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陷阱!作文(共29篇)由网友“绿乂十三”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心陷阱!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小心,陷阱
小心,陷阱_小学作文
今天,我上新体验作文班,老师给我们玩一个游戏,叫“数字陷阱““,游戏的规则是:全班同学依次报数,凡是报到3的倍数,这个同学就要拍手示意,如果该拍手的报数了,或报数的拍手了,都要被淘汰,到台上站立并脚,当老师讲完游戏规则的时候,我心想:我会不会掉进陷阱里呢?想到这儿,我心里像放了只兔子嘣嘣直跳,不敢再往下想。
游戏开始了,我的心像块石头嘣的一声提到嗓子眼,生怕自己弄错,只听前面的1,2啪的报数,突然,“9““,哈哈,我心想,9是3的倍数,怎么不拍手呢!突然,教室里立刻人声鼎沸了,一位同学手捧着肚子哈哈大笑,我真担心他会把肚子笑破,前面的同学一阵狂笑过后差点没从椅子上摔下来,接着游戏继续进行,终于轮到我了,我突然一楞,大脑一片空白,突然想起来:16,16!我连忙说:16!“嘘““我长长地吸了一大口气,心想:幸好我没弄错,要不可就出大丑了,接着又有一位同学掉进了陷阱里,他摸着脑袋想了半天,结果说成了21!哈哈!教室里的`笑声像大海里的波浪一浪高过一浪,那位掉进陷阱的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傻乎乎的跟着笑,他可能在想:啊呀!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啊!游戏终于结束了,我的心像块石头落了地.
接着,老师又让我们玩了第二次,但这次难度加大了,这次是从后面开始报数,我前面的同学又报错了,报成了12,12是3的倍数,是应该拍手才对,结果全班同学又一次哄堂大笑,笑的教室马上就要塌了,接着,我后面的一位同学报成了15,弄的全班都笑掉了牙,接着,又有两位同学站在了讲台上,这次我还是没有掉进陷阱,耶!
这节课,老师让我们玩了两次数字陷阱,我两次都没掉进陷阱,我好快乐!当然喽!这也是有规律的,记住,每两次拍一次手。
篇2:小心陷阱!作文
小心陷阱!作文
小心陷阱今天,我去吃早饭,听到外面有人在吆喝:“奖券!奖券!快来领奖券!为了感谢广大消费者多年来对本超市的鼎力支持,今天,每位顾客可领取奖券一张,快来呀!好机会不要错过!”咦?有奖券领?真的还是假的呀?嗯,管他呢!先领一张再说!我闻声赶去,领了一张奖券,这奖券花花绿绿的,上面印着个大大的`“奖”字,底下有个小小的刮奖区。我躲在楼梯间,把奖券紧紧地捏在手中,心里在默默地祈祷着:“上天保佑,阿弥陀佛,各路的神仙都保佑,保佑我得特等奖……”我用指甲小心翼翼地刮掉上面的荧光膜,露出了一个“奖”字,我心想:该不会是个安慰奖吧!我又继续刮,刮出了一个“等”字,哈哈!我想,这下总会有个末等奖,不会是安慰奖喽!我又轻轻地刮了起来。哇噻!竟是个“特等奖”?!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真的吗?我仔细看了一遍又一遍,确实是“特等奖”。这时,“特等奖”这三个字在我眼中显得那么可爱,那么耀眼,我高兴地跳了起来,赶忙给爸爸妈妈报喜:“老爸!我中奖了!是特等奖!”我把奖券拿给爸爸看,他也欣喜万分。邻居们也纷纷前来贺喜:“你们家中奖了要请客啦!”“我也来看看这特等奖是不是真的,是真的,我也来饱饱眼福!”……我坐在沙发上,闭着眼睛,脑海里全是mp3、手提电脑、背投彩电、奔驰宝马……它们像雪片一样落了下来,数也数不清……这时,住在楼上的马大姨说:“我也去看看,我家好象也有一张奖券!”“我家也有!”“我也有!”……没过多久,他们纷纷都来到了我们家,说:“我也是特等奖!”!“我也是呀!”“这有什么了不起,我家还有三张‘特等奖’呢!”……他们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只要是有奖券的,统统都是“特等奖”。啊?!不会吧!我拿起一张奖券,仔细一看,上面有个不显眼的地方写着:凡在本商场购物500元以上者凭此奖券可获赠拖鞋一双。啊!这全都是骗局!我坐在沙发上,望着那堆奖券,呆了。刚才的美梦全都泡汤了,我仿佛从天堂一下子坠入了地狱。什么mp3、手提电脑……想都别想了。我气得火冒三丈,拿起一张奖券,把它撕得粉碎。这时,我想起了一句话:“天上掉馅饼,地上有陷阱”同学们千万不要上当受骗,千万小心陷阱!!!小心陷阱!作文800字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篇3:小心合同陷阱
合同,是招聘方与应聘方建立劳动关系、维护各自权利的法律依据,在签订聘用合同时,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写进合同的内容应是相互协商的结果,应体现出双方的权利。合同,是一份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本,它约束的是双方的行为,而不仅仅只是一方的行为。当一方的行为违背了合同规定,另一方有追究对方责任的权力。
在大学生就业已从计划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今天,合同已成为规范就业市场的重要法律依据,是合同双方维护自己权利的法律武器。但是,如果求职者与对方签订的是一份不利于自己的不平等合同,那么反过来,合同也许就会变成对自己具有极大杀伤力的武器。
常见的合同陷阱有以下几种:
口头合同。一些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就责、权、利达成口头约定,并不签订书面正式文本。一些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极易相信那些冠冕堂皇的许诺,以为对方许诺的东西就是真能得到的东西,宁可相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也不愿怀疑对方的`诚意。可是,这种口头合同是最靠不住的,因为并不是人人都是君子,如果碰上对方是小人,那些许诺就会变成五颜六色的肥皂泡。
格式合同。一些用人单位按国家有关法律和劳动部门制定的合同示范文本事先打好聘用合同,表面看起来,这种合同似乎无可挑剔,可是具体条款却表述含糊,甚至可以有几种解释,
一旦发生纠纷,招聘方总会振振有词地拿出这种所谓规范式的合同来为自己辩护,最后吃亏的还是应聘者。
单方合同。一些企业利用应聘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只约定应聘方有哪些义务,如,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若有违反要承担怎样的责任;毁约要交纳违约金等等,而合同上关于应聘者的权利几乎一字不提。这是最典型的不平等合同,如果接受这样的合同,无疑是将自己送上砧板,任人宰割。
生死合同。一些危险性行业的用人单位为逃避该承担的责任,常常在签订合同时,要求应聘方接受合同中的“生死协议”,即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企业不承担任何责任。有的求职者为了得到工作,违心地签了合同,却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也许是用人单位更无视劳动者的安全,如果真的发生了意外,也许连讨个说法的机会也没有。
两张皮合同。有些用人单位慑于劳动主管部门的监督,往往与应聘方签订两份合同。一份合同用来应付劳动部门的检查,另一份合同才是双方真正履行的合同。用来应付检查的合同常常是用人单位一手炮制的,连签名也是假冒的,应聘者不但见不到这份合同,甚至不知道有这份合同的存在。而双方真正履行的那份合同,是不能暴露在阳光下的,因为那份真合同一定是只利于用人单位的不平等合同。
合同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失去了这个武器,不但会失去自己的尊严,同时也会失去本应该得到的利益。签合同时,一定要睁大眼睛。
案例:合同马虎不得在就业市场,因为不平等合同引发的纠纷比比皆是。
一些毕业生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不少不合法的条款,例如,有的规定毕业生的试用期长达12个月,有的规定毕业生不得恋爱结婚,甚至还出现了“生死合同”。一些用人单位正是利用求职者合同意识淡薄、法律观念不强、求职心切或盲目轻信设下合同陷阱,当经验欠缺的求职者掉进陷阱后大呼上当时,常常已身不由己,合同上白纸黑字签着自己的名字,许多人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好任人宰割。
篇4:年后签订合同小心陷阱
春节一过,有很多人重新选择了工作单位,需要签劳动合同;继续留在原单位工作的人也需要续签劳动合同,这时就需要小心用工单位在劳动合同里布设陷阱。
■霸王合同用人单位以“老大”自居,在合同条款中有“我说了算”的痕迹,令求职者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受害对象一般为高科技人员。
■押金合同通常做法是在招工时收取风险基金、保证金、抵押金。
■暗箱合同多见于民营企业,采用格式合同,根本不与劳动者协商,不向劳动者讲明合同内容。在合同中,只从企业的利益出发规定用工单位的权利和劳动者的义务,而很少或者根本不规定用工单位的义务和劳动者的权利。
■生死合同有的用人单位不按《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履行生命安全义务,提出“工伤概不负责”等条款逃避责任,
■卖身合同如3年内不得跳槽到同行业的公司工作;有的合同还规定,求职者一切行动都得听从用人单位安排。
■双面合同就是有的用人单位准备了至少两份合同,一份是假合同,内容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签订,以对外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但在劳动过程中并不实际执行,真正执行的可能是另一份合同。
法律部门提醒,职工误入了用人单位所设置的劳动合同陷阱,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仲裁委确认劳动合同的效力。如因用人单位的原因造成劳动合同无效的,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
来源:新闻晨报
篇5:小心试用期合同陷阱
根据《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只有签订正式劳动(聘用)合同时,双方才可以均定试用期,也就是说没有正式合同便没有试用期,更不存在单独的所谓“试用合同”。
试用期也是一些不法用工单位对付求职者的撒手锏,往往出现好不容易要过了试用期,又被解雇了的事情。其实,试用期并不能成为用工单位试用“价廉物美”的劳动力的法宝。
目前不少用人单位与被聘用人员订立所谓的“试用合同”应属无效合同,因为有关法律根本不承认“试用合同”。造成这种无效合同的责任主要在用人单位,而被损失者则往往是被聘用者。比如,用人单位与你签订了为期1年的“试用合同”,你干了9个月时,单位以“试用期”为名炒你的“鱿鱼”,并不作任何经济补偿。你可以提出这个合同是无效合同,一年的试用期应当视为正式合同期。
比如,《上海市劳动合同规定》中规定,劳动(聘用)合同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同时还规定,合同期不满6个月的不设试用期,满1年不满3年的,试用期最长为3个月,满3年及3年以上合同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如果你的聘用期为2年,而合同规定你的试用期为6个月,那么这个试用期的条款便属无效条款。如果当你干了3个月后,对方以试用期解除合同而不作赔偿时,你可以追究对方造成无效条款的责任,还可以按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向用人单位索要经济补偿。
据此,你不但可以要求单位按规定才能解除你的合同,即使合同被解除,你也有权要求对方赔偿你的损失,并要求按规定单位因提前解除合同向你支付经济补偿,当然你也有理由要求单位为你支付所谓“试用期”内的“四金”。
[小心试用期合同陷阱]
篇6:国庆兼职小心陷阱
国庆兼职小心陷阱
大学生国庆兼职当心三大陷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安全!
