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渠书》测试题(整理10篇)由网友“JOHI”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河渠书》测试题,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河渠书》测试题
《河渠书》测试题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A、天子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 作:造
B、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 道:通导
C、水颓以绝商颜 绝:渡,穿过
D、岁因以数不登 登:登上,攀上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 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
B、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 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
C、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 及孟津、雒汭,至于大邳
D、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 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
3、下列每组中对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 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
B、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 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窴决河
C、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 天子既封禅巡祭山川
D、则还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 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其后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其事,因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天子以为然,拜汤子卬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
4、对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 今:现在,今天
B、故道多阪,回远 回:回来
C、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 拟:比拟
D、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 漕:通行漕船
5、下面每组中加点的虚词语法和语法相同的一组是:
A、汤问其事,因言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B、以车转,从斜下下渭 还军灞上,以待大王之来
C、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 于其身也,则耻师矣
D、是时武安候田蚊为丞相,其奉邑食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
译文:
②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
译文:
篇2:河渠书教案
河渠书教案
河渠书 学习目标展示 1、了解“书”的体例,能知道如何来阅读“书”类文章。 2、通过阅读,能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想象。了解《河渠书》对后世的地理、水利乃至中华文明的影响。 自主阅读导引 “书”是《史记》中很有特色的体例,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非是熟悉掌故的史家,是无法撰写成书的。班固《汉书》改称“志”,成为通例。“书”的修撰,为研究各种专门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史记》中共有书8篇。 《史记》中的“八书”是司马迁创设的八篇分门别类的文化制度史。其中《河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表明了司马迁对治水重要性的明确认识和深切关注。《河渠书》是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记述从禹治水开始,延续到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黄河瓠子堵口,及其以后各地区倡兴水利,开渠引灌等史实,共13段,25事。其中防洪6事、航运3事、灌溉11事、航运兼灌溉5事,所叙河流有黄河、长江、淮河、济水、淄水、漳水等。它是系统介绍古代中国水利及其对国计民生影响的权威性记录。司马迁在此书篇末,历叙他阅历过的江淮河济等众多水系和地区,从而归结为一个概念:“甚哉,水之为利害也!”深刻地反映他对水的可为利又可为害的两面性认识和对水利问题的重视与关切。《河渠书》是以后历代史书撰述河渠水利专篇的典范。 文言现象梳理 1、文言实词: ⑴一词多义: 陆行载车,水行载舟: 载:乘 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任,任随、随 同为逆河,入于勃海 逆,相向迎受,九河同受一大河之水,将其导入海 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 艾(yì),治理。施,延续,延伸 辟沫水之害辟:避 秦以为然,卒使就渠 就:修,造 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人徒:普通人与罪徒 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应天 应天:与天意相应,相符合 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 回:回环曲折 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 今:如果 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 绝:渡水 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 拟:比 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 登:丰收 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 悼:怜惜 ⑵古今异义 害中国也尤甚。中国:中原地区 及孟津、雒I,至于大邳 至于:到了 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 异时:往常 至河三百余里,径。径:道直少曲折 漕从山东西 山东,崤山以东的地区 水颓以绝商颜 颓:水向下流 ⑶通假字 然河衍溢通灾 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道通导 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厮通斯,分开 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 罢通疲,疲惫,又活用为使动。 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 并通傍,依靠,沿着 2、文言虚词 乃厮二渠以引其河以:来 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以:因此 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于:在 便于砥柱之漕 于:比 汤问其事,因言因:因此 诚得水,可令亩十石 诚:如果 3、词类活用 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 富,使……富裕 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东南,向东南 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漕:漕运,动词。 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 肥:使动,使……肥沃 令齐人水工徐伯表。表:以表测量地势高下,确定水流走向。名作动 漕从山东西 西:西行,名作动 则田者不能偿种 田:种田 下御史大夫张汤 下:名作动,(天子)交给(下属) 从斜下下渭。下:流入 4、重要文言句式: 然河衍溢,害中国也尤甚。唯是为务。 唯把治理河作为当务之急。 穿二江成都之中省略,穿二江(于)成都之中。 瓠子决兮将奈何?奈何:把……怎么办呢?怎么办呢? 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倒装句,谓语“甚哉”倒装了。 难句翻译现场 1、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 参考译文:禹认为黄河上游地势告,水流湍急汹涌,难以在平地使顺利通过,多次泛滥冲毁堤坝,于是分开两渠来疏引黄河水流。 翻译指导:本句要落实这样几点:“河”是黄河;“所从来者”,“从来”是水从上游来;“厮”是分开的意思;“以”表示目的,翻译成“来”。“引”是疏引,疏导。另外,课本的译文没有把“于是”翻译出来,应该翻译为:这个时候。 2、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及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 参考译文:韩国听说秦国喜欢兴办工程,想以此消耗它的.