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报告书后小学作文

时间:2023-09-14 08:15:55 更多作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拿到报告书后小学作文(精选13篇)由网友“X星球饲养员”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拿到报告书后小学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拿到报告书后小学作文

篇1:拿到报告书后小学作文

拿到报告书后小学作文

6月30日,星期六,是拿报告书的日子。我早早地起了床,准备吃早饭。当我拿起筷子吃饭的时候,妈妈喊:“喂!”我听见妈妈大声地喊,吓得筷子都扔到了地上。这时,妈妈又说:“你觉得你能考95分以上吗?”妈妈说完,我才蹲下来拾筷子。我颤颤悠悠地说:“我不知道。”然后就开始吃饭了。

在上学的路上,我一直坐在妈妈的电瓶车后面小声说:“要考95分以上,要考95分以上……”

到了学校,我的心一直“?纭?纭??”地跳着,脑子里都在想成绩的事。进了教室,我看见只有一两个学生坐在教室里看书,老师在安静地收拾报告书,只听见我的脚步声和老师的收拾报告书的声音。没过一会,同学们就陆陆续续地赶来了。

到了发报告书的时候,我的.心跳得好像比往常更快。报告书发到我的时候,我飞快地打开报告书,看着老师给我写的评语:“别看你个头小,但脑袋瓜还很管用!”这句话先蹦到了我的眼睛里,:“你聪明善良,也很诚实,重要的是,你知错就改,这是你最大的优点。”

读完评语,我很高兴,因为老师理解我。让我更高兴的还在后面呢!我数学考了97,语文考了100,我不只考得好,还得到了奖状!天哪!我兴奋地跳了起来,再也不用像上学期一样把成绩单收起来了!

出校门的时候,我心想:终于符合妈妈的要求,我考得这么好,妈妈看了一定会很高兴的!

篇2:拿到身份证后_小学作文

拿到身份证后_小学作文

哎!熬呀熬,终于领到了身份证,这个欢喜劲呀,没法说!瞧,今天,张力他们几个领到身份证,正想干几件大事哩。仔细看一看,望一望喽(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呀),这些刚成为公民的同志,到底干成没?

方案一:来到大马路上,漆黑一片,风呼呼地吹。他们商量着:将垃圾箱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在把它们还原。真不愧是男子汉,说干就干。张力作领导,带领这些“群众“擦垃圾箱。没一会儿,就有人差点臭晕倒。也是,谁叫这些垃圾箱没人打扫,成为虫虫的乐园,猫咪的餐厅,狗狗的集中营。张力一边忍臭干活,一边突发奇想―――用这些“享乐“的垃圾箱,摆成“SOS“(国际求救信号)。几个哥们一起讨论了,认为不错,便“全票通过“了……垃圾箱化身“美丽仙子“,正“亭亭玉立“耶!张力又发挥他的领导能力。几费周折,“SOS“立刻展现在人们眼前。

方案二:在收拾垃圾箱时,发现了不少易拉罐。有人建议将河边野草插入罐中,大家都行。来到河边,蛙鸣一片,使这次拔草任务增添了几分恐怖。大家都动手拔了起来。渐入高潮,只听其中一人,“呀“地一叫,“涮“得一声,一大群人全叫起来了,原来,草丛中一只青蛙往外一蹦,惊得张力一叫,张力一叫,将草丛中青蛙全部惊醒,集体蹦出草丛,吓得众人“齐叫叫“!那些拔好的草,全被“遗弃“在大桥上,他们也许没想到,那堆草说:“我的神啊,俺们不是故意阻碍交通的,勿将咱粉身碎骨呀!“

结果大家都可以猜出来―――神秘“SOS“上了晨报,奇怪尖叫上了午报,那堆会说话的草上了晚报。他们总算心满意足了!

篇3:如何拿到诺贝尔奖小学作文

如何拿到诺贝尔奖小学作文

很多人都认为诺贝尔奖对于平常人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想要成为诺贝尔奖得主并不难,让我们一起来在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找一找他们的共同点。

我最喜欢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他是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同时也是香港公开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他的童年非常艰苦,极左路线造成了农村社会的普遍贫瘠,莫言家是上中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童年生活流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拘束也使他备受压抑,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到了他后续的小说创作。正是因为那个时代才正好造就了今天的`莫言,假如说如果没有当初那些苦和难的话,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莫言了。从莫言的故事中我懂得了,我们自己要给自己创造一些“困难”来给予自己历练,让自己在这历练中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才可能有丰富的阅历和深刻的思想。

马尔克斯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作家。他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家中度过的,外祖父是一个受人尊敬的退役军官,曾经当过军队中的上校,性格倔强,为人善良,思想激进。而外祖母则博古通今,肚子里装满了神鬼故事。马尔克斯就是从小就开始听外祖母的故事长大的,从外祖母那里受到文化的熏陶,他7岁就开始读《一千零一夜》。在马尔克斯的童年的心灵世界中,他的故乡是人鬼交混,充满幽灵的奇异世界,以后,这些故事便成为了他创作的重要源泉。了解了马尔克斯的成长,我明白了多阅读多积累有多么重要,只有多积累才能堆石成山,才有可能厚积薄发。

还有一个我最佩服的文学奖得主,那就是勒·克莱齐奥。他4岁的时候,他和他的祖父母一起躲在法国南方的村子里,每天都在担心德军会打过来的恐惧中度过。一部希腊的神话让他忘记了焦虑,他和哥哥用希腊女神的名字创造了一个想象中的国家。60岁的他又写了一本半自传小说《乌拉尼亚》,这时他已誉满法国文学界。他在书中创造了一个对抗现实资本主义文明的古老的、美好的乌托邦社会。就在这个作品完成的这一个月,勒·克莱齐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从这里我们明白了,想要成为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不光要会吃苦,回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还要拥有非凡的想象力,这样才会有超凡脱俗的作品出现。

那么,就让我们借鉴这些诺奖得主的人生经验,在通往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道上,坚实地一步步向前迈进!

篇4:小学作文调研报告

小学作文调研报告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很普遍的现象。为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按着教研室的要求,我们对全校三至六年级20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作文调研抽测。

小学生作文在写什么?他们在怕什么?走近他们的作文我们发现以下现象:

1、作文水平差距很大

调研表明,作文水平的差距很大。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写四百字左右,而且选材新颖,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成绩差的不到一百个字,错别字、语病很多。我校这类现象突出表现在课改年级(五年级)明显比其它年级作文水平高。其原因是我校课改年级(五年级)学生课内外的阅读和语言积累起步早。

2、作文内容十分贫乏

比如本次调研六年级的作文题目是写关于孝顺父母的一两件事情,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按理说这个内容是很贴近学生实际的,学生应该有内容好写。可是从调研的结果来看,最大的问题还是许多学生没内容好写,离题的作文很多。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的孩子不留心生活,对人文比较麻木。

3、作文技能普遍较差

一般认为小学生的作文主要是内容的问题,小学里写作技能的要求很低,应该不存在明显的问题。可是从调研的结果来看,小学生的写作技能普遍存在较大的问题。许多学生的作文叙事杂乱,语病很多。各年级学生作文调研情况详见附表。

对教师评改的调研

1、作文训练量小

作文是一种能力,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形成。有的教师只让学生完成教材安排的课内综合作文练习,课外作文量几乎等于零。如仅靠中年级才开始的每学期7~8次的作文练习,练习的量太小,形式又单一,学生作文能力难以得到培养。有时学校、年级开展一些活动,老师即使布置写日记,但是由于要应付大量的备课,上课工作,无暇顾及这“额外”的工作量,看看卷面,胡乱地打个分数。久而久之,学生也习惯成自然,老师不认真检查评改,他们也就随便应付了。

