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穹顶之下演讲稿

时间:2023-09-16 08:33:09 演讲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柴静穹顶之下演讲稿(共17篇)由网友“金金”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柴静穹顶之下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柴静穹顶之下演讲稿

篇1: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天空,已没有原来的碧蓝。草地,已没有原来碧绿的颜色。而雾霾,却在一步步加重。

环境原来是最和蔼的,可是这些可恶的人类却伤害了这最天然的它。

大家都说雾霾一两天就过去了,再说环境天空不是很大么?何必为这点小烦恼而纠结不休呢?

可是,这次节目的主持人柴静说经过她的一至勘察,她明白了,这雾霾则早在前就产生了雾,而那时因环境污染是轻度所以叫雾,而拿到现在这个已经被破坏的环境中则是雾霾。

肺炎的形成就是因为呼吸了这些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所以才会使人的.肺癌。而这始终遵循了一个道理,病从口入。空中的细菌呼吸进喉咙,到大脑,到咽喉,到肺,到心脏........

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不让雾霾继续加重。

篇2: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有关雾霾。我已经见怪不怪了。从武汉刚刚雾霾那几天人们争先恐后买口罩戴口罩,到几乎整年雾霾天气超过250天人们依旧可以每天淡定的出门买菜、逛街、锻炼,到街上已经没什么人再带口罩。从这件事上所以可以看出,习惯就好,习惯了我们就麻木了。

有关柴静。我印象记忆中她一直还是那个新闻调查的女记者。我一直没有关注过她嫁给富豪、央视辞职、赴美产子等等这些新闻,也没有特意去认真的读过她写的《看见》这本书。因为新闻调查几乎是我小时候的童年记忆,每一期我都会和母亲一起看,还记得那时候新闻调查的播放时间是深夜10点到11点,作为一个每天晚上9点就睡了的小孩子却每一次都精神的看完全部节目。只是,已经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新闻调查好像就不再播出了,或许是柴静辞职的时候,或者是其他什么时候,总之我已经记不清楚,也很久没看了。

有关视频本身。我想说的是,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不假。每一个人看到同一个东西、观点的时候,都有自己的观点。或认同赞成、或质疑反对,又或者是被说服、被触动、被感化。而我想说的是,我内心中的人生观、价值观,我发现我一直没有改变过。

篇3: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今天晚上我看了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它深深震撼了我,使我难以入眠。对于中国环境问题,我感触很深,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就像柴静说的:同呼吸,同命运。

《穹顶之下》是一部由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 部时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聚焦雾霾问题。这部纪录片通过视频网站、社交网络等共同的力量,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再次认识到雾霾的危害,并且形象化的对雾霾的构成做了解读,让人们开始关注到雾霾污染的严重性,引发人们对环境污染的热议。

在身边,我就感受到了环境发生的变化。比如说以前的北江,那时水还没有被污染,有很多人去那里玩,有人划船,有人钓鱼,还有些人玩水上摩托艇。那时有蓝天,有白云,晚上可以看星星。几年后,北江的水变黑了,沙滩上有很多腐烂的死鱼散发着臭味,再也没有人来这里玩。向远处看时,就像蒙着一面轻纱,而且有蓝天白云的日子变少了。

我非常感谢她,她让我认识到雾霾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呼吁中国人关注环境问题。她使我们引发思考:如果环境继续恶化,工业污水乱排放,无限制地排放燃料废气,河水被污染,森林无限制砍伐,天空永远阴森森的,酸雨泛滥,人类有什么未来?带给我们的就是疾病,癌症,毫无生气的生活环境。如果我们的后代问:书本上说的蓝色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春天的小鸟呢?我们该怎么回答?也许我们只能说:那只是曾经,再也回不去了。我们怎么对得起子孙后代?

为了我们生存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要行动起来,一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不要让后代生活在穹顶之下,让天空重新出现蓝天白云,让河水依然清澈,让春天还有小鸟。

篇4: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北京今天恰好又有雾霾了,刚查了一下P2。5:271,重度污染。刚好符合柴静说的情况。

但是我很淡定,该干啥干啥,因为以前看过一个文献,环境因素对个人健康影响很小,大概5%吧。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肥胖、缺乏锻炼对健康生育的影响更大。

除此之外,我很淡定的原因是我占了雾霾很大的便宜。中国是分税制,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税收返还制度,使得北京人占了很大便宜。这其实挺不厚道的,好比一群人凑了一堆钱开公司,管钱的人把钱拿回家花了。北京的发展迅速,为啥河北污染严重?实际上河北那是给北京配套的。为了给北京生产廉价的钢铁、水泥、电力、石化。河北的污染是全方面的水、土、空气污染。但是眼睛却全部盯住空气污染。很简单:空气污染能扩散到北京,而水、土地污染则留在当地。

这就好比有一年北京发大水,淹死78个人,但是大家把目光都聚集在淹死的中产车主上,从排水设计到怎么破开车窗研究了一星期。而剩下的77个人要么是外来务工的,要么是农民,转发者寥寥无几,关键是没有代入感。

北京没有河北那么严重的污染。要感谢河北,把污染留在河北省内,让我享受了一个低生活成本污染又低的生活(预计要被喷?)。

前面大半段还不错,其实也是老生常谈,都是别人科普过很多次的知识了。比较有新意的是她把这些知识用动画拟人的方式动画化了,让人有了直观的印象。另外一个就是央视和她利用自己过去的知名度,集中的报道,看评论不少人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些知识。

比较差的地方在于,里面洋溢着一丝小清新气息:

1级致癌物的这个1级,只是一个因果性的标准。比如雾霾和吸烟,都是肺癌的1级致癌物,这只是说明致癌性证据充分。吸烟的危害远大于雾霾,委婉的说一句,听说你吸烟,可能戒烟带来的好处比戴口罩防pm2。5更有好处。

比如要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但是又要求小政府。说煤炭的主要污染来自于小煤窑,给石化企业开的药方是放私有化进入。中间还回忆了一下小时候的蓝天碧水,但是那时候人的预期寿命远不如现在,却没提及。

引用了习近平的一段话让apec蓝永驻,明朝就有雾霾的记录了,即使去掉全部的工业也依然有雾霾,政治口号看看就行了别认真。最后看了一下我们能做什么,是最让我失望的地方。

道德宣传,经济调节,行政命令这些选项里面。柴静果断选择道德宣传,实际上这是最圣母这也是最无力的。如果继续从道德角度宣传,最后可能和潘石屹结果一样,开着5。0排量的车拍摄雾霾,微博上热闹一阵也就过去了。

“同呼吸,共命运”,北京人真的会和河北人同呼吸共命运么?怎么可能,与其喊口号,不如给河北人民一点补偿吧,将来要干什么再说,现在已经欠河北省太多了。建议征收环境税以补偿河北人民的付出。

实际上整个纪录片,都绕开了“雾霾与生活成本降低”这个话题。

凸出的2个亮点是用动画可视化的方式科普,用自身的影响力推广了这个科普。雾霾须治理,但柴静女儿天生肿瘤与雾霾并无直接关系,而可能与她的生活方式(比如抽烟、熬夜)和身为高龄产妇有关。另外,她的女儿出生在美国,是不是与产地有关?这也需要调查。冷静、不煽情,让事实说话是调查记者必备的品格。

柴静女儿在美国出生,在美国做的手术,她什么时候享受了中国的雾霾。是中国雾霾最严重的时候,但的整个北京冬天,只有几次雾霾,整个北京环境改善了不少!反观她自己,开着4。0大排量的霸道越野车,一边高喊反对建PX核电站不让国家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一边回家骂雾霾,也真是精神分裂连!

中国政府对环境治理,也在积极努力,很多中国企业基层为了治理环境也在牺牲!为何我们看不到进步的,非要抹黑政府有意义吗?!

我们看一条有意思的信息链条吧我国光伏产业被美和欧盟以反倾销打到不死不活。随后几年,Px和核电的工程被屡屡以污染辐射的谣言所迫下马。与此同时,美国大使馆公布了中国PM2。5。随后日韩以本国污染来自中国为由在国际上提出高额索赔。额度之高可以吃尽中国改开30年红利。然后柴去美国待产生孩子,并做了这个专题片,而且获得大量的美机构的帮助甚至包括NASA。

好吧我是阴谋论。但愿我的阴谋论能给我的祖国和政府一点小小的警示:别上国内外反华势力的当,走自己的路,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势不可挡!

