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作文350字

时间:2023-08-24 08:24:08 更多作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采菱作文350字(精选28篇)由网友“青提冰沙”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采菱作文350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采菱作文350字

篇1:采菱作文350字

国庆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到鱼塘去采菱。

经过了好一会儿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远远望去,只见池塘里是整片碧绿碧绿的菱叶,小池塘像是盖上了一条绿油油的被子。我飞快地跑到池塘边,仔细一看,发现每个菱盘都像一朵绿色的花。我拉出一颗瞧一瞧,下面还拖着一条细细的、长长的尾巴,这应该就是它的根了。菱角就躲在菱盘下面,像一个刚出生的小娃娃戴着一顶大大的草帽。我赶紧采下一个,菱角两头弯弯的、尖尖的,就像牛的两只角。我迫不及待地洗掉污泥,剥开硬硬的外壳,白白的菱肉就露了出来,好像一个小小的元宝。我忍不住轻轻咬一口,香香的、脆脆的、嫩嫩的,细细品尝,还带有一丝甜味,好吃极了!

我发现岸边的菱都很小,所以我决定鼓起勇气,走进池塘里的木盆,到池塘中间去采。我一踏进木盆,木盆就开始左摇右晃起来,幸好妈妈在岸边拉着我,我才没有掉进水里。过了一会儿,我渐渐学会了在木盆里保持平衡,便放心大胆地采了起来。我一直拉着菱盘往前划,边划边采,可真有趣呀!不一会儿,我就采了满满一盆,又拉着菱盘回到了岸边。我忍不住又吃了几个,感觉一个比一个更好吃。

太阳渐渐西沉,我们采了整整一大袋,满载而归。

采菱可真有趣呀!

篇2:采菱作文350字

国庆节放假的一个下午,我还在家睡午觉,爸爸把我给吵醒了,原来今天我们要去采菱角。

于是,我一蹦一跳地来到小河边,那里长着很多绿色的菱叶,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片,看着非常舒服。开始采菱角了,我和爸爸找来了两根木棍,我把木棍伸到菱叶下面一挑,唰一下,菱叶带着水一起被我挑了上来。一眨眼工夫,我的衣服、裤子全湿了。顾不了这么多,我翻过菱叶一看,上面只长着两个小小的菱角,估计这一串已经被其他人摘过了,枉费我费力把它捞上来,但我还是把它们摘了下来。

看来这个地方捞起来方便,捞过的人就多,所以爸爸就带我换地方。我们走到了小石板桥上,爸爸跪下膝盖,身体趴在桥面上,把手伸得长长的,终于拉上了一大串。我迫不及待地翻过来一看,上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菱角,我连忙把它们摘了下来,选了一个剥开来吃,甜甜的、水水的,新鲜的菱角可真好吃,但是如果把它们煮熟了吃,又是另外一种味道,也很不错呢!

采菱角真开心!

篇3:采菱作文350字

今天我到了同学家,我去乘船采菱角了。

要乘船去采菱我很兴奋。心想:坐船摇摇晃晃,一定很有意思;菱角肯定躲得非常隐蔽;野生的菱角一定很好吃。一连串的想法在我脑海里不停闪现。

很快到了采菱角的水域,我们几个人靠在一边找。这时,阿姨提醒我们:这样不行,一不小心就会听到扑通一声,人就掉下去了。所以,她命令我们不能集中在一边,四个人要分开,使船平衡。

起先,我故意把船摇来晃去,觉得很好玩,还说自己能掌握船的平衡。但是到了采菱角的时候,我可顾不上玩了,整个人扑在水里,把水面上的小虫都弄跑,就快速地翻起菱叶来,寻找这些大菱角。可是我漏掉了很多菱角,都被别人给发现了。

妈妈说:找菱角一定要仔细,不能不留神。我听了妈妈的话,瞪大了眼睛,开始很仔细地找起来,果然不一会儿,菱筐里的菱角就多了起来。我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

这次采菱角真是太有趣了,你们也快来这里采菱角吧。

篇4:采菱作文

“采红菱呀,采红菱……”想起这首歌,我就想去奶奶家采菱去喽!

这一天上午,我和爸爸、奶奶一起去采菱。我来到河边,却发现奶奶不见了。我四处观望,看见奶奶拿着一个大盆子,我脑袋里冒出了许多问号,不是说采菱吗,怎么变成去河边洗冷水澡了?爸爸高兴地对我说:“傻孩子,那是在菱塘里行驶的‘交通工具’呀!”爸爸又对我说:“那小菱子可调皮了,它在和我们捉迷藏,躲到菱叶下面哩!”菱叶是环绕型的,上面的叶子活像把芭蕉扇。我把菱叶连根拔起,果然,下面长了许多菱。

我们扶着奶奶下水,她坐在“船上”,一边划,一边采。我看得不耐烦了,恨不得自己跳下水去采菱哩!我无事可干了!终于轮到我下水了,我一跳,在空中出一道弧线,“纭钡厮ぴ谂枳永锼慕懦天。还好爸爸抓住了大盆子,否则,我就要“葬身水海”了!我控制不住盆子,于是又换了奶奶。看着奶奶在那里忙活,我也闲不住,就叫爷爷拿来猪八戒的独门武器“大耙子”。我用“大耙子”吧菱钩到岸边,把它翻过来,哇!有好多“小元宝”――菱子呀!雪白色的.菱花你挨我我挨你。我们尽情地采呀,不知不觉,已到回家的时候了,我们满载而归,翻了一篮子的菱子。

回到家,妈妈把菱煮好,我吃着自己采的菱真高兴啊!

篇5:《采菱》教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聆听、学唱《采菱》,体验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感受音乐美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受、体验、启发引导、自主创新,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

【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圆润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体验歌曲的意境,用歌声表达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特点。

【难点】

对节奏准确的掌握,为歌曲配上节奏伴奏。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采茶舞曲》的歌曲视频,欣赏江南水乡采茶的劳动场景以及江南水乡细腻的音乐风格。(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到的是江南水乡姑娘们采茶的劳动场面,那么在这个温柔美丽的水乡,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劳动场景呢?)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学生结合书上的插图欣赏,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内容。听后讨论得出:这是水乡的孩子们划着木盆采菱的情景。这里有美丽的南湖、清澈的泉水、甜而爽的水菱,是水乡孩子美丽的家乡。

.教师提问:谁吃过菱角?知道菱角长在何处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介绍有关菱的知识,并出示菱角的实物图。

(三)学唱歌曲

1.复听歌曲,模唱曲调,要求:找出曲调中“do、mi、so、do”各音的位置,试着唱一唱这一乐句。

2.教师分析乐句,讲解十六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以及它们在歌曲中是如何体现江南水乡音乐风格特点的,演唱时声音要细腻、柔美、婉转,同时把水乡孩子爱水乡的感情表达出来。(教师范唱——学生试唱)

3.再次聆听歌曲,学生识读歌谱,找出歌曲中“划木盆”的乐句,并唱一唱。“啊~划呀划,啊~划呀划!”教师范唱并指导,标出重音,唱时加入划船的舞蹈动作。

4.歌词学习,通过师生互动学习歌词,理解歌词表达的内容,教师按曲谱节奏特点拍打节奏,学生跟随节奏熟悉歌词。

5.歌曲学唱

(1)跟着录音小声唱。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大家分享,学习同学们喜欢的句子。

(2)随琴分句唱。节奏可放慢,对于出现的问题逐个解决。帮助学生扫清音准、节奏的障碍,使整首歌曲的学习更加完整。(主要抓住“山中的清泉香喷喷,湖里的水菱甜又爽”这句。先让学生感受歌词中“香”和“甜”的味道,再用歌声进行表现,语气中加强“香、甜”美感的体现)

