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皖南作文

时间:2023-06-13 07:39:26 更多作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游皖南作文(精选28篇)由网友“麻苍麻苍叶”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皖南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游皖南作文

篇1:游皖南作文

游皖南作文

山水云,彰显朴素静谧的皖南之美。

初来乍到,放眼望去,目之所触,无不让我在心底产生崇高的敬意。一排排山峦直入云霄,巍峨耸立,逶迤连绵。高处不胜寒,遭来云朵儿嫉妒,肆意漫游于山峰间,好似山岳飘舞的裙带。影影绰绰的群山,又如披着蝉翼般的薄纱,一个睡意未消的仙女。山以云装饰,云以山作衬,山云结合,云山相益。山高,云亦深,不知处。抚今追昔,令多少文人墨客魂牵梦萦,宁愿倾其一生的'仙境,那种与世隔绝、清心寡欲的田园生活,不正安然呈现在眼前?

远闻溪水,车近峡谷,观之有感。

峡谷中的小溪潺潺流淌,溯流而上,原是天上之水,俯瞰山下,小溪流向大地的怀里。行踪莫测,神出鬼没,引人浮想联翩。春夏秋冬,小溪谱写了一首生命的赞歌。暖春,小溪呼唤着村雨,叮嘱春笋要坚强不屈;炎夏,小溪忍受着骄阳,告诫知了要平心静气;凉秋,小溪历尽着冷风,提醒小麦要多添绿衣;寒冬,小溪怒视着扬雪,宣告群峰自己永不结冰。

小溪翠绿,绿得刺眼,也绿得迷人,绿得赏心。从山上冲下一抹绿,忧怨之绿在山间沉积,憧憬之绿仍在前行,将希望之绿传向远方,于是整座山碧绿连片。正值深秋,皖南不若北方之枫叶成林、银装素裹。晚霞绯红,天空洒下最后一抹余辉,黑暗处,幽绿的山林间,不知疲倦的小溪,正把生命之绿运输明天,为着下一次春暖花开。

途径太平湖,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太平湖呵,正如其名所述,一切都是如此寂静,如此祥和。天空不见孤鹜掠影,秋水难寻鱼虾嬉戏。偶尔微风拂面,落下几许树叶,泛起几层涟漪,出现几道光晕,让人的心灵回归自然,抛开了世尘的扰乱。应和岿然不动的山峦,俨然构成一幅传统中国水墨画,美不胜收。

皖南,一个厚重珍贵的历史符号,一个亘古不变的文明印记,一个永不褪色的徽州记忆。

篇2:皖南春节旅游攻略游

春节的时候,大家喜欢出去走走,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皖南春节旅游攻略,欢迎各位借鉴。

皖南春节旅游攻略游

美 景

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与长江、长城、黄河同为中华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被世人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境内群峰竞秀,怪石林立,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

地址:黄山市黄山区

门票:平旺季230元;冬游150元。

宏村位于黟县东北部,整个村庄伴水而建,村后青山为屏。村中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被誉为“画中的村庄”。徽派建筑是其特色,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辉映。

地址:黄山市黟县宏村镇

门票:104元

美 食

臭鳜鱼,闻着臭吃着香,一直都不能够理解吃又香又臭食物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直到亲自品尝到这独一无二的美味,只想说,下次来还要再吃!

蒸出来的刀板香一块块亮晶晶的,鲜与咸都恰到好处,让人想起小时候的家乡大瓷碗里的大块猪肉,还有恬静的小村庄、雄伟的山峦、静静的小溪和友善的乡亲们,值得回味。

杨家寨

所谓“双石”,指的是黄山上的特产山珍石鸡、石耳,直接以石耳来炖石鸡是高端美味的汤品。石鸡鲜嫩爽滑,石耳轻薄细柔,还有一股独特的清香。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还不油腻,对于现在的妹纸而言,应该是吃美食的最佳选择。

特 产

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毛峰”雅号则源于清光绪年间

“清、静、雅、和”的黄山毛峰与猴魁茶均属绿茶,同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毛峰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

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

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

[皖南春节旅游攻略游]

篇3:皖南古村落

皖南古村落

皖南古村落是指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以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是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历史传统村落,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

目录简介概况简介

概况

皖南山区 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 传统建筑 及其村落。皖南古村落不仅与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结合,而且加上明清时期徽商的雄厚 经济 实力对家乡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兴旺发达,还乡后以雅、文、清高、超脱的心态构思和营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环境更为丰富,村落景观更为突出。皖南古村落与其他村落形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皖南古村落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古村落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农民思想意识和一般市民阶层,而是保留和追求与文人、官宦阶层相一致,因此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皖南古村落民居在基本定式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庭院,开凿水池,安置 漏窗 、巧设盆景、雕梁画栋 、题兰名匾额 、创造优雅的生活环境,均体现了当地居民极高的 文化素质 和艺术修养。皖南古村落选址、建设遵循的是有着多年历史的 周易 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注重物质和精神是双重需求,有科学的基础和很高的审美观念。皖南古村落―― 徽派民居 的建筑特色是随着明清时期徽商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能够在有限地 建筑空间 内最大程度地体现其构思的精巧以及工艺的高超,实为别具匠心的建筑形式。后来徽商逐渐衰败没落,而这种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却依附在 古民居 村落里保留下来,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

西递、宏村古民居村落

西递、宏村古民居 村落位于中国东部 安徽省 黟县 境内的 黄山风景区 。西递和宏村是 皖南 古村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是皖南 地域文化 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 表―― 徽州 文化的载体。集中体现了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特色,村落形态保存完好,风光秀美。村中自古尊儒术、重教化,文风昌盛,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的徽州文化现象,如程朱理学的封建伦理文化、聚族而居的宗法文化、村落建设中的风水文化、贾而好儒的 徽商文化 ,因此历史文化内涵深厚。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皖南古村落―― 西递 、宏村

●英文名称 :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 - Xidi and Hongcun

●批准时间 :12月

●遗产种类 : 文化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 :西递、宏村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V)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

● 世界遗产 委员会评价:

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概况

评价

19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这是黄山风景区内的自然与文化景观第二次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也是 中国 继北京后第二座同时拥有两处以上世界遗产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把 民居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递、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国东部 安徽省 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皖南山区的黟县是一个人口仅十来万的小县,西递、宏村就坐落在这里。唐朝大诗人李白曾赞美道:“黟县 小桃源 ,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 尚古 衣冠。”道出了皖南乡村的独特意境:山水风物幽美,古老文化酝酿出淳厚从容的 民风 人情。

西递概况

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 北宋 皇佑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整个村落呈船形,保存有完整的古民居122幢,现有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西递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 木雕 、石雕、砖雕 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 布局 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是中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宏村概况

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10公里处,始建于 南宋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村落面积约19公顷,现存明清(公元1368~19)时期古建筑137幢,由于这里地势较高,因此常常被云雾笼罩,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宏村的古建筑均为粉墙青瓦,分列规整。 承志堂 是其中最为宏大、最为精美的代表作,被誉为“民间故宫”。它堪称一所 徽派木雕 工艺陈列馆,各种木雕层次丰富,繁复生动,经过百余年时光的消磨,至今仍 金碧辉煌 。

宏村是一座“ 牛形村 ”,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村中半月形的池塘称为“牛胃”,一条400余米长的溪水盘绕在“牛腹”内,被称作“牛肠”。村西溪水上架起四座木桥,作为“牛脚”,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调节了气温和环境。

篇4:皖南导游词

皖南位于安徽省南部,北与沿江平原相连,东南与江苏、浙江交界,西南与江西为邻,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地理坐标约在北纬29°31′-31°与东经116°31′-119°45′之间。

皖南山区,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即沿平原丘陵区以南的山地丘陵地带,其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浙江省西部和江西省北部的低山丘陵连成一片,中间有明显的三条西南至东北走向的山系,即九华山山系、黄山山系和皖浙边界的天目山山系(如清凉峰),它们的海拔高度分别达到1342、1841、1787米,还有皖、赣边界的六股尖达1630米。在三条平行的山系间分布许多山间盆地和谷地,海拔多在200米左右,少数在100米以下。如九华山与黄山的石台、泾县盆地,黄山与天目山之间祁门、影县、休宁、屯溪、歙县、绩溪、宁国等盆地。