2、作文训练年级间出现断层

虽然一再强调低年级一定要重视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班容量大再加上语文数学双科教学,低年级作文训练往往只重视识字训练。于是,年级间衔接“坡度”较大,出现断层。

3、读写结合不紧密

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不重视表达方法的教学,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选择、组织材料和确定中心等写作方法,造成学生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或者有话难说、有情难抒,其结果导致学生怕写、厌写作文。

4、吝啬及时有益的鼓励

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教师精心保管作文本,一学期下来学生和自己的作文本见不上几面。还有教师要详改全班四五十篇作文,即使全力以赴也可能要积压较长的时间。学生得过一二周才可得到教师这个唯一“读者”的意见。所以学生的作文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鼓励。

因此,针对我校作文教学的现状,应着重抓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宗旨:创设愉悦、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孩子有话敢说,有话会说。

(一)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文化素质。

首先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文化学习,每个学期制定出自修计划,研究一个专题。对不同类型的教师组织他们参加不同层次的函授培训,系统地提高文化专业水平。对教学水平较低的教师,组织他们经常参加教研活动,“走出去,请进来”,举办作文教学观摩课,请专家来讲课,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

其次,要转变观念,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作文教学的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作文能力,同时学习做人,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改变作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追求高分的不良目的。

(二)落实各年级作文教学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着重练习写话,要有内容,语句要完整、连贯;中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断,内容要真实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教学中,要自觉落实《课标》要求,尤其要强化低年级作文训练的意识,落实低年级说话写话的要求,做到有内容,语句连贯、完整。要重视中年级的片断练习,让学生逐步达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以“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目标,对照要求,教会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是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三)加大阅读量,强化练习意识。

阅读与写作是相互渗透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续、巩固和发展,所以我们要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加大阅读量,强化练习意识。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作文,加大作文的练习量,训练的方式主要是仿写。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练习,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吸取养料。并定期举办读书会、故事会、课外阅读知识比赛,办好墙报、板报,多方面地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学生积累的素材多了,练笔的机会多了,作文思路就会更加开阔。

(四)顺应学生心理,开展作文活动

我们创立了小记者文学社博客网站,还可开展选贴作文,周记点评,作文竞赛等有意义有趣味的作文活动。

篇5:小学作文开题报告

题名称:小学习作生活化指导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

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①作文材料贫乏,没啥可写;②写出的习作没有真情实感,枯燥无生趣;③抄袭现象严重;④作文长时间停留在一定水平上。⑤语言积累太少,不善于表达。有话说不出,说不好。⑥习作内容、形式等的条条框框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研究意义:

1、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亲近自然,体验生活,鼓励他们用自己感官和心灵接触和感受身边的事物,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使孩子在写作中获得自我生命的觉醒和深刻的成长的快乐。

2、帮助老师找准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1、“习作生活化”:习作,就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写出来。“生活化”指孩子在学校,家庭,社会上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习作生活化,就是要孩子把生活中的点滴,能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态度。

2、“指导策略”。是指针对学生习作的现状,教师采取多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形式进行习作教学,以达到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学会观察事物,体验生活并乐于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养成在生活中观察、思考、积累,并自觉运用语言文字及时表达自己的见闻和真情实感的良好习惯。

2、以贯通学生丰富的生活与阅读积累、情感体验、个体感悟、创新灵动、真情表达为价值目标,努力探索一条“以人为本,人文共进”的小学习作教学之路。

二、研究内容

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以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为切入点,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立足于现实生活,注重教学与学校各学科、家庭、社会等外部各个方面的联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因地制宜地开发多渠道习作素材的源泉,从而拓宽习作教学区域,不拘泥语文学科,更不局限于每周两节习作课,体现课内外、校内外、时时处处皆习作,形成多向、积极、互动的,“真、新、活、实”的生活化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

1、申报阶段(XX年4月):

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准备阶段(XX年5月):

(1)确定研究对象,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各方面情况尤其是习作的习惯、兴趣、能力的情况,研究相关文献。

(2)制定研究计划。

(3)与小课题研究组指导专家取得联系,建立博客,结合日常教学开展初步的实验工作,及时总结前人经验,调整、改进研究内容和方法。

3、研究阶段(XX年6-11月):

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付诸实践。

(1)学习、积累与课题有关的相关理论,了解同行的研究动态及研究特色,合理借鉴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从而不断调整本课题的研究方案。

(2)课题组成员分头在自己班级上开展实验研究,探索“小学生习作生活化指导策略研究”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操作体系和评价体系,建构课堂教学模式。

(3)开展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活动,如习作教学观摩课、教学沙龙、习作竞赛等。

(4)收集“小学生习作生活化指导策略研究”指导优秀案例及论文。“小学生习作生活化指导策略研究”的阶段小结。

4、总结提高阶段(XX年12月-XX年1月):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同时撰写相关论文。组织课题结题报告会,接受上级检查、评估、验收,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四、举措:

1、指导观察,丰富生活积累。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走向大自然,去观察万物的兴替,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去欣赏鸟儿的歌喉,去调查环境的现状,去体验劳动的艰辛……每天主动将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每周交流。通过观察、记录、交流,学生们不但占有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写作素材,而且切实感受到了时时处处有生活,自主观察、体验、思考、感悟、表达生活的意识、兴趣、能力、习惯得到了有效培养。

2、激发表达需求,保持习作兴趣。

第一、结合情感需要。当学生有了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就有了倾吐的需要。特别是当学生心情郁闷、情绪低落时,给予合理引导和疏导,以书信、日记等向他人倾诉、咨询。

第二、利用各类活动。1、文体活动。如参加文体活动后,写活动过程,感受。2、班队活动。如召开主题班队会时,面向全班征集主持稿。3、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

第三、针对临时事件。临时事件中往往蕴含着极佳的练笔契机。要珍视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随时随地留意季节时令变化、密切关注时事及偶发事件,敏锐地捕捉、开发、利用这些稍纵即逝的课程资源,将练笔需求显性化。

第四、利用文化阵地。渴望自己及自己的习作被发现、被肯定,是学生固有的心理需求。而这一需求,恰恰是习作的最佳动力。定期进行作品展示,鼓励学生积极给学校广播室投稿,帮助学生习作在网络、书刊发表,为其创造成功体验,奠定学生的习作自信。

3、抓读背,丰富语言积累。开展以“读背为手段、运用为目的”的读书教育活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举行“好书推介会”、“美文赏析课”、“故事演讲竞赛”、“好词佳句背记竞赛”、“读书心得交流”等),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背记、多积累,多交流、多借鉴,多运用、多创新,努力规范学生的语言,夯实通畅、自由、个性化表达的基础。

4、加强应用,丰富方法积累。坚持学以致用,结合阅读教学、日常观察、社会实践、习作教学等教给学生一些精要有用的方法技巧(如观察方法、调查方法、积累方法、写作方法及习作修改方法等),提高学生观察、积累、笔述、修改的能力和质量。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能初步找到让学生文章拥有纯真情感、真实表露情感的方法和有效途径。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提高。

2、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语文素养得到提升,有自创的习作、日记等。

3、课题结题报告一份。

4、研究论文及案例。

篇6:科学报告感想小学作文

科学报告感想小学作文

星期五的上午,我们到阶梯教室观赏了科学实验报告。给我们讲课的是来自台湾的“科学爸爸”孙教授。

首先,孙教授拿来了一本杂志,又撕了一页,问我们哪个会先掉下去,我们异口同声说一点是杂志先掉到地上,果然我们答对了,孙教授又问我们,“那怎么样才能让它们俩个同时掉下去呢”?有一位男同学说,把那张纸放到杂志上,就可以让它们俩同时掉下去了,孙教授点点头,说:“那为什么这样子就可以让它们俩个同时掉下去呢?”我们鸦雀无声,孙教授说:“因为那张纸掉下去时,有一股压力阻挡了它,如果把它放到杂志上面,那一层空气就被阻隔了,它们就可以同时掉下去。”