国力,使它不能对山东诸国用兵,于是命令水利工匠郑国作间谍游说秦国,要它凿穿泾水,从中山以西到瓠口,修一条水渠,沿着北山向东流入洛水,长三百余里,用来灌溉农田。 翻译指导:本句的翻译要注意几个实词:“罢”:这里是通假成“疲”,同时又活用成使动;“并”也是通假,翻译为“依靠,沿着”;还要落实“兴事”“间”“东”。另外,要注意译文的前后连贯。 3、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则还自临决河,沉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填决河。 参考译文:天子从万里沙祠祷神以后,回来时亲临黄河决口处,沉白马、玉璧到河中祭河神,命群臣及随从人员自将军以下都背负柴薪,填塞决口。 翻译指导:本句的翻译要点是:文言词语:“用事”“临”“已”(通“以”);句式:“用事”后省略“于”等。译文中“于是”也要补出来。 4、甚哉,水之为利害也! 参考译文:水的为利为害太大了! 翻译指导:本句翻译注意全句的倒装,翻译的时候要把谓语放在正常的位置上,同时,要注意“为利害”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就可以了。 疑难追踪探究 1、司马迁为什么要写《河渠书》? 在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时代,当时对中国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莫过于黄河水灾。司马迁一方面考察了大禹治水的事迹,自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N洛I、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认真调查与总结了大禹治水的方法与经验;一方面亲自参加了治理黄河的伟大工程,跟随汉武帝“负薪塞宣房”,堵住了危害黄河下游地区二十多年的瓠子(河南濮阳县西南)大决口。由此发出了“甚哉,水之为利害也”的感慨,“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目的在于歌颂人类战胜水害、兴修水利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在如何处理“人与天”、“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鲜明地表达了他对自然灾害的态度。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也明确表明他写《河渠书》,是因为西汉初年所兴修的一系列水利工程,实际上是大禹治水业绩的延续与发展。他说:“唯禹浚川,九州攸宁。爰及宣房,决渎通沟。作《河渠书》第七。” 2、司马迁为什么刻意记载西汉初期兴修水利的政绩? 正是因为“水之为利害也”,既有“利”也有“害”,人类只要尊重客观规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完全可以作到兴水利而辟水害。所以司马迁刻意记载了西汉初期兴修水利、利国利民的一些主要政绩,如,修建渭河漕渠,建设河东渠田,始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南水北调工程,修建临晋灌溉工程等。至于其他小型水利工程,则“不可胜言”,说也说不完。 视野纵深拓展 河 渠 书 赞(唐)司马贞 水之利害,自古而然。禹疏沟洫,随山浚川。 爰泪后世①,非无圣贤。鸿沟既划②,龙骨斯穿③。 填阏攸垦④,黎蒸有年⑤。宣房在咏⑥,梁楚获全。 【注释】 ①爰(yuán圆):何处,哪里。 ②鸿沟:古运河名。楚汉相争时,以鸿沟为界,东面是楚,西面是汉。今作界限分明。本句当指鸿沟自荥阳北引黄河,东经中牟、开封,折而向南,经通许、太康,至淮阳入颍水,联接济、濮、汴、睢、颍、涡、汝、泗、菏等主要河道,形成了黄淮平原上水道交通网。 ③龙骨:俗称“龙筋”,指船底中线通连首尾的主要纵材。穿:透。 ④阏(è厄):阻塞。攸(yōu由):语助词,无实义。 ⑤黎蒸:指黎民,众民。 ⑥宣房:古宫殿名。 能力自测平台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A、天子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作:造 B、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 道:通导 C、水颓以绝商颜 绝:渡,穿过 D、岁因以数不登登:登上,攀上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 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 B、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 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 C、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 及孟津、雒I,至于大邳 D、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 3、下列每组中对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 B、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K决河 C、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 天子既封禅巡祭山川 D、则还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 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其后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其事,因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篇3:选修语文《河渠书》教案
选修语文《河渠书》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参考课下注释,依靠工具书,疏通课文,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司马迁对许多成功的事实和经验的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及对于豪门的阻挠、气数等迷信思想的干扰的揭露,对汉代弊政无情的鞭挞。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虚词、实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司马迁对许多成功的事实和经验的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及对于豪门的阻挠、气数等迷信思想的干扰的揭露,对汉代弊政无情的鞭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古代记述水道的著作,最早的当然要数《尚书·禹贡》。但是它还不是专记水道,其中有导山、导水两部分。此外如《管子·水地》、《度地》篇,《山海经》中的山经、海经等,都大体相似。专门记水道昉自《史记·河渠书》,此例一开,不但正史·地方志将水道列为专节,还出现了如《水经注》那样的专门巨著,蔚成了古代地理书的一个大类,这意义实在非同小可。
《河渠书》的内容特征,首先是它不是对现有河渠做静态描述,如像《水经注》那样,分别记述某水系有某支流,发源某处、流经某地、沿途有何地形、地物、掌故,入于某川、某河、某海等等,而是主要通过河道的开凿、治理过程,阐述人们变水害为水利的伟大斗争。一般地,这项活动有三部分内容:治理水害、修筑漕渠和灌渠。《河渠书》给我们写了哪些河流的治理过程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它。
二、整体感知文本
1、文本按时间顺序写了哪些治水工程?
大禹治水
西门豹兴水利
郑国渠的开凿
元光年间瓠子决口――――田鼢及望气用数者以为天意
郑大农开凿漕渠――――益肥关中之地
河东守番系议绕砥柱开漕运――――河移徙,渠不利
御使张汤议通褒斜道以漕――――水湍多石,不能漕
庄熊罴议穿洛溉卤地――――水颓挖井渠,未得其饶
天子使人塞瓠子决口,下淇园竹为楗
天子作歌塞瓠子建宫,复禹旧迹,梁、楚复宁无水灾
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
2、掌握文言词语
《第二教材》一填空简答1、2、3
三、探讨
1、《史记》中的'八书',是司马迁创设的八篇分门别类的文化制度史。其中《河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表明司马迁对治水工程重要性的明确认识和深切关注。请结合译文理解本文这一内容。
2、文本写作特点
①鲜明的对比
②详略得当,结构完整
1、 如何理解司马迁的独到见解
四、重点语段练习
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
其后四十有余年,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是时武安候田蚊为丞相,其奉邑食鄃。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菑,邑收多。蚊言于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应天。'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于是天子久之不事复塞也。
是时郑当时为大农,言曰:'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而渠下民田万余顷,又可得以溉田。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得谷。'天子以为然,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通,以漕,大便利。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
《河渠书》译注
中国古代记述水道的著作,最早的当然要数《尚书·禹贡》。但是它还不是专记水道,其中有导山、导水两部分。此外如《管子·水地》、《度地》篇,《山海经》中的山经、海经等,都大体相似。专门记水道昉自《史记·河渠书》,此例一开,不但正史·地方志将水道列为专节,还出现了如《水经注》那样的专门巨著,蔚成了古代地理书的一个大类,这意义实在非同小可。