篇5: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昨天,沉寂1年的柴静,带给我们《穹顶之下》,很震撼,也感到挺悲哀。终于知道柴静为啥要去美国生孩子,为啥要移民了。的确,她已经移民了,她没必要这样做,但她还是用她的稿费和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做了,所以她是伟大的。而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我现在也特别能站在她的角度去思考,只要宝宝健康平安,其他真的无所谓。

柴静和小崔做了一样事,个人出资,费时费力,苦口婆心的向全国人民讲道理,只不过一个人说的是雾霾,另一个是说转基因。俩人勇气可嘉,说了话做了事,还是被五毛狗狂喷,为啥?跟风的人的确很多,满嘴爱国,却只做旁观者。看评论,特别搞笑说什么干涉内政,说什么美国人应该回美国去~

与其说喷子跟风,不如说大家都太麻木了,对雾霾太麻木,对社会太麻木。也许在我们昆明,看得到蓝天白云已经习以为常,我们对雾霾的理解真的不多。但今早看到全国空气质量的调查报告,昆明的空气质量也仅排在全国第10…前9名不过集中在海南,福建,广州,西藏和云南…而昆明的Pm2.5也超过国标,所以就算我们每天都看的到蓝天白云,也在呼吸着有害的空气,更别说京津冀地区,还有长三角~特别震惊的是河北,还有杭州,真是万万没想到。

205月,我们反Px,闹的轰轰烈烈。今年3月,我们谈雾霾。可是那么多那么多的煤和油在燃烧,那么多那么多的毒工厂在排污,那么多那么多的超标汽车在奔跑,我们能做些什么?这次,又像上次那样,没有下文了么?

在发展中国家,谈环保奢侈吗?这个问题很搞笑。从小学课本里,就一直在谈环保,大量考题里也在谈环保。先污染后治理的企业,是完全不合环保理念的,这是小学生都懂得的道理。而如今的小朋友们,他们满口环保,甚至考试答题谈环保也答的溜溜的。但他们呼吸的是什么,他们看到的是什么,我们又能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片中,大量的科学实证和数据表明,我国环境问题的尖锐矛盾,触目惊心的画面,各部门发言人无奈的表情和柴静苦口婆心的话语,让我们心寒心酸。

我们生活在 “终生暴露的实验仓” … “而重雾霾期间对儿童和老人的伤害是最严重的。”

“呼吸是没有办法选择和逃避的,你的每一口它都在。”同呼吸,共命运。

“颗粒物,是人类的一级致癌物。”

“煤问题必须引起重视,最重要的要么降下来,要么洗干净…”

法律的模糊性,大气法53条执法主体的不明确,“不执法就是逼人做假。”

“用光所有的资源之前,用光所有的环境容量。”

中国用30年的时间,走完别人1完成的工业化道路。可想而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文明,但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样的GDP就算全世界第一,又有什么意义呢?

片尾,列举了美国洛杉矶和英国伦敦,对于平衡经济发展与环保的解决办法。

从“煤炭时代到油气时代”的转变,一个产业的衰落,另一个产业的创新…

天然气和石油的使用,天然气石油公司和天然气管道公司的匮乏,中石油中石化的垄断…

若开放市场,我国“天然气产量和探明储量翻翻”。

还有关于能源体制改革…

环保部门的监督电话:“12369”,不是一串数字。

以及每个人力所能及的小事…

最终归结到资源共享和信息公开的迫切。

看到最后,真的特别感动…这是一位公民,一位母亲,一位媒体人对社会的控诉和呼吁:

“有一天他们会说不,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生。”

这不是一个单纯的'视频,也不是一部电影。不要拿看电影和看视频的心态去看它,因为这就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但愿这部震撼的公益作品,能让只说不做的人,行动起来…为了我们的生活,也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行动起来。

篇6: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一)

开学第一天,我坐在乡村学校简陋的宿舍兼办公室里看完了柴静的《穹顶之下》,耗费掉一节半课。之后,又整整发了半节课的呆。一一打住!你一定要说我是个不务正业的教师,上班期间不好好备课改作业写教学反思,上网发呆还堂而皇之地召告天下!

好吧,我先承认,我不是个好老师,但我一直努力做个好老师,只是教育天空里的“PM2.5”让我这等草根老师眼前一片迷雾,不知自己该向何方前行。

暂撇开我这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称职与否前行方向如何不说吧,说说我看完《穹顶之下》后发呆的内容。

对柴静的勇气魄力社会责任感的钦佩我就先不说了,对雾霾的骤然间发生的巨多认识先也不说了,估计这几天说的人多,说的人比我专业。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没有一个柴静、或张静李静王静,来帮我们拔开教育的雾霾,让我们老师更让我们的孩子一一特别是农村的师生们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看见蓝的天白的云?

我很自私。我的感慨更多源于我自己的孩子,他今年上初二,随我在这个不算偏远的农村学校,离小城不过十五公里。今天开学第一天,第一天我就得知我的同事把他同样读初二的孩子转到城区上学了。这个消息让我自责不已:这件事为什么我没做到?我早想过,为了孩子前程,肯定不能让他待在这里的!可我又左右为难,没能把转学的事办成。现在,我只有自责,外加茫然。

是的,农村学校已经没有教育了。如果就我看到的我的周围的事实来说,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我们以及与我们相似的农村学校的办学隐性宗旨就是:安全!不出安全问题一切OK!以至于,学校设备落后,教师流失,在职的绝大部分老师“升级”成了大学老师:上几节课走人的、甚至一周上两三天班完事的;作业没人改,甚至有些老师上课只上二十分钟,还有二十五分钟学生升级为“大学生”一一自习……  ……

凡此种种,让人心寒,无论作为一个家长,还是作为一名教师。

可是,这样的事实并未遮遮掩掩,老百姓知道,教师最清楚,家长也明白,甚至私下里我听到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聊天,他们对此也是一清二楚的。但,即便有人质疑,却没有人寻根问底。

农村教育一片乌烟瘴气,而放眼整个教育界,最大的城市也好不到哪儿去。中小学一方面说教改,一方面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一味追求升学率把学生训成“做题机器”;大学教育盲目扩招、盲目升级,只有大楼没有大师,只有毕业没有就业;学生要么读书把自己读“废”了――没知识也没德行,要么读书把自己读“残”了――有知识没素养没能力;教师待遇低门槛低,要么谁都拿本教材都能在课堂上站一节课连“匠”也算不上,要么“追名”――上托下欺努力“领导”一方,或是“组团”一级一级赛课赢一堆证书当“名师”,到么“逐利”――顶着骂名办各种辅导班努力“自力更生”过上让人看得起的日子……

种种怪象,大家竟都视若无睹!我是一名草根语文老师,最近恰巧读了《民国风度》《民国语文》,对比之下,悲哀无比。我不敢说我有忧国忧民的悲哀,我至少,为我的孩子生不逢时而悲哀:他现在没能逢着那样优秀的教育,将来也极少有机会逢着优秀的大师,优秀的大学……

千千万万个学子,千千万万个家长,千千万万个媒体记者……那些千千万万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中,为什么没有站出来一个柴静,或是张静王静李静,来追问教育的蓝天白云在哪里:教育的PM2.5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怎么办?

没有人质问。

于是乎,年年照旧“教育形式一片大好”,年年农村学校都在“改善”、教育都在“均衡发展”,年年名师倍出“教改”新名词雨后春笋般变着花样地涌出,年年大学都在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式“更乐观”……

好吧,算我杞人忧天,算我无事生非。――我只是一个草根老师,一个在教育快消亡的乡村学校里挣扎的草根老师。

所以,我看《穹顶之下》时,心里有泪。所以,我如此深挚地喜欢上了柴静。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二):万众一心 捍卫环境文明

一日闲来无事,看了前央视女记者柴静自费百万,耗时一年时间拍摄的反映雾霾情况的记录片《穹顶之下》。此片一经播出便在网络上备受瞩目,很快点播便过亿次,并形成了各种讨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片必将加速我国的环保进程,恰逢两会期间,必定成为媒体讨论热点,对治理雾霾起到积极的作用。

自媒体由于网络的自由对促进社会监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人民享有了前所未有的的新闻自由,舆论自由。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只要有创意,有内涵,积极向上每个人都是一个新闻单元。

环境问题成为目前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人们在改革开放30年来,享受到了物质文明,环境文明成为生活新的诉求。如果只为经济利益,牺牲环境,()牺牲健康,乃至牺牲子子孙孙的生存条件,那么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发展经济时欠下的环境账已经到了偿还的时候,转变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能源升级换代,提高煤油产品质量,调整能源体制格局,都已经刻不容缓。

现在我国已经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刻,必须下定决心治理环境污染,哪怕牺牲一部分的经济增长,牺牲一部分的就业机会,必须走节能减排的发展模式,环保部门必将在未来成为最重要的执法部门。环境保护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人的道德文明很大一部分反映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生态环境的热爱之情。人是自热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不是独立的,他会影响到其他事物。我们的乱扔垃圾会影响环境的整洁,我们每多开一次车就多排放一次尾气,我们卖卖一次皮草制品就促使了一个动物被杀害。我们应该团结起来用自己的行为来对抗雾霾,每个人都做出一点贡献,就可以让天再蓝起来,水再清起来。

道德文明促使环境文明,只有环境好了每个人的健康才能得到保证,才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好的享受阳光雨露,才有好心情。自己为环保出一份力同时也是在保护自己的父母、孩子。希望大家众志成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破雾霾这个可怕的苍穹,还中华大地一个美丽清新。

