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情书作文((精选28篇))由网友“雪人Oh”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过的百年情书作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百年情书作文
百年情书作文
双栖楼前的梅花疏影依旧从前,假山曲水斜映着梳妆花台,只是那棵老槐树一圈圈的年轮却记录着时光已逝百年。如今1991年那个四月天林觉民慷慨就义的悲壮已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地朦胧了距离感,却只是一个镜头便将我们的视角聚焦重温那个激昂沧桑的时代,再重读几句感人至深的《与妻书》已是催人泪下—————
林觉民只是黄花岗七十二壮士之一,却写照了二十世纪初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革命青年为改变现状拯救万民的热血激情与妻儿父母的牵挂不舍的矛盾。我一直觉得真正感人至深的`都是那些有情有义有牵挂有不舍有奋斗有追求却为了大义牺牲的平凡人,所以当看到林居民含悲忍痛的离开家,在奔赴广州准备起义的途中写下声泪俱下的临别遗书就真的感到非常的心酸,他不是大步流星潇潇洒洒的离开而是满心牵挂却大义凛然的去实现自己的使命。他走的时候意映已是身怀六甲了,我想林觉民很想看到未来孩子的脸,却更希望日后无数的孩子出世时都能爬进父亲的怀抱,于是他带着让天下父子团聚的梦无憾而终了。
《百年情书》这部电影以林觉民就义前的遗书为感情线串联了1991年广州起义的脉络,缅怀百年前的壮士悲歌,聆听那起义枪声在那时的春雷惊醒留下的巨大反响。带着耳机看完这部电影不觉间眼睑湿润,看着意映独自徘徊窗前有点心疼,看着林父老态龙钟蹒跚坐在庭前竹椅有点凄酸,看着林觉民痛割挚爱挥笔《与妻书》有点无奈————————我喜欢看林觉民与意映在双栖楼双宿双栖的情意浓浓,那种生活简简单单平平静静的恬淡怡情,有些甜蜜的平淡却化不开生活的情趣。
林觉民玉树临风才华横溢,翩翩公子,陈意映温柔婉约善解人意,窈窕淑女,举案齐眉郎情妾意,如果是和平年代当也是天成佳偶白首相守。只可惜一个忍痛为众英勇就义,一个黯然神伤抑郁而终,对于这样的结局也是意料之中。有时候我真的不太喜欢看这种时代悲剧色彩的电影,因为往往那个时代已经为每个人定下了一个必然的轨迹。我在心底无数次的祈祷出现奇迹让林觉民与意映团聚,只是等到黑屏也没有等到那一刻。也许在那个年代每个女子心底都住着一个林觉民吧,在他胸怀天下的抱负后默默的深明大义的支持着,却又在心底不住的挽留着他一丝丝的不舍。我在心底呐喊着意映的心声,看到林觉民留下的字句“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蓦然无声,没有一个安定环境何谈安居乐业其乐融融。他们的生离死别是一个时代的界线,无力改变也不能改变的隔阂,纵是无奈!
林觉民就义后,林家为了躲避风头举家迁移,将故宅卖给了谢銮恩,其孙女正是谢冰心,而著名的才女林徽因是林觉民的侄女也曾在此居住过。因缘际会,这座古宅凝聚记录了三种不同的人生际遇,正如这份《与妻书》见证了至死不渝的爱情与感人肺腑的革命热情。
情书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了,太过便捷的通讯功能将最初的那种酸涩的朦胧美感快速的戳破,留下一个个情感的漏洞,让我们在回首的时候有点茫然。
情书依旧留存着那份美好!
篇2:百年情书观后感
看完《百年情书》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曾经的记忆在脑海中再次被唤起。记得在高中时,我们学《与妻书》时,语文老师给我们读这篇文章时很有感情,读着读着她眼睛都泛起了泪珠,我们当时感觉很奇怪,为什么老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直到我那天晚上我在看《百年情书》的时候,看到林觉民写《与妻书》的画面,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才明白当时语文老师为什么会流泪。当时学习《与妻书》时,我们对当时的历史背景都不是很了解,很难想象当时情景是怎样的,也就根本体会不了作者当时想要表达的情感,但是《百年情书》这部电影把这封情书完全画面化在我面前,形成一种不能抗拒的情绪,好像让我回到了那个时代。
当我看到林觉民含泪给他妻子写信的那个情景时,我情不自禁的流泪了,明白了信中“吾爱汝至”到底有多深,也明白了为何“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林觉民那种“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置生死于度外,抛却与爱妻的儿女情长而“勇于就死”,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地积极投身到推翻清政府黑暗腐朽统治的武装起义中的革命精神让我佩服。爱情因为战争、**、自我牺牲而升华,而牺牲又为爱情添色不少,即使是在梦里遥望,依然低低切切,无悔无怨。他们的爱情故事实在让我感动,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爱。虽然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个人私爱却成全了大爱,这正是革命者才有的风范啊。
当我看到新婚的声洞执意要参加敢死队时,骁超与元栋双双就义时,元栋的眼镜被踩碎时,B瑛在城门外留下了伤心的眼泪时,我的心中涌动着一种莫名的情素。他们当时的年龄就和我现在的年龄差不多,他们本可以像我一样享受这一年纪应该享受的事情:读书,谈恋爱……这些美好的事情,但他们却把这美好的一切都抛弃了,偷偷地背着自己的父母去做他们父母最不想他们干的事情,去承担了不是他们这年龄应该承担的事情。即使受到当时政府的严厉打压,即使受到生命危险他们都没有退缩,而是越挫越勇。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做那样的决定呢?是什么能够让他们这么无畏的牺牲呢?是爱国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做那样的决定,他们不想自己的国家任由别国欺负,任由别人蹂躏自己的同胞,所以他们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打倒与列强同流合污压榨百姓的清朝统治者,推翻腐朽的封建清朝,建立民主,自由的中华民国。虽然起义失败了,但是他们的这一举动却唤醒了沉睡的国民,影响很大,激起了很多人勇敢的站起来反抗,才有了后来的辛亥革命,才有了后来的中华民国和新中国,才有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活。是他们用他们的青春和血液浇灌了我们今天的幸福之花!