《河渠书》的内容特征,首先是它不是对现有河渠做静态描述,如像《水经注》那样,分别记述某水系有某支流,发源某处、流经某地、沿途有何地形、地物、掌故,入于某川、某河、某海等等,而是主要通过河道的开凿、治理过程,阐述人们变水害为水利的伟大斗争。一般地,这项活动有三部分内容:治理水害、修筑漕渠和灌渠,司马迁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对许多成功的事实和经验做了详细记述,同时他还怀着满腔郁愤,对于豪门的阻挠、气数等迷信思想的干扰做了揭露,从而对汉代弊政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司马迁为写《河渠书》曾做过大量、长期的实际考察和研究,所以,写来不但真实性强,许多地方三言两语,恰中肯棨。如写井渠的开凿,是由于“岸善崩”;褒斜道的失败是由于“水湍石”等,都正确反映了该地区的土壤、地形特征。为写禹迹,他曾沿江、淮、河三大河流最易出事的地段实地踏勘,而后悟出禹为何不迳挽黄河东行入海,反而使它东北流入渤海湾的原因。他说这是由于自塑方至龙门一段,地势高,水流急,孟津以东地势渐低,落差太大,易生水灾。所以把它引入鲁西北的高地,以减小水势。这是一个很少有人提出的问题,司马迁不但提出来,还给了正确的解答。
《河渠书》原文阅读
夏书曰: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州,陂九泽,度九山。然河淄衍溢,害中国也尤甚。唯是为务。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及孟津、洛汭,至于大邳。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一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地,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海。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
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鸿)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菑济之间。于是,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盖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西门的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
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於是关中为活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都大兴卒塞之。
其手四十有余年,今天子元光中,而河决於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是时武安候田蚡言于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应天。”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于是天子久之不事复塞也。
是时郑当时为大农,言曰:“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三百余里,易漕,度可令三月罢;而渠下民田万余顷,又可得以溉田: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得谷。”天子以为然,令齐人水工作法伯表,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通,以漕,大便利。其手漕稍多,而渠下之民得以溉田矣。
其后河东守番系言:“漕从山东西,岁百余万石,更砥柱之限,败亡甚多,而亦烦费。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板下,度可得五千顷。五千顷故尽河蠕弃地,民茭牧其中耳,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谷从渭上,与关中无异而砥柱之东可无复漕,天子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数岁,河移徙,渠不利,则田者不能偿种。久之,灌东渠田废,予越人,令少府以为稍入。
其后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其事,因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道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如此,治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天子以为然,拜汤子印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
其后庄熊罴言:“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诚得水,可令亩十石。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并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东至山岭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作之十余岁,渠颇通,犹未得其饶。
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而梁楚之地尤甚。天子既封禅巡祭山川,其明年,旱,乾封少雨。天了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则还有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填决河。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
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乃作歌曰:“瓠子决兮将奈何?皓皓旰旰闾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巨野溢,鱼沸郁兮柏冬日。延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为我哀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啮嗓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淮缓。”一曰:河汤汤兮激潺缓,北渡污兮浚流难。搴长茭兮沉美玉,河伯许兮薪下属。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颓林竹兮楗石菑宣房塞兮万福来。“于是卒塞瓠子,筑宫其上,名曰宣房宫。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而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
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关中辅渠,灵轵引堵水;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巨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然其著都在宣房。
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胡;东突击洛南涔、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曰:甚哉,水之为利害也!余从负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诗而作灌渠书。
[注]选自《史记》(中华书局校点本)。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学专著,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他早年曾遍游我国南北,所撰的《河渠书》历业为研究中国水利史和黄河水利史的人所重视。
篇4: 选修语文《河渠书》教案
选修语文《河渠书》教案
教学目标:参考课下注释,依靠工具书,疏通课文,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司马迁对许多成功的事实和经验的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及对于豪门的阻挠、气数等迷信思想的干扰的揭露,对汉代弊政无情的鞭挞。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虚词、实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司马迁对许多成功的事实和经验的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及对于豪门的阻挠、气数等迷信思想的干扰的揭露,对汉代弊政无情的鞭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古代记述水道的著作,最早的当然要数《尚书・禹贡》。但是它还不是专记水道,其中有导山、导水两部分。此外如《管子・水地》、《度地》篇,《山海经》中的山经、海经等,都大体相似。专门记水道P自《史记・河渠书》,此例一开,不但正史・地方志将水道列为专节,还出现了如《水经注》那样的专门巨著,蔚成了古代地理书的一个大类,这意义实在非同小可。
《河渠书》的内容特征,首先是它不是对现有河渠做静态描述,如像《水经注》那样,分别记述某水系有某支流,发源某处、流经某地、沿途有何地形、地物、掌故,入于某川、某河、某海等等,而是主要通过河道的'开凿、治理过程,阐述人们变水害为水利的伟大斗争。一般地,这项活动有三部分内容:治理水害、修筑漕渠和灌渠。《河渠书》给我们写了哪些河流的治理过程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它。
二、整体感知文本
1、文本按时间顺序写了哪些治水工程?