篇7:柴静《穹顶之下》演讲全文

柴静《穹顶之下》演讲全文(2)

我问过哈尔滨环保局,我说听说你们那两天车开出去,公共汽车都开丢了,他苦笑了一声说,别说公共汽车了,连我们局长都丢了。说他那天到现场去检查工作,没一个人认出他,因为雾霾太大。

当天的哈尔滨的雾霾就是因为他们烧了两千多万吨的褐煤,加上在的时候全国几十万台这样的小锅炉,没有任何标准,也没有任何监管,就这么一烧,就这么一排,就这么一放,你在高空往下俯瞰的时候,1200万人,就像是被水泥砌在了底下。

煤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脏,德国人也用褐煤,但是德国人会把它们清洁,把它们进行提质,煤炭可以弄干净的,英国是95%以上都给它洗干净。那么在中国我们洗了多少呢?我们才洗了不到一半的煤。剩下的另外一半当中基本有几亿吨是没有任何用而且又污染又浪费的叫灰分的东西,我们就这么把它拉着,用汽车拉,用火车拉,满世界的跑,再放到煤炉子把它烧出来,毫无作用,造成的结果是这样,很多的煤是被我们普通的居民给烧掉了,在中国城市里面,我们现在都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在烧散煤。他们烧的量不算大,只有20%,但是这20%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跟所有的大电厂加起来一样多,就这么厉害。最要命是,它的毒性还非常大。

在北京冬天的时候你一定要小心,冬天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Pm2。5的毒性远远大于夏天。光致癌物的含量就是夏天的25倍,它为什么会这么高,就是因为散烧煤炭是主要原因之一,它的致癌物的排放因子是非常高的。中国人几十年来早就在承受这种散烧煤炭带来的痛苦。

在云南的宣威有个叫虎头镇的地方,(散煤燃烧导致它)是全世界肺癌最高发的地区之一。这是一个肺癌晚期的病人,他在咳血,但是他已经没有力气去驱赶苍蝇了,所以他就请别人在他身上放了一张粘苍蝇的纸。这是这个老人和这些年他身边被肺癌剥夺走生命的人。而有的家庭已经空无一人。

我们总是听到一种声音说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跟我们谈环保太奢侈了。但往往受污染最严重的就是最穷的人,他们最容易受到伤害,他们最需要发出声音,他们最需要得到帮助。

这些年来,中国消耗了这么大量的煤炭,我们的煤炭变得越来越劣质,我们缺少清洁,我们在排放的时候还缺少控制,造成的结果就是这样:在中国,煤炭消耗量越多的地方,它的pm2。5的浓度几乎就越高。

我们拜访了发改委能源所的负责人李俊峰,他说:“我就说把煤最简单的办法,我们要降到20(亿)吨以下,我们的天一定是蓝的。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我们的煤能不能集中去燃烧去,把散煤降下来去集中发电。我们即使再退一步这一步也做不到,我们把散烧的煤洗干净行不行。”

按照李俊峰的说法,如果把煤洗干净的话,排放至少减少一半,“我们的改变就两条,必须把煤降下来,或者把煤弄干净。”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院王跃思则说:“如果目前环保设施,100%按照国家的标准都到位了,我们的尘排放跟二氧化硫排放,应该比现在低60%。我们的氮氧化物应该低于35%。咱们中国的污染治理,第一得靠管理,第二还得靠管理,第三还得靠管理。习总说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

油怎么了?

中国用三十年的时间走完别人一百年走过的工业化的道路,所以我们煤的污染之上还要再附加油的污染,那么我们的油怎么了?我们的油大部分烧在车上,我们的车在十年之间增加了将近一个亿,光北京一年,我们增加的车是多少呢?80万,80万是什么概念?就是把所有的车头和尾这样连起来,可以从北京排到深圳,然后再从深圳排回来,这是一年增加的。造成的结果就是这样。

北京本地的污染源当中最大的就来自机动车。

还有一个城市出乎我的意料,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曾在开会时说,“某城市一年的雾霾日达到200天以上”,我就查了一下。你可以猜一下这是哪个城市。哪个?再看一次,青海?青岛??是杭州。说实话我跟你一样吃惊,是因为我一直以为这叫“山色空蒙雨亦奇”。

后来我就打电话问杭州市环保局,他说是,因为它是全国人均机动车保有量最大的城市,平均两个人一辆车。所以它的机动车污染要占到(接近)40%。

那车多就污染吗?东京比北京车多,为什么没有这么严重的污染?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给我的答案是这样的,东京每天90%以上的人是在轨道交通上,他们只有不到6%的人在开车。北京有多少呢?北京34%的人开车,而且是在中心城区基本这么堵着,一堵的时候一怠速排放是2倍以上,一刹车重金属的排放会更多。所以在北京每天高峰期的时候,六环以内每个小时的PM2。5的排放量是多少?一吨。

北京人在五公里以内开车的有多少?将近一半,而且我们当中有12%的人是在两公里内开,我们有7%的人是在一公里以内开,一公里是什么概念?出门可能去趟超市去趟菜市场的概念。

就我们爱开车?也许有一小部分人是这样,但不会这么多人都没有理性吧?我们家也有辆车,但是有宝宝之后我们的约定是,除了老人小孩,机场医院我们基本不开,我先生每天要上班,然后他就骑自行车,骑自行车在我们家楼下是这样骑的,只能这么骑,为什么呢?这是我们的自行车道,他基本上天天就被车这么压着,北京500多万车只有一半是有停车位的,但没有一辆停在半空中,所以它就压在自行车道上,压在人行道上,就这么开。

当然全世界人性都差不多,不管的时候都这样。我们看看伦敦,当年好像也这么停的,后来伦敦就装了计时收费器,然后是这么停车的,后来伦敦又提高了自己的停车费和拥堵费,然后车是这么停的。

前两天听说深圳也这样了,说收了高额的停车费,然后深圳的同志们是这样停的。

五十年前东京也这样,不是很容易的,所以他们用了很长的时间才一辆一辆的把它清出去,这是对城市的精细化管理的一个考验。

爱车的人还会有另外一个疑问,就是这张照片。

你看一看,北京的夜里没有车对吗?那为什么污染也这么严重呢?它真的是车带来的吗?我的困惑一直到看到这张表才解决,中科院也给我一张图,每一天晚上,你可以看看这张图,每一天晚上到零点的时候,有机碳的排放都会出现一个峰值,都会比当天下午三点钟要高出将近两倍,每天晚上固定出现,什么东西在北京的夜里12点定时出现呢?

我也想知道这个答案,我就半夜去了延庆。结果发现,夜查柴油车,查到多辆柴油车环保设施造假或不装,但因为是供应北京蛋奶油的车辆,所以未被当场处罚。夜里三万辆柴油车相当于有几百万辆车还在跑。

没有任何排放设施的时候,它的排放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只这一辆车,只一项颗粒物的排放,它就是国Ⅳ车的500倍。所以柴油车的比例也不算高,它跟散煤差不多,并不多,只占17%,但是它的氮氧化物的排放,要占所有机动车的70%,它的一次性颗粒物的排放,要占到多少呢?99%。

还有更可怕的事情是,柴油车的尾气排放出来的颗粒物,毒性远比一般的大。

多环芳烃是致癌物,对吗?但是,柴油车排放出来的是它的升级版,叫硝基多环芳烃,它的致癌性要高出一个量级,我在延庆的时候看到这些柴油车司机,他们本人就是这种柴油车尾气最大的受害者,是癌症的高危人群。而且去处罚他们显得很不合情理,他花的是真金白银自己的钱,他买的是贴了合格证的车,要找也因此找那些造假的企业来问问吧。

那好,就问问这些造假车企。他们的解释竟然是:车原本是想卖给非洲兄弟的,因为他们还在用国一的车。现在卖到国内是因为内部贴错了标,有人要,所以就卖了。

不知道非洲兄弟听了什么感觉,企业一定会有自己的一个辩解和理由。但是我好奇的是,十几年来,如果说这种全面造假普遍造假都存在,而且监管部门知道的话,为什么不去处理他们呢?