今天我们能享受这样安逸而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感谢那些革命先辈们,是他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这一切。所我们在享受今天这美好的生活时,我们要不忘历史,不忘他们。同时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大无畏,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要关心时事和国情,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成为“四有”公民,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3:百年情书经典语录
1、在我们生命中出现的人,一些给我们上课,一些让我们痊愈,有的用来分担分享,有的用来真爱。
2、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他给的快乐,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
3、最好的感觉,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
4、生活从未变得容易,只不过是我们变得更加坚强。
5、做一个简单的人,看得清世间繁杂却不在心中留下痕迹。
6、睡在向日葵上,即使沮丧,也能面朝阳光。
7、人生,都有“艰难”这个副产品,却也有时间这副良药,将不幸变成有幸,是生活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8、有时候,我觉得生命就像是一个个看不到方向的转弯在等着你去选择,从心底出发,感受你最喜欢的事情和人。我想那就是你的答案了,也是我的答案,不管我们在哪里又或者与谁相逢。
9、如果你能在我尚未到达的终点时,再次出现,我还是愿意牵着你的手与你走向幸福的方向。
10、累了,就停下吧,哪怕只是轻轻抬头,也许会有更好的风景。
11、时光真好,一流逝,就可以让人忘记很多东西。
12、我喜欢人与人之间淡淡地相处,不会太累,也没有那么多顾及,淡淡的友情就像淡淡的茶香令人沉醉。
篇4:百年情书经典语录
1. 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
2. 我一天一天明白你的平凡,同时却一天一天愈更深切地爱你。你如同照镜子,你不会看得见你特别好的所在,但你如走进我的心里来时,你一定能知道自己是怎样好法。
3. 今天早晨起来拔了半天草,心里想到等你回来看着高兴,荷花也放了苞,大概也要等你回来开,一切都是为你。
4. 正因为爱你的原因,所以我想解除你现在的苦痛。
5. 我们会像两条溪流,共同奔向一个山谷。
6. 一见你的眼睛,我便清醒起来,我更喜欢看你那晕红的双腮,黄昏时的霞彩似的,谢谢你给我力量。
7. 你是这世界上真正认识我和真正爱我的人!也正为了这样,也是我自己痛苦的源泉,也是你的痛苦源泉。可是我们不能够允许痛苦永久地啮咬我们,所以要寻求各种解决的法子。
8. 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
9. 我没有别的办法,我就有爱;没有别的天才,就是爱;没有别的能耐,只是爱;没有别的动力,只是爱。我爱你,并且还要一直爱下去。
10. 你的在我心里永存的生命;是能鼓励我,指示我,安慰我这孤寂凄清的人生旅途。我如今是愿挑上这副担子走向遥远的,黑暗的,荆棘的生到死的道上。一头我挑着已有的收获,一头我挑着未来的耕耘,这样一步一步走向无穷的。
篇5:百年情书经典语录
1. 我要摸你的手,我偷偷的摸到握住,你羞怯怯的好像新娘子一样,我当时真是说不出的快活。
2. 天天寄同一名字的信,邮局的人会不会古怪?
3. 你的心是我生命的发源地,你要我忘了你,除非你毁掉我的生命。
4. 我恨上天,我恨命运,不让我们早几十年相遇!不过,你想想,人生苦短,几十年的时间总会匆匆过去,迟早还不是一样?眼前的一刹那,如果我们能完全切实的享受,那就是永恒,复有何憾。
5. 你只要几个字便能将我的已灰的意志唤醒来,你的一句话便给我无量的勇气和寂寞的生活去奋斗了。
篇6:百年情书最经典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溢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刘禹锡《忆江南》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忆江南》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温庭筠《菩萨蛮》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篇7:百年情书最经典
忆从前,一点东风,风隔着垂帘,眉儿愁苦(柳如是《金明池》
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王夫之《更漏子》
乍似榆钱飞片片,湿尽烟花,珠泪无人见。
江水添将愁更满,茫茫直与长天远(屈大均《鹊踏枝》
已过清明风未转,妾处春寒,郎处春应暖(屈大均《鹊踏枝》
嫩绿似罗裙,寸寸销魂。春心抽尽为王孙。不分东风吹渐老,色映黄昏(屈大均《浪淘沙》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夏完淳《卜算子》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
人世事,几完缺(吴伟业《贺新郎》
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陈维崧《好事近》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裘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
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朱彝尊《解佩令》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朱彝尊《高阳台》
篇8:百年情书最经典
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绝连珠弄(王士稹《蝶恋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处凄凉否(顾贞观《金缕曲》
辛苦最怜天上月(纳兰性德《蝶恋花》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纳兰性德《采桑子》
风一更,雨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雨洗秋浓人淡(厉鹗《谒金门》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李煜《临江仙》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夐《诉衷情》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钱惟演《玉楼春》
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钱惟演《玉楼春》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木遮》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
篇9:《百年情书》观后感
当历史的画卷再一次铺展开来,当昔日的英雄们再一次浮现在眼前,当人鬼情未了的《与妻书》再一次谱写时,我不禁潸然泪下,内心的爱国之情与感动之情便随着情节的发展而跌宕起伏了。《百年情书》,从题目上便可一目了然,它显然是一部讲述唯美爱情故事的电影。然而,出人意料且更令人敬佩的,却是主人公林觉民在爱国情与爱情之间的抉择。正是因为这个抉择,便产生了影响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爱国热情的《与妻书》。
《百年情书》,从字面上理解,可以说是一封历史久远的爱情信件,但就其中的内涵而言,《百年情书》无疑是一封赞扬一代革命勇士的篇章。这部电影以林觉民和陈意映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衬托了一群广大青年为了广州起义的胜利,为了反抗封建桎梏,为了追求真理而表现出的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马关条约》的签订,国家国土的割让,使一群热血青年愤愤不平,忍无可忍,为了洗清国耻,为了与清廷政府对抗,一群英雄志士万死不辞。19,温生财刺杀广州将军孚琦事件的成功,更是引起了清廷的警惕。再加上林觉民等一群爱国青年的多次出击,清廷政府更是严加警戒。为了干一番大事业,林觉民毅然离开妻子和父亲,留学日本。在日本,他们始终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信念而坚持不懈地奋斗着,始终铭记“勿忘国耻”的教诲。最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壮烈牺牲,更是令人惨不忍睹,尤其当超骧,元栋被一箭双雕而打死时,林觉民悲痛欲绝,革命者们看着同伴依次惨死,更加拼命地攻击敌人。虽然他们牺牲了,但这种万死不辞,为国捐躯的精神却深深地影响着后人,使更多的中国人开始觉醒。
《百年情书》,可以说它既是一封情书,又是一封遗书,在细细地咀嚼其中的内涵之后才发现,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涉及面非常广。无论从爱情的角度或是亲情的角度亦或是友情的角度这三方面来说,都是塑造的非常成功并值得称赞的。