大禹治水
西门豹兴水利
郑国渠的开凿
元光年间瓠子决口DDDD田鼢及望气用数者以为天意
郑大农开凿漕渠DDDD益肥关中之地
河东守番系议绕砥柱开漕运DDDD河移徙,渠不利
御使张汤议通褒斜道以漕DDDD水湍多石,不能漕
庄熊罴议穿洛溉卤地DDDD水颓挖井渠,未得其饶
天子使人塞瓠子决口,下淇园竹为楗
天子作歌塞瓠子建宫,复禹旧迹,梁、楚复宁无水灾
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
2、掌握文言词语
《第二教材》一填空简答1、2、3
三、探讨
1、《史记》中的'八书',是司马迁创设的八篇分门别类的文化制度史。其中《河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表明司马迁对治水工程重要性的明确认识和深切关注。请结合译文理解本文这一内容。
2、文本写作特点
①鲜明的对比
②详略得当,结构完整
1、 如何理解司马迁的独到见解
四、重点语段练习
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
其后四十有余年,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是时武安候田蚊为丞相,其奉邑食g。g居河北,河决而南则g无水,邑收多。蚊言于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应天。'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于是天子久之不事复塞也。
是时郑当时为大农,言曰:'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而渠下民田万余顷,又可得以溉田。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得谷。'天子以为然,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通,以漕,大便利。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
篇5:高二语文《河渠书》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河渠书》教学设计
一、自主阅读导引
“书”是《史记》中很有特色的体例,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非是熟悉掌故的史家,是无法撰写成书的。班固《汉书》改称&“志”,成为通例。“书”的修撰,为研究各种专门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史记》中共有书8篇。
《史记》中的&“八书”是司马迁创设的八篇分门别类的文化制度史。其中《河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表明了司马迁对治水重要性的明确认识和深切关注。《河渠书》是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记述从禹治水开始,延续到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黄河瓠子堵口,及其以后各地区倡兴水利,开渠引灌等史实,共 13段,25事。其中防洪6事、航运3事、灌溉11事、航运兼灌溉5事,所叙河流有黄河、长江、淮河、济水、淄水、漳水等。它是系统介绍古代中国水利及其对国计民生影响的权威性记录。司马迁在此书篇末,历叙他阅历过的江淮河济等众多水系和地区,从而归结为一个概念:&“甚哉,水之为利害也!”深刻地反映他对水的可为利又可为害的两面性认识和对水利问题的重视与关切。《河渠书》是以后历代史书撰述河渠水利专篇的典范。
二、文言现象梳理
1、文言实词:
⑴一词多义:
陆行载车,水行载舟: 载:乘
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任,任随、随
同为逆河,入于勃海 逆,相向迎受,九河同受一大河之水,将其导入海
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 艾(yi),治理。施,延续,延伸
辟沫水之害 辟:避
秦以为然,卒使就渠 就:修,造
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 人徒:普通人与罪徒
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应天 应天:与天意相应,相符合
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 回:回环曲折
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 今:如果
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 绝:渡水
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 拟:比
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 登:丰收
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 悼:怜惜
⑵古今异义
害中国也尤甚。 中国:中原地区
及孟津、雒I,至于大邳 至于:了
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 异时:往常
至河三百余里,径。 径:道直少曲折
漕从山东西 山东,崤山以东的地区
水颓以绝商颜 颓:水向下流
⑶通假字
然河衍溢 通灾
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 道通导
乃厮二渠以引其河 厮通斯,分开
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 罢通疲,疲惫,又活用为使动。
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 并通傍,依靠,沿着
2、文言虚词
乃厮二渠以引其河 以:来
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 以:因此
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 于:在
便于砥柱之漕 于:比
汤问其事,因言 因:因此
诚得水,可令亩十石 诚:如果
3、词类活用
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 富,使……富裕
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 东南,向东南
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 漕:漕运,动词。
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 肥:使动,使……肥沃
令齐人水工徐伯表。 表:以表测量地势高下,确定水流走向。名作动
漕从山东西 西:西行,名作动
则田者不能偿种 田:种田
下御史大夫张汤 下:名作动,(天子)交给(下属)
从斜下下渭。 下:流入
4、重要文言句式:
然河衍溢,害中国也尤甚。唯是为务。唯把治理河作为当务之急。
穿二江成都之中 省略,穿二江(于)成都之中。
瓠子决兮将奈何? 奈何:把……怎么办呢?怎么办呢?
甚哉,水之为利害也! 倒装句,谓语&“甚哉”倒装了。
5、难句翻译现场
(1)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
参考译文:禹认为黄河上游地势告,水流湍急汹涌,难以在平地使顺利通过,多次泛滥冲毁堤坝,于是分开两渠来疏引黄河水流。
翻译指导:本句要落实这样几点,“河”是黄河;“所从来者”,“从来”是水从上游来;“厮”是分开的意思;“以”表示目的,翻译成“来”。“引”是疏引,疏导。另外,课本的译文没有把“于是”翻译出来,应该翻译为:这个时候。
(2)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及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
参考译文:韩国听说秦国喜欢兴办工程,想以此消耗它的国力,使它不能对山东诸国用兵,于是命令水利工匠郑国作间谍游说秦国,要它凿穿泾水,从中山以西到瓠口,修一条水渠,沿着北山向东流入洛水,长三百余里,用来灌溉农田。
翻译指导:本句的翻译要注意几个实词:“罢”:这里是通假成“疲”,同时又活用成使动;“并”也是通假,翻译为“依靠,沿着”;还要落实“兴事”“间”“东”。另外,要注意译文的前后连贯。
(3)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则还自临决河,沉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填决河。
参考译文:天子从万里沙祠祷神以后,回来时亲临黄河决口处,沉白马、玉璧到河中祭河神,命群臣及随从人员自将军以下都背负柴薪,填塞决口。
翻译指导:本句的翻译要点是:文言词语:“用事”“临”“已”(通“以”);句式:“用事”后省略“于”等。译文中“于是”也要补出来。
(4)甚哉,水之为利害也!
参考译文:水的为利为害太大了!
翻译指导:本句翻译注意全句的倒装,翻译的时候要把谓语放在正常的位置上,同时,要注意“为利害”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就可以了。
三、疑难追踪探究
1、司马迁为什么要写《河渠书》?
明确:在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时代,当时对中国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莫过于黄河水灾。司马迁一方面考察了大禹治水的事迹,自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N洛I、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认真调查与总结了大禹治水的方法与经验;一方面亲自参加了治理黄河的伟大工程,跟随汉武帝“负薪塞宣房”,堵住了危害黄河下游地区二十多年的'瓠子(河南濮阳县西南)大决口。由此发出了“甚哉,水之为利害也”的感慨,“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目的在于歌颂人类战胜水害、兴修水利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在如何处理“人与天”、 “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鲜明地表达了他对自然灾害的态度。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也明确表明他写《河渠书》,是因为西汉初年所兴修的一系列水利工程,实际上是大禹治水业绩的延续与发展。他说:“唯禹浚川,九州攸宁。爰及宣房,决渎通沟。作《河渠书》第七。”
2、司马迁为什么刻意记载西汉初期兴修水利的政绩?
