学的太多,尽量给她一个完整的星期天。在上兴趣班之前我都是征求女儿的意见,选择她喜欢的兴趣班,我不强迫她一定要学什么,中班时她选择电子琴,学习了一年之后,越来越难了,她有点想放弃,我就会跟她说,学习一样东西,我们要坚持到底,不要放弃。后来她也做到了坚持在学,每天在家练习弹琴。她喜欢跳舞,我们又给她报了一个中国舞,虽然有点苦,但是她也能坚持,因为这是她喜欢的。
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而我们也是如此,拥有一个温暖而又幸福的家,一个不大却很干净的家。我们一起在这个家里做游戏,画画,讲故事,还有一起看电视。我和她爸爸也从不当孩子的面争论。不把工作后不好的情绪带回家,在家里我会经常跟女儿说:“妈妈爱你”,我们会用爱,伴你成长。
篇9:陪孩子玩的心得体会
一、玩乐高的理念:如何陪孩子玩乐高,并在玩的过程中进行早期教育
在开始之前我觉得需要明确几个最基本的理念:
1. 对孩子的作品正确适当的鼓励赞赏。
例1:哇,宝宝,你搭的是什么呀。这么漂亮,给爸爸讲讲。√
例2:宝宝,你搭的这是什么啊,怎么站不住的?×
乐高搭建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搭出一个如何漂亮大气的作品,而是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只有不断的鼓励和赞赏,孩子才会更有玩乐高的动力。很多时候,是我们不懂如何欣赏孩子的作品,比如下图是一个孩子搭建的“推土机”。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推土机的推斗实在是太大,影响了整个车子的平衡(这个推斗基本拿不起来)。但是孩子会告诉你:把推斗搭的这么大,是因为他想用这个推斗装更多的“材料”。如果我们再仔细观察他的这个推斗可以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他通过把推斗加深(紫色框部分)加宽(红色框部分)的方式让推斗能容纳更多的“材料”,这个加深加宽的概念实际就是体积计算的公式:体积=底面积x高。所以这个简单的推斗其实是孩子思考了蛮久想出来的东西,如果一上来就否定他的作品,会局限孩子的空间逻辑思维和积极性,下次他还愿意搭乐高吗?
有时候,孩子作品的闪光点也需要我们家长细心的发现,只要你诚恳地赞扬他,不要盲目的添加自己成年人的价值观,就更能给予孩子更大的发展空间。
2. 搭乐高的方法没有对错,顺着孩子的思路而不是把孩子的思路扭到自己的思路上来。
例1:宝宝,不能这么搭,这么搭是错的,看爸爸怎么搭。×
例2:宝宝,你的想法很棒,搭出来让爸爸看看。√
达成一个目标的搭法有很多种(比如搭建一幢有两层的房子),会有些好的方法,有些不太好的方法,但是没有一种是错的方法。
比如一对父子搭建的赛车:因为是通过从斜坡上滑落来检验赛车的(看谁跑的远),因此爸爸觉得应该加重赛车的前部(下面那辆),儿子觉得应该给赛车加个尾翼(上面那辆)。爸爸比较民主,就让儿子先搭出来跟他比一比,看谁的跑得远。结果,儿子赢了。
有些爸爸妈妈可能就会把持不住,觉得自己的方法一定是对的,孩子得像他学习,一定要把孩子的想法扭过来,先不论你的方法对错与否,这种做法本身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孩子根本无法在游戏过程中体会成就感。如果希望孩子是独立的,有主见的,有创造性,尊重孩子的想法是前提。即使孩子的想法与现实不符,也应该让他自己去尝试发现,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
我们学校也会经常一些乐高比赛和活动。比如搭乐高,开始的时候,孩子基本都是重复叠加的方式,慢慢地,当他发现其他小朋友的积木搭的比他高的时候,他会开始模仿,开始自己想办法搭高。如同皮亚杰所说:“学习不应该被看作是对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
二、玩乐高的流程:联系→建构→反思→延续
1. 联系
先确定一个具体的建构目标。建构目标最好与生活息息相关,孩子接触过的,有兴趣的物体(可以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方式引入)。比如树木,桌凳,公园,车辆,飞机等大类。一般不会把大类当成一个目标,细化具体的目标会比较有效,如幼儿园的凳子,杨树,消防车等。确定一个目标后,让孩子联想相关的细节内容,如幼儿园的凳子,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有哪些部分的,人是怎么坐的等等。乐高教具的无限可能性完全可以无限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2. 建构
接下来就是家长与孩子一起搭建了,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搭,也可以在一边鼓励孩子,一边提出些建议,采不采纳由孩子自行决定。与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是亲子互动的最佳时机。
3. 反思
搭建目标之后,可以让孩子想想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的。鼓励孩子做一些创造性的改进,比如机器人加上伸展手臂,给摩托车加可以升降的轮子,给桌子加转盘等。孩子的想象力往往在这个阶段集中体现。
4. 延续
完成一个目标搭建之后,孩子往往对一样东西了解的更多更细致了,搭完之后便可以帮他延展下周边的知识,比如搭完凳子后,问他为什么我们要坐凳子,一直站着好不好,为什么?问题越开放越好,多问“为什么”,少问“是不是”。
篇10:今天你陪孩子玩了吗?