皖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量达1100-2500毫米,有60%集中在5-8月间,年平均气温为15.5-16℃之间(黄山上部年平均气温为7.7℃),一月平均气温为2.3-3.7℃(黄山上部一月平均气温为-3.4℃),七月平均气温为27.4-28.4℃黄山上部七月平均为17.8℃),无霜期长达230-250天,初霜期始于十一月中旬,终霜期止于三月下旬。

皖南境内有长江、新安江、青弋江、水阳江四大水系流经,有石臼湖、南漪湖、太平湖、平天湖、升金湖等湖泊。

皖南地形复杂,生境多样,有维管植物2342种,隶属198科,913属。该区植物科的分布以热带至亚热带成分为主,热带至温带成分次之,分别占了31.8%与23.6%,属的分布区类型表明温带分布占50.7%,热带分布占36.6%,其中北温带分布162属,占总属的19.6%,而泛热带分布有154属,占18.6%。显然,该区系温带成分占优势,并有较大比例的泛热带成分,科属的统计略有差异以及草本植物共占总种数的59.0%等,都反映了该区系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双重性质。区系古老、原始成分众多,特有现象明显,具特有属29个,安徽特有被子植物25种,特产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特有蕨类植物4种,被子植物81种。

篇5:皖南导游词

西递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西递与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被誉为“画中的村庄”。

西递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800余年。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西递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三百余户,人口一千多。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西递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950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

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串村而过,村中街巷沿溪而设,均用青石铺地,整个村落空间自然流畅,动静相宜。街巷两旁的古建筑淡雅朴素,错落有致。西递村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包括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等,都堪称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西递村头的三间青石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四柱五楼,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家根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出“儒商”本色;村中另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观景。门额下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警醒,耐人咀嚼。

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都颇为富丽雅致: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镂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壁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颗明珠。

篇6:皖南导游词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徽州(一府六县,府治歙县,六县包括今安徽省黄山市大部,宣城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休宁县城西约15公里处,古称白岳,与黄山南北相望,风景绮丽,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因最高峰廊崖“一石插天,与云并齐”而得名,乾隆帝称之为“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它由齐云、白岳、歧山、万寿等9座山峰组成。齐云山又是道家的“桃源洞天”,为著名道教名山之一。风景区面积110平方公里,以山奇、水秀、石怪、洞幽著称。共分月华街、云岩湖、楼上楼三个景区。有奇峰36座,怪岩44处,幽洞18个,飞泉洞27条,池潭14方,亭台16座,碑铭石刻537处,石坊3个,石桥5座,庵堂祠庙33处,真是丹岩耸翠,群峰如海,道院禅房为营,碑铭石刻星罗棋布。

齐云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供奉真武大帝。齐云山与武当山均供奉真武大帝,故有“江南小武当”之美称。唐代元和年间,道教传入齐云山,宋、元元两朝,基业初奠,明代嘉靖和万历间,江西龙虎山嗣天师正一派张真人祖师三代奉旨驻留齐云山,建醮祈祷、完善道规、修建道院,香火日盛,渐渐成为江南道教活动中心。以嘉靖皇帝敕建的“玄天太素宫”为主体的月华街一带是道士和香客向往圣地。

齐云山虽以“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而得名,但最高峰海拔只有585米,山不甚高,却崖壁直削、谷地幽深、群峰竞秀,愈见其高耸巍峨,深不可测,蹊跷多姿的峰峦洞岩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36奇峰,峰峰入画;72怪岩,岩岩皆景。加之境内河、湖、泉、潭、瀑、构成了一幅山清水秀、乔乔巴名利的自然图峭拔明丽的自然图画。

加之全山为典型丹霞地貌,地质构成为层积砂岩,赤如朱砂,灿若红霞,崖洞石壁全是如景似霞的紫红和棕红,在在绿色波涛般树林的掩映下,整整座齐云山紫衣赭裳,显得生动而鲜明,灿烂而大气。山奇、岩怪、水秀、洞幽,徐霞客、唐寅、海瑞、戚继光等历代名人学士都在此留有佳句墨宝。

篇7:皖南散文

皖南散文

中国。皖南。黟县。

青山里,卧着一个古老的村落,像卧着一头古水牛;村口,一棵红杨树,一棵白果树,是村的“牛角”;树都五百高龄了,却在云烟的洗濯下,绿亮亮的,青葱葱的。

扑面一汪湖水,谓之南湖,说是村的“牛肚”,水清粉绿,嫩嫩的样儿;水里面,还有水中的马头墙,还有,砖雕门,狗和栀子花,荷锄翁,女人在门口做针线活儿,都在波光中,晃动清亮;稍一抬眼,一只水鸭,白着身子,在湖边一方裸石上埋头梳羽,尽管有游人不停地拍照,它却不惊不乍的,一幅见多识广的模样儿。

村中没有多余的色彩,只有白的.墙,黑的瓦,一清二楚着,好似一幅中国水墨画,朦朦胧胧里又清清楚楚着徽州人简单的生活;但是,游客摩肩接踵,有戴着太阳帽的,还有撑着太阳伞的,一如繁花盛开,千朵万朵,把一个黑白的小村,点缀得五彩斑斓。

小街,石板铺就,湿漉漉的;墙壁,斑驳苔青,图画着沧桑;巷渠,呢喃清歌,细细的水声……走近民居,便见方方天井,上接天宇,下接地气;还有,晴蓄阳,阴蓄雨,肥水不流外人田;过日子,不浪费一寸光一滴水;这是徽州人的生活理念。

小小南湖书院,却刻有朱熹的治家格言,供有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像,联语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回头,就见一扇窗,那玻纹一如冰面的冻花,直叫人想起“寒窗”一词;承志堂的辉煌,就是“读书高”的佐证,那是徽商汪定贵,读书读出的张扬,是他带回金银细软无数,破土动工砌了这座宅院;宅子里,每一方灰砖,每一截木头,每一块青石,无不用尽匠心,处处雕刻精湛,处处艺术奇葩,它彰显着一个理儿:离艺术最近的,往往是民间百姓;几盆杜鹃,于天井的敞亮中,开得花团锦簇的,开得红粉艳笑的;堂屋几上,有钟,有瓶,还有镜,谓之终生平静。

月沼塘,是人工开挖的“半个月亮”;传说是一个徽商的女人,为解相思之苦,出资挖了这方池塘,取花半开、取月半圆,以存等待,以存希望,以存念想;塘边都是错落有致的徽式建筑,水映着房,房衬着水,互相对映,格外雅致。月沼塘畔,还有几个女人,在洗菜,在淘米,在浣衣,在濯足;她们都是健康的肤色,红得像太阳,白得像月亮;她们都是一脸的亲切,叫人联想胡适的诗歌《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她们轻柔的话语,就像春天翩然归来的紫燕,呢喃着日子的喜悦。

这就是徽州的宏村;这就是“中国画里最美的乡村”;在不远处的水面上,有两只白鹅,自得其乐地游过来,自由自在地游过去;在蓝色的水镜里,一只白鸽,伫立在高高的马头墙上,正衔着一朵洁白的云……

于是,我写诗歌:《一指水墨写宏村》:

篇8:皖南古村落导游词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村落面积19.11公顷,宏村始建于宏村建于南宁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更是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那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鹆称牛肚。接着,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宏村又名弘村,都是取宏广发达之意。宏村汪九是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村子始建于宋代,数百户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特别是精雕细镂、飞金重彩的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敬修堂和气度恢宏、西朴宽敞的东贤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镜的月沼和碧波荡漾的南湖,巷门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朴的观店铺,雷岗上参天古木和探过民居庭院墙头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严的叙仁堂、上元厅等祠堂和93岁翰林侍讲梁同书亲题“以文家塾”匾额的南湖书院等等,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至清代宏村已是“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至今仍为际联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至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旅游业,乔石、朱镕基等先后来宏村旅游考察,陈复礼、琼瑶、陈凯歌等先后来宏村进行艺术创作。进入九十年代,宏村入境游客人数每年以40.5%的速度增长,其中又以港台及海外游客为多。去年共接待中外游客4万人次,门票收入60.8万元,比上年增长8%。在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附件: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导游词资料

西递的明清古建筑群是我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至今仍完好保存着120幢明清邸宅。西递有着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塑造的“世外桃源”的生态环境和风情,该村落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