明确:正是因为“水之为利害也”,既有“利”也有“害”,人类只要尊重客观规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完全可以作到兴水利而辟水害。所以司马迁刻意记载了西汉初期兴修水利、利国利民的一些主要政绩,如,修建渭河漕渠,建设河东渠田,始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南水北调工程,修建临晋灌溉工程等。至于其他小型水利工程,则 “不可胜言”,说也说不完。
四、视野纵深拓展
河渠书赞 (唐)司马贞
水之利害, 自古而然。禹疏沟洫, 随山浚川。
爰泪后世①,非无圣贤。鸿沟既划②,龙骨斯穿③。
填阏攸垦④,黎蒸有年⑤。宣房在咏⑥,梁楚获全。
【注释】
①爰(yuan圆):何处,哪里。
②鸿沟:古运河名。楚汉相争时,以鸿沟为界,东面是楚,西面是汉。今作界限分明。本句当指鸿沟自荥阳北引黄河,东经中牟、开封,折而向南,经通许、太康,至淮阳入颍水,联接济、濮、汴、睢、颍、涡、汝、泗、菏等主要河道,形成了黄淮平原上水道交通网。
③龙骨:俗称“龙筋”,指船底中线通连首尾的主要纵材。穿:透。
④阏(e厄):阻塞。攸(yōu由):语助词,无实义。
⑤黎蒸:指黎民,众民。
⑥宣房:古宫殿名。
五、能力自测平台
1、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 )
A、天子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 作:造
B、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 道:通导
C、水颓以绝商颜 绝:渡,穿过
D、岁因以数不登 登:登上,攀上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 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
B、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 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
C、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 及孟津、雒I,至于大邳
D、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 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
3、下列每组中对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 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
B、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 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K决河
C、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 天子既封禅巡祭山川
D、则还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 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其后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其事,因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天子以为然,拜汤子n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
4、对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
A、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 今:现在,今天
B、故道多阪,回远。 回:回来
C、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 拟:比拟
D、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 漕:通行漕船
5、下面每组中加点的虚词语法和语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汤问其事,因言。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B、以车转,从斜下下渭 还军灞上,以待大王之来
C、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 于其身也,则耻师矣。
D、是时武安候田蚊为丞相,其奉邑食g。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
译文:
②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
译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谪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②称郑庄。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③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洗沐,假期,犹今星期日。②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③僦,运送。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B.与官属言,未尝名吏 名:名称
C.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匮:缺乏
D.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 阗:充满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B.①以武安侯、魏其时议 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①常引以为贤于己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①翟公乃大署其门曰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郑庄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
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②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③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④推毂士及官属丞史 ⑤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 ⑥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喜好交友,乐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拜谢宾朋,往往通宵达旦。
B.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荐贤士和属下的丞史。
C.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受其影响,在朝廷议事时,常常随声附和,迎合皇上意旨,从不随便说是论非。
D.郑庄为官廉洁,平时完全依靠俸禄和赏赐来结交朋友,虽官至九卿,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
11、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郑庄、翟公“有势”和“无势”时的不同境遇,视角新颖。
B.司马迁的观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危难之中见真情”,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C.启示后人在交友时要慎重,要以情待人,不可以富贵贫贱为原则,发人深思。
D.运用对比手法,如翟公与郑庄对比,贫富、贵贱对比,将观点阐述得鲜明深刻。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译文:
(2)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
译文:
参考答案:
1、D(D中的“登”是丰收的意思,今天的成语“五谷丰登”仍保留此意。)
2、A(A中的“并”都是通“傍”,依靠,沿着的意思。而B中前一个“罢”是使动,使疲惫,后一个,“罢”是罢了,作罢。C中前一个“至于”古今相同,后一个“至于”是“到了……”,D中前一个“于是”是“这时候”,后一个“于是”和今天相同)
3、C(A中前一个“而”指的转折关系,后一个“而”是承接关系B中的前一个“以”是来,后一个“以”表示方位的界限。D中前一个“于”表示在,后一个“于”表示比)
4、D(今:如果;回:回环;拟:比)
5、D(A因而;因为B用;表目的,来C比;对于)
6、①现在如果凿穿褒斜道,少山坂坡路,近四百里;而且褒水与沔水相通,斜水与渭水相通,都能通行漕船。
②这样,汉中的粮食边可以运来,山东的粮食从沔水而上 没有险阻,比经砥柱漕运方便。
7.B 名:动词,称名。
8.D 均为副词,&“于是”。A.①代词,指&“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②副词,表推测,“大概”。B.①介词,表原因,“由于”;②连词,表目的,&“来”。C.①介词,“比”;②介词,“在”。
9.B ①是说他乐于助人,④是说他重视人才,⑥是说他迎合皇上。
10.C 前后无因果关系
11.D “翟公与郑庄”不是对比
12.(1)他执行主人敬待客人的礼节,凭自己尊贵的身份谦恭地对待客人。 (2)凭郑庄的贤良,有权势时宾客多得以十为倍数计算,没有权势时情况就相反,况且是一般人呢?
篇6:河渠书教案2(高一选修教案设计)
河渠书教案2(苏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
河渠书 教案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参考课下注释,依靠工具书,疏通课文,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司马迁对许多成功的事实和经验的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及对于豪门的阻挠、气数等迷信思想的干扰的揭露,对汉代弊政无情的鞭挞。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虚词、实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司马迁对许多成功的事实和经验的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及对于豪门的阻挠、气数等迷信思想的干扰的揭露,对汉代弊政无情的鞭挞。
教学方法:练习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古代记述水道的著作,最早的当然要数《尚书禹贡》。但是它还不是专记水道,其中有导山、导水两部分。此外如《管子水地》、《度地》篇,《山海经》中的山经、海经等,都大体相似。专门记水道P自《史记河渠书》,此例一开,不但正史地方志将水道列为专节,还出现了如《水经注》那样的专门巨著,蔚成了古代地理书的一个大类,这意义实在非同小可。
《河渠书》的内容特征,首先是它不是对现有河渠做静态描述,如像《水经注》那样,分别记述某水系有某支流,发源某处、流经某地、沿途有何地形、地物、掌故,入于某川、某河、某海等等,而是主要通过河道的开凿、治理过程,阐述人们变水害为水利的伟大斗争。一般地,这项活动有三部分内容:治理水害、修筑漕渠和灌渠。《河渠书》给我们写了哪些河流的治理过程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它。
二、整体感知文本
1、文本按时间顺序写了哪些治水工程?
