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随笔(精选25篇)由网友“一路向南”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端午节作文随笔,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关于端午节随笔作文
端午节随笔作文:端午节的龙舟赛
今天是端午节,我来到江边看龙舟赛。
岸上人山人海,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活泼兴奋的孩子,有青年,他们都在昂首东望,看向江面。
江面风平浪静,泛着微波,倒映着蓝色的天空,倒映着岸边的花草树木,还倒映着周围的人群,房子。就好像一个一模一样的,世界在江中喧腾。江面上的龙舟整齐的排在江上。龙张着它的血盆大口,眼睛中带着愤怒,它的髭须向外舒展着,好像世上就它最为强大。这,是一条蓄势待发的龙。
“轰!”的一声巨响传来,那声音惊天动地,就感觉地都震动了起来。大家刷手机的,不刷了,聊天的不聊了,他们都振奋了起来,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江面。只见龙舟像脱膛的子弹一样。霎时,水花四溅,船桨飞快的划了起来,就像飞鱼的鳍一样整齐的摆动着。“加油!加油!”岸上的人伸长了脖子大声的呐喊着。叫声此起彼伏,场面极为壮观。擂鼓的人听了喊声更加卖力了,他便狠狠擂鼓,划龙舟的人用船桨用力的拍打着水面——冲锋,开始了。
龙舟不相上下,竞赛进入白热化,全舟的人用了全身的力气划着。最后,红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以微弱的优势,得了第一。红队欢呼着,而其他队便懊恼着。
一下子,江面平静了下来,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精彩的龙舟赛结束了。
返回目录
端午节随笔作文:端午节的故事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来了,我们都知道,在端午节这天孩子们都要系五彩线,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下面就让我来给你讲一讲吧!
从前,有一个恶魔,叫艾米丽,他有一个嗜好,就是吃小孩!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他总来村子里索要小孩,如果不给,那么嘿嘿嘿,这个村子就要倒霉了!洪涝啊、旱灾啊、台风啊,应有尽有,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村子里特伯利家是一个幸福温馨的大家庭,爸爸妈妈养育了四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每天晚上一家人都围坐在炉火前讲故事。不巧,这天晚上,恶魔艾米丽敲响了这家的门。爸爸特伯利惊得心砰砰跳,他真的不知道该怎样抉择:是送出去一个孩子,还是把孩子们都藏起来?哎,怎么能藏住呢?只能是引火上身,最后全村都倒霉!于是经过苦苦的挣扎之后,他决定将最小的儿子送出去。
就在送出孩子之后,他整个人就变了,不吃不喝,不哭不笑!故事?早就随着他的心一起死了!哀莫大于心死!在经历了内心的不断拷问后,他决定出走,去寻找自己的孩子。他知道艾米丽就住在村子东面的大山上,那山高耸巍峨,看上去很陡峭,而且荆棘丛生,没有一个人敢攀上那座山,然而特伯利顾不了那么多,手脚划出血了,衣服被荆棘勾破了,双腿肿胀得像两条大面包……一切的一切他都不在乎,他只要自己的儿子!
就在见到艾米丽的那一刻,他全部的悔恨、痛苦终于倾泻出来,他左手操起树枝,右手抓着一大把野花,准备开战!然而,就在他挥舞手中的树枝和花束准备冲锋的时候,艾米丽却自动败下阵来逃走了!最终他找回自己的孩子,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艾米丽为什么不战而逃呢?原来是他最害怕五颜六色的东西,是五颜六色的野花帮助了特伯利。从此以后,特伯利就发明了“五彩线”,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孩子们都要系五彩线。
返回目录
端午节随笔作文:难忘的端午节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可天公不作美,整日倾盆大雨。
爸爸准备开车带我们去爷爷家过端午节,刚到吉州工业园那边,到处涨水,有的地方涨到半个车轮高了,爸爸只好慢慢地行驶,如果水会进入汽车的发动机里就麻烦了。
我们正准备上高速时,前面的车辆排着长长的队。我们想快一点到爷爷家,爸爸连忙就调头走省道。
开车到恩江附近时,雨实在下得太大了,刮雨器刮得非常的快,刮得我眼花缭乱,雨水落在恩江里,那小圆晕在江上一圈圈的荡漾开去,落在小树上,小树上的叶子长了许许多多透明的宝石,落在小草上,小草弯了腰下来向我频频点头。忽然前方被堵了,一位叔叔在指示牌上写着“前方塌方”。塌方就是山上的石头和泥土被雨水淋湿了,滚下了到马路上。爸爸只好掉头走第三条路。
开着开着爸爸来了一个急刹车,这把我吓坏了!爸爸以为又是堵了,原来前面的路口因为车太多,堵得水泄不通。爸爸真是一个乌鸦嘴,说堵车真堵了!旁边有一个大屏幕写着“前方已被水淹”,我们又只好掉头上高速去爷爷家了……
本来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因为这场大雨我们兜兜转转绕了大半天,这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啊!
返回目录
端午节随笔作文:家乡的端午节
盼望着盼望着,端午节终于到了,一大早我就闻到了清新的香粽味,真香!
端午节到达,有些人家的门上插着端午艾,有些人家在屋檐撒石灰,还有好多小孩戴五彩绳都是用驱邪避灾,保平安。
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奶奶就和外婆一起包粽子,在她们包粽子的时候,我弟弟就在旁边看着。一边看一边说:“快点,快点!”终于粽子包好了,奶奶把包好的中,放在锅里蒸。过了一会儿香气扑鼻而来,我和弟弟也马上跑过来问:“好了没有?好了没有,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奶奶却说:“还没有好呢,再耐心等待吧。”我后来粽子好了,我随手拿了一个,不过没有拿着绑好粽子的线,结果手被烫红了。我赶紧剥开裹着粽子的叶,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我吃的是红豆栗子棕,还有白水粽,碱水粽等等,吃完了一个,可还忍不住想吃,连不喜欢吃的妈妈都想吃。
还有赛龙舟,有三四条龙舟将要比赛,龙舟的头是向上翘的,哨声一响,划手们奋力挥浆,“一二,一二”的口号震天响,船头还有人击鼓助威呢!
端午节那天晚上,我们家摆端午宴,妈妈叫上了我家的四个小姨小姨夫一起来吃,有香菇炖鸡,红烧龙虾,炸鸡腿等等好吃的。
端午节离去了,但棕香还没有离去。
返回目录
端午节随笔作文:我知道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翻开日历,我一眼就看到日历上圈上的日子。被圈上的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爸爸告诉我:“端午节这一天要吃粽子。”妈妈告诉我:“这一天的意义是纪念屈原。”哦,原来端午节,这一天还有习俗。
我翻开书本,查找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书中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被称为五月节、龙舟节、沐兰节、端阳节。节日意义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我的心中产生了疑问:为什么端午节要纪念屈原呢?
屈原生平约公元前340-278,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政治家。当时屈原是皇帝眼前的“红人”,皇帝没有听从屈原的话。也没有“连齐抗秦,”而是与秦国和好。皇帝被秦国囚禁了,最终命丧秦国。新皇帝没有重用屈原,却把他贬官。政治改革时期,楚国危在旦夕时,屈原想救国却有心无力,最终选择投江自尽。投河自尽的那一天,就是五月初五。后人为了纪念屈原,把每年的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粽子里有红枣,被称为“枣粽”谐音为“早中。”在古代,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考中状元,所以在赶考当天的早晨,都让考生吃枣棕。
当艾草挂在门上;五彩线系在小孩手、脚上;河面上的龙舟赛起来;粽子一家人吃起来;端午节的知识学起来……
返回目录
篇2:端午节作文随笔800字
时间真得过得飞快,才感觉过了春节,不觉间清明已过,转眼又到了端午节,还仿佛沉浸在年初的印象里,但糯香阵阵,又一年粽香飘过,这一切都仿佛一再的提醒着我,端午节又到了。
又到端午节了,这已经是我在汉中过得第六个端午节了。从我背起行囊离开家乡的那天起,家乡的粽子香味是离我越来越远了。虽然这个时候空气中已经到处弥漫着粽子的香味,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每逢过端午节,心里总觉像是少了点什么似的,空空荡荡,儿时的乐趣在不断的递减。只有在每年粽子飘香的时候,才不断地回味在家里过端午节的情景来。于是睡梦里又重复回想起小时候妈妈、姑姑包粽子的情形;上演着儿童时等吃粽子等睡着了的故事;还回味着吃粽子,咬一口糯软香甜的余味无穷。
又到端午节,不知道怎么了,我的心却无端的涌起了莫名的感慨。我在想,虽然汨罗江畔那个身着一袭长衣的屈子的身影早已不见,那个空怀满腔报国热情,却郁不得志,万般无奈,失望之极下,一跃冲向万里涛的伟人早已投身报国,但是多少年来,后人还在依然高歌吟唱着他的《离骚》《天问》《九歌》,那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向前。
又到端午节,我又想起了已去世的外婆,想起了还远在故乡的老妈。想起了她们在端午节那天踩着夜幕,踏着露水,在天明之前就挂在大大小小各个门前的艾草;想起了她们省吃俭用,在过节那天,为我们赶夜准备的粽子;想起了外婆、老妈给我们亲手缝制的香包和用花色线制作的手链和脚链;想起了带上花色线的手链和脚链后,一整天操心什么时候打雷,赶紧摘下的那种很奇妙的感觉(小时候,老人们说在端午节时候,听见打雷,就要赶紧摘下,可以得到天佑,还想起了……
又到端午节,想到父母在我们孩童时,在那样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下,让我们尽多的享受着节日的快乐,现在他们已经年迈,我们却连最起码的回家团聚也难以做到,一种深深地内疚之情在心中涡旋,难以弥散。想到自己已然步入中年,早已为人之夫,为人之母,也该学学包包粽子,也该学学做做香包,也该为家里人如何营造节日的气氛而付诸于行动。
又到端午节,有浓浓的粽香回味、有沉沉的乡情不舍,有丝丝的亲情牵挂,有深深的悲壮感慨,还有为人子女的不安、内疚和一股淡淡的说不清的情绪在粽香的袅袅中飘散。
篇3:端午节随笔初中作文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篇4:明天端午节随笔作文
端午节,包粽子,青青的粽叶,晶莹的糯米,拎着这一串青葱的精灵儿,投于江中吧,那投水而亡的长剑蛾冠之士可曾接到?你可知江边日夜陪伴你的香芷汀兰也迎风洒泪,似乎也失去了动人的芳香。
端午节,赛龙舟,聪明过人的阿端在年年腾挪于龙舟之上,这一年却失足落水,是可爱的晚霞在水底招唤他么?