在爱情方面,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便是以林觉民和陈意映为主线展开的一场恋情。其中对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觉民对意映说的一番话了:“与其让你先我而死,不如让我先你而死”,当意映问她为什么时,他却说:“因为你太柔弱了,所以我不想留你一个人承受所有的痛苦。”这出自肺腑的话语,这浓浓的情意,教人如何不感动,他们的相濡以沫,他们的相敬如宾,无不催人泪下,更是我们用言语无法形容出来的。他们的爱可以说是一种简单,一种清新。
林觉民与陈意映的爱情,产生于乱世中,好似一个童话故事,虽然不真实,但很美,很感人。这部电影虽说不上是一部传记,而且片段比较零散,但我更愿意称它为一部唯美的爱情片。在那个跌宕起伏,战火纷飞,为国效命,万死不辞的年代,这种真情有多难得,可想而知。还记得新婚之夜,当意映嘴唇上粘了一小块枣子皮时,觉民便温柔地笑着递给他一块手帕,两人便相视而笑。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总是相敬如宾。记得意映在觉察到自己的丈夫所做的事业危险性极大时,便常常拜佛求菩萨保佑觉民。在觉民闯祸时,意映处处为觉民隐瞒,并在觉民挨打被罚时偷偷送饭。记得影片中还有一个放风筝的画面,那是觉民准备偷偷跑去日本,可恰巧船票卖完了,最后意映找到了他,觉民就带着意映去海边放风筝,觉民手中握着线,风筝在另一头飞得很高。意映便说觉民就像这只风筝,想要飞多高就能飞多高。而觉民不语,默默地将手中的线递到意映手上,并郑重地说:“我飞得再高,但风筝的这一头始终攥在你的手里,”意映会心地笑了。这温馨的画面,只觉得暖暖的,很清新,又很惬意。
在觉民决定参加黄花岗起义的最后阶段,回了一趟家,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礼拜,但他明白,自己所剩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在这段期间,他常常喝得醉熏熏的来掩盖自己的罪过,而回家后意映也并没有抱怨,或许她也能感受到觉民内心的痛苦。看见妻子怀着他的第二个孩子,他何尝不想亲眼看见自己的子女出生,尽一个做父亲的责任。而他有更重大的任务在身,他必须舍小家以保大家。尽管有太多的无奈,尽管有太多的不舍,但他还是决绝地离开了。他的这种做法,我们都能理解,因为觉民在我们大家心中永远是伟大的。
在日本同盟会期间及一系列的活动中,觉民的表现尤为突出,这其中浓浓的兄弟情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他们知道,此时,祖国大地正在痛苦的呻吟着,觉民明白,若想洗清国耻,实现梦想,便只有一条道路可选,即只有革命。即使头断血流,即使暴尸街头,他们也无怨无悔。大不了现实生活中少了一群英雄,黄泉路上多了一群鬼雄。在林觉民被捕入狱时,审判官对他的评价是“相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看他一表人才,劝他投降,而觉民宁死不屈。“吾等愿杀身成仁,唤醒国民觉醒”,在黄花岗起义之前,兄弟们纷纷报名参加敢死队;在战斗中,为了占领制高点,弟兄们一个个英勇牺牲;在最后的冲刺中,已经伤痕累累的觉民和伙伴多次尝试冲击。当看到同伴牺牲,他们更是拼了命地战斗。这种兄弟情,这种友情,更是令我们钦佩。
觉民在起义前曾说过,“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他们明明知道这次起义凶多吉少,可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换取国家的光复。黄兴说:“用我们的血去浇灌自由之花,让所有人都能够生活在民族,平等,自由,博爱的世界里。”这种伟大的理想可歌可泣,敢死队的英雄们,在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后,纷纷走上了不归路。子弹是不长眼睛的,一眨眼的功夫,当觉民再次呼唤新军里的兄弟们时,林文已经英勇牺牲了,就这样,他们生在一起,死在一起,在同生死共患难的誓言里勇往直前。
说起亲情,林觉民应该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虽然幼小时丧母,但他有幸过继给了他的叔叔,叔叔将他视为珍宝,把觉民当作亲生儿子来抚养。从他的回忆中可知,觉民小时候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无论是诗书礼仪还是诸子百家,他总是过目不忘。在全家人一起吃最后一次团圆饭时,觉民的养父说起了一件觉民小时候去参加童子试时发生的事情,那时小小年纪的他就知道“少年不忘万户侯”了,可见他的志向有多远大。
最终,离别的前夜,意映连夜把平安符缝在了觉民的衣服里,虽然阻止不了他前行的道路,但她只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平安归来。而那封“与妻书”,则是觉民在一个雨夜里悲痛欲绝地写下的。窗外的雨哗哗地下着,觉民流着热泪,纵有万般无奈,万般不舍,怎奈乱世之中,只能用一封信来了解自己此生的遗憾。
“意映卿卿如唔,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充吾爱汝之心……”默默地看着,深深地感触着,不知不觉,泪水已划过脸颊,百年的情书,情系百年,催人泪下的亲情、友情、爱情……
篇10:《百年情书》观后感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中学时代便在课堂上所学的一篇课文《与妻书》,大学毕业后听的三首台湾流行音乐(齐豫唱的《觉》、童安格唱的《诀别》及李建复唱的《意映卿卿》),再到如今纪念广州起义一百周年的电影《百年情书》,恍如一段交织时空的爱情扑面而来,情缘魂梦系……
音乐缠绕:交错的爱情对话“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唤你的名,今夜我的笔沾满你的情,然而我的肩却负担四万万个情,钟情如我,又怎能抵住此情,万万千千……”声音宽厚而凭借着一鸣惊人的李建复,深情款款的从林觉民的.角度演绎这份生死之情,既有对于爱妻的苦苦爱恋与不舍,更有对于革命的决心;而童安格创作演唱的《诀别》,则进一步的以林觉民的口吻向爱妻表示那份爱与决心,“烽火泪,滴尽相思意,情缘魂梦相系,方寸心,只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犹记第一次听到这句“不再有泪如你”时,泪水在不知不觉里流洒。
不过,更加喜欢的是齐豫唱的那首《觉》,“觉:当我看见你的信,我竟然相信,刹那即永恒,再多的难舍和舍得,有时候不得不舍”,齐豫的带有丝丝缕缕忧伤的声音里,将意映的忧伤化为缕缕的歌声,爱与放手,又心有不甘的追问“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是守真情的坚持,我留守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地离去,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作纸上的一个名字”,可惜,成为了天问!
穿越百年的爱情,《百年情书》便是根据林觉民写给妻子的绝笔书改编的献礼广州起义100周年的作品,林觉民与意映之间的爱情故事,与林觉民被影响而参加革命,成为影片的两条并行不悖的线索,爱情因为战争、**、自我牺牲而升华,而牺牲又为爱情添色不少,即使是在梦里遥望,依然低低切切,无悔无怨。“结缡十五年,原约相守以死,我今背盟矣!手写此信,我尚为世间一人;君看此信,我已成阴曹一鬼,死生契阔,一复何言……”也想起谭嗣同就义前的这封写给爱妻的信。
“意映卿卿如晤……”,还记得上高一的时候,学校发了一本关于学文言文的书,当我独自一人翻阅到《与妻书》时(貌似比较靠后的),便被其中的情感所深深打动。至今我还记得开头的这一句,尽管其他的我都已经忘记。如今看《百年情书》仍给我的心灵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也为他们的那颗赤子之心而由衷敬佩,不禁怀起想年少的我也曾指点江山、壮怀激烈。儒家一直恪守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旨,我想那大概是天下太平时的一种理念。但如果生逢乱世的话,就只能独善其身了。而天下有识之士更是以救国存亡、民族大义等疾走奔呼,甚至抛头颅洒热血。“书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想这才是那一代读书人的真实写照,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慷慨激昂,或者心怀天下,投笔从戎,报效祖国。
在那个跌宕起伏、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每一位热血青年总是怀揣着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但他们读书并不像现在的我们那样,只是为了改变自身命运,为了将来能找份好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再终其一生。(何况在这场赌博中我们已经是以惨败落幕。)他们个个肩负道义,以大无畏的精神,前仆后继,恰似救世主一般只为解救天下苍生而来。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想这句话可以表达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心声!