我们不是有法律吗?我们不是有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管理条例吗?你这样的产品是可以召回的呀。但是从到现在,这个法律在这类车辆上用过多少次呢?一次都没有。为什么?我得到的答案是这样的,只有当他处于“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的时候才能召回。人家说了,这个环保设施不装跟安全有什么关系,又不会出人命。所以就没有召回的依据。

那我们有没有处罚他,让他销毁的权利呢?我们有,大气防治法已经规定了,你既可以让它停止违法行为,可以罚款,也可以让他没收销毁。那这条法律到现在以来,十几年过去了,他用了几次呢?一次都没用。

为什么呢?我得到的答案是这样的。必须由“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来行使。每个人都说,我不知道这个部门是谁。那一共跟这个机动车管理的就这几个部门,我就挨个问了一下,我先问了一下环境保护部,环保部说,听说不是我。我又问了一下工信部,工信部说绝对不是我,我又问了一下质监总局,质监总局说应该是我们三个吧。

也许他们的困惑有一定的理由,就是你这个法律怎么不说清楚谁管了?我又问了全国人大,他们给我的答案是这样的,这条法律看起来执法主体确实不明确。这在我们的立法当中是非常少见的情况,为什么偏偏在大气法的53条当中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我向环保部机动车处的处长丁焰请教。

丁焰:当时我们问过,你大气法为什么要这么写,为什么不直接写我们?人家说了,就是因为当时定这条的时候很多部门反对,不能你环保管,但是最后这个法就过不去,过不去最后等于就用了一个模糊的写法,就是叫有执法权的去做。

我:听上去就是你们三家都查环保?

丁焰:但是实际上你还是没管住啊。合格证全是真的,车型也全是真的,环保部门也发了那个绿标了,也是国四的,没有一个部门去看那个车到底是什么,只有那个车是国一的。

我:你说你(环保部门)有执法权,也不会有人说有问题,那你就去执法?

丁焰:环保部门肯定是有惰政的嫌疑,这个我承认,肯定是这样,你也没有再追。

我:那你们这些年来你们执法连点儿牙齿都没有?

丁焰:我现在都张不开嘴,我怕人看见我没牙,环保尴尬不就尴尬在这儿嘛。

尴尬的不光是环保部门,车企也挺尴尬的,那个造假的老板后来就跟我说,如果环保部能够去执法,去抓那些造假的车辆的话,我保证第二天就生产真的,否则的话,我生产真的,别人生产假的,明天我就垮了。然后我就问丁焰,我说你觉得人家说的合理吗?他说合理,不执法的结果就是逼别人作假。

车企还有一个说法,说我们国Ⅳ的标准早就已经确定,让大家上新车,但是国Ⅳ的油迟迟不供,而且供上来的油质量也不高,我们就在延庆的时候,随机抽查了这辆柴油车,这是在北京加的柴油,已经是非常好的,全国最高的水平了。但是它的柴油测出下来之后,它是欧盟和日本包括美国的25倍,这样的一个柴油品质,那我们的汽油是什么品质呢?这是环科院发给我的一张表,这张表我每年看到都很痛苦,因为完全看不懂。还好他们给了我一个结论,就是这代表我们国家油品长期比发达国家低两到三个等级,只要提高一个等级的话,我们排放可以减少10%。

我们看上去有好油,我们有国Ⅳ以及以上的油,但是这部分油只占3%的比例,这就是杭州的痛苦,杭州有钱,想买好油,但是20之前就是没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你只能烧国3的油。

即使在北京,看上去我们的硫含量跟欧洲美国已经接轨了,但是你再看看下面这四项,咱们都看不懂的数据,但是里面深埋着一些危险。要么他们就是增加大气的氧化性,形成颗粒物,要么就是增加毒性,最后一项蒸气压,它增加的是汽油蒸发出来到空中的强度。我原来想蒸发能蒸发多少?后来环科院的专家跟我说,你看看这段视频吧。这是用红外线拍摄的,加油站如果不加油气回收装置的话,它蒸发出来的量是这么大,每一升大概要蒸发出1。5克到大气空中来,而且我们平常开车的油箱也会自己蒸发出来,它蒸发强度大到什么程度?就是在北京我们光蒸发出来的`碳氢化合物,就比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还要多。

而这一项物质是pm2。5的重要原料。那为什么我们不赶紧把油品弄的干净一点呢?石化行业的回答是这样的,因为国家标准不够高。这个说法看上去是合理的,你又没有理去要求企业生产比国家标准更高的油,对吧?

那我们就去问,环保部、环科院,参与制订油品标准的人,你为什么不把标准定高一点呢?环科院的岳欣给我的答案是这样的:参与制定标准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石化行业的人。

我问他:曾经还可能以为你们有一票否决权。岳欣苦笑着回答说:“照说应该,环保嘛。”

岳欣这个苦笑实在是给我这个印象太深了,他回答我说,我唯一能体现我存在感的就是进门的时候在签到本上写我名字的时候。因为以前我连个投票权都没有。

他说他们也会极力地想要推动这个油品的升级,但是石化行业往往的解释是这样的,我们国家的石油很大一部分从中东进口来,对吗?然后比如说伊朗的油很多是重硫油,在德黑兰,他们自己也承受着这种油品质量不好带来的困扰,雾霾很大。但他们的问题是他们没有升级的工艺,可是中国的企业是不缺这个技术的,双方的分歧在哪呢?就在钱上。国3升国Ⅳ的时候,环保部说一升(涨)7分钱就够了,石化行业说那不行,得5毛钱,我说你们双方就摊开成本算一算,到底是多少钱,很简单的事情。他又苦笑了一下,说别说是我了,你去问问发改委财政部,你看他们能知道吗?

发改委某官员和我说的话似乎也透露着无奈。

官员:控制不了,比如说你是独生子,你这个小孩要学坏,你做母亲的有什么太大办法,只能全心全意打一顿呗,你能天天打啊那也不行啊。人家有十个孩子,也不会调皮捣蛋的对吧。

我:他们在你们面前?

官员:人家根本不搭理我们,他副部级单位,你拿什么招啊?他搭理你啊,你价格司今年不涨价,明年逼上门来,你涨不涨,不涨我断供了,就这话。

我不知道环保部和发改委说的这些话是不是真实,有没有依据。所以我需要查证,我就向我们国家的石油标准委员会主任,和中国石化集团前总工程师曹湘洪先生提出想见面跟他聊一聊问几个问题的想法,然后他同意了。

我主要问了五方面的问题:

一问:为何石化行业主导标准?

我:大石化行业的人占(标委会)多数的话,有可能会损害掉了大众的公共利益

曹湘洪:这个坦率说组织石油产品标准的制定,不应该找一个不懂炼油企业的人来制定。

我:环保部门的人不懂吗?

曹湘洪:环保部门我认为他不懂。

二问:到底谁该来制定标准?

我:他是觉得如果标准是你定,然后升级的时候你又说升不了,然后到了期限你又供不了油,你可能说出很多原因,但是人们就不信任你们了。

曹湘洪:对,那不信任是很容易造成误解,但是回过头来,谁有能力来起草这个东西。

我: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比如像其他国家的情况,第一它的环保部门的人,有懂行业的人他雇佣了不少这样的人。第二他在提交这个草案之前,他就会跟石油的行业有充分的接触、了解、沟通。然后到最后的时候他的健康报告,他的经济报告,他的炼油成本这块全部都提供给委员会。然后通过公开4这个程序让大家来做研判,而且都有彼此发言,彼此辩论的机会。如果是这样的方式,您觉得是可以考虑接受?

曹湘洪:可以接受,我早就想卸任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外面人就说你拐向中石化,中石化就说你吃里扒外。

三问:为何不公开升级成本?

我:你们能不能把自己的投入还是升级的所有的成本能够公示,让大家有个评判呢?

曹湘洪:现在社会上自然的对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企业有一种不信任感。

我:您认为这种不信任是从什么地方来?

曹湘洪:我们很多人不讲辩证法,只要是有缺点就把你无限放大,越描越黑,还不如不说。

四问:“是否提高标准倒逼升级?”

我:为什么我们不把标准提高一些,用它来倒逼油品的升级呢?

曹:油品事关安全,弄的不好就出大事了,不是阿猫阿狗谁都可以来搞经营的。

我:他肯定会想着为什么中石化、中石油挣钱呢?大家也都可以挣钱。

曹湘洪:是大家都可以赚钱,所以我同意深化改革逐步放开,如果国家决定要推进这样的改革,那你国家去研究去吧,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风险。

五问:是否可以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我:中石化已经是一个如此庞大的一个国有企业了,那么为什么不能够在关于环境问题上能够更多的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呢?