端午节,挂艾叶,一句不该听的是非话,一瓶不该喝的雄黄酒,让端庄美丽的白娘子在许仙眼里变了模样。
每年端午,母亲几天前就买回粽叶,放一木盆水,泡着,洗一萝糯米,挂檐下沥水,待干了,便开始包了。将粽叶两端弯起,底部形成一个尖角,抓把米揣实,兜起粽叶,三裹两裹,扎上绳。我则蹲在一旁弄水,看母亲忙活,这一看,看了许多年-至今不会包粽子。
每年端午,粽叶飘香。经常有人提着煮熟的各种馅的粽子送东家送西家。小孩儿胖乎乎的手腕上戴着铃铛,系着五彩丝线(说是辟邪的),走一步发出清脆的响声。大点的孩子脖子上挂着个绒线编的“篓”子,里面放一个煮熟的咸鸭蛋,晃来晃去的。不爱吃太甜腻的东西,却喜欢将冷粽子蘸了白糖吃,有种特别的味道。
又是端午节,昨天打电话回家,母亲说粽子已包好了。我说扔几个过来吧,我想吃……
明天端午节……
篇5:关于端午节随笔初中作文
又是一年粽子飘香时,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孩子们最开心的节日了。因为我们有粽子吃,有龙舟赛看,比过年还高兴。但随着年龄的长大,我再不像以前的疯玩了,而是多了一份优雅,多了一份期待……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然而,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导航地图下载[]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
关于端午节随笔初中作文 (二)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重午节。关于端午节还有一道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但是今天的端午节,更多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就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到江河,是为了不让鱼蛟虾蟹吃屈原的遗体。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屈原的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为雄,它们各国之间为争夺土地,使中原大地战火连天。当时,屈原是楚国的左徒官,他劝楚怀王要仁治,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可怀王不但不听,还听信谗言革职屈原。悲愤痛心的屈原,便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离骚》和《天问》。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面对国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在极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长江东边的汨罗江。闻讯赶来的楚国百姓纷纷划船,到江中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蛟虾蟹,让它们不要啃吃屈原的尸体。两千多年过去了,但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要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当然,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但都要吃粽子、插艾叶、戴香包、赛龙舟。我们这儿除了上述的这些,还有送绿豆糕、吃绿豆糕的习惯。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不仅仅因为它能吃粽子和绿豆糕,更因为它是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
篇6:端午节随笔初中作文
快到了端午节。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端午节的粽子。
端午节前几天,妈妈就从市场上买来包粽子的粽叶、糯米、绿豆等,到端午节那天,就把它们拿出来,用水浸湿,洗干净,然后开始包粽子。她拿起一些粽叶,叠成开列一排,随后一层糯米、一层绿豆、一粒猪肉,最后加上一层糯米把绿豆和猪肉包在中间,再把叠好的粽叶,压紧,按平,折叠,最后用线捆住,就这样一个粽子在她们的手上包好了。
粽子包完后,她就把粽子放进锅里,加上合适的水,让它蒸煮。大约煮到两个小时吧,厨房里飘散出一股粽子的清香,深深地闻一口,沁透心脾。这时,馋嘴的我就迫不及待地让妈妈从锅里抓起一条粽子,不管它炙热烫手,就解开线团,送进嘴里,用牙齿咬一口,滚烫的粽子,有时弄得我牙齿根,舌头嘴上顿时起满了大大小小的泡泡,尽管这样我还是不肯吐出来,味道好极啦。
听大人们说,端午节这天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诗人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屈原死后,百姓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的还拿出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因此,在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的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时过境迁,人事物非,可端午节一直流传至今,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文化。
端午节随笔初中作文 (五)
“节分难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是为纪念屈原而写下的。端午节也是因为屈原而流传于世的。包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特有的习俗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是因为当时捞救投泊罗江而死的屈原所传承下来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赛龙舟不再只是单纯为纪念屈原而举行的了。它演变成了一项最富激情、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努力奋争,拼搏向上的精神的运动。赛龙舟这项具有纪念意义的运动,不仅突破了时间、地域的界限,还成为了国际性的赛事,得到了新的发展。
包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纪念意义。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芦苇叶在外围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当然,粽子也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地区,就会包出不同的粽子。虽然形状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虽然风味大不相同,但都寄托着老百姓对屈原这位伟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到了。可是,心中却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随着社会的发展,端午节的节日气氛也在逐渐减弱。端午节和众多的中国传统佳节一样,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之说不只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个,但却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个。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传说,虽是众说纷纭,却也为它增添了不少神秘与魅力。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华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端午节在我国已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历史,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的积淀,从而赋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内涵。
其次,端午节还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节的每一种延续下来的纪念活动,无不是寄托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与心愿。如果说端午节是因为传说而显得更加动人,那浸透在端午节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则让它散发出永恒的魅力。传说可以动人,而情更加感人!
节日丰富的人文内涵,在于挖掘和弘扬,有时我们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我们的社会,应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传统文化绝不是“封建”、“落后”的代名词,而应该成为新时代我们引以为豪、为傲的民族瑰宝。
篇7:端午节随笔初中作文
关于端午节随笔初中作文
又是一年粽子飘香时,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孩子们最开心的节日了。因为我们有粽子吃,有龙舟赛看,比过年还高兴。但随着年龄的长大,我再不像以前的疯玩了,而是多了一份优雅,多了一份期待……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然而,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导航地图下载[]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
篇8:难忘的端午节作文随笔
农历五月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悄然而至!大街小巷到处充满着节日的气氛。按照太仓的风俗,家家户户要吃鸭蛋和包粽子,爷爷奶奶一清早就准备好了美味的粽子。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粽子,爸爸兴致勃勃地夸爷爷奶奶勤劳能干,奶奶笑得合不拢嘴,乐呵呵地说:“我们家的生活真是一天比一天好”全家人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在这快乐的时刻,妈妈神秘地说:“儿子,等会妈妈带你去一个地方。”“好,好!”我听了一蹦三尺高。
吃过早饭,我一再追问,妈妈没有告诉我去哪里,只是告诉我到了就知道。我晃悠悠地跟在妈妈后面,一路上浮想联翩。渐渐地我看到了一个郁郁葱葱的草莓园,我喜出望外,就像考了100分一样!原来妈妈是要带我摘草莓呢!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篮子走进大棚。一排排草莓苗整齐地排好了队伍,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再仔细一看,绿绿的草莓苗中间还挂着一颗颗红红的草莓,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红宝石。我赶紧摘了一个红红的草莓,又红又大的草莓可是摘下来后,草莓的皮都破了,也变的软绵绵的。这可怎么办呢?哎,只好去请教妈妈。妈妈看到我摘的草莓,无奈地摇摇头,亲切地说“儿子,不要太心急。”妈妈一边说,一边做示范,她告诉我摘草莓的时候先用左手固定住草莓藤,要用右手轻轻的握住草莓的柄,再用右手轻轻转动,草莓就完好无损的摘下来了。听了妈妈的指导我便兴冲冲地去摘草莓了。草莓越摘越多,我情不自禁地放进了嘴里,一股甜甜的草莓汁流入了我的肚子里,我感觉太好吃了。我们又摘了一阵子,我发现妈妈的草莓虽然没有我的大,但是都十分新鲜,看了都叫人忍不住想流口水。于是我又仔细看妈妈摘草莓,我看见她只摘吊在空中的草莓,这让我很受启发。观察一段时间后,我觉得我能掌握其中的技巧了,试着摘一个草莓,发现完好无损,就这样我摘了满满一篮子新鲜的草莓。
妈妈付了钱,我们愉快地回家了。我把草莓分给小区里年纪大的爷爷奶奶吃,他们都夸我草莓摘得又好又甜,当然他们的夸奖让我心里乐开了花。以前,我一直认为摘草莓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可是今天,我发现任何事情都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简单的背后蕴含着很多的道理,我告诉自己以后一定仔细的观察,多多的请教,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
这真是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篇9:关于端午节的随笔作文400字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大夫叫屈原,他不但是一个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还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当时,秦国把楚怀王抓走了,屈原建议楚怀王的儿子楚顷襄王把大王救回来,但楚顷襄王怕打不过秦国,犹豫不决。有一个坏人不想让屈原受宠,就在楚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顷襄王信了那个人的话,就把屈原的封地没收了,把他流放到汩罗江那里了。终于,楚国被秦国灭掉了。因为屈原是一个很爱国的诗人,他心如刀割,就写了一首《天问》的诗,决心和国家共存亡,就抱着一块石头跳进了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当时,许多人为了救屈原,就驾着船,向江里投饭团和肉丸,并向江里倒雄黄酒,防止鱼虾咬伤屈原的身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并在这天,举行赛龙舟活动,并包粽子、喝雄黄酒。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小作者用精炼的语言,叙述了端午节的由来。文章虽短小精悍,但叙述却具体生动。神态、动作描写准确到位,使人物形象刻画丰满。文章写出了真情实感,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快乐的端午节
我喜欢的节日有很多,但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这个节日不但离我的生日近,也是爱国诗人屈原的祭日。端午节时,我们可以看龙舟、吃粽子。
妈妈带着我去看龙舟,当时的情形可热闹了!四面响起了咚咚的鼓声,比赛开始了,河面上有红的、黄的、蓝的、绿的龙船,四条龙船伴着鼓声越划越快。再看观看的人们,人们有的急得像油锅上的蚂蚁,有的正在疯了似的喊加油,还有的激动地跳起了舞。这时,所有人几乎什么烦恼都忘掉了,伴着鼓声越飘越远,消失得无影无踪。
回到家,我们开始了包粽子行动。我先用两张叶片叠在一起,加入糯米、花生……包成三角体,用细绳缠紧。口味有很多种,有蛋黄的、肉松的、火腿的……真想每个味都尝尝。粽子不但味道多而且形状也多,有椭圆形、斧头形……真让人眼花缭乱。
端午节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精彩的龙舟比赛,真是乐趣无穷!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小作者着重描写了赛龙舟和包粽子两件事情来表现端午节的欢乐气氛,叙事详细。小作者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用观看人们的神态来表现赛龙舟长场面的热闹,准确生动。
五月五日话端午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两千多年前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因此自古沿袭下来的习俗至今不变:吃粽子、划龙船……
一到端午节,我就想起那小小的粽子。外面裹着一层翠绿的竹叶,湿漉漉的身体挂着水珠,三角微微翘起,外观就会让人顿生清爽!