大禹治水
西门豹兴水利
郑国渠的开凿
元光年间瓠子决口DDDD田鼢及望气用数者以为天意
郑大农开凿漕渠DDDD益肥关中之地
河东守番系议绕砥柱开漕运DDDD河移徙,渠不利
御使张汤议通褒斜道以漕DDDD水湍多石,不能漕
庄熊罴议穿洛溉卤地DDDD水颓挖井渠,未得其饶
天子使人塞瓠子决口,下淇园竹为楗
天子作歌塞瓠子建宫,复禹旧迹,梁、楚复宁无水灾
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
2、掌握文言词语
《第二教材》一填空简答1、2、3
三、探讨
1、《史记》中的“八书”,是司马迁创设的八篇分门别类的文化制度史。其中《河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表明司马迁对治水工程重要性的明确认识和深切关注。请结合译文理解本文这一内容。
2、文本写作特点
①鲜明的对比
②详略得当,结构完整
1、 如何理解司马迁的独到见解
四、重点语段练习
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
其后四十有余年,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是时武安候田蚊为丞相,其奉邑食g。g居河北,河决而南则g无水,邑收多。蚊言于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应天。”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于是天子久之不事复塞也。
是时郑当时为大农,言曰:“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而渠下民田万余顷,又可得以溉田。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得谷。”天子以为然,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通,以漕,大便利。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
1、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人徒
事
为
度
2、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
①河决酸枣,东溃金堤 ②通,以漕,大便利
③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 ④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
3、翻译
①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
②是时武安候田蚊为丞相,其奉邑食g。
③天子以为然,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
《六国年表》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史记》中“表”的体例特点
2、解读《六国年表序》 (掌握实词、虚词的用法及内容),掌握读表的方法。
3、体会太史公在其中的历史倾向性
六国年表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汉代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所著。记事,上起轩辕,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凡举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天文、地理、风俗。全书分表、书、本纪、世家、列传,共130篇,50余万字。其中,表十篇,有世表、年表、月表,自三代迄于太初,略远详近,断限明确,意在解决“并时于世,年差不明”的问题对于头绪纷繁的历史事件载其发生的年月;书八篇,帝王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是为古往今来能够“立功名于天下”的各阶层代表人物立传。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体大思精、流芳万世的巨著,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大放异彩的明珠。是一部以中国古代的治乱兴亡为背景、追求“历史与人性”的著作。它的光辉,亘古至今,影响极其深远,是中华古代文化的一座仰之弥高的巨峰。
《史记》中的“表”
《史记》的“表”共有十篇,可分两类。一类是大事年表,“年经事纬,纵横互订”。另一类是人物的年表,一些传不胜传的人物,就以表载之。史表的创制,是《史记》体例的一大特点。
“十表”存目
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
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
汉兴以来诸侯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惠景间侯者年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解读《六国年表.序》
一、识词义
1、周东徙洛邑
2、僭端见矣
3、先暴戾,後仁义
4、六卿擅晋权
5、矫称蜂出,誓盟不信
6、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
7、事异变,成功大
8、法后王
9、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
二、思内容
1、《六国年表》是以什么材料为基础撰写的?为什么依据这部史书?
2、《秦记》所描述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
3、你能不能从序文中太史公的看法和观点 ?
篇7:《河渠》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
《河渠》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
明成祖肇建北京,转漕东南,水陆兼輓①,仍元人之旧,参用海运。逮会通河开,海陆并罢。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余里,而总名曰漕河。