除了旅行、回家,部分大学生打起了“国庆短工”,而报酬只是囗头协议,没有人与用工单位签短期打工合同。
不少大学生放弃了国庆休息时间,而选择打工来度过假期。小李是南京某职院电子信息工程系的大三学生。今年国庆节,他再次选择了去打工,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打工了。之前,他当过餐厅服务员、手机促销员和打印店文员等。这次,他选择的是电脑组装员,跟自己的专业关联性更强。日薪100元,虽然不是很高,但是他觉得可以学到不少实践知识,与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完全不同。
小李介绍,由于家里比较困难,一直想找兼职赚点生活费减轻家里的负担。十一前,他在学校广告栏上看到招聘兼职的传单,便去面试。“我们学校的宣传栏上经常会张贴一些招聘广告,有招长期兼职的,也有招短期的。一到节假日,这些广告也会多起来。”小李说,要在国庆找一份短期工并不难。许多商家趁着国庆赚钱,当然也要招几个临时工。这时,他们就有了“用武之地”。
小李说,他们班同学中,至少有六七个国庆期间都在打短工。有在肯德基当服务员的,有在商场当导购员的,也有在电器店当促销员的。日薪在100元至200元不等,大家乐此不疲。
现在,许多学生和小李的想法一样,他们假日打短工已不再只限于简单的发传单和做促销等,而是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有选择地做一些工作。
大学生打零工,用人单位很少签合同
打工的大学生很少有人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多数只是口头协议,靠的是双方的信任来维持这种雇佣关系。因此,每到假期过后,总有大学生打工受骗的案件发生。
大学生小李去年十一期间,在学校公告栏上看到一个招聘兼职的传单,便咨询了一下,对方约她9月30日去进行面试。
9月30日上午,小李如约前往,面试者简单询问几个问题后告知她面试通过,10月1日就可安排她去某商场做临时导购员,但要她先交200元押金,承诺7天班上满以后就可退回,
小李称,面试的人说,收押金是怕他们去了用人单位犯错误或者中途离职。但是,直到国庆假期结束,小李仍然没有接到面试官叫她上班的电话,而“面试者”的电话也打不通了。
专家提醒,在打工期间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虽然是打短工,大学生们也要争取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协议,并保存好用工单位发放的工作证、工资单等相关证明劳务关系的证据,以免在发生劳务纠纷时处于被动地位,无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权益。
大学生假期打零工常见陷阱
1、承诺去A厂实去B厂
不同地区的工厂薪资存在差异,为了能招到“学生工”,一些中介会以知名大厂作为诱饵,等学生已经启程后,就会以大厂已经招满工人为由再临时更换到别的工厂,但这个时候大家一般不会半路下车,没有办法多数都继续跟着换厂。
2、以各种借口扣工资
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是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合同,再由劳务派遣公司直接和工厂签订合同,这样一来工厂就直接把工资集中发放给劳务公司,再由学生中介转手发到学生手中。这种情况下,学生最终的实际收入往往和自己的预期会有一定的差距。
3、不满正常中介费,收取管理费体检费
中介一般都会从工厂获得一定的'利润,但很多中介不满足于企业所提供的中介费,就罗列出所谓的管理费、保险费、体检费等杂费克扣学生工资。
【提醒】国庆兼职,要留个心眼
1、优先选择大型的劳务派遣公司,查找有营业执照的劳务派遣公司,尽量直接和工厂签订临时用工协议,了解清楚具体的标准,并注意保留合同;
2、对于学校代理招工的,要确定其真实身份,查看其工作证件或者是授权书等;
3、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和学校取得联系,寻求劳动监察、公安等方面的帮助,不可贸然做出过激行为;
4、宣传免路费的、提供被褥的未必好,也许会在学生工资中加倍扣除;如果许诺工资过高,一般不靠谱。
篇7:要小心求职陷阱
开春后,泰州的招聘会一场接一场,招工和求职的需求同样旺盛,此时一些骗子往往会瞄准求职者群体,以帮忙找工作为名,通过非法中介、虚假招聘信息等方式进行坑蒙拐骗。如何识破这些骗子的伎俩,防微杜渐?本报特邀市人力资源维权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解析。
陷阱一:用空白合同签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些企业出于规避责任的考虑,不愿与被聘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每当有劳动者欲签合同,老板就以辞退为要挟,不签或者故意拖欠劳动合同成为招工中的一种“陷阱”。有的单位甚至直接让求职者在空白合同上签字,再去补充条款内容,劳动者往往是有苦说不出。
市人力资源维权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我市劳动监察支队去年针对雇佣促销员的单位是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要求各家商场、超市的促销商必须要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促销的产品厂家通常在外地,根据属地管辖的原则,维权很难。”这位工作人员说,在打工时,与用工方签订劳动合同是至关重要的,不能以口头约定为准,有了劳动合同,劳动者的权益才能得到很好的维护。签订合同之时,对于提成、奖金或者计件部分的劳动报酬,口头约定是不行的,要在合同里面约定清楚。劳动合同应当在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签订,不能盲目地只签个姓名。
陷阱二:试用期猫腻多
不久前,小刘到一家酒店当了一名前台接待员,约定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内包吃包住,只给几百元钱。小刘每天卖力干活儿,但还是在试用期满后被告知:你不适合这份工作,结账走人吧。
类似小刘这样的遭遇,许多求职者曾有过。一些招人单位经常在“试用期”上打歪主意,多则几个月,少则一两周,一旦被这样单位招聘上,往往白辛苦。
此外,试用期还有一种常见的陷阱,单位在签订合同之时,约定试用期必须要完成一定的指标,而这一指标对于聘用的新人难以逾越,劳动者就会以“不能胜任工作”而遭解聘,
或者公司要求聘用人员先交押金购买其产品,看销售业绩再选人,而实际上,产品根本无法推销出去,最后只好被辞退。
市人力资源维权服务中心提醒,国家法律规定试用期是根据劳动合同的期限来约定的,劳动者应事先熟悉,试用期间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当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外,因为这类的侵权行为比较隐蔽,求职者受骗上当后难以收集证据。”该工作人员提醒,求职者事前要对用工方的经营内容、考核模式做一个必要的了解,不能被不菲的薪水吸引就贸然作出决定。
陷阱三: “黑职介所”和诈骗
年头,人力资源市场人头攒动,街边流动的`招工单位也非常多,不少黑职介就伺机而动。
外行和求职心切的人一看,空缺职位还真不少,觉得找份差不多的工作并不太难,在打工者交纳了职介费后,中介公司根本不替他们联系工作,当求职者催问时,要么说正在联系,要么胡乱给提供单位地址或电话。
此外,一些中介公司还以“工作难找,你在我这里先干,我包吃包住”等条件引诱求职者,在求职者交纳了一定数量的押金后,便开始“干耗”求职者,直到对方无法维持下去为止。
维权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提醒,网上的信息一定要多核实,无论对方索取的是押金、培训费或是中介费,切不可轻易汇款,有条件的话,应该在招工单位实地考察。到职业介绍机构求职时,一定要谨慎,碰到那些“一间门面、一张桌子、一部电话”的职介所要格外当心,慎重应聘。求职时首先要看职介单位是否有劳动人事部门批准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及工商营业执照,其介绍的用人单位和与介绍单位签订的协议是否真实,是否有正规的公章。其次,要向中介单位索取协议和正规发票,为自己今后的维权保留证据。最好是来人力资源大厅求职,入场的用工单位证照齐全,如果被招聘,都是按劳动法的相应规定和有关程序签订劳动合同,一旦权益被侵犯,劳动部门能够积极维护其合法权益。
篇8:小心 “劳务派遣陷阱”
新闻背景:
11月17日,时代商报以《飞利浦陷“劳资纠纷门”》为题,独家披露了供职于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沈阳办事处彩电部的很多促销员工被欠加班费十年之久的事实,据员工们自行计算的数据显示,40余名促销员被拖欠的加班费总额保守估计在300万元以上;面对公司只给补偿两年加班费的处理办法,无法接受的员工们集体来到飞利浦公司沈阳办事处 。
11月22日,时代商报又推出接续报道《多扣的养老保险哪去了》。报道中说,员工们发现,社保中心显示的公司给员工代缴的个人缴费账户金额,居然没有工资条上扣的多。就此,飞利浦东北大区域相关负责人建议员工“走司法途径”。
飞利浦“劳资纠纷门”事件调查之三
又是两周时间过去了,面对遥遥无期的等待,飞利浦员工们做出了艰难决定:寻求劳动仲裁和司法部门帮助。
当他们真的走上这条路时才发现,这条路也是阻碍重重。原本预计取证难的问题,已经不是最大的难题:“劳务派遣”,这个他们从未听说过的词语,却成为他们维权路上的最大障碍。
沈阳市、区两级劳动部门工作人员的解释,让飞利浦促销员们彻底明白了事件的真相:为飞利浦公司拼命工作近十年,原来却不是飞利浦的员工!
劳务派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用工企业为什么能依此规避劳动纠纷呢?跟踪采访此事的记者走访了劳动部门和法律界人士,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沈阳市总工会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一些大量用工的企业,尤其是许多合资企业,的确利用‘劳务派遣’招收员工,作为规避法律责任的一种手段。”
派遣隐患
11月23日,苗红等十余名飞利浦促销员代表来到沈河区劳动仲裁寻求帮助,
劳动仲裁负责人在了解情况和相关资料后表示:“你们实际上班的用工单位是飞利浦,用人单位是北京金正东。你们的工资都是用工单位飞利浦把钱给派遣公司北京金正东,然后再由北京金正东开给你们。由于是劳务派遣,劳动纠纷不由飞利浦直接出面承担责任,而是由北京金正东承担。飞利浦公司承担经济责任,但不承担诉讼处理责任。而对于北京金正东公司,沈河区劳动仲裁并没有管辖权。最为快捷的.解决途径,就是去找金正东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仲裁部门或者司法部门。”
对于“劳务派遣”的劳动纠纷仲裁问题,辽宁博功律师事务所陈大海律师认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并非对所有提交的仲裁申请都有管辖权,对于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不在同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区域的,应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这些员工实际上就是劳务公司定向为飞利浦公司招的工,而具体的工作时间是由被派驻的商业企业规定并管理。用工单位飞利浦公司虽在沈阳注册了分公司,但其没有注册资金,按照法律规定,这种分公司是不能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的。因此,在用工单位和派遣公司都不在沈阳市的情况下,沈阳作为劳动合同履行地对此案也有管辖权。沈阳劳动仲裁对此案可以仲裁,但过程比较复杂,关键要看沈阳方面是否愿意受理。“现在我们终于明白飞利浦公司方面的协商态度为什么强硬了,原来公司已经预先利用‘劳务派遣’设下了陷阱,规避了风险。”苗红等老员工回想当初签合同的过程时说:“我们在最开始都是直接与飞利浦公司签订的合同,后来才变成金正东公司。当时我们都认为反正工作地点和工作条件都没有发生变化,跟谁签合同并没有什么区别。现在才发现,劳动派遣有这么多说道。”
保险被代理
篇9:小心人际关系8大陷阱
小心人际关系8大陷阱
嫉妒同类
女性很关注同类,而白领女性更如此,她们中有的会对在容貌和才气上超过自己的同类产生嫉妒。嫉妒不是人类无法克服的精神痼疾,白领女性要拓展自身胸襟,同时努力将嫉妒化作动力超越他人,惟此才能活出自己的真实和精彩。
利用性别秘器谋私利
要知道,并非所有的男性领导都喜欢女下属嗲声嗲气,总有押错宝的时候,何况不可能青春永在。其实,如果能妥当地运用自己的女性优势,对上司和同事多些真诚的关怀,完全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魅力。
在办公室内,白领女性和男同事并肩共事,无疑也是一门公共关系学。那么,办公室女性如何才能更好地与男人为伍呢?