粽子的花样、品种繁多。我见过的有红枣馅儿的,花生馅儿的,咸肉馅儿的,豆沙馅儿的……真是应有尽有。比如我吃过的糯米红枣馅儿的,外面散发着竹叶的清香,剥开竹叶白里泛红、油光发亮的馅儿,真是让人不忍下口,但是又让人禁不住咬下一口,香甜可口,回味无穷!
吃粽子是饱了口福,而划龙船则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每到端午划龙船的比赛可精彩了!舵手把舵,掌握方向,众人划桨,百舸争流,万船飞渡,锣鼓喧天,喊声阵阵,那种场面真是叫人热血沸腾!
啊!多么快乐的端午节。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端午的习俗,重点介绍了粽子。作者讲述了端午的由来,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作者对粽子的描写非常到位,读者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清晨,一阵浓郁的糯米夹杂着粽叶的香味儿把我从梦中唤醒,啊,今天是端午节!
我再也在床上待不住了,一骨碌爬起来,就往饭厅跑去。眼前的景象令我兴奋不已,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粽子,有鲜肉粽、火腿粽、花生粽、蜜枣粽、白粽……数都数不过来,真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馋得我直咽口水。
我赶忙坐下来,顾不得担心冒着热气的粽子烫到手,匆匆地剥开一个粽子碧绿的“外衣”,香味儿扑鼻而来,只见一个黄灿灿的饭团就像一个吃饱了的小猫肚子一样滚圆,把粽子掰成两半,露出了里面鲜美诱人的肉馅,我再也受不了种诱惑,大喊一声“吃粽子喽!”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鲜肉粽,我感觉还没解到馋,又剥开了一个我最爱吃的白粽,轻轻沾上一点糖,然后大口咬进嘴里,哇!那甜蜜的感觉直浸肺腑,真是绝世精品呀!
真难忘这个粽子飘香的端午节,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节啊!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写了“我”端午节吃粽子的事情。作者抓住“我”的动作和粽子的样子进行了生动形象地描写,突出了粽子美味、香甜的特点。文章结构完整,语言自然流畅,是一篇优秀的习作。
端午踏青
6月16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跟妈妈去上山踏青。
刚一上山,我就被这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山上松柏滴翠,苍青色的群山,一座叠着一座,像大海的波涛,无边无尽伸到遥远的天边。还有黄灿灿、红艳艳的小花从草里冒出来,在山坡上一簇簇喷放。
这时,太阳升起来了,红艳艳的太阳射在山尖上,把山顶的雾气像幕布一样拉开了,人们拿出准备好的毛巾,开始用溪水清洗手部和面部,传说端午这一天,当太阳升起,用溪水洗手洗脸可以除灾袪百病。
踏青结束,人们手里都拿着新鲜的艾蒿,在传说中,把艾蒿挂在门上可以避邪,防止鬼邪进入家门。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回家可以吃到热腾腾的粽子,自然很高兴,但我又想到了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人们为了纪念他,发明了粽子这种食品。
时间真是过得太快了,我只好等候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可以继续上山踏青。
专家点评:
本文了记叙了端午节作者和妈妈去山上踏青,其中对山上景色的描写形象生动,如:“像大海的波涛”和“黄灿灿、红艳艳的小花从草里冒出来”。接着叙述了端午节的习俗。
包粽子
今天是端午节,我飞快地跑回家想早点跟奶奶学包粽子.回到家,只见奶奶已经在洗米了。我急忙做起作业。
忽然,我听到奶奶的喊叫声:“丁柠,作业做完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我一听,一蹦三尺高,火速奔向厨房.到了厨房,我一看,奶奶已经包好了几只粽子,它们像列队的士兵整齐挺立,心想:“奶奶包得这么好,一定有决窍吧。”于是,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像模像样地包了起来:先拿起一片干竹笋叶,把它卷成凹斗形;然后加一点米,在上面铺一点红豆,把竹笋叶的一边蒙贴在凹斗上,再用绳子缠上几圈,打一个结,一只粽子就包好了。然后,我又用同样的方法,包了好几只粽子。奶奶一边包粽子,斜眼看看,边乐呵呵地夸我。
吃晚饭的时候,我看着桌子上一盘盘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甜蜜。
专家点评:
这篇叙事的文章小作者用精炼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学包粽子的经过。文章用词准确,“火速奔向厨房”,可以看出小作者急迫的心情。“先……然后……再……”,把包粽子的经过介绍得非常清楚。
篇10:关于端午节的随笔作文400字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粽子,餐桌上摆着肉菜粽子。我们一边吃着粽子一边谈论着屈原的故事。爸爸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历史上,屈原是楚国朝廷的还原,是忠臣。可是他却受到了朝廷中的奸臣的陷害,没办法为国家效劳。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唤起楚国百姓的爱国之情,屈原跳进大江中,以死来表明自己的爱国之情,楚国老百姓害怕江中的鱼吃屈原,就包了许多粽子,以此来堵住鱼的嘴,这样鱼就不会吃屈原了。不过,这已经晚了。老百姓都很后悔冤枉屈原。所以,每到端午节时,人们就用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屈原。
今天我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屈原是个好人,是个忠臣,是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我年年都要过端午节,牢牢记住屈原这个人,像他那样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叙事文章,作者借助爸爸的口,给我们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以及作者的决心:要像屈原那样,做一个爱国的人。文章语言通顺流畅,如果能把听了爸爸介绍之后的心理活动,好好描写一番,会更好。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瑞阳节、重五节。据说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有关。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深受信任,可是遭到了小人的的陷害,被楚怀王赶出都城,流放到异地他乡。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痛不已,在农历的五月五日,抱起石头,跳进了泊罗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欲绝。纷纷来到泊罗江边打捞屈原的尸体。渔夫们划着船在江上来回寻找,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还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蛟龙水兽喝了以后晕倒,就不会去伤害屈原的身体。后来人们怕蛟龙把饭团吃掉,就用楝树叶包上饭,外面缠上彩线,变成粽子丢进江里。
从此,每年的5月5日,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小作者详细地叙述了端午节的历史和来历。文章语言通俗易懂,描述形象具体,内容生动丰富,结构简洁合理,是一篇较为成功的习作。
篇11:端午节随笔初中作文
又是一年粽子飘香时,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孩子们最开心的节日了。因为我们有粽子吃,有龙舟赛看,比过年还高兴。但随着年龄的长大,我再不像以前的疯玩了,而是多了一份优雅,多了一份期待……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然而,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导航地图下载[]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
端午节随笔初中作文 (五)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篇12:高中端午节的习俗随笔作文450字
“哇!自己包的粽子就是好吃,好香好甜啊!真香!”端午节到了,我正在吃着粽子看着龙舟比赛,不过这粽子和龙舟还一番来历呢!
公元前,楚国的国王听信小人的谗言,将屈原流放。在江边与渔夫进行了一番对话,感觉世界上只有他是清白的,觉得他无法再在这世上存活下去,便投江自尽。周围的渔夫听说了,赶忙划船去营救,可江这么大,哪儿还有屈原的影儿啊!便撒了一些米饭,让鱼儿不要吃他。后来经过改善变成了粽子,划船成了赛龙舟。
这包粽子也是有一番讲究的,我包粽子时,先去买一些芦苇的叶子回来。把芦苇叶子洗净,放到锅里煮,再取出来,把糯米放到水里淘好,取出。我们包了两种馅,一种大枣的,买一些蜜枣回来,先洗洗,再用清水冲冲,从中间切开。把核掏掉,放到碗里。
第二种是咸肉的,把肉放在酱油里泡上一段时间。把肉再取出,用刀把瘦肉切丁。
下面就是包粽子了,先把煮过的芦苇叶取出来,裹成一个圆锥形,如果想吃枣子的就放一颗蜜枣进去,如果想吃咸肉呢就放一些肉丁进去,最后把适量的糯米放进去,用粽针在穿拉,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总感觉还少了点什么。啊!对了,龙舟比赛!