(3)讲解乐理知识,设置问题:连音线是什么?随后,教师分别演唱带有连音线和不带连音线的歌曲效果。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圆滑线的作用就是使乐曲更加连贯婉转。

(4)随着音乐伴奏,用和谐的声音、细腻的情感完整演唱歌曲。在唱“划呀划”这句时,加进之前教的“划船”舞蹈动作,丰富歌唱活动,增加歌唱趣味。

(四)拓展延伸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为歌曲《采菱》伴奏。

(1)教师出示节奏型,学生自主选择一种为歌曲伴奏。

A.0 X 0 X|0 X X X| B.0 X 0 X|0 X X -| C.X X|X -| D.X X|X X|

a.(写节奏——读节奏——出示乐器试着打节奏——选择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b.节奏在练习后,学生自我探索加入到歌曲中。

2.分小组完整表演歌曲。将铃鼓、三角铁等乐器分发给乐器组学生,选一种节奏为歌曲伴奏。演唱组学生跟随伴奏唱歌,并配上“划船”的舞蹈动作表演,全班同学相互配合一同演绎歌曲。

(五)小结作业

1.课堂结束,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学习、欣赏了江南水乡风格的歌曲,看了采茶姑娘采茶的劳动场景,体验了水乡孩子采菱的快乐,同时也欣赏到了江南的美丽景色。

2.知道江南还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色和劳动场面吗?请回去仔细寻找一下,下节课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

四、板书设计

篇6:《采菱》教案

教材分析

本册第一单元《水乡》,是一组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充分体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愉快的劳动场面。其中《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采用六声宫调式,旋律流畅,婉转,许多由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最后高音部分旋律抒发了孩子的满腔深情

学情分析

参与本课学习的是刚上四年级的学生,他们能初步体会歌曲情感并具有创作简单动作的能力。但这是本学期第一课的内容,从演唱和歌曲的处理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老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有学习的信心,增加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歌曲的能力并了解与歌曲相关的音乐知识,能用优美的歌声准确的演唱《采菱》。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欣赏、体验、模仿、合作、创编的形式学习、感受歌曲。并利用集体表演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及协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看图片、聆听乐曲,感受到江南的美,体会到农耕的快乐,并将这种美感和快乐用自己的歌声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用优美,亲切的歌声表达出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能准确的演唱歌曲《采菱》。唱好其中切分音、附点及弱起节奏。

篇7:《采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学生能够受到音乐美的熏陶,领略水乡音乐独具的风格和魅力,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聆听和模仿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通过小组合作演唱和表演,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掌握节奏“X X XX”,并能够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熟练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达到背唱的效果。

三、教学难点:

掌握节奏“X X XX”,用课本中固定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演唱北方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引导学生探讨音乐特点(北方歌曲粗狂嘹亮)之后,引出不同地域的音乐作品《采菱》。

(二)教授新课

1.体验歌曲

(1)运用多媒体完整播放歌曲,提出问题:“想象一下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江南水乡的孩子们在划船采菱的画面)

(2)教师范唱歌曲,提出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表现了水乡的孩子热爱南湖、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再次体会歌曲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尔文手势进行发声练习,提示不要大声撕喊,要合理发声。

(3)教师弹琴,学生跟琴模唱旋律,并处理歌曲中的难点节奏:X X XX。

(4)再次完整演唱旋律。

3.填词演唱

(1)老师弹琴,学生尝试填词演唱,并讲授正确的演唱顺序,引出反复记号“D.S.”。(表示:从记号“D.S.”处重复至“Fine.”处结束)

(2)跟随多媒体的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三)音乐活动

将学生分为两组,根据课本提示,一组用铃鼓二组用响板为歌曲伴奏,学生展演后做点评。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收获,教师情感升华。

五、板书设计

篇8:《采菱》教案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2、培养学生自学歌曲的能力并了解与歌曲相关的音乐常识。

3、利用音乐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及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歌曲的音乐表现。

2.、歌曲的演唱处理。 所用教具 黑板、钢琴、背头、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导入新歌

1、复习《茉莉花》这支歌,唱后请大家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2、南、北方音乐特色有什么不同吗?

二、新授 《采 菱 》

1. 范唱今天我们学唱新歌的名字叫《采菱》。请大家听我唱一遍,之后请告诉我(1)这是什么风格的 歌曲?(2)什么情绪?(3)采菱是在做什么?

2. 介绍歌曲:这是一首用中国五声音阶创编的儿童歌曲。旋律有浓郁的江南风格,抒发了水乡孩子热爱劳动和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3. 划分乐句:(1)这是一首一段体的歌曲,由五个乐句组成。

(2)这首歌曲里出现较多是什么音符? (3)出现几种形式的切分音。

4. 分小组识谱:(1)请组长带领小组视谱,每组一个乐句,用指位读谱法。 (2)请各小组汇报视唱结果。 (3)各组唱的都不错,但每个同学只学唱了这支歌的一个乐句,下面按小组教唱。 (4)连唱全曲,注意唱名要清楚。

5. 学唱歌词: (1)配乐朗诵 请大家跟着钢琴,高位置、有语气的朗诵歌词。并展开联想,进入意境。(2)看到什么画面? (3)采菱的孩子在唱什么?我们来听听。

6、歌曲处理(1)第一、二乐句什么地方相同?(2)谁来唱唱第三乐句? (3)他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演唱,哪种更适合歌曲的情趣?请大家体会一下。 (4)为什么?

7.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

8、歌曲处理(四、五乐句):(1)请大家听老师唱第四乐句,有什么感觉? (2)这种起伏、推动感在音乐中用什么节奏表示?(3)这里出现了弱拍弱位两个十六分音符,有什么作用?(4)第一乐句主题在第五乐句中再次出现,前后两个“爱”含义一样吗?(5)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采菱》,欣赏了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还复习了歌曲《茉莉花》。大家学习热情很高。都能积极参与,通过集体合作创编演唱了《采菱》二声部合唱。希望回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采菱》表演给你的家人和朋友们听。

篇9:采菱记日记

采菱记日记

国庆长假的一天,小米妈、小米、老爸、老妈、我,5人兴高采烈地来到垛田去采菱喽!在我们兴化方言却说是翻菱,据说是把菱盘翻过来,再采摘菱角,故说成翻菱。

我们登上了摇摇晃晃的小船,向着目的地出发了。

到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菱角叶子,满眼的'绿色,绿得发亮,好似抹了油一般。一个个圆形的菱盘挤在一起,长得很茂盛。

开始翻菱啦!我索性用手把菱盘提起来,一看!呀!足有三五个菱宝宝藏在菱叶下面呢!我心里很兴奋、激动!我赶紧把它们都摘下,很得意,对小米说:“我们来一场摘菱大赛吧!”

小米爽快地答应了。我拼命地摘,唯恐落后,嘴里喊着:“老妈,老妈,快帮着一起来摘!”老妈慢悠悠地来到我面前。我催促着老妈:“快点呀!快点呀!我在和小米比赛。”于是,老妈也来助我的阵了。一个菱角,两个菱角,三个菱角……小米见我的速度快要赶上他了,急忙也叫他妈妈来助阵。于是,母子队与母女队开始PK对战!

他俩在船头,先翻菱角,我们在船尾,在他们后面,他俩有很大的优势。我先初还担心能不能赢过他们。可是,我渐渐发现,他们有好多漏网之菱。

爸爸撑船累了,就偷吃了我们的“战利果”——菱角,不禁赞叹道:“哇!好脆甜啊!跟水果一样,不!绝对胜过水果!”“这叫出水鲜!”老妈抢着说。老爸剥了一个菱角,塞到我嘴里:“嗯,嘎嘣脆!水份蛮多的,还有那么一丝丝甜!”