然后,孙教授又拿出一大桶液氮,让他的助手拿了一杯热水,又把液氮倒在了一个杯子里,说:“如果把热水倒在液氮里去,会怎么样呢?”孙教授给我们试验了一遍,突然,液氮一下子喷了出来,满地都是液氮,坐在第一排的同学们都上去摸了一摸,他们说什么感觉都没有呀,孙教授又把一根香蕉放在了液氮里面,过了一会,孙教授把香蕉拿了出来,问我们香蕉会变成怎么样的,我们都说香蕉会变成冰块,其实,不是这样的',香蕉虽然不是变成了冰块,但是,它变得跟榔头一样坚硬,把一个钉子放在桌上,用香蕉去砸,但香蕉怎么都打不坏,液氮可真是太好玩了!孙教授又拿了好几个气球放在桌上,拿出了绿色的激光笔,说“如果激光笔射在气球上,会怎么样?”我们都说会爆掉,可是气球并没有爆,孙教授又拿出蓝色的激光笔,又问:“这个会不会爆呢?”我们说肯定不会爆,但是这次气球却都爆了。这个实验真是太有趣了!

真想以后再看看这样的科学实验,太棒了!

篇7:小学作文--家务实践报告

小学作文--家务实践报告

现在我在家里,什么事情、家务活,父母都抢着做,从来不让我干家务,因此,使我都养成了一个坏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为了改正这个坏习惯,我在心底暗暗地下定决心:我要自立。但是,当我每次去收拾碗桌的时候,看见碗、盆里,筷子,勺子里的油腻时,我就会觉得非常恶心,丢下碗筷,让爸爸干完活后再洗!

中午,我和表姐在家,大人都出去买菜了,我心里暗暗自喜:嘿嘿,今天是我大展身手的时候啦!我和姐姐跑到邻居家任萱门前,咚咚敲门,告诉她我和姐姐商量好了,给卢奶奶洗碗,那好啊我也去。正好午饭过后,不正是我做好事的好时机吗?卢奶奶83岁了,帮帮她老人家也是应该的。我们三个敲开了卢奶奶的门,卢奶奶很惊奇问我们:乖乖们,你们来干什么?”我答:“我们来看看你,吃饭了吗?

我来帮你洗碗吧”卢奶奶很是不好意思并且感激地说:“哎呀,不用让你们洗,我老身子骨早就习惯了”。‘没关系,我们应该尊老,不用客气的”。卢奶奶推辞不过,便笑眯眯的让我们进了屋。我“唰、唰、唰”两下子就把碗桌收拾好了,我们把桌子上的碗筷,勺子,汤匙等用具,把搬到了厨房里。随即,厨房里响起了一阵碗、勺交响曲——“乒、呤、乓、啷”。正当我兴高采烈想把碗洗干净时,我的眼睛又意外地看见了那些在灯光下显出五颜六色,像彩虹似的'油腻。我再想:“呸,我一个堂堂女干将,洗碗那么一小件事也能难得到我吗?不可能,油腻吗?能碰到我可算你倒霉了,你的死期到了!”想完。我打开水龙头,水“哗啦啦… …”地冲着,我用手使劲朝油腻擦呀擦,没想到的是油腻怎么擦也擦不掉,反而缠在了我的手上,怎么洗也洗不掉。我束手无策,只好坐在地上,想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了妈妈当初是先往碗里倒了一些洗洁精,然后再用清水冲了冲,我试了试,果真把油腻消灭得干干净净。我按照这种方法把碗、勺、锅、锅铲还有汤匙都洗得干干净净,看着这些一油不染的碗筷,我心里甜滋滋的笑了!我再看看姐姐的碗,也很干净,我高兴的叫来了卢奶奶,卢奶奶 第一时间来到了厨房,一看,一个个碗碟还会反光呢。卢奶奶高兴地说:“哎呀呀,真漂亮,你们几个小家伙还真挺聪明啊 ,自己会洗碗,我可要好好谢谢你们啊,呵呵。”卢奶奶刚要把我送出门,我妈妈回来了,卢奶奶就把我们帮自己洗碗的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高兴的亲了我们,而且还垮了我们。呵呵,今天真开心,以后还要继续啊!

篇8:《我的阅读报告》小学作文

《我的阅读报告》小学作文

大家好,你们喜欢看书吗?喜欢看哪种书呢?是漫画书、科普书,小说、还是文学书?我也是!

可你们为什么喜欢呢?我喜欢是因为每次看的时候它都能用那种生动有趣的语言打动我。就拿这本文学书《新语文读本》来说吧,这本书内容十分充实,引人入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了这些文章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比如这本书中老舍所写的文章《我的母亲》——他以:八国联军进城,母亲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送别三姐。母亲咬着嘴唇,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走去;除夕夜送我上班——“去吧,小子。”这三个方面写出了母亲对他们无私的爱,老舍也在最后写出了他的肺腑之言:“生命是母亲给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前吃的还是粗粮。哎!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啊!”

读完,我也无比心痛,这也让我明白了,有些人我们不能等到失去后再去珍惜;“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为人子女的最大痛苦。我们要关心身边关心过你的人,不能让他们就这样离开,行动起来吧!哪怕回家帮你的母亲洗个碗,哪怕帮你的爸爸捶捶背……这些事情再小,也是你的心意。对他们来说就是人生的一种安慰。

篇9:小学作文序列训练开题报告

小学作文序列训练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作文教学是广大教师最感头痛的事,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过去的作文教学长期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即:起步晚、坡度陡、无计划、不得法和量不足,小学作文序列训练开题报告。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从1995年9月开始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改革,到提出了“小学作文序列训练'一二三四五'--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素质实验”的设想。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阐述

这种设想的理论依据是:

(一)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

《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语文这门学科,它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组成部门的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认识规律

1、由内容到形式

坚持从构思内容入手,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再考虑形式,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2、由说到写

小学生口头语言的发展总是走在书面语言的前面,实验按照由说到写、先说后写的程序进行。

3、由写句、段到写篇

实验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先指导学生写句、写段,再指导学生写篇,放慢作文的坡度。

4、由模仿到创作

改革语文阅读教学,坚持读写结合。通过模仿,过渡到学生独立创作。

(三)教学规律

1、提高学生认识水平与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紧密配合。

2、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3、口头语言训练与书面语言训练紧密结合。

4、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5、勤写多练。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我们设计并实施的小学作文序列训练--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素质实验的基本内容是“一二三四五”,作文序列训练的操作系统。

一个核心:发展思维、发展语言、提高作文水平。

两个结合:读写结合,课堂作文与课外练笔相结合。

三个阶段:基础训练阶段、单项训练阶段、综合训练阶段。

四个台阶:一、二年级以看图说话、写话为主的说写训练;三年级以写片断为主的写段训练;四年级以观察想象为主的观察作文训练和以命题作文为主的篇章训练;五年级以全面达标为主的综合训练。

五自步骤:自学观察、自由讨论、自述片断、自我评议、自构成文。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时间安排

本课题成员低中高年级教师为主,研究对象:以小学生为主。我们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跟踪他们在小学阶段地成长轨迹,从而摸索、总结相关规律。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上示范课、演讨课、作文大赛等,在广泛占有材料,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成果以典型课例、理论文章、实验报告、学生习作选等形式呈现。本课题研究自4月立项为启动,204月至12月为课题研究期,1月至12月进入结题阶段,月申请结题。

年7月

课题实施计划

“小学作文序列训练”研究课题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语文大纲》提出:“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语文这门学科,它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正确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实施研究课题的措施