我急忙打开电视,看!观众席上坐满了人,水上的浮标都五花八门,一艘艘整装待发的龙舟正在那集中等候呢!
吃粽子,坐沙发,看龙舟,端午节,真充实!
篇13:传统节日端午节随笔
五月五日端午节,为纪念大诗人屈原而设定的`一个传统节日。
相传五月初五这天,屈原跳入河中,人们怕鱼虾会吃掉屈原的肉身,而向河中投入粽子,在河面赛龙舟。千百年来,吃粽子,赛龙舟,成了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端午,奶奶手工粽子的味道。
小时候,每逢端午,奶奶都会自己动手包粽子。爸爸妈妈不准许我吃现成饭,总让我给奶奶打下手。洗粽叶、调粽馅、包粽子、绑粽子……。妈妈帮着调馅,奶奶负责包粽子,而年幼的我则端着一大盆水洗粽叶。“一片一片慢慢洗,小心别弄湿衣服了。”“知道啦。”身后总传来奶奶不放心的叮嘱。洗完整齐放进小盆子里,我打起了帮奶奶包粽子的鬼主意。“奶奶,我来帮你。”“好呀,来这边坐,我来教你。”我撸起衣袖,打算大干一番。“丫头喜欢那种馅啊?”“就光包糯米的。”“先拿着这片粽叶。”……。只见奶奶手中左转一下右转一下,一个大大胖胖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学着奶奶的模样,刚塞好馅,叶子一滑全散了,妈妈看见我笨手笨脚的小模样不禁笑出声来。
妈妈也加入了包粽大军的队伍。
“先这样在这样,好啦”……我开始认真的学着。虽然包出来的粽子形状特别,不成模样,但这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粽子却包含着来自一个家人的爱。端午未至,粽香却早已传遍千里,甚有端午的温馨气氛。又是一年端午,却与爷爷奶奶相隔千里,莫名怀恋故乡。
年幼时的美好画面被粽香勾起,一幕幕浮现在我的脑海,时光有情让粽香悠扬;岁月无情让两鬓斑白。想吃粽子却又觉得无味,是因为这没有爱的味道吗?我想,是的吧,奶奶的手工粽子总有这浓浓的爱的清香。
粽香飘飘传千里,思恋遥遥万里传。
【传统节日端午节随笔精选范文】
篇14:端午节的随笔
一如往日
只是没有往日的疲惫
拥有的只是等待的无奈
默默的我问着自己
究竟是我用错了心
还是我爱错了你
没有人知道
就如没有人知道天空何时会流泪
鸟儿为何会悲鸣
凉如水的夜晚
纠缠而又烦乱的思绪
如果你知道
那么请告诉我究竟是我用错了心还是爱错了你?
是谁曾经说过,不会放弃,而如今只留下我一个人.现在的你依旧欢言,我却站在长长的寂寞的海岸线,从什么时候,寂寞,眼泪成了我的朋友.我也不知道我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是命运的不公,还是我们原本就不该彼此相识.今年的端午节到了,一如认识她之前那样,在相同的地方,什么都不曾改变什么.而面目全飞!
过去的依旧会过去,我还是原来的我.如过我还剩下些什么.剩下的只有那颗疲惫不堪的心灵,还有那孤独的灵魂!每当清晨起来,眼角还有残存的泪痕!原来好多的梦是真的,只是我们都清楚,不愿触碰内心的那颗线,许多这样的日子,重复了又重复.回首当年,展望未来.你觉得我还有未来吗?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端午节的今天,我的手里紧握的只是那根回忆的线!是啊,一段感情的结束,是否就意味着一段新的感情的开始呢?谁会告诉我!我明白不是每段感情的开始,就意味着美丽的结局!在乎的人,会伤的比较深,不在乎的会选择一笑而过,这就是人与人的不同之处.
回首了一段感情,或许本不该继续的感情,我一如继往,无法释怀。
篇15:端午节的随笔
不觉又快要过端午节了,粽叶飘香,我似乎闻到了粽子的香味,味蕾蠕动,思维随动,不觉掀起了感情的波澜,我又想起了儿时过端午节,到坡地里去挖艾草、爬到门楼上放艾草、系着五彩绳跑到大街上蹦跳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字里行间飘荡着端午的粽子香。
那个年代的乡村,每逢过端午节的时候,仍一代代相传着古人的一种神秘说法,认为端午是“毒日”、“恶日”,会给世人带来某种灾祸,被越传越神,人们为了避邪,便有了过端午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过端午的时候正是夏季,容易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蛇蝎也易侵入,这个时期是最脆弱的时期。不管是什么原因,家家户户到了这个时候,都格外小心,想方设法避邪气、避蛇蝎。
儿时记得端午节这天,清晨起来就开始忙,各家各户女主人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无色的线拧成小绳,系到孩子们的手腕、脚腕上,大人们在为孩子们系“五彩绳“的时候,都叮嘱要闭住嘴,不说话,直到手上、脚上都系上了才能说话。手上系着的“五彩绳”叫“手锁”, 脚上系着的则叫“脚锁”, 因都是用五彩绳系的,所以统称为“五锁”。
系好了“五锁”,大人们就叮嘱说,戴上“五锁”能避邪,尤其是避蛇,蛇见了脚上缠着花花绿绿的“五锁’都会离得远远的。还有,这“五锁”不能随便丢弃,如果第二天不想戴了,只能把它丢到河里,把这种瘟疫类的东西彻底冲走。儿时的我不管信不信,都会像鸡啄米似的点头称是,而且戴在手上、脚上还显得很漂亮,小伙伴们都是这样,还故意跑到大街上,逗趣似的伸伸手、伸伸脚,展示展示自己的“五锁”,歪歪头、低低头地看看别人的“五锁”, 比试着谁的更漂亮些。
有了这个避邪避蛇的“保护伞”,我和小伙伴们就嬉闹着跑到大约四五里外的山上、坡里采艾草,童稚的欢笑声在路上、坡里、山涧回荡,处处洋溢着青葱岁月里过端午的气息。左瞧瞧,右看看,等到每人采的艾草差不多够了,就一起兴高采烈地往家赶,身后留下一路欢乐一路歌。到家后每人急着搬出凳子,把艾草放到自己的门楼上,据说也是为了熏虫、避邪。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因我家街门外就是一片宽阔的场地,也是南北东西路的交界处,平时都是小伙伴们玩聚、嬉闹的天地,端午节这天就更不例外了,自然成了小伙伴们的乐园。小伙伴们把艾草放到了门楼上,就你招呼我、我招呼他地从家里赶过来了,大多时候都是围聚在我家的东墙跟下,叙说着过端午节的欢乐,做着各种有趣的游戏。女孩跳房、踢毽子、后折腰,男孩则打楗、打陀螺、摸瞎胡……过端午节的欢乐在这里飘荡。那时候,小伙伴们过端午节的兴致都很高,真是乐不思归,每次直到大人们喊着吃饭了,才不情愿地、恋恋不舍似的慢慢散去,过端午的信息也随风飘去。
过端午节还有吃粽子的风俗。那个年代,除了在集市上买的粽子,大都是用苇子叶包的,儿时的东河有一片苇子,既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又是吹苇叶哨的好材料,苇叶还可包粽子,过端午节的时候,跟人家打个招呼就行了,采摘既方便,又实惠,包的粽子可一饱全家人的口福。那时包粽子的米大多是用黍子碾成的大黄米,这在当时就属于最好的了。一走进家门,粽叶飘香,一揭开锅,香味扑鼻,看了就很想吃。吃着黄橙橙的大黄米粽子,心里那个香甜啊!
记得我家过端午节时,大多是祖母包粽子,每到端午节时,我就想起了祖母包的粽子,粽叶飘香,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祖母心灵手巧,包的是一个个大三角粽子,层层剥开粽叶,里面是湿润饱满、略显微黄的大黄米,迅即散发出米的香气,美美的吃上一口,唇齿间留有余香,味道好极了。吃完了粽子,跑出家门,问一下邻居伙伴们,大多没吃粽子,有的是家里大人嫌麻烦,不愿包粽子,有的家人就不会包粽子,便把粽叶和大黄米或小黄米一起蒸,吃的虽有粽子味,但却吃的不是真正的粽子,感觉大不同。所以,每每想起这些,我就更加感激心灵手巧的祖母,是她让我美美地吃上了真正的粽子,在我获得优越感的同时,也让小伙伴们分享,有时把他们叫到我家里,把大大的粽子分给他们吃,也等于吃上了端午节的粽子,分享了端午节的欢乐。那个年代,能吃上这样的粽子也是一顿美餐。
粽叶、苇叶一样飘香,飘出来的“端午”不一样。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从过端午的欢乐到粽叶飘香,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过去和现在过端午节的不一样。过去的端午节传统色彩浓郁,节日氛围浓浓;现在的端午节文明了、时尚了,而节日气氛淡化了。过去过端午节,都在好好地打算着,精心地准备着包好粽子,过好端午节,忙碌中充盈着快乐;现在的平日里都经常买粽子吃,过端午节也不用忙活了,清闲了,却缺少忙碌着过端午节的热闹氛围。过去过端午节,祖母包的粽子香味特别浓,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现在包的粽子质量好多了,不断花样翻新,也小巧玲珑,好看多了,但我总感到缺少了点什么,缺少了点什么呢?