西递以其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精湛超群的徽派明清民居、朴实纯美的民俗风情,以及高超精巧的徽派木雕、砖雕、石雕,闻名于全国。最有特色的民宅有大夫第、膺福堂、惇仁堂、西园、瑞玉庭等。“胡文光牌坊”又称“西递牌楼”,是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是西递的标志。西递村人杰地灵,培养出了明代荆藩首相胡文光、清代二品官胡尚赠、巨富豪商胡贯三等一批国家栋梁之材和儒商。

西递被专家、学者称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宏村为依山傍水的牛形古水系建筑村落,围绕水系而建的100多幢水榭民居,保存完好,古朴典雅,各具特色。月沼形如“牛胃”、南湖酷似“牛肚”,水清澈甘甜,九曲十八弯的水圳如“牛肠”穿庭入院。 人们在水圳濯洗菜蔬、衣裳是宏村特有的生活风景线。

宏村的古水系牛形村落堪称“中华一绝”,开《仿生学》之先河。有“民间故宫”佳誉的清代民居“承志堂”是宏村古村落代表性建筑,巧夺天工的“百子闹元宵”、“唐肃宗宴官”等木雕群及漏窗石雕《四喜图》奇美绝伦。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赞叹道:“黟县宏村建筑文物是国家的瑰宝”。

宏村有“中国画里的乡村”的美名。古宅老墙、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受到中外游客、影视、美术、摄影艺术家们的高度赞扬。

在西递、宏村马头高墙、石雕漏窗、门罩门额是常景;民宅厅堂内悬挂字画、楹联,摆设镜钟瓶是家家的习俗。西递还有着“抛彩球,选佳婿”的民俗。

【皖南古村落导游词(6篇)】

篇9:皖南山景散文

皖南山景散文

云在蓝色天空流淌,水在墨色河谷低语,山上的大树静静伫立,山川之间,白色墙面黛色屋檐,而时间在车轮下吱吱转动。

流星划过天际,消失在蓝色星空。我这颗流星迫于自行车的速度无比缓慢的划过路边的每一株大树,渐渐消失在皖南山区。

经过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卵石河床。跳下自行车,奔向河流,水深大概三十厘米,小鱼很多。在石桥下,卧一水牛,他妹的,看它那神情貌似它活的很爽。水流因河床上沙洲而分成数支,水网交织,在光作用下闪闪发光,边上水草随风摇晃,白鸟优雅飞翔,自然的神作,美丽极了。

山路百转,光影在山间幻化无尽。

有朵云追着我,为我遮挡着阳光。云很低,在山川上形成大片阴影,在风作用下缓缓移动。那是天空之城,唯美的想象力,依托于传统的童话故事,开始构思新的世界。

风,从山谷深处的树木花草里带来异香,抚过凌乱发梢。汗水,在胸口凝结成盐,风也不能给我清爽。

三个小时,三十三公里的山路,我极力快速。山谷美景亦投射在心里,用眼睛拍摄这路山水,最后在心中成册,等着那天会不经意翻开。

日正上的星空是王力宏在日本拍的电影,在一个山谷小镇,剧情一般,只是那个小镇很美。是生活本身的美,而不是为拍点影而虚造出来的。王力宏扮演的.是一个杀手,一个喜欢做饭登山的杀手,一个喜欢天天游泳的天天骑自行车的杀手。黑道,变成了他躲避这个世界的理由,他逃到这个小镇,却爱上了刚刚离婚的女人。清晰的记得他做的那桌饭,是他对桃花源式生活的渴望,可他已是杀手,就像我现在,想回家,身上有重重枷锁,回不得。

篇10:皖南医学院校徽

皖南医学院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秋的皖南医事学校;1951年改名皖南卫生技术学校;1952年改为安徽省芜湖卫生学校;1958年10月改名为芜湖医学专科学校;1963年,安庆医专、淮南医专先后并入芜湖医专。同年,国务院将芜湖医专列为全国16所医专之一;1970年安徽省4所医学院校合并时,芜湖医专并入安徽医学院;1971年改为安徽医学院皖南分院;1974年国务院批准独立建校,成立皖南医学院。

根据6月学校网站显示,该校有银湖校区、滨江校区、赭麓校区三个校区,占地700余亩,各类建筑35万平方米。设有16个教学单位,3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开办22个本科专业和2个专科专业,有有教职医护员工3954人,各类在校生2.7万余人。

历史沿革

1950年秋,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在芜湖市儒林街打铜巷建立皖南医事学校。

1951年,改名皖南卫生技术学校。

1952年,改为安徽省芜湖卫生学校,校址迁至渡春路。

1958年10月,又迁铁山,改名为芜湖医学专科学校(简称芜湖医专),设医疗专业一科。

1963年,安庆医专、淮南医专先后并入芜湖医专。同年,国务院将芜湖医专列为全国16所医专之一。

1970年,安徽省4所医学院校合并时,芜湖医专并入安徽医学院。

1971年,安徽医学院皖南分院。

1974年,国务院批准独立建校,成立皖南医学院。

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一次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

,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等级。

文化传统

校徽

校训

“精医、尚德、求实、自强”

精医是对从医者的职业要求,对业务要精益求精;

尚德是道德标杆,要成为有高尚医德的`人,才能承担起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

求实是对人对事要有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自强是要求要不断进取,成为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王先俊

篇11:皖南医学院校徽

院长、党委副书记:章尧

党委副书记:李刚

纪委书记:刘人人

副院长:廖圣宝、吴金月

篇12:李白与皖南

李白与皖南

李白是皖南诗歌史上的光辉旗帜。他写于皖南的诗有150多首,清新明丽,自然朴实。

安徽省皖南地区,以其秀丽的山水景观与特有的人文雅韵,跟历史上许多著名文人结有缘分。其中结缘最深,以大量名篇为皖南诗歌树起光辉旗帜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李白作于皖南的诗,明确可考的有150余首,占其全集千首的六分之一,不仅数量大,而且绝大部分皆以皖南山水人文为歌咏对象,或与之有深刻联系,其中多带有皖南的韵味和气息,成为后代皖南诗歌学习继承的典范。由大诗人和山水奥区相结合所产生的诗歌,以及诗人在创作上所受的地域影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即打算先简要介绍李白与皖南关系特别深的一些诗歌,再进而分析其风貌特征及其跟皖南山水人文的内在联系。不足之处,希望读者赐正。

李白在皖南的游踪与创作

李白在皖南的具体行踪,今天已不可能一一厘清。但一些重要行踪还是可以确定的:一、李白开元十三年(725)出峡,十四年乘船东下,至金陵、扬州,途经皖南沿江各地;二、天宝元年(742)秋,李白奉唐玄宗之诏入京,作《南陵别儿童入京》诗,证明此前李白已寓家南陵;三、天宝十二至十四载(753—755),在宣州特别是秋浦一带长期居留,有“我自入秋浦,三年北信疏”等诗句可证;四、天宝十五载(756),因安史之乱,李白南下至宣城,有《经乱离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猛虎行》(“窜身南国避胡尘……昨日方为宣城客”)等诗可证;五、上元、宝应年间(760—762),李白因从永王璘遭流放遇赦放回后,至皖南依当涂县令李阳冰,卒葬青山。留有二孙女在当涂,说明去世后其家亦在皖南。为了获得对于李白皖南诗歌的整体印象,本节以空间分布的各重要景点和郡城县邑为中心,对其相关作品加以介绍。

(一)“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在当涂的创作

李白写于当涂的诗四十余首。其中《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横江词六首》、《下途归石门旧居》、《临路歌》都是千古绝唱。《望天门山》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是从天门山江面的`上游往下游眺望。东、西梁山(合称天门山)夹江对峙,当船循航道由上游驶近西梁山时,眼前的江面为伸入江中的山体所遮挡,江流似乎没有出路,须等船绕出西梁山时,前面才豁然开朗,在两山之间现出宽阔的江面。舟行中从山体蔽江,到江面突然展现,在感觉中犹如长江之水冲破了天门山的阻挡,这是顺流而下的体验,这种体验当然以第一次过天门山时最为新鲜,也最能激发诗兴。因而《望天门山》很可能是李白开元十四年(726)第一次沿江东下时所作,它与《临路歌》,正好分别是李白皖南诗的开篇和终篇。