收集公事情报
白领女性和男同事共事时,要仔细聆听他们的谈话,以便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为今后更好地工作得到有益的启悟。
积极沟通感情
白领女性也可以主动约男同事或主管出外喝茶,交换意见,但要言之有物,避免闲聊,这样可达到互相沟通感情的目的。
拥有助人精神
下班时间到了,别急着说再见回家,设法帮助还在忙于工作的同事。这样可以在工作中建立情谊,改善人际关系。同样,当你遇到困难时,同事们也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不要惹人生气
人一忙就会闹情绪,变得遇事不耐烦。因此,白领女性必须注意,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注意说话的态度,不要让同事们产生敌意,或误认为
篇10:小心使用期的陷阱
试用期是最不稳定的阶段,试用期的工资可多可少,可有可无;试用期一到,单位可以留用,也可以不留用。一些招聘单位利用试用期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商场将试用期巧妙地安排在销售黄金期,等这个繁忙的黄金期过了,商场大赚一把后,员工的试用期也就到了,还有一些用人单位急需技术人员时就招聘人员使用廉价劳动力,等完成工作任务时也就是到试用期已满被“炒”的时候。
200多名员工突然被“炒”
前不久,刚被一家大型商场以试用期已满不合格为由被“炒”的小王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份,这家商场招聘营业员,经过严格选拔她被这家商场选准,当时商场承诺,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满后每月工资为600元。刚进商场时,由于是商场开业期间,工作特别忙,每天晚上加班到12点左右,有时到凌晨2点多。商场开业期间的工作刚做好,就进入元旦、春节销售黄金期间,商场为了加大产品销售,让每位员工加班,每天上班时间15个小时以上,由于下班晚,员工坐不上公交车,只好坐出租车回家,一个月的出租车费就超过了400元。为了以后有个较为固定的工作和每月600元的收入,商场的每个员工都任劳任怨,特别是商场的女员工们,有的由于下班回家太晚,出现路上被打劫的情况,有的孩子老人病了也没人照顾,但商场管理特别严格,如果员工出现请假、迟到、早退等现象,试用期就会不合格,以后的工作也就难保证,所以每个员工都会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商场安排的各项工作。在春节期间,人们都在跟家人一起过年,这些员工依然不放假,商场仍然安排加班。
三个月过去了,小王认为她成为正式员工了,可到3个月零20天时,她和商场的其他200多名营业员同时接到商场的通知:“你们被辞退了,准备回家吧。”200多名员工的转正梦一下消失了,商场给员工发的《员工手册》中明确规定:试用期为3个月。商场为什么不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定?《员工手册》中还规定,试用期满后,员工如果被辞退,商场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被辞退人,另外还要给辞退员工发放30天的工资作为补偿金,可是商场有关领导又拿出商场内部的一套《文件》,里面规定员工试用期为3至6个月。就这样,200多名廉价的劳动力被这家商场轻松的使用了,为商场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而这些员工又得到了什么呢?
一年时间给老板白干了四次
从西安某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小周去年一年给老板白干了四次,但至今依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去南方“谋生”。小周毕业后,专门又学习了计算机平面设计方面的有关知识,回西宁后就专门找这方面的工作,由于有计算机方面的多项才能及等级证书,工作很快就找到了,去年3月份开始在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当时这家公司招了10名计算机平面设计人员,公司给每人配置了一台计算机,按照公司的要求设计住宅建设的平面图。公司有关负责人对这些招聘人员说:“试用期工资不发,试用期后工资每月为1500元,在招聘的10个人中只选4人。”就这样,每位新招的员工不顾一切,加班加点,通过查资料等方式精心设计,10天之后,他们已经设计出比较好的平面图,此时公司对招聘的人员开始淘汰,但被淘汰人员的工作成果多数被公司采用了。40天之后,设计已经完成,此时只剩下4人了,突然有一天公司通知这四人到总经理办公室去,小周认为这下肯定被公司录用了,但没想到的是总经理说出了令人失望的话:“公司重新研究决定,只能留一名平面设计人员。”包括小周在内的其他两人也走出了这家房地产公司的大门。在此之后,小周在一家广告公司和两家房地产公司同样遇到了如此情况。小周对记者说:“有些房地产公司不会经常使用计算机平面设计人员,到使用这样的人时就到社会上招聘,刚招聘到的人员为了留住工作,往往工作都非常出色,但完成工作之后,这些公司就会淘汰招聘人员,获得了大量的免费劳动成果。”
试用期不要做廉价劳动力
近几年,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一些用人单位抓住这一特点专门利用试用期使用大量廉价劳动力。用人单位招聘员工在试用期结束后,以各种理由辞退了招聘人员,因为试用期的工资低甚至不发工资,这些用人单位实际上是在赚廉价劳动力。一些商场到销售黄金期到来之际大量招聘营业员,等黄金期过了以试用期不合格为由辞退,房地产公司和广告公司在用人之际,也会利用“试用期”的幌子使用廉价劳动力。一些从事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的销售公司借设办事处之名,以高薪招聘“市场部经理”或“业务经理”,引来众多的应聘者,有的人好不容易熬够试用期,公司却借口考核不过关,一纸通知让其走人,应聘者也是当了一回廉价劳动力。劳动部门有关人士指出,试用期成为廉价劳动力让不少应聘者受损,这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应聘者也应该清醒头脑,详细掌握用人单位的有关情况后再去应聘,不要让自己成为廉价劳动力。
篇11:小心!创业期的陷阱
从1991年到现在,我自己经营以及参与创建或者投资了近十家公司,深感一个伟大企业成长之不易,成长的路上充满诱惑和陷阱,在此做一个简单分析与大家分享,
1995年,我26岁,担任四达广告公司总经理,我们和《北京青年报》一起创办了《北京青年报·电脑时代周刊》;,和北大同学赵文权邀请校友许志平、陈良华以及当时连邦软件的总裁吴铁一起发起创办了蓝色光标公关公司;,和北大同学刘峻谷等人创办了中国第一批高档DM杂志《生活速递》;,联合创办恒基伟业电子产品公司,推出商务通掌上电脑;,和北大同学戴启军一起创办拉卡拉电子支付公司;,作为天使投资人参与创办永业国际。
从1991年到现在,我自己经营以及参与创建或者投资了近十家公司,深感一个伟大企业成长之不易,成长的路上充满诱惑和陷阱,在此做一个简单分析与大家分享。
企业孕育期
企业组建初期需要规避的三个陷阱:和谁合伙、是否送干股,以及股份比例分配。
前我就认为“一个人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创业必须找一些合伙人,组建一个团队。
第一个陷阱:和谁合伙?和谁合伙很重要。我非常认同柳传志的观点:每个企业都有三个圈子:股东圈、员工圈、朋友圈。最重要的是不能把这三个圈子搞混,有些人是企业的朋友,但他只有在你企业之外,在他现有的位置上才能给你企业提供帮助,不要让他成为企业的员工,因为一旦他离开他的位置他对企业的帮助能力将同时失去。
创业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朋友圈变成股东圈,让朋友辞职,加入你的公司,成为股东或是员工。最后发现,他原来在朋友圈中能够起到的作用起不了。
第二个陷阱:干股。很多企业创始人都有一个倾向,让团队分享企业股份,给他们送干股。但送干股会产生一个问题,由于双方的地位不对等,接受股份的人会觉得矮你一头,而你也会有一种施舍的感觉,最后导致董事会不是圆桌会议,而是老大带着学徒、弟子。如果以这样的心态讨论问题、决策问题,就没法形成一个有效的表决机制,最终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第三个陷阱:股份比例。如何设计股份比例有二个原则要把握:一是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股份差距不要太大;二是企业一定要有一个大股东。我经历的恒基伟业股东结构中,七个创始人,大股东的股份比其他六个人加起来还多很多,股权过于集中就使得大股东的意志高于董事会的决策。所以,我的建议是股东间股份差距不要太大,但同时又必须要有一个大股东,尤其对于创业期的企业,需要英雄主义,需要创始人敏锐的判断力和非常坚定的决心和狂热。不然就没有一个股东会把企业当成是自己的事业,当成自己的命根子来做,
企业建立期
这个时期有两个陷阱需要特别留意:选择做什么、做成什么样。
人的习惯是会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说会做烧饼,创业就选择卖烧饼,但不应该这么选,而应该根据市场、用户的需求来选。也许你非常擅长做某事,但没有人需要,或者只有极个别人有需求,那我建议你就不要做。如果你的长项跟市场匹配,你可以做长项;如果不匹配,就要跟着市场、跟着用户的需求去做。
很多技术型企业都希望把产品的功能做到极致、全面,但想要打开市场,抓好一个点就够了。像当年的商务通,就是依靠“查电话只点一下”这个突出功能。时,手机里存储的电话号码只有50个,不能满足商务人士的需求,商务通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把记电话做到了极致,成功赢得了市场。
所以说企业在研发和产品服务时,尤其是初期不用求大求全。求大求全通常意味着成本增加,核心功能被削弱,与其这样,不如抓住用户最核心的需求,把它解决好。过于关注自己的产品和技术的完善度,最后耽误的是产品上市的时间。第一代商务通的大卖,让我们对之后的产品有了更多的期望,在研发新一代手机的时候,我们对产品的功能、性能等都设定了一个非常高的指标,并且要全部自己干,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产品上市的时间比预计的时间晚了一年半。熟悉IT行业的人都了解,这个行业有一个摩尔定律,尽管你设计时很先进,但当你推向市场时,就是落伍时,这样的产品做出来根本卖不出去。
企业成长期
产品出来后,需要做市场推广,这里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做试点,二是不要迷信外来和尚。
不论是卖产品还是卖服务,不要一开始就大张旗鼓地在全国推广,一定要做试点。因为产品开发者对产品的理解可能并不是用户的理解,即便你也可能是用户。你必须要清楚,当你开始进入研发状态的时候,你每天都沉醉在其中,对产品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越普通用户,已经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用户了。
此外,企业的创始人在这个阶段很容易迷信外来和尚,这本质上是不自信。创始人可能认为自己企业队伍中没有熟悉这方面的人,所以要请一个高手来做一个全套的营销方案。我的建议是不要迷信这些,如果有人真能够点石成金,那这个事他就自己去做了。当然确实有人非常有经验,但真正了解你的产品,了解你的企业,并且真正用心去做这个事的只有你自己和你自己企业里的人。如果不了解你的产品,不可能找到好的推广方法;如果不了解你的企业,就不可能拿出适合你的方法。
刚才我说的这两点,对于初创期的创业公司其实非常重要。一个产品能不能真正地推起来,也许这两点就决定了80%,而不是所谓的专家和特长。如果不了解你的产品,不可能找到好的推广方法,如果不了解企业,不可能拿出适合你做的,适合你用的方法。虽然我们都觉得筷子很好用,但是西方人一定不认可。如果不用心,也不可能找到真正的方法。在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太迷信外来的人。
我希望跟大家分享的是,你一定要自信,你要相信你自己,以及你现在团队里的人,就是做这件事情80%的合适人选。不要固步自封,当然也不要迷信,比如说天上可以掉馅饼,我找一个高手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掉了。
篇12:小心面试五大陷阱
陷阱一:“我上学那会儿某功课经常不及格,我发现你这门功课好像也学得不太好,你能谈谈是什么原因吗?”