(一)成立课题小组,加强研究课题的组织,积极向科研部门申请立项,落实研究经费,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运行。

(二)诚聘课题组顾问。宿州市小语会秘书长、县教研室于忠良主任担任顾问。落实课题成员的分工,具体名单见申请表中的`简表。

(三)建立课题研究和理论学习制度,加强课题研究人员的教育理论修养。

(四)把课题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中。

1、课题研究人员培训。

①有计划地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参加各种教研教改研讨会。

②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到校外兄弟单位参观、考察。

③组织理论学习知识。

④撰写课题研究的设计、论文、研究报告。

2、研究实验物质的准备

第一、学校领导早已具备应用作文教学教改理念。

第二、本课题研究有较强的研究人员,本课题有一名特级教师;五名中学高级教师;三名省级教坛新星;六名市级教坛新星。

3、课题研究时间

每周不少于30分钟的课题相关活动。

三、研究方法

1、话题式探讨:组织本组成员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收集课题相关资料。

2、上课、评课:围绕课题各班开展教学活动,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真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采取授课教师自述,看课教师围绕主题,以答辩的方式进行评课,主持点评小结。

3、教学反思:整合检查,定期总结课题,研究成功经验做法,提升教学理论,作出阶段分析,成员围绕课题写一篇教学反思。

4、观察研究法:课题成员按计划,对作文教学中某种现象进行连续观察,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从而对实验做出科学的解释。

四、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0年1月至3月)制定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学习相关的理论,完成课题实验方案设计,积极向上级科研管理部门申报确认,制定低、中、高年级段课题研究方案,通过学习理论,教学实践,积累经验,构建理论柜架,为课题的全面实施作好铺垫。

(二)实施阶段(2000年4月至2012月)制定研究实施计划,组织课题研究实施,学校确定试点班级,深入研究完善理论框架,积累研究材料,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进行课题评估、小结。

(三)总结阶段(年1月至12月)汇集整理相关研究的资料,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展示研究成果,撰写总结性研究报告,进行课题结题鉴定。

教师开展“公开课,听课、评课”,课后认真研讨活动,开展学生作文大赛,从学生作文透视作文教学,组织师生交流活动,师生共议,群策群力,给学生一个与教师交流平台,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让师生真正互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大赛。

五、课题研究时间安排

本课题研究自2000年1月启动,2000年4月至年12月为课题研究期,2006年1月至12月进入结题阶段,2006年12月申请结题鉴定。

2000年9月8日

篇10:小学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一、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表达方法指导,忽视了作文的育人功能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写作是人思想情感的外在的语言表露,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比较,我们认为,写作是学生思想展现的最佳形式,所以叶老提出的“作文即做人”的观点不容致疑。

然而,分析以上的调查数据,综观现今我校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却普遍存在着人文价值削弱,人文底蕴流失的现象。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们十分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结构、技巧以及作文的表达方法,至于作文的内容是否真实、感情是否是发自内心等则很少过问。致使学生的作文中假话连篇,假故事,假情感屡见不鲜;更为甚者,有的想象体裁的作文基本上是各类动画片故事情节的拼凑。现今小学作文教学,学生为了取得好分数,任意拔高立意,泛泛而谈,失去了真情实感,让我们看到的只是千人一面的虚伪的灵魂。这种“重表达,轻育人”,把“求真知,做真人”的思想抛之九霄云外的作文教学方法,着实让人心寒。

(二)重视了作文写作模式,轻视了作文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不厌其烦地将一些作文知识和表达方法公式一样地讲给学生听,有的甚至让学生死记硬背所谓的“范文”。这种写作公式化的僵化训练,相当程度上,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冷落了他们对社会及生活的敏锐洞察,结果必然窒息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压抑其独具匠心的思维,导致学生丢掉了开启心灵的钥匙,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最后写出的文章肯定是中心不明、条理不清、语句不通、文法不顺。

现在大学生不会写文章,这种现象在国外也普遍存在,这不得不归罪于小学时期作文教学的不得法。写作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训练过程,从观察、构思到成文,都要融合学生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并非像数学一样简单的套用模式。近来,书店中上除了大批量的写作辅导书、作文大全、精品作文外,又跳出了所谓“作文软件”之类的宝典,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然而,对于“作文软件” 的功能,我们是持谨慎态度的。学生在电脑中输入主题和关键词,四分钟即可得一佳作,我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轻能力”现象。即使学生了解材料内容及作文的要求,但是这“四分钟电脑作文”却无益于学生思考材料、组织材料等能力的发展,试想,学生对作文题目的解读,对文章素材的搜集和整理,对文章内容的整合,对文章的布局谋篇,岂是在四分钟内完成的?

(三)重书面表达,轻口头训练

作文教学应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训练两个部分。写和说都是表达,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然而现今很多老师过分强调书面作文,对口头训练则置之惘然。虽然我们教材中有口语交际内容,课程表中也有口语交际课,但有多少教师能真正保质保量上好呢?这种“重文轻语”的教学倾向,导致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普遍下降,甚至影响了学生的语言交流。

有资料也表明,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随年级的增高而不断下降。有的学生书面表达文采斐然,能轻松自如地驾驭文字,然而一到口头表达,例如演讲或课上发言,则结结巴巴,条理不清,语句不顺。

(四) 重课堂教学,轻生活积累

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必要的素材,经过思维加工,再运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然而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把学生关在教室,苦思冥想,闭门造车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屡见不鲜。这种与世隔绝的封闭式作文训练,导致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童心,由于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无力,毫无童真童趣可言。

离开了生活,缺乏了感受与体验,造成学生对生活中很多写作素材都不熟悉,有的也是一知半解。我曾看到一篇关于学生作文的报道,想来令人心惊。某城市一小学中,老师让学生以“大米”为素材写作,城里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认识,根本不知道天天吃的“大米”是怎么来的,于是闹出了“农民伯伯把大米从树上摘下来”的笑话。我们的孩子现在不是也不知道什么是荠菜、苦菜、白蒿等野菜吗?开怀之余,我们又不得不对此认真深思,一言蔽之,怎一个“惨”字了得?

(五)重作文指导,轻作文讲评

作文讲评是对学生习作的全面分析和总结,对学生写作指导具有重要意义。资料表明,尤其是小学生,大都喜欢上讲评课,它既是师生思想认识上的`交流, 也是情感的交流,是学生期待的一次重要的写作信息反馈。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多教师注重了作文前的细心指导,而对阅完作文后的讲评不够重视。常常是批改完作文,写几句程式化的评语,就把本子发给学生完事,并不进行有充分准备的讲评。

(六)重范文的讲读,轻下水的写作

我校曾举行了第一次师生作文同题大赛,结果有不少老师的文章写不过学生,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作为一个以评析学生文章、指导学生写作为终生职业的语文教师,自己写不出好文章,没有丰富的写作实践,还能指导学生作文吗?