天门山下游不远处就是牛渚矶(采石),李白名篇《夜泊牛渚怀古》以年少贫贱的袁宏自比,亦当是诗人较为早期的作品。诗云: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所怀之事,发生在东晋:袁宏幼时家贫,以运租为业。曾于牛渚秋江月夜,在船上咏诵自己所作的诗,为镇西将军谢尚所闻,大受赏识。从此,名声日高。这是发生在当涂牛渚的人文佳话。谢尚与袁宏打破身份贵贱的悬隔,借文学展开心灵沟通,为李白所神往,此诗无论写景写事,都受袁宏咏诗的佳话启发,牛渚的清江月夜,昔人的风流往事,在李白的笔下,都有一种悠然神远之致。清人王士祯赞赏此诗:“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诗所以能够至此,除了李白的天才之外,牛渚清秋月夜富有诗意的环境和动人的历史传说,都给了诗人灵感。

《横江词六首》亦写于牛渚,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展现牛渚春潮的壮观。诗中反复突出了几个意念:一个是“恶”:“横江恶”、“**恶”、“恶风回”;一个是“渡”:“横江欲渡”、“哪可渡”、“郎今欲渡”、“公无渡河”;一个是“愁”:“一水牵愁”、“愁杀峭帆人”。此外,诗中还多处出现“风”、“浪”、“波”、“涛”等字,把横江风浪的气势写得比八月的浙江潮还厉害。这样描写,用意是说横江是他去“西秦”的最大障碍,因横江难渡而不免发愁。其实,这组诗也可能是李白较早时期的作品(津吏称李白为“郎”),诗中的“愁”有点虚,愁而不苦,愁而不深。嘴上说:“横江恶”,而笔下展现的景象,却是横江了不起。“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写得惊心动魄,实在是对横江深情而热烈的赞美。

(二)“我家敬亭下”——李白在宣州的创作

宣州在唐代是上州大郡,有丰富的六朝文化遗产,发达的商贸和农业。李白在这里登敬亭山、上谢脁楼,诗兴一再受到激发。宣州幕府,僚佐众多。李白在此,人事交往亦多于在皖南其他地区。他与前后两任太守(一姓宇文、一名赵悦),以及宣城县令崔钦,均有交往,有《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赠宣城太守赵悦》、《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江上答崔宣城》等篇。李白好友崔成甫,于天宝后期在宣城,李白赠崔成甫诗达六首之多。李白从弟李昭,在宣州为长史,李白有《赠从弟宣州长史昭》、《宣州长史弟昭赠余琴溪中双舞鹤诗以见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等诗。李白还有《哭宣城善酿纪叟》、《宣城哭蒋征君华》、《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等诗,说明李白在宣城还与隐士、释子、手工业者有交往。又,南陵、泾县是宣州属县,李白天宝元年(742)应诏入长安前,以及安史之乱前后,在南陵都有家。南陵县丞常某,多次陪李白游玩赋诗。在民间,李白曾在五松山下一位姓荀的老妇人家投宿,又曾赠诗给荀七、杜秀才等人。在泾县,则与崔文兄弟和汪伦相交往,有《赠崔司户文昆季》、《赠汪伦》诸诗。

在宣城的创作中,李白经常提到谢脁:“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游敬亭寄崔侍御》)谢脁于齐明帝建武二年(495)出任宣城太守,在任一年有余,留诗近四十首,成为李白怀念的对象,其《秋登宣城谢脁北楼》云:“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日傍晚,在北楼登临俯视,晴空之下山水环抱的宣城,宛如画图。中间四句是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末二句怀念谢公,给如画的江城布上古今相接的人文色彩,更显意境悠远。《宣城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与《秋登宣城谢脁北楼》作于同一地点,而风格迥然不同。“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开头两个分别长达十一字的长句,显示怀才不遇的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不可遏止的情感状态。照说下面的忧愤之情会进一步强烈地喷涌出来,但李白心胸开朗,豪迈旷逸,空阔之景既能引发他的烦忧,同时又能帮助他排解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面对着壮阔明净的万里秋空,又获得一种心与境相契、精神为之一爽的感觉。于是激发起自信,想到自己和李云堪与建安诸子和谢脁相比的才华。最后归结到要摆脱尘世,遨游五湖。两诗都提到谢脁,而同一谢脁楼,对于李白,所助发的诗兴是如此不同。

篇13:皖南古村落导游词

西递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村落面积12.96公顷。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

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西递村被世人称为明、清古建博物馆。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递村被国家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单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报,并通过了专家评估考察。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宏村导游词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村落面积19.11公顷,宏村始建于宏村建于南宁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更是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那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鹆称牛肚。接着,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宏村又名弘村,都是取宏广发达之意。宏村汪九是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村子始建于宋代,数百户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特别是精雕细镂、飞金重彩的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敬修堂和气度恢宏、西朴宽敞的东贤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镜的月沼和碧波荡漾的南湖,巷门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朴的观店铺,雷岗上参天古木和探过民居庭院墙头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严的叙仁堂、上元厅等祠堂和93岁翰林侍讲梁同书亲题“以文家塾”匾额的南湖书院等等,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至清代宏村已是“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至今仍为际联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至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旅游业,乔石、朱镕基等先后来宏村旅游考察,陈复礼、琼瑶、陈凯歌等先后来宏村进行艺术创作。进入九十年代,宏村入境游客人数每年以40.5%的速度增长,其中又以港台及海外游客为多。去年共接待中外游客4万人次,门票收入60.8万元,比上年增长8%。在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附件: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导游词资料

西递的明清古建筑群是我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至今仍完好保存着120幢明清邸宅。西递有着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塑造的“世外桃源”的生态环境和风情,该村落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

西递以其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精湛超群的徽派明清民居、朴实纯美的民俗风情,以及高超精巧的徽派木雕、砖雕、石雕,闻名于全国。最有特色的民宅有大夫第、膺福堂、惇仁堂、西园、瑞玉庭等。“胡文光牌坊”又称“西递牌楼”,是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是西递的标志。西递村人杰地灵,培养出了明代荆藩首相胡文光、清代二品官胡尚赠、巨富豪商胡贯三等一批国家栋梁之材和儒商。

西递被专家、学者称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宏村为依山傍水的牛形古水系建筑村落,围绕水系而建的100多幢水榭民居,保存完好,古朴典雅,各具特色。月沼形如“牛胃”、南湖酷似“牛肚”,水清澈甘甜,九曲十八弯的水圳如“牛肠”穿庭入院。 人们在水圳濯洗菜蔬、衣裳是宏村特有的生活风景线。

宏村的古水系牛形村落堪称“中华一绝”,开《仿生学》之先河。有“民间故宫”佳誉的清代民居“承志堂”是宏村古村落代表性建筑,巧夺天工的“百子闹元宵”、“唐肃宗宴官”等木雕群及漏窗石雕《四喜图》奇美绝伦。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赞叹道:“黟县宏村建筑文物是国家的瑰宝”。

宏村有“中国画里的乡村”的美名。古宅老墙、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受到中外游客、影视、美术、摄影艺术家们的高度赞扬。

在西递、宏村马头高墙、石雕漏窗、门罩门额是常景;民宅厅堂内悬挂字画、楹联,摆设镜钟瓶是家家的习俗。西递还有着“抛彩球,选佳婿”的民俗。

篇14: 醉在皖南

醉在皖南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以前每次读到郑愁予的《错误》我的脑海里都会浮现一幅优美而浪漫的画面:一座宁静的江南小城,一位撑着油纸伞、丁香一般的女子,一面水汪汪的、雾腾腾的江水。啊,年少的我多么期盼走在江南的石板桥上,望着一叶叶小舟荡漾在城里的小河,但我达达的马蹄不是美丽的错误,我也不是归人或过客,我是歌颂者。

2月中旬,单位组织人员去皖南高速交流学习,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在动身的前一夜,我半夜忽然醒来,我期盼又担心——现实中的皖南近了,梦想中的皖南会远吗?