曹湘洪:我个人觉得中石化是大,就像一个人很胖,但是虚胖。

追求利润这是公司天性,无可厚非,我们很想知道,其他国家到底是谁在制定这个标准。这是我们目前为止查到的结论: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墨西哥、加拿大基本都是环境部在主导标准,即使欧盟这样的欧洲标准委员会来定的时候它会有行业协会的声音,但是也没有出现过由石化行业来主导标准制定的情况。

那为什么我国国家车用燃油质量标准由石化行业主导呢?一个国家的选择有它的历史原因,上世纪六十年代,长安街上的公交车需要头顶一个煤气包行驶,石油属于极度紧缺状态,远未到考虑环保指标之时,环保部门也未成立,标准制订由当时石油部下属的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1983年,国家机构改革,石油部撤销,石科院划归为中石化下属,国家部委制定标准的职能,也就此交给了企业。第一届国家石化标委会成立时,石化行业自然形成了主导局面,

十年来,中国同时需要解决数量与质量的快速增长,量级世界罕见,两大挑战并存。随着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被重视,公众对车用燃油质量升级期待升高,标委会内部随之发生改变,虽然石化行业仍然保持一半以上的优势比例,但非石化行业人数有所增加,开始增加投票程序。任何一个国家的油品标准制定,最终都来自于它对环保和经济最佳平衡点的选择,中国石标委未来的变化,也取决于此。

在中国除了我们的油品标准低之外,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在我出发前远远没有想象到的问题,就是我们有一半的油,是完全失控的。全球十大港口,现在有七个在中国,远洋货轮带来的污染之大,在靠近海岸线400米的地方,它排放的污染相当于五十万辆大卡车,所以在深圳66%的二氧化硫是来自轮船的。也许你不在港口边上,但你生活在可能在河流的边上。

中国20多万艘这样的船,他用的都是最差最差的那个重油,污染到什么程度?有可能你会生活在机场的边上,飞机一起飞一吨煤油没有了,一落地一吨煤油没有了。所以(广州)白云机场(每天)排污量相当于60万辆出租车的同时排放。

也许你既不生活在港口边上,也不生活在河的边上,也不生活在机场的边上,但你一定遇到过这样车,这些是工程的施工车辆,有一次我在前面河北看到他们的时候,我以为前面失火了,跑到前面一看是它在排放黑烟,我们就跟着它进入了其中一个村庄,看到村庄门口是这样的,这个小房间里面是村里人在这里打麻将、卖彩票、还卖柴油,我不知道这些柴油从什么地方来,当时我们跟环保部一起,环保部门就说我们去查一下看看吧。他们就现成买了一个柴油壶,然后就进了最近的一家民营加油站,我是最后一个下车的,等我下车的时候发现他的证已经被加油站的老板夺走了。

我就对这位拒绝接受执法的加油站老板说,环保部门有义务和权力来查这事。老板响当当回了一句:“环保你有义务,没权力”。

这老板说完这句话之后,我们每个人都默默无语,然后就拎着柴油壶就散了。他说的太狠了,从煤到油一项一项下来,煤和油的消耗都这么大,我们的品质相对低劣,我们缺少清洁,我们还在排放的时候缺乏控制,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一直到这个老板这句话我觉得他莫名其妙地道出了某种事物的本质。

篇8: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看了柴静的雾霾纪录片,我就总能想到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那么多的地方被雾霾掩埋,可我们又浑然不觉,我们就生活在雾霾之下。

柴静辞职用了1年多的时间走访调查,总结出了2个小时之长的雾霾纪录片。视频中柴静经过对比国外成功的经验,提出我国应该怎样改进的意见。大屏幕上印出各式各样的数据为证明,证实了雾霾对于我国有多残酷,如果不及时减少雾霾的加重,我们将来可能就会和1952年12月5日的英国雾霾事件一样付出惨重的代价!

从最近几年开始,我们祖国的雾霾变得越来越严重,视频中柴静从女儿自身对空气的需求开始,从三个方面切入:1雾霾是什么?;2他从哪里来?3我们该怎么办。

雾霾主要是由pm2.5形成的,简单说就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小有毒颗粒物。对于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pm2.5主要来源于人类的活动:燃煤、燃油、生物质燃烧、工业、养殖、化肥、扬尘等。燃煤和燃油就占据60%!

关于我们该怎么办,柴静也给了我们答案:如果看到有餐馆直排油烟,我们可以试着要求他们安装过滤装置。看到工地尘土飞扬,怀疑加油站有油气泄露,试着拨打12369请求帮助。关注污染企业的名单,拒绝购买污染产品等等方案。

为了让身边我们爱的人都过得好好的;为了我们的家园更清洁,我们更应该多做一些为环境清洁有用的事。平常能坐公共汽车的多做公共汽车,尽量少抽一支烟,少看一会电视。如果能改变我们的空气质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篇9: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最新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刚花了点时间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内心很震撼。我是一个普通人,深深得知道作为一个普通人,对很多事情都是逆来顺受,思想很麻木,对很多事情都不会说不,捂着耳朵,闭着眼睛过着自己的生活。因此在佩服柴静的同时也觉得自己的可耻。从纪录片中可以看到,要治理雾霾,对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要去治理会牵动很多企业的神经,会同时带来社会上很多问题,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今天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政府,企业,大家都能行动起来并不是解决不了的。希望柴静辛辛苦苦做得这个片子并不是就热这么一阵子,时间一过,大家都忘记了,企业忘记了,政府忘记了。很期待后续能看到各种有职责的部门后续的action,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也会尽自己微薄的力量支持环保。我没有车,所以5公里以内不开车我算是做到了;以后去商店买东西,能不要塑料袋就不要;看到餐饮店很多烟雾,我希望我可以去拨打12369,最近12369有没有被打爆呢??

环保,从身边做起;有时候,不在乎你能起到什么作用,在乎你是否意识到了....

篇10:柴静穹顶之下心得体会

沉寂一年后,柴静归来,推出自费百万元所拍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两个小时的时间,让每一个中国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这两天网上对这个事情褒贬都有,前两天恰巧看了一个对柴静专访的视频。其中一段给我的印象很深。正是这段话让我理解柴静为什么会这么做。内容如下:

五年前,我采访了一个人。这个人在火车上买了一瓶一块五毛钱的水,然后他问列车员要发票。列车员乐了,说我们火车上自古就没有发票。然后这个人把铁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但是,如果今天我们放弃了一块五毛钱的发票,明天我们就有可能被迫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的安全。权利如果不用来争取的话,权利就只是一张纸。他后来赢了这场官司,我以为他会跟铁道部结下梁子,结果他上了火车之后,在餐车要了一份饭,列车长亲自把这个饭菜端到他面前说,您是现在要发票呢,还是吃完了之后我再给您送过来?我问他,你靠什么赢得尊重?他说,我靠为我的权利所做的斗争。这个人叫郝劲松,三十四岁的律师。

我和柴静是山西老乡,居住长治。去年的某一天,朋友打来电话,说今天天气不错,空气湿润,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感觉很舒服,带孩子出来玩玩吧。我说不了,看手机上的天气指数,那天的指数是重度污染,孩子还小不假思索的选择了规避。

这两天看热门微博上,有人抨击柴静去美国生孩子的事情。不知道他是否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我想说,她的孩子还在肚子里时,已经查出有肿瘤,一出生做必须做手术切除。我没有去求证国内的医疗水平是否能完成这样的手术,就算是能,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说,但凡经济许可的,也一定会选择更放心的方案,我不认为去美国生孩子有什么错。就像我不懂雾霾对孩子的身体有什么伤害,但是会选择减少外出是一样的道理。

央视有一个广告,请到海南深呼吸。第一次看觉得这么没有创意的一个广告放央视播。看过这个雾霾记录片后,明白了这个广告的用意,它突出的是实际的意义。在我们这个地方,有一群经济条件好些的老人,会随着季节的变化,选择在长治和海南两地过“候鸟”生活。那边有一个小区,房子基本都被这些来自长治人们买了。我一个朋友的父母就是其中之一。也在那个小区买了房子,每到冬天就会去海南生活居住。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的母亲一到冬天就会咳嗽,但是去了海南就不会。当时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单纯的理解为是气候干燥和湿润的原因。看完柴静的记录片,又想起去年曾经转发过的《全国190个城市污染排行》长治排第69位,似乎,好像,大概,呵呵觉得其中有某种关联。也明白了为什么医生有时会告诉病人不用吃药,换个居住地就会好的建议。

支持柴静的虽多,但是热点终究会过去。时间久了,刻骨铭心的感情都会去淡忘,何况是一个纪录片。为了忘却的纪念,我觉得我应该做些什么。看过罗永浩演讲的人一定会记得,他在和西门子维权后,有人说老罗是名人,有几百万粉丝,影响力大所以能把这个事情做成。作为普通人没有什么影响力。。。。老罗这么说,你能影响几个人就去影响几个人,至少你身边的人不会再买关不上门的西门子冰箱,这也是一种维权。受到这句话的启发,我做了一件事情,每天早晨起来,打开手机里天气APP,然后把当天的空气指数做一个截图,放到朋友圈。做了两天,第一天有人点赞,第二天有人开始留言评论。时间久了大家或许会忘记柴静说了什么,坚持这么做至少还能时刻提醒自己,提醒身边的人,雾霾还在,我们还需注意。借用老罗的话来说,能影响几个人就影响几个人吧。

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看过之后,觉得自己很可悲,因为我身处这个时代,正在经历这个时代,却又对这个时代如此的无知。她去做了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让我们明白活在一个什么境况下。和很多人一样,我们想知道很多,但是找不到信息源。我们需要有这样来的人来给我们答案。

篇11:柴静穹顶之下心得体会

整个演讲大概为两个小时,我从来没有这么仔细认真,这么迫不及待的想连续性的看完这个视频。当然,看完之后我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去清醒的了解认识到,作为正常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不仅仅只是为了自己好好的活着,也应该想想自己的子女将来会怎么样的活着。