小米妈听了这等好评,也尝了一个,啧啧“这的确很新鲜!菱角新鲜!翻菱角这事也很新鲜!”

最后,我们意犹未尽。尽管我们队输了,但我仍然很高兴,因为我们收获了那么多新鲜的菱角!也不错啊!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心!开心就好了!

于是,我们满载而归。将这份新鲜的美味带给夏爷爷、夏奶奶。

篇10:采菱歌

,是一组乐府古体诗,此组诗一共有七首诗,是南北朝著名的诗人鲍照所作,下面是这组诗的原文,欢迎大家赏析阅读~!

采菱歌原文:

骛z驰桂浦。

息棹偃椒潭。

箫弄澄湘北。

菱歌清汉南。

弭榜搴蕙荑。

停唱纫熏若。

含伤拾泉花。

萦念采云。

暌阔逢暄新。

凄怨值妍华。

愁心不可荡。

春思乱如麻。

要艳双屿里。

望美两洲间。

风出浦。

容容日向山。

烟嗽结稚睢

箭迅楚江急。

空抱琴中悲。

徒望近关泣。

缄叹凌珠渊。

收慨上金堤。

春芳行歇落。

是人方未齐。

思今怀近忆。

望古怀远识。

望古复怀今。

长怀无终极。

翻译:无

鉴赏:无

作者资料:

鲍照(约4~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鲍照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元嘉期间(424―45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聘为国侍郎。孝武帝即位后,为大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任魏陵(今南京市)令,转永嘉(今温州市)令,后任朐海王刘于顼的前军参军、迁军刑狱参军,人称鲍参军。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鲍照26岁,据史载,曾谒见临川王刘义庆,毛遂自荐,但没有得到重视。他不死心,准备献诗言志。有人劝阻他说:“郎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鲍照大怒:“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可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之后,他终得赏识,获封临川国侍郎。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浚的侍郎。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任海虞令,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为秣陵令,转永嘉令。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为前军参军,刑狱参军等职,掌书记之任。孝武帝死后,太始二年(466年),文帝十一子刘杀前废帝刘子业自立,是为明帝。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刘子勋反对刘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鲍照有一妹鲍令晖,也善文学。

篇11: 《采菱》教案

教材分析

本册第一单元《水乡》,是一组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充分体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愉快的劳动场面。其中《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采用六声宫调式,旋律流畅,婉转,许多由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最后高音部分旋律抒发了孩子的满腔深情

学情分析

参与本课学习的是刚上四年级的学生,他们能初步体会歌曲情感并具有创作简单动作的能力。但这是本学期第一课的内容,从演唱和歌曲的处理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老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有学习的信心,增加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歌曲的能力并了解与歌曲相关的音乐知识,能用优美的歌声准确的演唱《采菱》。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欣赏、体验、模仿、合作、创编的形式学习、感受歌曲。并利用集体表演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及协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看图片、聆听乐曲,感受到江南的美,体会到农耕的快乐,并将这种美感和快乐用自己的歌声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用优美,亲切的歌声表达出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能准确的演唱歌曲《采菱》。唱好其中切分音、附点及弱起节奏。

一:创设情景,导入歌曲

师:同学们见过菱角吗?(学生回答 )

(展示课件,教师简介菱)

师:菱是一种植物,叶子呈三角形状,夏天开白色的小花,果实的硬壳有角,所以叫“菱”或“菱角”,菱的果肉吃起来香甜可口,有哪位同学吃过菱角吗?

师:同学们知道“菱”生长在什么地方吗?(学生简单描述,教师总结)

师:菱长在池塘里,根在泥中,叶子浮在水面。

师:今天就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去江南采菱!(教师有感情表演唱。) 二:学唱

1、复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进一步提出要求。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曲,我们再来听一遍《采菱》,思考这两个问题:

a、这首歌都唱了些什么?

b、演唱者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播放音乐)生答。

2、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打节奏。

3、哼唱歌谱。

要求:基本能随琴哼唱歌谱,不要求绝对准确。

5、学唱唱词

a、听琴唱词,初步做到节奏、音准正确。

师:我们一起唱一唱歌词,纠错。

b、加前奏演唱歌曲。

师:采菱的孩子在唱什么?爱家乡,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唱? c、认识反复记号D.S.(学生自己说一说演唱顺序)

师:这首歌曲只有一段歌词呀!怎么刚才音乐中都唱了两遍那?

原来都是因为有了它(D.S.),这是一个反复记号,见到它,我们就要从这里再唱一遍,一直唱到这里结束。(Fine)(板书)

d、完整演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就完整的把这首歌曲唱一遍。(教师琴伴奏)

三、情感启发,处理歌曲

1、分句处理歌曲

a、师:大家看歌曲的前两句都唱了些什么?(创设水乡情景) 师:水乡的孩子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家乡,带着什么样的心情? (引导学生说一说,并唱一唱)

b、师:这一句谁可以来唱唱?(鼓励同学们演唱,教师请歌唱比较好的同学演唱)

师“他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演唱,哪种更适合歌曲的情趣?请大家体会一下。

师:动听的泉水,愉快的心情来演唱。

师:衬托了欢快的心情,使歌曲更生动、形象。 (启发说说,体验山里的泉水真香呀!体验山泉再去品尝一下菱角的美味。难点拍手提示)

c、请大家听听老师唱第四乐句,看有什么感觉。

(教师范唱“啊划呀划”,并稍加身体动作)

d、师:最后这里又重复了第一句歌词——水乡的孩子爱水乡,前后两个“爱”字含义一样吗?前面高兴的介绍自己的家乡,后面把对则唱出了对家乡的赞美、热爱,赞美中多了自豪、骄傲之情。

(教师通过形象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启发引导学生唱好最后一个乐句。)

2、看采菱的图片

师:同学们的.歌声真是太美了!从大家的歌声中可以感到,今年的

水菱肯定是大丰收,让我们一起看看江南采菱人劳动的情景吧!(教师点击播放图片,并简单介绍)

简介:

湖中有美丽的荷花和水菱,有许多小船和木盆散落在湖中,“采菱”就是菱角成熟时,人们划着小船或洗澡的木盆去湖中把菱角采摘回来。

采菱时最好不要将小船摇进菱叶中去,因为菱叶密密的,茎又在水下生长着,小船进去,往往不能摇桨使其进退维谷。只有用一只大大的木盆,人坐在木盆里,用手轻轻拖拉着菱叶,可以随意进退。采菱时,用手把菱叶翻转过来,两指轻轻一捏,那菱角便已经悄然落在手心中了。

师:看到水菱大丰收,农民伯伯心情怎么样?你自己采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感觉?