南下的旅途开始后,同事们都很兴奋,大家都在讨论着皖南高速与皖北高速的不一样,我也冥想我的皖南。车继续在高速上前行,渐渐地,车里奏起了“呼噜交响乐”,而我,安静的享受着由北到南高速的.变化:皖北的金黄变成皖南的青绿;皖北的直线变为皖南的曲美;皖北的平原变为皖南的高山;皖北的桥梁变为皖南的隧道……

我看到皖南高速两旁的人家,白墙青砖的色彩让我着迷,每一栋小院打扮地都很精致,仿佛皖南人都是生活中的雕刻家。时近晌午,炊烟升起,清风徐来,皖南自在。

我们的第一站是高界管理处,高界处的美丽在于他历史的沉淀,走进高界处的黄澄澄的荣誉室,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化的积累才是荣誉的保证。荣誉室里的一块块奖牌、一个个奖项让我看到了高界人奋斗的历史,这历史对得起“高界”两字——高山仰止,高速无界……

曾有人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在来到黄山处之后,我想说——“安徽高速看皖南,皖南高速看黄山”。进入黄山管理处,犹如走进一幅经典的江南画卷——徽派的白墙青瓦在那里守望,灵璧的园林奇石在那里生根,江南的婉婉溪水在那里流淌,皖南的热情与情调在那里绽放。

南下之行让我领略了皖南高速特有的魅力与风情。如果说皖北高速是铮铮如铁的汉子,那么皖南高速就是风情万种的女子;如果说皖北高速是广阔无垠的大海,那么皖南高速就是波澜不惊的溪流;如果说我们是一首高昂的民歌,那么他们就是一曲婉约的小调;如果我们是远古的龙骨,那么他们就是刻在龙骨上的甲骨文。

白墙与青瓦齐飞,青山与绿水相映。古时的皖南人没有想到他们居住过的建筑会成为一种让人忘记城市喧嚣的山水画。我置身于白墙青瓦的抚摸,我的灵魂深处感受到了古人的睿智:简单就是美。当我走入厅堂,闭上眼睛,我听到了几百年前的风声雨音,我看到了风雨中的皖南犹如出水芙蓉。南下之行,我带着虔诚与期盼来,带着完美与收获离开。一路朝南的旅途,有领导的关怀,有同事的欢笑,我们如走在朝阳的柏油路,越来越平坦、越来温暖。美哉皖南、醉哉皖南。

相聚总有离别,学习总要归来,我会把皖南高速的文化精华学以致用,让皖南与皖北的歌声在界阜蚌高速交融。

篇15:皖南游记散文

皖南游记散文

途中挤火车、打扑克、分食、拍照云云,趣事繁多,甚于一人独行。人生之路,携友徐行,比之独居寡行,莫不平添意趣?

初至皖南,大呼空气甚好,奔行于道,视两侧之物,一草一木,一楼一塔,皆欣喜不已。细雨蒙蒙,只做江南水乡一景矣,并无烦忧。初入大王洞,虽夺光降温,未觉惊怕,行十余步,幸得人造五彩光线,一览钟乳石胜景。途中,每每观得石形态各异,逼真可爱,则感叹不已,赞誉自然之鬼斧神工。游毕,值雨后初霁,光穿云披叶倾泻而下,众呼晴矣,纷纷选占景物,拍照留念。归途中,吾六人笑语连连,观景玩耍,行至一处,疑前又一山洞,方惊觉四周无人迹,少人语,寒意乍起,已暮色渐合,惊恐之心再升。慌忙求助于外,复前行,得路。相视而笑,齐呼虚惊一场矣!

翌日游至杏花村,一探“牧童遥指杏花村”之究竟。同行者八人,分乘两车,时而疾奔,欲比赛先后;时而并驾徐行,赏景交谈。目见湖水、草林、稻田,耳闻人语、鸟鸣、虫声,无不以为世外桃源矣。数年之后,据一方土地于此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闲暇之日聚友于一舍,谈书论人,而后游湖垂钓,登山入林,岂不人生一乐事?午后驱车至平天湖,一路大呼“大湖,大湖”。古有青莲居士夜游平天湖,有诗云:“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今吾辈小儿亲临诗中好景,泛舟湖上,欲寻前人仙迹,体验平天胜景。一叶扁舟置身湖上,顿感渺小如沙鸥,于茫茫天地间。今尘世中琐事诸多,寻一方净土,抛却俗世杂念,回归自然,跃于窠臼之外,驰骋于青天后土,益广胸怀,悦情悦性矣。

于淫雨霏霏之日登游黄山,山中大雾吞没诸多胜景,心生遗憾。申时,攀至迎客松,游客众多,人满为患,适逢大风拨云散雾,阳光普照,近至迎客青松,远至天都高峰,皆清晰可辨,一时间欢呼声此起彼伏。奇松,怪石,云海,蔚为大观。黄山自古颇得文人墨客青睐,颂赞之辞不计其数,自知文辞拙劣,献丑之词方作罢。

次日阳光大好,奔至九华胜景敬拜地藏菩萨。禅院古刹,掩于群山之间,循山而上,幽谧之境令人沉心静气。行走于寺中,目视菩萨佛像,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皖南五日之行,余一北方小儿饱览江南自然好景,感叹南北之殊,收获颇丰。需感怀朋友及府堂之盛情款待,此情难以计量,不胜受恩感激。

篇16:皖南民居说明文

皖南民居说明文

为了防御盗贼和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徒家族获得的心理安全的需要,皖南人的民居都是高墙深院,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一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和外界沟通。并且墙大都是具有防止火灾蔓延的实用防火墙。而皖南民居的另一个特点是:这种以天井为中心,四面都是楼房,而且屋顶还具有都向着天井里面的结构。到了下雨天时,落下的雨水就会从四面倾斜的屋顶上流进了天井里面。俗称是:“四水归堂”。这一结构也充分并形象的反映了皖南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

皖南民居的选址、建设是大有来头的:它是遵循着多年的历史的《周易》里的风水理论来进行选址、建设的。

皖南民居与其他民居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皖南民居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以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农民的思想意识和一般市民阶层,追求与文人、官宦阶层相一致的生活情趣,因此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皖南民居在基本定式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亭院、开凿水池、安置漏窗、巧设盆景、雕梁画栋、题兰名匾额、创造优雅的生活环境,均体现了当地居民极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皖南即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那里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是个美丽的地方,而皖南民居,更是突出了这里的文化。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白墙、灰瓦是皖南民居给人最突出的印象。他们的马头墙不但造型优美,还能防火,阻断火灾蔓延。皖南民居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高墙深院,这样可以防御盗贼;二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维护。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这种以天井为中心的封闭型建筑,在下雨的时候,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向天井,俗称“四水归堂”,这也形象地反映了皖南商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

皖南民居多为两层以上的楼房,中间是天井,厅堂设在天井的北侧,厅堂与天井之间不设墙壁与门窗,属于开阔的空间。在厅堂的北侧,也就是后部的木质太师壁的`两侧为不装门扇的门。太师壁前面放置茶几八仙桌等家具。厅堂东西两侧,分别放置几组靠背椅与茶几,人们常常将一些器具放置在上面做装饰。

我十分欣赏那风格独特的皖南民居,它反映着皖南悠久的文化与历史,是皖南人智慧与力量的结晶。皖南民居显示了皖南人那朴实、和睦的品质。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区民居的样式与风格也截然不同。要说样式最绝妙的,就要说到皖南民居了。

说它最绝妙,主要有三点。

一是处处是景,步步入画。皖南人的居住地大多依水而建,层楼叠院,便与那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辉相映,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绝妙无比的山水画。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宏村”。拥有绝妙的田园风光不说,还被誉为了“中国画里乡村”。

二是高墙深院,青瓦白墙。这是皖南民居最大的特点。错落有致的马头墙除了造型美观,还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一方面,它还有防火的实用功能。倒也是“华而有实”啊!

这三,便是皖南民居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这种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同时,它也形象地反映了皖南商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这与山西民居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皖南民居多为两层以上的楼房。走进院里,你会看到一个很小的天井,绕过天井向北看,这就是厅堂了。厅堂与天井之间不设墙壁与门窗,属于开阔的空间。主人一般都在厅堂里会见、招待客人。

皖南古民居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不仅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

皖南民居宛然一个无须妆点的世界级公园,不愧为中国民居中的一株亮丽的奇葩!