起初,中国的雾霾我们都以为只是在北方笼罩着,还沾沾自喜沿海地区空气好没有雾霾。当新闻中的当事人说白天出门对面站着的是谁都看不清楚时,我们都有点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当她们说出门必须要戴口罩时,我们又觉得至于那么严重吗?当北京APEC蓝回来时,我们就会自嘲说,一切原因就是中国人口太多。可终究,我们还是以井底之蛙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太相信“只有自己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的”这句“真理”。确实,中国的经济发展得太快,而相关的法律约束又跟不上,可以打着经济口号钻空子的机会太多,有良知的人还是很多的,但一切又是那么的无奈,柴静采访的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也敢于毫不避讳的道出原由。为了找出雾霾产生的真正原因和如何告诉人们应该做些什么,柴静和她的团队真的是呕心沥血,在演讲的过程中又是那么的语速平静,一段段真实的采访视频,循序渐进的把我们的心拉扯到沉重、震撼、激动甚至愤怒中。让看到视频的人们,不用再无端的指责是工厂排污过多,是烟花爆竹燃放过大,是汽车尾气排放过量等等,让人们懂得雾霾的产生是有一定的过程,有一定的基础的,而且污染的产生源也不是我们正常人想像的那么简单,你所生活的城市没有雾霾并不代表空气质量就一定好,未来的日子就肯定不会有雾霾,PM2.5的危害是极其之大的,伦敦的前车之鉴,我们要好好的反省。

现在,既然有这么伟大的团队,把雾霾的前因后果都系统的告诉了我们,治理成了关键,最终的能源改革将会如何进行,国家一定会积极的推动改革,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的守法执法,把冷漠收起来,劝导一切可以劝导的事物。为了家人和孩子将来可以好好的活着,我们都积极的参与吧,加油!

篇12:穹顶之下柴静观后感

穹顶之下柴静观后感

“有时我会看到女儿站在玻璃窗前用小手拍着,用这个方式告诉我她想出去玩。她总有一天会问我,妈妈为什么你要把我关起来,外面到底是什么?它会伤害我吗?这一年我做的所有的事情就是为了回答将来她会问我的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来?我们怎么办?”

“无论如何我都没想到,这是我女儿可能会面临的一个世界。”——柴静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终生暴露的实验舱里

雾霾是什么?有时候我在黑暗中会把灯关掉,我想端详一下PM2.5到底长什么样子?但我知道我看不见它,它们是一些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所以它们会把大量的可见光都散射跟折射掉,留给我们一个能见度很低的世界,但也因为这个原因,我能肉眼看到的颗粒物最少也都是它的20倍,换句话说,这是一场看不到敌人的`战争,但是有一个办法我能把它拽在眼前。

你们知道中国烧了多少煤吗?

10月21日,第一天供暖的哈尔滨,它的雾霾爆表pm2.5在1000以上。

我问过哈尔滨环保局,我说听说你们那两天车开出去,公共汽车都开丢了,他苦笑了一声说,别说公共汽车了,连我们局长都丢了。说他那天到现场去检查工作,没一个人认出他,因为雾霾太大。

当天的哈尔滨的雾霾就是因为他们烧了两千多万吨的褐煤,加上在20的时候全国几十万台这样的小锅炉,没有任何标准,也没有任何监管,就这么一烧,就这么一排,就这么一放,你在高空往下俯瞰的时候,1200万人,就像是被水泥砌在了底下。

中国的油怎么了?

车多就污染吗? 东京比北京车多,为什么没有这么严重的污染?

北京人在五公里以内开车的有多少?将近一半,而且我们当中有12%的人是在两公里内开,我们有7%的人是在一公里以内开,一公里是什么概念?出门可能去趟超市去趟菜市场的概念。

北京的夜里没有车对吗?那为什么污染也这么严重呢?它真的是车带来的吗?

每一天晚上到零点的时候,有机碳的排放都会出现一个峰值,都会比当天下午三点钟要高出将近两倍,每天晚上固定出现,什么东西在北京的夜里12点定时出现呢?

空气中是钱的味道

一吨钢如果把它所有的环保成本省下来,不去装的话,他能够省一百块钱,一吨煤能够省156块钱,一辆车如果不装环保设施的话,能够大概省两万。油品少升级一次,能够省500个亿。

前我问空气中是什么味道,我没有得到答案,现在我知道了,空气中是钱的味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做的测算是之后,我们的耗煤量会达到60亿吨,我们的用车辆会达到4亿辆,这意味着什么?清华的倪维斗院士告诉我说,这意味着我们将在用光所有资源之前我们就用光所有的环境容量,这意味着在中国雾霾还只是刚刚开始,堵车只是刚刚开始。

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

我说过我这一年过的很不痛快,老觉得是在过一种很临时的生活,真的。雾霾天一来我就不知道我明天在哪?或者未来在哪?但是呢就在那个餐馆把那个油烟装好的那一会儿,我突然觉得我好像脚落实地,这种感觉很难说清楚,你明明知道说它对于改善大气污染作用是非常微乎其微的,但就是因为一个人知道了自己做的一点点事情,可以让事情本身变的更好,他心里面就能够踏实了。回来来看,人类与污染之间的战争,历史就是这样创造的,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起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篇13: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怀着好奇的心理,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看完了柴静《穹顶之下》。之所以好奇是因为同学这是的特别推荐,这个记录片的标题为DD“我和雾霾的私人恩怨”。虽然柴静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解释了她想表达意思,我却还是没有百分之百看懂。不管何是柴静关注环境问题的初衷,单冲她敢以作者的身份出来,把国家目前面临的最显著问题通过媒体曝光搬到台面上来的勇气,我们都要为她点个赞!

她在视频中说,其实雾霾早在就已经出现,只是我们当初未曾细细研究,便戴了个“大雾”的帽子给它。通过她的数据分析,我才惊觉:那些年,我们有蓝天白云的天气是如此少。雾霾天气,在一步步的,侵蚀着我们的生活。不,或许应该用“吞噬”形容更加贴切。看着视频,我感到了柴静的无力和淡淡的悲哀。柴静说,她曾经不知道空气中是什么味道。通过那些调查举证,她明白了,空气中散发的,那是钱的味道。

国人无疑是聪明的,懂得用最少的投资,获取最大的利润。劣质煤,地沟油……身在中国,我们不仅要有个铁打的胃,还要锻炼出一个铁打的肺!哦,忘记了,还要学会装傻,会见怪不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嘛。

一、价值观——浮躁主导下的中国梦

从前看高晓松的一个节目“晓说”中,高晓松提到过中外三观差异。比如其中之一就是有关事业与工作。高晓松说,中国人给别人的祝愿总是在说,祝你事业有成、事业进步、事业攀升,而却从来不会有人说:“祝你事业稳定。”好像拥有稳定的事业就是一件不上进、没出息的事儿。

中国人的确太浮躁了。我不否认,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上进的心和欲望,然而为什么不能有脚踏实地的努力去实现。所有人都在走捷径,所有走过捷径成功的人都在告诉我,你一定也要走捷径,否则就会被甩的很远——事实上如今这个社会也的确是这样。于是没有人愿意脚踏实地。

然而,我深深的意识到,这样的浮躁所带来的虚假繁荣泡沫终归有一天会要破灭,而我不想这一切发生。但,没有人会在意这渺小虚弱的呼喊声,我被巨大的泡沫所淹没,也许,每一个人都是如此。

好在事到如今,历史的车轮又滚滚前行了十年。当年我所担心隐忧的泡沫破裂并没有发生,但是它没有破裂,而是要被我们在以后的十年二十年中慢慢消化掉。中央的经济学家给它的名字叫“软着陆”,其实我认为这个说法还不足以形象和贴切。我觉得它应该有个更准确的名字,叫做“自食其果”。从20XX年,到进入20XX年以来,很多中国人的感觉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变慢了”,甚至很多企业在衰败。很多人总会相信报纸上说,这是因为“在转型”。其实不是“在转型”,而应该叫做“在消化”。

二、博弈双输——每一个人都是输家

今天看到柴静的视频,我更加深刻的确定了这种想法。“浮躁、贪婪、透支”。这就是我,对于如今中国社会不论是从经济发展上,还是从环保领域上,还是各行各业状况上,唯一的看法。而我们,将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这是必须的,因为每个人的自私,最后我们一起去消化我们种下的恶果。

现在经济的衰退是去消化房地产泡沫的恶果;现在的雾霾和环境污染是去消化建工厂、大发展中以牺牲环境付出的代价;可以说,现在我们承受的一切,都是过去做的孽。可悲的是,人就如此短短几十年,所以我们承受的,便是父辈们做的孽。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经济大发展闹剧中,有没有赢家呢?也许也是有一部分我们姑且称他们为“赢家”的人,比如一些工厂企业主,他们用牺牲大部分人的利益,换取了属于他们的“暴富”。或许他们的情况比大多数悲催的老百姓好一点,至少,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比如移民。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和如今的现实都在向我们宣昭着这样一种客观现象:有钱(不管是赚的还是贪的)、有本事(不管是物理航空技术本事还是厨师护士这样的手艺)、学习好(不管是申请到PHD还是post PHD),移民吧,移民才是王道。所以科学家出去了,中国牺牲环境代价换来钱的有钱人和靠收税养活的一大群贪心的人们出去了,北大清华毕业的精英们都出国留学去然后在国外工作定居绿卡移民了……而祖国,还剩下什么?