或许曾经的我们也有过理想和抱负,尽管青春有过迷惘和无奈,但当面对那些激荡人心的人和事,我们总是不断地鞭策自己,要成就一番功业,甚至枕戈待旦、闻鸡起舞;抑或登临时,不知天高地厚地发出了“一朝剑在手,但使寰宇清”那样豪言壮语。尽管现在我们80后的一代已经渐渐成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各自所学,俨然已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但是我更欣赏我们年少时的狂妄和不羁:目光炯炯地望着远方,时而微笑,时而凝神,手中的笔突然变得力重千钧,仿佛在指挥着千军万马,一副要征服世界的野心。那种目空一切,惟我独尊的孤傲,积极向上,意气风发的状态,就像一位豪气干云的大侠遗世独立……
如今的我们都已经走上社会,当年所有的雄心和壮志都已被这个现实消磨殆尽,曾经耀眼的星辉已然暗淡、被淹没在茫茫的夜空之中。于是我们回到了平庸的世俗生活,每日为生计奔波劳碌。那些热血的青春只能变成回忆珍藏心底,任岁月无声流逝!内心如一汪死水,经不起半点漪沦,再没有那种激情和冲动。但是,我时常梦见那一段青春的峥嵘岁月,那一段只属于我们的青春,我总是无限神往。每当我的记忆的缺口被不自觉地打开——因为那一页是我们无法或缺的故事。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十五州”?
影片的主题和情感基调很富于感染力,让观影者引起共鸣。其中交织着的儿女之情、手足之情和革命之情,看来不觉令人荡气回肠。看过的人都会为他们唏嘘不已,甚至拘一把同情之泪。在我心潮澎湃的同时,又感到我的心被最柔软的东西触动了,就像在读一首词一样兼具婉约与豪放之韵致,两者相得益彰。豪迈处,气壮山河;情深时,不能自己。终了四顾茫然,“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突然想到了裴多菲,那就到此为止吧,何况夜也深了: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顾,两者皆可抛!
谨以此来祭奠我那段逝去的青春岁月!
篇11: 百年情书电影观后感
热恋情书 推荐度: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推荐度:《赤壁》电影观后感 推荐度:《边城》电影观后感 推荐度:袁隆平电影观后感 推荐度: 相关推荐
百年情书电影观后感
看完《百年情书》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曾经的记忆在脑海中再次被唤起。记得在高中时,我们学《与妻书》时,语文老师给我们读这篇文章时很有感情,读着读着她眼睛都泛起了泪珠,我们当时感觉很奇怪,为什么老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直到我那天晚上我在看《百年情书》的时候,看到林觉民写《与妻书》的画面,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才明白当时语文老师为什么会流泪。当时学习《与妻书》时,我们对当时的历史背景都不是很了解,很难想象当时情景是怎样的,也就根本体会不了作者当时想要表达的情感,但是《百年情书》这部电影把这封情书完全画面化在我面前,形成一种不能抗拒的情绪,好像让我回到了那个时代。
当我看到林觉民含泪给他妻子写信的那个情景时,我情不自禁的流泪了,明白了信中“吾爱汝至”到底有多深,也明白了为何“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林觉民那种“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置生死于度外,抛却与爱妻的儿女情长而“勇于就死”,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地积极投身到推翻清政府黑暗腐朽统治的武装起义中的革命精神让我佩服。爱情因为战争、**、自我牺牲而升华,而牺牲又为爱情添色不少,即使是在梦里遥望,依然低低切切,无悔无怨。他们的爱情故事实在让我感动,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爱。虽然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个人私爱却成全了大爱,这正是革命者才有的风范啊。
当我看到新婚的声洞执意要参加敢死队时,骁超与元栋双双就义时,元栋的眼镜被踩碎时,珺瑛在城门外留下了伤心的眼泪时,我的心中涌动着一种莫名的情素。他们当时的年龄就和我现在的年龄差不多,他们本可以像我一样享受这一年纪应该享受的事情:读书,谈恋爱……这些美好的事情,但他们却把这美好的一切都抛弃了,偷偷地背着自己的父母去做他们父母最不想他们干的事情,去承担了不是他们这年龄应该承担的事情。即使受到当时政府的严厉打压,即使受到生命危险他们都没有退缩,而是越挫越勇。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做那样的决定呢?是什么能够让他们这么无畏的牺牲呢?是爱国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做那样的'决定,他们不想自己的国家任由别国欺负,任由别人蹂躏自己的同胞,所以他们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打倒与列强同流合污压榨百姓的清朝统治者,推翻腐朽的封建清朝,建立民主,自由的中华民国。虽然起义失败了,但是他们的这一举动却唤醒了沉睡的国民,影响很大,激起了很多人勇敢的站起来反抗,才有了后来的辛亥革命,才有了后来的中华民国和新中国,才有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活。是他们用他们的青春和血液浇灌了我们今天的幸福之花!
