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时间:2023-01-31 08:06:2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第9课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共10篇)由网友“吴豆豆”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9课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9课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篇1:第9课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北京市崇文门中学 张秀芸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的进步;都江堰和郑国渠;冶铁业的发展,煮盐业的兴旺,以及纺织业、漆器制造业等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发展和封建城市的兴盛。

2.要求学生认识:

①大变革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最终导致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而相对优越的封建制度,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更快提高,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说明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规律。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②大变革时期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名闻世界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建,以及农业、手工业的成就,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③大变革时期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是当时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突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他们的活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3.能力培养:

①通过讲述大变革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培养同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指导学生小结,归纳“大变革时期经济发展概况”,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

农业的发展,尤其是都江堰的修建及作用,是本课重点。

从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说明生产关系的改变、社会制度的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本课难点。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现在我提一个问题,谁能说说在各诸侯国兴起的变法运动中,哪一个变法是比较彻底的?这次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2.导入  新课:同学们已经了解到,从春秋末期开始,我国的奴隶制逐渐崩溃,到战国时期,经过各国的变法运动,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而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这是一场经过一百多年,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因此,人们习惯于把春秋战国时期叫大变革时期。我们都知道,社会的变革必然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9课(板书:第9课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3.讲授新课: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在这个新、旧两种制度交替的时候,会出现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局面?(板书: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由于变法,各国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这时,原来被奴隶主称为“会说话的工具”的奴隶,变为拥有一点私有财产,可享用一小部分劳动成果的农民。这种社会地位的改变,使刚刚砸碎奴隶制枷锁的人们,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生产。他们男男女女、全家老少,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终日辛勤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板书:1.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春秋后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已经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这比欧洲要早1900多年。(板书:2.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比欧洲早1900多年)根据文献记载,早在春秋初期,我国就掌握了块炼铁技术,也就是熟铁冶炼技术。由于温度低,块铁不能熔成铁水,只能靠反复锻打成形,制造器具。况且块炼铁质地软,制作费时费力,所以尽管当时已有铁器,但数量、种类还很有限。到春秋末期,我国人民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这是人类冶铁史上的一大进步,这种冶铁技术到14世纪元末明初的时期,才由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传入欧洲。这种由熟铁变化到生铁的技术,不但增加了铁质的硬度,而且大大促进了铁制工具的普及。(指导同学看课本52页《春秋铁器》图画)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逐步代替铜、石等农具,在各诸侯国广泛使用。(板书:3.铁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

(出示《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幻灯片,边指图边讲解)这是当时铁制农具的一部分。这是松土用的锄,这是砍树用的斧,这是挖土用的铲,最后一个是开沟、翻土用的犁。1950年,在河南辉县的一个魏国墓葬里,出土了铲、锄、犁、䦆、斧、削等铁器多达93件;其中铁器达85%。这说明铁制农具在战国时期已非常普及。

由于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就使得深耕细作成为可能。但仅靠人力耕作是相当费劲的,所以在农业生产上使用牛耕,也就得到了大力推广。第53页小字中,也用史实说明课本用牛耕地已是春秋战国时期很普遍的事情。请一位同学读读这一段小字,(同学读书)在古代农业耕作的方法上,牛耕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进步。而铁器牛耕的普遍推广,更为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农业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板书:4.农业技术的进步)

常言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战国时期的农民,已经懂得“多粪肥田”的道理。所以他们不仅给庄稼广施粪肥,还普遍使用草木灰和绿肥。这样,不仅扩大了肥源,更重要的是,多种肥料的使用,对作物的茁壮生长和粮食产量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如粪肥,它不但可以分解出植物所需的各种养料,而且有疏松土壤、防止板结的功效;而草木灰,它是含钾为主的肥料,可使植物节杆挺拔,不易倒伏……而欧洲,到10至11世纪才懂得施肥,比我国晚一千三、四百年。

当时,我国劳动人民,对土壤的认识,也有较大的提高。他们已经懂得根据土质特点,种植各种不同的农作物;并且十分重视选种,他们总结出“长斗石,取上种”,也就是说,要想提高粮食产量,必须选取上等的种子。从长年的生产劳动中,战国时期,已测定了二十四节气,并根据节气的变化,掌握农时,安排耕作。据史书记载,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适时播种的小麦生长发育好,植株粗壮、穗大色深,粒重、谷少、味香、出粉率高,耐饥有益;否则,就大大影响麦子的质量和产量。正如今天人们熟知的“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是同一个道理。

由于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作物的品种也大大增加,今天我们所吃的“五谷”即“麦、稻、谷、菽、粟”,在当时都已广泛种植。除粮食生产之外,家家户户植桑种麻,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

种植农作物,除施肥、选种、管理之外,最重要的还要靠什么呢?(同学们齐答:阳光、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在大变革时期,由于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不但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而且兴修大型的水利工程成为可能。因此这个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兴修水利,其中成就最突出的是秦国。秦不仅兴修了闻名世界的都江堰,还开凿了郑国渠。(板书:5.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 都江堰 郑国渠)

都江堰位于今四川都江堰市,是由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为什么叫它都江堰呢?因为“堰”是用来挡水溢洪的,而这个水利工程,修在古代都安县境内,当时人们称它“都安堰”,后来改名都江堰。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呢?它是怎样挡水、溢洪呢?下面我们看幻灯。(出示《都江堰》幻灯片,边指边讲解。)这是都江堰的平面示意图,都江堰位于岷江上游,是地势陡峻的群山,急流从山地喷涌而出,在这里进入成都平原。翻滚湍急的江水流速骤减,从山上冲击、夹带下来的泥沙、碎石慢慢沉积下来,日积月累,河道就要淤塞。每逢雨季,山洪暴发,江水冲出河道,淹没大片的村庄和良田。旱季,两岸人民又深受干旱之苦。所以治理岷江,人们早已望眼欲穿。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是一个有远见卓识、又通晓天文地理知识,而且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官员。为解除水患,造福百姓,他多次沿江实地勘察,并注意总结前人治水的经验教训,最后决定因势利导,在岷江出山口的灌县附近修建都江堰。他选择了中流作堰的方法,修都江鱼嘴,强行在中流把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又在离堆脚下凿石穿山修宝瓶口,把江水导入  四通八达的灌溉渠网。水渠总长达1100多公里。另外在宝瓶口上面,筑起飞沙堰,以备旱季挡水,雨季溢洪。工程完成后,李冰总结了人民治水的经验,把“深淘滩,低作堰”6个大字,刻在东岸石壁上流传后世。李冰的功绩,千百年来被人怀念,请看书上54页李冰石像插图(指图并解释竖排小字内容)。都江堰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它选点合理、配套工程严密完整,造价低、功效大,更主要的是它功能齐全,既可防洪,又可灌溉,还有利于航运。可灌田300多万亩的都江堰修成之后,《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都江堰最为可贵的是,在历经2200多年后,仍在造福人民。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它也焕发了青春,经修整,现在可灌田800万亩。所以它被称为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战国时期,秦国让水工郑国主持,在咸阳附近修建另一大型水利工程,并以郑国的名字命名为郑国渠,可灌田400多万亩。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评价郑国渠——“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对它的作用虽有些夸大,但它使关中成为千里沃野,还是有口皆碑的。

由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有了显著的提高,它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的产量有较大的增长。据《史记·河渠志》记载,关中地区粮食亩产,可达今日的三石八斗四升,约合400余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虽不能反映粮食产量的全貌,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粮食产量提高的大趋势。(板书:发展状况1.农业粮食产量提高)

农业的发展、大型水利工程的的修建,大批工匠从奴隶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者,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很高,这就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板书:2.手工业的进步:冶铁业、煮盐业、纺织业和漆器制造业)

战国时期的冶铁业有了很大发展。冶炼规模扩大,矿山增多,冶炼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还形成了著名的冶铁中心,如楚都宛和赵都邯郸等。(指导学生看56页地图,找出所讲的冶铁中心。)

战国时期,其他的手工业,也有较大的进步,如煮盐业、纺织业和漆器制造业的工艺都达到较高的水平。(指导同学看书中55页插图,并强调指出:我国是最早制作漆器的国家。)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板书:3.商业繁荣和城市的兴盛:四方物产的交流、大商人出现、封建城市的兴盛。)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劳动分工向更细密、更专门化的方向发展。产品交换、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农民需要以农产品换取农具和生活日用品;工匠必然拿手工业产品,换取吃、穿等必需品;新兴地主阶级,也需要以剥削所得,换取奢侈品。所有这些,都大大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请看幻灯,(打出“商品交流示意图”的幻灯片,边指图边讲。)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匹、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汇集中原。

这些商品交汇之地,往往又是当时各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形成了新兴的封建城市。齐都临淄、赵都邯郸、魏都大梁、楚都郢都很繁华。据史料记载:“古者……城虽大,无过三百大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这段古文是讲:从前也有大城市,但最大的城池周长没有超过300丈的,人口虽然多,也没有超过3000户的,而这时的新兴封建城市,城池周长达1000丈、户数达万家,比比皆是。齐都临淄是最典型的一个,由于商业和城市的兴旺,造成了不少腰缠万贯的大商人。(指导同学阅读56页和57页小字)

4.课堂小结(擦去图示板中的细目部分,只留大目)

请同学根据以上图示回顾本节所讲内容。同学复述后,教师强调:

①我国生铁冶炼技术发明于春秋后期,比欧洲早19;

②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使用;

③都江堰和郑国渠的位置和修建者;

④齐都临淄。

5.作业 :课后填好下表。

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三)教法建议

教法:图示法与电化教学相结合

教具:参看书上图表、人物像、自制幻灯片。

篇2:第9课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第9课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北京市崇文门中学 张秀芸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的进步;都江堰和郑国渠;冶铁业的发展,煮盐业的兴旺,以及纺织业、漆器制造业等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发展和封建城市的兴盛。