永乐四年,成祖命平江伯陈瑄督转运,一仍由海,而一则浮淮入河,至阳武,陆輓百七十里抵卫辉,浮于卫,所谓陆海兼运者也。海运多险,陆輓亦艰。九年二月,乃用济宁州同知②潘叔正言,命尚书宋礼、侍郎金纯、都督周长浚会通河③。会通河者,元转漕故道也,元末已废不用。洪武二十四年,河决原武,漫安山湖而东,会通尽淤,至是复之。由济宁至临清三百八十五里,引汶、泗入其中。泗出泗水县陪尾山,四泉并发,西流至兖州城东,合于沂。汶河有二:小汶河出新泰宫山下;大汶河出泰安仙台岭南,又出莱芜原山阴及寨子村。俱至静丰镇合流,绕徂徕山阳,而小汶河来会。经宁阳北堈城,西南流百余里,至汶上。其支流曰洸河,出堈城西南,流三十里,会宁阳诸泉,经济宁东,与泗合。
南旺者,南北之脊也。自左而南,距济宁九十里,合沂、泗以济;自右而北,距临清三百余里,无他水,独赖汶。礼用汶上老人白英策,筑坝东平之戴村,遏汶使无入洸,而尽出南旺。南北置闸三十八。又开新河,自汶上袁家口左徙,五十里至寿张之沙湾,以接旧河。其秋,礼还,又请疏东平东境沙河淤沙三里,筑堰障之,合马常泊之流入会通济运。又于汶上、东平、济宁、沛县并湖地设水柜、陡门④。在漕河西者曰水柜,东者曰陡门,柜以蓄泉,门以泄涨。纯复浚贾鲁河故道,引黄水至塌场口会汶,经徐、吕入淮。至永乐十四年,运道以定。
(选自《明史·志第六十一<河渠>》,有删节)
【注】①輓:wǎn,运输。②同知:明清时指知府的副职。③会通河:明朝将聊城临清县会通镇以南、徐州茶城(或夏镇)以北的一段运河称会通河。④陡门:用以蓄泄河水不同性状的闸门。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逮会通河开逮:等到
B、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极:到达
C、自汶上袁家口左徙徙:改道,转向
D、合马常泊之流入会通济运济:渡过
答案:
D(济:济助)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用济宁州同知潘叔正言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B、西流至兖州城东,合于沂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C、遏汶使无入洸,而尽出南旺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D、柜以蓄泉,门以泄涨 作《师说》以贻之
答案:
D(D均为连词,来、用来,表目的。 A副词,这才,表时间上的承接/副词,竟然。B介词,跟,同,与/介词,向。C连词,表目的/连词,表修饰)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宋礼等人“浚会通河”措施的一组是
①由济宁至临清三百八十五里,引汶、泗入其中
②经宁阳北堈城,西南流百余里,至汶上
③南北置闸三十八
④自右而北,距临清三百馀里,无他水,独赖汶
⑤在漕河西者曰水柜,东者曰陡门
⑥引黄水至塌场口会汶,经徐、吕入淮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
答案
B(②介绍汶河流向,④分析会通河北段无水可补的情况,⑤介绍水柜、陡门分布情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成祖开始建都城北京,从东南转运粮饷,水陆并用,依照元人的旧例,水路采用海运。会通河开通后,就全靠河运了。
B、永乐九年二月,朝廷采纳济宁州同知潘叔正的计策,命令尚书宋礼、侍郎金纯、都督周长三人疏通元末废弃不用的会通河。
C、洸河是汶河的一条支流,在宁阳堈城西南方向,汇合宁阳的多个泉流后,流出三十里,经过济宁东面,又与泗河汇合。
D、南旺是当时会通河南北水流分流的`最高点,称为水脊。宋礼采用白英的计策,在东平戴村筑坝拦水,使汶水全部流到南旺。
答案
C(原文意思应是:先流出三十里后,再汇合宁阳的泉水,流向济宁东边)
13、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河决原武,漫安山湖而东,会通尽淤,至是复之。(4分)
(2)大汶河出泰安仙台岭南,又出莱芜原山阴及寨子村。(3分)
(3)纯复浚贾鲁河故道,引黄水至塌场口会汶,经徐、吕入淮。(3分)
答案
(1)黄河在原武决堤,漫过安山湖而向东(流泻),会通河完全淤塞,到这时才疏通它。(4分。注意 “决”“东”“淤”“复”等词语的翻译,以及省略的“于”“流泻”)
(2)大汶河发源于泰安仙台岭南边,又有一脉发源于莱芜原山的北面及寨子村。(3分。注意“出”“阴”等词语的翻译,以及省略介词“于”)
(3)金纯又疏通贾鲁河旧河道,引进黄河水,到塌场口汇入汶水,经过徐、吕后流入淮河。(3分。注意“复”“浚”“会”等词语的翻译)
译文:
明成祖时开始建都城北京,从东南转运粮饷,水路陆路同时运输,依照元人的旧例,同时采用海运。等到会通河开通,海运陆运才一起停止。南边到达长江口,北边到达大通桥,漕运河道三千余里,总名叫做漕河。
永乐四年,成祖命令平江伯陈瑄监督转运,一方面仍然从海上转运,而另一方面则舟运从淮河然后进入黄河,到达阳武,陆路运输一百七十里直达卫辉,又在卫辉舟运,这就是所说的陆上海上同时运输。海上运输有很多危险,陆上运输也很艰难。永乐九年二月,朝廷于是这才采用济宁州同知潘叔正的计策,命令尚书宋礼、侍郎金纯、都督周长疏通会通河。会通河,是元朝转漕运粮的故道。元朝末年,已经废弃不用。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在原武决堤,漫过安山湖而向东流泻,会通河完全淤塞,到这时才疏通它。从济宁到临清三百八十五里,引导汶河、泗河之水流入其中。泗河发源于泗水县陪尾山,四条泉水一起流出,向西流到兖州城东,汇合了沂河。汶河有二条,小汶河发源于新泰宫山下。大汶河发源于泰安仙台岭南,又有一脉发源于莱芜原山北面及寨子村。全都到静丰镇合流一处,环绕到徂徕山南,而小汶河流来汇合。经过宁阳北堈城,往西南流一百余里,到达汶上。其支流叫做洸河,在堈城西南,流三十里,汇合宁阳诸泉水后,经过济宁东,与泗河汇合。元朝初年,毕辅国开始在堈城左边汶水北建造斗状闸门,引导汶水流入洸河。至元年间,又分流往北流入济水,从寿张到临清,经过漳、御流入大海。
南旺,被称做南北水流分流的水脊。从左向南,距离济宁九十里,汇合了沂河、泗河以增加水流;从右向北,距离临清三百余里,没有其他水流,只依赖汶水。宋礼采用汶上老人白英的计策,在东平的戴村筑坝,阻止汶水使它不流入洸河,而全部流到南旺。并在南旺南北建置闸门三十八座。又开掘新河,从汶上袁家口左改道五十里到寿张的沙湾,以连接旧河。这年秋天,宋礼回京,又请求疏通东平东边沙河的三里淤沙,筑拦河堰保护它,汇合马常泊的水流进会通河以济助漕运。又在汶上、东平、济宁、沛县有湖泊的地方设立水柜、陡门。在漕河西边的叫做水柜,东边的叫做陡门,水柜用来蓄积泉水,陡门在涨水时用来泄洪。金纯又疏通贾鲁河旧河道,引进黄河水,到塌场口汇入汶水,经过徐、吕后流入淮河。到永乐十四年,漕运河道得以确定。
篇8:测试题
测试题_今年七夕,你会有新恋情吗
测试题目:在热到快爆炸的日子里,你勉强吃得下哪一种热食?
A:刚起锅的牛肉面
B:刚蒸好的小笼包
C:刚煮好的大水饺
D:刚炸好的炸鸡排
E:刚沸腾的海鲜汤
....................