今天我们能享受这样安逸而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感谢那些革命先辈们,是他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这一切。所我们在享受今天这美好的生活时,我们要不忘历史,不忘他们。同时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大无畏,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要关心时事和国情,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成为“四有”公民,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12:《百年情书》的观后感
百年情书,是一份情书,也是一份遗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这部电影严格意义上说不上是一部传记,因为它只讲了主人公林觉民慷慨赴死前五年的事,而且还是很零散的片段,而我更愿意称它为爱情片,主人公林觉民和她的妻子之间的爱情贯穿了全剧,从片名就可以看出来。
这部电影不是什么大制作,这一点从它的制作单位是电影频道就可以看出。演员也清一色都是年轻的生面孔,戏中唯一撑得住场面的只有李雪健,这个老戏骨的演技没什么好说。不过其他年轻人的表演就完全没有亮点了。在这群年轻演员中,除了蒋梦婕我还认识之外,其他一概不识。不过这个林黛玉也称不上是什么大腕,演技更是略显稚嫩,我看着她还是不由自的想起红楼里弱不禁风的林妹妹,不过没办法,我对这一型的女生实在没有抵抗力,看着她,我就觉着心里舒服唯。
不过无所谓,我看了开头几分钟的戏就不指望演员的表演了,真正吸引我使我坚持看我的动力是它的故事和画面。简单,清新。尤其是林觉民与其妻子的爱情让我很是享受,在这乱世之中,就像童话一样,不真实,但很美。尤其是蒋梦婕扮演的妻子,让我流连忘返,这里我不是指她的演技,而单纯是指她扮演的这个形象,就是她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就站在那,我都觉得很美,唉!归根结底,我只是单纯喜欢这一类型的女孩子而已。
[《百年情书》的观后感]
篇13:百年情书的诗句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姜夔《长亭怨慢》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姜夔《念奴娇》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姜夔《暗香》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姜夔《疏影》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
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当(王恽《鹧鸪天》
行人忍听啼乌怨,笛里关山落叶风(仇远《思佳客》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萨都剌《小阑干》
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徐君宝妻《满庭芳》
篇14:百年情书的诗句
愁损翠黛双眉,日日花阑独凭(史达祖《双双燕》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升(吴文英《风入松》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张炎《解连环》
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消魂处(张翥《踏莎行》
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回到幽闺(刘基《眼儿媚》
花月两模糊,隔帘看欲无(杨基《菩萨蛮》
酒省明月照窗纱(夏言《浣溪沙》
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剪剪风(杨慎《鹧鸪天》
兰闺人倦,多愁牵梦,难成易碎(赵南星《水龙吟》
篇15:百年情书的诗句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吴激《人月圆》
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蔡松年《鹧鸪天》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赵秉文《青杏儿》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完颜寿《朝中措》
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元好问《清平乐》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元好问《迈陂塘》
恨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
早是残红枝上少,飞絮无情,更把人相恼(段克己《蝶恋花》
千古盈亏休问(王沂孙《眉妩》
对西风,谁与招魂(白朴《夺锦标》
神魂荡漾,暗抛红泪(赵南星《水龙吟》
绿绮手中弹,挥弦白雪寒(陈洪绶《菩萨蛮》
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陈子龙《点绛唇》
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陈子龙《诉衷情》
春日酿成愁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柳如是《金明池》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柳如是《金明池》
篇16:百年情书电影观后感
《百年情书》里的女二号,与陈意映完全不同性格的女子,陈代表着传统女性的隐忍,方就是新女性的热血。
方君瑛(1884年—1923年),字润如,福建侯官县人,是中国同盟会的会员,曾留学日本和法国,早期同盟会活动中负责组织刺杀行动,还是暗杀组组长(电影里有演到,巾帼不让须眉啊)。家中的兄弟姐妹一共11人,其中兄弟4人,姐妹7人,她排行第二。家族同辈中有6人都加入了中国同盟会,被称为“举族赴义”,七弟方声洞(影片中的眼睛帅哥)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妹妹方君璧是早期旅法画家。
辛亥革命后从事过教育事业,后带着妹妹君璧,她的寡嫂曾醒带着儿子方贤叔以及弟弟仲鸣到法国巴黎附近的蒙得尔城留学,后来又另一个妹妹君琦也去了法国。19,她在法国波多多大学修完数学课程,获得硕士学位,是中国女留学生在法获得硕士学位的第一人,1921年回国。
不幸的是回国前她在法国遭车祸,脑受震荡,精神变得不很正常。回国后加上对社会现实、国家前途的忧虑,使得她时而愤慨,时而消沉。终于在1922年6月12日吞服大量吗啡自杀,经抢救无效于14日逝世。
她在遗书中写道:“为国事累卵,民苦倒悬,而同志泄沓弗振,社会尤腐败之极,自恨不能力济,只有死耳。”
不过对于广大网民来说,方君瑛早年事迹再了得,也不敌一句“汪精卫地下情人”来的惹人眼球。这个故事网上流传甚广,不想累述,不过总觉得按着两个人的性格,外加陈璧君其人,有些捕风捉影的感觉。
篇17:电影《百年情书》观后感
看见林妹妹的时候,以为是一部凄婉哀绝的爱情电影,脑中浮出的都是民国时期烟雨朦朦战火纷纷才子佳人挥泪诀别的景象,但是其实不是这样。
不得不说,从电影的角度讲,这不是一部好电影。人物特色不突出,时间线不清楚,过与现在的转换过度不够,让人有些混乱,造型有问题。不知是电影时间过短的原因还是故事内容太多,感觉除了觉民意映之外的角色都没有表现出来。但是故事的大概情节还是表现出来了,还是有泪点有反思点的。
电影中那一句句让人毛孔舒张的台词,那一张张青春洋溢充满希望的面孔,在那个黑暗的看不见前方的时代,实实在在的向我们展示着什么才是正能量,什么才是中国梦。
总觉得那才是正当青年的人该有的样子,敢于向当权发问,敢于向统治阶级说不,敢于为国家思想,敢于为社会思想,为万民思想。那是一代受着我们所谓的旧式教育长大的人,却成了我眼里中国最好的一代青年人。
可是他们的牺牲却也让我心痛。那是中国接受新式教育的第一批人,那是中国思想先进的第一批人,那是代表中国希望的第一批人,却以那样的方式死,只能以自己的鲜血来警醒世人,来激励世人,不免有些可惜。不是只有死才是英雄!突然好想回到那么纷繁杂乱的时代,想亲眼看见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辉,想亲耳听到他们口中振聋发聩的誓言,想亲手抚摸他们刚毅坚强的脸。也想和他们说,你们再等一等,再等一等光明就会到来,你们就能以更好的方式来报效祖国。你们再等一等,做一个详细的有备选方案的计划,做一个伤亡率最小的计划,等一等城外接应的人,和新军的人做好标志,等一等武器供应,你们不应这样着急赴死,既能生,何必死。虽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是砖瓦之姿才能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不知道陈意映和林觉民是父母之命还是青梅竹马。看他们新婚之时的样子,不像是初次相见,但看他们日后的相处之道,又不像是青梅竹马。电影太短促了,总觉得他们之间的爱情表现的还不够,所以觉民后来表现出来的彻骨之痛也没有那么打动人心。我还是很喜欢意映那般温婉贤惠又通诗书的中国女子的,那一句“你小瞧人”就表示了她并非一般的传统女子,是值得人敬爱的妻。及至后来表现出来的聪敏、细致与深情,让人欣赏,又让人心疼。这样柔弱而又美好的女子,是那个时代所有在战火中饱受欺凌的中国弱者之缩影。所以才有了这一句“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因你太柔弱而不想独留你一人在世,这又是怎样一种痛彻心骨的爱。
虽然电影有诸多不足之处,但还是入了我心,为之唏嘘。
篇18:百年情书电影观后感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无数革命先驱,与日薄西山的清廷的对比,更是凸显出了革命者的无畏,伟大,背叛是背叛者的通行证,爱国是爱国者的墓志铭,只因他们的身先士卒,为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作下了血淋淋的铺路。