3、听音乐演唱歌曲,体验江南菱角大丰收的喜悦心情。

师:《采菱》这支歌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演唱?(请同学们说一说)

4、小组合作:女生采菱,男生划船,

师:为了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我请女同学采菱,男同学划船!(教师引导学生做一做)

满湖都是菱,你不能划那么快,划快了就采不到菱了。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可以使用乐器演奏吗?你打算在哪儿伴奏?用什么乐器?怎样做(请同学们说一说,做一做) 小组内的同学自由结合,练习歌曲。

3、请个别小组上台表演,师生简单点评。

四、小结

师:江南水乡的孩子用歌声歌唱了自己的家乡,我们这儿有比水更美的东西,你们说说是什么?咱们新疆的孩子也可以用我们优美的歌声,歌唱我们亲爱的家乡。同学们课下可以尝试着创编歌词。

篇12:采菱教案

教材分析

本册第一单元《水乡》,是一组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充分体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愉快的劳动场面。其中《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采用六声宫调式,旋律流畅,婉转,许多由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最后高音部分旋律抒发了孩子的满腔深情

学情分析

参与本课学习的是刚上四年级的学生,他们能初步体会歌曲情感并具有创作简单动作的能力。但这是本学期第一课的内容,从演唱和歌曲的处理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老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有学习的信心,增加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自学歌曲的能力并了解与歌曲相关的音乐知识,能用优美的歌声准确的演唱《采菱》。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欣赏、体验、模仿、合作、创编的形式学习、感受歌曲。并利用集体表演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及协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看图片、聆听乐曲,感受到江南的美,体会到农耕的快乐,并将这种美感和快乐用自己的歌声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用优美,亲切的歌声表达出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能准确的演唱歌曲《采菱》。唱好其中切分音、附点及弱起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采菱》

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出示挂图,或展出实物)。

教师引出歌曲,同学读出歌曲名字

2、请同学认真地听范唱。(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同学的心灵。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

同学回答对歌曲的感受

教师揭示歌曲主题:这又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用优美的旋律抒发了水乡的小朋友对自身乡土的深厚情感。看江南水乡的图片,加深了解

3、听歌曲范唱,让同学想象歌曲的情景,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感受水乡的美,小朋友们的快乐。

4、教师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5、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学唱曲调。

6、师生进行接唱练习。

7、完整听琴演唱歌词。

三、扮演歌曲《采菱》

1、为歌曲伴奏

(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

(2)选择打击乐器;为什么这样用?

(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教材上的伴奏谱仅是一谱例,让同学创编节奏谱。

2、同学用乐器伴奏,选出演奏得好的同学

3、分小组用歌舞扮演。评选出的好的一组

四、小结:这又是水乡一景。从歌声中让我们领会了水乡的美丽,同学们回去后唱给家长听一听,看看你唱得怎么样?

篇13: 采菱作文600字

采菱作文600字

今天下午爸爸忽然决定带我们往横山水库采菱,我们坐了十几分钟的摩托车,就到了横山水库。

一到那儿,哇,水库真大呀,一眼看不到边!菱棵真多呀,密密麻麻的眼睛都看花了!采菱的`人真多呀,从远处看那些人就像一只只小蚂蚁!爸爸说:“我们来晚了,菱都给别人采光了。”我一听急了,连忙跑往抢,可是我只顾着跑没看脚下,一下子踩进了大泥坑,雪白的鞋子变成了泥鞋子。

后来,我们还找到了一片没有别人采过的地方,只是嫩了点。这些菱棵都贴在刚刚退了湖水的烂泥里,爸爸妈妈便下往采,我没有套鞋所以只能在边上采。一开始我还不知道怎么采,还以为它长在叶子上,后来我看见妈妈用手一抓,拎起来在下面采呀采呀,一伸出来三四个菱就在手里了,哦,我明白了,原来采菱这么简单。我按照妈妈的方法连续了好几棵,不一会儿采到一大把了。我仔细一看菱的样子还蛮漂亮的,两边长着一双像牛魔王一样的大角,非常尖,我的手还被扎了一下可疼了。

爸爸上来后我又穿上爸爸的套鞋在深深的泥巴里中走了一会儿,我像企鹅一样摇摇摆晃,由于我的脚一踩下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拔出来,但是我还采了一大把菱。

天气已晚,我们的袋子也满了,我们一家人满载而回。

篇14:采菱500字作文

采菱500字作文

暑假的一天早晨,爸爸对我说:“今天我们去采菱好吗?”我听了高兴极了,连忙说:“好,好,现在就去。”“傻孩子,你看你急的,采菱,要把准备工作先做好,等到中午太阳生高了再去。”

好不容易等到了中午,爸爸和我扛着一只木制的菱桶,菱桶样子和澡盆差不多,来到了河边。我抬头一看,河里的菱角藤紧紧地挨在一起,一只只肥头大耳的菱角多得数不清。我和爸爸使劲儿把菱桶推到河里,抬脚就往河里跨。谁知澡盆一歪,我差点掉到河里。我慌忙抓住河里的芦苇,眼睛不敢望河里看,吓得怦怦乱跳。天空中火辣辣的.太阳使劲照着我,我的额上分不清是河水还是汗水。

“两脚分开站稳,用手划水。”听到爸爸的喊声,我小心翼翼地用手划水前进。大澡盆靠近菱角藤后,我一手抓藤,一手采菱。菱桶一摇晃,我就连忙停下。两只手连忙抓住菱桶边缘,不敢再动。待菱桶稳一稳,我才敢再采。“胆大心细,不要怕。”爸爸在岸上指挥了。对,大不了掉到河里洗个澡。决心一下,我就大胆地采起来。不多一会儿,我就采了一篮子。满篮子的菱角碧绿碧绿的,在阳光照耀下,像一个个可爱的精灵。剥一个放进嘴里,脆脆的,甜甜的,满口生津,味道好极了。我把满篮的菱角递给爸爸,又拿了个空篮。再采时,手觉得熟练多了。

采完了菱角,我上岸来。抬头望望天空,几朵白云悠悠地漂浮在蓝蓝的天空中,几只蝉在不远的树上歌唱。我刚想一路小跑回家,几个小朋友指着我说说笑笑。物品低头一看,裤子都湿透了还不算,全身都沾满了泥巴。哈哈,我成泥人了。

篇15:采菱叙事作文

采菱叙事作文

那是一所很小的村庄,它离最近的小店也要四五公里,的确是偏僻得很;然而因它的依山傍水,又美丽的紧。

秋日的下午,湛蓝的天空干干净净的,没有俗世的尘埃。轻风微微,惹得水中游鱼也无忧无虑地摇摆着尾巴,又惹得那船家的鱼鹰瞪大漆黑的双眼,对这水中鱼儿虎视眈眈。若偶尔有贪玩的孩子将小石子向水中掷去,则起了波澜,惊了鱼儿,散了鱼鹰。不过只一会儿,水面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就是母亲的故乡——宜丰。虽然来这不止一次,可秋天到这却是头一遭。

“丫头,我带你去采菱!”突然母亲划者一只仅一平方的小铁皮船从河对岸过来。原本沉醉于秋景的我眼前一亮,以前早就听母亲说过翻菱的乐趣了,可惜从没机会试验,今天终于要如愿啦!

坐在那“危险”的铁皮船上,我的激动被害怕代替了。母亲边熟练的.一下一下向前划着边哼起了充满韵味的水乡小调,虽然是方言,我听不懂但却享受着。在母亲的歌声的抚慰下,渐渐的,我也不那么害怕了。

不一会儿,母亲在一片看似平凡的浮萍边停下了。我不知其中玄机,只是睁大好奇的双眼盯好母亲。只见母亲将双手伸入水中,拿出一小片浮萍翻找了一会儿,采出两个碧绿的菱子给了我。哦,原来这就是菱盘啊!望着手中嫩绿的菱子,我心中充满了欣喜,不顾它干不干净,在水中一洗,便吃了起来。剥开它硬硬的壳,白嫩嫩的菱肉就裸露在眼前,咬上一口,哇!清香脆爽,我从没有吃过这样脆嫩的菱角呢!