2.要求学生认识:

①大变革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最终导致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而相对优越的封建制度,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更快提高,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说明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规律。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②大变革时期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名闻世界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建,以及农业、手工业的成就,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③大变革时期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是当时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突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他们的活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3.能力培养:

①通过讲述大变革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培养同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指导学生小结,归纳“大变革时期经济发展概况”,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农业的发展,尤其是都江堰的修建及作用,是本课重点。

从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说明生产关系的改变、社会制度的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本课难点。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现在我提一个问题,谁能说说在各诸侯国兴起的变法运动中,哪一个变法是比较彻底的?这次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2.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了解到,从春秋末期开始,我国的奴隶制逐渐崩溃,到战国时期,经过各国的变法运动,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而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这是一场经过一百多年,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因此,人们习惯于把春秋战国时期叫大变革时期。我们都知道,社会的变革必然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9课(板书:第9课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3.讲授新课: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在这个新、旧两种制度交替的时候,会出现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局面?(板书: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由于变法,各国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这时,原来被奴隶主称为“会说话的工具”的奴隶,变为拥有一点私有财产,可享用一小部分劳动成果的农民。这种社会地位的改变,使刚刚砸碎奴隶制枷锁的人们,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生产。他们男男女女、全家老少,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终日辛勤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板书:1.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春秋后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已经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这比欧洲要早1900多年。(板书:2.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比欧洲早1900多年)根据文献记载,早在春秋初期,我国就掌握了块炼铁技术,也就是熟铁冶炼技术。由于温度低,块铁不能熔成铁水,只能靠反复锻打成形,制造器具。况且块炼铁质地软,制作费时费力,所以尽管当时已有铁器,但数量、种类还很有限。到春秋末期,我国人民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这是人类冶铁史上的一大进步,这种冶铁技术到14世纪元末明初的时期,才由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传入欧洲。这种由熟铁变化到生铁的技术,不但增加了铁质的硬度,而且大大促进了铁制工具的普及。(指导同学看课本52页《春秋铁器》图画)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逐步代替铜、石等农具,在各诸侯国广泛使用。(板书:3.铁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

(出示《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幻灯片,边指图边讲解)这是当时铁制农具的一部分。这是松土用的锄,这是砍树用的斧,这是挖土用的铲,最后一个是开沟、翻土用的犁。1950年,在河南辉县的一个魏国墓葬里,出土了铲、锄、犁、?、斧、削等铁器多达93件;其中铁器达85%。这说明铁制农具在战国时期已非常普及。

由于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就使得深耕细作成为可能。但仅靠人力耕作是相当费劲的,所以在农业生产上使用牛耕,也就得到了大力推广。第53页小字中,也用史实说明课本用牛耕地已是春秋战国时期很普遍的事情。请一位同学读读这一段小字,(同学读书)在古代农业耕作的方法上,牛耕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进步。而铁器牛耕的普遍推广,更为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农业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板书:4.农业技术的进步)

常言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战国时期的农民,已经懂得“多粪肥田”的道理。所以他们不仅给庄稼广施粪肥,还普遍使用草木灰和绿肥。这样,不仅扩大了肥源,更重要的是,多种肥料的使用,对作物的茁壮生长和粮食产量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如粪肥,它不但可以分解出植物所需的各种养料,而且有疏松土壤、防止板结的功效;而草木灰,它是含钾为主的肥料,可使植物节杆挺拔,不易倒伏……而欧洲,到10至11世纪才懂得施肥,比我国晚一千三、四百年。

当时,我国劳动人民,对土壤的认识,也有较大的提高。他们已经懂得根据土质特点,种植各种不同的农作物;并且十分重视选种,他们总结出“长斗石,取上种”,也就是说,要想提高粮食产量,必须选取上等的种子。从长年的生产劳动中,战国时期,已测定了二十四节气,并根据节气的变化,掌握农时,安排耕作。据史书记载,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适时播种的小麦生长发育好,植株粗壮、穗大色深,粒重、谷少、味香、出粉率高,耐饥有益;否则,就大大影响麦子的质量和产量。正如今天人们熟知的“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是同一个道理。

由于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作物的品种也大大增加,今天我们所吃的“五谷”即“麦、稻、谷、菽、粟”,在当时都已广泛种植。除粮食生产之外,家家户户植桑种麻,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

种植农作物,除施肥、选种、管理之外,最重要的还要靠什么呢?(同学们齐答:阳光、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在大变革时期,由于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不但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而且兴修大型的水利工程成为可能。因此这个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兴修水利,其中成就最突出的是秦国。秦不仅兴修了闻名世界的都江堰,还开凿了郑国渠。(板书:5.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 都江堰 郑国渠)

都江堰位于今四川都江堰市,是由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为什么叫它都江堰呢?因为“堰”是用来挡水溢洪的,而这个水利工程,修在古代都安县境内,当时人们称它“都安堰”,后来改名都江堰。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呢?它是怎样挡水、溢洪呢?下面我们看幻灯。(出示《都江堰》幻灯片,边指边讲解。)这是都江堰的平面示意图,都江堰位于岷江上游,是地势陡峻的群山,急流从山地喷涌而出,在这里进入成都平原。翻滚湍急的江水流速骤减,从山上冲击、夹带下来的泥沙、碎石慢慢沉积下来,日积月累,河道就要淤塞。每逢雨季,山洪暴发,江水冲出河道,淹没大片的村庄和良田。旱季,两岸人民又深受干旱之苦。所以治理岷江,人们早已望眼欲穿。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是一个有远见卓识、又通晓天文地理知识,而且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官员。为解除水患,造福百姓,他多次沿江实地勘察,并注意总结前人治水的经验教训,最后决定因势利导,在岷江出山口的灌县附近修建都江堰。他选择了中流作堰的方法,修都江鱼嘴,强行在中流把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又在离堆脚下凿石穿山修宝瓶口,把江水导入四通八达的灌溉渠网。水渠总长达1100多公里。另外在宝瓶口上面,筑起飞沙堰,以备旱季挡水,雨季溢洪。工程完成后,李冰总结了人民治水的经验,把“深淘滩,低作堰”6个大字,刻在东岸石壁上流传后世。李冰的功绩,千百年来被人怀念,请看书上54页李冰石像插图(指图并解释竖排小字内容)。都江堰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它选点合理、配套工程严密完整,造价低、功效大,更主要的是它功能齐全,既可防洪,又可灌溉,还有利于航运。可灌田300多万亩的都江堰修成之后,《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都江堰最为可贵的是,在历经2200多年后,仍在造福人民。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它也焕发了青春,经修整,现在可灌田800万亩。所以它被称为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战国时期,秦国让水工郑国主持,在咸阳附近修建另一大型水利工程,并以郑国的名字命名为郑国渠,可灌田400多万亩。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评价郑国渠――“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对它的作用虽有些夸大,但它使关中成为千里沃野,还是有口皆碑的。

由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有了显著的提高,它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的产量有较大的增长。据《史记・河渠志》记载,关中地区粮食亩产,可达今日的三石八斗四升,约合400余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虽不能反映粮食产量的全貌,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粮食产量提高的大趋势。(板书:发展状况1.农业粮食产量提高)

农业的发展、大型水利工程的的修建,大批工匠从奴隶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者,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很高,这就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板书:2.手工业的进步:冶铁业、煮盐业、纺织业和漆器制造业)

战国时期的冶铁业有了很大发展。冶炼规模扩大,矿山增多,冶炼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还形成了著名的冶铁中心,如楚都宛和赵都邯郸等。(指导学生看56页地图,找出所讲的冶铁中心。)

战国时期,其他的手工业,也有较大的进步,如煮盐业、纺织业和漆器制造业的工艺都达到较高的水平。(指导同学看书中55页插图,并强调指出:我国是最早制作漆器的国家。)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板书:3.商业繁荣和城市的兴盛:四方物产的交流、大商人出现、封建城市的兴盛。)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劳动分工向更细密、更专门化的方向发展。产品交换、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农民需要以农产品换取农具和生活日用品;工匠必然拿手工业产品,换取吃、穿等必需品;新兴地主阶级,也需要以剥削所得,换取奢侈品。所有这些,都大大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请看幻灯,(打出“商品交流示意图”的幻灯片,边指图边讲。)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匹、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汇集中原。

这些商品交汇之地,往往又是当时各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形成了新兴的封建城市。齐都临淄、赵都邯郸、魏都大梁、楚都郢都很繁华。据史料记载:“古者……城虽大,无过三百大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这段古文是讲:从前也有大城市,但最大的城池周长没有超过300丈的,人口虽然多,也没有超过3000户的,而这时的新兴封建城市,城池周长达1000丈、户数达万家,比比皆是。齐都临淄是最典型的一个,由于商业和城市的兴旺,造成了不少腰缠万贯的大商人。(指导同学阅读56页和57页小字)

4.课堂小结(擦去图示板中的细目部分,只留大目)

请同学根据以上图示回顾本节所讲内容。同学复述后,教师强调:

①我国生铁冶炼技术发明于春秋后期,比欧洲早1900年;

②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使用;

③都江堰和郑国渠的位置和修建者;

④齐都临淄。

5.作业:课后填好下表。

篇3: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和普遍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的进步;都江堰和郑国渠;冶铁业的发展,煮盐业的兴旺,以及纺织业、漆器制造业等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发展和封建城市的兴盛。

2.要求学生认识:

①大变革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最终导致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而相对优越的封建制度,反过来双促进了生产力的更快提高,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说明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规律。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②大变革时期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名闻世界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建,以及农业、手工业的成就,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③大变革时期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是当时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突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他们的活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3.能力培养:

①通过讲述大变革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培养同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指导学生小结,归纳“大变革时期经济发展概况”,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问题能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农业的发展,尤其是都江堰的修建及作用,是本课重点。从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说明生产关系的改变、社会制度的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现在我提一个问题,谁能说说:在各诸侯国兴趣的变法运动中,哪一个变法是比较彻底的?这次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2.导入  新课:同学们已经了解到,从春秋末期开始,我国的奴隶制逐渐崩溃,到战国时期,经过各国的变法运动,奴隶制芳进一步崩溃,而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这是一场经过一百多年,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因此,人们习惯于把春秋战国时期叫大变革时期。我们都知道,社会的变革必然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9课(板书:第9课)

3.讲授新课: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在这个新、旧两种制度交替的时候,会出现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局面?(板书: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由于变法,各国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这时,原来被奴隶主称为“会说话的工具”的奴隶,变为拥有一点私有财产,可享用一小部分劳动成果的农民。这种社会地位和改变,使刚刚砸碎奴隶制枷锁的人们,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生产。他们男男女女、全家老少,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终日辛勤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板书:1.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春秋后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已经发明发冶炼技术,这比欧洲要早1900多年。

(板书:2.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比欧洲早1900多年)根据文献记载,早在春秋初期,我国就掌握了块炼铁技术,也就是熟铁冶炼技术。由于温度低,块铁不能熔成铁水,只能靠反复锻打成形,制造器具。况且块炼铁质地软,制作费时费力,所以尽管当时已有铁器,但数量、种类还很有限。到春秋末期,我国人民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这是人类冶铁史上的一大进步,这种冶铁技术到14世纪元末明初的时期,才由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传入欧洲。这种由熟铁变化到生铁的技术,不但增加了铁质的硬度,而且大大促进了铁制工具的普及。(指导同学看课本52页《春秋铁器》图画)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逐步代替铜、石等农具,在各诸侯国广泛使用。

(板书:3.铁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出示《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幻灯片,边指图边讲解)这是当时铁制农具的一部人。这是松土用的锄,这是砍树用的斧,这是挖土用的铲,最后一个是开沟、翻土用的犁。1950年,在湖南辉县的一个魏国墓葬里,出土了铲、锄、犁、斧、削等铁器多达93件;其中铁器达85%。这说明铁制农具有战国时期已非常普及。由于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就使得深耕细作成为可能。但仅靠人力耕作是相当费劲的,所以在农业生产上使用牛耕,也就得到了大力推广。第53页小字中,也用史实说明课本用牛耕地已是春秋战国时期很普遍的事情。请一位同学读读这一段小字,(同学读书)在古代农业耕作的方法上,牛耕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进步。而铁器牛耕的普遍推广,更为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农业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

(板书:4.农业技术的进步)常言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战国时期的农民,已经懂得“多粪肥田”的道理。所以他们不仅给庄稼广施粪肥,还普遍使用草木灰和绿肥。这样,不仅扩大了肥源,更重要的是,多种肥料的使用,对作物的茁壮生长和粮食产量的提高必不可少的。如粪肥,它不但可以分解出植物所需的各种养料,而且有疏松土壤、防止板结的功效;而草木灰,它是含钾为主的肥料,可使植物节杆挺拔,不易倒伏……而欧洲,到10至11世纪才懂得施肥,比我国晚一千三、四百年。当时,我国劳动人民,对土壤的认识,也有较大的提高。他们已经懂得根据土质特点,种植各种不同的农作物;并且十分重视选种,他们总结出“长斗石,取上种”,也就是说,要想提高粮食产量,必须选取上等的种子。从长年的生产劳动中,战国时期,已测定了二十四节气,并根据节气的变化,掌握农时,安排耕作。据史书记载,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适时播种的小麦生长发育好,植株粗壮、穗大色深,粒重、谷少、味香、出粉率高,耐饥有益;否则,就大大影响麦子的质量和产量。正如今天人们熟知的“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是同一个道理。由于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作物的品种也大大增加,今天我们吃的“五谷”即“麦、稻、谷、菽、粟”,在当时都已广泛种植。除粮食生产之外,家家户户植桑种麻,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种植农作物,除施肥、选种、管理之外,最重要的还要靠什么呢?(同学们齐答:阳光、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在大变革时期,由于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不但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而且兴修大型的水利工程成为可能。因此这个时候,各诸侯国纷纷修水利,其中成就最突出的是秦国。秦不仅兴修了闻名世界的都江堰,还开凿了郑国渠。

(板书:5.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 都江堰 郑国渠)都江堰位于今四川都江堰市,是由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为什么叫它都江堰呢?因为“堰”是用来挡水溢洪的,而这个水利工程,修在古代都安县境内,当时人们称它“都安堰”,后来改名都江堰。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呢?它是怎样挡水、溢洪呢?下面我们看幻灯。(出示《都江堰》幻灯片,边指边讲解。)这是都江堰的平面示意图,都江堰位于岂岷江上游,是地势陡峻的群山,急流从山地喷涌而出,在这里进入成都平原。翻滚湍急的江水流速骤减,从山上冲击、夹带下来的泥沙、碎石慢慢沉积下来,日积月累,河道就要淤塞。每逢雨季,山洪暴发,江水冲出河道,淹没大片的村庄和良田。旱季,两岸人民又深受干旱之苦。所以治理岷柒,人们早已望眼欲穿。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是一个有远见卓识、又通晓天文地理知识,而且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官员。为解除水患,造福百姓,他多次沿江实地勘察,并注意总结前人治水的经验教训,最后决定因势利导,在岷江出山口的灌县附近修建都江堰。他选择了中流作堰的方法,修都江鱼嘴,强行在中流把江水分为内和外江。又在离堆脚下凿石穿山修宝瓶口,把江水导入  四通八达的灌溉渠网。水渠总长达1100多公里,另外在定瓶口上面,筑起飞沙堰,以备旱季挡水,雨季溢洪。工程完成后,李冰总结了人民治水的经验,把“深淘滩,低作堰”6个大字,刻在东岸石壁上流传后世。李冰的功绩,千百年来被人怀念,请看书上54页李冰石像插图(指图并解释竖排小字内容)。都江堰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它选点合理、配套工程严密完整,造价低、功效大,更主要的是它功能齐全,既可防洪,又可灌溉,还有利于航运。可灌田300多万亩的都江堰修成之后,《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都江堰最为可贵的是,在历经2200多年后,仍在造福人民。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它也焕发了青春,经修整,现在可灌田800万亩。所以它被称为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战国时期,秦国让水工郑国主持,在咸阳附近修建另一大型水利工程,并以郑国的名字命名为郑国渠,可灌田400多万亩。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评价郑国渠——“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对它的作用虽有些夸大,但它使关中成为千里沃野,还是有口皆碑的。由于以上同个方面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有了显著的提高,它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的产量有较大的增长。据《史记·河渠志》记载,关中地区粮食亩产,可达今日的三石八斗四升,约合400余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虽不能反映粮食产量的全貌,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粮食产量提高的大趋势。

(板书:发展状况:1.农业粮食产量提高)农业的发展、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大批工匠从奴隶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者,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很高,这就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板书:2.手工来的进步;冶铁业、煮盐业、纺织业和漆器制造业)战国时期的冶铁业有了很大发展。冶炼规模扩大,矿山增多,冶炼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还形成了著名的冶铁中心,如楚都宛和赵都邯郸等。(指导学生看56页地图,找出所讲的冶铁中心。)战国时期,其他的手工业,也有较大的进步,如煮盐业、纺织业和漆器制造业的工艺都达到较高的水平。(指导同学看书中55页插图,并强调指出:我国是最早制作漆器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板书:3.商业繁荣和城市的兴盛:四方物产的交流、大商人出现、封建城市的兴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劳动分工向更细密、更专门化的方向发展。产品交换、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农民需要以农产品换取农具和生活日用品;工匠必须拿手工业产品,换取吃、穿等必需品;新兴地主阶级,也需要以剥削所得,换取奢侈品。所以这些,都大大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请看幻灯,(打出“商品交流示意图”的幻灯片,边指图边讲。)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匹、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汇集中原。这些商品交汇之地,往往又是当时各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形成了新兴的封建城市。齐都临淄、赵都邯郸、魏都大梁、楚都郢都很繁华。据史料记载:“古者……城虽大,无过三百大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这段古文是讲:从前也有大城市,但最大的城池周长没有超过300丈的,人口虽然多,也没有超过3000户的,而这时的新兴封建城市,城池周长达1000丈、户数达万家的,比比皆是。齐都临淄是最典型的一个,由于商业和城市的兴旺,造就了不少腰缠万贯的大商人。(指导同学阅读56页和57页小字)4.课堂小结:(擦去图示板书中的细目部分,只留大目)发展原因 发展状况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请同学根据以上图示回顾本节所讲内容。同学复述后,教师强调:

①我国生铁冶炼技术发明于春秋后期,比欧洲早19;

②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使用;

③都江堰和郑国渠的位置和修建者;

④齐都临淄。

5.作业 :课后填好下表。

(三)教法建议

教法:图示法与电化教学相结合

教具:参看书上图表、人物像、自制幻灯片。

篇4: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和普遍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的进步;都江堰和郑国渠;冶铁业的发展,煮盐业的兴旺,以及纺织业、漆器制造业等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发展和封建城市的兴盛。

2.要求学生认识:

①大变革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最终导致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而相对优越的封建制度,反过来双促进了生产力的更快提高,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说明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规律。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②大变革时期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名闻世界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建,以及农业、手工业的成就,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③大变革时期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是当时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突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他们的活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3.能力培养:

①通过讲述大变革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培养同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指导学生小结,归纳“大变革时期经济发展概况”,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问题能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农业的发展,尤其是都江堰的修建及作用,是本课重点。从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说明生产关系的改变、社会制度的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现在我提一个问题,谁能说说:在各诸侯国兴趣的变法运动中,哪一个变法是比较彻底的?这次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2.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了解到,从春秋末期开始,我国的奴隶制逐渐崩溃,到战国时期,经过各国的变法运动,奴隶制芳进一步崩溃,而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这是一场经过一百多年,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因此,人们习惯于把春秋战国时期叫大变革时期。我们都知道,社会的变革必然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9课(板书:第9课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3.讲授新课: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在这个新、旧两种制度交替的时候,会出现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局面?(板书: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由于变法,各国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这时,原来被奴隶主称为“会说话的工具”的奴隶,变为拥有一点私有财产,可享用一小部分劳动成果的农民。这种社会地位和改变,使刚刚砸碎奴隶制枷锁的人们,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生产。他们男男女女、全家老少,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终日辛勤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板书:1.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春秋后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已经发明发冶炼技术,这比欧洲要早1900多年。

(板书:2.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比欧洲早1900多年)根据文献记载,早在春秋初期,我国就掌握了块炼铁技术,也就是熟铁冶炼技术。由于温度低,块铁不能熔成铁水,只能靠反复锻打成形,制造器具。况且块炼铁质地软,制作费时费力,所以尽管当时已有铁器,但数量、种类还很有限。到春秋末期,我国人民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这是人类冶铁史上的一大进步,这种冶铁技术到14世纪元末明初的时期,才由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传入欧洲。这种由熟铁变化到生铁的'技术,不但增加了铁质的硬度,而且大大促进了铁制工具的普及。(指导同学看课本52页《春秋铁器》图画)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逐步代替铜、石等农具,在各诸侯国广泛使用。

(板书:3.铁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出示《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幻灯片,边指图边讲解)这是当时铁制农具的一部人。这是松土用的锄,这是砍树用的斧,这是挖土用的铲,最后一个是开沟、翻土用的犁。1950年,在湖南辉县的一个魏国墓葬里,出土了铲、锄、犁、斧、削等铁器多达93件;其中铁器达85%。这说明铁制农具有战国时期已非常普及。由于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就使得深耕细作成为可能。但仅靠人力耕作是相当费劲的,所以在农业生产上使用牛耕,也就得到了大力推广。第53页小字中,也用史实说明课本用牛耕地已是春秋战国时期很普遍的事情。请一位同学读读这一段小字,(同学读书)在古代农业耕作的方法上,牛耕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进步。而铁器牛耕的普遍推广,更为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农业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

(板书:4.农业技术的进步)常言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战国时期的农民,已经懂得“多粪肥田”的道理。所以他们不仅给庄稼广施粪肥,还普遍使用草木灰和绿肥。这样,不仅扩大了肥源,更重要的是,多种肥料的使用,对作物的茁壮生长和粮食产量的提高必不可少的。如粪肥,它不但可以分解出植物所需的各种养料,而且有疏松土壤、防止板结的功效;而草木灰,它是含钾为主的肥料,可使植物节杆挺拔,不易倒伏……而欧洲,到10至11世纪才懂得施肥,比我国晚一千三、四百年。当时,我国劳动人民,对土壤的认识,也有较大的提高。他们已经懂得根据土质特点,种植各种不同的农作物;并且十分重视选种,他们总结出“长斗石,取上种”,也就是说,要想提高粮食产量,必须选取上等的种子。从长年的生产劳动中,战国时期,已测定了二十四节气,并根据节气的变化,掌握农时,安排耕作。据史书记载,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适时播种的小麦生长发育好,植株粗壮、穗大色深,粒重、谷少、味香、出粉率高,耐饥有益;否则,就大大影响麦子的质量和产量。正如今天人们熟知的“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是同一个道理。由于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作物的品种也大大增加,今天我们吃的“五谷”即“麦、稻、谷、菽、粟”,在当时都已广泛种植。除粮食生产之外,家家户户植桑种麻,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种植农作物,除施肥、选种、管理之外,最重要的还要靠什么呢?(同学们齐答:阳光、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在大变革时期,由于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不但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而且兴修大型的水利工程成为可能。因此这个时候,各诸侯国纷纷修水利,其中成就最突出的是秦国。秦不仅兴修了闻名世界的都江堰,还开凿了郑国渠。

(板书:5.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 都江堰 郑国渠)都江堰位于今四川都江堰市,是由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为什么叫它都江堰呢?因为“堰”是用来挡水溢洪的,而这个水利工程,修在古代都安县境内,当时人们称它“都安堰”,后来改名都江堰。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呢?它是怎样挡水、溢洪呢?下面我们看幻灯。(出示《都江堰》幻灯片,边指边讲解。)这是都江堰的平面示意图,都江堰位于岂岷江上游,是地势陡峻的群山,急流从山地喷涌而出,在这里进入成都平原。翻滚湍急的江水流速骤减,从山上冲击、夹带下来的泥沙、碎石慢慢沉积下来,日积月累,河道就要淤塞。每逢雨季,山洪暴发,江水冲出河道,淹没大片的村庄和良田。旱季,两岸人民又深受干旱之苦。所以治理岷柒,人们早已望眼欲穿。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是一个有远见卓识、又通晓天文地理知识,而且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官员。为解除水患,造福百姓,他多次沿江实地勘察,并注意总结前人治水的经验教训,最后决定因势利导,在岷江出山口的灌县附近修建都江堰。他选择了中流作堰的方法,修都江鱼嘴,强行在中流把江水分为内和外江。又在离堆脚下凿石穿山修宝瓶口,把江水导入四通八达的灌溉渠网。水渠总长达1100多公里,另外在定瓶口上面,筑起飞沙堰,以备旱季挡水,雨季溢洪。工程完成后,李冰总结了人民治水的经验,把“深淘滩,低作堰”6个大字,刻在东岸石壁上流传后世。李冰的功绩,千百年来被人怀念,请看书上54页李冰石像插图(指图并解释竖排小字内容)。都江堰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它选点合理、配套工程严密完整,造价低、功效大,更主要的是它功能齐全,既可防洪,又可灌溉,还有利于航运。可灌田300多万亩的都江堰修成之后,《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都江堰最为可贵的是,在历经2200多年后,仍在造福人民。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它也焕发了青春,经修整,现在可灌田800万亩。所以它被称为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战国时期,秦国让水工郑国主持,在咸阳附近修建另一大型水利工程,并以郑国的名字命名为郑国渠,可灌田400多万亩。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评价郑国渠——“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对它的作用虽有些夸大,但它使关中成为千里沃野,还是有口皆碑的。由于以上同个方面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有了显著的提高,它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的产量有较大的增长。据《史记·河渠志》记载,关中地区粮食亩产,可达今日的三石八斗四升,约合400余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虽不能反映粮食产量的全貌,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粮食产量提高的大趋势。

(板书:发展状况:1.农业粮食产量提高)农业的发展、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大批工匠从奴隶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者,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很高,这就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板书:2.手工来的进步;冶铁业、煮盐业、纺织业和漆器制造业)战国时期的冶铁业有了很大发展。冶炼规模扩大,矿山增多,冶炼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还形成了著名的冶铁中心,如楚都宛和赵都邯郸等。(指导学生看56页地图,找出所讲的冶铁中心。)战国时期,其他的手工业,也有较大的进步,如煮盐业、纺织业和漆器制造业的工艺都达到较高的水平。(指导同学看书中55页插图,并强调指出:我国是最早制作漆器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板书:3.商业繁荣和城市的兴盛:四方物产的交流、大商人出现、封建城市的兴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劳动分工向更细密、更专门化的方向发展。产品交换、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农民需要以农产品换取农具和生活日用品;工匠必须拿手工业产品,换取吃、穿等必需品;新兴地主阶级,也需要以剥削所得,换取奢侈品。所以这些,都大大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请看幻灯,(打出“商品交流示意图”的幻灯片,边指图边讲。)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匹、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汇集中原。这些商品交汇之地,往往又是当时各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形成了新兴的封建城市。齐都临淄、赵都邯郸、魏都大梁、楚都郢都很繁华。据史料记载:“古者……城虽大,无过三百大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这段古文是讲:从前也有大城市,但最大的城池周长没有超过300丈的,人口虽然多,也没有超过3000户的,而这时的新兴封建城市,城池周长达1000丈、户数达万家的,比比皆是。齐都临淄是最典型的一个,由于商业和城市的兴旺,造就了不少腰缠万贯的大商人。(指导同学阅读56页和57页小字)4.课堂小结:(擦去图示板书中的细目部分,只留大目)发展原因 发展状况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请同学根据以上图示回顾本节所讲内容。同学复述后,教师强调:

①我国生铁冶炼技术发明于春秋后期,比欧洲早1900年;

②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使用;

③都江堰和郑国渠的位置和修建者;

④齐都临淄。

5.作业:课后填好下表。

(三)教法建议

教法:图示法与电化教学相结合

教具:参看书上图表、人物像、自制幻灯片。

篇5: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历史教案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历史教案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和普遍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的进步;都江堰和郑国渠;冶铁业的发展,煮盐业的兴旺,以及纺织业、漆器制造业等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发展和封建城市的兴盛。

2、要求学生认识:

①大变革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最终导致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而相对优越的封建制度,反过来双促进了生产力的更快提高,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说明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规律。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②大变革时期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名闻世界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建,以及农业、手工业的成就,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③大变革时期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是当时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突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他们的活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3、能力培养:

①通过讲述大变革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培养同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指导学生小结,归纳“大变革时期经济发展概况”,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问题能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农业的发展,尤其是都江堰的修建及作用,是本课重点。从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说明生产关系的改变、社会制度的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现在我提一个问题,谁能说说:在各诸侯国兴趣的变法运动中,哪一个变法是比较彻底的?这次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2、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了解到,从春秋末期开始,我国的奴隶制逐渐崩溃,到战国时期,经过各国的变法运动,奴隶制芳进一步崩溃,而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这是一场经过一百多年,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因此,人们习惯于把春秋战国时期叫大变革时期。我们都知道,社会的变革必然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9课(板书:第9课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3、讲授新课: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在这个新、旧两种制度交替的时候,会出现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局面?(板书: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由于变法,各国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这时,原来被奴隶主称为“会说话的工具”的奴隶,变为拥有一点私有财产,可享用一小部分劳动成果的农民。这种社会地位和改变,使刚刚砸碎奴隶制枷锁的人们,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生产。他们男男女女、全家老少,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终日辛勤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篇6:《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的进步;都江堰和郑国渠;冶铁业的发展,煮盐业的兴旺,以及纺织业、漆器制造业等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发展和封建城市的兴盛。

2.要求学生认识:

①大变革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最终导致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而相对优越的封建制度,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更快提高,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说明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规律。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②大变革时期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名闻世界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建,以及农业、手工业的成就,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③大变革时期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是当时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突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他们的活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3.能力培养:

①通过讲述大变革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培养同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指导学生小结,归纳“大变革时期经济发展概况”,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农业的发展,尤其是都江堰的修建及作用,是本课重点。

从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说明生产关系的改变、社会制度的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本课难点。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现在我提一个问题,谁能说说在各诸侯国兴起的变法运动中,哪一个变法是比较彻底的?这次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2.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了解到,从春秋末期开始,我国的奴隶制逐渐崩溃,到战国时期,经过各国的变法运动,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而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这是一场经过一百多年,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因此,人们习惯于把春秋战国时期叫大变革时期。我们都知道,社会的变革必然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9课(板书:第9课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3.讲授新课: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在这个新、旧两种制度交替的时候,会出现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局面?(板书: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由于变法,各国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这时,原来被奴隶主称为“会说话的工具”的奴隶,变为拥有一点私有财产,可享用一小部分劳动成果的农民。这种社会地位的改变,使刚刚砸碎奴隶制枷锁的人们,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生产。他们男男女女、全家老少,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终日辛勤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板书:1.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春秋后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已经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这比欧洲要早1900多年。(板书:2.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比欧洲早1900多年)根据文献记载,早在春秋初期,我国就掌握了块炼铁技术,也就是熟铁冶炼技术。由于温度低,块铁不能熔成铁水,只能靠反复锻打成形,制造器具。况且块炼铁质地软,制作费时费力,所以尽管当时已有铁器,但数量、种类还很有限。到春秋末期,我国人民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这是人类冶铁史上的一大进步,这种冶铁技术到14世纪元末明初的时期,才由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传入欧洲。这种由熟铁变化到生铁的技术,不但增加了铁质的硬度,而且大大促进了铁制工具的普及。(指导同学看课本52页《春秋铁器》图画)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逐步代替铜、石等农具,在各诸侯国广泛使用。(板书:3.铁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

(出示《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幻灯片,边指图边讲解)这是当时铁制农具的一部分。这是松土用的锄,这是砍树用的斧,这是挖土用的铲,最后一个是开沟、翻土用的犁。1950年,在河南辉县的一个魏国墓葬里,出土了铲、锄、犁、、斧、削等铁器多达93件;其中铁器达85%。这说明铁制农具在战国时期已非常普及。

由于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就使得深耕细作成为可能。但仅靠人力耕作是相当费劲的,所以在农业生产上使用牛耕,也就得到了大力推广。第53页小字中,也用史实说明课本用牛耕地已是春秋战国时期很普遍的事情。请一位同学读读这一段小字,(同学读书)在古代农业耕作的方法上,牛耕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进步。而铁器牛耕的普遍推广,更为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农业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板书:4.农业技术的进步)

常言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战国时期的农民,已经懂得“多粪肥田”的道理。所以他们不仅给庄稼广施粪肥,还普遍使用草木灰和绿肥。这样,不仅扩大了肥源,更重要的是,多种肥料的使用,对作物的茁壮生长和粮食产量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如粪肥,它不但可以分解出植物所需的各种养料,而且有疏松土壤、防止板结的功效;而草木灰,它是含钾为主的肥料,可使植物节杆挺拔,不易倒伏……而欧洲,到10至11世纪才懂得施肥,比我国晚一千三、四百年。

当时,我国劳动人民,对土壤的认识,也有较大的提高。他们已经懂得根据土质特点,种植各种不同的农作物;并且十分重视选种,他们总结出“长斗石,取上种”,也就是说,要想提高粮食产量,必须选取上等的种子。从长年的生产劳动中,战国时期,已测定了二十四节气,并根据节气的变化,掌握农时,安排耕作。据史书记载,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适时播种的小麦生长发育好,植株粗壮、穗大色深,粒重、谷少、味香、出粉率高,耐饥有益;否则,就大大影响麦子的质量和产量。正如今天人们熟知的“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是同一个道理。

由于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作物的品种也大大增加,今天我们所吃的“五谷”即“麦、稻、谷、菽、粟”,在当时都已广泛种植。除粮食生产之外,家家户户植桑种麻,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

种植农作物,除施肥、选种、管理之外,最重要的还要靠什么呢?(同学们齐答:阳光、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在大变革时期,由于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不但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而且兴修大型的水利工程成为可能。因此这个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兴修水利,其中成就最突出的是秦国。秦不仅兴修了闻名世界的都江堰,还开凿了郑国渠。(板书:5.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都江堰郑国渠)

都江堰位于今四川都江堰市,是由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为什么叫它都江堰呢?因为“堰”是用来挡水溢洪的,而这个水利工程,修在古代都安县境内,当时人们称它“都安堰”,后来改名都江堰。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呢?它是怎样挡水、溢洪呢?下面我们看幻灯。(出示《都江堰》幻灯片,边指边讲解。)这是都江堰的平面示意图,都江堰位于岷江上游,是地势陡峻的群山,急流从山地喷涌而出,在这里进入成都平原。翻滚湍急的江水流速骤减,从山上冲击、夹带下来的泥沙、碎石慢慢沉积下来,日积月累,河道就要淤塞。每逢雨季,山洪暴发,江水冲出河道,淹没大片的村庄和良田。旱季,两岸人民又深受干旱之苦。所以治理岷江,人们早已望眼欲穿。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是一个有远见卓识、又通晓天文地理知识,而且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官员。为解除水患,造福百姓,他多次沿江实地勘察,并注意总结前人治水的经验教训,最后决定因势利导,在岷江出山口的灌县附近修建都江堰。他选择了中流作堰的方法,修都江鱼嘴,强行在中流把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又在离堆脚下凿石穿山修宝瓶口,把江水导入四通八达的灌溉渠网。水渠总长达1100多公里。另外在宝瓶口上面,筑起飞沙堰,以备旱季挡水,雨季溢洪。工程完成后,李冰总结了人民治水的经验,把“深淘滩,低作堰”6个大字,刻在东岸石壁上流传后世。李冰的功绩,千百年来被人怀念,请看书上54页李冰石像插图(指图并解释竖排小字内容)。都江堰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它选点合理、配套工程严密完整,造价低、功效大,更主要的是它功能齐全,既可防洪,又可灌溉,还有利于航运。可灌田300多万亩的都江堰修成之后,《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都江堰最为可贵的是,在历经2200多年后,仍在造福人民。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它也焕发了青春,经修整,现在可灌田800万亩。所以它被称为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战国时期,秦国让水工郑国主持,在咸阳附近修建另一大型水利工程,并以郑国的名字命名为郑国渠,可灌田400多万亩。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评价郑国渠——“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对它的作用虽有些夸大,但它使关中成为千里沃野,还是有口皆碑的。

由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有了显著的提高,它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的产量有较大的增长。据《史记·河渠志》记载,关中地区粮食亩产,可达今日的三石八斗四升,约合400余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虽不能反映粮食产量的全貌,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粮食产量提高的大趋势。(板书:发展状况1.农业粮食产量提高)

农业的发展、大型水利工程的的修建,大批工匠从奴隶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者,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很高,这就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板书:2.手工业的进步:冶铁业、煮盐业、纺织业和漆器制造业)

战国时期的冶铁业有了很大发展。冶炼规模扩大,矿山增多,冶炼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还形成了著名的冶铁中心,如楚都宛和赵都邯郸等。(指导学生看56页地图,找出所讲的冶铁中心。)

战国时期,其他的手工业,也有较大的进步,如煮盐业、纺织业和漆器制造业的工艺都达到较高的水平。(指导同学看书中55页插图,并强调指出:我国是最早制作漆器的国家。)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板书:3.商业繁荣和城市的兴盛:四方物产的交流、大商人出现、封建城市的兴盛。)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劳动分工向更细密、更专门化的方向发展。产品交换、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农民需要以农产品换取农具和生活日用品;工匠必然拿手工业产品,换取吃、穿等必需品;新兴地主阶级,也需要以剥削所得,换取奢侈品。所有这些,都大大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请看幻灯,(打出“商品交流示意图”的幻灯片,边指图边讲。)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匹、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汇集中原。

这些商品交汇之地,往往又是当时各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形成了新兴的封建城市。齐都临淄、赵都邯郸、魏都大梁、楚都郢都很繁华。据史料记载:“古者……城虽大,无过三百大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这段古文是讲:从前也有大城市,但最大的城池周长没有超过300丈的,人口虽然多,也没有超过3000户的,而这时的新兴封建城市,城池周长达1000丈、户数达万家,比比皆是。齐都临淄是最典型的一个,由于商业和城市的兴旺,造成了不少腰缠万贯的大商人。(指导同学阅读56页和57页小字)