看罢《百年情书》,这乱世之中的爱情、亲情与革命所演绎而成的纪念辛亥革命的一部电影,总是无法忘怀,“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人都成眷属”,然,“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计数,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是怎样的一种大情大爱,因为明白自己对妻子的深爱,所以理解“天下人”生离死别的苦难,所以愿意牺牲自己去成全更多后来人的幸福……
“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
乱世中的爱情,终是不忍独善其身,也方显其爱之深,思之切,然终是无法两全,国家不幸,个人之安逸又来自于何方?这是必然,但又是无奈的,如斯乱世,身为一名中国人,你又能如何,为了革命大业,纵使烦乱又怎样,倾吾所有又何妨?相貌如玉,然肝肠如鉄,心底光明如雪,为了自己心中的光明,愿意为之而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还记得黄兴说的:“我们就是要用我们的血去浇灌自由之花”。觉民也曾言:“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起义,必不远矣。”于是广州起义,于是武昌起义,于是辛亥革命。
明明就还在用文言,明明还在清廷的压迫下,本是书生一辈,却能扛起国家大任。
还记得你说“死有何惧,我等莽撞书生,奋起一击,唤醒亿万炎黄胄裔,虽头断血流,暴尸街头,但华夏大地少了一干英杰,黄泉路上多了一群鬼雄,我等一死,死得其所,血洒神州,快哉,快哉”家与国之间,你选择了国;笔耕与枪战之间,你选择了为国而枪战,而牺牲,只因一句,良心未泯,国事不平,何以为家?是的,死有何惧?当林文喊“新军兄弟们,当同我们戮力同心,推翻清……”廷字都还没说出就被打死的时候,你们就应该已经真正无畏了,当新婚的声洞执意要参加敢死队时,当骁超与元栋双双就义,元栋的眼镜被踩碎,珺瑛在城门外留下了伤心的眼泪,同生共死的誓言,得到了热血的回应。
还记得你们两人,意映与你在院中跳舞,放着sakura的音乐盒;海边放纸鸢,意映说你是高高于天的鸢,但你却把舵放入其手中;还记得你们一起相拥于竹林;你给她梳头,看京剧,意映等着你,从初为人妇,到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从齐刘海到头发长长,不梳刘海。
还记得待你如亲生的父亲,虽然气你在考试中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但其实心里何其庆幸你不愧于祖宗社稷,虽然打你打在手上,但却也痛在心里,虽有些迂腐,希望你好好念书,但在我看来,却有更多的开明,愿意放你走……
明明就还是白衣书生,明明就还是卿本佳人,却要承担这样的乱世所带来的痛苦,父子夫妻分离,然而这不就是那个时代么?汝辈此举欲唤醒华夏胄裔,虽事必败,身必死,然汝辈死身之日,距光复起义,必不远矣,而后辛亥,终醒国民,后建新中国,站国人,后开放,富国家,而汝辈之人也必将含笑九泉,不枉以一副副铮铮热血之躯慷慨就义。
吾此辈何德何能,能享乐于先烈们赴汤蹈火所换之盛世,吾有何颜面以对之?以受之?以乐之?虽生有所恋,然死又有何惧?吾辈之人,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非此则无以为报先烈之死也。
篇19:百年情书电影观后感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看着这个从一开始很平淡,到最后几十分钟的时候高潮勇气的影片,我居然在最后热泪盈眶。不仅仅是林觉民的爱情,那一封《与妻书》,更是感触于那个年代,乱世,人们对于革命,对于时代的一种觉醒,那个年代,觉醒的人不管怎样,革命必须流血,革命就得有牺牲,感叹与那些人对于新时代的信念。
想我现代之人,沉迷于物质,更甚至于奢侈淫乱,价值观在哪里?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人生的方向在哪里?即使现在的我也是出于迷茫的状态,现在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但是心的坚强是需要的,物欲横流的时代,我想我能做的一定是那些美好的事,可以给自己带来新的希望,新的力量,新的成长。想着未来的自己可以为中华之崛起继续做些什么,可惜我不是周总理,我们不是在乱世,更不可想象那些暴力的时代,我能做的只是我要努力的成长,努力的是自己强大,虽然这个强大我也不知道具体能事什么样子,但是我心中信念,就是我要做个有为青年,为自己,为家庭,为父母,更为那些我心中美好的事情。可惜,我们生活中现在看到的那些黑暗的一面,关于一切的。呵呵,谁知道呢,我不想说什么,因为不想被河蟹。
看着这个电影,就突然的想起很多自己心里的事情,可能无关影片,但是是这个片子让我想起来的,很是庆幸。自己总会沉静的,安心的看各种影片,即使是我不喜欢的,可是在看进去后发现很多美好的或者启迪的,很是欣慰。
特感人的文章,尤其是那句“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可歌可泣。发自肺腑。
篇20:百年情书电影观后感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中学时代便在课堂上所学的一篇课文《与妻书》,大学毕业后听的三首台湾流行音乐(齐豫唱的《觉》、童安格唱的《诀别》及李建复唱的《意映卿卿》),再到如今纪念广州起义一百周年的电影《百年情书》,恍如一段交织时空的爱情扑面而来,情缘魂梦相系……
音乐:交错的爱情对话
“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唤你的.名,今夜我的笔沾满你的情,然而我的肩却负担四万万个情,钟情如我,又怎能抵住此情,万万千千……”声音宽厚而凭借着《一千个秋天》、《龙的传人》等一鸣惊人的李建复,深情款款的从林觉民的角度演绎这份生死之情,既有对于爱妻的苦苦爱恋与不舍,更有对于革命的决心;而童安格创作演唱的《诀别》,则进一步的以林觉民的口吻向爱妻表示那份爱与决心,“烽火泪,滴尽相思意,情缘魂梦相系,方寸心,只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犹记第一次听到这句“不再有泪如你”时,泪水在不知不觉里流洒。
不过,更加喜欢的是齐豫唱的那首《觉(遥寄林觉民)》,“觉:当我看见你的信,我竟然相信,刹那即永恒,再多的难舍和舍得,有时候不得不舍”,齐豫的带有丝丝缕缕忧伤的声音里(印象还很深的是她与潘越云合唱的《回声》专辑),将意映的忧伤化为缕缕的歌声,爱与放手,又心有不甘的追问“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是守真情的坚持,我留守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地离去,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作纸上的一个名字”,可惜,成为了天问!
电影:穿越百年的爱情
而金舸导演的《百年情书》便是根据林觉民写给妻子的绝笔书改编的献礼广州起义100周年的作品,林觉民与意映之间的爱情故事,与林觉民被影响而参加革命,成为影片的两条并行不悖的线索,爱情因为战争、**、自我牺牲而升华,而牺牲又为爱情添色不少,即使是在梦里遥望,依然低低切切,无悔无怨。
王柏杰与蒋梦婕这两位年轻演员,尽管说电影演绎还略显生硬,但少男少女之间的那种羞涩的爱与情感被用几个眼神、几句诗词传达出来(新婚不久的那段戏,便想起沈复的《浮生六记》中的“闺中记趣”);而在面对革命时,王柏杰则延续了他在《十月围城》中的演绎方式,固然有着对于生命的不舍(在《百年情书》里不仅是对父亲的不舍还有对于妻子的不舍),但“我的肩却负担四万万个情,钟情如我,又怎能抵住此情,万万千千”呢,这也为他在就义前的慷慨陈词埋下了伏笔(不过这段戏有点生硬)。
而李雪健扮演的林觉民的父亲,则将慈父的爱,表现的很生动也很真真切切,何况也借鉴了王学圻在《十月围城》中的表演。这使得影片里的亲情更加动人。
“结缡十五年,原约相守以死,我今背盟矣!手写此信,我尚为世间一人;君看此信,我已成阴曹一鬼,死生契阔,一复何言……”也想起谭嗣同就义前的这封写给爱妻的信。
篇21:电影百年情书观后感
“意映卿卿如晤……”,还记得上高一的时候,学校发了一本关于学文言文的书,当我独自一人翻阅到《与妻书》时(貌似比较靠后的),便被其中的情感所深深打动。至今我还记得开头的这一句,尽管其他的我都已经忘记。如今看《百年情书》仍给我的心灵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也为他们的那颗赤子之心而由衷敬佩,不禁怀起想年少的我也曾指点江山、壮怀激烈。
儒家一直恪守着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平的宗旨,我想那大概是天下太平时的一种理念。但如果生逢乱世的话,就只能独善其身了。而天下有识之士更是以救国存亡、民族大义等疾走奔呼,甚至抛头颅洒热血。“书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想这才是那一代读书人的真实写照,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慷慨激昂,或者心怀天下,投笔从戎,报效祖国。
在那个跌宕起伏、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每一位热血青年总是怀揣着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但他们读书并不像现在的我们那样,只是为了改变自身命运,为了将来能找份好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再终其一生。(何况在这场赌博中我们已经是以惨败落幕。)他们个个肩负道义,以大无畏的精神,前仆后继,恰似救世主一般只为解救天下苍生而来。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想这句话可以表达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心声!
