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河畔春意浓》阅读答案(推荐8篇)由网友“神龙Puff”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清溪河畔春意浓》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清溪河畔春意浓》阅读答案
《清溪河畔春意浓》阅读答案
①一月下旬,还是严冬季节,暖暖的阳光便从厚重的天穹里哗啦啦地泼洒在綦江城,也温婉地倾泻在了一湾澄澈如镜的清溪河。“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清溪河改写了杜甫的诗句,不到二月,早春便俨然落户了清溪河。
② “嗬,上船啰。”艄公长篙一点,小船便离了岸边,顺着绿水如歌如诉地款款前行。“欸乃一声山水绿”,河畔两边一排排密匝匝的翠竹林更显幽谧、宁静,一任春意漾漾流淌。河水真的很静,只有变幻的水流发出潺潺的音响。眼前的溪流,澄澈清莹,浓绿逼人,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这是怎样的一条娉婷绰约、富于风致的原生态河流呵——盈盈一水,九曲分明,宛如一条玉带,袅袅地将“清溪河水上十景”环绕怀中。
③船过白鹤林时,我伸颈遥望,期冀能望见那壮观的几千只白鹤在这里凌空飞舞。可惜未见白鹤翱翔,但见一群灰色鸭子扑棱棱地跃入溪流,“嘎嘎嘎”地在水中奋力划游。“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与杜甫的“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倒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禁令人莞尔。
④有人说,清溪河的特点是“幽”,流水咏幽诗,白鹤传幽情,翠竹绘幽画,轻舟荡幽意,可谓“清溪巴渝幽”。此言极是,但我认为还应加一个字“静”。只有“静”,才能更突出“幽”的妙境。你看,两岸绿色欲滴的翠竹倒映水中,如一幅幅流动的水彩画次第展开;而明净如练、清澈如玉的河流,婉约得令人陶醉,那细细的波浪撞击声,那鱼儿唧水的咂咂声,和着那一篙一篙轻柔的摇橹声,全都在这静谧、祥和的氛围中,有一种天籁之音。只有这样的声响,你才能体会到静的可贵,幽的美妙,也才会感受那近岸、远水、竹林、半岛、山麓、缓丘起伏的田园风光,那淳朴的山野风情也才会真正令你眼热心动,流连不去。
⑤ 听人说,清溪河最令人称绝的应是水上十景中的“太极神图”。当小船荡漾在位于沾滩闸坝上游约300米处的河段时,只见火烽山对岸,横出一长条形半岛,随之蜿蜒弯曲成“V”形的小河,山水相间,当地人称为“阴阳合”。这种奇妙的清溪河曲与两岸地形构成了一幅天然的蕴含阴阳玄机的太极图景。不能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⑥我伫立船头,凝视着这一奇妙的天然“阴阳合”自然景观,其意蕴令人遐想联翩: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前不久,读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这位皇帝一生不迷恋权利,而是追求精神的安宁与自由。而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也敢于放弃官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过着 “躬耕自资”的生活。他们都追求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在这穿越千年的不朽文字中,去探望人生,寻找精神的家园。这种进与退、得与失的人生哲学,不正应合了阴阳合的“太极神图”吗?
⑦“嘭”的一声,沉思中,小船靠岸了。回首望,阳光依然普照河面,绿水依然潺潺流去,春意正盎然。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退休后能否来此,买一小屋,租一块地,晓耕晚锄,侍弄菜园。闲来去清溪河畔,或垂钓,或荡舟,或歌吟,或写作……不亦悦乎!