但是,移民,真的就是他们未来的出路和良好归宿吗。皮将不存,毛之附焉?流浪者之歌中的吉普赛人,到底是在歌唱着一种自由快乐,还是一种悲凉与伤感?没有人会瞧得起一个没有家乡的人。

三、反省——我们丢掉了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如今社会上,就没有一个踏踏实实脚踏实地的人?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把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且老老实实干好自己的工作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或许,他们会告诉我答案。

他们是谁?他们是渐渐老去、逝去的老一辈科学家、文学大家、技术工作者、医疗工作者等恪守着自我原则的老一辈人;他们是传承了这些老一辈人的教育下拥有信仰却或者被“踩在了脚底下”或者“在不可逆转的大形势下默默转变了自己”的我们这一辈人。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说还有下一辈人(90后和00后),我说,或许我都不知道,除了这两辈人,以后的答案,还会是什么样子。

当老一辈人带着渐渐失传的医术和工艺技术走去另一个极乐世界的时候,我终于开始相信和明白原来古代艺术品收藏中为什么会有失传的技术这绝非夸张。还有就是为什么医疗技术如今比过去进步了不知道多少倍,为什么医患纠纷却比过去增长了许多倍。医生的浮躁是被逼的,因为这个社会逼的他们不得不在北京市中心上班,一个月拿几千块钱却只能在郊区租房,每天都在发愁柴米油盐和自己的人生安全,倘若再碰巧碰上几个无理取闹的患者一闹,心寒了,人情味儿都没有了,更不要提钻研医术。而这样的后果就是,尽管仪器先进了,教科书也先进了,但是很多医生的医术却不如从前了。当然,像协和这样的好医院里还是有医术高明的人,然而许多东西都不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享受到的。这个社会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各种阶层。一个声音又在我耳旁响起,你不往上爬,你就被踩死,你脚踏实地,你就变成炮灰。

当我所喜欢的一位医生作家@协和张羽在她的书里无限怀恋又感触的写起当年那位林巧稚一般的医生许老太最后也退休离开了协和,再也没有一个住在医院旁边随时24小时开机随时赶到医院去的老教授和她那一群宠辱不惊的猫的时候,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居然情不自禁的掉下来。

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没有人再静得下心来。

四、浮躁——如今成为中国社会主流

浮躁。是我对如今社会的最直接感触。

突然想起了前两天在微信上与一个朋友分享的一篇文章所起的争执。他分享了一篇文章,既然是被分享,想必也是许多人都认同的观点。

那篇文章是一个十岁小学生和她的中文系大学教授父母所写的共同控诉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的文章,主要矛盾在于比如说中国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期末考试死认“诸葛亮”而不认“孔明”,或者不允许孩子发散思维的种种诟病。

坦然的来讲,中国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确存在许多问题,但是说实话,作为一个同样从小学生长大、从小学语文教育中走出来的人,我依稀还能够回忆起童年时候的种种情形,这样的回忆告诉我,小学语文这样教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孩子与成人不同。孩子的非黑即白的那种观点虽然在成人看起来很幼稚很可笑甚至在成人世界中可以判断为错误的,但是,这又何尝没有体现出孩子的一种纯真呢?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小学生阶段经历过来的,也都应该有过这种阶段的经历感悟。

所以,当看到那篇文章的时候,我的第一感受不是觉得中国小学语文教育有什么问题,而是觉得那位“具有批判精神”的小女孩太过于早熟了。她在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她的同学们,所以当然很多都会是“错的”。

但我并不觉得一个小女孩早熟有什么问题。我感到担忧的'是,这个社会的观点居然正在支持这种早熟——从那篇文章的分享数量上就可以看出。

真心觉得,这个社会太过于浮躁,急功近利,每一个人都在匆匆忙忙的赶路,生怕自己落后。

我不禁又回忆起自己的过去。当我还是一名学渣的时候,我跟我的母亲讲说,“不是我不用功,我只是顺其自然的用功,而我周围的其他人都太用功了,如果我在美国,这样的成绩肯定还不错。”

很多年过去,事实上,回想起来,我说的不错。美国大多数人民(除开华尔街精英等少数不谈)还是那样悠哉悠哉的不用功,却可以享受着中国人民的劳动果实了——当年班里最用功的那一批人,如今正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勤(苦)奋(逼)而努力的工作着,为了获得一张可以将来让自己的孩子悠哉悠哉不用功的绿卡。

我就是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放着自己的家乡不建设,要去做二等公民狗。亦或许有的时候,浮躁是一个反应链,一旦开始,很难停下来。有的时候,也会迫不得已,顺应了这趋势大流,变得庸俗。识时务者为俊杰。

五、一个无奈的收尾——期待明天会好吗?

如今再写文章,已经不敢像以往那么有底气的呼吁“从我做起,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

只是还是偶尔与亲友争论,离开北京、离开我们租住的重度污染的河北,什么高大上奋斗努力都见鬼去吧,我只想要踏踏实实的工作生活。我真的不介意过贫穷的生活,只要家人健康长寿我就觉得我是幸福圆满的人生赢家。不过,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另一个尖锐的问题袭来:“回到哪里?回到武汉吗?——可是武汉如今也早已是365天可以雾霾250天以上的重灾区。

只是偶尔还会怀念起我的外公,那位给习近平看过病的老医生,却拒绝了许多高级军官的私人邀请机会,他说他是人民医院的医生,所以要给人民看病。他说在医生的世界里,没有等级之分,都是病人。

只是偶尔会在昌平或陕西的农村抬头仰望边界清晰的皎洁明月和如钻石撒落在深蓝色灯芯绒幕布上一般的璀璨星空,感觉内心便是无比灿烂与喜悦。

最后,自从看完这段视频,我就深深的喜欢柴静了。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已经做到这么多,很不容易。

篇14: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观后感400字以前看柴静主持节目或者看她的书说句实在的都没多大感觉,觉得她毕竟在央视又是个名人所以无感。

直到今天看完的穹顶之下。才发现她不仅仅是我以为的那个名人,她还是一个普通的国人一个普通的妈妈,她只是说出了她的顾虑她只是做了她想做的她事,只是说出了事实。不懂为什么有些人就楞说成炒作和动机不纯什么的。

湖南的空气污染现在没有北京山西那么严重,但是我只知道如果再不重视雾霾这件事和它后面的那些千丝万缕的话,可能湖南也会步入后程。

这是给民众在敲警钟也是在给那些企业敲警钟在给某些领导敲警钟。

健康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或许当雾霾影响到那些说风凉话的人的健康的时候,他们才会明白原来柴静做这件事的意义。如果要等到雾霾带来的后果一发不可收拾,那个时候再来说这个问题是不是太迟了?那个时候再来调查是不是还有意义?

虽然这肯定会要扯上政治会要损害很多人的利益,那就不谈政治,我反正是觉得还是健康和命更重要。

不扯政治,只是以一个国人观点就事论事,毕竟这关乎我们的健康关乎我们国家的未来。

篇15: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或许你们并没有看过《穹顶之下》,又或许你看过《穹顶之下》,却不把它当回事,将自己置之度外。那么,我将告诉你一个令你震惊的消息:全年有50万人死在大气污染之下。听到这可怕的噩耗后,难道你还会认为大气污染只是一个人造成的吗?我确信,你们还会怀疑,那就让事实来说话吧!

今天,我想让你们都明白什么叫做可怕:河北,山东,上海这些城市的钢铁产量跨入了世界前十强。特别是河北的唐山,在《穹顶之下》中,主持人问一个小女孩:你看到过蓝天和白云吗?小女孩回答道白云,我从来都没有看见过;蓝天只看见过有一点点蓝的到了这里,你们心中都想问:为什么那里会看不见白云和蓝天呢?罪魁祸首就是大气污染。原因是:钢铁厂中有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造成PM2、5的诞生过快。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的可能会产生雾霾。雾霾遮蔽了蓝天与白云,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中国。你们不妨想一想唐山人们生活之艰辛,每天看着尘土飞扬,雾霾盖天,他们为了生存又不得不顶着这令人憎恶的雾霾。而雾霾的父母不正是人类吗?现在人类是在自食恶果。

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珍惜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将它们放在利益之前,那才是真正的为君之道。要从长久的方面去考虑问题,不要只顾着眼下的利益,而忘了天下苍生所依懒的世界。生命只有一次,莫让利益害了自己,如果人人心中都想保护环境,我们何愁见不到蓝天和白云呢!