分析: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你便顺着杆儿爬,回答说:“那门功课太难了,所以……”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主考官问这种问题绝对不是在和你套近乎,很大程度上他可能是在考验你面对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态度:是从自身查找原因还是喜欢推卸责任?
对策:最好的处理办法是既不推卸责任,也不要一味自责,而是直面现实。你可以这样回答:“是的,我这门功课成绩不是太好,但我相信这不会成为我拥有这份工作的障碍。”
陷阱二:“如果您作为财务经理,如果总经理要求您1年之内逃税100万元,您会怎么做?”
分析:面对这类问题,如果你抓耳搔腮地思考逃税计谋,或者思如泉涌地立即列举出一大堆方案,你都会中他们的圈套。实际上,主考官这个时候真正考核的不是你的业务能力,而是你的商业判断能力及商业道德方面的素养,因为在几乎所有的国际化大企业中,遵纪守法都是员工行为的最基本要求。
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我想您的问题只能是一个如果,我确信像贵公司这样的大企业是不会干违法乱纪的事情的。当然,如果您非要求我那么做的话,我也只有一种选择:辞职。因为无论什么时候,诚信都是我做人的第一原则。”
陷阱三:“你认为自己过去工作中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是什么?”
分析:问这样的问题,主考官绝不是为了让你彰显自己过去的辉煌成绩,而是在调查你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如果你如数家珍地将自己过去的成绩一一罗列开来,只能给人一种骄傲自满或好大喜功的印象。
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曾经带领大家……“这样的回答既显示了自己积极主动、团结协作、勇于进取的一面,同时又表明自己尊重别人的劳动,显得客观、公正。
陷阱四:“你何时能来上班?”
分析:一般情况下,听到这类问题时,很多人都会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已经被录用了,事实上对方很可能是在考查你的责任心。通常一个人想离职,必须要将手中的工作交接完毕后才能离开的。因为这里肯定会有许多客户关系、办公用品上缴、财务报销、同事关照、保险手续等多方面的业务交接,而所有这些都需耗时日的,你若是急不可耐地说马上或随时可以上班,则会被认为是缺乏责任感,有可能会使主考官因对你的不信任而失去机会。
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我会尽快做好原单位的交接工作,按时前来报到的。”或是“我原工作的交接手续已经办好了,可以随时听候您的安排。”
陷阱五:“真对不起,我们不能录用你!”
分析:面试过程往往是应聘者与主考官之间斗智斗勇的过程。一些主考官可能会问一些极为刁钻或是让人感到非常尴尬的问题,以检验应聘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时他们甚至会用一个明显不友好的发问,或是用怀疑、尖锐、单刀直入的眼神,来剥取对方彬彬有礼的外表,使其心理防线完全溃退。如果这个时候你被击怒,或者完全失去了信心,那你可就中了圈套了。
对策:面对主考官的咄咄逼人,当你黔驴技穷的时候,别忘了应战绝招:微笑地面对挑战。因为一个真正的智者,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永远保持智慧与谦和的微笑。
篇13:小心陷阱的散文
于是,我便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思索着。
在一个个的景象里面好自为之。
就在这时,我看到了那位盲人向我走来。
我就对他说道:前面有陷阱,你不……
我的朋友就制止我道:不要说出来……
盲人的`那支拐杖点了点地上,好象发现什么似的,就立即绕道而走去了。
我们,都惊鄂了,顿足而思。把万千种的感受排列在那条四通八达的道路上,是谁在作弄和开玩笑的呢?未扑先知的哲人(眼前的这位盲人)也不会是这样的不负责任地猜测定调的嘛,或是那些具有超感的特异功能的人所写流下的呢?我不得而知。
我,终于想通了,又起步行进,心里只有一种决定,有陷阱的道路说明有人走过,没有人走过的道路哪里会有陷阱呢?人,就是这样非常的作恶多端和可恶,爱设圈套,摆设迷魂阵、或者给人挖陷阱,给人造成了许多的困难,真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对,不理它,我走我的路,
——决不能重犯那些低级的错误。
篇14:小心年终奖的6个陷阱!
如果发在这六个区间
很可能掉进多发少得的陷阱
又到了一年一度发放年终奖的时候,知道拿年终奖最痛苦的事吗?不是你的奖金比别人少,而是你的奖金比别人多,但领到的钱比别人少。
这不是说笑话,因为年终奖在计算应该适用的税率时会出现一个临界点,只要超过临界点,不管超过多少所对应的税率就会发生变化。今年9月起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相比去年,这些临界点发生了变化。
发年终奖有个临界点
“对于年终奖的发放,很多企业没有充分重视员工的实际利益,往往出现‘多发少得’的情况。”杭州联信税务师事务所高级会计师钱晓辉举了个去年的例子:某单位给员工发放年终奖,其中一个员工是24000元,另一个是25000元,按照旧的个税法来算前者缴税2375元,后者却要缴3625元的税, “这样算下来,后者的年终奖名义上比前者高出1000元,但要多缴税1250元,到头来实际拿到手的钱比前者少了250元。”
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两人个税所对应的税率发生了变化。按照国家税法的相关规定,雇员年终奖适用于哪一级的税率是根据年终奖除以12个月的商来确定的。按照旧税法,24000元除以12刚好是,从属10%的税率,而25000元除以12已经超出2000,对应的是15%的税率。
但随着金额的增加,增加税额和增加的奖金之间的差会越来越小,直到两个刚好相抵。之后又重新回到奖金增加的幅度大于纳税额提高的幅度的状态,即多发奖金税后也能多得。
“这就相当于年终奖的一个陷阱,在一个区间内多发奖金反倒是得不偿失的。”钱晓辉说。
新个税“设”的6个陷阱
按照钱晓辉的测算,旧税法因为有9级税率,产生了8个年终奖“陷阱”,最低一个临界点是6000元(见表一)。
今年9月新个税法实施后,税率由9级缩减为7级,最低一个临界点变为18000元(见表二),“陷阱”也相应缩减为6个,也即6个奖金区间,分别是:[18001元-19283.33元]、[54001元-60187.50元]、[108001元-114600元]、[420001元-447500元]、[660001元-706538.46元]、[960001元-1120000元]。
以最高的一个区间为例,如果年终奖是960000元,应交税330495元。如果年终奖是960001元,应交税将会达到418495.5元,两者相差88000.5元。在这个区间里直到年终奖增加到1120000元,才会刚好出现多发年终奖实际也会多得的情况。
钱晓辉说,这些恒定的区间是针对年终奖发放当月员工工薪达到3500元时的情况,如果员工工薪没有达到3500元,计算时要先拿出一部分年终奖补足当月工薪,然后再算应交个税。比如年终奖为24100元,当月工薪为3400元,计算时先用年终奖的100元补足工薪,按年终奖24000元征税。
合理安排年终奖 可使员工多得利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发放年终奖时存在多发少得的情况,开始合理安排年终奖增加员工的净收入,“除了企业刻意扣牢临界点发奖金外,无论企业和个人都有一些方法来规避这些陷阱,比如企业做好工资和年终奖之间的调节。”钱晓辉说。
以年收入12万元的公司职员为例。按照原来每月发放工资5000元,年终奖发放60000元,全年收入应交税11995元。如果方案调整为每月发放工资6000元,年终奖发放48000元,应交税能降到6435元,员工净收入将增加5560元。
钱晓辉说,这种操作的原则是工资和年终奖哪块适用的税率高就相应减少哪块的收入,像原方案60000元年终奖的税率是20%,工资的税率才3%,所以可以考虑减少年终奖,增加工资。
至于个人,假如年终奖的金额刚好落在了上文所述的6个区间里,也有补救措施,比如把超出的部分捐出去。这一方案企业也可以采用,或者将多余的部分当做其他福利发给员工,减少因交税引发的损失。
另外,由于新个税法扩大了个税每档的级距,使得今年的年终奖少交税已经成为既定事实。按年终奖12000元计算,去年应交税1175元,今年只需要交360元,少交税815元。
[小心年终奖的6个陷阱!]