近年来,国家更重视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了,蕴含着传统节日复苏的气息,这可谓一件大好事。尊重
传统、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把传统节日与现代文明接轨,与精神生活联姻,演绎到社会活动中,延伸到家人团聚的餐桌上,过着传统节日,享受天伦之乐,品尝陈年佳酿,忆屈原,说秋瑾,话端午,是多么充盈和浪漫的节日啊!愿这朵传统的奇葩之花在中华大地绽放美丽!
篇16:端午节的随笔
一声声的蝉鸣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打开枕头旁的手机,一条未接短信,是远在老家的哥哥发来的:儿时的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船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如今全没了......一下我的思绪便飘回到那遥远的童年,千里之外的故乡。
小时候在村里上小学,我们坐在教室里上课,看窗外麦苗黄竹叶青,高粱地里玉米黄灿灿,听蛙鸣声声蝉鸣阵阵,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说起端午自然就会想起那飘着阵阵清香的粽子。端午节的前一天,外婆母亲就会把优质的糯米用水泡好,到街上去买新鲜的粽叶,晚上就将我们平时当书桌写作业的大椅子搬到屋外的院子里,粽叶挂在椅子的靠背上,将泡有糯米的脸盆放在椅子面上,外婆母亲坐在小板凳上,外婆从椅背上取出一片青青的粽叶递给母亲,母亲熟练地将长条形粽叶折成圆锥漏斗形,用小勺子在脸盆里舀一勺子清水泡好的糯米放入漏斗形的粽叶里,然后拿一根稻草(粽绳)系上,一个棱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们兄妹几个象小鸡一样围绕在外婆母亲的身旁,外婆母亲给我们讲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讲屈原的故事,我们在院子里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想到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就能吃到清香可口的粽子了,可高兴啦,仿佛空气都飘着粽子的清香,香蓬蓬甜滋滋。
端午节清晨,天刚蒙蒙亮,屋后老柳树枝丫上的知了还在熟睡中,屋旁池塘里的鱼儿还在梦中,我们就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想到的.是那清香四溢的粽子,光着脚急跑到厨房,看见外婆母亲把正冒着热气的粽子从饭锅里捞起端上饭桌,粽子的清香伴着热气在空气中弥漫,直扑鼻尖实在诱人,叫你不得不流下口水。我们象一群馋嘴的小猫,伸手就去抓,结果稚嫩的小手烫出一个小水泡。母亲连忙拿出碘酒给我们擦,痛得我们哇哇直哭,外婆将粽子用扇子扇冷,用剪子将粽绳剪断,拨开粽叶,那粽叶的清香伴着糯米的清香就象甘甜的美酒让你未饮先醉。外婆将粽子裹上红糖送到我们口中,一口咬下去,又甜又香,毕竟是小孩,马上破涕为笑。至今想起仿佛唇齿间还留着浓郁甘甜的余香,久久萦绕挥之不去。
背着书包去上学,跑到小伙伴家准备一起去学校,他一家人正围绕在桌子旁吃粽子,他父亲将几个粽子递给我,我欢快地提着粽子跑回家,母亲连忙拿了几个咸鸭蛋还有几盒芝麻糕叫我送过去。吃罢粽子极不情愿地去上学,跑到学校,老师说今天不上课,端午节放假一天,心里乐开了花。
沿着村庄的灌溉河往回家的路上跑,只见平时寂静的小河今天热闹起来。小河两旁人来人往,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灌溉河里的水今天特别满,河水也特别的清,映着蓝天白云,照着我们稚嫩的笑脸。河水喘急的地方打着漩涡唱着欢乐的歌儿奔向远方,还有鱼虾忍不住寂寞跳出水面迎接我们。村民自发组织的农船赛在灌溉河里举行,一只只小巧玲珑的船只披红挂绿,有的将小船船头扮成龙头,将小船船尾装成凤尾。一只只色彩斑斓的小船飞奔在小河里,象龙飞似凤舞,你会觉得龙飞凤舞不是神话,就实实在在发生在农家的生活里。船舱中间放着红彤彤的大鼓,挂着金灿灿的铜锣,比赛的船员选手都是村里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他们健壮的肌肤此起彼伏浑身是劲,平时乡村生活单调,年轻的激情无处可使,今天这场龙船赛像催化剂一样唤醒了他们体内的荷尔蒙,他们的青春也给平时寂寞的乡村注入了活力。他们身着统一的运动服,随着锣鼓声响起,一起挥动手中的桡子拼命向前划,小船象离弦之箭在河里穿梭,似脱缰的野马在河里狂奔,船舱里的人挥舞着棒槌,有的还跳起欢乐的舞蹈,唱起动人的歌曲。河里锣鼓喧天,彩旗飘飘,岸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这小河是村民的血脉,村里的全家老小洗衣做饭烧水喝茶,农田里的庄稼灌溉,菜地里的蔬菜用水全靠它,我的身上至今也流淌着它的血液,它是我们的母亲河啊。我们几个小朋友象跟屁虫一样跟着大人的屁股后头跑,只为那热闹,只为那童稚,只为那好奇。
时光如水,童年的生活早已离我而去,慈祥的外婆父亲母亲也相继离去。他(她)们守望故土,听溪水欢唱,看后生出入,保佑漂泊在外的孩子平安。今天又是端午节,我虽然远离故乡,但儿时的端午节那粽子的浓香,那故乡小河里的龙船赛却永远珍藏在我的脑海里,永不消失,逾久弥香。
篇17:端午节的随笔
端午临近,看到沿街叫卖的香囊、艾叶、粽子,不由得勾起了儿时的记忆。
记得上小学时,那时的日子还苦,每当端午时节,平日里指望母鸡下蛋卖钱过日子的母亲,总是照例狠狠心,攒上十个八个鸡蛋,让我们姐弟几个饱口福。我们呢,拿着舍不得吃的鸡蛋,拣个大皮厚的,到学校里和其他孩子们玩碰鸡蛋游戏,不管谁的鸡蛋先烂,也不计较输赢,因为都有鸡蛋吃呀!那一年一度的简单游戏,总是让我乐此不彼,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是那样的留恋。
现在看来,端午节在儿时的印象中只不过是可以吃鸡蛋解谗的日子,而不是记念屈原大夫的节日。但似乎也有点模糊的知道,屈原是一个爱国的大臣,因为报国无门而投了汩罗江,却一直对人们纪念他的方式有点不理解,你想,好端端的鸡蛋投进河里,那有多可惜呀!而庆幸的是,我们那里每家每户都是将鸡蛋投进了“五脏庙”里,而没有白白地扔掉。现在回想起来,要是有什么思想教育收获的话,那就是觉得屈大夫是个好人,起码是因为他,我们才有机会吃上鸡。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儿时那温饱不济的日子也渐渐地淡出了记忆,儿时的我现已为人父,而我试图让孩子也像我一样过端午节的想法,却得不到女儿的赞同,望着女儿眼瞅鸡蛋嘟着小嘴的表情,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今天的端午节到底该怎么过?难道仅仅是为了吃或是敷衍一下过节的形式?物质只不过是节日的载体,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填饱肚子,而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如何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作为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日,表现了人们对他不为个人谋私利而心系国家人民的崇高精神的敬仰之情,是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熏陶的载体。而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忆苦思甜或者创新过节的形式,而是要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特别是要对孩子们进行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在物质贫乏时代走出的一代人缺少传统文化教育的缺憾,应当从孩子们这一代重新找回来。
在当下洋节泛滥的时代,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渐渐对中国传统节日失去了兴趣,而对西方的节日,什么情人节、愚人节却极力推崇,过得津津有味。就连不少从传统里走过来的人也都在叹息:年味淡了,节味变了。难道中国的传统节日真的过时了吗?那流传了几千年、承载了中华历史文明与优良传统的节日难道还不如没有传统文化基础的洋节吗。
一位学者说过:“许许多多的习惯,凝结成一个传统,许许多多的传统沉淀为一段历史。”中国节日作为一种民族习俗,一种历史传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流转变迁和先民们对人生的思索与追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我们民族的血脉与精神。如春节追求普天同庆、社会和谐,七月七歌颂人间美好爱情,“仲秋”祈祷团圆丰收……千百年来,无论是“大米流脂栗米白”的开元盛世,还是“万户萧凋鬼唱歌”的艰苦时代,不管是白馍换成了窝头,还是窝头换成了菜团,中国人仍然用无限的虔诚演绎着曾经被祖先演绎过的节日,把祖先的印记一路带到今天。