篇17:皖南古村落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参观皖南钱口古镇,一个被誉为“世界遗产”的古村落。我们主要集中了明清官员的住所和富商回国后的建筑。俗话说‘见宫殿到北京,见房屋到潜水’;知名电视剧《聊斋》,就是在我们老宅门口拍的。

和皖南古建筑一样,前口古镇的建筑也是用蜿蜒的深洞分割或连接,一般只允许一个人通过。于是形成了一条幽深幽僻,独具特色的小巷,安静祥和,生活气息浓厚。大街小巷都铺着青石板或者大理石条,很优雅。图案丰富多样的青石板,久经雨水冲刷更是挥之不去。如你所见,许多石头上都长满了青苔,默默地向人们展示着历史的年轮。

当我们漫步在千口古镇时,可以看到一些房屋的木门上还刻着“大夫帝”、“尚书帝”、“天官上清帝”等字样。千口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可见一斑。这些官邸的门槛远高于经商的有钱人,大概就是所谓的“高门大户”吧。进入大厅时,青石板地面中间有沟渠,用于排水。还有一句话叫“肥水不流外人田”。上面的方形空间非常适合照明。室内两层木质建筑,无论是墙壁、屏风、楼梯扶手还是窗户,都连接着精美的图案,让人着迷于古人高超的建筑和审美艺术。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这个‘小裤楼’,顾名思义,就是小裤住的楼。相传这房子的原主人是一对小康老实的夫妻,中年才得到一个女人,算是她掌上明珠。结婚的时候,她不能放弃婚姻,于是招了一个老公。这个女人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这座建筑,所以她被命名为“小裤楼”。现在还住在这栋楼里的老人,就是那条小裤子的后代。如果你感兴趣,你可以和他谈谈。

好吧,我给你介绍一下。希望你玩得开心。谢谢你。

篇18:皖南古村落导游词

大家好!

今天欢迎你们来到皖南古村落。

宏村四周依山傍水,放眼望去一片葱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池的荷花塘,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一把把荷叶像小绿伞一样,重重叠叠的不留一点缝隙,把池塘里的水都遮住了。

穿过池塘来到宏村的近前,一道像玉带一样的护城河水环绕宏村的外围,把宏村包裹的密不透风,既能防御外来者的侵犯,又能自成一格,把宏村与外界隔开成为“世外桃园”人们一年半载足不出户都能安居乐业自给自足。护城河中央有一座像出鞘的宝剑一样的小桥,时时刻刻保护着神秘的古老村落。护城河的水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引来许许多多大大小小中外画家驻足写生,给古村落平添一道风景线。

走进古村落第一站我们来到当时的书院。这里结构简单用料考究,柱子都使用上百年的银杏树、白果树建造成的。上面的横梁都是用樟木做成的,不会遭虫子咬,也不会结蜘蛛网。二百年没人打扫,还是焕然一新的样子。这个书院叫“志成堂”,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希望自己的子孙,都能志同道合学业有成光宗耀主。

走入像迷宫一样蜿蜒曲折的石板路上,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股清澈的河水流淌,随处可见人们洗菜淘米的身影,游人纷纷不禁感叹先人的聪明智慧。古村落水系统设计得天衣无缝科学合理,没有一滴流入外界都得到了合理的应用,这可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不知不觉来到“敬德堂这是明代建筑简洁大方、线条流畅。厅堂的柱子全是方形的,房子主要是框架结构,不用一颗钉子是卯榫结构,即使是地震砖墙回到,框架不会到有防震作用。

宏村的村落错落有致古朴大方,被青山环抱绿水环绕。欢迎你们到此一游,会不枉此行的。

篇19:皖南古村落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世界遗产’之称的古村落――皖南潜口古镇游玩。我们潜口主要集中了明清时期官宦住宅与富商回乡后的建筑。有句俗话说的好,‘看皇宫到北京,看民宅到潜口’;大家熟知的电视剧――聊斋就在我们潜口老宅拍摄的。

我们潜口古镇的建筑与大家印象中的皖南古建筑一样,多由曲折幽深的巷道分割或相通,巷道一般仅容一人通过。因此,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深幽巷,显的安静、安祥,生活气息浓厚。街巷路面多用青石板或麻石条铺砌而成,显得格外雅致。那花纹丰富多变的青石板经过雨水的长期冲洗后,更加令人留连。大家可以随出看见很多石头上面布满青苔,向人们默默展示历史的年轮。

我们潜口古镇随处走走就能看到某些宅院的木雕门楼上仍刻有‘大夫第’‘尚书第’‘天官上卿第’等,潜口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可见端倪。这些官宅的门槛较经商富户民宅的门槛高出很多,大概就是所谓的‘高门大户’之意吧。进入厅堂,青石板的地面中间一般都留有沟渠,是排水之用,也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说,上面四方空间,采光极妙。室内两层木楼,无论是墙壁,屏风,楼梯的扶手还是窗户都有精美的图案连结,让人不能不对古人高超的建筑、审美艺术神往。

这里重点给大家介绍这座‘小裤楼’,顾名思义就是小裤住的楼。相传,这座宅院的原主人是一家境殷实的敦厚夫妇,到了中年才得一女,视为掌上明珠,待到出阁的年纪,舍不的外嫁,遂招一夫婿,此女终其一生未曾出过此楼,故名‘小裤楼’而大家看到此楼目前仍在住的这位老者,就是那位小裤的后代,大家若有兴趣不妨与他攀谈攀谈。

好了,我给大家介绍到这,剩下的时间自由活动,希望大家玩的开心,谢谢大家。

篇20:皖南游记作文400字

星期五(8月12日)当暮色降临时,我和爸爸、妈妈,宋伯伯一家和叔叔一家组成一只小小的旅行团,向着我们的目的地皖南进发了。

我们一路上欢歌笑语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安徽省的石台县,我们在那吃了一些夜宵,妈妈就叫我赶快休息,明天才有精神玩,我听了便上床睡了。

第二天,妈妈早早的叫我起床说:“刘恩奇,快起床,马上就要走了”于是我翻身起床,背起背包上了路。我们沐浴着初秋明媚的阳光出发了,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看着窗外瓦蓝瓦蓝天空、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景色呈现在我的眼前。田野里到处是抽穗的稻子、绿油油的蔬菜,眼前的一切令人心旷神怡。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融入了这美丽的大自然中。

很快我们一行人就来到了牯牛降风景区,这里是88年开始评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为全国274个森林和野生自然动物保护区之一。

牯牛降风景区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千峰竞秀,风光旖旎。区内主峰牯牛大降海拔1727米。在山林中穿行,峰上怪石嶙峋,古树遮天,我们几个小伙伴跑在第一,把大人们都摔在后面。我们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爬到了山顶,牯牛降常年雨量较大,林茂草盛,云雾袅绕,到了峰巅向下俯视,云雾仿佛一条条银带在峡谷中缓缓流动,有时又似脱缰野马,呼啸奔腾,令人心潮起伏。至于云湖,则形成于山峦盆地之中,铺云叠雾,群峰环绕,郁葱作衬。哇!山上真美啊!我情不自禁的往山下大叫一声,山谷里有阵阵回声,这里美丽的景色让我留连忘返。

第三天。我们按计划到黄崖山的一个大瀑布,这里有一个天然游泳池,池面上波光粼粼

,像龙身上的片片银鳞闪闪烁烁,初秋,我们都纷纷跳入池塘快活的游泳。我迫不急待跳下水,哇,好冰凉。我急忙上了岸,接着,我慢慢的下水,适应了水的温度后我在水里快活得游来游去,和小伙伴戏水,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是下午两点了,我们要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地方。这次旅游真开心啊!别了黄崖山!

篇21:皖南土鸡作文350字

皖南土鸡作文350字

我家乡的皖南土鸡可是远近闻名的。

平常的鸡都是用饲料养的,可是,我家的鸡是吃别人丢弃没吃完的包子,发馊的`的东西。平常的鸡生出来的蛋是蛋白多,蛋黄少,而我们的皖南土鸡由于是吃面粉做出来的包子之内的,蛋黄多,蛋白少,吃起来的味道也跟用饲料饲养的鸡要好吃的多,土鸡土鸡顾名思义是土生土长的鸡,当然比人工饲养的鸡好得多。

我的二伯有一座山,是专门用来养鸡的,有土鸡,也有吃饲料长大的鸡。我今天特意来到二伯山上观察土鸡和饲料鸡。二伯叫我给鸡喂吃的,来到饲料鸡的窝,发现饲料鸡全身很白,鸡冠的颜色很淡很淡,全身白的像一只天鹅。但是他们却不怕我,反而蜂拥而至,争先恐后地扑上饲料盆,由于我害怕鸡,就把手放掉,它们又疯狂地往地上扑,生怕食物被别人抢去了。来到土鸡窝,它们羽毛的颜色接近黑色,是棕色,鸡冠的颜色非常非常红,像血的颜色。我一来,就往旁边飞,非得看我走了才进食。