今天你陪孩子玩了吗?
您一定还记得您小的时候是怎么玩这个游戏的,碎瓦片、雪糕棒子、小药瓶、废盖子……就是您全部的“家当”。现在的条件比您小的时候好多了,您可以花很少的钱就买全一套“家当”,有燃气灶、冰箱、各类锅、微波炉、小刀等。
准备好了吗?和宝宝一起“过家家”吧!
您可以准备真的原料给宝宝玩,也可以用任何东西代替某种“菜”,比如用大纽扣当作藕片、用小卫生纸团当鸡蛋……
怎样陪孩子玩“过家家”的游戏?
1.这样的游戏是没有什么规矩的,您不需要干涉孩子应该怎么做。
2.您只要把您变回小时候,很兴奋地参与就可以。例如,宝宝把做好的“鸡蛋”给你吃的时候,您要装出一幅特别香的样子来“品尝”。
3.适当地给予孩子一些赞赏或提议,引导孩子去学会解决问题。比如:宝宝给您吃东西的时候,您也可以皱着眉头说:“太咸了!”问问孩子怎么办?
4.只要时间容许,您就尽情地陪孩子玩。
相关理论:
2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开始简单的角色扮演过程了。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幼儿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孩子通过这样的游戏增强了对生活过程的了解,再现了宝宝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在这样的游戏中,孩子还能有这些体验:
1.兴趣性体验:孩子会自发地进入游戏,而不是物质诱导进入游戏;
2.自主性体验:宝宝可以自由选择怎么玩、玩什么,而不像模仿性游戏,需要孩子尽可能和被模仿对象一样;
3.成就感体验:在这样的游戏中,孩子自己可以决定游戏的内容和方式,不用担心做得不好或不对而受到什么批评。
其他游戏:
用同样的方式,您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玩“小医生”、“小导购”、“小司机”、“小警察”等这样的角色游戏。如果有可能让他和小朋友一起玩效果更好,他们在玩耍中会有更多的语言交流,相互之间会产生争执、协商。不要太多干涉,让您的'宝宝在游戏中更好地体会生活吧。
生活中的角色游戏:
1.直接参与生活过程是认识生活的最佳方式,所以,只要有机会,尽可能让宝宝参与没有危险性的生活过程。比如购物、扫地、洗衣服等,在这些生活过程中,家长要帮助孩子以角色游戏的方式参与进来。比如,给宝宝准备适当的“工具”,安排给他一些“工作”,无论孩子完成情况怎样,您都不要表现出烦躁,而应给予鼓励。
2.千万不要制止宝宝的角色扮演过程,也不要用强硬的方式来“纠正”他的表演过程,孩子的角色扮演不需要逼真,孩子理解角色、参与活动更重要。
3.尽可能准备适合的材料,宝宝的参与程度会更高。
致家长的话:
让生活和游戏一样有趣,宝宝会在生活中更热爱生活,更了解生活。因此,从现在开始,每天陪你的孩子30分钟,尽情享受亲子间的快乐,多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让您的孩子成为一个聪明、健康、快乐的人。
篇11:陪孩子玩胜过任何礼物
陪孩子玩胜过任何礼物
“六一”过去三周多了,孩子们收到了各种礼物,但是许多家长却发现,新鲜期一过,孩子对昂贵的玩具等礼物不再感兴趣。家长们有了疑惑: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礼物?