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清溪河畔浓浓的春意?请简要概括。(3分)
2.下列句中的水与清溪河水的特点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
B.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范仲淹《岳阳楼记》)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郦道元《三峡》)
D.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柳宗元《小石潭记》)
3.第③段中加点的.“异曲同工之妙”指什么?(2分)
4.品味语言(6分)
(1)两岸绿色欲滴的翠竹倒映水中,如一幅幅流动的水彩画次第展开(这里运用比喻有何表达效果?)(3分)
(2)那细细的波浪撞击声,那鱼儿唧水的咂咂声,和着那一篙一篙轻柔的摇橹声(这几种声响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几种声响?)(3分)
5. 清溪河上的“太极神图”为什么“最令人称绝”?(2分)
参考答案:
1.(3分)从暖暖的阳光、澄澈如镜的绿水、一排排密匝匝的翠竹林、扑棱棱跃入溪流中的灰色鸭子身上都可见到浓浓的春意。(写出三点即可)
2.(2分)D
3.(2分)都通过小动物传递出春的暖意和生机。(意对即可)
4.(1)(3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岸的翠竹倒映水中的美丽图景(1分),翠竹的绵长,溪水的澄澈幽静,绿色青翠欲滴,富有动态的美感(答出加点中任一点给1分),表达作者的欣赏陶醉之情(1分)。
(2)(3分)①特点:细微、轻柔(1分,意近即可) ② 反衬(衬托)出清溪河的静谧和幽美(以动衬静),渲染出静谧祥和的氛围,烘托作者欣赏陶醉之情。(写出两点即可)
5.(2分)①地形十分神奇:奇妙的清溪河曲与两岸地形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太极图景;②蕴含阴阳玄机,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③令人遐想联翩:让人探望人生,寻找精神的家园,思索进与退、得与失的人生哲学。(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篇2:清溪行阅读答案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本诗为李白在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秋天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作。
(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诗的五六句“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除了对偶外还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妙处。
参考答案
(1)清澈。(1分)喜欢清新的大自然,(1分)喜悦之中又含寂寞孤独(落寞抑郁)之气。(1分)
(2)比喻手法(1分)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2分)给人形象生动、身临其境之感。(2分)
附:《清溪行》赏析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诗,是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秋后李白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所作。池州是皖南风景胜地,景点大多集中在清溪和秋浦沿岸。清溪源出石台县,仿佛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经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汇入长江。李白游清溪作有许多有关清溪的诗篇。这首《清溪行》主要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寓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
清溪清我心,诗人一开始就描写了自己的直接感受。李白一生游览过很多名山秀川,独有清溪的水色给他以清我心的感受,这就是清溪水色的特异之处。开篇就赋予客观景物主观化特性。
接着,诗人又以衬托手法突出地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澈。新安江源出徽州,流入浙江,向来以水清著称。南朝梁沈约就曾写过一首题为《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的诗:洞彻随深浅,皎镜无冬春。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新安江的水是清澈的,作者用清溪的水与之相比: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意思是:新安江,能比得上清溪这样清澈见底吗?这样,就以新安江水色之清对比衬托出清溪的更清。
然后,又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就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这样一幅美丽的.倒影,使读者如身入其境。宋代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价说:《复斋漫录》云:山谷言: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又云:船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沈云卿诗也。予以云卿之诗,原于王逸少《镜湖》诗所谓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之句。然李太白《入青溪山》亦云: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虽有所袭,然语益工也。
最后,诗人又回到自己的主观感受,创造了一个悲切凄凉的清寂境界。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杂的长安,来到这清澈见底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我心,但对于胸怀济世之心和报国之志的诗人,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因此入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诗人听来,就是在为他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内心一种落寞郁闷的情绪。
篇3:鹤溪河畔春意浓作文350字
鹤溪河畔春意浓作文350字
立春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可是这两天天气还是那么阴冷,我总觉得春天还没有来。爸爸却对我说,到鹤溪河畔去,准能找到春天的迹象。于是,我们一家三口昨天上午去鹤溪河畔寻找春天。
啊!春天真的来了。春风唤醒了鹤溪河畔睡梦中的花草、树木。石头缝里的小草偷偷的探出嫩绿的“小脑袋”,向人们微笑,又像是在与我们捉迷藏呢!多有意思的小草呀!河对岸一溜的迎春花张开金色的小喇叭,吹出了自己的风姿。河边上的柳树挥动刚长出的柳叶,像在欢迎春姑娘的到来。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古人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花坛边的红叶李火红火红的'花骨朵儿可好看了,就连刚长出的嫩叶也是红红的,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用红布遮着自己的脸,怕被别人看见一样。花坛里的蝴蝶花开得可欢了,就像五颜六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我望着这春天的美景,不禁心潮起伏,我们的祖国就像春天的花园,到处都是生气勃勃、万紫千红。
希望的春天,我拥抱你! 美丽的春天,我喜欢你!勤劳的春天,我爱你!