篇15:春季小心落入精神障碍陷阱
春季小心落入精神障碍陷阱
前天,一名花季少女跳河,一位在读研究生从宿舍楼跳下,一名妇女也选择了跳楼,三人均已死亡。在春光明媚的季节里,他们就这样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专家认为,除了导致自杀的直接原因外,精神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而春季正是精神疾患的高发期。在这一时期,人们更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桃红柳绿,春暖花开,春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人们的心情也一扫冬天的阴霾,开始明媚起来。不过,季节交替的影响并不完全像表现出来的那样美好。在春天走来的同时,身边的朋友、家人,甚至包括我们自己都可能受季节的变化出现一些精神障碍的苗头,如何发现这些问题,跨越精神障碍的种种陷阱,您有准备了吗? ■春季多发抑郁、躁狂、精神分裂症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治疗科主任唐登华大夫介绍,季节变化,尤其是时令从冬夏进入春秋两季的时候,出现精神障碍或有精神疾患的病人发病率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化。春季容易出现的精神问题主要有三种:抑郁、躁狂和精神分裂症。 调查显示,大约有10%的人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在精神障碍的病人中要占到一半。这些抑郁症患者中,将有10%到15%最终会死于自杀。抑郁症是情绪障碍的一种,它的核心症状有三个:情绪低落、兴趣全面减退、体力脑力疲乏。另外还有几种次要症状,比如:对前途悲观;为小事自责;有企图自杀的行为;注意力难以集中、记性差;对活动没有兴趣,不愿见人;食欲下降和消瘦;睡眠功能紊乱等。 和抑郁相反,有的人会没有什么原因突然变得情绪高涨,喜形于色,持续一段时间后也可能是一种病态,就是情感型精神障碍的另一种类型―――躁狂症。它以情感高涨,思维加快,言语、活动增多为主要表现。人常常高谈阔论,自感精力充沛,睡眠大大减少,但话题却没有中心,而且情绪不稳定,极易大发脾气。一般来说,这种病人意识不到自己处于病态中,更不愿意看医生。所以只能靠家人及时发现,尽早就诊和治疗。 春季多发精神疾患的原因有:一、春季日照和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影响人的情绪,加上天气转暖,代谢进入旺盛期,引起人体的一些内环境和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尤其容易产生情绪波动。二、学生在春季备战中高考,学习和心理压力过大。三、这个季节里,病人体内褪黑素相对缺乏。四、有些老病号没有遵医嘱维持治疗,擅自减量、停药或换药,致使病情反复。 ■备战考试别忘帮孩子减压 青春期也是精神障碍高发的时期,春季,孩子们又都在备战中高考,他们的精神健康尤其值得家长给予足够的关注。目前学生中就存在着过度害羞、胆小、有暴力倾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特别是在面临升学时表现突出。 每年高考前夕,总有一些学生出现心理障碍,主要是因为学习紧张、压力太大。这时,需要父母给孩子“松绑”,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放松身心。一旦发现孩子近来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有情绪低落的苗头,必须警惕抑郁症。孩子的许多行为问题,像对抗行为、玩电脑成瘾、逃学、成绩持续下降,甚至恐惧上学,这都是心理问题,需要老师、家长和医生配合帮助孩子渡过难关。对孩子放任不管、不闻不问,只会让孩子在精神障碍的路上越走越远。专家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还将呈上升趋势。 ■女性更容易受精神疾病困扰 精神障碍的成因很复杂,其中包括一部分的生物原因。因为人是由生物节律调节的,春季万物复苏,精神不够健康的人脑子内部生物机制受到影响,神经介质的产生会出现问题,引发精神疾患。同时人体内分泌失调也是诱因之一,所以,女性在青春期、更年期、产后和月经期这几个人生特殊的时期容易出现问题。 从精神疾患发生的时期可以发现女性是精神障碍的高危人群。这和很多因素有关,包括女性在社会中处于较弱的位置,更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女性除了工作、就业方面不如男性有优势外,在家庭中又普遍承担着较多的家务,压力很大。另外很多女性在心理上存在着性别的'依赖性。再加上从生物学角度看她们内分泌的周期性明显,所以在生理特殊的时期,也容易发生精神障碍。 ■请多呵护自己和他人的心灵 中国人属于比较理性的民族,一般不愿意表现出自己强烈的感情,所以受压的程度更大,容易发生心理问题。但是人们对心理问题的偏见使许多人不愿看精神科医生,因此,一些心理问题便转化成身体的不舒服表现出来。所以,如果总也查不清一直困扰自己的身体问题,不妨从“心”下手,也许会找到根治的办法。 对于精神疾病来说最重要的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病人要做到坚持用药,不要在这个季节停药。当病人情绪不好、失眠、烦躁或出现反常的举止时要特别注意,尽快到医院就诊。而对于发现和解决精神障碍,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多感觉自己或亲近的人最近有没有情绪不好,有没有焦虑、抑郁的现象。及早发现,可以避免不幸发生。
篇16:面试时,要小心这些陷阱
布阵法:
1.你何时能来上班?听到这类问题,你以为给了可以考虑录用你的信息,你急不可耐地说马上或随时可以上班,“咕咚”,你掉下陷阱,
2.你如何看待本单位?你一味夸奖,态度谄媚,或据实回报,对其一无所知。
3.你是否能说出你过去的上司的几个弱点?或许是真的,你的上司品德不佳、言行不一、过于严厉、经常食言、沉溺酒色、挥金如土、好事多疑、乖张暴戾、自以为是、好大喜功,你总算有机会畅所欲言。没注意,对方的脸早就开始乌云密布了。
4.有什么问题要我来解答的吗?一切顺利,你忙不迭地回答:“没了,没了!”被招取的机会就这样没了,一看,就不是好思考的员工,
5.想要什么样的薪水?开出低价,让人怀疑你的价值;哄抬物价,你也配。
破阵法:
1.他既然想考察你的责任心,你就不妨仔细算算:要将手中的工作交接完毕,包括客户关系、用品上缴、财务报销、同事关照、保险手续等,时间以一周到半月为佳。
2.无论你此前对该单位是否有所了解,客观地说一说你的观感和印象,是有益的;而当你要说到对方的弊端或缺陷时,不要一味否定。
3.不能说原上司的坏话,谁会要一个动不动就对上司飞短流长的下属呢。
4.即使并不真的想问问题,也要事先想好一个,以表示真的在乎这份工作,在乎贵公司。
5.只消说说你过去的薪酬水平,然后把球踢回去:“相信贵公司会给出相应报酬的!”
篇17:职场新丁小心人脉陷阱
职场新丁小心人脉陷阱
“职场中的人脉关系就是互相利用,用不着当真”,“做销售工作就是要把客户陪好,客户高兴了,签单就轻而易举”,“我是做技术工作的,只要把自己的技术做精,走到哪里都不怕”……假如你是刚刚入职的职场新人,当你听到这些话,千万不要信以为真,因为在职场人脉资源的建立上,这些说法被看成是陷阱。如果你听说了,而且还当真了,请赶快停下来,重新输入一些正确的理论,好及时挽救你的职场人脉资源。
1、职场奉行君子之交?
真诚才是最有效的武器
的小丁从2月份底开始在某网站公司实习,7月份成为该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同事关系算是比较融洽的,但并非如朋友那般无话不谈。“在职场上没有真正的朋友,人脉都是用作需要时候的储备资源。”小丁在同事和朋友之间划下了清晰的界限。
“同事间有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大家都不愿意把心掏出来,因此只能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丁觉得,在工作中展示出来的是职场素质,职场中的自己并不是全部的自己,“人人似乎都戴着或大或小的面具”。
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徐毅指出,“职场中应该奉行公私分明的立场。平时和同事的交往中,要分清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或者用什么方式说,这是一种必须的技能。”他表示,“在我遇到的职场新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相对来说比较自我,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感到不满马上就在脸上表现出来,甚至还脱口而出;有时说话也不分场合,想什么就说什么,常常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得罪人。”
“很多人觉得职场人脉关系就是互相利用,这种看法既有道理但也不全对。”智联招聘广州区域总监胡海峰表示,“这要看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当你可以被别人利用时,就有更多的人愿意与你交往,
但这种带着目的心的交往,也被人以同样的目的心对待,往往在需要的时候得不到什么帮助。还是要建立大家基于信任和互相认可的交往,这样的资源积累才是更有效的。”
2、技术人员不用讲人脉?
闭门造车,小心“职场抑郁症”
学工科的.小张一直奉承“技术至上”的理念,毕业后如愿成为一名技术工程师。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由于平时工作也只是面对着电脑,所以他觉得自己并不需要和人打交道,与同事也甚少交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宁愿潜心钻研技术。”
徐毅指出,即便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也需要建立人脉,“比如有些问题,询问别人、交流一下就可以解决了。而如果自己去钻牛角尖,只会耗费更多时间。在遇到高强度的工作时,与人沟通也有助于排解压力。”与人沟通也是提升自己与实现价值的过程,“没有人支持与肯定,工作再出色,也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专家提醒,职场中忽视和同事的关系,只是闭门造车,长此以往会得“职场抑郁症”。他建议小张,可以从最小的事情做起,比如主动跟同事打招呼、微笑对人, “同事交谈的时候,你可以不插嘴,但是要微笑面对,这样别人会觉得你认可他。”此外,还要克服自己内向的性格,“主动去接近别人,多同身边的人交流,技术上和生活上的问题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争取对别人能有所帮助,帮不了大忙也要帮小忙。”
“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可以积累起一些人脉。”在海关做公务员的小牧工作两年多了,他觉得,尽量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不仅可以结交朋友,还可以了解更多信息,“特别是工作范围多限于办公室的人,圈子太小,多参加活动才能多认识人,人脉资源才能广。”
篇18:应届毕业生小心9大招聘陷阱
应届毕业生小心9大招聘陷阱
陷阱一:只试用不录用
应届毕业生小甲:我进入一家企业做助理,和人事经理谈好了试用期3个月,表现好就可以转正,结果努力工作三个月后,人事经理说工作的不好,让我走人,
用人单位业务特别繁忙的时候大量招聘低成本应届毕业生,等使用期一过,就以各种理由解聘,这需要同学们入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劳动合同,尤其是工作内容和劳动期限、考核标准等方面的细节。
陷阱二:储备经理变业务员
一些业务型的招聘单位在发布招聘信息时,通常以储备经理、总裁助理等名义进行招聘,然后把找来的人员安排到业务组去跑业务、跑销售的岗位上。
同学们求职时一定要搞清楚具体内容,询问工作细节。如总裁助理的岗位,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再与招聘单位的岗位内容进行对比后再做决定,以免掉入陷阱。而且,大家一定要到真实可靠的招聘网站上查看招聘信息。
陷阱三:不交培训费不录用
应届毕业生小明:我去一家公司面试,入职后没有收取任何费用,说要试用一段时间,才考虑是否录取,我工作了一个月,他们让我参加公司内部培训,并且缴纳培训费500元,我不同意,对方就要挟我,不交培训费就不录用,一个月的工资也不给。
这种陷阱很不好防范,所以在入职之前一定要向单位询问好试用期的工资情况,而且对于这种打着招聘旗号,收费培训的行为一定要慎重对待,切勿盲目交钱上当受骗。
陷阱四:工资税前税后差距大
应届毕业生小红:和人事经理谈好基本工资3000元,然后就签合同了,等到发工资那天,才发现自己刚刚拿到元,询问人事部门,被告知扣了各种保险和各种费用。
有一些用人单位用靠薪资招聘人员,但员工实际拿到的工资与预期数额完全对不上,因此,大家在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前,一定把薪酬待遇看清楚,基本工资、浮动工资、保险扣除多少项、奖金制度等,并且看好合同上标的是税前工资还是税后工资,以免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
陷阱五:找关系招聘诈骗
招聘单位谎称跟某某单位领导是亲戚或朋友,可以为求职者打通关系找到工作,但走后门得花钱打点关系,于是从求职者口袋中掏走了钱,
对于表面讲“感情”、“哥们义气”的诈骗分子(特别是新认识的“朋友”、“老乡”),若对你提出钱财方面的要求,切不可被感情表象所蒙蔽,不要一味“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智,要学会提醒自己理性分析问题。
陷阱六:身份证件等暗中盗用
小徐刚刚大学毕业,她怎么也想不到参加一场招聘会后,自己竟成了法庭上的被告。原来,去年骗子招聘公司现场要求审核,用过自己的身份证,不料该公司利用招聘之机,骗取了她的身份证,并冒名办理了该信用卡,导致她惹上了官司。
不要同意招聘单位扣押学生证、身份证、毕业证等重要证件,同时注意携带的.物品不能离身,不要给予骗子可乘之机。
陷阱七:借口招聘,实为剽窃
有些设计公司或者营销公司,为了节约成本,通过大规模的招聘方式,来获取好的创意或方案。有很多中、小企业或个别大型企业,将公司内接下的项目作为考试题目让应聘者完成,在不付出人和成本的情况下,骗取应聘者的劳动成果。
提交策划方案或劳动成果时,要准备2份。一份提交,一份自己留存,在留存的一份上让招聘单位确认签字,以便将能够证明劳动成果内容,并在作品上附上或标注“未经本作者同意不得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等字样。
陷阱八:“捉迷藏”招聘诈骗
一些中介部门在收取一定服务费后,宣称职位已满,还有一些中介在收取完服务费后,携款逃之夭夭。
正常招聘一般都会通过学校或大型招聘会、大型招聘网站发布,并有专职人员负责招聘工作,对招聘有疑问时,可通过多种方式查看招聘单位资质,如营业执照,上网搜索该单位的网站与招聘信息中留的地址、电话是否一致。
陷阱九:警惕 陷阱
组织以招工为由,利用年轻人渴望成功的心态,宣扬“好工作”、“高收入”,导致一些在校学生迷失于 漩涡中难以自拔。
同学们在遇到有高报酬、优厚条件的工作时,请谨慎前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谨防人身财产受控、受损。
篇19:小心面试官的语言陷阱
面试,双方玩的其实是一场智力游戏,面试官为了不致于“选错郎”,也许会在面试中设置种种语言陷阱,以探测你的智慧、性格、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面试者只有识破这样的语言陷阱,才能小心巧妙地绕开它,不致于一头栽进去。
挑战式的语言陷阱。这类提问的特点是,从求职者最薄弱的地方入手。
对于应届毕业生,面试官会设问:“你的相关工作经验比较欠缺,你怎么看?”对于女大学生,面试官也许会设问:“女性常常会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你怎么看?”如果回答:“不见得吧”、“我看未必”或“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那么也许你已经掉进陷阱了,因为对方希望听到的是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而不是简单、生硬的反驳。对于这样的问题,你可以用“这样的说法未必全对”、“这样的看法值得探讨”、“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恐怕不能完全接受”为开场白,然后婉转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面试官有时还会哪壶不开偏提哪壶,提出让求职者尴尬的问题。如:“你的学习成绩并不很优秀,这是怎么回事?”“从简历看,大学期间你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这会不会影响你的工作能力”等等。碰到这样的问题,有的求职者常会不由自主地摆出防御姿态,甚至狠狠反击对方。这样做,只会误入过分自信的陷阱,招致“狂妄自大”的评价。而最好的回答方式应该是,既不掩饰回避,也不要太直截了当,用明谈缺点实论优点的方式巧妙地绕过去。
比如说,当对方提出你的学习成绩不很优秀时,你可以坦然地承认这点,然后以分析原因的方式带出你另外的优点。如,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之所以不很优秀,是因为我担任社团负责人,投入到社团活动上的精力太多。虽然我花在社团的心血也带给我不少的收获,但是学习成绩不是最优秀,这一点一直让我耿耿于怀。当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一直在设法纠正自己的偏差。
用“激将法”遮蔽的语言陷阱。这是面试官用来淘汰大部分应聘者的惯用手法。采用这种手法的面试官,往往在提问之前就会用怀疑、尖锐、咄咄逼人的眼神逼视对方,先令对方心理防线步步溃退,然后冷不防用一个明显不友好的发问激怒对方。
如:“你经历太单纯,而我们需要的是社会经验丰富的人”,“你性格过于内向,这恐怕与我们的职业不合适”,“我们需要名牌院校的毕业生,你并非毕业于名牌院校”,“你的专业怎么与所申请的职位不对口?”