孩子真正想要的礼物
每一个人的童年时代,“六一”都是一个充满梦想和欢乐的日子。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们会因为这一天收到的微不足道的礼物欢欣不已,甚至只是一包糖。因为东西虽不值钱,但能在这一天强烈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浓浓的爱。
然而今天,一些孩子从没有为物质缺乏而困扰,平时家长都是有求必应,仿佛礼物越是高档越能表达家长的爱意。还有一些孩子,因为家境贫困收不到父母任何礼物而不高兴。
用昂贵的礼物表达爱意,这其实是在商业文化的熏陶下,受到物质至上主义影响的成年人的观念。然而,孩子的世界原先并不是物质至上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的关心和爱,从尚在牙牙学语的襁褓时期开始,孩子的哭哭笑笑都是为了吸引家长的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从模仿家长开始。
所以,那些家境富裕的家长们,在一味用昂贵的礼物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时,其实是在灌输给他们物质至上的价值观;而那些因家境贫困而对孩子没有丝毫表示的家长,也错误地将物质和爱等同起来。
其实,孩子们真正想要的礼物,莫过于父母的陪伴,陪自己去玩。
陪孩子玩是一种责任
前些时候,广东省妇联对当地近千名儿童进行了家庭教育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半数的父母忽视了与孩子的交流,有3/4以上的孩子希望和父母一起玩游戏、出去玩。
时下很多做父母的忙于赚钱,认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赚够钱,为孩子未来的成长创造条件,至于眼下欠孩子一点陪伴的时间,等以后日子好过了,再给孩子补上。其实,这种想法是很不科学的。因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重复的,有些东西一旦错过,很可能就没有办法挽回。当孩子需要与父母交流时,很多做父母的会以手上事情太多而拒绝,心情不好的父母甚至会施以棒喝,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因为,常被父母拒绝的孩子,最易产生焦虑情绪,变得性情孤僻,性格内向,严重的会患上抑郁症。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玩乐太小儿科,觉得孩子在幼儿园有小朋友玩,回家让孩子吃好睡好就行了。这其实也是一个误区。孩子不仅能在玩中学习很多能力,而且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不单是靠丰富的物质生活就能保障的,更多的是需要父母的关爱、亲情的慰藉以及游戏玩乐。
篇12:家长陪孩子玩的家庭教育心得
爱玩是人的天性,怕孤单也是人的天性。小孩子尤甚,特别是六七岁的小孩,家里没有同龄的兄弟姐妹,也没有同学伙伴,就特别粘家长,什么事情都要和家长一起做。
旦旦一到家里,发现门后面的飞镖,就拉着我开心地拿起针标扎靶子。为更利于玩耍,我们把靶子移到餐厅挂在画钉上,高度正好。每次玩时,他总要叫上我们跟他一起玩,比赛看谁扎得准。一次次地扎着,我实在累了,让他自己玩。他扎个全靶,高兴得拍手大叫,非要我们去都看一看,兴奋得两只眼睛放光。
旦旦在客厅发现了乒乓球拍,拿着拍子兴奋地拉我陪他打乒乓球。刚开始玩时,他胡乱挥拍,没有章法。他姑父就告诉他打乒乓球不是打得越远越好,而是打的回合越多越好。于是,在地面专门设定了一个瞄准区,让乒乓球落在设定的区间,乒乓球就不会乱跑,两个人对打的时间就会很长。再玩耍的时候,开始计数,并在纸上写出排行榜。数字一次一次增大,每超越一次我都有意让他告诉家里的每一个人。这也增强了游戏的趣味和旦旦求胜的热情。
有时候我未免需要做家务,就找来垃圾桶套上袋子,让旦旦把乒乓球打进袋子里。正好家里有一个沙漏计时器,每次玩的时候,旦旦就会用沙漏计时,看看一分钟内能打进多少个乒乓球。玩了几次以后,他又发明了用手扔球,乒乓球在地上弹一下,然后落在袋子里。如果球进了,他就又笑又跳;球没进,他就满客厅地寻找乒乓球。后来,他又找到了一个人对着墙拍球的玩法,不一会儿又是满头大汗。乒乓球的玩法,旦旦就创造了四种。
家里有一副跳棋,我们拿出来和旦旦一起玩。刚开始,旦旦只对弹子球有兴趣,拿着棋子在棋盘随意乱转。他要和我一起玩,我就开始教他游戏规则。这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他。我有意给他搭桥,让他每一次都能跳得很远,而且每盘都让他胜。旦旦更来精神了,下棋时还要帮我寻找能跳得很远的棋子。一旦家里来了人,他都要邀请对方下上两盘。这种游戏相对安静,需要注意力集中。相对而言,旦旦更喜欢扎飞镖,玩乒乓球