没过多久,我们已经到了第三片菱盘了。采菱的欣喜早替代了最初的恐惧,我学着母亲的样子不断找寻着,功夫不大,我也采上了不少。

天色已晚,我和母亲上岸了。捧着自己采的又碧绿又清香的菱角,心想:今天不虚此行,饱了眼福,享了口福,心里的快乐还无限延长

篇16: 采红菱作文

采红菱作文

“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每次听到这首《采红菱》的歌曲,我都会想起奶奶家门前池塘里的红菱。每年的8月,我都会去奶奶家品尝新鲜的红菱。以前因为年龄太小,大人们在采红菱的时候只会让我在岸上看,从来不许我乘船自己采。去年暑假,在我的一再请求下,我终于能亲自登上“船”采红菱了。看,照片中的我那兴奋样儿!

我们采红菱的.“船”实际上是一个大的汽车轮胎,里面再放一个红色的洗澡盆,空间很小,而且安全性不高,每次只能一个人乘坐。为了确保安全,爸爸用一根绳子系住轮胎,牵在手里,以防万一嘛。我才不管那么多!只要能亲自采红菱就高兴。我很快上了“船”,坐稳后把身子尽量往前探,用两手沿着轮胎的边缘划水,“开船喽!”“船”真的动了,并且很快就靠近了挨挨挤挤的菱叶。我轻轻地拎起一只菱盘,嘿!绿色的茎梗间还真点缀着几只嫩红的菱角,水灵灵的,像刚出浴的婴儿。我轻轻采下一只剥开,放进嘴里。“真香甜啊!”爸爸没敢让我把“船”往池塘中间划,只允许我围着池塘的边上采。即便如此,没过多久,我的“船”里便堆积了许多菱角,只只饱满、沐着水滴,鲜红而亮丽。

看着我采到的个个如公牛似的又大又红的菱角,心中自然是满心欢喜。 这是丰收的喜悦?这是我劳动的“成果”?我不说大家也知道了。我们迎着爽朗的秋风,一边哼着小曲“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一边吃着鲜美香甜的红菱肉满载而归。

篇17:采菱教学反思

第一课歌曲《采菱》每个班的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特别是对采菱的好奇心,当孩子们了解了采菱的知识后,兴趣都大大的提升了。

课前,我先问孩子们,吃过菱角吗?它长的什么样子?他的味道是怎样的?你喜欢这种味道吗?然后介绍他的外形,生长的环境,并且许诺等同学们都唱好了,老师会带一些给唱的好的同学们尝一尝。学生听后,马上更加有精神了,学习歌曲的速度也比原来快多了。

学生能很好的唱准歌曲的节奏,重点和难点都能很好的掌握,并且能用优美的歌声表达歌曲,每个班的孩子都很喜欢这首歌曲,很愿意演唱。

在歌曲学习中,由于歌曲节奏疏密相间,运用了许多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以及切分节奏,因此节奏是个难点。在演唱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十六分音符和切分音符这两个节奏很难掌握,因此,我先让学生学习这两个节奏,并设计了两条节奏让学生练习,让他们拍手打节奏,使他们熟悉节奏的特点,再用到歌曲中,这样学生在学唱的时候脑子里就有了初步的印象。另外,四年级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弱,在看到旋律的时候不能一下就反应出来,尤其是这种旋律和节奏较为复杂的歌曲,所以,()我尽量让学生以听范唱为主,跟着录音一起把歌曲唱好。

为了解决歌曲中切分节奏,我采用请学生模仿教师拍节奏、师生对拍、接龙拍击等方式解决,在活动中适时地填入歌词(山中的清泉香喷喷;湖里的水菱甜又香),并加入小间奏边拍边读(学生容易忽视小间奏)。通过本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对音乐课兴趣较大,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能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目标。同时感到学生的演唱的表现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歌曲《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旋律流畅、婉转,音比较高,演唱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学生的演唱还存在高音上不去、音色不统一的现象。因此,如何训练出优美的音色和统一的声音将是我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之一。《采菱》虽篇幅不大,但节奏多变,需要扎实的气息和演唱方法,有一定的难度。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带领他们用音乐的发展规律去理解和探求音乐事实,感受音乐的魅力,加深对音乐的热爱。这种美育的情感情绪氛围,既溶解在教师的教之中,也溶解在学生领会和训练之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是音乐学科的特色,也是我在音乐教学中所追求的目的。

篇18:采菱音乐教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采菱》

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出示挂图,或展出实物)。

教师引出歌曲,同学读出歌曲名字

2.请同学认真地听范唱。(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同学的心灵。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

同学回答对歌曲的感受

教师揭示歌曲主题:这又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用优美的旋律抒发了水乡的小朋友对自身乡土的深厚情感。看江南水乡的图片,加深了解

3、听歌曲范唱,让同学想象歌曲的情景,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感受水乡的美,小朋友们的快乐。

4.教师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5.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学唱曲调。

6、师生进行接唱练习。

7、完整听琴演唱歌词。

三、扮演歌曲《采菱》

1、为歌曲伴奏

(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

(2)选择打击乐器;为什么这样用?

(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教材上的伴奏谱仅是一谱例,让同学创编节奏谱。

2、同学用乐器伴奏,选出演奏得好的同学

3、分小组用歌舞扮演。评选出的好的一组

四、小结:这又是水乡一景。从歌声中让我们领会了水乡的美丽,同学们回去后唱给家长听一听,看看你唱得怎么样?

篇19:采菱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采菱》,表达出对江南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对江南的音乐、名胜、民俗有一定的了解,对江南文化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的音准、情绪的把握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欢迎大家来到愉快的音乐四十分

1、、导入 : 大家听过这首诗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这是白居易的《忆江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你知道在我们江南地区有那些美丽的景点吗?

生:

二、画旋律线,感受歌曲

师:江南风景美,那江南的歌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 (放歌曲)

生:很优美

2、配乐简笔画

师:老师不仅给你们带来了这么优美的诗和音乐,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份小礼物,看看,这份礼物有什么特点

生:这幅画和音乐的旋律是一样的

师:伸出你们的手指,我们再来画画这么美的画面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有感情表演唱

师:这么美的歌曲老师也很想唱,请仔细听听水乡的孩子在干什么呢?

生:在采菱。

师:你们知道菱角是什么吗?

师:菱是一种植物,长在池塘里,根在泥中,叶子浮在水面叶子呈三角形状,夏天开白色的小花,果实的硬壳有角,所以叫“菱”或“菱角”

现在正是采菱的好时节,今天水乡的孩子邀请我们一起去江南采菱‘让我们划着小木盆哼着歌出发吧!(用LU来哼唱)

2、学唱歌曲:

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能边唱着歌边采菱,那就更有一番风味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新歌《采菱》

(1) 让学生跟琴默唱。

(2) 指导用轻声唱旋律。

(4) 轻声唱歌词,有错误停下纠正。

(5)师生接龙唱

(6)完整的唱词。

(7)有感情的跟着伴奏唱。

情境设置:我们现在就在美丽的南湖,坐在大木盆里边唱歌边采菱。当你采到菱角时,你的心情会怎样呢?我们把这种心情用歌声来表现出来吗

(8)、请一个小组的同学领唱,其他学生齐唱

(9) 请个别学生领唱,其他学生齐唱

2、为歌曲伴奏

师:咱班同学多才多艺,“谁认为你可以为大家伴奏”,请几名学生伴奏,其他学生演唱,可加打击乐器

三、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富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最后我想以自己编的一首小诗来抒发我此时此刻的心情与大家一起分享:

紫竹调:青青菱秋碧波荡,尖尖红菱九月香。欢歌笑语木盆间,纤纤红装采菱忙

四、小结:

同学们,愉快的音乐四十分就要结束了,和水乡的孩子们说再见吧

篇20:采菱音乐教案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采菱》

1.设问导入 :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出示挂图,或展出实物)。

教师引出歌曲,学生读出歌曲名字

2.请学生认真地听范唱。(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

学生回答对歌曲的感受

教师揭示歌曲主题:这又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用优美的旋律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看江南水乡的图片,加深了解

3、听歌曲范唱,让学生想象歌曲的情景,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感受水乡的美,孩子们的快乐。

4.教师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5.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学唱曲调。

6、师生进行接唱练习。

7、完整听琴演唱歌词。

三、表演歌曲《采菱》

1、为歌曲伴奏

(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

(2)选择打击乐器;为什么这样用?