面对这种咄咄逼人的发问,作为应聘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无论如何不要被“激怒”,如果你被“激怒”了,那么你就已经输掉了。那么,面对这样的发问,如何接招儿呢?
如果对方说:“你经历太单纯,而我们需要的是社会经验丰富的人。”
你可以微笑着回答:“我确信如我有缘加盟贵公司,我将会很快成为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我希望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
如果对方说:“你性格过于内向,这恐怕与我们的职业不合适。”
你可以微笑着回答:“据说内向的人往往具有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品质,另外我善于倾听,因为我感到应把发言机会多多地留给别人。”
如果对方说:“我们需要名牌院校的毕业生,你并非毕业于名牌院校。”
你可以幽默地说:“听说比尔。盖茨也未毕业于哈佛大学。”
如果对方说:“你的专业怎么与所申请的职位不对口?”
你可以巧妙地回答:“据说,21世纪最抢手的就是复合型人才,而外行的灵感也许会超过内行,因为他们没有思维定势,没有条条框框。”
如果对方说:“你原单位这么好,你却要走,是不是在原单位混不下去只好挪个窝儿?”
应聘者若结结巴巴,无言以对,抑或怒形于色,据理力争,脸红脖粗,那就掉进了对方所设的圈套。应聘者碰到此种情况,要头脑冷静,明白对方在“做戏”,不必与他较劲,
诱导式的语言陷阱。这类问题的特点是,面试官往往设定一个特定的背景条件,诱导对方做出错误的回答,因为也许任何一种回答都不能让对方满意。这时候,你的回答就需要用模糊语言来表示。
如:“依你现在的水平,恐怕能找到比我们企业更好的公司吧?”
如果你的答案是“YES”,那么说明你这个人也许脚踏两只船,“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你回答“NO”,又会说明你对自己缺少自信或者你的能力有问题。
对这类问题可以先用“不可一概而论”作为开头,然后回答:“或许我能找到比贵公司更好的企业,但别的企业或许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如贵公司重视,机会也不如贵公司多;或许我能找到更好的企业,我想,珍惜已有的最为重要。”
这样的回答,其实你是把一个“模糊”的答案抛还给了面试官。还有一种诱导式的语言陷阱是,对方的提问似乎是一道单项选择题,如果你选了,就会掉进陷阱。比如说,对方问:“你认为金钱、名誉和事业哪个重要?”
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三者当然都很重要。可是对方的提问却在误导你,让你认为“这三者是相互矛盾的,只能选其一”。这时候切不可中了对方的圈套,必须冷静分析,可以首先明确指出这个前提条件是不存在的,再解释三者对我们的重要性及其统一性。
你可以这样组织语言,“我认为这三者之间并不矛盾。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追求事业的成功当然是自己人生的主旋律。而社会对我们事业的肯定方式,有时表现为金钱,有时表现为名誉,有时二者均有。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去获取金钱和名誉,三者对我们都很重要。”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一种误导式陷阱。面试官早有答案,却故意说出相反答案。若你一味讨好,顺着面试官的错误答案往上爬,面试的结论一定是:此人无主见,缺乏创新精神。自然被列为淘汰之列。
在各种语言陷阱中,最难提防、最具危险的,可能要算“引君入瓮”式的语言陷阱。
比如,你前去应聘的职位是一家公司的财务经理,面试官也许会突然问你:“您作为财务经理,如果我(总经理)要求你1年之内逃税100万元,那你会怎么做?”如果你当场抓耳挠腮地思考逃税计谋,或文思泉涌立即列出一大堆逃税方案,那么你就上了圈套,掉进了陷阱。因为抛出这个问题的面试官,正是以此来测试你的商业判断能力和商业道德。要记住,遵纪守法是员工行为的最基本要求。
比如,你正要从一家公司跳槽去另一家公司。面试官问你:“你们的老板是不是很难相处啊,要不然,你为什么跳槽?”也许他的猜测正是你要跳槽的原因,即使这样,你也切记不要被这种同情的语气所迷惑,更不要顺着杆子往上爬。如果你愤怒地抨击你的老板或者义愤填膺地控诉你所在的公司,那么你一定完了,因为这样不但暴露了你的不宽容,还暴露了你的狭隘。
还有一种测试式的语言陷阱。这类问题的特点是虚构一种情况,然后让求职者做出回答。比如“今天参加面试的有近10位候选人,如何证明你是最优秀的?”这类问题往往是考察求职者随机应变的能力。无论你给自己列举多少优点,别人总有你也许没有的优点,因此正面回答这样的问题毫无意义。你可以从正面绕开,从侧面回答这个问题。
你可以回答说:“对于这一点,可能要因具体情况而论,比如贵公司现在所需要的是行政管理方面的人才,虽然前来应聘的都是这方面的对口人才,但我深信我在大学期间当学生干部和主持社团工作的经历已经为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也是我自认为比较突出的一点。”这样的回答可以说比较圆滑,很难让对方抓住把柄,再度反击。有时,面试官还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对琐碎的工作是喜欢还是讨厌,为什么?”
这是个两难问题,若回答喜欢,似乎有悖现在知识青年的实际心理;若说讨厌,似乎每份工作都有琐碎之处。因此,按普遍心理,人们是不愿做琐碎工作的(除非特殊岗位,如家庭钟点工),即考官明知故问,我们可以推测出其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工作态度”。
我们可以这样表述自己的态度,“琐碎的事情在绝大多数工作岗位上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的工作中有琐碎事情需要做,我会认真、耐心、细致地把它做好。”
这句话既委婉地表达了大多数人的普遍心理——不喜欢琐碎工作,又强调了自己对琐碎事情的敬业精神——认真、耐心、细致。既真实可信,又符合对方的用人心理。
面试中,面试官也许会设计出各种各样不同的语言陷阱,但是只要看准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
篇20:求职者签订劳动合同小心陷阱
很多人在重新选择了工作单位,需要签劳动合同;继续留在原单位工作的人也需要续签劳动合同,此间提醒广大从业者,谨防一些用工单位在劳动合同方面布设的陷阱。
一是霸王合同。用人单位以老大自居,在合同条款中有我说了算的痕迹,令求职者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受害对象一般为高科技人员。
二是押金合同。通常做法是在招工时收取风险基金、保证金、抵押金。
三是暗箱合同。多见于民营企业,采用格式合同,根本不与劳动者协商,不向劳动者讲明合同内容,
四是生死合同。有的用人单位不按《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履行生命安全义务,提出工伤概不负责等条款逃避责任。
五是卖身合同。如:3年内不得跳槽到同行业的公司工作;有的合同还规定,求职者一切行动都得听从用人单位安排。
六是双面合同。就是有的用人单位准备了至少两份合同,一份是假合同,内容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签订,以对外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但在劳动过程中并不实际执行,真正执行的可能是另一份合同。
法律部门人士说,职工误入了用人单位所设置的劳动合同陷阱,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仲裁委确认劳动合同的效力。如因用人单位的原因造成劳动合同无效的,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
篇21:网上求职,小心掉入 陷阱
网上求职,小心掉入 陷阱
看着挺好,其实陷阱不少
山东潍坊科技学院的钟涛本来挺高兴,今年春节过后,他通过“大学生就业在线”投简历,很快就接到了济南一家公司伸出的“橄榄枝”。然而,他来到济南后发现,公司原先承诺的工资、福利待遇全都变了。
钟涛应聘的这家公司在网上开出了2500元的月薪,并要求马上上岗,这是最吸引他的地方。但他来到济南后,对方却要求先交1000元押金,且实习的前3个月只有600元,3个月后待遇还要“再商量”。“这明显是想骗免费劳动力。”钟涛气愤地说。据了解,有类似遭遇的人不算少。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青睐于网上投简历求职,网络上的“求职陷阱”也变着花样地出现。记者随后采访了省城几家高校的学生。山东师范大学大四学生王鹏告诉记者,网络求职既节约费用也省精力,是当下毕业生中最流行的求职方式,但他也表达了自己的疑惑:“这种求职方式回复率低,真实性太差了!”王鹏周围的朋友几乎都碰到过费力进入面试,却发现待遇与网上说的相差甚远的情况,
“骗人的太多了,将自己的'信息发布到网上风险太大。”山东工艺美院的学生魏佳璇对网络招聘还心有余悸。她宿舍的一个同学在网上提交手机号和家庭电话等信息后,没几天,就有陌生男子给同学家里打电话,说同学出了车祸,要其父母赶紧汇1万元到某账户。幸亏同学父母打电话到宿舍核实后,才没上当。
“网上求职这种看似火热的求职方式,还隐藏着不少骗局。”记者在省城一所高校当老师的同学告诉记者,就在前几天,她所在的系里就有两名同学被自称为“大型外贸企业”的一家公司要求到青岛面试,到了才发现对方是搞 的,最后把行李、手机都扔在那里,只身跑了回来。
记者了解到,不少招聘网站网页上的信息都是用户自行发布的,网站并不验证其真实性;许多大学生在被一些公司“忽悠”,甚至合法权益被侵害后,并不到相关部门报案,而是自认倒霉,这都给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来源:四川新闻网)
天下商机提醒:大学生在网上求职时,应选择运作时间较长、信誉度好的正规专业网站,对可疑的招聘信息可向工商部门咨询;此外,不要随意把个人的手机号、宅电等信息在网上披露,在个人权益受到侵害后,应及时向工商和公安部门举报。
篇22:求职小心这种“招聘”陷阱
骗子冒充招聘人员,趁机骗走应聘者的手提电脑,
求职小心这种“招聘”陷阱
。前日,三名大学毕业生接连掉进这一骗局。据湖北经济学院毕业生张敬忠介绍,本月26日,他到武昌中南路湖北省人才交流市场求职,向上海的一家公司投了简历,该公司当面通知他当天下午到汉口的公司面试,
当天中午,一名男子打来电话,自称是上海这家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通知面试时间改到27日上午,并解释:“我们这的电脑系统坏了,你带台笔记本电脑过来,现场给我们修修,这也是面试内容。”
张敬忠找同学借来一台手提电脑,27日上午如约来到汉口惠济路,一男子骑着电动车来接他。为方便乘坐,男子建议他将手提电脑包放进车后的木箱中。
电动车前行了一百多米,车上突然落下一个盒子,男子让小张下车帮忙捡起。小张刚下车,男子猛加油门,一溜烟不见了。
小张随即拨打110报警。在劳动街派出所里,他碰到另外两名大学生,其受骗经历如出一辙。警方初步判断,可能是骗子在招聘会上偷记下应聘者的电话,冒充招聘人员行骗。
篇23:小心面试中的“陷阱”
近来发现不少自身能力不错、综合素质较好的求职者却经常遭遇面试不成功的窘境,其中不可忽视面试中隐藏着各种玄机,有些面试问题看似简单,却很有可能让求职者一不小心就掉入面试官精心设计的陷阱,
小心面试中的“陷阱”
。上海公共招聘网在此为广大求职者支招一二:面试官与您谈论缺点时,您要学会“避重就轻”;与您谈论个人隐私时,您要懂得把握分寸;与您谈论离职原因时,您不要褒贬旧职;与您谈论期望薪资时,您尽量回答宽泛模糊。面试前应做充分准备,对企业文化、岗位需求、综合环境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加以良好的心态,相信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案例
小顾,26岁,曾经面试过一家三资企业的市场营销员岗位,面试中企业人事对小顾有了初步的录用意向,复试也进展得十分顺利,复试即将结束之际,面试官突然抛来一个问题“你有女朋友了吗?”,小顾愣了一下,然后附和地说道:“目前还没有”,结果出人意料,小顾最终却没有被单位录取,原因是在与人初步交往时他没能捍卫自己的隐私,那么在日后的工作中又如何保护企业的形象和商业秘密呢?