旦旦看见我的手机,急乎乎的拿着让我给他找消消乐游戏,我的手机里只有象棋。旦旦以前就会一点,看见象棋也高兴的要玩,刚开始他和手机下,一下子就被将死了,很不开心的拉着我想办法。我们就一起玩了起来,都在想办法,只要他支招,我们就用他的走法,把对法将死了,旦旦高兴的跳着去给姑父看。以后,每次玩的时候都要求我们陪着一起玩,如果让他独自玩,玩一会儿就没有了兴趣,去干别的事情了。所以,玩游戏就陪孩子玩一下有意义的游戏,消消乐这种消磨时间的游戏最好不要让孩子玩。
吃过晚饭,我们一起去体育场。这是旦旦最爱玩的地方。旦旦看似一副很顽皮的样子,其实很胆小。他提前跑到体育器材旁边,看我们还没有到,便独自一人站着;等我们走近,他才蹭地一下钻进孩子最多的地方,很快成为那一方的领头羊。如果我们走远一点,旦旦就着急地喊。所以在他玩的时候,我们就在附进等着。旦旦玩一会儿就会看看我们,看到我们在,他的兴头和指挥能力就很强。旦旦的臂力很大,双手撑杆,一跃就撑到比他还高的杆上;还给一些比他高却爬不上去的大孩子教怎样撑,有模有样的像个教练。
晚饭后去爬山,他总要走在最前面带领我们。走到迷宫入口,他指挥我们一人一个方向,比赛看谁第一个到山顶的亭子。我们稍微慢一点,旦旦就在亭子上大声喊,直到我们回应。大人是孩子心灵的依靠,有大人在身边孩子就会有底气和勇气。所以,无论我们再累再忙都会和旦旦一起,让他安全地玩耍。
路上遇见一只虫子,他停下来认真地看,我们就安静地等着,不催不赶。遇见一只蜘蛛织网,旦旦拉着我的手站在灯下看蜘蛛如何织网,直到网结成。他姑父问为什么蜘蛛选择在灯下结网?他嗯嗯两声,反问“为什么?”姑父接着问:“蜘蛛结网干什么?”旦旦说:“抓虫子。”姑父问:“抓虫子干什么?”旦旦说:“吃。”姑父赶快说:“蜘蛛的饭就是虫子,你看蜘蛛好好吃饭,就长大了就能织大网,抓更大的虫子。你也要好好的吃饭!”旦旦抓抓头说:“我可不吃虫子。”我们被旦旦的话逗得哈哈大笑。他姑父笑着说:“我说的是好好吃饭,才能长高。你好好吃饭不?”旦旦点头说:“好好吃。蜘蛛为什么在这里织网?”姑父告诉他,虫子喜欢有光的地方,选在这里会抓到更多的虫子。就这样,我们一路看,一路走,还没有到达山顶天就慢慢黑了;玩了一会儿就赶快回家。
在家扎飞镖,打乒乓球,下跳棋,读书,做数学题,下午爬山,在运动场疯玩……累了一天的旦旦,自己洗澡后,躺下就睡着了。
专家点评:打开电视或平板电脑,让孩子看动画片以图安静。这样的父母是极不称职的,也是要遭报应的——将来孩子学习困难,成为问题学生,父母生不如死,就是对父母最大的报应。
陪孩子游戏,会形成密切的亲子关系;只有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孩子与父母的心灵相通,孩子才会吸收、接纳父母的教育。
陪孩子游戏,需要智慧,跟孩子一起把普通的游戏创造出更多的乐趣,孩子才会越玩越开心,越玩与父母越贴心。
陪孩子游戏,需要体力,更需要耐心。
作者|刘亚亚
篇13:陪妹妹玩积木
陪妹妹玩积木_650字
妈妈买了一盒很漂亮的积木,这成了妹妹的最佳玩具。
国庆长假的一个下午,我在家写着枯燥的《一日一练》时,刚过周岁的妹妹爬到我的脚边,拉我的鞋子。我以为她在捉弄我,便不去理她,不料妹妹竟哭了起来,我弯下腰去看她,她又不哭了,开始往积木方向爬去。我以为她找到玩的东西了,便继续写作业,她见我又埋头苦写,把她晾在那里不管了,又大哭起来。我只好往妹妹爬的方向走去,心里有一百个问号,妹妹要我干什么呢?
她用手去拍积木,反正闲着无聊,我随手拿了几根积木搭起来,不料,妹妹“哇”的惊叫一声,迅速爬了过来,啪!一个手掌拍过来,拍倒了我的积木塔。我以为妹妹怪我抢了她的玩具生气了,回头一看,妹妹还乐呵呵的,大眼睛笑成一条线,咯咯地笑出了声,貌似很得意,原来她想和我玩这个游戏呀,我搭积木塔,她来拆!
玩了几个搭拆以后,妹妹就上瘾了,还学会一个拆塔妙计——拉底盘。用她小手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抽掉做塔基的积木,没有了地基,垒得高高的积木瞬间轰然倒地……每次我整个快速搭好,她就在旁边快速拆倒,每发出一阵轰然声,妹妹就咯咯哈哈地笑,似乎对于自己的'作品很得意,让我想起一句歌词:我得意的笑,我得意的笑……
后来,妹妹越来越强,我才搭到一半,她就一巴掌挥过来,还对我轻蔑地笑呢,好像在说:看看,我多么厉害,你搭的高塔我一下就拆了。
妈妈还在旁边给我们鼓掌呢,后来妈妈告诉我,妹妹这样的月份,是破坏力最强的幼儿期,在破坏中不断得到快乐,让自己的信心大增,再长大一点也会学着去搭积木了。哦,我可爱的妹妹!
后来,放学后,我总会放下书包先陪妹妹玩几分钟积木再去写作业。晚上回家晚了,妹妹若已入睡,我总是静静坐在地毯上搭好几个积木高塔,心里想妹妹明天一早起来就看到姐姐的杰作,心里准会欢喜。每次搭积木时,我似乎看见了妹妹笑成一团的样子,耳边回荡着稚嫩的咯咯咯的笑声……
篇14:我陪儿子一起玩
我陪儿子一起玩
每天下班,我都会准时去幼儿园接儿子。在园里呆了一天,孩子们像放飞的小鸟,叽叽喳喳,一片欢腾。
“妞子,快点,一会儿还要去上围棋课。”一位母亲急切地拉着女儿的手,匆匆离去。小姑娘哭丧着脸,很不情愿的样子。“我在少年宫帮孩子报了个舞蹈班,每周去三次,你呢?”小姑娘刚走,边上就有家长问我。“没有啊,孩子这么小,学什么啊?会玩就可以了。”我说。“玩?哪能呀?现在社会竞争多激烈,不从小抓起,以后连工作都找不到了。”那个家长表情严肃,可能对我的回答很失望。他带上孩子叹了口气走了。
看着那些继续去上兴趣班的孩子,我心里有些莫名的难过。才上小班的孩子,真的有必要如此紧张么?