由此看来,过传统节日,重要的不在于过节的形式,而在于节日的内涵,年糕、月饼、粽子、鸡蛋等只不过是节日的道具,倘若忽视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那么节日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暴殄天物的借口,或是刺激消费的机会,那么过传统节日的意义必将大打折扣。
篇18:端午节的随笔
难忘的端午节随笔散文
6月16日是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骑摩托车到离城很远的山上踏青。一路顺风顺水,景色宜人。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刚到了半山腰,好好地摩托车后轮胎突然瘪了。我们只好推着泄了气的摩托车打道回府。
因为这里离市区很远,所以在短时间内没有地方修理。摩托车本来就比较重,再加上没有气,大大的增加了它的重量,推着非常吃力。我在后面推,爸爸在前面推,过了不大一会儿,我们两个就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妈妈不但一直给我们鼓劲,而且还积极的寻找修理点。虽然很累,但我很高兴,因为我自己也尽了一份力量,全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
经过一番拼搏和努力,我们足足走了5公里,但还是没有到达目的地。向当地村民一打听,说再往前走半小时会有一个修车的地方,到那里就会有希望了。虽然我们已经筋疲力尽,但一听到这话,我还是信心百倍的推了起来。在这半小时里,可能是我这一生中最漫长的30分钟,路上我竭尽全力的向前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坚持就是胜利。终于,在我和爸爸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走完了这段艰难的旅程。
这次特殊的旅行,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相信这次旅行会让我终身难忘,我想今后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会束手无策了。
篇19:端午节随笔散文
端午节随笔散文
一直都觉得端午节更像是南方的节日。
包粽子用的米叫法也不同, 南方人叫糯米,北方人叫江米,还有人叫黏米。大概每年能想起来吃粽子而且愿意费时费力的做出来,大概也只有在端午节的时候了。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缝制香包,戴五彩线,包粽子,泡雄黄酒...在我们家还有祭祖,开蒙日。
每年到端午节前后,刘妈就会提前准备好很多零散的布头,有丝绸的,也有棉布的,大多是从旗袍店师傅那里要的零碎的下脚料,色泽鲜亮,又柔软能透出香料的气味儿来。买的香料大部分都来自中药铺,每年的这个时节,哪个中药铺里的香料更纯正,就代表了材料的正宗和可信度高,口碑就会更好。进入农历五月,刘妈就开始督促我们做香包,一般女孩子的香包都是自己做,男孩子小的时候有长辈做,十二岁以后就不再佩戴,长大以后如果有女孩子喜欢他,就会做了香包送给他。香包往往做成各种形状,有小袋子样子的,还有动物样式的,元宝和心形的比较多见,猫头的小孩子戴的比较多,用各种颜色的方块布拼接成各种形状,然后里面充满丝绵,让香包显得饱满,丝绵的里面就是香料,对比现在常用的香水,我还是更喜欢香包这种天然的气味儿。
在炎热的夏天,常常可以在傍晚的合欢树下,看到坐在一起纳凉闲谈的妇孺,端午前后,正是合欢花盛开的季节,在粉红色的树伞下,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香包暗香,让人莫名的安详。 经年不觉流水长,岁月无痕暗沉香.... 做香包的时候,刘妈就会先帮我们每个人都绑五彩线。我看到她拿了好几种丝线在那里比较,拣选,然后拧一下看看效果,再抽出几根替换,但是大多数都是红绿黄白黑蓝紫青里面挑出来的五种。刘妈用牙齿咬着彩线的一头,两只手顺时针搓几下,五种颜色的丝线就并成一股,小时候她总是把我的脖子上,手腕脚腕都绑上,后来长大了,就只绑在手腕上了。有时候我嫌太麻烦,很早就弄掉了,刘妈就不厌其烦的再给我弄一条新的绑上,她念念叨叨的说:这个五彩线是续命索,要到端午节以后第一场雨才能剪断扔到河沟里的,这样五彩线才会变成家蛇游走,就把小孩子的病都带走了。如果端午节那天刚好下雨,刘妈就会说:这是白娘娘为了救许相公,跟法海斗法呢。赶紧把五彩线剪断了送走,去帮白娘娘。 这样的说法无从考证,反正我特别留意过很多次,都无缘得见五彩线变成蛇的过程,但是后来有一次在后院瓦砾堆下面真的看到一条花蛇着实把我吓的不轻。
端午节的粽子是要在头一天开始准备的,包粽子的糯米大概要提前泡两个小时,包括用到的花生,红绿豆,都要提前浸泡,蜜枣和猪肉基本上都是现成的,刘妈带着家里的女眷围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就把粽子包完了。这些粽子要到第二天早晨提前两小时开始煮,同时还会煮咸鸭蛋,红皮鸡蛋,有时候还煮整头蒜。包完粽子,这些女眷就会开始忙碌摆放第二天祭祖用的东西,大大小小的盘子,碗碟,一般就是四种干果,四种坚果,四种供饼,四种水果蜜饯。今年我居然看到了有桑葚,让我很是期待了一阵子~~ 端午节当天,一般就是迷迷糊糊的还没有睁开眼,刘妈就会端着雄黄酒进来封五窍。这个雄黄酒看起来很诡异的样子,雄黄竟然都是砖红的颜色,我有时候就怀疑那就是红砖磨成的粉~~里面泡着艾叶,蒜瓣,有时候还会有一只面貌狰狞的壁虎,我颤颤巍巍的看着刘妈手里透明的玻璃瓶子,担心那只壁虎会突然窜出来。刘妈一边拿一片浸泡好的艾叶开始点在我的额头,然后是耳朵眼儿周围,鼻孔下面,嘴巴一圈,肚脐眼儿,还有....屁股眼儿.....一边对我说:壁虎都被酒泡死滴啦,优隆 我还是心有余悸的问她:那万一那只壁虎特别能喝酒,只是喝醉了死不了呢?? 刘妈噗嗤就笑了:还有能喝酒的壁虎滴啦??小毛头! 这件事让我耿耿于怀,我一直怀疑刘妈这样做的正确性,但是有一次我起的早,看到刚起床的老爸额头上跟我一样的砖红色以后就释然了~~~
早饭的粽子是不能吃太饱的,小孩子一般也吃不下去,往往都是随便吃两个粽子,喝一杯牛奶就行了,我小时候有一次吃粽子伤了胃,很久都不愿意吃粽子了,但是刘妈为了让我多吃点,就会特意包两个蛋黄味的,就是把煮熟的金黄色的鸭蛋黄包进糯米里,放一夜,蛋油就会浸入到糯米里,包出金黄色的粽子。据我所知,广西也能用果壳灰包出金黄色的粽子,我一直都很期待能品尝到那样的味道。今年刘妈不在了,家里也没有了金黄色的粽子。
早上七点,家族里能赶到的男女老幼都会聚集在祠堂里,女眷有族长老婆带着站在旁边递东西,没有结婚的和小孩子站在一起,有的小孩子过了这个夏天就要上小学了,所以也要来参加今天的开蒙日,已经满了六岁的女孩子开始留起了小辫子。二叔公带着家里的长男站在左边,一边小声的讨论什么事,虽然人很多,但是却格外的安静,大部分时间除了几个小孩子不懂事的吵闹,就是很久不见的同族客气的小声问候,寒暄。八点,大部分人都到齐了,二叔公开始唱名,大多是叫那一房的长子,然后就听到那个长子汇报家里谁谁没有来得及赶回来,谁谁生病了没有来。大概十几分钟过去,叔公会先领着全族人给祖宗上香,然后像汇报一样说说过去的.一年家里殁了多少人,新添了几个丁,祈祷祖宗保佑全族人丁兴旺。过年的时候长叔公去世了,所以今年看到二叔公说到的时候神情很凄然,这个过程大概到了九点多一点,就会到最让小孩子期待的开蒙仪式。 所谓开蒙,其实就是表明小孩子长大了,可以进学读书识字了,一般都是家里年满六周岁的小孩子穿着新衣服齐齐整整的站成一排,然后由族里年纪最大长辈挨个看一遍,问问年纪多大了,喜欢读书不喜欢,递过来一个新书包,里面会放两本书,一本三字经,一本百家姓,今年百家姓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本新华字典......。最后小孩子会向着那块刻着: 书香门第 诗书传家 的牌匾磕头,整个仪式就算完成了。我五岁开蒙的时候,撅着屁股偷偷看旁边的祖宗牌位上面的字,根本没有听到族长说什么,直到屁股被爸爸轻轻踢了一脚才回过神儿。那个时候太叔公还健在,他笑着问我认识上面写的字吗?我不知深浅的就念出来了,太叔公制止了我爸对我的呵斥,夸我认识的字多,还纠正了我:那个字不念臣,念姬。 每次回来我都喜欢到太叔公家里玩,虽然他不是族长,但是威望最高而且脾气很好,从不发火,哪怕有一次我把他的眼镜腿弄断了又用万能胶粘在一起,差点把他的眉毛扯掉,他都没有骂我。长叔公的脾气和涵养就不如太叔公,我有一次祭祖的时候偷偷拍照,就被他罚跪了一个小时。
但是从太叔公开始,每年的端午节前一天,叔公就会送来一坛子端午酒,一坛子咸鸭蛋,端午酒是在开春第一场雨的时候就埋到地下的,里面泡了北枣,荔枝,枸杞,橄榄,桂圆和杏仁,酒味清香甘冽。这些吃完了,要装两坛子粮食送回去。每年都是,今年是二叔公送的.....
祭祖结束大概都十点左右,家里的女眷开始收拾东西,男丁开始话家常,小孩子就开始转悠着吃供桌上的零食。堂婶对我说:今年的荔枝和桑葚都很新鲜,你赶紧尝尝鲜。一大把桑葚还没有吃完,忽然听到叔公叫我的小名,我从小就特别怕二叔公,他总是不苟言笑的样子,但是据说二叔公书读的是最好的,而且书法也写的最棒。我走到他跟前,看到案子上的托盘里放着五福袋,所谓五福袋,实际上是各家来的时候带来的五种粮食,基本上都是五谷杂粮,这个是全族里最珍贵的一种荣耀,代表着全族的期望和祝福,以前都是轮流着给小孩子,每年一个。我看着二叔公,轻轻说:叔公,去年给过我了。 他还是不苟言笑的自顾自喝着茶,慢条斯理的说:你身体不好,今年的福袋还是给你。 我答应一声,轻轻退出来。哥看到我出来,跟叔婆打了招呼,一起回家。
回到家,嫂子准备好了过节吃的东西,虽然没有刘妈在的时候那么丰盛,但是还是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大家商量着明天去嘉兴看龙舟竞渡,我赫然发现自己的盘子里,有两个金黄色的鸭蛋黄....