现今,这种“重范文,轻下水”的倾向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在写作指导中,很多教师对范文奉若神灵,一个题目给学生,简单提示几句,下面的工作就只是读几篇范文。教师只读不写,只讲不作,导致学生思路狭隘,落入范文模式,写起文章来不是绕范文转圈圈,就是围绕指导打转转,结果写出的文章空洞无话,毫无灵性。

二、改进措施

(一)转变观念,树立作文教学观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写作是自我生活的真实展现。现今我校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中过分偏重作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即使强调思想内涵在实际作文教学中也只是流于形式。另外,假话、套话、空话、大话连篇,导致了学生作文的人文价值的缺失。鉴于这种现状,我们认为,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首先应该转变旧观念,树立大作文教学观。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注重对学生知、情、意、行多方面的培养和塑造。叶圣陶曾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作文务先求“真”,凡与这一道理格格不入的“陈腐观念”或“时髦观念”均要改变。

所以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教会他们讲真话、写实话,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内心出发想写,写自己想写的,所追求的,所欣赏的,同时促进他们知、情、意、行多方面素质的发展。

(二)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

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作文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写作兴趣方面,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①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培养写作意识; ②注重平时积累,做到厚积薄发;③开创多种训练形式,提高写作能力 。其次,要注重学生创造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①老师要有创新意识,树立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主导的作文教学思想,给学生营造创新的环境。②大胆放手学生作文,肯定他们的创新意向,给学生广阔的创新空间。③踏踏实实地抓好学生思想素质,语文素养等各项的培养。④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创设成功机会,激发创造意识。

(三)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1、加强阅读的指导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的确,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是关键所在。

2、指导学生体验生活

作文教学是带有社会性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传授和学习作文的一种方式,而更广阔的场所则是整个社会。因此,现在小学作文教学务必要把课堂与生活相联系,开放式作文教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多渠道作文教学网络。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多参加适合实践活动,多接触社会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

3、加强课外练笔

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练笔很重要。例如,我们可鼓励学生在课外写日记、作读书笔记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灵活自由的练笔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积累材料,提高组织和表达能力。

4、上好口语交际课

作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说”有助于“写”,经常性的口语训练能锻炼学生选材、构思、语言表达等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以往“重书面,轻口头”的观念,加强小学生的口语训练,切实上好口语交际课。例如,可以组织演讲比赛、诗歌比赛、口头编故事等等。

(四)改进评改方法,教师下水作文

作文教学一般简化为“指导——习作——评改”三个环节,其中评改作为收尾性工作,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据我们了解,目前我校的作文评改,或评语式,或评分式,或评级式,教师的态度多数是敷衍了事。作文的批阅,要么对学生的作文草草批阅,要么对作文字斟句酌。这 两种做法都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

为了克服这些弊病,老师们在评改时构建并运行“互动”模式,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进关系,使作文评改日益向学生自主,自能操作的模式发展。“互动”模式有益于作文教学的效果。所以当今小学作文教学中,实行“互动”评改模式势在必行。老师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提倡互批、自批、集体批等方式,创造良好的作文氛围,使全体学生都关心自己和他人的作文。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不会写作文。”因此,我们认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适当减少范文的篇数,提倡教师自己写下水文。叶圣陶在《文汇报——教师下水》一文中说“语文教师教学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所以我们只有亲自尝试写作,在指导学生才能身临其境,体味写作中的酸甜苦辣,并从中找出阻碍学生写作能力长远发展的症结。

作文即做人。它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不仅对学生语文水平影响很大,而且还关系到学生思想品德、人格品质等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小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真正确立,作文对他们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视。因此,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任重道远,必须对作文教学现状有个清醒的认识,并且放眼未来,立足改革,争取使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篇11:小学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小学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听、还要敢说、爱读、想写的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但现在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时刻困绕着学生。20XX年10月24日,针对《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现状调查》反映出的问题和现阶段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部分语文教师一起召开了座谈会,我们查找出现阶段我校的作文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并制订了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表达方法指导,忽视了作文的育人功能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写作是人思想情感的外在的语言表露,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比较,我们认为,写作是学生思想展现的最佳形式,所以叶老提出的“作文即做人”的观点不容致疑。

然而,分析以上的调查数据,综观现今我校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却普遍存在着人文价值削弱,人文底蕴流失的现象。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们十分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结构、技巧以及作文的表达方法,至于作文的内容是否真实、感情是否是发自内心等则很少过问。致使学生的作文中假话连篇,假故事,假情感屡见不鲜;更为甚者,有的想象体裁的作文基本上是各类动画片故事情节的拼凑。现今小学作文教学,学生为了取得好分数,任意拔高立意,泛泛而谈,失去了真情实感,让我们看到的只是千人一面的虚伪的灵魂。这种“重表达,轻育人”,把“求真知,做真人”的思想抛之九霄云外的作文教学方法,着实让人心寒。

(二)重视了作文写作模式,轻视了作文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不厌其烦地将一些作文知识和表达方法公式一样地讲给学生听,有的甚至让学生死记硬背所谓的“范文”。这种写作公式化的僵化训练,相当程度上,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冷落了他们对社会及生活的敏锐洞察,结果必然窒息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压抑其独具匠心的思维,导致学生丢掉了开启心灵的钥匙,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最后写出的文章肯定是中心不明、条理不清、语句不通、文法不顺。

现在大学生不会写文章,这种现象在国外也普遍存在,这不得不归罪于小学时期作文教学的不得法。写作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训练过程,从观察、构思到成文,都要融合学生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并非像数学一样简单的套用模式。近来,书店中上除了大批量的写作辅导书、作文大全、精品作文外,又跳出了所谓“作文软件”之类的宝典,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然而,对于“作文软件” 的功能,我们是持谨慎态度的。学生在电脑中输入主题和关键词,四分钟即可得一佳作,我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轻能力”现象。即使学生了解材料内容及作文的要求,但是这“四分钟电脑作文”却无益于学生思考材料、组织材料等能力的发展,试想,学生对作文题目的解读,对文章素材的搜集和整理,对文章内容的整合,对文章的布局谋篇,岂是在四分钟内完成的?

(三)重书面表达,轻口头训练

作文教学应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训练两个部分。写和说都是表达,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然而现今很多老师过分强调书面作文,对口头训练则置之惘然。虽然我们教材中有口语交际内容,课程表中也有口语交际课,但有多少教师能真正保质保量上好呢?这种“重文轻语”的教学倾向,导致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普遍下降,甚至影响了学生的语言交流。

有资料也表明,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随年级的增高而不断下降。有的学生书面表达文采斐然,能轻松自如地驾驭文字,然而一到口头表达,例如演讲或课上发言,则结结巴巴,条理不清,语句不顺。

(四) 重课堂教学,轻生活积累

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必要的素材,经过思维加工,再运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然而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把学生关在教室,苦思冥想,闭门造车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屡见不鲜。这种与世隔绝的封闭式作文训练,导致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童心,由于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无力,毫无童真童趣可言。

离开了生活,缺乏了感受与体验,造成学生对生活中很多写作素材都不熟悉,有的也是一知半解。我曾看到一篇关于学生作文的报道,想来令人心惊。某城市一小学中,老师让学生以“大米”为素材写作,城里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认识,根本不知道天天吃的“大米”是怎么来的,于是闹出了“农民伯伯把大米从树上摘下来”的笑话。我们的孩子现在不是也不知道什么是荠菜、苦菜、白蒿等野菜吗?开怀之余,我们又不得不对此认真深思,一言蔽之,怎一个“惨”字了得?

(五)重作文指导,轻作文讲评

作文讲评是对学生习作的全面分析和总结,对学生写作指导具有重要意义。资料表明,尤其是小学生,大都喜欢上讲评课,它既是师生思想认识上的交流, 也是情感的交流,是学生期待的一次重要的写作信息反馈。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多教师注重了作文前的细心指导,而对阅完作文后的讲评不够重视。常常是批改完作文,写几句程式化的评语,就把本子发给学生完事,并不进行有充分准备的讲评。

(六)重范文的讲读,轻下水的写作

我校曾举行了第一次师生作文同题大赛,结果有不少老师的文章写不过学生,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作为一个以评析学生文章、指导学生写作为终生职业的语文教师,自己写不出好文章,没有丰富的写作实践,还能指导学生作文吗?