愣神时,儿子已经乐呵呵地走出活动室。他边向老师说再见,边冲我挥手。
“爸爸!我们回家跳舞,好不好?”儿子问。
“好啊!我陪你跳。”我笑着说。
回家的路上,儿子边牵着我的手,边把老师新教的`儿歌念给我听。
看着一脸喜悦的孩子,听他念儿歌,我心中充满暖意。儿子口齿不够伶俐,念得含糊不清,但很认真。
“爸爸,你会不会?”念完一遍后他得意地问我。
我摇摇头。
“我教你好不好?”儿子说着,摇头晃脑又念了一遍。
这次,我听得很仔细,跟着念得有板有眼。当我故意念错时,他会突然停下来,帮我纠正错误。
一首儿歌念完,儿子兴奋得满脸通红。望着红扑扑的脸蛋,我忍不住伏下身亲了一口儿子,乐得小家伙开怀大笑。以前,我只顾自己上网玩乐。“爸爸,电脑是不是比我更重要?”有一次儿子满脸不高兴地问。我愣住了,半天缓不过神。是不是平时陪他玩的时间太少了?没多想,我赶紧放下手中的鼠标,抱起呆站在一边的他,微笑着说:“怎么会呢?来,爸爸陪你玩!”“我们玩球,好不好?”儿子指着墙角的篮球说,我点点头。篮球被我们拍得“啪啪”响,在地上滚来滚去,儿子欢快地追逐着,乐得哈哈大笑。
那以后,我开始尽量抽时间陪儿子玩。我们一起听故事,一起唱儿歌。儿子虽然只有3岁,但也懂得什么叫被冷落。孩子终究会长大,父母能陪在他身边的时间有限,我不想后悔。
有一次,我们在网上看见一个小男孩跳舞的动画片。儿子立刻从我怀里挣脱出来,站在屏幕前,学着小男孩的样子手舞足蹈。“爸爸,放音乐!”我一打开音乐,在动感的舞曲中,儿子就跳得更欢快了。
想想那些孩子哭丧的脸,看着眼前儿子灿烂的笑容,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不强迫孩子去参加所谓的兴趣班,只要孩子能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就行。 作者:冠 豸
来源:《幼儿教育》(家教版).5
篇15:陪小妹妹玩“打击乐”作文
陪小妹妹玩“打击乐”作文
以前一直有听大人说,小朋友的模仿能力非常强,我之前还不觉得,只到昨天陪亲戚家的小妹妹一起玩的时候才发现这句真的.好有道理。
小妹妹还不到两周岁,只会说几句简单的话,但几乎能听懂我们讲话的意思。
昨天刚好大人们在忙,于是陪她玩的任务就落在了我的肩上。
我原本还在想着要和她玩着什么,看到地上有几本漫画本,叫她乖乖坐着,我讲故事给她听。可小朋友好像没什么耐性,才听了两三个字就跑一边去玩。
我赶忙跟上前去看看她要做什么,这才发现,她把角落里的几个空奶粉罐抱出来了。我灵机一动,直接跟她一起把几个空罐子一起放在客厅地上,旁边还有几把小竹凳,小塑料凳,刚好其中一个小竹凳上面有两根小条松了,我就拿下来当成了鼓槌,在几个罐子还有椅子边上一顿敲,还别说,真有点“打击乐”的感觉。
小妹妹一看我这么做,也觉得好玩,抢我一只“鼓槌”也跟着敲打起来。我把一个奶粉罐倒过来,这样的又能多出一个“音色”,结果小朋友一看我这么做,也顺手把其它的小罐子全给翻过来,然后一顿地猛敲。
小手有点儿笨拙,可是也给敲出点乐感,而且,她看我怎么敲打,就跟着模仿,还真的像是一个小小的打击乐队员,哈哈。
通过这件事,我才明白,原来我们自己小时候学东西也是这样一点点去模仿学习的。
篇16:陪孩子练字心得体会
肉圆儿君终于开始正儿八经地写字了,对,才开始,没有上过幼小衔接没有在家教过写字的我骄傲滴飘过~
没上幼小衔接班不代表没在家做幼小衔接准备哈,这个事儿我真是有一堆心得,欢迎发问~
上面这页字,已经是被我擦掉写的二遍了。我心态好的呀,以前总是急匆匆希望他一遍写好,数学一遍做对,现在反过来想想,他知道自己哪里不好,哪里不对,再去学习和修改,其实效果也挺好。数学作业已经开始让他自己检查了,不会给他指出错误,也不会非得改到全对,实在自己检查不出来的,那就等着老师画八叉,这样印象更深。最近读完了《欢迎来到一年级》,深深赞同一个观点——学知识是为了掌握和运用,不是为了短暂地写对一次作业、应付一次考试。另外,改错也是一种学习,要正确对待,没什么可怕,谁还没错过呢~
说回写字,这是除了英语之外,我最有信心教好的一项功课,毕竟,毫不要脸地说,十几岁时候咱也是软笔书法八段,作品也在中国当代美术馆展出过~只不过,经不起时间的消耗,现在软笔书法已经不大经得住专业眼光审视了,硬笔书法更是一直被嘲笑“看不出学过”。但是,给儿子启蒙,还是够的……吧……
小楷自学还没上道……正楷基础貌似还在。
得瑟完,说说孩子写字这事儿。
学校老师要求买了字帖,我在校外又另买了两本字帖——一本我用,一本肉圆儿用。这是我陪伴计划之一,我太知道练字的枯燥与寂寞了,所以,要一起写才有意思。这样,我能迅速知道这个字写好的重点,了解现行教材要求的笔顺,也能和儿子比比谁写的好,时不时示个弱,激发兴趣。肉圆儿还会圈出我写的好或者不好的字,他自己的判断力也有提高。