(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教材上的伴奏谱仅是一谱例,让学生创编节奏谱。

2、学生用乐器伴奏,选出演奏得好的同学

3、分小组用歌舞表演。评选出的好的一组

四、小结:这又是水乡一景。从歌声中让我们领会了水乡的美丽,同学们回去后唱给父母听一听,看看你唱得怎么样?

篇21:采菱音乐教案

一:创设情景,导入歌曲

师:同学们见过菱角吗?(学生回答 )

(展示课件,教师简介菱)

师:菱是一种植物,叶子呈三角形状,夏天开白色的小花,果实的硬壳有角,所以叫“菱”或“菱角”,菱的果肉吃起来香甜可口,有哪位同学吃过菱角吗?

师:同学们知道“菱”生长在什么地方吗?(学生简单描述,教师总结)

师:菱长在池塘里,根在泥中,叶子浮在水面。

师:今天就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去江南采菱!(教师有感情表演唱。) 二:学唱

1、复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进一步提出要求。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曲,我们再来听一遍《采菱》,思考这两个问题:

a、这首歌都唱了些什么?

b、演唱者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播放音乐)生答。

2、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打节奏。

3、哼唱歌谱。

要求:基本能随琴哼唱歌谱,不要求绝对准确。

5、学唱唱词

a、听琴唱词,初步做到节奏、音准正确。

师:我们一起唱一唱歌词,纠错。

b、加前奏演唱歌曲。

师:采菱的孩子在唱什么?爱家乡,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唱? c、认识反复记号D.S.(学生自己说一说演唱顺序)

师:这首歌曲只有一段歌词呀!怎么刚才音乐中都唱了两遍那?

原来都是因为有了它(D.S.),这是一个反复记号,见到它,我们就要从这里再唱一遍,一直唱到这里结束。(Fine)(板书) d、完整演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就完整的把这首歌曲唱一遍。(教师琴伴奏)

三、情感启发,处理歌曲

1、分句处理歌曲

a、师:大家看歌曲的.前两句都唱了些什么?(创设水乡情景) 师:水乡的孩子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家乡,带着什么样的心情? (引导学生说一说,并唱一唱)

b、师:这一句谁可以来唱唱?(鼓励同学们演唱,教师请歌唱比较好的同学演唱)

师“他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演唱,哪种更适合歌曲的情趣?请大家体会一下。

师:动听的泉水,愉快的心情来演唱。

师:衬托了欢快的心情,使歌曲更生动、形象。 (启发说说,体验山里的泉水真香呀!体验山泉再去品尝一下菱角的美味。难点拍手提示)

c、请大家听听老师唱第四乐句,看有什么感觉。

(教师范唱“啊划呀划”,并稍加身体动作)

d、师:最后这里又重复了第一句歌词――水乡的孩子爱水乡,前后两个“爱”字含义一样吗?前面高兴的介绍自己的家乡,后面把对则唱出了对家乡的赞美、热爱,赞美中多了自豪、骄傲之情。

(教师通过形象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启发引导学生唱好最后一个乐句。)

2、看采菱的图片

师:同学们的歌声真是太美了!从大家的歌声中可以感到,今年的

水菱肯定是大丰收,让我们一起看看江南采菱人劳动的情景吧!(教师点击播放图片,并简单介绍)

简介:

湖中有美丽的荷花和水菱,有许多小船和木盆散落在湖中,“采菱”就是菱角成熟时,人们划着小船或洗澡的木盆去湖中把菱角采摘回来。

采菱时最好不要将小船摇进菱叶中去,因为菱叶密密的,茎又在水下生长着,小船进去,往往不能摇桨使其进退维谷。只有用一只大大的木盆,人坐在木盆里,用手轻轻拖拉着菱叶,可以随意进退。采菱时,用手把菱叶翻转过来,两指轻轻一捏,那菱角便已经悄然落在手心中了。

师:看到水菱大丰收,农民伯伯心情怎么样?你自己采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感觉?

3、听音乐演唱歌曲,体验江南菱角大丰收的喜悦心情。

师:《采菱》这支歌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演唱?(请同学们说一说) 4、小组合作:女生采菱,男生划船,

师:为了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我请女同学采菱,男同学划船!(教师引导学生做一做)

满湖都是菱,你不能划那么快,划快了就采不到菱了。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可以使用乐器演奏吗?你打算在哪儿伴奏?用什么乐器?怎样做(请同学们说一说,做一做) 小组内的同学自由结合,练习歌曲。

3、请个别小组上台表演,师生简单点评。

四、小结

师:江南水乡的孩子用歌声歌唱了自己的家乡,我们这儿有比水更美的东西,你们说说是什么?咱们新疆的孩子也可以用我们优美的歌声,歌唱我们亲爱的家乡。同学们课下可以尝试着创编歌词。

篇22:《采菱》教学反思

《采菱》教学反思

还很清楚记得在四年级的音乐课教学中曾上过歌曲《采菱》一课,在当时的教学反思中我就写到此歌比较适合再高一些年级的学生演唱(当时还不知道在老版人音教材六年级中出现)。因为这是一首富有浓郁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要有较好的气息控制及体会爱家乡的深切情感。现在的问题是对于四年级和六年级教授同一首歌曲目的和要求又有什么不同呢?

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在教案设计中我特别注重了对优美旋律的感受、对热爱家乡的情感体会。根据旋律画出旋律线,有的学生就马上告诉我,流畅起伏的旋律好似水波的流动、水的荡漾,很美。

对于家乡的情感,我首先介绍了自己的体会:虽然我们居住的城市——南昌虽不是生活水平、居住条件很优越,虽然我也曾经去过不少大城市,但在哪也找不到家的感觉。每次一回到南昌心里就觉得特别温暖特别踏实,而且现在我们南昌发展迅速,还是世界动感都市呢,我为生活在南昌、为南昌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在我的话的带动下,许多学生都纷纷介绍自己的家乡并油然而生地表达了自己热爱家乡并会为家乡做贡献的想法,最后再唱这首歌曲时,学生将热爱家乡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上完课后我有深刻的体会就是音乐课如果以情感人,一定是节成功的课!

篇23:《采菱》 教学课件

《采菱》 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

1、读谱知识:切分音;反复记号D.S.

2、综合训练:(一)节奏练习

3、歌曲:《采菱》曲谱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切分节奏。

2、认识和运用反复记号D.S.。

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切分节奏。认识和运用反复记号D.S.。

教学难点:学习和掌握切分节奏。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综合训练一)

1、请同学们唱一唱综合训练一的旋律。

2、想一想:你觉得这两条旋律哪最难唱?(导出切分节奏)

师:这局部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切分节奏。

二、读谱知识:切分音。

1、教师出示以前学过的比较简单的切分节奏,请同学拍手读出节奏。

2、出示切分音图式。

教师讲解:请同学将书上的几种节奏拍手读出来。(得出切分节奏的时值)。

3、请同学两人一组反复拍拍,看谁拍的准确。

4、将刚才演唱的两条旋律再唱一唱,请同学边唱边按书上要求的节奏打出拍子。

三、歌曲《采菱》曲谱。读谱知识。

1、教师范唱歌曲。请同学们说说有什么感受?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跟着哼一哼。(注意:不要哼歌词,鼓励同学主要要哼曲谱)。

3、请同学将今天所学过的切分节奏找出来,并依次唱一唱。

4、再次听教师范唱,请同学说出教师演唱的.顺序。

师:我为什么要依照这种顺序来演唱呢?因为歌曲中出现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反复记号D.S.