现今,这种“重范文,轻下水”的倾向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在写作指导中,很多教师对范文奉若神灵,一个题目给学生,简单提示几句,下面的工作就只是读几篇范文。教师只读不写,只讲不作,导致学生思路狭隘,落入范文模式,写起文章来不是绕范文转圈圈,就是围绕指导打转转,结果写出的文章空洞无话,毫无灵性。

二、改进措施

(一)转变观念,树立作文教学观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写作是自我生活的真实展现。现今我校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中过分偏重作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即使强调思想内涵在实际作文教学中也只是流于形式。另外,假话、套话、空话、大话连篇,导致了学生作文的人文价值的.缺失。鉴于这种现状,我们认为,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首先应该转变旧观念,树立大作文教学观。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注重对学生知、情、意、行多方面的培养和塑造。叶圣陶曾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作文务先求“真”,

凡与这一道理格格不入的“陈腐观念”或“时髦观念”均要改变。

所以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教会他们讲真话、写实话,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内心出发想写,写自己想写的,所追求的,所欣赏的,同时促进他们知、情、意、行多方面素质的发展。

(二)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

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作文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写作兴趣方面,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①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培养写作意识; ②注重平时积累,做到厚积薄发;③开创多种训练形式,提高写作能力 。其次,要注重学生创造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①老师要有创新意识,树立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主导的作文教学思想,给学生营造创新的环境。②大胆放手学生作文,肯定他们的创新意向,给学生广阔的创新空间。③踏踏实实地抓好学生思想素质,语文素养等各项的培养。④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创设成功机会,激发创造意识。

(三)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1、加强阅读的指导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的确,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是关键所在。

2、指导学生体验生活

作文教学是带有社会性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传授和学习作文的一种方式,而更广阔的场所则是整个社会。因此,现在小学作文教学务必要把课堂与生活相联系,开放式作

文教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多渠道作文教学网络。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多参加适合实践活动,多接触社会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

3、加强课外练笔

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练笔很重要。例如,我们可鼓励学生在课外写日记、作读书笔记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灵活自由的练笔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积累材料,提高组织和表达能力。

4、上好口语交际课

作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说”有助于“写”,经常性的口语训练能锻炼学生选材、构思、语言表达等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以往“重书面,轻口头”的观念,加强小学生的口语训练,切实上好口语交际课。例如,可以组织演讲比赛、诗歌比赛、口头编故事等等。

(四)改进评改方法,教师下水作文

作文教学一般简化为“指导——习作——评改”三个环节,其中评改作为收尾性工作,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据我们了解,目前我校的作文评改,或评语式,或评分式,或评级式,教师的态度多数是敷衍了事。作文的批阅,要么对学生的作文草草批阅,要么对作文字斟句酌。这 两种做法都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

为了克服这些弊病,老师们在评改时构建并运行“互动”模式,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进关系,使作文评改日益向学生自主,自能操作的模式发展。“互动”模式有益于作文教学的效果。所以当今小学作文教学中,实行“互动”评改模式势在必行。老师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提倡互批、自批、集体批等方式,创造良好的作文氛围,使全体学生都关心自己和他人的作文。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不会写作文。”因此,我们认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适当减少范文的篇数,提倡教师自己写下水文。叶圣陶在《文汇报——教师下水》一文中说“语文教师教学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所以我们只有亲自尝试写作,在指导学生才能身临其境,体味写作中的酸甜苦辣,并从中找出阻碍学生写作能力长远发展的症结。

作文即做人。它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不仅对学生语文水平影响很大,而且还关系到学生思想品德、人格品质等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小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真正确立,作文对他们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视。因此,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任重道远,必须对作文教学现状有个清醒的认识,并且放眼未来,立足改革,争取使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篇12:综合实践活动介入小学高段作文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报告(教师中心稿)

海内存知己

课题组长:谷捷敏 组员:许金苗 吴晓丽 金科峰 劳群娜 施吉章等 执笔:许金苗

一、课题的提出:

社会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普及,环境问题的凸显,传统文化的逐渐消失,快餐文化的日益流行……纷纷进入了学生的视野,也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如何引导学生去认识周围的世界成为教育改革的一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它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试图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接触社会现实,认识历史文化,探索科学奥秘,从而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带着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理念审视当前作文教学,我们发现现行作文教学的症结在于封闭。整个写作过程都在课堂内进行:教师命题,学生闭门造车。这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导致学生作文“语言成人化”--缺乏儿童语言个性;“结构模式化”--用公式化的章法套写作内容;“人物、事件虚构化”--虚造人物形象和实践,移植情节;“主题与题材陈旧、单一”;“思维品质肤浅”。封闭导致学生眼界狭窄,社会阅历贫乏,生活体验缺失,思维能力衰退,只有打破封闭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作文教学才能获得新生。综合实践活动恰恰可以纠正作文教学封闭的弊端,弥补作前素材搜集与情感体验的不足,有助于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我们提出并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介入小学高段作文教学”这一课题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1、如何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社会、历史、生活,去探究自己的生存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品质,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而激起一种社会责任感。

2、如何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生活世界,走向博大的社会文化,再现作文的原汁原味。

3、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规律,补充、丰富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的主要阶段

课题研究主要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5月课题立项以前,这一阶段是课题酝酿研究方案以及课题立项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包括:搜集资料,了解国内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已有的情况),建立课题的实验设想;撰写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等。

第二阶段为205月至年12月,这一阶段是初步探索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组建课题研究组,进行研究人员的学习,结合日常教学开展初步的实验工作,及时交流研究心得,调整、改进研究内容和方法,注重资料积累。

第三阶段1月至208月,这一阶段为深入研究阶段。主要工作包括: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观摩研究课,交流研究论文等等,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以及资料的收集和成果的整理。

第四阶段年9月至2004年12月,这一阶段为总结思考阶段。主要工作包括:课题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论文的结集以及准备新一轮的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

(二)研究的操作策略

1、设计活动主题,编订作文序列。

⑴活动主题的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首先,学生的愿望和兴趣。学生的愿望和兴趣是学生不断探究、积极参与的内在动力,是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最基本的动力依据和关键因素之一。其次,学生的年龄特点。虽然小学高段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但是这种思维特点也离不开具象的支持。因此,主题的设计应选择较为生动具体的主题以及相应的材料,便于学生的感知、理解和操作,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再次,知识经验。活动开展依赖于知识经验的储备。因而,活动主题设计必须考虑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知识经验,如有缺乏,应考虑补充办法。最后,课程资源。主题设计尽量结合本地区、本学校课程资源的实际,因地制宜,不仅便于学生探究,而且具有一种亲切感,容易激发兴趣。

根据以上四个原则,我们设计了4大板块13个主题,分列如下:

亲近历史文化 A寻访家乡文明 叩访家乡先贤

寻觅家乡建筑

探寻家乡风俗

品味家乡特产

采风家乡儿歌、民间故事

B走进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的历史、习俗、诗文、节令食品

C编写成语、歇后语故事

关注社会生活 D认识环境问题 我与水的故事

我与电的故事

我与热的故事

E社会广角镜 寻找身边“雷锋”

曝光百姓陋习

关注民工生活

F语言中的社会变迁

G审视“广告语” 搜罗“广告语”,进行评析、修改

探索自然世界 H蚕宝宝的生命历程

I 救救青蛙 青蛙的成长历程,为保护青蛙支着

J 保护绿色校园 调查校园花木种类,制定植物“身份证”

走近麻雀生活

为保护绿色校园献计献策

感受自我成长 K我的成长足迹 出生以来的照片、重要事件等

L认识自我 自己眼中的我

别人眼中的我

理想中的我

M今天我当家

⑵作文序列的编订

作文序列编订基本按照原有作文序列。我们试图在作文训练项目与综合实践活动之间寻找结合点,将作文训练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并利用教材资源、社会、自然等资源,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拓展作文训练的项目。以下是浙教版第9册作文训练序列表:

综合实践活动 内容 作文训练 内容

A阳光假日行动 公益性活动:对城市“牛皮癣”的调查、清理以及治理措施等 A暑假中的一件事 写暑假中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