篇20:忙在端午节端午节随笔
每年的端午节,老伴儿都要亲手为家人包制一锅粽子。
老伴儿始终认为,吃粽子,还得是亲手包制的才好吃,才最有端午节的味道。
农历四月底,五月初。老伴儿就把包粽子所需的各种材料都给买了来。有米粒饱满糯米,红红的新疆大枣和颜色不一,酸甜不等的葡萄干儿,再买来上好的五花肉。 当然,浓绿新鲜的棕叶,又宽又长的马莲,更是不可缺少。
老伴儿包制的粽子个儿大,三角形状周正,捆得结实,且味道存正。若是凉透了再吃,糯米的,大枣葡萄干儿的酸酸甜甜,红烧肉的满口留香,称得上是我家的第一美食。
我家包粽子时,老伴儿绝不会让我伸手。她会一个人蹲在厨房里包上 个把小时。然后再用苫鸢迅崭瞻好的粽子煮上。一会儿的功夫,满屋弥漫着浓郁的棕香,让人急不可耐。
当然,我也不闲着。老伴儿包粽子时,我就找出早就备好的五色亮光纸,自己叠纸葫芦。这手艺还是小时候跟奶奶学的。尽管手工叠制的葫芦,赶不上机制的精致,却充满了返璞归真的端午节味道。
另外,端午节这天,我必须起个大早,骑上自行车,去离家有一公里远处的机场上,把顶着露水的艾蒿薅回来,传说只有此时的艾蒿才能起到除灾去病的作用。
艾蒿采回来了,便摘一些艾叶儿泡在洗脸盆里用来洗脸,掐一枝艾尖夹在耳朵缝里,或者信手将其插在发间,剩余的艾蒿就用一根细绳儿绑好后悬挂在门框上。在配上叠好的纸葫芦,端午节的气氛便营造好了。
吃早饭时,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粽子,吃茶叶蛋。 在浓浓的艾香中送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作者 孙成功 58岁
单位 吉林航空维修有限责任公司飞机总装厂
[忙在端午节端午节随笔]
篇21:跟端午节有关的随笔
端午节,马上就到了,吃粽子,吃凉糕。插艾草。还有一个对于我来说很重大的意义。我的生日。我是端午夜里出生的,在家里生的,大概比较周折,到底是属于初六还是初五,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时辰。权当两天都是生日吧!
小时候爱过节,因为过节就有好吃的。那时认为好吃的,现在却成了很普通平常的东西了,现在过节只是为了过节。那时,母亲要早早的把江米,粽叶,红枣都泡好,包好多粽子,早早的就煮上。端午节早上一起来,母亲要在我们的衣服上都缝上收工叠的福和艾草。五彩还是七彩线我们好像没有戴过,但现在的孩子都戴的。起来洗脸,脸盆里也要放些艾草,母亲说了,端午节用艾草洗脸,会有人爱的,所以很认真的用艾草洗脸。煮粽子是父亲的事,因为要在晚上煮,煮到很晚才能睡觉,以便端午一早就能吃上粽子。有时候不包粽子就做凉糕,也很费事。洗完脸就开始吃粽子,那时觉得很香,能吃好几个,粘着白糖。没几天就吃完了。现在,几乎一个也不吃了,但父亲和母亲依然还在很辛苦的去做,而且每家都要给我们带点,为了不想让父母失望所以也表现的很高兴,吃上一两个。这样父母就会很高兴。
在小时候端午节,我的生日,记忆中也没有怎么过,因为就是那点吃的,记忆不深。反而现在大了,父亲母亲却记得很是清楚。每每不在家时就打电话说:这俩天你生日了,要吃好,喝好,家里很好。要是在家母亲和父亲就会给弄很多的菜和肉。使劲的劝你吃,母亲的饭是世间最好最香的,所以经不住劝,也经不住美食的诱惑过,使劲地吃,直到吃的都快成桶了才罢休。所以每次回到父母家总是要胖上好几斤。这就是父母之爱吧!都能很好的在我身体上直观的体现出来。其实直到现在父母还是舍不得自己多吃,都是等你吃好了他们才吃。因为这个情况说了好多次,也争执过,但父母就是不行,最后只能使出一个有效的方法,妈爸,你们看看我都胖成啥了,都是你们给吃坏的,这样父亲和母亲才会很好的收敛一下,不去催促你吃了。但絮叨还是不断的,吃吧!没事,又不是天天吃!这样的爱只有父母才会这样吧!
马上又端午了,想着赶快回家,去享受父亲母亲的粽子。漂泊在外,每到节日就越来越想回家。而且父母现在也把这对子女的爱都又传给了他们的孙子,小家伙们现在都胖嘟嘟的。这也无法用语言来感谢天下的父母。永远的付出,好的都给了下一代,下下代。
伟大的父亲母亲,在这祥和美丽的节日,更加把父爱母爱的光环变的夺目璀璨。让我们一起在这节日里为父亲母亲的爱鞠个躬,拥抱一下!
公众号:随笔美文
篇22:端午节旅游随笔:端午节游记
春节过后,忙着装修房子,一直窝在灵宝转悠。老张一颗向外飞的心比我更强烈,端午小长假,只怕冲在扶贫攻坚一线的老张同志有临时工作,所以一直观望着没有出手,直到假期的前一天才慷慨决定二日游,目的地是秦川大地上的马嵬驿和关山牧场。
第一日游玩马嵬驿,主要任务品各种美食。马嵬驿,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不同寻常的是公元前755年,唐朝安史之乱,马嵬驿兵变,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被赐死于此。马嵬坡村有杨玉环墓。也有人说只是一个衣冠冢。兵变时,他的爱婿唐王朝的帝王李隆基匆忙之下葬她于此,兵变平息之后,秘密派人移她的骨殖于另一处叫做鳖盖的地方。马嵬坡村只埋有幸存下来的一双鞋子。如今衣冠冢被后人修理的绿树成荫,坟冢壮观,而埋有真正肉身的叫做鳖盖的地方却荒草丛生杳无人迹。这几年,国家倡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鼓励人们发财致富。人们的经济头脑也格外发达。最为叹服的是陕西人民的经商头脑,一个袁家村美食街一炮打红之后,秦陕大地上类似袁家村的美食类景点层出不穷,马嵬驿当然不甘落后,依托杨玉环墓及马嵬驿之名,一处人造景点应运而生。当然主打产品还是秦陕美食,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袁家村而已。对于已经吃过袁家村的老张和我,没有丝毫惊诧,随性游玩罢了。
晚上居住地,宝鸡市陇县县城,距离目的地关山牧场不远。一夜被秦川大地上的蚊蝇欺咬自不必说,单是秦陕人没有时间观念吼秦腔的热情使人尤为愤怒,若不是身陷异地英雄气短,甚至想拔地而起打电话报警。几乎一夜无眠。惊诧的是,从哪儿看都不算富裕的陇县县城水果奇贵,饭店也不是很多,人们衣着朴素,离我们大灵宝相去甚远。不同感受的是昼夜温差大,太阳落山后,不是凉风习习,而是冷风嗖嗖。
第二日车行数小时抵达关山牧场。天下自然景大同小异。去牧场的路,夹在两山之间,中有小河潺潺流过。抬头看蓝天白云,天空净美。车路两边,原始森林,层层叠叠。人烟稀少,偶有牛马悠然自得吃草。好一幅天然美景图。虽坐在车里,也似乎感觉到空气的甜美,不由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汽车一路盘旋,路随地势,盘旋曲折,或高或低,直抵目的地。
看到路边有高高大大的红房子时,目的地终于到达了。不高的山,花,草,树,悠然自得的牛,羊,马。还有三五成群松松散散享受生活神色安详愉悦的游客,不少为服务游客花钱的各种小店,花花绿绿,点缀在绿绿的草地上分外妖娆热闹。看过新疆草原的我感到既熟悉又新奇。
由于去年一时冲动,花费颇高买了新房,等到装修结束时突然心存惊悸,虽说来日方长,可我和老张不再年轻,不得不为未来不挣钱的日子筹谋。我和老张约定这次游山玩水属于穷游类,除了吃饱外不得有额外花销。于是我们避开骑马滑草烤羊等烧钱类项目,深入草原腹地,与花草亲密接触,品野草莓,摘野花,拍美景,玩的也不亦说乎。最为幸运的是接近尾声该下山时,竟然看到了成群的马,据说是汗血宝马,听导游说,当年汉朝多次出征匈奴,关山牧场是主要的牧马地,最多时曾养30万匹提供朝廷征用。历史上,关山牧场为华夏统一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和老张不停拍照,马,外形矫健,体格健壮,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马。拍完,迫不及待,发朋友圈,关于马的专题。让朋友们羡慕不已。
美景虽好非我久留之地,工作生活,还没有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旅途漫漫,追逐梦想的脚步不会停歇。
公众号:灵宝原创
篇23:端午节随笔:白水粽
记得大学毕业的那一年五月,二十二岁的我独自一人外出游历,曾特意去秭归深山老林里拜谒过“屈原祠”。去年春节,我们一家老小回家过年,亦特意选择在汨罗歇脚,绕道去拜谒“屈子祠”。对于这个有才又有节操的老乡骚人,自然得多几分敬意!