5、教师讲解反复记号:注意:D.S.必需与 结合起来使用。

请同学讲一讲书中的反复记号如何应用。

教师出示几个反复记号,请同学说说怎样应用。

6、跟教师唱唱曲谱。注意:切分节奏处的唱法。

板书设计:读谱知识:

反复记号D.S.

切分音

课后小记:

篇24:刘禹锡采菱行

刘禹锡采菱行

相和歌辞·采菱行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荡舟游女满中央,

采菱不顾马上郎。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笑语哇咬顾晚晖,

蓼花绿岸扣舷归。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

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携觞荐芰夜经过,

醉踏大堤相应歌。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

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

知识扩展:刘禹锡的诗风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诸如“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至于其七言绝句,也是别具特色,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就诗意看,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一层看,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再如他那首有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

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常去吴兴拜访作为江南著名禅僧兼诗僧的皎然和灵澈,据其《澈上人文集纪》自述,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那么,皎然、灵澈的诗歌主张是怎样的呢?皎然有《诗式》论诗,特别注意两方面,一是主张苦思锻炼,要求诗人在对词句加以精心锤炼之后复归自然,他认为这种自然才是诗的极致;二是极重视诗歌意蕴深远而气韵朗畅高扬的境界,认为“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而这“境”即意境来自创作主体的心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答俞校书冬夜》),即诗人主观心境与审美观念乃是最重要的。刘禹锡深信佛教,得其中三昧,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而反对多用生僻字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 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宾客嘉话录》);

另一方面,他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他曾说: “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定,是排除杂念的观照,慧,是一种灵感的获得。这样写出来的诗,便能容纳更丰富的内涵,有着更深的意境。因此,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像他的名句如“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他对历史、人生进行沉思之后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以形象出现在诗里,不仅有开阔的视界,而且有一种超时距的跨度,显示出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的交融。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越中蔼蔼繁华地,秦皇峰前禹穴西。湖草初生边鹰去,山花半谢杜鹃啼。(《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

朝服归来昼锦荣,登科记上更无兄。凌寒却向山阴去,衣绣郎君雪里行。(《赠致仕滕庶子先辈》)

刘禹锡的山水诗,也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再如《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不过,虽然刘禹锡说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所以尽管受佛教徒影响,他却不像后期的白居易那样,时而满足,时而颓废,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如《秋词》二首之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

忽然语笑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鹭儿》:

白鹭儿,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敌,

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

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无云,

飞去入遥碧。

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杨柳枝词》、《堤上行》、《蹋歌词》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堤上行》三首之二)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二首之一)

篇25:采红菱六年级作文

采红菱六年级作文

“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10月是采菱的好季节。你瞧!我们游泳队的一群小伙伴到华西村采红菱啦!

一大早我们就在华西村的室内科技园里观赏到了难得一见的巨型南瓜、马蹄莲、天堂鸟等植物。一出园,空气真新鲜。一看,嗬!一大片三叶草呢。叶陈常无意间发现了四叶草。四叶草不是只有万分之一的机率吗?怎么这么好找?我怀着疑问仔仔细细的翻找着。十多分钟后我终于找到了四叶草。

这时,一阵风吹来,四叶草上的.一片叶子带着根茎飞走了。我赶忙追过去了。一看,这哪是四叶草啊!是只剩一片孤叶的三叶草,在另一片三叶草顶上啊!真是空欢喜一场。

下午,重头戏来啰!我们来到了红菱池边,只见菱叶翠绿,远远望去,真像一片绿的海洋。我瞪大了眼睛瞧来瞧去,哪儿有船呀?只有两只孤零零的小木桶摇摇晃晃的漂浮在水面上,码头也只是一排砖块搭的。一开始我还真有点害怕,心想:这小木桶承受的住两个人的重量吗?菱根系如此发达,万一掉下去游的上来吗?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坐进了小木桶。

一开始我们晃来晃去的找不到重心可后来经过一翻研究我们已经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小木桶,丰收了好多的菱角。

“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我们吃着菱角,唱着歌,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篇26:采菱300字优秀作文

采菱300字优秀作文

立秋过后,外公家的菱角成熟啦!

星期天,我一到外公家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河边。哇,好多的菱角呀!远远望去一片碧绿,就像是给河面铺上了浮动的绿地毯。近看,一棵棵菱株就像一朵朵浮在河上的绿荷花。咦,怎么不见菱角的踪影?只见外公用手把菱株捞上来,翻了个身,一个个青翠、饱满的菱角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好小子,原来你们躲在绿叶底下呀!一个个菱角像一只只展翅欲飞的老鹰,有的'像一个个牛头,真惹人喜爱!于是,我学着爷爷的样子,伸手刚要去摘,只听爷爷大声叫起来:“不能摘!”我奇怪地问:“为什么呀?”爷爷指着摘下的菱角说:“绿中透着一点红的还没成熟,绿中带着一点褐色的才可以摘。”听了爷爷的话,我恍然大悟。在爷爷的指导下,不一会儿我便摘了满满一篮子菱角。

晚上,外婆把我摘的菱角煮熟了给大家吃。煮熟的菱角变成了乌黑色的了,还散发着阵阵香味,馋得我直流口水。我连忙拿了一个,用力咬开了外面的硬壳,洁白的菱肉露出来了!我忍不住咬了一口,粉粉的、香香的,好吃极了!

篇27:采菱小学音乐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歌,了解南北方音乐的特点。节奏:复杂、多变的;旋律:婉转、五声调式;歌词:以一字多音为主。

2、有感情地演唱《采菱》。

3、能听辨出江南民歌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标记吗?(出示南北分界线标记)这是位于江苏淮安,刚刚建成的,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的标记。这个建筑物的造型就像一个微缩的地球,球体分为南北两半球,北侧为渐变冷色调,南侧为渐变暖色调,寓意地球上的南北气候特征。其实,南方和北方,除了环境、气候、风俗、语言的不同,在音乐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2、下面,我们就来听两段音乐,说说他们哪段是南方的音乐,哪段是北方的音乐。

二、节奏

1、学生回答:第一段是北方音乐,第二段是南方音乐。

问:你是怎样区分的?(节奏上)

问:两段音乐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师讲解:第一首是我国北方的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它的演奏乐器是蒙古族特有的乐器:马头琴。

第二首是我国的江南民歌《茉莉花》,它的演奏乐器是江南丝竹中最常见的乐器:竹笛。

2、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条节奏。(出示采菱的第一句节奏谱)

老师打一遍,学生跟着打一遍。

大家说说节奏特点,这条节奏适合用在哪里?