体验性劳动:帮助瓜农、果农采摘瓜果,了解瓜果知识,学习销售技能等

科技性活动:科学小课题,小发明等

B写启事 写“寻物启事”和“招领启事”

C这件事_________ 记生活中的一件事

B认识粮食 访问:“三年自然灾害”时缺粮的惨况,不同人对粮食的认识 D爱惜粮食 ①说服食堂中浪费粮食的同学,并记录成文②撰写爱惜粮食的警示语

搜集:世界各地缺粮的新闻报道、有关爱惜粮食的格言、警句 ,历史上灾荒的描述等

综合:对粮食的认识

C今天我当家 学习必要的生活技能:如何挑菜,如何讨价、还价,注意用气、用电安全等 E汗水换来的欢笑 选择“当家”活动中印象深刻的一次劳动,写一篇短文

利用假期当家一天

D品味家乡特产 了解家乡的特产:黄花梨、笋干菜、汤圆等 F我爱家乡的_____ ①给家乡的特产写写广告词②写一篇记叙家乡特产的文章

感受特产的特点:历史(来历)、做法、样式、滋味等等

充分发掘外地学生的教学资源,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G缩写课文 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缩写成500字以内的短文

2、开展实践活动,渗透作文训练

⑴实践活动的开展

①活动流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我们认为可以按以下6个环节进行,不同的活动主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环节增删。流程安排如下:

流程阐述如下:

A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活动的质量。我们认为创设情境有以下三种途径:A利用日常生活创设情境。学生的一个疑问、一种流行、一次谈话等均可成为情境创设的资源。B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如,学了《五月端阳》一文后,引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从而提出探究“走近传统节日”的课题。C利用社会生活创设情境。如,可以针对现今经常停电、断水的社会实际,教师设问:为什么现在老是停电、断水呢?引导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情境,从而关注身边的现实问题。

B选题分组

选题分组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小组以4人左右为宜,组内分工必须明确。

C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宜详尽,必须写明商讨交流的时间、地点。

D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可以是小组分工前提下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各成员独立完成计划规定相应承担的任务(分工时要扬长避短),具体问题借助集体力量合作解决。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协同开展,但是各成员分工必须明确,如去采访,提问、记录、拍照或者录音,职责必须清楚。以下是“品味家乡特产”活动中,陈映迪组搜集黄花梨资料的活动过程:

E材料整理(略)

F成果展示(略)

②活动方法

A查阅资料。可去图书馆等机构查阅,也可上网查阅;可以是文本资料,也可以是图片资料或实物资料。

B调查访问。可以实地采风,也可以访问相关人员,获取第一手材料。

C观察实验。通过设计实验来印证假设,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形象感受和深入理解探究的问题。

D劳动实践。通过劳动实践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获得情感体验,如“今天我当家”等活动。

⑵作文训练的渗透

作文训练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作前素材的搜集和占有,情感的体验和积蓄上,而且也为学生的写作训练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提供了一个训练的平台。写作贯穿了活动的始终。如,“品味家乡特产”之“品味黄花梨”活动中,学生既有采访,又有参观,还有品尝,这就要求学生做好采访记录,做好参观笔记,还可以把对“翠冠”、“西子绿”、“晚秀”等不同品种的梨进行观察、品尝后的瞬时感受记写下来。应该说综合实践活动中充满着学生练笔的机会,教师要充分利用训练资源,扎扎实实地进行指导。

①规范记写格式

为了提高练笔的效率,保证资料的详实,避免记录的随意性,我们规范了学生活动记写的格式。每份笔记应该有记录时间、地点、主题、记录者、记录内容、感想等要素,采访笔记还应有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等。我们通过印制表格的方式对学生的记写进行规范。为了尽可能真实、详尽地记录活动实况,我们在表格设计中不仅安排了活动记录,还安排了状态描述,使学生能够捕捉到稍纵即逝的细节。以下是陈映迪在“品味黄花梨”活动中的一则采访记录:

②明确记写要求

为了便于学生操作,必须使他们明确记写要求,要求应尽可能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只有要求明确,学生的记写效果才能保证,才能达成各项写作训练指标。每次活动前,我们通过教师指导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共同预期各项活动的效果,编订活动要求细目,使学生的记写有法可依。

③随时记写感受

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直接积淀于学生的人生阅历结构之中。它不仅能丰富文章的内涵,而且可以指导学生生活,是弥足珍贵的,可又是转瞬即逝的,因而必须及时进行记录。教师应该提出记录感受的具体要求;强调记录的及时性,记录瞬时的直感;提供交流的平台,用评价的力量激起学生记录的积极性。以下是傅梦诗在“今天我当家”活动中的一则感受记录:

傅梦诗的这则感受之所以真切、鲜活,是因为文字背后涌动着强烈的情感体验。刘勰说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这种情的积累正是当前作文教学所缺失的。

④及时交流指导

《学记》中说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告诉我们学习者不能封闭于自我,而应该走向交流、开放,这样视野才开阔,作品才更加丰富、深刻。学生的活动记录也应该及时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不同学生、不同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从而共同提高。教师也可以在交流时发现学生活动中或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展示优秀作品,分析其优点,提供学习榜样;讨论问题作品,发现症结所在,寻找解决办法。教师在指导问题作品时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指出其本身的特色,鼓励其改进或继续探究,保护学生信心,保护作品的多样性。交流与指导,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小结,又是学生记写作品的讲评与欣赏。

3、处理活动信息,指导作文选材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大量的资料。面对如此纷繁的信息,如果让学生将这些杂乱无章甚至良莠莫辨的资料都堆积起来,无疑不利于他们应用这些信息,也必然影响到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从作文角度来看,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有序的信息聚合体,各个信息元围绕主题进行向心性排列,构成一个整体。文章信息的有序化,只有通过作者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才能得以实现。由此可见,无论是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作文教学,都必须进行信息处理。我们认为,作文教学中的选材指导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的信息处理过程中得以完成。信息处理方法如下:

⑴判断辨别

要教给学生判断资料价值的一般方法,让学生会鉴别和评价资料,判断资料的真伪优劣。尤其是网络资料,它是宝藏与垃圾并存的信息源,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判断辨别资料主要让学生判断资料的准确度,资料的价值和资料对本主题研究的作用。教师不应只教给他们一些知识性的方法,而应通过具体例子或实际操作给学生提供可资效仿的范例,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以及计划目标的导向功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判断辨别资料的能力。

⑵比较归类

对经过判断辨别后的资料,要进行比较归类。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后,把具有共性的资料归为一类,编好目录;并根据归类情况加以查看,资料是否足量,如果发现有资料缺漏或不完整,还要进一步充实。对一些整体性资料,就要对它进行分解,将它分成几个方面,然后再进行归类。归类是一种系统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资料的再分析,深加工。

⑶剪裁取舍

依据主题对归类的资料进行考察,按照它对主题表达的作用进行排列,选取最能表达主题的资料,舍弃一些并不典型的资料,以提纲的形式进行说明。教师要提醒学生要有整体观念,要有“壮士断腕”决心和魄力,坚决把流离于主题之外的资料删剪掉。我们通过教师深入小组进行选材指导,让学生说选材思路,运用大量正反实例进行对比,让学生逐步树立主题意识,掌握选材技能。

⑷安排详略

详略安排一般不是问题,主要的详写,次要的略写。关键在于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综述。综述相当于概括性介绍,因为有具体的材料,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很容易掌握。

以下是陈映迪“品味家乡黄花梨”活动中的信息处理过程:

4、倡导个性表达,物化活动成果

每个学生的性格气质、生活阅历以及知识积累都是不相同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各人的体验以及兴趣的侧重点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必然导致其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因而,必须解放文体样式与主题表达的束缚,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认为恰当的作文形式、作文素材及写作角度来表达自我理解的主题,突破传统作文的“三段论”和传统的主题表达方式。由于我们倡导了个性化地表达,使无论作文还是活动,都呈现出一派多姿多彩的面貌。

如 “品味家乡黄花梨”活动小组,学生作文《我爱家乡的黄花梨》都别具特色:陈旭丹通过描绘梨花盛开时和黄花梨成熟时的美景,表达对家乡的爱,绘景之中恰到好处地引用诗歌,融情于景,情趣盎然;陈双双记叙了冰糖炖黄花梨缓解了奶奶的气喘病的事,表达了对黄花梨的爱,寄情于事,情真意切;陈映迪着眼于黄花梨的栽培技术,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叙写表达“科技兴农”的思想,现实性强;黄月冬由丰美的黄花梨联想到培育黄花梨的吴耕民等乡贤,不仅抒发对黄花梨的爱,还寄托了对乡贤造福桑梓的感激之情。这些作文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同一主题,体现了主题表达的个性化。以下是黄月冬与陈映迪的习作片段:

在有些要求比较宽泛的作文训练或单纯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文字成果,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更加多样化,有调查报告、解说词、民间故事、舞台剧本等文体样式,有科学实验、民风民俗、故事整理等作文内容,更加体现了学生张扬的个性,焕发了新时代学生的创造精神。

5、提供展示平台,体验成功快感

成果展示,不仅仅是对学生活动的总结、评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燃起继续探索的兴趣和信心的火花;成果展示也不仅仅是一个学生相互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扩大影响,带动、激发更多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成果展示,作文教学同样也需要成果展示。作文不仅是一种表达的需要,也具有交际的需要。当学生的作文被同学、家长、老师或者社会认可的时候,他们同样会感到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在这一点上,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也是不谋而合的。因此,我们在活动总结阶段总是精心搭建学生展示成果的舞台,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如,或举办展览,向全校师生展示;或利用《七色梦》校刊,出专刊介绍;优秀作品推荐到报刊上发表;具有现实性的创意向有关部门反映等等。

三、思考的几个问题:

1、重新审视作文教学

什么是作文?作文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这样理解的,认为作文就是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强调由内而外的倾吐。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而作文训练的内容也应当包含对材料的搜集与整理、修改与重组,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内心感情的发抒。撇开信息的搜集与处理是时代的要求这一点不论,就其功能而言,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过程,这与作文的目的要求并不矛盾。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传统的作文训练形式应该打破,对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的培养应该列入作文能力的培养目标当中。

2、综合实践活动介入作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介入作文教学,虽然很好地解决了材料问题,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提高思维品质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对学生要求较高,一些语文学困生较难适应,而且学生选择主题的情况更加繁杂,作文专题指导显得尤为不易。如何改进专题指导的方法,提高学困生的活动质量,需要今后进一步探索。

四、阶段性研究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首先,学生的认识能力提高了,视野开阔了,对社会生活、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的感受更广阔了,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文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培养,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作文的主题与题材有了一定程度的拓宽,基本改变了以前游戏、活动或好人好事之类作文题材单一的面貌,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有了一定程度的思考,展现出了斑斓生活的一角。学生佳作不断涌现,在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中捷报频传。去年周巷镇中小学生“交通文明与我同行”征文比赛中,我校选送13篇文章获奖9篇,一篇获慈溪市二等奖;在慈溪市“我身边的老人”征文比赛中,陈映迪对退休干部王根祥的采访记获得三等奖;在《中国少年报》慈溪记者站、慈溪市少工委组织的“小记者看大环境”活动中,陈映迪在考察周巷环境,访问文卫镇长的实践活动后撰写的通讯,荣获一等奖;陈映迪、韩成扬、徐俊俊等同学10几篇作文在《小学生作文》、《未来作家报》、《慈溪日报》等报刊上发表。

其次,教师的视野也拓宽了,教学素养也提高了。在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同时,教师也在进行训练;学生在探索、在困惑的时候,教师也在探索,也在思考。学生作文训练的过程,实际上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教师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很大收获。许金苗老师根据研究心得写成的教学案例《小课堂里的大世界》在慈溪市骨干教师案例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宁波市二等奖,他负责的课题《小学高段作文主题与题材的拓展》的课题报告荣获市学科论文评比二等奖,论文《文贵求真》荣获全国小语会作文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并发表于《现代语文》杂志,他本人被评为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课题组中多为老师被评为市语文骨干教师,而且多次在镇里开教研课获得好评。

五、结语

“综合性实践活动介入小学高段作文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刚刚起步,以上仅仅是本课题的阶段性小结。我们相信,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深入,一定会给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从而使我们的研究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借用屈原的一句话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以自勉。

参考文献:

1、《探究性学习的原理与策略》:郭元祥,湖北教育出版社版

2、《高段作文主题与题材的拓展》:许金苗

[综合实践活动介入小学高段作文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报告(教师中心稿)]

篇13:“综合实践活动介入小学高段作文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报告-小学语文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介入小学高段作文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报告-小学语文论文

海内存知己

课题组长:谷捷敏 组员:许金苗 吴晓丽 金科峰 劳群娜 施吉章等 执笔:许金苗

一、课题的提出:

社会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普及,环境问题的凸显,传统文化的逐渐消失,快餐文化的`日益流行……纷纷进入了学生的视野,也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如何引导学生去认识周围的世界成为教育改革的一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它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试图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接触社会现实,认识历史文化,探索科学奥秘,从而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带着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理念审视当前作文教学,我们发现现行作文教学的症结在于封闭。整个写作过程都在课堂内进行:教师命题,学生闭门造车。这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导致学生作文“语言成人化”――缺乏儿童语言个性;“结构模式化”――用公式化的章法套写作内容;“人物、事件虚构化”――虚造人物形象和实践,移植情节;“主题与题材陈旧、单一”;“思维品质肤浅”。封闭导致学生眼界狭窄,社会阅历贫乏,生活体验缺失,思维能力衰退,只有打破封闭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作文教学才能获得新生。综合实践活动恰恰可以纠正作文教学封闭的弊端,弥补作前素材搜集与情感体验的不足,有助于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我们提出并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介入小学高段作文教学”这一课题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1、如何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社会、历史、生活,去探究自己的生存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品质,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而激起一种社会责任感。

2、如何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生活世界,走向博大的社会文化,再现作文的原汁原味。

3、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规律,补充、丰富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的主要阶段

课题研究主要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03年5月课题立项以前,这一阶段是课题酝酿研究方案以及课题立项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包括:搜集资料,了解国内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已有的情况),建立课题的实验设想;撰写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等。

第二阶段为2003年5月至2003年12月,这一阶段是初步探索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组建课题研究组,进行研究人员的学习,结合日常教学开展初步的实验工作,及时交流研究心得,调整、改进研究内容和方法,注重资料积累。

第三阶段2004年1月至2004年8月,这一阶段为

[1] [2]

如何拿到诺贝尔奖小学作文

小学生看奥运比赛八作文

思考的最佳姿势作文

散学式作文

模型制作大赛获奖感言

初中语文作文应试技巧

三好学生评比作文

三好学生的事作文

五年级开学典礼感受作文

人生要靠努力作文

拿到报告书后小学作文
《拿到报告书后小学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拿到报告书后小学作文(精选13篇)】相关文章:

网上购物作文2022-06-23

看成绩报告单感想作文2023-11-07

好成绩要靠自己努力小学作文2022-07-25

大赛感言2022-11-04

科展新体验作文2023-01-20

给葛冰的一封信作文2022-12-14

我的军训生活作文2022-06-03

心中有杆秤作文2022-09-08

网上购物作文300字2022-09-06

我相信自己作文1000字202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