专家建议
不少求职者总是抱怨不知如何准备面试,尤其对于面试中遇到的一些难缠的问题,令人不知如何招架,
当然,无论是结构化面试还是非结构化面试,面试的问题总是千变万化,而且并没有标准答案。所以,面试胜出的关键在于事先对自己和应聘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有所了解,打有准备之仗。
其实,对于面试中考官的提问,有时候还是要靠“投机取巧”,充分的准备加上灵活的应变无疑能够帮助求职者在面试中战无不胜。在面试时,如果你能让考官觉得这次交流非常轻松,那么你离得到这份工作就不远了。
当然,面试中的一些难题还是需要事先有所准备。比如“陷阱”问题,几乎在所有面试中都会出现。“陷阱”问题是指“你在哪些方面最需要改进”或者 “你的缺点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你真实的回答或许是你不拘小节,或者是你十分腼腆,但是无论你回答什么,都不要把你的个人缺点拿出来“分享”。相反,你要尽力找一个算不上是真正的缺点,甚至稍微接近理想化的个性特征来回答。譬如,“我喜欢把一件工作从头干到尾,而不是只做其中的一个环节,而见不到完成的结果。如果不能经历工作的整个过程,我会觉得有点沮丧。”或者,“有时我很难拒绝别人的请求,结果就承担了许多份外的工作。”如果你实在想不出什么话好回答,你可以尝试以下这句经久不衰(尽管有些过时)的回答:“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我所要改进之处是不要对自己太苛刻,并确信自己能把诸事处理妥当。”
篇24:小心营销的职业陷阱
我们都是小人物,我们都要养家虎口,我们从事着营销职业,可以说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千言万语,但这些都是我们选择造成的,其他职业也有着不同的艰辛,只是我们不太能领略到,但作为营销人员我们除了面对这些,也有着激情澎湃、斗志昂扬,在千山万水中品味着成功的喜悦,在屡败屡战中实现人生的豪情!既然选择,我们就想走远,想走远,我们就要尽量避免营销职业的诸多陷阱!
第一重陷阱:从一而终。改革三十年,主旋律就是变,主流就是钱,没有了铁饭碗,没了终身制,三千年的纷扰,抵不住三十年的诱惑。如果你想着在一个行业或一个企业一干一辈子,最后一定会失落的。比如当年传呼业一路豪歌,可现在天涯难觅了,多少传呼员,打字高手得再觅饭碗?另遥想当年三鹿有多少个忠心耿耿的营销人员却蒙羞而退,乳业第一的美誉不敢再挂在嘴边!谁人不想与企业白头相携,可有几人能从一而终?为什么,就是世界发展变化得太快,你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忠”;而是“中”,“中”是河南话,有“行”的意思,只要你行,有本事,就有未来,这是商品社会,我们本身就是商品,你的价值不是环境给你备书,而是你自己具有的实际用途。所以我们营销人要加强自我修炼,在企业的平台上好好干,在职位范围外的事情多做点,多接触点,不要以为企业会养你老,虽然你的老板总是这样说。连三一重工都大裁员,你还相信哪家企业?
第二重陷阱:关系至上。中国人讲关系是对的,和谐社会说的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及目标。可是你不能关系至上,职能趋下。人们都佩服能者,都反感裙带,如果你以关系为荣则会让关系失色。你是营销总监的小弟,你可以干俏一点的活儿,但你想成为拉队伍的大哥,就得自己身强志勇,业绩突出,建立自己的客户,开发自己的市场,培养自己的人脉。当营销总监升职,调走,你还在江湖上驰骋,否则,总监远去,你也得背上自己的行囊,
我们看牛根生离开蒙牛,杨文俊在中粮还是把总裁工作做得风声水起,郑俊怀锒铛入狱,潘刚却逆风飞扬,这都是人家自身强悍所致。而多少营销人员有了关系的支撑则趾高气扬,失去了关系支持,则灰头土脸。
第三重陷阱:销售独尊。没有把产品销售出去,我们谈何营销,但如果我们只会把东西卖了,我们谈营销也许还是门外之汉!自己总以为自己了不起,因为我卖了多少东西,可你是否想到了赚多少钱,带多少人,多少客户满意了,多少客户要进来?有没有持续的发展,市场有没有竞品在布局?脑袋一根弦,一定会是知音少,弦断无人听了!多少老板看着你只会卖货不会赚钱,只会要政策和降价时,他们能满意,库存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你去吧,当成本上扬,老板后悔时,你别的本事还没有体现时,你离倒霉就不会太远了。多少人以为人家是卸磨杀驴,可以你可知道你弄坏了人家的豆腐。
第四重陷阱:贪得无厌。人心不足蛇吞象。我们搞营销的首先要承认一点,是老板给了我们平台,我们唱好了戏,多拿点提成无可厚非,绝不是我们因为唱好了戏,才让老板有资源搭的台!事情你一想反了,就全拧了,你会自高自大,以为无你不行,贪欲一来,自己就会走。贪欲可以带走你。至于带到哪里去,还得看你贪的性质。你与经销商联合起来吃公司费用,你与终端联合起来坑经销商,如此种种等于自己种下恶因,收获的一定是恶果。身边犯小错被开除,行内无法混迹的人有,因为过了红线,监狱里生活的也有。
其实陷阱哪只四重,一定是很多的,所谈为所感,这几点都会影响我们营销人员吃饭的效果,此弊当除!我们营销人员就是养家虎口,千万别做糊涂事,掉进陷阱,绝无馅饼!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liwanli203@sina.com
篇25:春季小心落入精神障碍陷阱
春季小心落入精神障碍陷阱
前天,一名花季少女跳河,一位在读研究生从宿舍楼跳下,一名妇女也选择了跳楼,三人均已死亡。在春光明媚的季节里,他们就这样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专家认为,除了导致自杀的直接原因外,精神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而春季正是精神疾患的高发期。在这一时期,人们更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桃红柳绿,春暖花开,春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人们的心情也一扫冬天的阴霾,开始明媚起来。不过,季节交替的影响并不完全像表现出来的那样美好。在春天走来的同时,身边的朋友、家人,甚至包括我们自己都可能受季节的变化出现一些精神障碍的苗头,如何发现这些问题,跨越精神障碍的种种陷阱,您有准备了吗?