4.课堂小结(擦去图示板中的细目部分,只留大目)

请同学根据以上图示回顾本节所讲内容。同学复述后,教师强调:

①我国生铁冶炼技术发明于春秋后期,比欧洲早19;

②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使用;

③都江堰和郑国渠的位置和修建者;

④齐都临淄。

5.作业:课后填好下表。

篇7:《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

(三)教法建议

教法:图示法与电化教学相结合

教具:参看书上图表、人物像、自制幻灯片。

篇8:七年级历史《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设计

七年级历史《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掌握铁器与牛耕、李冰与都江堰、手工业的进步和封建城市等基础知识。

2.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知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3.讲述古代经济繁荣和科技进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初步能力。帮助学生把本课内容进行整理和概括。

(二)教学要点(板书提纲)

1.农业的进步①铁农具的广泛使用②牛耕的推广③农业技术进步粮食产量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较大提高

2.都江堰(李冰)郑国渠(郑国)变水害为水利

3.手工业的进步①冶铁②煮盐、纺织和漆器

4.商业和城市兴盛①中原市场②各国都城新兴封建城市

(三)教学建议

1.重点是农业的进步和都江堰。难点是分析农民生产积极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深入浅出地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2.上承“商鞅变法”,下启“百家争鸣”,帮助学生准备了解经济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座标。

3.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挂图、幻灯、录像和实物教具,力图使没有故事情节的经济内容变得直观、生动、情趣盎然。语言力求准备、严谨。

4.采用讲述法教学,同时给学生较多的阅读、讨论、整理时间。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1)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商鞅变法(时间、内容和影响。)

2.入新课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激烈的社会变革扫荡了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新生的社会制度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在五霸争雄,七国并存的战场背后,是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发展的标志是什么?逸闻世界的都江堰是怎样修建的?那时的农业、手工业、商业有什么特点?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板书课题。示意学生翻开课本。)

3.讲授新课

(板书:1.农业的进步①铁农具②牛耕)农业生产是人类社会经济最重要的部门。我国古代尤其是如此。在构成生产力的诸因素中,生产工具是最积极和标志生产力水平的。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农具是用制成的?(学生答:石器和铜器。)在春秋后期,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这一发明比欧洲早了19。他们到14世纪,也就是元明之际才会炼生铁。铁与铜相比有许多优点,蕴藏丰富,开采方便,质地坚硬,特别适膈制造农具。铁农具的广泛使用成为社会生产发展的标志,齐国和楚国是生产和使用铁农具较多的国家。(展示教具或指导读《春秋铁器》、《战国时代铁制农具》图。稍作解释。)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是在春秋后期,比欧洲早1900年。战国时铁器广泛使用。(完成板书:①铁农具广泛使用②牛耕的推广)同一时期,牛耕得到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板书:③农业技术进步)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当时的农民已经知道使用各种农家肥,恰当处理土壤的干、松、燥、湿,因地制宜种植谷物和桑麻。他们还注意选种和适时播种。人们的衣食条件有了明显进步。诸子百家中有“农家”,他们提倡发展农业,主动搜集和整理农业经验,当是最早的农业科学家。(同学们哄笑。)(板书: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劳动者由奴隶变为农民,不仅政治地位改善,经济生活也发生变化。商鞅变法告诉我们,不少农民有自己的小块土地和农具,生产粮食布帛多,自己收入增加,还受政府奖励。因此农民比奴隶劳动积极性高,出现了全家老小披星戴月产生的情形。铁器、牛耕推广,农业技术进步,更重要的是农民生产积极性高,粮食产量有较大提高。(板书:粮食产量较大提高)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发展农业生产,各国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最著名的是秦国蜀郡守李冰在岷江上修建的都江堰防洪灌溉工程。

(板书:2.都江堰(李冰)郑国渠(郑国)|变水害为水利)(展示都江堰教具。或指导学生读《都江堰平面图》)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逐步成为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秦王采纳臣下建议,首先进占尚不发达的巴蜀地区。公元前256年,任命李冰为蜀郡守。李冰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修建都江堰灌溉工程。他采取中流作堰的办法,把都江(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指“都江争嘴”)内江供灌溉,通过宝瓶口流入渠道系统灌溉农田。大小水口都装有水门调节水量,“旱则引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最精妙的是宝瓶口对面的飞沙堰。洪水上涨时,多余的江水可自己漫过飞沙堰由内江归入外江,确保灌溉系统的安全。(指“宝瓶口”和“飞沙堰”。)都江堰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和运输功效,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类。岷江水害变水利,川西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人们纪念李冰,为他雕刻高2.9米的巨大石像,立在江边。称赞他治水功劳胜过大禹。灌溉工程,企图以水利工程“疲秦”。秦国识破韩国的阴谋,却继续信任水工郑国,历时,完成灌田400万亩的工程郑国渠。关于中原也成为沃野粮仓。

(板书:3.手工业的`进步)(由学生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彩图10、12、13、14、15,总结手工业部门。)(板书:①冶铁②煮盐、纺织和漆器)战国时期各国都有冶铁中心,最著名的是楚国的宛和赵国的邯郸。煮盐有齐国海盐和魏国的池盐。组织品以齐国最出名。(读《战国时期手工业的分布和商业城市》图,标出讲到的手工业品产地。)农业进步,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大量粮食布帛流入市场,商业活动繁荣起来。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在中原市场上都能买到。一些手工业都作坊主和大商人积累了大量财富,豪奢如同王侯。(板书:①中原市场②各国都城)陶是中原著名的商业中心。诸侯国的都城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魏国大梁、楚国郢等,都是商业繁荣、人口众多的新兴封建城市。(板书:|新兴封建城市)(在《战国时期手工业的分布商业城市》图上找各国都城。)

4.提问检查(1)春秋战国社会发展的标志是什么?(2)概述战国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3)解词:都江堰(时间、位置、工程设计、修建者、作用)

5.小结(对照整理完成的板书,总结全课。)

篇9:第9课 各抒己见

课题

(教学内容)

总     课时

第 10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在bbs自如地与人交流思想,与友人进行文字为主的实时交流功能;

技能目标:1.认识电子公告牌bbs,理解其功能;

2.掌握注册bbs账号的过程;

3.熟练掌握在bbs发布、回复、阅读贴子;

情感目标:bbs是网友群体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让学生认识了解并喜爱bbs,就是帮助他们扩大网上交流的视野。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上bbs寻求帮助的途径。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网络环境,同时也要维护正义的网络环境。

注册bbs账号,发布、回复、阅读bbs贴子难点引导学生在bbs上文明发言,做遵纪守法的bbs成员。教法教具

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计算机中安装ie5.0以上版本,要求能上因特网。

2.教学素材:课前先在示例bbs上发表有关讨论的话题。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备注

1.引入

学生回顾e-mail的使用过程,并回答电子邮件的优缺点:与传统邮件相比,具有使用简单,成本低廉,收发便捷等优点.一般只能在两人之间互相交换信息,不适合公开发表及交流。

教师:如何使我们全班同学能对同一个问题在网络中进行讨论,发表见解呢?正像我们教室里的黑板一样,互联网中的bbs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场所,中文也叫电子公告牌或论坛。

2.申请bbs账号

教师:让我们首先来申请一个bbs网站的通行证,即账号。

演示:以中青网bbs为例bbs.cycnet.com/

引导学生填写注册信息,获取注册账号。

教师提示:账号注册成功后,以后就可以只输入账号与密码来登录bbs

3.发表新主题。

进入“百味生活-学生时代”可以就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回复交流,或者自己创建一个主题。

请一名同学发表新主题,在“百味生活-学生时代”栏目中就“什么是电子邮件?”交流一下想法。

教你一招:利用论坛提供的心情图标、字体效果、图片修饰等功能可以使你的发言更活泼,帖子更引人注目。

4.回复主题,参与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同学对这个主题给予讨论并比赛哪个组发表的帖子量多质优。教师可在黑板上进行评比打分:(发表数量:1分/贴,有效帖子:1分/贴,精华帖子:3分/贴)

组别

发表数量

有效帖子

精华帖子

计分

文章录入:    责任编辑:

教学反思:

课堂基本上能按照教学设计进行,但其中也出现了几个突发事件:1、很多学生有较好的基础,很快地就进行注册,超出我的设想之外,那时我也只能沿着学生的思路,从“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注册,注册后的好处是什么?”这个问题着手来解决这个突发事件,从而引出注册的重要性;2、有几个学生在回复帖子的过程中,说了一些脏话,在这时我抓住契机,马上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我觉得这两个突发事件的处理还是比较成功的。但这节课有一个遗憾:忘记在课堂结束时实施班级加分的活动规则了。从而首尾呼应的效果变差了。

篇10:第9课:我会负责

第9课:我会负责

第9课:我会负责

导入新课:

请大家谈谈《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中的这位肇事司机的行为为何不对?

这位肇事司机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行为,而受到人人的指责,究其原因是他没有责任感,是一个人不负责的人.

老师:责任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责任是无处不在的,承担责任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通过学习,将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对责任因该负有什么样的态度,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积极思考、主动反省、反思自己的行为,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

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什么是责任?

学生回答:

教师:责任,是指一个人对工作、对群体、和社会应尽义务的自觉状态。

责任有三层含义:1、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

2、分内应做之事

3、做不好分内应做之事。因而应承担的果实

责任的种类:(根据义务的性质,归责的要求和约束力的形式分为三类)

“做有责任感的人”是学校对我们的要求,更是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它包含着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在这么多的内容中,对自己负责是基础,一个人对自己都不能负责,又怎么能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负责呢?在此,我想问问大家,你的学习目的性明确吗?你的作业认真做了吗?你是否在电子游戏机室里流连忘返呢?你是否守时?你是否守信?当你做错了事,你是否勇敢地承认并改正?