篇4:李白《清溪行》阅读答案
清溪行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1)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4分)
(2)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答:(1)颔联用衬托手法侧面描写清溪的清澈。(1分)新安江水的确是清澈的,然而,与清溪相比又将如何呢?以新安江水色之清对比衬托出清溪的'更清。(1分)颈联用比喻的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1分)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将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与鸟在山中飞行的情景倒影在清溪之中,就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这样一幅美丽的倒影,使人如身入其境。(1分)
(2) 尾联创造了一个悲切凄凉的清寂境界。(2分)诗人来到这清澈见底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心”,但对于胸怀济世之心和报国之志的诗人,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因此入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为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内心一种落寞郁闷的情绪。(2分)
篇5:李白《清溪行》阅读答案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年),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杂的长安后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所作。②新安江:在浙江境内流入钱塘江,以清澈闻名。
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
2、诗的颔联、颈联分别用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水色的清澈(1分)。寄托了诗人喜清厌浊(喜欢清新的大自然,厌恶混浊的长安)的情怀。(2分)
2、颔联运用衬托的手法(1分),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1分)。颈联运用比喻手法(1分),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就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写出了清溪水的清澈。(1分)
篇6: 清溪行李白阅读答案
清溪行李白阅读答案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②,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年),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杂的长安后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作。
②新安江:在浙江境内流入钱塘江,以清澈闻名。
15.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16.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4分)
15.水色的清澈(1分)。寄托诗人喜清厌浊(喜欢清新的大自然1分,厌恶混浊的长安1分)的情怀,
(或清寂1分之中又含空悲孤寂1分,或远游他乡1分而悲切、内心落寞忧郁1分的情绪)的情怀。
16.颔联运用衬托(对比也可)的手法1分,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1分。(或设问1分,诗人向新安江询问,你能比得上清溪这样清澈吗?强调清溪的清澈1分。
颈联运用比喻手法(1分),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1分)
附:《清溪行》赏析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诗,是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秋后李白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所作。池州是皖南风景胜地,景点大多集中在清溪和秋浦沿岸。清溪源出石台县,仿佛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经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汇入长江。李白游清溪作有许多有关清溪的诗篇。这首《清溪行》主要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寓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
“清溪清我心”,诗人一开始就描写了自己的直接感受。李白一生游览过很多名山秀川,独有清溪的水色给他以“清我心”的感受,这就是清溪水色的.特异之处。开篇就赋予客观景物主观化特性。
接着,诗人又以衬托手法突出地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澈。新安江源出徽州,流入浙江,向来以水清著称。南朝梁沈约就曾写过一首题为《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的诗:“洞彻随深浅,皎镜无冬春。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新安江的水是清澈的,作者用清溪的水与之相比:“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意思是:“新安江,能比得上清溪这样清澈见底吗?”这样,就以新安江水色之清对比衬托出清溪的更清。
然后,又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就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这样一幅美丽的倒影,使读者如身入其境。宋代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价说:“《复斋漫录》云:山谷言:‘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又云:‘船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沈云卿诗也。……予以云卿之诗,原于王逸少《镜湖》诗所谓‘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之句。然李太白《入青溪山》亦云:‘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虽有所袭,然语益工也。”
最后,诗人又回到自己的主观感受,创造了一个悲切凄凉的清寂境界。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杂的长安,来到这清澈见底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我心”,但对于胸怀济世之心和报国之志的诗人,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因此入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诗人听来,就是在为他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内心一种落寞郁闷的情绪。
篇7:春意浓-散文阅读
春意浓-散文阅读
春意浓_散文阅读
捻一把春泥,放与掌心,轻嗅它的味道,
採一条柳枝,看它以嫩芽吐绿,缕缕丝丝
随风摇摆,
冬,远了又近,春近了,却又走远了,天气乍暖还寒,
偶尔间,听到了鸟儿的鸣叫,虫儿低语,
等着燕儿北归,看到它们排列成行,排在
我家天空之上,拼凑成段段音符,奏出春
的乐章。。。。。。
走着走着,春天来了,草绿了,柳树发芽
了,露珠晶莹剔透挂在草尖,春暖花开了,
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泉水叮咚,大自然
的美景尽收眼底。
送走了冬的`寒凉,迎接春的温暖,
你何时会来?