或许曾经的我们也有过理想和抱负,尽管青春有过迷惘和无奈,但当面对那些激荡人心的人和事,我们总是不断地鞭策自己,要成就一番功业,甚至枕戈待旦、闻鸡起舞;抑或登临时,不知天高地厚地发出了“一朝剑在手,但使寰宇清”那样豪言壮语。尽管现在我们80后的一代已经渐渐成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各自所学,俨然已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但是我更欣赏我们年少时的狂妄和不羁:目光炯炯地望着远方,时而微笑,时而凝神,手中的笔突然变得力重千钧,仿佛在指挥着千军万马,一副要征服世界的野心。那种目空一切,惟我独尊的孤傲,积极向上,意气风发的状态,就像一位豪气干云的大侠遗世独立……
如今的我们都已经走上社会,当年所有的雄心和壮志都已被这个现实消磨殆尽,曾经耀眼的星辉已然暗淡、被淹没在茫茫的夜空之中。于是我们回到了平庸的世俗生活,每日为生计奔波劳碌。那些热血的青春只能变成回忆珍藏心底,任岁月无声流逝!内心如一汪死水,经不起半点漪沦,再没有那种激情和冲动。但是,我时常梦见那一段青春的峥嵘岁月,那一段只属于我们的青春,我总是无限神往。每当我的记忆的缺口被不自觉地打开——因为那一页是我们无法或缺的故事。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十五州”?
影片的主题和情感基调很富于感染力,让观影者引起共鸣。其中交织着的儿女之情、手足之情和革命之情,看来不觉令人荡气回肠。看过的人都会为他们唏嘘不已,甚至拘一把同情之泪。在我心潮澎湃的同时,又感到我的心被最柔软的东西触动了,就像在读一首词一样兼具婉约与豪放之韵致,两者相得益彰。豪迈处,气壮山河;情深时,不能自己。终了四顾茫然,“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突然想到了裴多菲,那就到此为止吧,何况夜也深了:
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顾,两者皆可抛!
谨以此来祭奠我那段逝去的青春岁月!
篇22:电影《百年情书》观后感
百年辛亥,
辛亥百年。
这个边看边写的影评,应该不会跟电影有太大的关系。
纯粹是来自对林觉民先生的深深地敬意。
岔开一下话题,很惭愧的,
我是二十二岁时才从郎咸平嘴里听说这个名字,
在杨澜对他的专访讲的,十分动情。
这个理应在初中熟悉的名字我竟完全未有耳闻,甚是惭愧遗憾。
不知为何,瞬间就被他的故事感动,也因此十分信任郎。
站远一点看,林其实只是一个历史的路人。
他缺乏一个英雄人物的很多要素。
没有一贫如洗然后奋斗起家的故事,
也没有家财万管却义无反顾的经历。
只是一个地方乡绅的家庭,无数个读书人中的一个。
甚至以有家之身从必死之事,也显得中二气质浓郁了一些。
真的就是,路人而已;
比起长辈的黄兴,梁启超。
论及影响,甚至寂寥;
比起晚辈的侄女,冰心。
唯一特别的是,他是七十二位烈士中少有的已经成了家的人。
留下诀别一封信与妻而已。
可是从此一信,从此一平凡之人,我等得以管窥众仁人之一斑,士之一斑。
他,生活过也生活在真正的快乐里,
稳定的大家庭里有足够开明有识的父亲,
快乐的`小家里有心爱的妻子还有总角的儿子。
可是心中的念头不能让他安心,没有大家哪有小家。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然遍地腥膻,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这样的话从有幸福小家的人嘴里说出来有着别样的分量。
而他做的岂止是说说而已。
郎称之为情怀,我甚以为然,从此情怀二字有专有之意。
为自己的民族里有这样的灵魂自豪和幸福。
篇23:电影《百年情书》观后感
如题,整部电影旨在表达一位民族英雄如何追求自己的革命理想,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爱情、亲情的。电影开头从林觉民在香港的滨江楼书写与妻书开始,两条线索并行展开,一条是林觉民如何一步步成为革命青年,另一条是与妻子意映之间的婚姻生活。
但问题在于,两条线索之间衔接牵强,让观众却感受到一个革命英雄在追求革命理想时有些优柔寡断、儿女情长,却极少感觉到电影中林觉民这个人物是多么的有胆识,有坚定的革命理想。
两位年轻演员的表演也不是很到位,尤其是对林觉民角色的诠释,演员在举手投足间让人觉得有些矫揉造作。
李雪健老师表演的还是可圈可点的,看来姜还是老的辣。
篇24:百年情书电影观后感
百年情书又名《与妻书》。凄美情书,情撼百年。
“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
无奈,等待,执着,理解。心随君。爱给予了恋人的力量。
意映:不论去哪里,不论多远,都要带着我,别再丢下我了,好吗?你就像这个风筝一样,只要乘着风就会越飞越高。
觉民:来,给你。你看啊,这个风筝虽然高高飞在天上,但是线却始终在你手里啊。
意映:我害怕。
觉民:别怕,有我呢。
世间最真挚的爱情,两颗心紧紧的守候着彼此一辈子。在当时国破家亡的情况下,林觉民用自身行动表达了对于国家的大爱以及对于妻子陈意映深切的感情。
我为何哭泣,我又为何感动。
因为有一种爱,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那种柔情,那种纯情而忠贞的感情,让两个人从而更懂得去爱。
爱情是要用心经营的。
篇25:百年情书电影观后感
百年情书,是一份情书,也是一份遗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这部电影严格意义上说不上是一部传记,因为它只讲了主人公林觉民慷慨赴死前五年的事,而且还是很零散的片段,而我更愿意称它为爱情片,主人公林觉民和她的妻子之间的爱情贯穿了全剧,从片名就可以看出来。
这部电影不是什么大制作,这一点从它的制作单位是电影频道就可以看出。演员也清一色都是年轻的生面孔,戏中唯一撑得住场面的只有李雪健,这个老戏骨的演技没什么好说。不过其他年轻人的表演就完全没有亮点了。在这群年轻演员中,除了蒋梦婕我还认识之外,其他一概不识。不过这个林黛玉也称不上是什么大腕,演技更是略显稚嫩,我看着她还是不由自的想起红楼里弱不禁风的林妹妹,不过没办法,我对这一型的女生实在没有抵抗力,看着她,我就觉着心里舒服唯。
不过无所谓,我看了开头几分钟的戏就不指望演员的表演了,真正吸引我使我坚持看我的动力是它的故事和画面。简单,清新。尤其是林觉民与其妻子的爱情让我很是享受,在这乱世之中,就像童话一样,不真实,但很美。尤其是蒋梦婕扮演的妻子,让我流连忘返,这里我不是指她的演技,而单纯是指她扮演的这个形象,就是她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就站在那,我都觉得很美,唉!归根结底,我只是单纯喜欢这一类型的女孩子而已。