案例分析

牛振华交通事故索赔案宣判

12月17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经过两次开庭审理,对备受媒体关注的牛振华醉酒撞车身亡索赔案做出宣判。2004年5月11日23时20分,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外大街白石桥下,牛振华醉酒驾驶小客车与闫某驾驶的车重型箱式货车左后部接触,造成牛振华死亡,两车损坏。法院认为,牛振华醉酒驾车,超速行驶,应当承担主要责任。而闫某作为驾驶员,未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应当承担次要责任。因此,法院确定牛振华应当承担90%的民事赔偿责任,闫某承担10%的民事赔偿责任。最后判决,刘某赔偿牛振华家属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车辆损失费、拖车费及停车费,共计41190.3元;牛振华家属赔偿刘某汽车修理费、停车及清场费、检测费、代查勘费、营运损失费、交通费、住宿费,共计44701.65元;驳回了牛振华家属其他诉讼请求及刘某其他反诉请求。

提问:这个事故的主要责任人是谁?从法律上是如何裁判的?

学生:牛振华应当承担90%的民事赔偿责任,闫某承担10%的民事赔偿责任

提问: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

板书:有行为就有责任

记得有句明言是这样说的: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

出示幻灯片

提问:这位同学播种的是什么,收获的又是什么?

我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

活动1:测一测你是个有责任的人吗?

你是个有责任感的人吗?下面这个测试或许能帮你找到答案。请在A、B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最后根据题后的说明计算总分。成绩较高,请再接再厉,成绩低的同学,可要努力哦!

1)有事与人见面,你通常准时赴约吗?A、是  B、否

2)你认为你这个人可靠吗?A、是  B、否

3)你会因担心以后偶尔缺钱花而积攒下一些吗?A、是  B、否

4)发现朋友犯法,你会通知警察吗?A、是  B、否

5)出外旅行,找不到垃圾桶时,你会把垃圾带回家吗?A、是  B、否

6)你经常运动以保持健康吗?A、是  B、否

7)你忌吃垃圾食物、脂肪性过高或其他有害健康的食物吗?A、是  B、否

8)你永远将正事列为优先,再做其他休闲吗?A、是  B、否

9)你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投票或选举的权利吗?A、是  B、否

10)收到别人的信或邮件,你总会在一两天内就回复吗?A、是  B、否

11)“既然决定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好。”你相信这句话吗?A、是  B、否

12)与人相约,你从来不会耽误,即使自己生病时也不例外吗?A、是  B、否

13)你曾经犯过法吗?A、是  B、否

14)上学期间,你拖延作业吗?A、是  B、否

15)你经常帮忙做家务吗?A、是  B、否

说明:

选择“是”获得1分,选择“否”为0分。

总分为10―15:你是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你行事谨慎、懂礼貌、为人可靠,并且相当诚实。

总分为3―9:大多数情况下,你都很有责任感,只是偶尔有些率性而为,没有考虑得很周到。

总分为2分以下:你是个完全不负责任的人。有些朋友的父母可能对你有成见,力劝儿女少跟你来往。你一次又一次地逃避责任,做事情往往不能善始善终,手上的钱也老是不够用。

【课堂探究】

1.2004年5月9日晚9点左右,四川来京人员吴某和妻子一起穿越宣武区南二环路菜户营桥东侧时,走在前面的吴妻被一辆在主路左侧第一车道内行驶的奥拓车撞倒并当场死亡。

你认为这一事故中应该承担责任的是

2.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过别人承诺你的事却没有做到的经历?你对他的看法是

你有过承诺别人的事却没有做到的经历吗?换位思考,你猜想别人会怎么看你,因此你最想对自己说:

老师: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学习中,责任这个词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下有着不同的含义。

(对自己的责任)

我们对自己应该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呢?

“自我负责的领域”

1、           我有责任约束自己的行为

2、           我对我的选择、决定及行为负责

3、           我有责任使自己的愿望实现

4、           我对我的信念负责,也对我生活所依循的价值观负责

5、           我有自己妥善分配自己的时间

6、           我对自己的择友负责

7、           我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负责

8、           我对自己的感情和情绪负责

9、           我有责任让自己快乐

10、       我有责任让自己生活幸福

老师:除了学会对自己负责之外,还应该做到言行一致,这就是要讲诚信。

板书:诚信是金

什么是诚信?(查字典)p139

诚信这一范畴是由“诚”和“信”两个概念组成的。诚,指真诚、诚实;信,指信任、信用和守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这种美德的核心是真诚。诚则实,不会弄虚作假、吹牛奉承;诚则信,不会出尔反尔、撒谎骗人;诚则顺,为人真诚而办事则顺利。中国从古代便流传下来一个“狼来了”的故事,它告诫人们:一个不诚实爱骗人的孩子,最后会失去援救而被狼所吃。失去诚信,在交际上会失去朋友,在商业场上会失去顾客,做学问弄虚作假会一无所获。只有诚信,才是人生的通行证。

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假烟、假酒、假种子、假化肥、假文凭、假职称、假名子……不胜枚举。“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去诚信,必定失去发展的空间,失去坚强有力的支持,失去人格和尊严。有一名德国留学生,成绩优异。毕业后,到处求职,屡屡受挫。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档案记录表明,他曾经逃避公共汽车票被抓三次。在新加坡,有人拿着飞机票却不能登上飞机。因有资料显示他借阅的图书还没有归还图书馆。可见,诚信对于每个人至关重要。诚信,公司才能聘用你;诚信,银行才能借钱给你;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诚信,才能融入社会,求得生存和发展。诚信无处不在,无处不需。

缺失诚信,不仅自己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既毁坏了健全的自我,也破坏了人际关系。因此,诚信是个人立身之本,处世之宝。诚意所达到的程度决定修德所能达到的高度,正可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所以,中国人特别强调“做本色人,说诚心话,干真实事”。这是中华民族长期提倡和颂扬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诚信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条件,而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贷款买车,买房,诚信是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立业之本。在市场经济社会,“顾客就是上帝”,市场是铁面无私的审判官。企业如果背叛上帝,不诚实经营,一味走歪门斜道,其结果必然是被市场所淘汰。诚信是塑造企业形象和赢得企业信誉的基石,是竞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砝码,是现代企业的命根子。诚信已经成为一个企业存活的立足之本,发展源泉。(大品牌的背后就是诚信)名牌,海尔,耐克,麦当劳,肯德鸡

值得反思是:在我们要求商家诚信经营的同时,是否也诚信接受服务呢?超市的货架,不知不觉少了东西,出口的检测仪发出嘀嘀的警报声,街头美丽的灯箱,曾几何时,装饰着我们的城市,不知什么时候,已变得伤痕累累。

诚信小故事

你是个诚信的人吗?

(不按时完成作业,而后抄袭他人作业的恶习。)

提问:“应该怎样克服这种坏习惯,是否能改正”,

提问:“如果是别的同学向你借来‘参考’,你该怎样做”

分析图片p60页

你有过类似的行为吗?

提问:当你没有尽到你的责任时,你一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

板书:千万别找借口。

在每一个借口的背后,都隐藏这丰富的潜台词。只是我们不好意思说出来,甚至根本不愿意说出来。借口让我们暂时逃避了困难和责任,获得了一些心理的慰籍。但是,借口的代价却是高昂的,他代给我们的危害一点也不比其他恶习少。

总结大致有一下借口:

你们作决定时根本没有征求过我的意见,所以,这个不应当由我负责

这几个星期我很忙,我尽快作

我们从前从没做过    这不是我们的做事方式

我没有受过适当的培训来干这件事

我从没有想过要超过竞争对手,在许多方面人家都超出我们一大截。

但凡优秀的人在工作中从不寻求任何借口,他们总是把每一项工作劲力做到超出预期。如果养成了寻找借口的习惯,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会积极的去想办法克服,而是去找各种借口,去逃避。潜台词就是我不行,我不可能,这种消极的心态就会剥夺个人成功的机会。最终让人一事无成。

美国的成功学家格兰特纳说过: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机会,!让我们改变对借口的态度,把寻求借口的时间和经历用到努力工作中来。因为工作中没有借口,人生中没有借口,失败没有借口,成功也不属于那些寻找借口的人。

永别了“借口”----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

历经十几年风雨的洗礼,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借口,又有多少借口让我们失败。借口伴随我们已有十几年,大大小小的借口层出不穷有增无减十年寒窗不就是为了最后一搏吗?在十年中当我们苦读的时候,我们遇到过很多失败,面对失败我们又怎样对待呢?还不是找出我们的老搭档借口吗?借口为我们开脱,借口教我们懒惰,借口又扔我们于深渊,诸多事情,都因我们有借口,从而使我们变得懒散,误入歧途。当我们的同龄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高等教育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技校呢?那还不是因为我们凡事都要找借口吗?失败的时候我们不会分析失败的原因而是找借口,为我们找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为自己编造一个美丽的谎言,我们相信谎言,相信任何的失败都与我们无关,我们只是其中的受害者,给自己编造借口就好像听安徒生讲故事一样,它是多么的美妙,多么的感人,可它最终还是童话。当我回忆起自己编造的一个个借口时,它是多么的可笑,而自己又是多么的愚昧,以前当我听到别人为给自己找出的一个个充分的.理由时,我是多么的向望,又是多么的羡慕。可是直到今天,我读了《没有任何借口》以后,我如梦初醒,原来我是在用借口来绊自己的脚,当我废尽心机找借口的时候,我在无形中为自己设计了圈套,又在无形中让自己钻进去,使自己无法自拔,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发现自己上了自己的当,自己被自己骗了,我后悔,我伤心,但于事无补,只有唯一的答案借口太多。假设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事业单位,都离不开借口,那么我们可以想象,海尔的第一台电视机探路者能生产出来吗?贝多芬面对百病的折磨还可以写出美妙的音乐吗?莫伯桑能写出他的得意之作《羊脂球》吗?正因为他们抛弃了借口,所以他们才有所成就,其实事物最终的答案只能有两种,对或错,难道不行吗?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借口是什么,我会告诉她,借口是拖延的温床,它会冷的,借口是载人的车,它会把你推向深渊,借口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它会慢慢恶杀你的。