肉圆儿写字是有很多毛病的:首先因为写的少,手部力量明显不足,写不了多少就开始手酸甚至手抖,最近略有好转;握笔太低,这样手指更用劲,且手纸会遮挡写过的笔画,为了看清楚,他会把头低的很低,到手指头下面找字;用力不对,太使劲了,恨不得把字刻到木头里;不会判断字形,急于写完。
大多数孩子这个阶段都是这样吧。老师在学校都教过,但是手把手的机会更多是在家里。今天第一次写字练习之后,我总结了这么几点,供参考。
一、纠正书写姿势。坐正,握笔不要太低,左手扶本,这是最基本的,然而孩子很难一直保持,我家写几个字就要提醒一下。
二、先看再写。字帖上通常都会有字样,田字格里甚至还有定位的小点。先带着孩子去琢磨这个字,每一笔在什么位置、笔画之间的距离等等,就像画画一样,先对轮廓有个印象。比如“一”,就在中线上,左低右高,基本是平的。再比如“三”,每一笔在哪儿,中间横最短,三笔的距离一样。看清楚这些,落笔才能找对地方。
三、落笔速度。我观察肉圆儿写字,一横,慢慢写过去,就像一条歪歪扭扭的小虫子。换做是我,在手劲不足的情况下,写出来也是不平的。所以我会让肉圆儿在写每一笔时候,稍微快一点儿,写出来反倒更直些。
四、落笔位置。这是写出来是否好看的关键。起笔前,先看到起笔在哪儿,到哪儿停止。想好了再落笔,一笔到位。
其实笔画简单的字最难写好。肉圆儿写成这样,比照前一版本,已经进步不少了,第一次书写,还OK。
另外就是,印刷体方方正正,但是孩子不一定写的一模一样。我更愿意自己写几个,让肉圆儿综合着参考。
最后,我想说,我前阵子确实焦虑了,但是最近努力让教育理念回到起点——孩子们以后从事的工作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格局、协作、自制力,和知识的作用同样重要,所以不要总是盯着结果,而是发自内心爱他,陪他成为一个合格的人类。
放段卓立校长的话,祝大家鸡娃愉快~
篇17:陪孩子练字心得体会
陪着孩子练字已经两月有余。一开始十分苦恼孩子的字怎么老练不好,中午陪孩子练字时,突然发现他之所以练不好,很多基础工作没做到位。
第一坐姿有问题。孩子比较调皮,多动,坐上几分钟就开始东倒西歪,一开始你把姿势给他调整正确,没过几分钟又发现他又趴在桌子上,眼睛离本子非常近,趴在本上写字时,使他的视野受影响,使每个字成为了独立王国,大小不一,整体看上去很难看。
第二,握笔姿势出现问题。我们同时写了一张字,我写的干净整洁。再去看孩子的字,已经模糊一片。好几个字都被他的袖子磨得不像一个字了。我仔细的观察了一下他的写字姿势,才发现他的握笔姿势出现了问题。
我们平常写字握笔的姿势是右手三根手指握着笔,手腕朝下笔朝上,写第二行的时候永远手腕在下面,而我家孩子的手腕在上面。所以我发现他写的字都成了模糊状态。都是被手和衣服磨成了这个样子,显得纸面又脏又乱。
第三笔画不工整。中国字讲究横竖撇捺点每笔到位,工整。这样写细出来的字才好看。他们的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了四句话,是提高写字速度的根本方法,可孩子现在写的字,好多都没有达到这个要求。横要写的向上斜一点,他的横笔写的不太理想,一会儿往上,一会儿往下,全凭他自己的心情在那儿乱画。其他笔画也是这样,导致整个字体看起来不好看。
当然,对于孩子来说,练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基础的东西没做到位,再努力也是白费。
针对他的这几个问题,我就在想,怎么样让他能把这些坏毛病改掉,把字练得更好。
通过两个月的练习,现在练字加入了他每天的学习节奏里,每天都要写上一页大字一页小字。当然,我这个做妈妈的也是每天陪他写,一天也没有荒废过。
我准备就他这几个方面的问题,陪着她一一改正过来。
首先是坐姿问题,当他坐在书桌上写字的时候,我随时观察他的写字姿势,椅子和书桌成一条直线,坐在上面也应该成90°坐姿,免得影响将来的生长发育。
坐在桌前伏案工作,几乎占据了我们工作时间的80%。很多人都是因为坐姿不好,使身体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像我们这些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得颈椎病和腰椎病的机率是非常大的,这都和坐姿不正确有很大关系。
我发现,两腿平行的放在桌前,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久坐不会感觉累。每次给孩子强调要用这种方法。我曾经坐四个小时的长途汽车,用这一个姿势坐,下车一点都没感觉到累。