篇26: 穿越百年的情书的影评
穿越百年的情书的影评
昨天中午,无意间在中央6套电一影频道里看到了播放的电一影《百年情书》,影片看了给我的心灵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也为影片中英雄们的那颗赤子之心而由衷敬佩。今夜我特意在网上搜索文章《与妻书》来重读,读后我心里总想说点什么,下面我就谈谈观看电一影《百年情书》和读《与妻书》的一些感想跟朋友们交流交流。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这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慷慨赴死前,留下的最后文字――---《与妻书》。记得我还在读中学的时候,就曾经读到过这篇文章。彼时我尚年幼,对于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的种种复杂情绪,当然是不懂的,只是被那文字音韵之美吸引,学过之后,一直都不曾忘记。之后许多年,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今夜再重读《与妻书》,渐渐体悟到其中的真情,其中的胸襟,其中的情怀,更是忍不住击节赞赏,每读一次,都有新的体悟。
影片以革命先驱林觉民从容就义前的绝笔”与妻书“”禀父书“为独特视点,讲述林觉民烈士在广州起义前后对爱情忠贞、对家人眷念、对理想执著舍生取义的传奇人生追求。电一影里林觉民与意映之间的爱情故事,与林觉民被影响而参加革命,成为影片的两条并行不悖的线索,爱情因为战争、**、自我牺牲而升华,而牺牲又为爱情添色不少,即使是在梦里遥望,依然低低切切,无悔无怨。
影片将林氏夫妻间的`真情与诀别置放在百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伟大变革背景之下,更突显出这种真情的可贵与伟大。革命与爱情,同样都是在樱花最烂漫的时候戛然而止的壮美,在最年轻的时候,最好的岁月中,想把这美丽永驻,让时光停止,就一往无前。因为爱情最美的时候,不是为此而受的羁绊,为此而小心翼翼,而是因为爱情,能够承受更多的痛苦,能够更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
说实话,电一影拍得不咋地,可我还是流泪了。我哭的不是电一影,而是那种知道”战必败身必死“而依然去做的觉悟。我向来觉得自己是个人文主义者,所以很不喜欢没事就死啊死的,我常想我要是在**时期没准就是个贪生怕死之辈,乖乖地待在家里,保护妻儿老小,静静地挨过去。 现在想想如果静静地挨不过去呢。于是有人站出来,去死。很傻吧,是很傻(这电一影也把他们拍得很傻,好像他们就真的很想去死一样)。可是当我们听到这样的话”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我还能静静地坐在家里吗,如果我们站起来,那么他们就不傻,他们用自己的死,换来了更多的他们。
现在想来其实搞革命的都是些文化人,带头的都是些家境好的,家境好才受得了好的教育,不缺什么才会想要一个更好的东西,一个民主、自一由、平等、博爱的世界。电一影里的黄兴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流泪了,因为我突然想到,他们用生命换一个民主、自一由、平等、博爱的世界,而那个世界,现在在哪里呢?
哎!最大的悲哀在于此!!!”一百年前的林觉民,你牺牲与否,中国并没有变的更好些或更坏些。" 悲哀啊、、、、
篇27:感人爱情电影《百年情书》观后感
我不喜导演表现的林觉民和陈意映,演员的演绎太稚嫩,每逢深刻的情感表达,表演痕迹总是太重。
与妻书中有:「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 他心中有深情,但对革命的心却坚定不改。陈意映虽是旧式女子,但她会诗文,有才气。 是以她不仅仅是林觉民的妻子,为他生儿育女,更是他的知己,朋友。如此,他与她心灵交汇,促就了一段百年深情。
人们总是说,情深不寿,情深不寿。未必无理。我总想起陆游和唐婉这一对。
那两篇著名的钗头凤: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二人被陆母强行拆散后,唐婉无奈再嫁,陆游被迫再娶。然而新妇远没有唐婉知他,懂他。这何等寂寞。
唐婉郁郁寡欢,在三十岁那年死去,陆游直到七十四岁才得知。那时,他已经两鬓斑白。
《沈园》里,他写: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如今的如今,我只能在梦里与你相逢。
自古动人情爱故事多,我们缅怀过去,然后审视自己的内心。
有记载,林觉民死后,陈意映「秉志抚孤,终因悲伤过度以终,年仅二十二岁。」这是个中国式的传统结局。但我更希望陈意映这样被热血男儿爱着的女子,应该是柔韧而坚强的。在林觉民死后,她还能够孤勇的凭借那些美好的回忆活着,作为林觉民生命的延续,活下去。
我更敬佩这样的女子。
篇28:感人爱情电影《百年情书》观后感
艺术这样的东西,好像很大一部分都要凭借观众自己的想象力,油画再逼真,也敌不过摄影。戏剧也一样,在舞台上的一拿一捏,比划出的道具,虽然是虚空的,却不妨碍我们欣赏。
记得贤重在我们结婚吧跟皇夫人抱怨说不喜欢和演戏的人在一起,还是唱歌的人单纯些。之前我也吐槽过他的演技,但听过之后觉得演技不好的人也有其可爱之处。
也没有觉得这样的电影谁谁的演技不好,《百年情书》让我想到《小城之春》,这样的电影很难说得上好看,自然不能和《碟中谍》相比。但是如果喜欢这种平淡,喜欢这种沉静,能够在他们不甚老练的对望,一颦一笑中也能看得到真情,心弦为之一动,也能感受到民国人们性格中的内敛,也能想象到林觉民对意映的那份柔情的人,推荐一看。
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可爱之处。
★ 百年情书观后感
★ 给对象写的小作文
★ 七夕情书作文
★ 我的表白作文
【百年情书作文(精选28篇)】相关文章:
《情书》读后感2023-10-16
小学生民国作文2023-09-18
关于电影的随笔:录像厅里的《情书》2022-05-02
给你的情书 To my baby2023-05-16
辛亥革命影片观后感参考2022-08-20
人生第情书2023-09-24
20封给自己的情书散文2023-06-02
高一叙事作文:笑傲江湖600字2022-12-29
父亲的老情书美文2022-05-07
第一封情书如何写202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