当然,今天的随笔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写的,我根本就不会写,更不配写啊!只能记录一下自己的流水账生活。
早上九点多睡醒了下楼吃肠粉,想起来该给老爸老妈打个电话问候了。电话里老妈问我:“早上吃了粽子和鸡蛋吗?”我一时语塞,亦十分愧疚。对于这些传统习俗竟然忘的干干净净。昨晚老婆还说冰箱里有粽子,要我早上起来煮了吃。可惜,节日意识不强,传统观念淡薄,关键是不听老婆的话导致如此憾事,亦错过一次浸润孩子传统文化的机会。
小时候过端午节的情景恍如在眼前。端午节前几天,妈妈就带领我和姐姐去屋后的竹林里寻找大片的竹叶。刚落的竹叶有些泛黄,用清水浸泡二天就会重新焕发出绿光。上好的糯米也需提前一天泡好,等到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包粽子。我们湖北不像广东吃的是肉粽,我们只包纯糯米,煮出来就是纯白水粽,吃的时候蘸白糖。
端午节当天,妈妈早早起床煮粽子和鸡蛋。剥开泛着清香的粽叶,白白黏黏的粽子在盘子里滚一下,粽子浑身就沾满了白糖。咬一口下去,甜到心里。那时候端午节学校是不放假的,吃完早餐,妈妈把煮好的鸡蛋装上四五个,白水粽串起一串(可以当午餐,也可以送给别人品尝),我们就叮叮当当往学校去了。
到了学校,小伙伴们开始比试谁的鸡蛋厉害。煮熟的鸡蛋有一头是很硬的,我们一人拿一个鸡蛋,相互碰撞,谁的破了就算输了。当然这里边还需要一点巧劲和角度,力度把控得好的话,一个鸡蛋可以碰破好几个别人的鸡蛋,赢的人就得意洋洋充满了喜悦。而且这个鸡蛋中的“战斗鸡蛋”是万万舍不得吃掉的,下节课之后,说不定又会为自己多赢些面子回来。
除了吃粽子和鸡蛋,记得家乡还有一种野果是端午时节成熟的,土话名曰“端阳苞”。红红的小果子就结在田埂上带刺的灌木丛中。我们放牛的时候,田埂上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红色,随手可摘,真正原生态的食品,那味道真美!可惜我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见过和吃过了。现在的农村因为过度使用农药,很多野生的植物都绝迹了。再回到乡下,荒草丛生,没有人愿意去砍田埂上的野草当柴火了,生命力脆弱的物种哪里竞争得过野草呢?
城里的端午节,粽子很少自己包了,超市里各种各样的都有(不过我很少看到家乡的白水粽)。久居南方,早已习惯了肉粽和杂粮粽,心里怀念的,还是家乡的白水粽。
公众号:随笔美文
篇24:关于端午节的随笔:粽子
端午将至,陆续有人家开始包起了粽子。
今天周六,起床通常都要比平常晚些,赖床已经赖到毫无睡意了,仍是不愿意起来,而是习惯性地躺着把玩手机,一位老同学新发的朋友圈勾起了我无尽的思绪。这位同学在东台新街小学工作,在我的眼里,她是一位颇具蕙质兰心的才女,今早她发的朋友圈是:“请不要质疑我的能力,看这架势,谁能看出我这是第一次包粽子?未完待续,如果没有后续报道,请不要追问为什么!”随文字配发了好几幅准备包粽子的场景图。
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从前的生活,想到了妈妈给我们包的粽子。
记得小时候,约摸进了四月,妈妈就会带上我们姐弟去近处的芦苇塘打粽叶,印象中这也是有讲究的,打早了,芦苇叶太嫩,不利于将来包粽子,打迟了就会有什么虫儿啃咬苇叶,将来也不好包粽子,那时的人们很友善,打粽叶时都会和邻里打声招呼,大家相约着一起去,即使在后来包粽子时遇上谁家没有粽叶(我们这儿包粽子只用芦苇叶,不象现在有一种什么草叶也可以包出小粽子,还堂而皇之的登上大餐桌,但我总固执地觉得那既没有粽形更没有粽味。),只要说一声,有的人家都会毫不迟疑的送上几把。打回家的粽叶要叠成一把把晾晒些日子才好用。
包粽子之前照例有许多的准备工作要做。首先要把粽叶平整地铺在大木桶中,然后用滚烫的开水浸烫粽叶,并静置自然冷却,在这之前还要把包粽子用的糯米用冷水浸泡涨开,同时准备好红豆、蚕豆瓣、蜜枣等辅材,条件好的人家偶尔也会备上一点咸肉丁,不比现在,牛肉、香肠、栗子、火腿……什么都不再稀奇,这些分别与泡开的糯米均匀混合并放置在不同的器皿中备用;另外再备一根黄铜粽针,一把白瓷汤匙就妥了,绝对用不到现如今包粽子必不可少的各种扎绳。
一切准备就绪,包粽子就正式开始了。只见妈妈将三片或四片(视粽叶的宽窄而定)叠成整齐的一排,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粽叶头端,微微一挽,状如漏斗的“粽窝”就形成了,然后左手捏好“粽窝”,右手拿起汤匙往“粽窝”里装上数量适中的拌有或红豆或蚕豆片或蜜枣或什么也不拌的糯米,再以左手拿稳右手揽起几根粽叶的尾部(有时会再在“粽窝”口部再覆上一片苇叶),顺着粽身巧妙地缠缠绕绕,将几根粽叶尾并成一绺,最后再在顶部加盖上一片粽叶,粽叶头端折下寸许,余部再绕粽身一缠一绕,将原先的一绺粽尾遮于无形,并将这根苇叶的尾部穿入粽针针眼,刺入粽身从另一面穿出收紧,一只松紧适宜,光滑齐整的既像小斧头又像菱角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常常,我和姐姐羡慕着妈妈神奇灵巧的双手,也在一旁依着妈妈包粽子的过程学着,却总是因为种种原因使得粽子无法成形,而在我们一次次尝试的过程中,妈妈那边光滑漂亮整齐划一的小粽子又连续不断地一个又一个地码进了簸箕。
偶尔,包出的粽子比较多,煮时需要分两次下锅,我和姐姐就会在妈妈还在包粽子的同时就开始煮第一批粽子,等待粽子熟的那个过程既幸福又迫切,总是一次次忍不住问妈妈,粽子熟透了吗?可以吃了吗?妈妈的神奇在这里再一次表现了出来,在我们眼里一般无二的粽子,却能在妈妈的翻拣中,准确的辨别出哪只是红豆的,哪只是蜜枣的,哪只又是什么也没放的“白粽子”。咬着醮上白糖的松软糯烫的粽子,喝着清香甘美的粽叶汤,那种滋味那种感觉……啊!醉了!
好想能再看到妈妈给我们包粽子的样子,可那只能在梦里。
好想能再尝一尝妈妈给我们包的粽子,可那已成为永远的回忆!
公众号:大丰区教育学会
篇25:端午节的回忆随笔散文
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前两天,妈妈就开始买粽叶、粘米、大枣等等,然后就开始烀粽叶,泡粘米……端午节头一天下午,我放学后就能看到妈妈坐在台阶上包粽子, 旁边放着桌子、盆、水桶等等,于是我也按捺不住跟妈妈学包粽子的心情,开始凑趣。只见妈把两三片粽叶瞬间就卷成漏斗型,然后用右手在盆里捞起粘米放到粽叶 里,再在里面放上大大的甜枣,然后把水撩在上面把粘米铺均匀,接着我是怎么也学不会了。我包好的粽子几乎都是漏的,而且形状也不对,于是妈妈重又教我,可 是笨笨的我怎么也学不会,于是我索性不学了,坐在那里看着妈妈包,妈妈手疾眼快,那么多粽子妈妈包了几个小时,终于包好了,就在大锅里煮,闻着粽香味,我 和弟弟心里馋馋的,可也只能等到时间到了才可以吃到嘴,妈妈说将煮好的粽子要用凉水多泡一会,吃着才好呢!
第二天端午节,早上爸爸很早就起了床,在家里的大门上都插上了艾叶,据说端午这天插艾叶可以避邪,也许这些都是风俗习惯,或者迷信吧。妈妈将头天晚上煮好 的粽子放到凉水里,煮鸡蛋、鸭蛋、鹅蛋,有咸的也有淡的,粽子一盆蛋一盆,吃粽子撤上白糖,吃完之后我和弟弟美美地去上学。
老家的端午是北方的端午,也是少年时代的端午,也是贫穷困苦的端午,也是快乐天真的端午;新家的端午是南方的端午,也是我中青年后的端午,也是生活进步的端午,更是思念感悟的端午。“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不知不觉我已经多年没有在端午时节看到麦儿黄了。
儿时的印象里,看见一群妇女、姑娘围着卖货郎叽叽喳喳购买五彩丝线和绣香囊用的料子时,便知端午节就要到了。村里的孩子全都一样的被那五彩的灵物庇护起来,撒欢野性地满村里跑着。
那时的端午节总是赶在麦口,五月的麦垅早已呈现黄澄澄的气象。含我在内的一群小冤家总喜欢聚在地头,各自在麦地中挑选几穗,蹲下来小心地用力搓着,吹去麦 芒和硬壳白膜的胞衣,剩下一小捧饱满黄绿的麦粒,填进自己的嘴里,香甜的肉感连同新鲜的浆液让人满口生香。生产队里看麦的“秃大辫”(我们村上的一个光棍 男人)出现在离我们五十米开外时,我们立刻一哄而散,那感觉如山高似水长。
姐忆的不是端午,是快乐;吃的不是粽子,是心情。
[端午节的回忆随笔散文]
★ 忙高中随笔
★ 传统文化作文随笔
【端午节作文随笔(精选25篇)】相关文章:
传承传统文化-随笔写作2023-07-14
从照葫芦画瓢到自说自话随笔2024-03-01
初三随笔300字记事日记2022-06-03
随笔春节印象2024-02-06
记事的随笔500字2023-05-20
清明记事随笔2023-09-18
寒假记事随笔2023-08-25
端午随笔散文欣赏2023-07-28
小随笔300字2023-06-25
买菜记事的杂文随笔202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