小结:节奏的特点——复杂多变。

三、旋律

1、出示《茉莉花》歌谱。(这是我们刚才听过的曲子,大家来唱一唱其中的一句歌谱。)

2、唱完后请学生说说这首曲子由哪几个音组成。(1、2、3、5、6)

这五个音在民歌中运用的非常多,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五声调式。大家一起来唱唱这五个音。

3、我国的民歌呀,都是以这五个音为主的。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一首江南民歌《采菱》,大家先来欣赏一下。(放视频)

4、我们来看看这条旋律,大家一起来唱一唱。(采菱的第一句)

5、说说这条旋律是由哪几个音组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婉转的。

四、学唱歌曲旋律

1、下面我们来听听这首歌的旋律。听完后告诉老师刚才我们唱的这句,出现在这首歌的第几句?(听伴奏)

2、下面听老师来唱一遍歌谱。(出示这首歌的歌谱,师清唱)学生说出现在第一句。

3、你们来说说这首歌是由几个音组成的?(6个音)多了一个“7”。

4、一起来唱一唱有“7”的地方。(间奏的地方师唱,学生唱好弱起)

5、学生自己来总结,“7”在这首歌中出现得多不多?唱得长不长?所以,它并不是主要的音,而是起到点缀的作用。

6、下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歌谱。(清唱一遍)

7、有的同学觉得节奏太密,唱不过来。那么我们用“lu”来哼唱,一边哼,一遍画旋律线。

8、大家觉得这首歌的旋律像什么呀?像不像江南的溪水?江南的园林?小巧精致、婉转动听。一边划船一边唱。

9、下面我们来把歌谱唱一遍。(跟琴)

10、男、女生唱。(多种形式)

五、学唱歌词

1、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首歌的歌词。大家看一看,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是怎样对应的?(有很多一字多音的地方)

2、下面听老师来唱一遍。(边弹边唱)

3、歌词是不是以一字多音为主?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唱一唱。

(讲解:连音线的地方要唱好,唤气的地方,比较)

4、我们再来把其他的一字多音的地方唱一唱。

5、请同学说说还有哪些地方比较难唱,需要注意的?(小组讨论)

6、一起来唱唱每组说的地方。

7、完整地演唱歌词。(跟琴)

8、身体随音乐晃动。(跟音乐)

六、总结江南民歌的特点

节奏 旋律 歌词
复杂多变 优美婉转 一字多音为主

七、欣赏

通过今天的学习, 会听辨江南民歌了吗?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听辨以下几首歌曲,说说哪一首是江南民歌。说出你的理由。

1、蓝花花——陕北民歌(讲解:节奏单一)

2、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讲解:一字一音)

3、拔根芦柴花——江苏民歌(讲解:节奏多变,旋律婉转,歌词以一字多音为主)

再次总结江南民歌的特点,节奏:复杂多变;旋律:优美婉转;歌词:一字多音为主。

八、完整演唱这首歌。欣赏课开始欣赏的茉莉花的视频,随音乐走出教室。

篇28:采菱小学音乐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1 、读谱知识:切分音 .

2 、综合训练(一)节奏练习

3 、歌曲:《采菱》

教学目标:

1 、学习和掌握切分节奏。

2 、歌曲:《采菱》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采菱》,提高学生感受并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其对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掌握、运用短时值的切分节奏型。

[ 歌曲分析 ] :

这是一首具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旋律流畅、婉转,节奏疏密相间,生动的描绘了从小生长在水乡的孩子在南湖采菱的情景,抒发了水乡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强调坐姿

用“lu"演唱音阶

三、读谱知识:切分音

1 、导入: 节奏在音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就像人的骨骼一样,它可以体现音乐的风格特点。看老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教师边读节奏边做动作。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的风格,表现什么情绪吗? (新疆维吾尔族、欢快、活泼)

2 、请学生看图:思考切分节奏是怎么变化而来的? 点击出现节奏

学生边看边拍(学生自己回答:把中间两音合起来)

3 、师讲解切分音:切分音只是一个音符!这个音符由于所处的节奏位置和时值的长短,而造成不同于其它音符的强弱关系。含有切分音的节奏叫做“切分节奏”。切分节奏包括切分音前面、后面的音符(如果有的话)、以及切分音本身。切分音从弱位延伸到后面的强位,演唱时作重音处理。这种切分节奏的特点是常用来表现活泼、灵巧、机敏的形象。

4 、出示切分节奏,让学生按节奏读成“咚嗒嗒,咚嗒”、拍击,

5 、师弹琴,这是一首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具有热情欢快的情绪,大家边读边拍手为乐曲伴奏

6 、请个别同学到前面拿铃鼓按切分节奏为乐曲伴奏

四、创编活动 让我们来当一回作曲家

1 、请学生分组用 5 个音创编两小节带切分节奏的旋律

2 、分组展示,评选出优秀创作奖

五、歌曲教学

1 、导入 : 大家听过这首诗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这是白居易的《忆江南》(唐)赞美了江南的美景

2 、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具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采菱》

请大家听录音范唱,边听边找出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还有一种切分节奏 )

3 、柔美婉转的旋律萦绕在耳边,我也有些跃跃欲试想给大家唱一遍,你们想听吗?教师范唱,请学生注意听切分节奏的唱法

4 、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水乡,感受嘉兴南湖的风光旖旎,湖畔如烟的柔柳,湖中翠绿的菱田,景色迷人。生长在如此美丽的南湖边,真让人羡慕,让我们用歌声来赞美水乡,歌唱热爱劳动的水乡人。

6 、看歌词再听歌曲范唱,学生做划桨的动作,可以小声唱

提问:你觉得那句不好唱? ( 纠正一两句 )

7 、跟琴轻声完整唱一遍,老师纠正错误,可以请学生帮学生纠正错误

8 、(让学生看图讲解。)看这就是江南水乡,房屋都建在水上,出门见水,那想他们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呢?船 这是嘉兴南湖,烟雨蒙蒙 ,中秋前后,菱儿熟了,水乡人开始忙着采菱了。看这是人们划着特制的大木桶在采菱,盆里搁一只小木凳,人独坐其中。采菱这活很苦、很累,一天下来,腰酸腿疼,眼花脑涨,那滋味可不好受,其中甘苦,常人极难体会。菱角这东西,娇气得很,成熟后,躲在水中,人不容易看见。倘若两日不采,便落入水底。那样,采菱人只能望菱兴叹了。看采菱人手捧着鲜嫩的菱角,多高兴呀。边采菱边唱起了动听的歌

9 、听录音伴奏再唱一遍

10 、情境设置:我们现在来到了美丽的南湖,想象着你就坐在大木盆里边唱歌边采菱。歌曲处理:(注意引导学生用自然优美的音色,连贯流畅的气息,唱出水乡的孩子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尤其要注意一字多音处要唱的连贯)。

11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领唱,其他学生齐唱

12 、请个别学生领唱,其他学生齐唱

13 、咱班同学多才多艺,“谁认为你可以为大家伴奏”,请几名学生伴奏,其他学生演唱,可加打击乐器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富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采菱》,最后我想以自编的一首小诗来抒发我此时此刻的感情,与大家一起来分享。(放《紫竹调》)

青青菱秧碧波荡

尖尖红菱九月香

欢歌笑语木盆间

纤纤红装采菱忙

看采菱,看采菱白居易,看采菱的意思,看采菱赏析

万菱玩具城的作文500字

以后悔为话题的作文900字

以夏天为话题的作文900字

实践出真知 作文

实践出真知800字高三作文

实践出真知作文

实践出真知的作文

《西湖民间故事》

《发淮安》原文及翻译赏析

采菱作文350字
《采菱作文35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采菱作文350字(精选28篇)】相关文章:

小学公开课的教学设计2023-11-05

王维《山居即事》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2023-07-01

以端午节为话题的900字初中作文2022-07-11

关于描写四季美景作文500字2022-07-01

400字的周记2022-05-08

人教版音乐水乡船歌教学设计2022-06-28

不是我周记400字2022-05-25

人生终究是寻常作文2023-04-26

山居即事翻译赏析2023-09-22

发宜兴原文及赏析202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