对于他的写字姿势不正确,我打算严格用老师教的方法。每天让他在黑板上练习,把黑板放高一点,他每次写字,不得不抬起手腕,长期坚持下去,我想他的姿势应该能改正过来。
对于横竖撇捺折的问题,我还是用我的练毛笔字的方法给他改正。每天让他在练字之余,另外练上20个横笔,20个竖笔,20个撇比等以此类推,直到他完全掌握了写字的要领。
总之,练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做父母的不要太急于求成,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节奏。我相信只要按照正确的步骤走,假以时日,他一定会练成一手好字。
篇18:陪孩子玩游戏心得体会
我一向对臻臻玩游戏的时间控制得比较严。只有周六日这两天他可以适当玩一下电脑,平日里他正常上学,放学回家后他的作业也不少,通常不玩游戏。
两三个月前,他和班里的同学大部分开始分享玩一个游戏的心得。看他们谈得津津有味,就知道他们觉得蛮有趣。好奇之下,我也凑过去看了一下(对于游戏,我一向比较抗拒,尤其是那种打斗场面太多涉及暴力的如奥特曼变形金刚之类的游戏。)没曾想,在一个星期天,我站在臻臻旁边看看他玩,居然也被吸引住了。
我看臻臻获得的虚拟币不多,于是想弄清楚一下游戏是啥样的的。按捺不住好奇之心,我也注册了一个号码,自己玩起来。开始的时候我一头雾水,不知道哪跟哪,就向臻臻请教。臻臻对他妈妈这么大的人还玩游戏,诧异之余,也非常热心地指点。我也了解到游戏里的一些有趣的东西。
后来,有一次,我没事,用他的用户名进去转转(这是他是允许的,而且特别叮嘱我,有空帮他“打打工”),我玩了一下,发现了他的一些做法,同时也了解到他自身的一些特点:
1. 他很热心。他常常去好友那儿,帮忙好友的家园除虫、浇水、灭火;
2. 他很有爱心。他对他的小动物照顾有加,生怕它们饿了、脏了、不开心,他会带它们出去玩,逗它们开心。他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小宠物和好朋友细心照料和呵护;
3. 他的魅力度挺不错,他性格乐观,喜欢交朋友。他的好朋友不少,他也很喜欢去他们那儿转转。
4. 他的公共意识似乎比较强,遇到公共事件,譬如火灾,自己也很有责任心,会尽力参与救火。
有一些好的方面,我也发现了他的一些缺点:
1.他在玩游戏的时间里,花太多的时间去溜达了,而忘了“正事”,他没有花多大心思去勤奋打工挣取虚拟币,他在溜达中,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去了,显得有些游手好闲;
2.他对自己显得有些简陋的家园,满不在乎,这可见他没有强烈的比赛意识。这也印证了臻臻平时为啥同样在学习方面同样没有具备较强的比赛意识。
3.他的条理性还有那么一点欠缺。他把他的模拟小屋里的物件,一件件地陈列起来,似乎显得有些杂乱。在现实生活中,他这个缺点也是存在的,但是一直在陪孩子玩游戏心得体会慢慢地改,已经有些好转。
篇19: 陪孩子读书心得体会
以前孩子在幼稚园的时候老师说多陪孩子读书的时候我还不以为然,现在不行了,孩子上一年级了,学好了就是为以后打好了基础,现在很关键!所以,自从孩子上一年级后,只要没有特殊的事情,晚上下班回来我就陪孩子一起读书,还是很有收获的。
第一,可以帮助孩子复习功课,帮助孩子打好学业基础,同时还有助于与孩子沟通。虽然孩子在我回家之前说作业已经完成了,但在有的时候依然存在一些不懂的问题,遇到此类问题,我就凭着自身功底,帮助孩子举一反三,使孩子加深对复杂问题的理解,使孩子做到融会贯通。通过近一段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特别
是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在他看来非常困难的问题,逐步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孩子真正把家长当成了朋友,无话不说、无话不讲,家长的话也立刻显灵,事半功倍,孩子的学习成绩较上期有明显好转,孩子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此以往,孩子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独立的学习品质,走上正确的独立学习道路,做家长的可以省却好多麻烦事。虽然我的孩子现在还没有立刻能理解我们所讲的内容,但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的!好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啊!