《穹顶之下》告诉我:环境胜过利益。同时也改变了我的想法,使我走上了爱护环境这条正道,令我受益匪浅。所以我想让更多的人和我一样踏上对抗雾霾的阵营来!穹顶之下观后感400字观看完后我有很多疑问,这便好奇的查了查资料,实际上查到的是河北的污染是全方面的水、土、空气污染。但是眼睛却全部的往空气污染上看,很简单:空气污染能扩散到北京,而水、土地污染却留在当地。后来我才知道1级致癌物地这个1级只是一个因果性的标准,这仅仅说明致癌性证据充分,吸烟的危害远大于雾霾,委婉的说一句听说你吸烟可能戒烟带来的好处比带口罩防PM2、5更好。这让我想起一类人,这类人是一旦有事情影响到他自己的生活圈,这便揭竿而起,以圣人的方式讨伐影响到自己的人或事,却不顾影响到你的人和事有不能言说的秘密,便肆无忌惮地责备,圣人不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关心着世人吗?

人的出发点总是是利益,柴静女儿天生肿瘤与雾霾其实并无直接关系,有可能与她的生活方式或高龄产妇有关,此外柴静女儿出生与美国,说不定这与产地有关?总而言之嘛,纪录片就是现实生活的见证,历史的忠实写照,因而能以其无可争辩,令人信服的真实性和来自生活的特有的艺术魅力去影响激励和启迪观众,不过关不关系道德的事儿需要观众们自己斟酌。

篇16: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就在两会筹备之际,柴静将她的调研资料都提交给了全国人大,引起了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关注。也就在初的腊八节,她站在了星光影视园的演讲台上,面向观众和摄像机背后的大众,心情起伏地讲述着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不需要任何讲稿,那些想要说的话,已经在她心底憋了太久。2月28日,柴静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上线仅一天,就被播放了近亿次,片中,一次次的采访、一组组的对比、一个个的案例、一串串的数字,令听众们不禁陷入深思。与人们休戚相关的大事让观众心有戚戚,“同呼吸,共命运”在这样的背景下,已不是冠冕堂皇的口号,而是实在紧迫的问题。

拜访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权威部门和学术机构,调研污染空气的企业、事主及其背后的执法困境,柴静用了数百个数据、几十张图表,为我们拨开雾霾背后的层层真相:燃煤和燃油消耗量大、相对低质、前端缺少清洁、末端排放缺乏控制,而这些问题的监管执法又很难落实。没有严惩不贷的手段,就难有改进和创新,就会让金山银山和矿山毁掉青山绿水和蓝天。为此,她呼喊,她奔走,她在担当曾为新闻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关心每个人健康,带给每个人希望,这不是女神是什么。

当然,个人调研毕竟并不专业,难以概全,角度和辨析也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些内在的关联性还不直接,一些系统的解决方案亦有待商榷,但它至少起到了启蒙引导的科普作用,让人们对雾霾、空气乃至水源清洁等诸多令人怵目惊心的环保问题倍加关注。有关注就会有监督,有呼吁便能有进步,而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往往能决定至少是影响解决问题的速度。我们衷心期待着互联网的公民行动精神,能够尽早尽多地从线上走到线下,能够从一人一事一时一地的一言一行做出改变。

据柴静自述,促使她展开雾霾调查的原因是她的女儿没出世便患有肿瘤,从一出生就接受手术,因此她决定辞职,打算用相当一段时间照顾孩子,并帮助更多的孩子寻找雾霾的真相。柴静这种因为心底有爱惜而去做什么的初衷的确让人感动,不过,我们不禁思索这样的调查报告的撰写者为什么是柴静我们更加希望下一次这样的报告不再是公益性质的个人调查,不再是柴静和雾霾的私人恩怨。柴静的声音,打开了一个黑匣子,应该让更多的民众“看见”,也需要让更多的高层听见,正如人民网在官方微博中所言:“穹顶之下别让柴静太孤单”。

新的《大气防治法》正在酝酿,环保部门和环保组织的权力将被加强,也许能就此长出“铜牙铁齿”。然而,我们不应就此静默等待,而应立即采取行动,因为,每一天我们都在呼吸,每一天我们都被伤害,我们又岂能等待作为个体,我们能做的或许不多,但纵观历史,许多深刻的重大改革往往萌发于每个微乎其微的努力汇聚起来的力量。公众监督的力量是绝对不能低估的,因为它无处不在,特别是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网络覆盖如此广泛的今天,群众的眼睛更加雪亮,民意的渠道更加畅通,我们岂能懒于作为从公权力部门抓起,落实各项法规,重拳惩治不作为的部门、钻空子的企业、无视法的个人;从身边改起,与有污染的企业、有扬尘的工地、冒黑烟的车辆、排油烟的饭店作坚决的斗争;从自己做起,少烧煤炉子、少开私家车、少买排碳量大的企业产品包括这次她拿出自己前年出书赚来的百万稿费拍摄和制作了这部让人震撼的纪录片,以及由此引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绿色发展、能源体制改革话题的升级式讨论,也是一个唤醒人们麻木神经的实实在在的行动。若是人人都这么毅然决然地捍卫我们这颗蓝色星球的环境,人类的健康才有真正持久的保障。

“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篇17: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纪录片里边有些观点可能讲解得不是特别清晰,比如北上广深杭州之类的汽车限购,人均汽车保有量其实是远低于东京的。不过后边分析洛杉矶时特别讲了油品质量和排放标准是关键,而非汽车数量。

中国目前每10人才1.1辆汽车,其中北上广深总人口占全国6%,汽车占10%,大概5人1辆。欧美日澳每2人有汽车1辆以上,纪录片中提到的东京1200万人约800万辆车,墨西哥巴西南非俄罗斯每4人1辆,印度40人才1辆,全球平均7人1辆。美澳俄及南非的人口密度远低于中国,日韩欧明显高于中国的139人/平方公里,与中国的可比性更强。

我想,柴静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唤起民众关注并用舆论向政府和排污企业施压,而非为节能减排建言献策,这个目标肯定是很好地达成了。但套用富兰克林的一句话,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纪录片除了唤醒民众关注污染,也应该重点分析污染原因和解决办法。比如中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比例低但探明储量不低,她没有提到开采成本和技术。比如油品差,中石油那位领导说提标准会断供社会不稳定成本高,她可以对比下美国的油品和价格,很明显垄断导致的中国炼油水平低是关键。其实纪录片也有提到一些,但民众看起来会觉得不是太清晰。

如果要说解决方案和投资机会,清洁能源的推广肯定共识,其中包括能源结构的调整。但按盖茨在ted的演讲来看,只有核能才能做到0排放并彻底解决问题。

水和核电目前和未来应该都有很好的投资回报这已经是市场共识,风电目前回报最差,太阳能目前回报不错但未来有巨大的上网价格下调压力。火电虽然目前盈利状况很好但缺乏成长空间,煤炭我估计只有反弹而没有反转的机会。

垃圾发电现在的回报非常好,因为不但上网电价有收入,还有垃圾处理费收入,每吨收费在百元上下各地有出入,但需求绝对是非常刚性的,这导致它不单盈利好而且现金流强劲。

过去半年我因工作需要调研走访了几十家节能环保企业,发现环保的社会需求和意识已经很明确,但赚钱特别是现金流好的企业很少,除了政府体制和各种利益的钳制外,主要还是大部分企业自身的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不强,因为我也有碰到好几家盈利状况和现金流很好且发展潜力阳光的企业。

比如柴静的纪录片里提到的污染源在线监测和app,我就看到有很不错的企业并且正准备投资它,它存在的意义类似于这个纪录片导致的舆论压力,让民众和政府能监督排污企业,并且是有客观标准的。

正如纪录片里的英国能源大臣所说,节能减排会让很多传统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但也能让更多的新企业成长,我想这里边一定会有很多的投资机会,在中国大部分实体经济行业和企业不景气的长期趋势下,这个机会显得更加珍贵。

北京雾霾《穹顶之下》观后感

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1000字

电影穹顶之下观后感

纪录片《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观后感

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

纪录片穹顶之下的观后感精选

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后感600字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500字

《穹顶之下》观后感作文500字

高中生《穹顶之下》观后感选登

柴静穹顶之下演讲稿
《柴静穹顶之下演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柴静穹顶之下演讲稿(共17篇)】相关文章:

新闻学论文提纲2022-06-30

工程类本科毕业论文2022-11-30

《穹顶之下》的观后感1000字2022-05-08

《穹顶之下》观后感400字2023-09-29

柴静的经典语录2023-09-14

小学由一亩树林想到的作文2023-06-25

关于世界地球日国旗下的讲话2024-02-19

关于地球日国旗下的讲话2023-08-12

世界清洁地球日国旗下讲话2022-08-19

柴静看见读后感1500字2022-09-2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