土鸡肉质非常好,特别是鸡蛋,蛋黄多,刚好所有维生素全部都在蛋黄里,我从小吃蛋,就吃蛋黄,每天都要吃一个蛋补充维生素。当然,多吃无益。

篇22:皖南之旅高中作文

早就向往皖南秀美的山水和徽州深厚的人文底蕴,于是,在这个流火的七月,我们暂别城市的喧嚣,抹去心头的烦恼,向着皖南徽州古地,开始了自驾之旅。。

最初的路线,是公认的仿古探幽之旅——像当年李白一样,沿秋浦河逆流而上,先后游览了大王洞,秋浦河,百丈崖。

“洞户千年叫不开,白云无主自徘徊。只因种玉人归后,一闭春风待我来。”大王洞,秋浦仙境的一块奇异的瑰宝,一个融山、水、洞于一体的庞大艺术珍品。百丈崖,集青山、绿水、奇石、飞瀑、幽谷为一体,被驴友们称为“百丈崖里去探险,户外运动都玩转”的着名探险景区。它随时接受冒险者们的挑战。

而隔着这两个风景区的,便是令诗仙李太白留下三十多首《秋浦歌》的才情之水——秋浦河。历史上文人墨客寻幽访胜,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诗文佳作,因而美丽的秋浦河又被誉为“流淌着诗的河流”。随着沿路的观赏,愈发觉得秋浦河水的清,水的静,水的朦胧美,堪比天宫中的圣地--瑶池。一眼望去,秋浦河水透着通绿色的光,再加上太阳光的照射,河面上犹如洒满了晶莹闪耀的钻石,让我无法移开目光。只是呆呆地,静静地望着车窗外,心中却强烈地渴望能捧一捧秋浦河的水,把秋浦河水的美和魅力保留!

但这些美景,都不如最后的奇景让我震撼!那就是古徽州祁门的牯牛降国家森林保护区!

这是一个被称为华东最后一片处女地、被认为是人们心中的侏罗纪的自然圣地的地方。她的绰约风姿令人倾倒,她的自然魅力让人眼前一亮。听,瀑布的欢唱;看,白云的飘流;闻,竹林的清新;感,细雨的温柔。一切的一切,似乎在诉说着她自身的美……

沿着曲折蜿蜒的山路,我们终于到达了建立在山腰湖边的木屋,一排排原木搭建的别墅错次排开,依山傍水,做工堪称精妙。能在如此险峻之地建造房子,真是生命的奇迹啊!而那,将是我们的住所。木屋前方,牯牛湖边,大大的伞下摆放着数张休闲桌椅,围绕在四周的是一片绿如翡翠的山水,山涧中清脆悦耳的蛙叫,处处低飞的蜻蜓……供前来游玩的人们享受纯天然的美景。

在安置完后,我们一行人又沿着山涧边的栈道往山上走,不时还能看到从山涧水底冒出来或大或小的白沫,似乎是泉眼在涌动呢!走至半路,欣赏到了着名景点——黄龙潭瀑布那恢弘的气势,刚刚经过的水是那么平静,这瀑布则如此气势汹汹,瀑布水疯狂地向下扑去,形成了许多白色的小漩涡。再沿着山上的陡石爬去,我们进入了山林间。

胆战心惊地走在两山间的吊桥上,不得不承认,这里的木质吊桥可真多,还有了一定的年代,算得上是“原生态的老古董”啊!站在建立在峭壁上的木板上,俯视下方那湍急的黑龙潭,水黑乎乎的,似乎浅的见底,又仿佛深不可测。

突然间,天上乌云翻滚,天色晦暗,不时还有几道闪闪白光,木板下的水也变得格外湍急,弄得大家有些心慌和害怕。

果不出其然,一眨眼的功夫,雨就像止不住似的从天上滚滚落下,山里面也起了大雾,一切显得格外得诡异,却是我们这些城里人从没见过的一面。等我撑起了自己的伞后,才惊奇地发现别人都忘了带伞,就这样,我亲眼目睹了许多人一瞬间老母鸭变成落汤鸡,目睹他们狂呼乱喊地向山下木屋飞奔……

“喔!徜徉,欢唱,奔跑;放飞自己的心情,把城市的喧嚣通通地抛于脑后。把心中的烦恼洗涤一空,让轻松,快乐,欢笑常伴一生……”

晚上,雨停了。我静静地坐在湖边的休闲椅上,面对一池墨绿湖水,满目苍翠青山。雨后山林的空气,清新得让人觉得似乎不在这个星球上。“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时间,我觉得内心无比宁静!牯牛降,形成于4亿年前,成熟于一亿年前。那时,人类的祖先恐怕还没出现在非洲吧?!而在其后很久后的数千年里,人世间是潮起潮落,朝代更替,繁华浮沉,但牯牛降的青山绿水,始终是那样静静伫立,即便山间的蛙鸣,也没有丝毫所动。迦叶尊者在佛前的拈花一笑,或许是笑世人为名利奔波的愚蠢吧?

翌日清晨,天蒙蒙亮,山外仿佛是个结界,山里头的大雾把缕缕白光掩在了外面。山间的空气格外的清新,仿佛带着丝丝仙气。昨晚的雨替山水洗了个澡,水是迷幻般的绿!

心静即是永恒,这就是牯牛降给我的最大启迪。

篇23:皖南古村导游词作文

大家好,欢迎来到被誉为“世界遗产”的安徽省黔东南古镇。在明清时期,富商回到家乡后,我们的钱口主要集中在官邸和建筑物上。俗话说:“看北京的宫殿,看钱口的民房”。著名的电视连续剧《聊斋志异》是在我们前口的老房子里拍摄的。

我们古老的钱口镇的建筑与安徽南部的古老建筑相同,大家都记得。它们大多是通过曲折和深深的车道分开或连接的,这些车道通常只允许一个人通过。因此,形成了一条独特的深幽的车道,安静,祥和,充满生机。街道和小巷大多铺有青石板或花岗岩条,格外优雅。长时间被雨水冲刷后,图案丰富多样的青石板更加缠绵。每个人都可以立即看到许多长满青苔的石头,静静地向人们展示着历史的年轮。

如果我们在钱口古镇里走来走去,可以看到有些房屋的木门上还刻着“狄医生”,“尚书帝”,“天官上清帝”等。钱口历史悠久,收藏着人文。这些官邸的门槛比富裕商人的私人官邸的门槛高得多,这可能意味着所谓的“大家庭”。进入大厅时,通常在青石地板中间有一些沟渠,用于排水,还有一种说法是“肥沃的水不会流出田野”。上方的四个方形空间具有奇妙的照明效果。室内的两层木结构建筑的墙壁,屏幕,楼梯或窗户的扶手上都有精美的花纹,使人们着迷于古代人的精湛建筑和审美艺术。

在这里,我将主要向您介绍这座“小姐之家”,顾名思义,这就是这位女士居住的房子。根据传说,这所房子的原始所有者是一对富裕的已婚夫妇,他们有一个中年的女儿。她被视为掌中的宝石。当她在展馆里时,她拒绝结婚,所以她招募了一对丈夫和儿子。这座建筑从未有过,因此得名“ Miss Building”。您会看到仍然住在这栋建筑中的那个老人是那位女士的后代。如果您有兴趣,不妨与他交谈。

好吧,让我向您介绍一下。其余时间我有空闲时间。希望大家玩得开心,谢谢。

篇24:皖南古村导游词作文

镇的建筑与大家印象中的皖南古建筑一样,多是由曲折幽深的巷道分割或相通,巷道一般仅容一人通过。所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深幽巷,显的安静、安祥,生活气息浓厚。街巷路面多用青石板或麻石条铺砌而成,显得格外雅致。那花纹丰富多变的青石板经过雨水的长期冲洗后,更加令人留连。大家可以随出看见很多石头上面布满青苔,向人们默默展示历史的年轮。

我们潜口古镇随处走走就能看到某些宅院的木雕门楼上仍刻有‘大夫第’‘尚书第’‘天官上卿第’等,潜口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可见端倪。这些官宅的门槛较经商富户民宅的门槛高出很多,大概就是所谓的‘高门大户’之意吧!进入厅堂,青石板的地面中间一般都留有沟渠,是排水之用,也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说,上面四方空间,采光极妙!室内两层木楼,无论是墙壁,屏风,楼梯的扶手还是窗户都有精美的图案连结,让人不能不对古人高超的建筑、审美艺术神往。