第二,可以跟着孩子学习好多知识。其实,现在的学生课本设计得非常科学、内容非常丰富。就三字经来说,课文都是精挑细选,即讲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又有精彩的语言描述,经典古文,下有语法解释,教孩子的时候,读一句再把下面的解释讲一遍,孩子就能理解多了,背起来也简单多了!不仅孩子读来深受教益,家长读来也深受启发和教育。与孩子一起读书,可以补家长过去受教育之不足,增长知识面,纠正错别字,学会汉字正确发音,提高自身文学涵养。还有英语,我们那时候到了初中的时候才学这门课,而他们从一年级就开始了,我本来还担心他们会不会吧ABC和aoe搞混了,现在看来应该不会的!英语并没有开始就教孩子26个英文字母我觉得设计得很有学问,孩子毕竟年龄太小,有时很难转过弯来。
第三,陪孩子读书,要自己读书,这样一来就营造了家庭读书的良好氛围。有的孩子自制力强,从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有时间就乐此不疲,甚至家长逼着他休息。但是,大部分情况是,孩子自制力差,家长不督促,孩子很难自觉去读书。我家孩子就是一个自制力较差的,经常需要家长督促。我现在就是回家后就自己看书,孩子看到我在看书,也就自觉的关掉电视,自觉地去模仿,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鉴于此,家长要主动读书,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认认真真地去读,既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涵养,又能做了孩子的榜样!这样的事何乐而不为呢?睡觉之前我给他讲《小猪西里呼噜》,就像讲故事一样,孩子听得还认真,理解能力好像提高了很多,从这点说明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是特别敏感的!他会用心的去理解这内容,所有我们平时要让孩子对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好奇心,然后在慢慢的喜欢上!那样事情就简单多了,我觉得学校也一样!兴趣是培养出来的!
篇20:《陪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陪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陪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二年二班---丁广俊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自己也开始逐步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做《陪孩子一起成长》,加上自己这几年在教学中的一些切身体会,深深知道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身为父母这是必不可少的一课。而且教育的成功与失败事关孩子的一生,把孩子教育好了,不但自己省心,也不会给社会造成负担。同时也是对孩子一生的承诺。但是怎样才能教好孩子?这是每一个家长都在考虑的问题。
“爱要学习,爱是从学习中来的`。”在自己的教育过程中,以及在自己教育孩子的点点滴滴中慢慢领悟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非常认同并深深为之信服。
如何去培养孩子的这种感恩的爱的能力,让孩子一开始就沐浴在知恩、感恩,知道付出与回报的氛围中,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所见随感和一些切身体验,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家长不要对孩子过于溺爱,干预太多,为孩子打理一切事物;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一个个视同珍宝,溺爱过度,不舍得放手,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为孩子打理顺畅,孩子过着衣食无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皇帝般的生活,殊不知这样会慢慢抹杀孩子的自主自立能力,迷失了自己的个性,不但成为家庭的负担,也成为社会的负担。因此应该锻炼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不要有求必应,更不要无求先应,不要让孩子拥有的东西来得太容易,父母还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讲自己的工作艰辛,生活的不容易。
第二,加强孩子与外界的交流,避免孩子吃“独食”;我们现在很多的孩子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孩子”,在家里可以一手遮天,出来了家门就一无是处,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不会和陌生人打交道,这也成为以后社会交往的绊脚石,慢慢转化为宅男宅女。因此,在孩子刚刚学习与人交往时,不要担心自己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吃亏受欺负,其实这也是孩子在积累社会经验,从中他会学会一些结交新朋友的技巧和与人交往的经验,因此父母应该舍得放手,实践出真知。
第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教育与人格养成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良好习惯的养成上要为孩子做出榜样,如果家中有老人,有好吃的要先给老人吃,逢年过节给老人买买礼物,经常给老人打打电话,身教的力量远远大于言教。不要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潜移默化的教育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在这里我也只是一个新手,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是摸索着一点一点积累自己的经验。教育的路很长,作为孩子的母亲,我还要继续探索,继续为之努力,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父母的骄傲。
【陪孩子玩作文范文(共20篇)】相关文章:
爸爸,我想你作文400字2022-11-03
我陪妈妈练舞800字作文2023-08-08
音乐陪着我作文2023-11-15
献给那些陪着我的朋友们作文2024-01-17
二年级家长代表发言稿:陪孩子快乐学习2024-04-18
高考作文:少年,放下你的手机2022-12-03
玩伴作文2022-08-06
猫咪陪你作文2023-10-11
陪玩皮一点的自我介绍2022-08-11
有关生活感悟的优秀作文:小皇帝”和“老奴隶”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