带来春的气息,带来春的暖意,带来一片
生机盎然,
荷塘的冰雪融化,几根残叶也悄然隐退
滋生的嫩芽在慢慢伸展着身屈,日渐会变得强大,
春风轻抚,柳树长出新枝,花儿也长出蓓蕾,
蝴蝶,蜜蜂在枝头翩翩起舞,
春的脚步越来越近,
一股清香会弥漫整个心扉…
篇8:清溪行 李白赏析-清溪行 李白阅读答案
清溪行 李白赏析-清溪行 李白阅读答案
导读:
这是李白的一首写溪水的诗,诗中用字虽少,用情却极深,寄予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其原文如下: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清溪行字词解释:
⑴清溪:河流名,在安徽境内。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
⑵诸:众多,许多。
⑶新安江:河流名。发源于安徽,在浙江境内流入钱塘江。
⑷度:这里是飞过的意思。屏风:室内陈设。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
⑸向晚:临近晚上的时候。
⑹游子:久居他乡的人。
清溪行翻译:
清溪的水色给我清心的感受,清溪水色其它水泽的地方不同。就算新安江的水色清澈见底,那又怎么能与清溪相比呢?人好像在明镜中,鸟好像在屏风里的。入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我听来,就是在为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
清溪行简要分析: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诗。主要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创设了一个悲切凄凉的清寂境界,寄寓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流露出诗人因远离家乡、思念家乡内心的孤寂、落寞之情;以及胸怀济世之才的诗人内心难以言传的抑郁悲伤的情怀。
清溪行 李白 诗眼:
答:全诗的诗眼是“清”字,诗人一开始就描写了自己的直接感受。李白一生游览过多少名山秀川,独有清溪的水色给他以清心的感受,这就是清溪水色的特异之处。开篇就赋予客观景物主观化特性。接着,诗人又以衬托手法突出地刻划清溪水色的清澈。
清溪行 李白阅读答案:
(1)、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的?请简要分析。
(2)、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1)领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影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诗的尾联描绘了凄凉清寂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寂寞抑郁的情绪,(意思对即可)
清溪行中心大意:
这首《清溪行》主要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寓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
清溪行作品背景:
是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秋后李白游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时所作。池州是皖南风景胜地,景点大多集中在清溪和秋浦沿岸。
清溪行 李白赏析:
“清溪清我心”,诗人一开始就描写了自己的直接感受。李白一生游览过很多名山秀川,独有清溪的水色给他以“清我心”的感受,这就是清溪水色的特异之处。
开篇就赋予客观景物主观化特性。接着,诗人又以衬托手法突出地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澈。新安江源出徽州,流入浙江,向来以水清著称。南朝梁沈约就曾写过一首题为《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的诗:“洞彻随深浅,皎镜无冬春。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新安江的水是清澈的,作者用清溪的水与之相比:“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意思是:“新安江,能比得上清溪这样清澈见底吗?”这样,就以新安江水色之清对比衬托出清溪的更清。然后,又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就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这样一幅美丽的倒影,使读者如身入其境。宋代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价说:“《复斋漫录》云:山谷言:‘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又云:‘船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沈云卿诗也。……予以云卿之诗,原于王逸少《镜湖》诗所谓‘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之句。然李太白《入青溪山》亦云:‘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虽有所袭,然语益工也。”最后,诗人又回到自己的主观感受,创造了一个悲切凄凉的清寂境界。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杂的'长安,来到这清澈见底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我心”,但对于胸怀济世之心和报国之志的诗人,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因此入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诗人听来,就是在为他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内心一种落寞郁闷的情绪。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之托可马克市),李白即诞生于此。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以上这篇清溪行 李白赏析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unjs.com!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 清清的沙溪河作文
★ 李白的秋浦歌
★ 孔子游春教案
★ 秋浦歌 李白

【《清溪河畔春意浓》阅读答案(推荐8篇)】相关文章:
美丽的泗溪河作文600字2023-04-17
描写春天的花的诗句2023-01-27
描与春天的花的诗句2023-10-15
关于惊蛰祝福语唯美句子2022-05-07
爱护清溪河 演讲稿2023-04-11
描写春天的花的优美诗句2022-10-31
春天写花的说说2022-08-07
河畔放生600字作文2022-04-29
古诗绝句《桃花溪》译文及赏析2024-01-26
香溪源游记初中作文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