永别了“借口”,你不是我的朋友,你是我人生的绊脚石,我要抛弃你,在我的生命中再次点燃自信的火焰。

麦当劳诚信的表现。

麦当劳是美国快餐企业,它的连锁店遍及世界各大洲,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一个普通的快餐企业是怎样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遍布全球的?它的经营秘诀就是诚信。在世界各地的麦当劳连锁店,无论那里的服务生是白人、黑人还是黄皮肤的亚洲人,只要你走进去,都会受到热情的接待,你可以让那里的员工和你一起庆祝生日;即使不各异东西也可以在里面休息,不到下班时间决不会有人赶你走;你可以提出你的任何要求,只要是合理的,他们都会尽力满足你,让你满意而归。

一次,一个美国老太太在麦当劳吃东西时掉了一颗牙,经医生诊断确定是食物过硬硌掉了一颗牙,经医生诊断确定是食物过硬硌掉了原本就不太结实的牙齿,于是麦当劳赔偿老太太六十万美元。这件事不但没有使麦当劳的声誉下降,人们反而觉得这是麦当劳诚信的表现。

南京:穿过之后便退货 商场不敢卖婚纱

据新华网报道:“十一”黄金周结婚的人多,各大商场的婚纱卖得也比平常红火。然而国庆假期未完,一些买了婚纱的人却纷纷拿着穿过的婚纱到商场以各种理由要求退货,弄得不少商家不敢再卖婚纱。黄金周期间发生在南京的这一怪现象,凸显消费者的诚信问题。

原来,不少人买了婚纱回去,就结婚当天穿一下,拍拍照片,出席一下婚宴,等婚礼一结束便拿着脏兮兮的婚纱到商场以质量等问题为理由,要求退货退款,不少婚纱还残留着婚宴上留下的油渍、酒渍、化妆品的痕迹。南京新街口的几家大型商场的婚纱专柜,无一例外均发生过此类事情。

在一家商场的婚纱专柜,记者只看到一件婚纱样品,售货员对记者说:“我们商场已经在考虑撤柜了。国庆前夕我们的品种还很多,来买婚纱的人不少,有时一天能卖好几套,抵得上以往一个月的销量,然而,国庆日刚过,就有人来退婚纱。都是1000多元一套的衣服,顾客买的时候都经过试穿,没有质量问题才拿走的,现在却提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要求退货,你不退他就闹,还说我们服务质量不好。”

而在另外一家大型商城,除了几件展览用的样品外,已没有卖婚纱的了。这家商城销售部经理李女士告诉记者,以前有婚纱专柜,前不久撤掉了,除了婚纱租赁挤占市场的原因外,最主要的便是消费者诚信问题。“面对消费者的退货要求,不退(换)吧,他们会闹,说服务不好;退(换)吧,都是1000多块钱的衣服,穿过了,脏兮兮的又卖不出去,商场白亏。后来干脆就不做这个生意了,省得烦心。”

的确,一些人这样做是得到了一些好处,占到了一些小便宜:免费穿高档婚纱,既体面又不用花钱。然而,他们却丧失了自己最基本的诚信。一些消费者开口闭口都是商家的诚信问题,而他们却没有想过,作为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的诚信。

诚信考验中国商人

前不久,我出了趟国,买了一小箱据说是该国特产的果酒。可回家后才发现,竟然被开店的女同胞“宰”了两次―――先是酒的数量少了3瓶,然后发现,这些酒竟是过期的。

回家时,我满心欢喜。因为,该酒零售不讲价,而我买一箱12瓶中的10瓶,竟然也成功地杀了价。撕开一层层胶条和密密实实的包装,露出的空格竟然将近一半,数了两三遍,都是7瓶。

购物店系独门独院,有人看守铁门,那是个周围没有什么人的僻静街区。院内有两家店,小店紧挨着外面的走廊。店主是个语速极快的上海女人,年轻且面孔姣好。

但导游带大家先到里头外国人开的大店,我是从大店出来拐入小店的第一个游客,发现这里有传闻的特产果酒。我想多买几瓶,价钱总砍不下来。上海女店主很老练地笑着说:“要买一箱才能还价。你多叫点人来我这儿,不买一箱也可以便宜些!”

利益驱使我返回大店,从众心理又使我跟随大伙儿再进小店。小店商品恰与大店互补,它有食品饮料和化妆品。同行的人像发现了新大陆,纷纷解囊买这买那,都怕漏掉了宝贝。一时间,十多平方米的小店人声鼎沸。我旧话重提,和女店主讨价还价后成交了:一箱可以少买两瓶。

在她“快快打包,多给打些胶条”的大声吆喝中,惟一的女帮手在柜台后面应声而做,我则在台前忙不迭地数钱、交款。此时,女导游开始催促大家“上车、上车啦!”我没来得及查点货品,就提着如国内垃圾袋般的劣质塑料袋喜洋洋地上了路。

如今,我无法知道那家坑我的小店的名称和地址,因为没有机打的收款凭据,没有一张手写的纸条,更没有发票,深灰色的塑料购物袋上连个字母也没印。

备觉讽刺的是,女店主自称离国多年、“做生意不容易”时,我们还以“娘家人”自居嘘寒问暖:“有空到北京玩一玩。听见我们说中国话,感觉挺亲的吧!”

回国20多天,酒之伤痛已痊愈。

上周日串门,欲以异域果酒邀友品尝。谁知开瓶后,怎么也倒不出来,原来早已经变质凝固。不甘之下用筷子杵,倒出来的东西状如豆腐渣!同一批生产出来的另外几瓶果酒已经赠人,其“下场”可想而知。

我不知道,这家小店是不是连当地的消费者也欺骗,更不知道,这家小店的做法在该国是不是普遍现象。但我知道,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俄罗斯卖得不好。主要是因为,中国商人老爱用假冒伪劣产品糊弄人。

中国有句古话叫“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俄罗斯人不爱买中国货与在外国的中国人开店骗中国人,除了经济原因,应该另有深究之处才说得通。

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又叫姬宫涅。他光知道吃喝玩乐,打发人到处找美女,从不过问国家大事。有个叫褒响的大臣劝说周幽王不应该这样不理朝政,周幽王不但不听,反把褒响下了监狱。、

褒家的人千方百计要把褒响救出来。就在乡下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教会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来,献给周幽王,替褒响赎罪。这个姑娘算是褒家人,叫褒姒。

周幽王十分宠爱褒姒,可是褒姒自从进宫以后,就没有笑过一次,整天闷闷不乐。周幽王送各种珍奇礼物,想尽各种古怪的办法叫她笑,但都没有成功。

于是周幽王在宫中悬赏:“有谁能让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赏他一千赏两黄金。”

有个马屁精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原来,周王朝为了防备西部一个叫犬戒的少数民族部落的进攻,在骊山一带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如果犬戒打过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士兵就把火烧起来;第二道关的士兵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样一个接一个烧着烽火,附近的诸侯见到了,就会发兵来救。

虢石父对周幽王说:“大王可以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起来,让附近的诸侯见了赶来,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许多兵马扑了个空,肯定会笑的。”

周幽王拍着手说:“好极了,就这么办吧!”

他们上了骊山,真的把烽火点了起来。临近的诸侯得了这个警报,赶紧带领兵马来救。没想到赶到那儿,却听到山上一阵阵欢快的奏乐声和唱歌的声音,大伙儿都愣了。

诸侯知道上了当,蹩了一肚子气回去了。褒姒见此情景就真的笑了。

周幽王见褒姒开了笑脸,就赏给出主意的那个人一千两黄金。

周幽王为了取得褒姒的欢心,后来干脆把王后和太子废了,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原来王后的父亲是申国的诸侯,知道了这个消息,就联合犬戒进攻周朝的都城镐京。

周幽王连忙下了命令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滚滚浓烟,夜里火光通明,可是诸侯们因为上次上了当,谁也不来理会他们,没有一个救兵到来。

犬戒兵一至,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生的儿子伯服杀了,把褒姒也抢走了。

到这时候,诸侯们知道犬戒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中原诸侯打退了犬戒,立原来的太子姬宜为天子,就是周平王。诸侯也回到各自的封地去了。

没想到诸侯一走,犬戒又经常进犯,周朝西边很多土地都被犬戒占了去。周平王恐怕镐京保不住,打定主意,把国都搬到了洛邑。

曾子杀猪

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像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油,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于工作杀猪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了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新时期的医药营销体系变革思考

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论文

西方企业战略变革理论述评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16字方针党员干部观后感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谈累积过程理论对我国经济的启示论文

关于教育强国观后感600字精选

全球通史读书心得800字优秀

社会历史的主体政治上教案合集

第9课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第9课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第9课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共10篇)】相关文章:

变革之心读后感1000字2023-09-08

论从云锦看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论文2022-05-07

十四五规划心得体会2023-12-14

关于实践论阅读心得体会2023-04-17

实践论阅读心得体会有哪些2022-09-20

己亥杂诗优秀教学设计2023-10-24

试析康有为变革思想的儒学特征2022-05-06

教材改革观念变革与教材开发2022-08-20

关于十四五发展规划心得体会2022-08-23

小学五年级语文《己亥杂诗》优秀教案2023-03-28