选A的人七夕前新恋情发生的机率:50%
选择这个选项的你,在七夕前不容易有新的恋情发生,往往很容易发生一些意外,让你经营已久的对象被别人给抢走,而且往往都是在你不注意的情况下,也使得你很容易因此感觉灰心与难过,怎么会发生这种意外的事?
要特别要注意的是你喜欢的人身边有没有别人也在默默的在追求,这个低调追求的人其实也还满有心机的,跟你喜欢的对象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主动趋逐竞争者反而会是为对方制造装可怜的良机,千万不能给敌人机会渗透!
....................
选B的人七夕前新恋情发生的机率:10%
选择这个选项的你,在七夕前很难有新的恋情发生,主要是你的身边都不是太良好的对象,对你来说这些对象的条件都不够好、或是根本就不是你想要的,对你来说很难有什么太强的吸引力,反而只会让你觉得烂桃花很多。
这些对象对你虎视耽耽,但是实在没有好到让你真的能爱下去,加上这些对象求爱的方法好像也只会让你觉得是在制造你的麻烦,让你想躲都来不及了,更不要说在七夕前让你看对眼,自然也就很难有新恋情的发生!
....................
选C的人七夕前新恋情发生的机率:30%
选择这个选项的你,在七夕前不容易有新的恋情发生,主要是你对于前情人或是过往的感情还抱有一些想法,或总是以曾爱过的人当成是蓝本来找对象,问题是你身边能够合你意的对象又还满少的,这也让你很难有新恋情的发展。
如果你还想着过往的情人,那么恐怕你得要先学着放下过去的感情,才有机会在七夕前认识新的对象、进而发展成的恋情;如果你是以过往恋人为底本在衡量新的对象,那还是得请你记住,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等你去发现呢!
....................
选D的人七夕前新恋情发生的机率:70%
恭喜你,在七夕前你还满有机会能够发展一段新恋情的,主要是你本身的条件也还满好的,可能也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谈恋爱,你身边的人比你还紧张,可说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的情形,会想办法帮你介绍好对象。
也该说是你本身的好人缘、总是对身边的朋友满好的,这些朋友也会急着想帮你介绍好的恋爱对象,趁着七夕前希望能把你们凑作堆,坦白说介绍给你的对象还满不错的,如果你愿意认真考虑一下,那么新恋情成就的机会很高呢!
....................
选E的人七夕前新恋情发生的机率:90%
你在七夕前谈一段新恋情的机会是非常高的,可说是自然而然就有超级好缘份的降临,不需要花太多力气,你的恋爱就会自然的发展、走向令人羡慕的幸福恋情,加上这个人可说是符合你真爱条件的好对象,要好好的珍惜。
如果你已经花了一段时间在某个人的身上,那么你的恋情发展也会超乎你预期的顺利,基本上会走向一条很幸福的道路,在七夕前终结单身的机会很高,甚至于还有机会发展到闪电结婚的境界,在好运加身的状态下,一切就看你的努力哦!
篇9:一道测试题
一道测试题
前不久,美国一家网络贴出这么一道测试题:假如你明天就要离开这个世界,请问:你打算给你儿子留下一句什么样的忠告?2,在最后一天,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3,你想带一件什么东西离去?
该网站说,19,佛洛伊德为了寻找人们最本质的.向往,设计了这道题,今天正好是一百周年,我们受海伦凯勒慈善基金会的委托,把它重新公布于众,假若您有兴趣对此作出回答,并留下信箱,您将会收到一件意外的礼物。
在网上我没回答测试题的习惯,也不喜欢读来自这个虚拟世界的访客留,更不需什么礼物,然而当我看到海伦.凯勒这个名字时,我还是在这道测试题面前停了下来,我想许我的点击,就是一次慈善行为,因为我知道,在互联网上,有许多网站,你给它一次点击,广告商就会多付它一部分钱。
我打开测试题,发现已有14358名访客来过儿,为表达对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盲人的敬意,我规规矩矩要求作了如下回答。
你留给儿子的忠告:做你喜欢做的事。
你最后要做的一件事情:全家所有的人,坐在草地或花园里边野餐边唱歌。
你想带的一件东西:没有。
最后我填上自己的信箱,发了出去。
我的点击是否可以给海伦.凯勒慈善基金会带一份收入,不得而知。但是,当我回答完这三个问题后,心里突然有一种庄严的紧迫感。是的,假如我明天就要死了,我现在会怎样呢?我还会为追求生命之外的东西,而不顾生命本身吗?我还会只顾使用和透支生命,而不知品味和享受生命吗?我还会认为,一个人的身份和价值,取决于他赚钱多少吗?我还会对孩子犯的一个小小的错误喋喋不休吗?我还会对是工作还是辞职犹豫不决吗?
正当我隐入这种沉思时,儿子敲门了。他放学回来了,我迅速起身,帮他打开房门,并摸了一个他的脸蛋,儿子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问我怎么了?我没有回答,因为当时我的心被那道测试题洗得像雨后的天空一样净。
篇10:河渠水环境容量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河渠水环境容量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摘要:以成都市外环路生态保护带以内的598km2中心城区的地表水体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城市防洪、水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条件等基础上,对其水体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确定了河道水体的主要污染因子;对规划区内河道水体的.环境容量进行核算,提出各规划期限内需削减的城区水体污染源污染量.作 者:朱杰 付永胜 魏永宁 ZHU Jie FU Yong-sheng WEI Yong-ning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31 期 刊:环境科学与技术 ISTICPKU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06, 29(11) 分类号:X820 关键词:现状评价 污染因子 水环境容量【《河渠书》测试题(整理10篇)】相关文章:
水库管理年度总结2023-02-01
范成大的蝶恋花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2023-10-15
学校防溺水工作总结2023-05-20
《明史·花云传》文言文翻译2022-11-12
春季造林技术2024-02-01
对我市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探讨2023-11-18
《元史金履祥传》的原文与阅读答案2024-04-21
卜算子50字作文2023-08-04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原文、翻译及赏析2022-12-09
雕传文言文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