■春季多发抑郁、躁狂、精神分裂症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治疗科主任唐登华大夫介绍,季节变化,尤其是时令从冬夏进入春秋两季的时候,出现精神障碍或有精神疾患的病人发病率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化。春季容易出现的精神问题主要有三种:抑郁、躁狂和精神分裂症。
调查显示,大约有10%的人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在精神障碍的病人中要占到一半。这些抑郁症患者中,将有10%到15%最终会死于自杀。抑郁症是情绪障碍的一种,它的核心症状有三个:情绪低落、兴趣全面减退、体力脑力疲乏。另外还有几种次要症状,比如:对前途悲观;为小事自责;有企图自杀的行为;注意力难以集中、记性差;对活动没有兴趣,不愿见人;食欲下降和消瘦;睡眠功能紊乱等。
和抑郁相反,有的人会没有什么原因突然变得情绪高涨,喜形于色,持续一段时间后也可能是一种病态,就是情感型精神障碍的另一种类型―――躁狂症。它以情感高涨,思维加快,言语、活动增多为主要表现。人常常高谈阔论,自感精力充沛,睡眠大大减少,但话题却没有中心,而且情绪不稳定,极易大发脾气。一般来说,这种病人意识不到自己处于病态中,更不愿意看医生。所以只能靠家人及时发现,尽早就诊和治疗。
春季多发精神疾患的原因有:一、春季日照和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影响人的情绪,加上天气转暖,代谢进入旺盛期,引起人体的一些内环境和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尤其容易产生情绪波动。二、学生在春季备战中高考,学习和心理压力过大。三、这个季节里,病人体内褪黑素相对缺乏。四、有些老病号没有遵医嘱维持治疗,擅自减量、停药或换药,致使病情反复。
■备战考试别忘帮孩子减压
青春期也是精神障碍高发的时期,春季,孩子们又都在备战中
[1] [2] [3]
篇26:小心,别掉进谈判陷阱
许多购房者在发生纠纷投诉时往往强调开发商承诺过的条件不兑现,但也有一些是购房者本人在购房谈判中的判断失误。所以,购房者在谈判时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一些蝇头小利或空头承诺诱入陷阱。
下面就是一些营销人员常用的策略:
“不知道”策略在谈判过程中面对比较棘手或想正面回避的问题,销售人员常以“不知道”、“不太懂”等来加以回避,使对方的问题没法深入下去。
“合理化”拒绝在买卖未成交前,如果买主要求降价或提出其他额外优惠条件时,对方常会举出一大堆不能降价的理由。而事实上,卖主心中还有另外一个价,只要你能攻破前面的价格,则往往会有一段不菲的差价或优惠。
事前行销营销人员常利用房屋定价先低后高的规律,在计划涨价前先告诉客户,房子马上就要涨价了,再不决定可就错失良机了。如此一来给买方造成心理压力,使买方不好意思再开口压价,甚至匆忙买下自己并不满意的住宅。
“面子”策略营销人员会努力迎合顾客的心理,对顾客一知半解的房地产知识予以称赞,于是顾客在虚荣心的极大满足中,时常会忽略对房屋的一些重要细节和问题的考察而签下日后有可能后悔的合同。
“拍卖”策略我们在房屋销售处有时会看到这一场面,当买卖洽谈过程中,营销人员的呼机或大哥大不时响起,而对话内容一定与这栋房子有关。其实营销人员是利用人们的心理特点:大家都想买的东西一定是好东西,而如果一件商品有几个投标者,岂有坐失良机之理,虽然贵点也认了。
篇27:小心培训“充电”五大陷阱
小心培训“充电”五大陷阱
华西都市报陆续接到一些读者的电话,诉说他们在培训过程中的遭遇。本月5-6日,记者走访了成都的数家培训机构并专访了有关专家,总结出了以下5种培训陷阱的表现方法和防御技巧。
1、乱打名师牌
陷阱模式:“四七九名师执教”、“国内顶级专家”……在每个培训领域都有知名的教师,在受训学员中极具号召力,这些讲师的名头成了某些培训机构招揽生源的“幌子”。
防御技巧:对“名师”不要过分迷信。名师一般都很忙,有的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忙着赶场,讲课质量缺乏足够的保证。此外,对培训机构广告打出的“名师”要尽己所能“验明正身”,不要上了假名师的当。
2、课时缩水、随意并班
陷阱模式:调查发现,成都不少培训班都存在开班人数不足的问题,有的培训机构开学后因人数不够而“多班合一”,将高级班并入中级班,甚至初、中、高级班大杂烩。一些培训班还存在课时缩水现象,缩水少则一两节、多则几十节。有的培训机构承诺出现上述情况退钱,对此不要轻信,退钱一般只是象征性地退一小部分。
防御技巧:报名前对培训班的课时数、班级人数加以核实。
3、夸大培训效果
陷阱模式:在宣传时,培训机构通常会聘请极具鼓动性的讲师,把培训的效果讲得得天花乱坠,把钱收上来后就再不提培训效果了。
防御技巧:头脑冷静地分析学业的'困难程度,对自己的基础做恰当的分析,切不可被宣传误导。
4、炫耀“海外关系”
陷阱模式:在与海外联系比较密切的培训领域易遭遇,在计算机和资格认证培训中比较常见。培训机构通常会把和海外机构洽谈的消息迫不及待地透露给媒体,为自己的培训项目贴金,甚至拉一个大得吓人的招牌蒙骗学员。
防御技巧:向培训项目的海外合作方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进行求证。
5、免费诱你逐步掏钱
陷阱模式:当你看到诸如“培训学费全免”之类的培训广告,千万不要欣喜若狂。如果你拨打报名电话,服务小姐会说“你来晚了,我们的免费班和打折班已经爆满,我们还新开了好多班级,学费也不高”。类似的广告语还有“报名截止只剩最后几天”、“班级余额不多,报名从速”、“退钱无标准”等,这些语言往往能吸引报名者的眼球,但其真实性值得怀疑。
防御技巧:别忘了那句老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篇28:年轻教师:小心应试陷阱
年轻教师:小心应试陷阱
光明网 -08-16 通讯员 李宁宁
中小学教师队伍目前正经历着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补充其中。据笔者了解,在一些中小学,年轻教师已占到了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年轻教师不仅被大量引入,而且有很多在工作伊始就被委以重任。
就在年轻教师逐渐成为重要教学力量的同时,却有校长反映了这样一种现象:部分刚分配下来的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甚至比老教师更加注重应试教育,而在制作课件等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却比不上那些年长的教师。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年轻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最新鲜的力量,理应是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者和勇于实践者。这种反常的现象何以出现?
北京一中的王晋堂校长告诉笔者,他就曾经发现一位刚分配到他们学校的大学生,讲课时不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本内容,而是直接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出考试重点,“他这是把复习备考时的工作提前到日常教学中了”。王校长分析说,这些年轻的教师本身就是从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走出来的,在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当自己由一个受教育者成为教育者时,也不由自主地把一些应试教育的模式带到了教学工作中。“这也是年轻教师在角色上还没有完全转化的结果”,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是考虑学生考试的需要,而不是从一名教师的工作本身出发。
王校长说,出现这种现象,与现有师范教育的不完善也不无关系。在部分发达地区,对中小学在硬件上投入很大,而与发展超前的基础教育不相符的却是相对滞后的师范教育。他说曾有一个计算机系毕业的年轻教师到学校后发现,中学的机房都已经用上了586电脑,而他们在大学里用的还是486的`。有很多师范生虽然在知识上足以应付教师工作,但在教育观念上还很欠缺,并没有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对教育的事业心也非常不够。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张宪魁教授也认为,这种现象说明部分年轻教师对教育的认识还十分不足,对教育工作也缺乏必要的责任心,而这些正是师范教育所急需加强的。
教师自身的素质固然是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因素,但现有教师评价体制的不尽合理以及处于转型期的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也是大家所公认的原因。
已工作了30多年的光明小学教师张继华说,长久以来,都是以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衡量一个教师水平的高低。在这样的考察体制下,年轻教师为了快出成绩,难免会将注意力放到对付考试上。而且由于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转型期,考试还是作为一种重要的考核手段而存在,张老师认为一个学校的氛围必将对年轻教师产生很大的影响。“我想在有这种现象的学校中,老教师也会或多或少存在教育理念上的问题。如果大家都经常在一起探讨新的教育观念,必将对年轻的教师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育英中学的老教师郑合群也对笔者说,当教师的好坏只有一条硬指标即升学率来判断时,甚至有年轻的教师为了取得好成绩,不惜把考题透露给学生,“这恰恰是年轻人急功近利和不成熟的表现,但是罪过不在年轻教师,而是我们在引导上有偏差,使他们对教学到底要培养学生什么并不是很清楚”。而年轻教师潘硕也表示,如果还是以学生的考分来评价教师,“软指标肯定扛不过硬指标”,因为“年轻人都积极要求向上,特别是刚分配下来的大学生,更是想要作出一点自己的业绩”,于是重视考试也是情理之中的。王晋堂校长说,一个学校的教师对于教育持何观念,关键在于学校领导的引导。“如果一个年轻教师所在的学校领导把升学率看成命根子,你叫他怎么能不重视考试,不搞应试教育”。
有专家指出,深化教育改革,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固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但从青年教师方面来,应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意识,如果陷到应试教育的陷阱里不能自拔,从长远来看是不会有真正的前途。另一方面,师范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如果从那里毕业的学生不具备新的教育理念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的能力,那就是师范教育的失败。
篇29:小心食物的营养陷阱
小心食物的营养陷阱
1岁多的宝宝就开始吃膨化食品,几个月的宝宝爱喝100%的纯果汁,越来越多的宝宝喜欢吃甜食或其他口味重的食物。这样到底对健康是否有好处呢?
味觉与生俱来,舌头上的味蕾能分辨出酸、甜、苦、辣、咸。宝宝在经过五种味觉的接触与训练后,会慢慢增加接受的程度。专家指出,经常吃口味重的食物对宝宝的健康非常不利。因为如果宝宝刚开始接触的就是口味偏重的食物,则日后偏好这类食物的几率就越高,慢慢就会形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而且宝宝的口味习惯是影响一生的,如果长期摄入重口味的食物就难逃肥胖、龋齿,甚至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魔掌了。
多吃甜食的危害:
吃糖太多会产生很多不良作用,如引起肥胖症、诱发糖尿病、促使龋齿发生等。各种甜饮料或果汁中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但天然果糖亦很高,过多地喝这些饮料后,血糖增高,宝宝的饥饿感下降,引起厌食、胃肠不适甚至腹泻。另外,糖是不含钙的酸性食物,如果吸收糖类食品过多,体液就呈中性或弱酸性。身体要恢复正常的弱碱性,就必然要消耗体内的碱性物质―钙,这就严重危害了宝宝骨胳的发育。因此,少吃糖和含糖的橘子汁等饮料,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大有好处。
温馨提示:
要从宝宝婴幼儿起控制其吃糖量,不能让孩子养成偏爱甜食的习惯。做到吃饭前后、睡前不吃甜食,每天进食糖量不超过每千克体重0.5克。平时多吃一些维生素B1的食物,如糙米、豆类、苹果、动物肝脏、瘦肉之类。
多吃咸食的危害
有人认为,盐是百味之首,让孩子多吃些咸味菜,能调节口味,促进孩子食欲。日常进食盐量过多,容易引起很多疾病,应该提倡低盐饮食。首先盐分摄入过多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因为高盐饮食可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亦相应减少,给各种细菌、病毒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钠”与身体中的液体及血压平衡有密切的关系。当我们摄取高“钠”的饮食后,体内的细胞就会出现脱水的现象,造成高血压,盐吃得越多,患高血压的风险性就越大。此外,大量的食盐对宝宝尚未成熟的肾脏来说更是一种负担。因此,家长在给孩子准备膳食时,一定要注意少放盐。
温馨提示: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很多父母喜欢先尝一尝,感觉一下咸淡。但这样做往往是以父母的口味来判断咸淡,很可能出现孩子的食物过咸的情况。因为宝宝对食盐的敏感度要高于成人,当食物中食盐含量为0.25%时,成人可能感觉不到咸,而婴幼儿却完全可以感知到。因此专家建议6个月内的宝宝,饮食以清淡为主,辅食没必要添加食盐。6个月后,每天给宝宝喂一两次加盐的辅食就可以了。
如何避免口味重的诱惑,让孩子不挑食?
孩子刚开始接受辅食时,尽量提供新鲜及未调味的`食物,不要让自己的习惯影响宝宝的口味,其实,原味的食物宝宝还是会接受的。
避免食用加工品,大多数加工品为了延长保存期限,会使用较多的盐、糖及其他的调味料,单独食用这些加工品时摄取量更多。当食物本身就具有较重的调味时,应酌量减少调味料的使用。使用具有特殊气味的调味料会增加食物的适口性,许多食物具有特殊的香气,像葱、香菜、八角等,在烹煮食物时可适当加入,以增加食物的香气,改善口感。
选用能减少调味料使用的材料,如番茄、凤梨等食物,可提供酸味及甜味,使口味上更具变化。清淡的口味才是最健康的,从小培养宝宝清淡的口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他终身受益!
★ 网络陷阱的作文
★ 父爱“陷阱”作文
★ 父爱的中学生作文
★ 狐狸和兔子作文
【小心陷阱!作文(共29篇)】相关文章:
童年的笑声五年级作文2022-08-16
狐狸和兔子优秀作文350字2023-03-29
兔子和狐狸作文600字2023-09-04
要饭的老爷爷作文2023-04-15
小乖遇险记作文2023-12-10
喜洋洋和灰太狼的作文600字2023-11-20
森林救援六年级作文600字2023-03-16
书的“陷阱”2023-07-27
灰太狼抓羊500字作文2023-02-03
捕鸟作文600字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