这里重点给大家介绍这座‘小姐楼’,顾名思义就是小姐住的楼。传说,这座宅院的原主人是一家境殷实的敦厚夫妇,到了中年才得一女,视为掌上明珠,待到出阁的年纪,舍不的外嫁,遂招一夫婿,此女终其一生未曾出过此楼,故名‘小姐楼’而大家看到此楼目前仍在住的这位老者,就是那位小姐的后代,大家若有兴趣不妨与他攀谈攀谈。

好了,我给大家介绍到这,剩下的时间自由活动,希望大家玩的开心,谢谢大家。

篇25:介绍皖南民居的作文

在安徽长江以南的山地丘陵中点缀许多民居,这就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皖南民居。

为了防御盗贼和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徒家族获得的心理安全的需要,皖南人的民居都是高墙深院,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一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和外界沟通。并且墙大都是具有防止火灾蔓延的实用防火墙。而皖南民居的另一个特点是:这种以天井为中心,四面都是楼房,而且屋顶还具有都向着天井里面的结构。到了下雨天时,落下的雨水就会从四面倾斜的屋顶上流进了天井里面。俗称是:“四水归堂”。这一结构也充分并形象的反映了皖南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

皖南民居的选址、建设是大有来头的:它是遵循着多年的历史的《周易》里的风水理论来进行选址、建设的。

皖南民居与其他民居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皖南民居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以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农民的思想意识和一般市民阶层,追求与文人、官宦阶层相一致的生活情趣,因此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皖南民居在基本定式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亭院、开凿水池、安置漏窗、巧设盆景、雕梁画栋、题兰名匾额、创造优雅的生活环境,均体现了当地居民极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篇26:介绍皖南民居的作文

走进皖南古村落,便会看见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处处是景,步步入画。

皖南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西递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幢。代表徽派民居建筑风格的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

青瓦、白墙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断火灾蔓延的实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徽派民居的另一特点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这种以天井为中心,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态。

皖南民居不仅建筑有特色,而且地处安徽南部,黄山脚下,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一片片皖南古建筑,布局精巧,错落有致,镶嵌在名山秀水之中,天造地合。白墙黛瓦,朴素淡雅,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仿佛是一个远离喧闹的世外桃源。

蓝天青山碧水,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青砖黛瓦。皖南之美,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美在文化与生态的完美结合。

篇27:介绍皖南民居的作文

皖南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宏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幢.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动静相宜,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西递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代表徽派民居建筑风格的“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

青瓦、白墙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断火灾蔓延的实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徽派民居的另一特点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这种以天井为中心,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态,这与山西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

皖南民居以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大量古建筑而驰名.新安为文化之乡,历史上多出官宦商贾,仅歙县举人以上的士官即达数百人.徽商更是遍及皖南.“富室之称雄者,江南首推新安”,他们巨大的财富,营造了皖南这个精美的古民居博物馆.今存徽州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主要集中在黟县、歙县、绩溪、休宁.黟县今存古村落十余处,要者如西递、宏村、碧山、屏山等.黟城古建筑更多.全县保留有价值的古建筑数百处.仅西递就有122幢.歙县共有古建筑365处,有价值的一百余幢,古祠堂27座,集中在雄村、呈坎、潜口、棠樾、深渡等村.绩溪今存古建筑一百余处,集中在|头、坑口、冯村、上庄等处.古村落一般由牌坊、民居、祠堂、水口、路亭、作坊等组成,有的村落规模很大,如呈坎有街巷99条,陌生人进去后往往会迷失方向.许多村落布局井井有条,宏村的水系就是一例.宏村在村头依山筑坝,村内水渠从街道两侧进入每户,汇于村中部的月塘.再分流至户,流入南湖.每户都有大、小水渠,分供洗涤和饮用水.民居的布局一般是以天井为中心的三合院或四合院,两层高度.中型、大型宅院采用多院落组合,建筑全是粉墙黛瓦.旧时大户人家的许多建筑群,规模庞大,采用徽州三雕装饰,布局精巧,错落有致.一片片皖南古建筑镶嵌在黄山、九华山、新安江广阔的名山秀水之中,天造地合,宛然一个无须妆点的世界级公园.

皖南民居为两层以上的楼房,中间围合一个很小的天井,厅堂设在天井的北侧.厅堂与天井之间不设墙壁与门窗,属于开阔的空间.在厅堂的北侧,也就是后部是木质的太师壁,太师壁的两侧为不装门扇的门.太师壁的前面放置长几、八仙桌等家具.厅堂东西两侧,分别放置几组靠背椅与茶几,人们常常将一些器具放置在上面作为装饰.

皖南古村落是指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以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是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历史传统村落,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

皖南山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其村落.皖南古村落不仅与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结合,而且加上明清时期徽商的雄厚经济实力对家乡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兴旺发达,那些徽商还乡后以雅、文、清高、超脱的心态构思和营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环境更为丰富,村落景观更为突出.

皖南古村落与其它村落形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皖南古村落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古村落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农民的思想意识和一般市民阶层,追求与文人、官宦阶层相一致的生活情趣,因此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皖南古村落民居在基本定式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庭院,开凿水池,安置漏窗、巧设盆景、雕梁画栋、题兰名匾额、创造优雅的生活环境,均体现了当地居民极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皖南古村落选址、建设遵循的是有着多年历史的周易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注重物质和精神是双重需求,有科学的基础和很高的审美观念.皖南古村落的建筑特色是随着明清时期徽商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能够在有限的建筑空间内最大程度地体现其构思的精巧以及工艺的高超,实为别具匠心的建筑形式.后来徽商逐渐衰败没落,而这种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却因依附于古民居村落而保留下来,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

[介绍皖南民居的作文]

篇28:记忆中的皖南作文

记忆中的皖南作文

记忆中的皖南,是小桥流水的一首诗,是粉墙黛瓦的一座屋,是遮风挡丽的一个臂膀,这是皖南,伴我成长的皖南。

皖南,我根之所系的家乡。

是这样的一座小城,在无数个黑夜里伴我悄然入眠;在我疲倦时用满目翠绿清流我双眼;在我失意时用清风给予我安慰……我记忆中的皖南就是这样一个“家”,温暖、柔情、善解人意。他用江南独有柔情安抚我的每一瞬,都被我留在记忆里,是家的痕迹。

独自撑一把油纸伞,走过悠长、悠长的雨巷。

温柔多情的皖南亦是这样一个弥漫着浓浓诗情的地方。这里,有流动着靛青澄水的诗河——秋浦河。记忆里的诗都与这条河有关。

犹记得七八岁少年时,常常伴着父母在诗河旁散步,河风微微泛着腥甜,可以抚平心底的躁热,恍惚之间,幼小的我会想出好多好多诗一样的`句子来,一句句记在纸上,多年后翻起,竟似能隔着陈旧的时光闻到那时草木的清新。是这样的皖南,用他的旖旎风光,唤醒我对诗的憧憬。

这里,是皖南,我在这里成长,收获了第一份成绩与赞美,第一次接触美好,第一次尝到努力的果实。家与诗,让我慢慢成长。

以皖南的柔情为起点,我要去到更远的远方,用点滴进步勾勒出成长图卷。

这就是皖南——我永远眷恋的家;我心中的第一首诗;我漫漫人生的起点;多年后远离家乡的夜里倍感疏衾时第一个会想起的地方……他不在记忆中,原来他早已深深镌刻在我的生命里,这份深情,随年岁,只增不减。

我与李白作文

小港街道形象宣传主题口号摘抄

青海湖旅游主题形象宣传口号

皖南的一颗明珠石台400字作文

十一长假作文

优秀作文:西递游记

李白千古名篇送别诗《赠汪伦》原文赏析

清溪行 李白赏析-清溪行 李白阅读答案

清溪行古诗李白阅读答案

写民居的作文

游皖南作文
《游皖南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游皖南作文(精选28篇)】相关文章:

李白——《清溪行》2023-08-13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2022-12-09

《清溪河畔春意浓》阅读答案2023-04-09

安徽旅游景点导游词2022-12-12

安义千年古村落2022-11-29

李白《赠汪伦》古诗词赏析2023-10-29

马仁奇峰一日游五年级作文2023-05-14

徽州游记作文2023-08-25

广告专业安徽宏村写生总结2022-04-30

李白赠汪伦的诗赏析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